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提高高中语文教学的人文性论文
普通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高中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这就意味着,高中语文学科具有深厚的人文魅力,它贴近学生的情感世界——学生可以在诗歌中感悟诗人对命运、对灵魂的探讨或告白,在散文中领会语言中所浸润的作者丰富的情感,也可以在戏剧中体验世界真善美的存在,在小说中感受那些逝去现实的残酷与美好。他们同文本真真切切地畅谈,从而获得了心灵的滋养,激发起了青春的激情。可以说,人文化是高中语文教学义不容辞的职责;对学生进行人文熏陶,是语文学科独特的魅力。
那么,什么是人文性呢?一般地讲,语文学科的人文性,是指语文教学中的文化特质——文化知识和文化精神的体现。它是人类文明的积淀,是人类生命的延续,是人类意识和价值观念的反映。
我们如何提高高中语文教学的人文性呢?
一、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我们知道,语文学习不是信息从外到内单向的输入,而是新的知识与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的碰撞融合。它需要学生较高水平的思维活动,而不能只是满足于记忆。学生要不断地将新接受的知识和原有的知识经验进行交流,从而将二者有机融合。这就要求我们改变原有的教师主讲、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动起来,促使学生的思维在课堂上活起来,让学生尽情张开想象的翅膀放飞思想的光芒。课堂上教师只应提供适当的引导和支持,而且这种引导是有针对性和适应性的引导,而不是天马行空、不着边际。如在《项链》中,玛蒂尔德在资本主义世界观的腐蚀下,因贪图享乐而经受了多年的痛楚,但她就没有可爱之处吗?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开展情景剧表演,在形象生动的表演中让学生分析讨论,进而明白,玛蒂尔德是如此的可爱,她勇敢地承认过错,她在厄境之下没有气馁,而是发奋图强,通过自己的劳动改变自己的生活,这又是何等高尚!倘若我们仍然沿袭过去的教学模式,将传统的带偏见的理解灌输给学生,那么学生必会千篇一律地用政治眼光来看待这个不幸的女人。如此,他们又怎会从这一篇课文中得到情感的熏陶?可见,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提高语文教学的人文性,在教学模式上应有所变化、有所探索。在变化中方能创新,在探索中方能发展,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
二、加强语文教学与生活的联系
学生要形成自己的能力,必须经由他们的主体活动,通过运用,才能获得从认知到领悟的进步。从人类本身来讲,语言学习的过程也是从认知到模仿到领悟的过程。语言表达能力、写作能力的培养是一个艰难的过程,它必须依靠具体的生活实践来实现。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学习者自我认知建构的过程,知识不是被动地直接从外界输入到学习者头脑之中。这种理论将知识的习得归结为学习者积极主动建构的结果,而且十分强调知识是学习者自我主观建构而成的。由此可见,学生应该学会在生活中学习语文,收集各种有用的材料,随时随地把握学习语文的机会。在此过程中,教师应适当指导,多作鼓励,让学生了解研究性学习的益处,从而使其终身受益。比如,在学习《南州六月荔枝丹》时,学生可能对其中引用的古诗文不太了解,诸如“壳如红缯,膜如紫绡,瓤肉莹白如冰雪,浆液甘酸如醴酪”,或是“飞焰欲横天”、“红云几万重”之类的,其实只需取一荔枝进行比对便可。又如学生要锻炼自己的表达能力,尽可在生活中进行模仿辩论演讲。再如写作时,学生往往喜欢“复古”,让写“水的灵动”,许多人便立即联想到屈原自尽的汨罗江、项羽自尽的乌江,如果教师能引导他们观察身边的江河湖泊,哪怕是自来水,那么作文情感的真实性便油然而生,人文情怀也就会大大增强。由此可见,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可以提高学生的人文性。
三、重视对作品的赏析
优秀的文学作品有如一面镜子,它反映了社会的现实,体现了社会的良知。好书美文能启迪智慧,更能滋补精神。学生多看这些作品,不仅是一种艺术享受和美的熏陶,更是对社会的一种考察。语文教学应当是学生精神遨游的绝妙空间,它能使学生在阅读中进行精神灵魂的洗涤,它能使学生纯洁的品质和墨韵书香融而为一。如果我们机械地用传统的理念对待语文教学,比如对作品作过多的分析、下过多的定论,那么,即便是再美的作品,学之也味同嚼蜡。只有细细品味,品味之后,学生才能真正接受到美文的熏陶,才能受到应有的人文教育。我们在学习李煜的词时,如果不细加品味,往往会误认为其中的情感是作者的无病呻吟,而不易感受其内心的亡国之痛;学习《愚溪诗序》时,学生起先会一头雾水,不知所云,细品之后方知,客观景物被柳宗元冠以“愚”名,其实是表达了作者的愤激之情;学习《荷塘月色》时,学生在欣赏荷塘美景的同时,可以品味“另一世界”与现实世界的情景反差,从而感悟作者那追求灵魂清净的境界。
