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语文作业的创新
语文作业的创新
语文作业创新设计的探讨
350多年前,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他的代表作《大教学论》中提出,教学的目的就在于:“寻求并找出一种教学的方法,使教员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可以多学;使学校因此可以少些喧嚣、厌恶和无益的劳苦,多具闲暇、快乐和坚实的进步……”这段话至今仍对我们教育工作者有积极的指导意义。课内的时间是有限的,学生多学的很大一部分应该在课外去实现,结合语文教改研究性学习的精神,作业的布置就更要体现出实效性、创新性。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续,是对研究性学习的补充和拓展。华东师大二附中语文教研组对于作业的解释是这样的“通过长期的、大量的、平凡的研究训练,让学生养成严谨的态度、批评的意识、独立的精神,以及相应的合作能力和实践习惯”。我认为这个解释很有道理。语文作业的布置可以多样化,例如给课文画插图、尝试诗词的创作、创作童话,寓言、作家作品比较研究、甚至摄影等等。我在上了《周亚夫军细柳》、《小石潭记》两篇文言文后,都布置了给课文画插图的作业,学生在构思、创作的时候不仅要考虑绘画的内容,更要对画面的整体协调负责,而且绘画中要充分考证当时的历史背景(包括哪个朝代、当时的服饰、兵器、马车等),这样学生的创造性和研究性思维能力得到了很好的培养,从而促进了学生语文综合表达能力的提高。在上视听单元的时候,我布置了摄影的作业,要求学生运用书本上提到的电影分镜头的方法,为学校的喷水池拍摄5分钟的短片。学生创造性的策划让我这个老师大跌眼镜,在课堂上播放的时候,学生的反映非常热烈,有一部片子获得了95的支持率。我一直以为,课外知识的获得方法应从课内传授的技能转化而来。没有课内技能与知识的传授,就直接进入实际的操作过程容易在实际操作层面上出现误区。所以研究性学习的目的是最终让学生实现主动地“参与性学习”,它表现为主动地参与课本知识的学习,主动地参与课外知识的探讨,以达到研究性学习的目的。现在有些学生在确定自己研究性计划的时候容易犯选题过大,过深的毛病,比如研究“鲁迅”、研究“红楼梦”等。在这里教师的指导就尤为重要了,我主张一切从课内入手,以课内为基点,逐步向课外延伸。初二年级上半学期有一篇自读课文《香港海洋公园》,全文采用空间和时间交替的游览顺序,非常清晰地介绍了海洋公园的特色,是一篇游记类的好文章。在作业的布置上我花了一番脑筋,既要学生知道游记的空间感,又要学生体会一种参观的次序感,怎样把它们融合在一起呢?最后我布置了一项这样的作业:假如有一支外省市的教育参观团来我校参观,请你为他们设计好参观线路并用图表示。学生们特意利用中午的时间,自己先在校园内进行实地考察,然后对照校门口树立的校园平面示意图,设计自己心目中的最佳路线,最后画在纸上形成图文并茂的作品。最近有关专家曾发出这样善意的呼告:“语文,不需要哗众取宠的新潮!不需要华而不实的热闹!不需要空中楼阁的能力!”为此,我想通过作业的设计和创新迈出语文教改坚实的一步。(董亮)单位:上海市梅陇中学丹巴路1588号200333第二篇:创新作业
一.
