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读《微习惯》有感1500字
读《微习惯》有感1500字
文 / 李 翔
微习惯,顾名思义,微小的习惯,要微小到让人发笑,不假思索就可以完成,这样人即使在体力不支、精神状态不佳的情况下仍然可以完成,这样循序渐近的养成习惯,慢慢促使大脑皮层改变,进而精进某一领域。
习惯的养成本质是自己的元认知能力(即不断认识事物、不断纠错的能力),去引导、驾驭自己情绪和本能这两匹马的过程,重复的多了,这两匹马就被驯服,人做出决策就能流畅自如,不在感到痛苦,不在犹豫不决。
大脑最抗拒的就是一下子做出巨大的改变,而细小轻微的量变是符合人性、符合大脑的运作规律的,长久以往,在方向正确的前提下,量变导致好的质变,而好的质变又强化、加深了人的兴趣和能力、这就是复利效应。新得的的东西有反过来加强原来的东西,滚雪球般让人不断进步着。
完成微习惯的过程,往往会有主动超量和习惯跟环境的联系不断增多的情况发生,这些就是习惯发生的惊喜,这些惊喜同时又是意料之中的。
微习惯充分利用了牛顿第一定律,即物体在不受外力的作用下保持匀速或静止状态,每天做一个俯卧撑,大脑在完成的过程中很容易想:“既然做了,多做几个吧。”这样就充分利用了运动的惯性,绕过了大脑不容易改变的障碍。而且做的过程,行为又会带动想法,让你灵感不断涌出。
从现在开始,结合自己的认知程度和技能水平,定下一些合理、有用且积极的微习惯吧。比如:
1.每天写作50字
2.每天记忆5个英语单词
3.每天5个俯卧撑
4.每天5个考试的知识点
5.每天站桩1分钟
…………
微习惯运作的规律是动用最少的意志力,帮助迈出一小步,而不是靠让人打鸡血般的伟大动力,动力固然非常重要,而是我们要养成好习惯,达到质的飞跃,不能依靠动力,因为动力的本质是感觉,受很多外部因素影响,飘忽不定,如荷尔蒙飙升,电影小说的刺激或是看到别人的成就而心生憧憬。这些都不足以构成我们执行力的坚固的基石,执行力必须要有微小清晰的步骤构成,一个个接地气的流程,承接着我们行动。微习惯的机理认为人每天进步一点点比一次走一大步更有意义,更符合事物发展规律和人性。
世界上大多数的事情,瞄准一个方向不断的做下去,都会产生惊人的效果,达到量变到质变的飞跃,这其中有个重要的定理在发挥作用,就是我们耳熟能详到复利效应,股神巴菲特凭借复利效应,积累了巨大的财富。
这么简单的道理,浅显易懂,为什么大部分人做不到么?关键是看不到长期和短期的辩证统一的关系,急功近利的重视短期的波动,而忽视长期的变化。
资本市场,如果注意一天的变化,会看到几十点的波动;如果注意一个周的变化,看到几百点的波动;如果注意一年的波动,会看到上千点的波动。
观察世界,短到数天的视野,会感觉信息爆炸和时尚潮流充斥在周围;数年的视野,会看到一个完整经济周期的循环、人们观念思想的变化;视野拉长到几十年,会看到行业兴衰变更和人口增长消亡;拉长到几百年,会看到国家的兴衰荣辱、文明的演变、世界战争与和平的交替进行;再拉长到上千年,会看到地理、气候的稳定、生物的进化。
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基础,哲学上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告诉我们做事要坚持,似乎没有什么了不起,细细把玩、考究会发现,这个定理对于我们观察事物、认识事物,打磨自己价值观具有重大意义。道家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以及复利效应都有异曲同工之妙。在事物没有达到质变之前就放弃,失去的不仅仅是沉没成本,还有认识、改造世界最锐利的武器――耐心。失去了它,就失去了时间这个最重要的朋友,存在于变幻莫测的空间会让你无所适从,因为你踏在时间的洪流中从未感到过成功。
-END-
第二篇:读矛盾论有感-矛盾论读后感00字范文
读矛盾论有感-矛盾论读后感2000字
《矛盾论》是毛泽东哲学代表著作。为了克服存在于中国共产党内的严重的教条主义思想而写的。以下是YJBYS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矛盾论读后感2000字_读矛盾论有感,以供大家参阅!