总之,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提高人文性,应从教师、学生两方面入手,强化教学的双边活动。只有注重加强了人文性,才能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才能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并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健康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二篇:高中语文教学论文 作文教学必须体现人文性
作文教学必须体现人文性
内容摘要:必须从根本上改变旧的作文教学模式,必须逐步引导学生开创新的思维方式,必须重视学生写作材料的积累,必须鼓励学生表真情、写个性文章,必须重视学生的创作成果。关键词:人文性作文教学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原因,语文教学,往往比较重视其工具性,而忽略了它的人文性。随着语文教学改革的深入,语文的人文性越来越受到重视。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要重视语文的人文性,突出以人为本,重视培养学生的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使学生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在作文教学中认真贯彻这一指导思想,是语文教学体现人文性的重要内容。那么,在作文教学中如何体现人文性呢?我认为,要做到五个“必须”:
一、必须从根本上改变旧的作文教学模式
不少教师都有自己一套比较稳定的教学沟通模式。这种模式就是教师在预定的框架中,垄断了沟通,这实际上是单向的沟通。教师是权威,学生与教师不是平等的。比如:在作文教学中,什么样的作文是规范的,怎样写才是好作文,如何统一标准规格等等,都由教师事前告诉学生,再由学生去写作,使学生写出来的作文象大批量生产的复制品一样,毫无个性。在《语文研究性学习概论》一文中,程红兵老师提到:给孩子一个空间,让他自己往前走;给孩子一个时间,让他自己去安排;给孩子一个条件,让他自己去锻炼;„„给孩子一个权利,让他自己去选择;给孩子一个题目,让他自己去创造。
这段话就是对旧的教学模式的批评,更是一种新的教育观念的体现。尤其是最后两句,对作文教学很有启发。学生是人,人是具有开放性和创造性的,尤其是有个性的。他们的作文也应该是富有创造性的,应该是千姿百态的。
二、必须逐步引导学生开创新的思维方式
现在的学生从小到大,基本处于传统的旧模式的教育中。尤其到了中学,思维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固有定势,想一下子改变过来,学生可能会不适应。学生已经习惯于单一的思路,固定的思维方式。要改变这种状况,就要为学生营造一个活跃思维的氛围。
短小精悍的奇文趣事,是训练学生思维的好材料。如马克吐温的趣闻,其中一个趣闻是:有一次,马克吐温向邻居借书,邻居说;“可以,可以。但我定了一条规则:从我的图书室借去的图书必须当场阅读。”一星期后,这位邻居向马克吐温借割草机,马克吐温笑着说:“当然可以,毫无问题。不过我定了一条规则:从我家里借去的割草机只能在我的草地上使用。”我把马克吐温的这个趣闻交给学生并将马克吐温回敬邻居时所说的话省去,由学生去设想。我鼓励学生说:看谁像马克吐温那样回敬得幽默、有趣。结果,学生反映很活跃,发言积极。这样以另一种方式为学生创造和谐轻松的写作氛围,学生们一旦放松了,就有了激情和兴趣,敢于大胆地说出自己的见解。只要坚持多种形式的训练,学生就会逐渐学会用顺向思维,逆向思维和多向思维去思考问题。学生的思维单一,是写不出好文章的。现在高考和中考的作文基本以话题作文为主,就是为了给学生以广阔的创作空间,这是实际也是体现了教改的方向。所以,我们的作文教学中要逐步引导学生改变旧有的思维方式,努力开创新的思维方式。
三、必须重视学生写作材料的积累 叶圣陶先生在《语文教育书简》中说:“作文必有可写之材料。”部分学生一写作文就头疼,觉得没东西好写。出现这种情况,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材料积累不够。没有积累,学生作文就成了“无米之炊”。新《语文课程标准》建议教师在作文指导时,重视学生写作材料的准备过程。作文指导不应该仅仅限于每学期那十几堂作文课,还要注意引导学生课外的积累。1 只在上课时强调学生要观察生活,积累素材,而没有具体的指导是不行的。比如,平时可以教他们如何剪报,指导他们分阶段阅读课外书籍,给他们布置一些简单的社会活动及调查等。实践证明,具体的指导比语言上的强调要有效得多。
四、必须鼓励学生表真情、写个性文章 造成学生写作困难的另一个原因,是长期以来在我们的教学中,忽视了学生的个人爱好和情趣。唯一标准就是要求学生写正面、写好事,中间过渡,头尾呼应,结尾抒情议论点题等等。这样,学生怎么能写出有真情、有个性的文章呢?
