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读杨庆堃先生《中国社会中的宗教》有感
读杨庆堃先生《中国社会中的宗教》有感
柏宇航
时至今日,中元节(纯属偶然),终于把杨庆堃先生的大作《中国社会中的宗教—宗教的现代社会功能与其历史因素之研究》(2007年上海人民出版)细细地读完了。与此书结缘,还是在我读研究生的时候,大学同学刘欢是读宗教学的,此书为必读经典书目,导师要求他们每人一本。由于,她本校图书馆没有收藏此书(四川人民出版社再版的是2016年才出现的),故来师大找我复印,室友斌哥告知,此书确为研究宗教学或是社会学的经典,不妨多复印两本(我二人也人手一本)。拿着复印本大致看了一些,当时就被其书中第二章“家庭整合中的宗教”中细致入微的描写所折服,之所以有此感触,主要在于书中的描写和分析与我的经验高度重合(在老家,参加的葬礼也有很多次了),让我有一种“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的感觉。
后来,偶然机会买的07年上海人民出版的原版,在后来,看到四川人民出版社再版,便又再买了一本【书影在最后】。二书均被藏之书柜。如今,打扫书柜,见之二书,便打开了尘封的记忆。一口气,将之读完。心中无限满足之感不觉外溢,遂为之记。
诚如金耀基先生在序言中所言:《中国社会中的宗教》是一部可以成为现代经典的华丽的巨著,是中国宗教社会学研究的典范之作,更被著名的宗教研究大师欧大年称为研究中国宗教的“圣经”,是不少社会学学者研究宗教的重要参考书。在书中,杨庆堃先生直言:“本书试图回答这样的问题:在中国社会生活和组织中,宗教承担了怎样的功能,从而成为社会生活和组织发展与存在的基础,而这些功能是以怎样的形式来实现的?”针对上述问题,杨先生通过解读大量的地方志、田野和文献资料(当然时间有点远,该书英文版的成书时间是1961年),深刻探讨了中国宗教的有无、中国宗教的特征及类型等问题,澄清了中国宗教的现状、形态、结构地位、宗教与社会的关系等问题。
关于宗教有无的问题,或是说,儒学是不是宗教的问题?他认为,要想回答这个问题,就一定要先修正宗教的定义。“从一个宽泛的视角看,宗教会被看成一个连续统一体,从类似于终极性、有情感特质的无神论信仰,到有终极价值、完全由超自然实体的象征和崇拜与组织模式来支撑的有神信仰。”以此观点来看,儒学不被当做完全意义上的宗教了,但是作为一种社会政治教化,它具备宗教的特质。
关于宗教的类型,杨先生对后世影响深远的宗教类型学概念——制度性宗教和分散性宗教(又译弥散性宗教、普化宗教、分散性宗教等)。制度性宗教,有自己的神学、仪式和组织体系,独立于其他世俗社会组织之外。它自成一种社会制度,有其基本的观念和结构。比如中国的佛教和道教。而分散性宗教,其神学、仪式、与世俗制度和社会秩序其他方面的观念和结构密切地联系在一起。分散性宗教的信仰和仪式发展为有组织的社会体系,同时它是作为社会组织整体的一部分,在分散性的形式中,宗教发挥着多种功能,以组织的方式出现在中国社会生活中。如此看来,在中国形式上有组织的宗教不够强大,并不意味着在中国文化中宗教功能价值或宗教结构体系的缺乏。
关于宗教在现代社会中的功能,这是杨先生讨论的主体内容。从宗教在家庭整合中的作用来看,几乎每个家庭都是一个宗教活动的中心。因为差不多各家各户在危机来临或遇重大事件,如出生、婚丧或传统节日时,人们在家里供奉众神的神龛,举行各种宗教仪式。比如供奉着祖先的牌位、神明的画像等等。
到目前为止,中国家庭生活中最重要的宗教内容还是祭祖,一种有助于中国社会基本单位——家庭整合和延续的仪式。下面杨先生的描述,也是我生活中常常见到的场景,正是属于我经验范畴,所以感触颇深(也是这次读书笔记重点要记录的内容)。
中国老百姓常常感叹,无论怎么努力,也难保一辈子无病无灾,生活富足,家庭和睦。人们深切地感受到,家庭生活的好与坏并不完全由人类掌握,而是需要神灵力量的保佑。
