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言二则的语文教案

时间:2019-05-15 15:24:3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寓言二则的语文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寓言二则的语文教案》。

第一篇:寓言二则的语文教案

《掩耳盗钟》的寓意

《掩耳盗钟》出自《吕氏春秋-自知》。寓言讲了一个盗钟人掩着自己的耳朵去偷人家的钟的故事。这则寓言告诉人们做了坏事想叫别人不知道是不可能的,自作聪明的结果是骗了自己,骗不了别人,这种人是极可笑的。

《画蛇添足》的寓意

《画蛇添足》选自《战国策-齐策二》,讲几个人得到了主人送的一壶酒,觉得几个人一起喝嫌少,一个人喝又有余,于是几个人在地上画蛇,先画成的就喝酒。有个人蛇先画好了,拿起酒壶准备喝,看看其他人还没画好,便左手拿壶,右手给蛇画脚,还没等他画好脚,另一人的蛇画好了,夺过酒壶说:“蛇本来就没有脚,你怎么能添上脚呢?”说完把酒喝了。这个寓言告诉我们:事情已经到了完美无缺的地步,再做多余的事,是多此一举,不仅无益,而且有害,是自己害自己。过和不及也许仅仅相差一点点,但是要掌握分寸必须明智。


第二篇:语文寓言二则教案

《伊索寓言》两则

教学设计示例一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l.掌握下列字词的读音、写法

赫 宙 庇 喇 囱 妒忌 矗 擂

2.掌握多音字的读音。

3.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派头 凡人 较量 自吹自擂 不可一世 乏味

4.了解寓言、伊索和《伊索寓言》的有关知识。

(二)能力训练点

借比喻性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的写法。

(三)德育渗透点

理解三则寓言所揭示的道理,培养学生的美好品德。

(四)美育渗透点

本文寓深刻的哲理于生动的故事中,全文玲珑剔透,错落有致,要引导学生体会这种精巧的构思美。

二.学法引导

1.这是学生上初中以来第一次学习寓言,可以在预习课文的基础上,先简单介绍一下有关寓言的知识。学生在大体了解寓言的基础上,继续阅读课文,体会本文是如何体现寓言的特点。

2.引导学生揣摩想像的合理和巧妙,用精读法理解文章的内容,体味每则寓言所寄寓的道现,体会想像和联想的作用。

3.结合课后练习,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像力,给两则寓言构拟一个合理的结局。

1.了解寓言、伊索及《伊索寓言》的有关知识。教师结合课前提示进行介绍。

2.重点学习前两则寓言,体会其写作特点,理解作品所揭示的深刻哲理,用教师分析讲解,师生讨论的办法解决。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四.课时安排

2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1.录音磁带及录音机。

2.投影仪及文学常识和相关练习制成的胶片。

3.学生根据本文内容制作漫画。

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1.朗读寓言。

2.复述故事。

3.结合教师的讲解进行讨论。

七.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赫耳墨斯和雕像者)

导语

今天我们学习一种新的文学体裁:寓言。其实同学们对寓言并不陌生,大家从幼儿园到小学,家长、老师经常用寓言故事对我们进行教育。同学们能举几个你听过或读过的寓言吗?(中国的寓言大多凝成四言成语:同学们熟悉的如《拔苗助长》《刻舟求剑》《守株待兔》等,外国寓言如《狼和小羊》《乌龟和兔子》《农夫和蛇》等。)同学们能否说一说寓言有什么特点?(学生能回答出篇幅短小,故事中包含着深刻的道理,对人有教育作用等,教师应加以肯定。)教师补充,寓言的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拟人化的动、植物。常用夸张、拟人等表现手法。

世界上最著名的寓言家是被后人誉为“寓言之父”的公元前6世纪的希腊寓言家伊索,相传伊索原来是奴隶,后来获得自由,他善于讲寓言故事,讽刺权贵,终于遭到杀害。《伊索寓言》是后人托伊索之名收集整理的希腊寓言故事。本单元第三则寓言的作者严文井是我国现代作家,儿童文学家。

(-)明确目标

目标(略)

重点

1.了解寓言、伊索及《伊索寓言》的知识。

2.重点学习《赫耳墨斯和雕像者》,体会特点,理解寓意。

(二)整体感知

1.指名朗读《赫耳墨斯和雕像者》

要求①读懂故事,并能复述。

②查字典、词典解决字词。

③体会寓意。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这则寓言内容上可以分为故事和寓意两部分,下面请三位同学上讲台,不看书把故事 复述一下。三个同学中一个复述讲述的部分,其他两人分别复述赫耳墨斯和雕像者的语言。要求复述人物语言的同学要做到表情语气准确。

