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教学设计

时间:2019-05-11 22:31:5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孔子教学设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孔子教学设计》。

第一篇:孔子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孔 子》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孔子在中华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和他的一些思想主张。

2、启发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句子,指导学生默读课文。

3、帮助学生“仲、儒、祭、祀”;会写“仲、育、儒、核、厉、粮、怨、祭、祀、覆”;理解“教育、儒家、核心、厉害、抱怨、祭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推己及人、翻来覆去”等词语。教学重点难点:

1、指导学生默读课文,启发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句子。

2、通过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了解孔子的一些思想主张以及他在中华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生通过上网、查阅书籍和向家长了解等不同途径了解孔子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课件出示孔子画像。

2、这个人你们熟悉吗?(板书课题)通过对21课的学习,我们对孔子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我想请两位同学朗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请大家边听边回忆,通过对1、2自然段的学习,你都对孔子有了哪些了解?

二、细读课文,感悟理解

1、学习课文的1、2自然段。①指名朗读1、2自然段。

②交流:通过1、2自然段的学习,你对孔子有哪些了解?

③出示大屏幕。看看老师屏幕上给大家总结的是不是这些内容呢? ④鼓励学生说说课外知道的关于孔子的事。

2、看来,大家通过学习,对孔子和《论语》中的故事并不陌生了。今天希望通过这堂课的学习,通过再次的阅读课文,我们能更进一步地走近孔子。想一想在这些故事中所蕴含的为人处事的道理。

3、同学们回想一下,第一课时,我们提出了好多的疑问。经过我们共同梳理,剩下了几个问题,今天我们来看一看。

课件出示: 问题:

为什么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可以终身奉行的一句话? 孔子为什么因为厌恶“盗”字就不喝盗泉? 孔子为什么说了解一个人实在不容易? 孔子为什么到了晚年还反复读《周易》? 后人为什么那么推崇和尊敬孔子呢? 这些问题还记得吗?都是大家思考的。今天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来阅读课文。想一想,在孔子的这些故事里到底发生了什么,这背后蕴含着怎样的为人处事的道理。希望通过自己的阅读,能有一个答案。

出示默读提示: 默读提示:

边读边思考课件中的问题,注意联系上下文抓住重点语句进行体会,感受最深处可做简单的批注。在解决疑问的同时,想想这个故事表达了孔子怎样的思想主张。学生默读课文。

4、学习课文的3----8自然段。

①交流第一个故事,说说你的感受。

要做到“终身奉行”难不难啊。我们曾经学过一句话,大家还记得吗?“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希望同学们把这句话作为终身奉行的座右铭。连老师也要努力这样去做。

谁能有感情地把这段读一读。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得到的一句话或一个成语是什么呢?(板书:推己及人)②交流第二个故事。同学们课间给课文配插图,演课本剧,有一个同学给课文插得图特别好。想不想看看。学生根据插图讲第二个故事,并说感受。其他学生补充,可用课外资料来补充。

孔子是在什么情况下不饮盗泉里的水,书中有没有具体描写。指名朗读描写孔子和弟子干渴的句子。

从孔子的言行中,你们感受到他是怎样为人处事的道理或准则呢?联系下文,你觉得孔子和君子有什么联系呢。往下看一看能不能找到答案。

③读“君子在穷困的时候能安守节操,小人穷困了就会为所欲为。” 师小结:君子自律。板书

最后我们把这段有感情地读一读。读出他的干渴和毅然决然的离开。读书的时候不仅要联系课外资料,还要联系上下文来理解。④交流第三个故事。

你们准备怎样给大家交流呢? 学生演课本剧。

你们演完有自己的体会吗?从这个故事中你们得到了什么启发? 其他同学补充交流。你得到什么结论? 引导学生朗读:我们相信自己的眼睛„...联系学生实际深入理解。

大家从这个故事里还得到什么启发吗? 师小结:善于自省。板书

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这部分内容。评价。最后一个故事又给人们带来什么养的思考。⑤交流第五的故事。

我们从这个故事中得到什么启发呢。板书:学而不厌

5、出示课件:问题„„

看看课前提的问题都解决了吗?请同学们回答最后一个问题。

三、作业

出示:有教无类与人为善富而兴教

课后延伸:

1、学而时习之-----复习本课的生字词,摘抄成语。

2、学而不言-----再找一篇《论语》中的故事读一读,想想这个故事给自己带来什么启收获?准备下节课讲给同学听。

第二篇:《孔子》教学设计

《孔子》教学设计

(二)授课教师:李宏华授课班级:五(1)班

教学目标

1.结合课文和运用字词典等工具书,自学本课“仲”等10个会认或会写字,理解“教育、儒家、核心、厉害、抱怨、祭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推人及己、翻来覆去”等词语。

2.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结合上下文理解重点句子,了解孔子在中华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及其思想主张。

3.能给课文中的小故事试着加小标题,收集并了解一些孔子的其它精辟言论。

4.能复述课文其中的一或两个小故事。

教学重难点

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重点词句的理解。

2.了解孔子在中华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及其基本思想主张。教学准备

孔子的一些精辟言论、相关图片与资料、多媒体。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出示孔子图片,师:同学们,你们还认识图片上的人物吗?对,他就是被后人尊为“万世师表”的孔圣人——孔子。上节课,我们初步认识了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创立了以“仁”为核心的早期儒家学说,教导人们怎样为人处事。

