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初中七年级信息技术教学设计(大全)
【范文一:七年级信息技术教学计划】
一、学生基本情况
本计划针对七年级全体学生,通过上年的学习,学生对办公软件例如word、excel有一定了解,但是由于每一学期信息技术课时比较少,每周只有一节课,学生的遗忘性大,大多数学生学后没有注意巩固,学生掌握的情况不是很理想,参差不齐。有条件的学生家中有电脑或父母单位有电脑,上机时间相对多一些,操作较熟练,有大部分学生纯粹是上课时间听课,课后就没有练习巩固的机会,所以,这一部分学生对所学知识遗忘较大,操作生疏;学生对本学科的学习积极性还是比较高,因为信息技术课并不像语文、数学那么枯燥、单调,也不像历史、政治需要死记硬背。相对来说学生觉得比较新鲜。但是这又存在一个问题就是学生感兴趣的并不是学习,而是打游戏、上网聊天。所以,学生对计算机的认识还有待提高。要进一步对他们进行正确的引导。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材是使用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信息技术》上册,内容是全新的。内容包括:信息技术与信息社会,计算机基础知识,文本处理。其中“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内容占本教材的50%,可见计算机基础是这学期学习的重点,又是难点。
知识点:收集身边的信息,计算机与系统安全,文件管理,网络探秘、文本处理,设置文字与段落。
三、指导思想:
根据学校工作计划和中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意见》以及学生的具体情况,明确中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任务: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或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技术手段的能力,形成良好的信息技术素养,为他们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四、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的感性认识,了解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学习、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
2、了解什么是信息、信息技术,以及信息常用的交流方式和载体。
3、初步学会使用计算机获取和处理文字的技能。能熟练掌握其中的一些主要功能。
4、养成良好的计算机使用习惯。
5、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并掌握一些学习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鼓励学生之间相互交流,进行某些创新设计。
五、教学措施
本期主要采取课堂教师授课方式、学生自学方式和动手操作三种方式进行学习,适当进行一些小竞赛及课堂评价的方式进行教学。其中学生自学和动手是最主要的。
六、教学进度具体安排如下表
课时内容
第一课时收集身边的的信息、讲解学习信息技术的方法和本学期课程计划
第二课时纵览飞速发展的信息技术
第三课时综合实践
第四课时计算机与系统安全
第五课时使用资源管理器
第六课时画图程序与使用
第七课时初识因特网
第八课时网络基础知识简介
第九课时综合实践
第十课时输入与保存文档
第十一课时设置文字与段落
第十二课时插入图片与文本框
第十三课时制作简单表格
第十四课时图文混排
第十五课时综合实践
第十六课时复习
【范文二:初一信息技术教学计划】
当今人类社会已经进入21世纪,以计算机、网络和通信技术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在社会各个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逐渐改变着人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方式。信息的获取、传输、处理和应用能力已经成为现代新人类最基本的能力与文化水平的标志。在这种大环境下,本学期的信息技术教学工作,将严格以理论为指导,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教有用的信息技术知识,以用为主。在学生上机练习中,强调人人学会,人人动手。狠抓学生基本功、基本能力的训练,并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的生活中,同时,教学中多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及良好的思想道德情操,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为国家培养出合格的中学生。为了完成本学期的任务,制定本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本计划针对七年级全体学生,通过六年级的学习,学生对计算机有了一定的基础,但是由于每一学期信息技术课程较少,学生的遗忘性大,大多数学生没有注意巩固,学生掌握的情况不是很理想,参差不齐,由于学生家庭条件的限制家里几乎没有电脑,学生只是在上课时间练习,课后根本就没有巩固练习的机会,所以,大部分学生所学知识遗忘性大,操作时发现有些操作比较生疏。
