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舆论

时间:2019-05-13 18:14:1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两会舆论》,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两会舆论》。

第一篇:两会舆论

“三公支出”数年来一直是两会期间舆论热议的焦点话题之一,连续两年提出“阳光财政”的全国政协委员蒋洪今年又再次提案阳光财政和“预算法”的修改。今年两会上“三公支出”这一话题有了“里程碑式的进展”,财政部新闻发言人戴柏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财政部今年将重点从六方面加大财政信息公开力度,其中一项便是公开2011年中央预算部门“三公支出”的经费预算总体情况。此消息经媒体报道后立即引发舆论的高度关注。

据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分析,在中央财政“三公支出”公开这一舆情话题上,网民们的观点呈现了两极分化的矛盾态势:一方面强烈支持财政部的决心,赞赏“这次全国两会真给力!”“敢于公开就是一个历史的进步”。另一方面又疑虑公开账本的真实性,担心“公开了也是一本糊涂账”。人民网网友“饭一口一口吃,重新树立公信力也需要一个过程,但请这个过程别太长”的帖子得到了众多网友的认同。

热点话题舆情分析:中央财政“三公支出”公开

今年两会以来,很多网民欣喜地发现“许多老问题在这次会议上有了说法”。从中纪委宣布将对“裸官”进行“登记造册”加强管理到中央拟定省部级以下官员不配专车,人民网强国论坛网友发帖感叹:“中国政治文明的进步每天都能看到!”

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在对政府部门公开“三公支出”这一舆情话题分析后发现,有近六成的网友对中央财政公开“三公支出”寄予了热切期盼和厚望。网友们普遍认为,财政信息公开是具体的政治文明进步的细节,对防止腐败有益。网友说:“收的老百姓的钱就要有明细账目公开,也让老百姓知道这钱到底用哪儿。”同时,有网友发帖呼吁:地方政府更应该晒账本,“既然中央能够有这样的明确的财政信息公开的态度,那么,各个地方、各个领域、各个单位的财政信息难道不能公开么?”《京华时报》发表评论员文章指出:“让‘三公支出’明明白白,政府花钱就变成了一种‘鱼缸行为’,会受到公众无数双眼睛的打量。即使公开的只是一个整体数据,也会不可避免地对各地各部门起到警示作用。”

但是,也有很多网友对政策的落实效果持怀疑态度。人民网舆情监测室统计结果显示,有12%的网友对公开的数据是否真实表示怀疑,并对这种“自己管自己”的方式表示不认可。人民网网友建议政府部门,既要公开“三公”预算,也要公开其执行结果,同时,还要纳入具有公信力的第三方监管审查,否则,“即使公开了也是一本糊涂账”。有评论指出:“公开‘三公支出’,将不仅是一个技术问题,更是一个决心问题。”

此外,很多网友发帖呼吁:公布的预算要做到既要让百姓“看得见”又要“看的懂”。此前,很多代表委员抱怨看财政预算报告“很吃力”,有网友表示:“只有把账单晒透,才能真正地达到让群众监督的效果。”

支持中央政府公开“三公支出”,让腐败无处藏身(57%)政府是人民的“管家”,职责是为人民服务,政府花的每一分钱都是纳税人给的,都是人民给的,当然应该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对政府花的每一分钱,人民应该心中有数,因此,人民定期审查一下“管家”的开支账目,对“管家”进行监督是天经地义的事。

期盼地方“三公支出”早日公开(18%)倍受关注的“三公消费”有了公开的先河。可老百姓感触最深刻的“三公消费”,实际上还在地方,盼望地方“三公消费”早日公开!怀疑政策的落实效果(12%)”:“三公开支”公开了,百姓更看重的是真实性,而不是简简单单的数字。即使政府公开了,问题的关键还在于“你怎样让我相信”。

需要监管、审计等制度的配套(9%)既要公开“三公”预算,也要公开其执行结果,同时,还要纳入具有公信力的第三方监管审查,否则,即使公开了也是一本糊涂账

期盼更多的账务公开,把账单晒透(4%)网友“温州小鸟”:中心财务起头透明,这是一件大功德情,若是中心和处所都能做到财务透明,这就是最大的民主政治的成长与前进。

今年两会期间,围绕物价话题的热词很多,房价、CPI、个税起征点、收入分配、道德血液、贫困线、限购令和最低工资等等。这些热词所占舆论抽样分析比重的50%,民生问题在2011年两会的关注度显著上升。据人民网舆情监测室监测统计,教育与医疗资源分配、户籍制度、违法征地拆迁等持续热议;三农问题、食品药品安全、反腐倡廉和社会保障等也成为关注度很高的话题,舆情走势在两会期间持续走高,民生利益诉求明显。

有网上“意见领袖”甚至表示,切实解决民生问题,兼顾效率与公平,化解社会不和谐因素,减少社会矛盾爆发点,将让很多时评家失业。不仅如此,全国人大开幕首日还有一个亮点是,大量外媒也纷纷指出,两会十大热点话题,民生问题占一半。“幸福”已成为中国各大媒体上出现频率颇高的字眼。作为“十二五”的起始之年,中国的GDP总量已经跃居世界第二,但也面临发展不平衡、不协调、持续性弱的问题。在媒体评论和网民议论中,围绕2011年“两会”响起了“告别GDP崇拜,缔造幸福中国”的呼声。

热点话题舆情分析:稳定物价

物价、房价、资源价格,这些价格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成为近两年来最热的舆论话题。据人民网舆情监测室统计,对于稳定物价的呼声,网上相关新闻转载量超过16万篇,论坛、博客数量接近22万条。已经有不少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政协委员提出相关议案和提案,房价问题更是引起了代表委员们的强烈关注。

一方面,政府在稳定物价的问题上显示出信心,另一方面,有代表和委员呼吁政府采取多方面的措施,及时抑制通货膨胀,压缩经济泡沫。全国政协委员、河北省农林科学院副院长王海波认为,在国家多项措施下,全年物价总体将是温和可控的。

物价调整是一个系统工程。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人民银行济南分行行长杨子强在3月4日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物价上涨除了与货币因素有关外,还受供给冲击、成本推动、输入型通胀、理顺资源产品价格等因素影响。

今年全国两会上到代表、委员,下到普通民众,都极为关注房价政策。全国政协委员、山东经济学院教授郭松海等认为银行与房价存在密切关系。全国政协委员、清华大学教授蔡继明和全国人大代表、工商银行河南分行行长刘卫星都认可限购令缓解房价上涨的作用。3月4日,全国政协委员、央视著名主持人崔永元近日谈及“每个人其实都应有‘道德血液’,如果开发商实在‘道德血液’不够,政府不妨帮着给他们‘输血’”,引起了网友热议。

近期我国多个产粮大省曾出现干旱灾情。全国政协委员、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陈锡文在接受央视采访时表示:“农产品的价格保持基本稳定,至关重要”,“要改善农产品流通状况”、“一定要加强对价格的监管。”很多网友指出,农产品粮食价格稳定事关13亿国民的吃饭问题,还关系到8亿农民的切身利益,需要引起重视。

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统计局副局长叶青两会期间曾就物价调控问题指出,管好市场要有充足的物资储备做保障。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对此则建议,建立“菜篮子”和“米袋子”品市场监控制度,主管部门要定期分析形势,及时采取对策。要依法严厉

