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独腿人生阅读答案(模版)
【原文】
独腿人生
罗伟章
①应朋友之约,去他家议事。这是我第一次上他家去。朋友住在城南一幢别墅里。别墅是为有私车的人准备的,因此与世俗的闹市区总保持一段距离。我没有私车,只得乘公交车去。下车之后,若步行到别墅,至少也要四十分钟。
②朋友体谅我的窘迫,事先在电话中告知:若坐三轮,只需三元。为保险起见,我上车前还是问了价。“五元。”车夫说。我当然不会坐,可四周就只有这辆三轮车。车夫见我犹豫,开导我说:“总比坐出租合算吧,出租车起价就是六元呢。”这个帐我当然会算,可五元再加一元,就是三元的两倍,这个帐我同样会算。我举目张望,希望再有一辆三轮车来。车夫说:“上来吧,就收你三元。”这样,我高高兴兴地坐了上去。
③车夫一面蹬车,一面以柔和的语气对我说:“我要五元其实没多收你的。”我说:“人家已经告诉我,只要三元呢。”他说,那是因为你下公交车下错了地方,如果在前一个站,就只收三元。随后,他立即补充道:“当然我还是收你三元,已经说好的价,就不会变。我是说,你以后来这里,就在前一站下车。”他说得这般诚恳,话语透着关切,我便仔细地看了看他。他穿着这座城市经营人力三轮车的人统一的黄马甲,剪得齐齐整整的头发已经花白了,至少有五十五岁的年纪。
④车行一小段路程,我总觉得有点不大对劲,上好的马路,车身却微微颠簸,而且,车轮不是滑行向前,而是向前一冲,片刻的停顿之后,再向前一冲。我正觉奇怪,突然发现蹬车的人只有一条腿!
⑤我猛然间觉得很不是滋味,眼光直直地瞧着他的断腿,瞧着悬在空中前后摇摆的那截黄黄的裤管。我觉得我很不人道,甚至卑鄙。我刚三十出头,有一百三十多斤的体重,体魄强壮,而他比我大二十多岁,身体精瘦,且只有一条腿,从他左腿并不肥大的裤管随风飘动的情形,我猜想他惟一的好腿一定瘦得可怜。然而,我却大模大样地坐在车上,让他用独腿带我前行。我的喉咙有些发干,心胸里被一种奇怪的惆怅甚至悲凉的情绪纠缠着,笼罩着。我想对他说:“不要再蹬了,我步行去。”可我又生怕被他误解,同时,我也怕自己的做法显得矫情,玷污了一种圣洁的东西。
⑥前面是一带缓坡,我说:“这里不好骑,我下车,我们把车推过去。”他急忙制止:“没关系,没关系,这点坡都骑不上去,我咋个挣生活啊?”言毕,快乐地笑了两声,身子便弓了起来,加快了蹬踏的频率。车子遇到坡度,便倔强地不肯前行,甚至有后退的趋势。他的独腿顽强地与后退的力量抗争着,车轮发出“吱吱”的尖叫,车身摇摇晃晃,极不情愿地向前扭动。我甚至觉得这车也是鄙夷我的!它是在痛恨我不怜惜它的主人,才这般固执的吗?车夫黝黑的后颈上高高绷起一股筋来,头使劲地向前探,我想他的脸一定是紫红的,他被单薄的衣服包裹起来的肋骨,一定根根可数。他是在跟自己较劲,与命运抗争!