叶老在《作文论》中说:作文必须“写出真诚的自己的话。”新《语文课程标准》也要求重视学生的情感,它建议教师让学生讲真话、讲心里话。鼓励学生不讲套话、空话,要激发学生展开想象和幻想。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大胆地表达感情,在对社会真切的关注,对生活真情的感受,对美的真挚的追求中,表现自我个性。这样才能写出真情实感的好文章。当然,鼓励学生表真情的同时,还要注意在精神上,人格上给学生以熏陶和感染,培养他们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防止学生由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五、必须重视学生的创作成果
学生的作文是学生的创作成果,教师应该正确对待。对学生作文认真批改是对学生创作成果的尊重。我要求学生用作文本写作文,教师批改作文采用笔改和面改两种方法,对作文只做部分改动时可以用笔改,需要大改动时用面改。事实证明,老师对学生作文的重视,也会使学生认真保管好自己的作文本。每个学生一个学期一本作文本,三年下来,就是一本“文集”。且不论作文水平的高低,都是学生自己的创造成果。有的同学将自己的“文集”装订得很精美,无形之中就提高了学生的写作兴趣。所以,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必须坚持“育人为本”,引导学生注重知识、能力、素养的统一,通过作文去表现学生聪颖的智慧、鲜明的个性、健全的人格,才能使作文教学取得成功。参考资料:
1、《中学语文教学论》
2、《谈语文人文性教学》
3、《作文教学改革的钥匙》
第三篇:高中语文教学工具性和人文性的融合论文
摘要:语言是人类交际的主要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最基本的特点,但在实际的高中语文教学中,很多教师对工具性和人文性存在不同程度的认识偏差,淡化工具性而过于强调人文性,这是高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的不合理方式。在语文教学中,只有达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才能真正提高语文的教学水平。本文主要分析了高中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内涵、意义,以及阐述了高中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融合的策略。
关键词:高中语文;工具性;人文性
在语文学科中,工具性和人文性是相互融合、相互依存的。人文性滋养着工具性,工具性是人文性的强化和承载,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有效融合可以提高语文的教学水平。因此,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采取积极的策略,实现二者的有机融合,从而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时效性。
一、高中语文课堂中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含义和关系
(一)高中语文课堂中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含义
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一种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重要的一部分,而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结合是语文的基本特点。语文的工具性主要是指学生对文学的句式、词类等基础知识的学习和掌握;语文的人文性是指文章的写作背景以及人文环境,主要是借助语文语言的学习和感悟,培养学生一定的文化素养和审美情操。
(二)高中语文课堂中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关系
对于高中阶段学生的认知能力来说,他们的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在不断发展并逐步趋于完善。因此,教师要注重工具性和人文性二者的关系。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将“知识”和“人文”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在掌握语文基础知识的同时,也能提高对文学的鉴赏水平和审美情趣。
