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公正该如何做是好读后感
公正该如何做是好读后感
(一)刘倩
原以为这本书只是公开课讲义与课上互动情形的记录,但在先生对于迈克尔?桑德尔这个哈佛大学的优秀教授百般夸赞推荐下,还是决定耐心捧起一读。然而,进入书中,大呼相见恨晚。诚然,这个公开课,尤其哈佛的公开课,是少有的成功课程,循循善诱,互动成功,讲解精彩,深入浅出。但是,不可避免的有课堂教学特有的慢步调,以及部分学生提问的重复和没有代表性,而且,有些深邃的问题即使是哈佛学生也是问不出的,有些太深刻的东西也是不合适在课堂短短的时间里拿出来讲的。于是,有了这本书,这本书将公开课所涵盖的部分囊括进去,并进行了重新整理,将反面思想里有代表性的观点高度概括后拿出来分析讨论,条理更清楚,论证更缜密详尽深入,更多旁征博引,真是非常好的一本书。
人生在世,总有几个亘古难题,除了“我从哪儿来”、“我要到哪儿去”、“我是谁”,这些被玩坏的梗,桑德尔又给大家提了一个永远回答不好、就算回答好也做不好的问题:什么是公正?怎样做事才是正确的?
你是如何判断一件事是公正还是不公正的呢?试着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一辆电车呼啸着经过一个岔路口,按照既定的路线,前方轨道上有五个孩子,如果转向,则可以避开这些孩子;但另一个分岔路上又有一名成年男子,在来不及紧急刹车的情况下,你认为电车应该转向吗?为什么?
这本书就是在探讨类似这样的两难问题。是在探讨。本书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简单地告诉你公正与否,只是教会我们在阅读中与桑德尔老师一起思考,并找到自己内心对于公正的评价标准。
作者主要探索了三种公正进路。第一种,认为公正意味着功利最大化---当然是一个社会中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第二种,认为公正意味着尊重人们自由的选择---或者是人们在自由市场中做出的时机选择(如自由至上主义者的观点);第三种进路认为,公正涉及德性的培养和推理共善。
功利主义
如何寻求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在以边沁、密尔为代表的功利主义者看来,一件事是否是公正的,主要从利益方面考虑,注重行为的结果。在哲学上,所谓的幸福最大化、利益最大化原则都是针对效果的分析。评判一个行为是否道德,取决于这个行为的最终结果。回答上文电车案例:如果能救活五个小孩,那么牺牲一个成年人也是值得的,因此,电车司机应当扳动转向器冲向那个成年人。但这一结论不可能被所有人接受。功利主义看起来很简单很迷人,仔细想来不寒而栗,功利主义是一种对多数人压迫少数人暴政的默许,它的优点一是简明、二是高度实用性,只是“欢乐”、“痛苦”这个效用量度实在是不很好衡量。你会发现无论做与不做都是可以争论、可以批评、可以原谅的,所以这种时候往往放弃思考、先下手为强的会得到好处。这种先手优势明显的行为实在太类似丛林法则了,我不喜欢,但是我喜欢边沁这种不加评判的精神,他和古希腊哲人一样,接受人们各种偏好,无视乐趣与痛苦的高下之分,想智慧就讨论,想吃就去觅食。
功利主义认为,我们给人类性命设定货币价格所表现出的退缩倾向是一种应该克服的冲动、是一种妨碍清醒思考和理性社会选择的禁忌,这个想法对不对姑且不说,单从表面就可以看出功利本身和给人命赋值一样,都是能做,不能说的事情。
公正自由
接着,作者讨论了一系列将公正与自由联系起来的理论。这些理论大多都强调对个体权利的尊重,尽管这些理论自身对于在哪些权利最为重要这一问题上都有分歧。以弗里德里希?哈耶克、米尔顿?弗里德曼为代表的关于个人权利的观点主张:我们每个人都拥有一种根本性的自由——用自己拥有的事物去做任何事情的权利。它反对三种类型的政策和法律:反对家长作风、反对道德立法、反对收入或财富的再分配。认为:任何企图带来更大经济平等的常识都注定有压迫性,并且对一个自由社会有害。支持自由主义的人们都认为,政府不应当对公民有太多的约束和管教,“我拥有什么,我就可以用它去做任何事情”,要尊重他人在此方面的权利。听起来很有道理,我有一双鞋,我可以穿着它、扔掉它、卖掉它,怎么样做都好,因为如果你也有一双鞋,我也同意你想怎样就怎样。此外,自由至上主义者还提出了收入再分配的问题来证明自己。例如,比尔盖茨作为蝉联多年的世界首富,按照功利主义的说法,拿出他的一百万美元分给一百个贫困潦倒的穷人每人一万,这一定会使整个社会得到更大多数的幸福。虽然大家觉得这一百万对比尔盖茨不算什么,但为什么没出现这样的强制分配呢?因为每个人对自己拥有的钱都有自由支配的权利。自由至上主义者就以此反驳那些希望通过高税收或其他方式再分配财产的人,因为如果我挣来的钱被强制分配给其他人,那么相当于我自身的一部分被政府或者社会其他人所拥有,而我们社会中不会出现财富被强制分配的情况,也验证了每个人都毋庸置疑地拥有自身。