另外我们还学习了孔子的两个小故事:与子贡谈“已所不欲,勿施于人”、不喝“盗泉”水。从这两个故事中我们体会到孔子是一个关爱别人、厌恶偷盗的人。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孔子的另外两个故事,看看又能从中体会到什么。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翻到112页。

二、品读课文,读中感悟

(一)学习课文5—7自然段。

1、默读课文5—7自然段,了解故事讲了什么内容,试着给它们拟一个小标题。(板书:与弟子谈君子与小人及“识人不易”)

2、从小标题的“谈”入手,再读文段,并画出语言描写的句子。

出示句子1:君子在穷困的时候能安守节操,小人穷困了就会为所欲为。

① 齐读句子,谈谈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生:君子在穷困的时候仍然能够坚持道德标准,不做违背良心、违背道德的事;而小人穷困时就会想做什么做什么,不管对与错。

②理解词语“为所欲为”。

师:你认为小人在穷困时会做出些什么事来呢?

生:偷鸡摸狗,坑蒙拐骗。

② 在你看来,还有哪些人可以称之为“君子”,哪些人可谓为“小人”呢?完成下面句式练习:

君子是那些,小人是那些。

师:同学们对善与恶、美与丑的认识很正确,那么我们在平时的学生习活中可要力争做个谦谦君子,千万别做卑鄙小人!

③指导分角色朗读。(同桌分角色、师生分角色、男女生分角色)。

出示句子2:我们相信自已的眼睛,以为眼睛看到的就是事实,但眼睛不一定可信;我们依靠自已的内心,以为内心的判断一定正确,但内心不一定可靠。你们一定要记住,了解一个人实在不容易啊!

① 孔子是在什么情况下说了这番话?(发现误会了颜回)

② 完成练习:

(孔子)眼睛看到,内心判断,事实真相,悟出,告诫弟子。

③ 和小组同学交流一下,你怎样理解孔子的这番话。

④ 从中可以看出孔子是个怎样的人?(板书:敢于自省)

师:正如孔子所言:吾日三省吾身、见其过而内自讼

⑤ 指导朗读。(个人竞赛读、男女生竞赛读)

(二)学习第8自然段

1、自由读第8自然段,给故事拟一个小标题。(板书:晚年读《周易》)

2、画出孔子是怎样读《周易》的。

3、理解词语:韦编三绝

4、说说从中你看出孔子是个怎样的人?(板书:勤奋好学)你还可以用哪些词语来形容孔子的学习精神?

不断追求、活到老学到老、发愤图强、乐以忘忧、笃信好学、读书破万卷

5、情境朗读:

春天,百花盛开,遍地是一眼望不到边的绿海,衬托着那红的、白的、黄的、紫的„„片片花海,一阵温暖的春风吹来,那浓郁的花粉夹杂着青草的气息,多么令人陶醉„„但孔子无心看花,他打开《周易》——

生读:《周易》文字艰涩,内容隐晦,孔子就翻来覆去地读,这样读来读去,把编联竹简的牛皮绳子磨断了许多次。即便读到了这样的地步,孔子还是不满意,说:“如果我能多活几年,就可以多理解些《周易》的文字和内容了。”

夏天到了,烈日当空,酷暑难耐,刺眼的太阳光从密密层层的枝叶间透射下来,路边的树木都没精打采地站在那里打瞌睡,孔子却兴致勃勃地打开《周易》——

生读:《周易》文字艰涩,内容隐晦,孔子就翻来覆去地读,这样读来读去,把编联竹简的牛皮绳子磨断了许多次。即便读到了这样的地步,孔子还是不满意,说:“如果我能多活几年,就可以多理解些《周易》的文字和内容了。”

公元前479年的一个冬日,天气出奇的冷,大雪下了几天几夜,而孔子已经走到了生命中的最后时刻,此时,孔子毛发皆白,气息微弱,可他仍勉强地支撑着坐了起来,万般不舍地翻开《周易》——

生读:《周易》文字艰涩,内容隐晦,孔子就翻来覆去地读,这样读来读去,把编联竹简的牛皮绳子磨断了许多次。即便读到了这样的地步,孔子还是不满意,说:“如果我能多活几年,就可以多理解些《周易》的文字和内容了。”

三、拓展说话,升华感情。

1、如果今天,孔子来到我们课堂中,你会对他说些什么?

