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读《中国国家治理的制度逻辑》有感
读《中国国家治理的制度逻辑》有感
周雪光,美国斯坦福大学的博士、社会学系讲座教授。《中国国家治理的制度逻辑》一书是他积十年中国乡村的田野观察,以同吃、同住、同劳动的方式真实地体验中国乡村基层治理和基层社会,潜心研究中国国家治理制度的一个阶段性总结。洋洋洒洒三百多万字不仅为我们讲述了一个个他亲历的“故事”,更从这些微观的小事件中梳理出回应国家治理这一宏大问题的理论脉络,作为一个海外学者的学术精神令人感佩。尤其是他从两个村庄的修路故事,一个政府部门的检查验收过程这些或大或小的现象背后,努力寻找把握国家治理的逻辑线索,使我这个曾经有过基层治理工作经历的“过来人”颇受启发,获益良多。
《国家治理逻辑与中国社会》
在本书的第三单元《国家治理逻辑与中国社会》一章中关于通往集体债务之路:两个村庄的故事一节,作者为我们呈现了一幅似曾相识的基层工作话剧。作者写到:“国家治理逻辑贯穿于自上而下的政策落实执行过程之中,而且在这一过程中必然遭遇官僚体制和基层社会各自的组织逻辑。正是在这些不同制度逻辑的相互作用中,在基层官员的应对策略中,在民众百姓的具体反应中,国家治理逻辑获得具体、实在的呈现,并在国家、基层政府、民众的日常互动过程中被重新塑造。”在此,先让我们从作者讲述的发生在本世纪初,桑干河畔中国北方一处叫做上坡村和下坡村,被挑选出来的两个村镇参加的“村村通”项目,切入话题。
上坡村和下坡村彼此相邻,都种植同样的农作物——玉米、葡萄和其他水果树木。两个村的田地紧挨着,在一些地方还犬牙交错,这两个村的相似之处仅限于此。在其他的诸多方面,这两个村可谓大相径庭。多年来,上坡村在对待上级布置的任务像是一个带头人,多次率先进行创新改革,而下坡村都是扮演着追随效仿的角色,而且力度有限、规模较小。这两个村如此较大差异的原因,看似来自这两个村不同的领导班子。上坡村有一个稳定的权威中心康书记,他多年来既是党支部书记又是村委会主任。而下坡村却相反,村领导经常更换变动。其主要原因并不是因为人们争夺领导位置,比这更糟糕的是,村里很少有人对村领导的职位感兴趣。这背后隐藏的逻辑为何?
在“村村通”项目动工前夕,这两个村的集体资产也有很大差异。上坡村每年有30余万元稳定的村集体收入,宽敞的村委会大院,骄傲地展示着该村的政绩和经济成就。下坡村则是相形见绌。每年勉强1万元村集体收入,村委会大院混乱无序、房子破旧不堪、无人照料。
由此来看,这两个村庄对“村村通”项目截然不同的态度也就不足为奇了。上坡村的康书记主动要求参加这一项目;而下坡村现任龙书记却是百般推诿,最后在各种压力下才不得已勉强参与。
这样,无论两位村书记的态度是兴高采烈还是勉为其难,到了2004年夏天,这两个村开始了“村村通”项目的启动。那么,两个村庄是如何填补这个项目的巨大资金缺口的呢?在动员资源应对任务以及随后债务危机的过程中,又有哪些机制在发生作用呢?作者通过跟踪调查,首先为我们描述了两个村庄相同的资源动员情形,主要是两个渠道来填补修路项目的资金缺口——捐款和举债筹资。
政府的“村村通”项目资金只能支付修路所需的水泥,两个村都需要流动资金来启动项目。下坡村的龙书记预支了来年的承包费,收到了一笔村外捐款,还卖掉了一些集体种植的树木。这样,龙书记手上总计有了大约3万元。上坡村做得更好。村党支部号召每位村民捐款,得到了村民的热烈响应。康书记走访了他的社会关系网,特别是那些与村民家庭有关系,现在城市工作的亲戚朋友。这样,上坡村总共得到了22万元的启动资金。同时,两个村的村民都表示愿意为修路出义务工。
