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读《冠军不是“跑”出来的》有感(推荐)
诚信,是一杯浓茶
——读《冠军不是“跑”出来的》有感
泗州路小学 叶宇宸
孟子曾说过:“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这句话的意思是孟子认为诚信应该是一个人的基本素养。
今天,我读了《冠军不是“跑”出来的》这篇文章,文章中说了这么一个故事:2012年12月2日,为了选拔参加西班牙越野精英赛的选手,在西班牙北部自治区举行了一场长跑比赛。种子选手穆塔伊实力超群,冠军可以说是他的囊中之物。没想到在穆塔伊跑到离终点10米的地方误以为已经到达了终点,一口气一下子松了下来,停下了脚步。他身后跑上来的选手安纳亚却没有冲向终点,而是停在了穆塔伊身边问清原委后指引他跑到了终点。
安纳亚放弃唾手可得的冠军,帮助他的对手获得了金牌,这是一种什么精神?这就是诚信精神。安纳亚在金牌与诚信之间毫不犹豫的选择了诚信,选择了做人的基本素养,选择了做诚信的冠军。
我想到我们班的一位同学,他屡次在老师检查作业时谎称作业忘记带了,可是几乎每次一翻他的书包就会发现作业本就在书包里。他一次次的“没带”,一次次的被发现撒谎。他的谎言使他失去了老师的信任,也失去了同学们的信任,因为他失去了做人的基本素养——诚信。
诚信就像一杯浓茶,刚喝到口中可能会感到苦涩,可是当你回味这种苦涩,会发现涩中带着丝丝的甘冽。背弃诚信犹如饮鸩止渴,带给你的最终是无尽的苦涩。做人就应该像《万年牢》故事里的老爷爷一样,绝不弄虚作假,诚以待人、信以待客才能做成百年老店,千古流芳。
程颐说:“人无忠信,不可立于世。”这句话可以说是放之四海而皆准。人没有诚信,在世上是活不下去的。让我们时刻手捧“诚信”这杯浓茶,让茶香永远陪伴着我们。
不 信 不 立
—读《冠军不是“跑”出来的》有感
江北外国语学校 芦奕
诚信是夏天冰凉的西瓜和可口的棒冰,虽然暂时凉在嘴尖,但是永久甜在心头。
今天,我读了一篇文章,叫《冠军不是“跑”出来的》,主要内容是:在2012年12月2日一个叫阿贝尔·穆塔伊的人和一位名叫安纳亚的人进行了比赛。在观众看好穆塔伊能夺冠时,穆塔伊看错了终点,本来安纳亚可以超过穆塔伊时,可安纳亚只是指引穆塔伊向终点跑去,并没有趁着这个机会,取得这唾手可及的金牌。
这篇文章中安纳亚在比赛中的行为特别触动我,安纳亚在比赛中没有因为穆塔伊的失手,而捡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而是停在了穆塔伊的面前,挥手示意他继续向前跑。如果安纳亚捡了这个千载难逢的便宜,他不仅可以晋升西班牙越野精英赛,可以加入国家队或参加世界冠军赛,还可以得到更多的名和利。但他没有这么做,他让穆塔伊得了冠军,他被对手赋予了“诚信冠军”的称号。
读了这个故事,我想到了一个词—诚信。朋友之间不虚假,不要相互欺骗。同学之间不隐瞒,不对他人有怀疑。安纳亚用诚信也获得了对手的尊重,读者的佩服。记得在一次数学考试中,最后一道解决问题,我绞尽脑汁也想不出来,眼看着考试快结束了,最后一题可是六分啊!突然,我瞄到了同桌的答案,我犹豫了一会儿,把同桌的答案抄了下来。考完试,虽然成绩好了,却失去了诚信,我也高兴不起来。
诚信,是一杯浓茶,它让生活更加浓郁芳醇。我们一定要做一个诚信的人。
人背信则名不达
——《冠军不是“跑”出来的》读后感
海曙外国语学校 朱柯宇
中国古时候有个叫刘向的人说过:“人背信则名不达”。最近,读了《冠军不是“跑”出来的》一文后,我对此更是深信不疑。