物价是最敏感的民生和稳定信号,2010年韩国“大白菜危机”便是例证。保障老百姓基本生活的“百姓五子”稳定(“菜篮子”、“米袋子”、“油瓶子”、“煤罐子”、“车票子”),是各级政府最直观、最实惠、最广泛的“民心工程”。最近网上流传一首经改编的歌《涨声响起来》,歌中唱道:“站在超市的柜台,看看啥都涨起来!我的心中悲伤又无奈。低价东西不再,多少价格已更改„„我的眼泪忍不住掉下来„„”虽然歌词有些夸张,但是还是道出了一些低收入群体的难处。有网上“意见领袖”指出:物价不单是经济问题,还是民生问题,更是政治问题。物价不仅直接影响亿万群众的生活幸福,还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

● 易宪容 “构建和谐社会”是中国今年“两会”的主题,也是“两会”代表的共识及政府工作报告中的三大任务之一。可以说,政府工作报告基本上是围绕着如何构建和谐社会在各个具体事项上展开。

现在要问的是,什么是社会主义的和谐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如何可能?有人认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惠及十几亿人口的小康社会;有人认为和谐社会是一种理想、一种社会的终极目标;也有人认为和谐社会是人气比较顺,心态平和,彼此交往谦让有礼、互敬互助。

对于前两种解释来说,比较大而化之,如果以此涵义,可能会让民众觉得到与现实相去太远,可望不可求,因此这样的理解是不符合中国和谐社会之本义的。对于后者,则比较具体实在,但没有办法用制度与规则来界定。

社会掠夺泛滥破坏和谐

在本文来看,和谐社会尽管有它的社会基础、政治基础、思想基础及经济基础,但这些基础归结到一点就是社会中的每一个人能否根据个人的约束条件,来尽个人的社会责任及分享个人应有的权利,同时,个人的努力能够通过社会公平公正的评价体系得到认可,不会受剥削与掠夺。

以个人应有的权利扩张为基础,以此就能够扩展到家庭和谐、组织和谐、社会和谐、国家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而这种多层次和谐不仅是有机的、动态的,而且是具体的、实在的,应该体现在每一个人现实的生活中,体现在每一个人衣住行的点点滴滴上。而只有每一个人的应有权利得到尊重与保护,才是中国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也是和谐社会之动力与源泉。

在现实生活中,为什么会有不和谐的现象存在?如在中国,为什么社会财富分配的两极分化会越来越严重,农村与城市的二元结构越来越扭曲,贫者居无片瓦富者豪宅遍布会越来越明显?为什么民众对房价的疯涨反应会如此之强烈?股市投资者会对股市的低迷大声呐喊?就在于中国现有的制度安排及法律规则出现某种程度的不公平。

正是由于制度规则的不公平,一方面不少民众应有的权利或是不能够真正分享,或是容易受到侵害与剥夺,另一方面又有人利用这种不公平大获其利,从而一部分人掠夺另一部分人,社会掠夺泛滥,和谐社会如何可能。

比如,中国的银行体系就是通过制度规则让整个社会大部分金融资源集中少数银行手中,然后行政机构又通过利率管制的方式来独享这些资源。在这里,通过利率管制,一方面国内银行以十分低的利率迫使全国民众的储蓄进入垄断性银行,另一方面银行又能够轻而易举地以高利差向企业与个人信贷。这种不合理的制度规则使广大民众的财富流向国内银行体系及少数企业与有权的个人,同时国内银行与获得银行贷款的人也轻易地获得高利润。

国内银行是这样,国内股市、房地产等市场都是如此。可以说,如果这样一些制度规则不能够改变,和谐社会是无法建立的。

还有,中国房地产业为什么在短短的时间内涌现许多富翁?为什么中国的富翁一半以上会是房地产商?为什么中国的房价会在短期内节节疯涨?这既有在征地中对农民与城市居民的利益掠夺,也有对消费者的掠夺,对全国储蓄民众的掠夺。因为,中国房地产业以非市场化的方式,把房地产市场所需要的要素(土地、资金、劳动力等)成本让全国民众来承担,而让房地产的收益归少数人所有。这种对民众利益的侵害,可能是目前中国社会不和谐的最大的根源。

个人利益必须受到保护

那么,在目前的情况下,构建和谐社会如何可能?最关键的方面就是通过法律制度来确立民众的基本权利,通过法律制度规则来保证民众的基本权利不受掠夺。只有这样,民众才能够在现有的市场条件下力得其所,社会和谐就得以形成。

当然,个人基本权利得以确立与保护就得有一套利益冲突的协调机制。因为,在市场中,个人之间、个人与组织之间、组织与组织之间、组织与政府之间、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及国家之间,各种利益矛盾与冲突不可避免。当这些利益发生冲突时,不仅需要个人有正当表达利益诉求的渠道,也有接受这些诉求并在决策过程中表达的渠道。

在中国的社会中,为什么恶性事情经常发生?为什么民众不能够通过正式的渠道来争取个人利益?原因在于这种机制没有建立,或是机制不畅通。

总之,和谐社会的核心不是理想,而是民众基本权利的享有与保护,而这种享有与保护得由政府来提供相应的法律制度,有一套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这些都是中国经济得以持续发展的核心。没有市场经济,中国经济不能繁荣,没有和谐社会就不能长治久安。中国能否走向和谐社会,需要一点一点地来做。

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身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检察机关担负着依法治国的重要职责,在构建和谐社会中使命光荣,责任重大,责无旁贷,义不容辞,必须做出积极的努力。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伟大工程中,检察机关大有可为,也应当大有作为,具体应当立足于检察职能,结合地方实际,积极主动地为构建和谐社会开展工作。

一、靠发检察建议促进和谐

实践证明,检察建议在预防犯罪,实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起到了积极作用。开展检察建议,首先要注重合理性,要讲事实,摆道理,这样才易于被相关单位所接受;其次,要有针对性,要针对犯罪发生的具体成因,管理上存在的具体问题,开展检察建议,要有的放矢,不能空穴来风;第三要有可采性,建议的对策要便于操作,便于实行,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实际效果。

二、靠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措施维护和谐

构建和谐社会,没有良好的社会治安作依托,几乎是不可想像的。提高公民的安全感,当前情况,就是要加强社会治安的综合治理,检察机关作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成员单位,且负有法律的职能,所以更应承担更多的职责,更好地落实各项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措施,要抓住“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措施不动摇,不但要强化“严打”力度,更要加强防范力度,配合相关部门严格落实各项防范措施,充分发挥督导、检查、协调的职责,把各项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措施落实好,提高公民的安感度。

三、靠打击刑事犯罪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和谐

稳定的社会治安环境是推进改革加快发展的前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检察机关应当有效发挥惩治犯罪、维护稳定的职能作用,坚持严打方针不动摇,依法严厉打击各种刑事犯罪,特别是危害国家安全犯罪、严重暴力犯罪、黑恶性质犯罪,以突出的打击成效,彻底遏制严重刑事犯罪势头,从而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维护稳定的社会秩序,保障和谐的社会局面,促进经济快速增长。

四、靠预防职务犯罪惩治腐败现象发展和谐

官吏腐败历来是困扰社会的一大问题,也是影响和谐稳定的重大问题。检察机关应当进一步加大查办职务犯罪力度,促进反腐败斗争的深入开展,通过查办有影响、有震动的大案要案,取信于民。同时要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职务犯罪的发生,认真处理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清除腐败发生的根源,减少腐败发生的机会,从而创造廉洁的政务环境,增强党和人民的血肉联系,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提高党的执政能力,进而发展构建和谐社会。

