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师要善于运用表情教学
教师要善于运用表情教学
永丰小学——郑永灵
教师,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在课堂教学中,“传道、授业、解惑”是“工程师”最主要的活动,二十多年的教学实践告诉我:这“最主要的活动”的主观手段是多种多样的,通常情况下,除语言、动作外,注意借助于表情也是不可少的。
人们常说:人的表情是内心状态的感光板。有经验的教师往往善于从学生的表情所提供的信息及时窥探出他们的内心世界,从而及时调整教学方案。例如:当学生面部表情丰富而双眼很有神采时,这表明学生对教师所教知识不仅感兴趣,而且已听懂,这时教师可进一步深化最大限度地满足其求知欲望。如果学生双眉紧锁,眼珠不动,神情静默,表明学生对老师所讲内容正在思考,这时就应该放慢速度,给学生以思考余地。如果学生面带疑惑的表情或者发呆,这表明学生对教师讲解的知识理解不透,这时教师应及时为学生“搭桥”,帮助他们顺利到达知识海洋的彼岸。如果学生面部表情呆滞或昏昏欲睡,这表示学生对学习的知识不感兴趣,教师要调整教学手段,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应该怎样运用表情来提高教学效果呢?通过教学尝试,我认为:首先,表情要服务于明确的教学目的,运用恰当。高明的教师往往用不同的表情体现教学内容中的喜怒哀乐以增强感染力,使学生内心产生强烈的共鸣,以达到增强效果的目的。为组织好课堂教学,这些教师若听到学生回答问题准确流利,教师就面带微笑,给学生一个满意的表情。如果学生精力不集中,说话,做小动作,老师就立即停止讲解,以严肃的表情来提醒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始终注意用表情和学生进行交流,以掌握学生的学习状态及增强师生的感情。
其次,要做到各种主观教学手段的和谐完美结合。教师表情的运用不是单独进行的,它应和相应的眼神、动作、语调相结合,形成一个完善的有机体,使课堂教学有声有色,神形并茂。如果表情和其它主观教学手段配合不协调,或面部表情呆板,或表情过于夸张,不但不能达到预期的结果,还会使学生感到莫名其妙,啼笑皆非,莫衷一是。
无数的优秀教师教学实践证明,表情在主观教学手段中是十分重要的。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不断总结经验,巧妙的运用好表情,以使自己的教学能上一个新台阶。
教育教学随笔、感悟
教师要善于运用表情教学
学校:中卫市永康镇永丰小学 电话:***
邮箱:zheng-yongling@163.com 教师:郑永灵
第二篇:教师要善于“推波助澜”
教师要善于“推波助澜”
王士吉
(山东 王士吉)
常常有这样的情形,刚开始上课学生的思维积极,课堂气氛活跃,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课堂气氛转为沉闷。学生只是被动地听讲,以旁观者的态度看待自己与教学过程的关系,教学失去了主体,教学效益低下。
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心理学的角度看,是由于学生的大脑兴奋中心进入疲劳“波谷区”所 致。
(附图 {图})
学生在听讲过程中,其大脑兴奋中心是随着时间的演进呈曲线变化的。而且,这种兴奋中心不是长时间固 定在大脑皮层的一定区域里,而是随着刺激物的变化而不断转移、变化的。刺激的强度降低,就会导致学生的 求知欲下降,这时学生的大脑兴奋中心就会进入疲劳“波谷区”。在这种“波谷区”里学习,学生感到疲倦、厌烦,对老师施加的影响漠然置之,学习不再是他们的自觉行动,而变成了与自己无关的事情。
要想改变这种不良状况,教师必须善于“铺路搭桥”,精心设置教学中的“波澜”,刺激学生的兴奋,让 “波谷区”产生“振荡”,使学生的疲乏感在短期内消失或不产生疲乏感,在愉悦的情绪中顺利地接收教师所 传授的知能信息,全身心地参与教学活动。
所谓“波澜”,就是指在教学主体部分的一定发展阶段,教师科学地利用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创造出良 好的教学审美情境,使学生的心理、情绪在认知需要的发展进程中,形成某种程度的亢进和起伏状态。在教学 实践中,我主要采用了以下几种方式设计“波澜”。
一、设置悬念,启动“内驱力”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在学生进入迷津的地方,教师要抓住关键创设问题情境,启动学生的 “内驱力”,诱发其探索意向,把学生引入求知的境界,形成教学中的“波澜”,使疲劳“波谷区”产生“振 荡”。
