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读小说《狐惑年代》有感
读小说《狐惑年代》有感
原创: 魏峰
今年看的小说不多。朋友半个月前给我推荐了一本《狐惑年代》,我也只是这两天才看完。看完不禁有些拍案叫绝,于是忍不住写写读后感。
作者是甘露春,职业是心理医生,而且是国内著名心理医生。以医生身份(尤其是心理医生)写小说,应该说具有天然的技术优势,特别是在洞察人物心理、把控心理走向方面。鲁迅就是学医出身。他仅是学过医,根本就没当过医生,对中国人的心理刻画就已经是入木三分了。毕淑敏也是医生出身,所以毕淑敏的写作具有医生般的缜密和细腻。
《狐惑年代》的封面推荐词是这样写的:这是一部中国崛起背后众多男女的心灵史,他们幻想功成名就却陷入精神虚无,病与祸由此而生。不合情理中的合理结局,高潮迭起,震撼心灵。
我觉得这个推荐词是十分恰当的。
小说由两个女病人先后找“我”咨询心理症状而展开,为我们讲述了珠三角某地两个堂姐妹家族的悲欢离合。叙事宏大,从解放前一直讲述到本世纪初,但重点是在改革开放后的上世纪九十年代;笔触细腻,穿插了大量的人物心理描写,其中不乏一些专业的心理分析;情节曲折,充分阐释了“福兮祸之所倚,祸兮福之所伏”的人生哲学;地方特色浓郁,大量的语言、场景都来自珠三角和澳门。作者其实是云南人,大学毕业后来中山市工作,现任中山市某医院副院长,却为我们展开了一幅改革开放浪潮下的岭南生活画卷,其中还包括不少商战、黑帮桥段,表现了作者非凡的观察能力和素材积累能力。
在叙事方式上,作者选取了夹叙夹议的方式。这更有利于作者通过讲故事来向普通公众普及心理学常识。从这个角度讲,这个故事其实也也是一部生动的心理学教材。通过这个故事,作者苦口婆心地劝导读者如何面对挫折、如何面对成功、如何处理人际关系特别是家庭成员关系,又通过人物命运的跌宕起伏,试图给读者带来关于福祸相生、命运轮回的启示。
在故事结构上,作者也表现出了自己的良苦用心。两个主要人物的线索时而分头并进,时而交织纠缠,读来让人兴味十足、欲罢不能。结尾还留下了巨大悬念,让人不得不猜测主人公的命运到底哪个是真实、哪个是虚幻。但无论哪种结局,仔细想来,其实都在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它的文笔可能还不够老到,甚至有点过于朴实,但它的人物、它的结构、它的思想以及其中蕴含的丰富的心理学知识,都足以证明这是一部引人入胜、发人深思的都市题材心理分析小说。因此值得一读。
第二篇:读《虚狐》有感
读《虚狐》有感
推荐人 :付刚
“虚狐”,好奇怪的名字,带着好奇心,我走进了这本书中。
童年,那似乎是我的童年,总是如梦般地美好,那有最美丽的田野,有最纯净的雪花,有最灿烂的星空,还有那些最单纯的伙伴们……而作者,只不过想回忆并且牢记这些深刻的“之最”罢了,他,或者说是我,我们找到了一些神秘,并且会发现那些……
闲看庭前花开花落,漫随天外云卷云舒。故事就在雪中静静的开始了,可让我想不明白的是,作者写的狐狸,竟如此可怜,难道有什么故事吗?“等待我的是一双枯干的眼睛,它无神地望着我。我全身发抖,逃了。其实,他眼神里的光芒已经熄灭。可是,他坚持录下了熄灭前的挣扎。”仅仅是一张狐皮罢了,竟写得楚楚可怜。
顿时,我似乎明白了,“虚狐”指的竟是“虚假的狐狸—狐皮”读到这儿,我明白了作者以“虚狐”为题目的用意,他想让人们明白,让他的舅舅、舅妈、爸爸、妈妈、那些皮货商明白,人的眼睛是黑的,心是红的,可眼睛一红,心就黑了……
