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舆论主体的自我消解——读《公众舆论》、《乌合之众》
[来稿]舆论主体的自我消解——读《公众舆论》、《乌合之众》
作者: 张朋单位: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来源:中华传媒网
关键词: 公众 消解 公众舆论 乌合之众┊阅读:893次┊
[摘要]:公众作为舆论的主体,既是舆论彰显威力及发挥社会功用的民主力量,也可能因其本身的缺陷成为舆论获得政治合法性的“绊脚石”。本文通过对李普曼的《公众舆论》及勒庞的《乌合之众》的比较研究,揭示舆论主体认知与评判公共事务过程中的缺失面。
公众舆论是群众表达切身诉求的一种方式,在维护国家政治、社会架构的稳定中发挥巨大作用。公众作为舆论的主体,既是舆论彰显威力及发挥社会功用的民主力量,也可能因其本身的缺陷成为舆论获得政治合法性的“绊脚石”。李普曼《公众舆论》与勒庞《乌合之众》从个体及群体两个层次上深入探讨了舆论主体的缺失面。
一,“先入之见”:个体通向理性认知的障碍
李普曼在《公众舆论》的开篇即抛给我们一个关系全书论旨的隐喻。1914年,英国人、法国人、德国人居住在一个大洋中的岛屿,岛屿不通电缆,消息闭塞。来自三个国家的人们和平友好的生活在一处,他们不知道世界大战已经爆发,英法与德国已是仇敌,直到6个星期后油轮带来了战争的消息,“在这不可思议的6个星期中这些岛民扔像朋友一样相处,而事实上他们已经成了敌人。”[1](p3)这个类似柏拉图“洞穴”般的隐喻,揭示了我们头脑中景象与外部世界的失衡状况。头脑中景象构成了作者所反复言说的“虚拟环境”;而外部世界则是真实的现实环境。由于外部的现实环境“实在是太庞大、太复杂、太短暂了,我们并没有准备好去应付如此奥妙、如此多样、有着如此频繁变化与组合的环境”。[1](p12)因此,我们不得不使用简化的方法应付复杂多变的现实环境,在我们头脑中建构起合适的虚拟环境。然而一个悖论也于此产生:我们生活于真实的现实环境之中,如何依照我们头脑中勾画的虚拟环境来应对外部事务呢?
对于公众舆论,这个悖论异常明显的在起作用。外部的现实世界,可以“简略地称作公共事务”;公共事务引起公众的关注,在他们的脑海中形成图像,这个图像就是公众的舆论。然而,脑海中的图像并不与外部世界完全一致,这种不一致会诱使“人们在与外部世界发生关系时频频误入歧途”。[1](p23)
那么,虚拟环境究竟是如何产生的?它与外部环境有着怎样的联系?李普曼认为,“虚拟环境是‘人性’和‘环境’的杂交物”。[1](p18)沿着这一思路,李普曼深入地考察了造成虚拟环境与现实环境脱节的至为重要的“人性”因素——固有成见。
成见首先产生于个人的有限经历及狭小的生活圈子与社会生活的无限深广之间的矛盾。成见也“取决于我们所处的地位和我们的观察习惯”。[1](p61)这是成见个人化的方面,同时,成见也受到社会性的思维模式以及历史的文化传承的影响。正如作者所言,“多数情况下我们并不是先理解后定义,而是先定义后理解„„我们倾向于按照我们的文化所给定的、我们所熟悉的方式去理解”。[1](p62)因此,我们的道德规范、社会哲学、政治煽动都会作用于我们的认知思维,构成我们成见系统的一部分。
除此而外,人们认识事物的思维方式也为成见提供了栖身之所。个人要想生动地察看所有事物而不加
以分类概括,就会使人筋疲力尽。划分类别有助于人们迅速而简练的认识现实环境的变化,但绝对的划分也会造成认识上的偏差,我们会把接触到得事物和人物迅速的归于我们头脑中的不同类别,而不加细察其中差异。另外,现代社会中电影、报纸等媒介系统不断作用于人们的认知系统,在丰富人们的想象同时,无形中也在削弱个人的理性判别力。
即使我们认识到个人的固有成见的栖身之处,明了成见在人们把握公共事务中的障碍,也无法克服成见系统对个人的影响。因为成见为我们认识外部世界提供简化的模式,节省了我们的精力;更为重要的是,“成见系统也许是我们个人传统的核心,是对我们社会地位的保护”。[1](p72)成见系统维护了我们世界的基本原理免受“袭扰”,在“我们的世界里”是一个有序的、多少和谐的世界,面对这一景象,我们的习惯、偏爱、能力、安逸和希望都会进行自我调节。“它们可能不是世界的全部景象,但却是一个合乎我们需要的可能的世界景象。在那里,人和物都有着众所周知的位置,发挥着某种预定的作用。” [1](p72)
然而,李普曼毕竟不是悲观的虚无主义者。尽管他深刻的揭示了人的认知缺陷造成的固有成见无处不在,但仍希望通过批判性的思维活动以减少成见所带来的危害。李普曼认为,通过建立合乎实际的空间概念、时间概念;通过量化的研究以描绘更多的人、更多的行动、更多的事物;通过搜寻公共生活中重大问题的前因后果等方面的努力以尽可能地克服成见造成的危害。
二,“集体无意识”:群体意见的控制与舆论主体的消解
成见系统既是个人化的,也是社会的、历史的,它来自于我们的想象,我们的情感,更是某个社会思维模式的个人化反映。成见根植于个体的意识深处,成为个人认知与评判公共事务的障碍。但公众舆论并不是止于个体的意见和行为,舆论的本质是“社会整体知觉”,这种整体性的知觉,“使舆论每时每刻对社会强有力的影响,这是个体知觉所不具备的优势”。[2](p162)法国社会心理学家古斯塔夫•勒庞的《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正是基于群体这种“惟一无可匹敌”的民主力量所显示出弊端,深刻地揭示了个体结成群体时所具有的心理状态以及群体所特有的思考方式、情感表达和行为特性。