⑦坡总算爬上去了,车夫重浊地喘着气。不知怎么,我心里的惆怅和悲凉竟然了无踪影。我在为他高兴,并暗暗受着鼓舞。在我面前的,无疑是一个强者,他把路扔在了后面,把坡扔在了后面,为自己“挣“来了坦荡而快乐的生活。
⑧待他喘息稍定,我说:“你真不容易啊!”他自豪地说:“这算啥呢!今年初,我一口气蹬过八十多里,而且载的是两个人!”我问怎么走那么远?他说:“有两个韩国人来成都,想坐人力车沿二环路走一趟,看看成都的风景。别人的车他们不坐,偏要坐我的车。他们一定以为我会半路出丑的,没想到,嘿,我这条独腿为咱们成都人争了气,为中国人争了气!”车夫又说:“下了车,那两个韩国人流了眼泪,说的什么话我不懂,但我想,他们一定不会说我是孬种。”
⑨我下了车,给他五元钱,但他坚持只收了3元。还说:“讲好的价,怎么能变呢?你这叫我以后咋个在世上混啊?”我正要离去时,他不好意思地说:“我本来应该把你送进门的,可那是一幢高级别墅,往别墅去的人,至少应该坐出租车啊……我怕被你的朋友看见……”我的眼泪流了下来。我天生是不大流泪的人。
⑩朋友果然在大门边等我。他望着远去的车夫说:“你为什么不让他送拢?那些可恶的家伙总是骗一个是一个!你太老实了。”议完事,朋友留我吃饭,我坚决拒绝了。
⑾我徒步走过了那段没有公交车的路程。我从来没有与自己的两条腿这般亲近过,从来没有觉得自己的两条腿这般有力过。(选自《百草园》)
【问题】
17.阅读全文,你认为车夫是一个怎样的人?(6分)
答:
18.“我”对车夫的思想感情发生变化,可分为四个阶段,请根据文章内容填空。(4分)
答:“我”对车夫的思想感情发生变化,可分为四个阶段:怀疑→【 】→钦佩→【 】
19.文章第⑤段中写到“心里被一种奇怪的惆怅甚至悲凉的情绪纠缠着,笼罩着”,为什么第⑦段又写到“不知怎的,我心里的惆怅和悲凉竟然了无踪影”了呢?(4分)
答:
20.第⑩段写到了朋友眼中的车夫,这样写有什么作用?(4分)
答:
21.这篇文章是用第几人称叙事的?用这一人称叙事有什么好处?(6分)
答:
【参考答案】
17.(6分)答:作者笔下的车夫是一个敢于同命运抗争的强者形象。他为人诚实守信善良,处处为他人着想;面对厄运,他自强不息,自食其力;面对生活,他乐观自信,自尊自爱,有着强烈的爱国感情。(答对一个关键词给1分,但本题得分不能超过6分)
18.(4分)答:“我”对车夫的思想感情发生变化,可分为四个阶段:怀疑→自责(怜惜、同情、怜悯)→钦佩(敬重)→感动(震撼)
19.(4分)答:开始“我”同情他,可怜他,觉得他谋生很不容易;后来在爬坡过程中,“我”看到他与命运抗争的顽强行为及乐观态度,佩服代替了同情。因此,心里的惆怅和悲凉了无踪影。
20.(4分)答:朋友眼中的车夫是一个骗子,这样写与“我”深切感受到的车夫形象形成强烈的对比,更加突出地表现了车夫体贴他人、为他人着想的优秀品质,从而增强了文章的艺术感染力。(有对比或反衬等关键词给2分)
21.(6分)答:这篇微型小说是用第一人称“我”叙事的。它的好处是:比用第三人称“他”更能增强文章的真实性,更能增强文章的艺术感染力。(每个关键词2分)
第二篇:读《独腿人生》有感
读《独腿人生》有感
《独腿人生》这篇文章令我深受感触,它是由罗伟章写成的,主角不是什么名扬海外的知名人士,而是一个车夫,一个残疾的车夫。
文章主要写了:“我”去朋友家,找了一辆人力车,坐上之后发现这个车夫原来只有一条腿!“我”被震撼了,在上坡的时候,“我”几度想要帮车夫推一下车,车夫却都拒绝了,一步一步登上了陡坡……在离朋友的高级别墅数百余米的时候,车子突然停了下来,车夫转过头不好意思的对“我”说:“我本来应该把你送拢的,可那是一幢高级别墅,往哪里去的人,至少也要坐出租,我被你朋友看见……”
不知为什么,我的心中立即涌出了怜悯、震惊、佩服的感受,让我不禁为这个断腿车夫为了生存之奋斗,坚强的面对生活、面对一切而为之震撼。这位车夫只用了一只腿,不知蹬走过多少个陡坡,为自己挣来了坦荡而快乐的生活。他这是在与自己较劲,与命运抗争,用独腿撑起了他的人生和尊严。
回头想想自己一点苦都没受过。四肢健全,却不勇于向命运做抗争,遇到一点点小事就不敢面对,哪像这位车夫,即使残疾了,还是身残志坚,为了尊严和生活,每天奔走在大街小巷里,不,是蹬走。如不是亲身体验,很难体会到这位车夫是怎样生活的。我们在生活中也同样要学习车夫那不向命运低头、坚强、乐观的精神!
