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读《从穷汉庄到红旗队》有感
读《从穷汉庄到红旗队》有感
文/高连所
拜读完马烽先生的《从穷汉庄到红旗队》,感动的同时心里总有一份沉重。
由于地少人多资源贫乏,所以解放前的施家野庄是周围最穷的村子。解放后的三十年中,村里集体经济从无到有、由小到大,到七十年代末达到顶峰,成为了全县的标杆大队,建起了自己的工业、农业、文化,那时的集体经济即使是放到四十年后的现在也毫不逊色,前辈们付出的艰辛和努力是巨大的也是卓有成效的,马烽先生的文中已尽述。
那是一个激情燃烧充满正能量的时代,干部清廉民风淳朴的时代,可以把人性的真善美无限放大的时代。勤劳、团结、智慧;爱集体、爱祖国的情操发挥到极致的时代!当时的小伙子们以是施家野庄人为荣,外村的姑娘们以嫁到施家野庄为幸,由此可见一斑。
从八十年代开始,随着政策的改变,新老干部的更替,村里的集体经济在不知不觉中日渐萎缩直至消失殆尽,当年的建没者们也在慢慢的衰老直至离世。从赤贫到辉煌,他们亲力亲为;从辉煌到没落,他们亲眼所见却又无力回天,这应当是他们内心永久的痛、带进坟墓的痛!犹其是那些为建设施家野庄呕心沥血的贾福恒、高补红等老干部们。
一个村子乃至于整个国家,如果没有过去的积累,就不会有现在的幸福生活;不是希望人们一直受苦受累,而是桃子摘的似乎有点早了。
我们往往是在愐怀先辈们艰苦创业的艰辛、自豪他们所取得的成就、感叹他们吃苦耐劳的精神、敬佩他们的聪明才智、羡慕他们群策群力一条心的团队意识。然而却体会不到他们晚年的那种锥心之痛和不甘之情。
幸福不仅仅在于吃穿二字,更多的在于人的精神层面,几十年来世界在日新月异的向前发展,在这个大气候下人们在吃穿日用上与过去不可同日而语,但对于农民来说也就仅此而已。
大到国家的历史,小到村子的历史,只有横比才能比出差距与现实的问题,只有横比才能比出幸与不幸,若拿现今的吃穿日用与那个年代相比,那是对无私奉献一生的先辈们最大的不公平。不再多说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
我们高兴地看到,在新一届党中央领导下,改革中出现的一些不正之风,正在得到纠正。在实现伟大的中国梦的征程中,我们施家野庄一定会再度辉煌,人们的生活一定会更加幸福,逝去的老干部们一定会含笑九泉!
作者简介
高连所:男,1967年生,山西省原平市施家野庄人,小学、初中就读于本村学校。1986年高中毕业后在村务农兼四处打工,从2006年开始从事液压机械的装配、维修、售后业务和技术改造。
第二篇:读《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有感
读《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有感姓名:
学号: 班级:
学院:
【摘要】中国近代史对我们而言不仅是一段屈辱的历史,更是一段抗争的历史。从太平天国到五四运动,由旧民族主义过渡到新民主主义阶段。虽然中国的命运仍没有改变,但不管是落后的农民阶级腐朽的统治阶级,“先进”的资产阶级还是更为突出优秀的无产阶级都在历史上留下了不朽的痕迹,正因为他们的不懈努力,才有了后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时刻。中国的前途与命运不是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而是掌握在绝大多数人的手里。所谓“人心齐,泰山移,”理所当然,“我们的祖国并不是人间乐园,但是每一个中国人都有责任把她建设成人间乐园。”让我们向历史学习,学习他们无畏一切为国奉献的精神吧!的确如此,国民心态对于一个国家的强弱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只有中国人民用自己的努力,用自己的力量才能够更好地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并且在经济全球化和世界政治格局发生重大变化的时期,中国要想成为世界强国,就要面对自己所处的国际地位、国际形象有一个准确的把握,在民众中构成一个正常、自信、仁和、积极进取的大国心态。
近代中国的历史是被侵略、被掠夺、被压迫的历史,而其根本内容是帝国主义列强武装侵略中国,在经济上掠夺中国,在政治上支配中国。中国处于被侮辱、被损害、被宰割的地位。帝国主义列强曾使中国局部地区殖民地化,并且使中国丧失了作为独立国家的完整主权,成为一个半殖民地的国家。但近代中国毕竟没有完全沦为殖民地,其原因是在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这种反抗斗争的发展,终于使中国摆脱了半殖民地、殖民地的命运,取得了民族的独立,恢复了全部国家主权。所以,近代中国的历史又是一部反抗外国资本主义,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压迫的历史。
