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苏幕遮诗集
《苏幕遮.荷塘月色》
断桥边,芳草路。何事秋风,吹皱眉弯去?
一片莲花香几度。问我谁知,识得莲心苦。
月无边,花不语。人在窗前,梦在云深处。
最负多情终不顾。烛泪偷零,残照生寒露。
十月七日
《苏幕遮.寒露秋晨》
晓风干,秋色暮。月落乌啼,谁会凭栏伫。
楼外有楼花有主。一叶知秋,零落秋千去。
雁归来,人在否?芳草王孙,梦断知何处?
一往情深深几许。许了心期,还被心期误。
十月八日
《苏幕遮.花期》
绿窗开,黄叶落。坐起登楼,听尽秋离索。
欲止还休风又作。楼上愁人,远上云漂泊。
月朦胧,花淡薄。花下无期,谁把清欢酌?
鸿雁来时书不托。只影徘徊,只道当时错。
十月十一日
《苏幕遮.秋梦》
落花时,明月夜。灯火阑珊,背影秋千下。
雁字回时人去也。庭院深深,红叶潇潇洒。
月频移,花不嫁。独立中宵,悲感心无那。
去也匆匆来也罢。梦里曾逢,多少秋凉话?
十月十五日
《苏幕遮.镜花水月》
水中花,江上月。照影谁来?杳杳音尘绝。
何处箫声吹落叶?不是风声,只是心声说。
恨悠悠,情切切。杨柳池边,终日无人折。
露滴青衫红泪热。不会相思,才会无离别。
十月十六日
《苏幕遮.秋景》
月迟迟,风渐渐。暗损残荷,一寸秋波剪。
醉里落花人独看。灯火黄昏,寂寞江南岸。
柳丝长,春梦短。夜半歌声,懒把人消遣。
无可奈何秋又半。露冷长天,芳草无心恋。
十月二十日
《苏幕遮.独坐》
藕花残,梨叶堕。化蝶翩翩,无数秋千过。
念起西风云梦破。寂寞清秋,冷月眠烟火。
泪阑干,心已锁。不语心情,独自空街坐。
且待谁来谁待我?金凤花开,零落无因果。
十月二十二日
《苏幕遮.秋思》
水迷天,烟著柳。依约黄昏,明月何时有?
可惜落花离别后。魂断香消,谁解胭脂扣。
雁归来,人在否?窗里人愁,窗外秋声漏。
往事不应偷顾首。莫道消魂,帘卷西风瘦。
十月二十五日
《苏幕遮.独立》
月明中,云散后。占断韶光,憔悴东墙柳。
镜里朱颜人易瘦。花似伊人,人似花依旧。
玉阑干,红豆蔻。只有相思,情味浓于酒。
独立秋凉风满袖。谁在谁边,谁把心门叩?
十月二十八日
《苏幕遮.游园》
燕双飞,人独立。明日黄花,不听西风泣。
每到秋来和泪湿。万叶千声,离恨还堆积。
夕阳红,芳草碧。残照当楼,谁等谁消息?
只有相思无限极。能不相思,能不能追忆?
