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千年流华湾》读后感1000字
《千年流华湾》读后感1000字
骆驼
《千年流华湾》一书共有五章共182页,由市文化体育广电新闻出版局组织徐堂忠和陈雄鹰编写,认真收集、梳理和编写了流华湾的民俗文化、民俗礼仪、民间工艺、古村落传说和相关新闻报道,以及袁氏家族文化,乃至资兴本地相关的民俗、诗词、对联、散文、古村落情况,是一本对整个资兴民俗文化、民俗礼仪的大成之作。此书对于整个流华湾乃至整个资兴的民俗文化进行收集和编写,将渐渐遗忘的民俗以文字和照片呈现出来,对于现代人了解流华湾、资兴是最快捷的方式,也便于相关民俗的传承,现在的社会氛围,特别是流华湾的旅游发展,三都镇的转型发展,资兴的未来都离不开这些民俗文化作为基础,需要将这些民俗文化发扬和发展。
流华湾作为资兴古民居的典型是因为她:第一,有600多年的历史底蕴;第二,拥有青石巷道、马头墙、背山面水等建筑外观,具有资兴古民居典型特征;第三,建筑式样表达的迷信意味、祈福、天人合一文化,与资兴其他古民居表现出来的文化一致。
流华湾同时也是资兴文化传承地的典型,因为流华湾依旧保留着太多的诸如春节祭祀、偷春节、端午节等传统文化习俗,特别是偷春节在资兴目前是唯一在传承传统的舞狮、踩高跷、偷菜等风俗,同时也在融入现代喜闻乐见、乐于参与糊捣炒、流水宴席等环节的节日,在资兴全境都有一定的影响力。
书中描绘的流华湾和资兴是那么的古朴和吸引人,每一个角落都是历史,以前还觉得流华湾只是一个古民居群落,看了本书才知道流华湾还是资兴县苏维埃政府旧址,红色文化满满。每一个物件都是作用多样,看了本书才知道马头墙不仅仅是美观,还兼具消防用途,古人智慧满满。每一个节日都是文化,看了本书才知道龙舞还分为香火龙、布龙、黄龙、白龙,每一种龙也都有其相应的舞法,也都有相应的文化含义,寓意满满。
书中收录的程酒(白露酒)制作工艺,对于正在消失的手工工艺传承是一个很好的范例,资兴的白露酒制作工艺可以说是第一次拥有了比较详细的文字记载,而不仅仅停留在口耳相传,看完忍不住抿了下嘴唇、吞了一口唾沫,这或许就是文字带来美食美酒魅力。
附录中的袁氏家族文化,对于了解整个袁氏渊源是一个很好的机会,上至三皇五帝时代,下至湘南袁氏发轫情况,特别是袁氏家族的族规家训家风部分让我们得以一窥古人的家族管理智慧,其中“性不可强合”、“人必贵于反思”、“父子贵慈孝”等睦亲家训,“人之智识有高下”、“人行有长短”、“处富贵不宜傲娇”等在当代也依然实用,更可以用来做座右铭。
古村落、古书院介绍,以前对于资兴古村落、古书院的记忆还停留在零,来三都工作后,古村落停留在流华湾和中田,古书院则是辰岗书院,看完本书才知道资兴的重点古村落有八处、古书院有四家,也算是基本了解了资兴的古民居和古书院底蕴。
总之,这是一本融汇资兴民俗文化的大作,值得深入阅读与收藏。
第二篇:流华湾寻根
流华湾2016我的寻根之旅
在湖南省资兴市的三都镇有一个很美丽的地方,那就是流华湾。
流华湾座落在当地有名的辰岗岭南面山脚下,距省道S213线及许三铁路约1公里左右,一条可通往邻乡香花乡(现改为程水乡)、蓼江镇的乡镇联网公路(又名天洋公路),从镇区内的解放路原建安公司(又称资兴矿务局土建队)的叉路口向西沿路而下,行至快到山脚时的右边东北面,有一大片绿郁葱葱的参天古树,古树的下面有一条的小河,这条小河就叫流华湾河。它像是一条就要腾飞的蛟龙,从东向西绕着树丛游走穿梭,所过之处留下了它那弯弯曲曲摆动的轮廓,在它那盘旋的腰部,有一大汪水泊数十亩池塘被它牢牢圈住,微风吹过,波光磷磷、荷花飘香。在这片水泊的边上,有个古色古香的村庄,这个村庄
就
是
流
华
湾
村
(简
