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学班级管理的艺术-班级管理(大全)
中学班级管理的艺术
班级管理是一门具有较强技巧性的学问,更是一门艺术。对于教师而言,该如何在实际中学习和运用这门艺术,从而实现最佳的教学效果呢?我从事班主任工作这么多年,通过探索、试验、实践,在班级管理方面,逐步摸索出一套管理艺术,使我们班级形成一种和谐的、有凝聚力的班级。
一、做一位气质高雅的班主任来影响学生。
今天我们做老师特别是当班主任的,不仅要有内在的潜质,而且也要有外在的高雅气质。我认为,注重外在形象的美不仅是个人的需要,也是工作的需要,职业的需要。学生心目中的教师的形象:“长得一表人才,头发剪得长短适宜,金丝眼镜灵巧地搭在鼻梁上,衣着靓而不艳,嘴角一扬,暖暖的一笑如沐浴阳光,一副儒雅之气。……”学生讨厌什么形象的老师?“一脸俨然,穿着却随便得很,一头乱蓬蓬的稻草发,有几撮俏皮地竖起来偷窥外面的世界,圆圆的眼镜儿后露出威严的目光,发怒时声大如洪钟,通常情况为雷声大,雨点小,无须害怕……”我曾花了一些时间对一些班级进行观察,发现了这样的现象:凡是班主任比较注重自己的仪表,衣着得体,言行举止文明,他们带的那个班的学生也显得更干净整洁有精神。反之,如果一位班主任不修边幅,甚至邋里邋遢,那么他所带的班级学生也可能衣冠不整,甚至整个教室的环境也乱糟糟,脏兮兮的。所以,我总是衣着整齐、精神百倍地出现在学生面前,以最好的精神状态和最儒雅的气质影响学生。
二、班级管理实施“法治”
早在一个多世纪以前,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就曾说过:“一个蹩脚的教师是将现成的真理奉送给学生,而一个优秀的教师则是引导学生自己去寻得真理。”为此,我们在教育管理上应摒弃“人治”而采用“法治”——此“法”指的是“约法三章”之“法”,是经过班集体讨论后达成共识,每个成员都必须遵守的“公约”.大家按“约”办事!尤其是要设定“惩罚教育”公约!谁违约谁受罚,心服口服!人格平等,尊严相当,让“班荣我荣”、“我辱班辱”的荣辱观植根于每个学生心中。记得我初当这个班的班主任时,班级卫生状况很差,经观察,问题主要在于孩子们的环境意识不强,有爱吃零食的习惯。所以,我开班会进行“吃零食好不好”的辩论,在大家都意识到吃零食带来的不良影响后制定班规,自觉遵守,彻底改变了班级卫生脏、乱、差的现象。
三、班级管理“刚柔并济”
一个有威信的班主任,首先会巧妙运用“刚性原则”来立威——用约法三章中的“惩罚教育”作为“班威”来治理班级。这里的“惩罚教育”不是体罚,而是根源于制度的遵章办事,是合理合法的“法治”,在班级管理中,刚性管理是严格要求、严格管理。“惩罚”要惩之有理,惩之有情,惩之有度,惩之有恒,惩而不苛。有了这条惩罚的“红线”,会使班级很快进入良性循环!大家遵守约定的游戏规则,一切将井然有序。其次,他还要会“柔性管理”.“柔”就要使学生感受到班级里的温暖和亲情。而要形成这样的氛围,班主任就要用情去开展工作,巧用五“相”:一是从第一天与学生接触开始就要亲切“相迎”,以平等、民主、和蔼、和谐与微笑的姿态迎接每一个学生,一视同仁地接待他们;二是真诚“相识”,在亲切相迎后,班主任应以快速相识法认识班里每位学生;三是无私“相交”,在“相迎”“相识”以后,班主任应主动向全班同学做自我介绍,一句话,就是把心交给学生,把底亮给学生;四是无间“相知”,在这一阶段,师生关系应该已经密切无间,无话不谈了。最后是依依“相送”.四、大胆任用干部,及时“搭台”,适时“补台”
班级管理成功与否,关键是如何运用好班长和班委一班人,这也是一门艺术。大多数班干部都是经过“擂台”初步竞选后,再经过一段时间的考察、考验、民意检测、评选而产生的。他们有扎实的群众基础,也有较好的工作能力,各方面都比较优秀。有的班主任由于求好心切,办事往往事必躬亲,结果筋疲力尽,效果不佳。有经验的班主任,首先是不“占台”,推行班干部责任制,给班干部搭好“舞台”,为他们提供一个可以充分发挥才能的环境。其次,对班长更是以诚相待,满怀热诚地把他请上台,大胆地让他唱主角,演重头戏。在舞台上,班主任主动热诚撑腰,关心班干部的学习成绩,使他们在台上有实力,说话有底气,做事腰杆硬,站在台上有威信。
但是班干部毕竟是学生,由于年龄、经验、能力等原因,在工作中难免出现失误或疏漏,面对这种情况,有经验、有修养的班主任会怎么办呢?他们此时决不会批评、埋怨或者推卸责任,“晒台”甚至于“拆台”,让班长“冷场”.相反,他们会积极“补台”,有的放矢地“补”或“暗补”,当班干部在工作中出现失误或陷入僵局时,班主任以冷静、间接、含蓄、不直接为他人觉察的方式,在非对抗的情况下为其弥补或挽回工作中所造成的负面影响,主动承担事情的责任。如此精心扶持,有利于班干部在管理班级的过程中,全面锻炼和发展自己的能力,使他们在今后的工作实践中日趋成熟老练。
五、加强对所谓双差生的“热情引导”
作为班主任平时工作中最棘手、最怕的莫过于遇到对什么事都无所谓的“双差生”,这些孩子通常被一下人认为无可救药,其实,他们并不是真正的无可救药,面对他们时,首先,要心疼,不要头疼。心疼才会对他们产生亲近、体贴、爱护和关怀的感情,消除他们的疑虑,取得他们的信任,方可敞开他们的心灵向老师吐露真情。心疼,才会对他们细致观察,把握住他们的思想活动的脉搏,做好因势利导、防微杜渐的工作,发挥其潜在能力,激励向上精神。其次,要说服,不要压服。这些孩子往往性格倔强,不容易轻易服输,面对这些孩子,我们只有耐心再耐心,彻底做好思想工作,充分认识自己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使其慢慢走向正确的轨道;第三,是要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逐步放大成为其自信的基础。在自信的基础上逐步成为一名优秀的孩子。第四点,也是极为重要的一点,就是创设机会,搭建舞台,给他们发挥特长、展露才华、重树形象的机会。
六、褒抑相间,使优秀孩子永葆进取活力。