十月三十一日
第二篇:《苏幕遮
《苏幕遮·怀旧》—范仲淹
《苏幕遮·怀旧》出自宋代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参考翻译:白云满天,黄叶遍地。秋天的景色映进江上的碧波,水波上笼罩着寒烟一片苍翠。远山沐浴着夕阳天空连接江水。岸边的芳草似是无情,又在西斜的太阳之外。黯然感伤的他乡之魂,追逐旅居异地的愁思,每天夜里除非是美梦才能留人入睡。当明月照射高楼时不要独自依倚。端起酒来洗涤愁肠,可是都化作相思的眼泪。
第三篇:苏幕遮_(词牌名)
苏幕遮
(词牌名)
《苏幕遮》原是唐玄宗时教坊曲名,来自西域,后用作词牌。双调,六十二字,上下片各四仄韵。范仲淹的《苏幕遮》题材一般,但写法别致。上阕写景,气象阔大,意境深远,视点由上及下,由近到远。下阕直揭主旨,因“芳草无情”导入离愁和相思。一作“莫”或“摩”。慧琳《一切经音义》卷四十一《苏莫遮冒》修:“‘苏莫遮’西域胡语也,正云“飒磨遮”。此戏本出西龟兹国,至今犹有此曲。此国浑脱、大面、拨头之类也。”后用为词调。曲辞原为七言绝句体(如张说的《苏摩遮》五首),以配合《浑脱舞》。《新唐书·宋务光传》载吕元泰上唐中宗书曰:“比见坊邑相率为《浑脱队》,骏马胡服,名为《苏莫遮》。”可见此曲流传中国尚在唐玄宗之前。后衍为长短句。敦煌曲子词中有《苏莫遮》,双调六十二字,宋人即沿用此体。《词谱》卷十四谓“宋词盖因旧曲名另度新声”,误。此词黄升《唐宋诸贤绝妙词选》卷三作“别恨”。《清真集》入“般涉调”。双调,六十二字,上下片各四仄韵。中文名
苏幕遮 外文名
Water-bag Dance 词
牌
唐玄宗时教坊曲名 又
名
《鬓云松令》 代
表
周邦彦《苏幕遮·燎沉香》 别
名
古调歌、云雾敛、般涉调 出
处
范仲淹全集 作
者
范仲淹 来
源
原指从古高昌传来的“浑脱”舞曲 苏幕遮词牌出处
慧琳《一切经音义》卷四十一《苏莫遮冒》修:“‘苏莫遮’西域胡语也,正云“飒磨遮”。此戏本出西龟兹国,至今犹有此曲。此国浑脱、大面、拨头之类也。”后用为词调。曲辞原为七言绝句体(如张说的《苏摩遮》五首),以配合《浑脱舞》。近人考证,苏幕遮是波斯语的译音,原义为披在肩上的头巾(俞平伯《唐宋词选注释》)《新唐书?宋务光传》载吕元泰上唐中宗书曰:“比见坊邑相率为《浑脱队》,骏马胡服,名为《苏莫遮》。”可见此曲流传中国尚在唐玄宗之前。后衍为长短句。敦煌曲子词中有《苏莫遮》,双调六十二字,宋人即沿用此体。《词谱》卷十四谓“宋词盖因旧曲名另度新声”,误。此词黄升《唐宋诸贤绝妙词选》卷三作“别恨”。又名:《古调歌》、《鬓云松令》、《云雾敛》、《般涉调》等。
《苏幕遮》词牌,原本是指从古高昌传来的“浑脱”舞曲。“浑脱”是“囊袋”的意思。据说,跳舞时舞者用油囊装水,互相泼洒,唐人称之为“泼寒胡戏”。表演者为了不使冷水浇到头上、脸上,就戴上一种涂了油的帽子,高昌语叫“苏幕遮”,因而乐曲和后来依曲填出的词就被称为《苏幕遮》了。
苏幕遮词谱格律
标准体【苏幕遮】词牌格律
范词欣赏:标准体【苏幕遮】宋·范仲淹(62字八韵)上阕
『仄平平、平仄仄』,中仄平平,中仄平平仄。(第一【意群】)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中仄中平平仄仄,中仄平平,中仄平平仄。(第二【意群】)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下阕
『仄平平、平仄仄』,中仄平平,中仄平平仄。(第三【意群】)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中仄中平平仄仄,中仄平平,中仄平平仄。(第四【意群】)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注:
1.标准体【苏幕遮】的【主韵律】特征明显,统一是五字句的单仄入韵,句号结尾。2.【主格律】是三、七字句的双仄促韵,逗号结尾。
3.『』表示宜对仗或对偶;标准平仄谱的“中”表示“可平可仄”,其它平仄一字不可易。
比较原词谱:
仄平平,平仄仄(韵),中仄平平、中仄平平仄(韵)。中仄平平平仄仄(韵)。中仄平平、中仄平平仄(韵)。
“中”表示可平可仄。(韵)前的字表示韵脚。前后阕无异,四仄韵。名字来自一种少数民族服饰。)
苏幕遮典范词作
(北宋)范仲淹《苏幕遮·碧云天》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
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
愁肠,化作相思泪。
(北宋)周邦彦《苏幕遮·燎沉香》
燎沉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
清圆,一一风荷举。
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
轻舟,梦入芙蓉浦。
(北宋)梅尧臣《苏幕遮·露堤平》
露堤平,烟墅杳。乱碧萋萋,雨后江天晓。独有庾郎年最少。窣地
春袍,嫩色相宜照。
接长亭,迷远道。堪怨王孙,不计归期早。梨花落尽春又了。满地
残阳,翠色和烟老。
(北宋)张先《苏幕遮·柳飞绵》
柳飞绵,花实少。镂板音清,浅发江南调。斜日两竿留碧草。马足
重重,又近东门道。
去尘浓,人散了。回首旗亭,渐渐红裳小。莫讶安仁头白早。天若
有情,天也终须老。
(清)纳兰性德《苏幕遮·枕函香》
枕函香,花径漏。依约相逢,絮语黄昏后。时节薄寒人病酒,刬地
梨花,彻夜东风瘦。
掩银屏,垂翠袖。何处吹箫,脉脉情微逗。肠断月明红豆蔻,月似
当时,人似当时否?