如在《七根火柴》的教学中,我发现学生不能准确地理解课文的含义,及时地提出了“这篇小说的主人公 是谁?”这样一个问题,由此激活了学生的思路。一部分同学认为:课文对卢进勇的描写较多,对无名战士所 写甚少,卢进勇是小说的主人公;另一部分同学认为,无名战士持有七根火柴,围绕火柴所发生的一切体现了 作者想要阐发的一种精神,无名战士是小说的主人公;还有的同学认为,课文描写卢进勇的笔墨较多,对无名 战士的叙写也重要,两人都是小说的主人公……学生思维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这时,我对学生见解的是非 曲直不立即作判断,而是鼓励学生对疑难问题去做进一步的思考、探索,故意设置多重悬念,制造学生的缺憾 感。进一步发问道:“如果说小说的主人公是无名战士,作者为什么还要花那样多的笔墨来写卢进勇呢?”这 样的提问激起了学生思维的“波澜”。学生紧扣课文,抓住一个个具有典型意义的细节,深入地领悟着文章的 含义,无形中,无名战士的形象越来越高大了,同学们的心被深深地触动了。我接着问道:“无数的革命先烈 为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献出他们宝贵的生命,我们应该怎么办?”这一问,激起了学生更大的感情波澜,很多 同学发表了自己的见解,课堂气氛异常活跃。疲劳“波谷区”由于“波澜”的出现轻松地度过了,填满了“波 谷区”的是同学们思考问题的紧张活动。
二、运用讨论,求“共生效应”
采用讨论的方法设计教学中的“波澜”也是一种有效的方法。赞可夫指出:“当我们给儿童提供机会,让 他们和同学、教师交流自己的知识时,这会使他们欢欣鼓舞,使课上得生动活泼,造成一种集体工作的气氛。”(《和教师的谈话》)从心理学的角度讲,人都有一种自我表现的欲望,特别是青年学生,为了阐明自己的 观点,他们会竭尽全力找理由、查依据,在相互激发中得到共同的提高和发展,即产生“共生效应”。
教学《驿路梨花》时,我引导学生理清课文的思路,重拟了课文顺序,又进行了片断朗读,变序复述等教 学活动,课的内容即将完成,学生松了一口气,注意力开始分散,我发现这种情况后,及时提出了“课文不是 按时间顺序排列的,不按时间顺序排列的方法是否就这一种呢?你还有其它的组材顺序吗?”这样一些问题让 学生讨论,仿佛在一池静水中投入了一块石头,激起一层一层的浪花。一位同学说:可以从瑶族老人打猎写起 ;另一位同学说:可以从老余第二天早上修房子写起;还有一位同学说:可以从梨花姑娘出嫁写起。全体同学 思维极为活跃,注意力完全集中到创造的对象上来。在相互的激发中,人人都想找一个与众不同的方法,学生 在积极进取的情景中获取了新知识,享受到了创造和劳动的自豪感。这样的讨论不仅使学生的疲乏感消失,而 且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运用直观,激趣解难
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表明,人通过视觉获取的信息约占大脑获取信息的百分之八十五。要想使疲劳“波谷区 ”振动,必须重视发挥视觉的优势,利用板书、图示、录像等增强刺激物的强度,协同各种感官,使教学过程 由抽象变具体,化静态为动态,以提高感知效率。
学习《大堰河——我的保姆》一课,把诗歌的内在节奏转化为学生的心理节奏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关键。我 在范读课文、理清作者的思路之后让学生朗读全诗体会诗歌的内在节奏时,学生出现了焦虑状态,活跃的课堂 气氛受到压抑。发现这种情况后,我及时给学生出示了表明作者思想感情变化的图示:
(附图 {图})
图示把抽象的思想感情变为具体可感的形象,利用视觉的刺激,有效地引起了学生的注意。学生看着图示,吟着诗歌跨越了思维的荒漠,体会出了诗人怀念的深长、感激的沉重、控诉的淋漓、讴歌的热情、咒语的酣 畅,把握住了诗歌的内在“节奏”。
再如,《荷塘月色》的描写意深景清,但让学生体会意境时,很多学生茫然无措。他们由于对“舞女的裙 ”、“凝碧的波痕”、“笼着轻纱的梦”、“光与影有着合谐的旋律”等形象费解,造成了思路的阻滞,进入 不了意境。我适时地放映了电视片《荷塘月色》,让学生看着电视,对照着课文去体会,形象与思维有效对接,互相激发,抓住了学生,使他们顺利进入了意境,享受到了审美的愉悦。
上述两例均运用了直观教学的方法,借助视觉形象,化难为易,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情感和想象,避免了 疲劳“波谷区”的出现。
在教学过程中,设计教学“波澜”的方法不止以上三种,而是多种多样的。但不论何种方法,其意图都应 在于用极短的时间迅速创设一个良好的心理氛围,将学生引入预期的情境,使其注意力在审美感染影响下向更 高层次集中,形成对“波谷区”的强有力的冲击,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从这个意义上讲,教师善于“推波 助澜”既是一种教学的基本功,也可以算是一门教学调控的艺术。
第三篇:教师要善于锤炼教学语言
教师要善于锤炼教学语言
王
兴
教育家季米良捷夫说过:“教师不是传声筒,把书本的东西传达出来;也不是照相机,把现实复写下来,而是艺术家和创造者。”人们常说:“言如其人。”一个人的语言运用水平如何,能直接反映其精神面貌、道德修养、知识水平。作为教师,如果教学语言啰唆,易使学生内心反感,情绪烦躁,产生抑制作用,导致重点不突出,难点未突破,教学效率低下,影响教学目标的实现,也影响教师自身的威信教师教学语言啰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信口开河漫无边际,未经思考,想说什么就说什么;第二,车轱辘话来说,翻过来,倒过去,生怕学生听不懂,学不会,语无伦次,颠三倒四;第三,节外枝,没事找事,时常把学生当出气筒;第四,时间观念不强,一堂课的时间总也不够用„„大家知道,教学语言是教师在课堂上使用的一种职业语言,既是教师必须认真掌握的一种教学技能,又是教师需要刻苦修炼的一种教学艺术。那么,在课堂上怎样才能做倒教学语言简明扼要、言简意赅且富有吸引力呢?下面,笔者谈一点肤浅的看法,供大家参与。