1.人文性滋养着工具性。学生在掌握语文基础知识的时候是离不开人文性的,如在学习文言文的时候,很多词汇、句式与内容的理解都离不开文章的相关背景和相对应的人文环境。所以文章的写作背景是学生进行学习的前提和基础,学生借助丰富的文章背景资料,能更加方便地了解文章的内容,再增强对文言文词汇和句子的理解,会大大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2.工具性承载着人文性。语文的人文性一般是抽象的,它的内容都包括在以文字为载体的文本中,如果脱离了语文的文字基础,学生就无法深刻理解文章的思想内涵。所以学生要想学好语文,就必须要有扎实的语文基础知识,这样才更有助于理解文章的内容和人文性。例如,在了解文言文《过秦论》的主要思想内容时,学生在教师的指引下认识了文章中的词、句式等基础知识,才能进一步深入了解文章的主旨大意以及文章的人文性和思想性。语文的人文性是需要在不断加强学生语文基础知识的积累上培养的,只有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习惯,接受人文精神的教育,才能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
二、高中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融合的策略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只有让工具性和人文性真正融合,才能达到良好的语文教学效果。
(一)加强学生和教师之间的课堂互动,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在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使得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很难达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融合。所以,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加强与学生的互动,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积极引导学生,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让他们独立地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采用多种教学措施,如故事导入、类比导入以及问题引入等多种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他们学习知识的动力,强化他们知识的积累。例如,在教学《念奴娇赤壁》一文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一些关于赤壁的景色或是关于赤壁的纪录片等,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赤壁的风光,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从而有机地将工具性和人文性结合,最终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鼓励学生诵读
诵读在语文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诵读的过程不仅能够让学生积累丰富的语文知识,还能拓宽学生的视野。“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教师要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诵读文章,熟练掌握文章中的语文知识,并通过诵读来感悟文章中的人文精神,从而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陶冶人文情操,并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的文学欣赏水平,最终达到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有机统一。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有机统一要求高中语文教师要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充分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加强师生之间的课堂互动,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掌握丰富的语文知识,提高学生对语文的鉴赏能力,同时还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水平,最终促进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李莉.论高中语文教学工具性和人文性的融合[J].课程教育研究,2013(22):25-27.
[2]张玉凤.浅论语文教学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J].教育实践与研究,2006(04):47-48.
[3]蒋恒.高中语文教学工具性和人文性的融合探究[J].中学时代,2013(23):15-19.