群体心理特征之所以构成一种独特的存在,乃是因为它不同于个人独处时的情感和思维,“聚集成群的人,他们的感情和思想全都转到同一个方向,他们自觉的个性消失了”,他们“受群体精神统一律的支配”。[3](p11-12)群体的感情易受刺激,所有外在的刺激性因素都会对群体产生影响(形成控制作用),从而使他们的感情变得冲动、急躁而难以驾驭,“就像被风暴卷起的树叶,向着每个方向飞舞,然后又落在地上”。[3](p22)因此,群体感情其突出的特点就是极为简单而夸张。群体的道德观同群体情感特点相一致表现为截然对立的两级。群体的道德可以比个人的道德高尚,也可以比个人的道德低劣。“群体可以杀人放火,无恶不作,但是也能表现出极崇高的献身、牺牲和不计名利的举动,即孤立的个人根本做不到的极崇高行为。” [3](p39)同样,群体的思维方式亦复如此,表现出理性及逻辑推理能力的缺失和集体无意识品质的张扬。其一,群体的推理能力十分“拙劣”,他们的推理需要借助于观念,并且这些观念往往并没有逻辑上的连续性,他们只是将“表面上相似的事物搅在一起,并且立刻把具体的事物普遍
化”[3](p47);其二,群体所能接受的观念并不需要经过严密的逻辑论证,只有简单易懂的观念才能为其所接受,一旦某种观念为群体所接受,就会进入无意识领域,坚不可摧;其三,群体就像个睡眠中的人,他的理性已被暂时悬置,他的思维方式不是逻辑的,也不是遵照事实的,而是足以打动人心的形象,“只会形象思维的群体,也只能被形象所打动。只有形象能吸引或吓住群体,成为它们的行为动机。”[3](p49)
舆论表现为群体的意见,在勒庞看来,群体意见的形成还受到一系列间接因素和直接因素的影响。间接因素通常是群体意见得以产生的延续良久的准备性力量,种族、传统、时代、各种典章制度和教育是具有普遍性的间接因素。这里,我们集中讨论群体意见的直接因素,因为直接因素的揭示更为深刻的消解了群体舆论的主体性。一方面,群体本身“拙劣”的推理能力使其成为易受控制的群体,群体的意见受到能够唤起他们形象思维的词语与套话的支配。如前所述,群体需诉诸形象化的思维来接受观念。同样,群体意见的形成也不需要经过严密的逻辑推理,而是通过词语和套话来唤起群体的形象思维,这些词语和套话意义并不明确,它的模糊性和象征意义反而影响最大。群体的形象思维产生的后果是使其一直处于“幻觉”的影响之下,真理与谬误在群体的幻觉中具有同样的诱惑力,关键是能否将观念/意见诉诸于形象化的词语、日常的生活经验,而不是说理、论证和事实,显然,理性在此处并具有优势。另一方面,群体的领袖通过有效的说服方法能够轻易的改变群体意见,甚至信念和信仰。群体领袖通过断言法、重复法和传染法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有效地进行社会动员,使得群体意见沦为某个领袖的个人意志。领袖简洁有力的断言,不理睬任何推理和证据,不断在群体中重复已下的断言,那么,观念、意见会在群体之中像“病菌一样”具有强大的传染力。[3](p103)事实上,断言和重复是领袖影响群体的手段和方法,而传染则揭示了意见在群体中的运作机制。
三,结语
正如舞台上的戏剧在历经人生的冒险之后总要有句号,每本著作在完成论述之后亦需收束,尽管结束的篇章是颇为不易的。因为所有的论述完成之后,每个概念/观念是否真正找到各自的位置仍然令人迷惑。李普曼在《公众舆论》中消解了普通人的明智判断能力,他对个人认知世界的先入之见的揭示本身即是对人的理性的怀疑,然而在本书的最后一章“诉诸理性”中,他所解构的事实又成了他满怀希望的政治信念的依据,“我们可以在某种直觉中树立对理性的信念。我们可以利用我们的智慧和力量为理性开辟一席之地”。[1](p294)这种类似于宣言式的断语与全书的深刻分析反差极大,难怪后来的评价者称其“非常戏剧性和自相矛盾的”。[4](p284)勒庞的《乌合之众》亦复如此,他对群体的心理状态和行为方式的揭示,是与他对群众力量崛起的失望和惊恐相伴而生的;然而对群体无意识的揭示最终却导致他陷入历史轮回循环的宿命论。
其实,舆论的主体——公众,首先是作为“人”而存在的,人因其社会性的需要而结成群体、形成意见。任何对于舆论主体的研究均不能脱离具体的、现实的人与人的需要,抽象的谈论舆论主体的理性与非理性要么得出自相矛盾的结论,要么走向历史的虚无主义。
作者系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中国近代文化史与中国新闻史。
[参考文献]
[1](美)沃尔特•李普曼著、阎克文等译.公众舆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2]刘建明.基础舆论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3](法)古斯塔夫•勒庞著、冯克利译.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4](美)罗纳德•斯蒂尔著、于滨译.李普曼传[M].北京:新华出版社,1982.
