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公众舆论》有感(五篇)

时间:2019-05-15 16:02:3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读《公众舆论》有感》,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读《公众舆论》有感》。

第一篇:读《公众舆论》有感

站在船头如何瞭望

——读《公众舆论》有感

KOOOOOB

沃尔特·李普曼不仅仅是新闻界的重要人物,更是美国的重要政治家和评论家,并数次为华盛顿的首脑提供舞台形象。《公众舆论》是他最有影响力的著作。他在书中提出的“刻板印象”、“拟态环境”等理论至今对于新闻和传播界有着深刻的影响,也是传媒人必须要掌握的理论知识。比如在新媒体时代的青少年刻板印象影响等等都是十分具有研究价值的课题。

全书共分为八个章节,层层递进,将公众舆论的相关概念还有深刻道理生动而又形象地阐述给读者。

在书的前半部分,李普曼主要写了公众舆论以及人性等的相关规律与原理。“偶然、想象还有情不自禁的这些拟态的种种信号会刺激人的本能反应。”“人们通过对世界的想象方式改变自己的行为、情感还有希望。因此,要通过宣传来改变人们为之做出反应的那副图景。”“而这些虚构会被迫切的信以为真。”这也是为什么“当凡尔赛激战正酣,霞飞将军却在讨论第二天见报的名词和形容词,因为在这个图像面前,人们可能鼓起勇气,也有可能一蹶不振。”

成见在他看来是别人的报道加自己的想象拼凑起来的。一个人对事物的认识来自自身的地位还有他的观察习惯,来自外部刺激和真实感觉,这些方面有些会互相加强有些会互相矛盾〈德国黑比利时宗教激起仇恨〉。他认为,“成见是对自尊心的保护,使人心安理得坚持立场。〈比戈特投射〉”“人们总是轻信于成见,在这之前,人们会被各种媒体灌输,而当人们明白后,便会迅速控制它们。”因此,批判性思维是对抗这样的信号利器。比如:理性可以告诉我们天性卑奴,但是这不等于奴者天生想奴,不能够排除这样的质疑。在李普曼看来,愚者大于强者大于弱者。因此,只要提供一些信号以及联系,做到视觉或者其他方面的认同,就能够激发自行脑补。

成见吸附着恐惧、情欲、骄傲、期待等等情感的裁断。我们总是不留神的借助头脑中易形成的概念去想象似曾相似的事物。有色眼镜注意力系统会找出无数的理由。李普曼在书中举例:马克思主义信徒认为集体主义是冷酷无情的利己主义的解毒剂,但是这只是他们为了保护自己地位,拜托他人干扰的成见。李普曼认为集体主义会妨碍人们努力,消耗人的精力,存在盲点。

李普曼的分析不无道理。在群体中,人们会收到群体动力、暗示、感染、等无意识的力量。这可以用来激励士兵,加强纪律,同时也可以为了达到政治目标来寻求支持,〈法西斯〉来进行疯狂的“政治犯罪”。

在群体中,人们会变成笨蛋,会变得“疯狂”,而单人的时候只会则会上升。认识本能的奴隶,而贤达社会者的能够理解民众,并分享其希望的本能和直觉,成为领袖。

而宣传永远和残酷的政治分不开,他认为知情的人越少越容易控制正义审判。这也是为什么德国电台拼命干扰、董事会,政治会议要限制公众接近的原因。而在正义审判中,几千年来的公式几乎不变。历史上从来不缺乏被充当祭祀的血腥的牺牲品。给世界造型的政治煽动家们认为政治就是被复兴的宗教,它由权力联结,而领袖们的贪婪就好像宗教中的永生。

老练的政治外交官知道如何利用大量积累的成见,而当判断的道德体系发生冲突的时候,无论是谁都是异己,我们总会从反派中找到恶棍和阴谋。因此,在这里,舆论主要是对事物加以道德化以及条理化。这些老道的煽动家挥舞着天堂的通行证,用似是而非耗尽人们对于现实的兴趣,煽动人们踏上漫漫征途。

李普曼认为,“传统的政治学是以理性和利益为基础,民众为个人的简单集合,这样看似逻辑科学,管理理性,但是这远远是不够的”。政治要把受到情感和信仰支配的民众组织起来,聚集起来,分享更高信仰,拜托鼓励情感,认同一个帮他们摆脱孤立状态的个人并且毫无保留的羡慕他。之后操纵和支配便不再话下。一言以蔽之,政治就是利用民众非理性本质的理性形式。民众会从理想和幻觉中积聚能量,其中信仰是正义和解放、动机是复仇和压迫,火山最终爆发。而演讲者必须“弥合分裂”。

推行一项新的政策只是需要感情共同体,而非具有思考功能的大众有机体,无名的大众只有接受宣传的份。人们往往认为公众舆论的存在是一种理所当然,然而公众舆论其实并不是自发的或者说是主观的。同样,舆论不等于行动路线。在上台前承诺大家远离战争的总统可以在上台5个月后就将民众拖入战争,只有政治才是一种本能。李普曼把它比作“机器”。他认为团体很难去思考,他们只能说是或者否。统治这个世界的人永远屈指可数。通过含义丰富的象征,通过这些具有想象力的词语,能量将被汇聚。革命就是彻底底捣毁一部机器,但是机器永远不会消失。李普曼认为,当你聚精会神的看,你会发现这一点。

在这里李普曼再次强调了象征的作用。他认为:“象征对于平民来说就好比权利对于一个等级体系。”象征可以是一个仪式,可以激发出移情、忠诚、情感,并且从不同的观念中抽取情感。它是科学和思辨领域的魔鬼,但是却是行动的天使。而领袖们则忙着培育这些把追随者组织起来的象征符号。

追随者往往渴望领袖来帮助其作出决定,领袖通过专制统治来驯服民众。民主投票只是一个自由的象征,这样的经济、技术、政治符合历史和人性的规律。这是有感情支撑的民主的独裁。任何一个时代都需要领袖,民众并非趋于民主,而是专制。李普曼认为:“以梦想领导的法兰西,最缺的良药就是领袖。”这样一起超灵的所必须的“集体之魂与民族精神,时代精神等”将秩序加诸于无形的舆论当中,而“人民意志与国家目标”则在稍纵即逝的偶然意向中形成。他们乞灵于它,乞灵于这样的把秩序加诸无序的舆论。不然他们就会想在两捆稻草之间选择的驴一样被饿死。

在这里,李普曼也表达了他对于“情报”的观点:“不管什么机构,当前的情报做得越好,就越不会以昨天的事实为依据处理明天的问题。”

书的之后部分,主要从细节来阐述李普曼的研究心得。

他认为如果需要一个“ART”引起人们的兴趣,需要先对其原型抽象,使这些东西产生刺激,形象化的点,通过触电激发期望。而在这个过程中,往往图像比词语更加可靠。理性和直觉共同构成了感知人类的情感,人们会利用所有情感的本源当做刺激来源来满足自己。在这里李普曼又举到了马克思的例子:“马克思主义认为资本主义中的享乐主义本能是其天性中的核心部分。”

