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文与道进杂文随笔
大凡千古名文,动人心魄,既是艺术美的集粹,更是思想深泉的喷发。
一名作家的思致有多深,艺术的表现性就会有多强。一切优美的艺术形式都是作家思想内涵的生动形象呈现。作家融入的道有多深,那么作家的艺术天地就有多广。作家的器识、胸怀俱来自于作家生活的广阔背景。作家的生活背景有多广阔,那么作家的器识与艺术表现性就有多广阔。
一切艺术的优美性来自于作家对所钟情对象的反复仔细体察。作家贵在于能够抛弃一切,忘乎所以地沉醉在所钟情的事物上。物有灵性,自然之神会在与作家神会的一撇一捺中传递悠悠的灵感。灵感是文艺缪斯的神来之笔,当一切欲望退去,缪斯之神降临人间,开始了与作家的对话,作家执掌缪斯之笔,仿佛与神灵进入了广阔的天地,在和他们谈论最有趣的话题。
缪斯之神不偏不倚不抛弃任何钟情艺术的作家们。他们对于作家的所有会相应地赋予回报。每位作家所得或多或少,或久或短,这都在于作家自身的基础。作家如要保持永久的艺术青春,只有不断地升华自身的生活背景。在学问与知识的了解上要不断开拓新境。体悟与思考是很重要的利器。缪斯从来奖赏最聪明的孩子,作家在缪斯面前永远是孩子。他们受缪斯的青睐,受缪斯的赐予。
在广阔的天地间,芸芸众生,他们受宙斯之神的控制,生老病死,贫富贵贱,声名道德,学问修养,均来自于他们的个人修行。宙斯之神会让每个人各得其所。每个人的命运都来自于冥冥之神的控制。
上天给予聪明人与勤奋人更多的机会,惩罚懒惰与生性愚顽之人。人的寿与夭,这是不可控制的,但是可以通过修行进行调整。天地间有很多的美好,但是有些可得,有些不可得。该来的终来,不该来的争取也不会得到,即使得到,也会在瞬间失去。摒弃一切的争强好胜,一切的恶与罪罚均来自于其中。
能够执笔与天地之神对话,这是作家最大的享受,一旦修行到了此中地步,就像步入美妙的人生殿堂。一切的福报与美好均能够在其中产生。爱与美的艺术是永恒之术。爱一切的一切,但不要贪恋权力、美色与金钱。一切的灾难就是从其中产生。愚顽的人执迷不悟,在贪恋中受到了种种惩罚与恶报。这是悲剧人生的源泉。作家秉承艺术之笔揭示人间的苦难与恶报,弘扬善与美的道行引导人间。人间于是多了盛开的艺术之花。这是人间最美的佳酿,胜过了一切的一切。
第二篇:道不尽江南杂文随笔
夜雨纷纷伴着雷声,这是家乡多雨的季节。它不慢不快,好像到了该下的时候就来了。没有人问它,为何来了,是不是算算她到了,自然便是时候了。
凌晨5点,街上路人少得可怜,雨让这些夜行人不敢丝毫逗留,都赶着脚步的走,一声雷声,更是那“一鼓作气,再而慌,三而疾”的诳语。闪电伴着光幕,一刹那照耀这灰暗的人间,小时候最怕打雷和闪电了,以为这是上天对于世间所有的不公,发出的声讨和惩戒,小时候一直恐慌不安,这或许是孩童时期,对于上天的敬畏和做错事的后怕所导致的,但可惜的是,到了及冠之年,再也没有那种恐惧感了。赶路的人和早起的人,开始交错,他们也许会有一面之缘,但或许就是两个不同的世界的人,知道那头有你的名字,却始终错过遇见。雨遇见路人,遇见早起的人,在遇见的这段时光里,正好在他们身上都看见了时间和拼时间所追逐出来的希望。
