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读《教书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有感
读《教书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有感
宏威新能大寨乡希望小学 付香婵
《教书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是李先军老师所著的《教书关键在育人》一书中的其中一文。文章虽短小精悍,却是李老师多年教学实践的经验之谈。正如李老师所言:“教书是一件很简单的事,只需要教师投入感情和时间。”这是多么精炼的一句话,细细品味,它深刻地道出了教育的真谛。这句话也让我联想到了我个人十六年的教学生涯。
想当初,我刚踏上三尺讲台时,在教学中毫无经验可谈,在学生管理、课堂讲授方面显得是那样的青涩,常常被几个调皮捣蛋的男孩子气得吹胡子瞪眼睛,即便是这样,我也凭着心中怀揣的一股热情坚持下来了。现在想想,尽管我在教学中吃过苦,流过泪,一路风雨,直到现在,我还是爱我的职业的。因为风雨兼程中,我收获了;因为不断反思中,我成长了。我也因此感慨:十六年的教学生涯,我对学生投入了多少感情和时间啊!同时,这些感情和时间里也渗入了一位普通老师对学生的爱。
投入感情,就需要老师对学生的爱植根于心,接受学生的缺点,容忍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错误,接受学生的批评和建议,而且要让学生切身感受到你的爱;投入感情,就需要老师放下架子,与学生相互尊重,平等对话;投入感情,就需要老师抛弃功利心,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而不管他的成绩和家庭地位;投入感情,就需要老师时时、处处思索“我该怎么教育学生”.学生,老百姓,每个人心里都有一杆称,你是不是真心爱学生,学生心里很明白。
投入时间,就需要老师在教学上花费精力,不怕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对待学生,要多一份耐心。今年,学校安排我教二年级的小孩子。从高年级一下子到低年级,说实话,一开始教这个班,我真感觉小孩子真闹腾,上课时爱摸索玩具,喜欢说和学习无关的话,注意力不集中,还有各种小动作,下课的事情就更别提了。面对这样一群孩子,如果不加以引导,真要被他们气哭了。在责任感的驱使下,我结合自己在教学中积累的一点经验,再思考平时读过的教育理论,我想,我有信心把这个班越带越好。和他们相处的一个月里,我投入了不少的感情和时间,并多一份耐心去倾听孩子们说的话,这个班的班风、学风也在慢慢转正。我用真诚换取孩子们的信任,用爱心呵护孩子们的心灵成长。
诚如李先军老师所言:“教书是一件很简单的事,只需要教师投入感情和时间。”的确如此,每天和学生打成一片,用我的勤奋,用我的思考,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立足自己的实践,总结自己的经验。做好一件简单的事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简单的事。教书是简单的事,教书也是最为重要的事。
自从接到了这个班级,我就有了一种特别的感受:上帝派给了我一群小蜗牛,让我每天带着他们散步,急不得,快不得,唯有让自己心境平静,努力思考出适合他们的方法,才能让他们稳步走路,健康成长。