五、靠强化法律监督实现公平正义创造和谐

公正是和谐社会的标尺。检察机关肩负着法律监督的神圣使命,维护法律公正实施是检察机关义不容辞的责任。要围绕群众反映强烈的、执法不严、司法不公的突出问题,深入开展法律监督;充分行使立案监督、侦查监督、审判监督、刑罚执行监督四项刑事诉讼监督职能,坚决纠正有案不立,有罪不究,以罚代刑,裁判不公等突出问题;切实运用好民行监督职能,切实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二胎政策调整之说由来已久。近年来,随着老龄化社会的提前到来,我国社会人口老龄化的隐忧已经开始逐步显现,而对于普通民众来说教育、医疗、社保等社会保障问题的压力也进一步加大,因此,是否要对计划生育政策进行修改早已成为社会的热点问题。面对扑面而来的老龄化大潮,中国的人口政策是否应该松动一直是媒体和网民关注的焦点话题,适度放开现行生育政策是很多网民的呼声。

据人民网舆情监测室统计,超过半数网友认为放开“二胎”的建议很好,适应当前我国的人口老龄化问题,切合当前实际,有利于缓解我国社会日益出现的老龄化问题。但是,也有很多网友反对这一提法,他们认为生二胎并不能真正解决家庭问题,很多在外打拼的上班族本身生活压力就大,很多人甚至还在考虑生不生小孩,因此,放不放开生二胎意义不大,虽然中国面临人口老龄化,但不是支持多生育就能解决的。

同时,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以什么样的方式和节奏放开生育政策也是网民争议的焦点问题。大约11%的网民虽然觉得人口政策需要进行适时的调整,但必须谨慎,不能矫枉过正,应该鼓励大城市和发达地区先适度放开二胎政策,以缓解老龄化压力。还有一些网友提出如果在某一时刻开始放开生育二胎的话,如何对以前没有生育二胎家庭的进行合理的补偿,这也是一个很现实的难题。

广东惠州网友:支持二胎政策,“多了不好,少了不好,两个正好”。

福建网友:生两个那是必须的,早就应该这么做了,独生子女以后多累啊,要执行今年就执行了吧。

到了放开二胎的时候了(23%)一胎政策是不得已的政策,而且现在放开二胎的条件已经具备,不放开更待何时,计划生育并不等于“一胎化”。

只生一胎者的损失谁来关注(21%)请问那些反对生二胎的人们,两个人要照顾四个老人家,你试过吗?!

坚决反对放开二胎(15%)社会资源日益枯竭,我国目前人口基数仍然很大,如果现在放开生育二胎将必然导致人口数量快速反弹,影响老百姓的生活水平提高。

放开二胎应慎重考虑(11%)开放第二胎只是为当官的和有钱人创造多生孩子的机会。排在话题热榜前五位的舆情话题分别是异地高考、裸官登记、食品安全、放开“二胎”和房产税暂不热点话题舆情分析:异地高考

网络舆论对异地高考话题的议论焦点主要集中在两个领域,具体如下:

第一,教育不公的根源是什么,异地高考能否促进教育公平?

关于教育不公根源的问题,绝大多数网友认为户籍制度是导致教育不公的根本原因,异地高考能够突破户籍制度的桎梏,有效促进教育公平。人民网舆情监测室统计结果显示,有48%的网友认可这一观点,支持实现异地高考。

但是,也有舆论认为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均和招生制度的不合理才是教育不公的根源,异地高考无助于实现教育公平,反而会带来很多新的问题,譬如大城市人口恶性膨胀,催生新的限制标准,当地人的教育权益被削弱等。人民网舆情监测室统计结果显示,19%的网友认为异地高考无助于教育公平。要想真正实现教育公平就必须在全国范围内均衡的分配教育资源,改革现有的招生制度。

第二,何时能够实现异地高考?实现难度如何?

关于异地高考政策落实的问题,尽管绝大多数网友力挺异地高考政策,但是对其落地前景却持悲观态度。人民网舆情监测室统计结果显示,认为异地高考政策能够很快落实的网友寥寥无几,另有23%的网友认为异地高考实现难度很大,牵扯到方方面面的利益和事情,绝非教育部门能单独解决的问题,所以近期不会有大的突破。

支持异地高考,促进教育公平(48%)网友“心静似水”:看到这篇新闻太振奋人心了。一直以来孩子读书、高考是我们这些长年在外务工的打工仔心头的痛。感谢教育部长说出了千千万万个家庭实际问题。希望能早日实现。

异地高考无助于教育公平,不支持(19%):网友“花鼓”:教育资源不平衡是异地高考的主要动因,实行“全国统一价”,规避教育地区歧视,还学子一个公平,一切皆可解决。网友“iamsy”:在公平、公正、公开的方法没有得到执行的前提下,实行异地高考,是一个劳民伤财的下策。如果是就业问题,那么也是采取异地招聘就业吗?

异地高考要注重保护当地人合法权益(10%):网友“Ciel-弥”:京沪实行异地高考能行吗?从教育部门看,考生在当地参加高考,技术上没问题。但当地的利益就不是教育部能管得了的了,要把各种因素进行仔细分析,因为现在的情况不像以前那么单一。

实现异地高考难度很大(23%):网友“西南山泉”:在现行的国情和现行的高考体制下,要实行异地高考,一个字“难”啊!

热点话题舆情分析:房产调控

一项两会民意调查显示,抑制房价、“让百姓居者有其屋”成为“两会”期间百姓最为关注的话题之一。据人民网舆情监测室统计,截至3月6日,网上与“房价”及“房产调控”相关的新闻刊发、转载量超过9万篇,论坛、博客数量超过18万条。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政协委员也纷纷建言献策,对这一重大民生问题给予高度关注。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对稳定房价、保障房建设不力追究责任,引发了舆论讨论的高潮,财经网乐观地预期:2011年,全国房价普遍停涨,一线城市在政策累加效果下出现房价下降,“将成为大概率事件”。

房价问题是重大民生问题(67%):网友“清水一滴可”:安居是民生、是社会稳定的前提。这不全是经济问题,而是政治问题,不能全部交给市场。网友“彭书情”:其实我的愿望很简单,就是希望我们80后的这一代能有房子,讨得起老婆,敢生孩子。可是面对如此高的房价,真是望而生畏啊!

政府工作报告提及房产调控(34%):网友“幸福De承诺”:房价关系到我国大多数人民群众的生活,能解决房价过高的问题,我国的人民生活得会更美好,总理的话代表了国家的决心,我们将支持政府工作使祖国更加繁荣富强。各地“限购令”引发广泛讨论(28%):网友“民进张自立”:楼市调控力度突然加大,但限购令依然针对外地人。其实许多在大城市打拼的外地人虽然一直做着购房梦,终因收入低、房价高而罢手,只能以租房为计,却不料楼市调控导致房租上涨,更增加了支出,日子更加窘迫。于是许多人选择离开,使我想起年初的一本畅销书《逃离北上广》。

地方土地财政需要调整 政府应加强问责(28%):网友“任毅平”:我认为对高房价的宏观调控,只有彻底遏制地方政府的GDP冲动症和“土地财政”依赖症,才能彻底见成效。保证保障房的建设和分配公平(26%):

对房产税问题的讨论(19%):网友“卞眼观天下”:总而言之,既然契税执行有弹性,尽量减少民众购房负担。那么以压房价为借口再开征一次新的房屋产权税,实属不该!这种在政府盖了千万套保障房的基础上,还要去控制房价增税,增加消费者负担实属不得人心之举 热点话题舆情分析:深化医改

