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不够低美文
1941年的一个深夜,在美国洛杉矶一间宽敞的摄影棚里,一群人正在忙碌地拍摄一部电影。刚开拍没几分钟,就听见年轻的导演大喊了一声“停”!
看得出,导演对拍摄的效果一点也不满意,他一边冲着摄影师比划着动作,一边有些不悦地说:“我要的是一个大仰角,难道你不明白大仰角是什么意思吗?”
摄影师有些闷闷不乐,说:“一个镜头已经拍了不下十遍了,到底要拍到什么时候你才满意?”然而,不管摄像师怎样努力拍摄,年轻导演好像就是不满意,他不停地喊着“停停停”,并一遍遍地冲着摄影师重复道:“大仰角,难道你一点也不懂吗?”终于,扛着摄像机趴在地板上的摄影师忍无可忍,一下子站了起来,对着这个初出茅庐的导演大吼道:“我趴得已经够低了,你还想让我怎么样?”
这时,围观的工作人员全都停下手中的活,幸灾乐祸地看着这两个打嘴仗的人。年轻导演先是一怔,最后一句话也没有说,只是快步地走到道具旁,随手拿起一把斧子,又转过身朝摄影师走过去。看到此情景后,在场的所有人全都发出一声惊呼,他们不知道导演想要干出什么蠢事。
待走到摄影师跟前后,导演忽然轮起手中的斧子,向着摄影师刚才趴过的木制地板狠狠地砍过去。几分钟后,他便将木地板砍了一个大洞。
导演站在洞中,平静地对摄影师说:“其实,你的拍摄水平没有任何问题,只是你刚才趴得还不够低。现在,这个地方就是我要的角度。”最终,摄影师蹲在导演砍的那个洞中,压低镜头,拍出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大仰角,也拍出了一个从未有人拍出过的镜头。
这个年轻的导演叫奥逊·威尔斯,他们当时拍摄的那部电影,便是后来红极一时的《公民凯恩》。电影因为大仰拍、大景深、阴影逆光等摄影创新技术,以及新颖的叙事方式,被誉为美国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电影之一。至今,它仍是美国电影学院必修的教学影片。
拍电影是这样,对待人生更是如此。人生的格局也许难以改变,怎么看,由你来决定。
第二篇:快乐,不快乐美文
若想到人生苦短,很多事就没了计较的必要。如果有人问我是独乐乐好,还是众乐乐好,我会回答:“我不会给快乐贴标签,也不会问快乐的出处,只管让快乐的音乐渗透到我的身体就好了。”
独处有独处的快乐,与人交际有与人交际的快乐,前一种快乐替代不了后一种快乐,而后一种快乐也不会比前一种快乐更管用和值钱。我甚至认为,当一个人在独处时总感觉不快乐,那么他在人群里也很难得到持久的快乐。当然,独处的人也并非总是快乐的,一些封闭自我、离群索居的人,很有可能在抑郁中无法自拔。
能够贯穿一生的快乐无疑是稀缺的,问题在于当我们谈论快乐时,悲伤、难过、痛苦们该怎么办?快乐和不快乐犹如硬币的两面,实在太容易反转。解题的关键不在于只探讨独乐乐和众乐乐哪个更好,急着给快乐划分领地,而在于生命不仅仅是靠快乐活着的,不快乐也支撑起了我们的人生。思考人生不能只关心快乐,悲伤、难过、痛苦需要一并关注,生命乃一个整体,只有快乐或者只有不快乐都是不健全的,甚至存在着悲剧性:贪婪快乐的人会产生癫狂,因为无视和逃避痛苦的快乐其实也是一种怯懦,既容易让人膨胀,也容易使人处于“真空”状态。一些傻子给人的感觉就是不知道痛苦,但他们的快乐称得上真正的快乐吗?
