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潘懋元教育口述史》有感

时间:2019-05-15 16:03:3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读《潘懋元教育口述史》有感》,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读《潘懋元教育口述史》有感》。

第一篇:读《潘懋元教育口述史》有感

读《潘懋元教育口述史》有感

黄敏

在百度百科词条上看到,对潘先生头衔的界定非常简约,除去履历介绍,只有“厦门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紧随其名。读完《潘懋元教育口述史》,潘先生的形象变得更加立体与饱满了,从小学老师到大学老师,从厦大教育系助教到副校长,从高等教育学科的奠基人再到教育学界公认的“一代宗师”…… 在所有光鲜的角色中,唯独“老师”是先生最钟情的称呼。

60多年前,面对中国无高等教育的窘境,他振臂发出了“大学生岂能像中学生、小学生一样教”的诘问,为中国高等教育学科的建立开疆拓土。到了耄耋之年的他,仍十年如一日地坚守在教书育人的第一线。

记得曾有人说过,你要想了解一个人,就读他的传记;你要想了解一门学科,就请读它的历史。而这本《潘懋元教育口述史》,既是潘先生个人的成长史,也是高等教育学的发展史。本书前面的三个章节叙述了潘先生的个人教育历程:早年生活、负笈求学、厦大岁月;后三个章节讲述了高等教育学的创立及其发展:开创中国高等教育学、高等教育问题研究、拳拳之心。同时,潘先生当时所处的社会历史背景也与他个人的教育史及高等教育学的发展史密不可分,历经抗战、文革、改革开放,筚路蓝缕高教研究结硕果,桃李芬芳传道授业育英才,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求学之路:勿忘初心,方得始终

潘先生1920年生于广东汕头的一个普通的小商贩之家。时龄六岁,受哥哥潘载启蒙,诵读经典。方才八岁,插班进小学,入学半年觉学习趣味。生活拮据,闲来广泛阅读,苦中作乐。小学卒业,赋闲在家,执烦生计。翌年,校长请回,重返学堂。求知若渴,多读多写,爱好文学。十而有五,初中结业,初为人师,立志为师。插班入师范,适应课程,夜校兼课,投稿踊跃。师范卒业,为小学教师。然时局动荡,投身抗战。仍心念求学,两考厦大,终如愿以偿。主修教育,辅修经济,人文社科均有涉猎,兼课教书,不忘初心。大学毕业,随友至江西教书,后重返厦门。学无止境,砥砺前行,持之以恒,本立而道生。

阅读名人自传时,总能发现一个鲜明的共性。他们在幼年时,便爱上了阅读。正如立人乡村图书馆发起人李英强所说的:“一个人学会了阅读,就挡不住他的成长。”潘先生在入学堂之前,他的哥哥潘载和便成了他的启蒙老师,开始接触到了一些经典读物,在饱含文人气质的哥哥的影响下,他也喜欢上了文学。幼时的他博览全书、勤于思考,使其不管身在何处,“好笔头”都显得他与众不同,得到他人的赏识。

读潘先生的故事,我还欣喜于这样的“机缘巧合”:在插班进小学的考核中,他因在家学过《幼学琼林》,入学之初便进入了三年级;小学肄业,因《我之志愿》的文笔给校长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减免学费得以重返学堂;插班进师范,由于在校表现良好,获得了难得的机会参与毕业考试;树德小学的校长来家中看望他的哥哥时,他得以机会登上讲台……所有看似的巧合与幸运,却都能从潘先生的身上找到答案,机会是青睐有准备的人的。然而,生活中某种机缘巧合,或者不经意间某种特殊的经历,都会影响一个人一生的决定。就在十五岁那年,他初登讲台讲课时并不如自己料想的那么成功,没有很好的掌控课堂,教学节奏也把握得不尽人意。然而正是这次失败的教学经历使得他立志教好书,当一名优秀的老师。“理想,是要有兴趣作支柱的,但兴趣所在,不一定就是理想所在;理想的形成,也不一定是从兴趣开始的。有意义的理想,往往和困难相始终。”求学路上,潘先生一直在为自己的理想奋斗着。

治学之道:板凳敢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

重返厦门,任厦大教育系助教兼附小校长,开启教育研究。而立之年,于厦大任教,屡次践己之教育理念。后入人大教育系进修,学习苏联教育模式与教学改革,付诸实践,行政、教学、研究三者统一。编《高等学校教育学讲义》,聚焦高等教育研究,深入浅出,由博返约。后借调中央教科所,实践调研教育状况。然遇文革,下放五·七干校,后分配云南,仍心系高等教育。终回厦大,开展教育大辩论。功不唐捐,花甲之年,迎来学术春天。

20世纪50年代,我国高等教育迅速发展,但教育研究领域却一直沿用普通教育理论来研究高教。这时的潘先生敏锐地意识到“不能把大学生当成小学生一样来教育”,首次提出教育的内外部关系规律,也指出了高校素质教育和中小学素质教育的区别,高等教育思想的转变,以及多学科的研究方法论。此后,他又先后主持创建了我国第一个高等教育研究机构,筹组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出版了中国第一部高等教育学专著《高等教育学》,还进行了一系列高等教育问题研究。

“板凳敢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里的“敢”字正道出了潘先生在学术上坚毅严谨、追求卓越的精神。了解到他在提倡民办教育时,当时在教育领域讨论“私有”是有踩“红线”的危险。然而,他并没有避开这个话题,为了说服反对者,他采取了迂回策略,对西方国家私立高校进行了深入研究,又认真领悟了国家政策和改革趋势。1987年,他发表文章提出,民办高等教育在中国发展是可行的。这个观点首先破解了发展民办高校的理论难题,为当时刚处于萌芽状态的民办高等教育提供了理论支持。之后的实践,也验证了他的预言。

授业之道:言传身教,止于至善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困然后能自强也。从教八十余年,于教学中践行教育理念。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言传身教,实践调研。以文会友,切磋学问,砥砺思想,激励创新。

教育的力量到底是什么?这正是潘先生皓首穷经苦苦寻觅的答案:“为师所以传道、授业、解惑,在此基础上,还有一个境界,就是发现‘人的价值’,发现学生的价值,尊重学生的选择,这样才能发挥他们的创造力。”言传身教培育栋梁之才,止于至善攀登科学高峰。

他告诫自己的学生,理论研究要避免“大、空、洋”,“大”就是题目大、口气大,认为别人的研究一无是处,只有自己的理论是“填补空白”的;“空”即空对空,研究的结论纯粹是由理论推导出来,空话连篇;“洋”就是喜欢搬洋人的话,以壮大自己的声势。这些都是学生做研究时易踩的“雷区”,而真正有原创力的理论,必须来源于实践、指导实践,并在实践中发现问题。除了每周的学术沙龙,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术氛围,潘先生还会带领学生参与各地学校的实践调研,让学生的研究更接地气。师生互敬,教学相长。

总 结

在《潘懋元教育口述史》里,我看到了潘先生成长历程中对理想与兴趣的坚守,对学问的执着;我看到了高等教育学从最初的创立到学科的壮大,映射着潘先生的治学之道;我看到了在历史变迁中,厦大从陈嘉庚1921年建校到萨本栋“舍身治校”,再到后来的王亚南校长的治学,厦大的发展映衬着潘先生的求学之路;我看到了在“学习——研究——实践”教学法中,先生的授业之道……

潘先生的求学之路还有一点引发我思考:潘先生虽幼时读书甚多,两次插班入学后为了跟上课程,自学了不少内容,但相关知识没有经过系统学习,在知识结构上尚有缺陷。正如文中所提到的“缺少系统的知识,就像影子一样伴随你的一生。”.我开始去反思自己的知识及阅读体系,高等教育学作为一门多学科相交叉的科学,在接下来的研究生生涯中我该如何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关于文中所提到的有关高等教育的研究,如高等教育大众化研究、民办高教研究、高职教育研究等等,每项研究都是伴随问题而生。发现问题后,运用基本理论进行应用研究,得出操作性建议,最后到实践环节。作为一名即将步入高等教育学研究的学生,首先应有问题意识,再不断提高自己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除了多读多写多思考,还要注重实践。不管是家教还是带班的课堂上,不管所教的对象是处于哪个年龄阶段的学生,有些虽看似简单,但要保证学生学习效果的同时,顺应学生的学习天性,不断调整自己讲授的方式,让学生能从中感受到乐趣,还是很要费一番心思的。

前路未知,不断求索,砥砺前行!

