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德育中的几点关注-德育
德育中的几点关注
在几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我逐渐明白,教师的心底是无私的,因为教师把自己的青春都献给了学生。更让我明白了作为一个班主任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还有更重要的工作,那就是把学生塑造成一个合格的“人”。孩子如果品德不好,根源在家庭、表现在学校、危害在社会。所以,学校、家庭、社会必须共同参与、相互配合、形成合力,才能真正完成学生良好品德形成这一艰巨的任务。由于青少年正处在长知识、长身体、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的重要时期,具有很大的可塑性,迫切需要班主任的正确引导和教育。
一、要尊重学生的人格,满足学生合理的道德需要。
学生是一个活生生的独立主体,独立自主性是其基本的行为特征。教育者必须注意维护和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提高其自我教育的能力。我们在德育过程中始终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保证学生独立自主地行使、支配自己的权利,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放手让学生去做,让学生在学中干,干中学,把班集体当作他们除了学习文化知识之外的培养各种能力的实验场所。我在工作中遇到过这样一个学生:他的学习成绩很好,有很强的自尊心也很自负,可是也有不少不利于他成长的坏习惯。怎么帮他改掉这些毛病呢?直接找他谈话他不会承认,犯了错误再批评亡羊补牢,效果不佳。于是,为了教育他以及和他一样的同学我在班上专门组织召开了一次以“认识习惯”为主题的班会,通过不同活动版块的开展让他们受到了不小的教育,逐渐改变了自己。
二、要注重家庭对学生道德品质的影响。
家庭担负着传授基本的文化知识、培养起码的道德品质、指导日常行为规范等责任。家庭是学生德育的第一课堂,家长是孩子天然的第一任老师,家庭德育应该是在日常生活中时刻进行着的。淳厚、朴实、正派的家风能够使家庭洋溢着和睦、温馨、慈爱的气氛,使子女得到良好的道德尤其是家庭美德的浸染,比如家长健康的心理、上进的工作精神、积极的生活态度等都能够使他们得到快乐的心理感受,从而使学生的人格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而且,家长的表率作用融于家庭的日常生活、人际交往、家庭劳动、学习和家人共同活动之中,家长对孩子的影响力就体现在这样一种不声不响的言行之中。比如说和孩子一起外出,上车遇到老弱病残、孕妇,主动站起来让座,并用身体挡住其他人,留出空位子给需要的人,然后装作下车走远点等等,这些细小的举动,都能给孩子以无声的教育。因此,孩子的行为习惯的培养是我与家长沟通交流最多的话题,只要一有机会,我就会旁敲侧击的叮嘱家长要以身作则。
三、要关爱学生,让爱的阳光温暖他们。
教育不能没有爱,就像池塘不能没有水一样,因此教师能否打开学生的心扉,取得学生的信任,爱是首要条件。爱是教育的基石,是教育的“催化剂”,它可以促进学生的转化,是滋润学生的心田甘露,可以把师生关系转化为亲密的朋友关系。后进生的转化是历来每个班主任工作的重点。我针对后进生进行分层教育,在和他们相处一段时间后,我发现教育孩子要注意三条:
一、发现不同点,就像天底下没有一模一样的树叶一样;世界没有一模一样的孩子。
二、发现闪光点,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优点,只要善于寻找就能发现;
三、发现动情点:孩子是人类真诚的群体,孩子的内心是纯洁的,孩子的情感是细腻的,例如:世界上的爱各种各样,而班主任对学生的爱是一种复杂而高尚的精神境界,教育心理学家认为,这种爱是由班主任老师的理智感、美感和道德感凝聚而成的一种高尚的教育情操。内容上表现在班主任深入细致地了解学生,真心实意地关心学生,充分尊重、信任学生,严格地要求学生等。班主任对学生的爱不同于父母对子女的天然之爱,对学生的爱应是超出母爱,更伟大的爱,因为它要无条件地爱每一个学生,好的、差的、丑的都要爱得起来;但它又是有原则的,不是迁就放任的爱,而要从学生的全面发展的高度将爱与严格要求结合起来。引导他们健康成长。时时处处都使他们感受到老师的关爱和重用。但俗话说得好:“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想后进生的心解冻非一日之功啊。惟有老师对他们的理解、尊重和真心、真诚的温暖,才可能消解冰冻。精诚所至,金石为开。通过以心换心,以情换情,以人格塑造人格,逐渐把他们转化成为勤学守纪、讲文明、有礼貌,成绩好的好学生。让班里的每个学生都能以我为荣。
四、要慎用批评。
作为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出于对学生成长的关爱和负责,对学生的缺点、错误进行批评指正是常有的事,正所谓“爱之深,责之切”。但如何在“责”的同时让学生从感情上感受到爱,从心理上乐于接受,就需要探讨“责”的目的、分寸、时机、方式。批评的方式有很多,但当众不留情的数落,苦口婆心的劝说,粗暴的训斥,无声的责罚,都将给批评罩上一件冷漠、无情的外衣,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情感,导致口服心不服,甚至对立的不良后果,因此,要注意批评的艺术与技巧。学生在成长的阶段中,出现这样那样的缺点,是在所难免的,如果教师过多地横加指责,或告之家长加以惩罚,学生的逆反心理和对立情绪既于事无补,又影响了他们健康成长。