一些优秀的孩子,因其在各方面的优势很可能形成优越感,从而导致骄傲自满,所以对待这些孩子要褒抑相间,严格要求,使其骄傲自满的情绪消灭在萌芽状态,同时,为了避免出现了打击其积极性的现象,我们还要不断激励,使其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永葆其积极进取的活力。
用爱心撑起一片无雨的天空,架起一座无形的桥梁;用真情与学生交朋友。以爱为本,爱生以真,爱生以德,以爱心点燃学生的智慧火花。对班级做到“管理定法,管无定法”,我相信我们的班级管理会多开优秀之花,多结丰硕之果。
第二篇:中学班级管理
班级常规管理
一、班级常规管理概述
(一)班级常规管理的含义
班级常规,简称“班规”,是指由班主任引导、学生参与,根据《学生守则》、《学生行为规范》和本班奋斗目标而制定的,要求全体成员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或行动准则;是为保证班级正常的秩序,根据对班级工作客观规律的认识而制定的在一定条件下保持不变的规矩1。班级常规管理包括班级常规制度建设、班级学习、活动、生活等方面的管理。班级常规是班级学生的行动指南,建立一套相对稳定的、为班级学生认同的行为规则,能够使学生知道自己应该如何行为,对学生具有规范行为的作用,也能保持班级秩序,使教学与学生生活正常发展,培养出一种良好的班风。
班级常规管理就是引导学生认识班级常规、了解班级常规,并切实遵守班级常规。班级常规管理是一门“潜在课程”,能够在潜移默化中教育影响学生,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通过常规管理,可以使学生将认知的常规内化成持久的态度,并表现在外部行为上,直至成为习惯化的行为方式与稳定的个性心理特征。班级常规管理的质量和水平,还直接影响到班级的风气、凝聚力和学生学习的质量,同时对学生的心理发展也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二)班级常规管理的特点
班级常规作为班级活动的规范,有些形诸文字,以公约的形式出现;有些虽无文字,却明显地为大家所认同。它的主要特点为:
1.养成教育性
在同一个班级中成长的青少年,其生理和心理都经历着从不成熟逐渐走向成熟的过程。在班级常规管理的过程中,可以使他们逐渐养成自我调节与自我监督的习惯,从而把集体的规范内化为自身的个性品质和行为习惯。
2.规范明确性
规范性主要体现在健全的规章制度和具体明确的行为规范方面。它要求班级全体成员的思想品德合乎社会的道德规范,各项工作和学习生活合乎学校的科学管理规范,行为举止合乎社会文明行为规范,言谈措辞合乎健康的言语规范,班级建设合乎育人环境规范等。
3、相对稳定性
班级常规是具有制度性特征的规则,一旦形成和建立起来,便会在相当一段时间内保持不变。这种相对稳定性有利于保持班级正常的秩序。如果经常地、随意地改变班级常规的内容,不仅会影响班级的正常秩序,而且也会破坏班级常规本身的建设。
(三)班级常规管理的目的 1谌启标.班级管理与班主任工作[M].福建教育出版社,2007年8月版
1、维持秩序
这是班级常规管理最基本的目的。在学习历程中,有了良好的秩序,教师可以专心教学,学生可以安心学习,班级的各项活动才能有条不紊的进行。
2、培养习惯
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班级常规管理的又一目的。学生在认识、了解并遵守班级常规的过程中,经过服从、顺从,最终将班级常规内化为个性品质的一部分;或者由开始的被动遵守变为日后的主动、积极的执行,成为其行为习惯。常规管理的目的之一就是让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与生活习惯。
3、激发兴趣
班级常规管理的实施,可以形成和谐、积极的班级情境,可以逐步诱导学生、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投入学习活动之中。
4、发展自律
班级常规管理,虽然始于他律,但终极目标则在于引导学生学会自律。班级常规管理制度一旦确定,就会在班级学生的活动中做为基本的行为规范加以贯彻,学生在遵守规范中,通过外部强化、自我体验、相互学习,会逐渐的将这些规范内化为一种自我约束的行为准则,并在班级活动中自觉的加以遵守。因此,通过班级常规管理,可以培养学生自动自发、自尊自爱,从而达到自律与自我管理的目的。
二、中学班级常规的制定与实施
(一)班级常规制定的原则
1.共同制定原则
学生必须与老师共同负担建立班规的责任。一般人对经自已协助、参与所建立的班规,通常会认为比较合理,也会较乐于去遵守。班级常规是确保学生的学习和各项活动顺利完成最为基本的行为规范。常规制定本身就是一种教育过程,学生会因积极的参与,更加深刻的理解班级常规的意义,感受到自己是制度制订的主人,更加珍惜和遵守。因此,班级常规必须经过师生共同参与、讨论,方可制定。
2.可行性原则
班级常规的可行性有两层含义。一是班级常规中提出的要求和规定,应符合班级的实际,适应学生发展的年龄特点,这样才能使班级常规发挥其应有的效能。二是班级常规不仅提出纪律要求,还应附有相应的执行措施,使学生明确“违反了怎么办”,便于监督检查。
3.教育性原则
学生是班级建设和自我发展的主人,班级常规的制定,既要从管理角度出发,更要从教育需要出发,渗透教育目标,发挥班级常规的教育功能。因此,班级常规执行中以学生的自我教育为主要手段,班主任不能以班级常规去压制学生,而应主动的提醒、督促学生,让他们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他们良好的实际行动维护集体利益。
4.正强化原则
班级常规执行中,其主要的约束对象是学生,根据行为主义心理学的研究,积极正面的强化比较容易为大家所接纳,而且行为指向明确,容易遵守。实际上,纠正错误行为的最好方法就是告诉学生怎样做才是对的。
5.公开性原则
班级常规的主要内容必须公开,必须用大字写在纸上并贴在教室显眼的地方,使学生、教师都能看到,并能定期的提出来检讨。当学生有违规行为发生时,教师要能明确指出违反的是哪一条规则,如有必要,提出来讨论,可增加学生的记忆。