“它们是最单薄的生命,单薄的就剩一张皮,只是它们的眼睛还睁着,不管我躲到哪个角落,它们的眼神都能瞄准我。我被逼到墙角,抱着被子心惊胆战地睡了一夜。它们的眼神像萤火虫一样在我的梦境里闪烁、游走。”善良的作者,竟因为亲人的罪过而无法入睡,这童年的记忆伴随作者一生难忘。这篇文章以这样的开头,如此明了的黑与白,指责着人们……
“姥爷掉进了菜窖,不想上来了。姥爷被埋进菜窖里,跟菜窖里面的土和草长在一起,长在老爷的身体里……它是老爷的信仰,姥爷对一只狐狸心存虔诚。”当我读到这里,我对着寡言少语的怪老头充满了兴趣。他怎么会对这种动物产生兴趣,并且这么多年来苦苦忍受着寂寞,这究竟是为什么呢?文章终究没说出他的原因,但那个默默陪伴他的姥姥,却迁就这个冷漠古怪的老人,像迁就一个任性的孩子。姥爷其实是在做一个实验,不然他就无法再快乐起来。为了让任性的老伴能开口说话,能像原来那样笑呵呵的,姥姥跑断了腿四处帮他寻找菜籽。可是一直到秋天,姥爷尝试过无数种菜籽,还是没遇见他要的青菜,陪伴他的只有苗条,或者说,他只需要苗条在他的身边。姥爷只是自言自语:“你们是人间一道菜,化成青灰不应该……”天渐渐凉透了,旷野里的白桦林开始挥舞黄叶子,一行大雁自从北向南飞去。一声雁叫,宣告姥爷的荒唐实验结束。姥爷绝望地望着雁阵。姥姥坐在枯败的菜地旁大哭起来……
姥爷昼伏夜出,过着像星星一样的生活,他索性把白天关在外面,闭目养神。
善良的姥爷收留了苗条,苗条几乎没离开过它的主人。姥爷是个善良的人,同样,苗条也是只善良的狗,它不忍心离开主人,它喜欢上了姥爷的菜窖,与那个孤独的老人生活在一起。它跟骨头睡在一起,每次梦见主人,他都幸福地睁开眼睛,在慢慢闭上。
在良心和财富之间,有些人选择了财富。出卖了良心,换回了暂时的金钱,他们不知道,没了良心,任何财富都换不回。但还是善良的人们多的,文中有许多守护善良的使者:姥爷、姥姥、银奶奶、桦儿、苗条,他们永远不会出卖自己的良心。当然,还有作者,他在文中写道:“皮货商背着狐狸皮回旅舍的样子,浮现在我眼前。他摇摇晃晃,那些狐狸皮就乖乖趴在他的身上,不剩一点尊严。我心里一阵刺痛。我看见活灵活现的狐狸们渐渐干瘪下去,干瘪成一张张狐狸皮。”这些句子足以证明作者的确是一个善良的好人,即使他有能无力。
银奶奶,一位百岁老人,她总是无声息地来,无缘由地去。她有守护善良的黑金子,她说“把黑金子串成链子戴在脖子上,善精灵就能留下。”我记得,银奶奶说过一句话让我很感动,她说“它们一少,我的岁数就多!它们都在去那边,我还留在这边干什么呢?”它们指的是狐狸,百十年来,她坐在盛开的莲花里与狐狸共舞。那种灵兽更多时候藏匿在山林中,不食人间烟火。那时,它与她是一体的、同步的、她们灵魂共舞,心心相印。银奶奶是神奇的人物,更是善良的根须,她用她的一生守护她心中的那只善精灵。
在那个神秘的世界里,作者并不缺少朋友,他拥有的不只是一份记忆,还有千金难买的友谊,这些记忆伴随时光的流逝深深地刻在他的心中。他的身边时时刻刻都有朋友的陪伴,他那些可爱的朋友:广宇、桦儿、菜根、芝麻,当然,芝麻就是广宇。我想,这个名单作者早已列入心中。
广宇,作者与广宇友情的开始从鸟开始,到鸟蛋结束。广宇是鸟类专家,他精通鸟语,作者也为他感到自豪。但后来,因为作者与广宇共同捡到了一只鸟蛋,而广宇却偷偷把它吃了,所以,这段友谊就结束了。后来,广宇以芝麻的身份,又重新出现在了作者身边……
桦儿,一个善良的姑娘,她与作者同样是姥姥旅舍的小经理。活泼的桦儿喜爱功夫,爱打抱不平,即使输给了菜根,也不会丧失信心。当银奶奶把黑金子给桦儿的时候,桦儿就将善精灵永远的留下了。看到这儿,我想,是不是我们每个人都需要一颗黑金子?即使是善良的人,也同样需要,因为,我们需要心存善念,但不是一刻的事,而是永远,是一辈子。