全班同学对他们的复述进行评价。

教师在此基础上进行点拨。

赫耳墨斯三次问话。神态、语气一样吗?(不一样。第一次问,神态平静,问话简洁,语气也平直;第二问是在得知最高神、自己的父亲宙斯的雕像竟然不值一个银元后“笑”

着问,复述时要抓住“笑”的表情,问话的语气稍重一些。当听说赫拉的雕像“要贵

第三篇:人生寓言语文教案

知识目标:

反复朗读,理解寓言的含义。

能力目标:

感受优美的语言,学习精美的表达。

情感目标:

正确地把握人生态度,对待人生际遇。

教学重点:

理解寓言含义,学习精美的表达。

教学难点:

理解寓言含义。

教学方式:

朗读、讨论。

教学用具:

课时安排:2课时

第1课时:

反复朗读《白兔和月亮》,理解寓言的含义,感受优美的语言,学习精美的表达。感受优美的语言,学习精美的表达。

白兔和月亮

周国平

教学过程:

一、导入设计:人们只要做事,就必然有得有失,得与失将会伴随我们今生今世。有俗语说:“有得必有失。”其实,有失也必有得。明智的,随遇而安,得失不惊,心宽体胖,处世潇洒;痴妄的,追名逐利,患得患失,意乱心迷,生身受累。我们应当怎样把握自己的人生态度?《白兔和月亮》是一面透亮的镜子。

二、朗读《白兔和月亮》,整体感知:这则寓言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要求学生完整地复述课文, 找出故事情节中的两次转折,把握结构,掌握课文内容。

三、学生自由地散读,讨论理解寓意。

思考1:白兔赏月的心态前后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

了解身份的改变对于心态的影响。第一问,要求学生用课文中的相关词语回答。第二问,理解占有欲在作祟。

思考2:这则寓言给了我们一个什么启示?

围绕如果某种拥有,带来的是无穷的得失之患,使人紧张不安,那还不如没有,不鼓吹一无所有。

拥有财产就一定患得患失吗?而一无所有才心安理得吗?

讽刺人类慧心已泯,总以为拥有就是幸福,是无论如何也不肯放弃既得利益的。

思考3:自我反思 :①我们应从白兔身上学到什么?

②你是否有过患得患失的现象?原因是什么?

③我们应怎样把握自己的人生态度?

引导学生自相对照,正确面对得失,把握人生态度。

思考4:由你读到的这个故事思考:什么是寓言?

把深刻的道理寄托在一个短小而生动形象的小故事中,就叫寓言。

基本特征:象征手法,比喻、拟人、夸张。

四、个人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寓言的特点和寓意。

五、感知语言:这则寓言的语言很精美,教师要引导学生仔细品味、赏析。

例如,“慧心”“风韵”“闲适”“绷”等用词很精当。对称的句子也很精美,“或是无忧无虑地嬉戏,或是心旷神怡地赏月”“乌云蔽月,她便紧张不安,惟恐宝藏丢失;满月缺损,她便心痛如割,仿佛遭了抢劫。”

让学生试着仿写,完成下列填空,使其成为合情合理的句子。

1、_______________皎洁的月色。

2、_______________无忧无虑的嬉戏。

3、_______________心旷神怡地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举世无双。

5、_______________一扫而光。

第四篇:三下语文《寓言两则》教案

苏教版教材三年级下册24课

寓言两则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寓、焦、苦、弱、勃、闷、宋、则、疲”,能熟练运用。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懂得复述课文。

3.创设情境,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中的生字词。

4.结合生活实际领悟寓意,懂得做事要脚踏实地、不急于求成以及双方为了一点利益互不相让,可能会导致两败俱伤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寓言内容,体会寓意。

教学难点:读懂词句,理解两则寓言的寓意。

教学准备

小黑板、与本课寓言相关的书籍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师:同学们喜欢看寓言故事吗?说说你自己曾经看过哪些寓意故事呢?

