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体育“后进生”的兴趣培养-后进生转化
体育“后进生”的兴趣培养
现在的小学生大部分都很喜欢上体育课,都喜欢在阳光下奔跑的感觉。但其中也有少数的学生对体育运动提不起兴趣,特别是练习技术动作时,更是毫无冲动的可言。对于这小部分学生,体育老师最为头痛,因为这些学生往往是班中“体育后进生”,他们体育成绩非常不理想。这样长久下来,学生会产生逃避心理,以至出现体育恐惧心,造成学生的心理问题。因此,对后进生的体育兴趣的培养,改变学生学习状态,是我们体育教师值得研究的。
一、教师在教法上要灵活多样
体育教学的手段和方法动用是否合理,是影响学生学习兴趣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这就要求教师认真分析教材,研究和掌握学生的心理和实际情况,改善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因人、因时的灵活地选用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如低年级的小学生可采用一些情景教学,“秋收春种”、“小蝌蚪找妈妈”等,让学生有个想象的环境与空间,有利于小学生提高学习的兴趣。又如,跨越式跳高教学中,学生对横杆有恐惧感,就用橡皮筋代替横杆,同时,降低高度,消除恐惧感。这些都对“后进生”有帮助。
二、教师区别对待“体育后进生”
体育教师对后进生个别指导、区别对待,使他们增强信心,是掌握技术的一个重要手段。“后进生”他们害怕对抗性强或单独表现的项目,怕丢面子,自尊心特强。因而在教学法中应以平等的态度对待他们,对他们多一点尊重。特别在运动不理想,或是运动动作没有到位时,老师切忌对完不成动作的后进生横加指责,讽刺挖苦,要尊重他们的建议和意见。如发现他们上课时情绪不对或脸色不好时,教师应主动询问其身体健康情况,并给予适当的安排调节。也可对“后进生”成绩的评定,以低于其他学生的成绩,来进行评定。对有进步大的学生,期末成绩评为“优秀”。
三、善于发现他们的一点点微小的进步与“闪光点”
每位学生在练习过程中,都会有进步。当他有一点点小的进步时,老师要及时抓住这一点点进步,加以全班学生的表扬,过后会有更高的积极性,当再有一点进步时,他会主动报告老师。这样一来,其他的学生也是一种鞭策。当有时,后进生有“闪光点”时,老师也加以表扬,增强学生信心。
四、消除学生的羞怯与自卑心理。
成功的体验可以使人增强信心,克服自卑感,提高成就动机,淡化挫折带来的心理压力。对后进生进行合理的正确表扬,有利于后进生及时了解自己锻炼的效果和进步的程度,从而增强信心,唤起获得成绩的愿望,促进他们很快地掌握技术的进程。对后进生的表扬,哪怕是细微的进步,都是难能可贵的,要及时给予肯定,及时进行表扬。在表扬的基础上提出新的标准,成为新的奋斗目标,以便通过自身努力尽快摘掉“后进生”的帽子。在实际中,后进生往往因运动成绩差而与表扬无缘,这对后进生的成长是十分不利的。如果在教学中根据后进生的不同特点,秩序渐进地逐步提出要求,只要他们通过努力达到了要求,就及时给予表扬鼓励,使他们每前进一步都能产生成功的情绪体验并在精神上得到满足,从而使他们更加有信心去实现教师提出的更高要求。
体育“后进生”在班级中的数量不多,却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群体。体育教师应该加强自己的业务能力,不断提高教学水平,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潜能。体育教师对待不同类型的“后进生”要将其分门别类,有针对性地,有计划地帮助他们逐渐转变,切忌手段简单,态度粗暴的不良现象出现。体育教师在情感上与他们相触,这是转变后进生的前提,“后进生”会在教师的感召下,选用科学的锻炼方法,尽快赶上正常的队伍。
第二篇:后进生的培养-后进生转化
后进生的培养
后进生,是指思想上和学习上暂时落后的学生。他们有与一般学生不同的特点:自卑感强,因为他们受到父母的训斥、怒骂,同学的挖苦、瞧不起,老师的冷落,使他们感到很自卑。逆反心理强,因为别人的瞧不起,他们表面上逆来顺受,心里却有很强的逆反心理。但他们又渴望得到别人的重视,就像久旱的小苗,渴望得到甘露一样,他们也想得到同学、老师、家长的关爱,特别是班主任的关爱。
作为班主任,要了解后进生的方方面面的情况,才能“对症下药”。要抛开成见,转变“朽木不可雕”的思想,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把“甘露”浇到他们的心田。