菜根,本是作者的“仇人”,作者讨厌他以强欺弱,讨厌他自以为是。但时间冲淡了一切,作者发现他也是一个善良的人,渐渐地,他们成了朋友。没错,我们都需要一段时间,去接纳朋友,去了解朋友。
是啊!作者记叙的是童年,在这其中,最不能缺少的就是朋友。朋友之间是无话不说的,他们在一起的时间总是显得很充实,却很短暂。作者将他的友情写下来,希望留在心中,并时不时去回味。
寡言少语的姥爷一直沉默到第二年春天。春暖花开,冰消雪融,姥爷心中的硬结却比冰雪还硬,久久不化。
在一所狐狸学校里,狭窄的圈养让它们麻木,连“狡猾”的品质也迟钝了……它们只剩下皮毛,其它的它们早就丧失掉了,丧失掉了全部,包括鲜血。阳光洞悉一切,去如往日一样照耀它们。可是它们不能再接受上天恩赐的能量,那些热量无法再透过皮毛渗透到更深处。它们关闭自己,拒绝一切。
银奶奶一下子好像老去了十岁,最新的皱纹爬满了她的脸,她的脸越来越像一块干枯的松树皮,银发披散在脸上,干涩,硬挺,光泽褪尽。
看到最后,才知道姥爷等待的竟是黑金子变成的植物。等了一万年,黑金子终于变成了的植物,这株植物看上去很平凡。平凡的它,却让姥爷在菜窖里终其一生。他用尽他的一生,等待象征善良的黑金子,实验终于成功了,你在那片青叶子中间安心睡吧。
银奶奶说过,黑金子能让人踏实的睡。
读完了文章,我有许多感受:千金买不回良心,千金也同样买不回友情。做人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在良心与财富之间,不要犹豫,选择良心。人的眼睛是黑的,心是红的,可眼睛一红,心就黑了。希望所有人们可以将自己心底的那颗黑金子发掘出来,永远地留下善精灵!
《虚狐》著者:薛涛
本文作者:高欣
学校:章丘市第二实验中学
年级:八年级十一班 通讯地址:章丘西外环生资宿舍
联系方式:***
*** 指导老师:付刚
第三篇:读《猎狐》有感
读《猎狐》有感
暑假里,我读了沈石溪爷爷写的《猎狐》。文中讲述了:一位少年戈文亮在十四岁时在做数学题被一只正在偷鸡的狐狸给吓一跳,当时他没有叫人让狐狸跑了,此后被别人嘲笑了很久。少年决定要猎到这只狐狸,当他好不容易找到它时,却被母狐狸为救孩子不做任何反抗,而小狐狸为救母亲去逮兔子回来想做交易的举动深深打动了,最后放它们离开。
读完这个故事,我感慨万千。我懂得了什么是爱,什么是善良。母狐狸与小狐狸的母子之情深深的打动了我,戈文亮的善良同样让我想称赞。
这不由得让我想起前两日看到的《今日说法》,里面的报道却让人痛心。一位老人将自己的积蓄都给了她的孩子,然而,在老人最需要人照顾的时候,她的孩子连影子都见不着。最后,老人凄惨的、孤独的走完人生的最后旅程。“鸦有反哺之义,羊知跪乳之恩”。动物尚且知道爱自己的父母,更何况作为万灵之长的人类呢?父母辛辛苦苦把我们养大,让我们吃穿不愁,教我们做人,总想把最好的留给自己的孩子。作为子女应当孝敬自己的父母,要懂得知恩图报。
读过这本书,我也有深深的惭愧感。作为家中的小男子汉,不仅没为父母分担力所能及的事,反而老是发脾气,闹别扭。记得一次吃晚饭时,我从外面玩耍回来,手也没洗直接往桌前一坐,嚷嚷着要吃饭。妈妈见了很不高兴:“去去去,赶紧洗洗手!”“不去,就不去!”我不满地回到,顺手拿起筷子就朝一盘红烧肉发起“进攻”。“啪!”妈妈居然狠狠的拍开我的手,真是疼极了。我回头瞪了眼妈妈,撅着嘴,将手中的筷子砸在桌上,气呼呼地跑回了房间。现在想想真是不应该,妈妈是为了我好,我却不理解,只顾自己的感受,真是不尊重妈妈啊!
