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中语文自主创新作业设计论文

时间:2019-05-15 15:16:4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新课改中语文自主创新作业设计论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新课改中语文自主创新作业设计论文》。

第一篇:新课改中语文自主创新作业设计论文

“自古真知出实践,从来发展靠创新”,创新是发展与进步的灵魂,因而创新教学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显得尤为重要。“最好的教学其实就是鼓励学生在学习中自己去设计,去实施,去创新,并且自己去评估。”唤醒学生的自主意识,让他们在自主中学会学习,体验乐趣。

学生的主体地位一旦确立,其发挥的空间必须涉及学习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包括课堂教学、作业布置、测试评估、课外活动等等。其中,“课堂自主”更成了人们研究实践的焦点和热点。教师花大量精力设计一堂堂充分体现学生自主性的课型,然而对相关的作业布置这一环节仍采取传统的方式。殊不知,充分体现自主性的创新作业不仅是创新教学的基本环节,更有助于学生知识、技能、智力和创造能力的积累和发展。好多中学生感受最深的也往往是作业形式,可见在作业设计中如何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地位,让学生充分感受创造的快乐,已成了语文教学中急待引起重视的一个问题。

作为教学一线的初中语文教师,近年来,我结合自身教学实际,配合教学的改革,在自主创新作业设计这一方面作了初浅的尝试,取得一定成绩。

一、改变传统作业立足“消化知识”“巩固知识“这一目的,变“练习性”为“预习性“,加重预习作业的份量,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其主动求知的意识和习惯。

传统的语文作业布置,教师往往要求学生在学了课文后,能在一定时间内用同样的方法完成同样内容及数量的作业,以巩固知识,期望达到同一目标,即“消化”,这些内容都是教师“喂”“灌”的,也是学生们很难一齐“消化”的。这种练习性作业的布置,使学生整天忙于被动应付、机械训练,毫无自主发挥的空间,天长日久,厌倦感必会越来越严重。要改变这一状况,就要求教师必须转变观念,把自主权还给学生,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学习,重视课前预习。

(1)取消传统的课堂内字词教学,让学生根据个人基础,借助字典、词典扫清“拦路虎”,为课文正音正字。

这一作业要求不仅可以改变原有的死板模式,更可以充分照顾到学生的个性差异,节省教学时间,而且还可以让每位学生对自己的字词掌握情况有个反思,认识到彼此间的差距,养成良好的自主调控的习惯。教师可适当在课堂内抽查,以观效果。

(2)取消传统的“字词抄写”作业,改为“自默”形式,归入到预习作业中去。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和意愿,挑选课文中的一些文学常识、生字词语作为掌握和自测的对象。出题,默写,批改及订正.自我评估。写上本次自默的自我评价,可包括出题质量评估、自默情况评估及批改评估等。这一作业形式的好处在于充分给予了学生自主选择和实际行动的权利,避免了传统抄写作业死板机械的缺点,能极大地调动学生在基础字词掌握上的主动性,从而提高学生个体的学习效率。这一作业也可以通过合作小组形式完成。当然,在初期,教师可在各环节上予以一定的指导。学生自默后,教师可针对完成的质量差异在鼓励基础上引导学生一步步提高、完善。

如我布置《蜡烛》的预习作业如下:

1.结合词语手册,给课文正音正字,并朗读课文。

2.搜集中国古代描写战争生活的诗词名句两句。

以上几种预习作业的形式均有切实可行的价值,如能真正落实,将变“要学生接受、消化知识”为“学生主动钻研,获得知识”,学生充分发挥自主性。当然,与传统做法注重复习效果不同的是,学生预习质量的评估也应成为教师衡量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改变传统的“语段阅读训练”,变为“自主阅读实录“式的批注,使学生自主获得真实的思想情感体验。

传统的课外阅读训练,往往重在加强学生对题型的熟练程度,提高学生的做题能力,把课外阅读单纯地当作课内阅读的延伸和补充。久而久之,学生就会产生厌烦情绪,把它当成枯燥的题海战术。而“自主阅读实录”形式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立足享受阅读乐趣,不是为了单纯地答题,而是重在发现问题,积累知识和信息,力求理解感悟语言,提高欣赏水平,引发创造意识能力。当然,为了克服学生阅读时的盲目随意性,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帮助学生最大限度地享受到阅读的乐趣,教师可事先予以阅读方法上的指导,然后放手让学生自己去阅读。学生从最基本的生字新词到文章的结构思路,从关键词句的理解分析到文章思想感情的把握,从特别欣赏的语言片段再到触发的感想,都让学生自由记录。学生甚至可以向文本提出质疑,评析文章的某些思想观点或表达技巧,甚至超越文本,提出与作者不同的看法,发表个人独到的见解,从而达到创造性阅读的境界。而后教师可在课堂上组织学生交流探讨,在合作探讨中把发现的问题一一解决,解决不了的不强求一致,这样既激发起了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自主阅读中获得了情感及思想体验,又在探讨交流中获得了成就,这样的阅读形式展开后,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大大提高,有的同学平时积累的读书笔记已达好几本。

三、改变传统“单元作文周记”形式,为“个性化随笔创作”,使作文创作更具开放性。

应该说,作文本是语文作业中最具个性化及创造性的一种形式,但传统的作文布置往往习惯于“一言堂”的求同思维方式,死板硬性的要求使得作文成了学生的一种负担。学生有话可说时,却无写作机会;而当学生无话可说时,却硬要其下笔。“个性化随笔创作”就可改变这一现状,让学生乐于写作,学生的创新思维不受束缚,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学生可准备一本个性化的随笔本,让学生写上各具特色的随笔前言,以“感受生活,展示个性"为原则,自选素材,自拟题目,自定写作时间及地点,教师只要求学生在一定期限内上交文章。如一周一篇,学生可在这一周内的任何时间自由创作。有了自主权,学生就会选择最具灵感的时机,真实地记录自己在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感,真正做到“以我手写我心”,相信这样的文章会更具个性和生命力,这样的作文创作也更有意义。