一、立足自找,及时反思。如果你的教学语言啰唆,自已就要从多方面去进行深刻反思,究竟在哪些地方出了问题,这些问题是否经常出现等。同时,可以请同事,甚至学生一起来会诊,听一下他们的看法。放下架子,不耻下问,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
二、爱岗敬业,加强修养。德是立师之本,无德便无以为师。不 论你有多少烦恼事、有多么不愉快,一进入课堂,都要把它抛到九霄云外,把自己的全部身心都融入到教学情境之中去;同时自己要勤奋学习,加强知识更新,不断充实自我。不断积累、总结,拓宽自己的知识面。作为教师,要精通所教学科的知识与技能,这自不待言,还要熟悉相关学科的知识,更要知晓教育理论。人们常说:“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而且要长流水”。这是有道理的。
三、钻研业务,提升自找。作为教师要以提高自己业务素质与能力为已任,力争使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
一是认真备课,精心设计。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教师的创造性劳动也正体现于此。教学设计是对教师提出的更高要求,它是教师通过研究教学系统和教学过程,制定教学方案的一种过程和方法。
二是勇于钻研,“吃透两头”。一头是指教学媒介——教材,另一头指教学对象——学生。所谓“吃透”,就是对教材要做到“懂、透、化”,熟悉精通,驾驭自如。对学生要做倒“识、知、爱”,充分了解,有的放矢。
三是明确教学任务,树立目标意识。教学目标是具体化的教学目的、教学要求和教学任务,它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也是课堂教学的归宿,具有始动、指向和维持的调节功能,可以有效地防止师生活动偏离既定方向,从根本上克服一讲就多、一练就深、一考就偏的现象。
四是确定教学重点、难点和弱点。重点教学的策略是“搞清弄透,突出重点”,难点教学策略是“化难为易,突破难点”,弱点教学的策略是防患未然,杜绝弱点。
五是优化教学方法。“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各种教学方法无所谓孰优孰劣,没有一种最好的、万能的可以适用各种教学情境的教学方法。我们只有所说的教学方法最优化也是相对而言的。“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学生特征、学科特点、教师专长、教学条件以及学校已形成的教学理念等,来优化选择教学方法。
四、锤炼语言,力求简洁。教学语言是教师从事教学工作最基本的功夫,要想登堂入室,必须刻苦修炼,除此以外,无规律可寻。实践证明,教学语言可以通过不断练习,使之日臻完善;只要持之以恒,必得心应手。写文章讲究“文约而丰”,教学语言也是如此。莎士比亚说:“简洁是智慧的灵魂,冗长是肤浅的藻饰。”那么,怎样才能使教学语言简洁?建议注重四点:
一是抓住问题的实质,围绕中心组织教学语言。抓住了问题的实质,就可以一语中的,少费口舌,否则会喧宾夺主,废话连篇,叫人如坠五里云外,摸不着头绪,理不清脉络。
二是慎重重复说过的话,克服随意性。教学语言的重复,一般来说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必要的重复,也就是说,有意义的重复,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但也要适度。另一种是必要的重复,即无意义的重复,堆砌繁冗、啰啰唆唆,这是使用教学语言的不良习惯,教师自己往往习以为常而不觉得。
三是剔除教学语言中的杂质和赘瘤。教学语言中的杂质是指老师 口语中那些表情达意不起作用的音节,如“嗯、啊、唉、呀”之类的,基在语句中频繁出现,便无任何实际意义了,而且容易使学生注意力分散,有的学生在课堂上不去关注老师讲的内容,面专门去数老师一堂课说了多少个“啊”或“唉”。教学语言中的赘瘤俗称“口头禅”,有的教师几乎说每一句话都带一句“是不是”或“对不对”等毫无意义的话,让人听了特别不舒服、不顺耳。含有杂质、赘瘤的教学语言,就不能是干净利落的教学语言,对听者来说是一种精神折磨,教者要下决心剪除。
四是“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教师要履行好教书育人的职责,就必须有一个具有像阿拉丁神灯一样魔力的工具,这个工具不是别的,就教学语言。
总之,我们“只要想努力,任何时候都不晚”,就从现在开始,好好锤炼自己的教学语言,让它抹上蜜,带着香,伴着爱,潜入学生心田,滋润学生成长吧!
