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读《杨度》有感
杨度
1109班易涤凡
杨度是谁?或许我们当今许多人都未闻其人。杨度先生,其实是中国近代历史上一位不朽的伟人。他青年时结交豪杰,有蔡锷、谭嗣同等一大批有识之士。他同康有为、梁启超一起发动了公车上书,并主持了戊戌变法。为了挽救危亡的中华民族,他几乎是一生都在奋斗。早年他去日本留学。想要从日本的崛起中发现一些方法,他又师从大儒王闿运,他不学诗词、文学、只要求老师教与他帝王之学,因为他立志要辅佐一位领袖,救中华民族于水深火热之中。中年时他终于等到了他的领袖——百年来一直被骂为卖国者的袁世凯,但杨度不管不顾,一心一意辅佐袁氏父子,想创造一个真正平等平安的中国。可好景不长,随着袁世凯的离世,袁氏父子政权垮台。杨度失去了政治护盾,又因辅佐卖国贼而民愤四起,名誉一落千丈。这样一位心怀救国大业的人,仍不甘心,他冒生命危险投到政敌孙中山麾下,仍是心不忘国,帮孙中山出谋划策。可又是一个天大的打击,孙中山患肝癌去世,树敌颇多的杨度被赶出国民政府。但人们仍记得他当年帮助袁世凯的事,处处不待见他。这位落魄的老人最后只好困居上海租界,躲避仇恨。可就在这风烛残年里,困顿一生的杨度仍不忘救国,他在上海认识了周恩来,运用他在上海的影响力,积极配合周恩来等人的革命工作,也可算为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做出了贡献。可这样一位心怀天下的救国志士,在他困死上海租界时,当时的《申报》竟如此评价:帝制余孽潦倒沪上,风流浪子魂归佛国。这难道就是一个为了寻求中国强盛的道路,艰辛探索了四十年的杨度的结局吗?不!就在这时,一个浓眉俊俏的后生走进灵堂,他对着那张充满忧伤的遗照,坚定地说:“皙子(杨度的字)先生,您放心去吧,历史会给您说公道话的!”这位后生,就是中国的巨人周恩来总理。
是啊!转眼间八十多年过去了,无数仁人在周恩来总理之后,拨开了外界的讥笑与恶言,看到了这位落魄志士那颗救国医民的纯心。而且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着手为皙子先生正名,而本书的作者唐浩明先生我想就是其中之一。唐浩明以澎湃气魄和历史博识创作的长篇历史小说《杨度》(原名《旷代逸才》),堪称一部艺术精品,先后荣获中国图书奖,国家图书奖,国家优秀长篇小说奖。读《杨度》,我看到了以杨度为代表的中国近代历史上一群知识分子和仁人志士为
了救国救民而上下求索的艰辛曲折,我的情绪随着书中人物的成功或失败而起伏,也经常被一些人物的演讲口才、思维判断、心胸城府、能力才干所折服。杨度是中国近代历史上一个极富争议性的人物:才华卓绝,抱负不凡有救国之心而所托非人,空怀博学宏识而把握不到时代脉搏。杨度的悲剧,也是中国近代艰难崛起之路的一个缩影。
救国医民,这是多少有志青年心目中最崇高的理想呀!青年时的杨度也是揣着这样一种心情走上这一条路的。可是在他这大起大落的一生里,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失意的青年,忍辱的中年,绝望的老年和孤独的灵魂,在他的身上几乎看不到一点意气风发之处。而与他同时代探索的人,有身为国死,名垂青史的谭嗣同;有新军起义的将军蔡锷,有功成名就的孙中山。同样是救国的道路,为什么单单杨度未能载入史册?诚然谭、蔡、孙都是伟人,但我认为杨度亦同样不朽,他从立志救国开始,就一直坚持不懈,任何金钱与物质都没能撼动他的决心。虽然他的每一步几乎都充满了坎坷与失败,但他却一路走到了死亡,他也确实为中国的强盛从深山幽谷中开辟了一条道路,杨度所具有的品质,哪一点玷污了伟人的风格?
其实在中国的革命之路上,远不只有毛泽东、孙中山、梁启超。还有千千万万的学生青年,工人老师,甚至于政府官员。他们也许已堙没在不息的历史长河中,但在中国富强的的道路上,他们虽做不成里程碑,却甘为砂石,为后继之人铺通道路。我们不能忘记,今日的中国,是有千千万万的中国魂铸成!