以上几种自主性作业设计主要是从读写角度出发,除此以外,听说类作业也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如上《水浒》、《西游记》、《三国演义》等名著作品时,可让学生课前准备有关介绍,课内畅所欲言,这比单一的教师介绍要有意义得多。又如“5分钟课前说话准备”,内容形式均可由学生自定,上至天文,下至地理,既可揭开自然现象的奥秘,又可发表品评人事的独立见解,形式不拘一格,力求百花齐放。

自主性作业作为创新语文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正越来越受到师生们的关注和重视。试想,如果学生长期被动接受毫无弹性、美感和个性化的作业,没有在作业环节中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和自主能力,就不可能主动获取知识,不可能从中获得学习的乐趣,那就更谈不上创新能力的培养了。

总之,在自主中巩固知识,在自主中提高能力,在自主中发散思维,在自主中获得乐趣,从而在自主中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给学生一片自由的天空,把过去的作业苦差事变成乐事,美事,相信叶圣陶先生期望的“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的理想境界定能成为现实。

第二篇:-新课改中语文自主学习的尝试

新课改中语文自主学习的尝试

几年来,新课程教学改革轰轰烈烈,成效显著。自2008年9月以来,我校一直实施“学案式”教学模式,作为这个教学模式的首批实验教师,我积极地投身于这场教育大变革之中,努力学习新的教育教学理念,不断运用于语文教学实践中。

“学案式”教学模式的课究竟怎样上?采用何种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以及创新精神,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造?知识是我们送给学生的,还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完成的?我们组织的语文课堂的讨论是否真的有效?课改开始时,我和其他语文教师一样也有着深深地困惑。让我倍感欣慰的是,通过培训、学习和实践,我如醍醐灌顶,茅塞顿开,获益匪浅。

在这次新课改中,我尝试着把新的教育理念和“学案式”教学模式有效结合,指导学生积极地进行自主学习,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以新课改的实施为契机,以尊重学生为前提,落实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他们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在长期以来的语文教学实践中,“学生为主体”的理念却得不到真正的落实,很多教师在具体的教育活动中希望学生顺从、听话;于是就有了老师专场演讲式的“满堂灌”、“一言堂”;就有了学生正襟危坐的“聆听”。课堂上积极主动地举手发问的学生凤毛麟角,喜欢听讲,不喜欢思考;爱照着练,不爱用心去创造。

要使学生这一学习的主体能够主动地探索、发现和体验,教师必须适应新的课程改革,切实转变观念,树立以学生为主的教育价值观,真正把课堂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教学中要着力组织、激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刺激学生的发现欲,从而让他们的主动性、创造性得到充分地发挥,鼓励他们敢于在别人未发现问题的地方大胆质疑,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权利和学习个性,让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得到充分地体现,使我们的语文课堂达到这样的状态:学生敢想、敢说;愿意想、愿意说。语文教学之所以要保证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也是由语文本身的特点决定的。中国语言文字本身就具有模糊性,由此也就决定了文学作品的丰富性和多义性。一篇文章往往能提供给读者多角度的理解,正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因此,对一篇文章,就应该允许有各种不同看法的存在,允许有自己独特的视角。既然如此,学生提出自己不同于老师、不同于教参的理解,又为何不可呢?教师的作用是指导学生学会阅读、积累、运用,而并不是一定要学生接受老师的观点。只有这样,我们的语文教学才能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才能真正让学生有属于自己的思维空间,从而使学生在主动进行语文的自主学习中增进思考力和创造力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二、以课堂提问为突破口,营造使学生自主学习的氛围。

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们在符合他们身心特点和发展水平的探究活动中,常常兴趣盎然,情绪高涨,接受知识、运用知识的效率也特别高。可见,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对语文课的自主学习来说

具有重要的意义。只有学生对学习内容充满兴趣和疑问,其思维才会处于积极主动的活跃状态,从而产生学习的欲望,积极主动地去阅读思考,对课文做出较为深刻甚至是独到的解读和评判,才会有自身深刻的感悟和启迪。我常想:如果学生连语文课都不愿上,这是我们语文教师最大的败笔、渎职和悲哀。

要上好一节语文课,使课堂始终处在一种积极主动的氛围之中,单靠一两个笼统的大问题是不够的,它需要我们站在高处,从整节课、整篇课文来谋划,设计出一组有层次、有步骤的系统化设计有梯度的问题。这样的问题才能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欲望,认真解读文章,使课堂学习从多方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乃至创造能力。如在学习童话《犟龟》一文时,就可以采用这种分层设问的方式进行教学。我设计了一组问题:犟龟的基本性格是什么?这个问题学生较容易回答出来;然后再问:他要参加的是狮王二十八世的婚礼,可是,它最终参加的却是狮王二十九世的婚礼,小乌龟是成功还是失败?这下学生的热情高涨,纷纷回答;在此基础上,我继续设问、启发:他虽没有参加狮王二十八世的婚礼,但有一点是它是有收获的,那是什么?学生由于有了前面的问题作铺垫,可以不费劲地回答:“克服了艰难险阻”。最后,我又顺势利导,提出下面有一定深度的问题:成功的意义到底何在? 这样一组从易到难、环环相扣的设问,使学生在自己的诱导下,学生的热情空前高涨,在反复研读课文的过程中,学生对本文的重点难点很容易地就解决了,同时认识和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得到了提高。