“在汇集公众舆论的时候,我们不仅要想象比我们肉眼能看到的更大的空间,比我们能感觉到更长的时间,而且还要描绘和判断比我们能计数或者想象的更多的人、事还有行动。我们必须进行总结与概括。”“可以通过分类取样,挑选样板把他们看做典型,但绝非是用一块小黄油去涂抹整个宇宙。”因此我们需要训练我们的大脑,训练联系和推理能力。人的感情就像熔岩流,能够吞并所碰到的一切。但你可以挖开他,解开其中荒谬的纠缠。你会发现它多么荒唐,多以恐惧。就像在看一场直播比赛,人们会随着叙述发展事件,不断屏息等待结果,甚至被卷入,参与其中,有一种置身其中的投入感。公众会从内心深处走进观众席,走向舞台,想一个英雄一样战斗,以善胜恶。

而这个扣动扳机的过程,李普曼也尽全力做了最详尽的描述:最起初是通过一系列模糊的暗淡朦胧图景,不止一个的刺激元素来替换意向,人们会疲于对比,最终由简化的符号进行感情、刺激、反映三者之间的互相转化。〈比如厌烦国联、惧怕工会、还有抵制革命的三类人可用过崇美主义联结在一起〉这样的一系列刺激因素和图景会逐渐取代你的思辨和注意力,因为你懒得去思考。我们通常拒绝去思考超出我们经验域的事情,因此我们会根据对新闻报道我们经验域内的态度来决定我们队超出经验域新闻的态度好恶,以及接受还是拒绝。而若是其符合我们的成见,那就更能加不犯猜疑的接受。

而在这里,李普曼还有一个观点,类似于后院篱笆的原理,大众希望读到和自己有关的消息。同样,李普曼也发现了,越是像“人类权利”之类的词语会让人看的更广更远,但是会让人看的更少更模糊。会让你有一种“凡是你匮乏的都是因为你缺少人权”。词语越空洞越具有普适性。这样偷梁换柱,通过触点的变化,引起期望值的的变化,最终引起被激发的兴趣的改变,人们对于世界的印象就会改变。

李普曼在书的最后几个章节表达了他的悲观态度:新闻不等于真相,与其说新闻是反映客观真实的一面镜子,不如说新闻是一盏不时摇摆的探照灯,而大众则是不明真相被操纵的“外圈人”。人们一般认为并且承认新闻是接触看不见的环境的主要方法,因此新闻及后会尊重大众的观点,报纸不喜欢业绩,它们喜欢导演事件,导演荒诞的情剧。

在他的眼里,团体很难思考。真正能够操控大众的只是少数的圈内人。他们通过团体这样一个“机器”来统治世界。李普曼更是犀利地指出,事实只是少数的领导人把一项项的选择(或者说是提名)出示给大部分人。而群众,也就是圈外人不能采取任何行动。除非也是通过这样的组织团体“机器”(革命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彻底捣毁一部机器),更别说缺少领袖的群众了。民主只是关注统治的起源,而没关注过程和结果。

不过书的最后一个章节,李普曼也表达了他的最终总结,他认为只要有勇气,就有希望,并且相信人类的共同体一定会回归理性,回归哲学。也许正是经历了一战的洗礼,才让李普曼有了这样的信心。“政治中舆论的理性也许显得荒唐,但是我们可以用我们的智慧、勇气还有直觉为其打开一扇门。”因此,虽然“共同体”有一套自己对于公众舆论的标准,但是我们更加应该用思维训练自己,发现结论并且获得真理。而不是经验唤起的情感来赋予公众舆论以生命。

美国经验学派李普曼的观点无疑过于偏激于政治正确,甚至多次攻击马克思集体主义。也许这和他12届的总统顾问的身份有关,但是其观点还是有相当的参考价值的,我们应该批判思考、吸收和学习。只要这个星球还存在生命,人类就会无止境的去研究。

第二篇:《公众舆论》读后感

我读《公众舆论》

李普曼(1889-1974),美国新闻评论家和作家,60年的卓越新闻工作使他成为世界上最有名的政治专栏作家之一,同时也是新闻传播学史上具有重要影响的学者之一。李普曼这个名字对于我们学新闻的学生来说一点都不陌生,因为他对新闻界的贡献实在是太重要了,以至于其后很多的学者所提出的理论无不渗透着他的观念。李普曼最有影响的著作是《公众舆论》,这部著作诞生于1922年,虽时隔近一个世纪,但不论什么时候重读,依然为之震撼、为之动容,深感启迪。他用多年从事新闻评论的敏锐的政治触觉,用从事作家的对文字的灵动驾驭,以及对新闻事件的烂熟于心和历史把握,成就了这部传播学领域里的经典著作。一.主要内容

这本书主要分为八个部分,二十八个章节,从各个方面分析了有关公众舆论的相关知识,第一次对公众舆论做了全景式的描述,卓有成效地梳理了舆论研究中一系列难以回避的问题,比如舆论从哪里来?它是怎样形成的?它能造成什么样的结果?谁是公众?公众舆论是什么意思?它是仅仅在公众中传播还是由公众自己形成的?它什么时候才能成为独立的力量?它对成见、兴趣、公意的形成和民主形象等问题做了精辟而深刻的探讨,完成了新闻史上对舆论传播现象的首次全面论述,为后人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本书作者以众多实例展示了我们所认识的世界与真实世界的巨大差别,将外部的世界、媒体营造的虚假的世界和人们脑中关于世界的图像做了区分。我们对于现实认识越来越间接,我们自以为真实的东西,并非真实反映,而我们自身的诸多限制条件决定了我们很难直接地接触外部世界,加之我们头脑中先入为主的成见,问题变得更加不可把握。这些内容,即是作者在接下来重点分析的问题—到底是那些因素导致了我们认识真实世界的困难。二.李普曼—公众舆论是不可能的

纵观本书内容,给我留下最深的印象莫过于李普曼对公众舆论的质疑,认为“真实的外部世界”仅仅是我们的美好愿望而已。李普曼从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两方面对这个问题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我觉得李普曼的这个观点在全书中大致可以总结如下:

1.客观障碍即外部因素对我们认识真实世界的影响

在《公众舆论》一书中,为了解答“舆论”到底如何形成的问题,作者首先研究了我们对于外部世界的认识过程,这部分的内容主要集中在第二章到第五章,从四个方面讲述了这些外部因素对我们认识世界的影响。