《杨度》这一部书教给了我许多。它给我最大的启发就是要学会判断好与坏。表面上看,杨度助袁世凯多年,为虎作伥。不论在历史书中,在电影,在课外听人说,袁世凯似乎一直被作为近代中国的一号卖国贼来看待。自然而然,似乎杨度就成了一位狗头军师。而事实并非如此,心怀济世的杨度,难道是帝制余孽吗?似乎不是,那是我们错了?也不是。我想是人们的评判思维有误,往往,我们评价一个人都是通过他人或书籍判断,如果我们已经定性他是一个好人,那我们就会拼命地讲他的好事,好人也就越抬越高。如果因一件事认为他是坏人,那人们也就将他的糗事翻个遍,往往一个小错,会把人拉进深渊。殊不知有时人们心目中的“好人”劣迹斑斑,“坏人”却真正行善。评价一个人,应该要从多个角度看,同时,也不能轻信以往的评价,要相信自己。
再有一点,那就是爱国。杨度先生,毕生奋斗的核心,就是爱国,书中的杨度与他的友人们总是为国势而争论不休。为了国家他们有的愿舍生取义(谭嗣同),有的放弃了国外发展的蓝图(杨度),有的为组建国家积劳成疾而死(孙中山),有的弃文从武壮烈沙场(蔡锷),有的讴歌祖国激励青年(梁启超)。他们虽有的失败有的成功,但永恒的是实干的爱国之心,我们中国也是靠亿万颗这样的爱国之心集结而成的。而我们这一代,经历了几十年的和平生活,爱国激情似乎已经平静。当然,我们现在也不必在血与火中展现爱国,但我们可以把大爱放入小事中,不可有心而无为,正像习主席说的: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我们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筑起整个国家的中国梦!
第二篇:读杨靖将军有感
读《杨靖宇将军》有感
——头颅可断腹可剖,烈忾难消志不磨。碧血清蒿两千古,于今赤斾满山河。
2012年,是伟大的民族英雄杨靖宇将军诞生107年。我,一个工科大学生怀着敬畏的心情掀开了《杨靖宇将军》一书,伟人的英雄事迹总在我心中激荡,我为杨将军击溃敌军而大笑鼓掌,为将军的陨落而惆怅。将军恰似歌中所述的明星“照亮我的家门,然迷失的孩子找到回家的路,照亮我的前程,用一点光温暖孩子的心”。现今,我拿起笔,希望能勾勒出将军深邃的眼神,描绘出将军魁梧不屈的骨梁,我要用我颤抖的心向将军致敬!
一、英雄不问出处 少年难得志远
1905年2月13日是一个值得铭记的日子,因为这一天,中国历史长河中又多了一座指引中国人奋勇向前的灯塔——杨靖宇。将军生于河南省确山店李家湾,起名“顺清”,后来被私塾先生取名“尚德”,即崇尚贤德之意,字“骥生”,希望杨靖宇像千里马一样,少小勤学,志在千里,这也暗示了杨靖宇将军的光辉人生。杨靖宇5岁时,父亲积劳成疾,过早辞世。从此,淳朴善良的母亲成了家庭的唯一支柱,她不仅承担所有家务劳动,农忙季节还得和男人一样耕田锄草,收割打场;她豁达开朗,心地善良,不仅与人为善,而且刚强坚韧,有志敢为,决心将杨靖宇培养成正直善良,有知识有作为的人。母亲的优秀品质,引起殷切希望深深地铭刻在杨靖宇心中,影响着他的全部成长和奋斗过程。
杨靖宇将军的青少年时代在河南度过。当时的中国,军阀混战,列强侵扰,经济落后,政治腐败,人民苦难深重。要想太平的生活是绝对不可能的,年少的杨靖宇明白,只有实现民族解放,才能翻身作主。那时的杨靖宇就立下了就过救民于水火之中的雄心壮志。他刻苦学习知识文化,深深地了解“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也领悟了“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也”,并为之奋斗一生,至死不改其志。
1919年的五四运动,让杨靖宇接受了爱国浪潮的洗。日本提出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更是激起了杨靖宇心中自强自尊的反抗,杨靖宇团结同学,积极投身反帝爱国运动,有力推动了驻马店抵制日货的运动。爱国运动中,杨靖宇得到了锻炼,也看到了人民群众的巨大力量,明白了胜利必须扎根于劳苦大众。1921年中共的诞生,更让从小立志报国的杨靖宇看到了中国的曙光。
学生生涯的杨靖宇多次乘月明之夜,登上点将台仰慕民族英雄岳飞的丰功伟绩和抗敌气节,杨靖宇将军激昂表示要效法和学习民族英雄的行动和精神,做个保家卫国的民族新英雄。而在学习和探讨之中,杨靖宇发现只有马克思主义才是中国富强之路的金钥匙,也确立了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决心把共产主义作为毕生奋斗的目标,为国家富强、民族幸福贡献出自己的一切。
同样是血气方刚,如今的少年和杨靖宇简直是天壤之别啊。我一直记得有这么一句话“中国的青少年在人人网上分享的状态是星座算命、情侣空间和杨幂”。我们一直嚷着要学习伟人,到头来却像是句空话罢了。这一切说明了一个问题那就是我们的社会心态已经发生了异变。“少年强则国强”,如今的中国仍然没摆脱内忧外患的局面,这不正是我们志存高远,大展抱负的时候吗?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或与我们达不到杨将军那样的高度,但至少也应为梦想而努力,为中国的富强保持着那一份忧患,贡献一份力量。