三、以课堂讨论或辩论为多种展示形式,努力营造有亲和力的语文课堂教学气氛,促进合作,促进各个学习主体的主动探究。

课改中学习方法转变的关键是提升学生学习的本质,解决怎样学的问题。新课程标准提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尤其是启发式和讨论式,鼓励运用探究性的学习方式。语文课发挥学生主体探究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离不开课堂讨论和课堂辩论这种教学形式。但是,教师必须在策划、组织学生学习活动上多下工夫,促进学生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投入到语文学习中去。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就要求教师真正作到“以学定教”,学生已理解的坚决不讲,不是教学重点的不讲或少讲,应当鼓励学生认真思考,鼓励他们质疑问难的探索,帮助学生克服思维惰性,帮助学生摆脱“尽信书”、“尽信教师”的思维桎梏,并通过与老师、同学的交流激活思维,发展创新能力

其次,我在授课时,留给学生充足的自主活动空间、时间,让学生充分思考和探索,拓宽他们的思路,进行多角度的思维。这时自己的任务就是为学生的讨论、辩论能获得预期的效果提供帮助和指导,把自己定位于“学生的指导者、学生的合作者、学生的服务者”,帮助、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在学习文言文《曹刿论战》一文时,我就曾组织过一场“庄公真的‘鄙’吗?”讨论会,引导学生结合时代背景辨证分析鲁庄公的形象,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会上同学们畅所欲言,有的同学说:鲁庄公作为国君,在国难当头的时候,不仅能够接见曹刿,而且还能诚恳地与之探讨战前的政治准备,礼贤下士,任人唯贤,这说明他是开明的,这在当时封建专制社会是难能可贵的。还有的同学说:在长勺之战中,鲁庄公作为国君虚心听从曹刿的指挥,甘愿扮好“配角”,说明鲁庄公具有明君的胸怀„„最后,同学们一致公认:鲁庄公并非传统说法的昏君,而是一位明君,只不过是一位缺乏军事才能的明君罢了。同时,引入文言文《马说》进行比较。

四、以写作为依托,形成自主学习的结果。

学生的自主学习重在过程,重在学生思维方法的学习和思维水平的提高。这一学习过程不在于学生观点是否新颖,见解是否独特,而在于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所体验到的学习乐趣,在于他们对课文的深入理解、领会后的倾吐和表达,因此,在进行完课堂讨论或课堂辩论后,我往往要求学生把他们讨论、辩论的结果、心得写成小论文或读后感,就课文的思想内容、写作特点的某一点写出自己的认识。有时还要求学生对课文进行改写、缩写、扩写等,不作过高要求,以此来培养他们的探究意识和写作能力。在写作中,我要求他们做到行文规范,符合逻辑,观点鲜明,论据充分不空发议论。如在学完小说《故乡》之后,同学们就写出了《我说闰土》、《我眼中的杨二嫂》、《新时代的故乡》等文章,学生们深入挖掘教材,各抒己见,由表及里,全面深刻地分析了人物形象,从而带动了对文章主题的理解以及写作能力的提高。

五、在学生的自主学习中,坚决避免“放大羊”,教师应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合理调控,避免师生走入误区。

1、学生的课堂讨论不分难易,甚至无价值的问题也讨论。

2、学生发现问题后,教师应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阅读讨论,避免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机械地赶时间,致使学生的自主学习成了“水中月”、“镜中花”,无实际意义和效果。

3、学生的自主学习应定位于学生的“学”上,每节课应让学生学有所得,但不可学得过多,有时一节完美的语文课完全可以有些遗憾之处。

4、学生的自主学习应避免过分强调学生的自读自悟,失去教师的积极调控。学生的自主学习应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之下的自学过程。

5、学生自主学习学习中的合作、讨论、发言,应避免优等生唱“独角戏”,学困生毫无发言权及立足之地。

6、学生的自主学习应避免偏离语文教学的特点搞苦求所谓的“创新”。

实践证明,学生在语文教学的自主性学习活动中焕发了极大的热情,在教师的引导下,同学们深入挖掘教材质疑解疑,尝到了语文学习的快乐,他们的主体创造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第三篇:新课改论文:谈生物学科创新作业的设置

新课改论文:谈生物学科创新作业的设置

新课改论文:谈生物学科创新作业的设置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传统的作业形式已不能满足新课程的需求,必须对作业的形式和内容进行创新。笔者通过设计绘画作业、情境化作业、开放型作业、反思型作业以及互动、协作型作业等形式,激发学生的作业兴趣和作业欲望,使作业的完成更有效,更有趣,更人性化,本文就此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兴趣、情境化作业、开放型作业、反思、协作、创新

作业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和继续,是课堂内容的提升和综合,是学科知识的应用和迁移过程,是教学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同时,它也是学生巩固知识,形成技能的重要手段,通过它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然而,有不少老师,对作业的设计关注很少,甚至没有,对作业的布置往往是不经过思考和筛选,轻率地拿一本练习册或习题集,勾画出多少页第几题就算完成任务。长此以往,不仅增加学生的作业负担,而且浪费学生大量的时间进行重复机械地练习,久而久之,学生对作业失去了兴趣,导致学习效率低下。就初中生物学科而言,由于没有升学压力,学生对待作业的态度更是应付者多,认真完成者少。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传统的作业形式很难再引起学生的兴趣,已不能适应教学的需要,必须进行改革与创新。怎么改,如何创新?针对这些问题,笔者经过近几年的探究,找到了一些方法,获得了一些经验,写出来与大家共享。