2.揭示课题:今天老师将介绍新的寓言故事给你们。(板书:寓言两则让学生齐读)

3.解释课题:什么叫“寓言”?(寓言:就是用有趣的故事来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则”就是“篇、个”的意思,两则就是告诉咱们这课共有两个故事。

4.看课题质疑:看到“揠苗助长”这个题目,你会提出什么问题呢?(学生自由发言提问)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请学生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出示生词:寓言两则宋国焦急筋疲力尽兴致勃勃纳闷枯死

齐读、指名读、小组读、全班读。

3、指名读故事,读通顺课文,并说一说“揠苗助长”是什么意思。讲解题意:“揠”是拔的意思,“助”是帮助,“长”是生长。

三、学习故事,揭示寓意

1、学生自由读故事,然后交流自己读懂的内容。

2、指导朗读:

(1)指名朗读第一段,学生评议并交流:“巴望”可以换成什么词?

比较他巴望着自己田里的禾苗长得快些

他希望自己田里的禾苗长得快些

农夫“焦急”什么?从哪儿看出他很“焦急”?他心里会怎么想?

(2)读出农夫的焦急。

(3)指名读第二、第三段。农夫想到什么办法?(理解“筋疲力尽”)

(4)让学生观看插图。此时他的神情是怎样的?能用一个词语概括吗?

(5)指导有感情地朗读第二、三自然段,读出又累又高兴的心情读出来吗? 为什么“筋疲力尽”却还是“兴致勃勃”?

(6)指名读第四段:农夫辛苦工作了一天,结果怎样?(理解“纳闷”)

3、理解寓意:

(1)讨论交流:禾苗为什么会枯死?种田人错在哪儿?

(2)小结:这个庄稼人采用拔苗的方法,想让禾苗长得快些,这种做法违反了禾苗生长的规律,太急于求成,所以禾苗不但不能长高,相反都枯死了,这是个错误的做法。

(3)看到枯死的禾苗,如果你是农夫的儿子,你会说些什么?如果你是他的邻居,又会说些什么?如果你是他的妻子,你会说些什么?如果你是村里最德高望重的老人,你会忠告他什么?(口头练习说。)

(4)每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快高长大,如果现在你的父母将你当小禾苗一样拔高,你说行吗?

(5)第二年,这位农夫有去种禾苗,他会怎样做呢?

四、指导识字写字

1、读生字。记忆字型,分析难写字

2、师范写,学生书空

3、书写生字

板书设计

寓言两则

揠苗 助长

拔帮助 生长

急于求成一事无成教后反思

《揠苗助长》是一则寓言故事,他通过古时候一个种田人想让他的禾苗长得快一些,就想出了一个愚蠢的办法——把禾苗往高处拔结果禾苗都枯死了。告诉我们凡事都不能违背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反成坏事。对于三年级的小朋友来说,读懂这个故事的意思还是比较容易的。但要弄懂寓意就有点困难了。所以,在教学时,采用了以下几步做法:

一、以多种形式读,逐步引导学生由读通到读懂,再到有感情的读课文。让学生反复地朗读,文章的意思就不用老师多费唇舌了。

二、为了弄懂寓意,在讲完课文后,设计了这样的问题:“每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快高长大,如果现在你的父母将你当小禾苗一样拔高,你说行吗?”学生都笑着说:“不行,不行。”老师再引导:“如果你就是种田人的亲人或朋友,你会对他说一什么?”学生会根据事物的生长过程去分析说:“禾苗也需要拔草、除虫、施肥才能生长,不能违背了事物生长的规律,急于求成,反成坏事。”另外,还设计了续编故事,第二年,这位农夫有去种禾苗,他会怎样做呢?让学生通过续说故事,明白禾苗的生长过程。加深对寓意的理解,做什么事都不能急于求成,要遵照事物发展的规律。通过老师的精心设计,学生学起来都会感到轻松了。老师也会收到了预期的效果。

教学过程(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鹬蚌相争》。

2、学会本寓言的生字,理解课文中的词语的意思。

3、结合生活实际领悟寓意,懂得双方为了一点利益互不相让,可能会导致两败俱伤的道理。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寓言内容,体会寓意。

教学难点:读懂词句,理解两则寓言的寓意。

教学准备

小黑板、相关的文字资料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激发兴趣

战国时候,中原大地并立着七个小国:齐楚燕韩赵魏秦(战国七雄)。其中,秦国最强大,其他六个国家势力较弱,但相互之间实力相当。秦国野心勃勃,想消灭其他六国,统一天下。但明白:

如果直接与六国为敌,即使自己再强大,也很难如愿以偿。于是,一直在等待着机会。一回,赵国和燕国有点小矛盾,赵王大怒,决定攻打燕国。秦王大喜,相信统一天下的机会来了。赵国有个叫苏代的人听说了这件事后,求见赵王,给赵王讲了一个故事,打消了赵王攻打燕国的念头,也使得秦王失掉机会。