6.简洁性原则
班级常规的表述应清晰、简明扼要,突出所要规范的内容,强调应有的行为,切忌冗长的说明,模棱两可的表达,否则容易产生认识上的歧义,导致不良的运行结果。此外,简洁性的班级常规也容易让大家理解和记忆。
总之,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将班级常规管理转化为一种民主参与的班级运行机制。
(二)班级常规实施的过程
班级常规订立之后,最重要的是执行。在开始阶段可以给学生较大的弹性空间与时间,时时提醒示范,让学生尽早熟悉班规,定期检讨,彻底执行并激励学生正向行为,改正缺失行为,在班规养成后,和学生及家长共同分享学习成果。班级常规的实施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1.试行阶段
在这个阶段,要充分了解并研讨和制定奖惩标准,做好舆论宣传和思想教育工作;同时对于所制定的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的强化要奖励与惩罚并举,重在鼓励学生的成长和提高;要注意观察规约的可行性,必要时加以修正。
2.切实执行阶段
这是班级常规实施的中心环节。班主任引导班干部和学生定时进行执行行为表现的自我检查;切实记录学生的进步与积极表现,掌握契机,立即回馈,及时鼓励;对制度的执行态度要公正公平合理;肯定与激励学生的正向行为,拒斥与削弱不当行为;注意以正强化为主,重在保障教学秩序和促进学生成长;建立荣誉制度,培养自尊与荣誉感,增强凝聚力。
3.总结反馈阶段
(1)汇总成果。将个人及小组的行为表现累计,制作图表,可以清晰地呈献学生前后的行为表现,及应加强改进的部分,激发学生超越上一周成绩。
(2)公布结果。公布图表、回馈成果每周或每次定期考查前公布图表,师生共同回顾这段时间的表现,明确指出学生进步及应改进事项,学生从图表中可以和过去的成就比较改进,或与其它组别良性竞争,能够有效刺激增强,提高努力的动机。
(3)肯定与激励学生的正向行为。班主任应该对学生的正向行为进行正强化,对不当行为进行惩罚与削弱。班主任应该肯定与激励学生表现合乎规范的行为,并提示学生如何去做,以改正不当行为。教师如果将主要精力放在指正学生的错误行为,而没有引导学生该如何做,班级秩序反而容易陷入更难掌握的情境。
(4)及时反馈。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强化理论表明,无论是正向或负面的行为,掌握时效,立即反馈,能使好的行为重复而持续出现,不好的行为也能及时纠正。
(5)提出不良行为的改进期望。小组表现是否良好和小组成员特质有很大的关系。当小组的团体表现不佳时,可让小组成员相互交换意见,提出改进方法,或重新安排座位,使表现差的同学旁边有表现良好的同学给予示范与提示,以便改进;也可以安排时机,让小组间相互讨论,观摩学习。个人表现差的,可挑选2~3名,将未做到的项目及次数列出,制成期望表贴在联络簿,请家长一同配合管理改进。
(6)联系家长,形成教育合力。学生的成就无论正面或负面,教师可透过学生向家长联系,或将成就图表告知家长,或请家长到校分享荣誉,让家长明了学生在校的学习过程及进步情形。
班主任要善于将社会生活内容转化为建设班级的有利资源。例如,年终的学生评优颁奖活动,有的班主任以为无非就是发张奖状,怎么发不行?可以开会发,也可以课下发,可以由教师发也可以随便找学生发,但是怎么使发奖状的过程变成一次有教育意义的班级活动,却需要班主任的精心策划。有一位班主任就将每年期终的颁奖活动得异常搞热闹、隆重,让学生记忆深刻。这位班主任郑重地把所有家长请到班里,在精彩回顾、总结汇报等环节过后,就是学生和家长最兴奋也最紧张的时刻——颁奖仪式。班长洪亮地宣读优秀学生名单,老师庄重地朗诵精彩的颁奖词,获奖学生牵着手家长的手,伴随着激昂的音乐走上领奖台。学生灿烂的笑容、家长激动的表情、老师真心的祝福交织成一幅感人的画面,常常让学生和家长热泪盈眶。这些意想不到的效果,源于班级常规管理模式的改变。
(三)中学班级常规管理的原则和策略
1.处理好“管”与“理”的关系,以学生自我教育为主
有学者提出,班级管理既要有管,更要有理,如何处理“管”与“理”的关系,是衡量一个班主任是否优秀的重要标志3。“管”就是要求、规范、约束、评判、督促;“理”就是思考、研究、尝试、引导、完善,进而升华为感染、熏陶、激励、唤醒、鼓舞。班主任尤其要具有科学的思维。“管”的侧重点在依靠权威推动别人,而“理”的侧重点在依靠思考改变自己。“管”体现着班主任的态度和魄力,而“理”体现着班主任的智慧和能力。一个优秀的班主任,要追求“管”与“理”的有机融合。
如此看来,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没有必要事无巨细,自始至终地“盯”着学生。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关键还要靠他们自己,因为学生是自我锻炼、自我教育的主体。所以,班级的规章制度,应该让学生自己来制订,如“劳动岗位责任制”的制订,可以让学生根据班级人数设立相应的劳动岗位,每位学生再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然后对照学2 42 郑立平.在成长中享受班主任特有的幸福[J].班主任之友,2009年08期第9~13页王建富,夏永华.自我教育,自我发展---初中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J].班主任之友,2002年08期第12~
生在校《一日常规》等规章要求,让学生自行制订岗位要求。学生参与班级规章制度的制订,参与班级管理,既能表现自己的意愿和聪明才干,锻炼自己的能力,唤起对学校、班级的责任感和荣誉感,又能在自我锻炼中有意识地按自己制订的目标、规章要求执行。学生在自我锻炼过程中,自主、自觉、自律等意识得以培养,并促进了爱劳动、爱集体等良好习惯的养成。
