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后进生转化:老师该如何对待双特差生?-后进生转化
后进生转化:老师该如何对待双特差生?
毋庸讳言,也无需做文字游戏,每所学校里都有“双特差生”:学习成绩一塌糊涂,行为习惯也特别差,调皮捣乱。他们是差生中的“战斗机”:根本不爱读书,上课就成“学困生”;课后睡狮醒来,摇身一变成社会上的“浪仔”,蓄着烫染了的飞哥头,穿着奇装异服,嚼着口香糖,到处惹是生非……
当老师最怕遇到这样的“尖子生”,当班主任更是头疼八阵--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普通班的老师比培优班的老师更不好当,付出更多。我曾当过十几年的普通班的班主任,当然遇到过不少调皮的学生,更是接手过几个被开除过或者被其他班主任“坚决不要”的学生。尽管他们“臭名昭著”,但是到我班来后,他们再没有违反大的纪律,平安而又顺利地完成了高中学业,有的还考取了大学。
有的老师不能妥善地对待这类学生,结果造成师生关系紧张,自己吃力不讨好,学校不满意,家长不满意,学生也不满意,几头受气,班级学风差、纪律差,上课经常都不能继续下去,最后被迫换人。
其实,如何教育这样的学生,确实要讲究方法和策略。下面我就谈谈我的体会。
正确的思想观念是处理好这类学生的关键和前提。作为老师,首先要确立四个思想观念。第一,不管学生多么差,哪怕是个残疾儿、智障者,每一个学生都是父母手心里的宝。面对双特差生,很多老师心里厌恶、瞧不起,甚至恨不得能把他们用橡皮擦擦去。有的班主任还把让这样的学生离开班级、回家当作目标。请问:这样的心态能和他们搞好关系吗?
曾经遇到一个家长,他对我们学校的一个老师几乎是破口大骂。我对他讲,你儿子的这个班主任可是我们学校有名的优秀教师,你怎么这么不尊重他呢?他说:我咋不尊重他?每年还到他家给他拜年呢!我儿子虽然成绩差,也有些调皮,可他也有自尊心,我们也没指望他能考上好大学,能拿个高中毕业证、考取一般大学就行了。作为班主任,他对我儿子可要不得。他在班上搞双差生选举,我儿子名列榜首,被要求回家反省。结果我的儿子再也不愿意上学了!—这样的教育方式行不行?……
听了他气愤愤的一番话,我心里明白了他的儿子确实不是个好学生,也觉得班主任这样做不妥当,更明白了:无论多么差的学生,无论多么的调皮捣蛋,他们都是父母手心里的宝!对于父母来说,判断老师的好坏,不是你是不是名师,而是你对他的孩子怎么样。
这就是每一个老师应该有的心态:不管什么样的学生,老师都应该尊重和喜爱,因为他们都是父母手心里的宝!如果老师记住了这一点,你还会想法把他们扫地出门吗?虽然他们拉了后腿、伤人脑筋,但在他们亲人眼里,他们是最重要的,老师当然也要珍爱!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有了这样的思想和前提,问题就好办了,有爱就有办法呀。
第二个观念是,老师不要把自己当成不可侵犯的圣人,不要跟双特差生斗狠。很多老师,特别是年轻的教师,以为老师的尊严不可侵犯,做学生的必须绝对服从老师。然而,对于那些特别调皮的学生来说,他们的叛逆性特别强,最难得做到,对于年轻的老师,他们更是“不服周”。
有的老师,一旦双特差生违反了纪律,就会不择场合、手段,大声斥责这些学生,妄图用威严、声势来维护自己的尊严,使学生服帖。然而,我常常发现,学生表现出的却是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他们怎么可能心悦诚服呢?只会对抗!
