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学主要做法及学校发展思路;树立新理念打造新四中[合集5篇]

时间:2019-05-15 16:29:5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办学主要做法及学校发展思路;树立新理念打造新四中》,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办学主要做法及学校发展思路;树立新理念打造新四中》。

第一篇:办学主要做法及学校发展思路;树立新理念打造新四中

办学主要做法及学校发展思路

树立新理念 打造新四中

吉安四中 刘智勇

一、学校办学现状

我校是市中心城区西南面唯一的一所普通完中,共28个教学班(初中部16个,高中部12个),1600多名学生。在职教职工106人,其中高级教师47人,中级教师38人,本科学历58人,专科学历41人。近几年,学校领导班子求真务实,强化管理,带领全校师生,团结进取,奋力开拓,内聚人心,外树形象,初中创品牌,高中办特色,校风学风不断优化,德、智、体、美、劳协调发展。

二、办学主要做法

(一)狠抓建设,名师队伍正在形成近年来,学校积极为广大教师搭建各种活动平台,努力锻造一支师德高、业务精的师资队伍。修订了《教学质量奖励办法》、《班主任奖励办法》、《优秀教师评比办法》等一系列奖励制度,本着多劳多得,绩优多得的原则,建立重能力、重实绩、重贡献的激励机制,优秀教师工作干劲更足了,原来工作散漫的教师也有了危机感,改变了以往的工作态度。全校形成了争上游、讲实绩、比贡献的喜人局面。另外,通过骨干教师的培养,师徒结对、外出听课活动等,为教师的专业发展,业务能力的提升创造了条件。同时,充分利用校内资源,开展多媒体课件制作等信息技术培训,切实帮助广大教师提高业务水平,更新知识结构。在原有1名区级学科带头人的基础上,新增3名学科带头人,9名骨干教师。目前一支结构合理,年富力强的名师队伍正在逐步形成。

我们既培师能,更铸师德。在教师中我们开展了“我与四中国共产党成长”征文比赛;邀请了刘其尧同志到我校作了题为《新时期的教师》专题报告,并开展了师德学习交流;面向学生和学生家长开展了问卷调查,对教师教育教学的满意度进行测评。以上举措增强了教师师德修养,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在吉州区组织学生家长对我校进行的行风民主评议中,我校的民主评议结果在吉州区列为“优秀”.为了保证教职工的工作时间,我们在吉州区最早实施了教职工坐班制度,并坚持至今。学校领导带头工作在教学的第一线,从事与本专业相关的教学工作,起到了示范和引领作用。

(二)加强管理,抓好教育教学常规

1、细化了教学环节的检查。我们进一步强化对教师的备课、听课笔记、学生作业、课堂教学、课外辅导等教学常规的检查。改变了集体备课的内容和形式,将各门学科的集体备课时间有序安排在每周一至周五的相关时段,设计了专门的集体备课讨论记录,并将备课记录等个人的教学业务档案作为考核的重要依据;教务处对集体备课加强了督查,有效促进了集体备课的落实和整体教学水平的提高。

2、加强了有效课堂教学的研究。我们把目光始终聚焦在课堂教学的研讨上,形成了“领导干部上示范课,高级教师上优质课,学科带头人上引路课,青年教师上比武课,新教师上汇报课”的良好机制。全校任课教师90余人,领导带头,每人开设一堂公开课。此外,学校还开展了大规模的听课、评课活动,在全校掀起了一个向课堂要质量的热潮。

3、抓实了考试质量的分析。教学中心意识追求的就是课堂教学效益的最大化,考试之后的质量分析就是效益的最大化的具体要求。为此,各年级在月考和期中考试后召开考试质量分析会,每位班主任和科任老师都会对本班施教情况进行总结反思,并制定下一步提高措施。?

4、在教学上,我们积极开展了“同上一堂课”、“教学质量月”、和兄弟学校“手拉手”、“典型引路”、“周末备课组说课”等活动;承办了多学科区级教研活动;学校还对12中、长塘中学进行支教活动。通过“名师送教”与“请来交流”的形式,深化了支教的内容,加深了校际之间的联系。进一步完善了“教学常规检查制度”、“集体备课制”、“教学质量月考分析制度”等教学常规管理制度,教学质量不断提高。今年中考,优秀率、及格率、平均分等各项指标都名列全区前茅,录取重点高中人数均取得历史性突破。老师个人参加各级各类竞赛捷报频传,指导学生频频获奖,仅今年就获国家级奖20个;省级奖37个;市级奖80个;区级奖106个。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委员会授予江咏湘老师为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金牌教练。

(三)创新德育,烘托和谐育人氛围

1、抓队伍,提高教师德育素质。

“治校之道,师德为本。”一个学校要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就必须有一支德才兼备、勇于奉献的教师队伍,其中班主任队伍的建设尤为重要。我们通过班主任工作论坛、工作交流、工作总结、工作例会等形式多途径、多渠道提高全体班主任的理论水平,重点抓好班主任的观念更新和理论学习,培养了一支过得硬的德育工作队伍。

2.建网络,完善德育工作体系。

建立了由行政领导、班主任组成的德育工作小组,以学校为主阵地,以班主任为主力军,学科教师配合,多元化、多角度强化学生管理;抓好学生行为规范的养成,完善了《班级常规检查细则》《四中学生一日常规》,促进了良好班风、校风的形成;形成了校长负责、党政工团齐抓共管、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共同承担的纵向连接的德育工作体系,健全了学校、家庭和社会横向沟通的德育工作网络,开办了家长函授学校,定期召开家长会,切实做好学生德育工作。

3.创氛围,营造校园育人环境。

加大了校园文化建设力度,营造良好校园氛围,让校园内一草一木,每堵墙、每幢建筑物都能说话,都富有教育意义,走廊等公共场所贴上温馨提示语、名人名言,奥运文化墙、安全知识走廊、路灯杆上师德师风标语牌、科学知识樟树林、林荫小道……样样都彰显着四中文化建设特色。通过美化、绿化、净化环境,通过报廊、板报等德育宣传阵地,为学生提供了“润物细无声”的和谐育人环境,推进了学校德育工作的进程。

4.定主题,优化德育教育形式。

按照“实践育人”的要求,精心设计内容鲜活、形式新颖、贴近学生、吸引力强的“主题月”教育活动和各种专项教育活动。比如利用主题班会、墙报、演讲、广播、征文、讲故事、摘抄笔记、读一本好书、廉政文化进校园等活动等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文明礼仪、爱国主义、普法、理想、感恩教育,弘扬井冈山精神和庐陵文化教育。以北京奥运为契机,在师生中开展了阳光体育活动。在教师节我们进行了“诗歌颂我师,鲜花传真情”为主题的一系列庆祝活动;我们以执行《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抓手,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文明素养、社会公德、服务意识和社会实践活动能力,有效控制了在校学生违法犯罪现象。从而培养了良好的校风,促进了学校各项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5.重实效,促进德育工作良性发展。

我们以建设优良校风为核心,以开展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以净化、美化校园环境为重点,创设文明、和谐的育人环境。结合各阶段工作重点,组织学生观看教育光盘;通过板报、专栏等,进行卫生保健知识、禁毒和禁赌知识、环保知识、法律知识的宣传。还组织学生长期资助孤寡老人汤金章,并给予留守学生实实在在的关爱。

?