其一是“审查与保密”。作者从法德战争入手,通过描述战时的一些信息控制管理手段,意在说明审查与保密对我们接近真实世界的影响。书中说到,“当局并没有让公众对将军们了解的所有事实真相发挥影响,而只是向他们展示了某些事实,只有采取这种方式才最有可能稳定人心”,“一帮能够阻止人们独立观察事变的人,在按照自己的目的编排新闻。他们利用权力,只把他们想让公众了解的事态塞给协约国公众”,“通过控制所有的前线消息,总参谋部便推出了一副与这种战略相称的战略景观”。从中我们可以得出,有关部门的审查与保密是限制我们了解真相的重要因素,为了进行某种宣传,就必须在公众与事实之间设置某些屏障。而且毫无疑问,这一事实并没有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将近一百年的历史变迁产生任何实质性的变化。我们无时无刻接受着经过有关部门审查和过滤的新闻报道与信息资源,尤其在一些重大事件发生之时感觉会更加深刻。

其二是“交往与机会”。作者主要是从社交范围和收入水平两方面来分析其对我们认识真实的外部世界的影响。不言而喻,每个人的社交范围必定深刻地影响其了解世界的范围与准确性,正如书中所说,“社交圈子在我们与世界的精神联系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它是多么倾向于把可以接受的观点弄的一成不变,然后决定如何对它进行评价。”同时,收入水平的高低,对于我们同外部世界的接触也有着重大的影响,也就是说“个人的收入和共同体的收入决定着交流的状况”。在我看来,这一观点与后来学者提出的“知沟假说”针对的是同一个问题,即信息状况与主体社会经济地位之间的关系,经济地位高的人群具有更多接近真实世界的条件。

其三是“时间与注意力”。我们直接面对的现实环境实在是太庞大、太复杂、太短暂了,我们无法直接认识外部世界,我们只能借助媒介来认识我们生活的世界。但是,遗憾的是,通过文中的分析,得出的结论是,“当我们直接面对看不见的环境的信息时,要想从它那里得到一切最有利的判断,每天用那点时间就太少了”。所以说,这两方面也是限制我们接近真实世界的原因。

其四是“速度、词语和清晰度”。这方面我们应该深有体会,很多时候我们

要表达的意思在听者那里呈现的是另外的意思,即所谓的辞不达意。正如书中所说,“因为语言决不是一个完美的达意工具。词语和货币一样是需要反复流通的,它今天会激发出一种想象,明天又会激发出另一种想象。同一个词语在记者与读者的头脑中是否能唤起同一个想象,这谁都没有把握”。在编码和译码的过程中我们遗失了大量信息以至于难以做到全面真实,字数的限制令我们的表达捉襟见肘,面对一篇短达数百字的新闻报道,我们所获得的信息也许只算得上真实情况的千分之一。

综上所述,“与我们的公众舆论有关的环境是通过许多渠道折射出来的:通过源头上的检查与保密,通过另一端的物质与社会障碍,通过飘忽的注意力,通过贫乏的语言,通过涣散的精神,通过无意识的感情丛,通过耗损、暴力和千篇一律。这是一些妨碍我们进入环境的限制因素,此外还有事实本身的朦胧与复杂,它们共同损害着感性认识的清晰度和公正性,用误人视听的虚构替代切实可行的理念,使我们无法对那些有意误人视听的人进行充分的核查”。没有什么总结比李普曼的这段经典总结更让人回味无穷了。2.主观障碍即内部因素对我们认识世界的影响

在阐释了解世界的主观障碍时李普曼先生提出了著名的概念,即“刻板成见”。所谓刻板成见,我的理解是,某个事物当你还没有经历它时已被告知了它的模样,而后你就一直这样设想它,直到你某一天真的去经历它。当你经历它的时候,我们以前的这些“习惯的看法”决定我们所看到的是什么样的事实。

李普曼在开始就提出“一篇报道乃是当事人和知情者的共同产物,其中那个旁观者的角色总是带有选择性倾向,通常还会带有创造性。我们对事实的认识取决于我们所处的地位和我们的观察习惯”。的确,每个人被注入的刻板成见是不同的,因而导致人们“生活在不同的世界里,更确切地说,他们生活在同一个世界里,但是,他们思考和感觉的却是不同的世界。”书中提到,大多数时候,我们是先定义后理解。生活中一很普遍的例子是,人们在见到陌生人后总喜欢询问对方的家乡,进而用之前对这一地域人个体的特点推测衡量眼前的对象。但这种行为的可靠性却十分脆弱。人们已经形成这样的认知习惯,即使知道这一点也难以改变。这类问题在生活中是很普遍的,它们的共同点在于人们总是拿着自己已认识的事物认识新事物,很多时候我们还乐此不疲地愿意将他们分类整理,归纳

出许多并不准确的特点,所有这一切就是成见。它不但保证不了人们所了解到的信息的准确和真实,大部分时候还会起着巨大的反作用。在我看来,限制人们认识世界的自身因素的核心就是脑中固有的成见。

由以上对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的分析使我们看到,我们的舆论所涉及的现实环境是在许多方面受到阻扰的,正如李普曼先生所说的,“我们不带成见的去了解情况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而且我们还经常受到干扰”。所以说,人们通过自己的实践形成理性的舆论并驾驭世界几乎是无望的,即公众舆论是不可能的。

二.互联网时代能否让公众舆论成为可能

前文总结了李普曼对于公众舆论的质疑,他为我们展示的是报业时代公众舆论的面貌,经过100年左右的发展,我们已经进入到信息社会,信息传播的手段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群,最具代表性的便是互联网的出现。它的出现是具有革命意义的,它不仅是对以往所有媒介技术的整合和发展,而且深刻改变了人类认识世界和社会交往的方式,对我们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所以我们不禁要问,这个伟大的时代能否让公众舆论成为可能?就此我来做一下简要的分析。

首先,我觉得,互联网时代成见对公众的影响在减少。书中提到,人们天生都受到刻板印象的影响,对一事物持有固定的态度。可是在互联网时代,这种影响就没有那么明显了。网上一件事引起人们的关注,人们开始往往按照自己的成见来评判议论,可是,网上的传播速度是惊人的,瞬间可以传遍大江南比,这时,来自众多网友的多元化声音会使公众理性的思考,权衡之后,会抛弃原有的错误成见。但在报业时代相对闭塞的环境下,由于公众不能够迅速全面的掌握各种资讯,使得一直抱着自己固有的成见看待事物。

其次,公众有时先于媒体引发舆论。在这个瞬息万变的社会里,公众无不密切关注与自身有切身利益关系的事情,纵观往年舆情趋势,我们可以发现,引发公众关注最多的便是民生问题,比如“过劳死”事件,一经微博传播,便引起了强烈的反响,这里并没有媒体的大肆渲染,完全是公众自发形成讨论的,反而是公众的注意引起了媒体的注意,从而形成舆论态势。