1.随着电子商务的兴起,越来越多的商家也选择网络作为新的商品销售途径。在我国,网络购物仍然是新的商品销售途径。在我国,网络购物仍然是较新的消费模式,消费者对它的理解和接受很有限。传统的现实中上街购物的消费模式相比,它拥有诸多颇具诱惑力的优势与特色,让消费者不得不为之侧目。网络购物可以节约购物成本,不受地域和时间的限制,极大的增大了购物的便利性,因此在人们工作生活的节奏不断加快的物价水平不断上涨的今天,人们开始接受这种全新的购物方式和购物理念。
另外,现代的青年们都追求个性和自由,极力展示自我的个性。DIY的形式和草根创作精神在时下年轻人的生活中逐渐风靡起来。
如果网络购物和DIY的形式结合起来如何?也就是说,作为追求个性的我们是不是对网店中的鞋,衣服,饰品有自己的见解和看法呢?有时候我们可能对其版型和颜色的结合不大满意,然而又不存在符合自己癖好的颜色或版型,那我们是否可以在网购网站上建立一个专区,登陆的用户可以在该区域进行DIY设计,设计出的样式经过用户确认后缴纳一定的工本费和交易费,交与服装制作厂,制作出个人喜爱的款式。根据这种草根式的创作,又会激发出其他用户的创造热情,从而使这个产业得以运作下去。我相信每个人的生活从此必定更加具有独特性。我想难点将是如何定义服装的品牌以及生产成本对衣服版型的制约。
2.火车刹车时候要产生很多的热量,如果将这些热量收集起来,转化为电能,支持火车内的用电系统,将是一个好的能源来源。
3.人民币的表面比较脏,能否生产出一种颜料使其免于灰尘和油渍的侵染。
4.平时洗完衣服后晾衣服时候由于风的原因经常会将衣架刮歪甚至刮飞,可以在衣架上加载一个夹子,让夹子和晾衣绳固定好,这样,即使刮风也不会将衣服刮跑了
二.
学习这门课,让我对创新有了新的认识,原来创新就在我们的生活中,只要平时注意观察生活,多多思考,就能碰撞出创新的火花。要逐渐学会用熟悉的眼光看熟悉的食物,用陌生的眼光看熟悉的事物,每个人都将是发明家。
创新不是玩乐,要用缜密的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对周围的食物进行冷静的思考,运用多种创新方法让熟悉的事物变的更加符合我们的生活习惯。如:
一.联想法;二.组合法;三.分解法;
四.类比法;五.移植法;六.演绎法;
七.形象思维法;八.灵感法;
九.专利情报分析法;十.智力激励法;十一.检核表法;十二.自然现象探求法。
令我印象比较深刻的便是移植法对创新事业的贡献,如今许多事物都兼有好几者的特性,如抗棉铃虫的棉花,就是移植于苏云金杆菌的基因;雷达移植于蝙蝠的声纳系统;飞机的两翼移植于飞鸟的翅膀……这些例子说明,创新是没有止境的,要善于联系事物间的共性,利用事物的特性,灵活运用,才能得到好的新发明,新事物。
三、我认为老师应当将视频在课堂中的比例放大,因为那样可能会更加形象,让同学们有更多的思考空间和思考时间,有助于同学们对创新思维的理解和应用。内容可能略显枯燥,建议老师能给同学们更多的当堂思考题,使同学们相互交流和讨论,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
第三篇:浅谈如何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创新探讨
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创新探讨
摘要:作业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对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记忆和巩固以及学生良好思维品质与智力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如今,随着新课改在我国的不断推进,在作业的设计上要求也越来越高,如创新作业设计,全面认识作业的意义和价值,在内容和形式上要多种多样,让学生运用各种感官去完成,使作业成为学生巩固知识、快乐实践的园地,从而促进高效课堂的构建。结合教学实践,对小学语文作业的创新设计进行探究和描述,希望可以通过作业设计这一措施实现小学语文高效果、高效率、高收益教学,即实现高效课堂的构建。
关键词:小学语文;高效课堂;作业设计;层次性;趣味性
当前的小学语文作业无非是重复老三样,即“抄、默、背”,形式机械且枯燥,内容单一且繁琐,这让学生觉得苦不堪言,严重抑制了学生做作业的兴趣,最主要的是阻碍了学生个性化的发展。鉴于此,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就必须对作业的设计进行创新,调动学生做作业的积极性,以此促进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下面,笔者就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对创新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具体方法谈几点个人意见。
一、作业设计要富有趣味性,激发学生浓厚的参与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作业的设计上亦是如此,我们只有结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设计富有趣味性的作业,才能让学生喜欢做作业,并对下一次作业产生期待心理。所以,我们在设计作业时不要总是以指定的题目进行“回答”或“抄写”训练,而是要体现趣味性,让学生产生做作业的兴趣,以兴趣盎然的心态去完成作业。
比如,教学完《晏子使楚》这篇课文后,我给学生布置了如下两项作业:(1)在生活中,你一定见过巧妙地运用语言来解决问题的情景吧,回忆一下,把最精彩的对话以文字形式写出来,课堂上与大家分享语言的魅力;(2)自由结合成小组,将课文改写成剧本,然后各个小组进行排练,在课堂上将剧本情节演绎出来。这样,我通过给学生布置这两个形式比较新颖的作业,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参与兴趣,尤其是第二个角色扮演的作业,它符合小学生善于表现、爱模仿的特点,能够吸引学生的积极参与,进而以兴致勃勃的心态去完成,对于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起到了奠定基础的作用。