每逢两会,关系老百姓身体健康的医疗体制改革都会成为热点话题。据两会前人民网网络调查显示,医改位列话题榜前十,依然坚挺地成为今年网友最关心的话题之一。而在另一项网络调查中,近6成网友则表示近些年没有体会到医改带来的变化,卫生部部长陈竺在3月7日的采访中作了对此回应。两会过半,医改话题登上热点排行榜首位。代表、委员对此建言献策,网民期冀医改政策能落到实处。

据人民网舆情监测室监测分析,此次几大部委出招“组合拳”强化医改,获得舆论赞赏,同时网友也就药价、医保等问题发表言论。人民网强国论坛网友“中岳嵩山人”指出,国家在加大注入医改资金的同时,医疗领域的腐败漏洞也在加大,要解决看病贵、看病难,非坚持“注流”与“堵漏”并举不可。据人民网舆情监测室监测结果显示,使农村“两病”儿童保障的受益面扩大,力争住院大病报销比例达到70%左右等实实在在的数字惠民得到了网友广泛好评。而提高报销水平,深化公立医院改革、强化基层医疗服务体系建设、推广基本药物制度等热点则被媒体所青睐。而政策执行效果,能否让更多群众感受到医改带来的实惠成为网民关注焦点。

医改成败要看实际效果(24%)网友“在野不是小瓶子”:中国的医疗改革应该细化,提供多样化、差异化的服务,应该使社会中的广大低收入人群免费看病。

医改方向应向基层倾斜(20%)山区农民那才是真正看不起病的人,他们也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必须做到让广大山区人民也同样不为看病发愁,医改就成功了!

希望扩大医保保障范围(20%)居民医保的提高是个大好事,可居民医保不能在门诊看病,只能在住院时才能用,这让居民难以受惠。医保居民住院的毕竟是少数,应扩大保障范围。重视医疗、医药行业问题(20%)有关部门清除医药卫生行业的害群之马,整顿医药卫生秩序,赶紧出台新的医改政策,解决老百姓看病难问题,刻不容缓!

应注意行政与市场脱节(12%)医疗本来就应该是政府的责任,而我们却把它推向了市场„„

第二篇:舆论学笔记

舆论:是社会上相当地数量的人对于某一特定的话题表达个人观点,态度和信念的集合体。构成舆论的三大要素:问题,公众,意见。

公共性问题:指与人们社会利益相关,和人们社会关系相关,和人们社会观念相关的那些五问题。

舆论的客体:问题主体:公众本体:意见

舆论的三个基本属性:公共事务,公共意识,优势意见

优势意见:体现社会舆论在许多人富有感染里和征服力,是舆论的重要属性,先前意见的粗俗不断在传播中被修正和添加新因素,逐渐形成完美的见解,这样就形成了优势意见。优势意见的个性特点:1.它具有典型、准确的词语表达,意见完整深刻,反映多数人的意见

2.具有权威性,能吸引他人追随,在相当长时间内传播强劲3.优势意见得到传播媒介的加工和引导,不断增加影响力,具有舆论扩散的功力。

舆论的本质:社会知觉的反映

舆论环境:指人们面对的公众意见的指向,以及多种意识交叉的意识氛围,包括若干公众意见的和谐,对立式冲突。

舆论的产生:刘建明的四个阶段论:①公共问题与社会议论;②个人意见与议论圈的扩散;③突发事件的激发;④舆论领袖的意见领导。

舆论场:就是产生舆论的微观环境,它包含若干相互刺激因素,使许多人形成共同意见的具体时空环境。

舆论形成的四个重要阶段:公共问题的产生—个人意见的产生—意见的互动与整合—舆论的形成议论圈:指的是至少几个人,多只是几个人聚在一起交谈,并取得初步一致意见的沟通状态。它是自发形成的,它是舆论主体的初级语法,是舆论传播的细胞。议论圈的出现,标志着个人意见已经转变为社会意见,正在形成整体社会知觉。

舆论领袖:积极主动向人们提供某方面的客观事实并提出指导性意见,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力

舆论领袖的特点:①消息灵通,掌握的信息多,知识面广;②分析力强③具有人格魅力 舆论引导与控制手段:传播的控制,对象的控制,问题的控制

问题的控制:1.解决问题是第一位的2.解决的两种方法:消灭问题,转移热点

舆论的传播形态:街谈巷议,社会公共讨论,当代论坛

民谣:是民间的顺口溜,是人民敢于哀乐,缘事而发的的一种舆论形态,包含丰富深层的要求和对现实的评说。

民谣特点:1.艺术上:简洁精,练合辙押韵,幽默风趣,通俗易懂,朗朗上口,易传易记2.内容上:蕴含民众的心声,表达民心的向背,是民意的外化,但夸大其词,挂一漏万

民谣的作用:①民谣实现了草根话语的舆论功能:民谣不仅是文学,更是政治宣传和主张,它是从民间的角度评论社会现象是民间话语代表。②民谣具有安全网的作用:通过对社会现象的讽刺,挖昔和戏谑来发泄内心的不平和焦点,使群众的情绪在积蓄,奔突中找到宣泄口,不满和抗争转而得到缓解。③民谣会扭曲社会现实:虽反映社会某种真实,但以偏概全,夸大其词,会扭曲社会现象。

为什么新闻界是社会的舆论机关:①新闻揭示社会舆论的发动者②新闻揭示社会舆论的反映者③新闻揭示社会舆论的引导者④新闻揭示社会舆论的控制者

新闻舆论:新闻界通过连续报道新闻与发表时事评论表达某种观点,从从而形成的公众意见。(新闻界引导公众形成的一致意见)

媒介事实:媒介对现实事件的反映,加入了媒介的选择或认识而成为拟态事实,是一种一件事实。

社会褒扬不同于媒体的正面宣传:社会褒扬是公众自发的,无组织指使,人们的肯定来自内心的肯定。大众媒介对先进经验的介绍或对典型人物的报道是组织行为,具有鲜明的宣传目的,它不一定得到公众内心的认同

“压新闻”的必要性和可能性:1.(1)必要性:一方面,在国际上有强大的反华势力的压力。而且“敌我”力量悬殊,我们不占优势;另一方面,刚建国,还处在各种矛盾交集点中,证券的掌控能力比较弱。因此,必须采取“压”新闻的方式,以降低信息传播落来的不可预测的舆论聚集,减少不必要的**。(2)可能性:当时传播信息的手段单一,主要靠报纸,社会的信息环境比较封闭。2.新情况。靠压新闻来控制舆论已经不合时宜。原因在于(1)社会日益开放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们获得信息的渠道增多,屏蔽信息的可能性几乎不存在。

(2)公众的自觉意识,启蒙意识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在新的信息环境下,把事实更加客观更加及时的告诉老百姓不仅会使传媒在舆论的引导和控制中占主动,而且会使整个社会面对的风险小于不告诉他们的后果。3.新主张(1)提高信息透明度是传媒的必然选择。原因A传媒对社会需求的满足与尊重。B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方针在信息、政策上的具体体现。C使传媒在舆论的引导和控制上处于更主动的状态。(2)提高传媒的公信力—在社会公众中树立信息传播、信息发布的权威感。A消息来源的可信性比消息本身更重要。B传媒对社会信息的传播实质上是以信息为主的社会交换,而社会交换的前提和基础是信任。

关于意见信息的引导的使用情况:“一面说”的适用情况:(1)宣传者和被宣传者的的意见观点一致时(2)被宣传者的启蒙程度比较低,自身的辨识能力不够自觉,有效地情况下。“两面说”的适用情况:(1)如果首重原本就倾向于反对传播者的观点,那么正反两方的意见都提出来就比之谈一面之词更为有效。(2)对教育程度较高的受众,应持正反两方面的意见并一并陈述。