称
“
流
华湾”)。
流华湾村前傍小河流水,背依翠绿青山。村庄前后有着保护良好的绿色植被,大多建筑藏在竹枝树荫之中,时隐时现,犹如一个半遮半掩深闺中的秀女,画眉、喜鹊、锦鸡等鸟儿在树枝上飞来飞去,唱着美妙动听的歌曲,油莱花、桃花、李花、梨花、桂花竞相开放,芳香扑鼻。如果没有一条通组公路伸入村中,谁也不知在那片参天古树的背后还会有这么一
个
如
同
仙
境的世
外
桃
源。
流华湾村是三都镇目前保存最为完整的湘南古民居群,主体建筑始建于明初,均为两层的砖墙、木梁架的结构。120栋古民居,约400余间房子,占地面积约3万余平方米,距今约600多年历史,整体建筑坐北朝南,地势东高西低,背面是山,前有大塘、小河、古树、石拱桥、袁氏寺堂小书院、莲花池,村尾还有木柱吊脚楼。村中有四大厅,从东到西分别为:上边厅、道明厅、老厅屋、四厅屋,四大厅各有天井,各大厅门口有精细的木雕,禾坪上有旗杆石,鞍马墩,房屋端头有鸡冠垛子,房屋采光用的是雕花的石窗子,村中四纵三横的各条巷子相连基本可通全村,村中房屋基本连在一起。房屋外观是青砖黑瓦,两层结构,村中还有很多是两户连成一小厅,村中有暗沟排水,天井院落组合变化,布局齐整,构建巧妙,一条清亮的小水溪从村头到村尾紧附在村前禾坪边上,长年水流不断,龙气绕绕。沿溪栽种的几十棵桂花树不时散发出醉人的香气溢满村庄,飘向八里四方。村民们依山而居,傍水而居,深合古人聚族而居,尊祖睦亲,长幼有序的理念。
流华湾村按现时划分为三个村民小组,全村一百多户人家,五百多人囗。村民大多姓袁,据《袁氏续修族谱》记载,始祖袁学渊是南唐庄宗同光三年乙酉进士,长子琼公为宋开宝戊辰进士,官至吏部左侍郎。明清以来,资兴袁氏一族举进士者5人,中秀才者12人。建国后,考上大学本科以上者近百人。(中共湖南省委机关刊2015第21期http://www.xiexiebang.com/yuanshishifan/。非常善良且谦虚谨慎,勤俭持家,长年劳作或在山中或在田间,过着简朴的农夫生活,比如过节时的餐桌上一定是一个咸鸭蛋切开8份,家里人,人均一份,并无大鱼大肉。对待亲戚、朋友却非常大方、大度。瞧一瞧我爷爷穿戴整齐的照片就可以看出来他是一个和蔼可亲的人。
下面照片是我小姑妈李淑钗(现在居住资兴)率全家二三十人与小婶婶李梅玉率全家及我和哥,姐等,此次一同‘祭祖’扫墓。
祖父生育三男一女,老大是父亲袁作钢、老二大叔袁作维、老三姑妈袁杜诗、老四满叔袁作昆,他们现在都已不在人世,老家除我小姑妈李淑钗健在以外,祖父其他五兄弟的后人与我们几乎没有来往,因为除我姐以外,我们都不是出生在老家,此前也没有去过老家,(此次祭祖于7月31日与袁汉全《作为家中唯一的男人,中共资兴粮食委员袁才奇选择了留下》一文的口述者,也是我们以前从未谋面的堂兄,在流华湾祖屋见了一面)。在政府修路时辛亏小姑妈让我哥段辉跃率领他兄弟以及全家人将祖坟迁到了祖父茶山的另一处宝地,否则、多年想祭祖的心愿恐难以实现!我小姑妈并非我爷爷亲生,而是抗日战争时期小姑妈的父亲及家人在逃难来资兴的路上被日本侵略者的飞机轰炸时身亡,留下孤苦伶仃的小姑妈一个人被祖父收养为义女,几年以后爷爷像嫁自己的亲闺女一样,用八台大花轿将小姑妈嫁给了段家的段若山,几十年来小姑妈也将爷爷视为亲生父亲同时与我父亲、叔叔、大姑妈和我妈情同亲姊妹,此次见到我们,如同很久未见的亲生骨肉一样(我们小时候小姑妈来过长沙),满脸激动,老泪纵横,我们所有不在家乡的族人同样视小姑妈李淑钗以及全家如同血亲骨肉,甚至更亲。所以不论是给祖父迁坟还是每年清明节给祖父祭奠,都是小姑妈和我哥段辉跃率领他兄弟以及全家人操办,真可谓人间一段佳话,足见我爷爷与我父亲、大、小叔叔、大姑妈和我妈的善良,也足见小姑妈及全家人的仁义也!
