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羊多利是怎样诞生的》教学设计
《小羊多利是怎样诞生的》教学设计
曾宝俊格致工作坊
教学资源开发
克隆,是Clone的音译,意为生物体通过细胞进行的无性繁殖形成的基因型完全相同的后代个体组成的种群,简称为“无性繁殖”.上世纪90年代末期,随着克隆羊多利的出生,克隆技术也逐渐的广为人知了。本课通过对克隆羊多利是怎样诞生的问题的探讨,不但要使学生知道克隆是怎么回事,了解克隆技术的发展,还要让学生认识到克隆技术正反两方面的作用,体会到科学、技术、社会三者是紧密相关的。
本课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通过了解蚜虫、水螅、海葵等动物繁衍后代的方法,让学生初步感受到无性繁殖是一种比较特殊的生殖方式。
第二部分,教材以“小羊多利是如何出生的”这个问题入手,使学生知道什么是克隆技术,并初步感受到克隆技术对人类的独特贡献。克隆技术是随着小羊多利的诞生才逐渐广为人知的,可以说多利是克隆明星。虽然很多学生已从科普书等途径早认识了多利,但是多利是怎么“制造”出来的,学生大多还了解得不够。
第三部分,组织学生交流对克隆技术的体会和感受。
第四部分,让学生简单了解克隆技术的发展史。任何科学技术的诞生都是有一个发展过程的,克隆技术也不例外。克隆是随着小羊多利的诞生才被大众熟悉的新名词,往往会使学生误认为克隆技术也是一种新兴的技术。这里我们要引导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来了解克隆的发展历史,了解克隆技术的进展历程。
《科学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能够体会到科学、技术与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本课独特的教学内容正好非常适合向学生进行这方面的教育渗透,为此我们在让学生了解了克隆技术之后,设计了让学生交流对克隆技术的感受这一环节。为了达到更好的效果,我们建议教师事先收集一些关于克隆技术以及克隆人的资料,在课堂上分发给学生作为参考,以帮助学生形成自己的独特的对克隆技术的态度价值观。至于克隆技术的发展史,我们将之作为机动内容,视具体的教学情况灵活处理。
本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过程与方法
●会迅速查阅资料;
●引导学生对克隆人问题进行比较、评价。
知识与技能
●认识克隆技术;
●了解克隆技术可能带给我们的影响。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关心日常生活中出现的新事物;
●意识到科学技术会给人类与社会发展带来好处,也可能带来负面影响;
●反对克隆人,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教学准备:
教师课前制作一套电脑网页课件、复印一些有关克隆技术、反对克隆人的资料。
学生也可自由收集一些关于克隆的资料。
教学过程设计
一、了解蚜虫、水螅、海葵的繁殖方式
1、谈话:同学们,前段时间我们了解了一些植物不用种子也能繁殖后代,其实啊,在自然界中,有些动物也有它们所特有的繁殖后代的本领,想了解一下吗?
2、利用挂图或课件向学生展示蚜虫、水螅、海葵的繁殖方式。
3、提问:这些动物的繁殖方式跟人类相比较有什么特别之处?
(不用经过雌雄体的结合,也就是无性繁殖。)
4、提问:据你所知,还有哪些动物也是无性繁殖的?
【评析】本环节有两个作用,一是提供机会让学生表述自己在无性繁殖方面的知识积累,二是能够自然地过渡到下一部分的教学,因为可能会有学生提出:小羊多利也是通过这样的繁殖方式出生的。
二、了解克隆技术,感受克隆技术对人类的贡献
1、谈话:谁来说一说有关多利的事情?
2、学生回答。
3、播放课件第一部分,介绍多利是怎么出生的。
4、提问:多利和一般的羊有什么区别?
5、讨论汇报。
6、讲解:一般的羊要经过公羊与母羊交配,通过卵和精子结合以后繁殖出来的,而多利只是利用了母羊的细胞就培育出来的,换句话说,多利是个没有父亲和母亲的孩子。
7、总结:它跟上面提到的蚜虫、水螅、海葵等动物的繁殖方式非常相似,不过由于多利是人类利用生物技术而不是在自然状态下繁殖出来的,所以这种技术就叫做克隆。
三、学生交流对克隆技术的体会和感受
1、学生阅读课文中关于克隆技术的有关资料,了解克隆技术对人类有哪些作用。
(结合教师分发的关于克隆技术的资料,先让学生在小组中进行交流。)
2、全班汇报。
3、教师提问:神话故事中的孙悟空拔几根猴毛就能变出几个孙悟空来,现在人类已经初步掌握了克隆技术,那么你认为克隆人类自己行不行?