第四篇:作文教学的人文性论文
【内容摘要】:作文教学应关注学生的生存状态,激发学生强烈的作文动机,引导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探索自然、感悟生活、体验人生,关注人生,关注生命——浅谈作文教学的人文性。要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让他们在自觉自愿的情况下说写“自己”的话,并创造情境,使学生的活动丰富多样,认识独到,情感丰富。
【关键字】: 人文性 激发动机 做中练 “写” 真实
新课标强调语文教学应“以人为本”,一切以促进人的发展为出发点,要改变传统教学以知识为本位的价值取向。那么,在新形式下的作文教学应怎样实现“以人为本”呢?笔者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得出以下几点启示:
首先,应从理念上弄清作文教学的“人文性”。
作为人的一种精神活动的作文教学应关注人的生存状,以生活为本位,以学生的生活需要和身心发展需要为出发点。以往的作文教学往往注重训练采用什么方式构段等作文技巧,强调传授写的知识。而事实上,“言为心声”,作文是学生感情的宣泄,心声的表露。我们应关注学生的生活,启发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生成自己对某种事物或某个人某件事的“看法;激发他们对生存状态和环境的关注,从而促进他们练说生活,并在练说练写的过程中”品生活“,进而感悟人生,净化心灵。
其次,激发强烈的作文动机。
作文指导的主要任务是激活学生的思路,点燃他们心灵的火焰。每个学生的生活都是与众不同的,在他们内心深处隐藏着一股说写的”喷泉“。指导作文就是应该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与他们生活紧密相关地去侧发”泉“ 的喷出,唤醒他们的创作欲望。徐鹄老师在全国语文教学研讨会上的一节题为<<一张珍贵的照片>>的作文课,是很好的例证。徐老师引导学生由个别介绍自己的照片到向台下的老师介绍,再到向台下老师推荐学生个别介绍,使学生在介绍和评价别人介绍的过程中,逐步唤醒对自己手中照片的”回忆“,明确了说的方法。最后,学生们争先恐后,表达的欲望被激发的淋漓尽致。
第三,设计合理的操作活动,使学生”做“而愿”说“,”说“而愿”写“。
在师生共同参与设计好的活动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去表达自己此刻的真实想法,并启发互相讨论、交流,使每个学生都有表达的机会。使他们在表达自己见解的过程中,扎实地训练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这其中需要教师较好的课堂组织能力和启发引导如何去”说“的技巧。当学生思维的火花被相互启发和外化的语激活时,教师应给予他们充分的”表现“时间让他们一吐为快。当说以达到高潮,到了一种不吐不快的境界时嘎然而止,让他们将自己的话”倾诉“到纸上,形成书面语言。
去年秋天,我指导学生写一篇以”秋“为主题的作文。课前,我让学生回去搜集有关秋的各种资料(文字、图片、下载的声像资料皆可),并且亲自到田野里录了一段反映秋收和秋日景象的录象。在此基础上,我将指导课的过程设计如下:
1、欣赏录象,丰富直观认知
2、激情导入:
同学们,秋姑娘已经悄悄来到人间,她的步伐迈过,稻子便黄了,菊花笑了;大豆开始摇铃,树叶跳起了舞……
3、交流汇报搜集到的资料
过渡:美丽秋天就在我们身边,你找到了吗?
(1)、小组内交流收集到的资料
(2)、全班汇报
教师引导学生评议,在评议中明确”说“法(即”写法“)
4、学生写作
过渡:是啊,秋天是美丽的季节,是丰收的季节,是香气迷人的季节,关于秋天的话题说也说不完,关注人生,关注生命——浅谈作文教学的人文性。老师有个建议,大家用笔把这美丽富饶的秋天留住,好吗?
学生写作(播放轻音乐),想留住什么就写什么
5、交流汇报作文
(1)、小组内交流、修改
(2)、小组派代表汇报
(3)、适时点评
6、建议性作业
秋在同学们的笔下显得更加迷人了。老师建议大家课后将修改好的作文送到校广播台去,把这美丽的语言送给全校师生。
当教学进行到第三个环节的第二步时,我发现学生举手的越来越多,并且评得越来越有”章法“。这时,我立即引导学生换个方式,用笔将秋”说“出来,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第四、作文贵在真实,应引导学生说写”自己“的话