给祖父上坟同样是父辈兄弟多年的心愿,他们在世时是多么想带上儿女携上兄弟姊妹及众侄儿女一起回流华湾祭祖啊!由于历史的原因导致他们无法实现心中强烈的愿望!此次由小婶婶李梅玉率我们一行回老家寻根祭祖使父辈留下的遗憾不再继续!
第三篇:华附交流学习心得
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交流心得
鹤华中学
张光帅
为了做好高三备考工作,学校外派高三各备课组长到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进行交流学习,我有幸代表高三英语备课组参加了这次交流学习。华附老师认真的同我们分享了他们的备考工作经验。现我将这次学习的心得体会整理如下:
一、教师应有一个明确的复习思路
进入高三后,由于学科的自身特点,英语学科复习备考,的空间和时间将会受到其他学科的挤压,复习备考空间和时间有限,这并不意味着英语学科只能消极地、被动地等待着其他学科的“侵略”。要想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抓好英语的复习和备考,我们必须首先要有一个抓学科复习的明确思路。高三英语复习备考的终极目的就是:在构建学生系统语言知识体系的前提下,提高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只有明确目的,认识到位,理清思路,我们才能有条不紊地复习备考,从容迎接挑战。
二、复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师生的两个作用
这两个作用分别是:教师在复习备考中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高考不但关系到一个学校和一个学科教学质量的提高,更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关系到学生未来的生存和发展,毕竟现在对大多数高三学子来说仍然是一考定终身。这就要求教师在整个高三阶段中义不容辞起到复习备考的主导作用,以学生的基础为本,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为本,提高复习备考质量。在英语学科的知识领域和复习备考策略、方法和经验方面,毫无疑问,教师和绝大多数学生存在一定的信息差。因此,在复习备考过程中,我们必须始终把握好主动权,要对整个高三的复习工作进行科学规划,统筹安排,教师要深入研究高三学生的身体状况、心理动态、学业成绩,以及取得的进步,还存在的问题。
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并不是忽略学生的主体作用,毕竟学生才是复习备考的主体,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的关键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习的内部力量,也是一种学习的需要。进入高三后,随着内容的不断加深,高考的日益临近,学生在英语学习上的压力陡增,节奏加快,容量增大,要求更高,学生的动机水平出现了两级分化日趋严重的趋势,或动机强度过大,过于焦虑,导致学习效率下降;或动机强度过低,对英语的学习抱无所谓的态度,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类指导,使其学习动机的强度始终保持在适当的水平,这是提高学习效率的先决条件。所以教师务必要通过努力让学生明白学科学习的价值和努力方向。
三、在复习内容上把握好三个“度”
即:复习备考的难度、广度和进度。学生基础参差不齐,学习动机强度有强有弱,学习习惯各异,学习策略水平有高有低,所以班与班之间有差距,学生之间也有差距,这是无法回避的现实。如果我们面对差异,一味强调复习进度的一致、广度的一致和难度的一致,就会造成以牺牲部分学生的发展来成就另一部分学生的成功,这是教学上的不公平,不符合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教师应尽力在教学上为每个学生创造一个公平的学习机会和竞争机会。所以不能把学生的差异性当做一种包袱,只要努力,包袱是可以转化为资源的。
四、在复习安排上科学运用四大策略