怎样把“甘露”浇到他们的心田?下面我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献爱心,筑好基础。
夏丐尊先生说过:教育如果没有爱,就等于无水之地,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为师爱生是天职。在教书育人中,班主任要用爱心去教育学生,不论是优生还是后进生,我们都要满腔热情去教育他们。特别是后进生,更要“偏爱”他们,因为他们更需要爱的阳光雨露,更需要班主任用爱心去滋润他们健康成长。
二、用微笑,拉近距离。
微笑是友善的表露,是相互交流的基础,是心理素质良好的体现。(班主任工作)班主任要时刻调整好自己的心态,用微笑去面对学生,使他们觉得老师是平易近人的,是可以交心而谈的。特别对于经常被冷落的后进生,我们不要“吝惜”自己的微笑。微笑是同心力,它不断拉近我们与学生的距离。
三、勤鼓励,驱动前进。
美国总统林肯说:“人人都喜欢受人称赞。”不管是谁,都想听到别人对自己的称赞与肯定,尤其是自己感到孤独、气馁时,更想得到别人的鼓励。班主任都鼓励过学生,尤其是那些优秀的学生。但是回想一下,对于那些后进生,我们给了他们多少的鼓励与支持?其实,后进生都渴望进步,他们在苦苦探索前进的方向。班主任要勤于鼓励,使他们走出黑暗的困境,找到光明的前途。
四、善于表扬,培养自信。
心理学家指出,当一个人得到赏识时,他心里就有了一种成就感,就会对未来充满了信心。而一个有信心的人,会更积极地投入到工作和学习中去。表扬就是一种赏识,对学生具有极大的激励作用。我们班主任不仅要学会表扬学生,还要努力创造使学生获得表扬的机会。在不断的表扬中,后进生的自信心会渐渐树立起来。
五、设目标,感受成功。
班主任在鼓励、表扬后进生的同时,还要让他们时常感受成功的愉悦。因为成功的愉悦是有力的推进器,它能催人奋进。班主任要根据后进生的实际情况,设立合理的目标,让他们踮足可及。在设立目标时要因人而异,设立多层次的目标。只要他们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就应给予奖励,让他们感到成功并不难,感到有成就感。感到成功的乐趣和存在的价值,不断努力。
第三篇:后进生转化反思体育
体育教学中后进生转化的反思小海二中艺体组:程鹏(2013—2014学第一学期)
体育课程改革的浪潮滚滚而来,要求学校体育也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个学生都学有所得,学有所成,这向我们体育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教学中要树立新的理念,真正做到以学生发展为本“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一切为了学生”。在体育教学中怎样才能做到为了一切学生呢?
在现实生活中,每个班都有肥胖的学生、性格内向的留守学生、遗传因素导致缺乏运动细胞的学生,在技能要求比较高的项目练习时,常受到同学嘲笑,因而这些“弱势群休”虽喜欢上体育课但又怕遭到同学的嘲笑,缺乏自信心,久而久之,便疏远了体育活动,成了体育课上受冷落的旁观者,特别是体育课改的今天,此类问题更加突出。那么如何使这些同学象其他学生一样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到体育锻炼中并获得乐趣,是我们每个体育教师的职责和追求目标,也是课改的今天要解决的问题。我在十多年的体育教学工作中有如下两点体会:
1、关爱后进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在师生情感和谐、融洽的基础上的教育,学生可接受性最强,教学效果也最佳。要做到“亲其师,信其道”,教师要深入了解
学生,分析后进生的原因。
