走近孔子教学设计

时间:2019-05-13 01:40:1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走近孔子教学设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走近孔子教学设计》。

第一篇:走近孔子教学设计

《走进 孔子》教学设计

柳林小学 张淑芬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孔子拜师的经过,激发对大思想家孔子和老子的崇敬之情。

3、积累课文中的好词佳句,联系生活或结合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词句的意思。教学重点:

通过品读和积累语句,体会孔子的谦虚好学、不畏艰辛及彬彬有礼的品质和老子谦逊有礼、诲人不倦的品质。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上课前老师给大家推荐一首诗,请看大屏幕:“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师范读)、全班一起读一读好吗?(生齐读),师介绍诗句大意:(仰望着那高耸的山峰啊,真让人向往!放眼那通天的大道啊,不禁也要迈步前行!即使自己到达不了那么高那么远的地方,然而心里却是向往着它!我读了孔子的书,我们虽然不能达到孔子那样的境界,但我们应向往他,追求他)

2、谁有这样的的人格魅力,让司马迁这样的大历史学家心向往之。他就是孔子。他之所以被人们尊崇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这与他的优秀的品行是分不开的。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孔子,学习他年轻时候的两个故事——(板书课题:孔子拜师)。

3、请同学们快速打开书第67页。认真读读课文,看看通过孔子拜师这个小故事,你能从中了解到孔子的哪些优秀品行。

二、初读感知文本

1、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2、孔子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课文中的那些词句让你感动,在旁边写上批注,把你的感受和同座交流一下吧。

3、指名交流。

三、拓展阅读《孔子学琴》

师:孔子学无常师,是一个十分好学的人,谁有知识,谁那里有他所不知道的,他就拜谁为师,他不仅拜老子为师,而且还拜师襄、渔夫为师,甚至还向七岁的项橐请教过。

1、请同学们拿出第二篇阅读材料《孔子学琴》,认真读读短文,思考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2、自读短文,感知大意

3、连老师都说孔子可以学新的内容了,为什么他却一连十天,没有学习新的内容呢?

4、《孔子学琴》的故事深深地感动了他的老师师襄子,这是为什么呢?

五、巩固积累

师:我们本学期的奋斗目标是是:(生:勤于积累,乐于表达。)非常棒,人们常说:厚积才能博发,今天老师就给大家一个展示的机会,请看大屏幕:快速进入佳句积累。

1、指名回答

2、大家看,这节课我们积累了这么多的好词佳句,想不想赶快记住并且运用它,那就让我们齐读两遍,看谁记得最快最牢。

五、小结升华:

1、今天我们一起走近孔子,通过两篇课文的学习,对孔子有了更新的认识,此时此刻你最想对孔子说什么?

2、师小结:孔子一生治学育人,有弟子三千,他勤学好问,精益求精的品行令我们感动。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编写的《道德经》流传百世,他诲人不倦的品行更令人敬仰!如果你对孔子或是老子感兴趣,可以回家查找相关资料,下节课,我们再做专题交流。

第二篇:走近孔子主题班会

南通中心小学《走近孔子》主题班会

主持人宣布主题班会开始。

一、班会目的: 通过这次主题班会,进一步增加学生对孔子的了解;加深对孔子名言的印象。

二、班会准备:

1、确定主持人。

2、学生根据老师的要求,通过各种渠道搜集有关文学人物的资料。

3、“走近孔子”4个美术字。

4、制作精美的课件。

三、班会程序:

(一)学生观看孔子的图片(包括孔子、台湾孔庙、孔府、孔子学院等)

(二)、介绍孔子:孔子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孔氏,子姓,名丘,字仲尼。相传孔子曾修《诗》《书》《礼》《乐》,序《周易》,撰写《春秋》。他一生从事传道、授业、解惑,被中国人尊称“至圣先师,万世师表”。孔子死后,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著名的儒家学派经典的《论语》。

相传他有弟子三千,贤弟子七十二人,曾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孔子的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孔子和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之一的孟子,被后世称为“孔孟”。孔孟两者思想的结合,形成了儒家思想中的“孔孟之道”。

(三)比一比,猜一猜。猜猜孔子的名言:(屏幕上打出孔子名言的解释,学生猜名言。

(四)孔子的小故事。学而时习之

(五)论语知识竞赛

(六)唱班歌《弟子规》

第三篇:走近孔子的读后感

坐在窗前,桌子上放着一杯热茶,手中捧着一本书,这个有些诗意画面经常出现在我的生活中,我是一个书虫,深信着高尔基所说的“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走近孔子的读后感。我认为一本好书就像是你的一个良师、一个益友,他开拓你的视野,增长你的智慧,洗涤你的心灵。我也喜欢把我所读的好书跟所有同样爱书的人分享!