第二篇:读《公众舆论》有感
站在船头如何瞭望
——读《公众舆论》有感
KOOOOOB
沃尔特·李普曼不仅仅是新闻界的重要人物,更是美国的重要政治家和评论家,并数次为华盛顿的首脑提供舞台形象。《公众舆论》是他最有影响力的著作。他在书中提出的“刻板印象”、“拟态环境”等理论至今对于新闻和传播界有着深刻的影响,也是传媒人必须要掌握的理论知识。比如在新媒体时代的青少年刻板印象影响等等都是十分具有研究价值的课题。
全书共分为八个章节,层层递进,将公众舆论的相关概念还有深刻道理生动而又形象地阐述给读者。
在书的前半部分,李普曼主要写了公众舆论以及人性等的相关规律与原理。“偶然、想象还有情不自禁的这些拟态的种种信号会刺激人的本能反应。”“人们通过对世界的想象方式改变自己的行为、情感还有希望。因此,要通过宣传来改变人们为之做出反应的那副图景。”“而这些虚构会被迫切的信以为真。”这也是为什么“当凡尔赛激战正酣,霞飞将军却在讨论第二天见报的名词和形容词,因为在这个图像面前,人们可能鼓起勇气,也有可能一蹶不振。”
成见在他看来是别人的报道加自己的想象拼凑起来的。一个人对事物的认识来自自身的地位还有他的观察习惯,来自外部刺激和真实感觉,这些方面有些会互相加强有些会互相矛盾〈德国黑比利时宗教激起仇恨〉。他认为,“成见是对自尊心的保护,使人心安理得坚持立场。〈比戈特投射〉”“人们总是轻信于成见,在这之前,人们会被各种媒体灌输,而当人们明白后,便会迅速控制它们。”因此,批判性思维是对抗这样的信号利器。比如:理性可以告诉我们天性卑奴,但是这不等于奴者天生想奴,不能够排除这样的质疑。在李普曼看来,愚者大于强者大于弱者。因此,只要提供一些信号以及联系,做到视觉或者其他方面的认同,就能够激发自行脑补。
成见吸附着恐惧、情欲、骄傲、期待等等情感的裁断。我们总是不留神的借助头脑中易形成的概念去想象似曾相似的事物。有色眼镜注意力系统会找出无数的理由。李普曼在书中举例:马克思主义信徒认为集体主义是冷酷无情的利己主义的解毒剂,但是这只是他们为了保护自己地位,拜托他人干扰的成见。李普曼认为集体主义会妨碍人们努力,消耗人的精力,存在盲点。
李普曼的分析不无道理。在群体中,人们会收到群体动力、暗示、感染、等无意识的力量。这可以用来激励士兵,加强纪律,同时也可以为了达到政治目标来寻求支持,〈法西斯〉来进行疯狂的“政治犯罪”。
在群体中,人们会变成笨蛋,会变得“疯狂”,而单人的时候只会则会上升。认识本能的奴隶,而贤达社会者的能够理解民众,并分享其希望的本能和直觉,成为领袖。
而宣传永远和残酷的政治分不开,他认为知情的人越少越容易控制正义审判。这也是为什么德国电台拼命干扰、董事会,政治会议要限制公众接近的原因。而在正义审判中,几千年来的公式几乎不变。历史上从来不缺乏被充当祭祀的血腥的牺牲品。给世界造型的政治煽动家们认为政治就是被复兴的宗教,它由权力联结,而领袖们的贪婪就好像宗教中的永生。
老练的政治外交官知道如何利用大量积累的成见,而当判断的道德体系发生冲突的时候,无论是谁都是异己,我们总会从反派中找到恶棍和阴谋。因此,在这里,舆论主要是对事物加以道德化以及条理化。这些老道的煽动家挥舞着天堂的通行证,用似是而非耗尽人们对于现实的兴趣,煽动人们踏上漫漫征途。
李普曼认为,“传统的政治学是以理性和利益为基础,民众为个人的简单集合,这样看似逻辑科学,管理理性,但是这远远是不够的”。政治要把受到情感和信仰支配的民众组织起来,聚集起来,分享更高信仰,拜托鼓励情感,认同一个帮他们摆脱孤立状态的个人并且毫无保留的羡慕他。之后操纵和支配便不再话下。一言以蔽之,政治就是利用民众非理性本质的理性形式。民众会从理想和幻觉中积聚能量,其中信仰是正义和解放、动机是复仇和压迫,火山最终爆发。而演讲者必须“弥合分裂”。
推行一项新的政策只是需要感情共同体,而非具有思考功能的大众有机体,无名的大众只有接受宣传的份。人们往往认为公众舆论的存在是一种理所当然,然而公众舆论其实并不是自发的或者说是主观的。同样,舆论不等于行动路线。在上台前承诺大家远离战争的总统可以在上台5个月后就将民众拖入战争,只有政治才是一种本能。李普曼把它比作“机器”。他认为团体很难去思考,他们只能说是或者否。统治这个世界的人永远屈指可数。通过含义丰富的象征,通过这些具有想象力的词语,能量将被汇聚。革命就是彻底底捣毁一部机器,但是机器永远不会消失。李普曼认为,当你聚精会神的看,你会发现这一点。
在这里李普曼再次强调了象征的作用。他认为:“象征对于平民来说就好比权利对于一个等级体系。”象征可以是一个仪式,可以激发出移情、忠诚、情感,并且从不同的观念中抽取情感。它是科学和思辨领域的魔鬼,但是却是行动的天使。而领袖们则忙着培育这些把追随者组织起来的象征符号。
