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热水瓶的记忆现代散文
热水瓶,大家都很熟悉,我的老家称开水为茶,所以又叫它茶壶、茶瓶等等。一个带有把手的漂亮外壳,内装着一个瓶胆外加一个瓶塞,为了美观有的会有一个盖子,人们将烧开的沸水注入热水瓶内,就能够将热水保持一二天,甚至更长的时间。简简单单的它,却给人们带来了许多方便的同时,也给了人们的健康。
在我小时候,生活在沿海滩涂的农村,起初见到的热水瓶与现在的不一样,而是分为冷、热天使用二种。
每年的秋天,当秋风催黄银杏扇叶、白霜染红枫叶时,天气就开始变凉。每一次炊烟袅袅升起,携带饭菜香味飘舞后,妈妈总是拿过水瓢,将一只类似黑瓦罐子的容器加满水,盖上盖子后,然后塞进灶膛的火烬里,利用火烬的余温将水焐开。早上一般用来洗脸,中午供饮用,晚上则让我们洗脚。每次用完后,妈妈会加少许水进行放在灶膛里,留着后来的人使用。这个瓦罐与普通瓦罐不同之处主要有三,首先是罐壁是双层中空的。二是它的上沿口部有着二个对称的凹口,便于向外倒水。口部有一个盖子,顺时针旋转45度后,合逢四齐,滴水不漏。要打开时,则在反时针旋转45度,就可以直接将盖子取下,方便装水和倒水。其三是它有二个对称弓形的把手,便于抓举。不好之处是因为是瓦制的容易摔坏,同时一旦水被焐热,移动时需要用它物包住把手,以防烫伤。
春姑娘一旦裙裾翩跹地来得我的家乡后,再厚的冰雪也会毛茸茸的阳光所溶化,叶绿和花红终于带来了阳春,尽管那时的河水近乎零污染,渴了可以捧上一掬,便可以解渴。可妈妈为了家人的健康,早早就把那把白瓷的茶壶拿了出来,每次烧饭前都要先烧一些开水,将茶壶灌满后才开始做饭。在春秋时,妈妈会在茶壶里放进少许廉价的茶叶,而到盛夏炎炎时则往往加进一些炒焦的大麦。那种白瓷的茶壶,近乎一个圆柱体,二十公分的直径,四十公分的高度,一侧是一个较小的耳朵状的把手,供倒茶时使用。在把手的对称的侧面是一个鹤颈状的壶嘴,便于将水倒入杯中,其它侧面是青花的图案,一边烤花着仙鹤与松,另一边则是一个梅花鹿吃草的画面。茶壶的底部微微凹进,上部有一个半圆的把手,便于提动,上部有一个收缩而成的圆口,又一个蝶形的盖子,密封着。它的保温原理也是应用壶壁中空的原理。看过样板戏《沙家浜》的人,都记得有一场智斗的戏,开茶馆的阿庆嫂使用的就是这种茶壶。
农人天天在离家不远的田野里,或耕田耘地,或松土除草,或收割庄稼,但不可能口一渴就跑回家去和茶,当时的生产队也不允许。为了解决口渴问题,起初,好多人就地取材地将成熟的亚葫芦在上部开上一个口子,从那里将内部的瓤子和种子掏出来,然后再从瓜蒂转上一个洞,然后用绳子从中间系着(恰如张果老那个酒葫芦一般),用于上工时携带热水,当地人很直观地叫它茶葫芦。这个茶壶虽然不能够长时间保温,但半天时间还是可以的。手头宽裕一些人会携带一个翠绿色的军用水壶。军用水壶是使用起来比较方便,既可以自己从瓶口喝水,也可以倒进盖子里去喝。
到了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和现在结构差不多模样的热水瓶渐渐地走进农家,当时的外壳一般都是竹篾编织而成的,外表往往喷漆着鲜红的五角星,外观虽然比较秀气,但竹子的寿命比较短。为此,当地的篾匠有会改用山上采回来的葛藤去编成为热水瓶的外壳,但不知道什么原因,葛藤的外壳及容易招惹灰尘,而去又难清洗。但有一点可以说明,热水瓶的胆的设计是很成功,到现在还是那个样子,双层的玻璃还有闪光发亮的镀层。
随着工业的发展,一度出现金属的外表烤瓷的外壳,外表看起来十分考究和亮丽,放在家里,就是一种艺术品。可是,热水瓶在灌水或者倒水的时候,水极易沿着瓶胆和外壳之间的缝隙进入地步,日积月累,外壳的底部就会锈蚀,从而损坏。
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国的塑料行业突飞猛进,出现了以塑代钢、以塑代木的新技术,并生产出塑料的水瓶外壳,颜色鲜艳,五彩缤纷。使得热水瓶的外壳既漂亮又耐用,而且便于清洗。
