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语文课堂教学中文本的合理取舍与有效解读论文
一、教学取舍的原则
中学语文教学预习案每一环节的设计,课堂教学每一步的展开,无一不在取舍之间进行着抉择。取和舍,是一种教学的智慧,也是一种教学的策略。教学的取舍之间彰显着教师的教学理念、智慧和主张。那么,课堂教学的取舍如何才能做到科学而又合理呢?
1.定睛学生的本位。
预设是课堂教学前的必需。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把学生看做学习的“对象”和“主体”,还要把学生看作是教学资源的重要构成者和生成者。因此,教学预设要充分关注学生的本位,要为学生留有学习、思维和发展的空间。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堂的所有细节,而是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作出相应的变动。”这是教学的理想境界,这种课堂教学的精彩生成,离不开教师在课前精心预设中对学生的“定睛”。
在预设《我与地坛》教学时,在每一个教学预设中,都会思考学生可能会如何去思考和解答。如在预设“史铁生的‘追寻’的‘问题’”时。立足学生本位,预设道:“我的身体残疾了,我的生命是不是就此结束吧,是不是就一死了之算了?也就是说,我该不该去死?”“我为什么要出生?”“我应该怎样活?”这是作者追思的“心魂”,这三个逐层递进的问题,将学生的认知、思维、情感一步步引向深入。
2.摒弃面面俱到。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思考得越深入,就会导致课堂的承载越繁重。到底哪些该取、哪些该舍,常常让执教者无所适从,往往会“面面俱到”,结果往往是“蜻蜓点水”、“眉毛胡子一把抓”,造成了课堂教学的低效。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人问一位著名的雕塑家:“你是怎样把石头雕成人像的?”这位雕塑家答道:“把石头上不是人的地方取掉。”同样的道理,我们的教学预设也应尽可能地把那些非本质的东西从我们的课堂清除出去。我们的教学既要做加法,取文本的关键处,不断丰润它;也要做减法,那些教学中的“负累”。譬如一篇篇幅很长的课文,教师大可不必一段一段地逐段析读。只要在教学预设中积极寻找课文的“抓手”,抓住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语段,对文本的内容重新进行有机的整合。这样的教学,既有开放的空间,又简约明了,必定会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
如在《我与地坛》教学中,就没有必要逐句逐段地分析讲解,而是紧紧扣全文的总体思路是:追寻、解答,来架构课堂教学。在学生充分深入地感悟课文和声情并茂朗读的基础上,设计了一个读写迁移。此时此刻,学生被文中母子之间的那浓浓的真情深深地感动了,阅读文本,回想自己,学生发自肺腑的对母亲的心灵感言自然而然地引出作者对母亲由衷的感激,也水到渠成地激发出学生的感恩之情。在课堂的实践中,学生读着自己写的感言,想着母亲给予自己无私的关爱,不禁纷纷潸然泪下……
3.坚守语文味道。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我们要坚守语文的本质,这是语文教学的根基所在。课堂教学的取舍是否科学、得当,关键要看教学的取舍是否植于语文的“根”。无“根”的教学取舍很有可能会出现“当取反舍、当舍反取”的现象。因为“一切景语皆情语”,教师常常会得“意而忘‘言’”。在文本承载的内容上大探其究竟,感受文本内容,过度放大语文的“人文性”,而忽视了语文的语言“工具性”。其实,不管在“语文”二字的前面加上什么定语,语文终究是语文,语文有着自己的“担当”。万变不离其宗,语文的教学还是应该坚守语文的味道。
在《我与地坛》教学中,在刚开始探究文本时,可设计这样一个环节:“理解了地坛的意图——作者眼中的地坛有什么样的特点?”此举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感悟作者运用“烘托”的写法来表现文章主题的重要性。学生在教师的激发下,通过课文的回读,感受到“蜂儿”、“蝉蜕”、“蚂蚁”、“瓢虫”、“露水”全都是弱小的意象,课都在按照自己的方式和自然的法则生存着,这显然也给了作者以启示,为了逃避来到这园子的作者是真真实实感受到了生命的涌动的。这样的课堂行程,不仅加深了学生对文本内蕴的感悟,也帮助学生体会到作者别具匠心的写法。
二.有效解读文本
课堂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三者之间互动对话的行程,这其中,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唯有教师首先对文本进行深入、广阔、细致的解读,准确把握文本的精髓,方能在课堂教学中深入浅出、挥洒自如地引导学生在字里行间穿行,尽性地展开与文本的心灵对话,体悟承载于文本之中的情与思。文本解读是如此的重要,那么如何恰当地取舍,有效地解读呢?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1.写作背景的深析。
任何一篇文学作品都有着自己的写作背景,都有着滋养她的土壤。作家的写作常常是在特定的情境下进行的。特定的创作背景,特定的写作机缘,特定的心境,决定作品的内容和主题也常常是特定的。我们如果想准确地解读文本,就要去深入地了解作者的生平经历和作者的写作情境等,进入作者写作的特定情境,与作者心灵对话;进入作者的内心世界,感悟作者的情感的脉搏和思想的跳动。这样的解读才会更为真实、更为深刻。因为文本只是作者思想、情感等一种物化的呈现,文本的准确解读离不开对写作背景的深析。
但也有些文本,其作者已无从查知了,其写作的具体年代无法知晓了,我们也无法准确地了解其写作的具体背景。对于这些文本的解读只能真正做到“仅仅面对文本”,由于文本本身的含蓄等因素造成了读者对文本的内蕴的多元化解读,因而更加神秘,也更加富有诱惑性。对于这一类作品,我们只需要大体读懂就够了,或者是抓住文本中的“关键词”,结合文本来深入阐发,或者是结合自己的人生阅历来想象生发,或者是结合其他的相关的作品来相互补充,相互印证。
2.文学语言的品味。
语言是表情达意的工具,语言是文本的建筑材料,是文学创作的物质手段。每一篇文学作品,它的语言特色都是要与它的主题思想、情感内涵相一致的。优秀的文章离不开优美而传神的语言,文学语言是文本的脸面,从文学语言品味入手才能探索到文本的真、善、美。对语言的品味关键在于结合具体的语境反复地咀嚼、琢磨和体味。
在文本解读中,教师要引领学生沉潜到语言的深处,把玩文本所承载的情思和谐统一的特征与魅力。教材中选用的文本都是经过编者斧凿而成的,编者会依据一定的标准和尺度对原文进行一番修饰。我们在品味语言时,还应寻找原文进行比照解读。这样一来,我们的解读就能最大限度地忠实于原著,忠实于作者,忠实于文韵。在解读实践中,我们能感受到编者修改精妙之处,也会看到编者修改值得商榷之处。
3.文学形象的把握。
文学形象是一个较为宽泛的概念。它在叙事性文学作品中,一般指人物形象;在抒情性的文学中,主要指情景交融的画面或氛围意境。
对蕴藏于文本中情与思的感悟,自然离不开对文学形象的解读。文学形象在文本中的表情达意,仅仅通过粗粗一读是无法领悟的,需要我们进行不倦的细读,在细读时,我们可以认真推敲、圈点旁注。如在把握人物形象时,我们应关注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从而全面深刻地理解人物的思想和情感。
