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贯彻课改理念,明确课堂教学的价值取向论文
摘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程度的提高,语文学科的性质也不断地被注入新的内容,这也标志着语文教学内涵与时俱进。课程标准第一次将“人文性”纳入语文性质的范畴,顺应时代发展的趋势。本文从几个方面探讨了语文课堂教学的人文内涵及发展趋向。
关键词:新课改人文性语文教学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新课程的基本特点。”课程标准第一次将“人文性”纳入语文性质的范畴,顺应时代发展的趋势。深刻理解语文课程的性质,有助于全面提高对语文学科的认识,恰当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准确把课程改革的理念贯彻在课堂教学中,切实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和人格修养。
因此,语文学科在教育学生掌握语言表达的技巧、方法的基础上,更多体现对学生人格、个性、精神世界的关怀,着眼于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情感态度、正确的价值观和高尚的审美趣味,具体体现在:
一、深人挖掘文本的人文内涵,形成课堂教学的个性化。
对课文中人文性的理解,有人认为,人文性只存在于一些情感色彩浓厚的文学作品中,实际上,人文的内涵也存在于一般性文章,其中包括一些议论性的文章。因此,着眼发挥语文学科对学生思想感情起熏陶作用的教育功能,深入领会并发掘深藏在课文字里行间的人文内涵,是对语文老师的基本要求。教师应先接触文本,展开与文本的对话,和作者对话,形成自己的感受和见解,发现阅读的问题和困惑,然后借助教学资源,深化自己的一些独到见解,这个过程可分两个层次进行。
第一:尽量靠进作者,弄清文本告诉我们什么。
第二:在文本的启发下引发新的思考。
这种思考应是具有时代意义与个性特征的。阅读者只能带着时代的眼光与之对话,在解读中赋予作品的时代气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七课“短文两篇”中《行道树》有这么一句:“我们的存在只是一种‘悲凉’的点缀。”关于这句话教学用书的解释把“悲凉”简单地理解是城市充满烟尘,这是其真实含义吗?只有在靠近作者深入解读,正确把握词的语境含义及作品的创作意图后,其深层含义才凸显出来:默默无闻的无私奉献者却得不到别人的体谅、理解,针对这一社会现实,作者借行道树这一形象,以物喻人,抒发他们内心苦闷和悲凉的情感。只有在深入解读、引发思考基础上设计的教学方案、才能针对文本的个性,才能有效地组织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才有自己的创意,有自己的个性,这是实现课堂教学价值取向的基础。
二、尊重学生独特体验,培养他们独特的情感和审美情趣。
作为学生,在人生经验,感知视角,思维方式,言语储备,情感类型等方面的差别,都将会影响乃至制约着他们对文本的接受,导致他们对文本的理解都是独特的。这种阅读感受和欣赏体验的多元性是一种客观存在,也只有这种多元性才体现课文丰富的人文气息。那么,教师就不能要求学生的理解是唯一的,用一成不变的同一答案去约束和要求这种阅读上的各异,把文本的思想或者教材的思想看成是完全正确的结论,留给学生只有被动接受的权利,容不得与文本相左的思想和观点。
“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因此,给学生个性思考、感悟的空间,尊重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是实现课堂教学价值取向的表现,“标准”还强调教师“要珍惜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当学生提出对问题的理解异于教材,甚至超出了教师对教材多元感悟的范围时,教师该怎么办?肯定和包容,这是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独特体验的尊重。学生的个别“独特体验”是其思维的闪光点,在我教《木兰诗》的课堂上,在分析木兰这一形象时,一位学生提出的问题引发我的深思:木兰只能说是旧社会的一个传统孝女,而不是保家卫国的巾帼英雄,这位学生的理由是:“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是木兰从军的原因,她是为父分忧,其初衷并非为国出力,爱国从何说起?当时,我是惊诧于这位学生细致深刻的观察力,只有在仔细、深入阅读文本才能可形成自己的独特见解,我们且不说这与教材相左的观点是对是错,学生通过与作品的对话,并将自己的主观认识注入到作品中,深入感悟理解作品的思想情感,这个过程就显得难能可贵,也值得赞扬。
三、在探究问题中,开展多元对话,构建和谐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课程标准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那么教师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课堂学习呢?