第三篇:身残志坚王祥——独腿支撑人生
身残志坚大学生王祥:我愿做个幕后的“兵”
2010年09月03日 13:29:15 华龙网
重庆工商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09级汉文班学生 王祥协助指导员处理军训事宜
军训风采
九月,这是一个军训的季节。
对于大学生们来说,军训是大学乃至人生中重要的一课。
他们,在军训中体验人生,收获成长。
在众多军训学员中,我们发现了一位特殊的队员。
他,就是王祥。
因为一次意外车祸而失去左腿的王祥是重庆工商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09级汉文班的学生,积极乐观、身残志坚的他是重庆工商大学“感动校园”2009人物,由于身体的特殊原因,他不能与其他同学一样参加军训队列训练。
但是,王祥想要像正常人一样参加军训。
于是,军训营教导员谢瑞军与营长杨俊渝研究:王祥不能亲自参加军训,但可以为参加军训的师生、教官服务,便任命其为军训期间指导员助理。为此,王祥主动承担了学院军训师生的“后勤兵”职务:每天负责清点参加训练的学生人数,记录是否有同学迟到、缺席,监督军容军纪;收集各连上交的军训心得、体会,然后筛选上交学校;到勤工助学书报亭为一团四营的教官、教导员和指导员买水,并亲自送水;每天在学院办公室、勤工助学书报亭、训练场等来回跑动数次„„
王祥,用不一样的军训方式,收获了成长。
每天在烈日下站军姿虽然辛苦,但是比起不能参加军训的人来说他们就幸运多了,因为军训定将成为他们人生中的一笔宝贵财富。虽然王祥因为身体原因不能参加军训,不过每天
随团服务的工作仍然让他感到充实和快乐。他乐观地说:“我愿意做一个幕后的“兵”,为教官和师生们服务。因为我也从中体验和见证了军训的酸甜苦辣。”(覃美 邵茹波)
第四篇:独腿支起理想的风帆
独腿支起理想的风帆--占立明同志事迹介绍
(2009-03-30 17:53:15)转载 标签:
杂谈
占立明,男,1977年11月出生,浙江江山人,中共党员,1998年8月从浙江公安高等专科学校毕业参加工作,2008年7月任浙江省公安厅高速公路交通警察总队嘉兴支队直属大队副教导员。1999年7月6日在沪杭高速公路处理交通事故时,被冲进事故处理区的车辆撞伤,造成右腿高位(根部)截肢,左腿膝关节骨头缺失,四级伤残。2000年8月,在伤情基本稳定、右腿装上假肢后,他主动申请重返工作岗位,并坚持不要组织照顾,常年工作在窗口一线。8年来,他处理各类交通违法行为5万余起,没有发生一起复议和诉讼案件;《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前经手办理事故保证金1000多万元,无一差错;为支队处理各类基础数据6000余份。他在勤勤恳恳、默默无闻工作的同时,还边实践、边思考,探索总结出一套便于操作、富于创新的“五字”违法处理工作法。他多次被评为优秀党员、优秀公务员,荣立个人一等功、二等功、三等功各1次;被浙江省公安厅评为2005-2006全省优秀人民警察;当选“感动嘉兴2006最具影响力十大人物”和“2007年嘉兴首届道德模范”;2007年,被浙江省人民政府授予“省模范人民警察”称号,被共青团浙江省委、浙江省青年联合会授予“浙江青年五四奖章”;2008年,被公安部评为“全国公安机关专项治理工作先进个人”。占立明事迹先后在人民公安报、浙江日报,中央电视台、浙江电视台等媒体刊登播放。