总之,上好一堂课需要:正确深入的文本解读,独具匠心的教学设计,机动灵活的教学实施。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只有适度地去解读文本,与文本展开深入丰富的对话,才能进行合理的教学取舍,引学生步入课堂精彩的生成,,实现教育润泽生命成长的夙愿。
第二篇:从实际出发,把握好语文课堂教学取舍
从实际出发,把握好语文课堂教学取舍
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课堂教学一改传统模式,“启发式” “参与式” “情境式” “探究型” “小组合作式”等等,呈现百花齐放局面,但无论哪种教法,都不能离开课堂教学教法取舍,但“取舍”在我们实际教学中还不能被多数教师深刻理解和掌握。我在教学过程中有过几次关于教学取舍的活动,现将自己的经验与心得总结出来,以供各位同仁参考。
新课程强调课堂是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引导作用的充分发挥。这一点毋庸置疑,“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只要能体现这一主旨就符合现代教学常规。但是在我们看到的课堂上,“取学生而舍教师”的教法正在流行起来。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如何起到引导作用无疑是我们会宁教师的难点。我看到的几节语文课,无一例外都运用了一个基本模式,即“情境引入――学生自己解读课文――设疑及解答问题――思维拓展(总结全文)”。在这个模式中,教者束缚在“引导”的窠臼中,情境创设走不出教材,又要顾忌时间空间局限,结果是“情境”既不动情,又无环境创设;学生自己解读课文时,教师没能给学生解读的重点、难点;设疑及解答问题这个环节大多数教师采用的是小组合作学习方法,在这几节语文课上,一是教师受制于所谓“要最大程度发挥学生的潜能,开发学生思维”的观点,设疑缺少目标,问题解答不准确,错误多,甚至违背事物发展规律。二是议题的意义不大,问题太简单。三是没有最大程度调动学生的思维、讨论兴趣,学生或者呆坐而不讨论,或者成了部分学优生的天下,或者讨论无结果,不了了之;思维拓展环节,远离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也不能体现情感、态度价值观。
我们要知道,课堂取舍原本就是围绕三维目标进行取舍的,而我们因取舍而脱离了教学目标,淡化了三维目标。所以教师的引导作用并不是单纯强调教师说得少或者不说,也就是“舍教师”,而是要引导好、说清楚,特别是在实际教学中更要根据自己学生知识能力、年龄差异、班级特点定位教者的引导有时甚至是主导作用,而不是如发达地区或者录像课上那样的课堂教学,因为我们的学生从知识、技能、情感、思维等多方面还没有达到那样的程度。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在教法上还不能完全摒弃教师的精细讲解、耐心辅导,甚至有时候还需要举一反三地去处理某些重点难点问题。
如进行《月光启蒙》这一课的教学时,我没有按照作者的叙述顺序进行讲解,而是将文章的顺序打乱,以第二自然段为主,让学生仔细体会文章中所描述的母亲歌声带给我们的感受。
“她用甜甜的嗓音深情地为我吟唱,轻轻的,像三月的和风,像小溪的流水。小院立即飘满了她那芳香的音韵。”
首先,我会让学生感受作者对母亲歌声的描写,为什么会说歌声“像三月的和风,像小溪的流水”?引导学生思考:因为这是母亲在为“我”轻轻地吟唱,在宁静的月夜下,母亲的歌谣能够让我们感受到月夜的清幽,在宁静、清幽的月夜中轻轻吟唱的母亲是那样的圣洁与美丽。
其次,我会引导学生感受文章对母爱的描写。“母亲忙完了一天的活计”,没有急着去休息,而是“搂着我”“深情地”为我吟唱。“那时,我们日子清苦,但精神生活是丰富的”,因为“黄河的故道不长五谷,却长歌谣”。这两个句子的含义比较深刻,教师要帮助学生进行理解,让学生明白“不长五谷”,收成不好,生活困难,但是作者的家乡却是一个充满了歌谣的地方。母亲的歌声里不仅充满了对孩子的爱,还有对家乡和生活的爱,通过深情的吟唱将浓浓的乡情传给了作者。
最后,教师要帮助学生理解“芳香的音韵”,声音为什么还能闻到香味呢?让学生明白这是一种通感的描写手法,仿佛透过歌声闻到了花香。
我在设计这些教学程序时全是以“母亲的歌声”为主线,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分析人物性格,也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主题,教师也不用大范围地串讲了,留给了学生足够的时间去朗读,领悟文章中的情感。这次的教学让我学会了很多,要想让学生对课文有深刻的理解,教师首先必须要认真研究、钻研教材,找到准确的切入点,以学生更容易接受的方式进行教学,这样才能够真正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语文教学对于情感的需求很大,需要我们教师全身心地投入其中。语文教师不仅要具有一定的浪漫主义情怀,还要能够将课文与学生的情感准确掌握在自己手中,操纵学生的情感,让他们在激荡的情感中受到感染、熏陶和激励,使他们在高昂的情绪中想象、顿悟,从而产生和谐共振的“增力效应”,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当代知名诗人孙友田以他的一首《月光启蒙》向我们描述了他的童年。那诗一般的语言和新奇的想象,让我们在诗情画意的氛围中感受到了他的朴素与真诚。他的文章,在字里行间都有浓浓的诗情。因此,在设计课堂教学时,我舍弃了那些繁杂的讲解,而是努力为学生营造一种诗意的氛围,让学生仔细品味,充满感情地朗读。我为他们出示了这一小段:
她用甜甜的嗓音
深情地为我吟唱,轻轻的,像三月的和风,像小溪的流水,小院立即飘满了她那芳香的音韵。
我对学生说:“作者用他那诗一样的语言,为我们描述了他的感受。现在,我们就要像朗读诗歌一样,充满感情地朗读。”音乐声响起,在轻缓的乐声中,学生都轻声慢读。当他们感受到诗歌中的情感时,就放佛进入了梦一样的世界,体会到了作者的情感。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主的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把课堂还给学生,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要准确把握自己的主导地位,帮助学生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让学生能够充分地展示自己的才能。教师要摒弃以往“面面俱到”的想法,从一个“切入点”入手,努力找到那个可以“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语段,对课文内容进行有机整合。需要注意的是,无论怎样取舍,我们都必须坚守语文的味道,不能抛弃语文的本质,这是语文教学的根本所在。并且,教师要对文本进行有效解读,只有教师有“一桶水”,才能顺利地给学生“一杯水”,只有当教师把握到文章的精髓时,才能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挥洒自如地指导学生的学习。俗话说,“教无定法”,但一节课上总有“主法”,不可能“法法俱到”,所以既要注重教材(教学目标、重点、难点等)的取舍,又要精心设计教法取舍。取舍有度,贵在求质,我们要从自己的学校、班级、学生实际情况出发,设计适合于我们实际的课堂教学取舍,实现高效课堂,促进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责编 田彩霞)
第三篇: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追问