其一:体验学习,当教师准备把一篇课文,一部作品传授给学生的时候,其终极目的并不是把自己对课文作品的多元感悟毫无保留地灌输在学生的脑袋里,而是通过教师的引导还原为学生自己对课文作品的多元感悟。作为课堂教学的引导者,不防将对课文,作品感受、欣赏、批评的权利交给学生,让他们在发现、讨论、申辩中张扬个性,发现自我,从而体验创造乐趣。
其二:“对话”学习,对话不仅是学生与教材对话,更表现在师生对话,生生对话。课堂上,教师可作为一个评判者,对学生的回答作出恰当的评价,学生既做问题的质疑者,又做释疑者,让学生在质疑和解疑过程中不断获取信息,展示自己。在教学《羚羊木雕》一文时,可依据情景设计这样的问题:“我该不该把爸爸送我的礼物转送给万芳呢?礼物送出去了能不能要回来呢?”然后把学生分成赞成与反对两方,让学生展开激烈的评论,各抒己见,在交流中不断碰撞思维的火花。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让他们在对问题的探究中都有充分展现自我的机会,改变过去“教师带着知识走向学生”为现在“老师带着学生走向知识”的教学模式,形成和谐宽松的学习氛围,使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这是实现课堂价值取向的重要手段。
总之,只有深入领会课改的思想精髓,打破固有的思维定势,吐旧纳新,更新观念,把课改的精神真正落实到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上,真正达到理念和价值取向的有效统一。
参考文献:
[1]人文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价值取向 黄振益,《网络科技时代》:2008年18期。
[2]构建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的价值分析 张辉,《文学教育下半月》:2007年9期。
[3]语文课堂及语文课堂教学探析魏兰兰,《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2008年10期。
第二篇:明确国有企业党组织的价值取向
明确国有企业党组织的价值取向
总书记在全国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指出,现在一些国企存在的问题,归结起来,就是不同程度存在党的领导、党的建设弱化、淡化、虚化、边缘化问题。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国有企业党组织建设存在的这些问题,表明需要加强对理论的研究和把握,特别是党的建设与企业发展的关系,国有企业党组织在实现企业发展中的角色与作用等重要问题。
以发展企业为重要使命
我们党以服务人民为根本宗旨,始终把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为自己的不懈追求,党的事业根植于国家发展和为人民谋幸福的进程中。同样,国有企业党组织根植于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党组织的使命不能脱离企业的存在而存在。企业的发展质量,是检验国企党组织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准。
使命至关重要,对于国企党组织的使命,还需进一步厘清。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出现的一些问题,成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企业党组织对使命的认识不够完整、清晰和深刻。通过分析研究,可以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
局部任务与整体使命混淆。有的国企基层党组织习惯于把注意力聚焦在“三重一大”、干部任免等具体工作中,把对企业的决策权作为“把方向、管大局”的主要路径,对自身的定位方向、工作着力点感到困惑迷茫,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没有认识到国有企业党组织的重要使命是促进企业发展。
个人作用与组织作用等同。有的国企基层党组织负责人过于关注个人功绩,强调自身在班子中的领导作用,把党组织的地位等同于党组织负责人的地位,把“参与决策”看得比“促进发展”还重要,对“党管干部是党组织管干部,还是党委书记、总经理管干部”认识不清。
顶层设计与基层表达脱节。有的国企基层党组织负责人对党的原理缺乏深入思考,把党的建设片面理解为党组织的日常活动,习惯于将上层的宏观要求强行灌输给基层的党员和群众,缺乏对信息的编译和转化,这在一定程度造成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管理“两张皮”,同时还容易导致职工群众对上级政策制度理解不透彻,执行不到位。
