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舆论》读书笔记范文大全

时间:2019-05-12 22:28:5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公众舆论》读书笔记》,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公众舆论》读书笔记》。

第一篇:《公众舆论》读书笔记

读《公众舆论》的思考:拒绝与接受

读罢李普曼的《公众舆论》,他晦涩的语言让我陷入一种莫名的混沌之中。在该书的导言中,李普曼首先通过一战时大洋孤岛上英、法、德等国家的人们生活的情况等事例(类似于柏拉图在《理想国》中的“洞穴寓言”)鲜明地提出了他的观点,人们普遍生活在两个环境中,一个是我们日常所谓的“现实环境”,一是“虚拟环境”,虚拟环境实际上是人们根据“现实环境”而主观重构的,是保护自我的“堡垒”――就像导言的标题所记,外部世界就是“现实环境“我们头脑中的景象则可被称为“虚拟环境”;一般人固执地认为他头脑中的景象是与外部世界一致的,于是当他描述外部世界并发表观点的时候,他显得那么自信而且毫不让步。

书中许多事例和观点由于李普曼同我们的时间背景、文化价值体系的差异而显得生疏难解,但大段的论证及对事实的详细剖析仍犀利得触目惊心——真相的本质历久弥新,在以成见为主旨的一章中更深刻的勾起了作为“公众”的一部分的我的恐惧。

在《公众舆论》中,李普曼直截了当地指出了一个事实:我们是非理性的。不要对自身的理性抱过多期望,因为有一种特质如同影子一般紧随我们身后。无论你是总统还是杂货部小店员,不论你在决定关乎世界格局的大事还是仅仅在选择晚餐需要用到的材料,你都带着它去作决定,去生活。这就是成见。

现在看看你的生活,从最基本的数字开始。你走过这世界上多少公里的路程?你认识70亿人中的几分之几?你读过图书馆几百万馆藏中的几本书?即便你是个职业旅行家,我相信你留下脚印的地方在地图上不过几个点大小。即便你是个社交家,你认识(不谈熟识了)的不过中国一个小城镇的人口数量。即便你是个勤勤恳恳的读书人,你读过的未必能排满一个书架。庞杂,复杂,短暂,这就是这个世界的特性。有限是我们不可摆脱的命运,每一个“我”都微不足道。可在微不足道的我们自己看来,我们的存在却具有独一无二的真理。

“多数情况下,我们并不是先理解再定义,而是先定义后理解。”这就是我们处理在这个世界上存在的方式。既然这个世界不可能被完全理解,不如按照我们的定义去理解!在李普曼看来,公认的典型、流行的样板和标准的见解都是造成成见的因素。并且,这些成见不仅难以克服,而且可以固化。一切道德准则都是固化了的成见。这种道德准则正如李普曼所言,包括范围极广。基督教的成见是上帝创世说,原罪救赎说,天堂地狱说。而不同教派又有不同的教义,不同的成见之间发生冲突造成宗教冲突。即使被柏拉图视为这个世界上唯一有意义的事情的哲学何不建立在自己的成见之上。柏拉图自身的思想大厦的最底层是对奴隶与奴隶主生而不同的规定。康德的哲学建立在先验理性基础之上。弗洛伊德学派从人的无意识出发。叔本华认定人生就是一场悲剧。儒家思想将这个世界定义为温柔友善。

李普曼在书中为我们剖析了“成见”——“它是对我们自尊心的保护,是投射在这个世界上的我们自身的意识、我们自身的价值观念、我们自身的立场和我们自身的权利。”

人的心理不希望不和谐。因此,本是稳定的内部系统受到外部系统的冲击时的直接反应就是回到和谐状态。在这种情况下,你有三种选择:拒绝不同见解的冲击,做一个睁眼的瞎子;抛弃成见,彻底改变自我;修正自己的观点,部分接受新见解。作为一个社会人,自懂事之时便以被包括入某种特定的成见模式之中:我喜欢口香糖而不是水果软糖,我对酗酒没有好感并认定那是慢性自杀,会计专业会比考古专业更迅速地融入社会并攫取经济利益,我应当拥护社会主义而非西方资本主义,在人生的进程中,被灌输各种丰富意义的受众们将一幅幅具有标志性的画面塞入脑中,并不断在这些标准样板的影响下作出一项项判断。所有这一切,由自身决定的偏好,外部世界各种信息通过媒体、教育等途径施加的影响,以及身处某一团体为取得身份认同而取得的妥协,统统都是成见模式下形成的价值判断。一般而言,成见模式在相对固定的时间与空间下很难发生内生性的改变,但并不排除诸如年龄增长、地域迁徙及社会地位变化对成见的撼动。但在大多数情况下,成见是相对稳定的,并且根深蒂固地对日常生活的言行施加影响。回首经常引用的某位作家的话:任何理解都是曲解。在这样一针见血的事实面前,我不禁为抽象化的生命的苍白感到无奈,并且恐惧。

而这种恐惧往往并非针对成见的形成——事实上我们都无法阻止这一切,成长的过程本身就是成见形成的过程。可怕的是“我们运用成见时的那种轻信”,我们常常“喋喋不休地使用我们的法则去描绘世界”。当我们确定作出价值判断不会对我们本身,比如信誉、人身安全,构成某种威胁后(事实上大多数情况下我们都被基于成见的某种情绪冲昏了头脑而疲于考虑这一点),大多数人乐于发表津津乐道的见解