最后,我觉得互联网使公众容易接近公众事务。通过网络,公众可以方便的参与公共事务的讨论,虽然网络面对的审查比较严格,除了一些色情、暴力及一

些不健康内容限制传播外,每一个网民完全都可以把自己的意见反映到网络上,来供大家参考和讨论,很多这样渠道得出的民意往往会影响政府的决策行为。

以上三方面的影响是极其深刻的,在互联网时代使几乎不可能的公众舆论一步步接近可能。互联网以一种强劲的势头推进现代信息社会的透明化进程,而这对于无论是公众舆论还是民主政治的意义都是革命性的,是有积极意义的。

以上就是我对《公众舆论》这本书读后的感想,是从两个方面来论述的,即李普曼的舆论观和新时期对其赋予的意义。其中有很多不妥之处,有待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不断提高觉悟,以获得更多的感悟。

第三篇:公众舆论读书笔记

《公众舆论》读书笔记

《公共舆论》作为传播学奠基之作,由传播学大师李普曼于1922年创作而成。《公众舆论》在传播学领域具有难以比拟的权威地位,它第一次对“公众舆论”这一概念做了全景式的描述,并对成见、兴趣、公意的形成和民主形象等问题做了精辟而深刻的探讨,回答了诸如舆论从何而来、如何形成、产生什么样的结果、谁是公众、何为公众舆论等一系列的问题,为后人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对于本书的阅读其实是一件奇妙而心绪复杂的事情。这种经历就像是在水上泛舟漂流,在水流平缓之处,闪光的思想和绝妙的思辨如两岸风景,缓缓映入眼帘,可以被平和地接受和欣赏,并令人不禁在心里暗叹其妙。然而到了水流湍急,谷狭岸窄之处,流速陡然加快,暗礁碰撞,令人胸闷紧张,思维磕磕碰碰,抓头挠腮,直叹语句艰涩,角度转换突变,作者的思维实在不易跟上。

必须承认的是,笔者的确能力有限,阅读此书时多感吃力,只能对自己努力阅读之后所得的浅薄的、最主要的、宏观的认识加以介绍。

一、写作背景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政府为了取得胜利,利用宣传机器在国际国内大造舆论,进行大规模而强有力的战争宣传。大量的战争报道虚假而带有偏见,对受众认知世界产生很大影响,由此刺激了李普曼对于“拟态环境”的构思。在战前战后的参战和分赃中,出现了一系列有悖于传统道德约束的问题,却被媒体和当局巧妙地遮蔽了。在整个媒体参与营造的虚拟环境中,一方面,普通公众由于信息和资源的匮乏,无力认清事实真相,另一方面,精英阶层对整个局势进行强有力的控制,这一强一弱的对比在这个历史阶段被突出表现出来。本书即从民主政治如何施行的角度对舆论问题进行探讨,因而本书在一定程度上带有很强的政治评论色彩。

二、本书脉络及作者主要观点

本书分为八个部分,分别为:导论----外部世界与我们头脑中的景象、对外部世界的研究、成见、兴趣、公意的形成、民主的形象、报纸和有机化情报。

对于本书的脉络作者已在导论部分为我们讲解清楚。他认为,他人脑海中的图像——关于自身、关于别人、关于他们的需求、意图和人际关系的图像,就是他们的舆论。这些对人类群体或以群体名义行事的个人产生着影响的图像,就是大众的舆论。前五章先首先探讨的是这种内心的图像何以能够诱使人们在外部世界发生关系时频频误入歧途。

经过作者分析,妨碍的原因不外乎这些:人为的审查制度,社会交往受到的限制,每天能够关注公共事务的时间比较匮乏,由于不得不压缩成简短的消息而对事件造成的歪曲报道,用琐细的语汇表现复杂世界所面临的困难,以及最后面对那些似乎威胁人们既定生活方式的事实真相时所产生的忧虑。这些因素构成了外部限制。

除此之外还有内在的原因。这些残缺不全的外来消息还会受到日积月累的想象、偏见和成见的影响,形成一些门户之见,并认为这符合他所感到和构想的自身利益。正是因为这些因素的存在,随后介绍这些受到内外因素共同影响的纷纭的众说如何结晶为舆论,公众舆论是如何形成的。这一部分告诉我们,正是由于这些内外因的存在,公众舆论是非理性的。

接下来是对传统的民主政治舆论的学说的分析。通过分析,作者发现,领导者通过制造同意、制造模糊概念、寻找共同情感等一系列手段,将公众的情绪和意见整合起来,形成了所谓的公众舆论,因此公众舆论是可以被操纵、可以被疏导、可以被利用的。而在公众之中走出来的领导者,并非是民主制度的坚定执行者。很多看似民主的、顺应民意的决定和决策,很多时候是通过暗地操纵、疏导公众舆论造成的。公众舆论在这种强势的控制之下不可能真正实现。而报纸被视为克服民主问题的万应灵药,报纸必然地、不可避免地反映着——因此也或多或少地调节着——舆论的强度及其不健全的组织。因此作者认为,舆论如果想要发出声音,就必须利用新闻界加以组织,而不是由新闻界加以组织。“政界和产业界的茫然无情,恰好给政治科学提供了充实自身和服务公众的巨大机会。”

三、本书重要理论

李普曼以其高屋建瓴式的分析,在本书中提出了一些经典理论被广泛流传。

关键词一拟态环境

李普曼在本书开头介绍了这样一个故事,几个英国人、法国人和德国人住在一个大洋的岛屿上,平时他们共同生活、和谐相处。由于通信不便,战争的消息隔了6个星期才传过来。直到这时这些人才惊觉彼此间在事实上已成了敌人。但他们仍在按照头脑中那幅和平的景象生活相处,一如既往。由此,李普曼说“追溯以往我们就可以发现,我们在认识我们仍然生活于其中的那个环境时是多么迂回曲折。我们可以看到,它带给我们的消息时快时慢,但只要我们信以为真,我们似乎就会认为那就是环境本身。”偶然的事实,创造性的想象,情不自禁地信以为真,这三种因素会产生一种虚假的现实,导致人们做出激烈的本能反映。在社会生活的层面上,人对环境的调试是通过“虚构”这一媒介进行的。

所谓拟态环境,就是外部世界在我们头脑中的想象。它并不是真实环境,而是人的头脑的产物,是人们对真实环境做出反应时对真实环境形成的影像。它含有真实的成分,并不是完全虚假的环境,也不是对真实环境“镜子”式的完全再现。人们在行动的时候,往往将它当作真实的世界。

李普曼认为,拟态环境存在的意义在于,直接面对的现实环境实在是太庞大、太复杂了、太短暂了,我们并没有做好准备去应付如此奥妙、如此多样、有着如此频繁变化与组合的环境。虽然我们不得不在这个环境中活动,但又不得不在能够驾驭它之前使用比较简单的办法去对它进行重构。

因此,对舆论进行分析的起点,也应该是这里,应当是认识活动舞台、舞台形象和人那个舞台上自行产生的形象所做的反应之间的三角关系。因为正是由于人所处的世界环境的庞大复杂导致认识的困难,人们才会逐渐在脑海中为自己制作一幅视线所不及的那个世界的可靠图像。而这些关于自身、关于他人、关于他们的需求、意图和人际关系的图像,就是他们的舆论。