对这个贫困地区而言,这些资金动员的成果还是相当可观的,()但是,这些数额远不能填补资金缺口。待到此项目竣工之时,上坡村修建了4.5公里的公路,为此集体负债大约63万元;下坡村修建了1.5公里,负债大约20万元。对两个村而言,这些债务都是天文数字,而且是在短短的两个月内堆积而成的。
那么,这两个村的领导是如何融资拆借来应对如此大的资金缺口的呢?两个村都采取了相同的策略——赊账。它们向许多债权人借债,而且没有明确还款期限。获得信用的主要机制是非正式社会关系,即大多数赊账都是通过非正式社会关系和社区基础上的信任实现的。比如通过社会关系得到那些与本村有血缘或亲情联系但居住在外地的富裕人家的捐款。
随着水泥道路的完工通车,人们最初的兴奋和感激渐渐散去,兑现赊欠承诺的压力开始不断升温,即偿还“村村通”项目巨额债务的第二轮任务开始了。这些债务和讨债活动对村干部产生了巨大压力,特别是康书记的压力尤为不堪。虽然这些债务是村集体所欠,但大多数借款都是基于个人关系,还债的责任都落在了他个人身上。
时间到了2008年末,“村村通”项目完工后的第四年,下坡村仅剩下2.5万元债务,可望在今后两三年内还清。由于下坡村动员能力有限,修路规模不大,债务也相应有限,所以可以比较从容地应对债务压力。
与下坡村相比,康书记和他的上坡村则无可奈何地要面对来自上下左右潮水般涌来的讨债人群。
在简要叙述的以上故事中,我们看到两个村庄对待政府发起的公共项目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和处理方式,而它们也因此有明显不同的经历,其产生的债务压力对村庄集体治理基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个村庄因此背上了沉重的债务负担,集体资产几近被掏空;而另一个村庄的集体资产基本没有受到大的损伤。
工程竣工后,积极贯彻执行政府工程的村干部得到了奖励,而贯彻执行不利的村干部被冷落在一边。康书记被镇政府评选为“模范党支部书记”,并在全镇干部大会上得到表彰,而下坡村龙书记在来年换届时被换掉了。
在以上描述的情景中,我们不难发现有两个相互关联的过程贯穿始中。第一个过程是有关“政治”的故事,这是一个有关基层政府组织执行国家政策,以及政府官员与村干部之间互动的逻辑。第二个过程是有关“社会”的故事,即社会制度、村庄内部和村庄间社会网络关系如何动员资源、解决问题、应对危机的逻辑。官僚制逻辑规定着地方官员在执行国家政策中的应对策略和行为,而社会制度逻辑则塑造了当地行动者在资源动员和解决地方问题中的行动策略。
作者在“讨论与小结”一节中写到:
在当前社会这一大背景下,官僚制逻辑的关键是对上负责的激励设计和任务环境。在政府内部,上级官员对下级常说的一句话是:我不管你的过程是什么,我只要结果。下级则力图贯彻执行好这些要求,完成自上而下布置的任务,以便在政绩竞赛中获胜,至少不会为没有完成任务而影响仕途;为了达成这一目的,下级费尽心思、各方周旋,很难顾及完成任务对这些地区的长远影响。
作者写到:
这里的故事表明,公共政策虽然有着良好的目标,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却可能对乡村社会机体造成极大伤害,弱化集体治理的基础。因此,我们需要认真思考国家和地方性社会制度在公共产品供给中的作用,及其对乡村治理可能产生的与初衷相悖的影响。
在体制内的工作中,我们不难理解在上述“村村通”项目中观察到的国家及其政策的积极主动角色,且既具有“高度现代化意识形态”,又有强大组织能力来实施它“以行政手段来安排自然和社会”的抱负。而村庄和地方性社区的公民社会发育不良,无力抵制政府项目的强制性推行,难以有效地维护自己的利益。
一个问题油然而生:
随着一条条负债而来的修路工程,究竞是延长了还是缩短了有良好初衷的国家政策与乡村民众之间的心理距离呢?一个高效率、高能力的政府体制到底是为了谁、为了什么目标呢?