“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孝顺父母是中华传统美德,作为新一代青少年要将这一美德传承下去!
点评:此篇文章是小作者读《猎狐》的所感所悟。开篇介绍书的主要内容,后文联系自己所见所闻发表见解,并能联系自身经历,使文章更加充实、丰富。
第四篇:读《鲁迅小说》有感
读《鲁迅小说》有感
读完《鲁迅小说》,至今还意犹未尽,这本书有分为《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怀旧》四个小说集,全书内容结构严谨,通俗易懂,语句精炼,极富幽默又带有讽刺意味,愤怒而又带有鼓劲的语气,激励着当时沉睡的中国人。带有指责和批评的语言,说明当时社会的黑暗,同时也表明了鲁迅先生急切地希望沉睡中的巨龙——中国,早日苏醒,重振我中华雄威!这本书中有些文章是我们大家所熟知的,如《故乡》、《药》、《祝福》、《肥皂》和《孔乙己》等等。
当我读完鲁迅先生的《鲁迅小说》这本书的时候,更增添了我对鲁迅先生深层次的了解和崇敬。透过《鲁迅小说》里所有文章内容的背后,我看到了作者的用心良苦和文章的真正内涵。一口气读完它方知:鲁迅先生的《呐喊》,旨在感召当时的中国人民能够迅速觉醒过来,为一个全新的中国而抗争。鲁迅先生的《彷徨》,虽然反映了鲁迅在20年代中期的思想苦闷,更多的注意了知识分子的痛苦和挣扎,但也表现了他不断探索真理、寻找出路的可贵精神。鲁迅先生的《故事新篇》,“是神话、传说及史实的演义”。其中,属于神话题材的有《补天》、《奔月》,属于传说题材的有《理水》、《铸剑》,属于历史题材的有《采薇》、《出关》、《非攻》、《起死》。
我最喜欢读鲁迅的《彷徨》这一小说集,贯穿着对生活在封建势力重压下的农民及知识分子“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关怀。《祝福》是《彷徨》中的名篇,里面有一个我们众所周知的人物——祥林嫂,这个悲剧的化身,历尽了尘世间所有的痛苦,带着满心的屈辱与伤害,终是离开了我们。为什么说是“终”?她的死,是偶然中的一个必然。即便她没有寻死的意愿,即便她还有生存下去的意念,她还是会被社会中那只无情的,黑暗的手所杀害。我不知道祥林嫂最终是死于何种原因,我只能揣测,她在闭上眼的最后一刻应该是没有忘记微笑罢。祥林嫂在生活中受尽苦难,历尽嘲讽,在封建礼教冷血的狞笑中步履艰难地走着。这时候,死亡对她来说,已不再是恐惧。在现实的痛楚里,死对她来说更像是一种解脱。她死了,我想,她是看到了安琪儿美丽的微笑了。当岁月的蹉跎将两鬓白霜吹进她的发,我想,她是看到了解脱的光点„„