二、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1924年至1927年的大革命,是国共两党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共同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斗争。杨靖宇积极投身大革命,在斗争的烈火中熔冶和淬炼。1926年秋,经姚建宇介绍,杨靖宇光荣地加入共青团。不久,杨靖宇遵照党的指示,回到家乡确山领导农民暴动,成了确山农协执行委员会委员长。“沉着、敏捷、坚毅、平时不爱说话,但在开会演讲时讲得生动有趣,深入浅出,富有感染力,很受群众欢迎,表现出了非凡的组织和领导才能”,这是战友对杨靖宇的评价。1927年,杨靖宇成为了为壮丽的共产主义事业贡献自己一切的中共党员。
风云巨变,随着国民党的公然反叛,使得共产党的形势变得危急起来。杨靖宇直面白色恐怖,落实党的八七会议精神,成功领导了刘家店秋收暴动,打击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嚣张气焰,表明了共产党人不可战胜的奋斗精神。之后,杨靖宇有先后在永城、洛阳、开封等地从事地下秘密工作,被捕三次,均因无证无供获释。不久,杨靖宇受中共中央派遣赴东北工作,在抚顺欢乐园福合客栈再次被捕入狱,一场生与死的考验从天而降。
被认定是“共产党之魁首”的杨靖宇很快就被日本警察署等系刑事审讯,但杨靖宇巧妙周旋,没有吐露一句有用的话。敌人气急败坏,将变节的叛徒王振祥拉到审讯室,杨靖宇大义凛然,鄙视叛徒,吓得王振祥无地自容。尽管杨靖宇拒不招供,惨遭严刑拷打,杨靖宇还是被关押。
在狱中,杨靖宇仍不忘革命,耐心地向难友讲述革命理论,宣传反帝爱国运动的道理。1931年,杨靖宇刑满释放。但出狱的第三天就再次入狱,后被中央省委营救出狱。
前前后后杨靖宇五次入狱,在敌人的严刑拷打和威逼利诱面前,他坚贞不屈,表现了共产党人的坚强意志和崇高气节。杨靖宇将军堪称“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这是一种信仰,更是一种信念。当一个人怀揣着信念时,他是无敌的,更是永生的。“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是因为他没有信念和为之奋斗的动力,他就是个行尸走肉;“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使用为他的信念长存世人心中。在我们心中,杨靖宇将军永远不死。
三、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
世间诸事,大抵都是从简到繁,从无到有。抗日游击队也是如此。1932年,杨靖宇出任中共哈尔滨省委书记,兼任中共满洲省军委代理书记。从此,他又把所有精力投入到建立党领导的抗日武装,领导开展东北抗日游击战争的工作中。
经过整顿的南满游击队面貌一新,斗志昂扬。1933年1月末至5月初,杨靖宇指挥南满游击队连续四次粉碎日伪军的围剿,创建了磐石抗日游击根据地。南满游击队的抗日游击斗争不仅在南满地区的人民群众和抗日义勇军中广泛受到欢迎,在日伪军中也产生了强烈反响,许多人幡然醒悟,不想给日本侵略者卖命。杨靖宇节节胜利,在人民群众中威信日益提高,向人民群众展示了共产党坚持抗日的主张,使人民群众增强了抗战必胜的信心。当地的一些山林军、抗日义勇军十分敬佩杨靖宇,纷纷与杨靖宇的革命军建立了作战联盟的关系,一个以南满游击队为中心的反日统一战线正在形成。这支热血之师虽无日军的武器精锐,但却先后开展了大兴川战斗、营城子镇战斗、三道沟伪军营房战斗等,均以胜利结束,革命军以一当十,以十挡百,抒写了一曲曲传奇。
1933年8月15日,为了贯彻中共满洲省委的指示,杨靖宇提议在积极开展游击战争中,发展抗日武装,并在9月18日建立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独立师。杨靖宇将军领导的东北人民革命军发展壮大,并与广大的人民群众建立了深厚的军民情谊。值得一说的是1933年10月27日,杨靖宇率领独立师主力南渡辉发河,开辟江南抗日游击区。当时正值血后寒冬,杨靖宇将军带头破冰涉水过江。杨靖宇的革命豪情激励大家,大家的爱国热情又互相感染,冰冷的江面顿时卷起一阵阵热浪。这是何等的气魄和胆识啊!这种胆识的力量,来源于哺育他成长的伟大民族,来源于引导他前进的伟大的党,这种胆识是不可战胜的。
毛泽东说,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杨靖宇领导的革命军虽然在人数、军械上比不上敌军,但革命军是不会熄灭的火,有人倒下了,立马有人顶上来,终有一天能将革命之火传遍中国。
四、铁血之军 决胜千里
1934年9月21日至2月1日,中华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在江西瑞金召开,杨靖宇虽未出席大会,但却当选中共执行委员会委员。这显然是党对杨靖宇将军领导的抗日游击战争和英勇顽强的奋斗精神的充分肯定。同时,也因为杨靖宇将军率领独立师在辉发江南的抗日战争,许多抗日义勇军都渴望加入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军或接受其领导,联合作战,这也促成了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的建立。联军的成立极大地推动了南满地区的抗日运动的发展,也为整个东北地区的抗日斗争提供了宝贵经验。