传统作文教学以知识为本位的价值取向,注定评价作文看中的是知识和技巧,而忽视作文本身蕴涵的学生自己的思想。新课标强调教学应关注人生,体现”人文性“。为此,教师应有计划、有目的地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写作材料,即作文同生活相结合,从学生的心灵出发,让学生形成自己的独特见解,有自己的思想,写出自己的”心声“。
为使学生有话可说,就应拓宽学生的视野,引导他们关注世界、关注人生。同时,还应为他们疏通渠道,引导他们到互联网、到书刊、到社会实践中、到大自然的怀抱中去感知时代的脉搏、去体会生命的运动。适应新课标而设置的综合实践活动课,便是学生触摸社会、感知自然的好途径。自去年下半年起,我引导学生开展了一系列的诸如周边环境调查、茶文化研究、擦亮一双眼睛、电脑探秘、四季放歌等活动。在活动中,学生更加直观地对身边的世界进行观察、体验,对社会进行更深刻的感知。因此,他们常有独特的见解或深刻的感受产生。此时,我便引导他们将自己的想法与感受用最真实的语言以自己喜欢的形式记录下来。没有主题鲜明、结构完整、语言凝练等条条框框的束缚,学生们大胆地想象,真实地诉说自己的感受与见解,文章显得内容充实、情感真挚。
总之,作文教学不宜刻意追求作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而应引导学生到大自然中,到社会生活中去探索、去体验,在”做"中练说练写,真正体现语文学科的人文关怀——关注学生的生存状态,关注学生的生命。
第五篇:高中语文教学论文 语文教学呼唤人文关怀
语文教学呼唤人文关怀
摘要:语文不仅是交际与思维的语言工具,更是人文精神的载体,语文教学应是工具与人文的并驾齐驱。可语文教学的实际情况是更多地强调工具性,语文的人文性在渐渐被弱化,故语文教师要活用优秀作品或者改革教学方法等等,来使语文教学充满人文关怀。关键词:语文教学人文关怀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于漪老师也说过:“汉语言文字不是单纯的符号系统,它有深厚的文化历史积淀和独特的文化心理特征。汉语和其他民族语言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是一个统一体的不可分割的两个侧面。没有人文,就没有语言这个工具;舍弃人文,就无法掌握语言工具。”因此,语文课的本然状态,应该是工具与人文的并驾齐驱,相得益彰。
可是,从我们感受到的语文教学实际情况看,语文的内涵在趋向窄小,课堂教学活动内容多是语言、语境、语体,以及适应达标所设置的可操作目标教学等,而对与语言以外的文化意蕴的关注较少,即人文性在减少,所以语文教学在呼唤人文关怀。
一、对语文及语文人文精神的基本认识 语文不只是交际与思维的语言工具,更是人文精神的载体。“语文”是“语言系统和人文精神的有机融合体”。如果把“语文”比作浩翰的大海,那么“语言系统”好比波澜壮阔的海面,而“人文精神”则好比博大精深的海底。语文教育就是通过立言以育人,用我们民族与全人类最美好的精神食粮来滋养一代代人的身心,使之得到健全的发展,为他们的人文精神积淀和终生学习能力“打底”。离开了“语言系统”,“人文精神”便无以承载;而离开了“人文精神”,“语言系统”便成了无灵魂之空壳。语言通过人们的交际和思维而存在,而发展,人们在交际和思维中学会使用语言,从而使自己成为“社会的人”;同时,人们也通过语文活动,吸收前人创造的人文精华,使自己成长为具有丰富人文精神的人。二,为什么语文教学要注入人文关怀
(一)语文教学的现状近若干年以来,我们的语文教学似乎也受到文学和哲学理论上的“语言就是一切”的所谓解构的后现代主义的一定影响。因而偏重语言,较多强调工具性,导致语文内涵小为文章学,写作学,修辞学等。或者是将文章剖来析去,焚琴煮鹤;或者是运用演绎法,搞“举一反三”,学一篇范文,仿写一文;再或者,“不读书,唯做题”,用“题海技术”„„其实可以理解的原因是应试,几乎整个教学过程受制于中考高考。但是这样一来,语文课就变成了一堂技术传授课或实践课,人文性和人情味荡然无存。因此语文教学不应该只为应试而存在。它要真正担负起培养人提高人的素质充实人的修养的责任,强调工具性(这比较容易考查)的同时,务必也充分注意到语文学科的人文性,这虽然比较难考查,却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决不可舍弃,因为舍弃人文性,工具性也无从谈起。
(二)作品的形成