最近读了一本自认为很好的书—《于丹《论语》心得》,在没有读这本书之前就很喜欢于丹。看到她才知道原来讲《论语》的不一定是老头子,喜欢听她讲的《论语》,因为是那样的与众不同:没有文邹邹的死板语言,有的只是生动的趣语。还记得于丹的一句话,至今让我印象深刻,她说:“在我心中孔子只有温度,没有色彩。”多么精彩的一句话,还不成熟的我不太理解这句话,可读完这本书,我认为孔子是灰色的,他不是高高在上的,而是普通的,贴近人心的。我们不需要仰望他,只需平视。

之所以买这本书,一是因为于丹,二是因为孔子。孔子是家喻户晓的,自上学前我就对他有一定的了解,用他自己的话来形容自己,就是“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另一方面从“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可以看出他不求富贵,只求道义,他认为行义是最重要的;同时孔子生性正直,老子曾这样评价他:“聪明深察而近于死者,好议人者也。博辩广大危其身者,发人之恶者也。为人子者毋以有己,为人臣者毋以有己。”他善良,富有同情心,乐于助人,待人真诚。作为一名学者,他勤奋好学,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论语》是孔子的弟子记录孔子言行的一部书,历代常说“半部论语治天下”,现在的人们不再关注于古典,他们更关注时尚的、新潮的语言,这难道不是人类一种变相的落后吗?正是因为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进化,才使现在的人们少了一些纯真,少了一些真诚

我也许就是同学所说的落伍的人吧,但是不知怎的,我对那些时尚的东西总是没什么兴趣,我可能更中意于古典的东西吧!其实谁说少年不能读《论语》,论语是我道德品质的教材,论语所代表的思想其实也是儒家的主张,从古至今,儒家思想一直是历史的主流,最早是汉朝时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近代则是,中国在各国所设立的孔子学院,论语是中国的一个标志,孔子是中国人的典范。

作为一名新中国的少年,我应该向孔子学习,学习他的精神—不求名利,乐于助人,勤奋好学,正直,力争成为第二个孔子!

轻轻地合上书,闭上眼睛,脑海中浮现的依然是孔子的形象和语言,睁开眼时忽然发现窗外不知何时下起了细雨,论语何尝不是着春雨呢,滋润着我们的心灵。

阅周勇博士的《跟孔子学当老师》,是因为题目很吸引我,这本书写法很自由,因此也就很动情地抒发自己对孔子和与后世孔子般的老师或研究者的赞赏。这种笔法很容易阅读,很自由,很个性化地解读,也很自然地融入了自己的生活阅历和经历。这种写法就是把孔子“人化”而非“神话”。走近孔子、走进孔子的生活和思想,跟随孔子学当老师才成为可能。仔细研读了这本《跟孔子学当老师》的佳作,掩卷深思,受益匪浅,只感觉自己教学的心旅又多了一份坚定和从容。做教师若不学孔子乃是一种缺憾。

书的封面印着一行小字:师者,永怀“教学之恋”,永怀生命的恬静、感动与美好。

无论什么事情,当你投入了真情,本身就是一种灵魂的净化,是一次思想的洗礼,把教学当成恋爱来谈,可见对教育的深情。

梁启超第一次做研究生的导师,上课时,他走进教室,望着天花板,然后突然说:“兄弟我是没有什么学问的。”之后,才慢悠悠地补充了一句:“兄弟我还是有些学问的。”章太炎先生的开场白比梁启超自信的多:“你们来听我的课是你们的幸运。”但是国学大师不能没有学生,所以他又补充了一句:“当然,也是我的幸运。”