第四篇: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善于运用心理学
摘要:本文针对新形势下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运用心理学知识研究职工的心理状态和心理特点,可以准确地识别工作对象在各种矛盾支配下所表现出的认知、情感、意志、态度等心理反应,有助于掌握思想苗头和思想动态,从而确立科学的工作策略和工作方法。
关键词:职工思想;心理特点;自我完善;成长
想要做好新形势下的思想政治工作,就需要掌握职工思想活动的新情况和新特点。最有效的思想工作就是把工作做到对方的心坎上,引起对方的共鸣,这就需要了解和掌握对方的心理。心理学是研究人们心理活动及其规律的一门科学,在日常工作中注重运用心理学知识,能够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学性、预见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思想政治工作者要进行不断的自我完善和成长。
只有自己具有强大的内心力量,才有能力去帮助别人。这个道理同样适用于思想政治工作者,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政工干部。试想,如果一位政工干部思想消极,多愁善感,无端焦虑,总是存在错误评价和认知,他怎么能做好职工的思想工作呢?因此,应该在基层政工干部中广泛普及心理学常识,使这部分政工干部能够自我调整心态,消除不良情绪,正确对待别人和评价自己,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促使身心健康成长。一是学习精神分析心理学,掌握潜意识决定论,发掘自己潜能,处理好本我、自我和超我三者的关系;二是学习人本主义心理学,掌握需要层次理论,明确实现自我的人生最高需要层次目标;三是学习认知心理学,掌握埃利斯的abc理论,改变个体的非理性观念,消除不良情绪。政工干部要努力使自己成为具备良好心理素质的典范。工作中,注重弥补个人性格、情绪等方面的缺陷,让自己始终保持健康的心态和良好的心境。要加强自身修养,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襟怀坦白,诚实正直,公道正派,言行一致,从而通过自身的良好心理素质和人格魅力,去影响人,感召人,激励人。
二、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在坚持传统工作方法的基础上,运用心理学知识进一步开拓和创新思想政治工作。
只有抓住心理活动规律的本质,有预见性和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才能提高工作效率和有效性。将心理学知识引入思想政治工作领域,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也是思想政治工作从经验型向科学型转变的具体体现。这就要求思想政治工作者加强心理学理论知识的学习,掌握一定的心理学知识,遵循心理学原则,灵活有效地运用心理引导、心理相容、心理共振以及心理威慑、心理趋同等一系列方法,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效能。要关注人的心理过程,掌握职工的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针对存在心理问题的人员,帮助他们在实现既定目标中克服不良心理倾向,增强排除困难的决心和毅力。要了解人的心态变化,从心理学的角度把握职工思想意识形成的规律,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减少他们的心理压力和矛盾冲突,保持心理平衡,激发职工的工作热情。要坚持以人为本,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体贴人,做到情理结合,情真意切,在企业内部营造一个充满情感和相互理解的工作氛围。
我们在实际工作中,所碰到的工作对象是一个个以个体形式存在的人,只有了解和掌握了每个工作对象的个性心理特征,才能因人而异地采取不同的工作方式,达到主、客观的统一,减少盲目性。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气质有多种。对不同的气质特征采取不同的工作方式,使各类型气质的人积极的一面得到发展、发挥,消极的一面被抑制和克服,达到用人之所长的目的。心理学还表明,人的性格特征一般是有内、外之分的。对不同性格的人,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也应有所区分,对具体的人和具体的问题用不同的工作方式,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还有人的能力特征。心理学认为,人们的能力千差万别,就每个人来说,能力在不同的方面、不同的时间的体现也是不一样的。在思想政治工作中,要注意扬长避短,把处在不同状态下具有不同能力的人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让最合适的人做最适合的工作。
三、结合工作实际,运用心理学知识,开展了不同层面的有针对性的思想政治工作。