日前,占立明同志被推荐参加了由公安部和中央电视台联合举办的第三届“我最喜爱的十大人民警察”评选活动,成为此次活动的候选人。11月18日他的事迹短片在17:30分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法治在线》栏目首播,19日6:30中央电视台1套重播,19日2:10,5:10,11:30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重播,19日下午13:20中央电视台12套重播。欢迎大家为这位身残志坚,勤奋工作,热爱生活的浙江高速交警投票。您可以登陆公安部政府网站(www.xiexiebang.comtv.com)、新浪网(www.xiexiebang.com)、等网站开设的第三届“我最喜爱的十大人民警察”网上投票专页进行事迹浏览和投票。投票截止时间为2008年12月31日。
独腿支起理想的风帆
-----占立明同志事迹介绍
飞来横祸噬右腿 坚强执著谱新曲
1999年7月6日中午,占立明在沪杭高速公路上处理一起交通事故时,一辆高速行驶的轿车突然失控闯进了事故封道区域,撞飞了封道牌,撞倒了中央护栏,锋利的护栏钢板像刀一样,将正在中央隔离带内画现场勘察图的民警占立明的右腿齐刷刷从根部割断。使一个风华正茂的青年失去了右腿,同时也意味着永远失去了作为一名高速交警开车巡逻的机会。“身体虽然残了,上不了路。但头脑还是清楚的、双手还是健全的,还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2000年8月,在伤情稍有稳定右腿装上假肢后,占立明就再三请求,要求重返工作岗位。为了照顾他的身体,支队领导先让他在窗口从事事故处理保证金的账户管理。
《道路交通安全法》出台以前,发生了交通事故,处理前要由事故责任方交押保证金,占立明就在窗口负责这类资金的进出。来到新岗位,一切都要从头学起,他不畏苦、不畏难,笨拙的手学会了点钱,看惯了交通标志的双眼学会了辨识假币。一头从肇事责任方这里收进,另一头将它支付给受害人;今天付一笔医疗费,明天付一笔丧葬费,零零碎碎,每天进出很多,有时一天进出的金额就达50多万元。这对于一个从警察专科学校毕业、学刑事侦察专业的人来说,无疑是一项新的挑战。开始的时候,就连点钞这样简单的活也要出现一些长长短短,动作慢,交款的人催促他,而越催他越乱。为了练好基本功,他利用休息时间学习点钞,一次不行再来一次,反反复复练。“腿不行了,手再不灵活一些,怎么能做好工作。”他说。很快,这双曾经是握方向盘的手,也能像银行职工一样熟练地点钞了。为了识别假币,他虚心向银行的专业人员请教,努力提高业务水平,他说:“这不是赔不赔钱的问题,而是技能不过关就不能干好工作的问题。”经过勤学苦练,他辨识假币的能力大有长进,有时停电,验钞机不能用,他就靠手摸、眼看,保证工作的顺利进行。在这个岗位的4年多时间里,他经手的资金量达1000多万元,没有出过一次差错。