作家们是怎样完成这些如同他们孩子、生命的大作的?曹雪芹“披阅十载,增删五次”,故而有“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的感慨。现代文学巨匠鲁迅这样来形容他走过来的艰辛的文学之路:“我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牛奶,血。”“将血一滴一滴地滴过去,以饲别人,虽自觉瘦弱,也以为快活。”作品是作家倾全部生活积累和心血所作,当然也是作家思想和人格的魅力所在。所以,语文是交流思想的工具,是思维的直接现实,它更是中华民族极其丰富的人文精神的荟萃。每一篇目,特别是那些名家名篇,确实 1 奇妙无比,它充满我们民族风俗、伦理、审美和思辨的活力,集我们民族智慧之大成,是一个个活泼泼的生命,而决不是沉默无语的木乃伊。
因此,学习这类文章,头等要紧的是弄清其所承载的全部内容、情感信息和深层意蕴。如朱自清的《背影》中,有不多的却很有味道的语言描写,如作者请父亲回去的当儿,父亲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在买来橘子将要上车的当儿,父亲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在走了几步回过头的当儿,父亲说:“进去吧,里边没人。”这些话语里含着多少怜惜、体贴与依依不舍!我们读到这几句话,不但感到了这些意思,还仿佛听见了那位父亲当时的声音。所有内容,都表现了父亲对儿子的亲子之情,而作者自始至终以愧疚的心情和口吻出之,又传达出儿子对父亲在家庭困顿之中仍念着自己的深深的感激,从而深沉而又酣畅地表现了朱自清先生的人子之情。类似这种孝敬父母,疼爱子女的传统美德,不仅是《背影》的根本思想内容,这也应该是语文教学的人文性或人文精神很重要的内涵,在今天强调这些仍然很有规范伦理道德的现实意义。如果我们只是一味的在“为什么”上做文章,却不善或根本不去挖掘、阐发和弘扬人文精神,那么我们的语文教学岂不是太言之无物因而苍白无力了吗?
(三)影响当今中学生人文精神的因素
1.现实世界的冲击与无奈。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社会舆论不懈地宣传学科竞赛获奖或考入国内外名校的学生,热心地吹捧升学率高的学校,导致家长方面,往往不从子女的天赋、能力、兴趣和愿望出发,而是一味灌输所谓的“学而优则富”的思想;学校方面,一味追求升学率;学生方面,也就只一味追求“得高分”。此外,市场经济发展中出现的“快餐”现象也给中学生造成巨大冲击,削弱了中学生对中国传统人文精神的认同力。他们的人文精神库藏中,有的仅有三四千个汉字、十来个崇拜的影视歌舞明星、几套武打小说、几十张碟片外加若干首流行歌曲。2.虚拟世界的纷乱与失范。
首先是网络构成的虚拟世界。这个世界信息丰富、交流便捷,图文并茂、动感鲜活,对于独生子女来说,无疑是一个精神驰骋的圣地、情感宣泄的场所,同样,这个世界良莠混杂,其中存在大量的信息垃圾与精神毒品,对中学生无疑充满了诱惑、布满了陷阱。中学生热衷于上网,在很大程度上是受此诱惑,这已成为不争的事实。
其次是由武侠小说、言情作品构成的虚拟世界。在这个虚拟世界里经常演绎的是争霸武林或退隐江湖、哥们义气或英雄救美、儿女情长或争风吃醋、卿卿我我或以身殉情等等大起大落的故事,对中学生极具诱惑力。在这里,他们张扬着哥们义气,宣泄着豪情柔意,他们的躁动心灵在这里容易得到安慰。然而他们在这个虚拟世界中也极易失范,因为他们无法拒绝那些过时的乃至完全错误的观念,如暴力崇拜、江湖义气、王权至上、拉帮结派、感情用事、男怨女痴等等。第三是由科幻作品、卡通系列、电子游戏、迪斯尼幻景等构成的虚拟世界。从恐龙到唐老鸭、从吃人的恶魔到天真的少女、从蝙蝠侠到007、从神探到海盗等等,这个每时每刻都会出现奇迹的无序的世界,同样对中学生充满吸引力和诱惑力。值得注意的是:这个虚拟世界对西方生活方式的推崇、对血腥暴力的渲染、对色情的自然主义描绘等等负面因素,都会对中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三、语文教学中加强人文关怀的基本策略
(一)、多用活用优秀作品,培养学生道德和人格
“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课堂不仅是学科知识传递的殿堂,更是人性养育的圣殿。语文教学在人格塑造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古人云:“文以载道”,作为人类文化载体的语文,其语言文字、文学作品中饱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和道德因素,蕴藏着浓厚的文化积淀,闪耀着理性思索的光芒,是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最佳材料。“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怒 2 发冲冠凭栏望”的岳飞,无不使学生感受到坚贞的民族气节和炽烈的爱国之情;“哀民生之多艰”的屈原,“穷年忧黎元”的杜甫,无不激起学生深深的忧国忧民之情。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不少作家的良好品质和伟大人格渗透到学生的潜意识中,成为他们自觉不自觉效仿的楷模。