孔子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思想在几千年后的今天仍然是指导我们教师学习的准则。“因材施教,有教无类,教学相长,循循善诱,诲人不倦,温故知新,学而时习之……这些中国教育大地上的美妙风景,这些深深卷入了我们的教育生活的美好语词,蕴藏着一份宗教般虔诚、炽烈、隽永的”教学之恋”。

孔子教学的最高境界就是教人如何体贴“仁心”。在朱熹看来,孔子堪称圣人。朱子所说的一切堪称完美再现了圣人孔子心目中的“大教”,他甚至将“圣人之心”、“圣人之教”与真正伟大的教育视为同一事物,认为教师教学、学生求学都必须“先立大本”,即以圣人或孔子式的“仁心”,来统摄自己的教学活动。“吾之所以为学者,以吾之心未若圣人之心故也。”----朱熹。这种“仁心”在我们实际教学当中就是那种对学生无私的爱。中国式的大爱学生,就是用自己的努力求学与不息探索,为学生做求学、正心的榜样与引导,帮助学生找到自己的学术与人生道路。这种大爱反过来又会激励教师终身求取学问,端正品行,从而将教学引入“教学相长”的最佳轨道。

大教教心在我们是教学中不仅是教学生体贴仁心,更重要的是要把知识教到学生的心里去,即知识传授的前提是如何获得学生的“倾心”——对任课教师的仰慕之心,对所学文化知识的喜爱之心。“亲其师,信其道”说的也是这个道理。如果我们传授的知识或对学生的管理没有渗入到时下这些思想千差万别的当代学生的内心深处,那我们所谓“生动”的说教也只好算得上毫无意义的忙碌了。因此在我们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真正蹲下来看学生,和学生平等相处,走进学生的心田,播种知识的种子,才可能收获丰收的喜悦。我们的新课改已经向我们说明“以人为本,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地位。”这个几千年前孔子曾经倡导的千年古训的深层含义了。

“学”仍然是教师的第一命根。有了很好的“学”,就会有很好的“心”与教。

孔子最喜欢的事不是“教”,而是“学”,他不停地“学”,藉此当上了教师,获得了快乐。孔子是把自己研读过的历史文化遗产变成了自己的“文”,换言之,他消化了自己所能学到的历史文化遗产,把它们变成了自己肚子里的“学问”。难怪他可以心情快乐、底气十足地站在他那座土堆起来的“杏坛”上。“学”就是孔子借以安身立命的生活方式。在确立人生第一乐事的过程中,孔子遇到的最大诱惑是“思”。他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是把“思”作为第一乐事,读后感《走近孔子的读后感》。“思”必以“学”为基础,否则“思”与“学”都无乐趣了。因此可以说,孔子之所以能够当上教师,尤其是他之所以能够通过教学,通过与学生相处,品尝到类似与真正贴心的“朋友”或“知己”进行交流的幸福,全是来源于他的“学而时习之”。陶行知先生常说,当教师的,得先“学而不厌”,方可能体会“诲人不倦”的大乐。钱穆,朱自清们似乎没有这样说过,但他们的幸福教师生涯同样是建立在自己不断“为学”的基础之上。“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其中“不愠”与“乐乎”皆来自“学”,换言之,“学”实为教学或教师生活之本。只有先学了,才能教学,才能成为“不愠”与“乐乎”的教师。孔子即是先通过历史文化将自己所要教授的“义理”研究清楚,然后才来教学生。他是一位真正的以“学”与“思”作为“教体”的教师。

对学生的爱,尽在“授之以渔”和“师生心灵的共鸣”

教育什么时候有最大的教育效能?我想答案同样是:让师生双方产生心灵的共鸣!

真正的教学乃是以师生的求学经验与心得体会为基础,非得要师生之间的求学经验与心得体会发生共鸣,才会发生真正触及师生心灵的教学。将自己的求学经验与心得体会传授给学生,使学生可以更深刻地理解自己将要耕耘的“学”一句话,是教师先把自己的“学”教给学生,让教师了了解教师的“学”,然后和学生一起“学”。

向学生传授真正能触及心灵的“渔”,并因此让他们更强烈地感受到我们的爱;反思我们的教学内容是不是来自于我们自身的求学经验与心得体会。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知困,然后能自强,才是教学时必须考虑的头等大事。另外,仅对学生的爱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有教学内容,而且教学内容越多越好,越能显示老师对学生的爱。