2.在班级活动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班级活动中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得其主体意识进一步强化,自我教育能力进一步增强。比如班会由学生自己组织,班会的主题由班干结合班级实际情况自己拟定5。例如,有个一班级在过教师节时,将班会的主题定为“学会与老师交朋友”,主要内容为指导同学们学会与老师和睦相处,达到了融洽师生关系的目的。期中考试后,学生成绩不理想、情绪低落、内心苦闷时,将“战胜自我,超越自我”作为班会的主题,指导同学们采取自我鼓励、自我命令、自我暗示、自我释放等手段进行自我教育,使他们逐步养成克服困难、坚定信心、持之以恒、自我调节等良好习惯。
3.民主管理,让学生做班级管理的主体
学生学习、生活在自己的班级中,对同学和班级事务最有发言权。比如,在班干、科代表、组长等职务的选举上,可以采用自荐与民主选举相结合的形式。首先产生班长,再由班长组织全班同学选取其它班干、各科代表、小组长,每个参加竞选的学生都要先选取自己的职位,再发表演讲,陈述自己竞选该职位的理由和上任后拟采取的措施等,然后由全班学生民主投票选举各职务人员。这样做,培养了他们的民主意识与精神,并充分调动了每个学生的积极性,使班级常规管理健康向前发展。
4.班级规范要少而精,并彻底执行
良班级规范不能过多,要依据教学秩序和班集体建设的需要而设立,要少而精,符合最优化原则,有利于提高工作质量,促进学生成长,也便于学生掌握和遵守。习惯与常规的养成,最怕虎头蛇尾。在常规执行的过程,班主任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师的坚持才能给学生明确的指引,并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
5.要以正面的行为引导为主
在班级常规管理过程中,要以鼓励为主,明确告知学生应该如何遵守与执行班级常规,这样才有利于学生提高遵守的自觉性,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与常规秩序。
班级常规学生最易违反,如果班主任以警察抓小偷的心态来经营它,往往事倍功半,效果不彰,极易遭受学生的反抗。如果能扬善于公堂,归过于私室;在学生的表现中欣赏其善良、正向的一面,忽略其缺点,并常给予鼓励,必能激发学生的自信心与荣誉心。在管理中需要奖惩交相运用,在鼓励多,惩罚少的原则下,因势利导。
6.班主任要学会“解放自己” 55王建富,夏永华.自我教育,自我发展---初中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J].班主任之友,2002年08期第12~
有研究者认为,在教育管理中学校领导要解放班主任,班主任自己也要有意识的“解放自己”6。班主任最基本、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学生思想教育和班级常规管理,但同时要明确自己的使命是塑造灵魂,自己的身份是学生思想的引路人,而非管制学生。因此,班主任不应以日常繁杂事务为主,而应以教育科研为主。班主任随时以科研的态度来对待自己的每一项工作,把自己所带的班级当作自己的教育科研基地。要根据实际情况善于提出科研课题,并紧紧围绕课题去思考与实践,这样才能有更大的收获。班主任在班级常规管理中应该变个人权威为集体意志。有的班主任在工作中事无巨细,只要是班级的事情都要亲自过问,对什么事都不放心,过分注重自己的个人权威。然而,由于集体意志并未形成,班主任往往感到力不从心,精神疲惫。班主任只有将个人权威通过班级舆论、班级法规转变为集体的意志,使班级由“我的”(班主任个人)变为“我们的”(学生集体),这样,班级凝聚力才会形成,班主任的工作才容易开展。班主任应该相信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把一个班级的重担让全班同学共同分担,为学生提供自我教育与管理的机会,而不是“手把手地教”。具体的说,在班级常规管理中班主任要分清哪些工作是自己义不容辞的事,哪些则仅仅需要自己当参谋、出主意。若班主任一人“兼任”文娱委员、生活保姆、教导主任等等,则往往会疲惫不堪,但工作效率不高。另外,即使对属于班主任分内之责的班级常规管理与各种事务,班主任也不应该一手包办,而应放手让学生学会自己管理和处理班级事务。需要注意的是,班级常规管理不能仅仅依靠几个班干部,而是要引导学生制订出班级规范,以制度的形式来保证每一位学生都有参与班级管理的权利与义务,同时每一个人(包括班主任)都受到班集体的监督。最终实现,变以“人”(班主任)治班为以“法”(班级规范)治班,使学生真正成为集体的主人。这样,班主任才能有更多的间找学生谈心,深入学生心灵,研究学生思想,把学生的思想工作做得更细、更好,并且有充沛的精力结合一个班的教育实践,思考、探索教育改革,进行教育实验。
老师与学生的人格特质、价值观是多种多样的,所以在班级经营管理中没有模版可遵循。因此,班主任应具备反省思考的能力,根据环境的变化,不断调整管理方式和策略。不要套用以前的经验,以一成不变的方式对待学生,要能体会学生的感受,接纳学生的心声,随时作弹性的调整。
第三篇:班级管理的艺术
浅谈班级管理艺术
青山中学 梁冰
班级是学校的细胞,它既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单位,也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基层集体,班不好带,管理学生难,已成眼下许多教师的普遍的心声,究其根源,一方面,由于信息载体的日益增多,学生获得知识已不仅仅局限于课堂,教师“无所不能”“无所不知”的传统权威正受到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另一方面,学生自身“人格化”意识日益增强,要求教育者必须“目中有人”,讲求艺术。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教育者、指导者、又处于班集体之中。班主任与同学之间,同学与同学之间,同学与班干部之间,要建立情感、进行信息交流。班干部成为班集体的组织核心,班级管理的决策是在班主任指导下,通过班干部组织同学讨论作出并得到认同。而最重要的是师生之间要建立民主平等的关系。如何在教育教学中做好班级管理工作,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班级管理经验,谈一下自己的拙见。