理所当然,中国的独立落在了每一个中国人民的身上。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资产阶级、无产阶级都在不同程度上改变着中国的命运。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人民身上所肩负的责任。
其一,我们必须明白,清晰的认识到发生在1851—1864年的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
从道光三十年十二月(1851年1月)开始的太平天国农民大革命运动,截止同治三年(1864年)天京沦陷,共十四年,它的余波又继续了四年。这次大革命是中国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的近代的第一个革命高潮。
伟大的太平天国农民革命运动虽然失败了,但是它极大地惊动了封建社会的旧秩序,促进了封建社会的崩溃。它向外国资本主义侵略者显示了中国广大劳动人民中蕴藏着不可估计的强大的革命力量,起了阻止中国殖民地化的作用。在太平天国大革命和两次鸦片战争中充分暴露了中国封建统治阶级的极端腐朽性,也充分暴露了西方资本主义侵略势力的极端反动性。从西方国家来的资产阶级侵略者,在世界的东方充当了绞杀人民进步事业的主要角色,他们和腐朽的封建统治者开始结成了反革命的同盟。在洒着千千万万农民哥革命的勇敢战士的鲜血的大地上国内外反动势力联合起来建立起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统治秩序,但是一切反动势力都不能阻止由太平天国大革命所启导出来的反帝反封建的斗争一代代继承下去。(《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简本)》1982年出版 页73)
其二,为了中国摆脱帝国主义的侵略,我们也不能忽略第二次革命高潮(甲午中日战争期间),的1898年的戊戌变法和1900年的义和团运动。
经过甲午战争,这种资产阶级性质的变法迅速发展成为一个相当有声势的政治运动。这就是梁康所领导的维新运动。维新派用各种方式制造舆论,组织社会团体,初步形成政党式的组织。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维新派的宣传、组织活动,的确起了重大的作用。虽然是混合着封建思想的不纯粹的资产阶级改良主义,但比起传统的封建思想来,毕竟是新鲜的和锐气的。它冲破封建社会腐败沉闷的空气,激起人们关心国家命运的热情,启发了人们探索救亡之道的积极性,一时社会大变。他们把地主阶级知识分子卷入政治运动之中,使他们在思想上资产阶级化,他们又通过学会、学校、报刊而使资产阶级政治化。他们在宣传组织活动所起的影响,超越了他们自己的意愿,为后来资产阶级革命作了准备。(《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简本)》1982年出版 页313)
在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一个称为义和团的自发的农民运动像火山爆发一样,以山东为中心涌现出来。这个火山的爆发,按时间说,几乎紧跟着戊戌维新运动的失败以后,它构成中国近代史前期第二次革命高潮的重要组成部分。
义和团的勃起正是在甲午战争后中国面临帝国主义瓜分危机的时候,又是在最靠近封建统治势力的中枢神经的地区。
光绪帝二十七年(1907年)四月,川东一带出现了义和团的揭帖,提出“灭清、剿洋、兴汉”的口号,号召人民起义。次年,从资阳县开始,川东各地,以至川北、川南的一些地方爆发了,焚毁教堂的群众斗争。同时,在直隶省南部的广宗、巨鹿也发生了以景廷宾为领袖的武装起义,这次起义扩展到山东、河南两省边境的一些省份在这些地方潜伏下来的义和团群众参加了这次起义。川东和直隶省南部的两次斗争虽然可以说是义和团运动的余波,然而它们又是把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同反对已经完全成为帝国主义工具的清朝统治者的斗争相结合起来的先声。
其三,发生在第三次革命高潮的辛亥革命失败了。虽然没能产生预期的独立和民主,但是这场阵痛并不是白白度过的。把延续两千年的帝制推翻,在中国的国土上树起了民主共和国的旗帜,这并不是一件小事情。从次以后,任何反民主的潮流,要在中国恢复帝制和建立独裁统治的人和集团,都不能不遭到人民的反对而归于失败。
辛亥革命,如同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所指出的是,“在比较更完全的意义上开始了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为了建立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的社会而斗争”的革命。太平天国,戊戌变法和义和团运动,都含有反对外国侵略者,反对封建势力的意义,但是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领导的辛亥革命确是在比较完全的意义上开始了这个革命。