6、树榜样,推动德育工作全面展开。

每月评出流动红旗班级,为全体学生树立榜样;通过评选和表彰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单项积极分子,树立了榜样,产生出了杨江敏、周达华两位区十佳青少年。区老年科协的同志来我校和部分班主任、学生代表以及班子成员进行座谈,对我校德育工作给予了高度的肯定,并写出了一篇《这里会成为一道美丽的风景——吉安四中德育工作调查》报告,总结推广四中德育工作经验。

(四)注重学习,坚持科研兴校之路

1、派出教师接受省、市、区组织的包括CAI课件制作、电脑制作、网络资源利用、“英特尔未来教育”等有关培训几十人次。培训的老师能及时把上级的精神和相关的内容反馈到校,使学校老师能够进一步更新观念,提高了理论水平。

2、加强网管人员、计算机教学人员和电教骨干教师的培训。努力学习网站及课件制作和管理知识。我们已建立校园网,包括吉安四中网站、博客及论坛等网络平台,确保学校网站成为学校的一块重要的舆论宣传教育阵地。

3、聘请电教专家到我校讲课,组织全体教师进行了信息技术远程教育培训。通过培训,初步提高了全体老师通过远程教育,进行资源共享的意识,促进了广大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现代教育技术的先进理念。

4、适时开展电教活动,促进教师对现代化教育媒体的运用。充分利用农远工程资源网、学校电子资源库、和其它网上教育资源辅助教学,实现校内外资源共享。组织教师参加学科优质课、录像课、课件、教学课例、教学论文等各类比赛。在第八届全省计算机多媒体与网络物理教学成果评比会暨国家级课题研讨交流会上,李健老师的教学录像课在全省第四届中学物理创新教学大赛中获高中组一等奖,其制作的课件“人造卫星和宇宙速度”被评为一等奖。今年李美峰老师的电教录相课《It’s raining》在省“三优”评比活动中获得一等奖。

5、加强学生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提高学生电脑应用能力。我校教师在辅导学生参加的第6、7、8届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中,分别获得一个全国3等奖、两个省2等奖和一个省3等奖。其中王萍老师指导学生的电子报刊参加第七届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比赛获省级二等奖。李泽文老师指导的作品荣获第八届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初中组电脑动画三等奖。李泽文、杨义庆和杨慕菊老师在第23届江西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科技实践活动中辅导学生获二等奖。

6、积极开展课题研究,推动教育教学改革。我们确定了27个课题有前瞻性的市级以上立项课题,定期召开课题人员会议,确保课题顺利完成阶段研究。

(五)优化服务,提高后勤保障质量

1、做好环境卫生的整治工作,坚持每天两小扫,每周一大扫制度。

2、增加硬件投入,创设良好的校园环境。筹集60多万元对学校进行了绿化和美化,新增绿地面积2000多平方米,硬化面积6500平方米,改造了大会议室、小会议室、行政办公室、厕所、学生车棚等地,新建了3051平方米信息大楼,将两栋旧教学楼、一栋实验楼进行全面翻新。每年投入近10万元添置电教材料。在全校26个教学班做到“三机一屏”进教室。添设了现代化的物理、化学、生物实验室并投入使用。在原有的基础上维修整合了1个微机房,同时再组建了1个新的机房和农远资源教室,并为每个办公室配备了一台电脑进行无纸化办公。每年投入2万元组织老师有针对性地购买图书资料,充实了图书馆的藏书。学校西边吉州大道南延工程的建设,征用了学校800平方米的土地,经多次协商,由城投公司为我校新建西边通透式围墙,并新增置换土地面积2亩多,为我校创造经济价值百万余元。

3、高度重视综合治理和安全工作。一是建立综治领导机构,加强管理;二是层层签订并落实责任状;三是保卫人员24小时值班,行政干部值周、学生会干部值日,按要求认真制定和落实各项安全工作制度;四是安全教育形式多样。每学期两次聘请政法系统人员作法制教育报告;举办交通安全图片展;播放火灾警示录;开展预防艾滋病宣传并在区知识竞赛中获一等奖;与吉州消防大队联合举行师生火灾逃生演习等等。五是坚持安全工作经常化,每月进行安全隐患大排查,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整改,坚决杜绝事故苗头。六是加强门卫值班制度,外来人员进出校门都有登记记录。七是积极配合区卫生局、教育局对学校食堂、饮水卫生进行检查以及加强校园周边环境的治理。

(六)搞好党群工作,推进和谐文明校园

??

1、抓好班子建设,提高了管理水平。学校党支部十分重视班子建设,班子成员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坚持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提高了班子成员的个体素质和整体合力,形成了思想统一,协作团结,有战斗力,有表率作用的领导集体。

2、健全常规制度,提高了党建水平。坚持“三会一课”制度和党员学习制度,建立健全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长效机制,加强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工作,促进入党积极分子的思想提高。围绕教育发展抓党建,进行了新党章知识竞赛以及到井冈山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等多项活动。

??

3、加强与教师的心灵沟通。对生病的教职工及时给予慰问;为因意外严重烧伤的杨小刚老师捐款近万元;每年为教师出资体检;为全体教职工办意外团体险;教师过生日,送上蛋糕、鲜花和问候。学校揣着一颗真诚之心为所有的教职工谋利益,切实增强了教职工师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七)推行素质教育,体艺工作成绩斐然

本着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我们在学生中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锻炼了他们的体能,在区迎奥运第七届中小学运动会上,初中和高中组分别获团体总分第二名,创造了近年来最好成绩。每年举办元旦文艺汇演,师生同台演出,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活动中,我校的配乐诗朗诵《以共产党人的名义》获区级一等奖;舞蹈《走在山水间》参加全市中小学艺术节被评为二等奖。

(八)打造四中品牌,学校教育成绩斐然

我们围绕“聚精会神上质量,一心一意求发展”这一中心任务,脚踏实地,负重拼搏,开辟了一条“三校生”对口高考之路,今年高考取得了历史性突破,陈默等13 人上了二本线,99%的考生上了专科线。学校获得了省级“电教示范学校”、市级“文明单位”、市级“花园式”学校、市级“绿色学校”、市“四五”普法工作先进单位、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先进集体”、市考试基地先进集体等诸多荣誉,我们在党务、综治、工会、团建、学籍管理等方面的管理工作都得到各级主管部门的首肯。