无疑,政府公共工程的失败会削弱公共信任的基础,也极大地削弱了集体权威的基础;积极的政府干预还可能会阻碍自治的公共空间的出现,从而削弱公共产品供给中非正式责任的机制。换句话说,就是陷政府于无限全责的尴尬,不仅不能解决问题,还会成为问题的一部分。
“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既应该是我们对工作认识的逻辑起点,也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从2011年起我区麦子店街道开展的“问需、问计、问政于民”,围绕解决政府难点,群众关心的热点,在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和促进居民群众有序参与这两个方面做文章,初步形成了党的领导、政府负责、居民自治、社会参与、法治保障的“党政群共商共治”模式。在提高城市精细化管理,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今天,政府需要重构自己与社会的关系。通过制度建设在政府和社会之间建立起一种互信关系,在制度层面上承认各种利益群体合法组织起来的权利,防止某些社会力量在抗争中形成寻租、共谋,演变成反对力量。其次,将各种社会力量的利益诉求纳入法治轨道进行规范,让各种利益群体在一个公平、公开的程序中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达成共识,达成妥协,再把它转换成政策。这在我们现行的人民民主和协商民主体制框架下,都是有着广阔的实践空间的。
总之,在良性互动中促进社会共识、完善公共治理,这是我们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形成“街乡吹哨、部门报到”生动实践的重要目标和现实途经。
以上,是为粗读《中国国家治理的制度逻辑》一书的点滴心得。
(朝阳区国资委党委书记 刘勇)
第二篇:读《小逻辑》有感
读《小逻辑》有感
我选择这本书的原因,在于我对这本书作者的好奇。本书作者黑格尔乃德国古典哲学的集大成者,名气之大让我在很小的时候便有耳闻,也听说其理论晦涩难懂,使很多哲学系学生痛不欲生。而作为长期熏陶于纯理工科教育的我,自然不明白黑格尔的哲学怎么会比一道高数证明更加复杂难懂。于是我便抱着好奇的心态斗胆一读这位举世闻名的大师的作品。
拿起这本书,发现封面上有这样一句话:“可能是世界上最深奥但也是我们最需要读的书”。我不以为然,难道我们会更需要一本什么也干不了的哲学书而不是相对论?在这种心态下我翻开了它,从此也开始了我的哲学旅程。
书中黑格尔主张,理念是第一性的,它以纯概念的形式在逻辑学中不断发展,然后理念外化成为自然界,最后又在精神哲学的各门科学中回复到理念自身。基于这一理念,他建立了一个以理念为基础的、包括了一切科学的庞大的客观唯心主义体系。黑格尔在哲学史上的最大贡献是,把矛盾看作一切事物的真理与本质,论述了辩证法就是对立面的统一。他把整个的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的思维都看作是处于普遍联系与发展变化中的。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创立唯物辩证法时,正是批判地吸取了黑格尔哲学中的辩证法这一合理内核。
黑格尔的逻辑体系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存在论、本质论、概念论。存在的概念是直接的、抽象的,他认为包括质、量、度三个环节。质是指事物直接存在的规定性。量是指事物存在的外在规定性。质与量的统一便是度,度是有质的量。本质的概念是间接的矛盾的,包括本质自身、现象和现实三个环节。概念表现为成双成对、相互联系的反思关系,对立双方互相排斥、相互转化,表现为直接性和间接性的统一。包括主观性、客观性、理念三个环节,是主观性与客观性的对立统一。这就是黑格尔思考世界的逻辑体系大厦。
挤课余时间大概读完这本书,甚至有时候晚上读着读着就这么睡过去了,我终于确定哲学有时候确实比数学证明更加让人难受。然而哲学也和自然科学一样,有着一种奇特的魅力,吸引人去探索,去思考。我仅从我能看懂的部分体会到,万物是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中的,我们应该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问题。矛盾也不是绝对的矛盾,对立的东西也有统一的一面。这本书增强了我批判性的思维,的确使我获益匪浅。
第三篇:读逻辑哲学论有感
读哲思小册有感
寒假在家,想着走亲访友之外,找点时间充实一下自己,顺便打发一下时间。所以在放假之前,便在图书馆找找书,想找一本哲学方面的书。看到图书馆的书不少,并且在网上寻找这方面的也挺多,看到有许多大师级的作品,可是觉着太高深,怕是消化不了,便找了一本贴近生活,寓教于乐的书,这便是哲思小册。