辛亥革命的失败预示着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将要进入新的阶段,在更高的水平上继续展开。
其次,发生在1919年的五四运动,使得爱国运动在广度和深度上的迅速发展,特别是工人、群众以罢工的形式参加斗争,不但是北京政府,而且是帝国主义感到十分震惊。
通过五四群众运动,中国思想界经历了一场巨大的激荡。坚持资产阶级个人主义观点的人们在运动的高潮中渐渐地退出了斗争,在斗争中最坚决的,能够起领导作用的是开始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人们。在五四运动以前,新文化运动所举起的旗帜是资产阶级的民主主义和个人主义。经过五四运动,介绍、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成为不可抗拒的潮流。新文化运动发展为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新青年》杂志渐渐转变为宣传马克思主义的阵地就是这种发展的一个标志。
在五四运动中学生群众起了先锋作用。占中国人口中最大数的农民没有卷入这个运动。这个运动的突出意义是工人阶级显示了它的力量。先进的知识分子,那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分子,即从俄国无产阶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得到的启发,又从五四运动的经验中认识到中国无产阶级的历史地位。五四运动宣告了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结束和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的革命的开始。
从中我们可以认识到:近代中国革命的胜利归功于各个阶级的努力(当然也不排除经济原因的影响),正是一次次的革命的发展,才使今天我们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经过长期的艰苦奋斗,终于完成了历史任务,使中国摆脱了帝国主义的枷锁,从而为中国的近代化、现代化开辟了宽广的道路。
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青年人,我们要铭记:每一个中国人都有责任把她建设成人间乐园。
参考文献:《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简本)》
胡绳
第三篇:读《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有感
读《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有感
—每一个中国人的责任 【摘要】中国近代史对我们而言不仅是一段屈辱的历史,更是一段抗争的历史。从太平天国到五四运动,由旧民族主义过渡到新民主主义阶段。虽然中国的命运仍没有改变,但不管是落后的农民阶级腐朽的统治阶级,“先进”的资产阶级还是更为突出优秀的无产阶级都在历史上留下了不朽的痕迹,正因为他们的不懈努力,才有了后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时刻。中国的前途与命运不是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而是掌握在绝大多数人的手里。所谓“人心齐,泰山移,”理所当然,“我们的祖国并不是人间乐园,但是每一个中国人都有责任把她建设成人间乐园。”让我们向历史学习,学习他们无畏一切为国奉献的精神吧!
【关键词】太平天国运动
维新变法
义和团运动
辛亥革命
五四运动
“我们的祖国并不是人间的乐园,但每一个中国人都有责任的把她建设 成人间乐园。” —巴金
“我荣幸的从中华民族一员的资格,而成为世界公民。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爱的我的祖国的人民。”
—邓小平
一个社会能否和谐,一个国家能否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没有共同的理想信念,没有良好的道德规范,是无法实现社会和谐的。
—胡锦涛 的确如此,国民心态对于一个国家的强弱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只有中国人民用自己的努力,用自己的力量才能够更好地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并且在经济全球化和世界政治格局发生重大变化的时期,中国要想成为世界强国,就要面对自己所处的国际地位、国际形象有一个准确的把握,在民众中构成一个正常、自信、仁和、积极进取的大国心态。