通过教学实践,我感悟到只要教师努力去关爱这些特殊学生,这个目标是一定能够实现的。现在可能所有班级中都有一位或是多位同学人特胖,有的不但胖个子又高,跑起步来挺费力的,别说跟随队伍跑步了。所以这样的学生在分组练习时经常受到小组同学的批评及责骂,甚至遭到嘲笑。我所教的初一年级就有这样一位同学,不太爱和同学们一块活动,做练习时总是往后溜,摸底测验成绩比较差。课后我找到他,问他为什么上课不积极活动?开始他不说,在我的启发下,他才说:“其实我很喜欢体育活动的,可我长得这么胖,做起动作来很吃力,又不好看,同学们会笑话我,所以就不想动了”。根据他的想法,我诱导说:“不管谁在学习新动作时,都不可能做得很好,再说对于你,重要的是参与、体验体育活动的乐趣。练习的次数多了,动作也就好看了。老师相信你,你一定会战胜自我,找到体育活动的乐趣。”在后来的活动中我仔细寻找该生的闪光点。不久在练习耐久跑时他总是坚持到底,不管和其他同学有多大的差异,始终坚持到底。久而久之,在他的自信、坚强下完成了和其他一样的练习内容。在体育课上,我及时表扬了他,并要求其他同学多向他学习。同学们也报之以热烈的掌声,纷纷向他询问起来。老师的表扬,同学的鼓励给这位同学装上了自信、坚强的翅膀。自此以来的体育课他上课很投入,与同学合作的也很愉快,体育成绩也有了相应的提高。在上课时每个人一定要克服内心的自卑心理,融入到集
体的大家庭之中,不懂不会的主动请教,反复练习,同时常与同学合作、交流。
2.适当降低标准,培养后进生的参与意识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给后进生创造机会尽量使他们多练习,以培养他们的参与意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在练习同一个技术动作或课堂练习时,适当降低标准,或减轻重量或放慢速度要求。在分组教学后,应尽量把体育差生分在一起,这样既不影响其他学生水平的提高与发挥,又有利于他们克服自卑心理,增强完成动作的信心。例如在快速跑教学中有后进生与后进生比,有后进生与先进生的让距离追逐赛(让多少双方商定),让时追逐赛,弯道跑时后进生跑内道,先进生跑外道等。这样的教学方法使后进生尝到了“跳起来摘桃子的滋味”,感到自己完全有能力学好体育。
3、做好课后情感交流。
多与学生接触,在课后,多与学生进行思想交流,缩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达到情感上的沟通,这样不仅可以了解到学生对体育课的要求,及时改进教学方法,而且可以帮助体育后进生提高技术、技能,以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
总之,作为教师我们应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着眼每一位学生,抓住教学的契机,以启智激励学生主动思维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兴趣的基础上主动去寻觅、求索。从而真正搞好体育教学,才能适应新的课程改革,才能使素质教育的实施进一步深入,这样才能真正为了一切学生。
第四篇:体育后进生转化计划
素质教育的特征之一——全体性,要求学校体育也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个学生都学有所得,学有所成,这就不可避免地涉及一个问题——转化后进生。
一、深入了解,正面诱导,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亲其师,信其道。”心理学研究也表明,在师生情感和谐、融洽的基础上的教育,学生可接受性最强,教学效果也最佳。要做到“亲其师,信其道”,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分析后进生的原因。例如:对于运动成绩差,上体育劲头不足的学生,任课教师一方面要帮助他们端正对体育的认识;另一方面要从生理和心理上具体分析和研究他们的特点,有针对性地找出各自“个性”存在的不足,然后对症下药,制定计划,采取措施。对部分身体素质好,但心理素质较差的学生,必须让他们消除害怕和紧张心理,使学生对害怕的体育项目加以认识,然后进行心理训练和思维训练。对部分上课不积极、调皮,思想素质差的“厌学差生”,任课教师需要改进教学方法,克服教材弱点,尽量把课上得生动活泼。总之,改变后进生,教师都需要有足够的耐心,主动接近他们,让他们觉得教师和蔼可亲,平易近人,同时引导他们对各个体育项目产生兴趣,学生才能在每节课中学有所获。
二、提高教学艺术,设计生动的教学过程,激发学习兴趣