联军一建立,立马就在柳河、清源交界的黑石头痛击伪军邵本良部,在濛江那尔轰于家沟会师第二军,在辑安二道崴子伏击奉天骑兵教导团,在本溪赛马集山区梨树甸子重创邵本良部„„在本溪大石湖、老边沟与日伪军激战„„每一战都打得敌人抱头鼠窜,每一战都巩固了革命军在人民心中的地位,每一战都为新中国奉献出新生的力量。敌人不曾想到,使他们感到忧患和威胁的杨靖宇,不仅要克服重重困难,还要战胜病痛的折磨。这就是在枪林弹雨中的杨靖宇,一个顶天立地的共产党人。当然,杨靖宇不是神,败战总不可避免,死人也是避免,但杨靖宇将军总能在战败时减少伤亡,战后总能总结战斗经验,为死去的战士开追悼会默哀,对战友家属妥善安顿,对英勇的战士给予肯定,对人民极致关怀,为他们排忧解难,是人民的贴心人。这才是一支制胜之师的不败法宝。
杨靖宇将军战斗英勇,心思缜密,还表现在战争中的智慧,他设计行军帐篷,修建密营,还创作了抗日歌曲,鼓舞士气。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在杨靖宇的领导下,神出鬼没地袭击日军据点,有力地牵制了日本关东军,给全国抗日战场以有力的支援,威震东北,名扬中外。
“中国人不打中国人”是杨靖宇将军的追求,他总是力求团结一切可团结之师,把日本人赶出中国。杨靖宇将军关怀体恤下属,团圆夜时伏击敌军,为战士们过中秋;给负伤的小战士王传圣送来棉布袜子和一双大鞋,这是杨将军仅有的鞋袜;为少年铁血队配备机关枪„„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如此可敬的将军却总得违背意愿同死心塌地的伪军打了一生的仗,最终还因叛徒的卖国求荣殒命。这怎能不让人感到悲哀呢?有人说:世上有两个民族过得最悲惨,一个是犹太民族,一个是中华民族。犹太民族是有灵魂,没有家园。中华民族是有家园,没有灵魂。令人痛心,泱泱大国,从古至今就接受爱国教育的民族在危乱面前,竟有如此之多的汉奸、伪军将枪口对准自己人,只为了一时的安逸!中华民族是有灵魂的,丧失的只是少数人,那是毒瘤,必除不可。但倘使没有那么多的汉奸,又会有多少人免于战乱,会有多少人免于阴阳两隔,抗日有怎会持续那么久。历史的警钟无时不刻让我们铭记,国人当自强,誓死当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这样走到哪,都不会被瞧不起,这也是杨靖宇将军所期望看到的吧。
五、抗日未捷身先死 长使后人泪满襟
随着抗日联军的壮大,日本当局、感到巨大的危机,下令全力铲除杨靖宇及其旗下的第一军团。杨靖宇的悬赏额高达一万元。1938年以后,由于日伪军的大规模进攻,致使抗日游击区急剧缩小,生存环境越来越险恶。抗联第一路军只得持续不断地转移突袭,大部队得不到有效的休整。虽然期间打了不少漂亮战,包括会师第二军第六师、柳树河子战斗等,但多以突击为主,不能正面交锋。辞世损失一个优秀的共产党员顶得上消灭一百个敌人。为了保存实力,杨靖宇及同志们共同分析了当时严重的形势,研究了今后抗日游击战争的发展趋势,确定了对敌斗争的策略,决定化整为零,把抗联第一路军分成若干小型部队,分散活动,避实为虚,灵活机动地打击敌人。日伪当局不断增加兵力,对杨靖宇穷追不舍,并利用叛徒程斌等紧盯杨靖宇及司令部。进入1940年1月以后,深陷重围的杨靖宇只得以顽强毅力和惊人的智慧与群敌周旋。但棉衣和粮食的供给问题迫使杨靖宇分散兵力筹集物资。杨靖宇率部入山,甩掉一支敌军,又来一支敌军,敌人一片又一片的倒下,但抗联战士也一个又一个的倒下,部队也被冲散了。直至后来,杨靖宇身边的人只有60余人,个很快又减少到30余人,14人,7个人,1个人。最后,杨靖宇也在三道濛河边遭围。密集的子弹击中了杨靖宇,顷刻间空气仿佛凝固了,寒风似乎停止了,杨靖宇高达的身躯轰然倒下,殷红的鲜血,染红白雪。
我们不会忘记这一悲壮的时刻:公元1940年2月23日下午4时30分,杨靖宇将军为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壮烈殉国。这一刻,或许在杨靖宇选择这条路时就已经注定,但这一刻来得太早了,抗日还远未胜利,英雄怎能倒下,这怎不叫人泣泪1 残忍的敌人将杨靖宇的遗体运下山后,用铡刀铡下头颅,切腹检查,发现胃中只有未消化的草根、树皮和棉絮。日本人也惊叹:中国竟有如此威武不屈的人。日本侵略者杀害了杨靖宇,却更怕杨靖宇,怕杨靖宇的英风豪气和那无处不在的英雄之魂。这也印证了那句话: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人民永远记住这位英雄和他光辉不朽的一生。
想起了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题词: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三十年而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杨靖宇将军,作为中共优秀党员,杰出的抗日名将,伟大的民族英雄被镌刻在历史,当之无愧。如今,我们纪念杨靖宇,缅怀英雄感人事迹,体验伟人的刚毅坚韧、艰苦奋斗、胸怀宽阔、作风民主、关心群众、爱护战士、远见卓识、信念坚定,以救国为己任,以报国为宗旨,面对山河破裂的义无反顾,面对重重困难的矢志不移的崇高精神;我们纪念杨靖宇将军,接下他宝贵的精神财富,就要弘扬他的高贵节操,继续他未完成的事业,知难而上,脚踏实地,奋发进取。作为社会主义建设未来的接班人,初入大学又马上得面临社会的我们,只有以杨靖宇为榜样,贯彻改革开放的宗旨,为新中国的建立添砖加瓦,这才是我们纪念伟人的现实意义。所有热爱祖国的人们,都应如此。
人民英雄杨靖宇,永垂不朽!