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追问
方兴未艾的新一轮课程改革,激励着热衷于教育事业的教师们进行了诸多的开放性教学实践,也进行了大量的教学反思,使得教学实践由“开放”走向了“回归”。有效教学研究的兴起,正是为了在“回归”阶段能够将新课改革推向更为成功之路。问题教学法,在课堂教学中是很受青睐的,而要使之有效,又需要进一步的探讨与研究。笔者想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谈问题教学法中的有效追问。
一、有效追问的界定
有效追问是教学过程中教授者(教师)为使学习者(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把握学习内容所作的再一次或更多次的提问,是一种为使学习者更好地达到预期学习目标的问题式教学方法。它可以是建立在教授者已提问题的基础上,也可以是建立在学习者所产生疑问的基础上。
在诸多教学方法中,有效追问占有着独特的位置,也起着其独有的作用,其特性有:
1.有效性。有效,字典里有两种解释:一是能实现预期目的;二是有效果。追问当中的有效就是教授者有成效,学习者有收获,二者应是均有所得。这是与有效教学相一致的,有效教学也就是要让教者行之有效,学者学之有果,否则只能视为无效教学。
2.追问性。问题教学法是指在教学中带着问题意识来组织教学,通过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讨论问题到解决问题等一系列环节,使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从而提高学生自主分析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掌握正确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水平。追问是提问的一种方式,也是问题教学法的一种,它是在对话教学模式中产生的一种在原有问题基础上再次提问的教学方法。问是为了答,问是手段,答是目的。
3.灵活性。追问不同于一般的提问,因为它是对原有问题的再一次提问或更多次的提问,不能主要靠预设,而是要根据学习者的实际情况灵活多变。它可以看作是对教授者原有问题的补充,也可以看作是对学习者所产生疑问的解读。
二、追问如何做到有效
与有效追问对应的自然是无效追问,无效追问存在着这么几个特征:一是简单化,问题太浅显易懂,学生不用思索或不用怎么思索就能解决;二是选择化,例如“是不是”、“对不对”、“好不好”这样的问题,学生知道不是一就是二,没有价值;三是模糊化,问题无明确目标、无明确范围,学生不知所云,一头雾水;四是偏难化,问题难度过大、超大,不是学生现有能力所能解决的。
由此可见,要使追问做到有效,必须改变日常教学过程当中常常容易犯的这些毛病,力争做到这么几点:
1.目标适中。打枪要切中目标,说话要切中要害,追问亦是如此。在追问过程中,一定要做到目标明确,切不可含糊其辞,否则有限时间的课堂教学会因无明确目标的追问导致兜圈子现象或放羊现象,造成不必要的时间消耗和浪费。
2.难易适度。追问同样要讲究难易程度。太容易,则等于白问;太偏难,则等于不问。追问一定要符合学生回答问题能力的实际,否则根本不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要么停滞不前,要么失去学习的信心与兴趣。
3.内容适量。追问的内容并非多多益善,不可像连珠炮似的一发而不可收拾,要让学生把握得了,接受得了。适量的追问有利于学生理解能力、学习能力的提高。
4.方法适当。方法往往能决定做事的成败,要使课堂教学中的追问成功,就得讲究一定的方法,最好是步步前进,层层深入,这样能帮助学生由浅入深地把握好学习内容。
5.时机适合。追问是动态的,这是由其灵活性所决定的,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把握好追问的时机很重要,超前则没到火候,滞后则又冷却了。追问应当是在教师抛出问题后,学生有待思考,又把握不准的时候;或者学生发现了疑问,急于寻求帮助解答的时候。
三、有效追问的类型及运用
实际上,有效追问,在课堂教学当中十分常见,应用也非常广泛,甚至有可能早就被我们运用过了,而没有引起我们的注意。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案例,简要谈谈其类型与运用。
(一)类比追问
案例1:在上《藤野先生》一课时,有同学提出第一段中的“清国留学生”为什么要打上引号,我就顺便问了一句,第二段中的“中国留学生会馆里”为什么要用“中国留学生”并且没加上引号。让大家思索了一会儿后,有学生很快就作出了回答:清国留学生打上引号是反语、讽刺,证明鲁迅是非常痛恨清朝的那些纨绔子弟的,中国留学生则包括了留学日本的学生当中还是有像鲁迅自己一样的有志之士。
从这一段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出,类比追问是把相似或相近的两个问题(内容)放在一起,将一个问题作为另一个问题的铺垫或桥梁,从而帮助学生依靠自己的能力解决问题。这个追问是产生在学生发生疑问的基础上,老师的问起到了辅助性的疏导作用,能让学生茅塞顿开、豁然开朗。
(二)对比追问
案例2:同样是上《藤野先生》一文,在问及鲁迅在仙台受到仙台医专职员的优待一节与刻画藤野先生有什么联系时,我让学生将匿名信事件一节对照起来理解。同学们很快就理解了,鲁迅写仙台医专职员对他的优待是正面衬托藤野先生的高尚品质的,而日本“爱国青年”的匿名信事件是从反面衬托藤野先生的高贵品质的。
由此可见,对比追问实际上是把相对或相反的两个问题(内容)放在一起,在对比过程中,寻找异同,使问题迎刃而解。在这个案例里,老师的追问起到了推动作用,通过对比追问,将学生不理解的问题放到了一块儿,学生也就很容易理解了正衬和反衬,从而较好地把握了学习内容。
(三)即时追问
案例3:
师:这里面有一句:“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大家说说,谁在“叹惋”?
(一会儿后。)
生1:我认为是渔人。
师:理由呢?
生1:因为渔人看到了外面复杂的世界,而他进到桃花源以后,看到的却是一片平静的景象,他为桃花源里的人没有经历战乱没有看到外面多彩的世界而“叹惋”。
生2:我认为是桃花源里的人。——因为桃花源里的人生活得非常安定,现在却听到了外面乱七八糟的生活环境,所以他们感到“叹惋”。再说,这句话中的“此人”就是指渔人,是他讲给桃花源里的人听的,桃花源里的人听了以后才会这样反应。
生3:(不等老师作评点)我认为应该是桃花源里的人和渔人。
师:刚才的两个同学讲得很有道理,你又提出了一种新的看法,那你能不能向大家详细地解释一下,你为什么这么认为?
生3:因为“皆叹惋”的“皆”是“都”的意思,说明包括了桃花源里的人和渔人。还有,桃花源里的人生活得那么好,却听到外面是那么乱,所以惊讶;而渔人生活在战乱当中,却碰到了这么一个好地方,所以也感到惊讶。
本案例是笔者教授陶渊明《桃花源记》中的一节。有些问题,本来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学生回答问题往往喜欢只说其然,而不说其所以然,在学生说出“结果”的时候,教师即时追问原因,使学生明白回答问题并不是张嘴就来的,而是要有理有据,必须落实到文本上。这种追问起到了回拉的作用,因此往往能收到很好的效果,学生说出了最令人满意的答案。可见,即时追问,就是要抓住时机,让学生既要回答出其然,也要回答出其所以然。
(四)预设追问
案例4:
师:谁来朗读一下?
生:„„道狭草木长(cháng),夕露沾我衣„„
众生:读错了,读错了。注释里面有,读zhǎng。
师:你为什么读cháng ?
生:我知道注释里念zhǎng,但我觉得读cháng显得更优美,草长得长,才显得路很窄。
师:大家的意见呢?是不是有疑问?