学生对本学科的学习性还是比较高的,因为信息技术并不像语文、数学课程等那样枯燥单调,也不像历史、政治那样需要死记硬背,相对来说学生感觉还是比较新鲜的,但是这又存在一个问题,学生感兴趣的不是学习而是游戏、上网聊天,所以学生对计算机的认识还有待于提高,要更进一步对他们进行正确的引导。
二、教学分析:
本册教材共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信息技术与计算机;第二部分是WindowsXP系统,第一章主要内容有
学习目标:
了解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
了解计算机的工作结构和基本原理;
了解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
了解计算机的安全问题,以及信息技术相关的道德、规范和法律知识
主要任务:
了解信息及信息技术的概念;
了解信息及信息技术获取方法、工具
了解计算机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了解计算机中信息的表示方法
了解计算机的硬件及基本工作原理,了解计算机的过去、现在和将来;
了解计算机病毒及其防治方法
本教材的第二部分是windowsxp窗口的操作
学习目标:
认识windowsxp的窗口
会用windowsxp资源管理工具管理文件和文件夹
主要任务:
认识windowsxp的操作界面
学习windowsxp窗口操作系统
学习我的电脑和资源管理器的使用
掌握文件和文件夹的管理
学习使用回收站
三、教学策略:
1、开拓学习理论活动,加强业务知识的学习,提高整体素质和信息化水平。
2、改进教学方法,集体备课、教科研的实效性
3、抓好信息技术质量揣测。
4、做好学生上机考核,抓好竞赛活动
5、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争取更多的上机机会。
【范文三:七年级信息技术下册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更好地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发展,大胆开设信息技术课程,深入有效的开展课程改革实验,进一步提高素质教育和教育现代化发展水平。以《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实施标准》为指导,注重培养学生应用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他们良好的信息素养为目标。
二、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信息技术是一门讲究操作性和实践性的课程,所以应注重培养孩子的动手操作实践能力,达到手脑并用,同步发展。学生先从培养兴趣爱好入手,只有对信息技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有学习的动力。本学期我仍然担任七年级1-6班的信息技术教学工作,通过上学期的学习,学生对电脑有了一定的认识,能够正确的开机关机,能进行简单的计算机操作,及使用一些简单的应用程序。但是由于每一学期信息技术课时比较少,学生的遗忘性大,大多数学生学后没有注意巩固,学生掌握的情况不是很理想,参差不齐。有条件的学生家中有电脑或父母单位有电脑,上机时间相对多一些,操作较熟练,有大部分学生纯粹是靠每周上课时间巩固练习的,所以,这一部分学生对所学知识遗忘较大,操作生疏;
学生对本学科的学习积极性还是比较高,因为信息技术课并不像语文、数学那么枯燥、单调,也不像历史、政治需要死记硬背。相对来说学生觉得比较新鲜。但是这又存在一个问题就是学生感兴趣的并不是学习,而是打游戏、上网聊天。所以,学生对计算机的认识还有待提高。要进一步对他们进行正确的引导。
三、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材是使用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七年级信息技术下册。内容包括:初始因特网、网上浏览、网上搜索和软件下载、收发电子邮件和即时通信五章内容。其中第三章的软件下载和第四章的收发电子邮件是本册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内容。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我计划把课程分成基础型和拓展型,并对教材进行重新编排,主要是考虑知识内容的系统性,也考虑对学生信息素养形成过程的系统性。在第一单元《信息与信息技术》中,不是简单的靠书本传授理论,而是首先提出任务,要求学生依靠自己的能力,通过网络收集、筛选信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基础型课程中,关于信息科技基础的内容采用以知识、技能体系为主的编排原则,应用软件则采用以合适的任务或活动串连相关知识、技能的方式,要防止将应用软件操作指南作为课程内容的简单做法,要注意能力提高的有序性。
四、教学目标
1、进一步使学生了解掌握计算机的硬件与软件的维护。
2、初步学习认识因特网的概念和用途。
3、掌握登录网站和浏览网页的方法。
4、掌握网上搜索和软件下载的方法。
5、学会申请电子邮箱的方法和收发电子邮件的方法。
6、会在网上和同学进行交流、学习。
7、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自学能力,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信息技术的方法。
8、了解网络安全,尝试使用杀毒软件,能正确地引用网上资源,具备良好的网络礼仪和网络道德
五、教学措施