(一)以纲为纲。熟悉考试要求
高考实质上是考生、教师与命题人之间以试题为舞台而进行的一场高水平的智力、意志力、体力的博弈。所谓以纲为纲就是以《教学大纲》、《考试大纲》为复习备考的主要依据,进一步熟悉高考试题的改革走向、命题原则,找准英语学科的难点、重点、常考点和学科能力要求,以保证复习的方向性和科学性,减少无效劳动,最大限度地利用好后期的宝贵时光。
(二)以本为本,巩固“双基”
虽然高考试题中不能出现教材上现成的东西,但却能在试题中发现它们的“蛛丝马迹”,这些试题是对课本内容的变型、改造和综合。所谓“以本为本”就是复习中要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为切入点。我们要指导学生科学地记忆单词,可以坚持每天复习3O到50个单词,由少到多,反复轮回,直到高考,并通过听写等形式了解学生对单词掌握的程度。在可能的情况下,把常用的几百个单词尤其是使用频率高的动词、短语及典型用法整理出来,印发给学生,给予重点关注。
(三)以错纠错,重视查漏补缺
整个高三阶段学生要做一些试题。一套试题就好比是一张网,每次考试就像渔民在用网捕鱼,如果发现有鱼从网中跑掉,说明鱼网有漏洞,就必须对网进行修补。所以我们要继续强化对学生薄弱环节的训练,充分利用平常练习、考试及答疑中所搜集到的学生的典型错误,将其分类整理,并对此进行变式处理。
(四)以考学考,提高应试技能
作为高三英语科的任课教师,在整个高三阶段,我们既要眼中有分,心中更要有人,特别是临考前夕要自始至终给学生以积极的心理暗示,为他们减压,为自己松绑。
第四篇:千年悖论读后感
历史不是猎奇的对象,历史中包含着永恒的真理。在许多人心目中,历史已经是“无用”的了,然而,对历史无知的算不得真的现代人,因为不了解历史的人,永远不会了解现在和未来。
读罢张敞的《千年悖论》,感觉有点像余秋雨的《文化苦旅》,但是他是出生在七十年代的人,这个有决定了他文章的风格和余秋雨又大有不同,《千年悖论》中的《无收留——吴三桂的心路历程》、《一个帝王的生活史》、《蒙古无边》、《神女生涯关于青楼女子的断想》等呈现出了与现代历史不同的感觉。从某种意义上说,《千年悖论》是余秋雨文化苦旅的继续,但它又具有余秋雨所不具备的新锐素质和冒险精神,因而,他赋予日渐沉闷的“大历史文化散文”——一束崭新的亮色。在人们对余秋雨的创作日益感到失望的时候,读一读张敞,未必不是一种好的选择。
在张敞眼中,历史不再是编年体的流水帐,不再是土瘪的学术名词的集合,不再是一种一厢情愿的概念化的解说,不再是根据现实利益的需要而进行的剪裁和虚构,而是根据人类内心的可能而构筑起来的时间的流程。历史(以及夹杂在历史中的人物)在张敞笔下恢复了入的血色,冷漠的时间也因此有了人的温度。历史不会因此而更加模糊和续断,却会因此而更加清晰和真实。
显然,在苍茫的历史中,张敞重视的并非时间的物理属性,而是人的精神属性,是人们被裹胁在时代洪流里的那点可怜的精神苦旅。至于洪承畴或者吴三桂、曾国藩或者爱新觉罗们、慕古者或者隐土们的生命结局,都是这种冲突的结果。结果早已在史书里定型了,在这里,最重要的已不是结果,而是过程本身。就像一场球赛,结果已经为人所知,但仍有好事者回过头来去看比赛的过程,看每一个人在每分每秒的姿态、反应和抉择究竟是如何推演出最后的大结局的。这种对历史中的人性的悲悯,其实就是对自己的悲悯;这种对已逝事物的关怀,其实就是对未来的关怀。
接下来就让我来谈谈我个人对《千年悖论》中各人物的见解以及对传统文化的见解。
一、吴三桂
历史上把吴三桂归结为挑起康熙时期战争的罪魁祸首,认为是他要割据一方,所以才挑起对康熙帝的战争,发动三藩之乱。但其实不然。读完《千年悖论》,才发现吴三桂是被迫的,根源就是儒家的三纲五常,人伦道德。吴三桂作为一名反叛名教纲常的人,引清兵入关,而不为明朝守节,此在当时是违背忠义一词的。但是试想如果吴三桂为明朝而死,虽然死后获得了名声,但是他却将失去陈圆圆,失去亲人,失去他之后所获得的一切。记得在世界大战时期,美国大兵就被教育,即使被俘,也不能轻易放弃自己的生命,因为他们将生命视为最高的权力,而中国自历代以来,只要能为国献身,就是有价值的,我们想想有多少这样的人枉死在朝代的更替之中,这些人完全没有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就捐躯了,根本就不利于国家的发展以及对自己才能的利用。