关键词二刻板印象(成见)

在本书中,“成见”对应的原版词汇是“stereotype”,应该翻译成“刻板印象”比较准确,指的是对特定事物所持有的固定化、简单化的观念和印象。即,我们在看到世界之前就被告知它是什么模样,我们在亲身经历之前就可以对绝大多数事务进行想象。刻板印象可以

为人们认知事务节省力气、简化努力,提供简便的参考标准,同时也是我们传统的壁垒,在这个堡垒作用下我们各得其所,心安理得地坚持我们的立场,保护我们的社会地位。但必须认识到的是,成见的存在会阻碍着我们对新事物的接受。

作者认为,我们每个人都是生活工作在这个世界的一隅,对与具有广泛影响的公众事件充其量只能了解某一个方面或某一片段,我们的见解是由别人的报道以及我们自己的想象拼合在一起的。我们留心的不是某个众所周知的类型所具有的特征,而是用我们头脑中已有的先入之见去填补剩下的画面。人们总是倾向于喜欢寻找或发现能够支持或否定其偏见的样板,然后把它当作某个阶级整体的样板,凡是属于这个类别样板的人都会表现出合乎成见的方式,人们总是对成见抱有轻信的态度。用这样的样板去认识外界,难免会造成信息接受上的阻碍。

成见会给我们的认识造成错觉,由于一开始就受到这种错觉的污染,公众舆论会更加令人困扰而丧失理性,因为所有的一切,包括“前景、背景以及行动的尺度,统统被成见所省略和冻结。”

李普曼的成见理论引发了许多颇有价值的研究课题,比如,传媒在进行报道时的立场问题、记者个人情感与客观报道问题、先入为主的报道方式问题,同时,也与话语霸权问问题、沉默的螺旋等理论相关联。

关键词三公众舆论

李普曼认为,公众舆论是非理性的,不可能的,无法通过公众舆论实现民主政治。他把公众舆论定义为: “在公众意见庞杂、非理性的情况下,作为领导者的人通过制造同意、制造模糊概念、寻找共同情感等一系列手段,将公众的情绪和意见整合起来,形成了所谓的公众舆论。”从中也可以看出他对公众自身发出声音的消极失望,以及对领导者控制舆论的判断。

他从公众本身的认识局限和意见领袖的强势两个方面对此做出了阐述。公众舆论本身的局限表现在内外两个方面。外部的阻碍有:人为的审查制度和保密,社会交往受到的限制,对公共事务时关注间的匮乏,由压缩而成的消息造成的歪曲报道,用琐细的语汇表现复杂世界所面临的困难和清晰度的下降等。除此之外,想象、偏见和成见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人们的观念,从而导致公众舆论的非理性和不可统一性。

而另一方面,作为意见领袖的领导者通过制造同意、制造模糊概念、寻找共同情感等一系列手段,将公众的情绪和意见强有力地整合起来,并对公众舆论进行疏导和利用。李普曼认为,民主的实现事实上是由政治家运用模糊、有多种解读方式的具有煽动性的话语来操纵的。对于决策而言,重要的不是公众是否透彻理解这些话语,清楚地知道自己的选择而是公众是否能够用是与否的方式来达到政治家的目的。但是仅从表面来看,这种征得公众同意的做法,是对民主的尊重。

简单来说,公众认识的局限源于虚拟环境,而意见领袖对公众舆论的控制和操纵则源于其能够在不同的意见中制造同意。公众在虚拟环境中受到刺激,却在现实环境中作出反应;意见领袖通过对于不同意见的整合,让公众认为最终作出的决定确实是延续了自己原有的想法和意见,自己的利益最终得到了实现和保留。

因此,在以上这样一个“弱势”一个“强势”,一个“有能力”一个“无能力”的对比中,意见领袖的地位无形中占据了上风,所谓技术精英通过自己所具有的技术和智慧,能做出比普通公众更加理性和科学的决策,因此将公众的地位踩在了脚下,建构出了一幅“精英引导群氓”的图景。从这种程度上说,公众的确不能独立思考、思辨,其着眼点的局限性也就决定了其落脚点不可能顾全整个局面,最终必然被一种统一的、影响力巨大、包容性极强的公众舆论所吸收。而少数人一旦具有了够操纵公众舆论的技艺,就更加不能说公众舆论是理性的了。

关键词四精英治国

从李普曼对公众舆论的定义可以看出,公众舆论是由领导者通过一系列强效手段,将公众情绪和意见整合而成的,作为社会精英的领导人对公众舆论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具有统治和领导技艺、具有制造同意的技艺的精英群体,可以整合公众庞杂多样的舆论,使之最终合为一股。通过这种技艺,能够掌控舆论,稳定形势,取得优势地位。

李普曼指出,普通公众难以把握事实真相、做出正确判断。他把普通公众看成是既不了解情况有无理智的“局外人”,而把那些受过特殊训练,能够通过专门的“情报机构”得到准确的情报,作出明知判断的少数人成为“局内人”。他认为只有这些少数“社会贤能”的局内人才可能在社会上发号施令,决定一切,并通过宣传来左右“局外人”。通过公众舆论是不可能实现民主政治的,必须实行精英治国。

关键词五议程设置

议程设置的研究最早也起始于李普曼的《公众舆论》,虽然书中没有使用议程设置这一名词,但是,他表达了这样的基本思想:媒体创造了我们头脑中的象征性的想像,这些想像有可能与我们经历的“外在”世界完全不同。他论证了大众媒体是现实世界的某个事件和我们头脑中对这个事件的想像之间的主要连接物。

他观察到,新闻界在告诉人们怎么想这方面不怎么成功,但是在告诉人们想什么方面却十分有效。大众媒介具有相对较少的直接效果,但是在设置公众议程方面具有强烈的间接效果。议程设置过程描绘了舆论在一个民主制中如何发挥作用,即通过它,某个新闻论题被大众传播、公众和政治精英赋予优先的关注,从而由媒体的议程设置上升到公众的议程设置,最后变为政策的议程设置,对民主社会的发展产生影响。

四、我的观点——网络时代公众舆论很有可能实现

李普曼的《公众舆论》虽然是传播学经典,有着经久不衰的影响力,然而它毕竟是当时时代的作品,很难关照到新时期传播学的新发展及可能性。当代,网络时代的到来,深刻地改变了人类认识世界以及社会交往和交流的方式,在传播领域掀起巨大的影响狂潮,尤其是微博等新媒介的出现大大改变了以往的传受格局。我认为,在网络时代,公众舆论的实现是极有可能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网络促进全民参政议政,公众与公众事务的距离大大拉近