书不是很厚,也就一百多页,里边内容是采取的分章式,一章讲完,蕴含一个或几个道理在里边,虽然是一讲一停,但是也没有采用说道的方式,倒也不让人觉得排斥。这本书的作者是一个日本僧人,半路出家,经历过一些生活的风雨,然后遁入空门,其中的唏嘘就这样在叙述中婉婉道来。故事我就不赘述了,讲讲其中让我有一定思考,并且自己感悟出的一些道理吧。
可能是我们的文化,通过家庭,学校教育,以及社会上的耳濡目染,从孩提时代开始,就告诉我们,我们的追求和理想是要出类拔萃,成为一个成功的了不起的大人物。记得小学的时候,一次作文课,是一个半命题作文,题目是假如我是——。空格是自己填写的,作文完成后,老师让我们全班60多位同学读出作文的题目。听到的全部都是,假如我是一名科学家,假如我是一名军官,假如我是一名富有的商人……社会上的竞争激烈而残酷这是一个事实,父母从小培养孩子要成大业,做大事。本身并也无可厚非,可是全都是领导,全都是科学家,那谁来扫地,谁来站岗?目前大学生的就业形势严峻,精英大学的学子当然不属于严峻的范畴,可是全中国就那么几十所精英大学,绝大部分的都是一般本科,也就是这严峻的一群人,很不幸,我也是严峻的一份子。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办呢,理想与现实的差距,或者说是梦境与事实的残酷。也许有前辈会说,那你就努力啊,变得优秀,跟精英们一样。灰姑娘和王子相爱的故事之所以吸引人,正因为它的不可重复性,稀有性。试问,这种事,能发生几次?
不是每个人都能那么顺利,成功实现在外人看来非常不错的成就,达到那样的高度。在现实中,有多少人,在数年后回首时唏嘘感叹,觉得时不我与,壮志难酬。在现实的打击下一点点的失去梦想,没有了诗意,甚至自暴自弃。与其这样,还不如从一开始就定位好自己,尽人事,听天命。我觉得吃地沟油的命,操特供的心,可不是什么好生活。
当然,这绝不是等同于消极怠慢,松懈不努力,相反,正因为意识到自己在环境,条件等等方面的不足,看清自己,才更实事求是,更有动力的努力奋斗。梦的实现不容易,中国的梦更难。大学四年,如今已是大三,再不是那个刚进大学懵懵懂懂的小青年,是要考研继续深造还是就此止步,开始工作,
第四篇:读金融的逻辑有感
《金融的逻辑》陈志武{金融可以帮助我们分析人、社会、经济、文化、历史等}
一、金融是什么
人生是一系列随机事件的组合。
金融的核心是跨时间、跨空间的价值交换。
金融市场的作用之一就是对未来定价、对交易风险定价。
任何东西或证劵不存在固定价值,只存在相对价值。也就是只有相对于人的效用而言,才有价值这回事。原来计划经济时期只顾生产,不顾所产东西有没有人要或者有没有市场,那不是在创造价值,而是在摧毁价值。并不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了价值,效用决定价值,不是劳动成本决定价值。价值由未来的收益决定,而不是由过去的成本决定。
不管是在古代还是现代,单个人生存下去的能力都是很低的,天灾人祸、生老病死等都需要他人的帮助,都需要人际间跨时间、跨空间的金融交换。而现代的证劵、保险等只是其中一种重要的形式。现代金融市场正在把中国家庭从利益交换中解放出来,让家庭的功能重点定义在情感交流、精神世界上。
过去我们认为,国库的金银越多,国家就越强大;借钱花的国家是弱国。现在看来,当年国库藏金万两的中国、印度等都还是发展中国家,而当时负债累累的却成了发达国家。莫非中国以及其他发展中国家今天又是外汇储备数万亿美元,而西方发达国家负债累累,在未来几个世纪还要重演过去数百年的历史吗?关键看中国如何发展金融市场了。美国就是靠负债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国家,而负债的政府也更易建立民主的制度。金融不只是能帮助一个国家平摊意识的支付压力,还能促进制度的良性发展。(自我思考:一个国家能够靠负债而发展起来并建立良好的制度,那么个人应该怎样呢?个人也应该会利用别人的钱来发展自己啊!利用别人的钱来生钱,试想我们存在银行的钱不都被开发商借去赚钱了吗?只知道存钱而没有投资思想的人是难以致富的。)
二、资本化的逻辑
一个国家可以卖的东西越多、或者已经资本化或能够被资本化的资产和未来收入流越多,它的“钱”自然就越多。资本化是美国资本主义的核心精神。
改革开放前的中国是一个有财富但没有资本的社会。市场化改革缩短了财富跟钱之间的距离,而资本化改革是中国过去十几年钱越来越多的重要原因。美国的金融化程度很高,其结果是带来了大量的金融资本供给,那么科技创新、对外投资、个人创业等所需要的资本当然不是问题。以前中国人说谁很有钱,意思是他过去赚了很多钱,并还剩下很多,是一个过去的概念;但在美国人们说盖茨有钱,不仅包括他过去剩余收入的总和,还包括他未来各种收入的折现,是一个过去加未来的概念。
西方的兴起是因为掠夺的银子多吗??谁能以更低的成本把未来收入证劵化变现,谁就能在未来拥有更多的发展机会。
三、金融的逻辑
国家需要资金时,加税和国债,哪种更好?