一个故事,居然就制止了一场战争,什么故事有这么大的力量呢?这个故事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另一则寓言故事《鹬蚌相争》(板书,读准字音)释题,认识鹬、蚌(图片)。

二、初读故事,了解内容:

1、自读课文,读正确流利;想想文章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2、检查生字词朗读,读准字音,认清自形。

3、指名读课文,相机正音。

4、说一说故事的主要内容。

三、再读故事,理解寓意

1、自由读课文,思考:鹬蚌是怎样互不相让的?划出有关语句。

2、学生交流。

3、指导朗读:

出示鹬蚌相争时的语言,指导朗读。(指名读,男女生对话读,师生分角色读。)

重点指导:

鹬用尽力气,还是拔不出嘴来,便威胁蚌说:“你不松开壳儿,就等着瞧吧。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没有了水,你就会干死在这河滩上!”

河蚌毫不示弱,得意洋洋地说:“我就这样夹住你的嘴不放。今天拔不出来,明天拔不出来,吃不到东西,你也会饿死在这河滩上!”

(1)体会“毫不示弱”,读出语气。

(2)用“毫不示弱”说一句话。

(3)区分“豪”“毫”。

演一演,体会两者的互不相让。想一想,这样的最终结果会是什么样的?(两败俱伤;被人捉走)

4、鹬蚌相争的结果怎样?(指名回答,指导朗读)当鹬蚌被装在渔夫的网中的时候,它们会怎么想?

根据学生的回答小结:做事要懂得退让,一味相争只会两败俱伤,有时候还会让第三者得利。人与人相处也是这样,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

5、当初苏代给赵王讲了这个“鹬蚌相争”的故事,如果你是赵王,你会怎么想?

6、学了这个故事,你懂得了什么?(互不相让,只会两败俱伤。)小故事,大道理,这就是寓言的魅力。

四、拓展延伸

1、发挥想象:许多年后,鹬和蚌的子孙再一次在河边相遇了。这次,他们之间又会发生什么新的故事呢?(让学生拓展想象,可以课后练笔,可以当场练说)

2、你还知道那些寓言故事?《狐假虎威》、《画蛇添足》、《叶公好龙》、《守株待兔》、《南辕北辙》等,读后有什么收获?

五、指导写字:

先范写,再描红。

六、布置作业

把自己新编的故事《鹬蚌相争》写下来。

板书设计

互不相让 两败俱伤

渔翁得利

教后反思

我引导学生运用学习《揠苗助长》的方法,首先要求学生读懂课文的主要内容,明确故事大意,之后,抓住重点词句通过反复朗读来理解和感悟寓意,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鹬和蚌的对话,抓住“威胁”、“毫不示弱”、“得意洋洋”等词语想象鹬和蚌的申请,从而对“互不相让”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最后,通过朗读体会渔翁所得之易,抓住“喜笑颜开”、“没费一点力气”、“一齐捉住”等词语指导朗读,收效更加明显。在学生充分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我引导学生进行思考:鹬和蚌傻不傻?傻在那里?这个问题激发了学生的思维主动性,他们不仅能帮助鹬和蚌出主意,而且找到了原因所在,真正内化了寓意。

附:《寓言两则》预习单:

班级——————姓名——————

1、什么是寓言故事呢?你以前听说过哪些寓言故事呢?请写下来!

————————————---—————————————————————————————

2、词语我会读!

巴望揠苗助长筋疲力尽兴致勃勃

纳闷鹬蚌相争用尽力气喜笑颜开

3、本课中,我认为不太好写的字或容易写错的字:

4、寓言中的农夫、鹬和蚌傻在哪里?写下来!

5、把你认为课外的有意思的一则寓言故事写下来!

东郭镇李岭小学

第五篇:《寓言两则》语文教案

【学习目标】

1、会认5个生字,学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寓言、亡羊补牢”等词语。

2、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两则寓言故事。

3、了解故事内容,结合生活实际体会故事蕴涵的道理。

【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在感受寓言揭示的形象、了解寓言主要内容的基础上,体会寓意。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说成语,引入新课

1、说说你们知道的成语。

2、导语:

在我国源远流长的民族文化中,成语是一颗璀璨夺目的珍珠。在日常生活的交流中,人们习惯用成语来表达意思,准确、生动、简洁。知道吗?许多成语都蕴涵着一个动人的故事。今天,我们来学习两个成语故事。读完故事,相信你会对成语有更深的了解。

二、熟字新解,引导板书

1、板书“亡、牢”:

你能说说你知道的关于亡和牢的词吗?通过这些词,你知道它们通常表示什么意思?