(当代)金庸《苏幕遮·向来痴》
向来痴,从此醉。水榭听香,指点群豪戏。剧饮千杯男儿事。杏子
林中,商略平生义。
昔时因,今日意,胡汉恩仇,须倾英雄泪。虽万千人吾往矣。悄立
雁门,绝壁无余字。
第四篇:《苏幕遮》教案
苏幕遮
﹝宋﹞ 范仲淹
教学目标
1、体会范仲淹词的阔远之境;
2、把握范仲淹的羁旅乡思之情;
3、鉴赏词中的佳句。教学重点:
1、理解这首词表达的思想感情。
2、鉴赏这首词情景交融的艺术。把鉴赏的重心落脚到对全词抒情结构的把握和写景抒情技巧的鉴赏上。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分析:
由《长亭送别》导入 ,这首词是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教科书课外古诗词的最后一首。这首词描绘了秋天寥廓苍茫、零落凄清的景色,抒发了作者的离愁别绪。苏幕遮,词牌名。全词上片写景,描绘秋色;下片抒情,直抒胸臆。景,抓住秋天的特色,着意渲染,色彩绚丽,而又意境开阔;情,是思念故乡之情,围绕着愁思的“追”字,总写分述,层层展开,深沉缠绵,酣畅淋漓。因此,前人评这首词“前段多人丽语,后段纯写柔情,遂成绝唱。”
二、作者简介:
范仲淹(969—1052),字希文,吴县(今属江苏苏州市)人。宋真宗朝进士。庆历三年(1043)七月召拜枢密副使,授参知政事,主持庆历改革,即“庆历新政”,因守旧派阻挠而未果。次年罢政,自请外任,历知邓州、杭州、青州。卒谥文正。他不仅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成就亦卓然可观。散文《岳阳楼记》为千古名篇,词则能突破唐末五代词的绮靡风气。有《范文正公集》二十卷,词仅存五首。
三、背景解说
范仲淹是宋代的政治家,性格刚正坚毅。但这首词写柔情,千回百转。看似矛盾,实际上并不矛盾。尽管是政治家,也有他自己的个人生活,有友谊,有爱情,在作品里反映出来并不奇怪。这首词抒写羁 旅乡思之情,题材基本上没有脱离传统上离愁别恨的范围,但是意境的阔大却是这类词所少有。
四、讲解上片,回答:
1、找出词的一二两句中所写的意象,说出意象所显示的特点。投影: 云----碧
叶----黄 特点:鲜艳浓烈 烟雾迷蒙 波----绿 烟----翠
2、三四两句中的意象及其画面又是什么?它能让人想起什么来? 投影: 山
水 画面:夕阳西垂 想起 斜阳 芳草萋萋 家 芳草
说说文中的“芳草”“斜阳”的意象与想家有什么联系?有没有相关的典故?