三、学校发展思路

1、创设良好的办学环境。“十一五”期间拟扩大办学规模,使班级数达到36个,学生数达1800名。首先,要有超前意识去优化教学环境,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条件,积极争取区委、区政府和教育局的关心和支持。其次,加快四中建设的步伐,清理学校大部分危房,完成办公楼的建设,改善教师的办学条件;完善校园景观建设,提高校园环境品位。第三,坚持走创新发展之路。深入开展“做人民满意的教师,办人民满意的学校”活动,规范办学行为,提高管理水平,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办学品位。使四中成为受社会高度赞誉、让老百姓满意、学生向往的理想学校。第四,建立学校与社区定期联系制度,召开各界人士座谈会、家长会,办好家长学校,推动学校的发展。第五,加强与公安、司法、城管、工商等部门的联系,加强对校园周边环境的整治,把一些可能引发的治安等问题消除在萌芽状态之中。

2、不断强化德育工作。学校将继续坚持育人为本,大力实施“学校育人”、“团队育人”、“家庭育人”、“活动育人”、“基地育人”、“环境育人”六大工程。进一步加强德育工作的力量,进一步推行全员德育工作制,使德育工作目标化、制度化、系列化、科学化和艺术化。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集体主义精神、社会责任心、法制意识、团队合作精神和人文素养,使学生成为志向高远、品德高尚、崇尚科学、特长明显、人格健全、身心健康、体魄强健的和谐社会人。

3、大力实施质量立校,特色兴校,科研强校战略。艺术和体育已形成了我校高中的办学特色,我们将优化教学手段,积极探索,不断创新,使办学特色进一步彰显。未来我们的目标是以课程改革为契机,以各科《课程标准》为标尺,扎实有效地实施新课程改革,切实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思想和教学行为,力争做学者型、专家型和研究型教师。努力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确保教学质量一年一个新台阶,五年一个大变化。

4、加大校园文化建设,注重人文化管理,构建和谐校园。

5、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和教师队伍。进一步加强学校领导班子队伍建设,建设一支坚强有力、作风民主、高效务实、勇于开拓的领导班子。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优化教师队伍,打造一支师德高尚、爱校敬业、学识渊博、严谨治学、业务精湛、教风优良的教师队伍。坚持将师德建设放在教师队伍建设的首位,采取各种激励措施,通过多种形式的校本和校外培训,继续鼓励和支持教师参加进修学习,提高学历层次和业务水平,为教师创造成长和成名的条件,搭建展示才华的平台,培养出市级学科带头人。

6、深化学校内部管理改革。坚持以人为本,以改革求发展,向管理要质量,进一步完善学校章程及各项规章制度,实现学校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依法治校、依法执教。积极推进人事制度改革,实行教师职务聘任和岗位聘任的统一。建立重能力、重实绩、重贡献的激励机制,分配向教学第一线教师倾斜,向骨干教师倾斜,向贡献较大的同志倾斜。

四、学校前景展望

(一)我校办学的有利条件

1、有区委、区政府、区教育局的正确领导,社会各界的关心、爱护和大力支持,是我们办好四中,实现办学目标的强有力支撑。

2、有团结务实、真抓实干的学校领导班子,有锐意进取的,爱物爱校的师生员工,是我们办好四中,实现办学目标的最宝贵的动力。

3、我校是市中心城区的西南面唯一一所完全中学,地处吉福路和赣新大道的黄金交汇点上,根据市政新的规划:吉安市中心城区将南移,布局和地理位置的优势,是我们办好四中,实现办学目标责无旁贷的使命,也是时代的呼唤。

4、我省2010年将普及高中教育,普通完中将获得难得的发展机遇,这是我们办好四中,实现办学目标良好的外部条件。

(二)我校办学的主要困难

1、生源不足。我校占地面积近70亩,校园广阔,环境优美,布局和地理位置优越,是办学的好地方。然而生源不足,迫使每年的4—8月我们都要花费许多时间去自找生源,尤其是高中部,造成教育资源的浪费。

2、资金困难,硬件设施跟不上办学要求。资金的困难,使我校硬件设施建设的投入乏力,制约了学校的发展。

(三)吁请社会各界关注,帮助解决的几个问题

1、政策上予以扶持。

四中办学今天能取得较好实绩,离不开各级领导的关心和政策扶持;四中的发展、办学目标的实现,需要各级领导给予更多的政策扶持。今天的四中亟待跨越式发展,企盼各级领导也能给予超常规的政策扶持。吉安三中近几年能发生巨大变化,实现跨越式发展,与各级领导超常规的政策扶持密不可分。四中要发展,要实现办学目标,也需要借鉴“三中模式”.2、资金上予以倾斜。

资金严重不足,是制约四中发展,实现办学目标的“瓶颈”.下拨必要的资金,是四中发展的关键所在。

3、生源、师资上予以优惠。

一、高一生源请上级能给予更多的计划招生数。为此,划归四中的招生学校增加一些,同时采取必要措施制止恶性竞争。四中所需的优秀师资要尽可能优先满足。此外,建议(1)重点高中扩招分数线不能太低(不能低于40分);同时一定要划定择校分数和费用,并严格执行。(2)初三补习生要提高录取分数线,如果能提高40分,则大多数初三毕业生就可能不会去补习而就读普通高中,增加普通高中生源。

第二篇:岳南学校办学思路及目标

岳南学校办学思路及目标

一、学校工作办学思路 :通过环境建设、人本管理与课程开发的连动创建有文化的校园;通过网络平台、校本研训、岗位练兵的连动塑造有思想的教师;通过打牢基础、培养习惯、创造经历的连动培育有发展的学生;通过构建“人文校园”、“书香校园”、“信息化校园”的连动打造有特色的学校。

我们要以“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为指针,继续牢固树立“全面贯彻教育方针、面向全体学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全面发展”的五全办学指导思想。我们治校方略理念决定办学方向,管理决定教育成败。成功的教育离不开先进的教育理念引领和科学规范的制度管理。教育思想有多远,教育发展就能走多远。办学理念和制度建设对学校发展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设计并制定行之有效的办学理念和管理制度,就使学校各项工作有了明确的方向和具体的目标,有利于教育教学工作的有序进行和全面开展、有利于全面提高学校管理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我们管理学校的基本思路是将素质教育、责任教育、善良教育、和谐教育和自我教育等教育思想寓于学校办学理念和管理制度之中。提出了明确的办学思想和教育管理目标,坚持一个宗旨,做人民满意的教师、当人民满意的校长、建人民满意的学校、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贯彻