(引导学生从两个方面进行思考:它可能给我们带来哪些好处?有没有可能造成一些问题?)
4、学生辩论活动。
四、机动部分:了解克隆技术发展史
主要是阅读课文中的资料,时间充裕的话让学生自行阅读。
教学片断赏析
“学生交流对克隆技术的体会与感受”的教学片断
师:齐天大圣孙悟空本领非凡,他有七十二种变化,其中最厉害的就是他拔几根猴毛就能变出几个孙悟空来。现在人类有了克隆技术,就相当于有了孙悟空的本领。那么你认为克隆人类自己行不行呢?大家来说说你的想法。
生:现在地球上的人口已经非常多了,资源也越来越少,如果再进行克隆人的话,那么情况就更加糟糕了。
生:我觉得可以进行克隆人。资源的问题可以解决,比如说利用太阳能,开发新的能源等。关键是要进行严格的控制,不能随便就进行克隆。
生:我听说克隆出来的人和提取细胞的原来的那个人长相会一模一样,这样一来好像有些不太好。
师:如果这两个人遇在一起,的确是有些怪怪的感觉。
生:这没有关系啊,我们可以将克隆出来的人送到火星上、月球上去进行探测工作,这样不就行了吗?
(众学生私语这个办法不错。)
师:让克隆人将来去外星球从事危险的工作,听上去是个不错的建议。可是他自己会愿意去吗?要知道克隆人和平常的人一样,也有思想和感情的啊!
生:我觉得一个国家应该成立一个专门的机构负责克隆人的行为。如果要克隆一个人,必须经过它的批准才能进行克隆。
……
师:关于克隆人的问题,是现在世界上争议很大的问题,课后我们可以在电脑上查一查有关资料,了解更多的情况。
【片断评析】通过讨论克隆人对人类自身的影响,可以引导他们学会一分为二地看待事物的方法,认识到科学技术是把双刃剑。克隆人的问题正是一个需要辨证对待的新事物,同时又是一个尚无定论的问题,所以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发表自己的观点。教师甚至可以组织学生开一个克隆技术讨论会,可以把它和第四部分的教学结合起来,单独作为一课时,让学生在自己查阅资料的基础上,进行一场科学辩论会,在这样的过程中树立一种对人类社会负责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第二篇:《狼和小羊》教学设计
《狼和小羊》教学设计
一、课前热身:
课前播放歌曲《喜羊羊与灰太狼》。
1、今天,老师来到我们中华路小学上课,非常开心,因为老师听说我们学校的学生思维活跃,善于动脑,上课发言积极,特别是我们这个班的小朋友表现更是突出,这节课同学们有没有信心跟老师一起上好?(有)
2、你们有什么问题想问老师的吗?我们课前可以聊聊天。(师生互动)
二、导课:
1、老师知道你们都很喜欢看动画片,课前老师给大家播放的歌曲就是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主题曲。
问:这首歌曲里面出现了两个小动物,它们是谁?(羊和狼)在你的印象中狼是什么样的?(凶恶、狡猾)而羊呢?(温和、善良)
2、(创设情景)有一天,一只可爱的小羊在小溪边儿喝水。(动画出示小羊)正在这时,从森林里走来了一只狼。(动画出示狼)
3、你们想知道狼和小羊之间发生了什么事吗?(想)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狼和羊的故事,看看它们之间会发生什么事?
“狼”字是本课的生字,伸出你的小手,和老师一块儿写“狼”。(生书空,师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4、狼和小羊在一起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呢?
5、播放动画片。
6、同学们,看了动画片谁能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个故事。(指名说)过度:同学们讲的真好,下面我们读课文,但是要想读好课文先要打通词语关,老师检查一下你们和这些词语宝宝交上朋友了吗?