孔子对待教学的态度比喻成“孔子式的爱情”。“教学,有如柏拉图式的爱情”和“静心感受孔子的教学之恋”,认为孔子是把教学当作“恋人”一样看待的,孔子对教学的痴迷程度,就像柏拉图把自己的全部爱情奉献给真理。在没有职称、没有工资,甚至连固定的教学场所也没有的情况下,孔子还是全身的投入和付出,这不是谁都能做到的。“柏拉图式的爱情”——也就是将灵魂中的爱,献给永恒的真理或美德,而不是世间其他任何可能变动、难以把握的存在。孔子曾有堪于柏拉图媲美的坚定执着、不畏孤军作战的英雄本色以及感人至深的师生情谊。孔子“终身坚持一种信念”是值得我们敬仰和学习的。因为我们几乎从未像孔子、柏拉图那样,有着明晰坚定的信仰,更不要说曾用尽全部力量去追逐信仰,所以我们也从未通过求知、教学体验过什么刻骨铭心的爱情,即使我们将爱情寄托于求知、教学以外的人与事,也同样可能是失意而回。就内涵而言,孔子的教学之恋除了是以自己的爱学习、爱仁心和爱人生等等大爱作为基础,更表现为他对颜渊、子路、子贡等学生的无私忘我的大爱。孔子以其一生的经历证明,教学,绝对有如“佳人”一般,可以让深爱着它的教师体验到人间的极致情感。教师可能面对的命运有许多,但从孔子的经历来看,教师的终极命运乃是:倘若我们有幸能成为孔子式的教师,便可以体会到包含人间至情的教学之恋。

除了我们的心灵需要坚定明晰的信仰,我们的教育以及我们的国家又何尝不是不能没有孔子或柏拉图式的理想来维系着,否则只有分数和琳琅满目的商品的话,也绝非真正文明、真正值得爱的教育和国家。这种文明、可爱的教育和国家正需要每一位以传授文化为职业的教师一点一滴的努力。倘若不曾有过孔子或柏拉图式的怀抱理想的教师,则中西方的教育与文明史会是怎样的一幅图景?

学习孔子“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情怀和以“礼”来升华自己的感情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便是孔子的情怀之一,倘若教了一辈子的书,连这样一点情怀都不曾真切地体会到,我们又有何底气可以让自己坦然地站在三尺讲台之上,更不要说去感受教学之恋的幸福与快乐。人除了吃饭工作之外,还要为爱而生。人活在世上,只要心灵不死,其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安顿自己的爱。圣人孔子亦是如此。但孔子的非凡之处在于,他竟然将自己的生命之爱献给了被许多人忽视的教学,竟通过教学找到了让其心动的归宿,而且倘若真如钱穆先生所说,孔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真正的“职业教育家”,那么孔子还是第一位体验教学之恋的教师,因为所谓“职业”乃是“事业”,是可以视之为生命,将生命寄托于它。在教学过程中,只要孔子倾尽了自己的“深情”与“真气”,再倾下去,生命便要消失了,孔子的教学之恋即可以和人间任何一种之情媲美。

孔子是一个极富感情的人,同时有懂得以“礼”来升华自己的感情,从而使自己的感情释放出来,可以达到超凡脱俗的美,此即所谓“发乎情而止乎礼”。“理”他们彼此的关爱、尊重、理解与体贴正是这些人性力量构成了可以升华的“理”。孔子说,“人而不仁,如礼何?”

孔子诲人不倦,循循善诱,他从来没有一句教条,也全无道学气。他所有的教学之道,因材施教,诲人不倦等等,都是以自己的赤子之心以及对学生的真实了解为基础。

人类身上那些最优秀的品质:勇敢、执着、仁慈、洁净……无论爱什么,在爱的过程中,只要具备这些优秀的品质,并将这些品质发挥出来,极可能成就并体验极致的爱情。

反观孔子,学问、人格与心意,这些能够赢得学生追随的“法宝”他一样也不缺,而且在学生面前,他历来都是“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所以他的教学以及孔门的师生关系实在值得长期地研究下去。

周子曰:“圣人所以圣者,诚而已。” 即教师只有虔诚地付出自己的一片仁心,才能创造让学生永远留恋的求学岁月。

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这是孔子的学生曾点说的一段让孔子引为之音之言的人生理想。不是子路、冉有他们理解的“学而优则仕”,竟然是归于大自然。