这些潜在的问题和矛盾,反映了部分国有企业党组织对使命的认识模糊不清,找不到方向、抓不住重点、说不清价值,需要引起高度重视,采取切实措施加强改进。
以凝聚人心为根本要务
人是企业价值创造的最小单元,是形成公司价值链的基础和核心。对于国有企业党组织而言,要紧扣“凝聚人心”这个根本要务持续发力。
人心是最大的政治。国有企业汇聚了庞大的工人阶级队伍,是党的政治核心地位的重要基础。国企党建工作的根本对象是“人”,重点在于培养人、塑造人、发展人、服务人,本质是做“人心”工作,需要各级基层党组织真正做到“知人心、懂人性、解人情”。国有企业的基层党组织覆盖面广、影响力深,只有把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好,把广大党员团结好,才能凝聚起企业全体职工的人心,才能从根本上把握党对企业改革发展的主导权,团结带领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投身具体实践,夯实国有企业发展的政治基础。
人心是最强的力量。人作为知识和技能的载体,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所在。员工的情绪状态、工作意愿、能力素质已成为影响企业劳动生产率和经营业绩的关键。职工群众是企业的主体,是党组织的依靠力量,只有密切联系职工群众,汇聚其智慧、激发其动力、促进其发展,才能厚植党的群众基础,保障企业健康发展。党建工作关注人的思想情感,研究团队的组织行为,是一门复杂的专业。对于国企党组织而言,抓好人心凝聚这个根本要务,关键是坚持“依靠人、引领人、成就人”并重,秉持专业的精神,遵循专业的路径,建设专业的队伍,倡导“尊重沟通多鼓励”的工作方法,培育“心齐气顺想干事”的队伍,使广大员工的精神追求与企业的价值理念相融合,夯实国有企业的发展基础。
以价值取向为独特优势
对于国有企业而言,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制度,特就特在把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各环节,把企业党组织内嵌到公司治理结构中。但这种组织形式的独特性,不足以完全表达国企党组织的优势。理清了国企党组织的价值取向,能够从理论和实践层面找到这一优势的本质和内涵。从终极价值取向的范畴看,党政聚焦企业发展同心而谋、同向发力、同频共振,能够真正做到把方向、管大局,夯实党在国有企业的政治基础和发展基础;从工具化价值取向的范畴看,国有企业拥有一支专门从事人心凝聚的党组织书记队伍,能够在疏导情绪、化解矛盾、激发活力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通过团结人、引领人、带动人,保证企业战略落地和任务落实。
对非公有制企业而言,以融入嵌入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制度,同样具有参考和借鉴意义。发展是永恒的主题,现代企业管理已从物本管理、资本管理发展到人本管理。非公有制企业也能够从国企党组织的价值取向中,找到发展企业的路径和人心凝聚的方法,引入党组织在国有企业发挥作用的模式,优化完善自身组织结构,进一步提升核心竞争力,持续输出企业价值。
(作者系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第三篇:企业文化要有明确的价值取向
企业文化要有明确的价值取向
企业文化要特点鲜明,主题突出,指导企业各项行为的主要是企业文化,而不是社会文化
影响企业寿命的内部因素之五
文化
智囊观点
企业需要有自己鲜明特色的企业文化来指导公司日常的各种活动。百年品牌青春长在,贵在先进价值取向。发挥传统文化优势,创建个性化企业文化,企业才能长久发展壮大。
国内某知名企业在公司设立了佛堂,佛堂的设置比照庙宇,塑造了财神等菩萨的金身,企业负责人及员工需定期上香拜佛。此举被曝光后,全国一片哗然。但该企业却美其名曰“企业文化”。
这是企业文化吗?
社会文化不等于企业文化
这是一个严酷的现实:中国的更多企业没有典型的可以指导员工各项行为的理念,企业的文化现象大多来自于社会文化。特点不鲜明,主题不突出,导致社会文化的影响力超过企业文化的影响力。
由于我国踏入市场经济的时间尚短,企业界对企业文化的接受也就刚刚开始。大多数企业没有企业文化这个概念,因此也就更谈不上如何去建设自己的有特色的企业文化了。
2002年,一个关于中国银行业企业文化的研讨会在北京召开。与会的专家们在分析后认为,中国的国有四大商业银行基本拥有相似的企业目标与理念,缺乏特色,带有明显的计划经济特点。也就是说,国有四大商业银行都没有自己独特的企业文化。这也直接导致四大商业银行缺乏强有力的竞争力,在与民营银行和外资银行的竞争中处于被动局面。专家们认为,四大商业银行如果想成为百年企业,必须建立自己独有的企业文化。