——即使这种见解对所指向的对象有所伤害。令我记忆犹新的是播放央视“同性恋爱滋病”主题新闻调查的课后讨论,有一位同学下意识地用到了“同性恋患者”这个词语。事实上关于“艾滋病患者”这样的称呼也往往是带有偏见的,对于尚未发病的正确称法应是“艾滋病病毒携带者”。这样的习惯性“错误”在日常生活中比比皆是,其源头即为我们(主流人群)对使用成见的轻信。在一个同性恋几乎没有合法权益可言、艾滋病依然受到大众歧视的社会中,非主流群体受到歧视几乎是司空见惯的事情,而以社会主流价值观作为标准的公众受到过多的责备似乎是不合理的,那么责任就似乎更应归到负有引导公众舆论责任的传媒身上来了。在GOOGLE或百度上搜索“艾滋女结婚”这一词条,相关内容即达到六十万条之多,这的确反映了近年来媒体对弱势群体的关注度与日俱增,但这个标题却又让人感到不适:一种以强势人群自居的、以同情为伪装的、显而易见的偏见,诸如此类的报道还有“马加爵事件”,等等。在追求发行量、收势率和点击率的当下,刺激眼球的爆点成了诸多媒体竞相追逐的对象,然而在追求爆点的同时却往往忽略了新闻报道的基本要点,屏弃偏见的客观公正,更不要提再上一个层次的所谓“基于人道视角给予的人文关怀”。如何在新闻报道中控制成见的介入并对其加以矫正,以免形成一种畸形的论断对受众形成不公正的引导,似乎成了一个谁也回答不了的问题。而那节课上另一位同学的发言中(他指出该节目中对于同性恋如何感染艾滋病毒的途径描述含糊不清),我又发现了自身成见的一个盲点:由于事先对这一群体及问题的关注,使得我将这种了解和预判强加给了并不具备这种背景的大多数人,我的下意识中产生了一个成见引致的幻觉——“这一切应当已被大众广泛接受”——于是,如果换作我处理这一问题,恐怕也会有同样的惯性忽略,而大众对同性恋的认知水平却恰恰没有达到我的幻觉中的这一程度。因此,避免认知水平差异所带来的盲点,在新闻报道中也显得尤为重要。

于我本身而言,又不得不延伸性地想到一些更为现实的问题,已然选择了新闻作为学习的专业,一如滑入一条即定的轨道,几乎势必要在将来某一时刻踏入这一行业从事相关工作,势必主要针对某一阶级利益为某一社会群体服务,势必形成与之相关的成见作为报道的出发点,势必面对如何把持客观公正、平衡理性与感性这一命题,并且势必面对己身的良知道德与政治、资本权利的对抗„„在这一连串带有极大可能性的问题面前,在李普曼的引导下试图正视成见的我,不得不承认,我感到极度迷茫与困惑。

而恐惧的另一面来自于某些利用成见导致的可怕结果。李普曼在书中大量引证分析了一次世界大战中利用即有观念而散布的谣言,例如在《作为屏蔽的成见》中“比利时天主教士鼓动人民攻击孤立无援德国小分队”这样的例子。其结果便是“那些谎言激起了对所有天主教徒而不仅是对比利时天主教徒的仇恨”。李普曼对此解释简单而精妙,即“一个联想的过程”,通过成见的刺激加之人们本身具有的丰富想象力,“如果对一件事情产生了强烈憎恨,我们很容易就会把它同我们所强烈憎恨或恐惧的绝大多数其他事情联系起来”,于是仇恨被放大、冲突被升级。像这样典型的出于某些不可告人的缘由而策划的宣传活动在人类历史上屡见不鲜。在宣传的加工蛊惑下,成见再一次成了不可救药的帮凶,而暴民政治则应运而生,那些真知灼见的声音被巨大的情绪化浪潮所淹没,连些微的泡沫都被人视而不见。希特勒基于“日耳曼民族利益高于一切”之口号实施的不可理喻的种族灭绝,文化大革命中四人帮利用数百万懵懂青少年的蛊惑性讲演把社会推向崩溃边缘,八九年“**事件”对情绪激动的学生群体用谎言进行煽动的少数极端分子,以及所有人都记忆犹新的,零五年以抗议小泉屡次参拜靖国神社为起始最后演变为全国范围激烈的示威游行的“反日风潮”„„在政权、资本以及反社会反人类欲望驱使下指控与迫害对立群体、教唆挑拨普通民众的行为大多“成效显著”,在战争、革命中都是如此。成见影响下的身份认同,会驱使大众具有一种普遍的趋同性:当一部分人做出某种表态后,另一部分人也会跟着发生观念的转变,最后彻底倒向多数人的阵营。这就像引发核衰变的临界中子数量,只消少量变可引发连锁反应(chain reaction)。从某种程度上而言,这也是民主社会传媒最大的隐患,即话语权一旦被资本、权力的拥有者所掌控或左右,难免会试图营建符合其价值利益的意识形态。

李普曼在书的最后则提到了解决“舆论”困境的方法,利用新闻界加以组织舆论,而不是由新闻界组织舆论;独立的专家团队提供足够清晰的事实记录;提高公众的教育水平,诉诸理性。虽然作者这里的方法带有强烈的理想色彩,但我们可以也许可以朝这方面不断努力,而新闻界非“舆论法庭”的提法也值得中国媒体进一步的深思。

第二篇:公众舆论读书笔记

《公众舆论》读书笔记

《公共舆论》作为传播学奠基之作,由传播学大师李普曼于1922年创作而成。《公众舆论》在传播学领域具有难以比拟的权威地位,它第一次对“公众舆论”这一概念做了全景式的描述,并对成见、兴趣、公意的形成和民主形象等问题做了精辟而深刻的探讨,回答了诸如舆论从何而来、如何形成、产生什么样的结果、谁是公众、何为公众舆论等一系列的问题,为后人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对于本书的阅读其实是一件奇妙而心绪复杂的事情。这种经历就像是在水上泛舟漂流,在水流平缓之处,闪光的思想和绝妙的思辨如两岸风景,缓缓映入眼帘,可以被平和地接受和欣赏,并令人不禁在心里暗叹其妙。然而到了水流湍急,谷狭岸窄之处,流速陡然加快,暗礁碰撞,令人胸闷紧张,思维磕磕碰碰,抓头挠腮,直叹语句艰涩,角度转换突变,作者的思维实在不易跟上。

必须承认的是,笔者的确能力有限,阅读此书时多感吃力,只能对自己努力阅读之后所得的浅薄的、最主要的、宏观的认识加以介绍。

一、写作背景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政府为了取得胜利,利用宣传机器在国际国内大造舆论,进行大规模而强有力的战争宣传。大量的战争报道虚假而带有偏见,对受众认知世界产生很大影响,由此刺激了李普曼对于“拟态环境”的构思。在战前战后的参战和分赃中,出现了一系列有悖于传统道德约束的问题,却被媒体和当局巧妙地遮蔽了。在整个媒体参与营造的虚拟环境中,一方面,普通公众由于信息和资源的匮乏,无力认清事实真相,另一方面,精英阶层对整个局势进行强有力的控制,这一强一弱的对比在这个历史阶段被突出表现出来。本书即从民主政治如何施行的角度对舆论问题进行探讨,因而本书在一定程度上带有很强的政治评论色彩。