本文写了在2012年12月2日,西班牙北部自治区布拉达市举行了一场长跑比赛。在比赛中,夺冠热门肯尼亚选手阿贝尔.穆塔伊误认为前方10米处就是终点,所以跑过去之后就再也不挪动脚步了。这时,西班牙选手伊万.费尔南德斯.安纳亚追了上来,就在他快冲过终点时,所有人都以为他可以夺冠了,但安纳亚没有冲过去,而是停在了穆塔伊的面前,挥手示意他继续向前跑。安纳亚始终“跑”在自己竞争对手的背后,指引他一同向终点跑去,并让穆塔伊最先跨过终点。赛后穆塔伊十分尊重对手安纳亚,并给予了他“诚信冠军”的称号。
在赛后接受媒体采访时,安纳亚说:“在如此强的对手面前,我根本不可能胜出。我只是做了我该做的事,穆塔伊是真正的冠军。”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安纳亚十分注重诚信。如果安纳亚无视穆塔伊的错误,直接冲过终点,如果他这次比赛获胜,安纳亚就可以晋升西班牙越野精英赛,就可以加入国家队或参加世界冠军赛,就可以得到更多的名和利。在种种诱惑之下,安纳亚依然坚守着正直的体育道德理念。所以他赛后获得了观众的好评,获得了读者的赞赏,甚至获得了对手穆塔伊的尊重。
读了这个故事,我想到了以前学过的一篇课文《万年牢》。文中卖糖葫芦的每天选用上等的材料,让人们放心的买,放心的吃,所以才可以一直开下去。我们作为学生,在考试时不能抄别人答案或翻书找答案;运动员比赛时不能服用禁药,收买裁判和对手;商家不能只求利益,卖出的东西要保质保量,这样才能获得顾客的青睐。
所以,我们要以诚信为本,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
第二篇:读《绩效不是管出来的》有感
读《绩效不是管出来的》有感
金启镇
一、统一思想是前提
员工进入公司想得到什么,公司想从员工身上得到什么,两个都明确了,双方也能够同时满足对方的需求,就能够进行愉快的合作,虽然双方想要得到的东西不一样,但交换所需的东西可以看成是等价交换,双方只有对对方付出越多,所换来的所需也就越多,统一思想,我认为实质就是双方能够就等价交换价值大小或者说所定标准的共同认定,以及为达到这一价值或标准而进行努力过程中的共同努力协作的态度的统一。
二、行为是决定成败的根本
双方思想达成一致,接下来就是用行动完成,只有这样双方才能获得取其所需。我认为公司是主导者,员工是执行者,执行主导者的意图,达到主导者想要的结果,主导者才能授予执行者其所需,如果主导者能伴随执行者一起成长,激发执行者的斗志,让其他消极的因素消失,双方就会获得更多想获得的东西。
三、建立完善的体系来促进绩效的提高,企业用员工的业绩来发明天的工资。员工是人,不会十全十美,不会事事都能做到企业想要的结果。硬管、苛求员工工作,不但不会有好结果,可能会导致更坏的结果。建立合理完善的体系,就是建立一个公司与员工都能很明确,有动力的工作体系。
1、要明确目标:清晰企业目标并定部门直至个人指标。
2、分解目标,公司、部门、员工等,干到什么程度。
3、明确动力,为什么要干,凭什么干好这是各部门和员工想要知道的,明确干好会有什么好处,干到什么程度会有什么结果,这些都很重要。
4、管控辅助。这里所说的管控并不是管理控制,而是把目标分解,把过程分解,清晰工作进程,不仅使公司有个度的把度,减少可能的损失,而且会使员工工作思路清晰,干活明确,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5、管控体系的完善会使公司及员工减少不必要的麻烦,少走弯路,提高效率,同时能使各部门及员工激发更大潜质,创造更大价值。
第三篇:读《跑猪噜噜》有感
冯家沟小学五年级冯亚雄