一、要树立起班主任的威信
威信是学生的一种心理反应,是令学生信服,让学生自愿接受某种管理说教的一种积极的情感,它也是我们教师本身具有的,全面素质的综合体现,是学生发之内心的一种对老师的尊敬和信服,它具有较强的感召力。威信与威严不同,威信体现的是一种信,而威严体现的是一种严,有信自然生威,有威不一定有信。威严让学生敬而远之,而威信使学生亲而近之。威信主要是通过班主任的人格魄力、教学能力、知识基础、教育艺术等方面,让学生敬佩以至于赢得学生的信任和尊重。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上好第一节班会课。人与人第一次交往中给人留下的印象,在对方的头脑中形成并占据着主导地位,这种效应被称为“第一印象效应”。班主任跟学生第一次打交道,“第一印象效应”也同样显著。班主任跟学生在班上第一次见面打交道是第一节班会课。要让学生服你,树立起你的威信,上好第一节班会课课,给学生第一个好印象.接下来的事就容易做了。上好第一节班会课要做到以下几点:做好课前准备,做到从多方面渠道了解班上的每一位学生,在班会上能点出学生的名字;注意教师个人形象,为人师表,着装、发型等要得体、大方;灵活应用各种方式引入第一节班会课的内容,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二是从心理上战胜学生。走进教室,面对几十双眼睛,首先要有底气,要知道,不是你怕学生,而是学生怕你。在与学生的对视中要信心十足,不可以有目光的躲闪,因为你是教师,在战略上你要藐视他们。三是班主任要以身作则、身教重于言教。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要求班主任以身作则:即使很小的方面,如顺手捡起地下的一张纸,教室地不干净,拿起墩布擦干净等生活小事做起,学生也会跟着班主任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最主要的“要言而有信,言而有度,言必行,行必果”。只有这样才能在学生心中树立良好的形象,建立起崇高的威信。所以,当我要求学生做到时,我总是要求自己首先做到。如我要求学生不迟到,我就会在学生到校之前到;比如,要求学生每天早上七点十分到校,自己就得每天提早到教室;我要求学生按时交作业,我就一定会按时批改完作业。做不到的事就不说,说到就一定要做到。老师的这种示范表率作用在学生的身上会转化为一种巨大的教育动力,这样班主任就能在学生中享有崇高的威信。
二、要建立班级管理的目标
确立班级管理的正确目标,是实现学生班级管理的基本条件。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这里班集体的共同奋斗目标,是集体的理想和前进的方向,在一个良好的集体中,奋斗目标会形成强大的凝聚力。作为班级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我和班干部共同商量,结合实际制定出本班的奋斗目标是:“学习上,尽我所能;纪律上,我所能尽;生活上,我尽所能。”在实现奋斗目标的过程中,充分发挥每一个班级成员的自主性,一切“从我做起”。为了配合奋斗目标的实现,我和同学们一起又制定了“班级一日常规”,主要涉及三个核心内容:早起半小时内作好学习准备;上课抓好学习、课间抓好休息;晚睡前结束所有任务。使得整个目标实现过程成为“自我教育和提高”的过程。让学生从自律中体验自我奋斗的快乐和幸福,从而形成他们强烈的责任感。
三、各班委分工要明确,责任要到人
班干部既是班级的骨干力量,也是班主任的得力助手,首先,班干部能带好头,能为班风.学风建起到积极促进作用,对培养学生集体观念和养成良好习惯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魏书生的班主任工作讲究方法,他经常说这样一句话“班级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责任到人” 这一观点我非常的赞成。我对各班委进行分工明确,责任到人。班上的每一件事都有人负责。而且制定出各班委责任条例,要求各班委负起各自责任,认认真真的做好。对班委严格要求分工明确责任到人,才能够锻炼各班委的能力,看看每个班委能否发挥潜力,处理问题有没方法,工作是否灵活,同时也摆脱了同学们吃大锅饭的局面。任何事情都有人负责,班主任工作得心应手,而且只起提醒指导作用。
四、师生间要建立情感 一是要关爱每一个学生。班主任对学生的爱,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是一种严慈相济的博爱。由于学生所处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的思维方式不同,每个班级都会存在一些学困生,违纪生。特别是农村中学的一些留守生,父母在外打工,更加要多关心。多一点时间和学生交谈,和学生关系融恰。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每一个学生都非常在乎老师对他的感觉,一句发自内心的赞美,可以让学生兴奋无比;一句严厉的批评,可以让学生茶饭不思。一个不经意的举动,可能带给学生的是一种全新的感触。从这一角度出发,我们完全可以利用学生的这种情感,多给学生以关爱,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当学困生有了点滴的进步,我都会及时给予鼓励,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句话的表扬。