二、本书脉络及作者主要观点

本书分为八个部分,分别为:导论----外部世界与我们头脑中的景象、对外部世界的研究、成见、兴趣、公意的形成、民主的形象、报纸和有机化情报。

对于本书的脉络作者已在导论部分为我们讲解清楚。他认为,他人脑海中的图像——关于自身、关于别人、关于他们的需求、意图和人际关系的图像,就是他们的舆论。这些对人类群体或以群体名义行事的个人产生着影响的图像,就是大众的舆论。前五章先首先探讨的是这种内心的图像何以能够诱使人们在外部世界发生关系时频频误入歧途。

经过作者分析,妨碍的原因不外乎这些:人为的审查制度,社会交往受到的限制,每天能够关注公共事务的时间比较匮乏,由于不得不压缩成简短的消息而对事件造成的歪曲报道,用琐细的语汇表现复杂世界所面临的困难,以及最后面对那些似乎威胁人们既定生活方式的事实真相时所产生的忧虑。这些因素构成了外部限制。

除此之外还有内在的原因。这些残缺不全的外来消息还会受到日积月累的想象、偏见和成见的影响,形成一些门户之见,并认为这符合他所感到和构想的自身利益。正是因为这些因素的存在,随后介绍这些受到内外因素共同影响的纷纭的众说如何结晶为舆论,公众舆论是如何形成的。这一部分告诉我们,正是由于这些内外因的存在,公众舆论是非理性的。

接下来是对传统的民主政治舆论的学说的分析。通过分析,作者发现,领导者通过制造同意、制造模糊概念、寻找共同情感等一系列手段,将公众的情绪和意见整合起来,形成了所谓的公众舆论,因此公众舆论是可以被操纵、可以被疏导、可以被利用的。而在公众之中走出来的领导者,并非是民主制度的坚定执行者。很多看似民主的、顺应民意的决定和决策,很多时候是通过暗地操纵、疏导公众舆论造成的。公众舆论在这种强势的控制之下不可能真正实现。而报纸被视为克服民主问题的万应灵药,报纸必然地、不可避免地反映着——因此也或多或少地调节着——舆论的强度及其不健全的组织。因此作者认为,舆论如果想要发出声音,就必须利用新闻界加以组织,而不是由新闻界加以组织。“政界和产业界的茫然无情,恰好给政治科学提供了充实自身和服务公众的巨大机会。”

三、本书重要理论

李普曼以其高屋建瓴式的分析,在本书中提出了一些经典理论被广泛流传。

关键词一拟态环境

李普曼在本书开头介绍了这样一个故事,几个英国人、法国人和德国人住在一个大洋的岛屿上,平时他们共同生活、和谐相处。由于通信不便,战争的消息隔了6个星期才传过来。直到这时这些人才惊觉彼此间在事实上已成了敌人。但他们仍在按照头脑中那幅和平的景象生活相处,一如既往。由此,李普曼说“追溯以往我们就可以发现,我们在认识我们仍然生活于其中的那个环境时是多么迂回曲折。我们可以看到,它带给我们的消息时快时慢,但只要我们信以为真,我们似乎就会认为那就是环境本身。”偶然的事实,创造性的想象,情不自禁地信以为真,这三种因素会产生一种虚假的现实,导致人们做出激烈的本能反映。在社会生活的层面上,人对环境的调试是通过“虚构”这一媒介进行的。

所谓拟态环境,就是外部世界在我们头脑中的想象。它并不是真实环境,而是人的头脑的产物,是人们对真实环境做出反应时对真实环境形成的影像。它含有真实的成分,并不是完全虚假的环境,也不是对真实环境“镜子”式的完全再现。人们在行动的时候,往往将它当作真实的世界。

李普曼认为,拟态环境存在的意义在于,直接面对的现实环境实在是太庞大、太复杂了、太短暂了,我们并没有做好准备去应付如此奥妙、如此多样、有着如此频繁变化与组合的环境。虽然我们不得不在这个环境中活动,但又不得不在能够驾驭它之前使用比较简单的办法去对它进行重构。

因此,对舆论进行分析的起点,也应该是这里,应当是认识活动舞台、舞台形象和人那个舞台上自行产生的形象所做的反应之间的三角关系。因为正是由于人所处的世界环境的庞大复杂导致认识的困难,人们才会逐渐在脑海中为自己制作一幅视线所不及的那个世界的可靠图像。而这些关于自身、关于他人、关于他们的需求、意图和人际关系的图像,就是他们的舆论。

关键词二刻板印象(成见)

在本书中,“成见”对应的原版词汇是“stereotype”,应该翻译成“刻板印象”比较准确,指的是对特定事物所持有的固定化、简单化的观念和印象。即,我们在看到世界之前就被告知它是什么模样,我们在亲身经历之前就可以对绝大多数事务进行想象。刻板印象可以

为人们认知事务节省力气、简化努力,提供简便的参考标准,同时也是我们传统的壁垒,在这个堡垒作用下我们各得其所,心安理得地坚持我们的立场,保护我们的社会地位。但必须认识到的是,成见的存在会阻碍着我们对新事物的接受。

作者认为,我们每个人都是生活工作在这个世界的一隅,对与具有广泛影响的公众事件充其量只能了解某一个方面或某一片段,我们的见解是由别人的报道以及我们自己的想象拼合在一起的。我们留心的不是某个众所周知的类型所具有的特征,而是用我们头脑中已有的先入之见去填补剩下的画面。人们总是倾向于喜欢寻找或发现能够支持或否定其偏见的样板,然后把它当作某个阶级整体的样板,凡是属于这个类别样板的人都会表现出合乎成见的方式,人们总是对成见抱有轻信的态度。用这样的样板去认识外界,难免会造成信息接受上的阻碍。