本学期主要采取课堂教师授课方式、学生自学方式和动手操作三种方式进行学习,适当开展一些小竞赛及课堂评价,以这种方式促进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其中仍以学生自学和动手操作为主。
六、教学进度安排
第一章初识因特网2课时
第二章网上浏览4课时
第三章网上搜索和软件下载4课时
第四章收发电子邮件5课时
第五章即时通信2课时
【范文四:七年级信息技术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当今人类社会已经进入21世纪,以计算机、网络和通信技术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在社会各个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逐渐改变着人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方式。信息的获取、传输、处理和应用能力已经成为现代新人类最基本的能力与文化水平的标志。在这种大环境下,本学期的信息技术教学工作,将严格以理论为指导,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教有用的信息技术知识,以用为主。在学生上机练习中,强调人人学会,人人动手。狠抓学生基本功、基本能力的训练,并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的生活中,同时,教学中多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及良好的思想道德情操,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为国家培养出合格的中学生。
二、学情分析
本学期七年级一班至八班由我指导教学,每班人数较多,家庭大多无计算机,只能在校上机练习。
1、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浓厚,热情较高
2、学生的计算机基础知识掌握不够牢
3、学生运用电脑的能力较差
4、部分学生上机行为不够规范
5、有些学生键盘不会操作,有的不熟练,用一只手操作键盘现象较严重,还有部分学生在小学根本没有接触计算机。
针对上述不良习惯,在学习中会严格要求,对于本学期的学习,要使他们进一步入好门,并能学以致用。
三、目的要求
1、培养学生爱护公物的良好习惯
2、提高学生学习计算机理论知识的兴趣
3、规范学生上机行为
4、对学生适时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四、教材分析
本学期使用的计算机教材是宁夏教育厅教研室编著的七年级信息,义务教育教看书。
本教材主要内容如下:1、信息社会。
2、计算机的组成。
3、计算机的操作系统。
4、熟悉“我的电脑”。
5、用“资源管理器”管理文件。
6、用好“回收站”
教学目标:①了解信息及其特征。
②了解计算机在信息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③树立信息意识,培养信息道德。
教学重点:
①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如何迎接信息社会的挑战。
②在计算机中如何表示信息。
五、教学措施
1、认真钻研教材,精心备课。
2、仔细讲授,进行演示教学+启发式教学模式教学。
3、耐心辅导,注重能力的培养,加强思想教育,增强信息素养。
4、严格要求学生,督促他们按时、按质、按量的完成上机任务。
5、寓教于乐,在学中受教育,在玩中受教育。
6、分组教学,互相帮助,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六、教学计划:
(略)
【范文五:七年级信息技术教学计划】
一、学生情况分析
本届初一新生里面,在小学里学习过信息技术课程,因此,学生对基本的计算机操作有一定的基础。而且,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特殊比较的学科,操作性较强,大部分学生对此相当感兴趣,学习较积极,比较热情,讨论和学习的气氛比较不错,这是我们教学的优势。但是由于每一学期信息技术课时比较少,学生的遗忘性大,大多数学生学后没有注意巩固,学生掌握的情况不是很理想,参差不齐。有条件的学生家中有电脑或父母单位有电脑,上机时间相对多一些,操作较熟练,有大部分学生纯粹是上课时间练习,课后就没有巩固的机会,所以,这一部分学生对所学知识遗忘较大,操作易生疏。而且还有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学生感兴趣的并不是学习,而是局限于游戏娱乐和上网聊天方面,缺乏全面性。对教材要的一系列操作知识不感兴趣,只对娱乐功能感兴趣。所以,学生对本课程的认识还有待提高,要进一步对他们进行正确的引导。
二、教材分析
学校教材采用的是海南省九年义务教育信息技术七年级下册教材。本学期学习1三个单元的内容,分别是:第一章信息的整理与展示,第二章数据的处理与分析,第三章信息的交流与共享。
第一单元中涉及的知识点有:演示文稿的策划与准备、演示文稿的制作与放映、添加多媒体和设置效果、演示文稿的打包与发布。
第二单元中涉及的知识点有:电子表格的特点及应用、使用电子表格收集信息、电子表格的排版、数据处理、直观生动的图表。
第三单元中主要内容有:电子邮件、即时通讯、网络论坛。
三、教学目标
1、了解演示文稿的用途;掌握策划和制作演示文稿的方法;根据需要合理地应用动画和切换效果;综合使用文档和演示文稿加工展示信息。
2、掌握数据收集过程中常用的编辑操作方法;合理调整电子表格的版面;掌握查找和替换、排序和筛选以及常用的函数;运用图表直观地表达数据的涵义。
3、掌握电子邮件的使用方法;了解即时通讯并选择适合自己的交流工具;能够使用网络论坛资源促进学习与交流;了解网络对学习生活的影响并树立良好的网络道德。