夜,慢慢的加紧。雨,也越来越急促,好像在最后那点黑暗里下个痛快,到晨曦时分,又停了下来,让人们知道,在雨夜时分,它也曾经怒吼过。雨下过的世界,好像一切都变得清明,它用千万个孩童纯洁的心灵,换来了这场黎明。
第三篇:高考进行时杂文随笔
回顾高考,自己也是个过来人,哪怕只一年。我所感受到的东西,不止一次升级的机会,一场以公序为背书的考试,还有很多别的。
我发现很少有人在豆瓣里说高考这件事,也只有在它处于进行时,才会成为话题,大家侃侃而谈,自己当年的经历,奇特的,压抑的,逗乐的,沉闷的,都一一拖出。但是,也很少发现高考生在豆瓣里写我要高考的文章,我只发现一个,被推送到话题头一名。只是简单的说了几句经过,还有,我明天要高考。怀念与惊恐,一并释放出来。
作为本来就只有一个动机的‘我们’,在持有这个话题发表言论的当下,我们只有怀念,无关乎悔恨或是欢乐。高考生所负担的,很少的一部分在怀念同学,故去的时光,他们要把目光面向将来的,就像是一种惊恐,恐慌之乱。
未知对于人们的压力在于一种模糊。你将来过的可能很好,但是你不知道。你寄予很小的希望在这里,而把自己所有的心力都化为担忧,冲向你所能想象到的不堪与忿忿然。
所以当看完只有一位高考生的文章之时,我也很恐慌。
高中的时光逝去了,没有失去。我在怀念他的时候,作为可以放心来怀念的本身,本来是该舒心的,想想之前的琐事,会心一笑,因为我不怕它所有的东西来找我,我没有担忧,只有清晰的分明的不堪与洁白。
可我也不敢舒心来谈这件事情,我还是在恐慌这什么。一年的时光,使我恐惧大学大于恐慌高中,但我依旧也不愿回去,或者重复,循环着一切。
这就像一场虐恋,我不愿这样讲,我怕真的喜欢上了堕落。我陷入生活的斯德哥尔摩,无法挣脱,自己在其中享受着,没有什么事情来阻止我。
相比高中的恐慌,之不同在于,真的苦楚与沉沦之痛的相比。高中的解脱站在俩个分叉口,大学的过程呢?他是现在就分开了俩个岔口,我走向其中一条路,浑然而不自知。
直到现在,我仍明白我没走太远。我是在路上,停歇了。疲累于‘虐恋’之痛的过程。
有时候我觉得恶心,什么斯德哥尔摩,虐恋之情,完完全全是一种我自己对此能想到的最大的情感托辞,情结之思带给我的,是一种用当下的幻感来惩戒自己所带来的不那么完好的结果。
我始终明白,阻碍我行走之路的,是一种心境。可我仍没办法打破它。
通过高考这道关卡,地雷炸弹全都埋上了。大学更像是高楼大厦的天台,我们学电影的人,经常乐于在天台上拍东西,它也确确实实给我们许多受益,收录的影像可以变得特别,也很有意义。可是,天台之意恐怕不止如此。
有人也上天台躺着,放风一样,感受天空,也有人,纵身一跃的,不知为何。
第四篇:文青与浪漫的杂文随笔
如果说文艺是性格,那么文青就是病。发病的人喜欢一个人去旅行,一个人在阅读,一个人想吃饭,一个人看电影,文青的定义已经越发狭窄。
在雨天,光着脚,踩着滑板,喝着咖啡,抽着烟,据说这是三毛的浪漫,但不是我的浪漫,三毛的浪漫是流浪中逐渐盈满的孤独感,老实说,我并不喜欢这种让心情时刻莫名的感觉,对我而言,我更喜欢找一个人陪着自己一起安静地睡在阳光下,这就是我的浪漫。
我认识不少男人扮作文青装作浪漫,是为了吸引更多的女人;也有女人扮作文青装作浪漫,是为了吸引心仪的男人。两者既有差异又有相同,这种行为的本质都是为了求异。于是,人们以此为理由,用劣迹的情怀去包装真实的欲望,以此达到求异的目的。