这看起来难以反驳,但是还是有些观点进行反驳:一,人对于自己的身体或器官是否有处置的权利;二,我希望卖掉自己的器官来获得一定的金钱为什么也不可以...可见,自由权利不能被侵犯,但一定会被附加诸多的限制。
德性良善
最后,作者转向另外一些理论,它们认为公正与德性以及良善生活密切相关。哲学家康德、亚里士多德提出这样的观点:认为我们是理性的存在,值得拥有尊严和尊重,一个行为的道德价值并不是由随之而来的结果构成,而是由完成这一行动的意图来决定的。他们认为,我们需要高度的道德自律,核心价值是尊敬人,我们甚至无权不尊敬自己,这点很重要,可以解决以上很多矛盾的问题。但是,他对动机的推崇让我感觉难以接受,对纯粹理性限制条件下的高度自律更是让我怀疑其可行性,边沁认为感性主宰我们的行为,而康德主张理性,生活中很容易发现类似边沁所描绘的感性的偏好与成瘾性控制人生活的案例,却从未见过康德描绘的绝对理性的场合。
康德做的最好的一点,是成功建立了一个完善、可以自圆其说的体系,以至于对上述所有棘手问题都可以解答,他把帮助他人的动机与义务的动机区分开来,在他眼中只有内心道德感逼迫自己在无外力压迫的情况下做不情愿的有益他人的事情才算得上道德,这实在太苛刻了。但是,我尊敬康德,尊敬他的目的,他尊敬存在于我们所有人当中、毫无差别的理性能力。这种能力是和外在任何特质都不同的,觉醒程度不同的原始强大的理性,我没见过,心怀憧憬有朝一日能遇见这样的理性。
美国政治哲学家罗尔斯认为,人们在特质、家庭、环境都一样的最原始状态下,可以认可的原则就是公正的。这算是最让人信服的假设之一。他认为在这样的状态下,人们首先不会选择功利主义,因为在功利主义的主张中,没有人愿意做被牺牲掉的那一部分;其次,人们也不会选择自由至上主义,在自由至上主义者的社会中贫困潦倒的人难以寻求救济和帮助,而人们也不会期待这种一无所有、无人帮助的体制的出现。罗尔斯认为,原始状态下会产生两种公众原则:一个是为所有的公民提供最基本的平等的自由,另一个是差异原则。差异原则,关乎整个社会和经济的平等。社会和经济的平等,不是绝对的平等,不是说每个人都分到的东西都一样多就是平等。差异原则承认每个个体之间的不同,例如有些人天资聪颖能够成为科学家,有的人体魄健壮,能够成为运动员,这样的差距是无法避免的。但并不是所有的差距的都是可被接受的,只有当这样的差距对弱势群体的利益有利时才是被允许和接受的。举例来说,天资聪颖的人发明了可以增加粮食产量的方法,解救了广大底层的农户,这样的人得到奖赏是应当的;但是如果他只是发明了增加毒品产量的方法,他所攫取的利益则是不公正的。同理,一位医生凭借高超的医术赢得人们的敬仰、高报酬,若他不是在改善山区人们的医疗水平,反而只是给贵族成员提供整容手术,罗尔斯认为这样的高报酬是没有道德基础的,难以得到维护。因此,差异原则,并不是在追求财富的平等分配,而只是追求将所有偶然的因素(如天资聪颖等)最大可能造福于人类,对这些偶然因素的效果进行再分配,从而避免了偶然性因素的影响,罗尔斯的终极奥义,是他本人所说的与他人分享命运。不管大家是否接受,但无可否认的是罗尔斯致力于建设一个更加公平和持久稳定的社会。
所以最后给出的结论是,抹平出生优势,让天赋优势者尽情发挥,然后将其所得分配给大家,能否顺利分配不谈,这种社会最后的结局必然是等级制度或是精英民主,两极分化不可避免,但是,这是实用性最强,也是目前为止我最喜欢的社会样式。
阅读这本书的时候经常觉得想得越多越混沌,有点烧脑子,但这一定是一本让你不由自主的思考的书,一环套一环,将每个小问题逐步深入到大概念的冲突,往往在这种大概念范畴中,两种或多种相异甚多的思路彼此冲突碰撞数百年而难分高下。沉溺其中,有种把自己绕住了的感觉,我感到这篇文章如同我的心境一般,磕磕巴巴、词不达意,现在是一种瓶颈状态,看到了新的东西,怀疑起自己原有的东西,于是两种都未成体系。
公正,究竟该如何做是好?其实,我们不能指望从一本或者两本书中看懂一门学问,对于公共政治或者哲学更是如此。本书提到了很多哲学家,他们毕生的研究虽然或多或少存在纰漏,但是却值得我们花上几年或几十年的时间去细细品味。读这本书对我而言,我觉得是几乎在读每句话的时候都无时不刻提醒自己去辨证地思考。偶尔觉得非常不赞同某位哲学家的观点,后来却发现这种反驳观点是早已被其他哲学家论述过的,但至少也在阅读过程中思辨了。
可能,只要我们勤于阅读和思考,终究有一天就不会再去在意某某主义、某某原则,碰到任何事物,不盲从、不自大,有自己的思考,那么,或许我们也就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哲学家。
公正该如何做是好读后感
(二)你是哪一种自由主义者?