近代中国的历史是被侵略、被掠夺、被压迫的历史,而其根本内容是帝国主义列强武装侵略中国,在经济上掠夺中国,在政治上支配中国。中国处于被侮辱、被损害、被宰割的地位。帝国主义列强曾使中国局部地区殖民地化,并且使中国丧失了作为独立国家的完整主权,成为一个半殖民地的国家。但近代中国毕竟没有完全沦为殖民地,其原因是在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这种反抗斗争的发展,终于使中国摆脱了半殖民地、殖民地的命运,取得了民族的独立,恢复了全部国家主权。所以,近代中国的历史又是一部反抗外国资本主义,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压迫的历史。
理所当然,中国的独立落在了每一个中国人民的身上。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资产阶级、无产阶级都在不同程度上改变着中国的命运。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人民身上所肩负的责任。
其一,我们必须明白,清晰的认识到发生在1851—1864年的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
从道光三十年十二月(1851年1月)开始的太平天国农民大革命运动,截止同治三年(1864年)天京沦陷,共十四年,它的余波又继续了四年。这次大革命是中国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的近代的第一个革命高潮。
伟大的太平天国农民革命运动虽然失败了,但是它极大地惊动了封建社会的旧秩序,促进了封建社会的崩溃。它向外国资本主义侵略者显示了中国广大劳动人民中蕴藏着不可估计的强大的革命力量,起了阻止中国殖民地化的作用。在太平天国大革命和两次鸦片战争中充分暴露了中国封建统治阶级的极端腐朽性,也充分暴露了西方资本主义侵略势力的极端反动性。从西方国家来的资产阶级侵略者,在世界的东方充当了绞杀人民进步事业的主要角色,他们和腐朽的封建统治者开始结成了反革命的同盟。在洒着千千万万农民哥革命的勇敢战士的鲜血的大地上国内外反动势力联合起来建立起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统治秩序,但是一切反动势力都不能阻止由太平天国大革命所启导出来的反帝反封建的斗争一代代继承下去。
其二,为了中国摆脱帝国主义的侵略,我们也不能忽略第二次革命高潮(甲午中日战争期间),的1898年的戊戌变法和1900年的义和团运动。
经过甲午战争,这种资产阶级性质的变法迅速发展成为一个相当有声势的政治运动。这就是梁康所领导的维新运动。维新派用各种方式制造舆论,组织社会团体,初步形成政党式的组织。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维新派的宣传、组织活动,的确起了重大的作用。虽然是混合着封建思想的不纯粹的资产阶级改良主义,但比起传统的封建思想来,毕竟是新鲜的和锐气的。它冲破封建社会腐败沉闷的空气,激起人们关心国家命运的热情,启发了人们探索救亡之道的积极性,一时社会大变。他们把地主阶级知识分子卷入政治运动之中,使他们在思想上资产阶级化,他们又通过学会、学校、报刊而使资产阶级政治化。他们在宣传组织活动所起的影响,超越了他们自己的意愿,为后来资产阶级革命作了准备。
在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一个称为义和团的自发的农民运动像火山爆发一样,以山东为中心涌现出来。这个火山的爆发,按时间说,几乎紧跟着戊戌维新运动的失败以后,它构成中国近代史前期第二次革命高潮的重要组成部分。
义和团的勃起正是在甲午战争后中国面临帝国主义瓜分危机的时候,又是在最靠
近封建统治势力的中枢神经的地区。
光绪帝二十七年(1907年)四月,川东一带出现了义和团的揭帖,提出“灭清、剿洋、兴汉”的口号,号召人民起义。次年,从资阳县开始,川东各地,以至川北、川南的一些地方爆发了,焚毁教堂的群众斗争。同时,在直隶省南部的广宗、巨鹿也发生了以景廷宾为领袖的武装起义,这次起义扩展到山东、河南两省边境的一些省份在这些地方潜伏下来的义和团群众参加了这次起义。川东和直隶省南部的两次斗争虽然可以说是义和团运动的余波,然而它们又是把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同反对已经完全成为帝国主义工具的清朝统治者的斗争相结合起来的先声。
其三,发生在第三次革命高潮的辛亥革命失败了。虽然没能产生预期的独立和民主,但是这场阵痛并不是白白度过的。把延续两千年的帝制推翻,在中国的国土上树起了民主共和国的旗帜,这并不是一件小事情。从次以后,任何反民主的潮流,要在中国恢复帝制和建立独裁统治的人和集团,都不能不遭到人民的反对而归于失败。
