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玉米市场分析报告
玉米市场分析报告
(一)中国2008年第二季度玉米市场稳中走高,主要原因是北粮南运导致东北玉米货源减少;小麦价格高开高走,替代现象减少;燃油价格的上调以及柴油供应告急推动运费上涨;中国CPI的不断攀升,支撑玉米价格保持高位坚挺。随着农户手中存粮不断下降,养殖业不断恢复,预计短期内玉米市场仍将保持高位震荡走势。
一、2008年第二季度玉米行情总体回顾
1、整体价格行情震荡走高 2008年第二季度国内玉米市场价格一改第一季度整体趋弱的走势,价格稳步走高。从近几年的情况来看,玉米价格可谓是一年一个台阶,并且第二季度基本都呈现稳中有升的局面,2008年波动明显比前两年频繁。
4月初 4月底 5月底 6月底 7月8日 比4月初 现货平均价格 1691 1705 1756 1772 1779 +5.23%
玉米价格指数 129.97 131.05 134.97 136.2 136.74 +5.23%
第一阶段(4月1日至4月22日):价格稳中趋弱。进入4月份,玉米市场进入播种前期,农民为春耕备耕,农民出售收购的部分余粮以便购买农资,此时的玉米价格出现下跌,购销市场也略显平淡。4月22日,玉米全国平均价格为1,680元/吨,较3月底下跌0.65%,较年初下跌2.49%。第二阶段(4月22日至今):价格稳步上扬。进入5月份,“北粮南运”工作陆续进行,大量的粮源南下,导致东北主产区货源减少,价格也随之上涨,虽然在6月份新季小麦上市,对玉米市场产生了短暂的冲击,但由于后期小麦开秤价格的高开高走,比价效应渐渐减弱,随着燃油价格的上调以及柴油供应告急,运输的上涨推动玉米价格稳步上扬。截止到7月8日,玉米全国平均价格为1,779元/吨,比4月初上涨5.23%,比4月22日上涨5.89%。
2、各地玉米价格走势对比各地玉米市场价格对比表(单位:元/吨)
东北主产区及南北港口地区玉米价格大幅上涨;华北黄淮地区玉米价格微幅上涨;
二、二季度市场主要影响因素 1、08/09年度玉米供需情况。
1、全球玉米供需状况 —产不足需,供需缺口再次扩大单美国农业部供需月报6月预估值受洪灾影响,美国农业部将玉米产量下调至77,256万吨,但消费量依旧呈现增长势头,产需缺口再次扩大,期末库存降至近几年低点,全球玉米供应趋紧,长期对国际玉米市场价格起到了强有力的支撑。
2、中国玉米供需基本平衡,年度结余有所增加,随着食用油价格的不断高涨,市场热点逐步转向大豆,东北主产区部分农民改种大豆,虽然播种面积有所减少,但由于单产的增加,总产同比增幅1.43%;消费量的增加主要体现在饲料方面,预计2008/09年度玉米饲料需求为9,350万吨,同比增加290万吨,涨幅为3.2%;工业需求为5,833万吨,同比增加88万吨,涨幅为1.53%。
3、北京地区玉米供需情况—产量减少,需求增加,产需缺口再度扩大。自2008年第一季度,中储粮在东北主产区先后启动了两批800万吨的玉米托市收购计划,玉米市场一改前期下跌行情,市场开始逐步回暖;另一方面,在南方销区进行每周一次的储备玉米销售工作,增加南方销区供应,稳定市场价格;其次,从5月1日至6月30日抢运1,000万吨东北玉米及稻米南下入关,导致东北主产区货源减少,拉动价格上涨。整体看,由于南方销区玉米轮换销售底价一直处于高位,因此并没有因为频繁的轮换打压市场价格,另一方面,在抛售的同时又在东北主产区进行托市收购,政府意在“有粮在手,心中不愁”,因此虽然表面上看国家宏观调控“利弊”共存,但实际上并没有打压玉米价格上涨的意图;其次,国家为维护经济平稳持续发展,农发行紧缩银根导致贸易商收购资金不足,市场曾出现因主体匮乏价格下跌的情况;另外,国家严控国内玉米深加工规模,以保证市场供应,稳定市场价格。
4、国内外期货市场相互影响,联动性有所增强第二季度,国内外期货市场玉米价格走势震荡起伏,表现CBOT玉米期价大幅上涨,大连商品交易所期货价格出现微幅下跌。CBOT期货市场玉米价格走势震荡起伏,国际玉米的库存降低但需求增加以及美国遭遇百年不遇的洪灾影响玉米播种,导致CBOT玉米期货一路上涨,屡创历史新高。