二、作业设计要注重生活性,让学生感知语文的学习价值
新课改提出“语文应走向生活,生活里也应有语文”,所以,我们在设计语文作业时,应该融入生活的元素,赋予作业生活化气息,让学生在作业中感受生活、体验生活,从而让学生感知到语文的学习价值,进而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去完成作业,并且在以后学习语文知识时投入饱满的热情和情绪,从而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提供保障。
比如,在学习《地震中的父与子》这篇课文时,在学生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受到了父爱的伟大力量之后,我给学生设计了内容如下的作业:(1)回忆自己成长过程中父母为自己做过且印象深刻的事情,然后以《你总是和我在一起》为题,将这件事情描述出来;(2)回家后为自己的父母做几件暖心的事情,如给他们做一顿饭,为他们洗洗脚、洗洗衣服、端一杯热茶等等,让父母感受到自己对他们的感恩和孝顺之情。这样,我在设计作业时通过融入学生的生活,实现了作业设计的生活化,拉近了学生和作业之间的距离,也让学生感受到了语文学习的价值,从而在日后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去学习语文。
三、作业设计要具有层次性,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发展
不同的学生有着不同的学习能力、接受水平、兴趣爱好等,所以我们在设计作业时如果采取“一刀切”的形式,那么就有可能出现有的学生吃太饱、有的学生吃不了的现象,这就需要小学语文教师对不同学生有不同的作业要求,如设计富有层次性的作业,即针对不同语文水平的学生,设计不同的语文作业,以此激发全体学生做作业的兴趣,并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发展,从而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创造有利条件。
比如,在学习了《白杨》这篇课文之后,我给学生设计了如下作业:语文水平较低的学困生,对本课的生字生词进行抄写,并用“哪儿……哪儿”和“不管……不管……还是”进行造句;语文水平一般的中等生,除了完成学困生需要完成的作业,还要通过解析词句来体会文章的写法;语文水平较高的优秀生,除了完成学困生和中等生要完成的作业,还要利用借物喻人的写作特点,写一篇作文。这样,我通过给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不同的作业,使全体学生都能产生做作业的兴趣,并都能在语文水平上获得不同的发展。
综上所述,在新课改全面盛行的大背景下,我们一定要对小学语文作业的设计进行创新,让学生愿意以主动积极的态度去完成,以此帮助学生巩固和记忆在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并促进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作业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对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记忆和巩固以及学生良好思维品质与智力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如今,随着新课改在我国的不断推进,在作业的设计上要求也越来越高,如创新作业设计,全面认识作业的意义和价值,在内容和形式上要多种多样,让学生运用各种感官去完成,使作业成为学生巩固知识、快乐实践的园地,从而促进高效课堂的构建。
第四篇:创新作业设计 共享语文魅力
创新作业设计 共享语文魅力
——浅议初中语文实施“减负提质”的策略
元氏县第七中学闫会芬
关键词:减负 提质 作业设计
摘要:“减负提质”其内涵是减少课内外那些机械重复、低效的活动,提高学生学习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和综合素质。要实现“减负提质”,一方面要狠抓课堂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挖掘学生的潜力,使学生“想学习、爱学习、会学习”,把学生从题海中解放出来,真正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另一方面,要优化作业设计,既巩固所学知识,又培养创新能力。优秀的作业设计,不仅可以巩固课内知识,而且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发智力,拓展知识面,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常常憧憬带着学生一同欣赏雪景,领略“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壮观;带着学生一同仰望夜空,感悟“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慨叹;带着学生一同踏春游玩,寻觅“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的兴奋„„可是,我被如山的教学任务压弯了腰,而学生在题海中苦苦挣扎,几乎窒息。如何既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同时又提高了教学质量呢?