成见会给我们的认识造成错觉,由于一开始就受到这种错觉的污染,公众舆论会更加令人困扰而丧失理性,因为所有的一切,包括“前景、背景以及行动的尺度,统统被成见所省略和冻结。”

李普曼的成见理论引发了许多颇有价值的研究课题,比如,传媒在进行报道时的立场问题、记者个人情感与客观报道问题、先入为主的报道方式问题,同时,也与话语霸权问问题、沉默的螺旋等理论相关联。

关键词三公众舆论

李普曼认为,公众舆论是非理性的,不可能的,无法通过公众舆论实现民主政治。他把公众舆论定义为: “在公众意见庞杂、非理性的情况下,作为领导者的人通过制造同意、制造模糊概念、寻找共同情感等一系列手段,将公众的情绪和意见整合起来,形成了所谓的公众舆论。”从中也可以看出他对公众自身发出声音的消极失望,以及对领导者控制舆论的判断。

他从公众本身的认识局限和意见领袖的强势两个方面对此做出了阐述。公众舆论本身的局限表现在内外两个方面。外部的阻碍有:人为的审查制度和保密,社会交往受到的限制,对公共事务时关注间的匮乏,由压缩而成的消息造成的歪曲报道,用琐细的语汇表现复杂世界所面临的困难和清晰度的下降等。除此之外,想象、偏见和成见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人们的观念,从而导致公众舆论的非理性和不可统一性。

而另一方面,作为意见领袖的领导者通过制造同意、制造模糊概念、寻找共同情感等一系列手段,将公众的情绪和意见强有力地整合起来,并对公众舆论进行疏导和利用。李普曼认为,民主的实现事实上是由政治家运用模糊、有多种解读方式的具有煽动性的话语来操纵的。对于决策而言,重要的不是公众是否透彻理解这些话语,清楚地知道自己的选择而是公众是否能够用是与否的方式来达到政治家的目的。但是仅从表面来看,这种征得公众同意的做法,是对民主的尊重。

简单来说,公众认识的局限源于虚拟环境,而意见领袖对公众舆论的控制和操纵则源于其能够在不同的意见中制造同意。公众在虚拟环境中受到刺激,却在现实环境中作出反应;意见领袖通过对于不同意见的整合,让公众认为最终作出的决定确实是延续了自己原有的想法和意见,自己的利益最终得到了实现和保留。

因此,在以上这样一个“弱势”一个“强势”,一个“有能力”一个“无能力”的对比中,意见领袖的地位无形中占据了上风,所谓技术精英通过自己所具有的技术和智慧,能做出比普通公众更加理性和科学的决策,因此将公众的地位踩在了脚下,建构出了一幅“精英引导群氓”的图景。从这种程度上说,公众的确不能独立思考、思辨,其着眼点的局限性也就决定了其落脚点不可能顾全整个局面,最终必然被一种统一的、影响力巨大、包容性极强的公众舆论所吸收。而少数人一旦具有了够操纵公众舆论的技艺,就更加不能说公众舆论是理性的了。

关键词四精英治国

从李普曼对公众舆论的定义可以看出,公众舆论是由领导者通过一系列强效手段,将公众情绪和意见整合而成的,作为社会精英的领导人对公众舆论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具有统治和领导技艺、具有制造同意的技艺的精英群体,可以整合公众庞杂多样的舆论,使之最终合为一股。通过这种技艺,能够掌控舆论,稳定形势,取得优势地位。

李普曼指出,普通公众难以把握事实真相、做出正确判断。他把普通公众看成是既不了解情况有无理智的“局外人”,而把那些受过特殊训练,能够通过专门的“情报机构”得到准确的情报,作出明知判断的少数人成为“局内人”。他认为只有这些少数“社会贤能”的局内人才可能在社会上发号施令,决定一切,并通过宣传来左右“局外人”。通过公众舆论是不可能实现民主政治的,必须实行精英治国。

关键词五议程设置

议程设置的研究最早也起始于李普曼的《公众舆论》,虽然书中没有使用议程设置这一名词,但是,他表达了这样的基本思想:媒体创造了我们头脑中的象征性的想像,这些想像有可能与我们经历的“外在”世界完全不同。他论证了大众媒体是现实世界的某个事件和我们头脑中对这个事件的想像之间的主要连接物。

他观察到,新闻界在告诉人们怎么想这方面不怎么成功,但是在告诉人们想什么方面却十分有效。大众媒介具有相对较少的直接效果,但是在设置公众议程方面具有强烈的间接效果。议程设置过程描绘了舆论在一个民主制中如何发挥作用,即通过它,某个新闻论题被大众传播、公众和政治精英赋予优先的关注,从而由媒体的议程设置上升到公众的议程设置,最后变为政策的议程设置,对民主社会的发展产生影响。

四、我的观点——网络时代公众舆论很有可能实现

李普曼的《公众舆论》虽然是传播学经典,有着经久不衰的影响力,然而它毕竟是当时时代的作品,很难关照到新时期传播学的新发展及可能性。当代,网络时代的到来,深刻地改变了人类认识世界以及社会交往和交流的方式,在传播领域掀起巨大的影响狂潮,尤其是微博等新媒介的出现大大改变了以往的传受格局。我认为,在网络时代,公众舆论的实现是极有可能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网络促进全民参政议政,公众与公众事务的距离大大拉近

中国新闻体制下,与其说媒体更接近受众,不如说媒体更接近政府,以往传统媒体传播信息后较难得到受众的互动。而在网络时代,人人都可上网参与时事评论,人人都可以借助网络平台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观点,尤其是微博发明之后,这种互动就更加自由和方便。在这种参与式互动之中,公众与公众事务的距离被大大拉近,公众舆论越来越成为热点。