《矛盾论》毛泽东哲学代表著作。读矛盾论有感它是作者继《实践论》之后,为了克服存在于中国共产党内的严重的教条主义思想而写的。原是1937年7~8月在延安抗日军事政治大学所讲的《辩证法唯物论》的第三章第一节。于1952年暂收入《毛泽东选集》第二卷,再版时移入第一卷。该书运用唯物辩证法总结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斗争 的实践经验,从两种宇宙观、矛盾的普遍性、矛盾的特殊性、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矛盾诸方面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对抗在矛盾中的地位等方面,深刻地阐述了对立统一规律,发挥了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的思想。
《矛盾论》这篇哲学论文,是毛泽东为了克服存在于中国共产党内的严重的教条主义思想而写的。作为那个时代的思想指导,它不仅帮助中国的无产阶级革命走向胜利,在现今社会仍是不可多得的精神向导,具有无可替代的现实意义。这里,我着重以我个人生活经验观之。“事物的矛盾法则,即对立统一的法则,是唯物辩证法的最根本的法则。列宁说‘就本来的意义讲,辩证法是研究对象的本质自身中的矛盾。’”开篇之句,便是告诉我们,在研究这个法则时,会涉及广泛的方面以及诸多哲学问题。这正说明了毛主席的严谨:哲学论不可能随随便便几句话便能阐述清楚的,必
须综合事物的各个方面来全面看待。随后毛主席从对两种宇宙观、矛盾的普遍性、矛盾的特殊性、主要的矛盾和主要矛盾的方面、矛盾诸方面的同一性和斗争性以及斗争在矛盾中的地位这些问题的讨论最终很好的阐释了矛盾论。这其中有很多话语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首先,“当着我们研究一定事物的时候,应当去发现这两方面及其互相联结,发现一事物内部的特殊性和普遍性的两方面及其互相联结,发现一事物和它以外的许多事物的互相联结。”不认识矛盾的普遍性,就无从发现事物运动发展的普遍地原因或普遍地根据,但是,如果不研究矛盾的特殊性,就无从确定一事物不同于他事物的特殊的本质,也就无从辨别事物,区分科学研究的领域。各种物质运动形式中的矛盾,都带特殊性,其内部也都包含着本身特殊的矛盾。这种特殊的矛盾,就构成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的本质。而我们研究事物总是由认识个别的和特殊的事物,逐步
地扩大到认识一般的事物,同时相互联结,即统一辩证的看待这些矛盾,然后才有可能更进一步地进行概括工作,认识诸种事物的共同的本质。矛盾促成事物的发展,矛盾也同时为我们研究事物提供了方向。
其次,认识事物需要研究工作。不但要研究每一个大系统的物质运动形式的特殊的矛盾性及其所规定的本质,而且要研究每一个物质运动形式在其发展长途中的每一个过程的特殊的矛盾及其本质。而研究问题时,“忌带主观性、片面性和表面性”,人们需要如实地反映这些情况,而不只是片面地或表面地去看它们,认识事物的互相联系,研究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各个发展阶段上的矛盾的特殊性,不但必须在其联络上、在其总体上去看,而且必须从各个阶段中矛盾的各个方面去看。
再次,矛盾通常是分主次的,而且主次并非是绝对的。“过程发展的各个阶段中,只有一种主要的矛盾起着领导的
作用。研究任何过程,如果是存在着两个以上矛盾的复杂过程的话,就要用全力找出它的主要矛盾”并且“矛盾的主要和非主要的方面互相转化着,事物的性质也就随着起变化。”因此,研究任何过程中首先要捉住其主矛盾,这样一切问题才能迎刃而解。万千的人们,不懂得这种方法,结果如堕烟海,也就找不到解决矛盾的方法。
总的来说,事物矛盾的法则,即对立统一的法则,是自然和社会的根本法则,因而也是思维的根本法则。差异就是矛盾,无可避免。原定的计划与未知的偶然相矛盾,远大的理想和无情的现实相矛盾,繁忙的都市生活节奏和碧溪垂钓、静赏夕照的闲情也相矛盾。由《矛盾论》而引发联想,则知生活之中无处不存在着矛盾,绝对的平和与纯净只是理解上的片面与偏差,存在于理想国度之中。譬如进入大学之前总是心存侥幸,以为熬过高考之后世界或便该是一片阳光灿烂,前程无忧,然而行至今日也不
过如此,仍然需要在各种矛盾之中排解调和以求平稳生存。学业愈重与之对立的对闲适生活的渴望也愈重,一方消失后另一方也对应消减。是以甫入大学,时有空虚之感,而又不得不继续鞭策自己,在压力之中寻求动力。
第三篇:观《血战湘江》有感00字
观《血战湘江》有感2000字
观《血战湘江》有感2000字
——南宁合纵吴娟
离看《苦难辉煌》这本书已经有近一年时间了,在这一年的时间内已经很少再看这一类型的书和这一类型的电视与电影了,而昨天晚上在张业坚主任的带领下我们又一次重温了红色战争片——《血战湘江》,重温红军这支伟大的团队,在83年前付出巨大牺牲血战湘江的悲壮故事。每一次的重温都在问自己:如果生在那个年代,自己是否能够成为红军当中的一分子,是否有资格成为他们其中的一员。不断的庆幸自己生在一个和平的年代,生在一个和平的国度,”不悔生在华夏家,来世愿做华夏人”!