5、环保奥运影响北京周边淀粉企业生产为确保奥运期间空气质量,国家各级环保部门正在大范围的开展排污整治工作,而河北、山东及辽宁作为北京周边省份就成为了整治工作的重点。由于华北一些玉米淀粉企业也将也受到此次环保政策调控的影响,势必会导致阶段性的原料需求减小。
6、自然灾害对玉米市场影响有限从 “5.12”地震的情况来看,四川是中国第一产猪大省,2007年猪肉产量408.5万吨,占全国9.5%,猪肉外调量占全国省际间猪肉贸易量三分之一。不过,川猪产地主要集中于川南、川西,而大地震的重灾区在川北,且以山区为主,商品率较低。据农业部估计,这次地震造成1,563万头(只)畜禽死亡,但其中生猪比例较小,死亡数不到全省生猪存栏总数的4%。因而此次地震对四川全省的生猪养殖业影响有限。
7、燃油价格上调及柴油供应告急,增加玉米运输成本原油价格的不断上涨,使中国前期发生了柴油供应告急的状况,尤其在两会及奥运期间,国家限制不许随便提价,中国部分地区也一度出现限油的情况,对大型货车的影响尤为严重,国家发改委公布自6月20日起汽油、柴油、每吨提高 1,000元,航空煤油价格每吨提高1,500元,油价的上涨导致玉米运输成本增加,从而推动玉米价格上涨。
8、新麦价格高开高走,替代现象逐步减弱近期,中国新季小麦开始大量上市,虽然在一段时期出现了小麦替代玉米的现象,但随着国家托市收购政策的开展,新麦开秤价格高开高走,例如:7月上旬,山东地区玉米价格为1,780元/吨,而当地新麦开秤价达1,700元/吨左右,两者价差仅为80元/吨,一般情况下玉米小麦价差要达到120元以上,小麦替代玉米才有一定的优势,这样看来,目前的小麦价格高企已经不具备替代玉米的优势。
9、中国CPI的不断攀升,支撑玉米价格保持高位坚挺。2008年1--5月份,中国CPI价格指数不断攀升,虽然后期在国家紧缩银根政策的作用下,指数有所回调,但仍保持近几年的高位,对玉米市场价格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
三、玉米储备轮换情况
1、中央储备轮换情况进入4月份以来,受需求不振以及市场价格不断走低的影响,中央储备玉米轮换接连流拍,中储粮也因此调低了轮换数量,2008年4月--6月累计计划拍卖数量 422.72万吨,实际成交72.03万吨,成交率为17.03%。从成交量的情况来看,5月份以来,成交量逐步增加,可见随着市场可供粮源的逐步减少,市场采购已经逐步的转向储备轮换,饲料企业需求也正在逐步的恢复当中。
2、北京市储备轮换情况 4月28日,北京储备轮换采购一等黄玉米3万吨,采购底价0.84元/斤,成交均价为0.823元/斤,全部成交;销售3.6万吨一等黄玉米,销售底价0.78元/斤,成交均价0.794元/斤,实际成交3.3万吨。本次交易会在销售的同时进行采购,对于市场产生的影响相对较小,一方面满足了市场需求;另一方面,消耗了贸易企业手中的囤粮。适时进行储备粮吞吐,有利于稳定市场,交易会后北京市场玉米收购价格较为稳定。
四、后期预测及结论目前,中国春玉米处于七叶至拔节期,夏玉米处于三叶至七叶期,5月底至6月初,东北大部分玉米产区遭遇低温冻害天气,导致当地玉米生长进度缓慢,但进入6月上旬后,东北主产区气温回升较快,并且降雨较为充足,对玉米生长起到了利好作用。近期,中国产区农民手中玉米存粮不断下降,随着养殖业的不断恢复,玉米市场价格稳中有升,预计短期内,中国玉米市场价格走势仍将继续在高位震荡整理。从长期趋势来看,中国玉米消费量仍将在一定时期内保持稳步增长的势头,因此后期价格下跌的空间较为有限,预计2008年下半年中国玉米价格仍将在高位震荡整理,下跌空间不大。
玉米市场分析报告
(二)国内玉米市场虽迎来丰收好年景,却呈现出令人难以置信的大涨行情。2012年春节过后,国内玉米市场承接上年末的上涨势头,以东北产区为“龙头”展开了新一轮强劲上涨,玉米期价更是创下历史新高。在国内养殖业消费进入传统淡季,小麦替代“如为如荼”等较多不利因素之下,国内玉米行情缘何“淡季不淡”,仅仅是一个多月的涨幅都令一些人士预测大跌的幅度?我国玉米市场一轮大涨之后又将何去何从?下面笔者将从以下几方面作以分析及展望。