追随者往往渴望领袖来帮助其作出决定,领袖通过专制统治来驯服民众。民主投票只是一个自由的象征,这样的经济、技术、政治符合历史和人性的规律。这是有感情支撑的民主的独裁。任何一个时代都需要领袖,民众并非趋于民主,而是专制。李普曼认为:“以梦想领导的法兰西,最缺的良药就是领袖。”这样一起超灵的所必须的“集体之魂与民族精神,时代精神等”将秩序加诸于无形的舆论当中,而“人民意志与国家目标”则在稍纵即逝的偶然意向中形成。他们乞灵于它,乞灵于这样的把秩序加诸无序的舆论。不然他们就会想在两捆稻草之间选择的驴一样被饿死。
在这里,李普曼也表达了他对于“情报”的观点:“不管什么机构,当前的情报做得越好,就越不会以昨天的事实为依据处理明天的问题。”
书的之后部分,主要从细节来阐述李普曼的研究心得。
他认为如果需要一个“ART”引起人们的兴趣,需要先对其原型抽象,使这些东西产生刺激,形象化的点,通过触电激发期望。而在这个过程中,往往图像比词语更加可靠。理性和直觉共同构成了感知人类的情感,人们会利用所有情感的本源当做刺激来源来满足自己。在这里李普曼又举到了马克思的例子:“马克思主义认为资本主义中的享乐主义本能是其天性中的核心部分。”
“在汇集公众舆论的时候,我们不仅要想象比我们肉眼能看到的更大的空间,比我们能感觉到更长的时间,而且还要描绘和判断比我们能计数或者想象的更多的人、事还有行动。我们必须进行总结与概括。”“可以通过分类取样,挑选样板把他们看做典型,但绝非是用一块小黄油去涂抹整个宇宙。”因此我们需要训练我们的大脑,训练联系和推理能力。人的感情就像熔岩流,能够吞并所碰到的一切。但你可以挖开他,解开其中荒谬的纠缠。你会发现它多么荒唐,多以恐惧。就像在看一场直播比赛,人们会随着叙述发展事件,不断屏息等待结果,甚至被卷入,参与其中,有一种置身其中的投入感。公众会从内心深处走进观众席,走向舞台,想一个英雄一样战斗,以善胜恶。
而这个扣动扳机的过程,李普曼也尽全力做了最详尽的描述:最起初是通过一系列模糊的暗淡朦胧图景,不止一个的刺激元素来替换意向,人们会疲于对比,最终由简化的符号进行感情、刺激、反映三者之间的互相转化。〈比如厌烦国联、惧怕工会、还有抵制革命的三类人可用过崇美主义联结在一起〉这样的一系列刺激因素和图景会逐渐取代你的思辨和注意力,因为你懒得去思考。我们通常拒绝去思考超出我们经验域的事情,因此我们会根据对新闻报道我们经验域内的态度来决定我们队超出经验域新闻的态度好恶,以及接受还是拒绝。而若是其符合我们的成见,那就更能加不犯猜疑的接受。
而在这里,李普曼还有一个观点,类似于后院篱笆的原理,大众希望读到和自己有关的消息。同样,李普曼也发现了,越是像“人类权利”之类的词语会让人看的更广更远,但是会让人看的更少更模糊。会让你有一种“凡是你匮乏的都是因为你缺少人权”。词语越空洞越具有普适性。这样偷梁换柱,通过触点的变化,引起期望值的的变化,最终引起被激发的兴趣的改变,人们对于世界的印象就会改变。
李普曼在书的最后几个章节表达了他的悲观态度:新闻不等于真相,与其说新闻是反映客观真实的一面镜子,不如说新闻是一盏不时摇摆的探照灯,而大众则是不明真相被操纵的“外圈人”。人们一般认为并且承认新闻是接触看不见的环境的主要方法,因此新闻及后会尊重大众的观点,报纸不喜欢业绩,它们喜欢导演事件,导演荒诞的情剧。
在他的眼里,团体很难思考。真正能够操控大众的只是少数的圈内人。他们通过团体这样一个“机器”来统治世界。李普曼更是犀利地指出,事实只是少数的领导人把一项项的选择(或者说是提名)出示给大部分人。而群众,也就是圈外人不能采取任何行动。除非也是通过这样的组织团体“机器”(革命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彻底捣毁一部机器),更别说缺少领袖的群众了。民主只是关注统治的起源,而没关注过程和结果。
不过书的最后一个章节,李普曼也表达了他的最终总结,他认为只要有勇气,就有希望,并且相信人类的共同体一定会回归理性,回归哲学。也许正是经历了一战的洗礼,才让李普曼有了这样的信心。“政治中舆论的理性也许显得荒唐,但是我们可以用我们的智慧、勇气还有直觉为其打开一扇门。”因此,虽然“共同体”有一套自己对于公众舆论的标准,但是我们更加应该用思维训练自己,发现结论并且获得真理。而不是经验唤起的情感来赋予公众舆论以生命。
美国经验学派李普曼的观点无疑过于偏激于政治正确,甚至多次攻击马克思集体主义。也许这和他12届的总统顾问的身份有关,但是其观点还是有相当的参考价值的,我们应该批判思考、吸收和学习。只要这个星球还存在生命,人类就会无止境的去研究。
第三篇:《公众舆论》心得体会
《公众舆论》心得体会
