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师要善于推介自己-班级管理
教师要善于推介自己
文/严丽荣
新学期开学,一部分教师会任教新的班级,接触新的学生;学生都对新教师充满期待,渴望了解自己的任课教师。这时——
新学期开学,一部分教师会任教新的班级,接触新的学生;学生都对新教师充满期待,渴望了解自己的任课教师。这时,新教师做好自我推介显得尤为重要,这不仅有利于师生间的熟悉,迅速拉近师生间的距离,也有利于教师的教育和学生的学习,提高任课教师的感召力,激励学生上进。
可是,一些教师在处理这个问题时很不重视,也极不情愿。他们给新学生上课,开始往往只说说自己的姓或在黑板上写上自己的名字,告知学生自己教某某科,然后就直接进入课堂教学,不愿向学生全面、深入地推介自己。新教师如此简单的自我介绍,苍白无力,不能满足新学生的好奇心,自然也不利于当下的课堂学习和今后的师生交往。
学校曾经进行了一次调查发现,中小学生不知自己任课教师姓名的大有人在,更不用说老师的电话是多少、办公室在哪里;学生私下里交流,为分清楚哪一位老师,就在老师前面加上任课科目,如语文老师、音乐老师等;学生见到老师,不管是谁,都称呼为“老师”。
美国学者戴尔·卡耐基曾说:“不要怕推销自己。只要你认为自己有才华,你就应该认为自己有资格担任这个或那个职务。”而几乎所有的营销专家都认为,“推销产品之前首先要推销自己。”
教师,教书育人,其实也是在向学生推销知识和信息,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学会生存等。学生往往因老师的尊重、信任、学识、人格等,敬慕老师,亲近老师,从内心愿意接受老师的教诲,进而喜爱某学科,并立志取得好的成绩。可是,学生对老师的这种“敬慕”、“亲近”的情感,来不得半点拖延,需要即时产生,以利于学生更快地投入任课教师所授课程的学习。一个连自我都不愿推介、不善推介的教师,如何能让学生了解你、接近你,并很好地接受你的教育教学呢?
在自我推介中,教师首先应报出自己的姓名(在黑板上书写出来)、电话号码、办公室位置、邮箱博客等;简单介绍一下自己的工作经历、性格特征、兴趣爱好;提出自己的学科观念、学习理念、纪律要求,等等。必要时,还可以向学生展示一些实物、照片。这种坦诚的推介,能帮助学生建立对教师良好的第一印象,赢得学生的信任和好感,进而产生独特的教育功能,给学生以成功的信心和力量。
教师也需要得到学生的肯定。作为中小学教师,应适应新形势的变化,转变观念,主动出击,学会展示自己,推介自己,成为有威望的学生课堂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与学生建立起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
第二篇:教师要善于“推波助澜”
教师要善于“推波助澜”
王士吉
(山东 王士吉)
常常有这样的情形,刚开始上课学生的思维积极,课堂气氛活跃,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课堂气氛转为沉闷。学生只是被动地听讲,以旁观者的态度看待自己与教学过程的关系,教学失去了主体,教学效益低下。
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心理学的角度看,是由于学生的大脑兴奋中心进入疲劳“波谷区”所 致。
(附图 {图})
学生在听讲过程中,其大脑兴奋中心是随着时间的演进呈曲线变化的。而且,这种兴奋中心不是长时间固 定在大脑皮层的一定区域里,而是随着刺激物的变化而不断转移、变化的。刺激的强度降低,就会导致学生的 求知欲下降,这时学生的大脑兴奋中心就会进入疲劳“波谷区”。在这种“波谷区”里学习,学生感到疲倦、厌烦,对老师施加的影响漠然置之,学习不再是他们的自觉行动,而变成了与自己无关的事情。
要想改变这种不良状况,教师必须善于“铺路搭桥”,精心设置教学中的“波澜”,刺激学生的兴奋,让 “波谷区”产生“振荡”,使学生的疲乏感在短期内消失或不产生疲乏感,在愉悦的情绪中顺利地接收教师所 传授的知能信息,全身心地参与教学活动。