一、今年一季度国内玉米行情简要回顾
(一)、价格走势回顾
一季度,国内玉米市场延续去年年末的上涨行情。特别是2月份以来,随着北方贸易商、东北用粮企业陆续展开收购(尤其是在国储入市收购的提振下),东北产区玉米价格涨势惊人。按照去年临储政策出台前,东北玉米低位价格水平计算,截至3月上旬,东北产区玉米价格累计涨幅均超过了150元/吨。受其影响,北方港口玉米价格一度攀高,截至3月中旬,大连玉米平舱价格最高触及2520元/吨的历史高位(去年9月大连主流平舱达到2510元/吨)。而在南方需求减弱的情况下,港口玉米收购价格有所走软,东北产区与港口间“倒挂“格局日趋明显。与此同时,在东北玉米强劲涨势带动下,华北玉米价格先跌后涨。至此,国内玉米市场实现了轮番上涨的较好预期。
(二)、影响因素分析
今年年初至今,玉米价格走出一波上涨行情,玉米价格从年初的2250元/吨上涨至3月末的2370元/吨,涨幅在6%左右。虽然国内玉米丰收增产、饲养业消费不振、深加工企业利润下滑、进口玉米持续高量等利空消息客观存在,但国内玉米价格仍能在多番利空因素的作用下持续坚挺向上,究其主要原因如下:
1、国储收购成为玉米价格走高的“新动力”。今年春节过后,随着国内玉米市场购销逐步复苏,东北、河北部分地区国储补库启动成为短期市场的一个利多因素。截止3月10日,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山东、河南、四川、陕西、甘肃等11个玉米主产区各类粮食企业累计收购2011年新产玉米5680.8万吨其中国有粮食企业收购1389.2万吨。与去年同比分别增加613.6万吨和124.6万吨。而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1/12年全国玉米总产量增长8.2%(达到1.9175亿吨)。()由此可见,国储收购力度加大对于玉米价格的推动作用。同时,随着华北粮源水分下降,自2月下旬开始当地国储收购力度加强,无疑成为当地玉米价格上涨的推手之一。
2、农户惜售心理普遍较强,售粮时间有所延迟。由于上一年新季玉米“上市越晚越赚钱”的现象给农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2011/12年度新粮上市之初,农户惜售心理仍较强,部分农户已经将优质玉米“颗粒归仓”,等待5、6月份销售。支持农户延后销售的理由:其一,今年东北降雪偏少,玉米水分下降较快,利于农户保管;其二,近年来,国家对一些产粮大县的玉米储存仓实行补贴,加剧了农户售粮延迟的现象,而这一情况在我省尤为明显。
3、深加工企业不断提高玉米收购价。今年一季度,为获取粮源,东北大部分深加工企业不断提高玉米收购价。截止3月末,我省中粮生化榆树公司玉米挂牌价格为2220元/吨,水分14%,折扣1:1,较年初上涨100元/吨,日收购量1000吨;四平天成公司玉米挂牌价2320元/吨,折扣比1:1.2,上涨120元/吨,日收购量数百吨。究其主要原因:一是东北玉米产区玉米存量不断消耗,农户较为惜售;二是加工企业库存相对紧张,面临阶段性补库需求。在库存偏低的当下,企业补库意愿比较强烈;三是受东北产区及南北港口玉米价格上涨带动。截止3月末,东北地区玉米价格相对春节前已经上涨100元/吨以上;北方港口玉米主流平舱报价2520元/吨,较春节前上涨150元/吨以上;四是各收购主体看涨心理较强,收购趋于积极。
