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读《李自成新传》有感
读《李自成新传》有感
文/莲 子(四川)
李自成生于明神宗万历三十四年。这时的明朝社会已是政治腐败、土地高度集中,各种赋税、徭役极端繁重。天启时,山东爆发的白莲教起义,其实已经拉开明末农民战争的序幕。天启年间,黄河多次决口、黄淮地区经常泛滥成灾;崇祯时,水、旱、蝗灾年年不断,“大疫”、“大饥”、“人相食”的记载,史不绝书。灾情遍及全国,尤以陕西、山西、河南诸省最为悲惨。
天启二年,徐鸿儒在山东南部领导白莲教起义,自号“中兴福烈帝”,紧接着大名府一带也爆发了白莲教起义,响应徐鸿儒;四川这时也有白莲教起义,与山东遥相呼应。北方的起义者切断运河,阻塞官家的交通。崇祯元年秋,陕西大饥荒,王二率众起义,同年高迎祥起义于安塞,自称闯王。
历代农民起义,都假借宗教旗号,唯有明末农民起义,除最初的白莲教起义外,其余都是用直接抗租、抗粮来反对官府镇压和剥削,农民军就是以此手段来扩大队伍的。当时明三边总督杨鹤为“剿者自剿,乱者自乱”而惊忧成病,食不下咽。“无一日不在多凶多惧中”,于是改用诱降办法。然诱降是假,杀灭是真,有号“神一魁”者起义首领上当受骗接受招抚。后被洪承畴命守备贺人龙趁酒后杀戮,一次死310人。血的教训使神一魁觉醒,这年秋,他在宁塞重举义旗。杨鹤的“招抚”把戏破产,明朝政府将他问罪,三边总督由洪承畴接任,洪又派奸细去农民军起义军中瓦解起义军。
李自成自崇祯三年参加起义,他个人的苦难,反映了整个农民阶级的悲惨地位。通过了解他一人,可以了解明末这个动荡的时代。李自成生于米脂。那里气候恶劣,土壤贫瘠,“春当种而冻未消,秋未收而霜已降”,收成极其有限。李自成自六岁开始识字上村塾,长成后身健体壮面如钟馗,性格刚毅不畏强暴。他本名李鸿基,自己改名“自成”,“大丈夫当行遍天下,自成自立”!十六岁时他到延安府拜退伍军官罗军彦为师学武艺。
21岁时,李自成应募为银川驿马夫、驿卒,因马死、公文丢,被上司责令赔偿;同时妻韩氏与人通奸,李自成杀死妻子后被关进监狱,并被打入死牢。某日深夜,他在狱卒的帮助下越狱而逃。崇祯元年,李自成带着侄儿李过,从绥德到甘肃,两人暂到甘肃巡抚梅焕部下当兵。不久李自成升为“总旗”,下管50名兵丁。
这年陕西大饥,高迎祥造反。每当官府听到所谓“盗警”要派兵镇压时,李自成就主动请求担任此差事,实欲借机结识江湖好汉。后逢高迎祥,两人结盟。
1628年秋冬,高迎祥正式起义,后金趁机突破长城,直逼北京。明政府此时顾此失彼处境狼狈,李自成此时已升“把总”(明代武官中最低一级),队伍过兰州时向榆中县索响不成,捆绑知县杀死参将,发动大规模兵变,遂参加农民军。最初投入王左桂部,后因不愿随王招抚愤而离去。最后投高迎祥,称闯将,为“三十六营”首领之一。此后,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主要活动在汾西。
崇祯六年,高迎祥、李自成由山西入河南,农民军在怀庆地区与官军进行了7场激烈战斗。也许此时天意助农民军,在渑池县一个叫新猪鼻的地方,渡黄河时本无法飞渡,恰此时气温骤降,一夜之间大河封冻冰坚如桥。起义军顺利渡过黄河,从此又重开新局面。十数万农民军,共四十八营,踏冰过河后,节节取得胜利。渑池之战的重要性非同寻常,自此农民军渡过黄河进入中原,便入猛虎下山,在冷兵器时代,得中原者得天下。
车箱峡,是古代通往巴蜀的古道,两面壁立地势险峻,而李自成在后来那著名的“车箱峡遇险”也逃脱了。后高迎祥被捕遇难,李自成继闯王号。