四、教学进度安排
第二周:第一章第一节演示文稿的策划与准备;
第三周:第一章第二节掌握策划和制作演示文稿的方法;
第四周:第一章第三节掌握设置演示文稿的动画和切换效果;
第五周:第一章第四节综合使用文档和演示文稿加工展示信息;
第六~七周:第二章第一节掌握数据收集过程中常用的编辑操作方法;
第八~九周:第二章第二节合理调整电子表格的版面;
第十~十一周:第二章第三节掌握查找和替换、排序和筛选以及常用的函数;
第十二~十三周:第二章第四节运用图表直观地表达数据的涵义;
第十四周:第三章第一节及第二节掌握电子邮件的使用方法;了解即时通讯并选择适合自己的交流工具;
第十五周:第三章第三节及第四节能够使用网络论坛资源促进学习与交流;了解网络对学习生活的影响并树立良好的网络道德;
第十六周~~第十七周:期末总结与测评。
第二篇:信息技术应用教学设计(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
信息技术应用教学设计(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
知识:了解信息和信息技术的含义;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变化
技能:了解现代信息技术在日常社会中的应用,知道信息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
情感:通过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重大变革,激发学生的学习探索的兴趣
学习重点
1、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变化
2、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
课前准备:学生分组收集生活中的信息技术工具,并从中总结出自己使用过的工具有哪些
课堂准备:图片、视频、动画(课件中体现)和实物
教学过程
一、活动导入
活动1以游戏引课
游戏规则:请4位同学上讲台站成一横排,第一位学生面对教师,其他三位同学背对教师,先请第一位同学看教师手里的一张纸条上的内容,然后请第二位同学转过来,由第一位同学将刚才看到的内容用动作表达(不能有声音)给第二位同学,时间20秒,然后再请第三位同学转过来,由第二位同学把刚才自己理解的意思用动作表达给第三位同学,以此方法到最后。然后先让第四位学生说出是什么,再请第三位学生说出他表达的意思,再请第二位学生说出他表达的意思,最后请第一们学生说出他表达的意思,从而说出纸条上的内容。
师:为什么一样的信息会出现这么多不同的信息?
学生回答(表达错误、信息传送的方式有限、表达信息不明确等等)
教师鼓励、表扬并小结
活动2教师提问:假如你现在有4个朋友,一个在北京,一个在东京,一个在纽约,一个在伦敦,你要跟他们传递一个信息,你会用什么方法?你们知道还有哪些方式可以传播信息?
学生回答,教师小结:
在今天我们有很多传递信息的方法,可是在人类最早出现的年代以及没有这些信息处理和传递的工具的时候,人们又是怎样进行信息传递的呢?
二、授新
(一)信息技术的发展
1、教师展示图片:原始社会、图画、结绳记事等
提问:人类还没有语言的时候,怎样进行信息的传递和交流?你能通过这些图片想象出他们的传递方法吗?
学生回答,教师评价并小结:在人类还不能言语的时候,出现了用绘画、打结等等处理和传递信息的方法,当有了语言的使用之后,语言成为了人类进行思想交流和信息传播不可缺少的工具。这也是信息技术的第一次发展,距今约4万年。(课件展示板书)
2、提问:语言在当时也只能是人与人近距离的时候才能传递信息,但对于远距离的人而言,会受到地域的限制,人类又要通过怎样的方式来传递呢?
教师展示图片:语言、烽火台、甲骨文文字、骑马送信等
学生通过图片讨论并回答,教师评价,再小结:
文字的出现和使用,使人类对信息的保存和传播取得了重大突破,较大地超越了时间和地域的局限。这是信息技术的第二次发展,距今约3500多年。(展示板书)
3、信息技术的第三次发展,可以说我们中国人为此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你们知道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吗?
学生回答,教师展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图片(纸、印刷术、指南针、火药)。(观看视频资料)印刷术的发明和使用,使书籍、报刊成为重要的信息储存和传播的媒体。这就是信息技术的第三次发展,距今约1300多年。(展示板书)
4、现在我们来做个小测试:如果你是学校体队队长,现在要通知所有队员到操场进行队列训练,一种方法,分别给这些年级的班级的班主任打电话,第二种方法,分别走到各班通知,第三种方法,利用校园广播通知。你会选择哪一个?为什么?
教师播放视频:电话、电视、广播在生活、工作中的广泛应用
教师小结,第一部电话诞生的时间是1863年、第一部广播诞生的时间是1895年、第一部电视诞生的时间是1925年,电话、广播、电视的使用,使人类进入了利用电磁波传播信息的时代。这是信息技术发展的第四个时代,距今约80到200多年。(展示板书)
教师提问:用语言、纸和电视传递同一个信息,它们有什么不同?
5、真正让信息的处理和传播得以迅速发展的时间距我们现在也就40多年,这就是计算机的诞生以及互连网的出现。(教师展示课件:现代生活中信息技术的应用)第一台计算机是在1946年诞生的,随着电脑日新月异的发展和完善,人们对计算机与互连网的普及使用,促进了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这也是信息技术的第五次发展。(展示板书)
电脑和网络技术的出现,在对信息的处理上有些什么特点?