写于珞珈山下

第二篇:东南亚教育 潘懋元主编-读书笔记

东南亚教育 江苏教育出版社 1988年三月第一版潘懋元主编

P1-44 关于泰国教育方面

P1 泰国的学校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政府拨款兴办的公立学校,另一类是私人或和会团体依照“民族学校法规”创办的民立学校。泰国现有民立学校2640所,其中,普通学校2290所(曼谷京都地区871所,内地各府1419所),职业学校350所,华人创办的民立小学和中学全国有156所,另有夜校8所。

P11 泰国现有小学33212所(曼谷1地有400多所),教师32.27万人,小学生727.2万人,小学生入学率近96%,学完留念小学的占60%。

P12 泰国有中学生约178万人,占适龄人口的25%,高中生月47万人,占适龄人口16.7%。P13 泰国的职业教育开始于1912年,现有职业院校474所,业余职业学校956所,各地还办有职业教育中心12所,在职业学校学习人数从1977年的23万人增加到1980年的50万人。

P15 为了培养教师,教育部办有师范学校36所。

P16 全国共有师范生72万人左右,平均没锁师范学校有学生2000人左右。

P16 泰国共有教师46.6万人,占公务员人数的68%。

P21 目前泰国共有各类高等院校241所,其中属大学事务部管辖的国立大学11所、研究院3所,私立学校12所。1981年在校管学生总数837350人,其中两所开放大学的学生571700人,占在校生总数的65%。(资料引自维拉庞·博冯塞里《泰国发展高等教育研究》

第三篇:高等教育学 潘懋元 笔记(精选)

一、高等教育概述

(一)高等教育学的学科特点 1.高等教育两个基本特点

(1)是建立在普通教育基础上的专门教育,以培养高级专门人才为目标,亦即高等教育的起点是要具有中学毕业水平(高等教育的性质和任务上的特点)。(2).全日制高等教育中的本科是一个国家高等教育的主干部分,而一般全日制高等学校本科学生的年龄在20岁左右,生理发展已趋成熟(高等教育对像的特点)。

2.研究任务:阐明高等教育领域中主要矛盾并揭示其规律,为高等教育的发展和改革实践提供原理、原则和方法的指导。

3.学科性质:从两方面讨论,一是对知识总体的划分角度进行;二是从科学分类角度进行。是一门基础理论学科,应用学科,应用基础学科,各人观点不同。

研究任务:一方面要为高级专门人才的培养提供相应的理论和方法,为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理论指导,解决这一过程中出现的诸种问题;一方面在探讨这些理论和方法的过程中,运用已有的教育基础理论,并进一步认识和揭示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过程中的各种特殊矛盾及其规律。

4、地位与作用

作为教育科学体系中的一个分支学科,相对于教育科学总体,体现个性;对于它的分支学科而言,体现共性。

为其他分支学科提供共同的概念、原理和理论基础,包括应用理论、技术理论和一定的基础理论。5.研究方法

本身没有一种特殊的方法。在方法上,教育科学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6.研究策略

高等教育学的研究必须依靠其他科学分支的方法和原理。

教育理论建设三准则:全环节原则、具体化原则、动力性原则

(二)高等教育研究的历史与高等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 1.国外高等教育研究的兴起与发展

19世纪中期到第二次世界大战:萌芽阶段,高等教育作为一项国家事业,在许多国家发展得相当薄弱。二战前,各国没有专门的高等教育研究机构和组织。

二战后到20世纪60-70年代:高等教育研究成为独立学术研究阶段的重要阶段。出现问题:高等学校的办学效益问题、大学生的道德水准问题、高校与社会发展之间的相互协调问题、大学生就业问题、学校课程与学生需要的关系。(1)建立了国际性的和全国性的以高等教育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专门组织和机构。(2)建立了高等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系统。2.中国高等教育学的产生、发展及其特点

二、人的发展、社会发展与高等教育

(一)教育的基本功能

人 教育 社会

人的全面发展说:人的体力和智力的充分统一的发展;人的才能和志趣的多方面发展;共产主义道德的发展。

个人本位 社会本位

(二)教育的规律

教育与社会发展关系的规律(外部关系),教育和人的发展关系的规律(内部规律)。教育受经济、政治和文化等制约,并对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起作用。

内部规律最基本关系:教育与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以及个性特征的关系;人的全面发展教育各个组成部分的关系;教育者、教育对象、教育影响诸要素的关系。

内外关系:教育外部规律制约着教育内部规律,教育的外部规律只能通过内部规律来实现。

洪宝书四规律:教育形态与社会生产方式相适应;教育进展与个体身心发展状态相适应规律;认知系统与动力系统协调发展规律;信息存储总量决定个体发展程度规律。

教育规律:具有多样性;有弹性;属于社会规律范畴。

(三)高等学校的社会职能

三种职能: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服务社会

三、高等教育思想

(一)高等教育思想的涵义与范畴

高等教育思想也称高等教育观念,是对高等教育现象和活动所持的看法,或者说都是对高等教育现象和活动的理性认识。

高等教育思想宏观层面:本质观、价值观、功能观、目的观、发展观、人才观、管理观、微观层面:学校观、办学观、人才观、知识观、认识观、课程观、教学观与学习观、老师观与学生观、质量观

美国进步主义教育哲学:真理是相对的,个人的经验比大多数人的经验更重要;教育 是为生活做准备,而是使个人的潜能得到不断改造或改组,从而适应社会;教育没有特别的目的,其过程本身就是目的,教育即生长、即生活;教学应当注重以经验和活动来组织,学生是教学过程的中心,从做中学、从经验中学是基本的途径。

要素主义教育哲学:经过历史检验的多数人的经验比个人经验有意义,在人类遗产中存在着一种知识的基本核心,即共同的、不变的文化,这些才是人人所必须学习的,学校的任务是要把这些文化的共同要素传授给年轻一代;在教学过程中,老师是主宰,教学科目是组织教学达到目的的轴心。

(二)中外高等教育思想体系

永恒主义者赫钦斯的高等教育思想:提出培养完人教育思想;提倡通才教育;主张学习永恒学科,编制名著课程;主张大学独立,多方面的实施职能。倡导终身教育观。

要素主义科南特:重视普通教育与高等教育的结合;推行自由选修制,追求教育形式的多样化;主张协调、平衡大学的职能,大力发展两年制学院。建立专门奖学金制度,强调教学与科研相结合,保证学生自由。

逻辑实证主义罗素的高等教育思想:主张只有才能和智力素质较好的人才能入大学;主张大学教育应兼顾学术与功利;强调教学与科研并重。

蔡元培:主张教育应以德育为中心;主张教育独立;思想自由、兼容并包;主张发展人的个性。

(三)高等教育思想中的基本理论问题

社会导向和学术导向的矛盾:社会导向指高等学校的主旨在于为社会经济、政治需要服务,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学术导向强调高等学校应以增进人类科学文化知识,进行高深的学术研究为首务。学和术的关系:学-学问、科学,是认识世界的范畴;术-技术、手段、方法,属于改造世界的范畴。基础和应用的关系:社会导向和学术导向在课程和教学领域的表现。

个人需要和社会需要的矛盾:前者强调个人的价值观,高等教育的目的在于促进每个学生在个性和理性方面的发展,即培养和谐发展的个人;后者强调以社会为中心,高等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为社会和国家服务的人才。

通才:具有多方面的知识、能力,善于独立思考,各方面都得到发展的人才。

一致性和多样性的矛盾:

四、高等教育宏观结构与运行机制

高等教育结构:是指高等教育系统内各组成要素之间的比例关系和联系方式。宏观结构体系和微观结构体系;纵向结构体系和横向结构体系;静态结构体系和动态结构体系。

(一)从学制研究到教育结构研究

学制:学校教育制度,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人学条件、学习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与联系。高等教育学制指高等教育范围内的上述制度。

体制:以领导管理制度为核心的制度体系,规定了某个系统各个有关部门及方面的管理权限和工作范围,以便于各司其职,提高工作效率。高等教育体制是根据国体形式和社会发展需求的一种以高等教育的领导管理制度为核心的制度体系,是由国家权力机关和领导机构、相对稳定的高等教育体系结构模式。其功能是划分高等教育管理权限,规范人们高等教育活动范围、方式和行为,维护和促进高等教育事业的良性循环。

结构:构成或构造的意思。系统内部各组成要素;要素间的联系方式和相互作用形式;诸要素的比例关系及其发展变化的条件和规律。高等教育结构是高等教育的构成,其结构比较复杂多样,受高等教育内外众多因素的影响。

壬戌学制:设大学校和大学院两级制,大学院的修业年限不定;大学校可设立数科或单科;大学校的修业年限为四到六年,其中医科、法科至少五年,师范四年;大学校采用选科制度,必修课和选修课学校自定;可设三年制专门学校;大学校和专门学校设立专修科。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现行高等教育学制包括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实施机构有普通高等学校、成人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技术学校,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也包括在内。结构包括本科(专科)和研究生两个层次。大学生的修业年限为四年或五年。

高等教育的宏观结构:与经济、社会发展等外部因素关系密切、事关高等教育总体的构成状态和方式。包括层次结构、科类结构、形式结构、分布结构和管理体制结构。

层次结构:水平结构,指不同程度和要求的高等教育的构成状态,包括本专科教育,研究生教育两个层次。

科类结构:指高等教育发展中不同学科领域的构成状态,反映社会分工的横断面。

高等教育形式结构:全日制、半全日制和业余高等教育等办学形式之间的比例及其联系方式;不同类型的高校及其联系方式;国家办的、地方办的、民办的、私立的高校之初之间的比例及其联系方式。

分布结构:高等教育结构在地区分布上的构成状态,高校在各地的数量分布状态,不同形式和不同等级高校的分布,不同科类专业的分布,构成高等教育整体的布局。

高等教育结构受内外因素影响:经济结构、国情、应考虑高等教育与整个教育结构的关系。

(二)国外当外高等教育宏观结构

(三)中国高等教育结构的历史、现状和调整

第一阶段:建少数高校,改造旧社会国立、私立大学;1949-1951 第二阶段:1952-1957 全面学习苏联,大规模院系调整。

第三阶段:1958-1965 兴办了许多高等学校,改善了学校的布局结构和专业结构;定地试办面向地区性的电视大学;调整高校的培养规格和学习年限。第四阶段:1966-1976