1644年李自成终于进了北京并逼死了崇祯皇帝。回望明亡那段历史,不禁令人掩卷长思。虽然明末的农民起义军推翻了腐败的明王朝,但农民阶级不是新的生产力的代表者。在封建时代,任何一次农民起义,都不会有成功的希望。他们或者为原来的政权所扑灭,或建立一个新的封建王朝,不管哪种情况,农民阶级本身还是不能摆脱剥削和贫困。即使李自成的大顺朝或许最后能取得胜利,也还是不能摆脱封建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支配。
并且我个人认为,所谓的“农民起义”,后人实需要在这四个字前面加上引号。王朝更迭的**中,最可能掀起惊涛骇浪的总是那些少数能在百战中成为首领的人,绝不会是目不识相丁的村夫。一般农民无论是进入官军,还是被挟入造反义军,基本上做炮灰,而“农民起义”的成果,则悲哀地、无一例外地被“地主阶级”篡夺,农民们只是成功者改朝换代的奠基石而已。
读完《李自成新传》我有个感觉,这本书的总纲比较“左”.基本上还停留在若干年前某著名老作家写长篇小说的思维上。
时光荏苒,现已是21世纪,并且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已近尾声。读史思今,政治文明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重要性,已透过历史的腥风血雨力透纸背。当权力归属一个家族或一个集团时,公权则成为私器,权力的更迭就走不出王朝更替的循环怪圈。如果再进一步质疑:政治上没有告别丛林法则的国度,有什么资格自诩为文明之邦?整个二十五史也谈不上什么华夏文明史,不过是帝王的家务事,而且是充满了血腥、杀戮的一地鸡毛。
当今社会最严重的问题是什么?各层各级的腐败。也许这所有的现象都源于体制的桎梏和人性的丑陋、帝王思想的作祟,这一切与现代化的和谐社会多么遥远啊!温故而知新,读史而反思,也许这就是我们看书的最大收获吧。
【作者简介】
莲 子,女,实名:赖成蓉。四川省散文学会会员、成都市作家协会会员。1963年10月15日出生于成都,汉族,中国共产党党员。1981年高中毕业于成都市十二中,后进四川省客车厂工作,曾当过十年电焊工、六年晒图员、十年企业管理人员。这期间业余参加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学习汉语言文学专业,于1995毕业。自学毕业前调厂内技术科工作,从这时开始发表一些小文章,迄今已发表各类散文300余篇。虽笔耕不辍,但成绩不尽如人意,今后更当精进努力。
第二篇:读《牛顿新传》有感1000字
读《牛顿新传》有感1000字
文/落叶无语
四月下旬,月季花盛开的季节,我从阿汪妹妹的微信,扫码进入稻读社科群。晕头转向进入,刚好听到一位语速极快,语感幽默,微名叫“坐在马桶上的猪”的年轻老师在讲解《罗兰巴特》,一听到此书名,我乐了,这作家我熟悉呢,书架上刚好有一本罗兰巴特的书《写作的零度》。一周后,又换了领读讲解《牛顿新传》。原来是稻友们在看牛津通识读本阅读系列丛书,争取一年读完。这下我紧跟众群友的脚步,三天看完《牛顿新传》。顺便再听稻友们发上来的章节朗读。翻完书,一种倾诉欲促使我动笔。
《牛顿新传》的作者是罗布。艾利夫。全书分十文章,用简炼凝重的笔法,介绍了一位集科学家、物理学家、数学家、神学家于一身的百科全式人才,怎么样一步步在当时复杂的社会背景中诞生出来。
艾萨克。牛顿1642年1月43日生于英国,出生没几个月父亲便早逝。出生时瘦小孱弱。人们以为他活不长。三岁时母亲再嫁,就使他对继父充满敌意。如书中所言:“于是他便将自已献给了他能真心承认的唯一父亲——上帝。”这也为他以后对神学的深入研究打下基础。有爱才有发明。