当学生出错时,教师要深入地了解出错的原因,当时当地的情况,甚至于家庭状况,诚恳地就学生所需去帮助他们。如:对于习惯性犯错的学生,老师甚至可以帮助制订改正计划,帮助实施,帮助解决实施过程中的困难。也许是物质上的,也许是精神上的真诚的帮助能解开他们心里的疙瘩,解决实际问题,去除导致学生犯错的根源,进而起到“标本兼治”的作用。
五、要理解宽容学生
理解宽容学生就是懂得学生心里想的,相信学生口里说的,明白学生手中干的。中学生由于年纪小、阅历浅、经验少等多种因素,不时会出现或轻或重的错误言行,这些都在所难免。作为新班主任,对学生,尤其是对后进生的错误,不能“见到风就想到雨”,不能怒不可遏,动辄训斥,更不能体罚或变相体罚。正确的态度是:允许学生犯错,又允许学生改正错误。同时要知道,改正错误不可急于求成,它是一个渐变的过程,需要班主任细心、细致、不懈地教导、指正。唯有理解学生,才能与学生沟通。慈祥的面孔,温柔的笑容,幽默的言语,以及善意的目光,比声色俱厉的严格,更能贴近学生的心,更能取得教育的实效。
教育有法,法无定法。作为班主任,不要拘于传统的管理模式,要积极探索,大胆创新。要抓住现象、分析本质、对症下药、寻找规律。要脚踏实地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干。为国家的建设事业塑造合格的建设者。
第二篇:关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德育
关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德育
作为一门独立的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工具课程,信息技术在新课程体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信息技术课程以培养和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为根本教学目的,同时,还肩负着渗透德育的重任。
目前的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更关注的仍是学科内容和操作技能,很少探讨道德问题,也基本不愿意过问与学生成绩和课堂教学无关的事情。这显然是与新课程理念相违背的。如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渗透道德教育是一项值得探讨和研究的课题。
寓德育于“教学任务”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教学中最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对信息技术学科发展深有研究的李艺教授认为,任务驱动教学本质上应是通过“任务”来诱发、加强和维持学习者的成就动机……任务是学习桥梁,足见,“任务”的选取非常重要。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可以在“教学任务”中渗透道德教育。让我们来看几个实例。
实例1:在教学任务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人们对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情感,也是对祖国在历史和现实中所起的进步作用的正确理解,是力图使祖国更富强、更强大,为世界和平与人类进步作出更大贡献的一种坚定的志向。
针对《信息技术基础》(浙教版)第3章第2节“字处理”教学内容,我设计了渗透爱国主义教育的教学任务(如表1)。
实例2:在教学任务中渗透学校精神教育
学校精神是一个学校品格的凝练和神韵的描述,更是校风建设的核心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学校精神能极大地影响师生的价值选择、人格塑造、思维方式、道德情操和行为习惯。一个人只有爱家、爱校,才能进一步升华至爱民、爱国。
“理解、勤奋、感恩”是我校精神的主要内涵,我校的每一位师生都要深刻领会和传承。
针对《信息技术基础》(浙教版)第2章第2节“因特网上信息的浏览与获取”教学内容,我结合学校精神内涵,设计了教学任务(如表2)。
实例3:在教学任务中渗透感恩和责任感教育
感恩是一种美好的感情,是我们每个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雨露,是健康人格的表现。懂得感恩的人,就会真正懂得孝敬父母、理解和帮助他人,就会懂得谦虚和自省,就会勇敢地承担责任,乐观地面对风雨人生。
针对《信息技术基础》(浙教版)第3章第3节“多媒体信息处理――视频处理”教学内容,我设计了一个渗透着感恩和责任感教育的教学任务(如表3)。
特殊的教室环境蕴涵着道德教育
1.信息道德教育
信息技术课的教学一般都在计算机教室进行,计算机教室的特殊性在于,它非常需要被“呵护”和“疼爱”。这些高新科技设施易损坏,学生也会因操作不当或者好奇心理,而有意或无意地导演“恶搞键盘”、“乱点鼠标”、“拿删除他人文件取乐”等恶作剧。信息技术教师应当尽量保持客观和公正的态度,通过说理诱导和榜样示范等教学方法,实现对学生的道德教育。
2.基本文明习惯和行为规范教育
对学生进行文明习惯和行为规范的教育,是中小学教育经常的、重要的内容之一。文明行为教育的具体内容有很多,而在计算机教室这一特殊环境,主要的教育内容是“讲卫生、爱清洁,不随地乱扔纸屑、果皮等”,特别是“不要乱藏东西”。