7、读词语,(开火车读)。强调“找碴儿”读好儿化音。
8、师生合作课文。(师读旁白,生读狼和小羊的话)。
三、读通课文、理解课文。
过渡:狼想干什么?(出示:狼想吃掉小羊)
1、我们可以把“很”换成哪些词?(十分,非常,特别)狼这么想吃小羊,狼心里会想些什么呢?
(狼心里想:看,小羊长得肥乎乎的,他的肉一定又嫩又香。要是捉住他,我就能美餐一顿了!)
(狼心里想:我肚子饿得咕咕叫,正好碰到这只又肥又嫩的小羊。嗯!可不能放掉他。)
2、狼多么想吃小羊啊,谁来读好这句话?(出示:狼很想吃小羊),指读,齐读。
3、狼这么想吃小羊,它是怎么做的呢?(板书:故意找碴儿)
4、为了吃掉小羊,狼一共找了几次碴儿?(板书:三次)
5、默读课文分别找出狼和小羊的对话,用——画出狼说的话,用~~~画出小羊说的话。
四、围绕狼三次找碴,分析课文,学习课文。
(一)第一次找碴儿:
1、狼第一次找了什么碴儿?(指名读)(多媒体出示这句话)师:我们注意一下标点符号,第一句用的是——(!)(感叹号表示感情强烈的句子,在这里表示一种什么感情?(凶恶)指导读出凶恶的语气。第2句是一个问号
(此处采用指名读,评读,赛读等方式)问:狼说的是真的吗?(不是)
师:听到狼说的话,小羊先是。。“吃了一惊”。(表演“吃了一惊”)问:小羊为什么会吃了一惊呢?(因为狼说的完全不符合事实)小羊是怎么反驳它的?(出示小羊说的话,指名读)反问句:“我怎么会把你喝的水弄脏呢?”
意思是:我不会把你喝的水弄脏。(讲反问句和陈述句)
2、谁能把它们正确的送到小溪边?(指名上台贴图,并说说为什么这么贴,由此来形象的理解“上游,下游,倒流”等词语)。师:狼在上游,羊在下游,羊绝对不会把狼喝的水弄脏,可狼偏说是羊弄脏了水,这就是书上说的。。。(找碴儿)请同学们读两遍。过渡:尽管狼说的话完全不符合事实,是在故意找碴儿。可是小羊的态度却是。。(温和的说)再次指导朗读小羊说的话。师:从小羊的话中你读懂了什么?
抓住“亲爱的,您”理解。“亲爱的”一般是对自己喜欢的人或者亲人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老师等,而“您”是对长辈的尊称,在这里小羊用“亲爱的”和“您”说明了小羊很善良,很有礼貌的对狼讲道理。(板书:温和、善良、讲道理)
3、师生合作读狼和小羊的第一次对话,加上动作,读好语气。
(二)、第二次找碴儿:
过度:多懂礼貌的小羊啊,尽管小羊这么尊重狼,可是狼还是不放过它,看看第二次狼又找了什么碴儿?小羊又是怎么反驳的? 师:狼的态度有什么变化?(气冲冲)(出示狼说的话)狼为什么变的气冲冲?(因为第一次找碴儿没有成功)再读,读出气冲冲的语气。(指导朗读)
师:狼说的“就算这样吧”是什么意思?(自己承认小羊没有弄脏它喝的水,又说小羊去年的背地里说狼的坏话)
“背地里”是什么意思?(就是没有当面说,偷偷说坏话)
1、狼说的是真的吗?(不是)
2、面对狼的无理取闹小羊又是怎么反驳的呢?(出示小羊的话)
3、从哪儿可以看出狼在说假话?(小羊去年没生下来,不可能背地里说狼的坏话。
师:小羊说它去年还没有出生,狼偏说小羊去年骂了它。狼无中生有的指责小羊,这叫什么?(找碴儿)
师:这次小羊的态度有什么变化?(可怜的小羊喊道)
问:小羊为什么会喊?小羊虽然很温和很善良,可狼还是一而再再而三的找碴儿,小羊这时有点(害怕、生气、委屈。。)
4、指导读好小羊说的话,师引读:可怜的委屈的小羊喊道。。可怜害怕的小羊喊道。。。、可怜的小羊难过的喊道。。。
(三)、第三次找碴儿:
过渡:狼两次找碴儿都没有得逞,此时的狼气急败坏,它再也没有耐心了(出示狼的话)。
1、师引读:狼不想再争辩了,大声喊道——(生读狼说的话)说着,就往小羊身上扑去。
师:发挥想象,此时的狼是什么表情?什么动作?(张牙舞爪、张着血盆大口向小羊扑去)
2、你觉得这只狼怎么样?(凶恶、狡猾)(板书)(指导朗读狼说的话,要读出狼穷凶极恶的语气。)