熊科达
桑德尔教授的公开课《公正》,前段时间曾经很热,我也去听过一段。但生性喜欢读书这种比看视频更有效率、更能深刻理解其思想的活动。
这本由中信出版社出版的,桑德尔教授的《公正:该如何是好?》整合了桑德尔教授课程里面的内容,第一章定义了正义之事,从第二章开始到第十章,则讲述不同思想传统对公正的理解。从边沁的功利主义,再到以哲学家洛齐克为代表的,被著名经济学家弗里德曼推崇备至的自由至上主义,再到康德式自由主义,和基于康德发展起来的罗尔斯平等主义,以及起源于亚里士多德共同体传统的社群主义,不一而足。
桑德尔教授认为,思考公正的无非三种进路,第一种进路是功利主义的。对于功利主义者来说,人是达成集体幸福的工具。我们需要精确又繁复地去计算社会的最大幸福。在功利主义看来,界定公正和判断公正,关键在于怎么做会使福利或者社会总体福利最大化。带有明显的目的论色彩。
第二种进路,是将自由与公正联系起来。对于自由至上主义者来说,关于收入和财富的正当分配,就是能够在一个不受约束的市场中进行自由交换而形成的分配格局。康德式自由主义把自由的定义进行了更苛刻的定义,但总体来说还是属于第二种。再就是以罗尔斯为代表的平等主义,在康德的基础上做了一些改善。罗尔斯的平等主义,强调抹除机会不平等,这一点有点像所谓的起点公平。但这个起点公平的形成,是指其著名的假设“无知之幕”。这两种区别于自由至上主义的理性自由主义,都要求人们自律地行动,即根据自己给自己所立的法则而行动。而不是像自由至上主义那样,依据自己的欲望和期待行事。
第三种进路,就是起源于亚里士多德的西方社会古老的共同体传统,强调作为个体总是过着社群的生活,认为为了维护社群,公共利益是优于某个自我的。其所指的公正,是让有德行的人获得应得的荣誉和地位。
无论是书中按照思想流派划分对公正的讨论,还是桑德尔教授在书的最后,粗略划分的三种进路。在我看来,可以更加精简的讨论以构成本文。那就是围绕着什么是自由主义,()构成了不同的自由主义者对公正的看法。
关于自由,第一个讨论的维度就是人能不能彻底拥有自身。对于古老的共同体传统来说,集体幸福是高于个人自由的。这种认知也曾经被称为集体主义。人的自由应当屈服于集体的幸福或者共同利益。也就是说,人并不是完全拥有自身的,这对于自由至上主义者来说,是难以接受的。因为他们试图寻求个人权利的牢靠基础时,主张人是完全拥有自身的,对自己有绝对的处置权,自己属于自己而非国家或者想象中的共同体。
第二个讨论的维度就是我们是如何自由的,自由至上主义认为我们的自由,是基于我们对自己的所有权。而康德的道德哲学为我们的自由权利提供了另一种基础。即我们的自由不是依赖于我们对自身的所有权,也不是依赖于上帝的赐予,而是因为我们作为理性的存在,能够进行推理,能够根据自我意志行动。
在第一个讨论维度里面提到的共同体传统,有两种叙述路径,一种是围绕怎么样最大化社会福利的功利主义,一种是围绕如何分配物品来奖励和促进道德的社群主义。
在第二个讨论维度里面提到的如何自由,有基于自由基础不同而形成的自由至上主义和康德式自由主义。另外,改造了康德式自由的平等主义相信,在集体生活中,如果我们不知道我们在社会中将身处何种地位,作为一个理性的自由主义者,我们就不会选择一种纯粹的自由至上的原则。因为我虽然可能成为李嘉诚,但也可能成为无家可归的流浪汉,完全得不到帮助。这样的自由至上主义原则,会让初始条件差的人,一直陷在糟糕的境地。
我还列了一个简单粗暴的表格以供概括理解,如下图。
桑德尔教授在书中说,他个人的偏好是社群主义,而我个人的偏好是自由至上主义。对于自由至上主义者来说,能够完全拥有自身,对自己有绝对的处置权。实在是一个伟大的梦想。我们从图中可以看到,自由至上主义和社群主义是呈对角线分布的。也就是意味着,从个人或集体的维度,还是从理性或功利自由的维度来说。两者都截然相反。
桑德尔教授在书中举了几个极端的例子来证明,对于自由至上原则始终如一地加以应用,人类社会甚至会吃人这种恶心的事情。桑德尔教授举例说,2001年,在德国罗滕堡的一个村庄,发生了一桩奇事。于根·布兰迪斯,一名43岁的软件工程师,回应了一则网络上的广告。该广告寻找一些愿意被杀且被吃掉的人,由阿敏·迈维斯,一名42岁的电脑技术人员发布。布兰迪斯遇到迈维斯,并在喝咖啡时考虑后者的提议时,他同意了。后来,迈维斯杀死了他的客人,将尸体肢解,并把其装进塑料袋保存在冰箱里。直到他被捕时,这个“罗滕堡的食人者”已经吃掉了他那个自愿的受害者的40磅肉,其中一部分肉是他用橄榄油和大蒜烹饪过后再食用的。
两个成人之间相互同意的同类相食,向自由至上主义的自我所有权原则提出了挑战,难道公正能够容忍这样的事情吗?这些极端的例子简直就像罗兰夫人名言那句说的那样,“自由啊自由,多少罪恶假汝之名以行!”