第一,基层干部层面,以缓解压力和提高自我认同感为重点。基层干部整体素质较高,工作主动性强,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工作压力大,易引发焦虑情绪,因此,我们开设了心理健康知识专栏,给他们提供了一些减压训练、放松训练的有效方法,取得了较好效果。下一步,我们将定期组织开展基层干部小型运动会、扑克比赛、乒乓球比赛等活动,实现工作生活有张有弛,让基层干部时刻充满活力。基层干部对于自己的职业发展有明显的要求,如果长期得不到满足,会影响其工作积极性。但是在现实情况中,能够取得进步的毕竟只有少数人,大部分人还是需要在原岗位上工作很长时间,那如何提高这部分人的工作积极性呢?在心理学层面,对这部分人应该是提高自我认同感,要让他们看到自己的价值,感受到领导对他们贡献的认可,体现出专业技能的权威等,给他们提供多种发挥才能的渠道,帮助开阔思路,拓宽成功这个概念的外延。另外,我们将邀请心理学专家进行专题讲座,帮助基层干部提高自我认同感。
第二,普通职工层面,以提高归属感为重点。只有抓住职工的真正需求,做到有的放矢,才能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率。目前大部分职工较低层次的需求已经基本得到满足,但是企业提供的关心和帮助还不够,职工爱与归属的需要没有得到充分满足,所以职工对企业没有足够归属感,不能真正做到以队为家,以公司为家,以厂为家。企业方面应该多做一些雪中送炭的事情,这样会增加职工与企业的感情,也会让他们觉得自己的工作不仅仅是为了获取报酬。通过自筹资金设立了职工互助基金,在职工或职工直系亲属生大病时候给予资助,由公司领导、队干部亲自送到职工家中;基层队结合本队实际,制订了生日祝福餐、生日鸡蛋等制度,为过生日的职工送去队上的美好祝愿。通过这一系列工作,密切了干群关系,也增加了职工对企业的感情和归属感。
第三,新员工层面,则抓住了他们喜欢挑战自我的特性。年轻人的本质就是初生牛犊不怕虎,他们对劳动纪律的约束往往会有逆反心理,如果引导好的话,他们能做出很好的成绩,如果引导不好,则会起到反作用,甚至还会影响到周围的同事。在调研的基础上,开展了青工成长导航活动,通过座谈会、参观教育基地、轮岗培训等方式,引导新员工学习优良传统,协助他们提高技能,帮助他们进行职业规划。下一步,企业应该结合他们的共性,再多提供一些形式多样的舞台,给他们展示才艺的机会。在日常工作中应以鼓励为主,批评为辅,采用心理咨询中的阳性强化法,一旦有小小的进步就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也可给其物质奖励,这样,他们将会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第四,老职工层面,以满足尊重的需求为重点。老职工已经没有什么发展上的需求,但是他们有对尊重的强烈需求。他们的青春都献给了企业,在即将离开企业的时候,企业方面应当给予充分的关注。在日常工作中非常注重与老职工的沟通,领导干部经常和老职工谈心,了解他们的想法及需求,向他们请教工作经验,安排他们带领年轻的徒弟,传道授业,发挥余热;同时在政策允许范围内,尽可能地帮助他们解决工作生活中的困难。通过以上举措,让老职工感受到了来自企业的尊重与温暖。
五、结论
总之,结合干部职工的心理特征,利用心理学知识原理,分层次、科学地、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让思想政治工作的效力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
第五篇:教师要善于运用语言激励学生
班主任要善于肯定学生
教育契机的捕捉是一门艺术,抓住良好的教育契机运用激励语言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班主任在学生发展中不仅要成为促进者和引导者,更应是学生成长中的放大镜,耐心细致的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适时对学生肯定, 能发展学生的潜能,能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促进其知识的掌握.能让”强者更强,若者进步”.在学习生活中,每个人总会接受这样或那样的心理暗示,而一些比较敏感、脆弱,独立性不强的人,特别是未成年的孩子,就更容易接受心理暗示。那些积极的心理暗示,如赞许,鼓励,肯定等,他们能让孩子正确地认识自己,形成正确的自我观念和恰当的自我认知,利于他们成年后在社会上找到正确的位置;反之,消极的心理暗示,如指责,嘲讽,羞辱……会使孩子的情绪受到波动,影响其认知思维过程,形成不良的心理反应和行为模式,严重的影响心理健康。不良的心理反应一旦形成和固定下来,甚至能影响孩子一生的发展。
有一位心理学家研究和概括了孩子与成长环境的14种关系,认为对孩子的态度(即心理暗示)将会影响孩子成长为什么样的人,他做了如下的论述:
1、指责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容易怨天尤人;
2、嘲讽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容易消极退缩;
3、羞辱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容易心存内疚;
4、宽容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容易极富耐心;
5、鼓励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容易充满自信;
6、赞许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容易爱人爱已; ……
在很大程度上,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受教育者所处的环境,我们的态度将会影响孩子成长为什么样的人。大人就是这样用语言和态度来塑造孩子的,成人的评价对孩子的成长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对孩子实行积极的暗示教育,让他们在肯定,认可和赞许中长大.如果你问:“今天的孩子最渴望什么?”