大多企业在谈到自己的企业文化的时候,都是“严谨、求实、团结、创新、服务社会、争创一流„„”的口号,千篇一律。既没有特色,也更不能起到激励员工,引导员工的行为价值取向的作用。
而在一个有着真正独特的企业文化的企业里,文化是一个企业的理念被员工所信奉,并且成为指导公司各项组织活动的指导原则。企业的所有活动都紧紧围绕着该企业的经营理念进行。我们知道的很多美国跨国公司,他们虽然成长于同一块土地,但是每个企业的文化理念却都有着自己鲜明的特色,指导公司日常的各项活动。比如麦当劳的QSCV理念,使它成为全球最大的以经营汉堡为主的速食公司。美国HILTON饭店以“你今天对顾客微笑了没有?”、“站在时代前沿”作为自己的经营理念。
确立植根于社会文化的先进价值取向
创办和经营企业最终目标是什么?企业能否始终对企业利润目标具有科学、合理、合法的追求方式?利润最大化目标在企业长期经营过程中是否始终处于首要地位?当企业的利润目标与社会目标发生冲突时,企业如何处理这种冲突?企业对这一系列问题回答的差异,反映了企业基本利润观的不同。而这种利润观的差异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能否成为成功的百年企业。
一般认为,企业的价值取向就是生产更多的产品,追求更多的利润。然而,这一价值取向往往会偏离方向,导致企业不顾质量与诚信经营,出现企业与品牌辉煌的短暂性,使企业与品牌在市场轰动后便很快销声匿迹。“秦池”曾在央视投入巨资争得连年黄金时段广告“标王”,一时间名噪万家;“亚细亚”也在媒体上大做广告,一时成为挡不住的诱惑。这些企业的失败都在于未能以先进的价值取向支撑,短期的轰动效应不能长久地保住品牌,最终名落孙山。
美国的兰德公司、麦肯锡公司和国际管理咨询公司在对全球增长最快的30家企业进行跟踪研究后,得出的结论是:世界500强胜过其他企业的根本原因,就在于这些企业善于为自己的企业文化注入活力。与其他企业相比,这些企业的企业文化独特之处,就是它们特别注意团队协作精神,以客户为中心、平等对待员工,激励与创新等企业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改善,形成企业的文化力,以保证企业长盛不衰。一个企业要获得持续发展,关键在于培育自己的核心价值观。而这些核心价值观都是植根于社会文化的道德观念之上,是社会文化在企业里的具化。
在成功的、优秀的企业中,其实际企业文化与理想的企业文化之间的关联度很强,它们始终如一地遵循企业的核心价值观,这一理念是世界各国成功企业的基石。
在意大利小城葵蒙坐落着世界名琴厂史特拉迪瓦里制造厂。这家具有180多年历史的提琴制造企业,保持百余年不衰的成功经验,就是百年来保持正确的企业价值取向。这家企业的一代代经营者坚持追求产品质量和华贵的宗旨始终不变,至今史特拉迪瓦里仍保持手工制作方式和工艺,使得产品数量极少,品质一流,产品价格也很昂贵。现在,史特拉迪瓦里已成为艺术界拥有者身份的象征,极具使用与收藏价值。
决定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是企业的核心价值观。企业的技术或者高科技,别的企业是可以学习与移植的,制度也可以学习与移植,但是企业文化和企业伦理这样的企业核心价值观却是别的企业难以模仿与移植的。企业的核心价值观是企业第一核心竞争力。研究表明,先进企业的核心价值观都是建立在公认的社会价值观的基础上。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跨国公司竞争力”课题组在对世界500强企业进行研究后,得出的结论表明:世界500强企业树立的企业核心理念几乎很少与商业利润有关,都符合标准的理想的社会价值取向。惠普公司在其1999报告中提出的核心价值观是:我们对人充分信任,我们追求高标准的贡献,我们将始终如一的情操与我们的事业融为一体,我们通过团队和通过鼓励灵活创新,致力于科技的发展,是为了人类的福利。
从目前成功企业的企业文化分析中看,他们都非常重视对企业中各种“权利人”权利的尊重。惠普的企业文化明确提出:“以真诚、公正的态度服务于公司的每一个权利人”,IBM公司也提出了“让公司的每一个成员的尊严和权利都得到尊重,为公司在世界各地的消费者提供最上乘的服务”。
企业文化要与变化的社会文化同步
对于一个企业而言,创出一时的辉煌与品牌并不难,难的是保持百年品牌不败。对此,一位企业与品牌研究专家认为,百年品牌贵在价值取向,需要不断注入企业与品牌先进而丰富的内涵。
职工都是在一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成长的。由于国家不同,地区不同,虽然都是企业,都是企业的职工,但他们的观念却不完全相同。现代企业管理,就是跨地域、跨文化的管理。不同的文化相渗透,就会引出新的观念。如现代企业的观念正在发生着变化:
第一、传统观念认为竞争即战场,而现代观念认为竞争=生态系统。企业之间,企业各部门之间,供货商与顾客之间,存在着朴素制约,也存在着相互依存, 犹如生态系统之间的平衡关系。宏观调控,志在维持产业之间的平衡。