宗教对传统家庭的影响随处可见。走进任何一间屋子,迎面而来的是贴在门上的彩印或手绘的门神,门神的作用是保护家宅和家庭成员,辟邪驱鬼。挨着门的地方摆放着土地爷的供桌,土地爷保护全家平平安安,并且监视着家庭成员恪守宗教道德和社会规范,约束自己的行为,而天官则供在院子里。给家庭带来财产和财富的财神通常置于厅堂或正房里。不得不提的是灶王爷,灶王爷总供在做饭的炉子上面或旁边,他在年末要向天上的最高神—玉皇大帝报告该家庭及其成员一年的行为举止,来决定这个家庭应该得到奖赏还是受到惩罚。在那些对宗教信仰非常虔诚的家庭里,还会供奉观音菩萨或其他神像,以保佑家庭幸福。在危机来临或遇重大事件,如出生、婚丧或传统节日时,人们在家里供奉众神的神龛,举行各种宗教仪式。每当此时,神社、崇敬的氛围就会弥漫在家庭生活的各个角落,于是家庭就成了宗教活动的中心。
【祖先崇拜的普遍意义和性质】
供桌就摆在房子的门厅或大厅里最显眼的地方,不难看出祖先崇拜在中国人家庭生活中的重要性。供桌上端放着历代祖先的牌位,他们分别代表不同的祖先。祖先牌位前点着一盏光线幽暗的油灯,不时地供着香烛,家庭的祭祖仪式就在这里举行。这一切表明去世的祖先在家庭活动中仍占有一席之地,不仅在阴间继续照看家庭成员的一举一动,并且以看不见的方式保佑家庭的幸福和兴旺。事实上,后人所获得幸福和成功都被看作是祖先工业的延续,是祖先荫蔽的结果。于是通过祖先崇拜,死去的先辈作为一种源泉始终激励着在世上活着的后人。继承传统思想的中国人认同祖先崇拜的价值,他们特别担心,如果年轻一代拒绝延续祖先崇拜,就很难避免某些无法预料的灾难降临。
从根本上讲,祖先崇拜是一种生存策略,用以对付家庭群体中由于近亲死亡二带来的情感崩溃和社群瓦解状况的发生。毫无疑问,在情感上,社会上和经济上生者对死者有很大程度的依赖,尤其当死者是顶门立户的成年人时,情况就更是如此。一个人突然撤手离去,不再回来,不仅带来情感上的悲痛,给活着的家庭成员造成精神压力,也使家人变得迷茫、沮丧,不知所措。对于家人来说,各种现实的问题立刻随之出现:以后的日子怎么过?从哪里能获得适时的安慰和经济支持?如何面对突如其来的人去屋空的寂寞?失去亲人的感觉,正如大家熟悉的诗句所描写的那样,“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如果死亡对于死者来说是最后的结局,那么对于生者来说,死亡仍然萦绕在他们中间,人们敬畏死亡,在情感上拒绝接受它,但还要承担起忘掉死亡,继续生活下去的责任。
改变死亡带来的所有负面影响的一种方法是,假设死者继续存在,以此来减轻可能出现的悲伤和颓废消极,目的是让家庭成员再次凝聚力量,继续生活下去。这种假设的一种表现形式是相信灵魂存在,另一种是将对死者的纪念作为永恒的形式。祖先崇拜就从这一假设发展而来。儒家传统强调慎终追远,这一点以后还要谈到。但正是相信死者继续以灵魂的形式存在,以及进一步假设灵魂和生者相互依存,才导致了祖先崇拜中的这些崇拜行为。
从技术上讲,祖先崇拜由两部分组成,即人死后随即进行的埋葬仪式,和使生者与死者之间保持长久关系的供奉仪式。
【丧礼的基本构成】
(一)安顿超度亡灵
由拒绝接受死亡而产生一系列宗教仪式,其目的是使死者在另一世界过上舒适、幸福的生活。
人死了以后,最普遍的做法是要“报庙”,就是立即把死者去世的消息报告给阴间的阎王爷。报庙的地方可以是土地(土地神)庙、城隍(城神)庙、五道庙(五道神)等。
另一些宗教仪式的目的在于为死者灵魂提供安全、迅速地进入天堂的途径,并让他们在那里过上舒适生活。
比较典型的包括:人们会给死者穿上最好的衣服,在其嘴里放入金银珠宝或其他贵重东西,在棺材里放入死者生前最常用的东西。在送葬队伍前撒纸钱也具有同样的功能,()目的是打发路上所有妖魔鬼怪的干扰。而且在不同的服丧阶段,也要烧大量物品,如死者生前拥有的衣物、纸钱、纸马、纸船以及纸房子。纸房子是缩小的房子,包括大厅,房间,花园,家具以及随从家仆。(现在烧的就更多了,诸如手机、空调、麻将、电视、电脑……)
烧这些东西并不意味着死者与生者的最后分离,而仅仅是为了使死者到另一个地方也能跟活着的时候一样有各种物质享受,甚至更好。