有人会回答你:“渴望肯定。”
如果你再问:“今天的孩子最缺少什么?”
有人还会回答你:“缺少肯定。” 肯定是什么?那就是认可孩子取得的点滴进步,宽容孩子做的错事,关注孩子的以后而不对他以前的行为耿耿于怀。想想看,我们平时对学生肯定得多,还是否定得多?我们虽然明白“责骂孩子不好,肯定和认可才会使孩子变得更好”的道理,可是我们往往是重批评、教育,轻肯定、引导。眼看孩子不用功学习,甚至捣乱,不骂他反而肯定他,这的确很难做到。此刻最重要的是,充分地理解孩子、相信孩子,不吝啬自己的肯定之辞。
我们可以从下面三个方面去肯定学生: 一 在课堂上肯定学生
我听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个学习不太好的学生,上课特别爱举手。有时老师的问题还没说完,他的手就举起来了,可让他回答,他又答不上来。老师课后跟这个同学聊天,问他原因。“同学们总笑我成绩不好,说我笨,我不服气。所以老师提问我总举手,想让大家看看,我不笨,可实际上我不会。”学生对老师实话实说。老师了解了真相,表扬了他的积极性,并且跟他订下“君子协议”:“以后老师再提问的时候,如果真会回答,你举左手;如果不会,你举右手。”老师心里有了底,以后上课时抓住这名学生举左手的机会,让他回答问题,并经常表扬他。从此以后,这个学生在学习上很有起色,天天在进步。
故事里的老师像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一样去发现孩子,特别善于肯定这个后进学生的每一个小进步。从这个故事中我读懂了“肯定”的价值,明白了期望孩子成人、成才、成功,最佳的办法就是:永远作孩子的欣赏者,肯定孩子的点滴进步。
学生的个体差异是很重要的,关注学生个体差异,促进每一个学生发展,不仅是学法和教法所关心的问题,而且它也是评价所关注的问题.有的学生接受能力的差,基础差,胆子小,这些学生在课堂上总是很少回答问题.而成绩好的学生稍微努力就会成为”一枝独秀”.这种现象是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改变的,所以班主任在激励学生的时候,要尽量照顾到学习相对困难的学生.但是这种”照顾”不是单纯的偏向,是班主任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对部分学生给予关注.新学期伊始,我没有忙着查询学生过去的成绩,给学生过早的定位。开学第一次面对全班学生,我告诉他们:“现在,这个教室里的每一个人,在老师心目中都像是一张白纸。老师希望看到在未来的一年里,这里的每个人都能成为班级里一颗闪亮的星星。”在后来的时间里,在课堂上,我善于“锦上添花”,肯定学生,对学生的答案或方法,用“你的方法很有创意”、“你的答案比我的更好”等语言,充分加以赞赏;我更善于“雪中送炭”,学生答错时,也从思维方式、答题方式或态度上加以肯定。对于胆子小的学生,只站起来回答问题时,声音很小,我就鼓励他能不能再大点,其实你的声音很好听,能大胆的站起来回答问题,是个勇敢的学生,希望你以后能积极举手,大声回答问题,你将成为很棒的学生.课堂里,当然也会遇到学生答不出问题的情况,这时要用期待的目光对他,微笑着引导他答出来,尤其是对性格比较内向的学生,尽量减少他的尴尬,答错了问题,先表扬他不怕错的精神,敢于独立思考,再对他说:“下次还请你,老师相信你能成功。”再有,就是提问尽量不遗漏哪个学生,不让学生有被遗忘的感觉,因为每个人都不希望被忽略。用心,真诚地为答对问题的学生微笑着鼓掌.一段时间下来,我可喜地发现,孩子们已经基本进入了状态。我把每位孩子的可喜表现记录在他们的成长档案里,每位学生都有一大堆优点,每位学生在我的眼里都是优秀的。
二 在批改作业中肯定学生
教师在批改作业中,不能只是一个对与一个错来判断一个学生.耐心地倾听学生迟到或没交作业的理由并且相信他们,是尊重;允许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要求学生为班级尽义务、承担责任甚至是接受惩罚,这也是尊重,并且潜移默化地教学生学会尊重!
