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夜读小记散文[范文模版]
遇到一本好书,容易;但能在人生的某个阶段,遇到一本正适合自己当阶段读的书,却是需要机缘巧合的。
它像一位长者,与你对坐清谈。用不紧不慢的语调,和直抵人心的文字,将你的困惑和疑虑一一剖析开来。
似会化骨绵柔掌般地,将那个葫芦一样闷声不吭的你,融化成一汪碧色湖水,清澈、透亮;让你整个人轻盈得如同山间一抹微云,在薄纱似的月色中,氤氲不散。
已是深夜,四周寂静非常。
使用年久的冰箱发出浅浅轰鸣,这个频率听在耳中,竟有着素日不曾发觉的宁神效果。初春的风吹过窗前的花圃,玉兰的枝条与冬青树发出轻微的“沙沙”的响声。
这响声真奇妙,像一群胖嘟嘟、圆滚滚的蚕宝宝在啃食桑叶;又像是十岁那年的夏夜,妈妈在我耳边摇动着蒲扇,蒲扇是棕榈树叶子做成的,它扇动着,带着草木特有的若有似无的清香,在我耳边刮起一阵清凉的风。
这风声,和书中凝着玉一样柔光的文字,像一碗经过文火慢炖、冒着微微香气的白粥。舀一勺,慢慢放入口中,舌齿之间黏润光滑;再经由喉头滑落腹中,先是觉得妥帖,继而竟牵扯出丝丝缕缕的情愫,让人眼眶发热、感动非常。
我扭头望了一眼大大的窗户。
窗外浓墨泼洒,客厅的水晶灯晶莹剔亮,映照在窗户上,玻璃上也有了一个光华闪动的影子。在夜风的温柔中,竟似那水中明月,隐隐生出了绰约风姿。
但我不敢再看。只因那浓重的黑,引发了我许多关于鬼怪的联想。
那些长夜无聊时,泡在鬼话论坛中看的故事,此刻统统变得鲜活起来,直引得我心胆具颤。如投石入湖、弓声惊鸟,丝丝凉意从心底冒出,仿佛夏日牛饮一瓢深井水,连头发丝都带了些许湿气。
我回转身来,右腿蜷缩于沙发上,左脚着地,脚心贴服在光滑微凉的地板上,整个人往前倾下,胳膊全然放在身前沙发上,压出深深的褶窝。
一缕头发散落下来,我伸出左手将它掖在耳后。然后压住书页,右手在空白处写下了这样一篇小短文。
我一笔一划地写着。及肩散发在书页投下淡淡的影子,而我手指的细链珍珠戒指,如山间朗月,正发着莹莹幽光。
第二篇:种蒜小记优美散文
种蒜小记
十几天前,正是我们这儿种蒜的时令。看着人们忙碌着种蒜的身影,还有种的早一点的已是满地的蒜苗,活泼泼的,一颗颗鲜绿异常,像似一群幼小的孩童,叽叽喳喳。我的心不知不觉间也痒痒起来。
老爸住的两间平房和房前的小路之间正好形成一块天然的园地,有两三个平方的样子。凑周末的空闲,我先平整并掘熟土地。蒜种也不用去买,今年有好几家亲戚朋友给了不少的大蒜头。不到两个小时就完成了任务,一共种了四行,大约有一百六七十棵。按照种蒜的惯例我还浇了一遍水。
老爸近一段时间没在我这儿住,去了姐姐家,再加上这两周单位的工作繁杂忙碌,我把种下的大蒜忘记的一干二净。今晨,我去平房里拿东西,首先映入我视野的就是那一畦的翠绿,整整齐齐,像是三军仪仗队在等待首长检阅。走近仔细看,一棵苗儿也不缺,刚分开不久的叶子上沁着细微的露珠,饱透着初生生命的娇嫩和张力。我被这一畦生龙活虎的苗儿深深震撼,感叹不已,欢欣不已。这是我长时间以来没有过的特殊感情,就像男儿回乡第一眼看见自己从未见过面的孩子一样,兴奋而惊奇。
蒜苗儿我从小到大见的不计其数,可那些我都是以旁观者的身份看见的。唯独这一畦蒜苗儿是我真正的作品--掘地、平整、分瓣、播种、浇水。唯独这一畦蒜苗儿饱含着我的体力和汗水!唯独这一畦蒜苗儿寄托着我的梦想和期盼!