《血战湘江》以长征史上最惨烈的
湘江之战为背景,成功塑造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工农红军领导人在长征中不屈不挠的光辉形象,深刻揭示了”左倾”错误路线给红军造成的惨痛损失,生动再现了红军38师官兵顾全大局、勇于牺牲,奋力掩护中央红军渡过湘江,为苏维埃流尽最后一滴鲜血的大无畏精神。在这部影片中自己也有非常深的感触与体会!
一、卓越的领导人都有着极大的人格魅力,让人们心甘情愿的跟随,愿意与之一起奋斗、一起努力,甚至拼上身家性命也在所不惜,因为坚信他们能带领我们干出一翻大事业。影片开始的时候有一幕毛主席与林家父亲的对话让我印象深刻:老林作为一个裁缝道出那七千个客家兄弟为什么要跟着红军,因为家中老小都被杀害,不和红军闹革命还有什么出路?都是被逼上梁山!毛泽东所具有的压倒一切的人格魅力,让7000客家兄弟愿意生死跟随,即使老林和三个儿子都为革命捐躯了,仅留家乡、负
责传宗接代的老四依然找到毛主席,毅然选择成为一名红军英雄!因为大家坚信毛泽东能够解放全人类、建立新中国!
《如何成为优秀团队成员》第二点:认同团队的终极目标并愿意为之付出一切努力。像老林一样的红军何止千万,他们坚定自己的信念,为解放全中国不惜一切代价,付出一切努力,抛头颅洒热血!合纵创始人刘祖军导师同样具有极大的人格魅力,让我们合纵人愿意相信他、愿意跟随他,即使在这个物欲横流、利益之上的年代,大家没有工资,宁愿自己掏钱也甘愿追随!这是一种精神,这是一种信仰!相信我们的货通天下、汇通天下一定能够实现!相信我们的教育未来一定能改变世界!并且为了这些梦想愿意付出百分百的努力!
二、在团队内即使有怨言也不能传播负面言语、影响团队士气。卓越的领导人都有着极大的格局!当全军上下都拥戴毛泽东的时候,毛泽东并没有搞独裁、集中专制,而是倡导民主,极大程
度的维持党内的安定团结。一个团队要想走得长远,一定要保持团结,在顺境的时候是这样,在逆境中更应该如此!
《如何成为优秀团队成员》第五点:无负面言语,无消极行为。负面言语和消极行为,就如同病毒一样会迅速传播,影响团队的士气和整体战斗力。所以做为一名优秀团队成员,首先自己要做到,与此同时要去影响、带动身边的人,当团队成员存在负面言语和消极行为的时候,为了团队士气不受影响,我们必须予以坚决制止。只有每一位成员都做到了,团队才有凝聚力和战斗力。丢什么不能丢士气,失什么也不能失人心!
三、每个人都坚决执行上级下达的命令,即使知道自己没有任何的胜算,但仍然全力以赴的去执行。当18团的将士们知道自己要驻守阵地,以700人去对抗几万敌人的时候,没有任何人退缩;明知不敌,但仍然坚守到38团去支援,战斗到最后一个,全团无一人生还!
《如何成为优秀的团队成员》第一
点,也是军人的特质:无条件执行上级下达的指示或命令,理解的迅速执行、不理解的坚决执行。只有迅速的执行了,团队的战斗力才会提高!
四、理论学的再好,也要与实践相结合。不能单单凭理论和老的经验来做事,没有实践的检验,其理论也是空中楼阁;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再反过来验证理论体系!博古与李德就是犯了教条主义,把其它国家的革命理论生搬硬套,脱离中国实际,造成了中国红军在反围剿上的惨烈结果,以至于80000红军最后才存活下来30000多人。同样,合纵的课件再好,也要经过”学、练、讲、做”的程序,最终也要落地执行,也就是要反复进行”事上练”,增强课件的运用能力。现在我们最大的欠缺也是在对课件的灵活运用上,我们要多学习,多领悟,不断用课件来武装自己!