中国新闻体制下,与其说媒体更接近受众,不如说媒体更接近政府,以往传统媒体传播信息后较难得到受众的互动。而在网络时代,人人都可上网参与时事评论,人人都可以借助网络平台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观点,尤其是微博发明之后,这种互动就更加自由和方便。在这种参与式互动之中,公众与公众事务的距离被大大拉近,公众舆论越来越成为热点。

2、网络媒体具有强大的传播力,公众舆论的影响将会强势而广泛

网络作为第四媒体,其传播的广度和强势程度都超过传统媒体。网络上公众舆论一旦

形成,无疑会造成广泛的影响,引起广泛的关注,这样的影响将会胜过以往任何时代。

例如温州动车事故发生后,网络舆论一边倒地要求合理解释、严厉调查以及对遇难者的哀悼痛心,这一切形成了一种强大的网络民意和舆论压力,直指事件负责人做出解释和处理。

3、网路传播内容的日新月异,受众获得的信息量成爆炸式上升,这将变革公众的思维

方式,加快认知的更新,使原有成见对公众舆论的影响减弱

网络信息总是日新月异,更新速度极快,并以爆炸式的形态呈现给受众。这一切将促进受众接受量的急剧增长和对信息认知差异的接受能力的提高。人们不得不更新自己的信息库,去接受每天迎面而来的新信息,并调整自己的思维方式,去适应这个迅猛发展,日新月异的世界。在此基础之上,原本对舆论形成产生阻碍作用的成见将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从而使公众舆论实现的可能性增大。

4、微博等新媒体将会加强公众彼此之间的沟通交流,促进公众舆论内部的团结

微博的出现使公众的交流提供了广阔、活跃的空间。通过转发、评论,陌生的社会公众直接也可以建立起交流关系,而有相同意见的人则很容易通过这种方式达成交流上的一致性和互动性。这样有利于公众舆论内部的团结。

5、微博等网路媒体对信息发布的快捷性,使公众很有可能先于媒体报道而知晓信息,媒体对公众的影响相对减少

在网络时代,特别是由于微博等新型民间信息发布渠道的兴起,使得信息的发布比以往任何时代读更加便捷、易获得,由于这些信息发布的主体多来自民间,而非专业的新闻传播媒介,因而人们经常可以获得比新闻媒体更快地知晓信息,这样与李普曼所认为的相反,公众对新闻媒体的依赖在一定程度上是降低了。

6、网络日益成为政府、社会、公众交流沟通的平台,公共舆论的声音比以往任何时代都易于传达到决策层,使公众舆论达到效果

网络的迅猛发展与势不可挡,使得政府、社会团体、个人等纷纷利用该媒介,发表信息,提供公共舆论空间。当下网络成为政府、社会、公众共同交流沟通的平台,大量的舆论观点在其中碰撞交流,信息的流通日益通畅,舆情的上传下达成为可能。公众舆论的声音也比以往任何时代都易于传达到决策层,其观点和声音也易于被决策层接受和采纳,这些都使得公众舆论比以往更容易达到其传播效果。

综上,我认为,尽管网络媒体的发展前景尚不可一锤定音,但社会舆情与信息的透明化却是发展大势。网络时代的到来对公众舆论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对于公众舆论的形成具有很大的积极意义。但是网络环境毕竟不稳定,因其自由度太高,反而使安全性和规范性都亟待提高,网络媒体的发展也带来了很多的弊端,公众在利用网络发表意见形成舆论的时候应该加强自律,以更加成熟和负责的态度利用好这一交流和传播渠道,保证舆论质量。

第四篇:公众舆论读后感

拒绝还是接受,这是一个问题

在《公众舆论》中,李普曼直截了当地指出了一个事实:我们是非理性的。不要对自身的理性抱过多期望,因为有一种特质如同影子一般紧随我们身后。无论你是总统还是杂货部小店员,不论你在决定关乎世界格局的大事还是仅仅在选择晚餐需要用到的材料,你都带着它去作决定,去生活。这就是成见。

现在看看你的生活,从最基本的数字开始。你走过这世界上多少公里的路程?你认识70亿人中的几分之几?你读过图书馆几百万馆藏中的几本书?即便你是个职业旅行家,我相信你留下脚印的地方在地图上不过几个点大小。即便你是个社交家,你认识(不谈熟识了)的不过中国一个小城镇的人口数量。即便你是个勤勤恳恳的读书人,你读过的未必能排满一个书架。庞杂,复杂,短暂,这就是这个世界的特性。有限是我们不可摆脱的命运,每一个“我”都微不足道。可在微不足道的我们自己看来,我们的存在却具有独一无二的真理。

“多数情况下,我们并不是先理解再定义,而是先定义后理解。”这就是我们处理在这个世界上存在的方式。既然这个世界不可能被完全理解,不如按照我们的定义去理解!在李普曼看来,公认的典型、流行的样板和标准的见解都是造成成见的因素。并且,这些成见不仅难以克服,而且可以固化。一切道德准则都是固化了的成见。这种道德准则正如李普曼所言,包括范围极广。基督教的成见是上帝创世说,原罪救赎说,天堂地狱说。而不同教派又有不同的教义,不同的成见之间发生冲突造成宗教冲突。即使被柏拉图视为这个世界上唯一有意义的事情的哲学何不建立在自己的成见之上。柏拉图自身的思想大厦的最底层是对奴隶与奴隶主生而不同的规定。康德的哲学建立在先验理性基础之上。弗洛伊德学派从人的无意识出发。叔本华认定人生就是一场悲剧。儒家思想将这个世界定义为温柔友善。

由此看出,一切的理论体系无一不需要固化的成见作为基石。也许我们可以建立一套系统像记录天气一样记录这个世界上发生的每件事情,我们自身不能探索到世界的真理,但对于整个人类而言,某一天总能够触到那个终极所在。然而,一个客观公正的系统本身就是个问题。审查和保密制度的存在,交往与机会的限制,时间和注意力的有限和不合理分配,速度、词语和清晰度的不确定„„显而易见,我们有太多限制无法摆脱。所以,我们不可能看到这个世界的真相。然而我们必需在这隐晦不明的世界上存在下去,并尽量做到有声有色。所以,正如托尔斯泰所言:如果没有上帝,就去创造一个。我们创造自己的世界观,行为准则,每一个选择的依据。我们需要一张地图能简明有序地指导我们的行为,而成见就是那个标尺。我们依赖我们的成见而活。

圣•安布罗斯的地图以《圣经》为依据,因此,“世界看上去成了一个单调的平行四边形,东西之宽为南北的两倍,平面中心是被海洋所包围饿陆地,大洪水之前的人类就住在那里。奇遇的陆地则是诺亚的避风港„„”所以,这个“标尺”并不中立。“它不仅是用井井有条的方式替代现实的庞杂喧嚣的混乱状态。它不仅是一条捷径。它是所有这一切,甚至更多。它是对我们自尊心的保护,是投射在这个世界上的我们自身的意识、我们自身的价值观念、我们自身的立场和我们自身的权利。因此,成见充满了被它们所吸纳的情感。它们是我们传统的堡垒,在这个堡垒的庇护下我们可以继续心安理得地坚持我们的立场。”