因此,教师可通过多种途径与方式,及时地、经常地向中学生推荐经典的、民族的、优秀的视听材料,让中学生开拓视野,并打破时空界限,在与仁人志士、智者哲人、语言大师进行精神的对话、心灵的沟通,学生就会受到振憾、感染和熏陶,久而久之,潜移默化,可以使中学生在树立理想和确立人生的起点就站在人文精神的制高点。
(二)、改革“教法”与“学法”,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
英国教育家斯宾基认为:“如果能给学生带来精神上的满足和快乐,即使无人督促也能自学不辍。”这就强调了教学活动应该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作为语文信息载体的课文,本身就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它们或揭示了深刻的人生哲理,或闪耀着真理的光芒,或渗透着美好的人性,或弥漫着温馨的至亲至爱„„。语文课的意义不仅仅局限于教给学生某种语文知识,更主要的是通过一篇篇凝聚着作家灵感、激情和思想的文字,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一个人情感、情趣和情操,影响着一个人对世界的感受,对生活的体验。因而,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披文入情”,把诗情、文情传送到学生心中。首先,透过形形色色的文字符号,去体味其中蕴含的情和意,成为一个被感动的读者;进而将自己融入其中,成为情不自禁的作者;然后设置一种与教学内容相符的教学情境,将那充溢在字里行间的情感加以充分的张扬,呈现给学生,让他们随着作者的一颦一笑去忧去喜。
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学习”,放手让他们评价作品中的人情美、形象美、图画美、幽默美,最大限度地发掘教材以及其他教学资源中的人文精神宝藏,从美的事物中找到情趣,从而积极主动地借诗移情,借文移情,化景设情,表达自己的情意和体验。倡导研究性学习也是行之有效的教学举措。例如,有一位教师在教学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文言文时,让学生自主选读《战国策》《史记》中的文章,对春秋战国时期的“说客”作出评析。许多学生经过研究性学习,写出了有见地的“说客”分析文章,他们把“说客形象”综合归纳为“直谏型”“智囊型”“温和型”“幽默型”„„这样,文言文教学与研究性学习便取得了双赢。
没有感情的文章没有生命力,没有感情的课堂没有活力。语文教学通过有效的语文活动,使课堂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催化力,让学生更容易得到切身的体验和感受,例如:从田园诗人陶渊明的诗歌中,体验“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空灵与淡泊;从豪放词中,领略“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三)、关注网络文明建设,提高中学生的信息鉴别能力。网络正在逐步覆盖学校和家庭,但它犹如一把双刃剑,给人们获取信息带来便捷的同时,又带来许多芜杂的信息,容易使青少年难以辨别而误入歧途甚至痴迷不能自拔。网络文明素养,成为新时期人文精神的新内涵;提高网络文明素养,也是语文教学中弘扬人文精神的重要内容,语文教育工作者责无旁贷。日常教学中,我们应关注网络文明建设,关注中学生对信息鉴别能力的培养,使中学生真正具有进出虚拟世界的驾驭能力而终生受益。
参考文献
〔1〕、秦训刚、蒋红森《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教师读本》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2〕、华南师范大学出版社《语文月刊》(2008年4、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