我们所倡导的“减负提质”的核心是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从兴趣入手,充分尊重孩子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努力培养和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其内涵是减少课内外那些机械重复、低效的活动,提高学生学习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和综合素质。
要实现“减负提质”,一方面要狠抓课堂教学,“向45分钟要质量”。当然不是整节课乏味地讲解或机械地练习,而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挖掘学生的潜力,使学生“想学习、爱学习、会学习”,把学生从题海中解放出来,真正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另一方面,课后作业是教学工作的关键环节,也是评价学生知识掌握、能力形成、情感体验的一种基本途径,更是洞察教学理念更新的窗口。优
秀的作业设计,不仅可以巩固课内知识,而且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发智力,拓展知识面,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减负不是目的,而是手段,要用减负这个手段,最终实现学生健康快乐成长的目标。
在此,我对初中语文作业设计的现状做简单分析,同时探讨一下初中语文作业设计如何转变观念,突破创新,实现“减负提质”。目前,初中语文作业设计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统一完成的作业多,自主选择的作业少
教师布置作业应该面向全体,照顾差异。班里几十名学生,其学习能力和发展水平是不均衡的。我们都清楚地知道一个学生背诵课文正确流利不代表所有学生都能如此,同样一个学生默写诗词出现错误也绝不代表全班学生都是这样。而许多教师不够重视这一差异,作业内容统一,难易程度统一,完成时间统一,出现“优秀生吃不饱,后进生跟不上”的局面。
二、巩固基础的作业多,实践创新的作业少
大多数作业是为了巩固所学基础知识,如:抄写词语,背诵课文,默写诗词等,往往一写就是几遍甚至十几遍,认为写得越多记得越牢。却不曾想到,这样机械地写作业与搬砖一样同是体力劳动,根本不经过大脑,只是在浪费时间浪费生命!以致学生出现书写潦草,偷工减料,“只求速度,不管质量”,甚至家长代写的现象。作业中很少涉及能力提高和创新思维的题型,各种教学资料上的练习题都做不完,所以教师也不再设计专项能力提升的作业了。
三、作业评价程式化,学生漠不关心
我们知道,批改作业要以正面鼓励积极引导为主,树立学生学习的信心,激发他们克服困难的勇气,切忌横加指责。可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学生的作业本上的评语只是“优、良、可、差”或者“较好”“努力”,学生早已对此漠视麻木,不会关心或期待下次作业会得到怎样的批语。学生的作业“优”在哪里?“差”在哪个方面?朝哪个方向“努力”?相信教师短短的一两句话就会使学生眼前一亮,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那么,作业设计如何实现既“减负”,又“提质”呢?我建议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作业有层次,学生可选择
人之五指尚且有长有短,学生不可能素质能力都一样。所以作业要个性化、多样化、层次化,让学生选择自己适合的类型,使不同程
度的学生都学有所得,语文素养都得到训练和提高。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可设计以下阶梯型作业:
1、识记重点词语、注释,背诵课文第二段和第七段;
2、读“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这段语句,体会这些词语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并运用这一句式仿写一段话;
3、体会并学习“捕鸟过程”一节中动词连用的妙处,然后自己写一段话,也用上一系列动词。
4、你怎样看待“我”在私塾里的读书生活?怎样评价“三味书屋”里的先生?你理想中的学校和老师是怎样的?写一篇短文谈一谈。
再如:《父亲的谜语》一文:
1、识记重点词语;
2、说说课文围绕“猜谜语”写了哪些事情?