第三个观念是,对双特差生要降低要求。有的老师总是期望每一个学生都搞好成绩,对所有的学生都提出高要求。其实,有时他们的父母都没这样高要求;而且教育本来就要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所以老师对双特差生要特殊对待。(班主任)他们有时迟到、打球、看点杂书……这些小违纪,老师要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要求太高,管理太严,只能适得其反,正如木桶,箍紧必炸。
最后一点,千万不要试图用武力解决问题。体罚学生不仅不会让学生臣服,反而可能会让老师吃不了兜着走。
有了这些思想观念,还要使用不同的策略和态度对待双特差生。大体而言,从老师的角度来讲,双特差生有两种:能掐得住的和掐不住的(这种说法似乎有些卑鄙,得老师自己掂量了)。
对于掐不住的双特差生老师要安抚,用友好赢得尊重;或者敲山震虎,杀鸡骇猴。有的双特差生人高马大,身强力壮,根本不惧怕老师,老师不能跟这样的学生斗狠,否则吃不了兜着走。对于能够掐得住的学生,则要软硬兼施。
我曾经高三时接手过一个差班,由于班里一个学生,他的家庭条件优越、其父为执法单位领导,形成了团伙,班级简直是乱了套。我想,要想改变班风,必须一改原先班主任优柔、放养的作风,必须出重拳肃纪,刹住歪风邪气。为了镇住他,同时给其他人以警告,有次我故意勃然大怒,选择了一个本来可以读出书、却跟他一起学坏了矮个学生,将他的课桌摔得粉碎。果然,该生从此安分守己了,其他学生也不敢放肆了。
不管哪种双特差生,老师要尽量跟其父母沟通,保持良好的来往,赢得父母的好感、理解、支持和配合。双特差生问题多,他们的父母其实心里也是清楚的,可人都好面子,老师不能总是抱怨,当面说他们孩子的坏话。要多讲孩子的闪光点、进步点,学习成绩上没优点可以找其它方面的优点--一个老师连夸奖自己的学生都不知道,还算是个优秀教师吗?还可以讲讲自己对他孩子的用心付出,使父母明白老师对他们孩子是关爱的。父母心里认可和感激老师,必然在言谈举止中教育自己的孩子,使孩子亲其师信其道。相反,如果父母对老师心怀不满甚至是怨恨,孩子获取了这样的信息,必然更要与老师作对,这工作就没法做了!
第二篇:班主任怎样对待差生-后进生转化
班主任怎样对待差生
一、班主任应对“难教学生”的涵义进行研究:
所谓“难教学生”,在小学里,是指那些表现出不良行为和成绩特别差的儿童。“难教”的内涵不在于学生本身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而在于下面两种意义:一是常规的教育方法对他们不起作用;二是这些学生进步过程中反复性特别大。
小学“难教”学生表现为不同的类型:在低年级大多数是顽皮、任性、执拗、懒惰和好打架;中年级则表现为粗暴无礼、不守纪律、恶作剧、说谎和小霸王作风等;到了少年期,“难教”的特征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一般已属道德品质上的问题,例如撒谎、偷窃、损人利己等各种不良品质。“难教”学生的学习成绩一般都较差,这不是智力差而主要是学习动机不正确造成的。
二、班主任应明白“难教学生”对群体的影响:
在我的教学生涯中,我注意到,也是同行教育工作者的深深体会,每个班总有一些学生比较难教,这些学生一般占全班人数的4%--6%,如果一个班的“难教学生”超过10%,班主任的工作就很困难了。难教学生问题为严重性,不仅是他本人不能健康成长,更严重的是他们对班集体的破坏作用。人数虽不多,但能量却不小:第一,他们扰乱课堂,影响教学秩序;第二,他们牵制班主任的工作,有不少班主任的业余时间被处理这些孩子的问题占去了,没有精力考虑整个班集体的建设;第三,“难教学生”有很大的“传染力”,他们容易带坏其他同学,有的班主任不得力的班级,“难教学生”控制了局面,有的孩子怕他们,有的孩子学他们,很快就成了乱班。
根据有关调查发现,不少孩子违法的始犯年龄是11-12岁,他们在学校几乎都属于“难教学生”,后来就逃学,成了“流失生”,结识了社会上的流氓、盗窃分子后便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难教生→流失生→少年违法者,这就是某些少年堕落的三部曲。因此,教育与改造难教学生也是保证社会安全团结的因素之一。
三、班主任应剖析“难教学生”的心理特点,对“难教学生”采取有效的教育措施,真正转变“难教学生”
我们常说“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因此,没有一个万能的“难教学生”教育模式。我们应该剖析他们的心理特点,针对他们不同的心理特点,对症下药,转变思想。