《公共舆论》作为传播学奠基之作,由传播学大师李普曼于1922年创作而成。《公众舆论》在传播学领域具有难以比拟的权威地位,它第一次对“公众舆论”这一概念做了全景式的描述,并对成见、兴趣、公意的形成和民主形象等问题做了精辟而深刻的探讨,回答了诸如舆论从何而来、如何形成、产生什么样的结果、谁是公众、何为公众舆论等一系列的问题,为后人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这本书主要分为八个部分,二十八个章节,从各个方面分析了有关公众舆论的相关知识,第一次对公众舆论做了全景式的描述,卓有成效地梳理了舆论研究中一系列难以回避的问题,比如舆论从哪里来?它是怎样形成的?它能造成什么样的结果?谁是公众?公众舆论是什么意思?它是仅仅在公众中传播还是由公众自己形成的?它什么时候才能成为独立的力量?它对成见、兴趣、公意的形成和民主形象等问题做了精辟而深刻的探讨,完成了新闻史上对舆论传播现象的首次全面论述,为后人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拟态环境
所谓拟态环境,就是外部世界在我们头脑中的想象。它并不是真实环境,而是人的头脑的产物,是人们对真实环境做出反应时对真实环境形成的影像。它含有真实的成分,并不是完全虚假的环境,也不是对真实环境“镜子”式的完全再现。人们在行动的时候,往往将它当作真实的世界。
李普曼认为,拟态环境存在的意义在于,直接面对的现实环境实在是太庞大、太复杂了太短暂了,我们并没有做好准备去应付如此奥妙、如此多样、有着如此频繁变化与组合的环境。虽然我们不得不在这个环境中活动,但又不得不在能够驾驭它之前使用比较简单的办法去对它进行重构。因此,对舆论进行分析的起点,也应该是这里,应当是认识活动舞台、舞台形象和人那个舞台上自行产生的形象所做的反应之间的三角关系。因为正是由于人所处的世界环境的庞大复杂导致认识的困难,人们才会逐渐在脑海中为自己制作一幅视线所不及的那个世界的可靠图像。而这些关于自身、关于他人、关于他们的需求、意图和人际关系的图像,就是他们的舆论。
刻板印象(成见)
在本书中,“成见”对应的原版词汇是“stereotype”,应该翻译成“刻板印象”比较准确,指的是对特定事物所持有的固定化、简单化的观念和印象。即,我们在看到世界之前就被告知它是什么模样,我们在亲身经历之前就可以对绝大多数事务进行想象。刻板印象可以为人们认知事务节省力气,简化努力,提供简便的参考标准,同时也是我们传统的壁垒,在这个堡垒作用下我们各得其所,心安理得地坚持我们的立场,保护我们的社会地位。但必须认识到的是,成见的存在会阻碍着我们对新事物的接受。作者认为,我们每个人都是生活工作在这个世界的一隅,对与具有广泛影响的公众事件充其量只能了解某一个方面或某一片段,我们的见解是由别人的报道以及我们自己的想象拼合在一起的。我们留心的不是某个众所周知的类型所具有的特征,而是用我们头脑中已有的先入之见去填补剩下的画面。人们总是倾向于喜欢寻找或发现能够支持或否定其偏见的样板,然后把它当作某个阶级整体的样板,凡是属于这个类别样板的人都会表现出合乎成见的方式,人们总是对成见抱有轻信的态度。用这样的样板去认识外界,难免会造成信息接受上的阻碍。
公众舆论
李普曼的舆论观是对卢梭舆论观的反思和批判。据考证,卢梭曾在《社会契约论》中第一次使用“公众舆论”的字眼,他卢梭强调公众舆论来自理性的表达,目的是为了维护公民共同的利益。公众通过持续地参与公共事务公共意志得到彰显最终实现主导政府决策的目标。卢梭的公众舆论思想,反映了资产阶级上升时期的民主理想,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卢梭的公众舆论思想已经远远超出了舆论传播的学理意义,成为资产阶级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理论武器。卢梭的心目中的公众舆论源自理性与公正,有着神圣不可冒犯的话语权,理性的公众最终可以主导政府决策。
但是作为一个深谙新闻界运作之道的一流的政治专栏作家、记者、多届总统顾问,李普曼对这种理想主义的舆论观进行了深刻而有洞见的反思。在李普曼看来,“公众无法形成理性的舆论,更不能主导政府决策”,因为舆论的主体——公众,根本就不是“有理性的个人”,他们看世界之前已经抱有了各种成见,“我们在看到这个世界之前就被告知它是什么模样。我们在亲身经历之前就可以对绝大多数事物进行想象”,而真正的现实是如此复杂,系统的教育必须将庞大的关于世界的知识压缩成一套套可供传授的课程,于是人们的头脑中充满了各种成见。而公众由于受到局部交往、注意力局限、维护自我利益的需要、社会中永远存在的保密和审查等原因,无法形成对真实世界的理性看法。