接着,尤其是家境好的家庭中,在人死后七周内,每隔七天都有一个宗教仪式来安抚死者的灵魂。如果经济条件允许,还要请道士跟和尚诵经。安排这些活动的目的是帮助灵魂成功地通往西方极乐世界。这些活动中包括帮助灵魂穿过“奈何桥”。这是死后的必经之路。这座桥把阴阳两届分开,人们相信死者灵魂从这座桥可以最后看一眼人间,“奈何桥”也由此而得名。在有些地方,在人死后的3到7天里,要举行一个复杂而精致的仪式,其中一个内容是在院子里或房屋前放一个大的纸桥,在和尚唱经的同时,通常是死者的长子捧着死者的灵牌一步一步,上桥下桥,最后把桥烧掉。悼念者的这种行为强化了这一信念:尽管亲人的生命终止了,但他的灵魂仍然存在。
(二)保护生者免受鬼魂的困扰
我们上述的宗教活动,一方面表达了生者拒绝接受亲人死去这一现实的情感,另一方面,他们也有取悦死者灵魂的目的,希望死者能用它超自然的力量来福佑家人,使他们免受各种灾难的困扰。
但是,除了依靠死者灵魂保护之外,由于死亡本身很可怕,人们还是对死者怀有某种恐惧嫌恶之感。死亡被认为是邪恶的,受死亡支配的人没有人性,其行为不可预测,或许会加害于人,哪怕是自己最亲密的亲属。因为,它是不自主的,没有自我意识的,也许因为喜欢,因为爱,与亲属发生联系,依然可能会造成伤害。因此,人们也要采取某些措施,通过丧礼仪式的种种设置来防止亲人死亡或是其他相关灵魂带来的不良后果。比如尸体在放入棺材之前,通常脚对着门;比如由于害怕死亡具有某种神奇传染力,人们忌讳丧主到自己家里串门;比如参考中国农历并借占卜来选择最佳的日期和时辰;比如坟墓风水的选择;再如,为了把在丧事活动中可能产生的邪气从屋子里驱赶出去,葬礼最后要烧掉丧服……
(三)悼念方式
另一种缓和由亲人的死亡带来的情感冲击和震撼的方式,是通过一些常见的哀悼活动来表达。这包括大声恸哭,最好是让街上的人也能听到;吃粗茶淡饭,用最简陋的器具,换上由最廉价的麻布做出的丧服,忌讳平时的衣服,不许戴色彩鲜艳的装饰……在服丧期间,所有喜庆活动,如婚礼或生日庆典,全部禁止参加。
在很多中国传统的哀悼活动中,尤其是在哭悼仪式上,很容易让家庭成员感受到凝聚力的存在。直系亲属——通常是死者的儿女或配偶——大声哭泣,是在真诚的表达伤痛。丧主的家人自然是极其悲伤,仿佛被悲伤击垮了一样,走路都需要人搀扶,而此时那些在场的其他亲属,他们的看哭泣往往明显带有矫饰的成分。在很多场合下,大部分哭灵,尤其是死者的非直系亲属的哭灵往往不是发自内心的。有时,全部家庭成员集合在灵台前,像合唱一样集体哭灵。这时,只要你仔细聆听,就能分辨出谁在真哭。
在仪式性哭泣中,除了抽泣和叹息,还要说一些话来表达对死者的情感,希望死者灵魂升天,歌颂他生前的行为,最后一项是最重要的内容,常常要通过专业哭灵者的哭诉来表达。当然,有时候,也是由家里有才学的晚辈,撰写悼文进行现场的朗读,以表达对死者的敬重与哀思。
(四)凝聚家族与重振家庭地位
通过葬礼上的一系列活动,丧主家庭与直系亲属以外更广泛的人群重温固有的关系,以重申自己的家庭在社会中的地位,从而使家族组织得以巩固。为了达到这一目的,要安排一系列活动。比如给亲戚和朋友发讣告,不仅仅是通知人们这一不幸事件的发生,而且要邀请他们参加葬礼和哀悼仪式。这是努力聚集社会群体中的亲戚和朋友,亲友群体的规模,也代表着家庭的社会经济地位。比如送花圈或送钱,吊唁礼物都代表着更广泛的社会群体对失去亲人的家庭的情感支持和物质帮助,象征着家庭与亲戚朋友间的社会联系。
【祭祀仪式】
在葬礼的最后,代表死者的灵牌与其他已故祖先的牌位放在一起,至此,死者已完全被认为安息在灵魂世界里。在世的亲戚和子孙要不时地去祭奠他,这种供奉又叫祭礼。通过这种精心准备的、冗长的仪式性葬礼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使生者牢记死者的重要性。这一步完成了,下一步就是同时定时祭祀来使生者和死者之间的关系稳定化,从而使生者对死者的记忆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退。
(一)家庭祭祀
作为一种供奉神灵的活动,最简单的祭祀形式包括:每天早晚焚香,在象征亡灵的牌位或画像前虔诚地鞠躬,芳香的烟雾缭绕,是与冥冥中先祖的灵魂沟通的方式,而且一些人认为这是对死者的日常供奉。这种与死者交流的方式,加上祖先的灵牌和虔诚敬拜等可见的象征,都在显示死者仍在生者的世界发挥作用。