其实,还有一个更强有力的例子,从这个角度挑战了自由至上主义。自由至上主义者主张,对于一个怀孕的母亲来说,选择堕胎与否应当是自己的权利,因为女性应当能够自由地决定如何对待自己身体。但一旦腹中的婴儿被定义为一个人时,就处于了一种两难的境地。女性究竟能不能自由地决定自己的身体呢?被母亲怀着的婴儿,如果可以被堕胎。虽然没有损害母亲的自我所有权,但这种自我所有权的行使,却干涉了其他人(这个婴儿)自我所有权的行使。上述极端的例子,比如两个成人之间相互同意的同类相食,至少是经过双方同意的,而这里作为一个婴儿,无法做出同意的表示。
所以说,为了限制自由主义可能结出的恶果,我们无法彻底的拥有自我所有权。这也就是为什么集体主义根深蒂固影响我们的原因。
在我看来,所谓的自由至上主义,在缺乏康德式自由的限定时,实则是一种个人主义的功利主义。功利主义追求的幸福最大化,往往是在满足人类的欲望。只不过,功利主义为产生最大幸福的算计,把人看做是达成集体幸福的工具。而自由至上主义,抛弃了集体,强调个人的幸福。
一旦它和功利主义一样,是在寻求某物存在是为了给人带来快乐,就不再是康德所说的那种自由。康德认为,我们日常所认为的市场自由或消费自由,也就是自由至上主义所认为的自由,并不是真正的自由,因为它仅仅满足我们事先并没有选择的各种欲望。
康德根据他对自由的定义,认为仅仅是在满足人类的欲望的行动,不是自由的行动。而是像那句著名的雪碧饮料的广告词那样,仅仅是在“服从你的渴望”。真正的自由是根据自我理性订下的法则行动。像我平时写文章之所以感到快乐,原来是因为我写文章就是纯粹的写文章。康德认为,当我们做事情是为了这件事本身,本身构成目的时,意志的自由会让我们感受到,作为人类所能够体会到的特殊尊严。
这时的人心在寻求公正时,某物的正当存在并不是因为其给人带来很多快乐,而把人当作人。尊重了人作为理性的存在,能够进行推理,能够根据自我意志而行动。这种能力是人类的独有,而且正是这一点,让我们感觉拥有自我,其他的生物,别说拥有自我了,就连感受拥有自我的能力都没有。
当然,这些都是对自由至上主义的批评之处,很是说明了一点。那就是在纷杂的社会和人群中,自由至上主义实在是一种遥不可及的梦想,在人群中的我们,很难保证自己是属于自己的。就像苏轼那句著名词:长恨吾身非我有。
我个人偏好自由至上主义的原因是,这些极端的演绎推理在现实生活中都很少没有发生,我所看到的,是自由市场经济带给世界的繁荣。二战以来,我们充分让人释放试图满足欲望的动力,让人能够在一个不受约束的市场中进行自由交换。我们看到的结果就是,和平与发展成为二战后的主流。直到今天,我们依旧享受着繁荣,以及预期未来一直繁荣。
最后,回顾本文会发现,本文主要是在讨论对公正持不同看法的人,是怎样因此构成他们不同的自由主义观的。至于每一种不同的自由主义观者,是怎样看待公正,会经受哪些考验。就需要阅读我们的桑德尔教授的《公正:该如何是好?》,我可以保证,这是一本值得好好阅读的书,一本薄薄的书,通过案例,展示了几千年人类在道德上追问的成果。
其阅读体验也非常好,我有时候看完一小节后,心中浮出的疑问,恰好就构成了小下一节的标题,阅读十分顺畅。在阅读这本书的每个夜晚,我都如痴如醉。感受到道德哲学迷人而深邃。
第二篇:《公正,该如何做是好》读后感
《公正,该如何做是好》读后感
道德与法律,自古以来,就是相互依存、相互交叉、相互影响的。所谓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与规范,具有认识、调节、教育、评价以及平衡五个功能,而法律则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的,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以规定当事人权利和义务为内容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总和。
道德与法律,从两个不同的方面影响着人们的行为。道德与法律,犹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不可分离,道德是人的价值精神层面,在寻求人的存在意义、生命价值与内心意志自由的过程中构建社会的隐性有机秩序;法律关注的是人的制度和行为层面,在寻求人的自由的同时构建社会显性合理秩序。然而,当道德和法律之间产生冲突的时候,怎么样去选择,却是一个难以决定的话题。当一艘载有四个人的,没有食物,没有水的救生艇在海上漂泊了多天,在失望与绝望中,其中两个人以另外一个人偷喝海水导致生病为由,而决定杀死他,然后以他的血和肉维持了多天后,在一个早晨,被一辆过路船只搭救!但是,在回到该国后,该国法院便以谋杀罪控告那两个杀死同伴的人。对于这两个人是否有罪,有这样几种假设。其一,即是原本的那种情况;其二,假设他们是以抽签的形式抽到那个人,其他人是否有罪;其三,假设其他三个人在问过那个人是否愿意被杀死并在得到肯定的答案以后将其杀死,他们是否有罪。一个以一人生命换取三人生命的事迹,从效益上来讲,是肯定正确的,但是,在道德和法律上看来,其是否正确却有待商榷,人们对于这几种情况的选择,也肯定是不一样的,究竟怎样做才是公正,确实是一个很难决定的事情。从法律上讲,不管怎样,只要是谋杀,就一定要定罪,不管是不是因为牺牲一个人而救得三个人,或是上百人,上千人,但是,从道德上讲,如果能够因为牺牲一个人而换取很多人的性命,那一定是值得的,那么,到底怎样才是正确的答案呢?
这是一个难以回答的问题,从道德和从法律不同的角度,就会有不同的解释,但是道德和法律却是我们生活中判断事情对错最好的两种手段,当这两种手段发生悖论时,我们又该如何做呢?我觉得首先要去仔细探究道德与法律之间的关系。道德和法律的联系主要表现在,第一,法律是传播道德的有效手段。第二,道德是法律的评价标准和推动力量,是法律的有益补充。第三,道德和法律在某些情况下会相互转化。运用法律很好的传播了道德,而道德又无时不刻地推动着法律的发展,道德和法律相互依存,本来应该是共同促进社会的发展,但是,却也有相冲突的时刻,就如上述的救生艇上锁发生的问题,究其主要原因,我觉得是因为道德是一个更抽象的东西,生于人心,是大多数人们做出正确判定的标准,相当灵活,而法律,虽然受道德影响,与道德相辅相成,但是其使用范围往往太过狭窄,并且过于死板,世界上的事情千千万万,但法律条文的数目却屈指可数,每条条文规定一定类型的事情,而不能精确到每一种事情上,但我们也知道,即使是同一类事情,也会出现细微差别,有时,就是因为这细微的差别,导致了结果的难以抉择,究竟是适用道德还是适用法律呢?就如那艘救生艇,杀害那个人救其他人,杀死他有三种情况,可能是其他三人商量好的,也可能是投票选择的,更可能是他自愿的,从法律上讲,不管是哪种方式,都是谋杀,都应该定罪,但是从道德上讲,这三种情况,呈递进关系可以原谅他们,所以,最后的结果真的是很难判断的,因为法律太死,而道德太活。在生活中,也会经常出现这样的例子,那么,法官怎样去判决,也常常受到争议,要做到,公正,真的不是那么容易。对于这个问题,美国大法官卡多佐认为法官有义务在他的创新权的限度之内、在法律与道德之间、在法律的戒律与那些理性和良知之间保持一种关系。我觉得法律固然重要,但是,法律正是依附道德而生存的,法律有时确实过于死板,此时,法官何不去考虑下以道德为基础,去灵活运用法律,从而找到最佳的判决结果呢。我觉得去年轰动全国的“邓玉娇案”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最后的判决是这样的:巴东县人民法院认为,邓玉娇在遭受邓
贵大、黄德智无理纠缠、拉扯推搡、言词侮辱等不法侵害的情况下,实施的反击行为具有防卫性质,但超过了必要限度,属于防卫过当。被告人邓玉娇故意伤害致人死亡,其行为已构成故意伤害罪。案发后,邓玉娇主动向公安机关投案,如实供述罪行,构成自首。经法医鉴定,邓玉娇为心境障碍(双相),属部分(限定)刑事责任能力。据此,依法判决对邓玉娇免予刑事处罚。法官做的判决很好,根据实际情况,确定邓玉娇属于防伪过当,但是由于其自首表现良好,并属于部分刑事责任,所以无罪释放。法官正是综合了法律和道德后,做出了这样的决定,既不违反法律,又顺民意。我想,这个案件就是当法律和道德冲突时做出的公正的判决的典型代表。
没有道德基础的法律必然得不到社会和公众的认同,而道德在不同的社会、不同的时代会有不同的标准这些标准也会反映在法律规则及其适用中。法律往往会在道德面前表现滞后性,所以,在处理道德法律方面的问题时,我觉得道德一定要重于法律!