归于大自然,身边是单纯年轻的笑脸,迎着春风,洗尽尘埃,畅游在春风和歌声里……天地开阔,师生之间可以畅谈嬉戏,也可以在山水之间明澈自己的心境。而教育的最终目的,并不是教会学生某门知识或者某个技能,而是一种自动求知的能力。

我们不可能有孔子那样的人生经历,甚至也很难有他那样的学问和人格。可是如果一个教师不爱他所从事的教学,无论深浅,都意味着他将承受多么可悲的职业生涯。其不幸程度,就像一个人从未爱过谁一样。教学也可以成为爱的对象,哪怕自己爱的教学并不存在于现实中,只是一个抽象的理想,也足以让我们留恋终生。

如此想来,在教学这旅程中,即使酸甜苦辣,悲欢离合,只要将自己的文化和人生价值观影响了学生,便可以让学生永远留恋求学岁月,也可以让自己真正实现职业理想。那么,还有什么可遗憾的呢!

“心中有爱”。人活在世上,只要心灵不死,其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做自己所爱做的事情。孔子的非凡之处他竟然将自己的生命之爱献给了被许多人忽视的教学,竟通过教学找到了让其心动的归宿。从三十岁执其教鞭开始直到去世,孔子最喜欢的事情就是教学。他对教学无限的爱超越了教学环境和教学手段本身,让众多的弟子紧紧围绕在他的周围,努力求学。孔子之所以值得学习,不仅因为他是“圣人”,是教师这一职业的先祖,更因为他总是站在学生的角度上,为他们的未来着想,培养他们良好的个性,相信他们的才华和能力,鼓励他们一试身手大展鸿图,而对于他们的不足和毛病,又总是委婉含蓄地批评教育。这正是孔子“赏识教育”的思想精髓啊,感谢孔子!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他用自己的言行风范为我们今天如何当老师上了非常精彩的一课。就让我们从孔子思想中汲取营养,丰厚自我

第四篇:《孔子》教学设计

《孔子》教学设计

(二)授课教师:李宏华授课班级:五(1)班

教学目标

1.结合课文和运用字词典等工具书,自学本课“仲”等10个会认或会写字,理解“教育、儒家、核心、厉害、抱怨、祭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推人及己、翻来覆去”等词语。

2.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结合上下文理解重点句子,了解孔子在中华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及其思想主张。

3.能给课文中的小故事试着加小标题,收集并了解一些孔子的其它精辟言论。

4.能复述课文其中的一或两个小故事。

教学重难点

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重点词句的理解。

2.了解孔子在中华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及其基本思想主张。教学准备

孔子的一些精辟言论、相关图片与资料、多媒体。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出示孔子图片,师:同学们,你们还认识图片上的人物吗?对,他就是被后人尊为“万世师表”的孔圣人——孔子。上节课,我们初步认识了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创立了以“仁”为核心的早期儒家学说,教导人们怎样为人处事。

另外我们还学习了孔子的两个小故事:与子贡谈“已所不欲,勿施于人”、不喝“盗泉”水。从这两个故事中我们体会到孔子是一个关爱别人、厌恶偷盗的人。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孔子的另外两个故事,看看又能从中体会到什么。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翻到112页。

二、品读课文,读中感悟

(一)学习课文5—7自然段。

1、默读课文5—7自然段,了解故事讲了什么内容,试着给它们拟一个小标题。(板书:与弟子谈君子与小人及“识人不易”)

2、从小标题的“谈”入手,再读文段,并画出语言描写的句子。

出示句子1:君子在穷困的时候能安守节操,小人穷困了就会为所欲为。

① 齐读句子,谈谈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生:君子在穷困的时候仍然能够坚持道德标准,不做违背良心、违背道德的事;而小人穷困时就会想做什么做什么,不管对与错。

②理解词语“为所欲为”。

师:你认为小人在穷困时会做出些什么事来呢?

生:偷鸡摸狗,坑蒙拐骗。

② 在你看来,还有哪些人可以称之为“君子”,哪些人可谓为“小人”呢?完成下面句式练习:

君子是那些,小人是那些。

师:同学们对善与恶、美与丑的认识很正确,那么我们在平时的学生习活中可要力争做个谦谦君子,千万别做卑鄙小人!