2004年,《道路交通安全法》颁布实施。这时领导将占立明调到交通违法处理窗口工作。为了尽快掌握新法的内容,他利用下班时间刻苦自学,并认真做好学习笔记,深刻领会法律精神。那段时间,他妻子发现他每天回家后总在房间里转来转去,还在那里嘀嘀咕咕背着什么,有时还拿出笔来在本子上圈圈点点,连每天晚上必看的新闻节目也放弃了,甚至上床睡觉了也会冷不丁又开灯拿出本子来看。“你干吗呢?怎么又开灯?”妻子不解地问。占立明歉疚地说:“影响你了吧,我一会儿就好。”他又解释,“新法实施后,来处理违法的人一来就要问违反的是哪一条,扣分怎么扣?我要是法律不熟悉回答不出来怎么能做到准确处理?”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支队组织的《道路交通安全法》知识测试中,占立明获得了满分。
扎实的法律业务知识,使得他被民警称为支队法律专家。2007年11月12日晚,路面民警在沪杭高速公路服务区暂扣了一辆半挂车,原因是驾驶员使用假驾驶证。案件移交到占立明这儿处理。他没有简单处罚,而是先仔细进行网上查询,他发现此人已申领过机动车驾驶证,准驾车型为B2,而驾驶半挂车须持有A2驾驶证。对驾驶员如何处理他心里有了谱。驾驶员有二个违法行为——首先,他涉嫌使用伪造的机动车驾驶证;其次,如果他能够提供原来申领的驾驶证,则有驾驶与机动车驾驶证载明的准驾车型不相符合的车辆违法行为;如果原先申领的机动车驾驶证被吊销或暂扣,则是属于在驾驶证被吊销或暂扣期间驾驶机动车的违法行为,这一行为性质要严重的多。最后,在占立明的教育劝告下,驾驶员从皮包里拿出了真驾驶证,自愿接受处罚。
自从事窗口工作以来,他边实践、边思考,摸索总结出了一套便于操作、富于创新的“五字”交通违法处理工作法。一是岗位职责要认“清”。占立明说:要做好本职工作,首先要认识到自己所从事工作的岗位性质、岗位意义以及岗位责任,这样才能知道怎么干事、怎样干好事;二是违法处理要定“准”。只有违法对象、事实以及适用的法律、程序都准确无误,执法才能做到不偏不倚,实现公正、公平;三是服务群众要带“情”。占立明说:“我肢体的零部件可以是假的,但对人民群众的感情不能掺假”。接待热情一点,对待求助热心一点,服务主动一点;四是安全宣传要搞“活”。懂得换位思考、懂得言传身教、懂得依法执罚。五是后续工作要做“实”。占立明说:违法处理工作,不仅是要严格依法按程序处理违法行为,还要善于归纳总结,找出违法行为的规律,为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他重返工作岗位以来,经他处理的交通违法行为(案件)有50000多起,没有发生一起行政复议或诉讼。
执法为民显忠诚 文明公正创和谐
占立明天天面对群众,他深知自己的言行和态度代表着警察的形象,他也知道自己任何疏忽和淡漠都会给群众带来伤害。正因为这样,他对工作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对群众热情和蔼、耐心细致,他常说:“一滴水可以折射出太阳的光辉,一个窗口民警可以折射出人民警察的形象。”
有一天,一位嘉兴的驾驶人在温州超速,被电子警察摄录后到高速嘉兴支队来处理。因为人多,这位驾驶人显得很不耐烦,当轮到他时,因为等候的时间长了一点,他便火气十足地对占立明发起脾气来。占立明耐心地向他解释,可他却一点也听不进去。还对占立明进行了人身侮辱,说出一些难听的话。占立明骂不还口,继续耐心地进行违法处理。旁边的群众看不下去了,都纷纷指责这位驾驶人。占立明经常碰到这样的事,有的人违法了受到处罚,心里有气无处发,就将这股气发泄到窗口民警身上。个别不文明的就拿占立明的残疾作为发泄点,进行人身攻击。如不是他心宽,忍得住无端的指责,早就吵起来了。