网路舆论的舆论场:网络舆论一般出现在虚拟社区和个人博客两个舆论场。在两个舆论场提供了现实生活所需要的交流形式,构成一个“虚拟社会”。特点:比现实社会更符合个人表达意见的要求,更容易得到真诚的意见;因共同利益彼此联系在一起。

网络舆论的引导:1.劝服,是网络舆论引导的最基本方式。(1)明示与暗示相结合(2)发挥典型性报道的舆论引导作用。2.议程设置,营造“拟态环境”,引导受众“想什么”(1)通过网络新闻、论坛、专题的方式,引导受众“想什么”(2)议程设置,不一定都能带来预期效果,为避免“推定效果”,应对受众进行研究。3.舆论领袖,影响受众“怎么想”。网络舆论领袖的构成(1)论坛版主(2)论坛中强势话语者或活跃者(3)“专家在线”的专家

(4)网络评论员4.网络把关人,控制负向舆论。(1)过滤信息(2)删帖(3)制定发帖规则(4)设置资格限制和身份区分(5)不是“严把关”,而是“巧指路”。

谣言传播特点:1.变异性是谣言传播的重要特征。2.以人际多向顺延的模式传播,学者称其“葡萄藤”式传播(速度快,信息重大,反馈性强),以多维接力的方式传播,人数以成几何倍数顺延增长。

谣言的特点:1.谣言中包含着某种新闻性,容易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2.谣言以为人际传播为主要形式,具有很强的人际说服特征。3.谣言具有很强的非官方性4.谣言大都具有攻击性和诽谤性5.谣言具有很强的诱惑性。(好奇,惊异,猜测)

媒介的舆论合力:

舆论合力:多家媒体通过多种方式持续扩散是一种意见而形成的综合力量。(2)作用:多家

媒体的舆论引导使广大公众形成巨大的凝聚力,表现出强烈的一致态度,一致立场和一致行为,出现万众一心投身于解决公众问题的社会运动。(3)舆论合力的形成:①引起共鸣:新闻媒介通过重大新闻,社会及各种言论来发表意见。从而在公众中产生共鸣,共鸣就是一种舆论合力。②形成观念:一种意见一旦被多家新闻媒介持续他的扩散。就能被多数人接受,在人们的思想深处形成公众合力,多种媒介提供的共同信念回日益坚定,外力更不易改变公众的态度。③放大舆论:传播意见的信息量大,时效性强;可在再现意见的声势,群众对意见信赖的场面,渲染舆论的力量;使各阶层在同等的时间内感受社会公众论的影响,舆论合力不断增强。④公众意见一致:多种媒介的共同报道消除意见的差异,为舆论传播不断增加动力,逐渐强化舆论的稳固性。(个人意见一旦被优势的,公式化的媒介意见牵制,公众自身意见的独立性即发生摇动,渐渐变成大众媒介的支持群体)“关注食品安全”“民生进行时”

(4)舆论合力以正确的意见为轴心:舆论围绕真理回旋。逐渐凝聚为一股社会思想,占有真理的舆论最终会取得统治地位,能从多数媒介获得强大的舆论合力。

舆论监督的作用:1.用舆论监督权力,制约权力,是现代社会文明的集中体现。“以权力制约的权力”是现代法治国家的信号。(2)舆论监督是社会公众履行社会责任和义务的具体方式之一,是公民权利的表达机制。(3)舆论监督是无处不在的社会法庭,人民可以制裁践踏公民利益的人。(4)舆论监督是来自权力之外的精神力量的制约,否则,监督对象就会坠入自我监督,并导致舆论机制的瓦解。(5)舆论监督百利于消除社会丑恶,预防精神道德和官风的堕落,社会的防腐剂。

新闻界是社会舆论的机关:

1.新闻是社会舆论的发动者。日常的新闻报道,反映社会动态积极影响人们的态度会因此而产生的舆论;尤其是重要的新闻会在相当大的范围引起人们的关注,在一定程度上引发公众的讨论,刺激社会舆论的兴趣,2.新闻界是社会舆论的反映者。(1.新闻报道的议论很多来自公众,他是社会舆论的反映者;新闻界自由能力也很有可能倾听民声,他是社会舆论的表达者。2.反映多数人的一件事新闻界媒体的必然选择,媒体只有反映多数人的共同思想和感情,才有存在下去,才是受众的代言人,否则将有失去自己的可能性。3新闻界既可以反映舆论,也可以扭曲舆论。(重要性))

3.新闻界是社会舆论的引导者。新闻界在反映舆论的基础上,客增加相应的反映报道,进一步影响公众的情绪,使舆论向着新闻界所希望的方向发展,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强化这种舆论。(后续报道组织讨论新闻评论)。4.新闻界是社会舆论的控制者1.与政治有关的新闻是带有倾向性的报道,一旦公众舆论与其持有不同意见,媒体的后续报道就会对公众舆论冷处理。2.是种意见得不到新闻界的鼓吹,社会舆论的形成就非常缓慢;如果媒体积极引导并扩大魔种舆论声势,意见就会很快的成为重要的社会舆论。3.通常情况下,媒体应该控制舆论,从维护社会主流思想的地位,但在抑制舆论时,一定要制造一种正确的舆论,4.新闻媒介新形态出现后,给新闻界控制公众舆论带来了难度;媒介争夺公众和追逐利润的充分东以及政治人物操纵信息的双重压力,似的新闻界在控制舆论的过程中丧失了中立性。

第三篇:舆论论文

高校网络舆论引导的弊端及网络舆论引导方法

[摘要]当前高校在网络舆论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但是存在着很多盲从、沟通不力,管理不畅的弊端。提高高校网络舆情的监控与引导策略有以下几个方面。关键词:网络 舆论 引导 高校

随着社会的逐步发展和大众媒体的进一步普及,当今社会中网络已经在了人们生活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2011年1月发布的最新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显示截至2010年12月中国的网民的规模已经达到4.57亿。报告中指出在社会各种结构人群中,学生人群占总人群的30.6%。网络的发展十分迅速 特别是新时期移动通信和互联网络融合速度越来越快而一向被视为社会 “弄潮儿” 的高校大学生对信息技术的掌握非常娴熟,对手机互联网的使用十分普遍,甚至随时随地挂在网上因此他们可以非常便捷地接入网络,受到舆论的影响,并自发地将校园网与校外网络实施连接。其自身也往往成为网络传播的重要环节和链条。但是,当今学生在处理网络事件中有很多不成熟之处。调查显示,在大学生中,喜欢在网上“参与讨论”者占35%左右,“主动引发讨论”者占16%,这种情况下形成的有关话题的 “共识”具有很强的狭隘性,只是少数人利益、喜好的表达。同时高校网络舆论空间的开放性,使得大学生有了自由发表意见的平台,这是民意的直率表现,同时也表明了深思熟虑的匮乏。

一、网络舆论的形成

网络舆论是指在互联网上传播的对某一焦点事态所表现出的多数人的有一定影响力的共同意见或言论, 网络舆论的形成,首先是焦点事态的形成,然后通过是新闻网页、论坛、聊天室、博客等方式发表自己对待这一焦点事件带有倾向性的意见并进行传播,在网络上经过交锋碰撞、认同和融合 ,最后获得一个大体一致的意见 ,并对焦点事件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网络舆论就此形成。校园网上的网络舆论形成也基本如此,但校园网内的舆论大多数与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生活过程密切相关,一般社会事件关注较少,对涉及国家、国体等方面的重大事件关注比较密切,显现出大学生特有的热情、易冲动、较偏激和个人色彩浓厚的特点。