2、板书“羊、补”:

在亡羊补牢中,“亡、牢”又是什么意思呢?认真读书,一定会找到答案的。

三、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读正确流利。认读生字。

2、思考“亡、牢”的意思,并在课文中找依据。

四、检查自读效果,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指名读课文。注意生字的读音。

2、出示生字,认读生字。提示多音字“圈”

3、汇报“亡、牢”的意思。可争论,可查字典。

4、相机指名读课文,师生评议,进一步理解内容。

⑴ 第二段,要读出劝说的语气。

⑵ 第三段,要读出养羊人着急、泄气的心情。

⑶ 最后一段,要读出醒悟、积极补救的心理和做法。

五、练习讲述这个故事

六、交流体会,明了寓意

1、四人合作交流:

你从故事中明白了什么?

2、全班交流。

七、总结

《亡羊补牢》这个寓言故事,情节简单。它使我们明白了,做错了事或出了问题,及时改正或补救,还不晚。所以人们常说:“亡羊补牢,为未晚也!”

八、学习生字,巩固练习

1、认读生字。

2、指导写字。

3、比一比,组成词语:

悔()叼()屈()窿()

梅()叨()窟()隆()

第二课时

一、故事导入,激发兴趣

战国时期,魏王曾想进攻赵国。魏过的贤人季梁十分着急,就匆匆地去见魏王。为了开导魏王,他给魏王讲了一个故事。你相知道是什么故事吗?魏王最终会不会打赵国呢?请你读课文。

二、自读自悟

1、把课文读正确流利。认读生字“缠”。

2、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提出自己不理解的问题。

三、汇报交流,指导朗读课文

1、检查读文和认读生字。

2、交流课文内容及不理解的地方。理解“南辕北辙、盘缠”两个词。

3、练习朗读课文,讲述故事。

四、创设情景,练习口语交际

1、面对那个人走远的影子,他的朋友会说什么?

2、你相对哪个楚国人说什么?

3、回到课文开始的故事,楚王会不会打赵国呢?为什么?

五、总结

《南辕北辙》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任何事,要是选错了方向,无论怎么努力,也是达不到目的的!

六、写字练习

1、抄写生字。

2、难点提示:

“缠”右边不要写成“厘”。

3、抄写词语。

七、拓展活动

搜集寓言故事,准备参加语文活动:讲寓言故事。

下载寓言二则的语文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寓言二则的语文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最新《寓言四则》语文教案

    教学重点:理解词语,了解内容和寓意。教学难点:使用成语造句。教学过程:一、导 入今天学习《寓言四则》,寓言是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是指带有劝喻或讽刺的短小故事。我国在春秋战国......

    语文第六册教案-寓言两则(最终版)

    9寓言二则 一、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这两则寓言的寓意。 2.学会生字,理解“窟窿”“街坊”“后悔”“劝告”等词语的意思。 3.认识“只要„„就”,“如果„„就„„”......

    七年级语文上册寓言四则教案

    寓言四则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翻译《智子疑邻》、《塞翁失马》,积累文言词语。 2.分析故事情节。 过程与方法: 1.用自己的话多角度概括寓意,培养发散思维能力。 2.学习改写......

    七年级语文人生寓言教案9

    创新中学七年级(上)语文讲学稿 课题:8、人生寓言 课型:新授 时间:2006.10.8 执笔:施分明 审核:初一语文组 学习目标: 1、指导学生朗读,在朗读中加深理解,提高朗读水平。(重点) 2、理解寓......

    七年级语文人生寓言教案5[★]

    [教学设计A] 创意说明:阅读构思精巧、富有文采的寓言,切不可敷衍了事。随便读一读、说一说寓意还远不够,要引导学生关注故事本身,矫正过去不恰当的阅读方法。本设计的做法是创造......

    语文园地二教案

    《语文园地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自己发现和运用识字方法,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能清楚明白地交流自己所观察的内容,并敢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在交流中能就不明白的地......

    语文园地二教案

    语文园地二 教学目标: 1. 区别平舌音和翘舌音,鼻音和边音,读准字音,巩固汉语拼音。 2. 比较形近字,字的偏旁归类,用字说词说句,培养学生识字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鼻音和边音的......

    语文百花园二 教案

    语文百花园二 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语文百花园二”中编排了“温故知新”“语文大课堂”和“习作”三个栏目。 教学目标: 1、认识比喻修辞,并能实际运用。用指定的比喻词写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