在为诸如死亡周年纪念日、重要节日、农历每月初一和十五以及结婚、生子等特殊日子举行的家庭聚会(每到祭日之时,也是家族聚会之日,今日即是如此)中,祭祀仪式更加复杂,精细,包括磕头和行礼。除了上香,还要以烧蜡烛和纸钱作为死者沟通的方式,并为他们提供祭品。其中,最重要是的供奉食物和饮品(过年时候,去祭祖,需要带着几乎我们过年可以吃到的所有东西,比如米面油,饺子,肉,水果,牛奶,酒……)食物和酒水要供奉在祖先的神龛前,仪式过后分给家庭成员吃掉(一般说法是吃了对我们有好处,具体有什么好处,其实并不清楚,但是有一种具体的好处说是,小孩子吃了之后会变得胆子更大一些……)
同其他一些文化传统一样,给祖先供奉过的食物和酒水,随后要分给家庭群体吃掉,这种形式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因为食物是维持生命的重要因素,在所有社会群体中,人们都要为获得食物而斗争。通过在祭祀仪式上供奉食物,试图使生者与死者共享食物,从而使两者之间保持联系。分享供奉过祖先得到“灵气”的食物,会产生一种神圣的氛围,促使家庭成员不断地强化彼此间的忠诚和团结。
(二)祠堂祭祀
宗族是中国社会结构的一个重要单位。正如祖先神灵是家庭成员的整合因素一样,宗族也依靠祖先崇拜来维持其子孙延续和内部团结。祖先祠堂,通常位于宗族村庄的中心,它一般是村中最大、最引人注目的建筑。中国南方宗族发达。宗祠的规模、精致程度代表宗族财富、影响力和在当地的声誉。祠堂的核心部分是正厅的祖先祭台,祭台上成百上千的神主牌位是宗族长久与延续性的标志,明确地提醒族人,不单是活着的人,而是活着的和死去的人共同构成了宗族的血脉。
神主牌位不仅仅是几块沉默不语的木头,因为祖先的丰功伟绩也被刻在木头和石头上,以再现他们辉煌的过去。其他一些牌匾,刻有祖先留下的家训和箴言,以鼓励后代子孙,让他们更有上进心和道德修养。由于祖先灵魂的神圣性,祠堂成了家族传统和道德氛围的象征。
在这个神圣的环境中,每年都要举行很多祭祀仪式。过阴历年、新生儿出生或家庭成员结婚,都有祭祀活动,在重要的节日里也有小型的祭祀仪式。最重要、最隆重的是春秋季的祭祀。春是一年之始,也意味着寒冬后万物的复苏;秋季祭祀则象征着丰收和富足。
供品包括香、蜡烛、纸钱、食物、酒水等寻常物品。特殊场合下,还供奉生猪、羊,有时还有牛。除此之外,还供奉一盘盛着猪血、羊血与猪毛、羊毛的供品,把它洒在地上来供奉神灵,这被称作“茹毛血”,即“茹毛饮血”。
祭祀的整个过程由司仪精信组织安排,由他宣布每一项仪式活动。供奉的物品通常由家族族长来奉献。供品摆上后,其他家族成员按各自辈分行磕头礼。如果家族的规模过大,成员间平时缺乏亲密的接触,就很有必要利用家族祭祀这种场合重新强化这一庞大家族组织的结构性地位,而家族祭礼的另一重要作用也恰恰在于此。
祭祀仪式之后是一个盛大的聚会,族人聚集在一起,围绕在一个,有时是几百个灵牌周围。这是极为少见的场合之一。此时,成百上千的宗族成员聚集在一个地方,群体间的关系得以恢复和延续。
以上即为家庭整合中的宗教中的主体部分,其表述的方式显现出日常语言的魅力,让人看到懂,甚至是看得到。与我们的(或者说是我)的生活经验非常接近,甚至可以说,就是对我日常所见的直观表达。对于杨先生的体贴入微的观察和白描式的书写甚为崇敬。有人说,“引用”别人是为了更好的表达自己。子曾经曰过: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对于书中材料的摘录和些许自己的感悟和总结,今书于此,聊以自慰。
戊戌年农历七月十五日,中元节,北京。
第二篇:中国:和谐社会中的和谐宗教
文章标题:中国:和谐社会中的和谐宗教
内容提要
促进宗教为构建和谐社会发挥积极作用,倡导和谐社会中的和谐宗教是中国目前在认识和处理宗教问题时所提出的新理念、新目标。本文分析了中国基于什么样的缘由而倡导和谐宗教,在中国社会有着怎样厚重的历史文化支撑?说明了实现和谐宗教这一理念的可能性,指出了为达成这一目标所
作的努力。认为中国提出的和谐宗教的理念和实践可以为国际社会提供一些有益经验,从而有助于实现宗教和睦,促进世界和平。
[找文章到好范文-/www.xiexiebang.com-一站在手,写作无忧!]