第二篇:感恩其实是一件很简单的事
感恩其实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抽象点说吧,它就如同一瓶黑墨水,容纳得下一切杂 色。因为它懂得“爱”。你应当感谢上帝给了你这么一个好妈妈,她能够为你端茶送饭,难道不是出于她对 你的关爱吗?还有你问我什么是感恩,那么就请照我说的话去做几件事:
一、天天 发自内心地对你妈妈说几句赞美的话;
二、每周抽出点时间帮妈妈打扫房间,替她 捶捶背;
三、吃找个时间同妈妈推心置腹地聊聊天。不管父母的社会地位、知识水平以及其它素养如何,他们都是我们今生最大的恩人,是值得我们永远去爱的人。然而,同学们,你们是否扪心自问过:我对父母的挂念又有多少呢?你是否留意过 父母的生日?民间有谚语:儿生日,娘苦日。当你在为自己生日庆贺时,你是否想 到过用死亡般的痛苦,让你降生的母亲呢?是否曾真诚地给孕育你生命的母亲一声 祝福呢?我们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自古讲求孝道,孔子言:“父母之年,不可不 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也就是讲,父母的身体健康,儿女应时刻挂念在心。但据报道,今年北京某中学的抽样调查却显示:有近50%的学生竟不知道自己父母 的生日,更谈不上对父母的生日祝福。同学们,或许一声祝福对自己算不了什么,但对父母来说,这声祝福却比什么都美好,都难忘,都足以使他们热泪盈眶!孝,其为人之本也,一个只有懂得感恩父母的人,才能算是一个完整的人。同学们,让我 们学会感恩父母吧!用一颗感恩的心去对待父母,用一颗真诚的心去与父母交流,不要再认为父母是理所当然帮我们做任何事情的,他们把我们带到这美丽的世界,已经是足够的伟大,且将我们养育成人,不求回报,默默的为我们付出,我们就别 再一味地索求他们的付出,感恩吧,感谢父母们给予的一点一滴。当我抱怨父母的罗嗦时,当我抱怨父母的苛刻不通情达理时,当我抱怨父母的种种 的时候,即使父母有很多的不对,我也应该怀着一颗感恩之心想到这是父母对自己 的关心和爱护。我们应该洋一颗赤诚的感恩之心来回报父母。是他们赐予了我们生 命,让我们看到了世界的绚丽多彩。我们要感谢他们,是他们一直用温暖的羽翼保 护着我们。我们要感谢他们,是他们一直赐予我们力量与勇气,是他们对我们永不 言弃,是他们一次次在十字路口为我们标明前进的方向——他们更是我们停泊的港 湾„„„ 刚刚过去的星期五是我的生日,那天,我首先想到的就是要感恩你们,因为有了你 们才有了我,才使我有机会在这五彩缤纷的世界里体味人生的冷暖,享受生活的快 乐与幸福,是你
leiyh2008 | 2009-02-28 10:01:14
有0人认为这个回答不错 | 有0人认为这个回答没有帮助 听妈妈的话 周杰伦
小朋友 你是否有很多问号 为什么别人在那看漫画我却在学画画 对着钢琴说话
别人在玩游戏 我却靠在墙壁背我的ABC
我说我要一个大大的飞机 但却得到一台旧旧录音机为什么要听妈妈的话 长大后你就会开始懂了这段话长大后我开始明白 为什么我跑得比别人快
飞得比别人高 将来大家看的都是我画的漫画
大家唱的都是我写的歌
妈妈的辛苦不让你看见 外面的事不在她心里面有空就去多握握她的手 把手牵着一起梦游
听妈妈的话 别让她受伤
想快快长大 才能保护她
美丽的白发 幸福总发芽
天使的魔法 温暖中慈祥
在你的未来 音乐是你的王牌
拿王牌谈个恋爱 爱我不想把你教坏
还是听妈妈的话吧 晚点再恋爱吧