第五阶段:1977-日趋合理和完善,多形式、多科类、较灵活的格局。

(四)建立合理的高等教育运行机制

高等教育科类结构总量:某些科类有过热现象,人才过剩;科类专业设置的短期行为严重;应用科类专业重复建设;对方对专科程度的科类专业缺乏宏观调控,不利于高等科类结构的优化。

高等教育运行机制:高等教育敏捷运作原理或机理,是以高等教育体制为载体的。而体制又是国家权力机构和领导机构制定的。

高等教育运行机制主要包括:高等教育导向机制、高等教育调节机制、高等教育动力机制和高等教育约束机制。相应的是国家干预机制、市场作用机制、社会参与机制和学校自治机制。

改革:高等教育领导体制、高等教育投资体制、教育教学体制、高等教育招生就业体制、高等教育内部管理体制。

五、高等学校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上)

(一)高等学校课程与教学基本原理概述

课程:跑马道,广义上的说可以包括一个青少年所经历的全部学习、生活甚至工作过程,凡是起教育作用的都归此类;狭义的概念,指学校中某一门学科甚至某一类型的课。

学科:指人类知识的分支;指学校中的教学科目。

专业:一行职业或一种专长,是培养高级人才的目标。

(二)高等学校课程与教学领域的变化与改革

高校课程改革原因:外部原因(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的要求、知识的激增、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个人的需要),内部原因(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研究成果)

各国高等教育改革的趋势:课程内容的综合化、课程设置和实施的多样化、课程性质的职业化、课程方向的人文化。

各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总量:怎样才能在课程设置、内容选择及组织上体现将社会的下拉的应用性要求与人的人格和谐或全面发展结合起来,目前没有特别理想的办法;如何正确理解和评价教育中的精神文明建设措施和结果,目前有困难。

(三)课程编制理论与技术

经验演进模式和科学设计模式。

课程编制包括确立目标和表述目标、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并形式体系、实施课程、对课程进行评价。

目标的确立与表述:目标的确立(先说知识、再说个人后说社会)、目标的表格(培养方向、使用规格、规范与要求)

识得内容的选择与组织:选择原则(适时原则、完整原则、经济原则、实践原则、量力原则、满足原则)

学年制:课程是统一的,且都是必修的,并且按照学年加以编排;学生没有选择的余地,其升留级、毕业均按学年为单位;

六、高等学校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下)

(一)教学过程和教学原则

教学过程:完成教学任务的实施过程,实现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

教学过程三任务:传授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发展学生的智力和能力;形成学生一定的世界观和思想品德。

教学过程四要素: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

教学过程的本质和规律:教学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不仅是一个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认识过程,也是一个使学生身心得到发展的过程。

教学过程四规律:教学相长规律;教学简约性规律;教学的发展性规律;教学的教育性规律。

高等学校教学过程特点:认知已知和探索示知的统一;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统一;专业性和综合性的统一;个体认识社会化与社会认识个体化的统一;

教学原则是教学工作必须遵守的基本要求,是联系教学规律与教学工作的中介,是促使教学工作按教学规律进行的有力保证。高校教学原则: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结合原则;知识积累与智能发展相结合原则;在教师主导下,发挥学生自觉性、独立性与创造性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专业性与综合性原则;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原则;知识的系统性与认识的循序渐进相结合原则;少而精原则;量力性原则;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相结合原则。

(二)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广义指达到教学目的和完善教学任务所采用的途径和方法的总称,其中包括教材内容编写方式、教学组织形式等;狭义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如何对学生施加影响、怎样把科学文化知识传授给学生并培养学生能力、发展智力,形成一定道德品质和素养的具体手段。

高校教学方法:课堂教学方法(讲授、讨论、实验等),现场教学方法(参观、调查、实践和实习等),自觉与自觉指导方法(阅读、复习、练习、课外作业和辅导等),科研训练方法,学业检查与评定方法(平时检查、学年论文与课程设计、毕业论丛与毕业设计)。

教学方法的影响因素:外部因素(社会生产力及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经济政治制度、文化传统),内部因素(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教学内容、教学事项、教师个性与素质、学生个别差异)。

高校常用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方法、实习、调查法。

高校教学新方法:发现法、问题教学法、案例教学法

高校教学方法改革趋势:由教给知识到教会学习;教学方法的指导思想上推行启发式,废止注入式;由讲授为主到指导学生独立学习与研究为主;

(三)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是是在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发展中形成的用以组织和实施具体教学过程的相对系统、稳定的一组策略或方法。

影响较大的教学模式:概念获得教学模式、先行组织概念教学模式、探究性教学模式。

(四)大学生学业成绩考核

学业成绩考核作用:教学作用;反馈、激励作用;鉴定作用;

学业成绩考核的方式方法:考查(考核;技术性课程,无指标或只有及格指标的,进行考查;辅助性或比较高深的选修课程,考查);考试;答辩;

高校学生学业成绩的评定处理:评分与评语;评分标准;分数的收集和分析;分数评定后的处理。

七、高等学校的德育

(一)高等学校德育的任务与内容

当前高校德育基本任务:加强马克思主久基本理论教育;深入持久地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教育,使大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培养大学生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矫正不良行为和不良生活方式,并使其具备健康的心理;提高大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使他们能够自觉地抵制不良思潮和风气的侵蚀。人才的基本素质:政治素质、理论素质、思想素质、品德素质、心理素质。

德育基本内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育;国内外形势、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教育;人生观教育;社会公德教育和集体主义、职业道德教育。

(二)高等学校德育的过程

德育过程的特点:多端性、实践性、社会性、反复性、互动性。

(三)高等学校德育的原则

德育原则: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情理相容原则;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原则;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教育与管理相结合的原则;整体性和一致性的原则;

(四)高等学校德育的途径与方法

途径:开设政治思想理论课程;教学过程中的教书育人;开展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党团组织和班集体活动;建设校园文化;开展心理咨询;

方法:了解和理解学生(观察体验、个别谈话、问卷调查、对话、家庭联系);培养骨干和积极分子;下面教育和比较鉴别;激励与约束;

八、高等学校改革过程理论

两问题:改什么的问题和怎样改的问题。

战略:整个高等教育改革过程中所碰到的一些基本理论所持的看法和观点;

策略:改革的具体步骤中的那些理论问题。

(一)高等学校改革过程的战略

改革的进度和速度问题;改革的形式;各类型改革的关系;

改革类型:管理体制改革,专业与课程改革,教学方式方法改革。

改革的形式:自上而下的改革与自下而上的改革(高教管理体制、改革的起因、改革内容、高教体系的就学制度和就业制度、教学内容与社会直接需要之间关系的密切程度),全国性改革与以学校为单位的改革。

(二)高等教育改革过程的策略

高教改革小组组织:学科与教材;社会需要;学生情况;教育理论和课程编制理论;

改革三阶段:形成动机阶段(改革的压力或心理冲突、心理安全感);改革阶段;巩固改革阶段。

九、20世纪50年代以来高等教育研究的成果

(一)20世纪50年代以来世界高等教育研究的发展 60年代: 法国出现学生运动,矛头指向高等教育管理制度。重点改进高校内部管理,旨在使高等教育民主化,并在法国教育史上第一次系统 地说明了大学是公共教育机构,其任务是传播知识,开展科学研究、培养人才、组织并发展国际合作;第一次明确提出高教“自治、参与和多样性”三原则。美国:重点是如何进行课程改革以利于尖端人才的培养。英国:特别强调教育机会均等。70年代: 80年代:198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会议,重点研究:教与学,包括教学广漠、学习技能、课程以及教学技术;政策、组织与规划,尤其是大学与政府间的关系;终身教育和非传统教育;高等学校的内部控制与管理;高等教育与就业;大学对资源减少和变化着的各种条件的适应;改善高等教育统计工作,提高国际可比性;国际学术交流,尤其是留学和国外培训;妇女高等教育及其地位;高等教育研究本身的问题;研究与教学的关系,研究与实践的关系,以及研究者的责任。

美国:继续加强大学的科学研究,特别是增加对基础研究的投入,进一步加强大学、联邦政府实验室和企业的合作。

法国:改革重点是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调整高等学校的办学方向,重申“自治,参与和多样性”三原则,进一步提出高等实现“现代化、职业化和民主化”主张: 日本:转变高等教育观念问题;高教结构多样化问题;高教的流动化问题;如何加强高等和社会各界的联系;高等制度的灵活化;高教的信息化;高教的国际化。