师:前面两次找碴儿都让羊用事实驳回去了,这一次狼又找了什么理由?(狼说骂他的不是小羊就是小羊的爸爸)
师:诬蔑小羊不成,狼在毫无事实根据的情况下,硬说骂他的是小羊的爸爸,这又叫什么?(找碴儿)
师:现在谁来说说“找碴儿”是什么意思?(就是找借口,挑毛病)
3、总结:
同学们,让我们再来回顾课文(出示表格)(板书:凶恶、善良。)
4、分角色朗读课文。(师读旁白,男生读狼的话,要读出凶恶的语气,女生读小羊的话,要读出温和善良的语气。)
五、表演激趣。
1、师:孩子们,这个故事真有趣,你们有兴趣演一演吗?(小组内分角色演一演,根据课文内容自由想象,加上动作演一演。师巡视。)
2、谁想上台表演。指名生上台戴头饰表演。(配乐表演)
五、延伸
1、学了这个故事你想对狼和小羊分别说些什么?(指名说)
2、在生活中如果遇到像狼一样的坏人你应该怎么办? 揭示道理并板书:对待像狼一样的坏人我们要想办法对付他; 师:我们把练习四里伊索说的话送给它们。
多媒体出示:存心要干凶恶残酷的坏事情,那是很容易找到借口的。
——伊索
3、齐读道理。
六、续编故事。
1、假如你是小羊,你也遇到了这只狼,你会和它讲道理吗?你有什么好办法对付它?(指名说)
2、你发现了吗?课文的结尾是省略号,这说明故事的结局还需要我们同学帮忙续上呢!小羊的命运到底会怎么样呢?(指名说)
六、总结
同学们的想象力可真丰富,在生活中如果遇到像狼一样的坏人我们要想办法对付他,千万不能害怕。
七、作业
1、课后把自己续编的故事写到日记本上。
2、回家把这个故事讲个爸爸妈妈听。
第三篇:教学设计《狼和小羊》
[教学设计]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狼和小羊》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小溪、故意、借口、吃惊、温和、上游、气冲冲、家伙、背地里、争辩、逼近、反正”等词语的意思。
2、懂得像狼一样的恶人是蛮不讲理的,对这样的恶人光讲道理是不行的。要勇敢机智地跟他斗争。
3、能分角色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理解狼说的话是故意找借口,读好狼和小羊的对话。
2、教学难点:理解狼为什么找借口。
三、教学过程:
(一)从课题入手,整体感知课文。
1、揭示课题,联系学生原有认识,说说对狼和羊的了解。
2、快速读课文,指名用贴图在黑板上贴出狼和小羊正确的位置。(理解上游和下游的意思,并懂得小
羊不会弄脏狼喝的水。)
3、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讲了狼和小羊之间的一件什么事。(狼故意找借口吃掉小羊的事。)
(二)从理解“借口”入手,理清课文脉络。
理解“借口”的意思。
引导比较“借口”与“理由”。
方案1:如果有学生说“借口”就是“理由”,那就顺势引导:是怎么样的理由。
方案2:如果有学生说“借口”就是站不住的理由,那就直接转入下一个学习步骤。
3.朗读课文,理请课文脉络,讨论:狼为了吃小羊找了哪些借口?
(三)、划出小羊说的话,练习朗读,用自己的话反驳狼找的借口。
(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反驳——鼓励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说法说,促 成从课文语言到个性化语言的转换)
1、你可以找出哪些理由来说明狼说小羊把他喝的水弄脏了是个借口?——除了课文
上说的狼站在上游,小羊站在下游之外,还可以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找理由,如:小羊是
在那里喝水,又不是在那里玩水,怎么会把水弄脏呢?