孔子说:“说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只有把艰苦的学习活动当成乐事时,其心理活动才能达到优化状态。所以在体育教学中,注意从心理个性的发展上去引导差生是很有必要的。乐教乐学是当代体育教学的发展趋势,通过在教学内容上的合理安排,教学方法的巧妙设计,把单调、枯燥的体育学习在体能上的“苦”,变为在精神上的“乐”,寓“苦”于“乐”,这是激发后进生学习兴趣最有效的方法。针对后进生怕苦怕累的特点,要在中长跑教学中采用游戏形式的接力跑,追逐跑、越野跑等多种教学手段,让他们在愉悦的氛围中,不知不觉地完成学习任务,使他们在练习中忘记苦与累,寓苦于乐之中,学生练习兴趣高,效果好。例如:在准备活动中如果按照传统的徒手操或慢跑几圈的方法去做,学生总觉得单
一、机械、枯燥无味,练习动作不认真。对于学生这种心理特点,我在准备活动时间,改变传统常规教法,而放一段轻松的音乐,让学生自由快乐活动。让他们在自己的爱好活动中,使自己有关的肌肉群、关节、韧带和器官及各机能系统克服生理惰性,又使自己兴奋,注意力提高,为课的基本部分做好生理和心理的充分准备。在课堂上,无论采取哪一种教学方法或练习形式都要围绕学生的兴趣来定,学生如果对练习无兴趣,那就失去了教与学相结合原则的意义。另外,也可根据具体情况,采用考试激励,逐渐加大难度,运动竞赛等教学手段,逐步挖掘学生运动的潜能,让学生看到成绩,看到进步,享受到成功的喜悦,逐渐产生兴趣。正如一位学者说过: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装进另一个头脑里,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进行着心灵的接触,是必须营造一种和谐的课堂心理气氛的。这就有赖于教师设计一个生动的教学过程,进行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
三、适当降低标准,培养后进生的参与意识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给后进生创造机会尽量使他们多练习,以培养他们的参与意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在练习同一个技术动作或课堂练习时,适当降低标准,或减轻重量或放慢速度要求。在分组教学后,应尽量把体育差生分在一起,这样既不影响其他学生水平的提高与发挥,又有利于他们克服自卑心理,增强完成动作的信心。例如在快速跑教学中有后进生与后进生比,有后进生与先进生的让距离追逐赛(让
多少双方商定),让时追逐赛,弯道跑时后进生跑内道,先进生跑外道等。这样的教学方法使后进生尝到了“跳起来摘桃子的滋味”,感到自己完全有能力学好体育。又如在教学分腿腾越时,山羊的高度,助跳板离山羊的距离全让同生们自定,既不损伤后进生的自尊心,又使他们克服了心理障碍,顺利地完成了教学任务。这种教学过程,使后进生感到整个学习过程轻松自然,毫无费力,这就给后进生搭起了小台阶,使他们拾级而上。
四、关心爱护,适时表扬,帮助后进生建立成功体验
后进生在学习掌握动作技术时,往往付出较大的努力而收效甚微,本身就存在着一种失落感。此时,教师要分清情况,不要随意批评、指责,而要及时表扬他们的进步,那怕是一点小小的进步,即使他们没有进步,也要表扬他们所付出的努力与积极,这是他们的思想与表现的进步。另外,老师还应对后进生倍加关心和爱护,与他们交朋友,经常鼓励引导他们,使他们受到教师的关怀,集体的温暖,对今后的学习充满信心,并指定体育骨干或技术较好,善于帮助他人的学生搞好后进生的帮、促、带工作。因为同学之间的教与学,他们心理上觉得较自然,有助于消除他们在教师面前的羞怯与自卑,便于自由掌握时间,投入学习。教学中,要善于捕捉他们练习中动作的合理成分,发现他们的“闪光点”,还要善于给后进生提供成功的机会,使他们在成功中树立信心和决心。例如:我在上初三学生跨栏跑时,课前关照几位后进生想明白提前练习跨栏腿及动作。上课示范完后,问“哪位同学做得来?”马上有许多学生举手,我发现成绩不达标的黄海青同学也举了手,就立即给他一次机会,在同学们一片善意的掌声鼓励中这位后进生优美地完成了跨栏动作。自发的掌声使他上体育课第一次得到奖励,成功的喜悦使他增强了学习的信心。教学中,教师及时地把进步快,成绩提高明显的差生作为其他差生的榜样,并令其帮助其他差生练习,在此情况下,能激发其他差生的练习兴趣和热情,增强“我也能完成”的信心。对差生的点滴进步给予恰当的表扬,有利于差生及时了解自己锻炼的结果和进步的幅度,从而增强信心,唤起力求获得成功的愿望。促进他们更好,更快地掌握技术。同时,对差生的表扬也是对优生的一个促进。因而我们在教学中一定要注意发现差生的闪光点,哪怕是微小的进步都应及时给以肯定,公开表扬,并且要在表扬的基础上不断提高要求,在达到要求的基础上又进行表扬。如此循环往复使其不断地进步。帮助他们建立成功体验,这样体育成绩就会显著提高。