在康熙帝执掌政权的时候,他不能对吴三桂当初的投奔报理解态度,完全是由于他接受的是正规的系统的汉文化教育。因此,他认为吴三桂卖主求荣,对他只有了深深的鄙薄和厌恶,还担心他是不是会像对旧主一样反叛自己。所以才对吴三桂发起了撤藩的命令。然而,作为吴三桂自己,他在当时已经失去了道义,如果失去兵权,那他将成为落水狗,人人喊打。他的所作所为已经对正统价值体
系构成了肆意的挑战。最终,吴三桂犹豫是否继续出兵,结果可想而知,就是兵败,或许这也是对传统文化中的儒家纲常不了解所致。兵败后的吴三桂只有骂名和不顾君臣大义的罪名,而与他同时期的洪承畴却是寿终正寝,原因可能是他交出了兵权,做了一个安安稳稳地平凡人。从这可以看出,如果开始对祖国有贡献,但后来对统治有威胁的,就不会有好日子过,就如斯大林时期的卡廷惨案和大清洗,毛泽东时期的文化大革命。倒不如那些安安稳稳过日子的人,死后能留下一个好名声。
二 蒙古
看完蒙古无边一章,疑惑我们文明人为什么会输给野蛮人?是实力?是文化?可是在实力上大宋王朝并不落后。那就是文化了,作为一个泱泱的文化大国,面对蛮夷的入侵却只是推三阻四,只会在内部搞矛盾,缺乏一种团结的力量,这让我看到了,世界上永远是简单战胜复杂,只是人们看不到而已,历史是不会原谅人们的记忆力,相信这个故事还会再重演。
当蒙古占领大宋王朝后,他们却沉迷于酒肉声色,忘却了最宝贵的文化财富。他们不但没有守卫好这文化,让它流失于欧洲大陆,对欧洲大陆传来的文化视而不见,这可谓是对文化的一种漠视。中国文化以其固有的优越感及情感对这一切新的刺激无动于衷,它只是以讥嘲的眼光淡淡地扫一下,皱皱眉头,又重新埋头于对自身的关注之中。在蒙古人退却之后留下的只有我们对蒙古人的仇恨,因为此时的中国文化陷入了停滞的状态。就好像我们现代人对待文化大革命一样,文化大革命把中国文化破坏殆尽,这使得当代人对于它有强烈的仇恨心理,但是这也是正常的,历史总是在重演,文革的事情就是毛泽东对于形势的错误判断,正如元朝对于自身安危的漠视。
中国历史上的文化一直处于碰撞之中,元灭宋,自身却被汉文化给同化了,这是由于汉文化起源早,而且数量上也占绝对优势。汉文化圈的扩大使得许多有特色的文化生态都消失殆尽,在没有对手,没有挑战,没有冲击和抗衡的情况下,有的只是不断的扩展、同化、吞没、使中国传统文化缺少了更新发展的机遇,于是就形成了千年不变的格局和骄傲自大的心性。这在大跃进时期就很好地体现了出来,现在的我们回想起来也觉得可笑,但是这确实是当时存在过的事情。现在的我们对于现代中国文化也同样还具有优越感,尤其是共党所宣称的社会主义是最优越的,世界最终都将走向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其实我觉得这也是一种对文化的盲目崇拜,难道美国文化就没有优点了?如果社会主义真的是想象中的那么好,如果社会主义真的那么好,为什么中国人要看美国大片,为什么那么多人想留学出国,假如中国要谈文化霸权,那么我们同化周边小国,建立孔子学院,这是否也可以看做是一种文化侵略呢?可能只有我们领导人自己知道,我不便多谈。
现在的蒙古族已经大部分被汉文化给同化了,虽然获得了优越的生活条件,思想观念,但是却失去了最重要的文化特色,这可谓是一种悲哀。
三 朱元璋
朱元璋作为一个农民出身的帝王,身上包含了许多农民的劣根性,即使在他登上王位后,他也还是依靠自己脑中的想法来管理这么一个庞大的帝国。一个人的品性会决定一个人的命运,而一个帝王的性格,决定的就是整个国家的命运。从秦始皇到毛泽东都是如此,而且这个巨大而沉重的影响会十分久远,直到今天我们仍然无法摆脱。
朱元璋成为皇帝之后,制定了一系列制度,残害了许多开国元老来解除对他地位的威胁,这是他建立权威型政治的需要,虽然血腥,下作,但是却未受到历史的批判和苛责,这可谓是文化掌握在少数人的手里,有权力就能制定维护自己统治的文化,为自己辩解。即使是这样的杀戮,却还是有那么多的人前赴后继地去为朱家帝国办事,这种沉默是为了什么?地位?名誉?金钱?声望?恐怕都不是,是因为中国人缺乏一种反抗精神,他们只会一味地想,抗议逃避都是没用的,只是浪费精力,所以还不如告诉他,杀我我是毫无怨言的,这真是我们祖先的悲哀啊……就好像一头被圈养在猪圈里的猪,只知道吃睡,时间一到,就任人宰割,毫不反抗,这是我们中国人的麻木与不仁啊!对这样逆来顺受的不合理现象为什么不主动反抗,我觉得最大的原因或许就在于传统文化中的那些消极、保守、落后的东西在强硬的政策下面被放大到整个国家里面去了,正如我们现在学习马克思,学习党的历史……这是何等的强迫与无奈啊!