(这里可结合进行反问句的练习。)
再说,狼其实根本不想喝水,而只是想吃小羊,说小羊弄脏了河水是故意找事儿。
2、狼说小羊去年在背地里说他的坏话,为什么说这也是个借口?(班级基础比较好的话,可以请学生用上“难道”加以反驳——帮助学生掌握反问句的又一种说法。)
3、随机结合课后题练习。练习用“因为——所以“说话。
(四)进一步理解狼的险恶用心。
1、狼找了这么多借口,他到底想干什么?(狼想吃掉小羊)
狼想吃小羊,想到什么程度?课文第二段哪个词语告诉了我们。(非常)
2、看图,说说狼想吃小羊的外部表现。(狼恶狠狠地瞪着小羊,咧着嘴,龇着牙,血红 的舌头伸得老长,馋得直流口水。)
3、狼心里又会怎么想?谁能结合狼的外部表现连起来说说。
4、狼这么想吃小羊,现在他找的借口都被小羊一一反驳,所以就——(引读“狼不想再
争辩了┉)“反正都一样”什么一样?也就是说无论小
羊——都要——
读到这里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狼?小羊又是一只怎样的小羊?
四、发散填空,理解寓意。
()()()的小羊
()()()的狼
能填几个就填几个,看谁填得又多又合适。
(训练发散思维,引导多角度理解寓意。)
五、训练分角色朗读。
1.三人一组,分旁白、狼、小羊练习朗读。
2.二次组合,两人一组,直接对话。
3.自我设计,表演朗读。
(反复练习,提高朗读水平;设计表演,培养创造能力。)
六、结尾补续,读写结合,发展思维,加深理解。
1.导讲。课文写到狼“向小羊扑去”就没有了,结果到底怎样呢?谁能把故事再讲下 去?(让学生自由发言)
2.补充角度,打开思路。老师很高兴,大家都有一颗善良的心,都不希望可怜的小羊
受到伤害。可是小羊最终难逃恶狼的魔掌,因为对待像狼一样的恶人光讲道理是没用的。假
如你就是课文中的小羊,你准备怎么办呢?
3.读写结合。(自选一个内容。)
(1)选一种故事的结尾写下来。
(2)对狼(或小羊)说几句话。
七、教学反思
这堂课优点:能充分利用教具和课堂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课堂气氛好。同时,能让学生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对话。
缺点:让学生对话练习时因叫的小组太多,以至于耽误了教学时间。
第四篇:《狼和小羊》教学设计
《狼和小羊》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理念:
1、实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在同伴互助中进行读、演、说等语文能力的培养。
2、以读促悟,以读代讲。摒弃繁琐的讲解,追求简约的板块式课堂,引领学生在老师的点拨下自读自悟,在多种形式的读中感悟鲜明的角色形象,体会深刻的寓意。
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伊索寓言》,讲的是狼为了吃小羊而故意找借口,小羊据理申辩,狼虽然理屈词穷,但还是蛮不讲理地扑上去吃小羊。这则寓言告诉我们,狼的本性是凶残的,它是一定要干坏事的,对狼这种坏家伙只讲道理是不行的。
全文篇幅短小,内容凝练,寓意深刻。作者通过对角色的神态、动作、对话的着力描写,刻画了角色性格,展开了故事情节,解释了深刻的道理。学习本课,要抓住文本的叙述特点,引导学生抓住描写神态、动作的语言去读好对话,从而体会角色的内心和性格,为学习寓意打好基础。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找碴儿”、“争辩”、“温和”等词的意思。
2、能借助描写动作、神态的词语读好对话,分角色朗读和表演课文。
3、通过朗读、表演等方式,体悟角色内心和形象,知晓寓意,知道像狼这样的坏家伙做坏事之前一定会找借口的,和它他讲道理是没有用的。了解寓言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
通过描写角色神态、动作的词语帮助朗读,体会角色的心理和形象,知晓寓意。
课时划分:两课时
第一课时:初读感知,理清脉络,初悟形象,教学生字。第二课时:自读自悟,探究内心,知晓寓意,了解寓言特点。
第二课时 教学流程:
一、抓“找碴儿”,复习巩固导入
1、听写词语,PPT出示词语,订正,并补充一组表示狼、羊神态和动作的词语。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出示PPT)狼非常想吃小羊,就故意找碴儿。(板书:找碴儿)他一共找了几次碴儿?(生回答)最后一次,还没等小羊回答,它就扑了上去。
二、以读促悟 体悟角色探心理
1、教师示范 激起朗读兴趣
这篇《狼和小羊》选自著名的《伊索寓言》,非常经典,老师、你们的爸爸妈妈小的时候就学过这篇课文。老师觉得学习一篇文章,不仅要知道文章讲了什么,而且要能通过朗读让大家仿佛看到当时的情景,那你就是一个非常会学习的孩子。你觉得你能读好这篇课文吗? 告诉大家一个小绝招:这篇课文主要是对话。要想读好这些对话,要特别关注狼和小羊说话时动作怎么样,神情怎么样,甚至还可以猜猜他们当时怎么想的,实在读不好,还可以看看插图,看看他们的样子,这样,就能读好对话了。(教师示范:狼气冲冲地说:“就算这样吧,你总是个坏家伙!我听说,去年你经常在背地里骂我,是不是?”)