第三篇:读三重门有感-- 杨洋
读《三重门》有感
《三重门》这本书已经出版了十年了,我才有机会读它,可见韩寒所说不假。我的确是由于父母很看重学习的缘故,过去很少读小说,像《三重门》这样被许多人称之为遗毒学生的书,自然是读不到。按理说我读了这本书后应成为韩寒的粉丝,因为过去我的处境和韩寒所批判的很相似。的确,我过去也反对我的父母不让我读小说,如今也这么认为,唯一的区别是我对父母多了一些理解。因而,我认为韩寒的《三重门》思想的确深刻,但还是有些偏颇。
首先,我肯定的是如今的教育制度的确有问题。正如韩寒所说,高考取材制度让许多学习不行但能力出众或有其他天赋的同学淹没在人海之中。打个比方,如果我是菲尔普斯,甭说八枚金牌,就是游泳池也不会去几次,我只会把去游泳池的时间贡献给补课。如此看来,高考制度问题很大,但能否找出别的更好的教育制度吗?我觉得不可能。我从韩寒的后记中感受到,韩寒是想让大家在自己的特长方面去发展,而不是去全面发展从而全面平庸。可是,社会选择人才需要标准,需要比较,如何才能让这些在某一方面有建树同学去得到社会的认可呢?很难。打个比方,你说你业务能力强,想有一个业务能力大赛让你脱颖而出,可这很明显不现实。其一,让还未走向社会的同学去比拼业务能力,不妥,其二,人和人的业务能力又能差多少,像中国这样的人口大国,还不是要像考高考那样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因而,高考的存在是必然的,而之所以高考有那么多的弊端,这是由中国的国情所决定的,中国人口太多,人人都想过好日子,住洋房,开宝马,怎么办?于是,高考这样的竞争机制就诞生了,高考为人们提供了一个相对公平的竞争平台,只要你去努力,就会成功。唯一不好的是那些像韩寒一样的金子大部分都不能像韩寒一样发光。可这赖不到高考身上,这些人不发光的最大原因是没有找到“文化课学习”和“潜能开发”的平衡点,也就是说,这些人没有像韩寒一样找到属于自己的“具有自己特色的成功道路”。说到底,尽管高考制度有太多的弊端,但从中国的国情看,这个制度是这个社会所能提供的最好的制度。但是,好归好,缺点还是不少。正如韩寒在《三重门》中所抱怨的那样,如今的教育过于僵化。举个例子,曹禺的《雷雨》,这篇话剧其实怎么看都行,但老师和教参就是要让你死板的理解为社会的黑暗什么的,我就认为雷雨反应的是命运不可阻挡,不可战胜这一主题,但考试时如果这样答,肯定就错了。所以我觉得这样僵化的教育其实是禁锢了我们的思想,使我们陷入一个固定的模式,这对我们思想的成熟是极为不利的。还有,如今的教育官僚化,市场化,花钱进重点就像过去的男子进妓院一样稀松平常。最后再报怨一句,政府能不能像给官员配好车一样在教育的投入再多一点?