五、团队核心和领导要时时关注并了解自己团队的情况,对团队的一切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团队成员因为信任
才选择追随,团队的核心对团队目标一定要有准确的评估能力,确保团队成员能够顺利地完成上级交给的任务。博古与李德正是因为对目标没有准确的评估,僵化执行教条主义,下达错误的战略方针,才让红军损失惨重。做为团队核心要不断的学习,让自己有能力带领更多的人,指引他们正确的方向,如果自己能力不足就会限制团队的发展,也会辜负了团队成员对我们的信任!
看完影片,自己也在深深的反省中,反省自己为什么没有达成预期目标……真的有那么难么?比起当年红军建立新中国的时候还要困难么?说到底还是自己没有做到极致,没有全力以赴,不仅如此,在实行预期目标的过程中,还在不断的为自己设限。我们一定要清楚自己要什么,为什么而做,怎么去做,未来能走到哪里去。只有真正的想明白了,你才会活得不纠结,才会在挫折与困难到来的时候无所畏惧、奋力拼搏!
第四篇:读习惯的力量有感
读《习惯的力量》有感
亚里士多德曾说:“人的行为总是一再重复。因此,卓越不是单一的举动,而是习惯。”那什么是习惯呢?习惯是一种重复性的、无意识的日常行为规律,它往往通过对某种行为的不断重复而获得。“习惯”是飞驰的列车,惯性使人无法停步地冲向前方,前方有可能是天堂,有可能是深谷,习惯就是你的方向盘。“习惯”是潜意识的活动,就像人体各种软件的编程,一旦启动就按既定的程序演绎。
行为变为习惯,习惯养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古今中外,大凡是走向成功的各界人士,之所以能站在成功的巅峰,是因为他们都拥有良好的习惯,而良好的习惯不仅赋予了他们健康的体魄,而且赋予了他们积极进取的心理状态。这使他们在面临困难与挫折或是陷入绝境与失败时,迅速战胜一切,主宰命运走向成功。可见,一个人的习惯是一个人成功的关键因素。其实成功人士并不见得比其他人聪明,正是由于好习惯使他们变得更有教养、更有知识、更有能力;成功人士也不一定比普通人更有天赋,但是好习惯却让他们训练有素、技巧纯熟、准备充分;成功人士不一定比那些不成功者更有决心、更加努力,但是好习惯却放大了他们的决心和努力,并让他们更有效率、更具条理。
每个人都渴望成功,而成功并非机缘巧遇。很大程度上,正是不同的习惯造就了不同的人生。你的种种习惯,或使你止步不前,或使你激流勇进。
可以说,培养良好的习惯是从平庸走向卓越的关键。何谓良好的习惯呢?它是一种持之以恒的秉性,它能够修正你的不足,历练你的性格,增添你的涵养,使你牢牢把握前进途中的正确方向,从而使你超越平凡、脱颖而出。养成了良好的习惯,就如同掌握了达致目标的技巧,它将贯穿成功人生的始终。
好的习惯的力量起初看起来似乎很微弱,弱如一滴水,以致常常被人忽视。但水滴石穿,当人感觉到习惯的巨大力量时,再想改变它,可谓难矣。古训“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对此作了形象而准确的概括。
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它是成功不可或缺的催化剂;习惯的意义是宝贵的,它是人生无价的财富和资本。在我们看来,培养一个好习惯将会给你的事业和生活带来无穷的收益。培养良好的习惯不妨就从现在做起,让它带领你不断前行,收获丰盛!
第五篇:读《习惯的力量》有感
读《习惯的力量》有感
关于习惯,最常听人说的便是美国的约·凯恩斯的那句“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曾经,对这一句的理解也就停留在字面的意思上,颇有些不以为然的感觉,如今读了美国作家杰克·霍吉的《习惯的力量》,对于习惯——这个我们经常会忽略的东西感觉就有很大不同了,习惯原来真的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很多东西,甚至于最重要的——命运。
“其实,有一种比‘意志’要轻松得多的好方法,那就是让习惯性动作植根于你的潜意识。”这是本书的开篇语。由此,我想到了不少东西。“意志”亦或有自制力、自律能力的意思。以前,我从未将“意志”与习惯两者联系在一起,没想过习惯可以让我们更好的约束自己,而不用去苦守着自己的意志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我总是想着要锻炼好自己的自律能力,也就是要有坚强的意志,面对一些诱惑,如在不正确的时间看电影、小说;毫无拘束的去买零食或一些也许根本用不到的东西等等,对于这些我很努力让自己去坦然的拒绝,从而选择正确的事去做,然而结果有时并不怎么满意,往往这次做到了,下次就不尽然了,我从未想过我可以通过改变习惯而让这一切变得顺其自然。看到本书的第一句话,我豁然开朗,原来我一直在走一条虽然能到达目的地但却最为艰难的路。我想,至此之后,我是应该改变一些东西了。
书中第一章中提及空想家和行动者(Dreamer and Doer),我想一定意义上我算是一个空想家,而非一个行动者。就像书中的作者的祖父所说的“似乎不管你怎样努力,你都无法让自己去完成那些你知道自己应该完成或是可以完成的事情。”我一直是这么认为的,我将困难太过放大化,而将自己变得太过弱小,潜意识中便觉得不可完成,难以企及。这实在不是一个好现象,我想我应该学着改变,从改变习惯开始吧,做习惯的主人,让它引领你走上成功的康庄大道。现在,我也想对自己说:“等着吧,我也可以成为一个行动者,不让习惯阻止我前进的脚步。”To be a doer,I can!