现在这个提倡“计划生育”的时代中,我们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个个集三千宠爱于一身,父母无不是“捧在手中怕掉了,含在嘴里怕化了”的。然而,在糖罐中长大的我们,却是有许多悲凉。不可否认,每个孩子都渴望被关爱,但在被关爱的过程中,却是既享受又害怕。我们得到的越多,就害怕得越厉害。我们怕自己不够好,给不了、做不到父母所期望的。我们理解父母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情,真的理解。我们当然在努力,再努力,努力使自己看不到父母失望的表情。可,沉浮风景。
在如今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里,到处可见“沉浮风景”。有人浮起来,就必有人沉下去;有人在笑,就会有人哭泣。我们也许真的不是很惧怕失败,我们只是害怕失去。失去父母鼓励的微笑,失去爬起来的信心。关爱,期望,学业,考试,升学„„太多太多,压迫着我们。我们都承受着应试教育给我们的种种压力。它束缚着我们,就好比束缚着祥林嫂的封建礼教,让我们身不由己,让我们意识到竞争的残酷——你不去踩别人,就要被人踩。但同时,我们却也在拥护着应试制度,认为那是现在最公平的方式,每天每天地用功。达尔文是对的——“适者生
存”。我们都在尽力让自己适应,适应充满压力的生活,适应残酷的竞争,适应让自己更强壮与强大。
这里,我们的悲伤没有泪。
鲁迅先生的小说没有华丽的语言,故事也并不引入入胜,他的作品里,表现的是他那忧国忧民的民族责任感,是他对中华民族的深深热爱。他的作品尖锐有力评击地评击了不合理的封建制度,被誉为彻底反对封建制度的第一声春雷。他的言语犀利,像尖刀一样直刺敌人的心脏。
第五篇:读卡夫卡小说有感
读卡夫卡
卡夫卡一直是我很钟爱的一个作家——写出这句话时,我突然感觉自己是那么的附庸风雅。是啊,他的作品,我连一篇都没有真正读懂过,谈何钟爱。卡夫卡的作品,情节是那样的支离破碎,逻辑是那样的不合常理,思路是那样的断断续续,主题是那样的曲折晦涩。面对他的文字,我就像面对着一堵昏暗且高大的墙,知道墙后面有无尽美好的风光,而我却只能抬着头眼巴巴地看看,望洋兴叹。然而,他的文字,给我的感觉是那么有味道。在他那象征意义极强的文字里,我仿佛能感受到他那种喷薄的生命力和对文字艺术的狂热追求。所以罢,我还是打算在这里写一点关于卡夫卡的东西,既是宣泄自己的情感、表达自己的观点,也是表达对这名伟大作家的敬仰之情。
鉴于卡夫卡的长篇要表达的东西过于纷繁复杂、难以阐明,我挑三篇卡夫卡的短篇,说一说自己的读后感。
第一篇是《骑桶者》。小说讲述了一个穷得买不起煤的人(第一人称“我”)想去向煤店老板借煤,他不是拎着桶去,而是骑着桶飞着去的。结果,非但没借到煤,反而被老板娘的围裙扇到了冰山地区。小说的情节十分简单,但是他所虚构的场景是荒诞甚至带着几分滑稽的。我初读到这篇文章的时候,不知道卡夫卡写了什么。我在心里问自己:为什么“我”要用骑着木桶这样奇异的方式去借煤?为什么“我”借煤会失败?