有一天下班回家后,妻子感到他的情绪不对,见他不停地在房间里走来走去,一个人生闷气,一问才知道,又是受到了个别人的侮辱。他总是这样,在外受了气后,回家后一个人慢慢消气。有时实在不高兴就打电话与同事聊聊天,借此调节自己的情绪。占立明说:我们在窗口做处理违法的工作,一举一动代表的是整个高速公路交警的形象,不是自己一个人的事,在窗口碰到一时不理解的群众,他们发牢骚时,还是要多忍耐,不能计较他们的态度,否则会损坏警察的形象。窗口工作也要换位思考,要多从群众的角度考虑,急他们所急,想他们所想。原高速交警嘉兴支队部位于王江泾镇,而占立明等民警的家都在嘉兴市区,有10多公里的路程。支队上下班统一安排车辆接送,过时不候。可占立明却往往因群众来处理违法而不能准时下班,开车前总是能听到同志们喊:“占立明,车子要开了。”去年8月初的一天,他刚坐上班车,有个人拿着违法处理通知书急急忙忙赶来。占立明看见后马上抬起腿,一拐一拐地下了车。车子开走了,而占立明打开了办公室的门,重新启动电脑,将这位驾驶人的违法行为处理完。他说:“驾驶人来一趟不容易,事情办不好还要再来一趟,不方便。”就这样,占立明宁可自己迟走,想办法搭另外的车或开自己的残疾人机动车回家,也不愿看到群众再跑一趟。这样的事情不知发生了多少次,有时妻子回家晚,说好让他回家做饭,却往往还是妻子先回到家烧好饭等他。
占立明认真细致地对待每一位来到窗口的人,每一个细节都很注意,让被处罚者在接受处罚时也受到教育。2005年10月的一天,一位来自义乌某客运公司的驾驶人乔某刚刚接受完违法行为的处理后,突然接到安徽老家父亲病危的消息。而此时的乔某缴纳完1000元的罚款后,赶回安徽老家的路费已不够了。占立明得知情况后二话没说掏出身上的300元钱就递了过去。占立明说:“你违法就要依法受到处罚,而你有困难我应该帮助你。”乔某非常感激。春节前夕,他来到违法处理室将这300元钱还给占立明,还说了很多感激的话,他说碰上了一个好警察,今后再也不违法了。又有一次,一位驾驶员因为再次交通违法来到窗口处理,还没等占立明开口问话,他就不好意思地说“真对不起,下次我保证守法开车!”。有一次临近下班时,占立明忽然发现窗台上有一个手包,里面有2万多元现金和多张信用卡!他不能确定是哪位粗心人遗忘的,于是通过包里的名片一一打电话联系,最后确定了皮包的主人。当失主赶到支队部看见占立明没有下班回家还在等他,感动得话都说不出来,一味要重金酬谢,结果被他婉言谢绝。
占立明说,一起交通事故带来的往往不仅是对一个人的伤害,而是对一个家庭乃至几个家庭的伤害。因此在工作中,占立明还以一名交通管理者和受害者的双重身份,给驾驶员朋友写公开信,呼吁大家遵守交通法规,并经常深入高速公路省际卡点和沿线服务区、企业、学校宣传交通安全知识和法律。
占立明就是这样,在处理交通违法时,努力做到让驾驶员心服口服,吸取教训,受到教育,最大限度地增加社会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
历尽磨难意志坚 高尚品格赢赞誉