一个方针,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促进师生和谐发展,抓好一个根本,把领导班子建设、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学校发展之基、竞争之本、提高之源作为兴校、强校的关键从根本来抓,围绕一个中心,始终把教学工作作为学校工作的唯一中心,始终把教学质量作为教学管理的唯一目标,突出一个主题,以人为本、构建和谐校园。实施规范化、精细化、民主化、人本化管理创造诗意化教育。实现三个目标,学生增值——学业水平提高、良好习惯养成、责任意识增强。教师增值——教学理念更新,教学艺术娴熟、综合素质提高。学校增值——教学质量提高、社会信誉度提升。制定了负责、尽责的校训准时、勤奋、和谐、善良的校风。落实以‘德’育人、以‘文’化人、习惯‘成’人、活动‘做’人的教育思想。学校常规管理精细、教师队伍建设精良、课堂教学设计精心、教育活动设计精彩、校本课程设计精当、校园环境设计精美民主化管理六项措施。我校签订教师工作服务承诺书与目标责任书等学校管理运行机制,来保证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井然有序。十大规范化常规管理为,一是办学思想规范,即规定学校的培养目标和校训校风,主要体现现代学校教育的办学理念、管理策略和文化特色。二是岗位职责规范,即为学校每一位教职工的岗位上,明确全校每个人的工作目标、责任、考核和奖惩使复杂的管理简单明了。三是领导决策规范,即制定学校校务会议重大问题议事规则和重要工作情况请示报告制度,明确学校重大问题讨论的范围,把校务委员会议作为

学校重大问题决策的主要形式,规定学校重大问题决策的具体程序,实行逐级负责制,规范领导班子的履职行为。四是师德行为规范,即明确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十不准,制定领导班子和教师队伍建设形象标准,通过组织教师参加师德培训考试、学生家长访谈评价等方式推动师德师风建设。五是养成教育规范,即对《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量化、细化、深化和具体化。从纪律、学习、卫生、着装、生活、礼仪礼貌、网络安全、爱护公物、体育活动、交通安全等十个方面规范学生日常行为。同时制定《学生礼仪常规》、《学生学习习惯常规》、《学生卫生生活习惯常规》等。通过开展每周主题教育,组织养成教育知识竞赛、演讲比赛等活动,强化学生的养成教育。六是班组管理规范,即制定教学班、教研组管理方面的管理制度,文明班级与和谐教研组评选标准与奖励办法开展文明班级与和谐教研组评选竞赛活动,夯实学校管理的基础。七是教学教务规范,即从学习、研讨、请假、办公、课程、集会、上课、听课、备课、作业批改、家校联系、质量管理、考核奖惩等方面制定《教师工作常规管理制度》和《教师常规工作管理考核办法》加强教师工作常规管理考核,把教学作为学校工作的唯一中心,把质量作为教学管理的唯一目标,实行各年级教学成绩达标考核和增值评价,推动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八是校园安全规范,即制定学校安全值周制度、学校门卫管理办法、学校校园管理制度、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整治措施,把学生安全做为学校的第一责任,确保

在校学生的人身安全。九是综合考核规范,即从德、能、勤、绩等方面全面考核教师,制定教师教学工作量、教学质量、教研成果、公开教学活动、竞赛活动辅导等方面的综合工作考核奖励办法,签订教师工作服务承诺书与工作目标责任书,将教师干多干少和干好干坏区别开来。落实教师工作目标考核奖惩。十是民主监督规范,即制定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学校发展管理委员会制度和学校校务公开制度,制定学校财务管理制度,实行民主监督,推进学校民主管理。学校常规管理十大规范涉及到学校的管理制度、管理规范和管理标准,健全了学校各项工作的管理规则,使学校有分工、人员有职责、行为有约束、事事有章程,夯实了学校管理基石使学校步入了良性发展的轨道。

二、办学目标坚持以德立校、全面育人的办学思想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办学目标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办学宗旨、依法治校、办学有特色、学生有特长、教学有特点、科研有特效、符合现代教育理念的学校。

1、领导目标:做有胆有识的开拓者、做有情有德的管理者、做有度有效的实践者。

2、教师目标:做最让学校信赖的教师、做最让家长满意的教师、做最让学生喜欢的教师。

3、学生目标:在校做个好学生、在家做个好孩子、在社会做个好公民。

三、具体措施

1、学生培养目标:全面发展、自主向上、面向全体,促使每位学生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全面发展。自主向上,具有责任心、独立性、合群性和创造性的个性品质,学会负责,学生生活,学会关心,学会创造。

2、教师培养目标 三年内我们力争建设一支具有坚定的政治方向崇高的敬业精神高尚的师德修养扎实的专业知识精湛的教研能力良好的心理素质的新世纪创造型的教师队伍。

3、教育质量目标: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高质量的教育水平是一流学校的主要标志。“今天接受一个孩子明天输送一个栋梁”是我们教育教学质量追求的目标。基础学科有强项拓展型学科有优势,研究型学科能领先。培养一大批爱提问、细观察、思维活、善表达、会合作、敢评判、乐动手、有主见、勤反思的具有创造性学习习惯,全面发展的四有新人。

4、管理改革目标:一流的管理水平就是有凝聚力和向心力管理不是约束,而是激励不是管住人群,而是凝聚人心。通过进一步完善学校内部管理改革调动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发挥教师教育过程的创造性使每位教师身心愉悦、心灵舒展、内心充实、踏实工作、建立教育整体管理的良性运行机制。

5、队伍建设形成示范群体。以爱生为核心的思想道德素质以成才为中心的文化科学素质以真诚为本的心理素质以健康为标志的身体素质以创新为目标的业务素质。

6、运行机制形成综合竞争实力。目标导向催人奋进鼓励竞争,考核评估公正公平团结合作体现价值、优质优酬激励奋进、校务公开以法治校、民主协商管理科学。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以创新教育为主旋律,以课程改革为主方向,使我校成为一所办学模式新、教学质量好、师资队伍强、学生素质高、管理体制全、设施条件硬、校园环境美、创新精神盛、科研成果多、社会影响广的学校。

第三篇:小学学校发展思路调研及规划报告

小学学校发展思路调研及规划报告

第一部分:学校基本情况分析

(一)办学理念

用优质的教育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

(二)办学目标

办人民满意的学校,让孩子接受优质的教育

(三)校风校训

崇德、修身、博学、报国

学校把“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合格加特长的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新型人才”作为学生的培养目标,践行“尊重、赏识、关爱”的教育理念,把“爱事业,爱学校,爱学生”作为教师工作的基本要求,努力创造文明、和谐、愉悦、向上的学校氛围。

(四)学校规模

学校始建于1985年,占地19755平方米,建筑面积10479.9平方米,现有

个教学班,在校生

人,教职工

人,专任教师

人,(五)办学条件

1.硬件设施:学校2008年通过省级规范化学校验收,各项教育教学设施配备齐全。近几年,学校的电化教育设施不断完善,教师达到了人手一台微机,建设完善了校园网络,安装并使用了远程教育网、教学管理平台及教学资源库;基本实现了网上交流、电子备课。