文章原文说:“怎样前去无疑会决定此行的结果,所以我骑着煤桶去。像骑士那样,我双手抓住桶把手„„”文中的“我”,自卑,惶恐,却又极力地想让自己这样乞丐式的行为变得体面些,他把自己想象成骑士,用如骑士般的姿态前去借煤。但他只是个社会底层的小人物,无论姿态是否像骑士,他的灵魂始终是蜷缩着畏缩着的。他没有与老板娘正面交流过,他的畏惧心理使他的话与教堂的晚钟声响混合在一起,让人听不真切。而且,他飞在空中,这样的交流方式也让他的处境更加困窘。他借煤是注定失败的,并且,这个失败不能怪别人,只能归咎于他自己。
文章的最后,老板娘说 “外面什么也没有;我什么也没有看到,什么也没有听到”,还用围裙扇走了“我”。这暗示出借煤的失败其实是一次人与人交流的失败。扇到冰山区,这夸张的手法里,突显的是“我”对现实世界的畏惧和彻底弃绝。
这篇小说似乎有点黑色幽默,耐人寻味。在小说似真似幻的氛围中,我不禁想到,是否我自己和这个世界也是格格不入?是否我也在抗拒着什么?是否外在明朗阳光的我,也只是小心翼翼地蜷缩着,不能很好的融入这个世界中?
第二篇是《地洞》。它同样也是以第一人称“我”作为小说叙述主角。“我”是一行将年老的动物,“我”建造了一个地洞,打算在此度过余生。文中充斥着大段大段“我”的矛盾、焦虑、复杂的心理活动。比如,“我”只是防守型的小民,“对任何一种比较认真的进攻,我都准备退让”,从这一目的出发,减少地洞与外界的接触面无疑是必要的,然而地洞像病毒一样地蔓延扩散;一次 “我”为了确证地洞入口的安全而进行的外出考察,这是一次奇特的经历,是小说的高潮,然而这不是一次愉快的旅行,“我”陷入了“困境”„„ 地洞内的一切设施的作用全是模棱两可,难以理解的。“我”的每一项行动都处在矛盾中,“我”像钟摆一样地来回奔忙,时刻处于不安中。
《地洞》通过对小动物心理状态的描述,惟妙惟肖的写出了资本主义社会里小人物终日战战兢兢,没有依靠的恐惧心境。“生活中有种种可能性,而在一切可能性中反映出来的只是自身存在的一种无法逃脱的不可能性。”卡夫卡如是说。这样的人生观世界观,是虚妄的,是另类的,他血液中有对永恒的强烈渴望,他的脉搏里是对孤独的默默抗争。
艺术家的悲凉就在于这个现实的世界,和他们理想的世界有着太大差距。他们的癫狂他们的咆哮,是不被人理解的。他们宁可去放纵去沉沦,也不愿自己的灵魂受哪怕只是一点的玷污。他们或许是生活的弱者,但是他们生命的激情是无与伦比的。第三篇是《变形记》。一天早晨醒来,格里高尔发现自己变成了一只大甲虫,母亲看到他的模样晕了过去,父亲哭了起来。格里高尔还因为这个丢掉了饭碗。格里高尔由人变虫以后,家庭的经济越来越困难,父亲、母亲、妹妹都出去工作,但还无法解决经济困难问题。为此,格里高尔心中非常伤心、惭愧。渐渐地,一家人的脾气都暴躁起来,格里高尔的心理负担也越来越重。终于,在一个“窗外的世界透进第一道阳光”的早晨,格里高尔的头无力地垂下,鼻孔里呼出了最后一丝气息,离开了人世。
小说荒诞的情节中,赤裸裸地揭示人与人之间表面上亲亲热热,内心里却极为孤独和陌生的实质,生动而深刻地讽刺了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冷漠。
小说的结尾令我心头为之一颤,我如鲠在喉,有种想说什么又说不出来的难受。格里高尔在挣扎中死去了,生活又变回了原来的模样,甚至比原来还要美好。格里高尔就像是被忘记了就像是不曾存在。以前的生活,不过是幻觉。在一场闹剧过后,生活又回归本初。这种人与人的维系,是多么令人心寒。卡夫卡用他手中的笔,写出了这辛辣的一笔。
卡夫卡为我们描绘出的一幅幅画卷让我们感到一阵阵震惊和恐惧,因为他仿佛在为人类的明天敲起阵阵急促的警钟,他为人类的未来担忧。我始终相信,每位读者在读卡夫卡时都会有自己的感触、理解、认识、联想,并且有很大的不同。所以我在这里,只是“成一家之言”,寥寥几字,不值一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