在那次交通事故中,占立明的右腿从根部截肢,左腿也受重创。组织为了保住他的左腿,请来国内最好的专家,通过两次韧带重建手术,将他大腿外侧的筋分至膝盖,代替韧带的功能。主刀医生告诉他:“要想站起来,必须有坚强的意志。”他也很清楚,如果左腿不能康复,这辈子只能与轮椅为伴了。他不甘心,他要重新站立!由于多次手术,他的左腿膝关节重度粘连。为了锻炼关节的灵活性,他每天必须做两次牵引,每次都疼得死去活来。通过一段时间的康复训练,他的左腿能做些简单的踢伸运动了,虽然膝关节活动范围只有90度,但已具备了安装假肢的条件,重新站立已经成为可能。2000年3月,中国康复研究中心为他安装了假肢。下一道挑战就是,通过训练,让硬梆梆、冷冰冰的假肢辅助他行走——重新学走路。就象三岁的小孩学步一样,摔倒是经常的事情,截肢根部还会经常磨出血泡。想想一个七尺男儿走起路来竟然不如三岁孩子,好多次泪眼模糊了视线,但即使这样他也始终没有放弃。他告诉自己:要勇敢地站起来,立于天地之间,做个不畏艰难、不怕挫折的男子汉。经过一年的康复,他终于学会了独立行走。
但是,残疾毕竟是残疾,占立明因为少一条右腿,原本对一个正常人来说平平常常的动作对占立明却成了一件难事。比如上厕所就成了他一件非常艰难的事,他得先卸掉假肢,靠着单腿的力量支撑全身的重量,完事了再把假肢装上,上上下下一折腾,大冷的天也会冒出一身汗。所以,他最怕肚子不舒服,平时吃东西特别注意。
坐着工作,对健全人来说没有什么不舒服,但对少了一条腿的占立明来说却并不是那么舒服的。假肢是用皮带系在腰上的,一坐上椅子,假肢的上端就顶着肚子,时间一长就会痛得受不了。为了不让假肢顶着肚子,他只好坐左边半个臀部,右边拖着假肢笔直地放在地上。为保持平衡,他用报纸垫着,左边臀部高一点,右边低一点。后来他妻子给他做了一块海绵坐垫才让他稍微舒服一点。时间长了,这块10厘米厚的海绵垫子已经被磨出了一个个破洞。
刮风下雨时他就更要特别小心,稍不留神就会滑倒。有一次他到食堂吃饭,一迈步,另一只脚下空荡荡的,结果重重地摔了一跤。
但是,他凭着自强不息的精神,克服生活上的种种困难,在平凡的岗位上干出了不平凡的成绩。在他回到工作岗位后的8年多时间里,从没有因身体原因提出过任何特殊的要求,也从没有因身体有疾迟到过一次。有一年下大雪,路不好走,车子来晚了,司机看着溜滑的路,以为占立明不会准时到,不料占立明早已站在雪地里等候了,倒让司机感到有点不好意思了,“占立明,等了很长时间吧?”占立明嘿嘿一笑。他知道自己行动不便,这一天他早晨6点钟就起床,提前到小区的大门口等。雪还在下,雨伞上积了厚厚的一层,身上也都是雪花,他靠着一条腿站在雪地里等候。长年累月,无论是刮风下雨还是雪花漫天,他总是提前到达等候。他说:“不能因自己行动不便而影响其他人。”他认为应该多为集体着想,多为他人着想,不能因为自己少了一条腿而成为集体的一块“短板”。占立明夫妻都来自浙西农村,参加工作后,父母就不和他们在一起生活了。由于他平常早出晚归,加上行动不便,所有的家务活及照顾不满3岁的女儿和年老体弱的父母全落在了他妻子一个人肩上。为此,占立明感到十分歉疚和感激,他说:“如果没有她,我的生活肯定没有现在这么好。”
占立明的母亲是个淳朴善良的农村妇女,看到儿子重伤的惨状当场就晕了过去。一个大山里出来的村妇,不会说普通话,别人的话她也听不懂,语言不通使她与外界难以沟通,可她凭着对儿子的爱,在儿子受伤住院期间默默地照料他,每天给他洗脸擦身、洗衣服、做好吃的,让儿子安静地养伤。2004年3月,这位淳朴善良的母亲从嘉兴回老家途中突遭不幸,在一起交通事故中受重伤去世。噩耗传来,占立明这个坚强的男子汉全身发软,终于忍不住心中的悲痛放声大哭。为了不影响工作,他只用了几天的年休假就处理完母亲的后事赶回单位。2005年10月,占立明的父亲生病要住院,占立明没吭一声,生怕给别人添麻烦,更没有向组织提要求,而是让妻子一个人把父亲接到嘉兴住院治疗。了解他的民警都知道,在处理家庭和工作的矛盾上,他始终把工作摆在首位,舍小家,顾大家。民警说,占立明把工作当成了命,把单位当成了家。