我们五月份读了《跑猪噜噜》这本书。在没读这本书之前,猪给我的印象就是又脏又臭,又笨又好吃懒做。但读了这本书之后,猪给我留下了新的印象。文中的主角是噜噜,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和努力为猪同胞们做了平反。它很爱干净,每次洗澡的时候都一动不动的等主人来给它洗澡,并且每次洗澡都一动不动,洗完澡后身上还散发着淡淡的玫瑰香气。它很聪明,它帮助主人防止了小偷入室抢劫,还帮老夫斯的农场避免了一场火灾。噜噜还和人一样有情感。它想念古莲包尔斯蒂时得了相思病,身体一下子瘦了下来,肋骨都根根可数,就连平时最让它讨厌的黑衣裁判摸它,它都不加理会,而它见了古莲包尔斯蒂时的尖叫,狂奔,温柔的嗅闻对方,又让我们体会到了猪的情感。噜噜还有一大优点跑得快。它经常和球队队员赛跑,只有一个球员偶尔能跑过噜噜。在跑猪大赛上,噜噜作为一个新手,胜了四连冠的克拉巴乌特曼,成为冠军。噜噜用自己的努力,为猪同胞们平反。读完这本书,使我深深的爱上了跑猪噜噜,爱上了《跑猪噜噜》这本书。辅导教师:何慧云第四篇:读《像冠军一样教学》有感
读《像冠军一样教学》有感
新福小学
余婷
道格·莱莫夫的《像冠军一样教学》这本书,是帮助老师们找对教育方法的一本好书。这是被誉为美国的“教学圣经”的一本书。道格·莱莫夫的伟大之处就在于他把美国优秀教师日常发生的具有创造性突发性的宝贵经验,整理归纳成这本实用的教学宝典,这是一本有字真经。这是我还未拜读这本书时所了解的关于这本书的介绍。
初拾这本书时,不免对这本书的书名有些失望。想着竟把教书育人喻作比赛一般,书香味全无。但查查作者,道格·莱莫夫,发现这位商学院的工商管理硕士除了是美国畅销书作家,著名培训师,还是一位权威的教育家,著有《教无不胜》,《练习的力量》,《做到更好的42法则》等教育类畅销书。打开拜读,在前言中,道格·莱莫夫把教学称之为是艺术与方法,其实美国教育学体系的发展,已经经历了艺术-科学-艺术循环往复的交替上升,作者把教学称之为艺术也不足为奇。本书阐述的62个技巧分布在12个章节四个部分当中。第一部分,评估学生的理解水平;第二部分,严谨的教学态度与应用;第三部分,提高课堂参与度和思考度;第四部分,课堂文化的五大原则。因为有62个教学技巧贯穿,这四个部分既成体系又独立存在。整个谈论始终以学生为中心,在教学的各个环节,用简洁的语言,引人入胜的例子,给读者梳理了一个又一个实用有效的技巧方法。比如:统一练习格式:第一时间掌握学生学习状况;犯错文化:让学生敢于犯错,勇于在错误中总结经验;为步骤命名:规范每一个步骤。帮助学生掌握复杂技能。这些都是我在教学中遇到过的问题,且自身尝试了许多方法,反而事倍功半。看了这些方法,不免为作者的大智所折服。确实,有时简单干练的规范远比旁征博引的解释来得更有效些。
而让我感受最深的一点是,也是读书之前我的疑问——为什么把教书比作火药味十足的比赛,且要争一个冠军呢?读完全本,我从书中提取到三个关键词“明确 正确 精确”。首先,备课时明确教学目标,每堂课结束时对自己的目标进行明确评估,得以保证教学效果以及学生的学习效果。因为只有这样,教师才能了解到学生掌握了多少而不是自己教授了多少以及如何改进下一堂课。在上学期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也明显感觉到从学生获得知识容量的角度上备课比从教师教授内容的容量备课更有利于学生的知识吸收。且在上课前,就自己的本堂课的效果,当天学生学习的内容做一个对话,能让自己在课堂上更胸有成竹。其次,“正确”是指100%正确。在课堂上回应学生答案时,教师应该一直坚持“完全正确”的答案或者一直坚持严格的标准。英语教学以及很多文科类教学,时而耳闻此类学科考试很多没有标准答案。然而从出题人的角度来说,出题就会有考点,答案怎会不固定。这一反思,让我意思到自己的教学过程中,特别是面对基础比较差的学生群体时,会无意间放弃了自己原来所设定的“高标准”。如此,有些学生就没有机会意识到自己的答案与高质量答案之间的差距。长此以往,学生自以为正确,做了准备,也达到了要求,但事实并非如此。最后,“精确”,这更是对教师的高标准的行为要求。比如增强教师指令的趣味性和触知性,增强课堂掌控力,增强控制课堂谈话的能力。这些都是细微处见真知的。