所谓“波澜”,就是指在教学主体部分的一定发展阶段,教师科学地利用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创造出良 好的教学审美情境,使学生的心理、情绪在认知需要的发展进程中,形成某种程度的亢进和起伏状态。在教学 实践中,我主要采用了以下几种方式设计“波澜”。
一、设置悬念,启动“内驱力”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在学生进入迷津的地方,教师要抓住关键创设问题情境,启动学生的 “内驱力”,诱发其探索意向,把学生引入求知的境界,形成教学中的“波澜”,使疲劳“波谷区”产生“振 荡”。
如在《七根火柴》的教学中,我发现学生不能准确地理解课文的含义,及时地提出了“这篇小说的主人公 是谁?”这样一个问题,由此激活了学生的思路。一部分同学认为:课文对卢进勇的描写较多,对无名战士所 写甚少,卢进勇是小说的主人公;另一部分同学认为,无名战士持有七根火柴,围绕火柴所发生的一切体现了 作者想要阐发的一种精神,无名战士是小说的主人公;还有的同学认为,课文描写卢进勇的笔墨较多,对无名 战士的叙写也重要,两人都是小说的主人公……学生思维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这时,我对学生见解的是非 曲直不立即作判断,而是鼓励学生对疑难问题去做进一步的思考、探索,故意设置多重悬念,制造学生的缺憾 感。进一步发问道:“如果说小说的主人公是无名战士,作者为什么还要花那样多的笔墨来写卢进勇呢?”这 样的提问激起了学生思维的“波澜”。学生紧扣课文,抓住一个个具有典型意义的细节,深入地领悟着文章的 含义,无形中,无名战士的形象越来越高大了,同学们的心被深深地触动了。我接着问道:“无数的革命先烈 为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献出他们宝贵的生命,我们应该怎么办?”这一问,激起了学生更大的感情波澜,很多 同学发表了自己的见解,课堂气氛异常活跃。疲劳“波谷区”由于“波澜”的出现轻松地度过了,填满了“波 谷区”的是同学们思考问题的紧张活动。
二、运用讨论,求“共生效应”
采用讨论的方法设计教学中的“波澜”也是一种有效的方法。赞可夫指出:“当我们给儿童提供机会,让 他们和同学、教师交流自己的知识时,这会使他们欢欣鼓舞,使课上得生动活泼,造成一种集体工作的气氛。”(《和教师的谈话》)从心理学的角度讲,人都有一种自我表现的欲望,特别是青年学生,为了阐明自己的 观点,他们会竭尽全力找理由、查依据,在相互激发中得到共同的提高和发展,即产生“共生效应”。
教学《驿路梨花》时,我引导学生理清课文的思路,重拟了课文顺序,又进行了片断朗读,变序复述等教 学活动,课的内容即将完成,学生松了一口气,注意力开始分散,我发现这种情况后,及时提出了“课文不是 按时间顺序排列的,不按时间顺序排列的方法是否就这一种呢?你还有其它的组材顺序吗?”这样一些问题让 学生讨论,仿佛在一池静水中投入了一块石头,激起一层一层的浪花。一位同学说:可以从瑶族老人打猎写起 ;另一位同学说:可以从老余第二天早上修房子写起;还有一位同学说:可以从梨花姑娘出嫁写起。全体同学 思维极为活跃,注意力完全集中到创造的对象上来。在相互的激发中,人人都想找一个与众不同的方法,学生 在积极进取的情景中获取了新知识,享受到了创造和劳动的自豪感。这样的讨论不仅使学生的疲乏感消失,而 且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运用直观,激趣解难
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表明,人通过视觉获取的信息约占大脑获取信息的百分之八十五。要想使疲劳“波谷区 ”振动,必须重视发挥视觉的优势,利用板书、图示、录像等增强刺激物的强度,协同各种感官,使教学过程 由抽象变具体,化静态为动态,以提高感知效率。
学习《大堰河——我的保姆》一课,把诗歌的内在节奏转化为学生的心理节奏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关键。我 在范读课文、理清作者的思路之后让学生朗读全诗体会诗歌的内在节奏时,学生出现了焦虑状态,活跃的课堂 气氛受到压抑。发现这种情况后,我及时给学生出示了表明作者思想感情变化的图示:
(附图 {图})
图示把抽象的思想感情变为具体可感的形象,利用视觉的刺激,有效地引起了学生的注意。学生看着图示,吟着诗歌跨越了思维的荒漠,体会出了诗人怀念的深长、感激的沉重、控诉的淋漓、讴歌的热情、咒语的酣 畅,把握住了诗歌的内在“节奏”。
再如,《荷塘月色》的描写意深景清,但让学生体会意境时,很多学生茫然无措。他们由于对“舞女的裙 ”、“凝碧的波痕”、“笼着轻纱的梦”、“光与影有着合谐的旋律”等形象费解,造成了思路的阻滞,进入 不了意境。我适时地放映了电视片《荷塘月色》,让学生看着电视,对照着课文去体会,形象与思维有效对接,互相激发,抓住了学生,使他们顺利进入了意境,享受到了审美的愉悦。
上述两例均运用了直观教学的方法,借助视觉形象,化难为易,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情感和想象,避免了 疲劳“波谷区”的出现。
在教学过程中,设计教学“波澜”的方法不止以上三种,而是多种多样的。但不论何种方法,其意图都应 在于用极短的时间迅速创设一个良好的心理氛围,将学生引入预期的情境,使其注意力在审美感染影响下向更 高层次集中,形成对“波谷区”的强有力的冲击,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从这个意义上讲,教师善于“推波 助澜”既是一种教学的基本功,也可以算是一门教学调控的艺术。
第三篇:语文教师要善于积累自己的课堂作品
语文教师要善于积累自己的课堂作品
北京市一零一中学 程 翔
文学家有文学作品,艺术家有艺术作品,那么,语文教师应该有什么呢?应该有自己的课堂作品。一个教师,三尺讲台几十年,备课本写满几大摞,教案数以千计,这就是教师的财富。这些教案不一定都是成功的,但其中必有精心之作。把这些精心之作集中起来,就是一本课堂作品集。
遗憾的是,很多教师不重视积累课堂作品,随教随扔,退休时盘点教学人生,没有留下什么东西。这是职业意识不觉醒的表现。我建议,对刚参加工作的青年教师,要进行职业意识的教育,使他们意识到所从事职业的重要性,意识到课堂作品的重要性。教师职业的觉醒既是自信的表现,也是教育教学的幸事,更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
什么是课堂作品?它应该包括以下内容:第一,优秀教案。一个好的教案,必然是反复实践的产物,必然是反复打磨的结晶,必然是包含了教师的心血之作。第二,优秀论文。一篇好的论文,必然是教师提炼升华的产物,必然是体现理论探索的产物,必然对其他教师具有一定的启发性。第三,优秀报告。一个好的报告,必然是教育叙事的典范,必然具有感染力和教育价值。
课堂作品的标准是什么?应当具备以下标准:第一,体现了教师对所教内容的准确把握和深刻理解。第二,体现了教师精心的设计和巧妙的构思。第三,包含了师生双方情感的 参与。第四,体现了学生课堂生成的效果。真正达到这四条标
准,是很不容易的。
对教材的理解和把握,不是短时间内可以实现的,没有十年八年的钻研,没有三轮五轮的磨炼,是不行的。因为语文教师要想实现对教材的理解和把握,单凭专业知识是不够的,还需要人生体验的支撑。这是语文教学有别于其他学科教学的显著特点之一。对于那些刚参加工作,既没结婚也没孩子的青年教师来说,他们理解课文时就会“隔”;而对于那些上有老下有小,阅历比较丰富的教师来说,他们理解课文时就比较容易。古人讲“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因此,青年教师在理解和把握课文时要虚心向老教师请教,老教师在备课时要善于把自己的人生体验与所教内容结
合起来,拉近学生与教材之间的距离。
当然,理解到位了,把握准确了,并不见得教学效果一定好,还需要设计。好的教学设计所取得的教学效果是明显的。之所以强调教学设计的重要性,是因为教师面对的是未成年 人,教师与学生之间,教材与学生之间,都存在着巨大差距,没有设计,学生就不可能很好地掌握教材,也就谈不到学习效果。所谓设计,就是在教材与学生之间架设一道桥梁,让学生通过这道桥梁去掌握学习内容,进而变成自己的东西。好的教学设计,我们称为教学艺术。能够达到教学艺术的境界,那自然是课堂作品了。一名语文教师,一旦实现了对课文的理解和把握,区分教学高下的关键就是教学艺术了。当然,设计和教学之间还不能画等号,有了好的设计,不一定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不一定能达到教学艺术的境界。但是,没有好的设计,肯定不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肯定不能达到教学艺术的境界。课堂作品中的教学设计,包含了教学实践,是在实践中不断修改完善的结果。