社会心理学认为,舆论的前提,舆论对象是大家都关心并有争议的问题、事件、不为众人关心、又无争议的问题不会成为舆论的对象。因此,高校作为有组织的群体,必须主导制造一些网络议题。并把舆论传播到校园、网络议题既要贴近大学生学习、生活和思想的实际、贴近大学生成长的特点,贴近大学生的接受心理和习惯。又要遵循互联网传播规律,使大

学生在交流中增加学识、增长才干、切实把高校校园网络社区建设成为具有时代性、知识性 贴近学生、服务学生、吸引学生的新平台,努力把校园网络社区建设成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新阵地,校园文化服务的新平台,大学生精神文化生活的新空间。

二、校园网络舆论中存在突出问题(1)互动不足。互联网进入中国高校

年以来 很多高校忙于开窗口、建网站,存在的问题主要有;第一,建而不管。网站建了一大堆,支离破碎、结构混乱、或者不能主动及时更新,内容陈旧老化,使信息的需求者难以便捷地查到真正有用的信息。第二,单向传播。有些高校管理单位只愿按照自己的意愿披露信息,板起面孔,高高在上,缺乏亲和力。第三,逃避交流。主观上或明或暗地认为凡是在网上发表议论的学生都是不怀好意的,从而不愿主动利用网络与学生交流,以人员、精力为借口不愿与学生网民在网上互。以上这些问题,客观上给失实、不利的网络舆论传播带来可乘之机。(2)沟通不畅。校园网络交流平台调动激发了大学生参与讨论的主体积极性,它既是学生们了解校园动态的窗口,也是高校管理者了解学生的直接平台。在这里,高校管理者可以通过对帖子的点击量、回帖次数等了解校园内正在发生的事情、学生所关心的社会现实和学校中的一些热点问题、意见建议、从这里可以捕捉到学生所关心的社会现实和学校中的一些热点问题、意见建议从这里可以捕捉到学生最新的思想动态,也可以探测出校园突发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然而,部分高校管理人员低估了网络舆论的监督作用和传播主体的理解承受能力 反应迟缓,被动应对,缺乏责任意识,对已经形成校园热点焦点的问题和事件,应该解释的不去解释;对于经调查属实的消息,不能及时通过校园网络公开报道处理结果,消除不良影响。对经调查存在不实之处的消息,也不能及时地向全校通报事实真相,以通过网络还事实本来面目。

(3)机制不顺。目前,高校普遍缺乏有效的应对突发事件的工作机制。特别是应对校园网络的负面炒作工作乏力,简单粗暴的方式是由个别部门网上删帖、封堵、往往由于预警、疏导、主动传播等联动工作没有及时跟上,引发高校学生的认知混乱,导致学校整体形象受到损害、影响正常教学管理工作的健康开展现行校园网络舆论引导工作模式仍以静态舆论事后处置管理方式为主。不适应校园网络舆论传播动态方式的客观需要 专职校园网络监管人员的配备不足和缺乏专业知识 也制约了校园网络舆论引导机制的建设进程。

此外,高校普遍缺乏专业的舆论信息分析机构,没有形成规范的校园网络舆论信息报送、研判、通报、应用和评估机制,校园网络舆论信息的预警能力较弱,主动介入能力较差,高校各部门之间新闻舆论信息共享程度低,缺乏统一的校园网络舆论信息工作标准和平台,使校园网络舆论信息的可靠性、完整性和关联性受到影响。往往将学校推上尴尬和被动的地位。(4)管理无序。近年来,几乎所有的国内外大事都会在校园网络上形成舆论大潮形成了若干规模较大、力度较强的网络舆情,对事态的发展、事情的解决、事件的影响起到了无形操控的作用。胡锦涛总书记曾经说:“互联网已成为思想文化信息 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以校园网上交流平台BBS为例,网络的交互性特点激发了大学生作为传播主体在校园网络舆论的参与意识。大到国内外大事,小到个人的就业、学习和感情甚至是兴趣和爱好,都可以成为校园BBS的热门话题引发无数的争论和激辩,经过仔细分析和归类,除去无聊的调侃之外,剩下的有建设性的观点和意见往往集中在少数几种,而且总有一种在人气上占据绝对的优势在热门话题的争论中,往往感性压倒理性、情绪战胜理智,由此引发的“群起攻之”和“人格辱骂”“人肉搜索”甚为普遍演变成为“多数暴政”的倾向,甚至导致部分高校因此关闭了BBS平台.三、提高高校网络舆情的监控与引导策略

《危机舆论,高校不能承受之重》 一文指出,高校应对突发事件的公关机制主要分为三个阶段: 危机前的预警、危机中应急处理、危机后的修复。

根据上述应对舆论危机的三个阶段理论,要加强高校对网络舆情的监控与引导,就应根据各阶段的特点来进行。

1. 学校成立网络舆情监控组,对前期预警及应急处理阶段的网络舆情进行分析。高校应组建一支以辅导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团学干部为主的网络舆情监控组,从事网络舆情信息监测工作,密切关注突发事件后,关于事态的网络舆论发展趋势,保持对各种网络舆论的第一时间获知权,围绕热点问题主动撰写贴文,有效引导网上舆论,并定期对网络舆情进行分类整理,提供舆情监测分析报告。如果事先舆情分析准确,至少可以减少事件影响,增加应对的成功概率。

2. 培养“论坛领袖 ”,引导应急处理阶段的舆论走向。高校突发事件中,各大网络论坛难免会出现言论过激的帖文或说粗话、搞人身攻击等情况。作为出事的校方为了辟谣,可以让“论坛领袖 ”引导舆论走向。拉扎斯菲尔德“二级传播”理论告诉我们,在传播过程中,常有少数人是消息和影响的重要来源,这部分人频繁接触媒体,比一般人更留心媒体信息,对有关事情有更多的了解,他们在一般网民中发表一些信息和表达看法,能影响普通人,这些人就是“舆论领袖”。这些“舆论领袖”有见地、有代表性的发言一般被版主用醒目的字号和色彩加以强调,放在网页的突出位置,当网络上出现大量虚假信息和极端言论,受众无所适从时,他们对于评论权威的依赖会更强烈,舆论领袖则可以为他们解惑。

3. 提高学校新闻发言人的媒介素养,掌握话语主导权。高校突发事件后,很容易被媒体炒作。在大量负面信息面前,学校需要有力的新闻发言人来应对媒体采访,在保证信息传递准确、权威、透明的同时,还要最大限度地挽回公众对学校的不良印象。

4. 后期修复期设立应对突发事件的长效宣传机制,以使网络负面事件影响最小化,正面事件效果最大化。高校发生突发事件后,在网络舆论当中,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指责高校在突发事件后的不作为胡作为,这对高校形象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为了避免此类情况出现,高校应在最短时间内建立组织有力、工作高效的善后处理机构,做好善后工作,并通过新闻发言人发布相关的善后处理信息,把突发事件所带来的危害降到最低程度。另外,善后工作

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就是加强对突发事件中学生群体的事后教育,通过网络向学生灌输正确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避免类似的以及具有更大危害的情况出现。同时还要做好学生心理安抚工作的宣传。