生:我也觉得读cháng好,读cháng是形容词,读zhǎng是动词,这里用形容词肯定好一些。
师:我也觉得读cháng好,草木长就是说明草木长得茂盛,大家只要夏天去过田间小路,就会发现长长的草会把小路覆盖住,路面显得很窄很窄,这样读更有意境。而且从词性来看,形容词显得柔美,动词太生硬。看来他提出来读cháng,比书上的注释还要好。
这是教授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中的一节。“道狭草木长”中的“长”基本上每一届学生都会在这里出现问题,因此笔者也每次都预设好,等候追问,颇有一点守株待兔的意思。那么,对预设追问的理解也就不言而喻了,就是在学生最易犯错或发现疑问的地方,预先准备问题,当问题出现后,顺势追问学生,以期达到加深理解的目的。古诗文中字音字义的疏通本是极枯燥的内容,学生在学习时都不那么乐于接受,自然也不那么会引起人的兴趣,这时进行一定的追问,能起到激趣的作用,也让学生的思维迸发出火花。
(五)层进追问
案例5:
师:“通过这几个同学的问答,我们就不难知道,‘记’是一种文体,是用来记载、描写事物的。既然‘记’是一种记事的文体,那么它同样要具备哪些要素?”
学生齐答:“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师:“对。现在请大家快速浏览全文,然后完成一张表格。”
当有个同学回答“人物”一栏时,他只说了人物的名字,我赶忙追问:“不要只说人物的名字,请简要介绍一下。”这位同学在文中找出了相关的语句并读了出来。我又问:“姐姐几岁开始演出?”“5岁。”大家齐答。“妹妹呢?”“8岁。”“有什么感想?”这一下,同学们不由得发出了一片赞叹声。
这个案例是关于《观舞记》的,在理顺“记”的同时,为了让学生理解卡拉玛姐妹精湛的舞艺,笔者先要求学生回答“人物”时不要只停留在说人物名字上,接着又问了两个几近小儿科的问题,通过数字的相减,学生一下子体会到了卡拉玛姐妹那令人销魂的舞蹈,也是来自刻苦的长时间磨练。这种问法就是将问题一步步推进,由浅层带入深层,使学生水到渠成地完成对所学内容的解读。
关于有效追问的类型,肯定不止这一些,有待进一步总结和探讨,在运用过程中也不能死搬硬套,关键在于课堂教学中灵活把握。
有效追问虽是有效教学当中的一个很细小的教学方法,但在教学过程中却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只要我们理解了什么是有效追问,在课堂教学中使追问行之有效,充分发挥其作用,我们的语文课堂肯定又会增添一股活跃的气氛,我们的新课改又会增加一缕灿烂的阳光。希望本文能给语文老师们一些启示。当然,由于笔者的水平有限,文章当中肯定存在着不完善甚或是遗漏的地方,希望能得到更多一线语文教师的批评和指正。另,本文沿用或引用了一些研究者的部分观点,如果没有吸收他们的研究成果,笔者是完不成此文的,故在此借机一并表示谢意。
刘红霞,周金平,语文教师,现居浙江杭州。本文编校:舒坦
[1] 2
第四篇:论文浅谈语文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的有效衔接
浅谈语文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的有效衔接
传统语文教学重视通过博览、诵读、精思、背诵,让学生接受丰富的滋养,具备较扎实的语文功底。叶圣陶先生语文教材观的核心是“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1]“语文教本好比一把钥匙,学生拿了他去打开其他的书库”。苏霍姆林斯基把课外阅读比喻成“既是思考的大船借以航行的帆,也是鼓励帆前行的风”[2]并提出了阅读跟学习紧密联系的主张认为阅读学生创造“智力背景”要把握和实施“学习”和“课外阅读”两套教学大纲。
一、诱发小学生阅读期待
阅读期待是源自于接受美学,阅读期待就是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激发和调动自己的已有知识、能力,对新的阅读内容进行内心的预想,是阅读的先导,它直接关系到阅读的热情和质量。
(一)设置悬念,诱发阅读期待。教师适当的设置悬念,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强学生学习的欲望,引发学生深层次的思考,让他们带着积极主动的情感进行学习。同时“学习目标”在阅读活动中起定向作用。在学习目标的指引下,学生明确自己的认知方向,形成一种心理预设,进而维持一个适度的“认知焦虑”,并且在老师精心设置的悬念强化下,“认知焦虑”,愈发强烈。
(二)多方拓展,促进阅读期待。在教学中,我们可以看到这样的现象,学生预习课文比精读课文有精神,课外阅读比学习语文有兴趣。“阅读期待”的心理取向是重要原因。根据心理学分析,小学生的求知欲望比较强,在学习一篇课文前,提前预习了课文,他们就知道了课文大概内容,“阅读期待”得到了满足。这时,老师如果不能及时调整学生的阅读期待,学生对进一步的深入学习就会失去兴趣。课外阅读比上语文课要有劲头,很大程度上就是这个原因,再加上现在的课外读物很多是快餐式的,形象性强,情节性强,文字浅显,很容易使学生获得阅读的愉悦,而语文课,要学的并不是这些内容,阅读要有思维的参与,阅读能力才能提高,而思维是痛苦的,因此学生的阅读兴趣就大幅度地缩水。因此,阅读时要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出其不意地利用教材诱发学生潜能,使教学成为基于学生经验之上的探究与生成的过程,实现“由教科书是孩子的世界,变成世界是孩子的教科书”的转变,要让学生产生“语文课堂就好像蓝色的大海,而我就是一条小鱼,在里面快乐地游着”的愉悦。
(三)打破常规,活跃课堂气氛。从儿童发展教育心理学角度分析,小学生大多数都是感性占主要地位,而且喜欢在游戏中学习。如果教师采取不同于课堂教学那样的枯燥乏味的强化训练,不那么“循规蹈矩”,和学生融合一体,寓教于乐,带他们欢快地走进阅读之中,便可以达到一种强化的积极作用。不仅让他们觉得不乏味,反而觉得从中学到意外的收获而感到自豪。这不仅满足了小学生的需求,更重要的是消除了小学生普遍存在的厌学现象。
(四)转移视线,提高阅读兴趣。从电影、电视这个社会热点着眼,利用小学生这方面的热心,由此及彼地引导他们读一些高层次的书。如中国四大名著《红楼梦》、《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都已经改变成了影视剧,教师可以以此为契机,促进学生阅读名著,还有就是利用教材中的名家名篇节选,激发学生兴趣,趁热打铁,把学生的视线引向学习原著中去。
二、提高阅读时间的有效性
合理安排时间,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尽享阅读。根据需要,课外阅读既可安排在课内,又可安排在自习课上,还可以布置课后阅读任务。
(一)课前预习的有效安排。当前很多小学生都不懂利用课外时间去阅读,只局限于课堂上,一旦离开课堂,缺少大人的有效指导就无法很好地阅读课外读物。因此,如何把握课外阅读的时间尤其变得重要。作为老师,我们可以布置学生在学习相关课文时必须完成的课外读物。如学习《林冲棒打洪教头》一文,可安排学生在预习新课时阅读《水浒传》相关篇章、学习郑振铎的《燕子》指导学生阅读全篇《海燕》。学习新课之前,安排学生阅读与课文的作者、背景、内容相关联的资料,以拓宽学生的视野,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永远的白衣战士》饱含深情地描述了将叶欣一生从事医生的感人事迹的经过,表达了人们对叶欣的衷心爱戴和深切怀念。但学生对的生平事迹知之甚少,如果直接进入对课文的学习,即使教师使尽浑身解数,也难让学生真正地入情入境。此时,教师可以在课前布置学生收集并阅读有关叶欣的生平、功绩等资料。有了这些资料,学生们在课堂上感悟得到位,朗读得动情,可以收到极好的效果。把课外资源穿插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恰到好处地穿插阅读一个或多个与课文密切相关的文本,可以突破重点和难点,升华文章主题。