缘起
一、和谐社会的本质及对宗教的要求。
中国政府倡导建立的和谐社会是指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包括三个层面:一是人自身的和谐,即人自我身心的和谐,它是和谐社会的基点。二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它为和谐社会提供必要的条件和生存空间,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物质基础。三是人与人的社会关系的和谐,具体指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的关系。它是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这些关系和谐与否是衡量社会是否和谐的重要标志。
中国提出构建和谐社会,是根据国内持续快速发展的形势和国际复杂多变的政治关系,依托科学发展观,顺应中国人民和世界各民族对人类未来的共同美好愿望而提出的。构建和谐社会不仅是中国人民共同奋斗的理想和目标,也和世界和平发展的方向相一致,我相信,中国在这方面的努力也必将为世界人民所认同,并对世界和平做出贡献。
为了实现这一理想,对外需要世界各民族摈弃偏见、文明对话、友好相处,共同营建一个和平的世界;对内需要社会各界方方面面的努力,这其中包括宗教方面。所以,在中国,倡导和谐宗教成为时代的呼唤,宗教和谐成为社会对宗教的要求。
二、与当代的社会相适应是宗教发展的内在诉求。
宗教领域的和谐既是社会发展对宗教的要求,同时也是宗教自身发展的需要。也就是说,和谐宗教是中国宗教在中国社会生存发展的内在诉求。
因为,宗教作为社会整体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与社会相适应是其自身生存发展的前提和要求。纵观宗教几千年的发展史,至今尚存于世者,莫不是积极主动与当时社会相适应者。在长期的发展中,宗教自身逐渐形成了一种与不同社会相适应的机制,或迟或早地根据时代发展的需要调整自己那些与当时社会不相适应的教义和体制。仅以基督教为例,其发展过程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不断改革自己的教义信条、神学理论和组织形式,使之适应于社会需要的过程,而这种社会需要,也正是其自身生存发展的需要。(以下文字在时间有限时拟删)(如果早期基督教不接受圣保罗的主张,外邦基督信徒可以不按犹太传统律法行事,那么,基督教则不过只是犹太教内部的一个新宗派,而不会发展成为世界性宗教;如果不渐渐弱化直至取缔基督教创教时期的与执政当局对立的教义主张,而转以上帝的名义为其统治的合理性做论证,那么,基督教亦不会被定为国教;在中世纪末,面对文艺复兴、启蒙运动及随后的资产阶级革命,如果没有马丁·路德、加尔文等对基督教的某些教义、教规进行改革,使其符合当时高涨的人文理性思潮和新兴资产阶级在政治经济上的要求,那么,基督教也难以在欧美社会维持其地位。)
所以说,宗教只有“与时俱进”,才能作为“适者”而得以“生存”。当今中国倡导和谐社会,为了生存和发展,宗教和谐也就成了中国宗教自身努力的方向。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和谐宗教是中国社会和中国宗教双方共同的愿望和任务,它的实现更是双方互动的过程。
和谐宗教有三层含义:
1、各宗教内部信徒之间的和睦;
2、不同宗教间的和敬;
3、宗教与社会各领域的和谐。
在这里,我想特别强调的是和谐的本质在于“和而不同”“求同存异”。在汉语中,“和”字源于音乐,从龠从禾,指古代的一种笙管乐器,“龠”乃象形,表示一组管子组合在一起,可以同时发出多样而又相融的声音。这种悦耳和谐之音是一种状态,一种局面,在其中,需要每种乐器保有各自的旋律,否则就只有“单调”。故构建和谐社会不是不分是非和无原则的苟同,千人一面,万人一腔,而是各行各业百花齐放,尽展神通。也就是说宗教可以保有自己作为宗教的本质,发挥独有的积极社会作用。但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那就是:有益于民族,有益于国家、有益于人类。同理,倡导和谐宗教也并非要抹煞各宗教的特点,而是要互相尊重,各显其能。
厚重的历史文化支撑
中国倡导和谐社会,主张宗教和谐,不仅是审时度势、顺应时代发展的结果,而且在历史上有着厚重的文化积淀,它就是英国哲学家罗素早在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就盛赞的“现代世界极为需要”的“中国至高无上的伦理品质”中位居第一的“和气”。
一、中国贵和的文化传统
主张“以和为贵”,兼容各种文化是中
国文化最重要的特征向量之一,是中国古代贤哲的生命信仰和思维基础。三千多年前,中国甲骨文和金文中就有了“和”字。西周时提出“和实生物,同则不继”的观点。到了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更是经常运用“和”的概念来阐发他们的哲学思想和文化理念:老子提出“知和曰常,知常曰明”;孔子的《论语》提出“礼之用,和为贵”;孟子提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