五、个别指导和布置课外作业,指导后进生学习的技能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对差生个别指导,是帮助差生树立信心,掌握技术的一个重要手段。教给后进生先进的训练方法,他们的练习就科学、有方,学习的效果就好,兴趣就更浓。所以在课堂教学,课外辅导时要尽量地让后进生理解为什么这样练,学会通过测试有关指标评价练习效果。如有的学生一个仰卧起坐也做不来,这就要教他们增强腹肌力量的其他练习方法。有的学生跳绳完整练习不如意,不能连续跳或连续不持久,这就要先教他们做徒手练习,手脚配合协调后才带绳练习等等。学生掌握了正确的训练方法和思维方法就能有效地指导自己练习,并能举一反三,想出更多更好的方法,良好的学习方法使学生终身受益。
后进生转化过程是一个反反复复的过程,也是一个充满挑战的曲折过程,需要我们教师掌握好方法、特点,很好地启发他们,教育好他们。
第五篇:关注后进生心理,培养学习化学兴趣-后进生转化
关注后进生心理培养学习化学兴趣
当前高中阶段学校种差生多的现象非常普遍,尤其是像我校这样一所地处偏远的农村高中。差生形成的原因很多,有自身原因,也有生源地学校管理的原因,也有家庭原因和社会环境等原因。在教学实践中,我感到心理原因是其中主要的原因之一,仔细研究差生的心理状态,有的放矢地指导学生,达到因材施教,实现差生转化,这是每个教育工作者都应该值得重视和深入研究的,这也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
1、差生学习化学的心理特点
学和探究,在化学教学中学生是主体,智能不同的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学习有不同的要求。对于中下等学生,大体说来具有以下心理特征:
(1)观察能力薄弱,往往不善于动脑筋,养成闭门造车,死记硬背的不良习惯;
(2)因基础差,又未能及时补上,继续学习中遇到困难,无法弥补,失去信心;
(3)因为学习中受到某种挫折,便垂头丧气,失去学习的自觉性;
(4)性格倔强,意志薄弱,没有刻苦学习的精神,造成半途而废;
(5)求知欲低,缺乏信心,具体表现在学习中迷迷糊糊,精神萎靡不振,上课时集中力差;
(6)有些学生喜欢老师的指导和同学的帮助,若一旦失去帮助,自己自学能力不强,学习很被动;
(7)以自我为中心,不接受别人的指导,自以为学好了,所以墨守成规,难以前进;
2、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兴趣是学生对学习现象的一种力求认识的心理特征,是推动学习的内在力量。兴趣是在求知需要的基础上发生的,学生的兴趣主要来自于好奇心理,这种好奇心理是一种求知欲,充分利用这种好奇心理是化学教学的良好开端,并要贯彻在教学的始终。
(1)了解中下等学生的需要,激发兴趣,引起求知欲
学习兴趣往往来自需要,对于后进生更是这样,什么是他们的需要呢?各个学生有所不同:雪多是来混高中毕业证的。当然,其中也有想学好自己的专业,以后开店当老板、当工程师、当教授……针对这种情况,我经常和这些同学谈心,并结合课堂教学,讲解化学知识在生活中无处不在,以及在各个领域中的具体应用,使他们认识到学习化学的必要性,了解所学知识的用途,进而产生对化学知识的自觉性。同时引导学生在化学课中开展“比、学、赶、帮、超”竞赛活动,适当给他们补课,用情感补偿学生的心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由于从不同的角度培养教育学生,便逐渐形成了浓厚的学习氛围。
(2)改进教学方法,在教学中提高教学的趣味性、艺术性
“一刀切”的教学方法是不适用于整体学生学习心理的需要的,否则会是一些后进生掉队。我校近年来实行“小组合作”模式的教学,对此,我在课堂教学中采用了分组教学,进行进行因人因材辅导,把整体教学和环节教学结合起来。在教学内容上注意趣味性,课题引入要善于引起学生产生悬念,教学过程中提出新奇不解的问题,要学生带着问号去寻求科学的答案,求得心理平衡。例如,在学习“物质的量”时教师可提出“在国际制单位体系中物质的量与其他物理量的地位比较如何?”“个数和物质的量,与毫米和公里,它们分类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是什么?”“物质的量倍数运算和个数的倍数运算相同吗”“阿伏家的罗常数有单位吗?单位是什么?”然后再引导学生运用事先准备好的演示材料(小米、啤酒瓶等等)分组讨论,让他们在探索中求知识、长志气。由于学生带着急于解开的“悬念”,开动脑筋,独立思考,发挥求异思维的优势,这样做可以使学生对物质的量的概念的理解和运算有了深刻的认识。在学生动手使用演示材料的过程中,我发现了不少后进生的动手能力很强,对于这些闪光点,我及时地给与表扬,使这些后进生感到教师对自己的温暖和关心,增强了对化学的学习热情。