3、课文用猜谜语贯穿全文,写出了父女亲情,一个动作,一个眼神都饱含深深的爱意。写一篇短文,通过你的亲身经历,谈谈你所感受到的父爱、母爱。
二、鼓励思维创新,不恪守标准答案
如《精卫填海》一文,可让学生把“精卫”和《愚公移山》中的“愚公”做对比分析,总结其形象特点,是不畏险阻、勇敢坚定,还是不自量力、固执自负?允许学生各抒己见。
再如《胡同文化》一文,先让学生讨论胡同文化的内涵有哪些,然后自由发言,说说“胡同文化”与当今社会的“高楼文化”相比,哪一个更封闭?
三、人性化评价,激励性批语
学生辛辛苦苦完成的作业尽管可能出现一些错误,但也希望得到老师的肯定,作业的批语是师生无声的交流与沟通,可以使师生关系更融洽。所以批语应该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爱,领悟到老师的期望,欣赏到老师的修养,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促进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进而使学生用心完成每一道题,认真写好每一个字,对每一次作业批语都满含期待。我搜集了一些不错的批语,在此与大家一起分享:
1、相信你下次写得更好,加油呀!
2、你的作业工整干净,只是有几个错别字,认真改正,希望下次不要再写错啊!
3、做题有些马虎,望深思慎行!
4、每次打开你的作业本,都能欣赏到你那清秀的字体,真棒!
5、你的点滴进步,老师都看在眼里,喜在心头。
6、这次作业比以前工整多了,看来你是个很有上进心的孩子,坚持下去,相信你会写得更好!
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减负”声浪高涨的今天,初中语文作业问题已成为老师、学生、家长乃至整个社会关注的焦点,无效性作业、重复性作业、机械记忆性作业、惩罚性作业受到一致批判。我们要重视研究和设计“减负提质”型作业,巩固和应用所学基础知识,培养独立的学习技能和良好学习习惯,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让作业成为语文课堂的有益补充和延伸,成为培养和发展学生能力的一座桥梁!
参考文献:《中学语文教学研究》 主编:苏立康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2003年出版
第五篇:创新 演绎语文作业的变奏
创新 演绎语文作业的变奏
[内容摘要]据调查,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有71%的学生因为作业而伤脑筋,有36%的学生将不要布置太多的作业、少写作文和日记等作为对语文老师最大的希望。我们教师能不能设计一些既能深化课堂学习又有趣,而且具有一定挑战性的作业呢?2000年,作为语文老师的我,开始了这方面的探索,我把它称作“作业的变奏”:积极引入现代教育理念,构建人文交互性作业评价机制,形式上追求活泼多样,内容上体现个性化、生活化和社会化,形成了“以自主学习为主线、以人文互动为主体” 的作业设计与指导策略。
[关键词]创新 自主学习个性化 人文 互动
语文是富有创造性的学科,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时时处处都充满着创造和创新。目前创新教育在阅读教学中已被教师们充分注意到,然而很少会有人留意学生的作业也同样需要创新。作业是语文教学评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生的知识在作业中获得,技巧在作业中掌握,能力在作业中形成,思维在作业中发展。作业不应是单一枯燥的文本,而是富有色彩、充满情趣、体现创新的多元复合体。2000年,作为语文老师的我,开始积极引入现代教育理念,构建人文交互性作业评价机制,作业形式上追求活泼多样,内容上体现个性化、生活化和社会化,形成了“以自主学习为主线、以人文互动为主体” 的作业设计与指导策略,演绎着语文作业的“变奏曲”。
变奏一:“文本作业” 变为“个性形式”
传统的作业练习中,教师往往忽视了指导学生充分运用感官,全方位、多角度地感知和认识事物,也很少鼓励学生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现其学习、思考的结果,最终导致作业只是师生之间浅薄的文本符号的往来。学生个性得不到发挥,创造潜力也得不到挖掘,难以由此获得可持续性发展的学习能力。