马丁.特罗发展阶段论:美国社会学家,以研究高等教育闻名于世。最大的贡献是把高等教育制度发展过程划分为“英才”“大众”和“普及”三个阶段。(1)高等教育发展的“结构-历史理论”,包括第一,高等教育中各种各样的问题不是互相分离的,而是互相联系在一起的。第二,各种各样的问题之间的相互联系就在于高等教育从“英才”教育到“大众”教育,再到“普及”教育阶段的历史发展趋势。第三,这一历史大趋势是现代工业社会的共同现象,从国际比较中得出这一观点可以向我们提供分析的大框架。第四,我们要观察的核心问题就是从一个阶段到另一个阶段的转移,转移时期充满着各种矛盾和紧张状态。第五,从一个阶段到另一个阶段的转移决不是完全彻底的转移,不同阶段的教育往往同时存在。第六,高等教育制度所直接遇到的问题,不是财政上、学术上的问题,而是大学自治与社会责任之间、学习的应对社会做出的贡献之间怎样保持微妙而细致的平衡问题,即“政治上的问题”。(2)高等教育的发展阶段——量的发展和质的变化。(3)“马丁.特罗模型”的有效性和限制。三阶段理论并不一定反映其他国家的现实。该模型的用处:

一、“历史走向的”利用法,即要预测高等教育的全国体制的发展方向。

二、“功能志向型”的方法。常用以解释高等教育制度的组成因素同高教机构的关系问题。(4)高等教育的结构变化。高等教育发展三种表现形式:第一为成长率;第二为教育制度及教育机构规模的扩大;第三为在校学生占同龄人口中比率的增长。英才阶段(15%以内),大众阶段(15-50%),普及阶段(50%以上)。

本.戴维的“学术中心论”:以色列著名社会学家,从科学社会的角度论述世界学术中心的转移与高等教育的关系,在世界高等教育界产生了巨大影响。代表作:《科学社会》(1971),《学术中心》(1977),《科学教育》等。(1)19世纪的学术中心——法国和德国衰退的主要原因: 法国的情况:一是采取了高等教育与学术分离的政策;二是高等学术研究所从大学独立出来,作为国家机构来设置;三是高等教育及研究的体制被纳入了中央集权的制度之中,使得教育和研究制度僵硬化。

德国:一缺乏高等教育水平的高等教育普通教育制度;二是作为讨论负责人的教授权力过大。

(2)20世纪的学术中心——美国大学的特点:一是保持了高水平的人文教育传统;二是德国大学的研究组织单位是讨论制,以一个拥有绝对权力的教授为中心来开展研究与教育活动的制度。而美国采用系科制。系科制由多个教授协作共同承担广阔领域的研究与教育的机构。

阿什比的“遗传环境论”:(1)大学是遗传环境的产物。大学是继承了西方文化的机构,保存、传播和丰富了人类的文化,它又像动物园和植物一样在环境影响下向前进化,所以任何类型的大学都是遗传与环境的产物;(2)关于大学与政府关系问题。社会力量、政府力量和高校力量的合力促使教育的发展。(3)关于科技革命与大学教育的变革问题。(4)关于高等教育发展的双重机制问题。大学同时提供职业和非职业性课程,使教育目标多样化;

克位克.克尔的“高等教育论”:美国当代著名的高等教育专家。(1)关于大学的目的和大学的用处。提出“多元化巨型大学观”,本科生社群、研究生社群、人文主义者社群与自然科学社群、专业学院社群、一切非学术人员社群、管理者社群。大学是知识产业,是一个社会的核心,这核心面临三大领域的调整:发展、转移学术重点和介入社会服务。(2)关于美国的研究型大学的问题。研究型大学是在多元化巨型大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称之为“联邦拨款型大学”。大学与政府是相互依赖的关系。

90年代人们关注这样三个问题:关于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关于高等教育的信息化;关于高等教育的质量和创新人才的培养问题。

关于学科建设几个主要理论问题:高等教育与社会的关系;高等学校与政府的关系;大学的职业化与大学理想的冲突。数量与质量的关系。

高等教育的研究方法发展趋势:走向多样化和综合化。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静态研究和动态研究、事实描述和逻辑论证、理论探讨和“行动研究”等研究方法和策略从过去各执一端的状况中走了出来,达到了某种融合。

(二)20世纪80年代高等教育在中国的发展

国外的高等教育研究主要属于“问题指向”的,由高等教育中的问题引起,以解决问题为目的,逐步向理论化迈进。中国一开始便是“学科指向”,从建立学科开始,主要以理论概括为主攻方向,逐渐进展到实际问题解决。1984年我国第一本《高等教育学》出版。高等教育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商品经济对高等教育的影响问题;高等教育引进竞争机制问题;如何认识和看待高等学校开展有偿服务问题。

德育的功能:政治功能、经济和文化功能;

德育的模式:传统的简单、粗糙、灌输式模式露其弊端,心理咨询逐渐被重视。

高校教学过程三特点:一是具有明确的专业目的性;二是对大学生的创造性和独立性有更高的要求;三是科学研究引入教学过程。

高校教学新方法:发现法、快速联想法、案例教学法、问题解决法、自学辅导法、研究式教学法。

高等教育与科技革命:知识人才和智能人才的关系问题;通才教育和专才教育的关系;关于高校社会职能的扩展问题。

(三)20世纪90年代中国高等教育学的新发展

高校课程与教学理论:1.初步形成了适合我国国情的高等学校课程与教学理论研究的基本框架和范畴;2.提出并归纳了这一领域的重要理论问题;3.提出高校课程与教学的基本规律;4.系统地阐明了高等学校课程编制的基本原理和方法;5.初步确立了高等学校课程与教学评价的基本范畴;6.完善了高等学校课程与教学管理理论与方法;7.明确了我国高等学校课程与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

高等教育与市场经济:有人强调按经济规律办事,将高等教育纳入市场;有人把教育视为一种不同于其他活动的特定的社会活动,认为教育的发展要依据其内在的规律,不能按市场规律办事;也有人认为教育要遵循市场规律,同时遵循教育规律,主动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

全面素质教育:1.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结合;2.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及个性的发展,是素质教育不可侵害的组成部分。3.实施素质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4.要转变教育思想,素质教育本身就是一种思想。(目前对素质教育的理解未形成统一)

民办教育问题:1.地位与定位;民办高等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正确引导、加强管理;2.民办高等教育产业化。3.国家在民办(私立)高校发展中的作用。规范、法制建设、财政支持、宏观调控。4.民办高等教育的管理。

高等教育大众化:1.大众化的内容;2.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可行性。中国尽早会进入大众化阶段,当前推行大众化是否可行存在不同认识。3.大众化与可持续性发展的关系。4.高等教育大众化与多样化。5.关于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实现途径。节支和增收。

知识经济与高等教育:1.知识经济时代高等教育的地位;2.知识经济时代高等学校社会职能的扩展;3.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孔明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对人的全面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

十、高等教育学目前面临的重大课题及其意义

(一)高等教育如何落实科教兴国战略问题

对高等教育落实科教兴国战略的宏观研究:1.作为国家基础产业的高等教育如何解决投入不足的问题;2.作为人才培养基地的高等教育如何促进“内源发展”问题;3.作为知识创新体系一部分的高等教育如何争创世界一流水平问题;4.作为高新技术产业“摇篮”的高等学校如何实现产业研结合问题;5.作为整体系统的高等教育如何进行体制创新问题。

对高等教育落实科教兴国战略的微观研究:1.围绕如何培养创新人才的研究;2.围绕如何开展高等学校科研工作的研究;3.围绕高等学校如何开展社会服务工作的研究。

(二)转变高等教育思想问题

(三)中国高等教育发展规模与速度问题

规模:指在高等学校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即高等教育的入学率;高等教育发展速度一般指高等教育在校生的增长率和高等教育入学率、毕业率的增长率。

主张大幅度扩大规模:我国经济今后15年或更长时间内将保持持续、快速、协调发展的趋势,伴随知识经济的到来,高等教育的作用将变得日益重要,目前的规模远不能适应新时代的要求;发展高教可以推迟就业时间,从而可能大大缓解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内的就业压力;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接受高等教育的有效需求日益提高,为高等教育规模的快步扩大创造了条件。

稳定规模者认为:我国当前的经济水平无力支持高等教育的大规模发展,突出表现在高等教育的经费的紧张,现有高等教育办学条件亟待改善,大学生就业出现困难;我国高等教育的年毕业人数已居世界前列,没有必要再扩大规模;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级人才的需求主要表现在人才质量上,所以高等教育的主要任务应当是提高质量;各国的国情不同,从高等教育的国际比较中得出的加快发展速度和加加大发展规模的结论并不能作为决策的充分依据。

折中者认为:主张适度扩大规模,认为大幅度扩大规模和稳定规模的主张都有所偏颇,正确的选择应当是适度地扩大规模和有限地发展。

(四)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化问题

高等教育体制是国家组织和管理高等教育的方式、方法和制度的总称,具体包括高等教育办学体制、高等教育投资体制、高等教育招生就业体制以及高校内部管理体制等。

高教体制改革的原因:1.高等教育体制受经济、政治体制制约,经济、政治体制改革的步伐必然影响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步伐。2.从理论上看,高等教育改革主要到投入问题、教育思想转变问题、体制改革问题、教学改革问题等方面。3.从十几年的体制改革实践来看,不可否认,我们的确取得重要的进展,在很多方面,成绩孔明有目共睹的。4.研究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化问题,是实践提出的课题,也是高等教育学科建设必须面对的问题。

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指各级政府对各种形式的高等教育的管理和监督方式,其本质是政府的宏观调控、管理和监督。