如今,好多人家为了更方便,使用了饮水机或者电热水杯,但不管怎么说,也无法与热水瓶相比,因为热水瓶胆不仅仅是保持热水的温度,在渐凉的过程中,还将那些杂质沉淀下去,包括对人体有害的一些分子类比如钙镁等。
对于热水瓶的起源,我曾经百度过,最早的热水瓶出现在宋徽宗时期,当时叫做“热水釜”,在北宋时的餐饮业中,就有“提釜卖茶”的行当。据说当时的皇上还将它赐给出嫁的公主,由此可见,当时当时还是一种时尚品。就是时至今日,我国还有好多地方,在姑娘出嫁的嫁妆中还少不了热水瓶的身影。
我们现在使用的热水瓶,也叫保温瓶,是英格兰的科学家杜瓦在1900年发明的。他采用真空的办法,即做成双层瓶子,把隔层中的空气抽掉,切断传导。在真空的隔层里又涂了一层银或反射涂料,把热辐射挡回去,再用一个塞子把瓶口堵住。
热水瓶不仅仅是带给了我们热水,也给了我们许多温馨。我们每一个人每天大多忙忙碌碌在红尘俗世中,匆匆忙忙地回家后,撮上些许香茗,举起热水瓶倾注而下,看叶芽翩舞,闻袅袅升腾的茶香,或捧上一本书简或端倪一会电视,该是多么惬意的享受呀。所谓的幸福就是一点一滴的温馨所组成的,也是分分秒秒的快乐汇聚而成的。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只注意了热水瓶的保热功能,事实上它还有保持寒冷的作用。记得小时候别说农村就是城市人家也没有冰箱、冰柜类的家电。每到知了唱鸣的炎炎盛夏时,尽管浓荫密布,但往往汗流满面,火一半的气流让人都喘不过气来。或如一阵冷风吹来,“冰棍,冰棍,一毛钱五支的冰棍!”声,立即就勾去我们孩童的魂。冰是冬天的恨,到了夏日就成了爱。接过父母手中的前后,迅速地提起那个广口的热水瓶,旋风一般地跑向家后的马路上,去等待买冰棍的自行车。车子一停下,那人就会打开用小棉被包裹的白色箱子,从中拿出冰棍,迅速地放进我手中的热水瓶中,我将钱给他后,首先取出一支放到嘴里后,就将盖子给盖上了。冰棍放在热水瓶中,可以让冰棍保持较长的时间。当时好多人家都拥有这样广口的热水瓶。
温馨地提醒,在给热水瓶加热水时,千万不要灌得慢慢的,只有留下一点空间,才可以更好更长地保温。也给我们一个启事:待人接物一定要留有一定的余地,才能够保持融洽。在我们购买热水瓶时,只要将瓶塞拿下,将自己的耳朵贴近瓶口,如果听到有嗡嗡之声,则说明瓶胆是具有保温功能的。另外,对于长期使用的热水瓶一定要定期除垢,时间一长,热水瓶中往往会积垢,而这些垢又是些重金属,是一些致癌物。最绿色环保的方法,就是采摘几片向日葵或者黄瓜的叶子,切成为碎片放进热水瓶,然后清水摇晃几下即可。
“一腔热气在胸中,有口无言君子风。”形象而客观地说明了热水瓶。记不清是谁曾经这样精辟地比喻到:“热水瓶的这种现象,就是现象与本质、表象与内因的关系。看起来有人夸夸其谈,可肚子里可能是空无一物,一些沉默寡言看似木讷的人,很可能是心胸豁达的真正的智者。”
第二篇:冬天的记忆现代散文
前天下了一场雪,今天是农历十二月十五日,西北风七至八级,气温一下骤降至零下十二度左右。大概有二十几年来没有这么冷的天气了,我的记忆随着这刺骨的寒风回到那从前的冬天。
我不知道自己出生时是什么情景,父亲曾告诉我说,农历的十月二十二日那个冬天的深夜里,我出生的时候外面正下着大雪,虽然是那么的寒冷,但全家却感到些许温暖和欢乐。
在我上幼儿园时那个冬天,一日,雪后天晴了,只见那操场上白茫茫一片,又白又厚。记得我的启蒙老师姓戴,在我的印象里她捧起一小捧雪向前撒出去,那雪花随风飘洒,纷纷扬扬,在阳光下像肥皂泡一般。戴老师告诉我们小朋友说:你们仔细观察,这雪花是六个瓣,与那梨花一般。可任凭我怎样把眼睛瞪大,就是没有看出有六个辩的雪花。虽然许多事情都不记得了,但在这严寒的冬天里,我不知怎么却想起那时的情景。在这极寒的天气,戴老师你要多保重啊!