我知道你未来的路 当妈比我更清楚
你会看着学习的同学在这会写东写西 但我建议你最好写妈妈我会用功读书 用功读书怎么会从我嘴巴说出不想你输 所以要教你用功读书
妈妈织给你的毛衣你要好好的收着
因为不知道时我会告诉他我还留着
对了 我会遇到周润发
所以你可以跟同学炫耀赌神未来是你爸爸
我找不到童年写的情书 你千万不要承认
因为我了解你会照着纸上学的你也会开始自己会唱流行歌 因为张学友开始准备唱吻别听妈妈的话 别让她受伤
想快快长大 才能保护她美丽的白发 幸福总发芽天使的魔法 温暖中慈祥听妈妈的话 别让她受伤想快快长大 才能保护她长大后我开始明白 为什么我跑得比别人快飞得比别人高 将来大家看的都是我画的漫画大家唱的都是我写的歌妈妈的辛苦不让你看见 外面的事不在她心里面有空就去多握握她的手 把手牵着一起梦游听妈妈的话 别让她受伤想快快长大 才能保护她美丽的白发 幸福总发芽天使的魔法 温暖中慈祥
第三篇:读《不跪着教书》有感
用心灵触摸心灵
——读《不跪着教书》有感
《不跪着教书》看到书名,我在思考着,可能书中说着一些关于教师怎样有思想、冲破应试束缚去育人的文章。猜测着这是一本说教味很浓的书籍,轻轻皱了一下眉头。又想着,为什么是跪着呢?是否意味着,在作者眼中,当代教师在他看来至少还没到“趴着”的地步呢?带着一份好奇欣赏着书本简洁的封面,一行文字映入我的眼帘“想要学生成为站直了的人,教师就不能跪着教书。如果教师没有独立思考的精神,他的学生会是什么样的人?在巨大的麻木和冷漠面前,我的确有过放弃的念头,然而一想到中国人有千百年下跪的历史,想到文革给中国人带来的耻辱,想到下一代人还可能以各种各样的形式下跪,就觉得我们中国首先得有铁骨教师,教育的辞典中才能有‘铸造’这样的词条。” 反复将这段话读了几遍,每读一遍,心情就觉得愈沉重。怀着复杂的心情,我翻开了这本书。
第一章中的第一篇随笔《永不凋谢的玫瑰》,就震撼到了我,文章中记载着这样一则真实的故事:校园的花房里开出了一朵硕大的玫瑰花,全校师生都非常惊讶,每天都有许多同学来看,这天早晨,苏霍姆林斯基在校园里散步,看到幼儿园的一个4岁女孩在花房里摘下了那朵玫瑰花,抓在手中,从容地往外走。苏霍姆林斯基很想知道这个小女孩为什么摘花,他弯下腰,亲切地问:“孩子,你摘这朵花是送给谁的?能告诉我吗?”小女孩害羞地说:“奶奶病得很重,我告诉她学校里有这样一朵大玫瑰花,奶奶有点不信,我现在摘下来送给她看,看过我就把花送回来。”听了孩子天真的回答,苏霍姆林斯基的心颤动了,他搀着小女孩,在花房里又摘下了两朵大玫瑰花,对孩子说:“这一朵是奖给你的,你是一个懂得爱的孩子;这一朵是送给妈妈的,感谢她养育了你这样好的孩子。”
读完故事,我的心再也不能平静了。假如是我见了小姑娘,会怎么做呢?可能我也会去询问小女孩“宝贝,你为什么把花朵摘下呢?”“恩,我知道你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是,花朵摘下后,她就是去了生命力,会枯萎的。”“我们还可以有很多别的好方法来让奶奶欣赏到大玫瑰。”等等。我想,小女孩听了我的话后,一定会伤心、难过,认为自己做了很糟糕的事情。
我又读下去,发现作者的学生就如我一般认为女孩的行为是破坏公物、不道德的行为。现代人渐渐听由着各种传统道德规则,缺乏了社会人所需的人性美及人情美,那多美丽的玫瑰也早已凋谢。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在古代蒙童读物中就把“孝”、“信”、“仁”放在“学文”之前,告诉孩子们,做人比学知识更加重要。那我们应该做一个怎样的人呢?