政府有钱不如民间富有,民间富有是自由、民主、法制的基础;但政府太富有会挤占民间空间,挑战民主与法制。
传统观点认为高利贷是剥削阶级,应该打倒。实际上适当的高利贷和民间金融更有利于经济的发展。
四、金融危机的逻辑
危机之下,美国的借贷消费模式不会发生根本改变,而会改善。消费带动经济的模式也不会改变。(自我思考:借贷消费模式平摊了人一生的花费,有利于提高幸福感,不至于想用钱的时候没钱,人老了赚钱了,消费能力却降低了。)
五、股市的逻辑
目前中国股市基本还是一个为国有企业服务的市场,无法在激励创新创业方面起到实质性作用。只要股市还不对民营企业真正开放,培植中国的创新文化要么是一句空话,要么只能继续依赖香港和美国的资本市场。中国石化、中国银行的上市当然也轰动,但背后没有一个活生生的创业故事,没有带动中国的创新精神和创业精神。而美国的微软和苹果则不然。(思考:创业是需要依靠金融工具的。)
法律秩序是市场成熟发展的条件,资本市场也有利于推动法律的变革。
六、文化的金融学逻辑
儒家文化(如孝等)之下的家是保险互助的功能,养子防老是最主要的规避风险的手段,这是一种隐形契约,忽视了个人权利与自由。而现代金融市场的发展解放了这一点。
七、后记(发展证劵金融是中国唯一的出路)
金融证劵的发不发展,最终不仅影响到GDP的增长快不快,而且会影响到我们到底娶什么样的媳妇,嫁什么样的丈夫,有多少自己的自主权和个人尊严。
第五篇:读《形式逻辑》有感:逻辑之外
逻辑之外
--读《形式逻辑》有感
曾向阳
大凡在行文说话之始,通常而言,我们都会思考如何将想表达的意思准确无误地予以表达。该意思即为表达的内容,如何表达则为表达的形式。大约形式逻辑研究的便是表达的形式问题,亦即“形式逻辑是一门以思维形式及其规律为主要研究对象的科学。”
翻开《形式逻辑》一书,我不由得想起近二十年前参加文秘大专自学考试的一门曰《普通逻辑》的课程来。虽时隔久远,但依然清晰可见的是其中的一些逻辑名词和方法论述,尤其当时学来感觉既新鲜又深奥难明,也或多或少地影响了自己思考问题,文字写作的思路构架。如今重读逻辑书籍,一番故地重游之感油然而来。然而,时光又翻过了近两个十年,期间继续学习,在不同的专业领域几番探索,阅历亦渐长,对于逻辑似有了一些更深的认知。
其实,无论是《形式逻辑》抑或《普通逻辑》均是研究语言表达的逻辑问题,这也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与工作中时时会遇见的一些问题。诸如概念、判断、推理、论证等,这些也都是我们经常不自觉地运用的一些方法。即便运用这些方法的人是初小文化,还是博士后,其语言的表达都存在一定的逻辑性,只是这种表达的水平有高下之分罢了!若要一个初小文化甚至博士后确切地说出其表达内容抽丝剥茧的逻辑关系,以及其为何会选择这种表达的形式,恐怕也难以说出一二(专门研究逻辑的人除外)。这就好比修辞语法中的一些方法一样,若让你去一一说出你表达语言的主、谓、宾、状等,或者你运用了何种修辞的手法,怕莫也是一件让人纠缠的事情。
当然,一件事情上升到了研究的高度,其必然会鞭辟入里地深入总结归纳其中的规律,并用一种“一览众山小”的视野不断扩大发散其研究的方面,以不断地接近于客观现实,最终达到指导与改进实践的目的。不过,我们也常遇见这么一种现象,研究经济的学者并不是腰缠万贯的企业家或商人,专门研究政治的学者并非政治家,专门研究文字的专家也未必是文学家等等。反之则不然,一位白手起家的企业家或商人或多或少会懂点经济,政治家对于政治学的东西肯定不会陌生,文学家必然具备相当的文字底蕴。可见,在具体实践中掌握所从事领域的理论知识是只是做好工作的必要条件,而非充要条件(专门从事理论研究的专家学者除外)。