③指导分角色朗读。(同桌分角色、师生分角色、男女生分角色)。

出示句子2:我们相信自已的眼睛,以为眼睛看到的就是事实,但眼睛不一定可信;我们依靠自已的内心,以为内心的判断一定正确,但内心不一定可靠。你们一定要记住,了解一个人实在不容易啊!

① 孔子是在什么情况下说了这番话?(发现误会了颜回)

② 完成练习:

(孔子)眼睛看到,内心判断,事实真相,悟出,告诫弟子。

③ 和小组同学交流一下,你怎样理解孔子的这番话。

④ 从中可以看出孔子是个怎样的人?(板书:敢于自省)

师:正如孔子所言:吾日三省吾身、见其过而内自讼

⑤ 指导朗读。(个人竞赛读、男女生竞赛读)

(二)学习第8自然段

1、自由读第8自然段,给故事拟一个小标题。(板书:晚年读《周易》)

2、画出孔子是怎样读《周易》的。

3、理解词语:韦编三绝

4、说说从中你看出孔子是个怎样的人?(板书:勤奋好学)你还可以用哪些词语来形容孔子的学习精神?

不断追求、活到老学到老、发愤图强、乐以忘忧、笃信好学、读书破万卷

5、情境朗读:

春天,百花盛开,遍地是一眼望不到边的绿海,衬托着那红的、白的、黄的、紫的„„片片花海,一阵温暖的春风吹来,那浓郁的花粉夹杂着青草的气息,多么令人陶醉„„但孔子无心看花,他打开《周易》——

生读:《周易》文字艰涩,内容隐晦,孔子就翻来覆去地读,这样读来读去,把编联竹简的牛皮绳子磨断了许多次。即便读到了这样的地步,孔子还是不满意,说:“如果我能多活几年,就可以多理解些《周易》的文字和内容了。”

夏天到了,烈日当空,酷暑难耐,刺眼的太阳光从密密层层的枝叶间透射下来,路边的树木都没精打采地站在那里打瞌睡,孔子却兴致勃勃地打开《周易》——

生读:《周易》文字艰涩,内容隐晦,孔子就翻来覆去地读,这样读来读去,把编联竹简的牛皮绳子磨断了许多次。即便读到了这样的地步,孔子还是不满意,说:“如果我能多活几年,就可以多理解些《周易》的文字和内容了。”

公元前479年的一个冬日,天气出奇的冷,大雪下了几天几夜,而孔子已经走到了生命中的最后时刻,此时,孔子毛发皆白,气息微弱,可他仍勉强地支撑着坐了起来,万般不舍地翻开《周易》——

生读:《周易》文字艰涩,内容隐晦,孔子就翻来覆去地读,这样读来读去,把编联竹简的牛皮绳子磨断了许多次。即便读到了这样的地步,孔子还是不满意,说:“如果我能多活几年,就可以多理解些《周易》的文字和内容了。”

三、拓展说话,升华感情。

1、如果今天,孔子来到我们课堂中,你会对他说些什么?

生1:孔先生,别人都说你弟子三千,可我觉得你弟子上亿,因为我们都是你的弟子,我们从你身上学到了很多做人的道理。

生2:孔老师,你关爱别人、敢于自省而又勤奋好学,你是我学习的榜样。„„

师:孔子在我们中华民族被世世代代的读书人尊崇为万世师表,至圣先师。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曾这样评价孔子: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

唐朝著名诗人杜甫这样评价孔子:、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

鲁迅先生这样评价孔子:

我们每一个炎黄子孙的身上都有孔子的影子。

2、有感情朗读全文。

四、总结全文

孔子的思想博大精深,充满智慧,今天我们读课文了解的只是冰山一角,让我们试着潜心读读孔子的书,读读《论语》、《孔子的故事》,用孔子的思想指导我们学习与生活。

五、课外延伸:

1、读读《论语》、《孔子的故事》。

2、阅读于丹教授的《论语心得》,并写读后感。

板书:21.孔子已所不欲 勿施于人关爱他人

不喝盗泉水厌恶偷盗

与弟子谈君子和小人与“识人不易”敢于自省

晚年读《周易 》勤奋好学

第五篇:《孔子》教学设计

《孔子》教学设计

泸溪县浦市中心完小 刘冬梅

教材分析

《孔子》一文有八个自然段,按“总起——分述”的思路行文,分为“孔子生平”和以有反映孔子的思想主张、风貌的几个“小故事”两部分,为我们概述了孔子的生平和表现了他的一些为人处世方面的原则。学习这篇课文,学生不但可以了解这个名人,更可以从孔子身上学到一些道理,如做人要推己及人、勇于反省、严以律己、勤奋读书等。

学情分析

作为儒家学说创始人的孔子,其“仁”“爱”思想历来为世人所推崇。千百年来孔子也因此而备受中外人民崇敬。教学这篇课文,对于学生了解孔子的生平及其思想主张有一定的帮助,从而引导他们到中华文化的历史长廊中去认识那些对我们中华民族有卓越贡献的人物。但五年级的学生历史文化和为人处世方面的认识比较浅薄,要全面地让学生理解这篇课文并不容易。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孔子在中华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和他的一些思想主张。

2.启发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句子,指导学生默读课文。

3.帮助学生认识“仲、儒、蔡、祭祀”;会写“仲、育、儒、仁、核、怨、粮、祭祀;”理解“教育、儒家、核心、抱怨、祭祀、已所不欲、勿施于人、推已及人”等词语。

教学重难点:

重点:指导学生默读课文,启发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句子。

难点:通过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了解孔子的一些思想主张以及他在中华文化史上重要地位。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 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竞赛激趣,导入新课:

1.同学们,老师这儿有一张图片,听老师讲述,猜猜他是谁? 他深受世人敬仰,是中国古代最有名的老师,他被中国人尊为“万世师表”。《论语》记载了他平时的言行······

你们知道他是谁吗?(孔子)

2.课前,同学们都从不同途径了解孔子,请大家初步交流一下。

(学生可从孔子的生平、著作、言论、小故事等方面去谈)3.读课题,质疑。

二、初读课文、读准、读通

1.学生自由轻声朗读全文,教师提醒读准生字音,看清字形。2.指名学生依次朗读各个自然段,师生共同评点朗读情况,注意正音。

三、交流预习成果

1.学生交流易读错的字音,和易错的笔画 读音:如仲(zhòng)儒(rú)祀(sì)笔画:如怨(夕)祀(巳)2.需了解的词意

儒家:崇奉孔子学说的重要学派。学说内容重视伦理道德教育,它的经典是封建统治阶级的最高教条,成为中国封建文化的主体,也为后代保存了丰富的民族文化遗产。

仁:古代儒家的一种含义极广的道德范畴,本指人与人相互亲爱。

隐晦:不明显,不容易懂。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所不愿意的,不要强加给别人。

四、再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

1.课文主要向我们介绍了什么?(引导学生了解课文的结构)

一(1、2)孔子的生平。

二(3-8)讲述孔子的几个故事。

2.默读1、2自然段,思考:为什么称孔子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

(指导学生一边默读思考,一边画下关键的词句)要点:(1)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创立了以“仁”为核心的早期儒家学说,教导人们怎么为人处世。因此,人们称他为圣人。

(2)流传于世的一部《论语》,其中许多思想,可让人终生奉行,而且沿用至今。

点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联系这句话的意思,举举生活中的实例,想想,孔子是在教导我们做什么样的人?

师总结:人要学会关爱别人,这就是儒家理论中最核心,最精髓的东西“忠、恕”,——宽容。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整体入手,回顾全文

1.指名读课文,思考:文中讲述了关于孔子的哪几个故事?你最喜欢哪个故事?故事体现孔子的思想主张是什么呢?请划出有关语句说明。”

(可用小标题的形式概括)

(1)与子贡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2)不喝盗泉水

(3)与弟子谈君子与小人及“识人不易”(4)晚年读《周易》

二、细读课文,品读感悟

1.默读第2-4个故事,抓住重点的语句去品味,通过孔子的言行,你悟出了什么?