2.师资力量:教职工124人,专任教师91人,学历达标率100%,现有市、区级以上骨干教师、教学能手等

人,其中齐鲁名师1人,沂蒙名师1人,山东省教学能手2人,市级教学能手7人,市级教学新秀8人,区级教学能手

人,市中区骨干教师

人。

3.学校环境

(1)校园自然、人文环境:学校遵循“校园建设营造整体美、绿化植物营造环境美、修身健体营造文明美”的校园环境建设思路,倡导无处不在、人人参与、赏心悦目、奋发向上的文化渗透,积极创设浓郁的校园文化。

(2)学校周边社会环境:学校位于陶瓷商城、万泉商城、于泉庄村、闫泉庄村的合围之中,周边商业氛围较为浓厚,文化氛围一般。

(六)获得荣誉

自建校至今,学校先后获得“全国流动人口子女、农村留守儿童示范家长学校”、“全国基础教育名校”、“全国教育网络系统理事单位”、“全国小公民道德建设先进单位”、“山东省师德建设先进单位”、“山东省电化教学示范学校”、“山东省中小学教师校本培训示范学校”、“山东省少先队工

作规范化学校”、“山东省教学示范学校”、“山东省规范化学校”、“山东省创新教育先进单位”、“山东省优秀家长学校”、“山东省优秀雏鹰大队”、“青岛市规范化学校”、“青岛市师德建设十佳学校”、“青岛市教学示范学校”、“青岛市科普示范学校”、“青岛市德育工作先进集体”、“青岛市少先队红旗单位”等荣誉143项。连续9年获市中区教学工作先进单位,学校教育教学成绩一直稳居全区前列,全区办学水平综合评估10次获得第一名,均是一等奖。

(七)历史积淀

二十多年来,学校逐渐形成了严谨、务实、规范的办学风格,师生均具有较强的荣誉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学校成员的凝聚力和奉献精神比较突出。

(八)办学优势: 1.规范严谨的管理体制

学校确定的管理目标是“校风正,学风浓,科学管理,和谐有序”。为实现这一目标,学校提出了以优良的校风“引导人”,以充满活力的环境“养育人”,以科学的管理制度“激励人”,以高素质的教师队伍“示范人”,切实优化学校管理,为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近十年来,学校在不断完善四制改革体制的基础上,逐步建立了目标管理体制,突出强化了精细化管理。目标管理体系的建立,促进了学校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和高效化,进一步提高了学校的办学效益。在实行目标管理的基础上,学校认真实施教学精细化管理,突出了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提出了“精心”是态度,“精细”是过程,“精品”是结果的口号。在教学常规管理方面,学校狠抓了“严、细、实、恒”四个字的落实。

2.敬业奉献的教师群体

学校教干教师目标意识和责任意识较强,具有全局观念和大局意识,工作中团队合作的意识和能力较为突出,在迎接上级的各项检查中均取得了突出的成绩。

已经初步具备了一定规模的名师团队,各个名师工作室所带动的部分青年骨干教师创新意识强,教学成果显著。

3.积淀丰厚的教学研究

学校先后有

人次获得省市级讲课比赛一、二等奖,人次这区级各类讲课比赛中获一、二等奖。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语文、音乐等学科的教学研究工作以及学校的教科研工作已在全市乃至全省具有了一定的影响力,目前学校被确立为山东省小学语文学科教学研究基地、青岛市小学品德与生活学科教学研究基地。多位教师参与了国家义务教育课程实验教材(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省地方课程教材(传统文化)等教材的编写任务。姜自凤老师所进行的“单元教学”改革研究在全区乃至全市已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力。

教育科研工作先进、规范、研究氛围浓厚。自1999年跟随山东省创新教育课题组的研究工作以来,学校的教育科研工作逐步走向了规范、先进的研究道路,大批教师参与了研究的全过程,而且在课堂教学、成果专著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学校被评为山东省创新

教育研究先进单位,多位教师被评为创新教育先进个人、青岛市教育科研先进个人等,多项研究成果获得省市教科研成果一二等奖。2002年,《山东教育》以陶继新总编撰写的《教育生态:为改革创新注入生命活力》为题对学校的教育与科研工作进行了一万多字的专题报道。

4.良好的读书学习氛围

近年来,读书工程是学校常抓不懈的一项重要工作,无论从校园读书氛围的创设还是师生的读书意识、读书习惯,在全区范围内都是颇具特色的。09年,学校还被评为青岛市蓓蕾读书工程先进单位。

5.扎实有效的道德教育

学校一直把做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作为首要任务,常抓不懈,以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和《中小学生守则》为基本要求,卓有成效的开展了实践教育、体验教育、养成教育等各项教育活动,教育的内涵不断丰富,初步形成了我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特色。去年,我校被成为代表全市迎接山东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市测评的三所小学之一。学校有两名同学被共青团山东省委、山东省教育厅、山东省少工委、山东电视台评为第九届“齐鲁小名士”。

6.成绩斐然的艺体教育

我校的艺体工作,一直走在全区的前列,在区教育局组织的12届艺术节中,10次获得团体一等奖,并有5次夺得团体第一名,在全区组织的15次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上,共夺得11次小学组团体总分第一名。

(九)主要问题:

1.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目标解读不够,渗透不足,无法成为全校师生精神层面的共识,难以成为师生共同遵循的行为准则。如“用优质的教育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这一办学理念中,何为“优质的教育”?实现“学生终身发展”必须培养的重要素质有哪些?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如何以教师为主体,以学生为服务对象,办学理念如何在具体的工作中渗透等问题均不够明确。

2.学校的整体工作发展均衡,但重点工作不突出;围绕上级检查的应急性工作完成出色,但突出学校个性特色的长效性工作不明确。

3.教师和学生的评价方式方法没有做到与时俱进或具体措施落实不到位。在教师工作的量化评估和评聘措施中,绝大多数的制度沿用了十年前学校开始实行四制改革所制定的相应制度和规定。从教育大环境来看,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对教师、学生、课程实施等方面评价办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学校在这些方面进行的相应的制度改革和调整总体来看是不到位的,尤其是教师工作方式和工作重点的导向性评价方面已经有落后于教育教学发展需要的迹象。在学生学业成绩的综合性评价方面,虽然学校也做出了诸如“星级评价激励”制,为每一名学生建立了成长档案袋等改革措施,但受诸多因素的限制,相应措施的落实仍

然停留在形式的层面,对学生全面发展的整体导向作用仍不明显。

4.学校教学教研工作中常规工作完成细致到位,但缺乏创新性的工作思路。纵观学校本学年的教学教研工作计划,抓好教学策略的学习、抓好常态课、借助“课堂教学活动月”开展课堂达标系列活动、突出抓好课堂教学听评研讨活动、充分发挥名师、骨干教师、教研员、教导主任的示范引领作用,进一步完善培训档案、加大课堂教学评估的力度、发现典型,培养典型,树立典型,推广典型等七大工作重点及相应的措施反映出学校的教研工作思路仍是围绕常规工作及上级部门的总体工作导向,符合学校教研实际的创造性工作重点及工作措施体现较少。