新课程中作业的设计应是开放的,应努力实现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作业应成为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一座桥梁。我鼓励学生在做作业的时候,可以用图画、照片、剪报、互联网资料来表达,甚至可以用手工制作、植物叶片,用创作的乐曲,用摄录的活动录像,用排练的短剧或小品来表现„„鼓励学生以看、听、触、闻、尝、摸和想像等多种手段感受知识的存在、进行学问的探讨,完成生动活泼、精彩纷呈的作业。
如学习了古诗《江雪》,让学生根据诗文画一幅“雪天垂钓图”,体会孤舟独钓的凄清景象;学了《曹冲称象》,让学生动手做实验,验证课文所学的办法;学了《一次科技活动》,让学生动手制作模型;学了《琥珀》,让学生试作一个“琥珀”;学过《桂林山水》、《趵突泉》、《日月潭》等课文后,举办“我的足迹”摄影展览;春天到来的时候,可布置学生到大自然中去寻找春天的足迹,可以到春风中去放风筝;可以搜集赞美春天的诗歌、散文,举行“春之声”诵读会;可以写和春天有关的任何题材的习作;可以拍摄一组反映春景春趣的照片„„
学生在完成这类作业时,不仅充分学习了教材内容,还广泛涉猎与教材相关的文学、生物、绘画、历史、信息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和走进社会生活。这样,作业就不仅仅是一个载体,而是一个极好的凭借,由此激发学生进行多方面的感官体验,在愉悦合理的情境中利用熟悉的材料来挖掘和展示自己的潜能,与这些材料或环境不断产生互动,自然地显现出各自不同的智力类型和能力倾向,不仅获取了许多知识信息,锻炼了全面参与学习的能力,还得到了大量的愉快而难忘的体验。
变奏二:“被动完成” 变为“自主学习”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作为教育者的教师,必须尊重受教育者——学生在受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为此要尽可能的创造条件,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而传统的语文作业无非机械、重复地抄写,令人头疼的背诵,题目陈旧的作文。学生犹如疲惫不堪的渔夫在无边的苦海漫无边际地漫游。为此,我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教完生字、新词后,不再让学生机械抄写,那些已经记住的生字、新词可以不抄写,难记的字就读一读,记一记,再工工整整地默写一次,布置作业时充分信任学生,承认学生学习的潜能,让学生自主学习。结果他们想方设法不抄生字,记生字更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学习效率竟大大提高了。如有位学生记“赞”时说:“有两个先生家里有很多宝贝,我称赞他们真有钱。”字形、字意、运用全会了,我想这不得不说是“创新思维”帮的忙。
变奏三:“整体统一” 变为“体现层次”
学生是有差异的。有差异的学生做无差异的作业,势必会造成有的学生“吃不饱”,有的学生“吃不了”的现象,这样,学生的语文能力的发展就会受到遏制。承认并尊重这种差异性,是主体性学习的一个重要特点。作业的设计和布置也可一改以往命令式、强制式,给学生的作业也开设一个“自助餐”,让学生有一个较为宽松的作业氛围,使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都能较好地参与作业,培养语文能力。
如学习了古诗《小池》后,我设计了以下几项作业:A、背诵、默写古诗《小池》。
B、《小池》描写了怎样的一幅画面?发挥想像写一段话。
C、学习作者杨万里的另一首古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比较:两首诗中所描绘的景物的异同。A项是巩固练习,旨在积累语言;B项是写话训练,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诗句;C项作业期望学生迁移学法,提高阅读能力。这三项作业由易到难,层层递进,给了学生一个选择的范围,能力强的可选择较难的做,能力弱的,可以做简单的。但是,小学生又具有好奇、争强、好胜的心理,有的学生往往会知难而进,又有一部分学生会在自己的“最近发展区”去跳一跳,摘到“果子”。
变奏四: “标准答案” 变为“合理回答”