2、网络媒体具有强大的传播力,公众舆论的影响将会强势而广泛

网络作为第四媒体,其传播的广度和强势程度都超过传统媒体。网络上公众舆论一旦

形成,无疑会造成广泛的影响,引起广泛的关注,这样的影响将会胜过以往任何时代。

例如温州动车事故发生后,网络舆论一边倒地要求合理解释、严厉调查以及对遇难者的哀悼痛心,这一切形成了一种强大的网络民意和舆论压力,直指事件负责人做出解释和处理。

3、网路传播内容的日新月异,受众获得的信息量成爆炸式上升,这将变革公众的思维

方式,加快认知的更新,使原有成见对公众舆论的影响减弱

网络信息总是日新月异,更新速度极快,并以爆炸式的形态呈现给受众。这一切将促进受众接受量的急剧增长和对信息认知差异的接受能力的提高。人们不得不更新自己的信息库,去接受每天迎面而来的新信息,并调整自己的思维方式,去适应这个迅猛发展,日新月异的世界。在此基础之上,原本对舆论形成产生阻碍作用的成见将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从而使公众舆论实现的可能性增大。

4、微博等新媒体将会加强公众彼此之间的沟通交流,促进公众舆论内部的团结

微博的出现使公众的交流提供了广阔、活跃的空间。通过转发、评论,陌生的社会公众直接也可以建立起交流关系,而有相同意见的人则很容易通过这种方式达成交流上的一致性和互动性。这样有利于公众舆论内部的团结。

5、微博等网路媒体对信息发布的快捷性,使公众很有可能先于媒体报道而知晓信息,媒体对公众的影响相对减少

在网络时代,特别是由于微博等新型民间信息发布渠道的兴起,使得信息的发布比以往任何时代读更加便捷、易获得,由于这些信息发布的主体多来自民间,而非专业的新闻传播媒介,因而人们经常可以获得比新闻媒体更快地知晓信息,这样与李普曼所认为的相反,公众对新闻媒体的依赖在一定程度上是降低了。

6、网络日益成为政府、社会、公众交流沟通的平台,公共舆论的声音比以往任何时代都易于传达到决策层,使公众舆论达到效果

网络的迅猛发展与势不可挡,使得政府、社会团体、个人等纷纷利用该媒介,发表信息,提供公共舆论空间。当下网络成为政府、社会、公众共同交流沟通的平台,大量的舆论观点在其中碰撞交流,信息的流通日益通畅,舆情的上传下达成为可能。公众舆论的声音也比以往任何时代都易于传达到决策层,其观点和声音也易于被决策层接受和采纳,这些都使得公众舆论比以往更容易达到其传播效果。

综上,我认为,尽管网络媒体的发展前景尚不可一锤定音,但社会舆情与信息的透明化却是发展大势。网络时代的到来对公众舆论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对于公众舆论的形成具有很大的积极意义。但是网络环境毕竟不稳定,因其自由度太高,反而使安全性和规范性都亟待提高,网络媒体的发展也带来了很多的弊端,公众在利用网络发表意见形成舆论的时候应该加强自律,以更加成熟和负责的态度利用好这一交流和传播渠道,保证舆论质量。

第三篇:《公众舆论》心得体会

《公众舆论》心得体会

《公共舆论》作为传播学奠基之作,由传播学大师李普曼于1922年创作而成。《公众舆论》在传播学领域具有难以比拟的权威地位,它第一次对“公众舆论”这一概念做了全景式的描述,并对成见、兴趣、公意的形成和民主形象等问题做了精辟而深刻的探讨,回答了诸如舆论从何而来、如何形成、产生什么样的结果、谁是公众、何为公众舆论等一系列的问题,为后人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这本书主要分为八个部分,二十八个章节,从各个方面分析了有关公众舆论的相关知识,第一次对公众舆论做了全景式的描述,卓有成效地梳理了舆论研究中一系列难以回避的问题,比如舆论从哪里来?它是怎样形成的?它能造成什么样的结果?谁是公众?公众舆论是什么意思?它是仅仅在公众中传播还是由公众自己形成的?它什么时候才能成为独立的力量?它对成见、兴趣、公意的形成和民主形象等问题做了精辟而深刻的探讨,完成了新闻史上对舆论传播现象的首次全面论述,为后人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拟态环境

所谓拟态环境,就是外部世界在我们头脑中的想象。它并不是真实环境,而是人的头脑的产物,是人们对真实环境做出反应时对真实环境形成的影像。它含有真实的成分,并不是完全虚假的环境,也不是对真实环境“镜子”式的完全再现。人们在行动的时候,往往将它当作真实的世界。

李普曼认为,拟态环境存在的意义在于,直接面对的现实环境实在是太庞大、太复杂了太短暂了,我们并没有做好准备去应付如此奥妙、如此多样、有着如此频繁变化与组合的环境。虽然我们不得不在这个环境中活动,但又不得不在能够驾驭它之前使用比较简单的办法去对它进行重构。因此,对舆论进行分析的起点,也应该是这里,应当是认识活动舞台、舞台形象和人那个舞台上自行产生的形象所做的反应之间的三角关系。因为正是由于人所处的世界环境的庞大复杂导致认识的困难,人们才会逐渐在脑海中为自己制作一幅视线所不及的那个世界的可靠图像。而这些关于自身、关于他人、关于他们的需求、意图和人际关系的图像,就是他们的舆论。

刻板印象(成见)

在本书中,“成见”对应的原版词汇是“stereotype”,应该翻译成“刻板印象”比较准确,指的是对特定事物所持有的固定化、简单化的观念和印象。即,我们在看到世界之前就被告知它是什么模样,我们在亲身经历之前就可以对绝大多数事务进行想象。刻板印象可以为人们认知事务节省力气,简化努力,提供简便的参考标准,同时也是我们传统的壁垒,在这个堡垒作用下我们各得其所,心安理得地坚持我们的立场,保护我们的社会地位。但必须认识到的是,成见的存在会阻碍着我们对新事物的接受。作者认为,我们每个人都是生活工作在这个世界的一隅,对与具有广泛影响的公众事件充其量只能了解某一个方面或某一片段,我们的见解是由别人的报道以及我们自己的想象拼合在一起的。我们留心的不是某个众所周知的类型所具有的特征,而是用我们头脑中已有的先入之见去填补剩下的画面。人们总是倾向于喜欢寻找或发现能够支持或否定其偏见的样板,然后把它当作某个阶级整体的样板,凡是属于这个类别样板的人都会表现出合乎成见的方式,人们总是对成见抱有轻信的态度。用这样的样板去认识外界,难免会造成信息接受上的阻碍。