(二)课后阅读的有效安排。学习有关文章后,指导学生课后阅读,并组织阅读交流活动,提升阅读能力及兴趣。教师根据教学的需要,及时推荐合适的读物或文章,实现课内外的沟通。同时减少书面练习,增加阅读作业,为学生课外阅读提供适量的空间和时间。除了允许学生在“早读”或“自习”阅读课文外,还可翻阅课外的书报,还可每周划出一、二节课,保证有计划地开展课外阅读及指导。
三、增强内容安排的有效衔接
(一)结合教材,推荐读物
叶圣陶先生认为:“课外阅读的鼓励和指导必须配合教材随时进行。”[3]因此,学生的课外阅读应围绕课堂教学进行,由课内带动课外,以课外丰富课内。推荐与课文内容有关的书籍帮助学生了解作品全貌,时代背景作者生平等,拓展学生知识面,促进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1、推荐作者的其他文章。学生在课内学习了某位作者的文章后,教师可以紧接着介绍作者的其他作品让学生课外阅读,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增加阅读量,又可以加深学生对这位作者作品内容的理解和对他写作风格的把握。
2、推荐与课文体裁相同的读物。教师在教某种文体的课文时,向学生推荐同类体裁的读物,这样不仅使学生加深对该体裁的理解及运用,更重要的是可以提升解决类似的阅读问题的能力,学生接触多便可熟练地掌握该类体裁的技巧,节省了通篇讲解也不明白的难题的力气,这样可以达到课内得法,课外受益的的效果。
3、根据节选的课文推荐原文。通过阅读全文,能加深理解课文。语文教材中不乏名家名篇或名著的节选、缩写。以此为契机,在教学前后,教师把原文原著推荐给学生,学生再由整体到局部、局部到整体的阅读中,不仅更能立体的理解课文,而且可以建立起读名著名篇的兴趣,提高他们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如教《冬阳童年骆驼队》时,带学生走近林海音,走进她的《城南旧事》。通过课后拓展性阅读,让阅读向课外、课后延伸,并及时进行反馈、交流。这样,有利于学生最大限度地开发课程资源,促进课内外学习和运用的结合,调动学生学习运用语文的积极性,并不断地拓宽语文学习的视野。[3]
(二)追本溯源,渗透原著
在苏教版教材中,有很多节选自名篇的课文,如第八册的《燕子》出自郑振铎的《海燕》,《三顾茅庐》出自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九册的《林冲棒打洪教头》出自施耐庵的《水浒传》„„学生站在文学宝库的面前睁大了好奇的双眼,我们老师所要做的,就是深度备课.让学生把文学得有滋有味,然后不失时机地推出原著,让学生自觉阅读。苏教版第十册《月光启蒙》原文叫《月光母亲》,编入教材后最大的改动是删去了原文的开头。学习这篇课文时,把这个开头当成补充材料呈现给孩子们,可以激荡起了孩子们的情感涟漪。抓住学生在学习前一部分歌谣、民谣时无比快乐的这种情境下,教师可以把原文的开头出示出来,让学生反复诵读,再出示:“母亲,您可曾记得„„”让学生说话,学生对“母爱”的感悟更深刻了。这样设计让学生走进原文背景,深入原文,在浓浓的人文情怀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感悟和思考,将学生的情感推向一个更高的境界,完成与作者心灵对话,心灵碰撞。读原有著作可以对作品有更深层的、更全面的理解,对人物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人物的性格特点会了解得更深刻,特别是原著语言对学生的熏陶和习作能力的提高,更是改编作品和节选作品是很难达到的。
(三)走近作者,突破文本 对作者以及对其写作背景的深入了解,有助于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建构属于学生自己的意义理解,而这种渗透方式也是教师们经常使用的。如第十一册《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是儿童文学家杨红樱的作品,学生通过《淘气包马小跳》《窗边的小豆豆》等作品对这位作家有了一定的了解。此时,教师要及时抓住这一契机,开展了一次以杨红樱作品为主题的班级读书会,促进学生对杨红樱作品的进一步阅读,鼓励学生用讲故事、谈感受等方式汇报了阅读成果。另外,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地亲近作者,例如在学习完《夹桃竹》一文后,感受夹桃竹“能引起我的幻想”和可贵的韧性后,可以问学生作者写夹桃竹,除了要表达他对平凡而并名著的夹桃竹的十分喜爱外,还有其他的目的吗?在抛出问题后,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有关季羡林先生的资料,阅读完这些资料后,学生自然就明白了“文如其人”的含义,真正体会了季羡林的品格就像夹桃竹一样补实、顽强韧性。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可以给学生展示2006年95岁的季羡林被评为“感动中国”人物的颁奖词,进一步感受文中季羡林先生的人品。因此,“课堂上适时地补充阅读作者的生平,主人公的资料等,能使学生在学文时,仿佛听其言,见其人,对文章的感悟自然就不仅仅停留在文字表面了,而会真正读懂文字背后的浓郁情感,读透文字背后作者的心,读透文字中主人公的心”。
(四)补白阅读,拓展外延
“补白”是指在课堂教学中适时补充课文以外的内容,是阅读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教学处理方式。语文课程标准提倡拓展语文的学习外延,它不仅可以丰富文本内容,而且可以提高学生表达与理解能力,是文本的深化、巩固、发展、补充与延伸。课文中有许多文章均留有“空白”,需要读者去感悟。如果我们老师有激活学生课外阅读的储存作补充,恰到好处的“补白”,就能促进学生的感悟,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认为:艺术作品首先要激发学生的思想感情,其余的工作应当是这些思想感情的结果。学生浓厚的阅读兴趣,源自于合适的阅读内容和恰当的方式方法。阅读内容,需贴近教材、贴近生活,这样既能满足学生学习需求,也使学生对此产生浓厚的兴趣。
“补白”是读者深入解读文本的特殊过程,使读者对阅读乐趣的绝妙体验。将“补白”艺术巧妙的运用到阅读教学中,是指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对于那些留有想象空间,具有丰富内涵的文本资料,进行深入挖掘,通过想象拓展其丰富的内涵。从而在文本、学生、教师三者的对话中,拉近学生与文本之间的时空距离和心理距离,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实现知识、情感、价值观质的突破,达到语文教学中“入境悟情”与“拓展创新”同构共生的至高境界。[5]
1、以“补白”勾勒场景画面,烘托作品气氛