在小学低年级,“难教学生”体现在注意力不稳定,认识兴趣低。这些学生上课总是分心,搞小动作,即使是非常新异和有趣的内容,他们也坚持不了多久。其次,对学习没有社会义务感,他们不知道为什么要来上课。(班主任)针对以上这些情况,教师应特别关心他们,不可以随便批评他们,更不可以看不起他们。在上课的时候多提问他们,有意无意地让他们参加到自觉学习中来。与家长较好地联系,让他们明确学习的目的,让他们体会到学习是一件有趣的事,通过学习,可以让我们感受到社会的美和自然的美。
小学中、高年级“难教学生”体现在任性、执拗、自我控制能力较差。他们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不对,应该做什么而不应该做什么,但是总控制不住自己。有时害怕困难,就会抄作业等。还有由于缺乏坚持性就会导致功课未完就去玩,言行不
一、撒谎等。针对这些特点,教师的首要责任是正确引导学生,让他们明确要做该做的事情,帮助他们克服困难,想办法让他们感受到取得成绩,获得成功的愉悦感。其次,教师应到学生中间,了解学生生活,让他们真正感受到教师对自己是在乎的。有了教师父母般的爱,学生就会改变自己的态度,想得到教师的表扬。
另外,学生的人际关系也是教师不可忽视的。教师对学习任务完成得好的学生给予的是表扬和奖励。但对于“难教学生”,他们是很难很好地完成任务的。可他们也想得到老师的表扬,家长的关怀,同学的友谊。如果这些矛盾长期得不到解决,他们对教师就会由畏惧、冷谈到敌对;对家长由亲密、疏远到阳奉阴违;对同学的态度是讨厌、仇视,甚至想报复,搞恶作剧等。面对以上这些,教师不能只给表现好、成绩突出的学生表扬,应该变着法子给“难教学生”表扬,但教师的表扬应是诚心诚意的。学生得到了表扬,学习就有兴趣,他们就会进步。由此也可以得到家长的关怀。教师还应该多组织集体活动,教育表现好的学生要多帮助“难教学生”,让他们一起进步,共同为班级争光。
总之,人是会转变的,但是变坏变好都是有条件限制的,对于学生,如果教师只在乎表现好的学生,而讨厌“难教学生”。编着法儿整他们,如变相体罚、疲劳战术、讽刺挖苦、秋后算帐甚至赶出教室,那再有能力的教师也无法教好学生。要知道,学坏容易学好难,“难教学生”多了对班级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因此,我认为,作为教师,其本职工作是教书育人,教书是理所当然的,育人则比教书困难。如果教师育好了人,那书就不难教了。所以,对待“难教学生”,我们最重要的就是解决一个态度问题,就是对学生由衷地关怀与爱护。没有爱作为基础,不管采取什么教育方法,都不能成为一种教育力量。
第三篇:班主任怎样对待差生-后进生转化
班主任怎样对待差生
差生和优秀生是相比较而言的。差生通常是那些在品行或学习等方面暂时落后的学生。他们人数虽然很少,但能量不小,有一定的破坏性。那么,如何来做好差生教育与转化工作呢?我认为应注重启发式教育,采取他们内心乐于接受的方式,寓教于乐,具体来说,要坚持以下原则:
一、平等原则
我想,人与人之间都应该是平等的。平等原则是指老师对差生实施教育时,淡化教师的权威,尊重被教育者,也就是尊重差生的人格,激发其自尊、自爱和心灵感应。一般来说,差生有较重的自卑心理,他们总觉得自己不如别人,但同时又有较强的自尊心,对老师的当面批评或指责,会产生逆反心理和厌烦情绪。所以,当老师初次与差生谈心时,一定要放下架子,否则,会使师生关系陷入僵局。因此,对差生教育时,必须坚持平等原则,使他们时时感到老师可亲、老师可敬。从而缩短师生心理差距,从而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二、真诚原则
俗话说:“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不管做什么事情,都离不开“真诚”二字,做差生思想教育工作就更离不开“真诚”二字了。真诚是一门爱的艺术,它的基础是给予、关心、尊重和理解,对于一个差生来说,他需要的就是给予、关心、尊重和理解。有的教师对差生很讨厌,看不起差生,他们给予差生的帮助实在太少了,其实应该多尊重差生,多给他们一点关心,多去了解他们。所以,真诚原则是对差生教育与转化工作取得实效的一个关键。实践表明:最难教育的差生也能在老师真诚的语言下被感化、被融化。
三、激励原则