我们班上有位同学平时都不能按时完成作业,经常要学习委员督促,有次他能按时交,我及时的表扬他,说:“这次你有进步了,作业还做得很好,希望下次能断续发扬”。这位同学满脸高兴。后来这位学生一直都能按时完成作业。记得有一次模拟,我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对每一位学生的情况都进行了详细的记录。其中找了一位差生进行了谈话,给他进行了分析,并详细的指出了他存在的问题。这位差生当时非常感动。跟我讲了一句,谢谢老师。当时我也不在意。后来一想,原来学生都希望自己能受到老师的重视。后来我又跟那位学生交谈了几次。自从那时起,他在上课的时候都能认真听,作业都能及时完成。成绩有着比较大的提高。从此,我就注重关心每一位学生,不能乎视任一学生。平时都叫学生帮拿一些器材,跟学生拉近距离,能使学生感觉到自己能被老师重视。当学生遇到心烦的事时,我会成为他忠实的听众和不错的谋划者,让学生觉得我是一个能让他信任的人。
二是多给学生一些赞许,无论在哪些方面,尽量去挖掘学生们身上的优点,鼓励他们的信心,并给以赞许式的肯定。“优点单”就是一个很好的措施,使每个学生看到了老师与身边同学的评价,自己恍然大悟,原来自己还有这么多本事没有发挥出来,我也能行。记得我现所教的学生当中有一叫覃福广的学生,他在课堂上从来没认真听过一节课。人是非常聪明。喜欢在课堂上捣乱,爱做小动作,所有的老师都对他有意见。有一次我见到他在下面摆弄他的小制作。我走下去见到他的小制作做得很好,不是没收而是就夸奖了他,你的小制作做得很好,如果能在课外教一下班上的同学,就更好了。你如果能够上课认真一点,将来会更好的,好好加油。后来这位学生上课时就认真的听课了,而且还帮同学做各种小制作。三是要保护学生的自尊心。教师应该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向上的心理氛围,保护好学生的自尊心,这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学生,特别是后进学生进步的一个前提。
所谓的自尊心,是指自己尊重自己,不向别人卑躬屈膝,也不允许别人歧视、侮辱自己的一种心理状态。它与羞耻心密切相关,即会因遭别人羞辱而愤怒,也会因自身不良言行而自责。它是人的自我意识的表现,并以特定方式指导着人们的行动。当自尊心使人去合理的维护自己的尊严、克服各种困难和人生弱点时,它就会对社会起积极作用。因此,班主任要有意识地保护学生的自尊心,把自尊心引导为自我教育,防止向虚荣心方向发展,这样学生就容易接接受受老师的意见,教育才能取得成功。
我们班中曾多次出现过丢失东西现象,今天有人丢笔,明天有人丢钱。我班学生李某将50元钱放在自己的枕头下被偷。而怀疑的对象是集中在几个学生身上,目标越来越小,经过多方查证最后落在××身上。怎么办呢?万一他不承认呢?趁其他同学不在时我单独将他叫进没有人的办公室,我眼睛直望着他,问他知不知道我叫他来干什么,他马上将目光转向其他地方说不知道。这时我十有八九知道就是他拿的了。但是我没有直接叫他把钱拿出来,我先从他的优点谈起,告诉他其实自己是一个非常聪明的孩子,很有发展前途,只要自己不违法乱纪,走正道,你一生会找到很多钱,如果因为这点小事执迷不悟,慢慢发展下去,很有可能会毁掉自己,那你太划不来了,老师只能为你感到惋惜。其实改掉坏习惯有时需要付出艰苦的努力,我希望你今后尽量克制自己,一定不要再干这种傻事,如果你用了些,就把剩下的钱拿出来,如果你确实有困难,老师也可以帮助你,也可以将钱给你还上。但是我希望你一定要从中吸取教训,要知道这种事传出去,多么不好,老师是经过了充分调查了的,也给了你机会的,并且老师也会给你保密的,希望你好好想想。一番话激励了他的羞耻心和自尊心,他向我承认了自己的错误。事后该同学将钱主动交给了我。直到初中毕业,他都没有发生类似的现象。试想:如果当时我不留情面,当着学生的面粗暴指责,伤害其自尊心,结果又会怎样呢?可能是别人对他的歧视,他对别人的仇视,破罐子破摔,他的人生将是另一条道路。
与家长交流时,也要保护学生的自尊心,有时我还要做了一些善意的谎言。我班有个学生叫王小明,爱吃零食,爱骗家长的钱。一天在街上,这位学生的家长碰见我,就喊“梁老师,你现在好点了吗?前几天我家那小鬼还向我要了几十元钱,说要去看望您呢,我还以为他又是骗我”。我一听,吃了一惊。马上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但我微微一笑:“是啊,小明同学是一个很有爱心的孩子,请您代我谢谢他”。家长听了我的话,非常高兴,回去就把我的话告诉了王小明。第二天,王小明惭愧找到我认错,他当场表示:“我一定改正缺点,今后你看我的行动吧!”从此这位同学在校有了明显进步,至今半个学期下来,他的确没有食言,不再吃零食了,成绩也上来了。相反,如果我当时向家长告状,把学生说得一无是处,就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使矛盾激化,这样效果就会适得其反。
五、要经常与家长联系
与学生家长建立良好的关系至关重要。家长信任你,即便有时你的工作有些失误,他也可能谅解你。我们班主任向家长说学生在校做的任何一件事,家长都能感觉到你对他孩子的关注。覃常龙同学的母亲说“覃老师,你的电话一来,我就知道覃常龙肯定是出了问题。这不,我生意也不做了,立即赶来了。我很感谢你对我孩子的关注和教育。”可见,我们与家长的沟通、联系真的很重要。班主任的家访工作是班级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通过与家长的联系,了解学生家庭的情况及其在家庭中的表现,有利于班主任更好地做学生工作。每学期我都要到每位学生家里家访一次,或者给家长打电话联系。家访时,我会给每一位家长讲:“孩子和父母天生就是朋友。这血缘,这爱是无法代替的,但是,为什么孩子常常表现出逆反呢?这是因为我们家长落后了,不了解孩子的心理,没有和孩子成为真正的朋友。他们都是很爱自己的孩子的,那就一定要懂得什么是爱。”并告诉他们:爱,就是共同感受,共同分享,共同成长。总之,班级管理需要艺术:要树立起班主任的威信;建立班级管理的目标;各班委分工要明确,责任要到人;师生间要建立情感;要经常与家长联系等等。更需要班主任的细心,耐心,恒心,信心,热心,五心并用;同时也需要眼到,手到,心到,腿到,耳到,五位齐到。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师生之间要建立民主平等的关系。全心全意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