成功的课堂教学首先应该成功的将学生带入作品所营造的特殊氛围中去,所谓“入情入境”,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感同身受,充分感知人物的命运。如在执教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的第27课古诗两首之《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这样的一首古诗让小学生理解是比较困难的,借此机会让学生发挥想象勾勒出当时的场景,让他们入情入境,这样可能比较容易理解抽象的诗文。这样既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又提高他们理解的能力。
2、以“补白”丰富文本内容,感受文字魅力
有时候也可以通过“补白”来让学生进一步深入感受文本独特的表达方式,引导学生把做这些有描述到的或者省略的内容补上,在补白中练习文章的结构方式和修辞手法,在补白中学习优美的语言和感受文字魅力。
3、以“补白”发掘文本内涵,升化作品主题
以“补白”的方式让学生更加深刻的发掘文本的内涵,把握作品的主题。例如:在学习凡卡一文时,当学生读到文本时,作品一改前面的悲剧气氛,而是描绘了凡卡做了一个美好的梦,学生自然明白凡卡的爷爷永远不会收到孙子的这封信。可是课文为什么不是凡卡悲惨地死去,而是写了这样的一个梦呢?这里如果直接告诉学生这是一种以喜衬悲的艺术手法,学生的体会不会太深。此时,让学生看似未完成的作品进行结尾补白,通过深入研读文本,学生进行合理想象,让学生进行补白的所有作品中,最后凡卡都离不开这一悲惨的结局,于是学生对文本的主题有了更深一层的解读。
参考文献
[1] 叶圣陶 《叶圣陶教育文集》第三卷,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2] 苏霍姆林斯基 苏霍姆林斯基论课外阅读《天津教育》1983年第08期.[3] 段静娜《新课程(小学)》2011年第09期
[4] 陶保平《小学语文教育新视野》[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年7月.[5] 谢广田、周松庆《聚焦课改 决胜课堂---新课程改革论文荟萃》[C]
第五篇:有效课堂教学评价标准解读
有效课堂教学评价标准解读
有效。“能够实现预期目的,有效果”。有效是对活动结果作出的判断,反映的是活动达成预期结果的程度。有效教学的构成主要包括:教学目标的层次性,教学环节的完整性,教学评价的激励性,教学状态的自主性,教学氛围的和谐性,教学探究的科学性,教学效果的有效性,教学特色的的艺术性。有效教学的真谛在于使学生真正认识自主学习的精髓,理解自主学习的环节,掌握自主学习的秘诀。明确目标是有效教学的前提和依据,明确人生目标者一定是生活中的皎皎者,明确工作目标者一定是单位里的优秀者,明 确学习目标者一定是同学中的成功者。
①三维目标和谐有序.一般教师存在的问题是习惯于将三维目标分割开来,一一对应教材,一一对应要点。告诉学生这个公式原理体现的是知识要求,这个习题训练突出的是能力特点;这是实验思考过程,这是推理推演方法;至于情感态度价值观总觉得是空的、虚的目标,无从下手亦无从检验。其实,对三维目标的 正确理解是:知识与能力并重,过程与方法并行,情感态度价值观强调渗透。
②基础目标测评有据.教学效率低的一个主要原因是我们太“敬业”,太“痴情”,以至于每个知识点都不肯轻易放过,都要再三讲解,唯恐有遗漏,唯恐听不懂。只有传授,缺少方法;只有练习,缺少感悟;只有“引导”,缺少“自由”;只有讲解,缺少互动;这是教学低效的四大顽症。怎么克服?答案是分层设标,依标教学。这里的分层主要指按教材难度,教学设计及学生水平的目标分层、要求分层。依据教学标准,测评教学效果。大部分学生基本掌握,已经理解的知识内容,可以不讲、少讲或略讲,通过达标测评,自测、互测进行反馈矫正。理解就是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述;掌握就是学生就够运用知识去解释现象,解决问题。③发展目标引导有法.对大部分学生来讲处于最近发展区,学习尚有一定困难的知识,教师可以通过讲解、练习的方式达标,亦可通过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方法加以引导,通过达标测评,进行激励评价。引导的 关键在于学法指导,发展的目标在于能力提高。
④高层目标探究有方.少数学生感兴趣,有余力,亦有能力的知识内容,需要教师提供探究学习的材料,指导探究学习的方法,交流探究学习的感悟,总结探究学习的体会。交流的意义在启发,探究的价值在感悟。⑤目标呈现灵活多样.不一定非要打字幕、挂黑板、贴字条,它可以体现在板书设计里,融合在教学活动中,集中在破解题目上,升华在课堂小节中。教学目标的认定要考虑学生的需求,最好是师生共同认定。强化 教学的目标意识,避免“上课讲的天花乱坠,下课学生啥也不会”的现象。
目标不清,反馈迟钝,方法失灵,节奏松夸,思维脱节是教学低效的主要表现。有效备课要完善教学环节,设计教学亮点,把握教学流程,体现教学个性。教学环节讲究启发的技巧,引导的技能,由浅入深,由此 及彼,丝丝入里,环环相扣。
①创设情境的生动性.创设情境可以激发兴趣,激活情趣,使学习活动变得生动而有吸引力,真切而有感染力。美国历史教师创设收取试卷费的情境,让学生体会当年殖民者征收印花税激起的情感体验,就是经典的案例。创设情境的类型主要有生活展现情境;实验演示情境;图画再现情境;音乐渲染情境;表演体会 情境;语言描述情境;图文转变情景;网络建构情境。
②课堂活动的参与性.课堂活动须全体参与,全员参与,全程参与,全心参与。“举手发言”是教师的常规要求,是课堂最常见的情境,我们习以为常。可是忽略了不愿举手,不敢举手,不会举手的同学,他们总是处于边缘化的境地。课本剧表演拥有突出学生主体地位,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优势,在课改推动下,逐渐流行。但问题是当少数几个学生津津有味表演之时,台下几十位学生在干什么?他们是积极的参与者,还是消极的旁观者?是主动的活动者,还是被动的接受者?他们的情感是否被唤醒,学习动机是否被唤醒呢? 活动参与讲究调动,强调组织,强化合作,激发热情。
③学法指导具体性.自主学习的要求是学生自已确定学习目标,选择学习方法,监控学习过程,评价学习结果,矫正学习行为的富有创造性的学习方式。一般学生学习只是上课听讲,下课作题即认为完成任务;优秀学生则擅长于第三次学习,即课前有预习,课上有比较,课后有反思。把知识学习的准备、比较、反思有机地形成一个完整的链条,自然效率高、效益好。在预习过程中了解知识结构,明确知识目标,认准疑难所在;在听解过程中,侧重知识比较,印证观点正误,破解疑难问题;在反思过程中,掌握运用要诀,尝试迁移变化,感悟知识生成。学法指导不是简单的在教材上勾画一番,批注一通,摘抄一下,而是要突出行为习惯和思维习惯的养成,还要注重学习情感、学习态度的转化。一般人总是认为,学习成绩的优劣取决于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勤奋程度,其实,对学习的价值来讲,能力比知识更重要,方法比勤奋更 有效。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就拥有了终身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④课堂小节的规律性.教师讲课的习惯总是在最后几分钟用于布置作业,而忽略了课堂小结,致使同学们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只有零散的知识,没有整体的概念。教师的小结如同一条丝线把知识的珍珠串连起来形成漂亮的项链。小结的形式很多,但鲜见于教参,需要精心的提炼,这个提炼的过程很苦,但最终结果一定很甜。提练式、数字式、漫画式、哲理式、压缩式、题眼式、破题式、回应式等都是有效的小结方式。小结的要求:语言的简洁性、表述的流畅性、理解的深刻性、概括的全面性。