如人和”;荀子提出:“万物各得其和以生”。《中庸》提出“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和”的本质和生命力在于“和而不同”。它强调世界万事万物是由不同方面、不同要素构成的统一体。在这个统一体中,不同方面、不同要素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异相合,相反相成。这种思想反映了事物的普遍规律,因而能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变化,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内容。历史上,“和”包括了和睦、和平、和善、祥和、中和等含义,蕴含着和以处众、和衷共济、政通人和、内和外顺等深刻的处世哲学和人生理念。中国现在所倡导的和谐理念正是源于传统的文化哲学。
二、中国传统宗教文化中丰富的和谐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干和基础是儒学,和谐是儒学肯定、倡导和追求的一种理想境界,在其影响下,中国传统宗教文化中都有丰富的和谐思想。
土生土长的道教以“道”为最高信仰,倡导信道、修道、行道。而“道”之最根本的属性就是生成容纳万物、自然平和无私、无[找材料到好范文 wenmi114.com-www.xiexiebang.com-网上服务最好的文秘资料站点]为柔弱不争。这正是和谐理念之要义。
佛教虽为外来文化,但经过两千余年早已融入中国文化。基于缘起思想和平等观念,佛教向来都讲“和”,是主张和平的宗教,按照缘起说,没有任何事物可以离开因缘而独立存在,万事万物息息相关,是一种和合共生的关系。所以,人心和善,人际和顺,家庭和睦,社会和谐,人间和美,世界和平,一直为佛教所倡导,并成为其修为、奋斗的目标。
当今中国,对内致力构建和谐社会,对外竭力促进世界和平,这为挖掘传统宗教中丰富的和谐思想、进而发挥其积极的社会作用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基督教在中国虽然相对佛教、道教来说时间不长,但其本身具有的博爱、平等的理念也和中国文化“和”的精神相吻合。这也是基督教在中国得到认同的原因之一。目前,中国基督教正在努力实践着“神人和好”的思想。
富有成效的政府努力
和谐宗教的形成固然离不开各宗教自身的努力,但也和整个社会对宗教的认知、尤其是政府对宗教的引导等密不可分。下面,我仅谈谈中国政府为倡导和谐社会中的和谐宗教所作的努力。
一、正确的政策指导:
中国政府历来都非常关注和重视处理宗教问题,将宗教关系列为政治领域和社会领域中涉及国家工作全局的五大关系(其它四大关系为:政党关系、民族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之一,强调要全面认识宗教具有的三个特性:长期性、群众性和特殊复杂性。基于这样的认识,中国政府制定了处理和解决宗教问题的基本政策:尊重和保护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权利,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坚持独立自主自办教会原则,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这一基本政策,从中国特殊的国情教情及独特的文化背景出发,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多年来,中国各宗教间没有出现任何形式的冲突,在参加国家建设,促进社会和谐,维护世界和平等问题上,以多种方式团结合作,发挥积极的社会作用。在纷繁复杂、冲突不断的国际环境中开辟了一片宗教和谐的净土。
二、有效的法律保障:
法律是消除无序状态或预防无序状态的首要有效手段。中国政府向来坚持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并于2004年颁布了《宗教事务条例》,标志着中国对宗教事务的管理已经走上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该《条例》的宗旨是“维护宗教和睦和社会和谐”;目的是保护宗教界的合法权益,规范宗教活动,使之健康有序,制止利用宗教或以宗教名义进行的非法活动,打击利用宗教进行的暴力恐怖活动和违法犯罪活动。
所以,依法管理宗教事务不是对宗教和其正常活动的管制,而是对宗教信仰自由的保护,对宗教团体的宗教活动的依法规范,是通过协助和方便为宗教界提供服务。同时,也是适应依法治国要求,对宗教事务部门的管理活动进行规范和限制。也就是说,中国依法管理宗教事务有三个要素:保护、规范、服务。其中,规范是双向的,意即《条例》不仅要对宗教活动依法规范,而且对政府宗教事务部门以及有关主管部门的权限、职责、行为等作了规范,管理活动应当依法而行。如果出现违反法律规定的行为,就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这就要求政府带头守法,在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中,各级政府宗教事务部门的公务员,要做到合法行政、合理行政、程序正当、高效便民、诚实守信、权责统一,提高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的能力和水平。