展示信息技术发展的板书,教师提问:从古到今,从信息技术的发展,我们可以看到信息技术有哪些变化?它的发展对我们的生活,以及社会的发展带来了什么作用?学生回答。
(二)我们今天一起探索了人类社会信息技术的发展。现在老师有一个问题不知道该怎样来解答,我想请同学们来帮帮我,你们愿意帮我吗?
教师提问:怎样才算是信息技术?(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总结:信息技术(英文缩写IT)就是指怎样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存储信息、传递信息、检测信息和利用信息等等的技术。(展示板书)
在现代社会中,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是人类社会信息技术的核心内容,而计算机和通信技术的发展速度也是相当惊人的。
教师提问:假如没有这些信息技术工具,我们想象一下人类社会是什么样子?(学生回答)
继续提问: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信息技术对社会的发展重要吗?(生答)那么,掌握信息技术重要吗?(学生回答)
你们有信心把电脑这门信息技术课学好吗?(学生答)
三、结束语:
未来的社会是什么样子,我们谁也无法想象。信息技术会发展到什么样子,我们也无法去想象。但是,我们相信,随着人类社会的日益进步和发展,未来社会的信息技术也会更加完美。所以,老师希望同学们好好把握今天的学习时光,长大后,你们一定能创造出更加美好的明天。
四、板书(略)
第三篇: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设计
活动2 制作评比表格
合肥市第五十一中学 朱瑞旭
教材分析:
本节是安徽教育科学研究院编写的新版《信息技术》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活动2的内容,其主要内容是制作一个评比表格并且进行修饰。在上节课中我们已经教会学生使用EXCEL软件对数据进行了统计和分类汇总,得出了相关的评比数据,本节课重点是要求学生对已经统计过的数据进行排序,之后对制作的表格进行美化和修饰。难点是修饰表格并适时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学生分析:
我校地处城郊结合部,学生大部分来自周边地区,大部分学生处于无人看管状态,学习态度较差,学习能力较为薄弱,对计算机对网络的理解大部分停留在玩玩游戏听听音乐的认知上,虽然经过一年的学习,但是仍有一部分学生无法端正学习态度,在知识的获取和应用上存在一些明显差距,因此在教学中往往出现部分学生能够独立学习达到学习目标,而另一部分学生需要耐心讲解演示几遍才能完成作业完成任务的现象。在实际教学中,以学生的能力教育为主,着重教会学生学会操作,学会应用,在应用的基础上再次升华。学情分析:
在之前的七年级和上一节课学习中,我们已经简单接触过EXCEL软件,学生都能根据要求输入数据,并进行简单的统计,也会使用该软件制作简单的表格,在学习中能够自主按照课本的步骤来完成相应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设计
合肥市第五十一中学 朱瑞旭 的任务,但是也有少部分学生需要降低难度和深度,需要一定的时间去理解和消化。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学会制作excel表格,并进行数据输入和统计
2、学会设置单元格格式
3、进一步熟悉表格的修饰
4、学会打印输出表格
过程与方法目标:
1、能够结合实际设计合理的数据表格
2、通过活动,体验表格信息加工的一般方法
3、通过活动熟悉数据表格的修饰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
2、通过活动感受计算机处理数据的便利和高效
3、通过修饰表格培养学生的正确的审美观
教学重点:
1、表格数据的输入
2、单元格的设置
教学难点:
1、表格的美化与修饰
教学方法:讲解法、演示法、任务驱动法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设计
合肥市第五十一中学 朱瑞旭
教学环境:多媒体计算机教室 教学准备:前一节的统计数据表 课时安排:2课时(每节45分钟)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师:在上一节课中我们学习并制作了班级评比的数据表格,大家肯定都制作好了,我想每一个同学都希望将自己制作的表格打印出来张贴起来,但是我们来看看我们上一节课制作的表格的打印效果是怎么样子的呢?
(教师展示上节课制作的表格。并做打印预览)
大家说说看,这样的效果如果直接打印出来会是什么样子?好看不好看? 生:不好看
师:大家都说不好看,也的确不怎么好看。因为我们打印的都是筛选过后班级的数据,而且也没有将最终的数据综合到一起,更没有进行美化修饰,长长短短,也不见表格,名不符实,是不是? 生:是
师:那好,那我们再来看一个表格(教师展示修饰好的表格),大家觉得这个表格怎么样?能不能直接打印出来呢? 生:很好看,可以直接打印,是怎么制作出来的呢?