你还会发现,这本书中罗列出来的技巧我们既陌生又熟悉,熟悉的是技巧中所阐述的问题,在我们的课堂上每天都在发生。熟悉的还有美国冠军教师对待问题的处理办法,虽然美国课堂文化、课程内容、作业形式等与我们课堂大不相同。陌生的却是作者对教育教学名词术语的用法和对某些教学事件的表述方式,跟我们国内的使用习惯不同,可能因为中美教育发展阶段不同,在这方面还需要读者多花点心思。
总而言之,像冠军一样教学,是教师对自身教学有高要求,从细微处着手,追求“明确 正确 精确”。遵从这一教学理念的老师,培养出来的学生也会朝着这六个字发展。教师的工匠精神是用勤勉和谦逊打磨出来的。
第五篇:读《香草不是笨小孩》有感
读《香草不是笨小孩》有感
五年二班赵宝桢
《香草不是笨小孩》故事看到这个题目大家也许觉得香草是不是很笨呢?实际不是这样的。下面几个情节让我们来了解香草吧:
故事讲的第一个情节是有一天,香草在花园玩,她看到了两只蚱蜢,一只是绿色的、一只是粉色的,她从来都没见过,就去问她家的保姆麦阿姨,麦阿姨告并没有回答她,麦阿姨看她身上弄的很脏,还叫她野孩子、笨小孩。实际上香草她并不笨,只是问题多而已。
故事讲的第二个情节是香草的爸爸要出差了,香草从来没见过大海,爸爸要出门的时候,她就问爸爸许多问题,如海里有鱼的气味吗等。
故事讲的第三个情节是香草有个邻居叫木先生,他里养着鸟和蝙蝠。香草看到鸟吃食很特别,小鸟吃饱后,木先生让小鸟去休息,休息的地方是一个铁皮小屋,香草觉得很好玩,就又问木先生许多问题。
对香草提出的问题爸爸和木先生都回答了她。
香草也很有爱心,别人家的一只小猫,跑到了她的家里,几天之后她和小猫产生了感情,猫主人来她家要猫,她很是恋恋不舍,香草的爸爸夸奖香草长大了,懂得了会付出爱的一步,香草的爸爸很高兴,麦阿姨再也不会叫他笨小孩了。
读完这本书,我觉得香草很可爱。她喜欢喜欢学习,喜欢观察周围事情,善于发现问题,最主要的是她不明白的,就问,是一个爱提问题的好孩子,同时她还是一个有爱心的孩子。如果我们把香草那种爱提问题学习精神带到我们学习中,我们成绩一定会很棒的!
《淘气包马小跳-贪玩老爸》
———读后感
五年二班赵宝桢
今年放暑假的时候,妈妈给买了一本书叫《淘气包马小跳-贪玩老爸》,故事情节是主要马小跳和他的爸爸都很马虎的故事。尤其是我读到第42页的时候,发现这个故事很逗。故事的名字叫大马虎和小马虎。讲的是秦老师要求同学们每天写一句话,马小跳就像挤牙膏一样把肚子里的话每天挤出句。好多天过去了,他肚子里的话也快挤光了。今天再写什么呢?他终于挤出一句:“今天我吃了三吨饭。”第二天上语文课,秦老师第一个念了路曼曼的句子,最后一个句子是马小跳写的句子。同学们都笑了,马小跳也跟着笑了一阵,后来才发现这个句子是他自己写的,他不懂自己的句子错在哪里了。秦老师瞪了马小跳一眼,拿红笔把吨字圈了一个圈问道一吨是多少?同学们都回答一吨是一千公斤。三吨是多少?同学们又回答三吨是三千公斤。秦老师问马小跳:“你一天能吃三吨饭吗?”马小跳知道写了错别字。马小跳不怪自己,却怪他爸爸,他爸爸在句子下面写上了已检查三个大字,为什么没有检查出来呢?
我觉得马小跳这个人很粗心,他是个小马虎,他爸爸是个大马虎。读了这个故事,我觉得自己千万不要向马小跳的粗心学习,自己要细心,学习要认认真真。无论是课堂上可还是课后作业都要认真完成,别闹笑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