就如现在的劳动法,就存在着很多这样的问题。有的地方忽略了作为法律基本原则的平等原则,对不同的人采用统一的标准反而导致不平等的结果,原因就在于在法律适用的一开始,不同的人就处于不同的层面上,这个时候如果对所有的人都采用统一的标准,那么对处于低层面上的人来讲无疑是不公平的。举个例子讲,男人和女人在法律上讲都是人,没有什么不同,但为什么现在大多数国家都会在一般法之外再单独制定妇女权益保护方面的法律呢。原因就在于各国受历史环境和民族发展的影响,多多少少都存在歧视女性的情况,也就是说从一开始,女性在社会上的地位就比男性低,处于下层,这个时候如果一味地强调和追求形式上的平等,最终导致的是女性仍处于社会的低层,仍然受到歧视,得不到尊重,而这一结果无疑与现代法律所追求的平等相背离。劳动法还存在干预过度的问题,劳动法属社会保障法,政府对此进行干预是合适的,也是必须的,但干预应当适度合理。还有很多很多劳动法中的问题值得人们去思考,总的来说,劳动法是一部不够成熟的法律。
正是因为劳动法的不够成熟,所以,道德方面在劳动法上更要起到关键作用。法律以道德为基础,法律将道德规范转变为法律规范,把积极的道德标准规定为法律应遵循的准则。我觉得,在劳动法今后的发展中,一定要多多参考道德因素,并在劳动法实施过程中适当运用道德方法,相信,劳动法的发展一定会更加美好。
第三篇:《公正:该如何做是好?》读后感
当代西方政治思潮
《公正:该如何做是好?》
读《公正:该如何做是好?》有感
桑德尔的这本《公正:该如何做是好?》是基于其在30多年来一直在给哈佛大学的本科生教授的名为“公正”的课程。但就本书的内容比课程的内容更加详实。
书中主要通过一些诸如,政府救助、紫心勋章、代孕母亲、同性婚姻、反歧视政策、军事服务、首席执行官的工资,还是使用高尔夫代步车的权利等等深刻、充分的例子引出了其所要论述的一些当代法律上的和政治上的争论并由此援引一些关于公正的哲学著作及相关的著名的哲学家的观点。
作者主要探索了三种公正进路。第一种认为公正意味着使公里或福利最大化——为了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第二中认为公正意味着尊重人们选择的自由——或者是人们在自由市场中做出的时机选择(如自由至上主义者的观点)。第三种进路认为,公正涉及培养德性和推理共善。
首先从福利最大化这一理念开始。为了讨论这一理念,作者转而讨论了功利主义,它对应当如何使幸福最大化,或(如功利主义说的)如何寻求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以及为何如此这些问题做了最有影响力的说明。
在这一方面,作者主要介绍了边沁和约翰·斯图亚特·密尔的功利主义的观点及对他们观点的反驳。
边沁创立了功利主义学说,主要观点:道德的最高原则就是使幸福最大化,是快乐总体上超过痛苦。对他而言,正当的行为就是任何使功利最大化的行为。他所说的“功利”,意指任何能够产生快乐或幸福,并阻止痛苦或苦难的东西。但是很多人对边沁的观点提出反驳。第一种对功利主义的反驳是,许多人认为,功利主义最明显的缺陷在于,他没有尊重个体权利。第二种对功利主义的反驳对我们是否可能将所有道德上的善都转变成一种单一的价值货币?表示怀疑。
约翰·斯图亚特·密尔相信上述的人们的反驳是可以得到解答。他试图改进功利主义,使之更加人性化,更少算计的色彩。他的著作《论自由》为个体自由所辩护,其中心原则是:倘若不伤害到他人的话,人们应该可以自由的去做任何他们想做的事情。第二种对功利主义的反驳认为,功利主义将所有的价值都纳入一个衡量的尺度,米尔对此的回应特同样依赖于那些独立于功利的道德理想。《功利主义》,试图说明,功利主义者能够区分高级快乐和低级快乐——评估我们欲望的质量,耳不仅评估其数量和强度。他还认为除了功利本身之外,他可以不依赖任何道德观念而做出这一区分。
接着,作者讨论一系列将公正与自由联系起来的理论。这些理论大多都强调对个体权利的尊重,尽管它们自身在哪些权利最为重要这一问题上有分歧。
在这一部分中,作者主要分析了自由至上主义者、弗里德里希·哈耶克、米尔顿·弗里德曼等人的关于个人权利的观点。