其实,我觉得《三重门》这本书适合大人去看,尤其是那些教育部门的权威,那些有免费好车的人,希望他们从中能得到一点毒害。学生呢,最好不要看《三重门》,看了你们会更叛逆,会被遗毒,当然,如果非要看的话,还是先看看我这篇伪书评,得到免疫保护后,再去看《三重门》。
第四篇:读《杨绛传》有感
读《杨绛传》有感
(一)黄祎妍
每当夜深人静之时,忘却了白天的紧张与疲惫,处世的烦恼与愁绪也消失了。没有尘世的喧闹和打扰,我独游于字里行间。《杨绛传》吸引了我的注意。只记得在学校的颁奖词中听闻过这个名字,封面中几个大字“生命的烤火者”令人遐想。不禁翻开书页,了解杨绛先生的一生。
书的一开头便介绍了杨绛先生的家庭背景,出生在无锡小镇的杨季康,那一片钟灵毓秀的土地让小小的杨季康浑身上下给人一种和颜悦色、温文尔雅的气息。想象中这样的女子只需要在家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即可,其实温润是杨绛先生的底色,但要误认为她是个“面人”,那就大错特错了。文革期间,她的丈夫钱钟书被莫名的扣上了一个“罪名”,被贴上了大字报,杨绛激烈的反应,震动了她的同事,人们没想到弱质芊芊的杨绛也有金刚怒目的一面外柔内刚。她抗议,她呐喊,这正是文革期间中国知识分子的表现,铁骨铮铮、刚正不阿,更表现她对丈夫真挚、深厚的爱。她常说:“忧患容易孕育智慧,苦难方能滋生修养。”在最艰难的日子里,她始终和祖国共沉浮,这才是知识分子应有的担当。
杨绛与他的丈夫钱钟书被称为文学界的珠联璧合,不论时代如何变迁,夫妇二人始终如
一、淡泊名利、潜心向学。杨绛先生的作品《我们仨》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本想着会是一本描述家庭和睦、零杂琐事的事的回忆录,就在我将书往下翻阅,我才明白:这是充斥着生死离别的回忆录。女儿与丈夫相继离去,杨绛先生已心静如水,感叹:“世间好物不坚拆,彩云易散琉璃脆。”生死无常,世事就如一场长梦,梦醒了,就回家了。不得不感叹先生的文学功底以及对世俗红尘的释怀。她的笔清淡,她的文哀而不伤。她给人以无限慰藉,给人以生命的希望。
经历了与家人的生离死别,中国的分崩离析种种事变,杨绛先生孑然一身地生活在世上,饱经沧桑后,她并没有一脸戾气反而更加沉稳。岁月将她打磨成了一颗珍珠,光芒并不耀眼,内敛而温润。
也许我对杨绛先生还没有理解透彻,对她的作品也没有本本篇篇都了然于心。但从《杨绛传》中至少我认识了一个坚韧、爱国、勇敢的女人。她是“生命的烤火者”,她的生命接受了中西文化之火的洗礼,她的生命亦烘烤着百年的文学历史。火萎了,她也走了,她的文字,她的品质,将永存于我的心中。
读《杨绛传》有感
(二)“不乱于心,不困于情。不畏将来,不念过往.如此,安好!”——杨绛将丰子恺的锦言妙语给参透凿凿。她静的就像一幅画,身处乱世、历经磨难却能做到“心远地偏无喧嚣”;面对赞誉,虔诚膜拜却能“淡泊宁静以致远”.她似画中人,淡然看人世;又如观画者,从容悟人生。最美人瑞活出了“静”的最高境界——宠辱不惊,坐看庭前花开花落。
那么是什么成就了一代奇女子,我在《杨绛传》里找到了答案。
一、书香门第,一家文艺——家风
杨绛的故乡在江苏无锡,这座城市素来人文荟萃、英才辈出。杨氏家族世居于此,虽不是权贵,却因世代皆为知识分子而“显赫”于那片富庶文明之地。可自她的曾祖父、祖父时期起,他们无外乎书生、穷官而已,既不是权贵,也没有赫赫声名。然而,他们个个秉性耿直,又酷爱读书。这样的书香世家,最能使一个女孩成长为内心明朗、安然若素的女子。
杨绛的父亲叫杨荫杭,刚正不阿、谦虚明理,有着“望之俨然,接之也温”的性子。他主张自食其力,不能不劳而获;耿直的父亲也教给她面对困难的勇气,是不逃避的果敢。他给予了杨绛一颗明朗之心,使得她明白,尘世得失在所难免,个人毕竟渺小,付诸力量即可。父亲崇尚节俭,并以身作则,希望孩子们也可以像他一样。许多年后,杨绛的家中不见豪华装饰的家具,偌大的居室只能看到书架。纯粹的空间、简朴的生活,这种不尚繁华的作风,不得不说是源于父亲“俭以养德”的影响。其实,她这种淡泊之心在高中时期就已初见端倪。当时在国文课后写了一首诗《斋居书怀》:“世人皆为利,扰扰如逐鹿。安得遨游此,翛然自脱俗。”
杨绛的母亲叫唐须嫈,是一位贤良淑德的女子,身上凝聚着中国女性的传统美德。她与杨荫杭结婚后,就此洗手做羹汤,从不愿抛头露面,甘愿做贤良的妻子、睿智的母亲,安静地相夫教子、料理家务。但在杨绛的记忆里,母亲很喜欢看书,而且有很深的造诣。对人大度,从不斤斤计较。有这样的母亲,也使日后的杨绛温润如雨丝。
杨荫杭和唐须嫈感情很好,是举案齐眉、相敬如宾的夫妻典范。杨绛在《回忆我的父亲》中提到过,她父母亲好像老朋友,从不吵架,共同语言甚多。家庭氛围和睦、自由、民主、开明。他们的相处方式也成了儿女将来婚姻的榜样。