我似乎醒悟到一丝丝爱和美的密秘……
第三篇:湖田小记的优美散文
群山环绕着盆地,皖河从中流过,乡村公路穿过湖田的腹部,直抵天柱山后山。车子在它的腹中熙来攘往,如同一只识途的老马,左右顾盼间,是衣锦还乡时的春风得意。
湖田是天柱山后山的一部分,将它喻做一位待字闺中的少女也许有些俗气,但它骨子里的确有一种少女特有的气质,不刻意哗众取宠,于恬淡安然中隐约着一丝躁动。依山枕水的湖田在流光中坚守着一份泰然,四季交替的时候,心思也会动一下,换一换装,春青夏碧,秋来一袭霓裳,冬季白衣胜雪,千年如斯,不曾改变过什么。有时它眯着眼睛悠闲的晒着暖暖的太阳,有时它会在山涧旁幽泉边枕着一丝清凉想着馥郁的心事,有时也放纵一下自己,脸上飞起一抹抹灿烂的红霞,而在飞雪漫天的时候,它会把自己的心事珍藏起来。它也有消失的时候,暮色四合,她会消失在山间的幽暗中,弯弯山路的尽头处。
湖田人总是活在自己的故事当中,他们笃信和坚守着这方土地的灵气,曾因王母娘娘灯会兴之所至的两头雄狮翩然而舞,锣鼓声绵延不绝,不料山洪爆发,盆谷成了一片湖泊。上天有好生之德,最后王母终究垂怜众生,点狮成石,这场乐极生悲的事件终于停歇。山洪退去,湖田成了传说,人们搬到龙井谷和锣鼓冲枕溪而居,或依山盖起了房子。遇上红白喜事的时候,也敲起锣鼓,这是当地的习俗,也是对往事的缅怀。
湖田寂寞而不落魄,这是一种受时光浸润之后清绝的笃定,它是很难用语言所能形容的。我们一行人溯谷而上,一头扎进龙井冲的腹中,一条逼仄的古道一下子拉近了我与它的距离,路上的石头已磨得溜光圆滑,交错着嵩草和荆棘,留下了岁月的痕迹。这是一条不知年岁的路,如今人迹罕至,很长时间没有人走了。打猎砍柴采集成为古老湖田的记忆。在一片竹林的深处,隐约着一户人家,有着“深山藏古寺”的含蓄美,开始我并不认为这里有人居住,后来下山的时候我看到一个老年妇人提着竹篮上山,才回击着我这个山外人的偏执的思维。村主任一路走,一路为我们如数家珍的介绍板栗、翠竹、枫树,以及一些像烙印一样刻在了湖田人的心中的景点。路在一处高崖下匿迹。我忽然想起山脚处的一溪碧水,抬头间一处飞瀑兀现眼前,飞流直下,不失一种超然遗世的孤傲与俊逸洒脱。它仿佛是一位隐士,山脚目不能及,尽管站在它的脚下,仍然可望而不可即。
听村主任说,湖田人平均寿命高达78岁,是天柱山远近闻名的长寿村。站在溪涧边,蹲下,掬一捧清纯的泉水,清凉且甜,光可鉴人,内心清凉且生动。我想起了钾锌硒镁钙这些化学元素,以及网络盛传的化工污染事件,而当都市人徘徊在喝上安全水的迷茫之中时,在湖田竟唾手可得,与养生这个字眼无缝对接。在湖田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我喝上了用这山泉泡的当地的山茶,做工不是很精细,泡开后也不是很养眼,但是喝出了与众不同之处,大山的味道,这种感觉我说不上。
趁着中午的间隙,我们围在一起掼蛋,主人们忙着烧饭,招待着我们这批来自山外的客人。村主任给闲在一旁的客人热情的讲解,他将湖田发展的思路、即将架构的宏图说给我们听,脸上信心满满。满目的绿荫,田园遍铺绿意,掩饰在山水间的房子袅袅升起了炊烟,一只猫眯着眼在打着盹,两个土狗在田埂上窜来窜去,几个土鸡在屋后的竹林里啄着食,它们并未因为外人来让自己的生活秩序有所改变。这些原始而极富“土气”的场面让我沉入了记忆。如今,山外的田园和村庄大都换上了现代的盛装,而湖田依然坚持着自己的操守,寂寞着,保持着山上植物的姿态,任四季流转,任风拂过,零落成泥碾作尘,不食人间烟火,有一种恍若隔世的远,又有着一种旷世的静。