任何事情都可以一分为二,即使是废铁,也有可熔炼成钢的成分;即使是木屑,也可燃起熊熊的火焰,差生身上自然也有闪光点。激励原则是指在差生教育和转化过程中,要注意以激发和鼓励的方法,促进差生的自我转化,差生的转化,外因是条件,内因是依据,只是使差生受到激励,才能得以实现。因此,与差生谈心时,老师要多给予鼓励,坚持正面引导,不说伤害差生自尊心的话,更不可体罚差生,特别注意抓住差生的闪光点给予充分肯定,从而使差生既看到成绩,又找出不足,增强其奋进的信心。
四、合力原则
学校、家庭、社会的教育要形成合力。合力原则是指在差生教育过程中,把与差生教育有关的人员纳入到转化差生的工作轨道上来,充分发挥群体的力量,即充分发挥学生的自我教育与集体感化作用,充分发挥任课教师德育渗透功能,充分发挥家长的影响作用。协调社会教育,社会教育渠道广泛,弥补了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缺陷,所以,也要充分发挥社会教育的作用,其中发挥家长的作用尤为重要。(后进生转化)但值得注意的是实施合力原则应注意教育目的的一致性和教育方法的多样性,不可同吹一把号,各吹各的调,无法形成合力。因此,合力原则是对差生教育与转化工作取得实效的又一个关键。
由此可见,如果每一位教师都能坚持以上四个原则,那么,他们在对差生教育与转化工作中,肯定能够取得成功。
第四篇:如何对待“后进生”-后进生转化
如何对待“后进生”
一、教师要适时鼓励和引导学生
不能变着法子折磨学生,而要“绞尽脑汁”地鼓励和引导学生。鼓励和引导是转化班级落后现象和后进生的最好方法。举个例子:某一次,上课铃响了,我们进入一个乱哄哄的课堂,我们怎么办?往往是阴沉着脸,怒气冲天,或大骂一顿,甚至将部分学生“驱逐出境”,那样课堂的气氛一下子就搞僵了。有一次,我是强压住怒火,这么说的:“我还是很佩服我们班的学生,在这样的一个乱哄哄的课堂上,依然有几个学生坐得端端正正的在等待老师上课,有几个学生甚至已经很认真的自己在看书了。我发现,这时候课堂一下子安静下来了。以后这样乱哄哄的情况也越来越少了。如果我说,我们班真是一个差班,上课铃响了竟然没有一个学生知道怎么做!那学生会作何感想?那几个做得不错的孩子又作何感想?哪怕学生只有一丝做得好,也不要放弃对他们的鼓励和引导。让做得好的感觉自豪,让做得不够好的心生惭愧。让学生学会惭愧是很重要的。所以说老师的工作不仅仅只埋头做事,还要用智慧说出大家爱听的话、爱做的事。如果我们能营造出一个积极向上的、而又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那么许多事情就会迎刃而解了。
二、教师要学会降低自己的身份
对待后进生,不仅要平等,要尊重他们,还要学会放降低自己的身分。只有与学生建立了平等的师生关系,学生才愿意跟你交心,并且按你的意愿去做事。谁都不喜欢高高在上,妄自尊大的人。居高临下,盛气凌人是一种恶劣的品质。哪怕学生犯了错误,也不要以这种态度对待他们。
有些老师可能认为对学生太好,学生会爬到我们的头上撒野。其实不会,你越是低看自己,学生越是会敬你三分。居高位者甘于处下,是一种驭下之道。师道尊严不是来自你的居高临下,也不是来自你的盛气凌人。
也许有老师会说,学生是不知好歹的。我要说,不知好歹的,有时候是我们自己。我们哪一位老师又不犯错误呢?学生是怎样对待我们的呢?世间最宽容的,莫过于学生对老师了。如果我们老师能放下身段,真诚的为自己对学生的疏忽道一声歉;后进生犯了错误,先诚恳地从自己的工作分析起;后进生做错题目,先检讨自己的课堂讲授;那么,后进生是会因感动而惭愧,进而发奋努力的。连孔子都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呢“,做老师的秘诀之一是:善于向学生检讨。
三、避免师生冲突的“三步法”
我是一个脾气十分急躁的人,有时会因为一点小事就动气,甚至大动肝火,所以师生之间的冲突也不可避免地发生过。每一次学生都很宽容的原谅了我,学生比我大度,我觉得很惭愧,很对不起他们。以后如何减少师生之间的冲突呢,何况学校绝对禁止的体罚学生呢?我总结出了一个”三步法“。
(一)冷静三分钟
学生犯了错误,我们怒火中烧的时候,最好不要急着处理,冷静三分钟再说。冲动是魔鬼,冷静是天使。一冲动,事情就会处理得很”狰狞“。我很多次大动肝火,事后想起来都是很后悔的,有些时候,事后只记得自己因学生犯错而发火,而发火的结果是学生更加变本加厉了,原先是一个,后来可能会有两个,三个…可见,你越发火,越适得其反。因此,冷静三分钟再说。过了三分钟,冲动的魔鬼就会远去,天使的微笑才会降临。
(二)距离三步远