“自由至上主义者”核心主张是:我们每个人都拥有一种根本性的自由——用自己拥有的事物去做任何事情的权利,只要我们同样尊重他人这样做的权力。自由至上主义者反对三种类型的政策和法律:反对家长作风,反对到的立法、反对收入或财富的再分配。弗里德里希·哈耶克在《自由宪章》中认为,任何企图带来更大的经济平等的常识都注定具有压迫性,并且对一个自由的社会是有害的。米尔顿·弗里德曼《资本主义与自由》认为许多被人们广泛接受的政府行为都是对个人自由的非法侵犯。罗伯特·诺齐克的《无政府、国家、乌托邦》从这样一种主张开始——个体拥有“如此强大和影响深远的权利”,以至于“他们提
当代西方政治思潮
《公正:该如何做是好?》
出这样一个问题:有什么事情是政府可以做的?”他总结道:“只有职责仅限于保证合同执行、保护人们不受压迫、偷盗和欺骗的小政府,才是正当的。任何一个职责更加宽泛的政府都侵犯了个人不受强迫去做某些事情的权利,因此都是不正当的。”根据其观点,经济上的平等没有任何错误;反对模式化的公平论,而支持那些尊重人们在自由市场中所做出的选择的公平论;也承认,判断经济领域各行业的第一桶金是否干净并非易事。那些支持通过税收来重新分配收入的人,对自由至上的逻辑的反驳:税收并不像强迫劳动力那样糟糕;穷人更需要钱;成功者前那些对他的成功有所帮助的人;对一个人进行征税,并非没有经过他本人的同意,作为一个民主国家的公民,在制定他所遵从的法律时他能够表达自己的观点;成功的人足够幸运;
最后作者转向另外一些理论,它们认为公正与德性以及良善生活密切相关。这一部分主要分析了康德、亚里士多德等人的观点 约翰·洛克反对这样一种观点,即:我们可以入自己所愿的任意处置我们的生命和自由。
伊曼纽尔·康德为权力和义务提供了另一种可选的论证,它依赖于这样一种观念——我们是理性的存在,值得拥有尊严和尊重。康德认为功利主义将公正和道德看做幸福最大化的观念是错误的、反对功利主义。他认为,由于将权利建立在关于为什么会产生最大幸福的计算的基础之上,功利主义使权利的基础变得脆弱。此外,还有一个更深层次的问题:试图从我们恰好具有的各种欲望推导出道德原则是一种错误的思考道德的方式。我们可以通过运用他所说的“纯粹实践理性”而达到道德的最高原则。根据康德的思想,自由的行动就是自律的行动,自律的行动就是根据我给自己所立的法则而行动——而不是听从于本性或社会传统的指令。对康德而言,尊重人的尊严就意味着将人当做目的本身来对待。根据康德的理论,一个行为的道德价值并不是由随之而来的结果构成,而是由完成这一行动的意图构成。康德的道德的最高原则是:理性观念——与道德有关的实践理性——并不是工具理性,而是“纯粹实践理性”,他忽视所有的经验目的而设定了一种先验性。——绝对命令和假言命令。康德的要求苛刻的自由观念和道德观念是相互联系的。有道德的行动意味着出于义务——为了道德法则——而行动。道德法则由一个绝对命令构成,也即一个要求我们尊敬的将他人当做目的本身而加以对待的原则。我们只有自律的行动——根据我为自己所立的法则行动——我才能摆脱离于本性和环境的命令。这样一种法则,必须不受到我的特殊期望和欲求所制约。作者还分析了康德道德哲学的三种应用:性、谎言、政治。康德反对随意性行为、坚决反对撒谎、一种具有误导性,然而却是真实的陈述并没有以那种与直率的谎言同样的方式强迫或操纵了听众。康德所支持的政治理论反对功利主义,而支持一种基于社会契约的公正理论。
约翰·罗尔斯在《正义论》中主张,思考公正的方式就是要询问,在一种平等的原初状态中,我们会认可什么样的原则。罗尔斯的社会契约理念——一种假想的、在平等的原初状态中所达成的协议。罗尔斯认为,从这种假想的契约中,会产生两种公平的原则。第一个原则为所有公民提供平等的自由原则,第二个原则关心社会和经济的平等。
契约所具有的到的局限:这一标准从那里获得?在一些情形中,同意并不足以产生一种具有道德约束力的义务,而在另一些情形中则不需要同意。契约的道德约束力来自于两种不同的理念:意志自由和互惠性。假设罗尔斯的思考是正确的:思考公正的方式就是询问,在无知之幕背后的、原初的平等状态中,我们会
当代西方政治思潮
《公正:该如何做是好?》
选择怎样的原则。我们不会选择功利主义。选择“差异原则”,即,只有当社会和经济不平等能够有利于社会最不利这里利益时,它们才是可以允许的。
在无知之幕这一设置的背后是一种道德论证,后者可以独立于思想性的实验而得到体现;主要思想是:关于收入和机会分配,不应当依赖于那些从道德上来说具有任意性的因素。
罗尔斯支持差异的原则的理由,引发了两种主要的反驳:激励会如何呢?努力又会怎样呢?