师:好,那我们今天就来探究一下如何去制作一个如此精美的表格并打印出来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设计
合肥市第五十一中学 朱瑞旭
二、新课教授 阶段一
(一)建立评比表格(教师同步演示)
将“检查统计表”中的各组平均得分数据复制到新建的工作表中,建立评比表格,并按小组得分高低进行排序,完成内容的制作。
1、打开文件 运行excel软件,并打开“检查统计表”
2、更改表名 双击要修改的工作表名,输入名称,修改表名
3、输入表题 单击A1单元格,输入表题“本周小组评比公示”
4、选择区域 单击“检查统计表”标签,切换到“检查统计表”,同时选中四个小组的平均分数据
5、复制数据 单击“复制”按钮,再切换到“评比表”
6、粘贴数据 单击选中A2单元格,再单击“粘贴”按钮
7、修改组名 将“组别”列各组名称修改为“第一组”、“第二组”„
8、排序得分 按照小组合计得分高低进行排序
(二)实操任务
根据教师刚才演示操作,自己制作“评比表”(教师巡视指导,并适时给予点拨)
(三)展示点评
选择几个学生的作品进行展示并简单点评(不做太多的点评,指出共同问题所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设计
合肥市第五十一中学 朱瑞旭
阶段二
(一)修饰表格(教师同步演示)
修饰表格中的文字格式、边框和底纹、数字格式及行高列宽,美化“评比表”
1、设置文字格式 单击A1单元格,设置标题的文字格式:隶书、24磅、加粗、褐色
2、合并居中表题 拖动A1:G1区域,单击“格式”工具栏上的“合并及居中”按钮,居中表题
3、设置表头底纹 拖动A2:G2区域,设置表头区域底纹颜色为“褐色”,边框为“无线框”,文字颜色为“白色”
4、设置数字格式 拖动B3:G6区域,选择“格式”-“单元格”命令,设置数字格式
5、设置底纹 拖动A3:G6区域,设置底纹为“浅黄”,并居中对齐文字
6、设置边框 拖动A3:G6区域,选择“格式”-“单元格”命令,设置边框线为白色
7、调整行高列宽 拖动边线或选择“格式”—“行(列)”—“行高(列宽)”命令来调整行高列宽,使之美观大方
(二)实操任务
根据教师刚才演示操作,自己动手修饰刚刚制作 “评比表”(教师巡视指导,并适时给予点拨)
(三)展示点评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设计
合肥市第五十一中学 朱瑞旭
选择几个学生的作品进行展示并简单点评,从大小格式颜色等方面进行点评
阶段三
打印输出表格(教师做演示)1、2、3、4、设置页面 文件——页面设置 预览效果 文件——打印预览
重新调整(若觉得不美观,可以进行调整)打印输出
(由于条件限制,此操作仅教师演示,可以演示2-3遍,不做实际操作)
三、自主探究
1、选择性粘贴 部分数据是由函数计算得出的,这样在做简单复制粘贴时会出现一些问题,这时我们可以通过“选择性粘贴来解决。
2、探究修饰表格的基本过程和一般方法
四、课堂小结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表格数据的输入、排序和修饰打印输出,重点在单元格的设置,在这部分主要要将单元格的各种设置方法告诉学生并与之探究不同的设置会带来什么样的结果,难点是表格的修饰,适当的修饰会带来美的享受,但是过度的修饰则会适得其反,因此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非常重要。
五、课后任务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设计
合肥市第五十一中学 朱瑞旭
将老师发送给的“成绩单”进行统计并修饰。
六、教学反思(教学后书写反思)
第四篇:《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设计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设计
一、学情分析