一、基于激趣和审美的绘画作业。

中学生正处于人生的黄金时期,是人生观、价值观和审美观形成的关键时间。欣赏美、追求美是这一时期孩子的心理特征之一。绘图能力是生物学学习的基本能力之一。结合所学习的内容,设计一些绘画型作业,用绘画的方式巩固、运用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绘画能力和审美能力。这样的作业,学生感到新鲜有趣,完成作业的愿望强烈。通过作业不仅巩固知识,而且能激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孩子的思维迸发出创新的火花,把一次次作业变成了一件件的艺术品创造。在强烈的兴趣驱使下,完成作业的态度认真,巩固知识的效果大大提高。

例如,在学习《关节的结构》内容后,我们设计了这样的作业:请你画出关节的结构模式图。孩子们接受任务后,马上欣赏起课本中的插图,仔细分析关节的每一个结构组成。在后来的教学检测中发现,学生能正确填写出关节各部分结构名称,写出各部分结构功能的比率较以前大大提高,完全正确率由原来的64.7%上升到了89.5%。这是传统作业只做填空和连线题所不能达到的。再比如,学习《昆虫》的内容后,我们设计的作业为:试画出蝗虫外观图。为了能把蝗虫画好,许多同学再三阅读课文,分析课文中的插图,有的同学干脆到野外捉来蝗虫进行“写生”。伴随着作业的完成,学生观察能力提高了,对蝗虫的印象深刻了。有个别同学还别出心裁地画出了“卡通”形象的蝗虫,虽然形象有些夸张,但明显看出,他们抓住了昆虫的主要特征: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有三对足,两对翅,足和触角分节。当同学们展示自己的作品时,卡通蝗虫受到同学们的欢迎,同学之间交换着,品评着对方的作品,欢快无比。通过这样的作业,把枯燥的背诵记忆变成了体验快乐的过程,变成了创造美、欣赏美的过程,这不正是我们所需要的吗!

二、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情境化作业。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其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新课程改革要求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根据这一理念,笔者结合多媒体的直观性、形象性、互动性的优点,设计了情境化的作业。

所谓情境化作业,就是在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借助新的教育技术和手段,结合科学的作业设计理念,用文本、图片、音频、视频和动画等形式,创设一定的情境,把作业内容植入情境之中,进而让学生在亲切的情境中完成对课程内容的思考、回忆、反馈和应用、再造与拓展,以此达到知识的再认和能力的训练。

由于情境化作业是在多媒体创设的情境下展示信息,学生获得信息的氛围是轻松的,减少了学生对作业的畏惧心理,保持了良好的学习兴趣,作业的效果和质量都是很好的。

例如,学习《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后,我们设计了这样的作业:请同学们观察大屏幕,分析其中动物的行为:

(1)杂技团的猴子骑车视频;

(2)惊弓之鸟的动画故事;

......学生们看着视频、动画,猴子的调皮行为逗的大家发笑,哀鸣的大雁让人惊叹。看着,思考着,讨论着,很快所有同学对其中动物地行为都做出了正确的判断,对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也有了更深刻更全面的认知,区分它们更是易如反掌了。完成作业的过程是轻松愉快的,学生的兴趣是浓厚的。

三、通过实践活动完成的开放型作业。

可操作性强,具有实践性和趣味性的作业,是实施科学实践教学的重要方式。通过完成作业的过程,让学生真正动眼、动口、动手和动脑,在多器官的参与下,学生进行观察、测量与制作等活动,培养了学生的操作能力、合作能力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孩子们可以充分体验知识建构和能力培养的过程。

开放型的作业主要有以下几种呈现方式。

1、游戏型作业。

游戏型作业,没有固定的格式,没有具体的形式,也没有标准的答案,整个完成作业的过程,是孩子们在和谐、民主的氛围中交流。充分体现:心与心的互动,灵魂与灵魂的碰撞。

例如,学习《血细胞》的内容后,我们设计的作业是这样的:请同学们分小组进行课本剧的创作与表演,用自己的行为展示出各类血细胞的功能。

完成作业时,孩子们分工协作,甲扮演红细胞,乙扮演白细胞,丙扮演血小板,有的孩子为了更好地展现自己的才华,还找来红粉或白粉进行化装。在课本剧的创作和表演中,孩子们戏闹、欢笑、创新。为了使表演更好,更能被认可,参演同学往往对课文内容进行再三的研究,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试想,通过这样的游戏创作与表演,还需要再专门进行抄写和背诵吗?肯定是不需要的!

游戏活动一直是学生比较感兴趣的,将所学的知识寓含于游戏中,不仅让学生提高了作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更能让孩子们在玩中学习,在玩中体验科学知识的魅力,体验成功的喜悦。

2、调查、探究型作业。

所谓调查、探究型作业,就是让学生针对某一学科问题,进行社会调查活动,用孩子们调查所得的数据、材料等,进一步分析认识我们周围的世界,认识生活中所出现的问题并运用所学知识,提出建设性的意见或建议,拿出自己的解决方案。在活动中,教师引导学生站在不同的角度,不同的立场,不同的层面,去提出新思路,拿出新方案,寻找新办法。

例如,在学习《鸟类》一节后,我们布置了这样的作业:请同学们课后询问自己的长辈,调查我们所生活的地区在近二三十年内鸟的种类和数量有什么变化,试分析其中的原因。

学生们接受任务后,积极进行调查活动。回到班里后进行交流,最后形成共识:我们生活的地区鸟类的种类和数量都减少了,例如,过去常见的灰喜鹊近几年几乎销声匿迹了。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有人类对农药的大量使用,污染了水源和土壤,对树木的过度砍伐使鸟儿失去了家园等。孩子们在写的调查报告中态度严肃地指出了问题的严重性,真正体会到保护鸟类对我们人类生存的重要意义。