(五)面对新科技革命和知识经济时代挑战,如何提高人才全面素质问题

素质全面发展人才:创造性、人文素质或文化素质、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思想品德素质、身体心理素质。

(六)推进课程与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问题

1.课程与教学是教育事业的心脏,是整个教育科学研究的核心领域,也是高等教育的核心领域。2.社会发展速度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快,对人才的要求在不断变化。3.人才竞争已成为各国综合国力较量的最重要的砝码。4.二战后,各国在高等教育的数量和规模上都大经历了一个大发展时期。5.20多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一直主要是围绕教育体制进行的。6.改革应以高等学校课程论来进行。

(七)国家创新体系与高等教育关系问题

研究新内容:1.建立国家创新体系与高等教育基本理论中原有的许多内容都会发生相应的变化;2.确立新人才的标准,构建创新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探讨创新人才的培养条件和方式、方法、建立健全创新人才选拔、使用、管理的机制。3.如何改变当前教育体制中不合理的东西,建立一个有利于创新人才培养的高等教育体制,是这项课题要解决的一个关键问题;4.知识创新是国家创新体系对高等学校提出的具体要求。5.如何将现有知识创造性地运用于生产,使科技成果尽快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6.研究总结各国的成功经验,为政府部门和高等学校自身的有关决策提供理论依据。

(八)高等教育理论如何更好地与高等教育实践结合的问题

1.研究队伍的素质问题。体现是知识面较窄,懂文不懂理、懂理不懂文的情况相当普遍;科学方法和科学思维的训练存在欠缺,相当比例的研究者没有涉猎过有关科学方法和科学思维方面的著作,甚至连逻辑学也没有接触过;有相当比例的研究人员既没有从事过高等学校的教学工作,也没有从事过教育管理工作,对实践缺乏直接的感性认识;

2.研究者的学风问题。研究队伍中不乏治学严谨、学风端正者,也大量存在轻率浮躁、追名逐利者。

3.学科自身不成熟的问题。高等教育学是教育学的二级学校,教育学在整个简体系中已属最不成熟的学科之一,何况高等教育学才创建不长时间,理论本身的探讨还处在初始阶段,理论如何与实际结合的问题自然也就不可能一时可以解决。

建议:加强问题性研究;加强理论研究;架设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桥梁;加强应用性研究。

十一、21世纪高等教育学发展趋势预测

思路:一是从高等教育学的学科建设的几个主要方面入手,对高等教育在新世纪里可能发生的变化进行分析,进而推断高等教育学在这几个方面的发展趋势。二是从分析下个世纪高等教育的外部变化可能引起高等教育的变化入手,推论高等教育学可能出现的发展趋势。

(一)高等教育学的学科建设中几个主要方面的发展趋势预测

研究对象:1.在形式上以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为主要对象;2.在层次上以本科教育为主要对象。

可能出现三种性质的高等教育学:一是基础理论性质的;一是应用基础理论性质的,一是基本上属于应用学科性质的。

高等教育学可能向五个方向产生出分支学科:一是从层次上,产生出研究生教育学;二是从内容上,产生出高等学校德育学、高等学校体育学、高等学校美育学等;三是从高等学校各科类中,产生出高等艺术教育学、高等工程教育,高等农业教育学等;四是从服务对象上产生出宏观高等教育学、微观高等教育学等;五是从与其他学科的交叉上产生出高等教育技术学、高等教育经济学等。

照搬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危险性:1.会有僵化的危险;2.有两个领域之间缺乏基本的吻合性和适应性。3.在把一个领域的方法移植到别的领域中去的时候,往往分过分地注意所借用的方法和研究思路,而忽视本领域中的关键问题。

21世纪高等教育学发展趋势之具体内容:1.高等学校课程与教学研究领域;2.高等教育评价;3.高等教育技术;4.高等教育社会学;5.高等教育思想(或高等教育哲学)。

(二)高等教育的外部变化与高等教育学的发展趋势预测

信息高速公路的影响:1.高等学校将失去对高等教育的垄断,那些利用信息技术面向社会进行高等教育的机构或方式将日益取得发展并与学校教育展开竞争,迫使高等学校重新考虑其传统的结构和任务;2.高等教育的教学方式将发生重要变化。信息资源的共享,“网络教师”的出现,学生信息来源的变化,都会改变教师和学生各自的角色,从而也要求改变原有的传统的教学方式;3.信息的全球化使高等学校在教育内容的价值选择上将承担起更大的责任,同时,教育的重点也将发生转移: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能力培养转变到信息检索与甄别、组织与利用、吸收与创新等基本素质的养成。

信息技术与教育的问题:1.无论(信息技术的)硬件功能变得多么多样,教育还是要靠高质量的软件和课件。而这两样东西,无论就其数量还是就其多样性而言,都难满足需求。2.教育中的新信息技术必将导致过分地依赖“间接学习”;3.把信息技术大规模地引入教育机构,必将导致教师作用的改变,然而教师们不能、也不愿意作此必要的改变;4.信息技术将会助长教育上的“英才主义”,扩大学校中能力强者与能力弱者之间的差别;5.由于正规教育体系之外的公众越来越多地使用信息技术......我们的正规教育最终将从根本上被削弱。

第四篇:潘懋元 什么是应用型本科

潘懋元 什么是应用型本科?

整理摘录如下主要要点:

应用型本科有这些共同的特点:

第一,以培养应用型的人才为主。“为主”

不是所有学科专业都只能培养应用型人才。应用型的高校可以培养非应用型人才,但是主要的、大量的任务应该是培养应用型人才。

第二,以培养本科生为主。某些学科专业可以培养研究生,许多院校已经有研究生了,但当前不应以培养研究生为主。

第三,应用型本科应该以教学为主。我所指的以教学为主也不等于不能开展科学研究。应用型的高等学校以教学为主,同时也要开展研究,不过它开展的研究是应用性的、开发性的研究。

第四,应用型大学应该以面向地方为主。某些专业也可面向地区,甚至面向全国,但它主要是面向地方,为地方服务。

我认为,首先我们要转变观念,不是转变我们写在纸上的观念,而是要实实在在的转变师生尤其是办学者、主管部门的观

念。那么转变观念之后就行了吗? 还不行,许多具体问题如果不解决的话,应用型高校要培养应用型人才就不能落实。

第一,课程建设。现在全国有三种类型的高等学校,它们对待理论的态度是不同的。研究型大学对学生的学科理论要求应该是培养的人才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因为他将来要从事研究工作。高职院校对于理论的要求是“够用”,以理论“够用” 作为标准。应用型本科教育既不能按照研究型大学来要求学生的理论又深又厚,也不能按照职业教育只要“够用”就可以,应该要求什么呢? 应该要求理论“坚实”,就是理论的科学性很准确、实在,但是不要求过深。具体来说,一个正确的理论摆出来,把它说清楚,让学生能够掌握这个理论,就可以了。至于这个理论的来龙去脉、构成学派等等,就适可而止。应该着重于这个理论如何转化为实践,如何应用到实践中去。

第二,教材建设。我觉得编写的一个原则是体现“理论坚实”。

第三,要落实到教学工作,也就是要在产学研这方面大力落实。开始我还以为,产学研只是在我们中国大陆被积极提倡,最近我了解到台湾对产学研的提倡比我们更积极,落实得也比我们好。现在台湾许多高校,已经把原来的那套管理制度打破,设置了研究规划处,专门与企业合作,搞实训,使教学更好的贴近实际。但在大陆,有的高职升本以后,我们去参观时,他们洋洋得意地对我们说: “我们把实训基地取消了,现在改为实验室了。” 我说:

“你们升本后,当然应当加强实验室建设,但把实训丢掉了,恐怕不行,还应该重视实训。”

最后还有一个环节,也可能是最重要的环节,就是师资队伍建设。要改变只以学历高低、学位高低来作为评聘教师的要求。既要有高学历、高学位的教师,也要有“双师型”、有实际经验的教师进入应用型大学来。正如德国的这类教师必须是在实际部门干过多少年以后才能被聘任的。因此,高职的某些要求譬如“双师型”、重视实训、建立实训基地等许多经验,我觉得即使专升本之后还不能丢掉,还是可以借鉴的。

您可能也喜欢:

潘懋元:我看应用型本科院校定位问题 2012.01.19潘懋元:我看应用型本科院校定位问题

【转】应用型本科与普通本科、高职高专的区别与联系

2012.02.17 【转】应用型本科与普通本科、高职高专的区别与联系【转】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内涵 2012.02.17

潘懋元:我看应用型本科院校定位问题

整理摘录如下主要要点:

从示意图中可以看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第三级教育的分类(中学后教育),相当于高等教育,主要部分是5。幼儿是0,小学是1,初中是2,高中是3,4相当于升学或就业预备班,主要是5,包括大专、本科、硕士。5分为A、B。

5A是理论型,5B是实用性、技能型,适用于具体职业。5A相当于我们的大学本科教育,如同高等学校;5B相当于我们高职高专教育。

5A中还有一类,但是它没有明确的规定,但是专业可以分为两类,一种按学科分类,为研究做准备,一种是按行业分类,从事科技工作。5A-1培养的是从事理论研究的,5A-2培养的是民法律师、教师、工程师等等。5B培养的是技术人才。