生1:孔先生,别人都说你弟子三千,可我觉得你弟子上亿,因为我们都是你的弟子,我们从你身上学到了很多做人的道理。

生2:孔老师,你关爱别人、敢于自省而又勤奋好学,你是我学习的榜样。„„

师:孔子在我们中华民族被世世代代的读书人尊崇为万世师表,至圣先师。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曾这样评价孔子: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

唐朝著名诗人杜甫这样评价孔子:、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

鲁迅先生这样评价孔子:

我们每一个炎黄子孙的身上都有孔子的影子。

2、有感情朗读全文。

四、总结全文

孔子的思想博大精深,充满智慧,今天我们读课文了解的只是冰山一角,让我们试着潜心读读孔子的书,读读《论语》、《孔子的故事》,用孔子的思想指导我们学习与生活。

五、课外延伸:

1、读读《论语》、《孔子的故事》。

2、阅读于丹教授的《论语心得》,并写读后感。

板书:21.孔子已所不欲 勿施于人关爱他人

不喝盗泉水厌恶偷盗

与弟子谈君子和小人与“识人不易”敢于自省

晚年读《周易 》勤奋好学

第三篇:《孔子》教学设计

《孔子》教学设计

泸溪县浦市中心完小 刘冬梅

教材分析

《孔子》一文有八个自然段,按“总起——分述”的思路行文,分为“孔子生平”和以有反映孔子的思想主张、风貌的几个“小故事”两部分,为我们概述了孔子的生平和表现了他的一些为人处世方面的原则。学习这篇课文,学生不但可以了解这个名人,更可以从孔子身上学到一些道理,如做人要推己及人、勇于反省、严以律己、勤奋读书等。

学情分析

作为儒家学说创始人的孔子,其“仁”“爱”思想历来为世人所推崇。千百年来孔子也因此而备受中外人民崇敬。教学这篇课文,对于学生了解孔子的生平及其思想主张有一定的帮助,从而引导他们到中华文化的历史长廊中去认识那些对我们中华民族有卓越贡献的人物。但五年级的学生历史文化和为人处世方面的认识比较浅薄,要全面地让学生理解这篇课文并不容易。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孔子在中华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和他的一些思想主张。

2.启发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句子,指导学生默读课文。

3.帮助学生认识“仲、儒、蔡、祭祀”;会写“仲、育、儒、仁、核、怨、粮、祭祀;”理解“教育、儒家、核心、抱怨、祭祀、已所不欲、勿施于人、推已及人”等词语。

教学重难点:

重点:指导学生默读课文,启发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句子。

难点:通过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了解孔子的一些思想主张以及他在中华文化史上重要地位。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 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竞赛激趣,导入新课:

1.同学们,老师这儿有一张图片,听老师讲述,猜猜他是谁? 他深受世人敬仰,是中国古代最有名的老师,他被中国人尊为“万世师表”。《论语》记载了他平时的言行······

你们知道他是谁吗?(孔子)

2.课前,同学们都从不同途径了解孔子,请大家初步交流一下。

(学生可从孔子的生平、著作、言论、小故事等方面去谈)3.读课题,质疑。

二、初读课文、读准、读通

1.学生自由轻声朗读全文,教师提醒读准生字音,看清字形。2.指名学生依次朗读各个自然段,师生共同评点朗读情况,注意正音。

三、交流预习成果

1.学生交流易读错的字音,和易错的笔画 读音:如仲(zhòng)儒(rú)祀(sì)笔画:如怨(夕)祀(巳)2.需了解的词意

儒家:崇奉孔子学说的重要学派。学说内容重视伦理道德教育,它的经典是封建统治阶级的最高教条,成为中国封建文化的主体,也为后代保存了丰富的民族文化遗产。

仁:古代儒家的一种含义极广的道德范畴,本指人与人相互亲爱。

隐晦:不明显,不容易懂。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所不愿意的,不要强加给别人。

四、再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

1.课文主要向我们介绍了什么?(引导学生了解课文的结构)

一(1、2)孔子的生平。

二(3-8)讲述孔子的几个故事。

2.默读1、2自然段,思考:为什么称孔子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

(指导学生一边默读思考,一边画下关键的词句)要点:(1)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创立了以“仁”为核心的早期儒家学说,教导人们怎么为人处世。因此,人们称他为圣人。

(2)流传于世的一部《论语》,其中许多思想,可让人终生奉行,而且沿用至今。

点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联系这句话的意思,举举生活中的实例,想想,孔子是在教导我们做什么样的人?

师总结:人要学会关爱别人,这就是儒家理论中最核心,最精髓的东西“忠、恕”,——宽容。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整体入手,回顾全文

1.指名读课文,思考:文中讲述了关于孔子的哪几个故事?你最喜欢哪个故事?故事体现孔子的思想主张是什么呢?请划出有关语句说明。”

(可用小标题的形式概括)

(1)与子贡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2)不喝盗泉水

(3)与弟子谈君子与小人及“识人不易”(4)晚年读《周易》

二、细读课文,品读感悟

1.默读第2-4个故事,抓住重点的语句去品味,通过孔子的言行,你悟出了什么?

2.小组间交流(2-4人左右)3.集体交流,教师点拨 第二个故事

(1)为什么孔子口渴的厉害,却不喝一口“盗泉”里的水? [盗,即盗窃,由此可看出孔子对偷盗行为的厌恶,认为“盗”不是君子之举,人要靠自己的劳动去获取,“盗”是可耻的,因此对“盗泉里的水反感,不喝盗泉里的水。](2)第三个故事

1)你怎么理解君子在穷困的时候能安守节操,小人穷困了就会为所欲为,可结合生活实际谈。

(君子由于有修养,“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小人心中无德,穷困时自然不择手段,获取利益。)

引导学生感悟:只有真正的贤者,才能不被物质生活所累,才能始终保持心境的那份恬淡和安宁。穷困不要紧,重要的是有节操,有乐观的生活态度。

2)孔子为什么说了解一个实在不容易啊?