4、养殖、饲料消费进入传统淡季,“低消费”与“高价位”难以匹配。一方面,春节过后是养殖业的传统淡季。有关数据显示,3月14日全国生猪出厂均价为15.81元/公斤,环比降幅为6.78%,猪粮比价自1月中旬开始连续回落至目前的6.59:1,跌幅达到11.4%。同时,自繁自养出栏头均盈利回落至280元/头,加之面临仔猪价格和饲料成本的高企,同时受到疫情的影响,养殖户补栏量并没有出现明显增加;另一个方面,为迎合节日消费,每年春节前国内养殖业均会经历一轮畜禽大批量出栏,此后国内畜禽存栏量相对偏低直接将饲料行业引入传统消费淡季。今年同样如此,一季度,消费率先启动的南方港口饲料企业在春节过后集中补栏之后,采购步伐有所放缓,从而导致东北港口玉米价格水平缺乏需求的持续推动。此外,华北、南方不少销区小麦替代比例依旧维持在较高水平也限制了国内玉米使用量。
5、华北局部玉米品质堪忧,与东北玉米间的比较优势弱化。去年因小麦迟收和秋季收获期间阴雨连绵不仅推迟了华北玉米的收获时间,也导致不少地区玉变在收获间已经感染田间霉菌,华北玉米质量参差不齐,霉变情况甚至导致去年关内饲料企业到东北采购玉米的时间较往年提前1-2个月。
今年一季度,价格低廉的华北玉米已吸引了不少中间商和饲料企业前往采购。但值得注意的是,随着春季气温的回升,山东、河南等地玉米霉变问题将更为突出,影响饲料企业批量使用,其与东北玉米间的比较优势也相对弱化。何况,2月中下旬开始,华北玉米价格已经出现触底反弹,局部地区低价玉米上市进度较快。
二、后期国内玉米市场形势分析
(一)政策因素
1、国储拍卖对市场冲击料将有限。虽然今年二季度国储拍卖可能成为玉米市场阶段性利空因素,但鉴于国储库存较低、国内玉米市场供求关系继续趋紧的现状,前期其收储玉米将大部分流入储备库。由此可见,既便后期国家进行拍卖,其市场供应量也可能有限,对市场价格产生冲击料将不大。
2、政策调控已成市场关注焦点。2011年上半年,由于玉米价格居高不下,国家于4月下旬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对玉米深加工产业进行调控,包括严格限定深加工玉米用量、责令手续不全的企业停建停产、暂停深加工企业收购玉米增值税抵扣政策以及收紧非储备企业玉米收购的信贷资金等。鉴于目前国内玉米持续走强的态势,国家对深加工企业收购是否会再次出台限制政策,已成市场关注焦点。
(二)市场供求因素
1、玉米上市量局部趋增,优质玉米延后销售倾向明显。3月下旬以来,受气温升高以及农民卖粮习惯的影响,东北、华北部分产区农户玉米上市量较前期有所增加。一般来说,春耕或者华北麦收以前农户会卖出一部分存粮,一方面为新季播种筹措资金;另一方面,为新收谷物腾出储存空间。据了解,目前我省、山东部分地区农户惜售心理较前期有所改观。不过,鉴于不少农户储存条件较好,在新粮上市初期早已将优质玉米颗粒归仓,因此今年东北产区优质玉米延后销售的倾向可能更甚至于往年。
2、国内饲料消费趋于升温,推动玉米价格上行。根据养殖业的一般规律,在经历了春节后的阶段性低谷和补栏逐步恢复以后,二季度国内饲料消费量趋于回升,并有利于国内玉米消费的增长。值得一提的是,虽然2012年初国内家禽养殖业重回亏损区间,养殖户补栏热情下降,但在2011年高利润的刺激下,自去年四季度开始,国内能繁母猪比例稳步抬升,据了解,生猪存栏量同比增加近一成。考虑到目前国内华北和南方销区禽料中小麦替代玉米比例普遍高达50%以上,部分企业的鸭料中更是以完全替代。相对而言,猪料中小麦替代比例较低,预计二季度国内猪料消费增长对玉米需求的推动将更为明显。
3、小麦替代玉米已颇具规模,整体比例进一步上升空间有限。自去年下半年以来,由于玉米价格屡创新高,小麦走势相对稳定,后者比价优势明显,小麦替代玉米水平达到历史高位。其中华北及南方不少饲料企业的小麦采购量已远超玉米,小麦在饲料中的替代已“常规化”。除目前河北、山东少部分地区小麦替代玉米数量有增长趋势之外(因此前上述地区价差不足50元/吨,不适于批量替代),全国多数地区小麦替代比例已达到极值,替代比例进一步上升空间有限。