只有痛苦的人显然也是病态的,严重时会不珍惜生命,认为一切皆虚无。当一些人抗拒不了巨大的痛苦时,就会抛弃责任或尝试毁灭,因为痛苦常会剥夺人的力量。面对生命和生活,也需要大局观,享受快乐和幸福确实让人生得到最大的延续,但怎样看待和对待痛苦又关乎生命的尊严和智慧,如同越是能透彻理解和正确接受死亡的人,就越能活得好,活得宽容,活得慈悲,能够自尊并且敬重他人。
独乐乐并不指向自私自利,众乐乐也并不指向宽容博爱。有一项研究发现,良好的人际关系确实会让我们健康和快乐。这却并非意味着只要走向人际关系,就一定会健康和快乐,因为人际关系同样复杂麻烦,跟这个世界一样有此必有彼,有良必有劣,好的人际关系自不必说,坏的人际关系带来的危害并不亚于疾病和孤独,譬如同样有研究发现,高冲突的婚姻对人的身心伤害程度甚至超过离婚。
独乐乐是不容易的,众乐乐恐怕更难。我们需要孤独,是因为人际关系会伤害到人生的快乐和幸福,我们又需要人际关系,却是因为最好的独处也只不过是“我”和“另一个我”的人际关系,单靠“两个我”解决不了一切问题或者最重要的问题,我们需要他人的帮助和温暖。因为不管何种快乐都是不容易的,都是比珍宝贵重的,所以我对快乐从不区分和比较,更不会权衡取舍。
独乐乐不是一定会拥有的,众乐乐也不是早晚会到来的。快乐没有约定,痛苦也未曾签约,生活的意思就是当快乐和不快乐到来以后,我们会怎么想,怎么做,让快乐剩下什么,又叫痛苦留下什么。生命既可以拓宽,也可以推高,深厚博大的人既能够让快乐进来,也能够让痛苦进来,并且给予它们相同的地位和待遇。
快乐不至于疯癫不醒,痛苦不至于久伤不愈,他们甚至意识到“人际关系”不限于我和自己、独与众,还有我和一棵草、一朵花、一群鸟兽的关系,以及我和山河、祖国、地球和宇宙的关系,彼此同生共死,不论快乐还是不快乐都要在一起,同甘共苦,既同享荣耀,也同受耻辱。过去不可追回,但未来一定是大家的,是在一起的。
一个人的快乐已经是许多人和生命的快乐,一个人的不快乐也是许多人和生命的不快乐,一个人活在世上多少要比想象中的更有力量,更有希望,也更有责任。
第三篇:不了解,不评论美文
他出生于美国德克萨斯州的一个贫苦家庭,父亲事业失败破产,家中弟兄七人全靠母亲的收入供养,他从很小的时候开始,不是打零工就是帮母亲干活。由于家里太穷,一件衣服老大穿过老二穿,班上有钱的同学常讥笑他衣着邋遢。他内心极度反感却无法释放,总是强压怒火,一个人默默地跑到足球场踢球。
有一天,好友兴冲冲地递来一张告示,是军校的招生简章。他脸色暗淡下来,情绪低落地说:“你报吧!我不想。”“考军校是公费,还有机会踢足球。”在朋友的极力撺掇下,他尝试报考,并成为了西点军校的一名学员。
西点学员入校后,要接受一项被称为“兽营”的、为期八周的残酷訓练。训练第一周,一位名叫艾科的同学就引起了他的注意。艾科太注重自己的形象了,头发抹得油光发亮,就连课间休息时,也要摘下帽子打理打理,有时甚至还拿出个小镜子照来照去。“如此残酷的环境,竟有闲情干这些?富家子弟就会变着花样糟蹋爹娘的血汗钱……”读中学时同学们讥笑他的那一幕早已在心中结了痂,在他看来,这些爱臭美的“公子哥”就是空架子、臭皮囊!越是反感,他越是更加关注艾科,逮着机会就对其冷嘲热讽,以满足自己有点扭曲的报复心理。