[眼见不一定为实,内心的想法太主观,要从多种角度,不同方面,全面地去了解一个人] 孔子知道错怪颜回,才有此感叹,从他的感叹中,你觉这是一位怎样的圣人?

[肯于反思,肯于自省,才能不断拥有智慧] ※引论语: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想象着孔子当时的心情,读读他对弟子们说的话,再指名读,带着理解。

3)第四个小故事

抓住故事中的重点词,试用一些成语或词语,来形容孔子的学习精神?

[笃信好学,发愤忘食,乐以忘忧,活到老,学到老……]

三、整体回顾,总结全文

这篇课文以几个小故事的形式,让我们品味感悟二千多年前孔子这位圣人的思想,能否结合你学习生活中,谈几点感受。

总结:过去曾有过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说法,现在则强调半部《论语》学做人。我们今天了解的只是冰山一角,孔子的思想博大深厚,课外我们试着沉下来潜心读读关于孔子的书,试着读读《论语》。

四、拓展延伸 出示: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

五、布置作业:

1.推荐阅读同步阅读中的《孔子的故事》、《庄子传奇》。2.如有兴趣,可阅读于丹教授的《论语心得》,并写读后感。板书:

21.孔子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推己及人 孔子不喝盗泉水安守节操 君子与小人识人不易 晚年读《周易》学而不厌

教学反思:

在讲课过程中,我重点讲了第三个小故事,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读和交流,并联系第一、二个故事和联系生活实际明白为人处世的道理。由于自己讲的过多,没有把发言权交给学生,因此,学生不一定能够真正理解,这是不可取的。其次,由于怕读的时间太多而完不成教学任务,对课文的读也就不到位,这或许也就是学生不能很好地谈出自己的感悟的原因所在吧。

第四篇:孔子教学设计

《孔子》教学设计

北京市大成学校 张棋

一.教学背景分析 1.教学设计意图分析

孔子被誉为影响中华文明的第一人,孔子学说对中国两千年的封建思想文化甚至对世界思想文化都影响极大。要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不能不了解孔子。在国际理解课程中设计这一课,既可以让中英师生了解孔子的思想主张及其对中国对世界的深远影响和伟大贡献,让英国师生开阔眼界,加深国际理解和友谊,增进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又可以培养中英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和历史思维能力,增强中国学生的民族自豪感。2.学生情况分析

2012年5月北京市中学生“国际理解教育”系列活动之“英国文化周”在我校隆重举行,本节课是这次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听本节课的既有北京市各学校的领导和老师二十余人,又有来自英国友好学校师生代表十余人,还有本校初二学生三十余人。孔子对中国学生来说是非常熟悉的人物,这对他们学习本课内容、参与课堂教学非常有利。但对于英国学生来说就比较陌生,特别是孔子的思想博大精深,对中国学生来说理解都非常困难,何况英国师生。在教学中通过翻译解决英国学生的语言障碍,同时通过多媒体课件、设置情景剧等化难为易,以激发他们的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二,教学目标 l.知识与能力

(1)、了解孔子的生平、主要思想,教育成就以及在中华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2)、通过小组讨论、情景剧表演孔子的思想主张,培养合作探究能力和历史思维能力。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生情景剧表演理解孔子的教育思想;(2)通过小组讨论,理解孔子的伦理思想。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了解孔子的生平,认识孔子的思想主张及其对中国乃至世界的深远影响和伟大贡献,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认识中国的传统文化,进而激发民族自豪感。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孔子的主要思想主张及其教育成就。难点:如何理解孔子的思想。

突破方法: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设计多个问题,中英学生参与回答;同时设计两幕情景剧表演《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及三次活动探究:其

一、父亲偷羊,儿子知情,儿子怎么办?其

二、如何报怨?其

三、子路和子贡孔子会表扬谁?在活动中让中英学生加深对孔子思想的理解。四.教学方法

教师创设情境,启迪学生合作探究、思考、感悟;师生共同编排表演情景剧。五.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教学用ppt及图片音频视频资料(见活动成果)

学生准备:两幕情景剧表演及三次活动探究,收集孔子的名言和成语。六.教学内容安排 1.孔子的生平2.伟大的思想家 3.伟大的教育家 4.深远的影响 七.教学媒体的使用

利用多媒体展示POWERPOINT课件。八,教学过程与教学资源设计

(课前准备)播放电影《孔子》主题曲,在歌声中中英学生混合进行分组。(导入)人类历史进入到公元前6世纪,世界三大哲人相继问世,古希腊出现了苏格拉底、古印度出现了释迦牟尼,古老的中国则出现了孔子。孔子生活在春秋时期,那是一个动荡不安的时期,那是一个需要圣人而又产生圣人的时期,孔子的出现,使中华文明迈进到一个新的时代。

(板书课题进入新课)(展示一段材料)美国出版的《世界名人辞典》和英国1985年出版的《人民年鉴手册》,从贡献和影响方面,列出世界十大思想家,他们依次是亚洲中国的孔子,欧洲希腊的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意大利的阿奎那,波兰的哥白尼,英国的培根、牛顿、达尔文,法国的伏尔泰,德国的康德。孔子便被列为十大思想家之首。