本节内容的教学对象是初二年级的学生,通过初一阶段的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计算机操作能力。由于各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一些地区的大部分学生家里都有计算机可以连入互联网,他们具备了一定的上网经验,对计算机网络有初步的认识。但是,他们对网络的了解大部分是停留在网上聊天、BBS论坛、网络游戏以及有限的资料收集;另一些地区的学校的学生,在小学中并没有接触到计算机,只是在进入初一年级时,才对计算机有一定的了解,其应用技能仅仅停留在对windows的操作及文字处理上。总体上讲,初二年级的学生,对网络的构成及相应有应用没有一个系统的了解,更没有形成有意识地利用网络资源帮助学习的意识。因此,学生要学习基本的网络知识,并为下面的网络信息收集打下基础。
二、教材内容分析
1.本节主要内容及在本章中的地位
本节主要介绍计算机网络的概念、计算机网络的分类及因特网的诞生和发展,是本章的基础知识,为全章的学习作铺垫。2.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计算机网络、因特网的概念。
从覆盖范围和计算机之间连接的距离来划分网络的类别。结合校园网、企业网、住宅小区网和家庭网络来介绍局域网,结合因特网来介绍广域网。
展示课件,分析三种拓扑结构的示意图和简单工作原理及在应用中所显示的特点。
通过课件展示教学内容,介绍广域网及因特网的基本知识,因特网的诞生与发展,拓展介绍因特网对人类社会所起的作用及给我们日常生活和学习带来的方便。
布置好参观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分好小组,选好小组长,确定参观路线。
从因特网的入口处开始参观,逐一介绍各种网络设备的名称及主要功能。4.教学资源
(1)网络拓朴结构图;
(2)有关计算机网络发展的视频(3)网络基础知识。
三、教学过程
在上本节课前,我特意向学生透露了本节课教学的内容,让大家想想应该编一份怎样的小报,要用到哪些内容。学生提出:“学校正在申请市绿色学校,而且举行了很多的有关环保的活动,所以我们可以编一份有关绿色环保的小报。”又有学生说:“这也可以成为我们申请市绿色学校的一项内容,增加我们学校被评上的机会。”还有学生说:“我们可以挑选好的小报做成一份校园的环保小报纸。”„„
说到这里学生们都兴奋了,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课堂一下子活跃起来。
最后我在听取了学生意见的基础上,把全班同学分成了几个小组,布置了如下要求及作业:
①每一小组合作共同完成一份小报。②为自己的小报取一个亮丽的名称及版面。
③结合学校这几个星期所举行与环保有关的活动写几篇稿件,利用数码相机拍摄(数码相机部分学生家中有,学校里也有)一些活动的图片,收集和调查统计一些自己需要用到的数据。
1、作业完成的内容丰富多彩
学生在这一个星期通过全体小组成员的共同努力及在老师的帮助下,积极的收集有关环保的资料。材料的形式有文字,有图片,还有一些统计图表。其中所涉及到的内容:有学校举行的“保护环境,千人签名仪式”,有团委发起的征集“环保警示语”,有社会实践:“访千年古树”,有美术组举办的大地作画比赛,劳技组组织的“利用废物做手工”的比赛,以及各个班级开展主题班会的情景等。内容丰富,可以说是前期收集素材的准备工作做得非常扎实。在收集材料的一周里,从每个小组到每一位同学都非常热情地参与其中的工作,把自己当成是一个小记者、小作家、小摄影师„„ 大家都乐在其中,享受这些作业的美妙,没有人去逃避,没有人说累。
2、在信息技术课堂上
本堂课的上课铃声响起时,同学们带着自己小组的“成果”来到电脑室,在小组成员的协调下,大家把这些素材输入电脑(图片是在课堂老师的帮助下输入电脑的),然后整理这些素材。
在小组中有一位同学负责将设计在草图上的版面在word中画出来,再将其他同学输入电脑中的文章和图片纷纷插入其中,忙完了自己手头上的事的同学也到“版面设计师”旁边开始指手画脚起来,“你用红色看看,红色好看。”“这一行字要变大一点,这样醒目。”„„这样的声音不绝于耳。
我这时也成为了一个配角,只能为电脑操作上还有困难的小组帮上一点忙。
下课了,每个小组都完成自己的小报。他们通过与其他小组完成的作品比较,自行地评比出了几张最优秀的作品。
四、案例分析:
(一)、开放、综合的课堂让信息技术课充满了生命
时下,合作学习法、任务驱动法是很多信息技术教师采用的,让学生以实际的任务明确学习的意义,进行有意义的学习,而许多任务只是技能的训练,或者是孤立的,零散的。例如,把资源管理器的操作作为一个个任务,说“今天我们的任务是为文件更改名字”等,上述的方法非但让学生学习困难,长久必会厌倦,因为那些电脑的技能离我们的学生太“远”了。
在这课前,我所谓的作业是学生自己提出的,而且也不是一些机械的抄写,每个小组中的每位同学可以选择自己喜欢完成的一项或几项,对他们来说没有负担,有的只是从中获得更多的乐趣。