3、实践操作型作业。

对实物进行操作,能够丰富学生的感知,培养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应用知识的能力。设计实践操作型作业,是学生全面理解知识内容和知识意义的重要方式。学习《植物的无性繁殖》后,我们的作业是:模拟扦插和嫁接。这一作业是在教室内完成的,学生两人一组,彼此相互检查与评价。通过这一作业,学生才真正体会到了扦插和嫁接的关键操作,这与只读课文的感受是不一样的。古人言: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学生们反馈的意见是,读书和动手操作是两码事,只有做了,才能理解课文中关键词的确切涵义。

四、知识内化的反思型作业。

学生理解知识、运用知识,实际上就是知识内化的过程,作业的完成,是实现这一任务的重要途径。为此,我们设计了相应的作业来加快学生知识的内化,其形式有如下两中。

1、自我反思型作业。

每个学生的性格、兴趣、爱好、特长各不相同,对学习内容的接受效果也必然不一样,设置反思型作业,能让学生自己找出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之处,然后,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生活经历和知识积淀,用自己擅长的方式完成作业,有利于培养学生生物学科的情感和爱好,为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打下基础。反思型作业的形式可以是小论文、学习总结或心得体会等。例如,学习《关注自己生命健康》的内容后,我们的作业是这样的:请结合实际,写一篇300字以上的短文,谈谈你对健康的理解。孩子们从不同的层面,不同的视角,针对不同的背景进行了思考,提出很多新鲜的想法,颇具创意,既顺利完成了作业,又关注了自己的生活,同时又加深了对课本知识的理解。

2、自主设计型作业。

传统的作业往往是单一地由老师“指定”作业内容,让学生体验不到学习主体的地位,学生的作业生活是枯燥乏味的。如果换一种方式,可能就会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惊喜。由学生自己从兴趣出发,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出发,自主设计生物学作业,把学习的自由和空间还给学生,这样才更具有针对性。因为学生更明白自身的认知能力和情感方面的需求,这样可以避免无效地重复劳动。同时,学生们为了设计出合理的作业并给出正确的答案,必然会对教材内容深入分析比较,进行横向和纵向的联系,寻找相关的资料进行佐证,对知识高度提炼,全面有机融合。这不仅达到对知识内容的深层次理解和掌握,而且还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独立获得知识的能力。自主设计作业给了学生发挥创造力的空间,给了学生“人人都可以创造,时时处处都可以发现”的幸福体验。

例如,学习《生态环境的保护》内容后,我们设计的作业是:请同学们设计一条关于生态环境保护的标语,比比看谁设计的标语更准确、有新意和能打动人。

作业刚一布置下去,学生的兴致马上高涨起来,各抒己见,作业的氛围活跃。理所当然,效果也非常理想。

五、基于网络环境的互动协作型作业。

近年来,家用电脑和宽带网络不断地普及和发展,为人们获取信息提供了很大的方便。面对信息发达,知识爆炸的时代,通过网络学习和交流无疑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方式。借助网络进行交流和学习,不再受时空限制,可以充分发挥每一个人的聪明才智。然而,面对浩如烟海的信息,学习者单靠个人一己之力很难达到好的效果,而网络的应用,又为构建学习共同体提供了可能。借助于学习伙伴的力量,通过协作来获取知识不失为一种好办法。

即时通讯工具(如:QQ等)、博客、电子邮箱的开通,成为广大网友的最爱。学生也可通过网络,进行协作交流,这一方式互动性强,参与面广,兴趣浓厚,分享及时。这些特点为网络作业设计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在学习《动物的行为》后,我们设计的作业为:观察和探究动物的一种行为,并写出观察日记,在网上进行交流。孩子们带着兴奋的心情进行作业,有的研究小狗的行为,有的探究“毛毛虫”的蜕变,有的则研究小乌龟的游泳......,然后,他们通过QQ群进行及时交流,不清楚的问题,在网上展开讨论。有时同学还把观察日记写进自己的博客空间,发出邀请贴,欢迎其他同学去“踩”,去发贴评论,去分享探究成果。

整个作业的时间持续了近一个学期,学生每天都有新发现,探究活动每天都有新进展。每一个新发现、新观点都会很快被其他同学分享。完成一次作业,全班同学都增长了知识,丰富了见识,这是传统作业根本无法达到的。越来越多的同学在网络中体会作业的乐趣,体会现代技术的诱惑力,网络环境下的作业形式,正被人们喜悦地接受,孩子们也通过完成作业认识到网络交流的快捷方便,上网的不良习惯也有了很大的改观。

六、基于亲情和感恩的亲子合作型作业。

有不少作业,学生往往自己是无法独立完成的。过去,在教师的“逼迫”下,学生硬着头皮去做,可想而知,作业的效果极差。为了打破这一局面,我们深入研究教材和学生的学习特点,设计了吸引学生家长参与到孩子学习中来的作业,通过家长与学生的合作,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作业的完成充满了亲情和温馨的爱。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孩子们在家长的关注下快乐成长,体验学习的乐趣。与家长和谐沟通,平等交流,改善了很多同学对家长的态度和家长对孩子学习的认识。

例如学习《合理膳食》的内容后,我们设计的作业是:请同学为家人设计一份科学合理的午餐,并与家长现场合作完成。

一个周六上午,学校操场里来了很多学生和他们的家长,家长们带着孩子和自备的炊具、水果以及蔬菜。在现场,孩子与父母积极合作,制作了各自设计的“大餐”,由美食评委们做出评定。在整个的活动过程中,孩子们与家长真诚交流,快乐参与。这样的过程里,孩子们释放了学习的压力,还学习于生活的本真。虽然次数不多,但足可以让孩子们记忆终生。