孔子被誉为影响中华文明的第一人,孔子,是中华民族道德和信仰的文化核心。以孔子为代表的先秦儒家文化,保证了中华民族领先世界至少二千多年(以明代万历年间计)孔子创立的儒学是中国几千年“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的思想文化基础。孔子学说对中国两千年的封建文化、思想以及对世界文化、思想影响极大。要了解传统文化,不能不了解孔子。

(多媒体展示各地的孔子像)

(一)、孔子的生平

孔子(前551--前479)春秋末期人,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儒学学派的创始人。后世并尊称他为“至圣”(圣人之中的圣人)。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据考证,孔子是商王的后代。先世系宋国贵族。五世祖木金父避难奔鲁,后定避鲁国陬邑。父叔梁纥为鲁国武士,以勇力闻于诸侯。叔梁纥先娶妻施氏,生9女,无子。又娶妾,生一子,取名伯尼,又称孟皮。孟皮脚有毛病,叔梁纥很不满意,于是又娶颜征在。

(提问):猜想一下,孔子出生时,他父亲多大了?

当时叔梁纥已67岁,颜征在16岁。公元前551年孔子出生,叔梁纥给他取名为丘,所以孔子又叫孔丘,字仲尼。

(提问)孔子的生日是哪一天?孔子为什么叫孔丘呢?为什么叫仲尼呢?

孔子的生日是9月28日,这一天后来被美国定为教师节。孔子又叫孔丘有两个原因:第一,祈于尼丘山,故名丘。第二,头型酷似尼丘山,中间低,四周高。字仲尼是因为他有一个哥哥字伯尼,当时兄弟行辈中长幼排行的次第,“伯”为老大,“仲”为第二,“叔”为第三,“季”为最小的。

孔子三岁时,父亲去世,17岁时,母亲去世。孔子十五岁立志学习,先后做过办丧事的吹鼓手、仓库和牧场管理员、小司空(掌管工程)及司寇(掌管刑法),曾拜老子为师;五十多岁后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晚年收徒讲学,并著书立说,编修整理了《诗》、《书》、《礼》、《周易》、《春秋》等书,直至七十三岁逝世。

(二)、伟大的思想家

孔子终生倡导的儒家学说成为中华文化的主流,作为中国人的指导思想逾两千余年。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是德治主义,他倡导德化社会与德化人生。德化社会的最高标准是“礼”,德化人生的最高价值是“仁”。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就是两个字:仁和礼

1、仁的含义

“仁”最简单的表述就是爱人,也就是做到将心比心,尽可能为他人着想。孔子的解释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大概意思就是对别人多做有益的事);“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大概意思就是不对别人做有害的事)

将“仁”的思想上升到统治者就是实行“仁政”了。要求统治者做到恭敬,宽容,忠信,勤敏,慈惠,善待别人,就是仁!孔子认为每一个人都用关爱、尊重他人的言行举止来对待社会,并加强自身修养,最后社会就实现了仁的社会了!孔子反对苛求别人,提倡宽容。

2、礼的含义

孔子认为不知礼无以立。“君臣有别,长幼有序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不合礼的不看,不合礼的不听,不合礼的不说,不合礼的不做)。

在古代最大的礼牵涉到祭祀与战争,一般而言,礼是基本的行为规范。孔子生活在动荡的春秋时期,那时候,周天子衰落,礼乐征伐自诸侯出,针对这一情况,孔子特别强调礼,他企图恢复周代的礼仪制度,来恢复社会的稳定。

孔子的仁说,体现了人道主义精神,孔子的礼说,体现了礼制精神,即现代意义上的秩序和制度。人道主义这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对于任何社会,任何时代,任何一个政府都是适用的,而秩序和制度则是建立人类文明社会的基本要求。孔子的这种人道主义和秩序精神是中国古代社会政治思想的精华。

3、孔子的伦理思想

活动探究一:父亲偷羊,儿子知情,儿子怎么办?

第一,儿子作证,证明父亲偷了别人的羊,羊回到了原主人那里,公正得以维护。但是,父子之间的天伦亲情受到 了损害。

第二,儿子沉默,父亲偷羊之事不能被揭发。羊的主人受到了损失,公正受到了损害。但是父子的天伦亲情得到了维护。(学生讨论略,教师强调孔子主张不告发,他认为亲情更重要)

活动探究二:如何报怨 第一,以怨报怨 第二,以德报怨 第三,以直报怨

(学生讨论略,教师强调孔子主张以直报怨)

“以直报怨”——用公正来对待仇怨。即使是坏人,他也应该得到公正的对待。既不特别宽恕他,更不过分报复他,让他得到他该得到的。假如一个人对我们做了坏事,我们以恩惠来报答他,那么,另外一个人对我们做了好事,我们应该怎样报答他?假如对这两种人的报答是一样的,那实际上就是打击别人做好事的积极性,面怂恿别人做坏事。一个人做坏事理当受惩罚,付出代价,这才让人不敢做坏事:一个人做了好事理当有好报,这才会鼓励人们做好事.