曾记得,当时那个五架梁的房屋,在冬天下雪后,屋上面的积雪在阳光下溶化成水,水从屋檐淌下时便凝结成冰,周而复始,渐渐地便形成了一排排冰柱。我们几个小伙伴就把它搿下来,当作各种“兵器”,用来玩打仗的游戏,虽然手冻得通红,却忘记了寒冷。上学时,我们从那厚厚的冰面上走过去;放学时,用那瓦片从河的冰面上从河的这头削到河的那边。现在想想,感到那时特别好玩、非常开心。
至于打雪仗,堆雪人,扫一块地,撤上一把稻谷,用竹匾捉麻雀的事就更有意思……还有,下课后我们并排靠在墙边,肩靠着肩“挤油”,特别兴奋,一点也感不到冷是什么滋味。
放寒假了,祖母给我弄个脚炉,记得是黄铜的,圆形的。炉底下辅了一半稻谷壳,上面是灶堂里的火灰,脚炉盖子也是铜的,上面是均匀的小圆眼,把冷冰冰的手放到上面烘,一边做作业,一边烘烘手,真好。祖母有时还给我一把干蚕豆,放到脚炉里面炸,现在再也没有那种乐趣,吃不到那个香脆脆的味了。
有一年,祖父用手工给我做了一件对襟的棉袄,穿在身上暖和了好几个冬天。至今想起,总感到祖父的爱是那么的深厚。在那冰冷的被窝里,晚上,祖父总是将那铜水壶灌上开水,然后用布包裹着放在我的脚边。虽然床下辅的是稻草,但却感觉温暖舒适,虽然不像现在有空调,有电热毯,可那也是实实在在的暖。
快过年时,乡亲们还到村上一户人家去磨豆腐,现在想起,那更有意思;我也会到那豆腐房,里面热气腾腾,根本感觉不到是冬天。我站在那大浆锅边,等大人们将豆浆打出后,锅边上一会儿起了许多锅巴;我吃着那黄黄脆脆、带有豆腐香的锅巴,比起现在小朋友吃的饼还要香。轮到我家时,祖父总要将烧开的豆浆水打上一大杯,再放点糖精,那豆浆水真是甜美,喝到肚里热乎乎的,至今想起回味无穷,可再也找不到那时的味道了。
还记得,过年前,母亲都要给全家每人做一双棉鞋,底是母亲晚上在灯下一针针扎起的,里面辅上一层绒布,鞋帮用最好的棉花绪在里面,穿上不大不小正合脚,真是舒适。过年时,母亲还给我织一顶线帽,这些给我留下了许多温暖的记忆。
记得父亲冬天去挑河工,总是戴着那雷锋式的棉帽,帽帮子向下一拉,把耳朵与脖子都护住,这样外面的冷风吹不进,里面的热量又散不掉。手上套的是大棉手套,不戴的时候用根细绳子挎在脖子上,虽然是一双普通的棉手套,一顶普通的棉帽,但却能遮挡住那严冬腊月的寒冷侵袭。
过年前半个月,村上的几个人会把村子前后的河塘水抽干捉鱼。看着大人们不怕泥塘冰冷,赤着脚踩在粘乎乎的的泥里,弓身用双手在泥里摸出好多河蚌,运气好还能碰到甲鱼和螃蟹,在泥塘中捉到一条又一条活蹦乱跳的各种各样的大大小小的鱼儿,那是最热闹最欢乐的事,也是一种收获的喜悦。
记不清是小学、还是初中,我在那个冬天里还读到了一些关于冬天的美文,记得有一句是这么写的:“我欣赏过春的美丽,拜访过夏的炎热,感受过秋的凉爽,但我最崇拜、最敬佩的是冬的圣洁。”是的,又是一个冬至,一次新的季节轮回,又是一个美丽而清新的校园冬日。冬,有着无可比拟的温馨与希望。
那年,我开始上高中了,我清楚地记得在那寒冷的冬日,早晨,我总是第一个起床,先是到那操场上,把那单扛上的霜水抹去,然后做引起向上,接着是举重、跑步,洗脸也是用那冰冷的水。现在想想,那时怎么就没感觉到什么是寒冷。
放寒假了,那年遇到下大雪,我们几位同学回家心急,一时心血来潮,不天亮就相约走着回家,一路上,说着一些笑话,谈论着一些开心的事情,到也不感觉寒冷;天亮时来到一个小街镇上,我们每人买了两个包子当早餐;到家时,鞋子全湿了,汗流浃背。看着远处的小村庄,被雪盖得严严实实,小河结了一层薄冰,那路两旁的树披上银装;在雪的映照下,天也变成了白色,雪的纯洁无瑕,给这世界增添了几分迷茫而神奇的色彩。
毕业了,工作后的第一个冬日的一天,云子写信告诉我,她那里也下了很大的一场雪,已经穿上了棉衣。后来,虽因种种缘故我们分手了,但我至今还记得在那冬天的一个傍晚,我们手挽手去看电影,星期日一起去文化馆看书的情景。在这漫漫长夜里,不知你是否同我一般切盼着春的来临。
从工作到现在,一晃近三十年过去了。自从拿到第一份工资后,每年的春节前,我都会给祖母、父母买一身新衣过年;但想起那去世的祖父与小妹,在这极寒的天气里,更加深了我的怀念和悲哀。
祖母,你已九十多岁了,孙子不在你身旁,晚上你就把那铜水壶灌上热水放在脚边;父母你们也要多注意保暖,母亲你那脚上的皮炎,听说用雪水与蛇壳浸泡能治愈,在前天下雪时我已经准备好了,什么时候你试试。愿家人在这寒冷的冬日多保重。
听着窗外呼呼的北风,思绪飘得很远、很远,在这漫长的冬夜,期盼着春天的来临。
第三篇:现代散文
(一)文道统一,以情育人