四 正德皇 朱厚照 万历皇 朱翊钧
以我之见,朱厚照是一个敢于反叛中国传统文化习惯的人,他对于帝位毫不吝惜,对于祖制毫不在乎,而他的族孙朱翊钧却是另一个反面。朱厚照面对大臣的逼迫,摆出了自己的威严,做着自己想做的事情,即使有悖于祖制。而朱翊钧却在年轻时全盘接受了,在他刚取得皇位时事事听从文臣们的意见,但是在文臣们对他的政治活力日益扼杀时,他也发出了反抗的呼声,他这时候已经完全没有了自己的自由,连自己想要解决的政治问题也被千百条祖制给牢牢束缚住。正如现在的中国,想要进行改革,这个步伐是十分艰难的,朱镕基在位时,改革收到一定成效,但是最终还是被压了下去;现当今,温家宝总理提出要将改革进行到底,否则文革必将重现,这话说的很有远见,但是改革的步伐能进行下去吗?我们不是要坚持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还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吗?如果不发展新的主义,改革何时才能继续下去。现如今,重庆出了个***,喜欢唱红打黑,这难道不是对文化的一种盲目的崇拜吗?要是这样下去,我想社会就必将再陷入文革时期的红卫兵,一切都以党的指示来行动,完全会失去自己的主见,而有自己主见的人必将被声讨声所打倒,就如朱翊钧的下场,他最终选择了不理世事,对自己的木偶形象失去了兴趣,他罢工了……
五 曾国潘
儒家集大成者——曾国藩。他不像其余为了考功名得名望而读书的人,他是一个为了使自己到达最完美境界和实现最壮美人生而学儒的人。他有开阔的视野和远见,有坚强的意志力。但是他却缺少了做人的乐趣,他努力克制自己的欲望,做着一个不切实际的梦。人非圣贤,何无七情六欲。曾国潘最终也败在了这个上面。一人之力无法挽救整个局面,一人之力无法改变社会之现状。不过曾国潘却让我懂得了一个道理,中国传统文化还是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如果能善于利用,必将成就大事。
晚年的曾国潘为什么陷入了悲观和失望?我想有一点是最重要的,那也是传
统文化的错。作为部分,传统文化有它的博大精深,但是作为整体,却是反科学的,因为时代的原因,曾国潘也只能郁郁而终了。他的一生也证明了个人的意志力是有限的,可是他为人类精神作出的榜样却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假如我们能够好好利用传统文化,只取局部,或许我们就能走在时代的前沿。
六 大清王朝
大清王朝在入关后成就最大两位莫过于康熙帝与乾隆帝,他们两者对中国传统文化了解颇深,但是我们可曾想过,满人入汉,他们的文化去哪儿了?或许这就是汉文化对外民族文化的一种极大侵略,乾隆皇帝之后满族皇帝们已经完全汉化了,可以说他们比汉族皇帝还要汉族。可是这或许不是一件好事情,举个例子,当他们崇拜中国文化时,西方仪器在他们眼里已经毫无价值了,而且还顽固地奉劝西方人信奉儒学,在收不到效果的时候就认为他们顽固不化。这恰恰证明了当时统治者目光短浅,他们的自满,同时也是一种文化的自满,他们的短视,也是一种文化的短视。在英国舰队打开中国大门时,很好地印证了这个道理。
当前的部分中国人也十分推崇共产主义理论思想,认为这是世界最先进的理论,世界的一切都将会在共产主义的指导下进行。如果继续这样下去,我们将和过去的王朝毫无分别,后面也将会覆灭在文化的自满之中。
七 科举制
科举制可谓是我们历史上的最伟大的创举之。它的演变成了如今的中高考,成为了入学的条件,中学中写作的八股文形式能为你取得高分,毫无特色可言,高考中老师也教你要写什么文,该怎么写,完全是陷入了毫无个人发挥的境地。上课所学的内容我想除了加减乘除,其他应该都毫无用处。与大唐王朝之后的人一样,我们现在也陷入了科举制的深埋之中,当我们拿起书本的那一刻起,一个沉重的命运就加载在了我们身上,那就是功名。这是一场赌博,虽然不像封建时期那样残酷,但是依然将人分为了三六九等。科举制不仅在中国如此,国外的考试制度也是受了它的影响而产生,这可谓是中国走出国门最大的一种荣誉吧!