综上所述可见,作业是巩固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是教学活动的重要部分,教师要深入研究。康德说过:人的教育不能只是简单地、机械地接受训练,最重要的是使儿童学会思考。我们应该通过作业培养学生的良好思考习惯。达到好的效果,则必须对作业的内容和形式进行大胆地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江泽民语)这句话同样适用于作业的设计。实践告诉我们,只有创新了作业的形式和内容,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导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加速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才能使作业起到兼收并蓄的良好作用。

第四篇:语文作业论文新课改论文:浅谈新课程下的小学语文作业设计

语文作业论文新课改论文:浅谈新课程下的小学语文作业设

【摘 要】作业应该成为孩子巩固知识、快乐实践、创新的园地。教师应该引入现代教育理念,构建人文交互性作业评价机制,形成一套适合新课改的作业设计理念与方法。

【关键词】语文作业 设计 新课改

作业设计是教学工作中的基本环节,也是实施素质教育、进行课程改革的主要载体。教师布置适当的作业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和提高学生的学习成效。语文作业设计的探索对于教学实践的深化和教学理论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当前小学语文作业设计存在的问题

小学语文作业数量过多,形式单一,机械重复,往往是抄写生字词,解词造句写作文,反复写写要求背诵课文的篇章或段落,甚至连课后一些供理解课文内容之用的思考题也让学生抄抄解答。这种陈旧的作业设计和练习,虽然在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方面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弊是远远大于利的。

第一,小学生天性活泼好动爱玩,可大量的作业充斥了他们课外活动和自由生活的时间与空间,压得他们喘不过气来,有的甚至造成精神萎靡不振,产生厌学情绪。第二,学习的兴趣被埋没。大量机械重复的作业包袱使学生个性得不

到发展,特长得不到培养,智能得不到及时的开发,势必对学生的创造意识、创造潜能和创造智慧造成极大影响。第三,作过多的作业造成学生疲于应付,结果是书写越来越潦草,形成作业习惯、书写态度与作业质量的恶性循环。多年来,语文课外作业单调枯燥,缺乏弹性,偏重书本,脱离学生生活实际。这种封闭、僵化的作业模式,严重违背了新课标的教学理念,阻碍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和潜能的发挥,对学生的身心发展造成极大的伤害。

针对以上情况,改革作业结构、方式、内容,以激发学生的主体性,势在必行。现阶段,我们提倡的“减负增效”的内涵不应只是减少作业量,而更重要的是学生的独立获取知识的学习能力,维护学生的身心健康为目标,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优化作业设计,为学生长远考虑,让学生愿学、乐学,学有所值。

二、新课程理念下语文作业设计的原则

1、提升小学语文作业设计实效性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要精心设计作业,要有启发性,分量要适当,不要让学生机械抄写,以利于减轻学生负担。”这是基于语文作业设计的基础性上提出的更高一个层次的要求。因此,作业的效果不仅是体现在对于基础性知识的掌握程度,更重要的是通过练习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发展,进而为他们创新打下良好的基础。

好的作业不仅能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能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激发学生的探索激情。重点在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注重作业设计的趣味性和生活性

在作业的形式上下工夫,增加语文作业的趣味性和探究性,让学生体验乐趣,感受成功。

3、注重作业设计的实践性,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对课程改革的目标也做出了规定:要改变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的学风,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三、语文作业设计的几个类型

经过教学实践,我设计了以下几种学生感兴趣的、符合素质教育需要的、以促进学生能力发展为主的多元化作业类型。

(一)阅读与写作

1、模仿写作。借助范文指导小学生进行仿写,能激发小学生写作兴趣,提高写作能力,发展创造思维能力。在仿写时,要精心选择具有明显特征且具有价值的精彩片断。

2、联想写作。要求小学生根据原文的叙述,合理推敲故事的发展趋向,这样形式的练笔,能够培养小学生想象的完整性和完美性,把小学生的想象引向纵深。如《滥竽充数》

结尾写南郭先生只好偷偷地逃走,像这种滥竽充数的人逃跑后又会怎样呢?这就给小学生留下了很大的想象空间。对此,可让小学生在理解课文思想内容的基础上进行续写。

(二)课外阅读

新课标强调:培养小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注重课内和课外的有机结合。因此,我们在教学实践中,立足课内,注目课外,拓展性布置课外阅读作业,开阔小学生视野,帮助小学生积累语言,提高小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

1、开展预习性的课外阅读。让小学生围绕课文内容查找相关的资料,进行探究性的阅读。这样既可以提供背景知识,帮助小学生对课文内容的认识,又在阅读、加工整理资料的过程中参与了阅读实践。

2、与课文内容结合开展课外阅读。这种阅读是在小学生学完课文后,延伸性地阅读有关资料,参与语言实践。这些教学环节的设计,是从小学生心理特点入手,将语言文字,内化为自己的言语表达需求,使小学生在阅读中产生强烈的表达欲,从而实现语言与精神共生的目的。

(三)体验探究

《新大纲》明确指出:“要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优化语文学习环境,努力构建课内外联系、校内

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语文教育体系。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拓宽语文学习的内容、形式与渠道,使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丰富知识,提高能力”。因此,我经常设计做做类型的作业,让学生亲自动手实验。学生看重的并不仅仅是结果,更看重的是体验的过程、探究的过程和从中悟到的创新学习的原理和科学的精神。

(四)再现情境

对于那些意境很美的课文,教师可以采取画图的办法布置作业,让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动手画一画,再现课文的情境,让学生从画图中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美,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同时,小学生直观形象思维能力较强,对色彩鲜艳的事物特别感兴趣,教师布置一些涂涂画画的作业,让学生在画中学,学中玩,无疑会有好效果。再现情境作业不仅加强了学生的理解能力,还充分运用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实际画图的能力,达到了身心互动、手脑并用的训练效果。