“文”即文章的语言文字形式,“道”除了思想内容外还包括情感态度价值观。语文教学不只是一般的学习语言,而是以学校教学科目形式出现的关于祖国语言的教育。在有关母语、民族通用语的教学中,语文形式和思想内容不仅是互相依存,辩证统一的,而且是在教学中同样都应该受到高度重视。散文教学教会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不仅是学习语言文字本身,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能够运用语言工具去认识和反映现实,正确把握文章的思想感情和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有四个原则即文道统一原则、听说读写互相促进的原则、语文训练和思维训练相结合的原则,课内外语文学习相结合的原则。初中现代散文教学首先要贯彻文道统一的原则,把握语文教学中进行思想教育和审美教育的特点:一是潜移默化循序渐进,在听说读写过程中熏陶感染,逐步深入学生的心灵;二是具体形象,要抓住课文中的人物形象和自然形象,多采用形象化的语言;三是以情育人,运用课文佳作所包含的真挚感情去叩击学生的心弦,激发他们爱憎分明的感情,既收到以情动人的效果又培育了学生健全的人格;四是激思励志,要抓住文章或所教内容的精要之处,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引导他们进行思维,激发他们生疑、质疑,探索生活和人生的真谛。
教师应该充分利用教材的一切积极因素,深入教材把握文章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励学生树立远大志向,启迪他们培养坚韧不拔的意志和奋斗不息的精神,培育学生健全的人格。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人们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校过程中的独特体验。[1]特别是在散文教学中,语文训练和思想内容是密切相关的。语言文字是文章表情、达意、载道的工具。所以我们学习了基本的语言知识后应该深入教材,发掘教材中语文训练和思想教育、审美教育的内容。让学生更好地把握课文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发展其健全人格。
(二)优化导入,体验情感
薛晓嫘在《现行组织者与语文新课导入设计》这一篇文章中提到:先行组织者即“新课导入语”它的作用只有一个,即在课堂教学中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它的目的也只有一个,即促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去动用自己的各种感官获得知识,发展智力,提高技能。”先行组织者的运用,就在于当学生的认知结构中尚未具备能够同化新课学习的认知框架时,从外部影响学生,帮助其重新建立与新课学习内容相关的认知框架,从而有效实现语文课堂教学目标。[2]
散文教学的起始阶段尤为重要,情境的创设主要在于导入的设计,教师应该创设一个与教学内容感情基调一致的情境。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把学生置身于相应的情景之中,唤起学生的审美情感需求,让学生渐入佳境,与作者的情感融合在一起,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望。帮助学生在原有的认知结构与新知识之间建立起一座学习的桥梁,顺利完成学习任务。教师在设计导入时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1.营造意境
散文,尤其是借景抒情的散文,往往都会营造一种意境,散文内涵的赏析,要借助于意境的体会。营造意境导入就是用富有诗情画意的语言把作者笔下之景呈现在学生面前。散文以意境取胜,生动传神、浓郁深邃的意境,是一篇优秀散文的生命要素,所以教师的导入要引导学生从文章的“境”,感知情与景的水乳交融,神与形的和谐统一,在欣赏过程中渐渐走进审美艺术的殿堂,不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2.感情铺垫