2.小组间交流(2-4人左右)3.集体交流,教师点拨 第二个故事

(1)为什么孔子口渴的厉害,却不喝一口“盗泉”里的水? [盗,即盗窃,由此可看出孔子对偷盗行为的厌恶,认为“盗”不是君子之举,人要靠自己的劳动去获取,“盗”是可耻的,因此对“盗泉里的水反感,不喝盗泉里的水。](2)第三个故事

1)你怎么理解君子在穷困的时候能安守节操,小人穷困了就会为所欲为,可结合生活实际谈。

(君子由于有修养,“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小人心中无德,穷困时自然不择手段,获取利益。)

引导学生感悟:只有真正的贤者,才能不被物质生活所累,才能始终保持心境的那份恬淡和安宁。穷困不要紧,重要的是有节操,有乐观的生活态度。

2)孔子为什么说了解一个实在不容易啊?

[眼见不一定为实,内心的想法太主观,要从多种角度,不同方面,全面地去了解一个人] 孔子知道错怪颜回,才有此感叹,从他的感叹中,你觉这是一位怎样的圣人?

[肯于反思,肯于自省,才能不断拥有智慧] ※引论语: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想象着孔子当时的心情,读读他对弟子们说的话,再指名读,带着理解。

3)第四个小故事

抓住故事中的重点词,试用一些成语或词语,来形容孔子的学习精神?

[笃信好学,发愤忘食,乐以忘忧,活到老,学到老……]

三、整体回顾,总结全文

这篇课文以几个小故事的形式,让我们品味感悟二千多年前孔子这位圣人的思想,能否结合你学习生活中,谈几点感受。

总结:过去曾有过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说法,现在则强调半部《论语》学做人。我们今天了解的只是冰山一角,孔子的思想博大深厚,课外我们试着沉下来潜心读读关于孔子的书,试着读读《论语》。

四、拓展延伸 出示: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

五、布置作业:

1.推荐阅读同步阅读中的《孔子的故事》、《庄子传奇》。2.如有兴趣,可阅读于丹教授的《论语心得》,并写读后感。板书:

21.孔子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推己及人 孔子不喝盗泉水安守节操 君子与小人识人不易 晚年读《周易》学而不厌

教学反思:

在讲课过程中,我重点讲了第三个小故事,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读和交流,并联系第一、二个故事和联系生活实际明白为人处世的道理。由于自己讲的过多,没有把发言权交给学生,因此,学生不一定能够真正理解,这是不可取的。其次,由于怕读的时间太多而完不成教学任务,对课文的读也就不到位,这或许也就是学生不能很好地谈出自己的感悟的原因所在吧。

下载走近孔子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走近孔子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孔子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孔 子》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孔子在中华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和他的一些思想主张。 2、启发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句子,指导学生默......

    孔子教学设计

    《孔子》教学设计 北京市大成学校 张棋 一.教学背景分析 1.教学设计意图分析 孔子被誉为影响中华文明的第一人,孔子学说对中国两千年的封建思想文化甚至对世界思想文化都影响极......

    《孔子》教学设计

    《孔子》教学设计 教材容分析 这是一篇精读课文,它根据《论语》等相关资料简要地对他作了一些介绍。全文共有8个自然段,作者按照“总起—分述”的思路行文,可分为两个部分来理......

    孔子教学设计

    孔子教案 一、 学生印象中的孔子 (请学生回答,他印象中的孔子是怎么样的?) 讲解:刚同学们都根据自己的所学,对孔子进行了一番评价,那接下来我们来看下中国历代的一些知识分子又是如......

    走近志愿者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与志愿者相关的知识;积极参加志愿者服务活动,提高自己的策划能力,沟通能力、服务能力。 2、尝试策划一次志愿者服务活动;在参与志愿者服务的过程中,培养奉献......

    《走近残疾人》教学设计(模版)

    《走近残疾人》教学设计王云教材分析:《走近残疾人》是鄂教版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第二单元第2课内容。《品德与社会》课程强调教学要与学生的生活紧密......

    《走近老师》教学设计(定稿)

    《走近老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认同教师职业所蕴涵的价值取向,例如奉献、敬业、爱;承认不同教师之间的风格差异,接纳和尊重老师。 2.能力目标:通......

    走近舞蹈教学设计

    走近舞蹈—教学设计 课型:舞蹈艺术课 总设计意图:本教学设计以“参与体验、主动探索、积极实践、勇于创新”为主题,面向全体学生,激发学生的舞蹈兴趣,培养学生基本的舞蹈知识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