身为一名幼儿园教师,每天对着孩子,有时,我都不知我们的教育究竟是要把孩子教成什么样的人。为了让孩子能长成更加“健壮的大树”,我们给孩子从小就开始剪枝,按着我们的意愿,把孩子的许多坏习惯都给剪掉了,慢慢地把孩子修剪成我们心目中的 1
“好树苗”。而从未去考虑孩子所犯的“错”的本意和初衷,把孩子美好的思想抹掉了。就像上文中所说的小姑娘,她没有成人的思维,只是为让奶奶能高兴一些,做出了摘花这样的错事。
我们常常教育孩子们要懂得感恩,懂得同情,懂得珍爱一切生命,懂得宽容,懂得真善美。可我们很少认真想过要从细小的事情中去了解孩子的真实的思想。要通过一些真实的事例,找回他们的同情心,让他们不断地发现人性美,这样孩子才可能成为站直了的人。
学龄前的孩子可塑性很强,你给予怎样的思想环境,她就会形成怎样根深蒂固的思想意识。在当今大部分家长“以牙还牙、以眼还眼”的家庭教育熏陶下,对于孩子人性美和人情美的教育,更是我们教师刻不容缓的。
我经常跟我们班的孩子说“你们能原谅同伴多少次的无理取闹,你们的心胸就有多少大。”“小朋友都喜欢那些不计较太多,又会为他人考虑,愿意关心、照顾他人的孩子做好朋友,和他分享自己的玩具,自己的心事。”每每说这些时,孩子们都似懂非懂的点着小脑袋,可是,真当和同伴交往时,有往往把这些大道理抛之脑后。对于孩子,我们也应该向教育教苏霍姆林斯基一样,关注孩子平时的行为,耐心倾听孩子行为背后的故事,为孩子良好的出发点而喝彩。在平时的一点一滴中让孩子真切的感受到什么是人性美、人情美,怎样才能做到人性美、人情美。
所以说,教师要有“心”:爱心、善良的心、同情心、感恩的心、纯洁的心;要教会孩子拥有善良,懂得感恩,懂得同情,懂得珍爱一切生命,懂得宽容理解,懂得真善美;要用情感沟通情感,用智慧启迪智慧,用心灵触摸心灵!
2010年11月
第四篇:读《不跪着教书》有感
读《不跪着教书》有感
《不跪着教书》是著名教育家吴非(本名王栋生,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语文特级教师)对一个个教育问题的随笔杂感, 他以故事的形式呈现,没有空洞的说理,,篇篇观点鲜明新颖,分析问题深入透彻一针见血,读完耐人寻味。吴非老师在 “序”中说:“想要学生成为站直了的人,教师就不能跪着教书。如果教师没有独立思考的精神,他的学生会是什么样的人呢?”发人深省的思考引出一个话题:教师是什么,怎样才能做到“不跪着教书”?
人们把教师比着辛勤的园丁、无私的春蚕、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燃烧的蜡烛等等等等……我觉得,教师不仅仅是园丁,他自己本身就应该是一朵美丽无比、赏心悦目的花,吸引着学生;教师也不仅仅是春蚕,他的生命在每一个季节,在奉献的同时也实现了自身的价值;教师还不仅仅是工程师,人类的灵魂不可能用一个固定的工艺流程去塑造,再说,教师自己的灵魂又由谁来塑造呢;教师更不仅仅是蜡烛,他不应该用“燃烧”自己来“照亮”学生。
教师究竟是什么?其实,教师就是教师,就是一个普通的人,有自己的油盐酱醋,有自己的喜怒哀乐,有自己的生活理想;教师也是一个“站直了”的人,一个大写的人,一个能够影响学生健康发展的人,一个永远让学生铭记在心并学习的人。而要做到这样,教师就不能“跪着教书”。而书中提出的“如果教师没有独立思考的精神,他的学生会是什么样的人?”的质问振聋发聩!