散文教学渗透着审美情感和体验,“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散文倾注了作者的感情,学习散文不走近作者的情感深处,就不能真正的理解作者,也不会理解作者的情感。在导入的时候教师应该作一定的感情铺垫,用与作品一致的感情色彩的语言去感染学生,使学生处于一种良好的情感准备状态,用心去感受作者的感情,把阅读学习的过程当作是自己生命体验的过程,真正融入作者的情感世界,与作者进行心灵的沟通,进行情感的碰撞,进行生命的对话。初中现代散文情感强烈,字字句句都饱含深情厚意,只要用心去领会,是不难体会作者的深沉情思的。
3.介绍写作背景
在导入的时候介绍写作背景也是教师常用的一种方法。散文是带有作者强烈的主观色彩,作者的情感受到时代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对于同一事,同一物,同一景由于每个人的处境不同、个性不同等,往往会产生不同的情怀和感触。散文中的情体现着作者独特的个性,同时也带有时代社会的印记。所以在教一些时间跨度大、写作背景较复杂的散文时,可以让学生尽可能多的了解作者和文章的创作背景,从而更好地把握文章所蕴含的情感。在学习《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这篇散文时,不了解相关的背景材料是不行的。课文虽然很短但是涉及了历史事实和社会知识,除参照注解外,读懂这篇文章还需要参考一些相关的资料。教师在导入时就可以介绍本文的写作背景及相关资料。
(三)创设情境,欣赏课文
语文课程改革要有现代意识,也要引进现代教育技术。在信息技术化的今天,多媒体的运用越来越普及,不少学校都采用多媒体教学。在散文教学的时候,可以运用多媒体演示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图片、音频、视频等,这样可以使内容更直观、更生动,给学生的学习创设相应的意境。比如在教学《安塞腰鼓》这篇散文的的时候,很多地方的同学可能没见过,教师在教学这篇文章的时候就可以借助多媒体放一段安塞腰鼓的视频,让学生从感观上对安塞的腰鼓形成一个初步认识。
当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后,教师就要引导学生理清作者的思路,弄清散文的线索。散文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形散而神不散”,在教学的时候不可能面面俱到,应该有所侧重,所以需要学生先理清文章思路,抓住文中的“题眼”,再以“题眼”为支撑点架起整体结构的轮廓。在学生了解文章的布局后,教师可以选取最能表达文章思想感情的地方讲解,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作者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把握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四)品味语言,积累语感
散文对语言的要求很高,优秀的散文有诗一般的语言。在学习鉴赏散文的过程中只有细细品味文中那些经过作者精心锤炼的语言,才能体会文字背后所蕴藏的感情,感受其中的魅力。一般来说,不同类型的散文有不同特色,偏重议论的散文,语言比较严谨、平实、准确;偏重记叙的散文,语言形象、优美、生动;偏重抒情的散文,语言细腻、富有感染力;偏重写景状物的散文,语言传神、具有绘画美和音乐美。除此之外,同一个作家用的语言在不同作品中也不用。比如朱自清的散文,《背影》的语言朴实无华,情真意切又洗练自然《绿》的语言则是精雕细刻,浓墨重彩、栩栩传神,把景色之美写得淋漓尽致。学生通过对散文语言运用的学习,可以丰富积累,增强语感,提高审美鉴赏能力。
学生在阅读这些散文的时候,可以根据不同的内容采取不同的阅读方法,在《语文课程标准阅读概念辨析》一文中介绍了几种阅读方法:浏览;略读;精读;阅读欣赏。对于不作要求的课文,学生可以采取浏览和略读两种方式,简单了解即可;对于教材的重点文章,就要去精读和阅读欣赏,尽可能达到背诵的目的,只有这样才能在全面提高语言的过程中加强积累。