终于,在一次训练后休息时,再次被奚落的艾科忍无可忍,他反击道:“请闭上你的嘴,一个人注重自己的形象难道有错吗?你嘲讽的语言曾让我视自己为异类,但是,我依然要这样做,知道为什么吗?因为我的父亲是名普通的理发师,他用一把剪刀养活了我们全家人。虽然父亲已去世三年,可他给我设计的发型我一直保持着,对别人来说这也许不值得一提,但对我们全家来说,他的功劳值得我用每一束发梢来炫耀……”听了艾科的话,他惊愕不已,为自己的行为感到深深自责。
他就是美国前任总统艾森豪威尔。一直到晚年,每当提到这件事,他还是会深感痛悔。不了解,不评论。在对别人一无所知或只是一知半解的情况下,妄自苛责他们,只会给两段人生都留下伤痕。
第四篇:幸福不晚点美文
在我住的小区里,我常常看见一个骑三轮车的老人。有一次下班回家,我又见到她颤巍巍地骑着一辆三轮车过来了。她笨拙地跨下三轮车,用力地挪动着一个液化气罐。我掠过一丝惊诧和疑惑,像她这样的老人,怎么还在干这么重的活?我走了过去,伸手帮老人抬了一下。老人抬起头,干瘪的唇齿间露出感激的笑容。
我帮忙把液化气罐抬到她住的房子里,才发现小屋阴暗、潮湿,散发着阵阵霉味。我正准备离开,老人却端过一只小凳请我坐下。我不禁问道:“大娘,您这么大数岁了,怎么还骑三轮车搬运货物?”
老人叹了口气,神情中透露出一丝无奈。她缓缓地告诉我:“我已经68岁了,本来应该好好享福的,可是家境不好啊。我儿子、媳妇都已下岗,孙子还在上学。”听她这样说,我正准备说几句同情的话,老人却话锋一转,乐呵呵地说:“不过,我每月有1900元的退休工资,一家人吃饱饭没问题!”
我一时不知说什么好,老人却自顾自说起来:“我雖然年纪大了,但身体还很硬朗。这不,我又找了份帮人送液化气罐的活,每送一个有5元钱的收入。”说话时,她表情飞扬,我能感觉到她很高兴、很满足……
前不久,路过老人家门口时,老人正坐在门口择菜。一看见我,她连忙站起来,说:“小伙子,下班啦?我告诉你呀,我家享受政府廉租房政策,下个月就要搬进宽敞的楼房了。噢,对了,我的退休工资又涨了一百多元,两个儿子、儿媳也被安排进了社区工作。这真是喜事连连啊!”
我连忙祝贺她,说:“真不容易,这么大年纪了,终于能享福了。”老人却笑着说:“没什么,幸福也不算晚点。我和几个老姐妹商量好了,过几天,还要出去旅游呢!”
老人的幸福和快乐深深地感染了我,是啊,只要知足、快乐,什么时候都不晚。
第五篇:试试不抱怨美文
我们身边充满了抱怨:孩子不懂事、家人不体谅、上级不公平、人生不如意……有的抱怨是我们说给别人的,有的是别人说给我们的,但奇怪的是,几乎没人抱怨过自己。美国普林斯顿大学企业管理讲师蒂莫西·费里斯指出,抱怨是把心中的不满发泄给别人,任何抱怨都有一个前提——我是对的,别人是错的。它就像思维的“慢性毒药”,逐渐侵蚀人们的善良、意志、亲情……同时,他用亲身体验告诉我们,只要坚持二十一天不抱怨,就能改变生活。
抱怨成为“全民情绪”
“抱怨是最消耗能量的无益举动。有时候,我们不仅会针对人,也会针对不同的生活情境表示不满;如果找不到人倾听我们的抱怨,我们还会在脑海里抱怨给自己听。”台湾心灵作家张德芬说。如今,抱怨已不是某个人的发泄渠道,而成为一种“全民情绪”。国内一项调查显示,65。7%的职场人表示自己每天抱怨1~5次,4。8%的人每天抱怨多达20次以上。抱怨在其他国家也同样流行。美国某无线网络公司调查发现,约70%的人表示,有的同事总爱发牢骚;英国一项调查显示,英国人平均每天要花十四分三十秒钟向亲友倾吐郁闷心情;法国调查显示,93%的人认为本国人爱抱怨;澳大利亚心理学会调查显示,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抱怨自己“压力大”。