一说:“芳草”化用了《楚辞》“王孙游兮不归,芳草生兮萋萋”句,意思是说王孙远游不归,只见家乡的芳草丰茂地生长,因此“芳草”指故乡。
二说:以草的缠绵,喻情思不断。如《饮马长城窟行》:“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宋代谢逸《蝶恋花》:“独依栏杆凝望远,一川烟草平如剪。”李煜的《清平乐》:“离恨恰如草,更行更远还生。”水天相接之处斜阳照着远山,而不解思乡之苦的芳草(暗指故乡)却更在斜阳以外的更远方。以家乡渺远衬托出思乡之情浓。
2、读下片,试讨论回答三、四两句选取的意象分别是什么?试对这两句作简要欣赏。投影: 明月
高楼 赏析:倚楼之孤影,带酒之泪痕,刻画出思乡之旅人,相思泪 愁肠形象鲜明,很有感染力。
3、再次品读全词,试从写作手法上来赏析作者是如何来传情达意的?
具体分析:上片写出典型的秋天之景,从开始那开阔的境界,到以斜阳芳草作结,引出下片之中明显的思乡怀人之情。
手法独到之处:作者上片中的芳草斜阳引发出的想家思亲之情,水到渠成。而在下片之中,用带酒 泪痕所刻出的思家之人更让读者印象深刻,回味无穷。
课外作业
熟读本节课课文;完成基础训练有关本课的作业。
第五篇:苏幕遮.赏析
《苏幕遮》宋·范仲淹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羁旅乡愁的词。全词意境壮阔,继承江淹《别赋》作“黯然销魂”语,但超出一般描写乡愁的词。全词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欧阳修《六一诗话》)
上阕写景,景中含情。“碧云天,黄叶地”二句,俯仰生姿,白云满天,黄叶遍地。一“天”一“地”,一“碧”一“黄”,总括秋色,展现了际天极地的万千气象,给人心胸开阔之状。《词苑》引《历代诗余》:范文正公《苏幕遮》“碧云天”云云,公之正气塞天地,而情语入妙至此。元代王实甫《西厢记》 “长亭送别”一折中有“碧云天,黄花地”即由此句化出,此句已成为描写秋景的千古名句。接着,作者平视远眺——“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此二句,浓郁的秋色和绵邈秋波尽融其中,就在秋色与秋波相连的天涯尽头则是空翠而略带寒意的秋烟。这里,碧云,黄叶,绿波,翠烟,在作者的笔下入木三分,淋漓尽致,构成一幅色彩斑斓的“黄昏秋色图”。“山映斜阳”句复将青山摄入画面,并使天、地、山、水融为一体,交相辉映。同时,“斜阳”又点出所状者乃是薄幕时分的秋景。“芳草无情”二句,由眼中实景转为意中虚景,而离情别绪则隐寓其中。“芳草”历来也是诗歌中写“别离”赖以生发的意象之一,如唐代诗人刘禹锡《春日抒怀寄东洛白二十二杨八二庶子》:“野草芳菲红锦地,游丝撩拨碧罗天。”又传为蔡邕所作的《饮马长城窟行》:“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宋代谢逸《蝶恋花》:“独依栏杆凝望远,一川烟草平如剪。”李煜的《清平乐》:“离恨恰如草,更行更远还生。”以草的缠绵,喻情思不断;埋怨“芳草”无情,正见作者多情、重情。用来映衬出触景生情、夜不能寐的客子离恨。如张惠言说:“此去国之情”。许昂霄《词综偶评》:“铁石心肠人亦作此消魂语。” 正如唐圭璋《唐宋词简释》:“上片写天连水,水连山,山连芳草;天带碧云,水带寒烟,山带斜阳。自上及下,自近及远,纯是一片空灵境界,即画亦难到。”前辈道出的正是借景传达心声的名言经典。
下阕抒情,情融景中。“黯乡魂”二句,径直托出作者心头萦绕不去、纠缠不已的怀乡之情和羁旅之思。“黯”,意为心情忧郁;“追”本意是“追随”,这里为“纠缠”,这是羁旅之思的缠绕。“夜夜除非”两句写出天涯孤旅,乡愁之深,无时不在,“好梦”难得,无计可消。下句“休独倚”更可见词人夜间为乡愁所扰而好梦难成,便想登楼远眺,以遣愁怀;但明月团圆,反衬出词人身在异乡,倍感孤独寂寞。最后两句是由李白诗“举杯消愁愁更愁”化出,借饮酒来消释胸中块垒,谁知“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作者突发奇想,“用一段‘愁肠’把‘泪’ 与‘酒’巧妙联系起来,弥漫着苍凉之悲,读起来令人回肠荡气。”(引自《宋词鉴赏大典》第15页)又正如 唐圭璋《唐宋词简释》:“下片触景生情。“黯乡魂”四句,写在外淹滞之久与乡思之深。“明月”一句陡提,“酒入”两句拍合,“楼高”点明上片之景为楼上所见。酒入肠化泪亦新。足见公之真情流露也。”