罗尔斯认为,分配公正与奖励德性或道德应得无关。亚里士多德政治哲学的核心是两种观念,两者都体现于关于考利的争论当中:一是,公正是目的论的。对于权利的界定要求我们弄明白所讨论的社会行为的目的。二是,公正是荣誉性的。为了推理一种行为的目的——或讨论之,就至少要部分的推理或讨论它应当尊敬或奖励什么的德性。
就桑德尔本人而言,他支持第三条理论进路。他的理由在于:
功能主义的进路由两个缺陷:第一,它使公正和权利成为一种算计,而非原则;第二,由于将所有人类善都纳入一个单一的、整齐划的价值衡量标准,它对所有的人类的善等量齐观,并没有考虑它们之间质的区别。
那种基于自由的理论,解决了第一个问题而遗留下了第二个。
作者认为无论我们争论的是政府救助、紫心勋章、代孕母亲、同性婚姻、反歧视政策、军事服务、首席执行官的工资,还是使用高尔夫代步车的权利等等,公正问题都跟不同的关于荣誉和德性、自豪和认可的观念绑定在一起的。公正不仅仅包括正当的分配事物,它还涉及正确的评价事物。
最后作者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共同善的政治会一些可能性的主题:公民身份、牺牲与服务,市场的道德局限,不平等、团结与公民德性,一种道德参与的政治。
桑德尔的书应当引起我们的思考与反思。现在正处在急速转型的中国,出现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诸如:就业困难,住房紧张,环境污染,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很不平衡,民主法制还不健全,腐败问题严重,贫富差距扩大等等,都值得我们去思考我们应该怎样在中国真正的做到公平?怎样在中国更好地实现民主?
第四篇:媒介公正读后感
公关现在是无处不在,它已经影响了我们所熟悉的很多领域,如现代商业、工业、娱乐业、政府以致于宗教。
帮助某个组织与公关相适应或者获得不同群体的合作;
要求公关人员创建或维护互动的传播;
设法解决问题与争端,帮助管理人员对公众的意见作出反应,积极的利用变化的情况,“起预警的作用”,并且帮助管理人员明白怎样最大程度的满足公众的兴趣;
总之,公关从业者在特定的组织当中扮演很多角色,包括发言人,听众,计划设计者,检查员及顾问
公众对于公关从业者的形象仍不清楚,把他们称作“旋转医生”或“宣传员”是很平常的事情,诸如像“公关特技”、“纯属形象操纵”都是一些很现代的形象比喻,从事公关的人听了也很满足,这些批评可能仅仅反应了公众对于这个国家大多数机构如新闻界、大商业公司及政府的讽刺。
但有时这些批评也起源于公关从业者与其他传播业者之间的关系,现代社会组织规模日渐缩小,这同时意味着市场营销人员、广告从业人员及公关从业者经常在同一个部门工作。
新闻从业者:是指以采集、制作、传播新闻信息及其相关活动为专门职业的工作人员。广告业者:从事广告行业的人员,既包括广告策划创意人员,也包括广告设计制作人员。公关从业者:专门从事组织机构信息传播、关系协调与形象管理事务的咨询、策划、实施和服务的人员。
从事公关的专业人员是倡导者还是信息专家,争议四起,新闻记者十分珍惜地认为自己的职业在于传播信息,而公关在于劝服。
阐述事实是新闻媒介较为诚实的一种工作方式,而在公关中,传播者的偏见是显而易见的。如果说记者是“客观的旁观者”身份,那么公关就是“主观参与者”身份。
公关人的声音是某个组织的官方声音,而不带有个人的感情色彩,从这点比较记者就失去了独立性,有很多公关的文章都没有作者的署名。
广告从业者把自身的职业明确的描述为实现倡导功能的标兵,他们了解消费者态度及行为的变化并在为提高客户的特殊利益的行动中使用信息。
这样一来是不是就把公关业者夹在中间了呢?
书中给我们的答案是:公关这一重要职业的工作就是清楚地传递信息和坚决地进行劝服,同时具备这两种职能。
比之记者身份公关的独立性缺失,但是这并不必然导致伦理的缺失,只要其他方面,诸如准确、公正及服务公众等特点依然存在。
有时候,公关人员应该受到批评的,比如他们转移公众对真实真相的关注并歪曲真相,或故意用一些混乱的文词或事件搞乱信息频道,在诸如保健、法律诉讼及政府行为等领域中也越来越多的运用公关劝服手段进行竞争,这也引起人们对于公关伦理的质疑
①在这些对公众利益如此重要的领域里,难道公关不应该在其中起劝服作用?(书上提到的两种职能)
②反过来,我们是不是非要用公关手段来增加某些声音在公众论坛上进行交流的能力?(一个律师的请求)
③是不是新闻实践更追求客观性及信息传递功能的实现,从而天生就比公关更符合伦理规则?或者公关行为更诚实,因为公关人员公开承认他们的服务对象。
④公关实践要做到怎样一种程度才不至于干扰民主进程?
⑤记者与公关人员之间的相互依赖很不自在,主要表现在媒体与其它组织的互动行为在多大程度上才不会违反伦理标准。
在每一种情况中,公关从业者和经理都面临着一种挑战,即寻找一种道德的方式,使他们强烈的个人价值观和忠诚与他们所在各个组织的价值观和利益之间取得平衡。
公关伦理是公共关系中有关公关组织与公众、组织之间以及组织与社会之间的伦理问题。新闻伦理是新闻工作者在长期的职业实践中形成的调整和处理新闻机构内外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或准则。
友好的新闻工作者
当媒介从业者衡量对于内部公众和外部公众的责任时,究竟什么是这两种责任的分界线?什么是决定为公众的最大利益而行动的标准?它是否应该成为从业者责任的一部分? 百事公司对危机做出的反应
娱乐业:指各种文化娱乐产业以及市场上为娱乐活动提供场所和服务的业务。现在一些综艺节目也可以列为娱乐业,如:快乐大本营、娱乐猛回头等
大众娱乐的功能
娱乐丰富人们生活,表达一些观念,传播一定文化,或是艺术的展现,它是很自由的。但是娱乐是不是也该受伦理道德的规范?