⑤创新作业的拓展性.过重的课业负担源自于题海战术的盛行和机械训练的枯燥,创新作业就是立足于培养创新意识,着眼于激发创新品格,致力于营造创新氛围而编制的具有启发性、挑战性、探究性的习题。创新作业是教师送给学生的礼物,是沟通师生交流的有效渠道,促进课堂评价的有益尝试,落实有效教学的有力保障。设计创新的途径:设置新情境,提供新材料,拓展新视角,补充新观点,完善新环节。创新作业的形式:情境式作业诱发思维的主动性;发散式作业培养思维的灵活性;辩证式作业提高思维的深刻性;探究式作业鼓励思维的创造性;亲情式作业丰富思维的多样性。创新作业的要求:题干的新颖性,题眼的情境性,设问的启发性,解答的层次性,研讨的专业性,答案的生成性。创新作业的价值:常规训练关注解题的速度,提高解题技巧,创新作业重在培养学习习惯,提高学习能力,鼓励学习探究,倡导学习合作。
策略指根据形势发展而制定的行动方针。提高专业化水平,一定要讲究教学策略。
我们都知道,有效教学的关键在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需要有效的激励策略。激励存在着负效应、点效应、短效应、长效应四个层次。个别教师行为失范、教学失控,教师失信于学生,说什么都无人理睬,这是典型的负效应。只对个别人管用的激励措施叫点效应;只对少数学生或只在短时间内管用的激励措施叫短效应;对多数学生长期甚至终生管用的激励措施叫长效应。如何避免负效应、克服点效应,优化短效应,争取长效应,是需要认真研究的小课题。
没有知识,不能教书;拥有知识,不一定教好学生。教学低效的二大难题,一是阅读的“四没四不”:没有方法,不会寻找重点;没有规划,不会提炼主题;没有质疑,不会独立思考;没有共鸣,不会感情表达。二是记忆的“四没四得”。没有理解,只得机械记忆;没有转化,只得重复记忆;没有实践,只得背诵记忆;没有感悟,只得硬背死记。解决难题的出路在于强化有效教学的指导策略。学习习惯的养成,学习方法的掌握,学习态度的端正,学习动机的提纯,学习过程的激励,学习能力的转化,学习成绩的提高,学习效果的反思,学习心得的交流,学习感悟的升华,都是教学指导策略的内容。向学生提出适当的目标,提出透彻的问题,征求对某一问题的看法,对其思维过程、价值取向、感情态度加以评价;向学生提供自由选 择的权力,提供自由发展的空间,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研究性策略主要表现在学生的探究性学习的指导上,体现在教师的问题意识、比较意识、转化意识和研究意识上。对于课堂上形形色色的问题,凭借教学经验作出判断,这是共性的普遍问题,还是个别的特殊问题;是老问题的新表现,还是新问题的新形式。问题可以请教有经验的同行,课题必须归纳整理、研究解决。否则,问题仍旧是问题,还可能积淀成为难题。研究型教学策略的落实,一是抓研究型教学,二是抓研究型学习。研究型教学的重点是教师把自己教学研究的心得、体会和经验引入课堂,融入教学,同时以研究的形式、设计组织教学活动和作业练习。研究型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质疑求是精神。研究型学习的定义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主选择研究课题,主动搜集信息,深入探究规律,主动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研究型学习的价值是让学生经历研究过程,体验研究方法,通过研究学会独立思考,通过 合作学会互助交流,通过探究学会自主提高。
④学生状态.有效教学的“有效”概念,是指通过教师的一段时间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成绩、进步或提高。教学有效否,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完成教学进度或工作态度认真与否。如果学生接受错误信息,学习错误的观念,或受到误导、误解,那是负效教学;如果学生学的很辛苦,练的很辛苦,虽然成绩有一定幅度的提高,出只能认定是低效学习。“有效”的概念包涵有效率、有效果,有效益三层意思,效果就含有对学习
过程的评价。
课程改革特别推崇学生的主体地位,有效教学强调学生的心理感受与学习状态。
①学习状况.有效的学习是积极的学习、主动的学习。调动积极性的手段关键是活动聚集人心,趣味激活欲望,使学生全员参与,全程参与学习活动。在积极参与中独立思考、自由表达、主动探究。学生状况即学生在课堂上所表达出的情形。课堂状况的类型有沉闷的课、乏味的课、单调的课、活跃的课、喧闹的课、表演的课,不同的情形给予学生不同的感受,有效教学追求互动的课、思考的课、探究的课。②学习方式.评价课程改革成功与否的标志就是学生的学习方式是否发生“革命性”变化,具体地说就是由被动学习转变为自主学习,个体学习转变为合作学习,接受学习转变为探究学习。自主学习贵在习惯养成;合作学习重在团队互助;探究学习难在设计创新。“自主”相对于“他主”而言,“个体”相对于“群体”而言,“接受”相对于“发现”而言。自主学习意味着学生自主确定学习目标,自主选择学习内容,自主解决学习问题,自主评价学习结果。合作学习主要是倡导团队精神,形成良好的“与人共处”、“与人交往”的情感态度。合作的基础是分工,具有独立思考研究的能力,以提高学习效率。合作学习“在严格意义”与“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并不构成并列关系,因为在学习中,学生往往需要教师的帮助和引导、同学的合作与交流来解决疑难问题,达到某种 共识。
③学习体验.有效学习应该给人兴奋、轻松、愉快的心理感受。有效教学强调创设学习情境,就是给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氛围,使之拥有丰富的学习体验。阅读的自悟、思考的觉悟、实践的感悟、交流的醒悟,都是难得的体验。没有热情的学习,可以让学生考出高分,但却不能让学生有愉悦感;没有兴趣的学习,可以让学生考出名,但却不能让学生有幸福感;没有自主的学习,可以让学生考出国去,但却不能让学生有成就感;没有渴望的学习,可以让学生考上大学,但却不能让学生有归属感。富有情趣、富有启发、联想丰富、见解深刻、出人意料、简洁生动、比喻形象等都是积极的情感体验。正是有了这种积极的情感体验,才能唤醒学生的求知欲望,唤发学生的求知热情,正是有了这种积极的情感体验,才能培养正确的情感态 度价值观,才能拥有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的胸怀和立场。
④学习能力.基础教育的能力目标可以概括为观察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反思问题等。能力有强弱之分,高下之别,能力有个体差异;能力可以在群体中相互影响。学习能力的类型有理解力、记忆力、思考力、分析力等,教师的协调力、亲和力、领导力也不同程度地影响学习能力和培养与提高。学习能力强的表现:概念清楚、层次分明、理解深刻、分析透彻、记忆超众、思考慎密、归纳全面、交流顺 畅。
教学氛围指课堂的气氛和情调。良好的氛围可以促进学生学习,促使学生思考。氛围是一种无声的熏陶,无雨的浸润。氛围需要培育,氛围能够调节,氛围可以相互影响。