公众舆论

李普曼的舆论观是对卢梭舆论观的反思和批判。据考证,卢梭曾在《社会契约论》中第一次使用“公众舆论”的字眼,他卢梭强调公众舆论来自理性的表达,目的是为了维护公民共同的利益。公众通过持续地参与公共事务公共意志得到彰显最终实现主导政府决策的目标。卢梭的公众舆论思想,反映了资产阶级上升时期的民主理想,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卢梭的公众舆论思想已经远远超出了舆论传播的学理意义,成为资产阶级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理论武器。卢梭的心目中的公众舆论源自理性与公正,有着神圣不可冒犯的话语权,理性的公众最终可以主导政府决策。

但是作为一个深谙新闻界运作之道的一流的政治专栏作家、记者、多届总统顾问,李普曼对这种理想主义的舆论观进行了深刻而有洞见的反思。在李普曼看来,“公众无法形成理性的舆论,更不能主导政府决策”,因为舆论的主体——公众,根本就不是“有理性的个人”,他们看世界之前已经抱有了各种成见,“我们在看到这个世界之前就被告知它是什么模样。我们在亲身经历之前就可以对绝大多数事物进行想象”,而真正的现实是如此复杂,系统的教育必须将庞大的关于世界的知识压缩成一套套可供传授的课程,于是人们的头脑中充满了各种成见。而公众由于受到局部交往、注意力局限、维护自我利益的需要、社会中永远存在的保密和审查等原因,无法形成对真实世界的理性看法。

很多人都会谈论,对于网络时代舆论的形成,李普曼的论述还是否适用。由于互联网使得传播由过去的一对多的模式变成了网状模式,公众了解真实世界的途径除了报纸等传统媒体,还有各种分享与交流方式。公众之间的交往局限被打破了很多,因此互联网使得公众加接近真相,这毫无疑问是个进步。但是在“理性的个人”这个概念上,进步的程度就有限了。互联网时代,我们的触角可以轻易伸到更多的角落,对自己生活范围之外的世界要了解和联系都很容易,但是交往局限依然存在,虚拟的圈子和现实生活中的圈子有很大的重合性,不同阶层的人交往起来依然困难。日新月异的技术又产生着“数码沟”的问题。而且纷繁复杂的海量信息,让人更加看不清真实。

李普曼关于舆论、关于政治、民主、理性、新闻界的思考无一不发人深省,认识到现实难以触及,理性难以发力,但他对待理性还是乐观的,他说“只有在长期稳定的情况下,人们才有希望遵循理性的方法。这不是因为人类无能,或是呼唤理性不过是空想,而是因为政治领域的理性的进化才刚刚开始”“我们可以在某种直觉中树立对理性的信念。我们可以利用我们的智慧和力量为理性开辟一席之地。靠着我们所看到的世界画面,我们可以努力展望事件的全景,无论是否可以避开眼前的现实,我们都可以根据更长期的打算去控制决策。”“我们完全没有理由绝望,因为,正如詹姆斯所说,我们命运所系的全部条件仍然一如既往地充满了希望。我们已经见识了残酷,而且正因为它不可思议,所以它不是最终结局。”

第四篇:《公众舆论》心得体会

《公众舆论》心得体会

《公共舆论》作为传播学奠基之作,由传播学大师李普曼于1922年创作而成。《公众舆论》在传播学领域具有难以比拟的权威地位,它第一次对“公众舆论”这一概念做了全景式的描述,并对成见、兴趣、公意的形成和民主形象等问题做了精辟而深刻的探讨,回答了诸如舆论从何而来、如何形成、产生什么样的结果、谁是公众、何为公众舆论等一系列的问题,为后人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这本书主要分为八个部分,二十八个章节,从各个方面分析了有关公众舆论的相关知识,第一次对公众舆论做了全景式的描述,卓有成效地梳理了舆论研究中一系列难以回避的问题,比如舆论从哪里来?它是怎样形成的?它能造成什么样的结果?谁是公众?公众舆论是什么意思?它是仅仅在公众中传播还是由公众自己形成的?它什么时候才能成为独立的力量?它对成见、兴趣、公意的形成和民主形象等问题做了精辟而深刻的探讨,完成了新闻史上对舆论传播现象的首次全面论述,为后人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拟态环境

所谓拟态环境,就是外部世界在我们头脑中的想象。它并不是真实环境,而是人的头脑的产物,是人们对真实环境做出反应时对真实环境形成的影像。它含有真实的成分,并不是完全虚假的环境,也不是对真实环境“镜子”式的完全再现。人们在行动的时候,往往将它当作真实的世界。

李普曼认为,拟态环境存在的意义在于,直接面对的现实环境实在是太庞大、太复杂了太短暂了,我们并没有做好准备去应付如此奥妙、如此多样、有着如此频繁变化与组合的环境。虽然我们不得不在这个环境中活动,但又不得不在能够驾驭它之前使用比较简单的办法去对它进行重构。因此,对舆论进行分析的起点,也应该是这里,应当是认识活动舞台、舞台形象和人那个舞台上自行产生的形象所做的反应之间的三角关系。因为正是由于人所处的世界环境的庞大复杂导致认识的困难,人们才会逐渐在脑海中为自己制作一幅视线所不及的那个世界的可靠图像。而这些关于自身、关于他人、关于他们的需求、意图和人际关系的图像,就是他们的舆论。

刻板印象(成见)

在本书中,“成见”对应的原版词汇是“stereotype”,应该翻译成“刻板印象”比较准确,指的是对特定事物所持有的固定化、简单化的观念和印象。即,我们在看到世界之前就被告知它是什么模样,我们在亲身经历之前就可以对绝大多数事务进行想象。刻板印象可以为人们认知事务节省力气,简化努力,提供简便的参考标准,同时也是我们传统的壁垒,在这个堡垒作用下我们各得其所,心安理得地坚持我们的立场,保护我们的社会地位。但必须认识到的是,成见的存在会阻碍着我们对新事物的接受。作者认为,我们每个人都是生活工作在这个世界的一隅,对与具有广泛影响的公众事件充其量只能了解某一个方面或某一片段,我们的见解是由别人的报道以及我们自己的想象拼合在一起的。我们留心的不是某个众所周知的类型所具有的特征,而是用我们头脑中已有的先入之见去填补剩下的画面。人们总是倾向于喜欢寻找或发现能够支持或否定其偏见的样板,然后把它当作某个阶级整体的样板,凡是属于这个类别样板的人都会表现出合乎成见的方式,人们总是对成见抱有轻信的态度。用这样的样板去认识外界,难免会造成信息接受上的阻碍。