总之,让我们借用前人的话来评价这首词:全词低徊婉转,而又不失沉雄清刚之气,《谭献评词辨卷二》称之:“大笔振迅。” 邹祇谟《远志斋词衷》:“范希文《苏幕遮》一阕,前段多入丽语,后段纯写柔情,遂成绝唱。” 继昌《左庵词话》:“希文宋一代名臣,词笔婉丽乃尔,比之宋广平赋梅花,才人何所不可,不似世之头巾气重,无与风雅也。”此种评价道出了欧阳修为宋诗的发展开拓了广阔的道路。
赏析(2)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吴县(今属江苏)人。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进士。在参知政事任上,提出过政治革新的方案,主持庆历改革,史称“庆历新政”,因守旧派阻挠而未果。文章骈散相间,气势磅礴,散文《岳阳楼记》为千古名篇。词则能突破唐末五代词的绮靡风气,开拓了词的领域,可以说是苏轼豪放词的先声。卒谥文正。有《范文正公集》。
这首词通过对深秋景色的描绘,抒写思乡之情、羁旅之思。上阕用多彩的画笔,描写出绚丽高远的深秋景色: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秋高气爽,在晴空万里的天幕上飘荡着虚无缥缈的云彩,那云彩被碧蓝的天色映衬着,看上去也是淡淡的翡翠颜色;金风习习,玉露冷冷,大地铺满了金黄色的树叶。远处无边的秋色与浩淼的水波相连,碧翠的秋水,在金风的吹拂下,泛起层层的涟漪,远远望去不甚清晰,似有烟雾笼罩,分不 2 清哪是水,哪是天。
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天色将晚,落日的余晖映得万山红遍,天水相连之处水天一色。只有岸边的芳草,全不顾深秋已经来临,依然芳菲烂漫,一直开放到夕阳照不到的地方。看到了这深秋景色,客居他乡的词人思乡之情油然而生,那乡愁,好象随着这落日的余晖一直来到斜阳之外的芳草凄凄的故乡。
下阕借景抒情,表达客思乡愁带给词人的困扰: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心头萦绕不去、纠缠不已的怀乡之情和羁旅之思让人黯然神伤,每天夜里只有在美好的梦境中才能暂时入睡。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夜间为乡愁所扰而好梦难成,便想登楼远眺,以遣愁怀。但明月皎洁,反而让人倍感寂寞与怅惘,于是不由得端起酒杯来想一舒愁苦的百转回肠,谁知酒入愁肠都化作了相思的眼泪,反而使自己的愁思更加悲苦。
这是一首描写羁旅乡愁的词。乡魂、旅思、愁肠、相思泪,映衬出触景生情、夜不能寐的客子离恨,秋景的动人足以反衬出客愁的深长。全词意境壮阔,构思谨严。情景交融,缠绵婉曲。“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欧阳修《六一诗话》)对宋代豪放派词作和元曲的创作都有较大影响,是一篇流传千古的名作。
注释:
①苏幕遮: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幕”亦作“莫”、“摩”等。②山映斜阳:斜阳照山的意思。天接水:天际,水天相连之处。③斜阳外:斜阳照不到的地方。
④黯(àn)乡魂:因思念家乡而忧伤。黯,内心忧郁凄惋的样子。⑤旅思(sì四):羁旅中的情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