情感的参与,指的是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教师对课文的情感因素产生了共鸣,进而引导学生产生了共鸣;二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情感交流发挥了重要作用。这是两种情感参与。前者是师生针对课本的,后者是教师针对学生的。这两种情感参与互为影响,互为作
用,并交融在一起,有时难分彼此。我们以《雷雨》的教学为例来说明这一道理。《雷雨》中的情感因素是很丰富的,但是在学习它之前,学生无动于衷。教师的任务在于使这种外在的课本中的情感让学生感受得到,并进入学生的情感世界。由于学生原本内在的情感因素中有悲悯之情,再加上教师的启发引导和熏陶感染,外在情感和内在情感就会发生碰撞交融,进而融为一体,产生共鸣。这里,教师一定要善于调动学生内在的情感因素与课本的情感因素进行对接,即实现情感参与。教师对学生的鼓励、期待之情,与学生对教师的信任和回报之情,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非常重要,但过去不受教师重视,甚至有的教师简单地认为,教师只要对课文的感情理解到位了,学生自然就跟上了。事实证明,这种理解是不对的。站在学生的角度看,学生对课堂的参与程度,与教师的鼓励、期待之情是成正比的。
情感的东西不是靠自学就能实现的。当下有的地方推行教师少讲、学生自学的模式,是有道理的,尤其对于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教师要少讲,多留给学生自主的空间。但是,对于情感的熏陶,对于培养美好的人性、人情来说,单靠学生自学就很受限制了。所以,教师的启发引导、必要的讲解,是不可回避的。教师情感的参与,也包括教师必要的讲解。所谓声情并茂,往往就是指教师的讲解。
学生课堂生成效果,指的是课堂教学效率的问题。任何课堂都要讲究效率。但是,长期以来,人们对课堂效率的认识有偏差。比如,简单地把目标达成度作为衡量课堂效率的标尺。笔者以为,衡量课堂效率,主要不是看目标达成度,而是看课堂生成效果,至少是二者并重。目标达成往往是表面的、短暂的、假象的,而课堂生成才是内在的、长远的、真实的。有人 说,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本质区别不在学习内容上,而在学习方式上。此论有理。应试教育采用简单机械的方式让学生强化训练,重视结果,为的是应对考试。素质教育重视的是学习内化的过程,让学生亲身体验,注重发展。毕业年级的教学,应试不可绕行;常态下的教学,则应以素质提升为重。
我们评价一堂课,关键是看学生变化的方式。学生上课前的起点是怎样的?结束时学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教师采用什么方式让学生发生变化?这是评价课堂作品的标准。
我们的教学首先应该体现这种阶梯式的发展变化。它包括三种变化:兴趣的变化,学生开始没有兴趣或兴趣较低,经过教学之后,学生产生了兴趣或兴趣浓厚。理解的变化,学生 开始不理解或理解不深刻,经过教学之后,学生理解了或加深了理解。能力的变化,学生开始没有能力或能力弱,经过教学之后,学生有了能力或能力提高了。这是课堂教学的目的。其次,学生的这种变化,不是教师奉送的,而是在教师的引导启发下,靠学生自主学习获得的。这就是生成,是最重要的。
有人会说,语文教师的课堂作品大多是些垃圾,无甚高论。这话不对。语文教师的课堂作品固然要对教材作深入的理解和准确的把握,但其主要价值不在于此。理解是基础,是前 提,建立在这个前提之上的教学设计和情感参与,以及实现课堂生成效果才是最有价值的。打个比方说,教师本人能爬上泰山固然值得肯定,而教师能够引导鼓励学生爬上泰山更值得肯定。登山运动员比学生快得多,但不能引导鼓励学生爬上去,他就只是好的运动员,不是好的教练员。评价课堂作品,关键是看教师引导下的学生发生了怎样积极的变化。