牛顿年幼读学时,寄宿在药剂师克拉克家。克拉克的药房成了牛顿获取信息的一个大好来源。书中写道:“牛顿曾花了大量时间来收集药草,还很可能向克拉克的学徒了解过这些药草的属性。”“放学后,牛顿不跟其他男孩一起玩耍,而总是在家里忙个不停,随心所欲地制作各种各样的小玩意儿和木头模型。”牛顿还用母亲给他的钱都用来购置锯子、锤子之类的工具。在格兰瑟姆建起了“一家齐备的工具店。”牛顿天才的特质从小显现。不合群不从众,喜欢独自钻研,在生活中遇到喜欢的事就认定研究不放弃。克拉克家是少年牛顿发明著名的年历的地方,也是牛顿醉心于天体运动的开始。
牛顿在艺术方面也很有特长。如书中言:“心灵手巧的牛顿沉浸在实用创造的世界中,这不仅预示了他非凡的未来,而且直接造就了他非凡的未来。”
牛顿在忧伤中渡过了他的青年时代。他有强烈的信仰——信基督,具有爱心和忏悔心。他用速记法记下他的过错。
或许天才都是不适时宜的,当众人都以为他是个笨小子时,校长斯托克斯向他伸出了援手。校长告诉汉娜(牛顿母亲),牛顿极有天赋,不要听信世俗观念。并表示牛顿以后会是个了不起的人物。读到这儿,我陷入沉思。当“小荷才露尖尖角”时,有个伯乐是多么的重要。环境造就人。
牛顿在剑桥读本科时,阅读了大量的神学文献和亚利士多德的著作,并对数学发生兴趣。掌握了微积分的基本定理。最有名的传说,一个苹果掉下来,让牛顿想到使苹果落地的力量和使月球保持在其轨道上的力量进行比较。并就此写下了一系列运动定律。揭示了万有引力定律。他在二十多年后写《原理》时,明确指出:撞击之前与之后的动量守恒。光和颜色理论,成功研制出反射式望远镜。还创造出了数学中的微积分。
牛顿的研究是多面性的,他在钻研科学发明时,还思考哲学问题。他有句名言:“柏拉图是我的朋友,亚利士多德是我的朋友,但真理是我更伟大的朋友。”
“牛顿在科学上的成就须由他的哲学思想和科学方法来寻根求源。”
牛顿非凡成就是靠他的刻苦钻研,喜欢沉思,酷爱读书,意志坚韧成就的。
合上书,有一种震撼力油然而生,我是第一次阅读这类哲学经典书籍。以前喜欢看风轻云淡式的书,从没有象如今这样坠入沉思中,思想再思想。书中包涵着宏大的信息量,折射面广。《牛顿新传》独树一帜,诉说了一个完整的牛顿。读罢书,仿佛跟随着主人公经历了一次人生的洗涤。
第三篇:读《李自成因何失江山》有感
读《李自成因何失江山》有感
磁涧小学 叶托蕾
李自成在长期的军事斗争中拥有了大批的能征惯战的将士,但李自成缺乏一支完成统治治理工作的文官队伍。而且对战领区内部的独立势力没有认真扫除。古人云,马上得天下不能马上治天下。在获得大片的领土后,缺乏治理人才的弊端就显现出来。当李自成一受到挫败,这些地区的地方势力就兴风作浪,袭击大顺的官吏,夺取地盘,给李自成带来了很大的损失。李自成撤出北京后,他的控制区的大部分都是这样丧失的。这是李自成留给我们的经验教训。
打入北京后,李自成在政治方面的无所作为也很让人疑惑。崇祯是死了,但太子还在。当时完全可以拥戴太子继位,李自成成为手握实权的大顺王。这样,就可以有个政权延续。然后挟天子以令诸侯,收降南明势力。待天下大定后,仿魏、唐故事,禅位登基,君临天下。可李自成在北京却什么也没有干,完全没有消除崇祯自杀带来的恶果。崇祯自杀,是一招很恶毒的政治棋子,崇祯用自己的死宣布了自己与新的顺朝的不妥协,用决绝的态度宣布,凡明朝之臣子降顺朝者皆是叛臣贼子。这是崇祯用自己的生命给李自成下的一招暗棋。可遗憾的是,李自成竟然没有觉察出来。根本就没有对这件事有所反应。这也从侧面看出李自成的领导层里没有真正的文官人才。
相反,满清政权就做得比较高明。他们不但为崇祯发丧,还宣扬自己是为了替崇祯报仇,恢复明朝江山而来。这样,满清就把矛头首先指向威胁最大的李自成集团,最大限度的减少与明朝遗留势力的冲突,并得到他们的部分支持。当然,后来他们耍赖,说自己的江山不得之于明,而得之于李闯那就是后话了。