参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分类,结合中国高等教育机构实际,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可分为三种基本类型:

第一种类型:是综合性研究型大学,主要以基础学科和应用学科(专业)的基本理论为主,研究高深学问,培养拔尖创新人才。这一类型是从本科(学土学位)→硕士(硕士学位)→博士(博士学位)。

第二种类型:是多科性或单科性专业型大学或学院。它可以是多科性的,也可以是单科性的。它主要以各行各业的专门知识为主,培养应用性高级专门人才,将高新科技转化为生产力(包括管理能力、服务能力)。这一类型从本科(学士学位或专业证书)→硕士(专业硕士学位或高级专业证书)→博士(专业博士学位或高级专业证书),也可进入研究型博士。现在实行双证制度,即学位证书和专业证书。有的国家单位专业证书比学位证书更加重要。因为人家就业承认的是单位专业证书。

第三种类型:是多科性或单科性职业技术型院校(高职高专),以各行各业实用性职业技术为主,培养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专门人才。它从专科(毕业证书或岗位证书)→职业性本科(学士学位或岗位证书)→硕士(专业硕土学位或高级专业证书)。

联合国教科文分类中的5B相当于我国的高职,它可以是两三年,也可以是三四年,甚至六年。

世界各地职业性的时效仍然存在,比如我国台湾地区。一种是普通高等学校(如教学本科);还有一种是职业学校,它的起点是高中毕业,从高等教育来讲它是技职专科,我们称之为职业技术教育。技职专科上一级、是技职学院,技职上去可以到硕士,叫做科技大学。现在这个制度大陆没有。

我国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三种类型中,第一类型以传统大学模式为主,不过需要进行现代化改造。

第三类型的定位,理论上已较为明确,重点说得也很清楚。比如教师要是双师型,要着重发展实训基地等等。但是实践上尚需解决办学者的认识,使之能更好地面向市场经济。这一类型学校培养人才的标准不是高深适度,而是“适销对路”。

第二类型高等学校的定位问题情况复杂,门类繁多,历史或长或短,水平高低不一:既有数十年老校,又有新建本科院校;既有全国性、行业性高校,更多的是地方院校;少数保留单科性,多数改为多科性。这类学校长期受第一类型的影响,重理论轻应用;新建校也受到一定的影响,很多学校刚建立不久,就想往学术型方向发展,轻视应用,定位不合理。

新建本科院校,不论从全国布局还是从高校自身来说,大多数应该定位于:立足地市,为地方服务。

如广西大学曾获得全国性教学成果—等奖,后来又获得一个二等奖,都是为广西区域创新创业服务的结果。这些学校还要定位于职业本科(5B)或应用型本科(5A-2),有所侧重的多科性或单科性。同时应该是教学型或教学为主的教学研究型。

我认为每所高校在制定发展战略时,必须实事求是地研究:客观环境,比如经济、文化、高教、生源等因素;社会需要什么?比如类型、层次、专业等;还有自己的特色和优势是什么?尤其是自己的特点和优势——文化积淀与社会声誉,特别是师资力量与特长是什么?

高校要在各自层次和类型中争创一流,切忌随大流与急功近利。每—类型都应有重点高校,都可以成为国内(省内)知名、国际(国内)有影响的名校。

每所学校能否办成功,在于找准自己的优势、办出自己的特色、确定自己的发展方向。我认为校本特色的发展,问题在于:能否找准自己的优势,办出自己的特色,确定自己的发展方向,制订具有校本特色的发展战略。

新建本科院校,是普通本科高等教育发展与改革中一支正在成长的生力军。新建本科院校,不论公办或民办,都是由水平较高、条件较好、规模较大、业绩较佳的专科层次院校提升的,拥有相对优质的教育资源和文化积淀,可以增强本科教育力量。一所高校的定位,是从学校的总体来说,并不排除个别学科专业面向全省、全国;学校的总体是大众高等教育,但不排除个别学科领域在全国领先,甚至在国际上有一定影响。对个别学科专业、个别学科领域,可以给予特殊的支持、扶植,但不应互相攀比,一哄而上。

您可能也喜欢:

潘懋元:什么是应用型本科? 2012.01.19潘懋元:什么是应用型本科?【转】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内涵 2012.02.17

应用型本科与普通本科、高职高专的区别与联系2012-02-17 11:39:20|分类: 应用型本科 |标签:应用本科|字号大

小 订阅

由于举办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学校来自于四类:老高校举办的技术学院,如同济大学;高职升本,如北京联大;某些部属高工专升本;师专升本变为多科性学院。因此,各校急切想澄清一个问题“应用型本科与普通本科、高职高专的区别与联系何在”,一种较为微弱的声音认为应用型本科属于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范畴,更多的意见认为应用型本科是沟通本科教育与高职教育的桥梁。

学者们普遍认为应用型本科是在特定背景、特定时间有特定内涵的一种界定,它不同于传统的普通本科教育,更不是三年制高职高专教育的放大与拓展。归纳起来有如下意见:1.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要遵循本科人才培养自身的教育规律,同时突出实践,强化应用。既不能因为培养本科层次人才,而沿袭了普通本科的教育模式,办成了学科型、研究型的本科;同时,也不能因为突出应用而削弱了基础理论的教学,应该是互相补充,扬长避短。

2.在监控体系上,应用型本科教育接受的是《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而专科教育接受的是《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在学术要求标准上,应用型本科教育一般授予学士学位,而专科教育一般不授予学位;在终身教育上,受过本科教育的考生比只接受过专科教育的考生更易考取研究生;在教学计划的智能难度上,应用型人才的本科教育比专科教育的要求要难。

就笔者掌握的材料而言,相当部分的作者在研究应用型本科教育时不太注重对比性研究,似乎有一种“割裂”现在从事的应用型本科教育与以前从事的高职高专教育联系的倾向,把应用型本科教育看作是一种完全崭新的教育形式------没有继承、没有扬弃、没有“拿来”,笔者认为这种研究思路不利于高职高专向应用型本科转化,加大了转化成本;事实上,应用型本科教育是普通本科教育与高职高专教育的“交集”,这个交集中的元素既有普通本科教育的特征也有高职高专教育的特征----一但双方的某些特征融合在一起而非简单加总而形成了一种新的教育形式----

应用型本科教育,因此,对应用型本科教育的研究应从比较其与普通本科教育、高职高专教育的联系与区别入手。这里的“联系与区别”貌似简单实则不易,部分学者对应用型本科、普通本科、高职高专三种教育形式的比较似仍停于浅表层次,而且这种“联系与区别”的思路没有自始至终贯穿于其对应用型本科教育的研究之中,表现形式有“间或的”、“偶然的”成分在内。当然,也有学者独树一帜、独辟蹊径,认为搞清三种教育形式间的“联系与区别”是举办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前提条件,提出了“横比学术性本科,纵比高职专科”的研究思路,并认为专科教育的基本特征是职业性、应用性和技能性;本科教育的基本特征是学科性、学术性、创造性。在面向现场一线的前提下,本科教育与专科教育具有共同属性职业性,以及由此衍生出的实践性、技能性,只不过本科教育培养学生职业岗位的适应面比较宽、岗位的技术含量和管理层次也相对提高,本科教育使学生的职业能力有层次上的升华。既不简单地把高职专科的办学经验套用到应用型本科,也不受传统本科教育的束缚而丧失扎根经济主战场的优势和活力,等等。

难能可贵的是在对应用型本科内涵、特征众说纷纭的背景下,学者得出了“应用型本科=本科底蕴+应用特色”这一简洁又富于深意的指导性公式。

小 订阅 来源:南昌工程学院高教所

应用型本科教育,简单地讲,就是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的本科教育。究其内涵,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培养的人才属于应用型人才

人才是人的才能、人的才学和人的品貌的总称。先人定义与今人之理解,有许多种解说,但从生产、工作活动的过程和目的来分析,总体上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研究型人才,即发现和研究客观规律的人才,主要是逻辑思维;另一类是应用型人才,即应用客观规律为社会谋取直接利益的人才,主要是形象思维。在科学原理(即客观规律)成为社会的直接利益的过程中,存在着三个转化:第一个转化是将科学原理演变为工程(或产品)设计、工作规划、运行决策;第二个转化是将第一个转化的结果转化为生产经营活动的工艺程序、方法,进行现场管理、智力操作。第三个转化是将第二个转化的结果进行技能操作,形成产品和服务。在应用型人才中,通常又把实现这三个转化的人才依次称为工程型人才、技术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应用型本科教育面向地方经济和区域经济,以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能适应现代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第一线岗位需要的,掌握现代科学技术并能熟练应用的高级人才为目标,所培养的人才属于应用型人才。

二、教育层次是本科教育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目前在我国高职高专教育的培养目标也是属于应用型人才,当然主要是技术与技能应用型人才。那么,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本科教育与专科教育从现象到本质有什么区别呢?详见本报2006年11月17日“学术性、应用型本科教育与高职高专教育的比较分析”一文。在这里侧重比较几点。

在教育评价上,本科教育接受的是《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而专科教育接受的是《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

在教育定位上,应用型本科教育以工程教育为主,技术教育为辅,强调教育的应用性,培养工程技术应用性人才。而高职高专教育以技术与技能教育并重,强调教育的技术应用性,培养技术应用性和技能性人才;