5.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实效性不强。学校的工作计划中提出了“树师表”、“转师观”、“砺师行”、“强师能”、“采取丰富多彩的形式加强教师培训,促进教师专业素养,专业能力的提升”、“实施教师专业化成长考核制度,完善教师发展评价标准、过程跟踪测评制度、阶段评估考核制度”、“优化学历进修、业务培训的管理,形成教师发展性评价机制,对教师的专业发展实行动态的、交互式的评价”等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具体目标,但具体措施和实施途径不明确,在工作中的具体落实不明显,教师专业化成长的主动性不高,尤其是青年教师的成长速度较慢,学校骨干群体出现了“断层”的迹象。

6.学校整体工作成效的宣传和推广措施不健全、力度不够。例如,学校目前初具形态的“单元整体教学模式”没有做到应有的辐射效应。课堂教学的改革研究没有形成规模。究其原因,应该受到学校的整体管理体制、工作导向等机制问题的影响。

第二部分:学校发展思路设想

主要思路:明确办学理念,完善常规管理,深入开展课堂教学研究,逐步打造“课堂教学、读书活动、艺术教育、少先队教育”四位一体的育人机制,重视人格教育,形成“尊重、和谐、创新”(待推敲)的办学特色。

(一)明确学校办学理念的内涵,用共同的理念引领师生的思想和行为。

1.做好充分的调研工作,认真解读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办学目标,明确学校的核心价值观,将其细化并渗透到学校工作乃至学校建设的方方面面,渗透到教师和学生的日常工作和学习行为中,用明确的目标理念引领全校师生的思想和行为,增强学校的凝聚力,同时将办学理念逐步积淀为独特的学校文化,获得师生和社会的认可和遵循,逐渐凸显学校特色。

2. 强化教师主体观和学生主体观,依靠教师和学生打造学校办学特色。(1)尊重教师,继续明确和完善“人性化管理”的内涵,培养教师的主人翁意识。措施一:切实减轻教师的工作负担,削减教师的无效劳动,为教师营造和谐、宽松的工作氛围,充分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内驱力,培养教师的责任感和成就欲。

措施二:改进和完善教师评价机制,使评价制度更好地为办学目标服务。逐步淡化针对教

师的教学成果的终结性评价,关注教师整个教学过程的评价。

措施三:关注教师的精神生活以及教师的心理和人格健康发展,通过恰当的形式丰富和满足教师教学工作之外的精神生活需求,提高教师的在学校生活中的“归属感”和“职业幸福感”。

(2)尊重学生,关注学生学科知识学习之外的成长需求,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基。措施一: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严格控制学生在校期间进行学科知识学习的时间,为学生减负,解放学生的身心。

措施二:扎扎实实地开展好课外活动,增加各项活动设施的配备量,多种渠道解决好师资问题,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参与到丰富多彩的活动中,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在学科知识的学习之外获得综合素质的提升。

在以上措施不断完善的过程中,利用合理的渠道引领师生参与到学校的管理和决策中,使教师和学生为自身的发展更多地出谋划策。

3.学校工作统筹规划,加强各部门之间的融合和协调

学校的各项工作应具有整体性,杜绝各自为政的现象,这样既可以将学校的各项工作为办学理念和办学目标服务,又可以有效地减轻师生的工作和学习负担。例如,学校的少先队每个学年都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对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的提升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如果能够在每学年初统筹规划,将少先队工作与学科教学工作计划充分交流,结合不同的工作特点寻求最恰当的结合点,将少先队活动与各学科的实践活动紧密结合。增强活动的实效性,减轻师生的活动负担。

(二)围绕办学目标,明确工作重点,逐步打造学校办学特色。

1.确定科学合理的办学目标,明确办学思路和工作重点,并将整体的办学目标进行有机的分解,具体到每个部门,落实到每位教师,使全体教师为共同的目标而努力。同时,将上级部门的各项检查工作作为学校日常工作的一部分对待,使其为学校的工作目标服务。

2.逐步规范、完善和稳定学校的常规管理工作。在学校特色结构中,学校常规起到一定的“中介”作用,是连贯学校办学理念与师生素质特征之间的媒介。常规管理具有养成型功能,它有助于师生员工从他律状态转化为自律状态,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进而形成优良校风,使整个学校达到既管理又非管理的境界。这不仅可以极大地提高管理工作效率,而且能使领导者从琐碎事务中解脱出来,以较多的时间和精力思考学校建设的方向性、战略性问题。作为六小这样一个各项工作管理规范的学校,现在要做的是重新审视已有的常规管理内容,是否科学,是否符合教育教学发展的规律,是否符合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办学目标?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逐步将一套科学、操作性强的管理制度和规程尽快完善和规范并逐步稳定下来,使全校师生明确其内容实质,并自觉遵循,使之成为师生工作和学习的常态,成为学校共同的文化特征。在此基础上,学校全体人员将主要精力放在课堂教学改革、特色课程打造等战略性的工作中。

3.以打造“多维互动——智慧型课堂(名称需论证)”作为创建学校特色的突破口。(1)以课堂教学研究为依托,完善教研工作体制。

措施一:教研室和教导处形成合力,统一工作思路和工作目标,共同打造科学完备的教研工作体制。

措施二:完善教研组的各项教研功能,加强教研组长的培训和使用力度,均衡教研组长的权责比例,明确教研组长的工作总量,使教研组长充分发挥其引领作用,让教研组成为课堂教学研究的主阵地,逐步形成独特的教研组文化。

措施三:将名师工作室的工作纳入学校常规教研工作,完善各项机制,让各级名师工作室的活动与常态教研充分结合,让工作室成为课堂教学研究的试验田和先锋队。

(2)以课堂教学研究为依托,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措施一:丰富校本培训内容和形式,让校本培训成为教师成长的良好平台。具体要做到:首先,充分论证,形成明确有效的培训机制,培训资金保障到位;其次,充分调研,了解并尊重教师的培训需求,使各项培训活动为教师量身打造;再次,培训要有针对性,按照骨干与非骨干、学科学段、年龄等进行分层培训;最后,注重培训形式的多样性,培训过程的参与度和互动性,培训结果的有效性。

措施二:重视教师的外出培训学习,开阔教师的眼界,让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起点”变高。具体需要做到:首先,学校管理层要逐渐树立起重视教育软实力打造的观念,在师资培训方面舍得投入,最好每年设立专项培训资金;其次,有明确的教师外出学习培训制度,培养教师要统筹安排,有计划性,并将目光着眼于每位教师。教学管理人员要充分了解每位教师的专业发展状况,关注每位教师的成长,为不同层次的教师打造不同的专业成长“套餐”。