授课的趣味性对提高教学效果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这种趣味性,主要靠新颖的举例来实现,在教学重视党的结合教学讲一些化学家动人的故事,化学科学技术的新成就。如讲“苯”时,可以介绍一下著名的物理学家法拉第如何发现苯的,又是如何测量其分子量的;凯库勒如何想象到苯的结构式的等。使学生懂得细心、丰富的想象力和耐心探索的精神品质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用趣味的讲授给学生留下了永恒的记忆。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在教学中一定要注重实验教学的趣味性,把趣味直观的小实验引入课堂,以增加课堂的活力。如在学习“金属钠的性质”时,可以设计“金属钠在煤油和水的混合物中的运动情况”的探究实验;在学习“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时,设计“探究补铁药丸中的铁元素的存在及其价态”的实验等。这些新奇的实验,便抓住了学生的心理,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使学生认为这样做可以学得到、记得住,于是教学效果明显提高。
(3)安排化学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要适合大多数学生的要求,要按照能使“学生跳起来摸得着”的原则,不断提高他们的知识水平
学业成绩是检查学生学习情况的标志,这一过程对所有学科都是有效的。可以这样认为,学生经过学习,如能达到满意的成绩,就会增进对化学的兴趣。相反,便会使学生兴趣下降,日久就会失去信心,以致放弃了学习。对此,我在学生原有的基础上,进行了合理的因人施教,特别是对中下等的学生,一般要放慢进度,加强实验的直观教学,作业量要适中,考试题目不要太难,使大部分学生的学业成绩及格,以建立学生对化学的感情。对于其中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我又组织了提高成绩查缺补漏小组和化学课外实验兴趣小组,利用单周的周末时间(我校是双周双修,单周不休)坚持上一次课外教学活动,又让优秀生在实验室给差生补课,这样就充分调动了两头学生的学习动力。
我的实践证明,这种做法既促进了后进生的转化,又调动了优等生的学习热情,中间的学生也感到学有方向、赶有目标,于是全面的提高了教学质量。
(4)加强习题教学,培养学生创造思维能力
就创造的本身而言,与在校的成绩优劣无必然的联系。牛顿早年在学校里也不过是反应迟钝的劣等生,而爱因斯坦在校期间成绩不佳,但他们惊人的成就却与少年时但各自的爱好、观察、研究、思索是分不开的,它们在思维大都灵活、独创、流畅、严谨的发散性思维特点,具有高度的主动性。因此,教师应在习题教学中有意识地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培养他们的独立的发散性思维能力,发展其创造才能。我在习题教学中采用了下面几种方法:
一提多问,活跃思维;一题多解,广开思路;多题一解,举一反三;巧设陷阱,深化概念;提出结论,探索条件;根据特点,巧做代替;自编习题,鼓励创新;
通过上面的方法,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进行技能训练,充分利用学生头脑中现有的知识为生长点,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以突破“资料”和“题海”的包围,使知能不同的学生都能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受到启发,进而根据自己在解题中的心理状态和思维发展过程认识自己的能力,这样就克服了部分学生自以为笨的消极心理,使他们具有饱满的情绪、浓厚的兴趣、科学的精神、实事求是的态度去钻研、去探索,促进思维的正常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