在学科专业建设上,应用型本科教育以学科与专业建设并重,着重应用性学科群和专业建设。而高职高专教育则注重专业与专业群建设,学科仅作为专业建设的基础;

在学术要求上,应用型本科教育可以给毕业生授予学士学位,直接报考研究生。而专科教育一般不授予学位,不能直接报考研究生;

在知识体系中,我国高等教育法规定,本科教育应当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本学科、专业必需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掌握本专业必要的基本技能、方法和相关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和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专科教育应当使学生掌握本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的基本技能和初步能力。两者的要求与差异明显。

在专业程度上,应用型本科教育比专科教育的人才培养要求更复杂。一般培养复合型、跨专业要求人才,学制为4年。专科教育则对专业要求较专,学制为2~3年。

三、培养目标指向高级技术型人才或初、中级工程型人才

教育层次与人才层次具有对应性。国际上通常采用“职业带(Occupational

Spectrum”理论来解释这种对应性。该理论以工业职业领域为例将各类工业技术人才的知识和技能结构用一个连续的职业带来表述。

如图所示,每一类人才占有一块面积,从A到B为技术工人区域,C至D为工程师区域,E至F为技术员区域。技术员地位居中,称中间人才(middleman)。由于职称与职务和工作

岗位并无明确的一一对应关系和界限,因此,职业带中存在着既可以由技术工人也可以由技术员承担的岗位区域;也存在既可以由技术员也可以由工程师承担的岗位区域,即各类人才在职业带的交界处是重叠的。图中斜线A’D的左上方代表手工操作和机械技能,右下方代表科学和工程理论知识。对技术工人的主要要求是操作技能,对工程师则是理论知识,对技术员两方面都需要。如以GG’表示某一职业岗位其对操作技能与理论知识两方面要求分别用线段长度GG’’与G’’G’表示。国际上一般把分别培养技术工人、技术员、工程师这三个系列人才的学制相应地称为“职业教育(Vocational

Education)、“技术教育(Technical Education)”、“工程教育(Engineering

Education)。现在,职业教育和技术教育在国际上称为技术和职业教育与培训(TVET)。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就是指向职业带中的GF区域,它是技术员与工程师的交叉区域,即高级技术型人才或初、中级工程型人才,他们属于中、高级应用型人才。应用型本科教育从事的就是技术教育与工程教育在本科教育层次上交叉部分的教育。

职业带理论仅以工业技术人才为例来表述复杂的、多维的社会人才结构,显然是不够精确的,但就总体而言,它还是可以反映出人才结构与教育结构的相互关系,有助于我们理解应用型本科教育的核心内涵。

总之,应用型本科教育培养的人才是中、高级应用型人才。对于文科来说,培养的是应用文科理论为社会谋取直接利益的人才。对于工科来说,培养的是介于工程型人才和技术型人才之间的应用型人才,即工程技术型应用人才。

第五篇:读史有感

《史记》之读书笔记

引言:《史记》对中国古典文学和史学所造成的影响是难以估量的,正因为有了《史记》,中华民族的压顶苍穹才会笼罩正气支持我们一代代华夏子民坚苦奋斗,顽强勃发。关键字:史记汉王朝华夏文明国士忍辱负重光辉熠熠

参考文献:《史记》

中国古代文人的人格之魅力无不为我们后人所折服,进而心生敬仰之情。甚至当成“神龛”一样顶礼膜拜。这种风气已经蔚然成风。

因为他们是—

文人。

我好像看见了一个人,一个眼角爬满岁月纠缠的老人,形容枯槁,踽踽独行。憔悴的脸却不能掩藏他眉宇间的正气和眼神中透露的睿智。

也许他曾经是个风流倜傥的潇潇公子,也许他又是个叱咤风云的江湖英雄,更也许还是个老谋深算的精明智者。

可是他不是,他不是。他只是一个身份平庸,地位卑微的渺小人物。但是他却创造了历史上经久不朽的篇章,名垂千古。

“大丈夫不死则已,死则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史记》之陈涉世家)他高声疾呼,缓缓而来。

他就是西汉时期那个伟岸的光明磊落之身—太史令司马迁。

时光倒退。

公元前145年,西汉夏阳(今韩城)随着一声婴孩的哭啼,便从此在历史上留下了光辉熠熠的一页。

夏阳,靠近龙门。颇具名气。又是以“龙”为名,显得气势腾腾,力压群雄。司马自称“迁生龙门”,可能原因就在于他对龙门所蕴含的博大精神极力赞肯和崇拜。“耕牧河山之阳”可谓是钟灵毓秀,毓出了一个谱写华夏文明千年不倒的历史传说的太史令。

十岁,司马举家迁到京城。此时正值汉王朝经济繁荣,国力昌盛的大好时机。司马在这里满溢激情,开阔眼界。

司马家族历年为记载修注历史的史官。父亲司马谈一生忠于职守,一心想倾其精力编著一部规模宏大的史书。但是年事已高,深知命不久矣,但是自己的宏愿却不能实现。于是便把希望寄托在儿子司马迁身上。于是便把司马送到老博士大儒孔安国那里求学,开始了他的博览群书之路。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果真是不错的。司马二十岁时,开始了他长达两年的漫漫“闲游”天下之路。目的是开辟自己求学道路上的“实录”精神(汉朝的历史学家班固说司马“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就是深入民间,考察民情风俗,推究历史的真实性。他深知“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史记》之太史公自序)的道理,所以一定要在开始阶段就要求自己务必“谨慎”。况且虽然腹中文采不非,但是书中的都是先人之私见,不是自己的亲身体会。要继承父志,就必须有严谨的态度对待历史事迹。就在这段时间,司马“网罗天下放矢旧闻(收集天下散失的历史传闻),略考其行事(粗略的考订其事实),综其终始(综述其事实的本来),稽其成败兴坏之纪(推究其成败盛衰的道理)”(《史记》之《报任安书》)。从而陶冶了性情,丰富了阅历,也提高了文学素养。

为了瞻仰“举世浑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的屈原大诗人,他只身立于汩罗江畔。神色迷离,苦不堪言。昔日伟大的爱国英雄曾经就在这里以死明志。他是走了,可是他留下的灿烂光辉却依然照耀着楚国千千万万的老百姓。永世流芳,经久不灭。司马一遍遍不厌其烦的亢奋激昂的吟读着屈子的诗。痛哭流涕,情不自禁抓起笔奋书挥笔。于是有了《屈

原列传》。

为了更加深入的探究孔子的儒家思想和更多的获取一些“轶闻野史”,司马于曲阜拜仰孔子的墓,还与孔子的门生弟子推心置腹,学射箭,学礼仪,学孔子的儒学思想,获得了很多关于孔子的未载入书中的生平事迹。高山仰止,景行行止。于是有了《孔子世家》。

元封三年(前108年),38岁的司马正式做了太史令。

太初元年(前104年)动手编写《史记》。

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这便是《史记》的宗旨。

在《史记》中有很多值得后人学习的远见卓识,真知灼见。

司马看事情通透。《史记之平淮书》后论中有一句“无异故云,事势之流,相激使然,盍足怪焉”。说的是事物盛极而衰的道理。任何事物发展到一定高度时因为各种因素的限制便会慢慢衰落下去,这是事物发展的趋势,没有什么值得奇怪的。这一句哲学气质十足,又饱含古文的古典韵致,实在堪称妙语。坦率,无意矫饰,发人深省。

司马还在“人类历史发展是否具有自身的法则(规律)”这个问题上进行了具体而深刻的阐述。他言“居今之世,志古之道,所以自镜也,未必尽同”(《史记》之高祖功臣侯者年表序)。说的是现代的人应该记住以前的道理,用它来做借鉴。历史是一面镜子,反射出人类的思想活动。

司马还描绘了很多生动鲜明的历史人物。在《史记》之项羽本纪中他说项羽“胸无大志,残暴自恃”。司马并不是以成败论英雄,他是站在客观的角度来评价一个失败英雄。他要让后人看见一个真性情的项羽。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以史为诫。项羽是英雄,司马羡慕他的骁勇善战,雄姿勃发。但是他是在作人物列传,而不是讴歌一个英雄。所以必须不带个人感情倾向。还有刘邦。一个无赖。“好酒及色”。虽然品格性情有点低俗,但是却成就了一代伟业,还是能算得上一个英雄的。世人不能因为他的这点小缺陷便“一棍子打死”全盘否定他的能力功勋。毕竟他建立了一个势力雄厚,国运昌盛的国家,做了万人之上的汉高祖,推进了历史的进程。这两个历史上名声大噪的人物被司马手中的笔挥洒的栩栩如生,同时又真实到位,为后人再现了两个真性情的大英雄。

司马本以为人生不会有什么大起大落,会无波无浪的平静下去专心做他的史学研究,但是他没有料到一次事件却让他交了华盖运改变了他的一生。

“李陵事件”。

何谓“李陵”?