我班的学生A,由于说话能力,表达能力极差,所写文章常常前言不搭后语,没有一句完整的话,更不用说表达一个中心意思了。面对他的作文,我没有批评,反而用红笔将他写得比较好的词语圈出来,并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大肆渲染,表扬他用词准确,让全班同学都为他喝彩。教师的“肯定”给了他精神上的滋润,使他产生了自信,拥有了积极争取成功的心态,此后,他每次写作都绞尽脑汁,争取用好更多的词语,写出更优美的句子让老师赏识,作文越写越好。我不断地鼓励他,在他作文簿上写上这样一段话:“你天资聪颖,具有写作才能,真了不起!老师为你感到自豪!只要你继续努力,你也会成为我们班内的又一名„小作家‟”。正是在这肯定的氛围中,他对作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开始留心观察周围事物,坚持记日记;并认真阅读有关作文辅导书,摘录好词佳句。今年五月份,在班级的作文比赛中荣获二等奖。我们班有几个学生作业书写不工整,于是我劝他买本字帖要好好地练习,但是每次看到的作业还是歪歪扭扭的字迹.于是我换了一种方式去鼓励他, 在每次的作业本上,我都会写上几句, “作业书写有进步,希望你继续努力,你将会很棒的!”每次改他的作业,我都会给予他肯定,”这次作业书写有进步,下次争取打了优.”.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他的字写的很工整了能写一手漂亮的字了.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任何才能的人是不存在的,事实上,每一个人能做的比他现在做的和相信自己能做的要多得多。”的确,学生在身心发展过程中,各方面都存在着潜力,有待于我们去发现,去挖掘,帮助学生找回自信,让他充满信心地去面对生活和学习。
三 在生活中肯定学生
在生活中,我用自己的眼睛去认识学生,用我的爱与每一位学生进行心与心的沟通,用我的真诚与每一位学生进行情与情的交流,我努力让每一位学生都成为我心中的好学生。因为,我知道孩子的心灵像干涸的小苗,渴望被肯定,渴望得到积极的评价!我们班上有个新转来的学生,由于地域的不同,学校管理机构的不同,她一时很难适应学校的学习生活,做什么事情总是比别人反应慢些.她本身胆子又小,有一次,在上课时,喊她站起来回答问题,她不会回答.我把她留了下来,说打电话要她爸爸来接她才能回去,结果她爸爸没有来,她乖乖地留在了教室,幸亏几个学生告诉我,她没有回家,我当时急了,她是走路回家的,没有排队回家,让她一个人回家,我可不放心.我真是哭笑不得.但我没有在学生面前做出难为的样子,于是说:某某同学,其实你很忠诚,这一点精神是值得大家学习的.后来,我慢慢的去发现她的闪光点,在每次碰到她,都会给予她一个微笑,让她能感受到一瞬间的温暖.在此,我想告诉每一位老师:要给自己增加一个意念,那就是每一位学生都是最优秀的。用肯定的眼光看待孩子的每一个进步,是我们送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四鼓励学生善于肯定自己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他又说“没有不想成为好孩子的儿童”。自励主要是自已肯定自己,激励自己。高年级阶段的学生主体意识逐渐增强,但有时还存在过高或过低评价自已的现象,因此在班主任工作中要坚持引导学生对自已的思想、行为进行实事求是的反省与评价,适时诱导萌发新的需求,使其不断追求新的目标,让学生“心中的我”(理想中的我)引导“现实中的我”不断前进。
(一)自我打分激励
自我打分可增强学生对自已在学校表现的认同感,从而提高他们的自我激励程度。让学生结合一段时期来自已在各个方面的表现打分,然后跟班主任的评分相参照。班主任的评分要适当拔高,以表示对学生的信任和期望。学生参与了对自已的判断以后,就会明确将要达到的目标,从而激发上进心。
(二)分步目标激励
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生十分看重自己的努力成果。努力而没有取得预期结果便成为不再努力的借口,从而变得不求上进,甚至自甘落后。分步目标激励是把要完成的事情分割成一个个小步骤,分段完成,通过完成一个个小步骤,达到完成整个事情的目的。让学生在这其中逐步体验成功,感受“我也能行”的喜悦,通过自我激励使学生一步步由成功走向成功。
在实施自励策略时,教师应加强督促和指导。不同年龄的学生自控能力和自我意识也不同。如果没有教师的指导,学生掌握不了“自我打分”和“目标分步”的方法,没有督促就可能使自励流于形式,徒有其名。