辛亥革命,如同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所指出的是,“在比较更完全的意义上开始了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为了建立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的社会而斗争”的革命。太平天国,戊戌变法和义和团运动,都含有反对外国侵略者,反对封建势力的意义,但是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领导的辛亥革命确是在比较完全的意义上开始了这个革命。
辛亥革命的失败预示着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将要进入新的阶段,在更高的水平上继续展开。
其次,发生在1919年的五四运动,使得爱国运动在广度和深度上的迅速发展,特别是工人、群众以罢工的形式参加斗争,不但是北京政府,而且是帝国主义感到十分震惊。
通过五四群众运动,中国思想界经历了一场巨大的激荡。坚持资产阶级个人主义观点的人们在运动的高潮中渐渐地退出了斗争,在斗争中最坚决的,能够起领导作用的是开始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人们。在五四运动以前,新文化运动所举起的旗帜是资产阶级的民主主义和个人主义。经过五四运动,介绍、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成为不可抗拒的潮流。新文化运动发展为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新青年》杂志渐渐转变为宣传马克思主义的阵地就是这种发展的一个标志。
在五四运动中学生群众起了先锋作用。占中国人口中最大数的农民没有卷入这个运动。这个运动的突出意义是工人阶级显示了它的力量。先进的知识分子,那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分子,即从俄国无产阶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得到的启发,又从五四运动的经验中认识到中国无产阶级的历史地位。五四运动宣告了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结束和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的革命的开始。
从中我们可以认识到:近代中国革命的胜利归功于各个阶级的努力(当然也不排除经济原因的影响),正是一次次的革命的发展,才使今天我们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经过长期的艰苦奋斗,终于完成了历史任务,使中国摆脱了帝国主义的枷锁,从而为中国的近代化、现代化开辟了宽广的道路。
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青年人,我们要铭记:每一个中国人都有责任把她建设成人间乐园。
参考文献:《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
胡绳
第四篇:读《从优秀到卓越》有感
追求卓越 需公司上下一起行动
——读《从优秀到卓越》有感2010年8月27日,在参加部门召开的党员大会上,我得到了一本公司发给每个党员的一本书,书名为《从优秀到卓越》,以前就对此书有所了解,但并为详细阅读,从我翻开书阅读开始,便被其内容深深地吸引住了。
此书是作者的团队通过几年的时间研究数千家公司而得到的理论,正如作者所说,这是一本教优秀的企业如何走向卓越的书。当我们谈及一个优秀的企业时,肯定会立马想到这个企业的领导人,也会下意识的把公司的成就归功于企业领导,这并没有错,而且可以相当肯定的说正是企业领导人带领公司走向优秀甚至卓越。当我读完第一遍时,我有点感觉认为这是给公司领导读的书,而并不是我一个刚进入公司一个多月的新员工来看的。因为书中提到的内容似乎都是领导层的问题。
需要第五级经理人,这是公司的最高决策者,从优秀到卓越首先需要的优秀的第五级经理人;先人后事,这是一种优秀的用人方法,教公司在确定车的方向前先挑选好上车的人;直面残酷的现实,教公司领导在遇到困难时,一定需要审视好形势,不要盲目,更应具有战胜残酷现实的信念;刺猬理念,简单但难以掌握的理念,需要公司领导把握方向,才能使公司立于不败之地,才能做到世界一流,走向卓越;训练有素的文化,这是企业的精神,更是需要领导们带领大家建立优秀的企业文化;技术是加速器,而并不是推动力,告诉公司技术需要重视,但不要盲目追求通过技术来使公司达到卓越。