第二、传统观念认为企业就像个大机器,员工是些非人格化的齿轮。每个人都像零配件一样可以取代。但现代企业观念认为:企业=大家庭。企业汇集的人,首先是观念的集中与统一,将他们的希望和梦想与企业高目标捆在了一起。正由于此,企业可以作为家庭。
第三、传统观念认为管理就是控制,强调制度的严密性与严厉性。经理的工作就是控制员工的行为,以便完全按管理层的意思去完成他们的工作。而现代管理则认为管理就是服务。经理人的职责在于确定企业发展方向,同时提供完成工作所需要的条件与资源。
第四、现代管理认为员工是同仁,而非孩子。传统管理认为员工太不成熟、太愚蠢,不能给以信任和真正的授权。要是没有规则的约束,他便会趁火打劫。电子精英的观念: 员工=同仁。在聘用每一位员工时,就好像他们是企业最重要的成员。
第五、现代管理认为激励等于远景,而非害怕。传统观念认为, 经理利用员工的害怕心理(如被开除、受嘲笑、失去某种特殊利益)来激励他。电子精英的观念:激励=远景。员工明白应朝什么方向前进,同时在达到既定目标时得到丰厚酬报。
第六、变革等于成长,不是痛苦。传统管理认为,变革就是痛苦。变革既复杂又困难,只有在万不得已时才用。电子精英的观念: 变革=成长。变革是适应新的市场环境、登上成功新台阶过程的一部分。
发挥传统文化优势,创建个性化企业文化
中国企业有天然的文化上的优势,中国传统文化中“和为贵”,“义以建利”,“民生在勤”等思想都与现代管理思想不谋而合,这些思想深深植根于普通中国人的头脑中,如果能恰当地运用于企业文化的建设,将会大大增加企业的竞争优势,成为企业快速增长的强大动力。建设企业文化,认真分析个体企业产权关系、所处行业、组织特点是非常重要的。
由于中国发展的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各种所有制并存,有国有大中型企业,民营企业,合资企业等。产权关系不同,管理者与员工所处的经济利益关系也都不同,企业文化的建设也必然相异。在结合传统文化与现代管理思想时,必然会有所差异。这里有一个例子。雷锋,一直都是“为人民服务”的形象代言人,而在中国平安保险公司,有一个有独立称号的营业部——雷锋部。与其他营业部一样,干得都是推销保单,相对于其他部,这里的业务员要提供更规范,更好的服务,也就是全心全意为客户服务。正是这张“雷锋名片”,使雷锋部在保险营销这个还不是被老百姓很认可的行业中,赢得了客户的青睐。该部今年2月份102个业务员完成保费105万,这在公司历史上也极少出现。雷锋部的这张“雷锋名片”,既体现了国有企业拥护社会主义制度,提倡集体主义价值观和主人翁精神,又实实在在地落实到为客户服务的点上,不愧是一个很好的尝试。
企业文化的个性还体现在行业特点上。不同的行业,其生产经营活动差异很大,因此在长期生产经营活动中形成的组织哲学、发展战略、价值观点、行为习惯也应带有鲜明的行业特色。比如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管道局,5万多人的庞大职工队伍,常年在野外作业,生活十分艰苦,于是树立正确的苦乐观,成为企业文化建设的主旋律。他们确立的企业精神——“管道为业,四海为家,野战为乐,艰苦为本”,既体现了行业特色,又为有着勤劳创业、艰苦奋斗优良传统的中国人欣然接受。
组织特点的差异是建设个性化企业文化的第三个原因,每个组织在规模大小、技术优劣、历史长短、声誉好坏、效益高低上差别很大,因此在生产经营活动中所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也各不相同。组织文化作为组织全体员工共同信奉的价值观,不应面面俱到,而应抓住本组织的主要矛盾,具有鲜明的针对性。或者针对本组织的特殊困难,或者针对本组织全体员工的共同弱点,以图收到“牵牛鼻子”的效果。以云南玉溪卷烟厂为例,妨碍该厂进一步发展的心理障碍,主要是骄傲自满的心态。“骄兵必败”,针对这一潜在危险,该厂概括出这样的企业精神——“天下有云烟,天外还有天”,鼓励玉溪干部职工永无止境,不断创新。
企业文化就好比一个企业的灵魂,优秀的企业文化可以大大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员工的创造力。中国具有传统文化的天然优势,又有日、美的企业文化作为借鉴,认真分析自己企业的所有制状况、所在行业特点以及组织的特点,抓紧进行企业文化的个性化建设,深化管理体制的改革,任务迫在眉睫。
第四篇:走入课堂教学 感受课改理念
走入课堂教学 感受课改理念
——观安康市2010年 “全国小学数学名师教学艺术观摩会”有感
石泉县池河小学 刘莉