陶行知曾说过:“在你的教鞭下有瓦特,在你的冷眼里有牛顿,在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没有!”孩子的心灵就像一个银行,如果你不断存贮肯定,那么你就能支取进步和成功的喜悦,丰厚的利息不可估量。如果你存贮的只是失望、埋怨和嘲讽。那么你只能支取退步和失败的苦果,甚至耽误孩子一生的前途。我们的孩子不仅需要智慧的大脑,也需要健全的体魄,更需要健康的心灵,旨在关注孩子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的人性化“肯定教育”,我们教师对孩子的肯定,会是孩子成长的最好的营养。那些肯定的语言就像阳光,是孩子们在成长中最最需要的东西。的确应该赢得全社会的肯定!我们还犹疑什么呢?不要再吝啬赞美之词,让我们的孩子在积极的心理暗示的灿烂阳光里健康成长吧。批评的艺术——教师要善于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
现在的学生,独生子女居多,在家是长辈们的掌上明珠,娇惯迁就在所难免,往往养成懒惰、自私、任性的性格,听不得不顺耳的话,再加之,社会上赌搏机、电脑游戏等不良诱惑又多,学生往往不听教育,难以专注于学习。老师们常常感叹:现在的学生真难教。当学生不听教导时,常常忍不住要发火,要严厉地批评或惩罚学生,结果,师生关系紧张,学生视老师为敌人于教育教学极为不利,有违教师的初衷。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批评的教育力量取决于批评的道德性质,取决于批评的分寸和威信。„„如果教师不是进行细腻的、恰当的批评,而是代之以采取痛骂一顿的办法,刺伤学生的自尊心,这样做会使学生变得冷酷、绝望、凶横和孤僻。他们会以敌意的态度对待教师,批评的艺术在于严厉与善良的圆满结合:学生应该在教师的批评中感受到的不仅是合乎情理的严厉,而且是对他充满人性味的关切。”学生做了错事,有了不良表现,要不要批评呢?当然要,但这是不利的、消极的因素。作为教师不批评教育学生,使学生不辨是非曲直,不仅会害了这一学生,而且这种消极因素还会如瘟疫一样蔓延,也会害了其他学生,导致教育学生的失败。然而很多学生爱面子、任性、倔强,有时在批评学生时,会遇到顶嘴、讥讽、漫骂、出走等现象,会搞得老师下不了台。为了我们的工作能顺利进行,为了把学生培养成人、成材,我们老师必须注意批评的艺术性,善于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
那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如何注意批评的艺术性,怎样才能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呢?
我认为要:改换角度、转化矛盾、变批评为表扬。在这方面,我的体会是很深的。
去年上半年,我带初三班主任,一次下午放学后,我到班上去,一名同学向我报告,有一张桌子的桌面子脱开了。我很自然的说:“AAAA,你明天带点钉子来修一下。”当着全班同学的面,他噘着嘴,不高兴的嘀咕了一句:“又要我修。”这时全班同学的眼睛都看着我,看我如何处置这件事。我很平静地笑着说:“怎么不愿意了?你想老师为什么叫你修?因为老师没忘记你三年来多次为班集体服务、不怕吃亏的一幕幕呀!”话没说完,AAAA便低下了头,但又迅速地抬起头来,说:“老师,我明天带钉子来修。”这时班上好学生的担心,调皮生想看笑话的心理全都被会心的微笑取而代之了。放学时,AAAA走到我的面前,诚恳地说:“老师,对不起,我不该那样说。”老师面带微笑的平静的三言两语,竟受到奇迹般的功效。其实,我只不过避开了眼前的矛盾,从肯定学生的过去入手,这样将批评转化为表扬(实则,看起来老师是在表扬肯定学生的过去,言外之意也是在批评学生的现在。),学生听起来顺耳,好接受,再说这又是真实的事情,说得又诚恳,叫学生怎会不心悦臣服呢?就这样巧妙的一两句话,不但老师自己找了台阶下,维护了自己的威信,也给了学生的面子,这样,学生与老师的距离更近了。试想,如果是一顿严厉的批评,效果会如何呢?
去年下半年,我带初一,五班有个叫BBBB的同学,很调皮,第一次作业批改后,我及时反馈,将做得好的提出来表扬,并展示他们的作业,当我念到BBBB的名字时有的同学便冷笑的重复BBBB的名字,我边一边展示他的作业,一边说:“在骆老师的眼中,没有差生。你们看,BBBB的作业做得多么认真、字迹多么工整,至于那漏的两题,我相信他今天会补上,今后不会再有这种事的。BBBB,你说是吗?”BBBB连忙点头,面露喜色。后来这个学生格外听我的话,上课守纪律,认真听讲,作业认真做。而别的科就不一样了,因为其他科的老师常常找班主任反映BBBB如何不守纪律,如何不交作业。可见,改换角度、转化矛盾、变批评为表扬,就能将消极因素转化为积极因素。不过,要恰到好处的运用这种批评的艺术,除了要学习这种方法技巧外,更重要的是要具备对学生的“爱”。只有真正的爱学生,你才会宽容、冷静、理智,你才会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才会真正的帮助学生。而学生在领会老师情感方面是那么的聪明敏感。因此,爱是一切力量的源泉,是搞好教育教学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