师生之间如果可能要发生冲突了,千万要记住,别逼近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一定要保持三步之远。有了这三步,你够不着他,他也够不着你,犯错误的可能性就会大大的降低,老师受到学生伤害的可能性也会降到接近于零。
(三)只说三句话
面对犯了严重错误的学生,只说三句话。这”三句话“的限制,一会让我们冷静思考:”我说哪三句呢?“;二会让我们的语言变得更有表现力和威慑力;三会避免师生之间由言语的冲突转化为肢体的冲突。我认为,很多师生间的肢体冲突都是从师生间你来我往的唇枪舌剑引发的。
四、多安排活动,释放学生的多余的精力
工作压力大,生活单调,活动量少,会使我们的身体处于亚健康状态;学习压力大,生活单调,活动量少,学生的学习也会处于”亚正常“状态。即,看起来谁都不吵不闹,其实课堂效率很差;或者一到下课就大吵大闹”龙飞凤舞“,一到上课就偃旗息鼓、无精打采;班里”坏人坏事“层出不穷,防不胜防。为什么会这样?学生的学习生活太单调了,多余的精力无处发泄了!所以多安排活动,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让学生富余的学习精力得以释放。比如:做个游戏,跑跑步等。这样以来,学生的多余精力得到了释放。这时,老师再上课学生自然就会把精力集中到课堂上来,并且跟着你的思路走了,后进生惹事生非的情况也有所减少了。
丰富学生生活,多安排艺术活动,陶冶情操,净化学生的心灵。
所以,要多安排体育活动,当然是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体育是西方培养社会精英的重要方式之一。我们可以从西方政要社会精英等对于体育活动的热爱与崇尚中可以看得出来。适当减少学生的学习时间,多增加学生的活动内容,不要怕功课讲不完。因为他们的兴趣不调动起来,你讲也白讲,他什么也没听进去,尽管你滔滔不绝讲了许多东西,甚至是很重要的东西又有何用呢?因此,更重要的是学生学习的情绪和兴趣,可以说情绪决定学习的效率。要让学生有效的学习,快乐的生活。激发兴趣是转化后进生的有效方法之一。
第五篇:怎样对待后进生-后进生转化
怎样对待后进生
文/王艳姿
一段时间以来,我觉得河西中学学生基础差,后进生多。后进生的形成有诸多原因,有来自于社会上的不良现象、有家庭教育的失误、有学校教育上的偏差和过失、有学生自身的原因。转化后进生,我认为关键在摸准情况,对“症”下“药”。
一、真心尊重,平等相待。使其摆脱自卑感,增加成功的信念。因为学习差,在学校他们常常受到同学的歧视、教师的嫌弃;在家里常常遭到父母的训斥甚至惩罚,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和爱,感情上常常和周围环境格格不入,自我感觉是班级中的“二等公民”。要消除这种隔阂和对立,重要的秘诀就在于尊重。教师要发自内心地尊重他们,与学生建立一种互相尊重,互相依赖的亲密真挚的情感关系,教师热切的期望、成功的激励才能通过这条情感的纽带源源不断地输入他们心中,促使他们战胜自卑,增强信心。
二、多表扬鼓励,少批评贬抑。师长尤其是教师往往是他们心目中的“权威”,如果教师对他们的评价是积极肯定的,他们的自我意识、自我形象一般就要好一些,从而对其取得成功的自信也相对要强一些。教师尤其要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充分肯定取得的点滴进步,以点燃心中的奋斗之火,使他们感到“我还行”,“我还有希望”。
三、有的放矢,因材施教。在全面调查了解,充分辨别分析,认真摸准情况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的差生有的放矢,因材施教。如对心理严重者辅以药物治疗;对意志薄弱型学生重在意志锻炼;对身体病态型学生重在治疗疾病,不能坚持学习者要休学治疗;知识断层型学生重在接上知识链;对环境困惑型学生重在排除环境干扰;对智商低下学生要降低要求,重学基础。
四、利用活动,树立信心。后进生并非一无是处,关键要发现其长处并加以利用,如某个学生学科知识学习不佳,但他可能在校运动会是1500m长跑冠军,教师要把此信心让学生转到对学科知识的学习信心上来。
当然,在转化后进生的过程中,教师还必须注意如何巩固他们的学习热情,以保证良性循环,必须有打持久战和反复战的心理准备。在一步一个脚印的转化工作中,更应该恪守一种“没有永远的差生,只有暂时的差异”的教育信条,多一点耐心,多一点爱心,就一定能够点燃他们智慧的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