措施三:课题引领,将课题研究作为教师工作的常态。首先,学校加强针对每位教师的教科研方法培训,指导教师能用科学的方法指导自己的教学,积极开展行动研究,能从实际问题入手,在教学工作中主动提出问题,同时积极研究和解决问题,培养和打造一批研究型教师。其次,将学校已有的部分研究成果尽快进行科学论证,确定研究方向,以课题的形式引领教师进行深入持久的研究工作。

(3)以课堂教学研究为依托,培养个性化优秀人才。

措施一:精心设计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将学生的发展作为评价课堂教学的重要指标。措施二:尽早着手实行作业改革,加大教师设计作业的自主权,合理设计和指导学生作业,使作业真正为课堂、为学生服务。

措施三:着力开发校本课程,完善课程的各项运行和评价机制,增加学生的选择范围,扩大参与面,加强辅导教师的培训,以科学和适当的方式考评学生的参与和学习情况。

4.将艺术教育与学科教学有机结合,使学校特色显性化。

发挥学校已有的艺术教育优势,充分利用艺术教育骨干教师队伍,以《古典音乐教育对学

生道德素养的熏陶》课题研究为依托,扎扎实实地将学校的兴趣小组、民族乐团等做出特色,同时,促进艺体教师与其他学科教师的沟通交流,将艺术教育渗透到学科教学中,充分发挥艺术教育对学生道德修养、智力开发等方面的教育作用。

正确处理潜心研究与宣传推广的关系

古人说:“十年磨一剑”,真正有品位、有内涵的学校不是一朝一夕打造的,是需要时间的考验和锤炼的,正因为这样,学校应该在前行的道路上耐得住寂寞、抵的了诱惑、抗的住干扰,全校师生秉承一贯的教育理念和教育信仰,代代传承,共同打造学校独具个性的办学风格。但是,这也并不代表学校用不着宣传和推广。在将外校名师请进来、本校教师走出去的过程中,在推荐优秀教师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活动中,在将培养的学生一批批输送出去的过程中,学校就是在做着隐形的宣传和推广工作,因此学校应该具有强烈的“品牌”意识,将学校的办学理念在全校师生意识里留下深深的烙印,在每一次的与外界交流和沟通的过程中都要完成一次对学校精彩地展示和宣传。

第四篇:打造实力型干部队伍 引领学校新的发展

打造实力型干部队伍 引领学校新的发展

上海市实验小学是一所百年名校,“实验创新”的校风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实小人创下了不斐的成绩,名师成为学校经久的骄傲,优秀的干部队伍成为推动学校发展的核心力量。六年前,由于干部调动,实验小学组建了新的领导班子。当时一批青年干部刚走上中层岗位不久,党支部、团支部、工会面临改选,新到任的党政班子深感工作的压力和责任。如何快速形成发挥整体合力的骨干队伍、使学校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持续有新的发展成为党支部的首要任务。新班子本着强烈的责任感和高度的使命感,以“打造实力型干部队伍、创建和谐奋进的共同体”为目标,坚持“四个导向”,把形成坚强的领导集体作为党支部探索干部队伍建设的工作特色,引领学校新的发展。

一、政治素质以“坚持三项要求”为导向,保障干部整体素质的发展提高

学校是传播先进文化的重要领地,干部是学校发展的领路人,高素质的干部队伍才能使学校发展成为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党支部坚持用“政治坚定、勇于改革、勤政自律”三项要求锤炼干部队伍,把干部队伍建设成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实践者、组织者和推动者。

一是干部要成为政治坚定的带头者。我们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依法治校、以德立教”的法规作为武装干部头脑的重点。每当国家的政策方针出台,我们就率先组织干部学习,领会文件精神,统一思想,为实现一致的目标而形成共识,使干部队伍成为具有战斗力的整体。

二是干部要成为勇于改革的创新者。我们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树立科学的发展观与正确的政绩观,把工作重点放在以改革实验带动学校的整体发展。班子人员带头在全教会上主持理论讲坛,带头领衔课题带动教师探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热点问题、难点问题。

三是干部要成为勤政自律的实践者。我们要求干部增强公仆意识,把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全部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认真负责、严谨细致的作风,注重实效、真抓实干的作风,淡泊名利、敢于负责的作风,开拓进取、勇于创新的作风”影响凝聚教工。每个干部编入教研组,组内教师有任务,干部直接给予指导;组内教师有困难,干部率先予以解决。党支部坚持以教育增强干部的自律意识,以制度规范干部的廉洁行为,以相互提醒避免干部的行为偏差,以干部考核制检验群众对干部的满意度。

二、业务素质以“打造坚强的实力整体”为导向,提高干部先进形象的感召力

干部队伍要成为坚强的实力整体,首先其个体必须“觉悟、能力、水平、业绩”高于群众,以先进形象影响群众,统领学校的前进方向。

党支部坚持发展的观点,创设条件,建立机制,促进干部管理能力、业务水平的提高,把干部队伍建设成具有发展潜力的整体。在干部选拔中,落实“党政工团组织改选制”,把“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强、成绩突出乐于奉献”的同志选进班子,保证各级组织的核心力量;在干部管理中,实行干部“岗位责任制”,明确各干部岗位的工作职责,放权让青年干部独立承担管理任务,指导青年干部深入群众做思想工作,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干部的管理水平;在干部培养中,安排“带教制”,一方面为青年中层干部联系名师带教、成为《名师工作室》成员,另一方面让他们带教青年教师,实践带教能力,提高青年干部的业务水平;在后备干部考察中,推进“青年干部轮岗制”,采用挑选和自荐相结合的方式,经党支部考察确定人选,让青年骨干进入学校的管理层学习管理方法、实践管理能力,优秀青年人才经过轮岗后的考察培养,为学校干部队伍的发展储备了力量„„。

各项机制的运用,使青年干部教育教学管理的学习实践领域更为宽广,从而也实现了政治上和业务上的追求,提高了干部的政治业务素质,锻炼了青年干部的管理能力。现在学校中层和校级干部中青年占65%,除一名民主党派外,近年来全成为中共党员。教导处干部均为学校主学科骨干教师,他们在担任管理工作的同时,还承担了主学科的教学工作,做到教育业务和管理工作共同提高。他们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具有支配作用的影响力,既代表了学校水平的先进性,又以人格力量和学术影响力推动着学校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三、工作作风以“创建宽松民主的共同体”为导向,强化干部队伍的内聚力