第四篇:《公众舆论》心得体会

《公众舆论》心得体会

《公共舆论》作为传播学奠基之作,由传播学大师李普曼于1922年创作而成。《公众舆论》在传播学领域具有难以比拟的权威地位,它第一次对“公众舆论”这一概念做了全景式的描述,并对成见、兴趣、公意的形成和民主形象等问题做了精辟而深刻的探讨,回答了诸如舆论从何而来、如何形成、产生什么样的结果、谁是公众、何为公众舆论等一系列的问题,为后人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这本书主要分为八个部分,二十八个章节,从各个方面分析了有关公众舆论的相关知识,第一次对公众舆论做了全景式的描述,卓有成效地梳理了舆论研究中一系列难以回避的问题,比如舆论从哪里来?它是怎样形成的?它能造成什么样的结果?谁是公众?公众舆论是什么意思?它是仅仅在公众中传播还是由公众自己形成的?它什么时候才能成为独立的力量?它对成见、兴趣、公意的形成和民主形象等问题做了精辟而深刻的探讨,完成了新闻史上对舆论传播现象的首次全面论述,为后人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拟态环境

所谓拟态环境,就是外部世界在我们头脑中的想象。它并不是真实环境,而是人的头脑的产物,是人们对真实环境做出反应时对真实环境形成的影像。它含有真实的成分,并不是完全虚假的环境,也不是对真实环境“镜子”式的完全再现。人们在行动的时候,往往将它当作真实的世界。

李普曼认为,拟态环境存在的意义在于,直接面对的现实环境实在是太庞大、太复杂了太短暂了,我们并没有做好准备去应付如此奥妙、如此多样、有着如此频繁变化与组合的环境。虽然我们不得不在这个环境中活动,但又不得不在能够驾驭它之前使用比较简单的办法去对它进行重构。因此,对舆论进行分析的起点,也应该是这里,应当是认识活动舞台、舞台形象和人那个舞台上自行产生的形象所做的反应之间的三角关系。因为正是由于人所处的世界环境的庞大复杂导致认识的困难,人们才会逐渐在脑海中为自己制作一幅视线所不及的那个世界的可靠图像。而这些关于自身、关于他人、关于他们的需求、意图和人际关系的图像,就是他们的舆论。

刻板印象(成见)

在本书中,“成见”对应的原版词汇是“stereotype”,应该翻译成“刻板印象”比较准确,指的是对特定事物所持有的固定化、简单化的观念和印象。即,我们在看到世界之前就被告知它是什么模样,我们在亲身经历之前就可以对绝大多数事务进行想象。刻板印象可以为人们认知事务节省力气,简化努力,提供简便的参考标准,同时也是我们传统的壁垒,在这个堡垒作用下我们各得其所,心安理得地坚持我们的立场,保护我们的社会地位。但必须认识到的是,成见的存在会阻碍着我们对新事物的接受。作者认为,我们每个人都是生活工作在这个世界的一隅,对与具有广泛影响的公众事件充其量只能了解某一个方面或某一片段,我们的见解是由别人的报道以及我们自己的想象拼合在一起的。我们留心的不是某个众所周知的类型所具有的特征,而是用我们头脑中已有的先入之见去填补剩下的画面。人们总是倾向于喜欢寻找或发现能够支持或否定其偏见的样板,然后把它当作某个阶级整体的样板,凡是属于这个类别样板的人都会表现出合乎成见的方式,人们总是对成见抱有轻信的态度。用这样的样板去认识外界,难免会造成信息接受上的阻碍。

公众舆论

李普曼的舆论观是对卢梭舆论观的反思和批判。据考证,卢梭曾在《社会契约论》中第一次使用“公众舆论”的字眼,他卢梭强调公众舆论来自理性的表达,目的是为了维护公民共同的利益。公众通过持续地参与公共事务公共意志得到彰显最终实现主导政府决策的目标。卢梭的公众舆论思想,反映了资产阶级上升时期的民主理想,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卢梭的公众舆论思想已经远远超出了舆论传播的学理意义,成为资产阶级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理论武器。卢梭的心目中的公众舆论源自理性与公正,有着神圣不可冒犯的话语权,理性的公众最终可以主导政府决策。

但是作为一个深谙新闻界运作之道的一流的政治专栏作家、记者、多届总统顾问,李普曼对这种理想主义的舆论观进行了深刻而有洞见的反思。在李普曼看来,“公众无法形成理性的舆论,更不能主导政府决策”,因为舆论的主体——公众,根本就不是“有理性的个人”,他们看世界之前已经抱有了各种成见,“我们在看到这个世界之前就被告知它是什么模样。我们在亲身经历之前就可以对绝大多数事物进行想象”,而真正的现实是如此复杂,系统的教育必须将庞大的关于世界的知识压缩成一套套可供传授的课程,于是人们的头脑中充满了各种成见。而公众由于受到局部交往、注意力局限、维护自我利益的需要、社会中永远存在的保密和审查等原因,无法形成对真实世界的理性看法。

很多人都会谈论,对于网络时代舆论的形成,李普曼的论述还是否适用。由于互联网使得传播由过去的一对多的模式变成了网状模式,公众了解真实世界的途径除了报纸等传统媒体,还有各种分享与交流方式。公众之间的交往局限被打破了很多,因此互联网使得公众加接近真相,这毫无疑问是个进步。但是在“理性的个人”这个概念上,进步的程度就有限了。互联网时代,我们的触角可以轻易伸到更多的角落,对自己生活范围之外的世界要了解和联系都很容易,但是交往局限依然存在,虚拟的圈子和现实生活中的圈子有很大的重合性,不同阶层的人交往起来依然困难。日新月异的技术又产生着“数码沟”的问题。而且纷繁复杂的海量信息,让人更加看不清真实。

李普曼关于舆论、关于政治、民主、理性、新闻界的思考无一不发人深省,认识到现实难以触及,理性难以发力,但他对待理性还是乐观的,他说“只有在长期稳定的情况下,人们才有希望遵循理性的方法。这不是因为人类无能,或是呼唤理性不过是空想,而是因为政治领域的理性的进化才刚刚开始”“我们可以在某种直觉中树立对理性的信念。我们可以利用我们的智慧和力量为理性开辟一席之地。靠着我们所看到的世界画面,我们可以努力展望事件的全景,无论是否可以避开眼前的现实,我们都可以根据更长期的打算去控制决策。”“我们完全没有理由绝望,因为,正如詹姆斯所说,我们命运所系的全部条件仍然一如既往地充满了希望。我们已经见识了残酷,而且正因为它不可思议,所以它不是最终结局。”

第五篇:《公众舆论》心得体会

《公众舆论》心得体会

《公共舆论》作为传播学奠基之作,由传播学大师李普曼于1922年创作而成。《公众舆论》在传播学领域具有难以比拟的权威地位,它第一次对“公众舆论”这一概念做了全景式的描述,并对成见、兴趣、公意的形成和民主形象等问题做了精辟而深刻的探讨,回答了诸如舆论从何而来、如何形成、产生什么样的结果、谁是公众、何为公众舆论等一系列的问题,为后人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这本书主要分为八个部分,二十八个章节,从各个方面分析了有关公众舆论的相关知识,第一次对公众舆论做了全景式的描述,卓有成效地梳理了舆论研究中一系列难以回避的问题,比如舆论从哪里来?它是怎样形成的?它能造成什么样的结果?谁是公众?公众舆论是什么意思?它是仅仅在公众中传播还是由公众自己形成的?它什么时候才能成为独立的力量?它对成见、兴趣、公意的形成和民主形象等问题做了精辟而深刻的探讨,完成了新闻史上对舆论传播现象的首次全面论述,为后人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拟态环境