2010年4月24日、25日,在安康学院(原安康农校)大礼堂举办了安康市2010年“全国小学数学老师名师教学艺术观摩会”活动,我有幸参加了这次观摩会活动。这次活动共聆听了8节示范课,分别是上海市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潘小明执教三年级的《重叠问题》、五年级的《长方体表面积的变化》;广东王宏伟执教三年级的《比大小》;广西龙入云执教四年级的《植树问题》、黑龙江省郭广成执教的《小数的大小比较》;安康市一小王家强执教五年级的《体积与容积》;浙江朱乐平执教四年级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练习课》和六年级的《认识圆》,同时还聆听了上海的潘小明和杭州的朱乐平2位专家的专题报告。这八节课,有人教版的和北师大版的,这八位名师都是男性。
听了这八节课,让我感触很深,受益匪浅。总体感受是老师带给学生的宽松、民主、自由的课堂。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潘老师主张的是自主探究的学习,因此他告诉学生:我是不会讲数学的,学生不信。可是在《设计新纸箱》这节课中,老师只起到启发,引导,组织的作用,所有的知识都是学生通过自己探究,发现,总结出来的。最后他也反问学生:这节课我给你们讲数学了吗?确实,学生找不出哪个知识点是老师讲的,都是自己发现的。一节课上了将近一个小时,没有练习,没有小结,只有一个过程,潘老师注重的是知识探究的过程。从长效说这是学习数学的真谛,是一个良性循环的理念, 学生培养了数学思维,学会了自己提出问题自己想办法解决。这是一节理想的课堂!从短期来看,可能这些学生当场考出来的成绩没有满堂灌的学生分数高。他们的课堂过度自然,如行云流水,充分的发挥了过程。他们的语学生学习的主体体性,既注重学生获得知识的结果,更注重学生的学习言幽默、亲切、富有艺术性和感染力,为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现将具体感受总结如下:
1、注重课前师生互动。这八位老师作课教师来自不同的地方,学生是安康市红旗小学的学生。前来听课的老师多大1000多人,作为借班上课,师生之间还不是很熟悉,课前采用一些行之有效的师生互动的方法来拉近学生之间的距离,减除学生的紧张情绪。
2、语言幽默风趣,善于激励孩子。新课程理念倡导民主、活泼的课堂,只有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能力才能得到最好的发挥。如潘小明老师在课始,就利用轻松愉快的话题——你最喜欢怎样的数学老师?你知道老师喜欢怎样的学生吗?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营造了一个轻松、自然课堂的同时,也让孩子们明白了自己该怎样上课。
3、课堂导入到位。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课堂导入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环节。安康市第一小学王家强老师采用了《乌鸦喝水》这个视屏动画导入,让学生想一想乌鸦怎么喝到水的?为什么喝到水了呢?学生通过视屏动画清楚的看到,原来的瓶里水很少,放了一些石子后,水面上升了,乌鸦喝到水了.水面为什么会上升呢?因为石子占有一定的体积。这样因势利导,顺利导入课题。
4、注重演示实验。安康市第一小学王家强老师《体积与容积》教学中就大量的采用了实验教学,是枯燥的概念教学变得生动有趣。王老师在教学比较形状大小差异不大的土豆和红薯谁的体积大,你有什么办法?学生提出了可以把他们分别放入杯子大小相同、水面高度一样的水杯中,看谁的水面高谁的体积就大的解决策略,教师就让学生利用器材进行演示实验,进行验证。还有探究两个形状各异的容器的容积大小时,学生提出了两种方案:一是把两种容器分别装满水,倒入同样大小的玻璃容器中,看谁的水面高谁的容积就大;二是把其中一个容器装满水,倒入另一个容器中,如果谁有剩余,说明这个容器的容积大,如果没能装满另一个容器,说明这个容器容积小。学生也动手操作进行了验证。捏橡皮泥时,王老师长方体橡皮泥捏成球体、圆柱体,让学生观察什么发生了变化?什么没变?(形状变了,体积没变)再验证空气有没有体积时,王老师通过让学生吹气球这个实验进行验证,证明空气也是有体积的。
5、教师善于挖掘教材。安康市第一小学王家强老师教学《体积与容积》时,对容积的意义教学,不仅让学生明白了容器所能容纳物体的多少叫做容器的容积,还抓住关键词“容器”、“所能容纳”进行教学,如碗里装满水,()的体积就叫做()的容积,在杯中倒入半杯水,这是水的体积是杯子的容积吗?加深理解“所能容纳”的意义,必须是把容器装满才叫做这个容器的容积。潘小明老师《重叠问题》一课中,把问题放在学生非常熟悉和喜欢的育才小学学生跳绳、踢毽子比赛中探究解决;
总的来说,这次听课收获非常大。各位名师教学艺术、幽默、亲切的语言魅力将过程性目标教学落实得很到位,我更深深感到自己课堂教学的不足,需要不断虚心地向有经验的老师学习,汲取他们先进的教学理念和课堂教学经验,努力地提高自身的素质和教学的水平。在自己的教学中学会敢于大胆放手,把课堂教给学生。我想:我们离理想的课堂还有多远呢?什么时候我也可以光荣的对学生说:我不会讲数学!