积累课堂作品,其数量当然多多益善,但关键是保证质量。课堂作品的形成有一个过程,大致可以分为四步:第一步,选择。课堂作品是建立在过往教学的基础上的。教师在反复教 学的基础上,选定有特殊感觉的课文或课题。所谓特殊感觉,指的是熟悉、有突破,教学效果好。第二步,撰写。如果是教案类的,最好写成“教学实录”,也可以写成“教学设计”或“教学思路”;如果是课题类的,最好写成论文,也可以写成报告。第三步,操作。所谓操作,指的是在实践中验证的过程。如果是教案类的,最好在多个班反复试教,发现问题,以利提高。试教的过程中邀请专家听课,课后提修改意见。还要征求学生的意见。如果有教学论方面的专家更好。第四步,完善。要从三个方面来完善:语文专业方面、教学论方面、学生活动方面,涉及心理学、教育学、语文学、教学论等方面的理论和实践的问题。课堂作品形成的过程,是推敲琢磨的过程,是不断自我否定螺旋式上升的过程。经过多次试教,经历各种意外情况的考验之后,一个具有普适性的教学方案才算是基本确定下来。
当前,有一种教学观点,叫做“先学后教”“以学定教”,教师的作用体现在组织、启发、引导、激励和解疑上。这一观点是有道理的,因为它体现了教学的普遍规律。但是,课堂作品又是具有个性特点的。课文内容不同,文体、语体风格不同,理解和设计也会有明显不同。从这个意义上讲,课堂作品是个性与共性的统一体,偏废任何一方都不可取。课堂作品除了对学生具有教育教学价值外,对其他教师还具有启发和借鉴价值。若从教师培训的角度讲,后者的价值更大。
一个教师每学期写一篇课堂作品,一年就有两篇,工作十年就有二十篇。一个语文教师工作三十年,就可以积累五十篇左右。这些课堂作品包含了现代文和文言文,包括了小说、散文、戏剧和诗歌,还包括了实用文。这些课堂作品,既有新授课的,也有复习课的,还有活动课的、研究性学习的,可谓文体兼备,课型兼顾。如果一个教师能积累到几十篇,就可以出一本个人的课堂作品集。许多优秀教师都有自己的课堂作品集,泽被广大青年教师。
第四篇:教师要善于换位思考
教师要善于换位思考
薛玲玲
在日常教学工作中,我们经常会碰到这样的事情:有时候教师在下课铃响了以后,为了要把自己的教学任务完成,就拖了一点时间,而下面的学生大多表示出不耐烦的情感,但大多数上课老师并没有理会,而是站在自己的角度考虑:我是为学生好。大家都觉得自己有理,进而搞得师生关系不和谐。
面对这种情况,教师要学会用“移情”的方式,换位的角度思考,学会寻找“黄金分割”点,从而客观认识存在的问题,有效地解决问题。
教师是身份和角色的矛盾统一。如果认为教师首先是身份,其次是角色,那样会把自己的位置抬高,无法走进学生的心灵,甚至会影响对这份职业的感情;反之,才有可能会用心去对待这份职业。当教师和学生发生矛盾和冲突的时候,如果教师首先扮演的是自,己的角色,就会舍下一时的面子,换位思考,很多问题就会得到妥善的解决。相反,如果教师首先代表一个身份的话,很可能由于面子,而使得师生的关系僵化,问题变得复杂。
教师要使自己具备“学生的心灵”去感受,用“学生的大脑”去思考,用“学生的眼光”去看待,用“学生的情感”去体验,用“学生的兴趣”去爱好。因为“孩子的心是最稚嫩的,他们的心受到伤害便会结疤”。
教师要养成换位思考的良好习惯,时时变换自己的角色,站在家长和学生的角度去换位思考。只有换位思考,才能对事情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及性质趋向有更全面、更客观的把握,从而保证自己做出客观、科学的判断和选择。懂得换位思考的人是心胸宽广、聪明睿智的人,懂得换位思考的教师会在许多事情的处理上比别人棋先一招、技高一筹。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的这句话就是想告诫我们,遇事要换位思考一下,在某种程度上,这也是教育的精髓!人性化的教育就是要求教师将心比心,和学生做一个换位思考。想想遇事时我们会想得到什么,不希望得到什么,然后就把想要的给予学生,避免将害怕得到的施加给学生。那么,作为一名教师应该怎样进行“换位思考”呢?