2、小组合作 自读自学自悟 出示自学要求:
(1)、默读课文,边读将课文中描写狼和小羊神态和动作的词语划出来,再读读他们的话,边读边在头脑中想象当时的情景,争取让别人一听就仿佛能看到当时的情景。
(2)、读完后,再和小组的伙伴分角色读一读,还可以加上动作演一演,让大家给你提提建议。
3、交流展示 体会角色内心
(1)、此处可以请三小组分别朗读三次对话,全班依次评议,反复指名练读。(2)、在“气冲冲”、“不想再争辩”处,引导想象狼的内心活动。
4、师生共读,回归整体。
同桌分别扮演狼和小羊,老师读旁白,表演全文。
三、知晓寓意 拓展阅读促想象
1、明寓意,编故事
(1)快速默读《拓展阅读》中《狼和小羊》篇,说说小羊是用什么办法逃脱的?
(2)你想对课文中的小羊说什么?(此处点拨学生知道:狼说的一切只是做坏事的借口,对于狼这样的坏家伙,和他讲道理是不行的„„)
(3)你还有什么好办法帮助小羊脱离危险?编一编故事。
2、点明寓言特点。
这篇课文通过一个故事,点明了一个道理,让读的人增长了智慧。这样的故事叫寓言故事,像《狐狸和乌鸦》也是一篇寓言故事,还有《农夫和蛇》、《北风和太阳》等等,它们都来自于《伊索寓言》,希望大家课下去阅读这本书,增长自己的智慧。
四、依托文本 练习仿写对话
1、读句子,体会语气。
读一读下面的句子,把标点符号换成句号行不行?(1)你安的什么心?
(2)我怎么会把您喝的水弄脏呢?(3)你这个小坏蛋!
(4)去年我还没有生下来哪!
2、练习写一组对话,争取用上“!”和“?” 我气冲冲地说:“ ”
妈妈笑着说:“ ____________ ”
五、作业
1、课下继续和小伙伴演一演这个故事,把你编的故事的结尾也演出来。
2、找来《伊索寓言》这本书读一读。
板书设计:
10、狼 和 小羊
找碴儿 吃惊、温和
气冲冲 喊 扑 „„
第五篇:《狼和小羊》教学设计
《狼和小羊》教学设计
谕兴九年制学校 陈昕
【教材分析】
本课是一则寓言故事。记叙了狼为了吃小羊而故意找碴儿,小羊据理申辩,狼虽然理屈词穷,最终还是蛮不讲理地扑上去。通过这则寓言,告诉我们:狼的本性是凶残的它是一定要干坏事的,对狼这样的坏家伙只讲道理是不行的。课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借助对话与写狼三次找碴儿和小羊两次据理申辩,来推动情节的发展,揭示寓言的寓意。
【学情分析】
本班学生大都来自农村,且大都是随父母在外打工的子女。他们对“羊”这种动物的特性可能有所了解,但对“狼”这种动物有哪些属性还不甚了解,或者说了解还不深。二年级的孩子,阅读篇章还处于起步阶段,他们理解课文的能力较弱。像文中的“找碴儿”、“背地里”、“上游”、“下游”、“倒流”等词语的理解有一定的难度。“狼”在文中不仅仅指动物狼,还蕴含着像狼一类的坏人;“羊”在文中也不仅仅指动物羊,也指像羊一样的软弱、不敢抗争的人。如此的深刻内涵,让孩子们理解难度很大。为此,教者要善于采用多种手段,启发学生感悟、理解。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读准字音,记住字形,初步了解它们在本课中的意思。
2.正确读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了解在本课中的意思。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像狼一样的坏人,总是找借口做坏事,它们是不讲道理的。
【教学重点、难点】
1.读准字音。
2.理解课文内容,重点是狼三次找碴儿的经过。
3、分角色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同学们,看看谁来了?(课件出示喜洋洋和灰太狼图片),灰太狼整天想着干什么?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只狼和一只小羊,想知道它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狼和小羊》。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课文,给课文标上自然段序号,注意把句子读通顺,不认识的字要找拼音宝宝帮忙呦?