在课堂上,那些技能学生都已经掌握了,他们只要把之前学习的知识再结合自己小组的素材灵活运用技能就可以了,没有教师的规矩、要求,有的是丰富的想象和创造。
(二)、开放、综合的信息技术课带给学生的是更多的能力,更多的自信,更多的爱。
学生在收集素材的同时培养了很多的能力,如:写作能力、版面设计能力、摄影能力„„每位同学都会选择自己能胜任而又喜欢的一项或几项任务,这是多么有趣而高兴的事,因此他们获得了成功。
学生经历了各项活动,从这些活动中他们知道了环保的重要性,自己平时怎样的行为才是环保的,怎样维护学校的环境等等这些都是爱的表现:爱自己、爱班级、爱学校„„
五、教学反思
这是一节简单直观的课,其特点一是内容较少,理论性强;其二是让学生动手实践的机会不太大。一般情况下,只要根据教材,针对教学重点、难点以及理论概念讲解得枯燥性作好了相应的准备,介绍相关的理论知识后,也就算完成了本节的教学任务,教学效果也会不错。
第五篇: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设计
初中信息技术《在幻灯片中插入图片》教学设计及反思
【教学目标】
(1)掌握幻灯片中插入剪贴画的方法。
(2)能将图片文件插入幻灯片中。
(3)能制作图文并茂的幻灯片
【教学重难点】
重点:插入图片,达到图文并茂的效果。
难点:插入图片文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在上节课中,我们学会制作幻灯片,并插入各种文字,想插入一些图片来使幻灯片更活泼一些,怎样打开已制作好的幻灯片呢?
二、新授
1.任务一:打开PowerPoint 文件
(网络广播)请一生演示并介绍。
打开PowerPoint 文件的方法与打开Word文件一样,先打开“PowerPoint”窗口,再用“打开”命令打开文稿,也可以直接在“我的电脑”中找到文件,双击演示文稿的文件名即可。
2.任务二:插入剪贴画
边学边练习。
(1)打开“运动会.ppt”演示文稿,选定第一张幻灯片。
(2)单击“插入(I)”菜单,将指针指向“图片(P)”“剪贴画(C)…”命令再单击。
(3)在“插入剪贴画”窗口中选择类型“运动”,这时会显示与运动有关的几幅剪贴画。
(4)将指针移动到某一剪贴中单击,这时会弹出四个选择项,我们选择第一个选择项“插入编辑”,这时我们看到一幅剪贴画就在幻灯片上出现了。
(5)调整剪贴画的大小和在幻灯片上的位置。
这样,就插入一幅剪贴画了。请同学们在其他幻灯片上插入剪贴画。
学生练习,教师巡视,并做个别辅导。
3.任务三:插入图片文件
介绍自己时,想插入自己的照片,照片用磁盘保存下来了,应该怎么办?
教师边讲边练。
(1)打开作业。
(2)单击“插入(I)”菜单,将指针依次指向“图片(P)”“来自文件(F)”命令再单击,这时弹出“插入图片”对话框。
(3)在“查找范围(I)”框中指定图片文件存放的磁盘驱动器的文件夹,在文件列表框中选定图片文件,这时我们会在右侧的预览框中看到一幅画,这就是所选图片,单击“插入(S)”按钮,这时我们看到图片就在幻灯片上显示出来了。
(4)调整插入的图片的大小和在幻灯片上的位置,还可在这张幻灯片上插入一些文字。这样,就可插入你想要插入的图片了。
4.练习
(老师在机器里保存了一些图片,目录在……)
请你再制作二张,要求在第一张幻灯片上插入剪贴画、并输入相应文字,第二张幻灯片上插入一个图片,并插入与此相对应的艺术字介绍。我们会把完成得较好的同学的练习广播给大家欣赏。
学生练习,教师巡视,并做个别指导。
5.欣赏部分同学作品
三、小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会了怎样在幻灯片中插入剪贴画和图片,大家掌握得较好,大部分同学制作出了图文并茂的幻灯片作品,只是有的同学的图片类型与文字配合得不是很好,这需要我们进一步完善自己的作品。
四、作业
见课本中“练一练”。
【课后反思】
1、针对学生实际,快节奏,小坡度,多环节,环环相扣,让学生自己多研究是符合学生的兴趣与需要的,所以,在教案中固然设计的比较详细,实际可以通过问题探究,学生结合以往的知识,完全可以自己来解决,设计比较详细的目的,是教师在学生总结时,有针对的说明。
2、在实际教学中,我重点还是放在幻灯片的打开方法,这是第一教时的新知识,学生需要巩固,而在新授学习中以学生讨论研究为主,在练习中,还是强调学生的审美观念,以求作品制作的近善近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