矛盾就此产生。由于这个包围在我们周围的外部世界不可能完全是内心所想要的世界的反映,因此,当外部世界与内心世界不一致之时,我们就不能再心安理得地固守那个心中的“小宇宙”了。

人的心理不希望不和谐。因此,本是稳定的内部系统受到外部系统的冲击时的直接反应就是回到和谐状态。在这种情况下,你有三种选择:拒绝不同见解的冲击,做一个睁眼的瞎子;抛弃成见,彻底改变自我;修正自己的观点,部分接受新见解。

儿童文学中有一个男孩叫彼得潘,他看到成人世界中与他想象中不搭调的行为和景观后觉得憎恨和恐惧,他的选择是:拒绝长大。所以他在永无岛上永远是长不大的男孩,一直玩着躲猫猫的游戏。他是否后悔故事中没有提及,正如王子和公主的婚后生活是否一如既往的幸福一样被我们善意地忽视一样。另外一个类似的形象是持铁皮鼓的男孩,源于英国的民间传说。持铁皮鼓的男孩和彼得潘一样拒绝长大,保持幼儿的体型。但在这个故事中,他最终不能忍受自己不能长大这个事实,接受了成人世界的现实。后一个故事或许更接近人的本性。我们可以再某个短时期内选择拒绝,但这只能拖延不能解决问题。正如李普曼的结论“不加批判地固守成见,不仅会无视许多需要考虑的东西,而且一旦遭到报应,成见土崩瓦解,那么,明智的考虑很多可能就会和它一起毁灭。”

从某种角度来看,欧洲思想史是一部关于上帝是否存在的长久争辩的历史。公元410年(或455年)到公元754年(或800年)这段时期被称为中世纪黑暗时期,基督教教会成了当时封建社会的精神支柱,它建立了一套严格的等级制度,把上帝当做绝对的权威。文学、哲学、艺术、科学停滞不前。而人背负着原罪,应世世代代受罪,不应有任何其他的欲望。文艺复兴意味着人的价值重新被发现,人的权利被尊重。到笛卡尔尊崇理性至上,再到尼采叫出“上帝死了”,它从最初对基督教的推崇到对基督教的围剿,走到天平的另外一端。这带来的是缺乏约束之后的过分放纵。最终,尼采死了,上帝又回来了。历史上矫枉过正的例子胜不枚举,我们总那么爱好绝对。“我们更喜欢的是要么全有,要么全无„„在我们无拘无束的时候,我们会把一切前景都说得那么绝对——百分之百、到处、永远。”

世界的钟摆远远不只在“全能”和“无能”之间摆动。它存在着中间地带,这是第三种选择。当你承认了人的非理性时,也需要去承认另外一个事实:人的基因中潜伏着理性的碱基序列。真正构筑社会的不是对外部世界视而不见的人,也不是没有任何立场的人,而是同世界建立了各种联系的,积极参与社会交往的有生命的个体,不是随意接受他人观点的被动的人,而是与社会互动的独立个体。这是构筑公众舆论所需要的主体,也是杜威所希望的 “THE GREAT COMMUNITY”的成员。要做到这样,长期有效的教育是必需的。经受过教育的人,能看到更多不同的景象,听到不同的声音,接触不同的观点,这样才可能发现成见。而“只有当我们习惯于把我们的观点看作是我们通过自己的成见得到的局部经验时,我们才能真正做到对反对者的宽容。”同时,传播在此应当起到应有的作用。暂且不论人际传播中的交流与修正,对于大众传播而言,要做的更多。当大众手终于拿到餐桌上的报纸时,它正如餐桌上的面包一样经过层层工艺和运输。这不可避免。关键是,如何让这必不可少的过程变得有益。通过全面、公正的信息,消除大众的偏见是传播的意义之一。大众传播所要走的路还太长。

仇恨、不宽容、猜疑、偏执、诡秘、恐惧和撒谎,这损害公众舆论的七大罪恶不可能被完全根除,正如自由不可能绝对实现一样。虽然理性很难变得精致而具体,但“我们可以再某种直觉中树立对理性的信念”。尽管李普曼极具批判地戳穿长期被我们所隐藏的残酷真相,但他并未放弃解救之道。“如果我们既没有胆怯,又没有狂热到终于满腔怨气举手告降这种令人刻骨铭心的程度,没有因为对人类未来丧失信心而放弃长期打算,我们就能够干得

更好。”

成见不可能完全消除,正如民主,自由,客观,公正不可能完全实现一样,可正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态度才是人类文明走到今日的动力。正如杜威所言,没有绝对的自由,只有无限接近自由。尽管人的成见根深蒂固,但尤有消除的可能,至少是最大程度上的消除,从而最大限度接近事实。而选择拒绝还是接受,便是首先要做出的决定。

第五篇:《公众舆论》心得体会(范文)

《公众舆论》心得体会

《公共舆论》作为传播学奠基之作,由传播学大师李普曼于1922年创作而成。《公众舆论》在传播学领域具有难以比拟的权威地位,它第一次对“公众舆论”这一概念做了全景式的描述,并对成见、兴趣、公意的形成和民主形象等问题做了精辟而深刻的探讨,回答了诸如舆论从何而来、如何形成、产生什么样的结果、谁是公众、何为公众舆论等一系列的问题,为后人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这本书主要分为八个部分,二十八个章节,从各个方面分析了有关公众舆论的相关知识,第一次对公众舆论做了全景式的描述,卓有成效地梳理了舆论研究中一系列难以回避的问题,比如舆论从哪里来?它是怎样形成的?它能造成什么样的结果?谁是公众?公众舆论是什么意思?它是仅仅在公众中传播还是由公众自己形成的?它什么时候才能成为独立的力量?它对成见、兴趣、公意的形成和民主形象等问题做了精辟而深刻的探讨,完成了新闻史上对舆论传播现象的首次全面论述,为后人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拟态环境

所谓拟态环境,就是外部世界在我们头脑中的想象。它并不是真实环境,而是人的头脑的产物,是人们对真实环境做出反应时对真实环境形成的影像。它含有真实的成分,并不是完全虚假的环境,也不是对真实环境“镜子”式的完全再现。人们在行动的时候,往往将它当作真实的世界。

李普曼认为,拟态环境存在的意义在于,直接面对的现实环境实在是太庞大、太复杂了太短暂了,我们并没有做好准备去应付如此奥妙、如此多样、有着如此频繁变化与组合的环境。虽然我们不得不在这个环境中活动,但又不得不在能够驾驭它之前使用比较简单的办法去对它进行重构。因此,对舆论进行分析的起点,也应该是这里,应当是认识活动舞台、舞台形象和人那个舞台上自行产生的形象所做的反应之间的三角关系。因为正是由于人所处的世界环境的庞大复杂导致认识的困难,人们才会逐渐在脑海中为自己制作一幅视线所不及的那个世界的可靠图像。而这些关于自身、关于他人、关于他们的需求、意图和人际关系的图像,就是他们的舆论。