“Nothing is more powerful than habit.”对于作者书中提到的这句话我深表赞同。俗语有云:“习惯成自然。”而自然而然的东西又有什么东西能撼动的了呢,换言之,习惯是任何东西都无法比拟的。对于习惯,俨然是每个人生活的一种固然规律,规律自然不会轻易就被打破。所以,由此可见,习惯是多么的重要,它体现在你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却又经常被人不经意的忽略,这才导致了太多的失败者抓头挠腮不知自己究竟败在哪里,想到这里,便又提及作者的另外的观点——对于“成功取决于天赋、智商、处事风格”一些观点,追根究底是习惯的力量在起作用。
相信没有人是不想成功的,然而并不是所有人都可以成功。而书中提到的无论是发明大王爱迪生,还是19世纪西班牙最伟大的小提琴家萨拉萨蒂,抑或是一代NBA的传奇人物拉里·伯德,无疑,他们都是令人敬仰的成功人士,而他们的成功却都因为一个因素——习惯,爱迪生的善于思考,萨拉萨蒂的勤奋练习,拉里·伯德的坚韧不拔铸就了他们的辉煌。成功不会无缘无故,在于你平时的习惯。好习惯结好果 坏习惯自然酿恶果。是选择功成名就,还是碌碌无为,我想大家都是很清楚的。由此可见,好的习惯是你改变命运的关键因素。所以,改变命运,就从培养好习惯开始吧。
改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尤其是戒掉坏习惯,培养好习惯。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无论做任何事,我们总要从最基本的开始,而要戒掉坏习惯,首先我们要进行自我评估,明白自己的坏习惯有哪些,所谓“人贵有自知之明”,只有自知了方能知道从哪里着手去改。知道了自己的坏习惯,要想改变也非一日之功,但切忌三分钟热度,一时的热情是什么也改变不了的,任何事贵在坚持,只有持之以恒,才能最终改掉坏习惯,踏出成功的第一步。与此同时,好习惯的培养也并不容易,要从小处着手,力求循序渐进,坚持到底,让好习惯成为你生活中潜意识的一部分。我们可以制定一个目标,并大声的把它说出来,努力坚持下去,用笔记下我们前进的脚步,从中汲取动力,可以和我们的伙伴互相鼓励,一起向前冲,我们有那么多的方法可以形成好的习惯,可以走向成功。所以,朋友,成功并不像我们想象中那么困难,只要你愿意改变。
“明天是空想家最‘强大’的武器;行动者的利器则是今天。”作者在最后一章的开头这样说,这让我想到一首诗:“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我们都应该明白,过去的已经过去,未来还不可预测,我们能够掌握的也只有现在。不要把任何事都寄托在明天身上,试想,你又有多少个明天可以去挥霍呢。要想做一个行动者,那么一切就从今天开始,不要再做不切实际的梦,如果你只想做一个空想家的话。
行动,行动,再行动。“Action, action, and still more action.”不自觉的,我喜欢这句话,因为一切梦想只有付诸行动才能真正实现,如果只是在脑海中想象,那么最终它也只能是一个虚幻缥缈的梦而已。现今,太多的人在等待,等待一个能实现自己梦想的时机,然而,你又有多少时间可以去等呢,如果你自己不去行动,我想,那是你自己不给上帝眷顾你的机会。行动吧,就是现在,你还在等什么?
总而言之,这本书的确是让我受益匪浅。从中我明白了,成功源于习惯,而非其他因素,我们应该学会做习惯的主人,而非习惯的奴隶,试着从一点一滴中改变那些阻碍你成功的习惯,培养自己的好习惯,最后,要注意,我们所说的一
切,从今天,从此时此刻便开始。而我,不想再做一个空想家,我会用自己的行动去努力做一个行动者。改掉坏习惯,培养好习惯,从现在开始,积极的行动,打造一个属于自己的光明未来。I believe I c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