第四篇:初中班级管理艺术
在传统的班级管理中,不少班主任总是板着脸孔说教,或批判式地训话。这种说教与训话,既丧失了教师的威信,又降低了教育效果。新时期素质教育是愉快教育,它呼唤幽默教育。本文结合教育实践,粗浅地谈谈班级的幽默管理艺术。
一、班级幽默管理艺术的含义
幽默是一个美学名词,它的美学特征在于通过影射、讽喻、双关语、漫画、动作、表情等形式,诙谐、委婉、含蓄地批评生活中的不健康因素,歌颂生活中的真善美,使人们在愉快的欢笑声中得到美的启迪,受到美的陶冶,获得美的享受,同时,在社会认知、知识积累等方面有所提高。班级幽默管理就是将幽默艺术运用于班级管理并以此启迪和教育学生,提高教育管理效果。
在班级管理中,运用幽默艺术可以提高管理效果,这是有其心理依据的:现代神经生物学研究表明,只有大脑左右两半球协同活动时,活动效率才能大大提高。把幽默艺术引进班级管理,可以使学生在良好的心理基础上,在融洽和谐的气氛中接受语言信息,得到一个生动逼真的形象,使学生的大脑左右半球协同活动,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得到和谐的发展;从而对教师的思想教育也就能理解得更深刻、更全面。毫无疑问,班级幽默管理是文明的启发,是友善的教育,可以使学生愉快地接受,有效地思考,促进师生真正意义上的互动,增强吸引力与感染力,大大提高教育效率和效果。
二、班级幽默管理艺术的功能
1.营造和谐氛围,淡化教育痕迹。
教师对学生的管理,首先是思想的管理,其次才是行为的管理。而最有效的思想管理形式就是创造和谐的心理氛围,进行民主管理。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在良好的情绪状态下,思路开阔、思维敏捷、解决问题迅速;而情绪低沉和郁闷时,思路阻塞、动作迟钝。“幽默代表了知罪而又宽谅的心,一种严于责己、轻于责人的宽容。”(林语堂语)而这种“宽容引起的道德震憾比惩罚更强烈。”(苏霍姆林斯基语)在班级管理中运用幽默艺术,可以营造出和谐、宽松、欢乐的教育氛围,既避免了教育过程中正面交锋的唇枪舌剑,也消除了由此可能引起的对抗和反感,从而使一些严肃的思想教育变成令人愉悦的精神享受。
“管理”二字的真正含义,从现代管理思想来看,除了必要的“管”之外,还有十分重要的“理”——理顺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关系。幽默管理淡化了约束性的“管”,着眼于“理”,有助于创造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师生关系融洽,学生才能“亲其师”而“信其道”,教育管理才有效。
2.抚慰学生心灵,促成师生心灵相容。
幽默管理不仅能激励教师博学多识、加强自身的艺术修养,而且可以鼓起学生参与管理的勇气。当学生出现问题或学习失败时,班主任运用幽默管理艺术,就可以抚慰学生的心灵,以诙谐而不嘲弄、善意而不讥讽的语言和表情减轻学生心灵的负荷,除去他前进的障碍,使他在沮丧中重拾自尊、自信和勇气。同时,教师在教育学生的同时,自己也在受着教育。幽默管理可以使师生的心灵相容,互帮互助,共同推进班级管理。
3.陶冶学生情操,提升管理意境。
苏霍姆林斯基曾谈到:“美是人的道德财富的源泉。……学校的任务就是要在孩提时期,在神经系统幼年期,使美成为德育的有力手段,成为真正人性的源泉。”幽默管理艺术不仅要求教师按照教育规律育人,按照管理规律管人,更要借助于美的规律塑造人,给人以美的享受。幽默管理的真正价值在于它的思想性和教育
性,是寓教于乐、寓庄于谐的教育,它体现了中国古典的含蓄美。幽默管理艺术是思想性、教育性、艺术性的统一,是真善美的统一。把幽默艺术运用于班级管理,可以陶冶学生美的情操,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巧智奇思的智慧之美、情操高尚的品格之美、含蓄高雅的艺术之美。在教师良好的幽默品质的耳濡目染下,也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幽默品质。幽默管理艺术以审美的形式提升班级管理的意境,把班级管理变成一项轻松风趣、生动活泼的智力活动,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感染与教育。
三、班级幽默管理的技巧与方法
1.树立幽默意识,掌握幽默艺术。
海特说:“幽默是一个好教师最优秀的品质之一。”前苏联教育家斯维特洛夫也说过:“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幽默感是教师必备的素质之一。教师只有树立幽默意识,才能自觉地追求和创造幽默,才能实现班级幽默管理。幽默是一种智慧、是一种修养、是一种素质、是一种创造、是一种能力,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学习、积累和提高。这就要求教师:(1)培养自己乐观开朗的性格,改善和提高自身心理素质。(2)向有经验的教师学习,学习他们是如何把握、运用幽默的时机、场合的。(3)平时注意积累、搜集富有幽默感的格言、警句、故事、笑话等材料。(4)培养自己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想象力和语言驾驭能力,学会灵活运用夸张、借喻、影射、双关等修辞手法去实践幽默。
2.善于观察,捕捉并把握幽默因素。