部分学生的确做到不随地乱扔纸屑、果皮等,但还会趁人不注意时,把这些东西“藏起来”。这些现象表明部分学生还未真正养成基本的文明习惯和行为规范。
基本文明行为习惯不是一时能养成的,信息技术教师要不断地提醒、督促和教育,积极发挥同伴间的相互监督作用,制定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促使学生基本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
3.网络道德规范教育
相对传统媒介而言,互联网作为一种新兴事物更能吸引学生的目光。一方面它能让学生随时获取大量信息,使学生自主而自由地与外界进行思想交流。另一方面也给学生带来一些负面影响。
在网络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向学生推荐一些优秀的符合他们年龄特点的网站、论坛、聊天室等,引导学生有效上网,避免其在网上到处“逛”;也可以通过一些实例,教育学生慎交网友,不随意约见网友等。
在上课时,如发现有些学生同时打开过多的浏览窗口而造成网络不畅时,就要及时指出,虚拟的网络世界一样也存在着资源浪费问题。例如,申请过多的电子邮箱;下载毫无用处的软件,直到塞满自己的硬盘后才将它们删除等等,这都是对有限网络资源的浪费。要使学生懂得资源共享的网络,也需要注意资源的节约。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提出,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作为信息技术教师,要努力钻研业务,切实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在传授知识、技能的同时,重视学生的道德教育。教学中能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结合课程自身的特点,挖掘德育素材,整合教育资源,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积极、有效地渗透道德教育。
参考文献
[1]霍益萍主编.普通高中现状调研与问题讨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2]钟启泉,张华主编.世界课程改革趋势研究(中卷)[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3]王书伟,王淑娴.信息技术课程中渗透德育教学的实践与反思[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4]檀传宝.学校道德教育原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5]李艺主编.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6]晓楠编著.教学育经典名言的智慧[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8.[7]王斌.信息技术课中的德育渗透[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8]陶增乐主编.信息技术基础[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
第三篇:小学英语教学中德育
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德育探讨
教学永远具有强烈的教育性。重视和加强青少年的品德教育,已经成为当今世界教育改革的热点。在我国中小学各学科的教学大纲中,均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开发智力、培养能力,还要有目的、有意识、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正确的道德影响和真、善、美的熏陶,从而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良好的道德品质。
小学英语教学是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德育因素贯穿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对于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品德教育、科学文化教育和心理素质教育,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拟就小学英语的德育途径进行初步探讨。
一、挖掘教材的德育因素,渗透德育
在小学英语教材中,学生可以接触到本国和所学语言国家的文化、历史、地理、科技、政治、文化礼仪、习俗风貌。要学习包括表达思维活动(同意、帮助、邀请)、情感态度(喜欢、感激、同情、愿望)、道德态度(抱歉、宽恕、感谢、赞成、关心)、社会文化(介绍、问候、告别、就餐、看病、庆贺)等三十多个语言功能项目,内容丰富。这些语言材料的学习,为课堂的德育实施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小学英语教学是英语学习的起始阶段,其教学内容一般比较浅显,多与学生的生活接近。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找好德育的切入点和结合点,进行自然的渗透,切忌长篇大论。教师要利用学生初学英语时的兴趣,创设真实的语言情景,在学生进行语言操练的过程中,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文明礼貌教育。在学习“when do you usually„”句型时,当学生们兴致勃勃地用新的句型谈论自己的日常生活、作息时间时,教师在要求同学注意听别人发言的同时,引导学生通过积极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来认识什么是合理安排时间,从而懂得珍惜时间。这时知识的讲授、学生的交际练习,实际上成为德育渗透的载体。既使文道合一,文理交融,又达到了教育、教学融于一体的教学效果。