为了科举,我们学了多少年,到头来有多少是自己用的到的呢?现在提倡素质教育,但是真正的素质教育的出现往往会被所谓的学者以及家长所扼杀,在他们眼里,学生在学习时就应该学老师讲的,课本讲的,不应该看与学习无关的书本,不应该做与学习无关的事情,这样的教育的出现,让我们的素质教育如何能发展下去。让我们放眼外国,他们完全是在启蒙之后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事情去做,并不是去强迫他们学习这个,学习那个。试看现在的大学教育,一些金融,管理的专业越来越热门,而那些学习语言,文化等的专业却成了偏门,这是为什么?依我个人观点可能是因为现在人们学习的功利性越来越强,已经不是为了学习而学习。这是一种退化,这让我们的文明陷入了一种绝境当中,如果没有人去学习文化,我们的民族会走向何方?我们的文化还会存在多久?这是个很大的问题。
八 神女——青楼女子
青楼,在现在被人们认为是一个肮脏的地方;娼妓,在现在也被认为是一个最低贱卑微的职业。我们是曾想过,过去的卖淫却是极其崇高的,毫无功利色彩,她们是圣洁的,是受人尊敬的。但是当文明发展了,人们用一层层的外衣来包裹
自己,这些自私因子使得人们之间的隔阂越来越大。也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性成为了人间最丑恶的一件事物,这或许是由于我们的社会从母系社会向父系社会过渡的原因,男人成为了世界的主宰,为了自己的利益发明了“女戒”,“男女授受不亲”,“女子无才便是德”等托词,把女人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这可谓是对人身的一种禁锢,但是现在社会开放了,可是作为性工作者的地位却还是依然在社会的最底层,记得人大会议上,就有议员提出要将卖淫合法化,我觉得未尝不是一种进步。就我个人观点而言,既然古时人们刚开化时期,性是一种最为神圣的事情,未开化的野蛮人脑中绝没有现在人的勾心斗角,一定是最为纯洁的,他们都可以把性作为最为崇高是事情,未尝开化了的我们,作为现代文明的引导者,我们却不能接受了?
首先,妓女合法化本身就具有可行性,例如欧洲色情业完全合法化的国家是荷兰和德国,又以荷兰最具代表性。由于政府的因势利导政策,使得荷兰的色情业以及毒品相关的情况受到世人的关注。荷兰对色情业进行正规、有序的管理,双方均可从中获利,另外,这种政策也使性犯罪的数量处于较低的水平。在德国,他们制定法律来保护妓女的工作权利,并使她们也享有社会安全福利。
其次,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特别是女性地位的提高,妓女这一职业的存在是对女性整体尊严的打击。为了维护妓女本身的权益,同样也是维护了更多妇女的利益,应当承认妓女也是女性的一种合理职业,并成为一种合法职业。女性有权支配她们的身体,使她们既不属于男性,也不属于女性,仅仅属于她们自己。为什么现在艾滋病、性病的传播日益加剧,很大一部分是由于性工作者不受社会保障,没有正规的医疗和健康检查。面对社会的挤压,她们只有深藏于地下,采取流动工作,这样就更加不利于管理了。
总之,妓女问题不是法律的制止所能解决的,从道德上批判妓女和嫖客都有不公之嫌。如果采取妓女合法化,才会有更好的控制,防止疾病传播、贪污腐败等等的不良现象,促进社会的进步发展。如若得到一个干净的社会,想必只有等到女性普遍知识水平以及地位的不断提高才能实现。当下的男权社会之中,女性性服务业要怎样才能消除呢?我也不得而知了。
九 隐士与我们
隐士们在我的印象里是身居山野之中,不问世事,超脱于世俗之人。大隐隐于市,小隐隐于野。古代有些士人为了获得重视,为了出仕,而故意隐于山林间,等待着朝廷的召见,这可谓是隐士们的悲哀。但是这又是何原因呢?儒家认为,读书人如果符合条件,就应该入仕,以此来推行孔子之道。之所谓“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儒学的入世观让我们中国的知识分子更加具有影响力,难怪我们现在大力在国外开办孔子学院。但是我们也应该清楚地认识到,美轮美奂的大道理没有任何实用的技术性训练,高眼界,低技能是现在普遍存在的问题。产生这个原因的特点就是中国文化对个人人格标准的设定太高,对人格范式的设计过于完美,这使人到了一个无法成就自我的一个地步,让世人都成为了文化的附庸,没有一点创新。相比于西方的知识分子的不受功名利禄影响的状况,我们是不是应该惭愧一下。