她在父母的身教下,在适当的时候适当地学到了最重要的判断力和自控力,也学会了如何与人接触,融入生活。
在岁月的渐渐渲染里,她之心志生出了高山、田野、天地之间的那份坦然自若,还有那被万千人所称道的淡泊名利之性情,都源于这样的家庭的美好熏陶。
生命的传承是代代相约的,每个生命皆如太阳月亮之升降,升为了走向降,降为了新一天更灿烂的升,但在升与降的轮回中保持生命本真的秘诀不仅是无私的爱,还要给予下一代承担责任的臂膀。
有父如此,有母如此,是杨绛的幸运。
二、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读书和创作
杨绛嗜书如命,曾在东吴大学的图书馆里饱览中外名著。曾经,()父亲问杨绛:“阿季,三天不让你看书,你怎么样?”“不好过。”杨绛说。“一星期不让你看书呢?”“一星期都白过了。”父亲笑道:“我也这样。”可见,书于杨绛而言是食粮。可见,知女莫若父,女好学如父。
幸而,她在成年后遇到了和她有相同爱好的人生伴侣。
遇到你之前,我没有想过结婚;遇到你之后,我结婚没有想过和别的人。这是钱钟书和杨绛之间决定一生的遇见。钱钟书形容初见时的杨绛,曾有诗云:“缬眼容光忆见初,蔷薇新瓣浸醍醐。不知靧洗儿时面,曾取红花和雪无。”而钱钟书给杨绛的是印象是“蔚然而深秀”.后来两人结为伉俪,可谓中国当代文学的双剑合璧。后来的“执子之手”就是“人生若只如初见”的最佳证明。
但最让人羡慕的是他们志趣相投,都酷爱读书。后来他们在牛津大学的图书馆里,享受了书籍带给他们的饕餮盛宴。他们如此饱学终日、乐此不疲的样子,令人艳羡不已。他们最大的爱好就是看书,每每回到家里,对坐读书,像极了宋代大词人李清照和丈夫赵明诚的“赌书消得泼茶香”,琴瑟和鸣,高雅至极。
在这个美好的空间里,他们时常展开读书竞赛,比谁读的书多。通常,他们两人所读的书册数不相上下,不过比赛过程令人心生暖意,读读写写,嬉嬉闹闹,日子从指缝间悄然溜走,留下无数悠悠情趣,如何不羡煞世人?
两个人从书中汲取营养,获取创作素材。为彼此的书写序写感言,他们把生活写意成诗,把亲身体验融入作品,把人生智慧流泻于笔尖。
钱钟书创作的《围城》里有他们结婚的影子。杨绛的《干校六记》《我们仨》记录他们一家经历的风雨。他们的爱情,经得起风花雪月,也耐得住柴米油盐。给世人留下的是宝贵的精神财富。
最浪漫的事,不是陪你一起慢慢变老,而是陪你一起读书到老,一起创作到老。
曾读过杨绛先生写于《人生感言》中的一段话:“上苍不会让所有幸福集中到某个人身上,得到爱情未必拥有金钱;拥有金钱未必得到快乐;得到快乐未必拥有健康;拥有健康未必一切都 会如愿以偿。保持知足常乐的心态才是淬炼心智、净化心灵的最佳途径。”
书香门第出才女,人生磨难筑传奇。她,这个经历过一百多年无情而漫长岁月的人,会让人忘掉时间的残酷,更会让人感叹在她身上老去的只是岁月,不老的是她的优雅魅力。那么多年里,无论经历了什么,她总一如既往地清朗、柔韧,独立在岁月的光影中,给人以力量,给人以温暖------
杨绛曾翻译过英国诗人兰德的诗句:“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我爱大自然,其次就是艺术;我双手烤着生命之火取暖;火萎了,我也准备走了。”
她说,她的责任尽完了,想要找她的阿瑗和钟书去了。现在,他们在另一个世界,定会再现“我们仨”的温暖。
而于我们世人,纵然她已远去,她的深情和优雅则依旧在岁月的轮回中静水流深,且生生不息。
最后,用一拙作结束本文——
点绛唇
空谷幽兰,书香浸染怡人处。笔耕不辍,素心如雪趣。
无意争先,世人休相妒。风留住。绿杨归路。犹记香如故。
白静于2017-4-16晚20:00
读《杨绛传》有感
(三)百年馨香的平凡与伟大
百年人生,历经沧桑,阅历世事,平静温和。那一世的荏苒岁月里,杨绛先生走过了真正的艰辛与苦难,走出了历经岁月洗礼后的平淡与美好。她的从容淡静里的生命真性情,有亲情的滋养,更有自己对生命的挚爱与对梦想的坚守。
杨绛出生在一个大户人家里,这里的“大户”更多的是指家族精神的高贵,高贵的精神靠的是经典书籍的涵养,小小的杨绛在父亲的书房里构建起了自己后来的精神家园,更习得了爱读书的好习惯。杨绛的父亲杨荫杭在幼小的杨绛灵魂里埋下了爱读书的种子,他对小女儿的爱都呈现在了无言的教诲里,他身体力行地影响着小杨绛的成长。他的恬淡寡欲、他的静心于书、他的大爱无言宛若江南水乡里的烟雨润泽了一颗幼小的心,使之丰盈、安静。父亲对儿女无私而恰当的爱一直陪伴着儿女的成长,他给了女儿正确的人生态度,他教会了女儿思考。在女儿面对问题的时候,杨荫杭从来都不直接给出女儿一个具体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而是给她一个方向,让女儿自己去选择、去解决,父亲的鼓励给了杨绛最坚定地选择的动力。在这样的家庭里杨绛学会了如何去爱、怎样去直面困难,这成了杨绛一生的处事生活哲学,也是杨绛一生的财富。