赏学生所长。学生有被欣赏、肯定的欲望。教师要捕捉学生的闪光点,赞扬他们的优点,就能激发学生的潜能和创造力。
除学生所疑。教师要授业解惑。还要信任学生,解放学生。把教师的“导”转化为学生的探索性研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宽学生之过。教师要谅解学生的过错,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对学生的错误要客观分析,正确面对,给学生改正错误的机会。
总之,教师要多和学生们接触,了解他们在想什么。只有这样,才能在教育教学中、在实际工作中从学生的利益出发,做到有的放矢,对症下药。案例中,黄静华老师就是从了解学生入手,知其所想,走进了学生心里。只有让学生做到“亲其师、学其理、信其道”,才能有效地开展好工作。
第五篇:教师要善于换位思考
教师要善于换位思考
——关于“假如我是服务对象”活动的一点体会
“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的这句话就是要告诫我们遇事要“换位”思考一下,在某种程度上,这也是教育的精髓。教师要养成换位思考的良好习惯,时时变换自己的角色,站在领导、家长和学生的角度去换位思考。只有换位思考,才能对事情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及性质趋向有更全面、更客观的把握,从而保证自己做出客观、科学的判断和选择。
一、站在学校的立场思考
学校和学生很多时候都是利益共同体,而教师作为学校管理的执行者,如果作为教师,自己都不同意学校的安排,那么如何让学生接受学校的意见呢?所以我们应该尝试站在学校的立场去思考问题,那样我们在工作中就会少一些抱怨,多一些快乐。
二、“假如是我的孩子”——站在家长的立场思考
过去我很难体现家长们的心情,如今我已经身为人母,我的儿子也有了他自己的老师。我发现自己作为家长,自然的对老师有着很高的要求。例如:有高尚的情操、有广泛的兴趣爱好、深厚的人文素养、广博的知识沉淀、阳光而充满激情、语言生动表情丰富、课堂简约而有效、对学生公平公正、有创新精神等等。经过“假如是我的孩子”的换位思考后,我理解每位家长那种“望子成龙”的心态;并且清楚的知道作为教师有着它本身的职业要求,必须懂得哪些事情该做好,哪些事情不能做,只有如何做才能成为家长所信任的教师。
三、“假如我是孩子”——站在学生的立场思考
作为教师每天都要面对学生,似乎长久以来我们已经习惯对孩子们“居高临下”,我们总是习惯打着一切为孩子好的旗帜要求他们做这做那,却忘记俯下身子听一听孩子们的心声,下课铃响了,我们为了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而拖堂,自以为是为学生好,却忽视他们的感受。学生作业没有保质保量的完成,我们会大
声斥责却没有耐心听他们的原因,因为他们口中的任何理由都是我们心中的借口……首先我们从学生的角度来思考拖堂的问题。孩子们上了一节课,课堂上他们被要求注意力集中,而当他们听到下课铃声时,注意力会不自觉地分散,换位思考一下,当孩子听到下课铃声时,他是多么希望老师马上下课,然后他们可以好好休息,尽情玩耍,不用像上课时那么受拘束。可是如果老师拖堂了,他们休息的时间自然就变少了,而室外其他孩子玩耍时发出的各种声音又是对孩子极大地诱惑。这样,他们的心思就完全不在老师那几分钟的讲解题目上。试想一下自己,自己在做学生时也不希望上课的老师总是拖堂,所以为了保证学生有足够的休息放松的时间,教师应该做到准时下课,不拖堂。作为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永远保持一颗童心,必须善于换位思考。该如何保持一颗童心呢?我觉得,其实就是要求我们学会用“学生的心灵”去感受,用“学生的大脑”去思考,用“学生的眼光”去看待,用“学生的情感”去体验,用“学生的兴趣”去爱好。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多表扬、多鼓励、放大他的优点,关注学生、解放学生,帮她提高学习效率,对学生的错误要加以分析,正确对待,给他改正的机会。总之,要和学生多接触、多交流、多沟通、多了解他的内心世界、了解他在想什么,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对症下药。
总之教师要学会用“假如我是孩子”和“假如是我的孩子”的换位思考方式去对待家长、对待学生、对待教育教学工作。只有这样,我们对学生才会少苛刻、多了宽容;少了埋怨,多了理解;少了指责,多了尊重,引导学生一步一步走向成功;对工作充满热情,不断的认识自我、完善自我,成就自己快乐的教育生崖。教师要做好的,是每天让自己都改变一点点,课堂也改变一点点,创新一点点,踏踏实实的走好成长的每一步,不断养成良好的教育教学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