刻板印象(成见)

在本书中,“成见”对应的原版词汇是“stereotype”,应该翻译成“刻板印象”比较准确,指的是对特定事物所持有的固定化、简单化的观念和印象。即,我们在看到世界之前就被告知它是什么模样,我们在亲身经历之前就可以对绝大多数事务进行想象。刻板印象可以为人们认知事务节省力气,简化努力,提供简便的参考标准,同时也是我们传统的壁垒,在这个堡垒作用下我们各得其所,心安理得地坚持我们的立场,保护我们的社会地位。但必须认识到的是,成见的存在会阻碍着我们对新事物的接受。作者认为,我们每个人都是生活工作在这个世界的一隅,对与具有广泛影响的公众事件充其量只能了解某一个方面或某一片段,我们的见解是由别人的报道以及我们自己的想象拼合在一起的。我们留心的不是某个众所周知的类型所具有的特征,而是用我们头脑中已有的先入之见去填补剩下的画面。人们总是倾向于喜欢寻找或发现能够支持或否定其偏见的样板,然后把它当作某个阶级整体的样板,凡是属于这个类别样板的人都会表现出合乎成见的方式,人们总是对成见抱有轻信的态度。用这样的样板去认识外界,难免会造成信息接受上的阻碍。

公众舆论

李普曼的舆论观是对卢梭舆论观的反思和批判。据考证,卢梭曾在《社会契约论》中第一次使用“公众舆论”的字眼,他卢梭强调公众舆论来自理性的表达,目的是为了维护公民共同的利益。公众通过持续地参与公共事务公共意志得到彰显最终实现主导政府决策的目标。卢梭的公众舆论思想,反映了资产阶级上升时期的民主理想,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卢梭的公众舆论思想已经远远超出了舆论传播的学理意义,成为资产阶级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理论武器。卢梭的心目中的公众舆论源自理性与公正,有着神圣不可冒犯的话语权,理性的公众最终可以主导政府决策。

但是作为一个深谙新闻界运作之道的一流的政治专栏作家、记者、多届总统顾问,李普曼对这种理想主义的舆论观进行了深刻而有洞见的反思。在李普曼看来,“公众无法形成理性的舆论,更不能主导政府决策”,因为舆论的主体——公众,根本就不是“有理性的个人”,他们看世界之前已经抱有了各种成见,“我们在看到这个世界之前就被告知它是什么模样。我们在亲身经历之前就可以对绝大多数事物进行想象”,而真正的现实是如此复杂,系统的教育必须将庞大的关于世界的知识压缩成一套套可供传授的课程,于是人们的头脑中充满了各种成见。而公众由于受到局部交往、注意力局限、维护自我利益的需要、社会中永远存在的保密和审查等原因,无法形成对真实世界的理性看法。

很多人都会谈论,对于网络时代舆论的形成,李普曼的论述还是否适用。由于互联网使得传播由过去的一对多的模式变成了网状模式,公众了解真实世界的途径除了报纸等传统媒体,还有各种分享与交流方式。公众之间的交往局限被打破了很多,因此互联网使得公众加接近真相,这毫无疑问是个进步。但是在“理性的个人”这个概念上,进步的程度就有限了。互联网时代,我们的触角可以轻易伸到更多的角落,对自己生活范围之外的世界要了解和联系都很容易,但是交往局限依然存在,虚拟的圈子和现实生活中的圈子有很大的重合性,不同阶层的人交往起来依然困难。日新月异的技术又产生着“数码沟”的问题。而且纷繁复杂的海量信息,让人更加看不清真实。

李普曼关于舆论、关于政治、民主、理性、新闻界的思考无一不发人深省,认识到现实难以触及,理性难以发力,但他对待理性还是乐观的,他说“只有在长期稳定的情况下,人们才有希望遵循理性的方法。这不是因为人类无能,或是呼唤理性不过是空想,而是因为政治领域的理性的进化才刚刚开始”“我们可以在某种直觉中树立对理性的信念。我们可以利用我们的智慧和力量为理性开辟一席之地。靠着我们所看到的世界画面,我们可以努力展望事件的全景,无论是否可以避开眼前的现实,我们都可以根据更长期的打算去控制决策。”“我们完全没有理由绝望,因为,正如詹姆斯所说,我们命运所系的全部条件仍然一如既往地充满了希望。我们已经见识了残酷,而且正因为它不可思议,所以它不是最终结局。”

下载读《公众舆论》有感(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读《公众舆论》有感(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公众舆论》读书报告

    刘超逸 文物与博物馆 08300540022 《公众舆论》读书报告 刘超逸 08300540022 实话说,李普曼之《公众舆论》,我是带着众多的不解与疑问艰涩的阅读完的。总感觉要着实吃透这本书......

    《公众舆论》读书笔记范文大全

    读《公众舆论》的思考:拒绝与接受读罢李普曼的《公众舆论》,他晦涩的语言让我陷入一种莫名的混沌之中。在该书的导言中,李普曼首先通过一战时大洋孤岛上英、法、德等国家的人们......

    舆论主体的自我消解——读《公众舆论》、《乌合之众》(共5篇)

    [来稿]舆论主体的自我消解——读《公众舆论》、《乌合之众》 作者: 张朋单位: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来源:中华传媒网 关键词: 公众 消解 公众舆论 乌合之众┊阅读:893次┊ [摘要]......

    《理想国》、《社会契约论》与《公众舆论》

    引子:学习本课程的一个‚三‛和一个‚一到三‛。一个‚三‛就是常识、经验和理论相结合。这里的‚经验‛指生活经验和对新闻业务的经验性了解。一个‚一到三‛就是此书是建立......

    未来在自己手中——读《心愿》有感公众演讲(推荐)

    电子束辐照交联多接枝共聚物与嵌段双接枝共聚物基热塑性弹性体 王进,杨柳校 译 (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412007) 摘要:本文采用透射电镜、小角X光散射、流变学和拉伸测......

    读有感

    读有感 人们都知道有许多向命运挑战的人,比如说张海迪,爱迪生,奥斯特洛斯基,海伦凯乐,吴运铎等.其中,霍金给我留下的印象最深刻.我读《向命运挑战》这篇课文后,使我对霍金有了更多的......

    读有感

    读有感 今天我看了,它主要写:玛丽的父亲在一场霍乱中丧生,她被从印度送回英国约克郡的密素斯庄园,和性情古怪的姨夫一起生活。于是,从小被父母疏远,一直放任自流、任性而自私的小......

    读《……》有感

    三读《„„》有感 ——读要用心,感要真实【设计理念】 “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是新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