这似乎都是在告诉公司高层怎么样去做,但是当我读第二遍的时候,我发现这是一个优秀的企业,一个正准备追求卓越的企业的每一个员工都应该读的,特别是在这样一个央企,首先需要认真研读这本书的应该是所有的党员。理由很简单,正如这本书的鸣谢所说,这本书并不是由作者一个人所写,而是通过他们团队的努力,对于公司也一样,走向卓越的路上并非只是几个公司决策层努力就可以了的,而是需要通过公司所有员工的奋斗。另外,公司在发展,也在不断地挑选人才上车,我们或许就是在车上的人或者未来在车上的人,或许也有可能成为司机,这就更需要我们从现在开始准备。
作为新员工,需要脚踏实地的学习,需要认真负责地执行各项工作任务。对
于一名售后人员,所负责的工作牵涉到很多方面,我们必须对我们的客服负责,我们要保证车的质量,我们所做的工作直接牵涉到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半点马虎不得。同时,作为株洲所得一名员工,我们要维护好公司形象,在服务过程中要切实起到“绿荫”作用,为客服解决困难,让客服满意,让客服放心。
作为新员工,需要努力成为训练有素的人,争取具有“上车”的“车票”。在书中提到,公司从优秀到卓越的过程中,需要选择合适的人上车,而对于一名新员工,不能说是已经完全上车,但是我们必须努力成为一名可以取得“车票”的人。学习领导者正在运用的刺猬理念,具有直面残酷的现实却又不失去信心的理念,投入训练有素的文化中,同时,更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尽量提高自己的专业技术水平,以更高一级经理人的标准来要求自己。
作为一名党员,应具有与公司同甘苦、共荣辱的信念。党员组织在我们公司是一个中心组织,很多党员都在极其重要的岗位上担任要职,公司的发展总在不断地摸索中前进,这就需要党员同志心往一处想、力往一处使,把自己的命运同公司的命运紧密联系起来,做一名具有先进性的党员,做一名优秀的公司员工。
公司近年来一直在平稳中较快发展,公司是优秀的,但相比,我们并不卓越,在追求卓越的过程中,需要全公司上下的员工一起努力,争当优秀的员工,争当优秀的党员,才能追求公司从优秀到卓越的跨越。
公司具有良好的发展形势,这对于我来说,是赶上了好时期。然而正在这个好时期,我不应该在享受中度过,而要努力提升自己的各项能力,争取一张“上车”的“车票”。
第五篇:读《从混沌到有序》有感
读《从混沌到有序》第四章有感
在姜婉老师的指引下,我认真地拜读了《从混沌到有序》这本书,这本书是国际著名科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普里戈金教授与斯唐热博士合写的一本关于当代自然科学哲学问题的重要著作。本书作者根据自然科学发展的最新成果,特别是耗散结构等非平衡系统自组织理论的新进展,讨论了自然界的可逆性和不可逆性、决定性和随机性、简单和复杂、进化和退化、有序和无序等一系列重要问题,对热力学第二定律作了新的解释,论述了“时间之矢”的意义,总结了近三百年来自然科学发展的历史,提出应把自然科学各个门类,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中国和西方的文化传统结合起来,形成新的科学观和自然观。《从混沌到有序》
第四章为能量与工业时代,主要讲述热力学与其发展过程,包括能量守恒定律,卡诺循环,热力学第一定律,第二定律,熵及其相关的理论,达尔文进化论等。不同于大学物理课程仅仅对理论的介绍,本章更注重热力学发展过程和相互的关系,给我们展现了极其生动活泼的科学发展过程及各理论之间的联系,使我们理工科的研究生了解科学的发展过程,对自然科学树立正确的观念,积极从事科学研究,这对我们研究生的学习和以后从事科研工作是特别有帮助的。
对于我们研究生,宏观与微观是任何物质的两个方面,要求我们进行科学研究必须从宏观和微观的统一性去把握;耗散结构理论对我们进行科学选材有重要启示作用;自然科学的发展规律和过程、自然科学的哲学精神对我们进行科学研究很有帮助。我们就从这四个方面进行论述。
宏观与微观的统一
宏观和微观是相对的概念,是根据研究对象来划分的,一般视为大的系统为宏观,小的系统为微观。沿着微观尺度,科学正向粒子的深层结构及生物技术、生命科学开拓;沿着宇观尺度,科学正向人类征服宇宙的方向开拓。
1847年,焦耳迈表述了热力学第一定律,揭示了各种能量间的转化关系。威廉·汤姆孙等人表述了热力学第二定律,揭示了热过程进行的方向和规律。玻耳兹曼的研究结果意味着,不可逆的热力学变化是一个趋向于概率增加的态的变化,而且吸引中心态是相应于最大概率的一个宏观态。以后,随着对热的本质的认识,由宏观进入了微观,将概论引入热力学,建立了统计热力学。