二、注重语言教学的情感教育,促进学生知、情、意、行的和谐发展学生学习的过程,是身心整体发展的过程
有研究表明,小学阶段正是情感性学习形成的关键时期。这阶段儿童的学习活动带有很大程度的情绪化倾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始终要把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动机,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放到首位,渗透在英语教学中。从而把语言教学与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联系起来,促进学生知、情、意、行的协调发展。
(1)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以达到某种目标的心理内驱力,动机产生于需要。儿童的心理需要主要由兴趣、成功、审美、创造性四要素构成。其中,兴趣是影响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的最直接因素。因此教师要从教学实际出发,运用学生乐于接受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他们积极学习的心理需要。加强小学英语教学的活动性是培养学生学习英语兴趣的行之有效的方法。通过游戏、唱歌、比赛、表演等教学形式,可以把学生的认知活动与情感体验巧妙地结合起来,同时也是向学生进行道德品质教育的极好机会。(2)养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习惯的培养是教育的重要内容,古今中外历来如此。小学生在学习英语过程中,掌握学习方法是一种不自觉的过程,要靠老师的渗透和培养。小学英语阶段的学习主要是感性学习,无论是语音、词汇、语法和交际用语都应当从感性学习入手,通过示范、模仿、运用,使学生充分感知语言,从而逐渐领悟语言的内在联系。从学习和掌握英语的角度来说,核心问题是要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英语的良好习惯,这是掌握英语的关键。小学阶段侧重听说能力的培养,适当读写。在听的基础上说,积极参与课堂练习,要养成大胆讲英语的习惯,朗读和背诵的习惯,书写规范整齐的习惯,运用语言交际的习惯,课后复习的习惯等。良好的语言习惯是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一个重要开端。
三、精心组织安排教学活动,有机地进行德育渗透
寓德过程以课堂教学为渠道,不同的教学环节、教学活动其侧重点不同。学习英语的最终目的是进行交际。语言的交际性和实践性决定了要在语境中,在活动,在模拟交际中学习英语,感受语言。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精心组织教学活动,设计能引起学生兴趣的语言交际场景,教学游戏和练习形式,以学生学会为目的,以学习情趣为主线,贯穿在每一个教学环节中。教师要在教学的语境中、练习的活动中、模拟的交际中,向学生渗透德育。如:在教学“what would you like?”和“would you like„?”的功能结构时,就可以设计在快餐店就餐和家里来了客人时的情景。在学习“what‘s the weather like?”时,可以设计“天气预报发布会”。在学习“how much is it?”时,可以布置“小商店”。在学习“what’s wrong with you?”这个交际用语时,可以设计病人在医院看病的情景。在这些模拟的语言情景的交际活动中,学生在学习语言的同时,也在学习与他人的合作和交往。这种学习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关心他人,互助友爱,文明礼貌等思想品德和行为规范的形成。也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造性,形成课堂教学的高潮。教学的全过程中,教师不断的引导学生成为课堂上的主人,使学生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在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学习原望的驱使下,学生会忘却羞涩,积极向上,努力合作,去争取更高层次的成功。伴随着这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德育融汇其中。
四、教师要以自身的高尚道德影响学生,以爱激发学生的情感世界