主人为我们这些客人准备了一桌子土菜,鸡猪是自家养的,蔬菜自家种的,野菜是在山上采的,新鲜的竹笋、脆嫩的蕨菜、胡萝卜丝、干豆角、刚从河里捕捞的河鱼,绝对的绿色和养生。饭后一拨人又凑在一起掼蛋,而我们禁不住李主任的热情相邀和鼓动,驱车前往锣鼓冲。
龙井冲和锣鼓冲比肩而立,从山巅汇淌成流的水穿越峡谷,最终在山麓处交汇成皖河,前山的潜河和后山的皖河依山环流,形成天柱山“两河夹一山”的独特风貌,而距离湖田村不远的乌石堰与建于潜河的吴塘堰并称为潜山的两大水利工程,一起被写进了县志,而这也让人们记住了湖田这个名字。沿着一条不甚宽阔的土路驱车颠簸,龙井冲的逼仄幽深与锣鼓冲河谷的宽阔绵长完全是两种不同的美。走在龙井冲山间古道上,那奔腾的山涧神龙见首不见尾,近在身边,又无法捕捉。锣鼓冲则不然,一进来便直入主题,将自己完全打开在游人的面前,两侧的山高崖陡,一条宽阔的山溪奔腾而下,耳边满满是震耳欲聋的水声了。望着树木被风轻抚的线条,溪岸边的房舍,被溪水冲起的白色细浪,我索性坐下,没有继续往上走。窥一斑而知全豹,虽然没有穷尽极致,但它还是触动了我的内心。
下次再来吧,也好留一念想,我这样对自己说。
第四篇:夜读有感
夜读有感
“唇不点而红,眉不画面翠,脸若银盆,眼如水杏。罕言寡语,人谓藏愚;安分随时,自云守拙”这是《红楼梦》中描写宝钗外貌、性格品行的词儿,描绘出了她的美是原生态的,不事雕啄,她的性格貌似本份,其实包藏心机。
在大观园众多的女儿中,她美貌不如晴文,风韵不如林黛玉,忠心不如袭人,却爬上了宝二奶奶的宝座。这也是有其成功秘诀的。
宝钗不仅貌美而且身体健壮,符合贾母择孙媳的身体基本要求,与娇弱的林相比,她得了“天时”。宝钗的母亲与贾母是姊妹,来往密切,日常里看戏、赏花、喝酒,活动多多,而林却是孤身一个,系人篱下,宝钗得了“地利”。人前随份、少语,这种性格,使得她的真正面目全部遮掩下来,因而在贾府上上下下她博得很好的人缘,创造出了“人和”的局面。虽说偶尔的“仕途经济”引起宝玉的不快,但在这三个方面的优势,她最终登上了宝二奶奶的宝座。
在《红楼梦>中宝钗的美是冷色调的,也映衬出了她的内心世界,她的人生目标很现实,女人就是要嫁个好丈夫,爱情算不了什么,宝二奶奶的职位重要,她的理想实现了。至于她的人生结局那则是人算不如天算。
第五篇:夜读鲁迅
夜读鲁迅
深夜死寂。孤灯夜下。翻开先生的书,就立刻触电似的严肃起来。
喜欢先生的文字,是从杂文开始的。真正的喜欢,是追根究底的。单纯而真实的喜欢,如同饮一杯茶喝一口凉水,因为我们身体的需索,所以感到愉悦。读先生的文字,要以一种严肃而严谨的态度去读。
先生的疼痛,是真正来至于骨髓里的。每一个文字,每一句兴叹,每一种情感。都不经过修饰和乔伪,赤裸裸地来,赤裸裸地走。先生的文字,透着冰凉刺骨的杀气,一种震撼心底的力量。那种感觉,仿佛从远古的历史走来。是沉睡千年的青铜剑,破土后的怒号。
一切都已然逝亡,变作空也。这时候,真正由文字产生的情感,就会自心底一点点地泛起来。血液由全身慢慢凝聚到一点,充斥的力量,要冲破血管的束缚似的。这种感觉,要在放下先生的书后很久才会渐渐平息。
兴,叹。痛,痛绝;麻,麻木;愤,愤怒。
而先生的捉笔,绝不是当下那些所谓愤青们的愤世。那是真正由灵魂发出来的愤怒。先生,以及先生的笔,也只是做了一个使者,把这一切的情感,歇斯底里地表现出来。
夜读先生的文字,我是真正的陷入。我的一切,落入先生留下的圈套。不止于我。有很多人,和我一样,落入这圈套。就做一个真正的俘虏吧。
这一种情感,在我提笔的时候,忽然发现我的叙述欲丢失了,思想凝固了。遗留下的,只是一篇拙陋的残稿。
这也罢,残就残吧。残与撼,也终是会有路走下去的。因为先生说,世界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