活动探究三:孔子会表扬谁?

1、子贡:鲁国有一条规定,鲁国人在国外沦为奴隶,如果有人碰见了,把他们赎出来,可以到国库中报销赎金。孔子的弟子子贡在国外就赎回了一个鲁国人,可是他回国后却拒绝去国库报销他花费的赎金。他认为,这样才显得道德。

2、子路:子路救起一名落水者,那人感谢他,送了一头牛,子路收下了。(学生讨论略,教师强调孔子表扬了子路)

(三)、伟大的教育家

1、创办私学

孔子之前,只有贵族子弟才有机会接受教育,一般平民是无资格得到求学机会的,孔子创办私学,在当时是一件破天荒的大事。培养立身于“道”并能灵活运用“道”的人。也就是培养热爱社会,了解社会,融入社会,批判社会对家对国有用的人。相传孔子弟子三千,精通六艺者七十二人。

2、有教无类

情景剧表演:《有教无类》(师):人,原本是“有类”的。比如有的智,有的愚;有的贤,有的不肖。但通过教育,却可以消除这些差别。这就叫“有教则无类”,简称“有教无类”。孔子招收弟子,不管出身、不论智力水平高低、不论年龄大小,也不论国籍,这种思想极大的扩大了教育对象,体现了一种平等,公平的理念。

3、因材施教

情景剧表演:《因材施教》

(师):孔子认为人的智力是有高低的,因此在教育上应有所区别,孔子特别注意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发展。

4、教学方法

主张学思并重, 认为“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主张启发诱导,强调教师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应该“诲人不倦”,“循循善诱”。

注重学习方法,“举一反三”、“温故而知新”;

强调不懂就问,“三人行必有我师”;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学习态度要端正。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师)孔子的思想博大精深,有很多名言和成语对后世影响很大,请同学们说说你说知道的孔子名言和成语。(学生说略)请中国学生教会英国学生一句孔子的名言和成语。(学生活动略)

(四)、深远的影响

(出示几段材料,学生朗读)

1、美国诗人、哲学家爱默生认为“孔子是全世界各民族的光荣”。

2、1793年法国大革命起草的《人权和公民权宣言》引用孔子的格言:“自由是属于所有的人做一切不损害他人权利之事的权利;其原则为自然,其规则为正义,其保障为法律;其道德界限在下列格言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3、1971年,美国参众两院立法确定孔子的诞辰9月28日为美国的教师节。4、2005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172届执行局决定,正式批准设立国际孔子教育奖,奖励在教育和文化等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各国政要和专家。这是第一次以中国人的名字在联合国设立的奖项。

5、“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继续生存下去,必须回头两千五百年,去吸取孔子的智慧。” ——1998年1月全世界诺贝尔获得者集会巴黎时的宣言

6、“如果人们思索一下孔子的思想对当今世界的意义,人们很快便会发现,不管我们取得进步也好,或是缺少进步也好,当今一个昌盛、成功的社会,在很大程度上,仍立足于孔子所确立和阐述过的很多价值观念。这些价值观念是超越国界、超越时代的;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属于过去,也会鉴照今天和未来。”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泰勒博士

7、为发展中国与世界各国的友好关系,增进世界各国人民对中国语言文化的理解,中国在很多国家设立开展汉语教学的 “孔子学院”,在中国北京设立“孔子学院总部Confucius Institute Headquarters)”。截至2010年10月,全球已建立322所孔子学院和369个孔子课堂,共计691所,分布在96个国家(地区)6 2004年11月21日,全球第一所“孔子学院”在韩国首都首尔挂牌。(多媒体展示世界各国的孔子学院)

(结束语)有一个人,他正直、乐观向上,积极进取;他一生都在追求真、善、美,一生都在追求理想的社会;他教会我们如何做人,教会我们如何学习,教会我们重视教育。他的思想,影响了一个国家、影响了一个民族、同时也深深的影响了整个世界。他——就是中国的孔子。

(播放一组和孔子有关的图片和歌曲《东方至圣——孔子》结束本课)九.教学效果评价设计 1.观察学生课上学习状况。

2.依据学生的发言情况适当评价学习效果。

十、附件:活动用材料 材料

一、情景剧《有教无类》

表演者:孔子和他的十个学生——孟懿子、子张、子贡、公冶长、子路、颜路、公孙龙、司马牛、高柴、颜回 剧情:

孔子:“现在这个社会太不公平了,只有贵族子弟才有资格接受教育,平民子弟没有接受教育的权力,不行,我得改变它。”

孟懿子:“我父亲是鲁国的外交部长,他仰慕您的知识和为人,让我拜您为师,您能收我为学生吗?”

子张:“我家非常穷,您能收我这个穷人家的孩子吗?”

子贡:“我是卫国人,我们家非常有钱,我是富商,您能收我当您的学生吗?” 公冶长:“我曾经犯过错误,在监狱里呆过,您能收我当您的学生吗?” 子路:“我以前曾经欺负过您,您能不计前嫌,收我当您的学生吗?”

颜路:我虽然岁数不小了,但我还是想当您的学生、我比您小六岁,您能收我当您的学生吗?”