他的家境并不富裕,但他仍热心于公益事业。他回江山探亲,从同学那儿听到一交通事故受害者的小孩陈晓峰生活困难,连学费都交不起。他连忙叫同学帮助联系,结对资助。从2007年开始至今已资助学费3000余元。今年汶川地震,占立明又交了1000元特别党费。几年来,他在单位组织的为困难民警捐款活动中累计捐款达5000元以上。他说“我虽然并不富裕,但我的今天是组织和社会给予的,‘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我要以我的实际行动来回报组织,回报社会,帮助那些需要关心的人们”。
占立明是个平凡的人,从事着平凡的工作,但他在大家的眼里却是一个不平凡的人。他锐意进取、自强不息的精神,他兢兢业业、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他耐心细致、一心为民的态度,让所有熟悉他的人敬佩。他身上所闪现出的人格魅力深深地感动着周围的领导和同志们。占立明参加工作以来,多次被评为优秀党员、优秀公务员,荣立个人一等功、二等功、三等功各1次;被浙江省公安厅评为2005-2006全省优秀人民警察;当选“感动嘉兴2006最具影响力十大人物”和“2007年嘉兴首届道德模范”;2007年,被浙江省人民政府授予“省模范人民警察”称号,被共青团浙江省委、浙江省青年联合会授予“浙江青年五四奖章”。
来源:(浙江省公安厅高速公路交警总队报)
第五篇:河南省汝阳县独腿老师孙克会的资料
河南省汝阳县独腿老师孙克会的资料
孙克会河南省汝阳县独腿老师
“独腿老师”孙克会是河南省汝阳县王坪乡孤石村小学的一名教师,从1976年开始在山沟沟教书育人,送走了学生一茬又一茬。他13岁时砍柴摔断左踝骨,因救治不及时被截肢。在姐姐的照顾和帮助下,他读完了小学、初中、高中,1976年来到孤石村小学任教,为山村教育默默奉献着„„孙克会护送孩子过桥
今年54岁的孙克会,是河南省汝阳县深山区王坪乡孤石村小学一位架着拐杖执教了36年的肢残教师。
孙克会13岁上山砍柴时,不慎摔断左踝骨,因耽误救治时间,左腿被截肢。在姐姐的关心照顾下,孙克会读完了小学、初中和高中。1976年8月,孙克会到孤石初中任教,一干就是30多年。29岁时,终于和本村一位善良、勤劳的姑娘结了婚。婚后,疾病的压力接踵向这个本来就困难的家庭袭来,妻子患病到县城住院治疗,他欠下了不少债务。
但这丝毫没有动摇孙克会献身山区教育事业的决心。他一边教学,一边坚持自学,家里
没钱,就借钱买书。1985年他获得了中等师范函授文凭,1997年通过选招,转为公办教师。
下大雨,河沟涨水,为了不耽误给学生上课,他拄着拐杖,绕道两公里多,翻山而行,一路上不知跌倒了多少次。他所教的班曾多次获乡统考第一名,他所教的课也曾被评为县优质课,他也荣获市级优秀教师、县优秀教师、县优秀班主任称号。
后来,一位好心人给他送来一辆手摇三轮车。这让孙老师省去不少耗在路途的时间,可以把更多的时间用于辅导学生上。
36年来,孙老师教过的学生有560人从孤石学校走出大山,10多名学生考上了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