热力学总结出来的经验定律根本不考虑物质的微观结构,所以有高度的普遍性,适用于一切物质,所研究的系统是一个连续体,用连续函数来描写,而且只讨论宏观量之间的关系,不深入讨论现象的本质。同时热力学主要研究平衡态和可逆过程;对于非平衡态和不可逆过程只给出定性的和方向性的估价,而且不能解决涨落问题。统计物理学是从物质的微观结构出发,对微观量求统计平均值。这个统计平均值就是热力学的宏观物理量。所以,统计物理方法建立了物体的微观状态和宏观状态之间的关系,讨论了宏观量的本质,解释了涨落现象和从非平衡态到平衡态的不可逆过程。当粒子数很大时,涨落很小,热力学和统计物理学的结果是一致的。但当系统的尺寸很小,粒子数较少时,涨落现象显着,或在相变临界点附近,热力学理论将不适用。所以,统计物理学是理论更严格、更抽象,适用范围更广泛的学科。既不要怀疑热力学的可靠性,它已经历了200多年的科学检验,很多热力学参量是可以直接测量的;同时也不要迷信统计物理学的万能性,因为从微观统计计算宏观特性常常遇到很大的困难。因此﹐只有把微观和宏观,动力学规律与统计学规律﹑决定性和随机性﹑必然性和偶然性结合起来﹐才能正确描述系统的量变与质变﹑无序与有序相互更迭的发展过程。宏观与微观是辨证统一的整体,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相辅相成,相互补充,不可或缺。微观研究为宏观研究奠定基础,而宏观研究又可以带动和提升微观研究。宏观与微观是任何事物都具有的两方面,对于我们研究生来说,要把宏观与微观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宏
观上,对以后的科学研究的方向要有全面的了解,能从整体上把握,在微观上,对所研究的课题有很深的理解,从细节着手。
耗散结构理论
对于一个与周围环境没有任何交换的孤立系统,熵流按照定义等于零。只剩下熵产生这一项,并且系统的熵只能增加或者保持不变。于是这里不再有把不可逆变化看作是可逆变化的近似的问题,增加着的熵相当于系统自发地进化。对一切孤立系统,未来就是熵增加的方向。
有什么系统能比整个宇宙更“孤立”呢?这个概念构成了1865年克劳修斯对热力学两个定律所作宇宙学表述的基础:
宇宙的能量是常量。
宇宙的熵趋于最大。
由克劳修斯,玻耳兹曼从热力学第二定律引出的结论与达尔文创立的生物进化论存在着尖锐的矛盾。因为,热力学第二定律揭示了自然界普遍存在着可逆和不可逆两种过程。它告诉人们:物质的演化总是朝熵增加、向混乱的方向进行。可是,进化论则告诉我们:生物的进化总是由低级到高级,朝熵减少、向有序的方向进行。前者给出了“宇宙热寂说”的结论,即退化的时间箭头,而后者则与之相反,给出了进化的时间箭头。
那么,自然界到底是往无序还是向有序的方向发展变化呢?这个带有根本性的问题严峻地摆在物理学家面前。普里戈金等科学家创立了一种新的关于非平衡系统自组织理论———耗散结构理论。
按照耗散结构理论,一个远离平衡的开放系统,无论是力学的、物理的、化学的、生物学的,还是社会的、经济的系统,如果某系统不断地与外界交换物质和能量,在外界条件变化过渡到一定程度,系统内部某个参量变化过渡到一个临界值时,经过涨落系统可能发生突变,即非平衡相变。那么,该系统将会由原来的混乱无序状态转变为一种在时间上、空间上或功能上的有序状态。
耗散结构可以泛指一系列远离平衡状态的开放系统,它们可以是力学的、物理的、化学的、生物学的系统,也可以是社会的经济系统。耗散结构理论的提出,对于自然科学以至社会科学,已经产生或将要产生积极的重大影响。耗散结构理论促使科学家特别是自然科学家开始探索各种复杂系统的基本规律,开始了研究复杂性系统的攀登。其实,我们研究生做科学研究时经常碰到类似耗散结构的系统,了解耗散结构理论,对我们研究生以后的科研工作有很大的指导作用。
自然科学的发展规律和过程
热力学的发展是自然科学发展的一个缩影,从热力学发展可以看出自然科学的发展规律和过程,自然科学的发展规律和过程如下:
1. 科学的发展过程总是由表及里,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
马克思的认识论告诉我们,就人类的一般认识而言,认识的发展过程总是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由浅及深,由简到繁逐步地深化和提高人的认识层次的,科学作为一种高级的认识形式和认识形态也必然服从这一基本的认识规律。热力学的发展也遵循同样的认识规律,1811年傅里叶只是作出了温度与热量的简单的关系,还未触及本质的关系,所以才有1847年焦耳的能量守恒定律,但这远远不够,能量守恒定律并不能解释所有热力学的问题,这样热力学第二定律和熵诞生,但熵无法解释“宇宙热寂说”,于是普里戈金等科学家提出耗散结构理论。邓小平同志说过:“实践发展永无止境,理论创新也永无止境。我们要突破前人,后人也必然会突破我们”,说明的是科学发展是不断前进的。2,科学的发展过程不是凭空进行,而是必须以已有的科学成果为发展的起点。
人的认识过程表现为逐渐积累的认识模式。认识对象的越来越复杂和高级,认识
者本身的认识能力和认识者精力的有限性,都迫使认识者不得不以已有的科学成果为发展的起点。当人们没有能力解释科学时,就借助于虚构来解释科学,这种解释也是建立在人类已有的认识基础之上的。随着认识的不断深入,开始在细节上发展对科学的认识,并作出高度的概括和总结。任何人不可能凭空进行科学研究,总是建立在这样那样的基础之上。克劳修斯的熵概念是建立在已有的许多热力学和其他学科的基础上,包括焦耳的能量守恒定律和卡诺的热力学第二定律。我们没有必要对已有的科研成果进行研究,而是以其为起点,来进行突破和创新。牛顿最为人熟知的一句名言是这样说的:“如果我看得更远的话,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这句话通常被用来赞叹牛顿的谦逊,更重要的是说明牛顿的认识是在前辈科学家如伽俐略等的基础之上。