①多向互动,形式多样.互动的课堂,一定的活动的课堂,生活的课堂。互动的条件:平等、自由、宽松、和谐。互动的类型: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小组互动、文本互动、习题互动、评价互动。互动的形式:问 题质疑、成果展示、心得交流、小组讨论、合作学习、疑难解析、观点验证、问题综述。
②民主平等是指在学术面前人人平等,在知识面前人人平等。不因家庭背景、地区差异而歧视,不因成绩落后、学习困难遭冷落。民主的核心是遵照大多数人的意志而行事,教学民主的核心就是发展、提高多数人。可是总有人把眼睛盯在几个尖子学生身上,有意无意地忽视多数学生的存在。“抓两头带中间”就是典型的做法。但结果往往是抓“两头”变成抓“一头”,“带中间”变成“丢中间”。教学民主最好的体现是以能者为师,教学相长。信息时代的特征,能者未必一定是教师,未必一定是“好”学生。在特定领域,特定环节上,有兴趣占有知识高地的学生可以为同学“师”,甚至为教师“师”。在教学中发现不足,补充知识、改善教法、提高效益,亦可谓“教学相长”。
③我们的教师为了控制课堂,总担心秩序失控而严格纪律,导致紧张有余而轻松不足。轻松的氛围,使学生没有思想顾忌,没有思想负担,提问可以自由发言,讨论可以畅所欲言,回答不用担心受怕,辩论不用针锋相对。同学们的任何猜想、幻想、设想都受到尊重、都尽可能让他们自己做解释,在聆听中交流想法、沟通中达成共识。
④关系和谐,才能有轻松愉快;关系融洽,才能够民主平等。生生和谐、师生和谐、环境和谐、氛围和谐,都需要教师的大度、风度与气度。与同行斤斤计较,对学生寸步不让,艰难有和谐的课堂。和谐的关键在 于善待“差生”,宽容“差生”。
教学过程就是引导学生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还是感悟问题,生成问题的过程。抓住重点问题,教 学就成功了一半。
①问题的设计.教学问题往往产生于学生难以理解、不熟悉的概念与知识,有效的问题解决策略要依据教材与课标要求,根据学生的生活经历和心理特征,考虑评价测试与中考(高考)命题特点,来设计教学问题的讨论、探究与解决。简单地说就是设计探究问题的坡度要适宜。过缓没难度、过高没梯度、过长没效度、过短没信度。高的悬崖谁也上不去,高的楼房可轻松登顶,为什么?楼梯使然。②问题的内涵.问题的表现形式有情境式、结论式、质疑式、反问式、置换式、替代式、增减式、启发式、讨论式、探究式等。③问题的内容要具有发散性、类比性、迁移性和生成性。一般教学的效果是举一知一,有效教学的效果是举一反三。要想达到有效教学的效果就需要发散思维的训练,类比研究的体验,知识迁移的能力,感悟生 成的智慧。
④问题的呈现.教师直接给出问题,省时省力,可与学生的体验格格不入,总觉得是外来的,他主的,被迫解决的问题。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启发认识问题的角度,感悟问题的深度,学习的体验就会深刻的多。例:成都附近著名的古代水利工程,亦是著名旅游景区都江堰,启发思考为什么叫都江堰,它明明位于岷江上游,应该叫岷江堰才对呀?如果让学生查寻资料,破解疑问,这种探究学习就有了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 双重意义。
⑤问题的作用.激发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激发质疑意识,深化课堂探究;激励学习意志,聚集重点所 在。
⑥问题的解决.布置作业,提示问题后,学生如果感到难度过大,往往会选择放弃,等待老师告知现成的答案。探究问题需要教师提供恰当的方法指导,完整的背景资料,充足的探究时间,适宜的点拔引导。⑦问题的价值.解决问题的价值在于积累能力的提高,在于感悟方法的重要,在于追求规律的把握,在于发现新 问题的乐趣。
素质教育要坚持面向全体学生,追求全面发展。教学效果的评价要求综合效益观、克服短视、短见、短期 行为。
①教学目标的达成度.教学目标衡量教学有效与否要有一个评价标准,即教学效果与教学目标之比较。教学目标的达成度一看面二看点三看悟。所谓一看面,即教学效果看掌握知识的学生有多大面;二看点,即教学效率看掌握知识花费时间与精力有多长时间;三看悟,即教学效益看掌握知识究竟有多少感悟。有悟才 会有通、有变。
②教学效果的满意度.评价教学效果的主体有学生、家长、领导、社会以及教师自己。评价教学效果,首先看态度,其次看水平,再次看成绩。“没有教不好的学生”,不仅是一种教育理念,更应该是评价教学效果的一把尺子。当然,教好的标准不一定是非要考上名牌重点学校。与自己比有提高,与过去比有进步,与 同学比有发展,家长、社会、领导就应该表示满意。
③教学效率的控制度.为了提高教学成绩,最常见的做法是加班补课,以致形成“县中现象”。补课补习需要一个适宜的心态。把补习时间、作业训练、课外阅读、综合实践控制在适宜的范围,通过实践摸索中最佳 作业量、最佳补习量、最佳训练量。
④教学效益的愉悦度.机械训练、题海战术、死记硬背、摸底考试,使学习毫无乐趣,谈何愉悦。提高教学效益,关键在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讲解生动、练习有序、小结系统、辩析深刻、观察细致、言辞犀利、分析透彻、态度亲和、氛围融洽都是凝聚学生、影响学生的力量所在。面向全体的适应性,因
材施教的启发性,合作探究的趣味性,创新思维的挑战性,是保证教学效益的四项基本原则。
⑤教学问题的生成度.课堂教学出人意料的情况叫意外,及时捕捉到这意外的情况,完善教学、补充教学、启发教学、感悟教学叫做生成。生成是一种唤醒,一种点化,它依托于理解、体验,升华于灵感、灵性。教学生成可遇而不可求,它的产生取决于课堂氛围、学生状况、职业敏感、专业技能。教学既有教师的生
成,又有学生的生成;既有问题的生成,又有方法的生成;既有启发的生成,又有灵感的生成。一般教师总是把学生教得没问题,优秀教师总是把学生教得有问题。在问题的产生、质疑、探究中深化对知识的理 解、方法的把握、情感的渗透。
①教学设计有特点.目标设置体现“契合性”,教学目标的设置适合学生的发展需要,处于“最近发展区”,处于思维兴奋点,处于活题联系点。教学目标的内涵具有“契合性”,即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思维、教学训练相契合。目标规范着内容的选择与组合,目标决定着方法的使用与调整。学法指导强调自主性,自主是学习的关键,自主是有效的基础。问题设计具有启发性,以趣味引起关注,评价鼓励达成,梯度引导学习,难度刺激挑战。活动组织突出全员性,课堂小结追求思考性。
教学生成抓重点.教学难免有意外,课堂难免有突变,应对教学意外、课堂突变的本领,就是我们通常说的驾驭课堂、驾驭学生的能力。对教师来说,让意外干扰教学、影响教学是无能,把意外变成生成,促进教学、改进教学是艺术。生成相对于教学预设而言,分有意生成、无意生成两种类型;问题生成、疑问生成、答案生成、灵感生成、思维生成、模式生成六种形式。生成的重点在问题生成、灵感生成。
教学机智显亮点.随机应变的才智与机敏,最能赢得学生钦佩和行赞叹的亮点。教学机智的类型分为教师教的机智、学生学的机智,师生互动的机智,学生探究的机智。机智常常表现在应对质疑的解答,面对难题的措施,发现问题的敏锐,解决问题的灵活。
④教育智慧求妙点.从知识到能力,从情感到智慧,教育逐步进入它的最佳境界。教育智慧表现为对教育本 质的要求,对教育规律的把握,对教学艺术的领悟,对教学特色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