学校的发展需要全体成员的共同投入,人际间的相互尊重、信任、平等是凝聚人心、形成共识的前提,宽松民主的共同体有利于群体成员创造性的积极释放,从而形成内聚力。

党政主要领导是创建共同体的核心。党政班子从自身做起,不断增强民主意识,真诚依靠集体的力量

管理学校。书记本着“思考全方位、处事不越位、问题要补位”的原则,主动参与学校决策工作;校长自觉置于教代会民主管理之中,集大家的智慧实施学校发展的目标。

在党政班子的正确引导和作用下,学校形成了一系列民主管理制度:健全了以支委会、校务会、行政会、教代会及重大问题领导小组等工作制度为主的民主监督机制,为集体参与管理提供了保障;民主生活会、党内通报制度、校务公开、网上公报等措施,为信息沟通创设了条件;谈话沟通制,保持了部门与部门之间、人与人之间的了解、协调和平等交流。干部中做到面对问题各抒己见、充分讨论;发现难题及时提醒、相互补台;形成决策统一认识、分工负责。使干部的思想观点在对话中碰撞、传递,在平等交流中形成共识,从而达到心的凝聚和行动的一致,发挥了领导集体的整体功效。

四、人际环境以“形成充满活力的群体”为导向,增强干部工作的吸引力

有活力的群体是具有生命力的,生命力在于生成、在于新的发展。干部队伍的活力应体现在思想是活跃的、工作是成功的、能力是发展的、共同合作是快乐的。

党支部在培养管理干部的过程中,坚持“学校发展与干部的自我发展双赢”为目标,使干部素质的提高和学校整体的发展达到和谐的统一。我们把干部自我发展的目标与学校发展的目标结合起来,尽量在个体需求与学校发展之间寻找最佳结合点,安排工作岗位时,充分尊重个人意愿,兼顾个人特长发挥与学校发展需要,做到责、权、利的统一,使干部在实现个体目标中体验满足能力发展的愿望。我们在工作合作中坚持做到在实现目标中求合作、在思想碰撞中求团结、在工作交流中求发展,活跃和谐的氛围,通过相互激发创新的灵感,让个体的智慧在宽松的环境中尽情地发挥,促使学校发展的一项项金点子应运而生,使干部在欢乐的交流中体验获得成功的快乐。我们把干部服务性的付出与自我锻炼提高结合起来,创设条件让干部的才能充分的施展,如:学习进修、公开教学、外出讲学等,而当干部在教研活动中形成一定成果时,帮助其在市区教科研立项,学校投入资金给予出版科研成果。使干部的服务在付出的同时成为创造性的有意义的收获,从而获得精神愉悦和自我提升。

近年来,干部们边学习、边工作、边实践,付出是辛苦的,而工作是充实的,心情是舒畅的,提高也是最显著的。十二名中层和校级干部中,有四名中学高级教师、一名国家级骨干导师、两名国家级骨干培养对象、一名“上海市十大杰出青年”、两名区的拔尖人才、两名区的学科带头人,有十名经过自学达到了本科以上学历。

干部队伍的建设在推动学校的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干部实力的增强影响和带动了教师队伍的整体建设,促进了教师队伍的全面提高,目前学校中、高级教师占65 %;30余人次获得了区级以上荣誉称号;16人次获得了教学能力和教学成果奖;80%以上教师投入到课题研究中。学校成为上海市文明单位、上海市绿色学校、上海市素质教育实验校、创先一级党支部、红旗团支部、先进教工之家、全国红旗大队、中国创造教育先进实验基地、上海市教科研先进集体、区“创建学习型企(事)业单位”;学校综合型课题《小学开放教育实践与研究》初期成果获上海市教育科研成果一等奖,学校还被命名为上海市第二期课程改革实践与研究基地、全国德育实践基地、上海市小学数学教学研究基地、上海市评价研究所实验基地、联合国EPD项目单位等。

第五篇:目前办学困难的农村学校发展的切入角度和发展思路初探

目前办学困难的农村学校发展的切入角度和发展思路初探

农村中学如今面临的办学窘境有笔者认为来自三个主要方面。一是招生生源急剧萎缩。随着城市辐射圈的扩大和郊区城市化进程,大批农村务工人员拖儿携女进程务工,且伴随越来越多的农村中学的学生家长也意识到教育的重要,同时伴随城市学校办学规模和办学质量的提高,农村中学学生家长对这些学校的优良教育资源和办学硬件趋之若鹜。就以笔者所熟悉的一所农村学校为例,每年夏季的招生在上一年的基数上减少了10%之多,原本起始年级三班级的规模在10年之间萎缩到两个班的规模,新的学年招生减少甚至有愈演愈烈之势。究其原因,周边居民楼人去楼空和居民老年化是根本原因。正是因为城市功能辐射效应,越来越多的居民选择离巢而去,宁愿在靠近名校的地段买房、租房而居住,也不愿意就近读书;其次原因当然也是因为农村中学相对市区学校的教育软硬件而言,这些学校不能挽留高质量的教师和优秀生源,长此下去,形成越留不住老师,越没学生来上学,有的学校几乎陷入停学状态;有的学校老师甚至通过轮流上岗来解决上班问题。第三原因是这些学校的布局。这些学校的布局原来只是考虑到了当时地区学生就近上学,没有进行科学规划,或者当时合理的布局,经过10年、20年的地区经济发展,愈发与此刻的办学需求不能同步,这个也是造成如今农村中学办学困顿的原因之一。

针对农村中学如今的办学窘境,如何在新时期寻找农村中学的新着力点和工作破局之路,已经是迫在眉睫了。

当然不是说农村中学就不能办或者不需要在办学了了,笔者认为解决的办法是及时改变学校功能、合理布局条件下集中优势资源办学或城市、郊区、农村联合办学。

首先是在学校合理布局条件下集中优势资源办学。规模办学可以集中利用教育和教学资源、更合理补缺农村中学稀缺资源,同时通过规模集中办学,集中政府投入的办学资金,在透明、公正、公平的办学政策引导下,使附近乡村的孩子得到较好的义务教育和高中三年教育;在学生的集中住宿管理上,半军事化的管理也便于培养和塑造学生坚毅和自信的性格。笔者这里不赞同私人办学,毕竟把教育办成企业出经济效益,有时办学者的目光是短浅的。社会办学可以通过政府和社会力量的共同监督,会有效减少这些负面因素。

二是城市、郊区、农村联合办学。联合办学可以取长补短,优势互补,市区学校忧虑是如何扩大办学规模,郊区和农村学校发愁得到如何招收优质生源和教师,通过合理安排教师,通过联合招生,这些学校形成一个办学集团,将能较好的引清源、涤浊流。而这样的办学尝试也是证明行之有效的。

三是改变学校功能。如今的社会需要各式各样的人材,而单一的农村学校向大学输血功能越来越弱化,及时改变办学功能,改变单一的办学功能和模式,培养多样化的人材来,也许是能够化腐朽为神奇的。

当然教育工作是千头万绪的,但是为了给农村学校的学生们提供高质量的教育,再苦再难还是应该和必须去做的。

下载办学主要做法及学校发展思路;树立新理念打造新四中[合集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办学主要做法及学校发展思路;树立新理念打造新四中[合集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