教师是课堂德育的实施者。这就要求教师做到先为范,后为师。教师的世界观、情感、品行,及教态,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所以教师要加强自身的修养,以自身的高尚道德影响学生。首先教师要具有敬业精神,要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要用自己的爱来唤起和培养学生对学习的爱,从而引伸到对生活的爱。其实,英语课堂教学不只是语言知识的学习和操练,而是一种温馨的情感交流、智慧潜能的开发,社会性交际能力的早期培养,是师生共同创造精神生活的活动。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建立平等、互相尊重的和谐师生关系,使学生在宽松、融洽、愉快的氛围中进行学习的同时,品德得到培养,性格得到完善。教学中,教师要特别注意学有困难的学生,给他们以更多的爱护与鼓励,使他们与其他学生一样,在爱的沐浴中逐步发展。
学科教学中的德育,重在渗透。德育的渗透在于自然地与知识溶于一体,要善于在学科教学和学习过程中捕捉德育因素,做到点到为止,切忌牵强附会。今后我们要继续实践和探索,更好地发挥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德育功能。
第四篇:机械制图中的德育
专业课中的德育谈德育在机械制图教学中的渗透
南京市迈皋桥职业中学 吴恩朝
摘要:我国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职业学校的专业课教师,应该充分挖掘专业课中的德育资源,在专业课的教学过程中实施德育,做到既“教书”又“育人”,使学校的专业教学和德育工作有机地融为一体,更好地发挥职业教育的效能。
关键词:德育、专业课、教师、学生、教学过程
所谓德育,就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和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把一定的政治原则、思想体系和道德规范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的思想品德的教育。毛泽东同志指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在新的历史时期,邓小平同志提出培养和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这充分说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是我国教育的目的,而德育在实现培养目标中具有主导地位和保证作用。然而,德育工作不仅仅是班主任和政治老师的事,“教书育人”是每个老师的职责,每个教师都应该把“教书”和“育人”有机集合起来,做到既“教书”又“育人”。
机械制图是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它对训练学生掌握工程技术课程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严谨的学风和良好的行为习惯都有其特殊的作用。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计算机的广泛应用,生产实际中对制图的要求也随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图板丁字尺等绘图工具、绘图仪器已经被计算机所取代;图纸等技术文件已经放进了计算机磁盘;手工绘图已经被计算机绘图所取代。因此在机械制图教学中,结合本课程特点,充分挖掘德育资源,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德育,已经成为可能;同时,对学生实施德育,强化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适应社会的紧迫感,可以激发学生产生渴求知识的欲望和动力,有利于学生顺利地完成学业。
一、在专业课中实施德育的必要性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各级各类学校必须更加重视德育工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按照德育总体目标和学生成长规律,确定不同学龄阶段的德育内容和要求,在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和行为规范方面,要形成一定的目标递进层次。要加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使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要有针对性地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教育,理想、伦理道德以 及文明习惯养成教育。”然而,有的老师仅仅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者,把学生作为装载知识的袋子和容器。各科老师都想把他们所掌握的知识教给学生,他们一味地灌输,课堂上是教师,课下师生形同路人,除了知识的传授,师生之间没有心灵的交流和沟通,老师较少去对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进行培养和指导,很多老师甚至认为这些是德育老师的事,而德育老师只是向学生讲授德育的有关常识,学生不但得不到教育,反而引起了学生对道德培养的厌烦,形成了逆反心理。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对人的价值、理想缺乏思考,把人的物质性需要看成了人的唯一需要,从而使他们身上的良好行为习惯越来越少。而这有反过来阻碍了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