三、真诚的合作态度:
在处理与宗教界关系的问题上,中国政府坚持“政治上团结合作,信仰上互相尊重”的原则,将宗教信仰与政治立场相区别。尊重宗教人士的宗教信仰,倡导爱国爱教,并与信教群众在政治上结成同盟。多年来,在重大社会政治问题上真诚吸纳宗教界人士的建议;在制定宗教政策和相关法律法规的过程中广泛征求宗教界人士意见;积极支持各宗教对教义做出符合社会进步需求的解释;努力挖掘和弘扬宗教教义、宗教道德等宗教文化中有利于时代进步、健康文明和社会和谐的内容;鼓励各宗教大力投身社会公益事业。
这些努力,一方面促进了宗教与社会相适应,引导宗教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积极力量;同时,也使宗教本身赢得了社会的认同。近几年,在政府的支持下,一些大的活动使中国宗教在国际社会上树立了良好形象,产生了广泛影响。如推动佛教界召开世界佛教论坛,与世界各地佛教徒共同探讨如何构建和谐世界;协助中国基督教走出中国、走向世界,在美国四大城市成功举办圣经事工展等等。
中国是一个古老而富有朝气的国家,讲仁爱、尚和谐,倡中道,既是中华民族传统的民族心理和思维方式,又体现了我们在尊重世界多样性的前提下博采众长,求得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不同宗教、不同社会制度和谐发展、共同进步的博大胸怀。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目标——给人类带来福祉、让世界和平安宁。相信中国在这方面的理念和实践将有益于世界。2006、9、19
《中国:和谐社会中的和谐宗教》来源于xiexiebang.com,欢迎阅读中国:和谐社会中的和谐宗教。
第三篇:读《先生》有感
如果说民国是最近的春秋,先生犹如华夏的背影,渐行渐远。《先生》的遴选标准为:开一代风气的启蒙教育者:性情、经历、作为有传奇性;对当代教育具有参照和启迪。本书十位人物分别是:蔡元培、胡适、马相伯、张伯苓、梅贻琦、竺可桢、晏阳初、陶行知、梁漱溟、陈寅恪。先生,一个称谓,一种修为。先生们为国传承与担当,想庇护小鸡的老母鸡一样,以弱身御强世,对学生教之导之帮之扶之爱之,提供学问坐标系和人格营养,示范风骨与风度,为后辈的成长赢得时间、空间、和方向感。他们将苦难化作光明的文字,用背影证明民族的正面。
百年国史已有镜鉴:教育盛,虽战乱纷争仍人才辈出、民力丰沛、国体向上;教育衰,纵四海平定歌舞升平也社会浮躁、未来迷茫、
振兴乏力。教育,国之命脉,牵一发而动全身,系百年而导国运,而先生又为教育之魂魄。这段摘自《先生》的话虽短小,却深深震撼了我。教育,不仅关系个人的命运,更关乎整个国家。回想那战火纷飞的年代,是一个又一个先生用瘦弱的肩膀,挑起了民族重任,挺直了民族的脊梁。
风雨飘摇,国将不国,先生们前赴后继,为学子们,为中华的未来撑起晴空一片。蔡元培先生几乎一生投身于教育,他前后七次辞去北大校长一职,其中的喜乐沉浮,也有自己才知晓。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简简单单的八个字,却几乎耗尽先生一生的.心血。先生为国投身教育,全力保护学生,一改“官僚养成所“之恶劣风气。先生希望学生们能安心学习,在参加政治之前先培养自己的判断力,可是在那个大环境下,先生这一希望落空了。我不知道当学生们为增收讲义费大闹特闹时,蔡元培先生作何感想。仔细想来,应该是一种陈中国却有带有几分自嘲的哀痛吧。几乎倾尽一生培养出的学生,怎能不痛?
除却校园,也有先生把目光投向了乡村。陶行知、梁漱溟等先生等开展轰轰烈烈的平民教育。“办平民学校,以造新民”,是晏阳初先生的目标。为实现一个更好的世界,先生决定要培养素质更好的人民。为此,他放弃了精致的生活,举家搬到乡下。他的努力没有白费,定线模式取得瞩目成就。先生胸怀大爱,他要改变的不仅仅是一个国家,更是一个世界。在那个烽火年代,乡村竟出现稀有的海归博士等人才。似的,为了国家,为了世界,他们放弃了咖啡,拿起了锄头。现在的赤脚医生等制度,亦是从当年的先生们继承来的。
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任岁月流逝,教育不倒,中华不倒。莘莘学子,担起国家传承的重担,挺起民族的脊梁吧!
第四篇:读杨绛先生《我们仨》有感(本站推荐)
读杨绛先生《我们仨》有感
原创: 许明月
初闻“杨绛”这个名字,是16年5月下旬,那会儿正处于高考冲刺的最后一个阶段。连上了几堂课的我们略显疲惫,语文老师为活跃课堂,便给我们放了一段喜马拉雅FM,是关于杨绛先生的《我们仨》。那时候我才知道杨绛先生是钱钟书的妻子,他们还有一个女儿,叫做钱媛。在她的回忆里,家是她的“万里长梦”,是一家三口相守相助、相聚相失,家是人生最好的庇护所。那么我的又是什么样呢?
我出生的时候爷爷奶奶已经去世了,那时候重男轻女的思想依旧是小村子里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早我出生的大伯二伯家都是男孩,这也成为人们的聊点。男孩子生来注定是要延续香火和养老的;而女孩子会嫁人,养也是白养。因此家人对我的态度不是很好我,直到弟弟的出生才有所转变:农忙时会拜托我看好弟弟,有好吃的会分我一份、怕我趁他们不在对弟弟下毒手……我一直觉得家人对我不公,直到初一那年,家里发生火灾,所有财物化为灰烬;而母亲和父亲发生分歧,最后离开了家,至此再也没有回来过,我才知道了家人的重要性!无论我在哪,弟弟和爸爸就在我身边。