(五)进行表演

教师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表演,通过表演,再现课文情景,使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从而内化为自己的语言。表演类型作业不仅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和表演能力。

语文教学只有超越课本、超越课堂,引导小学生走向现

实生活,才能真正实现语文能力的提高。通过语文作业设计要充分调动小学生兴趣,展现小学生的个性,使小学生的能力素养在不同方面得到了提高。语文作业设计的方法还有很多,在实施新课程标准的今天,语文教师要敢于创新、博采众长,从小学生的发展出发,以更好地促进小学生主动全面发展。

第五篇:新课改中语文自主学习的指导尝试

新课改中语文自主学习的指导尝试

城关中学李沁平

几年来,新课程教学改革轰轰烈烈,成效显著。作为教育教学前线的普通一兵,我积极地投身于这场教育大变革之中,努力学习新的教育教学理念,不断运用于语文教学实践中。

新课程的课究竟怎样上?采用何种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造?知识是我们送给学生的,还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完成的?我们组织的语文课堂的讨论是否真的有效?课改开始时,我和其他语文教师一样也有着深深地困惑。让我倍感欣慰的是,通过培训、学习和实践,我如醍醐灌顶,茅塞顿开,获益匪浅。

在这次新课改中,我尝试着把新的教育理念和学习方式引入到初中语文教学的中,指导学生积极地进行自主学习,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以新课改的实施为契机,以尊重学生为前提,落实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他们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现在我们正在实施的新课程改革着重强调语文课堂教学是学生在教师积极指导下的自主学习,但是在长期以来的语文教学实践中,“学生为主体”的理念却得不到真正的落实,很多教师在具体的教育活动中希望学生顺从、听话;于是就有了老师专场演讲式的“满堂灌”、“一言堂”;就有了学生正襟危坐的“聆听”。课堂上积极主动地举手发问的学生凤毛麟角,喜欢听讲,不喜欢思考;爱照着练,不爱用心去创造。

要使学生这一学习的主体能够主动地探索、发现和体验,教师必须适应新的课程改革,切实转变观念,树立以学生为主的教育价值观,真正把课堂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教学中要着力组织、激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刺激学生的发现欲,从而让他们的主动性、创造性得到充分地发挥,鼓励他们敢于在别人未发现问题的地方大胆质疑,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权利和学习个性,让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得到充分地体现,使我们的语文课堂达到这样的状态:学生敢想、敢说;愿意想、愿意说。

语文教学之所以要保证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也是由语文本身的特点决定的。中国语言文字本身就具有模糊性,由此也就决定了文学作品的丰富性和多义性。一篇文章往往能提供给读者多角度的理解,正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因此,对一篇文章,就应该允许有各种不同看法的存在,允许有自己独特的视角。既然如此,学生提出自己不同于老师、不同于教参的理解,又为何不可呢?教师的作用是指导学生学会阅读、积累、运用,而并不是一定要学生接受老师的观点。只有这样,我们的语文教学才能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体现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以学生为本的教育价值观、扬学生所长的教育过程观、发展性为主的教育评价观、循序渐进的教育教学观”,才能真正让学生有属于自己的思维空间,从而使学生在主动进行语文的自主学习中增进思考力和创造力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二、以课堂提问为突破口,营造使学生自主学习的氛围。

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们在符合他们身心特点和发展水平的探究活动中,常常兴趣盎然,情绪高涨,接受知识、运用知识的效率也特别高。可见,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对语文课的自主学习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只有学生对学习内容充满兴趣和疑问,其思维才会处于积极主动的活跃状态,从而产生学习的欲望,积极主动地去阅读思考,对课文做出较为深刻甚至是独到的解读和评判,才会有自身深刻的感悟和启迪。我常想:如果学生连语文课都不愿上,这是我们语文教师最大的败笔、渎职和悲哀。

要上好一节语文课,使课堂始终处在一种积极主动的氛围之中,单靠一两个提问是不够的,它需要我们站在高处,从整节课、整篇课文来谋划,设计出一组有层次、有步骤的系统化提问。这样的提问才有一定的思维深度,才能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欲望,认真解读文章,使课堂学习从多方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乃至创造能力。如在学习童话《犟龟》一文时,就可以采用这种分层设问的方式进行教学。我设计了一组问题:犟龟的基本性格是什么?这个问题学生较容易回答出来;然后再问:他要参加的是狮王二十八世的婚礼,可是,它最终参加的却是狮王二十九世的婚礼,小乌龟是成功还是失败?这下学生的热情高涨,纷纷回答;在此基础上,我继续设问、启发:他虽没有参加狮王二十八世的婚礼,但有一点是它是有收获的,那是什么?学生由于有了前面的问题作铺垫,可以不费劲地回答:“克服了艰难险阻”。最后,我又顺势利导,提出下面有一定深度的问题:成功的意义到底何在? 这样一组从易到难、环环相扣的设问,使学生在自己的诱导下,学生的热情空前高涨,在反复研读课文的过程中,学生对本文的重点难点很容易地就解决了,同时认识和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得到了提高。

三、以课堂讨论或辩论为多种展示形式,努力营造有亲和力的语文课堂教学气氛,促进合作,促进各个学习主体的主动探究。

新课标下学习方法转变的关键是提升学生学习的本质,解决怎样学的问题。新课程标准提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尤其是启发式和讨论式,鼓励运用探究性的学习方式。语文课发挥学生主体探究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离不开课堂讨论和课堂辩论这种教学形式。但是,教师必须在策划、组织学生学习活动上多下工夫,促进学生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投入到语文学习中去。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就要求教师真正作到“以学定教”,学生已理解的坚决不讲,不是教学重点的不讲或少讲,应当鼓励学生认真思考,鼓励他们质疑问难的探索,帮助学生克服思维惰性,帮助学生摆脱“尽信书”、“尽信教师”的思维桎梏,并通过与老师、同学的交流激活思维,发展创新能力