4、进口玉米不太可能大幅增加,对国内玉米市场影响不大。近两年来受国内玉米消费增加的影响,国内开始较大批量的进口玉米,从而引发了市场对国内玉米进口数量后期将会大幅度增加的预期。但分析认为,虽然,近两年国家玉米进口数量出现增加,但其占国内产量及消费量的比例仍然处于很低的水平,国家对转基因玉米进口态度仍然较为谨慎,完全自给仍然是国内玉米种植的主要目标。2011年9月20日由农业部发布的《全国种植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中要求“十二五”期间水稻、小麦、玉米三大粮食作物自给率达到100%。从此规划可以看出,今后一段时期国内玉米进口仍将会是适度的,不会出现特别大幅度的增加。此外,我国玉米供应充足,供需平衡,未来一两年玉米进口量不太可能大幅增长。
(三)玉米质量情况
东北玉米质量正常,华北玉米霉变严重。国家粮食局标准质量中心公布的《2011 年秋粮收获质量调查报告》显示,2011年吉林、黑龙江、辽宁等9个玉米主产省总体质量正常,中等(容重≥650 g/L)以上比例达到97%,但不完善粒和霉粒有所增加,其中、河北、山东、河南、陕西质量为近年来最低,平均容重和一等品比例下降。这一点不仅解释了为何去年秋粮上市以后,东北粮源迅速消耗,还解释了丰产背景下,为何今年国内玉米价格不跌反涨的部分原因。随着二季度度国内消费进一步升温,国内玉米供求矛盾可能再度显现,同时“优质优价”现象将趋于明显。
(四)农业气象因素
东北干旱形势令人担忧,新季玉米播种前景不明。就我国来讲,3月上旬,东北、内蒙古大部分地区降雪,有利于土壤增墒保墒。但国家气象部门称,由于去年秋季以来,东北地区降水偏少3-8成,江河来水偏少,水库蓄水不足,旱地缺墒面积增加,预计春季东北西部地区降水仍然持续偏少、气温偏高,春旱发生几率增加。同时,东北东部春季可能出现低温多雨天气,对适时春播和播种出苗造成威胁。为此,国内玉米播种面积增加的情况下,2012/13年度玉米能否增产,若增产其幅度也是一个问号。
(五)宏观经济因素
物价涨幅持续回落,成本推动作用减弱。自2010年下半年开始,针对国内物价持续上涨的局面,国家将稳定物价摆在了突出位置。经过一年多的调控,物价上涨过快的势头得到了初步遏制。与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走势密切相关的农产品价格指数同比上涨幅度自2011年7月份达到19.8%的高位后震荡回落,带动CPI指数在同期上涨到37个月以来的新高——6.5%后出现回落。2012年2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3.2%,创下了20个月来的新低,两年以来首次低于银行一年期存款利率。目前物价涨幅仍有进一步回落的趋势。
此外,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今年将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坚持正确处理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从出台的有关措施来看,2012国际国内货币政策渐向宽松。同时,温总理提出今年要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遏制物价过快上涨,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4%左右”。今年经济工作开局良好。CPI的大幅回落说明成本上涨对商品价格的推动力将逐渐减弱,意味着后期玉米价格上涨的主要推动力也将同步减弱。
(六)国际市场因素
全球玉米供需趋紧,玉米价格处于高位水平。据美农业部最新报告预计全球2011/2012年度玉米产量为8.6496亿吨,比上年度8.2924亿吨增加3572万吨;消费量为8.6949亿吨,比上年度8.4435亿吨增加2514万吨;期末库存为1.2453亿吨,比上年度1.2907亿吨减少454万吨。其中:预计2011/2012年度美国玉米产量为3.1392亿吨,比上年度3.1617亿吨减少225万吨;消费量为2.7954亿吨,比上年度2.8501亿吨减少547万吨,其中用于玉米乙醇消费量为1.27亿吨,比上年度减少53万吨;期末库存为2035万吨,比上年度2864万吨减少829万吨。由上可见,2011/12年度全球玉米库存消费比为14.2%,是近二十年来的低点,供应形势相当紧张。从趋紧的供需情况来看,玉米价格理应处于历史高位。而实际情况也是如此,目前玉米价格已处于高位,可以说基本上已经反应了供需趋紧的基本面。