第五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与价值取向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与价值取向
王敏勤
新课程理念下怎样才算一堂好课,这是目前讨论比较多的一个问题。一般说来,评价一堂好课的标准除了要看教师的基本素质以外,主要有如下几点要求:1.在课程目标方面,师生是否明确并落实了三维的课程目标;2.在教学方式方面,教师是否转变了教的方式和学生是否转变了学的方式;3.在使用教材方面,教师是否能够做到用好教材并超出教材,能够开发课程资源;4.在教学效果方面,学生的收获是否大,课堂教学的效益是否高。实际上,在这四个方面,最主要的还是看课堂教学效果。但课堂教学的效果主要是指什么,这就涉及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价值取向问题。
一、什么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现在我们都知道: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种艺术。其实对这个问题的认识有一个漫长的过程。在20世纪以前,在西方的教育理论中占主导地位的教学观是“教学是艺术”,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影响教学过程的因素是复杂的多方面的,每个教师的情况不同,每个班学生的情况不同,所以教学是无规律可循的,是难以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研究的。教学只能是一种教师个性化的、没有“公共的方法”的行为,是一种“凭良心行事”的、“约定俗成”的行为。
但是,随着20世纪以来科学思潮的影响,以及心理学特别是行为科学的发展,人们才逐步意识到,教学也是科学。也就是说,教学不仅有科学的基础,而且还可以用科学的方法来研究,教学是一种有规律的行为,教学的结果是可以测量的。所以人们才提出:教学不尽是一种艺术,也是一门科学。有效教学(effective teaching)的理念正是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它是“教学是艺术还是科学”之争的产物。有效教学的核心问题就是教学的效益问题,即什么样的教学是有效的?是高效的、低效的还是无效的? 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也就是说,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比如,一个教师承担了一个班的数学教学任务,在期末考试和总结的时候,人们看这个班是进步了还是退步了,是进步幅度大还是幅度小,以此衡量教师教学效益的大小。
但在日常教学中,我们更多的是看一堂课的教学效果。具体到一节课,所谓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在规定的课堂教学时间内,师生对既定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这个定义有两方面的规定性: 1.强调课堂教学时间的规定性
我们提出向课堂要质量是指向40分钟(小学)或45分钟(中学)要质量,就是说,在规定的教学时间内教师要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学生要实现既定的学习目标,而不是随意的把时间前伸和后延,如果学生在课前预习占用太多的时间也是增加学生的负担,如果学生在课后布置很多作业更是增加学生的负担。我曾经提出评价教师教学水平的标准:高水平的教师向课堂要质量,低水平的教师向课下要质量。这几年我研究了许多名教师的案例,他们的教学质量高、升学率高,而学生的负担却很轻,其奥妙就是向课堂要质量,所有的问题都在课堂上解决,很少留课后作业甚至没有作业。如辽宁的魏书生、北京的孙维刚、马芯兰等。我们在日常教学中也经常发现这样的现象:对桌办公的两个老师教平行班,一个老师整天忙得晕头转向,不是批作业就是给学生个别辅导,工作非常敬业,但师生的负担都很重,是以牺牲师生的身心健康为代价取得成绩的。而另一个老师可能课后作业很少,也很少给学生个别辅导,课后主要是研究教法,师生都不累,教学成绩却很好。其关键就是抓住了课堂教学这个环节,力争所有的问题都在课堂解决,不把问题和作业推向课后。
2.强调教学目标的规定性
在课堂教学的开始,教师是否应该把课程目标告诉学生(书面的或口头的),这个问题争论了多少年没有定论。有的老师说:我在教案中有课程目标,但我不能告诉学生。为什么?因为我的课堂教学设计是很艺术的,事先学生不知道一堂课的教学目标,有一种神秘感,愿意听我的课。如果学生一开始就知道了一堂课的教学要求和目标,就不愿听课了。教学固然需要艺术性,但更要注重教学效果。在课程改革之前教师不告诉学生教学目标是可以理解的,因为过去是先教后学、以教定学,学生围着教师转,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所以课前教师是否告诉学生教学目标并不重要,只要教师知道就行了。但课程改革提出要转变教与学的教学方式,要先学后教、以学定教,教师的教为学生的学服务,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事先不知道一堂课的课程目标,就没法发挥主动性和积极性,就很难转变学习方式。另外如果一堂课没有具体的教学目标,很难评价这堂课效率的高低。美国的教育学家布卢姆说:“有效的教学始于知道希望达到的目标是什么。”