教师要善于观察,抓住时机,捕捉并把握班级管理中的幽默因素,并恰到好处地表达出来,让学生更深地理解其中的教育意义,内化为自觉行动。例如,开学初学校组织大扫除,班干部事先没安排好,我就说,这次劳动为志愿者活动,说完后就走出教室,躲在拐角处,观察谁先走出教室,准备逃避劳动。很快有三人从后门溜了出来,我迎上去说:“你们三人表现真不错。”并请他们回到教室,对大家说:“这三位同学刚才率先向我报名,要求参加今天的劳动。我高兴地宣布他们为第一批志愿者。”真正的志愿者哈哈大笑,这三位同学不好意思地从他们手中接过打扫工具。
3.随机应变,巧用幽默艺术。
教师在教学中常会碰到一些未能预料的问题,这时教师要随机应变,巧用幽默艺术,这是一种高超的班级管理手段,能有效维持课堂秩序。有一次快下课了,有些同学开始习惯性地收拾课桌上的文具。文具盒发出碰撞声,此起彼伏,扰乱了课堂,这时老师微笑着说:“请同学们再坚持几分钟,安慰安慰你们的文具,就说老师的讲课马上要结束了。”同学们会心一笑,教室马上恢复了平静。正如法国雷曼麦所说:“用幽默的方式说出严肃的真理,比直截了当地提出更易让人接受。”幽默能让学生在愉悦的情境中感悟,在看似不经意的教育中深思顿悟,在笑声中反省不足。
4.情景交融,善用无声幽默。
幽默艺术可分为有声幽默(口头语言)和无声幽默(书面语言和体态语言)。在班级管理中,教师在运用有声幽默的同时,还可以用无声幽默。国外社会学家曾指出:在人们的日常交往中,无声语言起55%的作用,而有声语言只起45%的作用。由此可见,无声幽默有时会起到更好的效果。最常用的是书面语,如,批语、评语等。比如:“你的文章写得真好,又一个余秋雨,这只需时间验证。”“如果有人说:„请你去珠峰山顶为我取一杯温泉来好吗?‟全世界大概只有你会回答:„好的,我马上去。‟你真是个热心的老实人。”等幽默的书面语,给学生的教育是长效的。
幽默的体态语言若运用得好,会让学生受到更深刻的教育。比如,有一次,一位小学低年级的班主任把班上学生叫到小树前,耳朵贴在树上,对学生说:“小树对我说,有些同学老欺负它,用石头砸,用小刀刻,让它怎么长大?”老师的这个动作,学生开始感到好笑,然后立即收起了笑容,领悟到老师的意图。
四、运用幽默管理艺术的原则
1.适度性原则。
要有效地发挥幽默管理的作用,在运用幽默艺术时,要把握适度性原则。所谓“适度”就是要适时、适境、适量。幽默管理艺术的运用必须适应特定的交际环境,从对象的实际出发,适合学生的年龄认知水平,以共同的认知背景为基础,否则就会冲淡主题甚至刺伤学生。幽默艺术的运用必须以激趣、启思、促悟为本,趣味性指向教育性。
2.创新性原则。
创新是幽默管理艺术的生命力所在,幽默管理本身就是一种创新,没有创新就没有合乎时代的幽默管理。管理的幽默不同于生活的幽默、文学艺术的幽默,它是教师在教育管理中依据教育内容和教育情境的需要,为达到一定教育目的而随机应变创造的幽默,具有创新性。点到为止的幽默管理必能抛砖引玉,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的幽默管理当然需要有创新能力的教师,我们每位教师都要努力成为具有创新能力的人。
3.庄谐统一原则。
幽默管理是以诙谐、形象的管理方式来进行科学的教育管理的,是亦庄亦谐的管理。没有庄重,幽默就会失去健康、积极、进取的品质;而没有诙谐,庄重就会成为呆板枯燥的说教,幽默也就消失了。当然这个“庄”要体现管理的科学性,给人以教育,使人受益,这个“谐”要给人以娱乐的感受,加强“庄”的效果。真正的幽默管理艺术就在于把深刻的教育内容以生动而浅显的幽默形式表达出来,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毕竟班级幽默管理是一种创新,是一种新式的民主管理。如何才能把幽默管理的科学性、思想性和艺术性融为一体,产生真正高效高质的教育,还是一条漫漫求索之路。
第五篇:魏书生班级管理艺术
魏书生班级管理艺术
一、点亮“盏盏心灯”
魏书生老师班级的黑板右上角。每天都由学生写上一则格言。魏老师说:“我常觉得格言警句,像一盏盏心灯,倘在学生心灵中点燃,会有利于学生选择正确的道路,朝着自己理想的高峰攀登。”请看如下格言:“人生只有进取,满足就意味着死亡”;“最大的罪过,莫过于自暴自弃”;“吃苦是人类的第一财富”;“你经常和什么人一起,那么,你就是什么人”;“九尺高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等等。试想,从初中一年级到三年级,天天点亮“心灯”,学生们会从不同的角度,天天受到“心灯”的照耀,会收到不可想象的效果。
二、确立“座右铭”
从1995年开始,魏老师就要求全班同学,必须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确立“座右铭”。座名铭上写清三部分内容:第一,自己最崇拜的人的名字或照片第二自己要追赶的本班同学的名字;第三,针对自己思想弱点写一句医治这一弱点的格言。第一个内容起到“精神充电”作用,第二个内容可以激发全班同学你追我赶的积极性,第三个内容更重要是学生自我完善、实现第二个内容的最好办法。
三、自我“精神充电”
魏老师的学生,心目中都有一位自己崇拜的伟人,书桌内放有这位伟人的传记。有时,在语文课前三分钟,进行“集体充电”,全班同学起立,各自想着自己最崇拜的人,自己就是这位伟人,自己的音容笑貌、举手投足、为人处事都和自己崇拜的人一样。想象得越逼真、越形象、越生动、越细致,“充电”就越成功。有时进行“个体充电”,当学生自己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挫折或困难时,他们就想像到这位伟人,看看伟人传记,学习这位伟人是怎样不怕挫折、战胜困难的,于是就有了战胜困难的决心和勇气。
四、主办“班级日报”
魏老师的班级是从1984年1月,经全班同学讨论一致同意后,开始轮流主办“班级日报’的。办班级日报有若干规定,如:直接反映本班同学学习生活的要占60%以上的版面,主要设有班级新闻。学先进专栏、本班同学的学习方法介绍、好人好事、警钟专栏;必须设有文章病院专栏;(班主任工作 www.xiexiebang.com【xiexiebang.com范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