为了丰富学生的语感积累,教学中也要注意运用听说读写相互促进这一原则,“听、说、读、写是四种不同的语文能力,听是口头语言的理解,说是口头语言的表达,读是书面语言的理解,写是书面语言的表达。”[3]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中的语言文字就是听读能力,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就是说写的能力。这四种能力是语文能力最简明、最科学的概括。坚持听说读写相互促进原则是因为这四种能力存在本质的联系。虽然一个人的成长往往是先学会听说,然后才会读写,但在中学语文教学中,二者的关系是相互促进的,而且一种能力常常可以迁移为另一种能力。在听说训练的时候要有意识的为说写训练提供营养,在说写训练的时候要尽量利用、借鉴听读训练所提供的范例。在训练过程中做到从听中学说,从读中学写,通过听读训练提供的范例,进行各种说写练习,给学生的语感积累创造条件,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教师平时还可以让学生多摘录名言名句,或者好的文章;也可以诵读一些经典的作品如朱自清的散文《春》《匆匆》等,隔段时间就办一个经典美文朗诵会,让同学们把自己的成果展示给大家,也可以促进同学间的交流。可以鼓励学生多参加朗诵、演讲、辩论比赛,通过这些比赛达到锻炼能力达到积累语感目的。
第四篇:热水瓶涂鸦活动策划
活动策划
一、活动名称:热水瓶涂鸦活动
二、活动时间:2012年3月XX日
三、活动地点:北区
四、活动对象:全校学生
五、活动背景:在大学里,热水瓶被偷是司空见惯的事,即使在水瓶上做记号,依然会经常不翼而飞。所以,拥有一个有个性的,独一无二的热水瓶是很有必要的。
六、活动的目的和意义:
(1)丰富校园生活文化;
(2)为爱好者提供一个展示自己的平台,提高自己的绘画水平;
(3)让同学们的热水瓶有了独特的外貌,体现自己的个性;同时也可以避免被别人“顺”走。
七、活动流程:
前期准备:
(1)负责热水瓶,颜料和画笔等的采购;
(2)制作活动的宣传海报,横幅;在学校的张贴栏里张贴活动宣传海报,在广场摆放展板,挂上横幅等。
中期开展:
(1)布置现场:借桌椅并排列好,在桌上铺上一次性桌布,以免被绘笔弄脏,并且摆好绘画工具;
(2)在活动现场贴海报,挂横幅,还可以展示一些与绘图有关的海报(比如一些动漫的),以提高展览视觉效果;
(3)在活动现场积极拉人,进行口头宣传,保持活动现场的火爆,并且可以拍照留念;
(4)可以自带热水瓶,也可以在活动现场购买;可以以宿舍或个人方式参与活动;
(5)最后进行作品的评分。
后期总结:
(1)经费预算:统计活动的总收入,计算实际所得利润;
(2)协商妥善处理未售出的商品;
(3)对新闻稿、照片、视频等的处理。
(注:中期开展中的第(4)点也可以改为免费提供热水瓶让同学们彩绘涂鸦,最后将热水瓶进行义卖。)
第五篇:青春记忆散文
歌德说:“青年男子谁个不善钟情,妙龄女子谁个不善怀春?这是人性中的至洁至纯!”追忆似水流年,感怀青春往事,曾经的懵懂少年、青葱岁月,谁没有过一些疯狂的举动、痴情的爱恋,谁不曾有过属于青春年少的故事?世事沧桑,多少年过去之后,当我们蓦然回首,重温这些青涩的情事,缅怀那些纯情的少年时,也许心中的感慨恰如李商隐的诗句:此情何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题记
(一)相见时难别亦难
俗话说:“运退黄金失色,时来黑铁生光。”他自小到大,一直是学习上的尖子,老师的红人,家里的掌上明珠,谁料中考却落得个惨败的结果,只考上了个普通高中,用他自己的话说:“那是个蹩脚的学校。”唉!怪只怪命运对他照顾得不彻底。
萍水相逢
上高中后,以前的“红极一时”与现在的低人一等,使他滋生了自卑感,他变得心灰意冷,多愁善感,对前途感到渺茫,于是孤独、寂寞折磨着他的心灵,更使他产生了一种感情危机。
到了高二,开始文理分科,由于他酷爱文学,便选择了学文这条路,幻想着将来进入中文系,成为一名作家。
却说文科班里有一位女同学同一位男同学在谈恋爱,由于对文学的共同爱好,他很快同她俩结识上了,并且成为亲密朋友。在她俩的拉拢下,他乐意做她俩的青鸟使者,为她俩传音送信。那女同学和她的男朋友卿卿我我、甜言蜜语,自不必说。她俩对他也颇为信任,他可以随便看她俩的情书。因此,他们仨很快成了知心朋友。他原来的孤独寂寞之感也一扫而光。
高考结果,他们三个都落榜了。那个女同学和她的男朋友感情破裂,分道扬镳,后来,她的男朋友到别的学校补习,而她和他仍旧回原学校复读。
同床异梦
论相貌,他,比她的男朋友俊美;论身材,他,也比她的男朋友更匹配于她。于是,她在心底里暗暗爱上他。他呢,认为她相貌还可以,就是家里太穷;况且他自有他的打算:在未考上大学之前,绝不谈恋爱。他和她依旧保持原来的关系。他们经常并肩而行,漫步草地,谈笑风生,潇洒风流,仿佛一对情投意合的情侣在热恋之中。他从不计较别人的议论,因为他认为他不过和她交交朋友,并非谈情说爱;他不相信男女之间只有爱情,没有友谊。而她呢,她又是怎么想?