作为新时代的我们,随心所欲,谈论着各种时髦的话题,接收着来自媒体的各种信息。我们已经不再有伟大的解放志向,也没了为国为民奔走的焦虑,更没了为圣贤传播绝学的空想。我们的这一代知识分子已经没了古时候的求学热情,已经没了一种政治参与热情和政治敏感心理。独善其身是我们对这个社会的最好理解。在权威政治的压迫下,我们已经没了自己的想法,一切都跟随着党的步伐在前进,偶尔有在自己想法的文学家,例如北京大学文学系的于洁,例如自由民主人士刘晓波。只要有悖于社会主义事业的人都被打倒了,这样下去我们的思想会往哪个方向走,我们的文化又会处于何种的境地?
我们这一代充满了浮躁,缺少有重量的挫折,我们直接而自然地表达自己的情感。我们已经把传统的文化礼仪差不多都丢弃了,有的只是现代人是思想观念,这到底是一种进步还是倒退。要是是进步,为什么不让我们知识分子谈论国事,夸赞他国制度,古时变法各学各也取得了不错的成效,为何我们现在却要固守自己的文化,贬低他国的文化?要是是退步,为什么还要提倡人与人要拉近距离,要让我们内心存在一种感恩的心?
总之,我们只有真诚地对待自己的感受,真诚地对待身边的人和事,这样才会获得更好的回报。套用一句话就是“理想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
在我写读后感时,我感受到的不是一种文化,而是一种霸权主义,一种对现实的深刻剖析,我们这一代缺乏的不是技术和知识,而是一种作为人的一种反叛的革命精神,生命对于我们是一种仓促的偶然,死才是绝不爽约的客人。
第五篇:《千年风雅》读后感
风驰尽啸乱吹雪,冰雕穷剑泪封铁。佩剑男子。浴血于战场,厮杀。——不、不。应该不是这样的。重光(李煜)应该是怎样失去了他的国家?
轻抚书页。指腹掠过那行词: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潸然泪下。
重光啊,或许是深谷之幽兰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步入深林,桃花流水突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这世外仙境,存在着一个不幸落入凡尘的李煜。耳边捕捉到一律淡淡的忧伤,待到绿烟灭尽清辉发,我似乎可以看到他斜靠在树枝上,月光笼罩着他那生性温柔的面庞,他启唇,吹奏着竹笛,对故国的怀念与心中的悲伤慢慢地随着音符流露出来。春色满园关不住之景,入不了他的心。他叹: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李煜啊,或许更是如同菊一般存在的男子吧。陶渊明采菊东篱下,隐居的他,悠然见南山,被缚于王座不可避世的李煜,又看见了什么?他看见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花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被囚禁于宋的殿宇,纵使身躯一点一点如同花瓣一般凋零,但他却挥就一首首漂染着忧伤的好词,为后世留下飘零满地金。李煜,被称为千古词帝,比起这个称呼,我认为他更像一朵拥有铮铮傲骨的菊。生于七夕逝于七夕的他,是一朵卓然独立的菊,带着淡淡的愁。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和赵匡胤比起来,他确实不该做一个帝王,但他有着自己独有的芳香。他是梅,凌寒独自开;他是兰,常绿斗严寒,含笑度盛夏;他是竹,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他是菊,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那一首首词,字里行间,流转着千年风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