很多人都会谈论,对于网络时代舆论的形成,李普曼的论述还是否适用。由于互联网使得传播由过去的一对多的模式变成了网状模式,公众了解真实世界的途径除了报纸等传统媒体,还有各种分享与交流方式。公众之间的交往局限被打破了很多,因此互联网使得公众加接近真相,这毫无疑问是个进步。但是在“理性的个人”这个概念上,进步的程度就有限了。互联网时代,我们的触角可以轻易伸到更多的角落,对自己生活范围之外的世界要了解和联系都很容易,但是交往局限依然存在,虚拟的圈子和现实生活中的圈子有很大的重合性,不同阶层的人交往起来依然困难。日新月异的技术又产生着“数码沟”的问题。而且纷繁复杂的海量信息,让人更加看不清真实。
李普曼关于舆论、关于政治、民主、理性、新闻界的思考无一不发人深省,认识到现实难以触及,理性难以发力,但他对待理性还是乐观的,他说“只有在长期稳定的情况下,人们才有希望遵循理性的方法。这不是因为人类无能,或是呼唤理性不过是空想,而是因为政治领域的理性的进化才刚刚开始”“我们可以在某种直觉中树立对理性的信念。我们可以利用我们的智慧和力量为理性开辟一席之地。靠着我们所看到的世界画面,我们可以努力展望事件的全景,无论是否可以避开眼前的现实,我们都可以根据更长期的打算去控制决策。”“我们完全没有理由绝望,因为,正如詹姆斯所说,我们命运所系的全部条件仍然一如既往地充满了希望。我们已经见识了残酷,而且正因为它不可思议,所以它不是最终结局。”
第四篇:《公众舆论》心得体会
《公众舆论》心得体会
《公共舆论》作为传播学奠基之作,由传播学大师李普曼于1922年创作而成。《公众舆论》在传播学领域具有难以比拟的权威地位,它第一次对“公众舆论”这一概念做了全景式的描述,并对成见、兴趣、公意的形成和民主形象等问题做了精辟而深刻的探讨,回答了诸如舆论从何而来、如何形成、产生什么样的结果、谁是公众、何为公众舆论等一系列的问题,为后人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这本书主要分为八个部分,二十八个章节,从各个方面分析了有关公众舆论的相关知识,第一次对公众舆论做了全景式的描述,卓有成效地梳理了舆论研究中一系列难以回避的问题,比如舆论从哪里来?它是怎样形成的?它能造成什么样的结果?谁是公众?公众舆论是什么意思?它是仅仅在公众中传播还是由公众自己形成的?它什么时候才能成为独立的力量?它对成见、兴趣、公意的形成和民主形象等问题做了精辟而深刻的探讨,完成了新闻史上对舆论传播现象的首次全面论述,为后人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拟态环境
所谓拟态环境,就是外部世界在我们头脑中的想象。它并不是真实环境,而是人的头脑的产物,是人们对真实环境做出反应时对真实环境形成的影像。它含有真实的成分,并不是完全虚假的环境,也不是对真实环境“镜子”式的完全再现。人们在行动的时候,往往将它当作真实的世界。
李普曼认为,拟态环境存在的意义在于,直接面对的现实环境实在是太庞大、太复杂了太短暂了,我们并没有做好准备去应付如此奥妙、如此多样、有着如此频繁变化与组合的环境。虽然我们不得不在这个环境中活动,但又不得不在能够驾驭它之前使用比较简单的办法去对它进行重构。因此,对舆论进行分析的起点,也应该是这里,应当是认识活动舞台、舞台形象和人那个舞台上自行产生的形象所做的反应之间的三角关系。因为正是由于人所处的世界环境的庞大复杂导致认识的困难,人们才会逐渐在脑海中为自己制作一幅视线所不及的那个世界的可靠图像。而这些关于自身、关于他人、关于他们的需求、意图和人际关系的图像,就是他们的舆论。
刻板印象(成见)
在本书中,“成见”对应的原版词汇是“stereotype”,应该翻译成“刻板印象”比较准确,指的是对特定事物所持有的固定化、简单化的观念和印象。即,我们在看到世界之前就被告知它是什么模样,我们在亲身经历之前就可以对绝大多数事务进行想象。刻板印象可以为人们认知事务节省力气,简化努力,提供简便的参考标准,同时也是我们传统的壁垒,在这个堡垒作用下我们各得其所,心安理得地坚持我们的立场,保护我们的社会地位。但必须认识到的是,成见的存在会阻碍着我们对新事物的接受。作者认为,我们每个人都是生活工作在这个世界的一隅,对与具有广泛影响的公众事件充其量只能了解某一个方面或某一片段,我们的见解是由别人的报道以及我们自己的想象拼合在一起的。我们留心的不是某个众所周知的类型所具有的特征,而是用我们头脑中已有的先入之见去填补剩下的画面。人们总是倾向于喜欢寻找或发现能够支持或否定其偏见的样板,然后把它当作某个阶级整体的样板,凡是属于这个类别样板的人都会表现出合乎成见的方式,人们总是对成见抱有轻信的态度。用这样的样板去认识外界,难免会造成信息接受上的阻碍。