三毛说,家,对每一个人,都是快乐的泉源啊!再苦也是温暖的,连奴隶有了家,都不觉得他过分可怜了。而老舍先生笔下的骆驼祥子曾经是个老实、健壮而坚忍,自尊好强、吃苦耐劳,有美好理想的青年;后来变成了一个麻木、潦倒、狡猾、好占便宜、吃喝嫖赌、自暴自弃的行尸走肉。在人吃人的社会里,他对于家是向往也是背弃。《我们仨》中杨绛先生说她做了一个万里长梦,关于我的家,我也有一个万里长梦。
春天,蕨菜笋子泛滥,清晨会约上几个小伙伴一起上山采摘。破土而出的笋子展示了春天的生机勃勃。笋子嫩肥、短壮的芽鞭或是蕨菜的幼叶嫩芽加上熏制的腊肉煸炒,配上白米饭就开始了我的午饭。一个人吃饭习惯了,以至于四年级被父母接到城里读书时,上桌满满不适应。他们说女孩子吃饭要矜持,细嚼慢咽而不是狼吞虎咽,而我喜欢无拘无束。夏天,最喜欢的事情不是去河边游泳摸鱼,而是成群结队的组团上山偷果子,路过菜地时,也会顺手牵羊摘几个黄瓜解渴。桃子树、李子树都结果了,放眼望去,茂密的绿叶包裹着毛茸茸的桃子和青涩的李子,几束阳光隐约透过叶缝投射到地上,是一幅绚丽的画。我们的战略是一个人放风,三个人爬树,剩下的两个人负责摇树或者捡掉下的果子。满载而归后来不及去河边清洗,直接用衣角擦擦就往嘴里送。爽口的果肉,朴实的笑容,这就是我对夏天的记忆。当然,吃酸汤、吃凉拌的烤茄子烤西红柿也是一大美味。
秋天,金灿灿的麦田带来的是收获的喜悦,大人们割麦子,小孩子则堆麦草垛,我们的每一滴汗水都滴入毛巾或是泥土里,到饭点了大家伙便停下来歇息,饭都是从家里带来的,简简单单却透露着幸福。草垛下,大人在闲聊、小孩在打闹……
冬天,我会从家里带上生炭火的小盆子去教书上课,因为教室条件不好,没有取暖的地方,所以只能自己解决。而家远的同学会带上装有米饭的铁饭盒,学校负责生火蒸饭,那时候的营养午餐是每天中午一个鸡蛋。对我而言最快乐得属过年的时候,亲戚聚在一起吃杀猪饭。新年来了,所有的辛酸和努力都有了一份新的期待。打年粑、做腊肠、熏腊肉……这是我在城里生活多年再也没有经历的事,因而对于家多了一份念想。
四季的畅想是万里长梦,当然还有其他的梦。
线下支付广泛使用的年代,以物换物的生产交换方式依然存在。()每个周五,大爷都会从邻镇拉来几箱自家做的米粉,我们只要用一定数量的玉米或大米就可以兑换。冰凉的米粉切条,放上自家做的酸汤,凉拌豆芽海带,香菜,自制油辣椒和酱油盐等,嗦上一口,大呼爽!然而因为没有冰箱,所以一次兑换的数量不多,那段时间里,我对于大爷的下一次的到来很是期待。偶尔某个周六,大叔依旧会从镇上开着小货车到村门口摆摊。“打火机一块五两个,肥皂五块钱两坨,耗子药五块钱一包”,倒背如流的口号成了一种刻在脑子里的记忆,以至于在城里生活多年,偶尔上街突然听到它时,熟悉而又亲切的感觉油然而生。同样的周日依然很多人去赶集,阿婆家老母鸡下的鸡蛋装满了一箩筐,微微颤颤地带着小板凳加入了摆摊的行列;大爷用竹条编制的草鞋、箩筐、簸箕、蒸笼等也整整齐齐地站好队伍,等待中意它的买主……
白驹过隙,经过岁月的洗礼,我已然从当初的懵懂无知变得成熟稳重。在这交织着利益关系的社会里,到处充斥着各式各样的声音,有些人他根深蒂固于人的第一印象,对于你往后的各种改变持以鄙夷,有些人喜欢表现自我,希望出人头地,而我喜欢顺其自然,如今的我少了农村人对的那份淳朴与恬静,多的是坦然和豁达。
自16年秋天上了大学以后,从此我的故乡只有冬夏,再无春秋。学校离家只有三个小时的火车,我知道我的家就在那里,可是我已经回不去了……
第五篇:《差不多先生》读有感
八年(3)班梁炎桦
中国有名的人是谁?他就是家喻户晓的差不多先生了,他是全中国人的代表。他常常说:“凡事只要差不多就好了,何必有精明呢?”这是他做事,做人的宗旨。小时候,他妈叫他买红糖,他买了白糖回来;在学校的时候,先生问他直隶省的西边是哪一省,是山西答了陕西;他在钱铺做伙计时,“十”字写成“千”字,“千”字写成“十”字;有一天,他赶火车迟了两分钟,火车不肯等他两分钟。有一天,他得了急病,叫家人去请东街的汪大夫却把西街的王大夫请来了,而牛医错把人当成牛来医,结果差不多先生死了。他死后,大家都称赞他样样事情看得破,又把他叫作“圆通大师”,他的名声越传越远,无数人都以他为榜样,于是中国从此就成了一个懒人国了。这篇文章通过刻画差不多先生的形象,批评民族性格中做事不够认真的缺点,唤起国人的注意,人人都有这种不良习惯,中国就再也没有成功,亮丽、辉煌的时刻了,而懒惰使中国的路黯然失色。劳动,是人类的美德,有人鄙视农业劳动,觉得那是下等人干的,这种观念是不可取的,它助长了人的懒惰思想。的确,劳动过后,迎接你的是奇迹,让我们热爱劳动吧!摒弃一切懒惰思想,行为,劳动会使你的未来充满骄傲!五千年来,勤劳的中国人民靠不懈的劳动创造了许多奇迹,而到了现在,中国已变成了懒人国了,不再出现什么奇迹了,这样,中国会成为世界的强者吗?醒醒吧……中国人,我们要让懒人国变成勤劳国,我们要在以后的日子里再创奇迹和光辉!评语:中国人做有一种不认真的态度,总是喜欢说“差不多”,一句“差不多”,刻画了中国人做事的马虎,民族要强大,国民素质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