杨绛生于乱世,饱经离乱之苦,遭遇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痛,自己一生的挚友、爱人、情人先于自己而离开,在她105年漫长的人生里,历经曲折动荡,饱经岁月打磨,但她始终不改初心,始终保持明媚从容、淡定优雅。她把她的一生,活成了一个典范。她生命里的那些苦难越发沉潜为从容平静的性格。不管世事如何纷扰,也无论外界对她有何等赞誉,她始终都在自己挚爱的文学里书写着动人的亲情、爱情、友情,她从未因外界而变过一分一毫,她始终是那个如深谷幽兰般的女子,在岁月里温婉如初。
文学里的百态人生教会了杨绛先生从容优雅地面对生活中的一切,爱让杨绛先生在平凡的生活中学会了淡然,杨绛用爱演绎了最美好的爱情与婚姻。他们的爱始于在最对的时间有了最美的相遇,那时一种“你刚好成熟,我刚好温柔”的爱情。那一身青布大褂、一副老式眼镜、眉宇间蔚然而深秀的风神激荡了少女的心。“于千万人之中,于时间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他遇见了她,相视一笑,莫逆于心,成了一生的朋友、知己和爱人。”苦难离乱在杨绛与钱钟书那里都流淌成了诗的海洋,文学滋养了爱情,更奠定了他们恬静优雅的人生品格。相同的志趣,独立的精神,赌书消得泼茶香,一人读书,一人撰文,岁月无声流淌,自有洗尽铅华之美。
文学、家庭、写作、翻译串联起了杨绛先生苦难而幸福的一生,她在文学里获得了眼界与思想,她在家庭中收获了亲情与感动,她在写作《我们三》中撷取爱与幸福,她在翻译中再次守护了与钱钟书先生的伟大爱情与婚姻。
谨以此文祭飨仙逝一周年的杨绛先生。
第五篇:读杨炯《从军行》有感
读杨炯《从军行》有感
原文:
从军行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堂主按意译文如下:
烽火照耀长安京城,义愤之气陡生于胸。手执兵符告别皇宫,金戈铁马杀奔敌营。雪中军旗黯然失色,风里战鼓响彻不停。宁为军士厮杀疆场,不做书生游笔雕龙。堂主对古诗词没有什么太多的研究,尤其不懂平仄,对于本诗作者杨炯,也只知道他与王勃、卢照邻、骆宾王共称初唐四杰。但读此诗有以下两点体会: 一是全诗写了一名因边关告急而弃文从武的“书生”,从了解到敌人入侵,到告别安逸的宫廷生活,毅然、绝然投入到与敌人的激烈战斗之中的一个过程。其中既有心理描写,又有场景描写。作者用“辞、绕、凋、杂、宁为、胜作”几个字,展现了作者义无反顾的决心和战斗场面的激烈。读起来既能感觉到汉语之妙,又不得不佩服作者之高。
二是堂主一下子联想到我盛世大唐,产生了那么多的伟大诗人,写了那么多的军旅诗、边塞诗:
有“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城头铁鼓声犹震,匣里金刀血未干”的李白。有“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的杜甫。有“不求生入塞,唯当死报君”的骆宾王。有“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的王昌龄。有“报国行赴难,古来皆共然”的崔颢。有“偏坐金鞍调白羽,纷纷射杀五单于”、“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狭骨香”的王维。有“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的王翰。有“一身事征战,匹马同苦辛。末路成白首,功归天下人”的刘长卿。有“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的祖咏。有“当须徇忠义,身死报国恩”的李希仲。有“虏骑闻之应胆慑,料知短兵不敢接”的岑参……几乎唐朝所有的诗人都有这类的诗作,这是偶然的吗?堂主觉得不是,正是因为唐朝那么多的文人都有着为国效力的精神,才能支撑得起大唐盛。也正是因为有了大唐盛世,才会涌现出更多这么优秀的文人。他们代表着唐朝最为先进的文化群体,他们骨子里都流淌着尚武、报国的血液,才使唐朝不但国富而且军强。对于这一点,古代如此,现代更如此。科学技术体现在经济上是第一生产力,体现在军队建设上则是第一战斗力。现在,正值大学生的军训季,堂主希望这些军训不仅仅只是走走正步,叠叠内务,更为重要的是让他们有一种爱国、报国的热情,培养他们的尚武精神,虽然,这种热情、精神不只是体现在非要参军之上,但这种携笔从戎的教育不但要大力提倡,而且必须搞好。总之,堂主希望有更多的知识分子,科技人才都能走进军营建功立业,以国防梦支撑我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