综上所述,虽然国内玉米增产,但在国家政策及农户惜售等多重因素影响下,一季度玉米价格仍不跌反涨(特别在优质玉米缺口明显的情况下,其抗跌性将更为明显),展望后市,随着农户存粮水平继续降低、优质粮源延后销售及玉米消费进一步升温,国内玉米供求矛盾可能再度显现。此外,今年东北春耕生产继续面临春旱的严峻考验。若后期天气对新季玉米播种构成不利影响,不排除国内玉米价格在今年二、三季度迈向新的高点。后期关注焦点:中、美玉米播种期间各机构对种植面积预估的调整、播种期间天气变化、市场运行表现及政策调控。
第二篇:市场分析报告
市场分析报告
为准确把握辖区卷烟市场销售动态,及时了解卷烟零售库存、市场零售价格变化以及重点品牌发展状况,紧紧围绕“服务到位,监管有力,全面协调,持续发展”的十六字工作方针,不断增强服务客户、引导消费、培育品牌、适应市场的能力,进一步提升专卖管理功效。
我所根据走访针对辖区零售客户零售库存、零售价格、重点品牌等销售信息作如下分析:
一、从市场零售户反馈来看,今年上半年市场卷烟整体库存量比去年有所下降。一是购买力下降,据零售户反映今年外出务工人员比去年多;二是零售户对卷烟购入的资金投资减少;三是受去年各类紧俏品牌投放数量上的逐步增大,部分省内紧俏品牌供应矛盾得到缓解,而市场因受客户大量的库存卷烟的影响,使所库存的卷烟一时难以及时消化。综合上述因素,给今年上半年整体卷烟销售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二、卷烟市场零售价格执行一般,价格稳中有降;从零售价格的监控来看,辖区内总体价格执行良好。表现在零售户在销售卷烟给陌生人时都能按照市场价格来销售,但在销售给熟人和老主户的时候就出现了降价的行为,消费者在零售户那里大量进行消费时,零售户也会降价销售。价格监控存在取证难、处理难的尴尬局面;我们只能在零售户销售清单和账册上看到降价行为;客户联名举报降价行为难以取证,而消费者又不存在举报零售户的降价行为。
三、从零售户信息反馈来看,中、高端卷烟,市场需求高度集中。消费市场对高、中档卷烟的需求仍有一定空间,其中以“中华”等品牌为主,零售户反映上述品牌经常不够卖。而以皖烟、嘉宾松、贵宾松、红塔山等品牌在各个区域的销售情况也有所不同。在**区域盖红金龙、盖红河、软金圣滞销,而雄狮、哈德门十分畅销;在***区域以贵宾松、新一品、哈德门、红塔山等品牌十分畅销,而嘉宾松、雄狮、白沙、黄山等品牌滞销;在**、**区域又以软、盖三环、黄山系列、红塔山、南京品牌都十分畅销,而以小熊猫、红塔山、哈德门等品牌滞销。在****区域以黄山系列、雄狮、盖三环等畅销,而以红双喜、软金圣、哈德门等滞销;而在***区域以黄山系列、红塔山等品牌卷烟畅销,红双喜、白沙、黄山品牌滞销。个别零售户反映红金龙代替不了以前的金盛唐和精制红三环;个别片区畅销的卷烟如红南京和雄狮经常缺货。
建议及下一步工作重点;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密切关注卷烟市场动态,尤其是监控销售价格,信息采集客户销量、零售库存、品牌走势等市场信息,坚持做好市场宣传、解释工作,实现卷烟销售的稳定健康发展
1、进一步提高把握市场的能力。进一步加强零售信息采集。通过提高对市场的灵敏度与反应度,在密切结合市场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全面把握市场动态。
2、进一步做好“明码标价”工作。严厉打击扰乱零售价格的不法行为,切实将稳定零售价格作为专卖工作的重要关注点。
3、加强市场管理,进一步加大对辖区重点市场,重点大户、重点违规户以及无证户的打击力度。
第三篇:市场分析报告
医药市场分析报告