学校的德育工作,一是通过德育课程进行;二是通过有计划的,有目的的德育活动进行;三是通过德育环境(包括家庭环境,社会环境和校园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进行的。现实告诉我们,培养学生高尚的思想品德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仅靠德育课程是难以做到的,学生的思想素质和心理品质的提高必须靠班主任及全体任课教师的共同努力,通过各种潜移默化的影响逐渐熏陶而成。德育方面的知识可以通过正式课程的宣讲而获得,而这些知识要内化为个体的价值观念并保存下来,还要选择适当的时机,创造一定的情境,让学生获得情感上的体验并以一定的具体行为表现出来。由此可见,我们不能忽视专业课程对学校德育的影响,应该把它纳入到学校德育工作中去,发挥整个教育环境的作用。老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个方面都要为人师表。
二、如何在制图课中实施德育
课堂教学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信息传播、发展、反馈、评价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所有参加者都应该从中得到益处,课堂教学是教学过程中诸多特点体现最集中的环节。制图教师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首先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德育;其次,要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
(一)利用本课程、本专业的发展历史,结合时事,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如:我国春秋时代的技术经典著作《周礼考工记》中就有了画图工具“规、矩、墨、悬、水”的记载;宋代李明仲所著《营造法式》中记载的各种图样,已与现代的正投影图、轴测图、透视图的画法非常接近;解放前,我国造不出一辆国产汽车,现在已能自制出现代化的战斗机歼10,神舟载人宇宙飞船顺利“飞天”。所有这些,都可以让学生体会中华民族曾经有过的辉煌、存在过的屈辱、飞速发展的今天和充满希望的明天,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激发学生学习本专业的的兴趣和热情。
(二)严格课堂常规,加强组织纪律性教育,提高学生的责任感。如:要求学生带齐学习用具,遵守课堂纪律,按时完成作业,对违反课堂纪律的学生进行耐心细致的思想教育等,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性。
(三)加强自身修养,树立威信,从而事半功倍,完成教学工作。如:教师在教学中渊博的知识、生动的组织形式、高雅的气质、规范漂亮的图样等,可以赢得学生尊重和崇拜,带动学生克服困难,顽强进取,从而磨练学生刻苦学习的意志品质。
(四)认真备课,合理运用教材进行德育教育。如:国家标准对机械制图中的字体、线型、尺寸标注等都有严格的规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要求学生严格按国标来做,对“违规”的学生一定要及时纠正,以培养学生养成一丝不苟的学习习惯。使学生在欢乐、积极的氛围中,提高意志品质,养成顽强、坚 韧不拔的性格以及集体主义荣誉感等优良品质,提高学生的自信心、进取心。
(五)组织互助小组,以优帮差。不管是哪个班级,学生的学习情况都有好有差,把学生根据成绩按好中差分成互助学习小组,让学习好的同学帮助学习较吃力的同学订正作业,这样好的同学可以通过互助,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差的同学可以得到更多的帮助和促进,同时,养成了学生们互相帮助、团结协作的优良品格和集体主义精神。
(六)抓住随机出现的德育机会,及时进行德育。如在课堂练习过程中,我发现一些同学总是将自己的解题答案与别人的答案核对,若答案不同就不加思索地把自己的答案改掉,我认为这正是学生缺乏自信心的表现,对于这一现象,我首先肯定了他们有谦虚,认真学习这好的一面,同时鼓励他们要对立自信心,尊重自己的劳动成果,从此,同学们在解题、思考问题和回答课堂提问等方面有了较强的自信心。
(七)鼓励、激励并施,培养学生自信心。对于学习好的学生,我们可以通过知识竞赛,出思考题等方法,激励学生不断进取,奋发向上;对学习差的学生,要以鼓励为主,及时表扬他们取得的任何一点进步,还可以有意识地让他们回答一些比较容易的问题,以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学习的自信心和自觉性。
(八)创造机会,启发学生思考。在制图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有意识地出一些小差错,如在图中少画一条线、画错一条线,对发现错误的同学大加表扬,让同学们明白在科学中只有真理没有权威,激励学生们去思考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勤于思考,敢于怀疑的科学思维方法。