公孙龙:“我虽然很小,我比您小五十三岁,但我还是想当您的学生,您能收我当您的学生吗?”

司马牛:“我是司马桓的胞弟,(司马桓曾经要杀孔子),您能收我当您的学生吗?” 高柴:“我反应慢,您能收我当您的学生吗?” 颜回:“我很聪明,您能收我当您的学生吗?”

孔子:“我不管你们的出身、智力水平、年龄、国籍,只要你们爱学习,都收你们为我的学生,不过每人需给我送十条干牛肉做学费。” 齐:“啊”

材料

二、情景剧《因材施教》

场景:孔子和三个学生公西华、子路、冉有上课

表演:孔子:“公西华跟我读,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孔子:“子路跟我读,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孔子:“冉有跟我读,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孔子:“一起跟我读,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休息时刻,学生公西华给孔子端上一杯水。这时,子路匆匆走进来,大声向老师讨教:“先生,如果我听到一种正确的主张,可以立刻去做么?”

孔子看了子路一眼,慢条斯理地说:“总要问一下父亲和兄长吧,怎么能听到就去做呢?”

子路刚出去,另一个学生冉有悄悄走到孔子面前,恭敬地问:“先生,我要是听到正确的主张应该立刻去做么?”

孔子马上回答:“对,应该立刻实行。”

冉有走后,公西华奇怪地问:“先生,一样的问题你的回答怎么相反呢?” 孔子笑了笑说:“冉有性格谦逊,办事犹豫不决,所以我鼓励他临事果断。但子路逞强好胜,办事不周全,所以我就劝他遇事多听取别人意见,三思而行。” 材料

三、《孔子的名言》

1、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2、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3、见利思义,见危授命。

4、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5、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6、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7、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

8、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9、不学礼,无以立。

10、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1、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12、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1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

14、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材料

四、《孔子的成语》

尽善尽美、登堂入室、欲速不达、温故知新、不耻下问、举一反

三、废寝忘食、任重道远、杀身成仁、察言观色、各得其所、分崩离析、道听途说、巧言令色、见贤思齐、文质彬彬、怨天尤人

课后反思

2012年5月3日,由北京市民讲外语组委会、北京市教委国际教育交流中心主办的2012北京市中学生“国际理解教育”系列活动之“英国文化周”在我校隆重开幕。《孔子》这节历史课就是这次活动的重头戏之一,本节课的成功之处在于:

1、利用大量孔子的图片、音频视频资料,增加了学生的兴趣,将孔子讲得浅显易懂,让英国学生更好地理解中国文化,增强了中学生国际理解教育的实效性。

2、设计了多个问题和三次活动探究,让中英学生参与,既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又让学生在活动中加深了对孔子思想的理解。例如讨论父亲偷羊,儿子知情,儿子怎么办?通过学生的观点对比孔子的观点,加深对孔子伦理思想的理解。又如请中国学生教会英国学生一句孔子的名言和成语,使中英学生互动,加深中英学生的友谊和交流。

3、将历史情景剧引入历史课堂,受到中外师生的高度评价。

在情景剧的编写过程中,师生共同研究教材,明确故事主题;分解场面,设计背景;安排人物,构思情节;提炼台词,设计动作;配置音乐,设计道具等,使大多数同学都动起来。在情景剧表演过程中,部分学生在已形成的剧本的指导下,发挥自己的才能与天赋,身临其境地去表演,其余学生则在欣赏历史课本剧或情景剧的同时对同学所表演的历史作出评价,全体学生都动起来。表演结束后的学习与交流环节,更是大多数学生都能参与进来。历史情景剧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能够使原本呆板的课堂变得活跃起来,使学生成了课堂的主体,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合作精神。同时,对汉语不懂的英国学生,将历史剧引入课堂,使他们认识艰深的孔子思想更加容易。

在课后的中英师生交流和反馈中,中英师生对这节课给与了高度的 9 评价:一位英国老师说:“孔子这节课非常成功,学生参与度高,孔子思想讲的浅显易懂,使我们对孔子思想和中国文化有了进一步了解”;一位英国学生说:“我以前不知道中国的孔子,通过这节课,我认识了孔子,并学会了孔子的一句名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王梓说:“张老师,这节课我上台表演了孔子的学生子路,既展示了我的才华,又加深了我对孔子思想的理解,我们希望以后每节历史课都这么上。”马唯一说:“这节课我教会了英国学生一句孔子的成语——举一反三,并结交了一位英国朋友。”„„

当然,这节课也有一些不足之处,比如由于英国学生汉语水平较差,虽然有翻译,但他们对博大精深的孔子思想理解得还不是很透彻;又如由于三次活动探究时间较长,特别是两个情景剧占用的时间较长,导致最后一个主题孔子思想的深远影响时间不够,讲得略显仓促。

本节课的尝试,使我认识到,历史教学应该大胆创新,探索出一条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新路,只要教学中将学生放在首位,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教学,教学就会大放异彩。

第五篇:《孔子》教学设计

《孔子》教学设计

教材容分析

这是一篇精读课文,它根据《论语》等相关资料简要地对他作了一些介绍。全文共有8个自然段,作者按照“总起—分述”的思路行文,可分为两个部分来理解。学习目标

1、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孔子在中华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和他的一些思想主张。

2、启发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句子,指导学生默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了解孔子的一些思想。学习重难点

重点: 指导学生默读课文,启发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语句。难点: 通过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了解孔子的一些思想。理解文中四个小故事。

四、学习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通过上网、查阅书籍和向家长了解等不同途径了解孔子。学习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搜集孔子相关资料 过程:

一、导入:

出示课文第一幅插图,学生观看,同学们还记得这是谁吗? 今天我们接着学习第21课《孔子》,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认识孔子: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对课文有了一定的了解,还记得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吗?