二、什么是课堂教学的价值取向
一堂课怎样才算是有效?有效的标准是什么?这里有一个价值取向问题。离开了价值取向讨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很模糊的。所谓课堂教学的价值取向就是教学目标的方向性问题。也就说,在一节课上,在有限时间内,师生做什么最有价值。做有价值的事才是有效的,价值越大效益越大。比如,在数学课上,教师带着学生做游戏,虽然数学知识没有学到多少,但学生很开心,有利于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但这节课的主要任务是什么,在有限的时间内师生做什么最有价值?这就是价值取向问题。
再比如:目前谈论比较时髦的课堂教学的“预设与生成”问题。其实这个问题在过去就有:教师的备课就是预设,教师在课堂教学灵活变通就是生成,并不深奥。我听过这样一节课:有个老师正在上数学课,讲一元二次方程组的解法,突然教室里来了一只猫,老师话题一转,引导学生讨论起了对动物的保护问题。有人觉得这是一堂自然生成的好课,是创新,是一堂跨学科的综合课。我认为:什么时候讨论动物的保护问题都有价值,但具体到这一节数学课,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什么,这堂课要完成的主要任务是什么,在这里讨论动物的保护问题虽然也有价值,但却脱离了教学目标,是无效的或低效的。
再比如:在一节语文课上,老师让学生表演一个小品,虽然这个小品与课文的关系不大,但也能锻炼学生的表演能力和表达能力。对这样的课如何评价?特别在当前的课程改革中,有些教师只注重形式的活跃,堂堂都有分组讨论,堂堂都有表演和抢答。这就涉及到课堂教学的价值取向问题。师生一定要明确:一堂课的主要任务是干什么,在有限的时间内首先要完成主要任务,主要任务完成了,课堂教学的效率才能提高。
美国哈佛商学院经常给学生讲述一种很有效的做事方法:80对20的法则。即任何工作,如果按价值顺序排列,那么总价值的80%往往来源于20%的项目。简单地说,如果你把所有必须干的工作,按重要程度分为10项的话,那么只要把其中最重要的两项干好,其余的8项工作也就自然能比较顺利地完成了。课堂教学也是如此。在一堂数学课上,有价值的事很多,比如让学生唱歌,可以增加他的音乐素养;让学生表演,可以增强他的表演能力。但教师要清楚这节课的主要任务是什么,这节课主要是围绕什么来开展活动,评价一堂课的标准不是看搞了什么活动,而是完成了什么任务。
三、课程目标的价值取向与长效和短效问题
新课程提出了三维的课程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有的老师一直感到困惑:这三维的课程目标在课堂教学中是什么关系,应以什么为主?这实际上也是一个价值取向问题。对于三维的课程目标,我认为应以知识和技能为主线,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都是以知识为载体来实现的。其关系图示如下:
所谓过程与方法,是学生在获得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中运用了什么方法,是教师灌输获得的还是自主探究获得的,其价值不同;所谓情感态度价值观是指: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是以什么样的情感和态度来参与的,是积极主动还是消极被动?是富有兴趣还是厌学乏味?通过一节课的学习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环保观等价值观念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这一些都以知识为载体。所以在课堂教学中不能淡化知识的教学。建国后我们进行了八次课程改革,有成功的经验,有失败的教训,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双基教学)是一条基本的经验,所以不能淡化。
一堂课的价值取向也有长效和短效的问题。具体到一节课,满堂灌的方法可能是最好的方法。有的老师说:如果让学生自学,可能十分钟还搞不明白,我给学生讲,三分钟学生就明白了。这就如同钻山洞,让学生自己钻,会在黑暗中探索很多时间,甚至会碰头磕腿,如果老师领着学生钻山洞,很快就出去了,因为老师“学道在先,术业有专攻”。具体到一节课来讲可能会如此。但从长远来讲,特别是从学生的终生发展来讲就不是如此。现在提出了终身学习的概念,学生走向社会后还要不断的自学才能适应不断发展的社会,而这种自学能力不是走向社会后才培养,而是在学校里,甚至从小学一年级就要培养。另外,学生在初始阶段,自学可能会花费很多时间,不如老师讲授学得快,但经过一个阶段甚至半年、一年的时间,学生的自学能力一旦形成,会成倍的提高学习的效率。正是从这些意义上,新课程提出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学生的一生发展奠基。所以课堂教学还有长效和短效的问题。我们在课堂教学中不能只图一时的效果而忽视学生终生发展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