所谓拟态环境,就是外部世界在我们头脑中的想象。它并不是真实环境,而是人的头脑的产物,是人们对真实环境做出反应时对真实环境形成的影像。它含有真实的成分,并不是完全虚假的环境,也不是对真实环境“镜子”式的完全再现。人们在行动的时候,往往将它当作真实的世界。

李普曼认为,拟态环境存在的意义在于,直接面对的现实环境实在是太庞大、太复杂了太短暂了,我们并没有做好准备去应付如此奥妙、如此多样、有着如此频繁变化与组合的环境。虽然我们不得不在这个环境中活动,但又不得不在能够驾驭它之前使用比较简单的办法去对它进行重构。因此,对舆论进行分析的起点,也应该是这里,应当是认识活动舞台、舞台形象和人那个舞台上自行产生的形象所做的反应之间的三角关系。因为正是由于人所处的世界环境的庞大复杂导致认识的困难,人们才会逐渐在脑海中为自己制作一幅视线所不及的那个世界的可靠图像。而这些关于自身、关于他人、关于他们的需求、意图和人际关系的图像,就是他们的舆论。

刻板印象(成见)

在本书中,“成见”对应的原版词汇是“stereotype”,应该翻译成“刻板印象”比较准确,指的是对特定事物所持有的固定化、简单化的观念和印象。即,我们在看到世界之前就被告知它是什么模样,我们在亲身经历之前就可以对绝大多数事务进行想象。刻板印象可以为人们认知事务节省力气,简化努力,提供简便的参考标准,同时也是我们传统的壁垒,在这个堡垒作用下我们各得其所,心安理得地坚持我们的立场,保护我们的社会地位。但必须认识到的是,成见的存在会阻碍着我们对新事物的接受。作者认为,我们每个人都是生活工作在这个世界的一隅,对与具有广泛影响的公众事件充其量只能了解某一个方面或某一片段,我们的见解是由别人的报道以及我们自己的想象拼合在一起的。我们留心的不是某个众所周知的类型所具有的特征,而是用我们头脑中已有的先入之见去填补剩下的画面。人们总是倾向于喜欢寻找或发现能够支持或否定其偏见的样板,然后把它当作某个阶级整体的样板,凡是属于这个类别样板的人都会表现出合乎成见的方式,人们总是对成见抱有轻信的态度。用这样的样板去认识外界,难免会造成信息接受上的阻碍。

公众舆论

李普曼的舆论观是对卢梭舆论观的反思和批判。据考证,卢梭曾在《社会契约论》中第一次使用“公众舆论”的字眼,他卢梭强调公众舆论来自理性的表达,目的是为了维护公民共同的利益。公众通过持续地参与公共事务公共意志得到彰显最终实现主导政府决策的目标。卢梭的公众舆论思想,反映了资产阶级上升时期的民主理想,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卢梭的公众舆论思想已经远远超出了舆论传播的学理意义,成为资产阶级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理论武器。卢梭的心目中的公众舆论源自理性与公正,有着神圣不可冒犯的话语权,理性的公众最终可以主导政府决策。

但是作为一个深谙新闻界运作之道的一流的政治专栏作家、记者、多届总统顾问,李普曼对这种理想主义的舆论观进行了深刻而有洞见的反思。在李普曼看来,“公众无法形成理性的舆论,更不能主导政府决策”,因为舆论的主体——公众,根本就不是“有理性的个人”,他们看世界之前已经抱有了各种成见,“我们在看到这个世界之前就被告知它是什么模样。我们在亲身经历之前就可以对绝大多数事物进行想象”,而真正的现实是如此复杂,系统的教育必须将庞大的关于世界的知识压缩成一套套可供传授的课程,于是人们的头脑中充满了各种成见。而公众由于受到局部交往、注意力局限、维护自我利益的需要、社会中永远存在的保密和审查等原因,无法形成对真实世界的理性看法。

很多人都会谈论,对于网络时代舆论的形成,李普曼的论述还是否适用。由于互联网使得传播由过去的一对多的模式变成了网状模式,公众了解真实世界的途径除了报纸等传统媒体,还有各种分享与交流方式。公众之间的交往局限被打破了很多,因此互联网使得公众加接近真相,这毫无疑问是个进步。但是在“理性的个人”这个概念上,进步的程度就有限了。互联网时代,我们的触角可以轻易伸到更多的角落,对自己生活范围之外的世界要了解和联系都很容易,但是交往局限依然存在,虚拟的圈子和现实生活中的圈子有很大的重合性,不同阶层的人交往起来依然困难。日新月异的技术又产生着“数码沟”的问题。而且纷繁复杂的海量信息,让人更加看不清真实。

李普曼关于舆论、关于政治、民主、理性、新闻界的思考无一不发人深省,认识到现实难以触及,理性难以发力,但他对待理性还是乐观的,他说“只有在长期稳定的情况下,人们才有希望遵循理性的方法。这不是因为人类无能,或是呼唤理性不过是空想,而是因为政治领域的理性的进化才刚刚开始”“我们可以在某种直觉中树立对理性的信念。我们可以利用我们的智慧和力量为理性开辟一席之地。靠着我们所看到的世界画面,我们可以努力展望事件的全景,无论是否可以避开眼前的现实,我们都可以根据更长期的打算去控制决策。”“我们完全没有理由绝望,因为,正如詹姆斯所说,我们命运所系的全部条件仍然一如既往地充满了希望。我们已经见识了残酷,而且正因为它不可思议,所以它不是最终结局。”

下载两会舆论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两会舆论.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公众舆论》心得体会(范文)

    《公众舆论》心得体会 《公共舆论》作为传播学奠基之作,由传播学大师李普曼于1922年创作而成。《公众舆论》在传播学领域具有难以比拟的权威地位,它第一次对“公众舆论”这一......

    班级舆论建设

    班级舆论建设 一、进行班集体舆论建设是班主任的重要职责 [案例1] 开学不久,有一个班主任老师在他的教室里边做了这样的一个布臵。这个布臵里边有班主任老师的彩照,班主任老师......

    建立舆论监督机制

    1O 建立煤矿安全监察监管外在监督制约体系如果煤矿安全监察监管缺乏外在监督制约,那么何谈高效监察、透明监管。制约的失衡必然导致权力的异化膨胀或功效萎缩。当监察主体与......

    班级舆论(五篇模版)

    班务工作中营造正确班级舆论的智慧郭承忠一个班级有了正确的舆论,就能 明辨是非, 提倡和支持正确的东西,批评和抵制不正确的东西,使班集体成员的思想和行为有正确的标准。所以说......

    公众舆论读后感

    拒绝还是接受,这是一个问题在《公众舆论》中,李普曼直截了当地指出了一个事实:我们是非理性的。不要对自身的理性抱过多期望,因为有一种特质如同影子一般紧随我们身后。无论你是......

    《公众舆论》读书笔记范文大全

    读《公众舆论》的思考:拒绝与接受读罢李普曼的《公众舆论》,他晦涩的语言让我陷入一种莫名的混沌之中。在该书的导言中,李普曼首先通过一战时大洋孤岛上英、法、德等国家的人们......

    网络舆论安全

    阳城初中维护关键时期舆论网络安全稳定工作 实施方案 为配合上级机关督查实施维护关键时期网络安全稳定工作的要求,加强网络舆论引导的积极性、主动性,有效防范网络舆情事件发......

    《公众舆论》读后感

    我读《公众舆论》 李普曼(1889- 1974),美国新闻评论家和作家,60年的卓越新闻工作使他成为世界上最有名的政治专栏作家之一,同时也是新闻传播学史上具有重要影响的学者之一。李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