全文共八个自然段,哪些是介绍生平的,哪些又是写孔子故事的呢?

2、请两位同学读1、2自然段,其他同学边听边画出:这两自然段让你对孔子有了哪些了解。

(1)指名读1、2自然段,思考:你对孔子有了哪些了解?(2)汇报:

(3)你在课外,对孔子还有哪些了解?(学生交流课前收集的孔子的相关资料)

三、合作探究:

同学们还记得3—8自然段写了孔子的哪些故事吗?

主要写了:①与子贡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②不饮“盗泉”水

③谈君子与小人及识人不易

④晚年读《周易》

学习故事:①与子贡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1)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

(2)结合自己的生活,说说这种“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处世准则。

这种处世准则,用我们今天的一个成语来说就是“推己及人”,这个成语是什么意思呢?

学习故事:②不饮“盗泉”水(1)“孔子非常厌恶这个“盗”字,虽然干渴难忍,也不喝一口 ‘盗泉’里的水”.理解“盗”字指的什么,孔子厌恶“盗”实际是厌恶什么?(1)从这个故事里你认为孔子是个什么样的人?

下面请同学们默读5—8自然段,出示学习提示:

1、认真默读这几自然段,画出每个故事中描写孔子言行的句子,仔细读读你画的句子,并把你的体会写在旁边。

2、将自己的感受和体会说给同学听。

3、全班分组汇报: 汇报:

(一)谈君子与小人及识人不易

A“君子在穷困的时候能安守节操,小人穷困了就会为所欲为”。(1)理解“安守节操”、“为所欲为”认识“君子”、“小人”.(2)当一个人穷困潦倒的时候如果这个人是个小人,他会做什么?如果是君子呢?

B“我们相信自己的眼睛,以为眼睛看到的就是事实,但眼睛不一定可信;我们依靠自己的内心,以为内心的判断一定正确,但内心不一定可靠。你们一定要记住,了解一个人实在不容易啊!”

(二)晚年学《周易》

思考:在历史上还有许多爱好读书的故事,你能给大家介绍一下吗?(囊萤映雪、头悬梁锥刺股、凿壁借光、陈毅吃墨。。)

四、总结全文

这篇课文以几个小故事的形式,让我们品味感悟二千多年前孔子这位圣人的思想,你又从中学到了他什么思想呢?

同学们,课文学到这里就结束了,但孔老圣人的这些处世之道将永远指引着我们如何为人。老师这里收集了一些孔子的名言,想和大家共勉。(出示收集的孔子名言)

孔子的思想博大深厚,让我们试着沉下来潜心读读关于孔子的书,同学们可以找来《论语》读一读。

五、作业

1、收集孔子的名言名句

2、将孔子的故事讲给其他人听听。

下载孔子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孔子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孔子教学设计

    孔子教案 一、 学生印象中的孔子 (请学生回答,他印象中的孔子是怎么样的?) 讲解:刚同学们都根据自己的所学,对孔子进行了一番评价,那接下来我们来看下中国历代的一些知识分子又是如......

    《孔子学琴》教学设计

    《孔子学琴》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孔子学琴》的典故出自《史记》,讲述了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向师襄学琴,勤学苦练,最后琴艺达到炉火纯青的故事,表现了孔子虚心好学、精益求精......

    《孔子拜师》教学设计

    《孔子拜师》教学设计 一、简介孔子:STYXHCP@163.COM 名人导入。今天,我们再去认识一位伟大的人物,看老师写他的名字。大家一起叫叫他的名字 1、读名字 师:你们读得非常准确,子在这......

    孔子拜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孔子拜师》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1. 了解孔子拜师的经过,激发对大思想家孔子和老子的崇敬之情。 2. 能用联系生活或结合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词句的意思。 3. 有感情地朗读课......

    《孔子游春》教学设计

    《孔子游春》教学设计 一、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联系上下文体会文中成语的意思,并任选其中两个成语造句。 2.体会第8自然段孔子所说的那段话所蕴含的道......

    孔子拜师教学设计

    《孔子拜师》教学设计南辛小学 于志兴 2011年11月《孔子拜师》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认识7个生子,会写12个生子,掌握“远近闻名、风尘仆仆、纳闷、长进、敬......

    《孔子拜师》教学设计

    《孔子拜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学会本文的生字和有关词语; 认识7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掌握“远近闻名、风尘仆仆、纳闷、长进、敬重、品行”等12个词语。 2、了......

    《孔子拜师》教学设计

    《孔子拜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认识“兼、仆”等7个生字。会写“闻、尘”等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远近闻名、相距、学问”等14个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