既然形式逻辑是服务于我们的语言表达,那么,其中的许多方法的确是值得下一番功夫去学习与领悟的。即便我们已然运用了其许多的手法却浑然不觉,但是回头反思自己的逻辑方法可有改进之处,或者分析别人的语言文字便有了方法利器,能说出一二三来。凡此种种,我以为,在这种逻辑之外还有更为关键的因素需要把握。
形式逻辑作为一种语言分析的工具,是足以诠释大多数常见的语言现象,不过,书中绝大部分内容讲述的是“非模态语言”现象,而对于模态语言或者称之为复杂的语言,其分析解释还是比较乏力,尚在摸索之中罢。如同计算机对于具有程序化结构的问题处理手到擒来,而对于模糊状态或者非程序化的问题处理尚颇为乏术。
我们的思维过程本身具有复杂性,兼以个人情感因素,故而每个人的语言逻辑是不同的,加之语言的对象的不同,更是派生出不同的语言文本叙述,正所谓“一千个人有一千个哈姆莱特。”虽如此,但归根结底即为我们要确切地表达出想要表达的意思,即使表达的对象异常复杂,表达的过程颇为周折,终归是要合乎规律、合乎常理的予以表达出来,否则,便会让人难以理解。实则我们在行文说话之时,通常是凭直觉的逻辑去组织语言的,形式虽然可以多样,可核心思想只有一个。我们最终要表达是思想的完美呈现,而形式只是服务于这种思想表达的。就个人而言,当我想要表达的思想越清晰,表达的意愿越迫切,那么,行文写作就越流畅。至于采取何种文本构架、组织何种逻辑的语言,往往是瞬间促成,或者在行文的过程中逐次自然理顺的。
事实上,无论是何种文体,若要达到如同行云与流水那般自然与练达,行文者理当将各种逻辑意识与结构修炼成直觉上的自觉。而这种逻辑自觉的修炼,阅读理论书籍只是其中之一,更多的则来源于广泛的阅读与阅历。只有对事物的认识越深刻,对事物的叙述才会越准确。
多阅读经典当然是一种有效的途径,一来有助于培养良好的语言与逻辑感觉,二来可以与高人于心灵上沟通思想,产生情感上的共振。个人认为,适当的阅读一些当代、现代大家的小说,尤其是本土作家的作品,有利于提升自身语言逻辑的把握。举凡现代文学家若没有几部扛鼎小说著作,是不能谓之文学家的,若称小说是文学之母亦不为过。大多数小说是叙事的,如何叙事?结构上如何安排,情感上如何自然流露,深刻的思想如何“春梦了无痕”般的“润物细无声”,都是作家所殚精竭虑之所在。而且,经典作家的小说叙事的风格各异,富有浓厚的文本结构与语言上的创新创造意识,给人的启示是深刻的。
更进一步而言,语言虽是思想的载体,但支撑它的还有个人情感的流淌。个人认为,思想与情感的综合,便形成了文章的内在逻辑。这种内在逻辑或许便是《形式逻辑》中所言及“模态推理”中尚不能言明的部分罢!而外在形式上的逻辑与内在思想情感上的逻辑的统一,便构成了行文者权且称之为“个人美学”的重要部分。修炼逻辑实际上也是修炼个人“美学观”,所谓“一千个人有一千个哈姆莱特”,“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文无定法”,换言之,即为个人美学观各不相同的外在表现。所有这些,终归会回归到道法自然、返璞归真的艺术境界与本源罢!
写于2017年4月·广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