高考又过了,他俩成绩都不理想,看来难逃名落孙山的厄运。一天,她突然对他诉苦说:“近来我心烦意乱得睡不好觉,你知道吗?”起初他不解其意,便问她:“想什么呢,会如此厉害?”殊不知她却反问道:“难道你还不知道,像我们这种年龄的人还有什么可想的呢?”听了这一句话中之话,他暗吃一惊,恍然大悟:“莫非她对我有意了?!”
不欢而散
是的,他猜对了,她一直在爱着他,深深地爱着他,只是不曾找到适当的机会,而今天,她认为正是倾诉衷肠的时候,于是……而他呢,他也很爱她,只是不能够永远,因为他还有使命。
在最后的告别宴上,他俩泪流满面,依依不舍。他唱了支歌,祝她《朋友,珍重》,她也唱了支歌,但愿《友谊天长地久》!
是啊!“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只有友情是永恒”!
人生路漫漫,他们又将去寻找各自的梦,但是前路等待他们的又将是什么命运?!
(二)道是无情却有情
高考回来,学友阿识约我去他家,交流思想,谈谈情况;因为明年他也要参加高考了。而我,由于高考发挥不佳,心中料定今年准是名落孙山了,因此郁郁寡欢,总想避而不谈有关高考的事情。但是友情难却,最终我还是去了他家。
似曾相识
真是“人生何处不相逢”,在阿识家里,我遇见一个“娉婷十七八”的少女,她有沉鱼落雁之貌,闭月羞花之容;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发若云鬓,眉如细柳,嘴似樱桃,睛若秋波,虽怒时而似笑,即瞋视而有情;柔中有刚,刚中有柔,仿佛木兰再世,又似桂英重生。“好一位绝色女子!”当时我在心里暗自赞叹,不禁把她注视了足足有五秒钟之久。原来她就是阿识的姐姐——我的小学同学:翠英。
记得小学时,老师曾夸奖过她,说:“翠英是班里学习最好的女同学!”可惜当时我童心未脱,没注意过她的相貌。后来,我们各自考上不同的中学,便一直再没有见过面。不过,她给我的印象颇好,她的名字我一直未忘。想不到现在她变成了这样子,真是“女大十八变”,而且越变越美!
她就像她的名字一样美,而且焕发着青春的光彩!
同病相怜
命运对我是无情的,而对她更无情。我十一岁上失去了父爱,成了孤儿,靠妈妈的抚养长大,靠哥哥的支持上学。而她呢?她从小就失去了父亲,阿识——她的弟弟才出生三个月,她的妈妈又改嫁,丢下她哥、她弟和她跟年迈的奶奶一起过活。为了维持生计,为了让她的弟弟继续升学,她不得不才上了一学期初中就退学回家,帮助她的哥哥和奶奶干活。由于这种凄凉的身世,悲惨的命运,她变得勤劳、坚毅而善良。在我看来,这是一种内在美、气质美。因为,也许是,命运使然吧,我生性厌恶那种雍容华贵的妖艳之美,而喜欢这种“不爱红妆爱淡妆,天然风韵压群芳”的朴素之美。而她有“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自然美,又有“出淤泥而不染”“亭亭净植,香远益清”的气质美,可谓表里如一,纤尘不染,如一滴清露,一粒珍珠,一块碧玉。于是,她使我心驰神往、神魂颠倒。从那以后,我频频登门拜访她家,名为来找阿识,实是想多看上她几眼,饱饱眼福。
也许是同病相怜吧,她对我颇好,那含情脉脉的目光曾像温暖的阳光照耀着我,那姹紫嫣红的微笑也曾像一阵春风掠过我有点贫瘠的心地,她还请过我和她及其弟弟阿识在她家一起吃粥呢!