电视广播暴力听见—感受——实践
电影电视恐惧声响和恐怖画面
娱乐偏见
种族偏见:印第安人
职业偏见:警察
性别偏见:男性至上主义者,男人救世主
审查制度是个不太美的字眼,它涉及到压制,而这正是民主信仰所要正视和无情谴责的。我们根据自己的理想,认为民主的这种很大的自相矛盾之处是有存在的理由的,决不能有绝对化的自由,审查制度一定要有。自由需要在每一个层次——言论、性行为、运动、保健、商业、宗教活动进行限制——其目的是创造一个有序的社会
电影摄影者所关注的诚实和自由是一种需要警惕妒嫉的社会价值,艺术的自由由来已久,它今天的合法地位已经是相当稳固了,它的道德地位估价起来困难些,只因为它享有法律认可。至少任何人都可以主张艺术的目的是为了探索人性的意义,它的性质及不明确性,并以这种方式把寻求意义推向道德上合理的目标。但为了从观众中获利,这种规定排除了艺术,它甚至为了创造利润这个唯一目的而反对艺术
第五篇:孙悟空是个好员工读后感
当我看完《孙悟空是个好员工》这本书之后,我觉得对自己的工作有很大的帮助,每个人做每件事其实都是个性使然,为此我认真的分析自己,对自己重新定位。
此书说的是从组团——前进(包括在前进中遇到的困难)——取得正果的这样的一个过程。书中的主要人物只有4个,分别代表4种性格的人。而我觉得自己就像孙悟空和猪八戒的综合体,我有着力量型和活泼型的双重性格。觉得一切都很新鲜,所以浑身有着用不完的劲,只想一天就把所有的事情做完一样。活泼是我本来的性格,什么烦恼的事情在我这里打个转就什么都没有了。但是这两个人物都有致命的缺陷:孙悟空喜欢控制一切,显得霸道,就像我有时候说话硬邦邦的口气一样,让人听了不怎么舒服;猪八戒则不够成熟,没有条理,缺乏责任心,做事马马虎虎,不能让人特别满意。
我觉得再乐观的人也会有消极的时候,怎么样走出消极的怪圈确实是一件难事。“消极情绪是一条恐怖的流沙河,穿越流沙河是走向成功之路的一个无法避免的过程”。在艰苦的环境面前,首先必须克服消极的情绪,心态真的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有时候工作自认为已经很认真、很尽心、很负责了,但是却往往事与愿违,还要被别说三道四,领导批评,想想何必呢?这时就会出现工作倦怠,甚至消极应对,工作中出现对立情绪。但是看完书,我有了新的想法,每个人的工作方法不同,处事方法不同,怎么可能人人满意呢?只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做事,让别人说去。当别人提出中肯的意见时,也要虚心接受,毕竟自己是团队中的一员,认识到自己工作的重要性。
“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也是我从这本书中学到的。虽然说猪八戒&孙悟空类型的人在处理人际关系时,一般是没有什么问题,但是就我来说,我还真是碰到了问题。看了《孙悟空是个好员工》,觉得在一个团队,是不能任性,耍脾气的。任性和脾气就像“白骨精”,总是在不适宜的时候出现。破坏团队的和谐气氛。所以沟通就是很重要的。发现问题就要及时的解决,要是堵在心里,久而久之就会像火山爆发一样,一发不可收拾。其实“白骨精”并不可怕,没有必要那么紧张,我们不能学孙悟空一样去打“白骨精”,我们应该学会沟通,注意团队之间的有效沟通,团队就不会因为矛盾重重而闹的四分五裂。
踏入社会,踏入工作岗位,意味着要告别孙悟空一样的粗暴作风;意味着要告别猪一样的俗世生活;意味着要告别沙和尚一样的老好人的思维方式,开始思考和追究真正的人生幸福,用一种乐观的心态、和谐的人际关系去努力的工作和生活。
一个筋斗十万八千里,一根金箍棒威震天庭,一肚子叛逆惹事生非,一腔赤诚护师西去。孙悟空,这个在中国深入人心的人物,总是以一副脚踩七彩祥云、身披金甲圣衣的威风模样,出现在人们的脑海里。然而,一个叫成君忆的人用现代企业管理的视角重新解读了这一切。
近来,《孙悟空是个好员工》一书在书市异军突起,并迅速走红。作者成君忆大胆地将唐僧师徒四人设想成一个团队,威风凛凛的孙大圣是团队中重要一员。问题是,这个四处捣蛋的刺儿头,是个好员工吗? 作者做出了肯定的回答。师徒四人,谁都有一堆缺点,但组
成一个团队,却爆发出了强大的战斗力,西天路上的九九八十一难都不在话下。师徒四人,都是不可替代的好员工。的确,站对了位置,每个人都能成为好员工。
从猢狲到斗战胜佛,孙悟空的故事,可以说是一个由个人奋斗失败后转向团队成功,最终实现个人价值的经典案例。
在追求个人成功的过程中,我们离不开团队合作。因为,没有一个人是万能的,即便神通广大如孙悟空,也无法独自完成取经大任。然而,我们却能够通过建立人际互赖关系,通过别人的帮助,来弥补自身的不足。对于团队而言,伙伴之间的友好相处和相互协作至关重要。无论是力量型如孙悟空、完美型如唐僧、活泼型如猪八戒、和平型如沙和尚,任何一类人都可以凭借自己的性格魅力,来赢得团队伙伴的支持。
战胜困难的过程,就是战胜自我的过程,就是融入团队的过程,也就是生命成长的过程。就让我们随着悟空的心路历程,重走一遍西天取经的路。
聚精会神是唯一的成功之道
正确看待职业初期的现实冲击
注意自己的职业道德
理解团队中的性格类型
即使最杰出的人才也应遵守行为规范
炫耀招人嫉妒
俗世的生活需要生命真义的指引
不要让妄念困扰团队的目标
消极情绪是一条恐怖的流沙河
妥善管理团队伙伴的思想动态
建立与人为善的公共关系
冷静处理团队伙伴之间的冲突
自我中心意识是一只奇怪的葫芦
愤怒是一个不负责任的坏孩子
平息心理上的火焰山
理解爱情的真正涵义
别让家庭矛盾困扰心灵的自由成长
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
做一个有团队精神的孙悟空
做一个有团队精神的猪八戒
做一个有团队精神的沙和尚
做一个有团队精神的唐僧
让自己有一颗包容的心房
走向团队与个人的共同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