公众舆论

李普曼的舆论观是对卢梭舆论观的反思和批判。据考证,卢梭曾在《社会契约论》中第一次使用“公众舆论”的字眼,他卢梭强调公众舆论来自理性的表达,目的是为了维护公民共同的利益。公众通过持续地参与公共事务公共意志得到彰显最终实现主导政府决策的目标。卢梭的公众舆论思想,反映了资产阶级上升时期的民主理想,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卢梭的公众舆论思想已经远远超出了舆论传播的学理意义,成为资产阶级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理论武器。卢梭的心目中的公众舆论源自理性与公正,有着神圣不可冒犯的话语权,理性的公众最终可以主导政府决策。

但是作为一个深谙新闻界运作之道的一流的政治专栏作家、记者、多届总统顾问,李普曼对这种理想主义的舆论观进行了深刻而有洞见的反思。在李普曼看来,“公众无法形成理性的舆论,更不能主导政府决策”,因为舆论的主体——公众,根本就不是“有理性的个人”,他们看世界之前已经抱有了各种成见,“我们在看到这个世界之前就被告知它是什么模样。我们在亲身经历之前就可以对绝大多数事物进行想象”,而真正的现实是如此复杂,系统的教育必须将庞大的关于世界的知识压缩成一套套可供传授的课程,于是人们的头脑中充满了各种成见。而公众由于受到局部交往、注意力局限、维护自我利益的需要、社会中永远存在的保密和审查等原因,无法形成对真实世界的理性看法。

很多人都会谈论,对于网络时代舆论的形成,李普曼的论述还是否适用。由于互联网使得传播由过去的一对多的模式变成了网状模式,公众了解真实世界的途径除了报纸等传统媒体,还有各种分享与交流方式。公众之间的交往局限被打破了很多,因此互联网使得公众加接近真相,这毫无疑问是个进步。但是在“理性的个人”这个概念上,进步的程度就有限了。互联网时代,我们的触角可以轻易伸到更多的角落,对自己生活范围之外的世界要了解和联系都很容易,但是交往局限依然存在,虚拟的圈子和现实生活中的圈子有很大的重合性,不同阶层的人交往起来依然困难。日新月异的技术又产生着“数码沟”的问题。而且纷繁复杂的海量信息,让人更加看不清真实。

李普曼关于舆论、关于政治、民主、理性、新闻界的思考无一不发人深省,认识到现实难以触及,理性难以发力,但他对待理性还是乐观的,他说“只有在长期稳定的情况下,人们才有希望遵循理性的方法。这不是因为人类无能,或是呼唤理性不过是空想,而是因为政治领域的理性的进化才刚刚开始”“我们可以在某种直觉中树立对理性的信念。我们可以利用我们的智慧和力量为理性开辟一席之地。靠着我们所看到的世界画面,我们可以努力展望事件的全景,无论是否可以避开眼前的现实,我们都可以根据更长期的打算去控制决策。”“我们完全没有理由绝望,因为,正如詹姆斯所说,我们命运所系的全部条件仍然一如既往地充满了希望。我们已经见识了残酷,而且正因为它不可思议,所以它不是最终结局。”

第五篇:《公众舆论》心得体会(范文)

《公众舆论》心得体会

《公共舆论》作为传播学奠基之作,由传播学大师李普曼于1922年创作而成。《公众舆论》在传播学领域具有难以比拟的权威地位,它第一次对“公众舆论”这一概念做了全景式的描述,并对成见、兴趣、公意的形成和民主形象等问题做了精辟而深刻的探讨,回答了诸如舆论从何而来、如何形成、产生什么样的结果、谁是公众、何为公众舆论等一系列的问题,为后人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这本书主要分为八个部分,二十八个章节,从各个方面分析了有关公众舆论的相关知识,第一次对公众舆论做了全景式的描述,卓有成效地梳理了舆论研究中一系列难以回避的问题,比如舆论从哪里来?它是怎样形成的?它能造成什么样的结果?谁是公众?公众舆论是什么意思?它是仅仅在公众中传播还是由公众自己形成的?它什么时候才能成为独立的力量?它对成见、兴趣、公意的形成和民主形象等问题做了精辟而深刻的探讨,完成了新闻史上对舆论传播现象的首次全面论述,为后人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拟态环境

所谓拟态环境,就是外部世界在我们头脑中的想象。它并不是真实环境,而是人的头脑的产物,是人们对真实环境做出反应时对真实环境形成的影像。它含有真实的成分,并不是完全虚假的环境,也不是对真实环境“镜子”式的完全再现。人们在行动的时候,往往将它当作真实的世界。

李普曼认为,拟态环境存在的意义在于,直接面对的现实环境实在是太庞大、太复杂了太短暂了,我们并没有做好准备去应付如此奥妙、如此多样、有着如此频繁变化与组合的环境。虽然我们不得不在这个环境中活动,但又不得不在能够驾驭它之前使用比较简单的办法去对它进行重构。因此,对舆论进行分析的起点,也应该是这里,应当是认识活动舞台、舞台形象和人那个舞台上自行产生的形象所做的反应之间的三角关系。因为正是由于人所处的世界环境的庞大复杂导致认识的困难,人们才会逐渐在脑海中为自己制作一幅视线所不及的那个世界的可靠图像。而这些关于自身、关于他人、关于他们的需求、意图和人际关系的图像,就是他们的舆论。

刻板印象(成见)