无可奈何
我不晓得是不是我“情人眼里出西施”,反正我从心底里喜欢她,觉得她是我所遇见的“美女”中最理想的一个偶像。当时我心里想:要是有可能的话,我一定娶他做我的妻子!但是可怕的现实却使我的美梦刚一闪现在脑海里就又立刻破灭了:她和我毕竟是同村同姓,我要和她结婚,这岂不是天大的笑话?唉,我常设想:为什么她不生在他乡呢?要是她不与我同姓就好了!
此刻,我又要不远千里到外地去求学了,在启程的路上,我遥望着她的家,只有沉重的喟叹:
“唉!不是无情,只恨无缘!”
(三)聚散两依依
人生的道路如此漫长,总会在路口遇上一些知己、朋友。我和她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相遇的。
初见
我们相遇的人生路口是:贵县高中;时间是:高二伊始。高一结束后,我因为数理化成绩不佳,而对语文兴趣浓厚,自以为有学文的基础,于是文理分班时,便自愿进入文科班。分科后,文科只有一个班,是由从原来各班收集来的“乌合之众”整编而成的。然而就在这群被视为学习上的残兵败将的乌合之众当中,却有一人似鹤立鸡群,颇令我注目、倾心,那就是她。
她,身材与我相仿,相貌平平,虽然说不上丑,但也算不上美;就是学习成绩出众,高一时,就在全年级前五十名,分班时我们文科班“芸芸众生”成绩在全年级前百名之内的,也不过几个人。因此,一分班,她就被老师们看中,点将担任我们班的学习委员。当时,我既吃惊又倾佩,吃惊的是,我们班牛高马大者可谓人才济济,为何偏偏看中她这小不丁儿,难道学习成绩好的绝无仅有?难道非她莫能担此重任?倾佩的是,以她这小不丁儿,却能如此引人注目,并且委以重任。惊叹之余,我不觉心神往之了。
钟情
也许是我俩身材“旗鼓相当”的缘故罢,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她也开始注意起我来了。班里订杂志或资料,她对我特殊照顾,先留一份给我;甚至有时我没有邮票寄信,她也主动送一张给我;有事没事,她爱来到我的座位周围,和她的女友大声谈笑;平时,她爱从我的身边飘然而过,她喜欢在我眼前表演,他还常常送我以微笑,时不时投我以秋波……总之,她时时、处处,一言谈、一举止,一抬手、一投足,无不使我感觉到:她,是在爱我。我因而感到幸福,因而得意忘形。当时,我真傻啊,我竟忘记了自己的使命,忘记了肩负着的学习重任,我把全身心都倾注在对她的爱恋和思念中了。
人生的道路充满分歧,总会在歧路上失去一些知己、朋友。我和她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分离。
决裂
当我俩的感情愈演愈烈的时候,这种关系离顶峰也就不远了。物极必反,乐极生悲,好景不常,这些遗训都说明着这种感情灾难的不可避免。是的,事情的发展正是这样。当我的学习成绩急剧下降时,我发觉她对我的感情热度也随着直线下降。最后,她干脆不理睬我了,直至毕业。期间,我一直依恋着她,思念着她。我也知道,我不能勉强她,我没有理由挽留她。但我要挽回我俩的友谊,我不能因为得不到爱情,就把友谊也丢了。友谊,对于失意的人是值得永久珍惜和大加赞美的。因为这是他在漫长的人生道路上所仅有的忠实依靠。于是我在她精美的毕业留言册上,写下了下面的几行:
“我很珍惜我俩过去的友谊,我对你只有好感,谈不上爱。我衷心祝愿我俩的友谊天长地久!但愿你也如此。”就这样,我俩分手了,但我们的心却永远相依在一起……
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和曲折,但无非都是由相逢和分别组成。在相逢和分别中间,有爱,也有恨。啊,让我们唱起一支歌,来表达我们对友情的忠诚和追求:“聚也依依,散也依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