创新能力培养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创造想象能力的培养。爱因斯坦曾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美国一学生说“鸡蛋里孵出里根总统”,却受到了老师的表扬,试想如果类似的事发生在我国,也许很多人要大骂他是笨蛋,或一笑置之。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的学生都是不敢越“标准答案”一步。当作业“雪化了变成 ”,学生回答“变成春天”,如果我们用标准答案“水”来将他的回答一口否定,那么这位学生的想象力也将被我们扼杀了。黄全愈博士的《素质教育在美国》一书中讲到:“创造性只能培养,不能教!”“有‘创’才有‘造’。所谓‘创’就是打破常规,所谓‘造’就是在打破常规的基础上产生出具有现实意义的东西。”如果我们拒绝学生打破常规的举动,那我们也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拒之门外。学完《争吵 》一课后,我布置了这样一个问题让学生思考:你喜欢文中的谁?喜欢他的什么?大部分学生谈到喜欢克莱谛,有一个学生却对克莱谛的做法提出了批评意见,认为
克莱谛只看重友情,忽略了原则,应该对“我”的报复行为提出批评。我认为评价这样的回答不在于看学生提供的答案是否标准,而在于看他的思维过程。也就是说不在于看学生答的是什么,更重要的是看他为什么这样说,说的有没有道理,有没有独特的思维方法和理解角度,这种与众不同的意见有新意,应予以肯定。
总之,我们必须冲破“标准答案”的樊篱,变“标准答案”为合理回答。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尊重个人见解.允许学生与同学争论答案,最后自己得出正确答案,而不是一味由教师下定语。
变奏五: “单一评改” 变为“人文互动”
对学生的作业进行科学、全面的评价,能起到激励、教育的作用。因此,教师在批改作业时,要善于发现并欣赏每个学生的创新活动。
一本看似单一的作业,蕴含着一个学生的个性特征。对于一个教师来说,它提供了许多稍纵即逝的教育契机。教师的每一次作业批改,都应当及时抓住学生的思想动态,主动介入其学习生活乃至心灵世界,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教育他热爱生活,鼓励他勤奋学习,解答他的疑难困惑,指点他走出挫折,为他提出合理建议,分享他的成功快乐,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学会生活、学会做人。
一个同学在作业本中粘了两份折纸,并留言让我打开看看。原来是涂满黑乎乎铅笔印的纸片,隐隐约约可以看见两枚硬币的图案。这一下使我联想起童年时候的情景,我也曾调皮地把纸片蒙在硬币上,使劲地用铅笔在纸上涂抹,然后举起来和同桌比一比,看谁的更清楚„„想到这儿,我在作业本上写下了我的评语:“看来,你花了许多功夫,很认真!王老师小时候也这么做过,不同的是,我挨了老师的痛骂,呜„„”你猜,学生看到这样的话语,会想些什么呢?第二天,作业又交上来了,在我的评语后面多了一行小字:“哦,是吗?看来你比以前的老师好多了!”
你看,这样不仅让学生了解到自己的做法是可行的,还让学生感受老师的宽容与和蔼。所谓“亲其师,信其道”,不就是这个道理吗?
师生之间有了信任后,有时学生会在语文作业后面询问一些其他学科的疑难问题,出几道奥林匹克数学题,问几个英语单词,考几个常识问题,猜一道不知从哪儿找来的脑筋急转弯„„这要求老师掌握多少知识啊!有时候,学生有意要考一考我,出的题不但陌生,而且在一般的工具书中也难找到。我就迅速地打开电脑上网去搜索。现在,每到批改作业,我桌上的电脑总是开着。
评价学生的作业,不仅要评价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还要评价非智力因素,评价学生在作业过程中的兴趣和习惯,评价学生在作业过程中的创造意识的体现,创造水平的提高,创新习惯的养成。评价时应多采用激励的方法,我从不吝啬自己的表扬,当发现他将字写得工整了,发现他组了一个很特别的词语,发现他的日记又多了几个精彩的句子„„一句真诚的赞语,可以让学生欣喜很多天!
评价还要尊重每一位学生,尊重学生的学习成果。尽量捕捉作业中的亮点,如有的学生字写得好,增加评价写字质量这一项;有的学生理解与众不同,富有创新,在作业本上画上一个笑脸;有的学生的作业质量高,令人赏心悦目,给予“作业能手”的称号。
这样我每天面对的都是崭新的、充满天真灵气的作业,在这里,学生和教师之间是那么地默契,是最真诚的朋友和伙伴。在这里,学生感受到教师的才华、学识、风度和修养,体验到民主的氛围、平等的交往、纯真的情趣和进步的快乐。一句话,普通的作业活动,应是一种师生共同进行学识交流、情感沟通、志趣相融、教学相长的发展过程,应成为学生人文素养形成、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