公众舆论
李普曼的舆论观是对卢梭舆论观的反思和批判。据考证,卢梭曾在《社会契约论》中第一次使用“公众舆论”的字眼,他卢梭强调公众舆论来自理性的表达,目的是为了维护公民共同的利益。公众通过持续地参与公共事务公共意志得到彰显最终实现主导政府决策的目标。卢梭的公众舆论思想,反映了资产阶级上升时期的民主理想,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卢梭的公众舆论思想已经远远超出了舆论传播的学理意义,成为资产阶级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理论武器。卢梭的心目中的公众舆论源自理性与公正,有着神圣不可冒犯的话语权,理性的公众最终可以主导政府决策。
但是作为一个深谙新闻界运作之道的一流的政治专栏作家、记者、多届总统顾问,李普曼对这种理想主义的舆论观进行了深刻而有洞见的反思。在李普曼看来,“公众无法形成理性的舆论,更不能主导政府决策”,因为舆论的主体——公众,根本就不是“有理性的个人”,他们看世界之前已经抱有了各种成见,“我们在看到这个世界之前就被告知它是什么模样。我们在亲身经历之前就可以对绝大多数事物进行想象”,而真正的现实是如此复杂,系统的教育必须将庞大的关于世界的知识压缩成一套套可供传授的课程,于是人们的头脑中充满了各种成见。而公众由于受到局部交往、注意力局限、维护自我利益的需要、社会中永远存在的保密和审查等原因,无法形成对真实世界的理性看法。
很多人都会谈论,对于网络时代舆论的形成,李普曼的论述还是否适用。由于互联网使得传播由过去的一对多的模式变成了网状模式,公众了解真实世界的途径除了报纸等传统媒体,还有各种分享与交流方式。公众之间的交往局限被打破了很多,因此互联网使得公众加接近真相,这毫无疑问是个进步。但是在“理性的个人”这个概念上,进步的程度就有限了。互联网时代,我们的触角可以轻易伸到更多的角落,对自己生活范围之外的世界要了解和联系都很容易,但是交往局限依然存在,虚拟的圈子和现实生活中的圈子有很大的重合性,不同阶层的人交往起来依然困难。日新月异的技术又产生着“数码沟”的问题。而且纷繁复杂的海量信息,让人更加看不清真实。
李普曼关于舆论、关于政治、民主、理性、新闻界的思考无一不发人深省,认识到现实难以触及,理性难以发力,但他对待理性还是乐观的,他说“只有在长期稳定的情况下,人们才有希望遵循理性的方法。这不是因为人类无能,或是呼唤理性不过是空想,而是因为政治领域的理性的进化才刚刚开始”“我们可以在某种直觉中树立对理性的信念。我们可以利用我们的智慧和力量为理性开辟一席之地。靠着我们所看到的世界画面,我们可以努力展望事件的全景,无论是否可以避开眼前的现实,我们都可以根据更长期的打算去控制决策。”“我们完全没有理由绝望,因为,正如詹姆斯所说,我们命运所系的全部条件仍然一如既往地充满了希望。我们已经见识了残酷,而且正因为它不可思议,所以它不是最终结局。”
第五篇:《公众舆论》心得体会(范文)
《公众舆论》心得体会
《公共舆论》作为传播学奠基之作,由传播学大师李普曼于1922年创作而成。《公众舆论》在传播学领域具有难以比拟的权威地位,它第一次对“公众舆论”这一概念做了全景式的描述,并对成见、兴趣、公意的形成和民主形象等问题做了精辟而深刻的探讨,回答了诸如舆论从何而来、如何形成、产生什么样的结果、谁是公众、何为公众舆论等一系列的问题,为后人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这本书主要分为八个部分,二十八个章节,从各个方面分析了有关公众舆论的相关知识,第一次对公众舆论做了全景式的描述,卓有成效地梳理了舆论研究中一系列难以回避的问题,比如舆论从哪里来?它是怎样形成的?它能造成什么样的结果?谁是公众?公众舆论是什么意思?它是仅仅在公众中传播还是由公众自己形成的?它什么时候才能成为独立的力量?它对成见、兴趣、公意的形成和民主形象等问题做了精辟而深刻的探讨,完成了新闻史上对舆论传播现象的首次全面论述,为后人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拟态环境
所谓拟态环境,就是外部世界在我们头脑中的想象。它并不是真实环境,而是人的头脑的产物,是人们对真实环境做出反应时对真实环境形成的影像。它含有真实的成分,并不是完全虚假的环境,也不是对真实环境“镜子”式的完全再现。人们在行动的时候,往往将它当作真实的世界。