(九)利用学生获得成功的愉悦性进行德育。学习的过程,是一个循序渐进不断进步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逐步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如:第一次线型图板练习时,指导学生事先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把绘图步骤、注意事项讲细讲透,耐心细致地辅导好每个学生,让学生们都能画出一张规范漂亮的图样,使每个同学都获得成功的喜悦,这样学生就能增强学习兴趣,提高对学习的自信心。
(十)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促进学生开阔视野。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世界工业日新与异,利用多媒体技术把与本专业有关的新方法、新技术展现给学生观看,有助于 3 学生开阔视野,促进学生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使学生可更广地涉猎知识,关心祖国前途,关注世界变化,把自己的学业和祖国、世界、未来联系起来。
三、专业课中实施德育应注意的问题
(一)在专业课中实施德育切不可影响原订的专业课教学计划的实施,教师不可随心所欲,插入的德育内容不宜过多,不能把专业课讲成了德育课,长话短说,点到为止。
(二)在专业课中实施德育应注意教育的方式,它应该是及时的、热情地、具有启发式的教育,决不能采取训斥人的方式以致影响专业课教学计划的实施。
(三)在专业课中实施德育是一种见缝插针的教育活动,应注重其时效性,力求每项教育实例能在学生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四)在专业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时刻把握好学生的思想脉搏,细心观察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不失时机地实施随机德育,因为学生的许多思想问题往往会在课堂的一问一答,一讲一练的师生交流活动中表现出来,只要德育的时机掌握恰当,往往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五)教师必须具有强烈的责任心和教书育人的意识,要有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在专业知识和思想品质方面都能得到提高的强烈愿望,能自觉地发现和主动寻求需要实施随机德育的反馈信息。
教师必须在具备渊博的专业知识的同时,掌握大量的生动活泼的,可用来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实例,以满足课堂上实施德育的需要。同时教师必须善于总结和积累德育经验,以使得专业课中的德育日益加强和不断完善。
总之,课堂教学过程不是一个单纯的知识传授过程,而是一个在教师引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学生求真、崇善、立美的和谐统一过程。在专业课教学过程中实施德育,可使学生在学到专业知识的同时,能及时提高他们的政治思想品质和职业道德规范,这对于职业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显得尤为重要,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应很好地研究它、运用它、完善它,使学校的专业教学和德育工作有机地融为一体,更好地发挥职业教育的效能。
本文或南京市教育协会2003年论文评比一等奖
第五篇:物理教学中德育
物理教学中的德育工作目标和任务
学校工作是德育为首,在课堂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是提高学生思想素质的有效途径。而物理学科对于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有重要的作用。老师在教学中的作用很重要,老师说的话,老师的价值观都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在教学中渗透德育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得到教育,平时教学过程中,我认为德育教育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一、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精神。
物理是一门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它重视观察和实验,重视理论联系实际,物理实验的操作,物理现象的观察,为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树立实践是检验真理的依据的观念等教育提供了条件和方法。