2. 科学的发展过程是不断否定的过程。
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中否定之否定规律告诉我们,事物的发展是通过他自身的辩证否定实现的,事物都是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的统一。经过否定之否定,事物运动就表现为一个周期,在更高的阶段上重复旧的阶段的某些特征,由此构成事物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的周期性螺旋式上升和波浪式前进的发展过程,体现出事物发展的曲折性。否定之否定规律的表现形态是多种多样的。由否定之否定的发展过程,它是事物自己完善自己、自己发展自己的一个有规律的过程,是一个前进和上升的发展过程。正于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对牛顿的经典力学的否认,而发展了力学。傅里叶定律通过对拉普拉斯、拉格朗日理论的否定,来达到热力学的发展,当然并不否认拉普拉斯、拉格朗日对科学的贡献。由科学发展的否定的过程可知,科学的发展过程是非常曲折的,有时还必须与所谓的科学权威做斗争,傅里叶定律通过对拉普拉斯、拉格朗日理论的否定的时候,正是拉普拉斯学派统治欧洲科学的时候,拉普拉斯、拉格朗日和他们的门生联合起来,竭力批评傅里叶的理论。在科学的发展过程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尊重权威,同时有不能迷信权威,要有怀疑精神和批判精神。
进行科学研究,必须了解科学发展过程,对于我们研究生来说,有重要指导意义,可以使我们对自然科学树立正确的观念,积极从事科学研究。
自然科学的哲学精神
本书是一本关于当代自然科学哲学问题的重要著作,着重讨论了自然科学中的哲学精神。科学技术哲学是对科学技术进程及其相关问题的哲学反思。自然科学在破和立的过程中所体现的哲学精神,主要有以下的表现。
首先是探索自然奥秘的求知精神。拉普拉斯、拉格朗日的体系被傅里叶打破后,自然留给人们以无穷的奥秘,人们不再承认任何禁区和权威,大胆探索,探索的目的不是解释和论证,而是发现新的未知的原因,近代科学家没有传统的包袱和现存的答案,只相信通过自己的探索而建立的知识,科学家求知不仅满足个人的好奇心,也有着为全人类的功利目的。科学认识自然的目的是为了控制自然、改造自然。科学家关注于能够直接改变事物的原因,以及能够控制事物生成和运动的力量。
其次是重视观察和实验的求实精神。科学家注重把经验当作发现和检验的方法。科学的经验是实验,不是常识,科学的方法是归纳,不是类比。实验的方法按照科学理论设定并限制感觉经验,具有目的性、选择性、可操作性、可重复性的特点,从而使经验观察结果起到发现和证实的作用。近代科学家对经验进行科学设计的方法是认识的一大进步,它填补了感性和理性的差距,用实践结果回答了感觉经验何以能够产生抽象概念的问题。
再次是通过精确的量化而达到的确定性。玻耳兹曼从分子无规则运动的概率得出熵,牛顿得出力学方程都是通过精确的量化而达到的确定性。近代科学之所以能够成功地用数学语言精确的描述客观规律,原因有二,一是人们观念的转变,人们相信,用数学建立的模型不
是主观创造,对经验加以理想化的处理和客观规律的发现是一致的。二是数学和物理学发展的一致性。最后是理解世界的机械论图式。早期自然科学的范式是牛顿力学,它只承认推动和被推动的因果链,不承认上下的等级区分,世界是一架大机器,自然物按照相同的规律运动,没有上下之分。上帝被设想为这架机器的设计师和第一推动者。按照机械论的图式,宇宙间的引力被想象为机械力,人的感觉运动被想象为外物刺激感官,推动神经和心灵的机械运动。
自然科学的哲学精神对我们研究生科学研究有重要指导作用,使我们在科学研究中能够进行反思,使我们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参考文献:
1.耗散结构http://geoteach.jyjy.net.cn/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ID=917
2.现代科学技术导论。宗占国。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
3.科学哲学导论。张之沧。人民出版社。2004年
4.自然辩证法参考读物。刘兵,李正风,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5.西方哲学简史。赵敦华。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