有人说过,我拥有文艺青年的气质。但我知道,我并不算是文艺青年,究其根本,我虽然喜欢浪漫,却批判浪漫,我喜欢疯狂,却批判疯癫,我喜欢轻狂,却批判张狂。我是一个矛盾的集合体,如果这也算是文青的话,那文青也就不会成为青年任意妄为的代名词。
咖啡不浪漫
晚上十点的时候,门外正下着大雨,我步入了一家还在营业的咖啡馆,点了一份黑咖啡。不加糖。
苦涩的味道从敏感的舌尖直扑而来,如果这个时候需要发个朋友圈,那就得说这个是孤独的滋味。当然,还得配上一个“淡淡的苦楚,以及无所不在的安静,寂寥弥漫心头”的文字。据说,诗是可以骗人的,那这杯咖啡是不是也在骗人,或者是人的自我欺骗,让他们有了精神的麻痹感——浪漫。
老实说,我并不喜欢黑咖啡的味道,正如同我不喜欢别人说我很浪漫。我总觉得用这个词去形容一个人,会使得浪漫本身的情感意蕴会遭到破坏。因为我觉得浪漫并不应该是一个形容词,它在我心中是一个行为。行为本身就具有浪漫的价值,所以,我会为了一个不能较真的情感,闹着莫名其妙的情绪。或许是因为我觉得咖啡与浪漫无关吧。
可惜,我已经错过了青涩的年龄,再也不能把罗曼蒂克当作憧憬。女人的纯真来得快,也去得快,正如她们那易老的脸容,不知道有多少的女人渴望嫁给时间,取得永葆的青春和热情。不过这个世上没有什么是理所当然的,即使时间对女人太不浪漫。
窗外的雨,仍旧在下着,细腻的雨点仿佛随时透过现实的壁垒,准备把我的咖啡和手机淋个爽快。
第五篇:关于文和艺杂文随笔
其实现在才想明白,美术、音乐、文学、建筑、摄影、雕塑甚至是很多很多事物都是内在联系非常丰富乃至深刻的。
无论是时代变迁,还是艺术更迭,我们总是可以对着这些作品有几点自己的思考。不关乎对与错,只是你领悟到的,属于你的东西,他人拿不走,换不了,夺不去。之前听教授讲抽象派、达达画派、超自然超现实画派、前现代现代后现代画派等总是不能理解,甚至还觉得有那么几分好笑,现在看了许多幅画、许多篇文章之后才理解了那种渴望突破却到最后失去了艺术本身价值的荒谬和无奈。之前听的钢琴曲、协奏曲、民族乐、古风歌和看过的教堂、园林、宫殿还有读过的诗、小说、散文和那一幅幅画一件件雕塑等都好想慢慢融合着,在我眼前浮现出来。
前两天想动笔写小说,搜集了很多很多中世纪文艺复兴和中国古代的资料也欣赏了很多照片和绘画,才突然发现闭上眼,脑海里全是一幅幅仿佛自己去过一样的画面。我努力的把自己当成自己笔下的人物或者是画面里的人物,揣摩着他们的心情,感受着他们的感受,有一种我不太能说的清楚的感觉就出现了。好像刹那间什么都懂了,又好像什么都不懂,只是一知半解,却又好奇着,想要探索,无法满足。
这两天我又找出了《神曲》《十四行诗》《唐诗三百首》和《枕草子》,慢慢就发现,其实中外艺术也是殊途同归。了解越多就越觉得自己太浅薄,对于我们自己的文化和传承,我们不了解或者搞错了的太多,对于外国的文化和信仰,我们有偏见和误解的太多,我们在这些文明中的见解是在不断摸索着前行,就仿佛是在黑暗中行走,只有一丝微弱的火光指引着我们一样。我们不理解的太多了。
文化可畏,文艺亦可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