1、检查生字。
(1)认读生字,指生读,领读
(2)出示带拼音的生词,学生自由认读。指学生认读;指学生教学生读;再指生分组读。(3)去拼音认读。
指学生读;男女生认读;指定顺序抢读。
2、请同学们再读课文,想一想,狼和小羊之间发生了什么事? 指
生说。
(三)诵读感悟
同学们,这件事发生在哪里?指生读第一自然段。
狼为了吃掉小羊,是怎么做的?(故意找碴儿。)我们来看看他第一次找了什么碴?
1.学习第2自然段。
板书:故意找碴儿。
理解:找碴儿。(没事找事,故意成心。)
(2)谁把狼找碴时说的话读一下,注意标点符号。
“!”想用歪曲的事实,恶人先告状,读时用肯定的语气。“?”读出问句的语气。
指生读 过渡语:小羊听后怎样?为什么会吃一惊?读第3自然段。
2.学习第3自然段。
(1)指名读。
想:小羊听了狼的话后态度怎样?(温和)
(2)投影。
我怎么会把您喝的水弄脏呢?这句话什么意思?
(表示强调不会把水弄脏。)想一想:他们俩谁说的有道理?为什么?
谁能上来指一指,哪里是上游,哪里是下游?(讲解上游、下游,倒流)
(3)指导读。
小羊说话很温和,我们读的时候应该缓慢些。
试读,指名读。
(4)分角色读2、3段。
过渡语:狼第一次找碴儿失败,他放弃了吗?态度有什么变化?又找什么碴了?
4.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第4、5自然段。
(1)自学。
思考:狼第二次找了什么借口?小羊是怎样回答的? 用直线划出狼说的话 用曲线划出小羊说的话。
理解:气冲冲:形容非常生气的样子。
背地里:在背后,不是当面的。
啊:表示惊讶。学生回答,老师板书.(4)指导朗读。
狼“气冲冲”地说,要读出蛮不讲理的语气。小羊的样子“可怜”,急得“喊”了起来,并且称呼“亲爱的狼先生”要读出认真申辩和害怕的语气。
过渡:狼两次找碴儿想吃掉小羊,都被小羊理直气壮地反驳了,狼不甘心,第三次又找什么碴儿了?学习第6段。
5.学习第6自然段。
(1)指名读。
(2)想:狼第三次找了什么借口了?它又是怎样做的?
(先是骂小羊,又找的借口是:“说我坏话的不是你就是你爸爸,反正都一样”。狼这时是:龇着牙,逼近小羊大声嚷道,并且向小羊身上扑去。)
理解:
嚷:喊叫的意思。
(3)指导读:
要读出狼凶狠的样子。
试读,指名读,全体读。
(三)发散思维,继续想故事。
狼向小羊扑去,结果怎样呢?请同学想一想说一说。
你有什么好办法帮助羊脱险吗? 5、总结。
狼想吃掉小羊,三次故意找碴儿,无中生有,没事找事,小羊虽然温和善良,据理力争,但毫无用处。通过这个寓言故事,你们明白了什么?
课件出示:名言。学生读一读。
6、分角色朗读全文。
师生分角色读;学生男女生分角色读。
(四)指导学生书写
1、出示:狼,学生认读
2、学生书空笔顺。
3、观察:应注意哪个地方?
4、教师范写,学生书空。
5、学生练写一个,教师巡视。
6、学生作业展示,其他学生评价。
(五)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认为自己有进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