在本书中,“成见”对应的原版词汇是“stereotype”,应该翻译成“刻板印象”比较准确,指的是对特定事物所持有的固定化、简单化的观念和印象。即,我们在看到世界之前就被告知它是什么模样,我们在亲身经历之前就可以对绝大多数事务进行想象。刻板印象可以为人们认知事务节省力气,简化努力,提供简便的参考标准,同时也是我们传统的壁垒,在这个堡垒作用下我们各得其所,心安理得地坚持我们的立场,保护我们的社会地位。但必须认识到的是,成见的存在会阻碍着我们对新事物的接受。作者认为,我们每个人都是生活工作在这个世界的一隅,对与具有广泛影响的公众事件充其量只能了解某一个方面或某一片段,我们的见解是由别人的报道以及我们自己的想象拼合在一起的。我们留心的不是某个众所周知的类型所具有的特征,而是用我们头脑中已有的先入之见去填补剩下的画面。人们总是倾向于喜欢寻找或发现能够支持或否定其偏见的样板,然后把它当作某个阶级整体的样板,凡是属于这个类别样板的人都会表现出合乎成见的方式,人们总是对成见抱有轻信的态度。用这样的样板去认识外界,难免会造成信息接受上的阻碍。

公众舆论

李普曼的舆论观是对卢梭舆论观的反思和批判。据考证,卢梭曾在《社会契约论》中第一次使用“公众舆论”的字眼,他卢梭强调公众舆论来自理性的表达,目的是为了维护公民共同的利益。公众通过持续地参与公共事务公共意志得到彰显最终实现主导政府决策的目标。卢梭的公众舆论思想,反映了资产阶级上升时期的民主理想,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卢梭的公众舆论思想已经远远超出了舆论传播的学理意义,成为资产阶级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理论武器。卢梭的心目中的公众舆论源自理性与公正,有着神圣不可冒犯的话语权,理性的公众最终可以主导政府决策。

但是作为一个深谙新闻界运作之道的一流的政治专栏作家、记者、多届总统顾问,李普曼对这种理想主义的舆论观进行了深刻而有洞见的反思。在李普曼看来,“公众无法形成理性的舆论,更不能主导政府决策”,因为舆论的主体——公众,根本就不是“有理性的个人”,他们看世界之前已经抱有了各种成见,“我们在看到这个世界之前就被告知它是什么模样。我们在亲身经历之前就可以对绝大多数事物进行想象”,而真正的现实是如此复杂,系统的教育必须将庞大的关于世界的知识压缩成一套套可供传授的课程,于是人们的头脑中充满了各种成见。而公众由于受到局部交往、注意力局限、维护自我利益的需要、社会中永远存在的保密和审查等原因,无法形成对真实世界的理性看法。

很多人都会谈论,对于网络时代舆论的形成,李普曼的论述还是否适用。由于互联网使得传播由过去的一对多的模式变成了网状模式,公众了解真实世界的途径除了报纸等传统媒体,还有各种分享与交流方式。公众之间的交往局限被打破了很多,因此互联网使得公众加接近真相,这毫无疑问是个进步。但是在“理性的个人”这个概念上,进步的程度就有限了。互联网时代,我们的触角可以轻易伸到更多的角落,对自己生活范围之外的世界要了解和联系都很容易,但是交往局限依然存在,虚拟的圈子和现实生活中的圈子有很大的重合性,不同阶层的人交往起来依然困难。日新月异的技术又产生着“数码沟”的问题。而且纷繁复杂的海量信息,让人更加看不清真实。

李普曼关于舆论、关于政治、民主、理性、新闻界的思考无一不发人深省,认识到现实难以触及,理性难以发力,但他对待理性还是乐观的,他说“只有在长期稳定的情况下,人们才有希望遵循理性的方法。这不是因为人类无能,或是呼唤理性不过是空想,而是因为政治领域的理性的进化才刚刚开始”“我们可以在某种直觉中树立对理性的信念。我们可以利用我们的智慧和力量为理性开辟一席之地。靠着我们所看到的世界画面,我们可以努力展望事件的全景,无论是否可以避开眼前的现实,我们都可以根据更长期的打算去控制决策。”“我们完全没有理由绝望,因为,正如詹姆斯所说,我们命运所系的全部条件仍然一如既往地充满了希望。我们已经见识了残酷,而且正因为它不可思议,所以它不是最终结局。”

下载《公众舆论》读书笔记范文大全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公众舆论》读书笔记范文大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公众舆论》读后感

    我读《公众舆论》 李普曼(1889- 1974),美国新闻评论家和作家,60年的卓越新闻工作使他成为世界上最有名的政治专栏作家之一,同时也是新闻传播学史上具有重要影响的学者之一。李普......

    公众舆论读后感

    拒绝还是接受,这是一个问题在《公众舆论》中,李普曼直截了当地指出了一个事实:我们是非理性的。不要对自身的理性抱过多期望,因为有一种特质如同影子一般紧随我们身后。无论你是......

    《公众舆论》读书报告

    刘超逸 文物与博物馆 08300540022 《公众舆论》读书报告 刘超逸 08300540022 实话说,李普曼之《公众舆论》,我是带着众多的不解与疑问艰涩的阅读完的。总感觉要着实吃透这本书......

    《公共舆论》读书笔记

    新闻学概论期中作业10300680061管俊彦经济学院 《公共舆论》读书笔记 《公共舆论》出版于1922年,此时的作者李普曼年仅33岁,但在这之前已经出版了《政治绪论》和《趋势与主宰......

    读《公众舆论》有感(五篇)

    站在船头如何瞭望——读《公众舆论》有感KOOOOOB沃尔特·李普曼不仅仅是新闻界的重要人物,更是美国的重要政治家和评论家,并数次为华盛顿的首脑提供舞台形象。《公众舆论》是......

    《中国舆论新闻史》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中国新闻舆论史》 本书作者林语堂,是我国现代文坛的巨子,影响中外。作为一个以自我为中心的自由主义者,政治上崇奉西方民主主义,非常赞赏孙中山的国民革命纲领,对中国......

    读书笔记:舆论与新闻

    谁是我们的监督对象 --读《第四种权力--从舆论监督到新闻法治》大众传媒是否应该成为“群众喉舌”曾一度引起争论,自朱总理1998年10月视察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并为之题词后,似乎鲜有......

    读书笔记:舆论与新闻 (合集)

    谁是我们的监督对象--读《第四种权力--从舆论监督到新闻法治》大众传媒是否应该成为“群众喉舌”曾一度引起争论,自朱总理1998年10月视察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并为之题词后,似乎鲜有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