《不跪着教书》有一个标题是“我美丽,因为我在思想。”吴非老师列举了现实中的一些跪着教书的现象:“面对一本教参,他不敢说不;面对外行领导的错误指责,他会立刻匍匐在地;教师失去了独立思考的精神,乃至丧失尊严,能靠他去立人吗?”事实上,我们身边乃至我们自己都不免犯同样的错误,我们算不上是一个有思想的教师。我们常常在教参与个人思想之间举棋不定:要是按照自己认为的来教,万一考试考到这个问题,而标准答案肯定是以教参为准,那岂不吃了亏?斗争的结果,往往是违心地将教参上的观点与标准答案传授给学生,宁可躲过学生怀疑的目光。读了吴非老师的《不跪着教书》,知道了,我们不只是“授业、解惑”,更重要的我们还要“传道”,要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而教师首先要是一个思想先进、厚重,不盲从、很自信的人,学生才能在学习先进科学技术的基础上,更懂得为人处世,更能成长为一个有思想、有魄力、有高尚品格的人。如果一个教师自身都缺乏批判意识和怀疑精神,很难想象他所教出的学生会是什么样子,真的就如吴老师说的“学校只能教出一群精神侏儒,只能培养顺服的思想奴隶”?
怎么叫有思想?想到了这么个小故事《不要考100分》,这几个字是已故著名数学家陈省身先生给中国科技大学的少年班题词。中国科技大学前任校长朱清时说:“为了多考一二十分,孩子们要多做练习,要多学几个星期。等他们长大后,当初多得的这一二十分没有起到好的作用,反而起了坏的作用。”他说:“不要为了这一二十分,摧残了孩子的创新能力,浪费聪明才智,让人格、品德扭曲化,让他们沦为考试的机器。”这么看来,两位大家对教育有着明确的理想,这种思想植根于对工作的信念,来源于对学生终生发展负责,对民族未来负责的观念;也因为他们有着更为广阔的教育视野。
怎么做个有思想的老师?我是个有思想的老师吗?什么叫不跪着教书,怎样才能不跪着教书?吴非老师说:“只要肯读书,什么都好办。”这是告诉我们要多读书才能有思想,不跪着教书。“不管以后课堂模式如何,老师还是要在课堂上与孩子们说话的;无论如何,别让孩子们看不起你。”他期望年轻一代的教师“能注意知识的积累。向新高度攀登;倘若条件有限,那也要有点自我提高意识,哪怕读点闲书也是好的,哪怕知道一些掌故也是好的,即使自己读书不多,听听别人说读书也行”。教师读书是关系教育成败的大事。教师不读书,就没有教育理想,就没有教育信念,就没有教育思考,就没有教育智慧,就没有教育活力,就没有教育创新,一句话:就没有教育生命。教师是天生的职业学习者,职业读书人。教师只有活到老学到老,才能一辈子“站直了”教书!
第五篇:读不跪着教书有感
读不跪着教书有感
读完了吴非的《不跪着教书》,我又一次翻开了书的首页,读了作者的《序》,突然发现自己似乎能感受到他的内心,他在真挚地呼唤,大声地呐喊,直面现实,怀揣梦想,毫不放弃。
书翻完了,我在想作者是如何分节归类的呢?于是翻开第一章,我想寻找出它们的共同之处。第一章的题目是:永不凋谢的玫瑰。我在想作者为何要用这个题目呢?它下面的10篇小文章又有怎样的共同点被穿插到了一起呢?带着这样的问题,我又大概地阅读了这些文章。有了如下自我的想法:(不管对错,权当自我记录吧)
玫瑰是爱情的象征,是美好情感的一种。这一章节应该是用现象与事实告诉我们孩子应该拥有哪些永不凋谢的美好情感吧。由此,我总结了这样的短句:有人性美,懂得感恩,尊重老师,热爱祖国,乐观生活,善良是盏灯,放过弱者,懂得奋斗,孝顺父母,有民族的歌。这些应该就是王栋生觉得孩子的内心应该拥有的东西吧,这些美好应该在他们的心中永不凋谢吧!
读着这样的短句,我又问,为什么要这样排列呢?《小学生守则》里总是把热爱祖国放在最前面的啊。在读,也许你会发现,一个人首先要有人性,才会有后面的吧,也许根本就没有先后的顺序。
我这个老师真的能将这些美好的感情传达给孩子,去呵护,引导他们拥有吗?这应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