其次,我积极改变备课、授课的方式,把自己的“教学目标”改成学生的“学习目标”。授课时,留给学生充足的自主活动空间、时间,让学生充分思考和探索,拓宽他们的思路,进行多角度的思维。这时自己的任务就是为学生的讨论、辩论能获得预期的效果提供帮助和指导,把自己定位于“学生的指导者、学生的合作者、学生的服务者”,帮助、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在学习文言文《曹刿论战》一文时,我就曾组织过一场“庄公真的‘鄙’吗?”讨论会,引导学生结合时代背景辨证分析鲁庄公的形象,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会上同学们畅所欲言,有的同学说:鲁庄公作为国君,在国难当头的时候,不仅能够接见曹刿,而且还能诚恳地与之探讨战前的政治准备,礼贤下士,任人唯贤,这说明他是开明的,这在当时封建专制社会是难能可贵的。还有的同学说:在长勺之战中,鲁庄公作为国君虚心听从曹刿的指挥,甘愿扮好“配角”,说明鲁庄公具有明君的胸怀„„最后,同学们一致公认:鲁庄公并非传统说法的昏君,而是一位明君,只不过是一位缺乏军事才能的明君罢了。同时,引入文言文《马说》进行比较。

四、以写作为依托,形成自主学习的结果。

学生的自主学习重在过程,重在学生思维方法的学习和思维水平的提高。这一学习过程不在于学生观点是否新颖,见解是否独特,而在于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所体验到的学习乐趣,在于他们对课文的深入理解、领会后的倾吐和表达,而这种自主学习与探究的过程正是新课程标准所要求的。因此,在进行完课堂讨论或课堂辩论后,我往往要求学生把他们讨论、辩论的结果、心得

写成小论文或读后感,就课文的思想内容、写作特点的某一点写出自己的认识。有时还要求学生对课文进行改写、缩写、扩写等,不作过高要求,以此来培养他们的探究意识和写作能力。在写作中,我要求他们做到行文规范,符合逻辑,观点鲜明,论据充分不空发议论。

如在学完小说《故乡》之后,同学们就写出了《我说闰土》、《我眼中的杨二嫂》、《新时代的故乡》等文章,学生们深入挖掘教材,各抒己见,由表及里,全面深刻地分析了人物形象,从而带动了对文章主题的理解以及写作能力的提高。

五、在学生的自主学习中,坚决避免“放大羊”,教师应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合理调控,避免师生走入误区。

1、学生的课堂讨论不分难易,甚至无价值的问题也讨论。

2、学生发现问题后,教师应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阅读讨论,避免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机械地赶时间,致使学生的自主学习成了“水中月”、“镜中花”,无实际意义和效果。

3、学生的自主学习应定位于学生的“学”上,每节课应让学生学有所得,但不可学得过多,有时一节完美的语文课完全可以有些遗憾之处。

4、学生的自主学习应避免过分强调学生的自读自悟,失去教师的积极调控。学生的自主学习应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之下的自学过程。新课程形势下,语文教学重心向学生的自主学习转移,并不意味着教师的作用的淡化,相反对教师的自身素、驾御课堂的艺术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5、学生自主学习学习中的合作、讨论、发言,应避免优等生唱“独角戏”,学困生毫无发言权及立足之地。

6、学生的自主学习应避免偏离语文教学的特点搞苦求所谓的“创新”。实践证明,学生在语文教学的自主性学习活动中焕发了极大的热情,在教师的引导下,同学们深入挖掘教材质疑解疑,尝到了语文学习的快乐,他们的主体创造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下载新课改中语文自主创新作业设计论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新课改中语文自主创新作业设计论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新课改下小学语文作业的设计

    新课改下小学语文作业的设计 【内容摘要】 作业与教育活动的其他各个方面有着密切的关系。它既是教师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又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作业......

    语文实践作业设计论文

    浅谈小学六年级语文实践作业的设计 南江县南江镇第二小学龙聪明 语文作业是语文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但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语文作......

    浅谈新课改中自主、互助、探究式语文教学

    初中语文论文 浅谈新课改中自主、互助、探究式语文教学王继云 袁振东 青州市十八里屯初中 联系电话:*** 浅谈新课改中自主、互助、探究式语文教学 摘要: 自主、合作......

    小学语文新课改论文

    小学语文新课改论文 《如何提高语文教学的实效性》 作者:佚名 论文来源:中国小学教育网 点击数: 小学语文新课改论文 《如何提高语文教学的实效性》 6397 更新时间:2007-9-23......

    创新作业设计 共享语文魅力

    创新作业设计 共享语文魅力 ——浅议初中语文实施“减负提质”的策略 元氏县第七中学闫会芬 关键词:减负 提质 作业设计 摘要:“减负提质”其内涵是减少课内外那些机械重复、......

    高中论文 浅谈创新地理教学设计在地理新课改中的应用

    湖北省武汉市三角路中学高中语文论文 浅谈创新地理教学设计在地理新课改中的应用 由乌美娜教授主编的《教学设计》一书将教学设计定义为“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

    创新作业设计

    优化作业设计,减轻学生压力,延伸兴趣 曹王二中李麦霞 好的课外作业的设计,不仅仅是知识、技能的巩固和训练,而且是给学生创造出再学习、再实践、反思所学、探究问题的空间。作业......

    优化小学语文作业设计,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论文

    摘 要:小学作业设计与小学生的创新能力密切相关,所以优化小学作业设计意义深远。本文从作业设计与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入手,探讨了我国小学作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并就语文科目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