李普曼认为,拟态环境存在的意义在于,直接面对的现实环境实在是太庞大、太复杂了太短暂了,我们并没有做好准备去应付如此奥妙、如此多样、有着如此频繁变化与组合的环境。虽然我们不得不在这个环境中活动,但又不得不在能够驾驭它之前使用比较简单的办法去对它进行重构。因此,对舆论进行分析的起点,也应该是这里,应当是认识活动舞台、舞台形象和人那个舞台上自行产生的形象所做的反应之间的三角关系。因为正是由于人所处的世界环境的庞大复杂导致认识的困难,人们才会逐渐在脑海中为自己制作一幅视线所不及的那个世界的可靠图像。而这些关于自身、关于他人、关于他们的需求、意图和人际关系的图像,就是他们的舆论。
刻板印象(成见)
在本书中,“成见”对应的原版词汇是“stereotype”,应该翻译成“刻板印象”比较准确,指的是对特定事物所持有的固定化、简单化的观念和印象。即,我们在看到世界之前就被告知它是什么模样,我们在亲身经历之前就可以对绝大多数事务进行想象。刻板印象可以为人们认知事务节省力气,简化努力,提供简便的参考标准,同时也是我们传统的壁垒,在这个堡垒作用下我们各得其所,心安理得地坚持我们的立场,保护我们的社会地位。但必须认识到的是,成见的存在会阻碍着我们对新事物的接受。作者认为,我们每个人都是生活工作在这个世界的一隅,对与具有广泛影响的公众事件充其量只能了解某一个方面或某一片段,我们的见解是由别人的报道以及我们自己的想象拼合在一起的。我们留心的不是某个众所周知的类型所具有的特征,而是用我们头脑中已有的先入之见去填补剩下的画面。人们总是倾向于喜欢寻找或发现能够支持或否定其偏见的样板,然后把它当作某个阶级整体的样板,凡是属于这个类别样板的人都会表现出合乎成见的方式,人们总是对成见抱有轻信的态度。用这样的样板去认识外界,难免会造成信息接受上的阻碍。
公众舆论
李普曼的舆论观是对卢梭舆论观的反思和批判。据考证,卢梭曾在《社会契约论》中第一次使用“公众舆论”的字眼,他卢梭强调公众舆论来自理性的表达,目的是为了维护公民共同的利益。公众通过持续地参与公共事务公共意志得到彰显最终实现主导政府决策的目标。卢梭的公众舆论思想,反映了资产阶级上升时期的民主理想,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卢梭的公众舆论思想已经远远超出了舆论传播的学理意义,成为资产阶级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理论武器。卢梭的心目中的公众舆论源自理性与公正,有着神圣不可冒犯的话语权,理性的公众最终可以主导政府决策。
但是作为一个深谙新闻界运作之道的一流的政治专栏作家、记者、多届总统顾问,李普曼对这种理想主义的舆论观进行了深刻而有洞见的反思。在李普曼看来,“公众无法形成理性的舆论,更不能主导政府决策”,因为舆论的主体——公众,根本就不是“有理性的个人”,他们看世界之前已经抱有了各种成见,“我们在看到这个世界之前就被告知它是什么模样。我们在亲身经历之前就可以对绝大多数事物进行想象”,而真正的现实是如此复杂,系统的教育必须将庞大的关于世界的知识压缩成一套套可供传授的课程,于是人们的头脑中充满了各种成见。而公众由于受到局部交往、注意力局限、维护自我利益的需要、社会中永远存在的保密和审查等原因,无法形成对真实世界的理性看法。
很多人都会谈论,对于网络时代舆论的形成,李普曼的论述还是否适用。由于互联网使得传播由过去的一对多的模式变成了网状模式,公众了解真实世界的途径除了报纸等传统媒体,还有各种分享与交流方式。公众之间的交往局限被打破了很多,因此互联网使得公众加接近真相,这毫无疑问是个进步。但是在“理性的个人”这个概念上,进步的程度就有限了。互联网时代,我们的触角可以轻易伸到更多的角落,对自己生活范围之外的世界要了解和联系都很容易,但是交往局限依然存在,虚拟的圈子和现实生活中的圈子有很大的重合性,不同阶层的人交往起来依然困难。日新月异的技术又产生着“数码沟”的问题。而且纷繁复杂的海量信息,让人更加看不清真实。
李普曼关于舆论、关于政治、民主、理性、新闻界的思考无一不发人深省,认识到现实难以触及,理性难以发力,但他对待理性还是乐观的,他说“只有在长期稳定的情况下,人们才有希望遵循理性的方法。这不是因为人类无能,或是呼唤理性不过是空想,而是因为政治领域的理性的进化才刚刚开始”“我们可以在某种直觉中树立对理性的信念。我们可以利用我们的智慧和力量为理性开辟一席之地。靠着我们所看到的世界画面,我们可以努力展望事件的全景,无论是否可以避开眼前的现实,我们都可以根据更长期的打算去控制决策。”“我们完全没有理由绝望,因为,正如詹姆斯所说,我们命运所系的全部条件仍然一如既往地充满了希望。我们已经见识了残酷,而且正因为它不可思议,所以它不是最终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