随着医疗市场改革的深入发展,医药市场深度变化不可避免,政府主导下的医药市场改革措施的不断出台,必然会对生产企业的营销工作带来深刻的影响,既有机遇,又有挑战。
一、对生产企业存在的机遇
随着政府对医药卫生事业的支出不断扩大,全民医保体系的逐步完善,给医药销售市场带来持续多层次的正面效应。国家对新农合,城镇医保,城市务工人员医保的落实需要大量的投入,会大大推动医药市场销售的增长,整个药品消费会呈现高速增长的趋势。医药销售必然保持增长的态势。医药市场未来几年将继续保持增长的趋势不会改变,在医改的大环境下,全民医保加速实施,药品流通系统的改革势在必行。医药流通行业的集中度将进一步集中,平稳增长将是医药经济发展的主旋律。对生产企业而言,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深化体制改革,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才能促进企业在医药市场中的稳定发展,这种机遇摆在了每个企业的面前。
二、挑战
医药流通体制的改革,医药改革政策的出台,既有对医改有利的方面,但对生产企业也存在挑战,集中招标采购中的暗箱操作,各地区产品定价的不合理性,不确定性,用一个新政策掩盖着另一种腐败、不阳光操作性。同时摆在了生产企业的面前。在我国不健全的法制社会中,必须要克服和跨越这些企业发展的障碍,勇敢的迎接这些挑战。
三、各方的合作
医药市场中的营销工作一定是一个多方合作的趋势,站在多赢的思维下,寻求与各方面的合作,企业必须认识到作为一个经济组织企业间的竞争,只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手段之一,而不是目的。特别是生产企业之间的优势互补,最终形成双赢或者多赢的局面,深度合作的理念在医药行业将影响深入,医药企业与市场流通企业用双赢的思维模式寻求全方位合作,医药市场的发展将更快,走的会更远。
江西:郝海泉
2010年6月29日
第四篇:市场分析报告
市场述职报告
未完成任务的主要原因在于:
1.过分依赖大型连锁药房,由于小药房数量和质量都不是太好,而造成对小型药房缺少关注,所以造成大客户库存积压太大。
2.卫生院没有上量,造成这种原因主要在于对卫生院药剂科的要求缺少执行力,卫生院总是有各种理由来推脱,而自己也并未强硬要求其完成规定的任务量。
3.新终端未及时上量,造成部分终端拖后腿现象。
纵观以上几点终究还是由于自己对市场的掌控不到位,从而造成未完成任务的现状,我会及时做出改正,并解决现在以及以后发现的各种市场问题。现在我会努力完成3月任务。
第五篇:市场分析报告
一、市场分析总人口在60万左右的县级市场近视人群报告:
调查报告:我国是一个人口密集大国,其近视率也是世界上最多的国家之一,据统计,青少年近视患者就高达数千
万人,而且还以每年6%的速度递增。
其中: 小学生的近视率达45%(7-13岁)
初中生的近视率达64%(13-16岁)
高中生的近视率达8 9%(16-19岁)目标市场:18岁以下视力不良的青少年群体.a级市场目标群体。60万人的县级市场,18岁以下青少年按1/10的比率计算,近视率按50%计算(小学生、初中生、高中
生的近视平均值)则一个县级市场的目标消费人群为:60×1/10×50%=3万人。
二、优势:
• 国内尖端生物制药领域最新研制产品。
• 千百万青少年近视群体,资源后续不断,利于长线经营。
• 青少年近视人数众多,潜力无限,利润无限。
• 项目易于操作,推广便利,效果显著,消费者广泛接受。
• 投资少,见效快,回报大,风险低。
• 垄断区域经营,采取独家保护,广进一家财源。
• 托管经营模式,保姆式全程服务扶持,免除后顾之忧。
• 为加盟商提供样板店考察观摩。介绍成功经验。
• 新颖独特的宣传模式,可规避大量广告费用投入风险。
• 同行业中更大的利润空间,更低的供货价格,更优质的产品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