在美国著名心灵导师、全球“不抱怨运动”发起人威尔·鲍温看来,人们喜欢抱怨主要有5方面原因。第一,当自己得不到更多关注时,就容易抱怨。第二,人们想逃脱自己的责任,或在工作、家庭中遇到问题时。第三,出于炫耀心理,因为人们总会抱怨和自己不一样的人,当他抱怨别人缺点时,其实就在暗示自己没有这种缺点。第四,有的人抱怨是因为自己表现得不够好,这样的人往往很难超越自己。最后,有人是因为想控制别人,当目的达不到时,就容易用抱怨还击。
不抱怨带来神奇变化
无论是哪种抱怨,带给我们的影响都是消极的。一方面,它让人们变成“受害者”,为挫败、失落、愤怒找到正当理由,导致其心态失衡、言语失礼,甚至行为失常。另一方面,抱怨传递的负面情绪会动摇团队“军心”,成天被“祥林嫂”倒“苦水”,亲友也不堪负荷,长此以往,会破坏家庭关系和人际圈子。
更重要的是,抱怨伤身。美国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神经内分泌学教授罗伯特·萨波尔斯基研究表明,经常抱怨会强化消极思维,进而导致大脑产生一系列不良变化。听别人抱怨产生的后果更严重。反复被负面情绪袭击,容易导致认知功能减退。
蒂莫西·费里斯用时三个月,做到了连续二十一天不抱怨,并体会到了它给生活带来的神奇改变:1。解决事情的能力增强。每当要描述一件事或一个问题,他都会先在脑子里自问自答,并尽量找出解决方案。2。学会随时赶跑负面思维和消极情绪,让自己的精神和睡眠都得到质的飞跃。3。用陈述事实代替抱怨,让沟通更高效。4。提出建设性意见,无形中引导身边人多思考、少批评,许多问题顺利解决。
有人说,不抱怨是自己与自己建立的心灵契约,是一种阳光、积极、独特的心灵体验。研究也显示,很少抱怨的人生活态度更积极,幸福感强,家庭和朋友关系处理得更好,而且更加自信。
二十一天养成不抱怨的习惯
心理学家发现,二十一天通常是一个行为转变成一个习惯的周期。如果我们能连续二十一天不抱怨,那它就会慢慢成为习惯。
1。换个思考角度。抱怨有传染性,容易让人陷入和周围人相同的负面思维中,此时要马上换个角度想问题。美国职场培训师特雷弗·布莱克说:“当抱怨的想法在脑海中浮现时,别等它脱口而出,就立刻换个想法。比如想到‘房子真贵,可我没钱买’,不妨换个想法,‘等我有钱了就把它买下来,但这需要我马上开始工作’。”这样能给大脑积极暗示,更好地调整自己。
2。转移不良情绪。如果负面情绪根深蒂固,难以通过转换角度来消除,可以试试“物理方法”——拿出耳机听音乐、去外面跑步等。
3。常做感恩练习。习惯抱怨的人可能短期内很难改变,可以通过感恩小练习来增加对快乐的记忆:每周抽几天,在睡前列举出几天中5件值得感恩的事情,最好是细微、不重复、具体的。
有时候,自己坚持很久不抱怨了,但亲友、同事突如其来的抱怨却会让我们的努力化为乌有。避免被外来的抱怨影响,可以试试下面几招:首先,找借口远离负面对话。比如在社交场合遇到一群可怕的抱怨者,试图阻止抱怨会被他们攻击,保持沉默又显得不太礼貌,此时不妨赶紧找理由离开。其次,在脑海里重构他人的消极对话。比如有人说,“我讨厌星期一,因为周末太短,没休息够”,我们不妨反向暗示:“好在我休息得不错。”任何积极想法都可以避免陷入别人的牢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