兴趣的培养很大程度有赖于学校教育。如今教师的责任,并不在于教会学生记住多少物理知识,而是应该带领他们掌握物理学的钥匙,使之对物理产生浓厚的兴趣,激发其学习兴趣与动机。比如:教师在教学中适当补充与课本内容相关的物理趣闻及我国最新的科学成就,以及多举一些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人类生活和生产方式的实例。使学生理解这样的道理:物理学的发展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进而促进社会生产力的提高,最终推动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类社会的进步。如:人类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促使发电机的发明,使人类步入电气化的新时代。人们根据古代独木舟利用浮力的知识,发明了轮船、潜水艇等水上交通工具,进而气球、飞船利用浮力而升空的事例。针对日前石油、液化气价格持续上涨的局势,分析寻找新能源的开发,以及新能源给人类带来的方便,让学生树立环境保护和珍惜能源的意识。无疑,生动的实例既给学生以启迪,又使他们产生了强大的吸引力和深远的影响。使学生认识到学习物理的意义,唤起他们探索身边科学和自然界奥秘的兴趣和追求真理的愿望。
二、通过对我国古代物理成就的介绍,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我们伟大祖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我们祖先创造了灿烂的科学文化,为世界科技宝库增添了光彩。殷商甲骨文记有公元前十三世纪的日食,比巴比伦最早的日食记载早六百多年:《竹书纪年》载有三千六百年前的“夜中星陨如雨”,是世界最早的流星雨记录;世界上第一个记录哈雷彗星的是《春秋》,比西方早六百多年,《墨经》论述杠杆平衡原理、小孔成像、面镜的观察研究,在全世界遥遥领先;我国早在纪元前一千年左右,就知道磁石指向的妙法„„第一、早最、首创,面对祖先的杰出创造,我的民族自豪感激奋不已,广采博记,荟萃大量资料成册,适时宜地将这些素材灌注教学中。如讲乐音时,讲述编钟的结构和神奇,把学生思路引入声情并茂、晓之以(物)理的情境中,讲举力时介绍公榆盘“削竹为鹊,成而飞之”的原理,讲共振时提及《庄子杂篇?徐无鬼》中调弦的道理,把大家的耳神引入声歌弦乐的气氛之中„„使教、学双边发生“共鸣”:为祖国而自豪。当我冷峻地感叹:近代史中记载着帝国主义利用祖先的火药技术,制成大炮轰开祖国的大门,侵略者利用先辈首创的造纸、印刷术,铭刻践踏祖国国土的条文,科技落后必遭污辱的道理又激起学生的历史责任意识。讲到新中国重大科技成果时,如数家珍地列三、四十项,把党的丰功伟绩嵌印在学生心中。三言两语或潜移默化的方式,把德育溶进去,育人
三、介绍物理学家事迹,激励学生学习伟人对知识的执着精神。
经典力学奠基人牛顿,被称为“大科学家”,然而他的后半生,由于坠入唯
心主义泥潭,所以几十年里毫无作为,甚至阻碍了科学发展,可见科学世界观多么重要。
二十世纪初,年仅二十五岁的爱因斯坦,突破旧束缚,以创新观点,建立了“相对论”,驱散了物理学上空的朵朵乌云,使之进入近代物理学阶段,成为自然科学的伟大革新家。
在察言观色教和传统势力的白色恐怖下,以日心说为核心的《天体运行论》手稿,哥白尼一直珍藏了三十六年。布鲁诺因积极宣传日心说被活活烧死。伽利略因支持日心说被判终生监禁区。然而,他们献身科学的精神与日月共存。
居里夫人虽长居法国,但当她历尽辛苦发现了一种新元素时,为了纪念他的祖国:波兰,她起名为“钋”。她的爱国心令人钦佩。居里夫人发现镭后,由于镭在医学上的重要价值,好多人高价买她的专利,可她却义正严辞地回答:科学应该是属于全人类的。她把来之不易的成果无偿地奉献科学事业。高尚情操,让人肃然起敬。
一九一一年,卢瑟福正式提出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后,他的学生玻尔发现,这个模型与氢光亦的实验事实不符。在尊重老师与科学之间,玻尔选择了后者,得到了发展。
“社会生产的需要,对科学的推动力比十所大学来得更大。十八世纪英国产业革命需要巨大的动力,瓦特顺应社会发展,改进蒸汽机,使人类进入蒸汽机时代。十九世纪中叶,人类对电的需要日渐迫切,法拉第硬是找到电磁感应原理,使人类进入电所时代。二十世纪,人类能源问题又亟待解决,核电站便在好多国家建起。现在新技术革命的挑战,祖国社会主义建设需要,就应该是我们选择奋斗目标的前提。
四、介绍科学发,展艰难历程,锤炼学生拼搏意志
法拉弟经过整整十年的努力,才发现了电磁感应原理,从而使人类进入电气时代;焦尔前后历经四十年,四百多次实验,才测定出热功当量,证实“热质”并不存在,热是能的一种形式,从而导致建立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居里夫妇经过四十五个月夜以继日地辛勤工作,才从含量不足百万分之一的数吨沥青铀矿中,提炼出一公分氯化镭;根据盖革和马斯登观察到的a粒子散射实验结果,卢瑟福整整经过三星期聚精会神的研究、思索,才设想出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又经过二年多反复实验滇密计算才正式移出;坐在光一样快的车上看周围世界将怎样?这个问题从十六岁时就开始折磨爱因斯坦了二十五岁时他才发表了狭义相对论;阿基米德为了测定皇冠中是否掺入其它金属,多少天来茶饭无兴,如痴如呆,当水的浮力作用引起他的联想时,他竟连裤子也忘穿就跑出澡堂,终于总结出阿基米德定律。„„
举不胜举的事实雄辩地说明:“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峰。”“攻城莫畏艰,攻书莫畏难。”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胜利往往存在于再坚持一下的努力之中。
五、结语
本文讲德育,是要“寓于”物理课中,并非参杂,要自然、合体、短小精悍。也并非每节课都要有所寓,但要把“寓”作为教案中一个有机组成部分,通盘考虑,整体安排。
现在,工业文明带来的负面效应,迫使人类重新评价科学技术,因此寓德育于物理教学中,意义重大,不容置疑,应视为一种学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