还有李自成对文臣队伍的不重视,李自成撤出北京的时候不但丢失了明朝太子,还把明朝所有的中央管理机构留在了北京。这一批管理官吏在效忠满清后,大大增强了满清的管理力量,使得满清具有了治理天下的能力。可以说,如果没有这一个完整的治理天下的管理系统,满清是不可能夺取明朝江山的。即便是夺取了江山,也不可能顺利治理的。至少满清王朝不会存在那么长的时间。没有妥善处理好这批管理人员的去留问题,是李自成在这个问题上犯下的不可饶恕的错误。
第四篇:读《西圆圆公主新传》有感
读《西圆圆公主新传》有感
这是一本新奇、特别的书。这本书有童话的神奇,有散文的优美,还有点武侠小说的曲折的故事情节,让我爱不释手。
火燕国的皇帝几次遭到暗杀,西昌国的女王西圆圆和唐国的公子唐枫、西圆圆的师父伯牙子和南子画一齐去石兹山找陆战想要谋反的证据。他们历经千难万险,终于把陆战叛军诛于燕都城外,全军覆没。大燕国盛世太平。
在这本书里,我最喜欢西圆圆公主。她既漂亮又聪明,但有时却让人哭笑不得。当她画画给南子画做生日礼物时,众人看了都各自离开,只有她还信心满满的说:“这幅画真美。”’西圆圆公主真自信!当刺客洛月指定西圆圆公主是指使她刺杀南子画时,她表面很震惊,但心里却很镇定。明白是奸臣的计谋,她很配合南子画,并听从南子画的安排,用密道去找伯牙子。还真有当领导的胆识。
书中出现的那些武打情节也很刺激。当她们被一大群黑衣人包围时,西圆圆公主还认为自己武功颇有造诣,竟能同十几个高手打个平手,她竟然不知道对方只是不想下毒手而已。在我们现实生活中,很少经历这些打斗的场面,如果这件事发生在我面前,我可能会吓得脚都软了。不过呢,我们学校的老师经常教学生遇到坏人,遇到危险时的应对办法。只要我们够镇定,有办法,就能打败坏人。
这本书有幽默、搞笑的情节,有正义和邪恶的对抗,还有温暖感人的场面,值得你们去阅读!
第五篇:读《李自成因何失江山》所感
读《李自成因何失江山》所感
磁涧小学 叶托蕾
李自成率领农民进行起义,成为农民英雄,在夺取北京城后,眼看天下唾手可得的情况下,不料在山海关一战中败给了吴三桂和满清联军,从此一蹶不振,走上了灭亡之路。李自成的功败垂成让大家感到不可思议,而他的失败也揭开了满清统治中国的一页。大家对李自成的失败原因众说纷纭,各方面的人从自己的立场出发,都有着自己不同的解释。
大部分人都认为,过去在历史上对李自成一直有着一种定论,那就是此人是个流寇,进了北京城后,此人贪图享受,军纪政纪败坏,所以最后失败。我以为很有道理。
由于李自成出身贫苦,知道百姓的贫苦,在长期征战中,他提出了“剿兵安民”的口号。并且提出“杀一人者如杀我父,淫一女者如淫我母”,严肃军纪,并且下令“三年不征,一民不杀”。因此受到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的百姓的拥护。所以李自成的军队军纪严明,战斗力强,再加上百姓拥护,得以迅速的扩张发展,最终成为推翻明王朝的主力。在战争中,李自成逐渐改变了流动作战的战略,改为建立稳固的根据地,终于于崇祯十七年三月十九日攻占北京,推翻了明朝的统治。
笔者认为军纪不正,腐败涣散,仅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也足以败军亡国。就是军纪败坏,也许这个过程短了一些。从实战的情况看,说李自成军军纪废弛,战斗力降低虽然有点夸张。淡无可否认所军纪废弛,战斗力降低之说最起码能说是李自成失败的原因之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