李陵与司马俱居门下(都在朝中做官),趣舍异路(追求的和反对的目标也不相同)。其为人事亲孝(侍奉父母讲孝道),与士信(同朋友交往讲信用),临财廉(遇到钱财很廉洁),取予义(或取或予都合乎礼仪),分别有让(能分别长幼尊卑,谦礼有让),恭俭下人(恭敬谦卑自甘人下),常思奋不顾身以徇国家之急(总是考虑着奋不顾身来赴国家的危难)。(《史记》之报任安书。)

由此看来,李陵也不失为一个守节操的不平常之人。

司马评价此人有国士之风。

天汉二年(前99年)李陵出赛攻打匈奴战败被俘,汉武帝勃然大怒,欲将处死。,一直“安分守纪”的司马对是非不分,刚愎自用,薄情寡恩的汉武帝也开始不满起来。他以为“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史记》之李将军列传),于是上前作揖深情并茂的为李陵求情,哪知这一深情却更加触怒了汉武帝。愚昧不清的汉武帝把司马的肺腑之言当做谗言,处予“宫刑”。

宫刑。污及先人,见笑亲友。

谁曾料到?谁曾料到?巍巍七尺男儿却要身受如此凌辱?“受木索,暴肌肤,受棒箠,幽于圜墙之中”。这样的严刑酷吏哪是司马你该受的啊?现在的你应该是在浩繁的卷帙里纵

情饱览而不是遭受这损人尊严的奇耻大辱啊?你是高风亮节的文人学士啊?清高孤傲便是你的资本啊?宁愿看你以死明志也不愿眼睁睁的目睹你被羞辱。可是你却担下所有的嘲笑和讥讽默默地去承受这身体的摧残,人格的剥夺,精神的折磨。因为你说。

人或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不完成《史记》,不能轻易去死。

疼得滴血的“珠玑”。我仿佛看见一个奋笔疾书的削瘦的身影,孤独落寞更苦涩的身影。

司马迁。

“且勇者不必死节,怯夫慕义,何处不勉焉?仆虽怯弱,欲苟活,亦颇识去就之分矣,何至自沉溺缧绁之辱哉?且夫臧获婢妾,犹能引决,况若仆之不得已乎?所以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也”。(《史记》之报任安书)

西伯,李斯,韩信等王侯将相受辱都不以死来了却人生,而是奋发有为,在所不惜,艰苦创作。终于取得一定的傲人成绩,名扬青史。而我一个愚笨的蠢材又有什么理由去死呢?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于是义无反顾,苟且偷生,隐忍苟活,忍辱负重。

只为《史记》。

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史记》之滑稽列传)

于是在牢狱里忍着肠一日而九回的绞痛不屈不挠的艰辛著作。

日复一日。愁肠百结。矢志不移。坚韧不拔。

太始元年(前96年)改元大赦天下。对于司马来说这真是“大地春回,莺歌燕舞”的大好形势。

近五十岁的司马终于出狱了,任职中书令。身残志坚的他早就看透人间百态,品尽世态炎凉。而今就算得自由之躯也不能使他有任何释怀窃喜之意。《史记》才是他活下去的精神支柱。所以出狱后的他继续完成著作孜孜矻矻丝毫不敢有所怠慢。

征和二年(前91年),《史记》完成,共得130篇,52万余言。

最初《史记》没有固定的书名,有称“太史公书”的,有称“太史公记”的,也有称“太史公”的。古代史书的通称为“史书”,到了三国时期,“史书”的通称逐渐成为“太史公书”的简称。

《史记》上计轩辕,下至于兹(上自皇帝,下至于当今)。十篇表(大事年表),十二篇本纪(历代帝王政绩),八篇书(典章制度),三十篇世家(诸侯国和汉代诸侯,勋贵兴亡),七十篇列传,一共一百三十篇。

《史记》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古典典籍之一,与后来的《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并且列“二十四史”之首。

《史记》集叙事,议论,抒情为一体。夹叙夹议,明情达理,文情并茂,感人涕下。文辞简约,条理清晰。无矫情之言,言之直率。要言不烦,简明精悍。气势磅礴,喷涌而出。慷慨激昂,跌宕起伏。

古人评价为“感慨啸歌有燕赵烈士之风,忧愁幽思则又直与《离骚》对垒。”不难看出《史记》一书倾注了司马在监狱中郁积的愤懑忧愁之情。一个“情”字贯穿全文。字里行间无不透露着对不公社会的隐隐愤恨和对封建专制的深切痛恶。可以说《史记》是毫不留情的攻击当时腐败政治的“檄文”。此时的司马已经孤注一掷了,反正他的夙愿已经完成已没有什么牵绊,索性就放手一搏,声色俱厉的挺直腰板向黑暗统治明目张胆的进行宣战,声讨。《史记》凝聚了司马迁长达十六年的血泪。规模宏大,内容丰富多姿,真实可鉴。为史学家研究史籍资料提供了大量的确凿材料,意义重大,珍贵无价。

《史记》对中国史学和文学都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被文学大家“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同时它所独有的编史方法也被“正史”所大力传承发扬。

读《史记》不是在读一部枯燥乏味的历史,而是在品一种思想。一丝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强大力量,一股忍辱负重的顽强毅力,一种坚定不屈的民族气节。在《史记》之赵氏孤儿中司马借赵氏孤儿抒发出满腔的生死民族情结,感人至深。国学大师王国维认为《史记》之赵氏孤儿剧“即列于世界大悲剧中,亦无愧色也”。这不是痴男怨女之间的“小家碧玉”之剪不断的丝丝断肠情愫,而是超越于个人,跻身于人类最伟大精神之林的“大家”之民族之骨气。它气贯长虹,气势汹汹,直冲霄汉。足以穿越古今,贯穿整个华夏。我仿佛看见了孤零零赤裸在黄土地上的一堆白骨,狰狞恐怖。我好像听见了他们哀苦的在低咽泣诉,凄迷哀婉,直逼而来。其力道足以扼杀一条光鲜的生命,而这条不幸的生命也应该为此荣耀,因为这些白骨是英雄。民族的英雄。

司马其实不是一个人走走,他也不是孤寂落单的。在中国五千年源远流长的华夏文明史中有着无数众多怀才不遇的,遭人迫害的文人志士。他们没有足够强大的力量去对抗高层阶级昏暗腐朽的统治,他们只能任身体受残害精神被扭曲来勉励顽强自己要撑着人生走下去。因为不能轻易去死,一定要为后人留下明智的思想,伟岸的人格和弥足珍贵的经验教训,供后人来推进历史,发展历史。“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后人一定会明白这个道理的。这些伟人都跟司马一样,带着思想里根深蒂固的历史使命在与痛苦挣扎,抗击。只为了一个华夏子弟的历史责任— 光宗耀祖。只为我们的祖宗—中华民族。誓死不屈,生死不变。

强烈的历史痛苦感压抑感忽然大肆临盆使我窒息,不能呻吟哭喊,震撼的感觉如咆哮的黄河之水在身体里奔腾,激荡。我彷佛看到压顶的苍穹笼罩着的正义之气铺天盖地的向我倒来。我又放佛看到了那个清癯的晦涩男子一步一揖,神色恍惚,凄苦吟道“且勇者不必死节,怯夫慕义,何处不免焉,仆虽怯弱,欲苟活,亦颇识去就之分矣。。。”

下载读《潘懋元教育口述史》有感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读《潘懋元教育口述史》有感.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2-潘懋元《新高等教育学》之课堂教学方法

    潘懋元《新高等教育学》之课堂教学方法 我国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一般实行班级教学制,课堂教学是基本的教学组织形式。成人高等教育,除函授教育、自学考试外,一般也以课堂教学为......

    读《彼得潘》有感

    读《彼得潘》有感1 也想想小飞侠一样,拥有那样一双晶莹剔透的翅膀,能飞到许多地方梦中层很多次,梦到自己飞上了天,想飞到那就飞到哪,自由自在无拘无束,。飞过消息,飞过高原,在飞过......

    读《霍懋征爱的教育艺术》有感

    对比与反思 “人生只有三天:昨天,今天和明天。昨天需要总结,今天需要创新,明天需要憧憬。三天中,最重要的是今天,把握住了今天,明天就更有希望了。教在今天,但一定要想到明天。”霍......

    读《中国电视史》有感

    15新闻班 姓名:许鹏飞 学号:14150804190 读《中国电视史》有感 1958年5月1日,随着北京电视台的试验播出,我国的电视事业开始从荒芜中艰辛曲折地发展起来。郭镇之所著的《中国电......

    读《物理学史》有感

    读《物理学史》有感摘要:在实施新课程和新教材过程中,又读《物理学史》,使我们深深觉得课改必须遵循敢于质疑、勇于探究、善于思维、勤于实验的四条原则,我们不能偏离这个方向。......

    读《太平天国史》有感

    读《太平天国史》有感 作者:*** 单位:*************** 我爷爷以前是一位小学语文教师,在我很小的时候就特别喜欢爷爷给我讲他年轻时候的故事,每次我都听的很入迷。后来上了小学,......

    读建筑史有感

    读建筑史有感 中国建筑史的现状,对我们这些青年学者群来说,整个80年代可以说是一个方法论的年代,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亦不例外。自70年代末国门打开以来,战后西方已流行2O一3O年......

    读霍懋征老师文章有感

    向霍懋征老师学习 新生路小学程丽 最近,学校组织全体老师学习霍懋征先进事迹,学习中,我被霍老师教育事业的奉献精神所感动。霍懋征老师是一名普通的老师,更是全国知名的教育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