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木取火教学设计说明(含5篇)

时间:2019-05-15 16:34:2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钻木取火教学设计说明》,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钻木取火教学设计说明》。

第一篇:钻木取火教学设计说明

一、说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选自青岛版《科学》小学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钻木取火》。取火——人类支配自然的开端。钻木取火是最古老的取火方法,是古人智慧的结晶,是人类利用自然的见证。对于学生来说,钻木取火的故事学生通过多种媒体已有所了解,但其中蕴含的科学道理,许多学生没有细致的探究。本课是在上一课探究了机械能内部动能、势能相互转化的基础上,以古人钻木取火的故事为切入点,组织学生研究钻木取火的道理,进一步认识机械能与其他能的转化,使学生会用简单的器材做“摩擦生热”的模拟实验,培养学生搜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

二、说学生情况

钻木取火对五年级的学生来说是神秘的,所以学生的学习兴趣特别浓厚,但学生在学习方法、学习习惯、认识等方面都存在着欠缺与不足,针对这些情况,在学习时主要利用视频播放和小组交流的方式,培养学生提问、分析能力,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分析判断能力。总之,只要加以适当的情景创设、问题引导和学法指导,就可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达到预期的效果

三、说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方面:通过了解“钻木取火”使学生能够对“钻木取火”的道理进行解释,进而认识动能与热能的转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通过小组活动,使学生学会分享共同的劳动成果,学会相互合作;激发学生用学到的科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科学知识方面:使学生会用简单的器材设计、操作“摩擦生热”的模拟实验

习惯目标:培养学生相互合作的习惯。

四、说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理解钻木取火的道理,认识动能与热能的转化。

2.教学难点:理解钻木取火的道理,认识动能与热能的转化。

3.突破措施:

一是以活动为主线,组织学生进行探究学习、合作学习。本课教学力求体现科学学科的开放性、活动性特征,以学生的主体活动为中心,构建探究、合作的课堂,让学生在看看、议议、做做、读读中积极开展探究活动。

二是创造性地利用教材,丰富学生学习资源。教科书是教师引发儿童活动的工具。因此,本课有形和无形的学习资源是多样、开放的,如教科书、教师指导书、音像材料、互联网等等,通过对知识进行拓展,展现变化多样的钻木取火资源。

五、说教法和学法

教法:

对于“钻木取火的道理”的教学建议用讲述法、观察法、和讨论法。

对于“认识动能与热能的转化”的教学建议:利用小组讨论法、实验操作法和问题解决式的方法。

六、说课时要求和教具使用

课时:一课时完成教具使用:多媒体课件等动画媒体、钻木取火工具。

七、说教学过程

根据我指定的教学目标及重难点,我是这样设计整个教学过程的:

环节1 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本课首先从老师讲故事入手,接着通过钻木取火视频的播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对钻木取火的介绍,既能消除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距离感,又认识到人类智慧的伟大,进行情感教育。

环节2 联系生活,感知“摩擦生热”。

通过联系生活经验,让学生举出生活中的例子,使学生对“摩擦生热”有了感性的认识,也为后面设计实验,用科学的数据证明“摩擦的确能生热”搭好了扶梯。

环节 3 设计实验,证明“摩擦生热”。

在设计实验环节中,首先让孩子静静的想一想,然后小组交流,给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在交流过程中,老师及时的评价,鼓励学生选择身边的材料实验,这也是科学实验态度的指导和引领。

环节 4 实验操作,验证“摩擦生热”。

在设计实验交流完成以后,教师出示提供的材料和身边的材料让学生小组合作,共同进行实验。在小组交流中教师及时的鼓励,针对性的评价,既是对当前汇报者地肯定,也是对后面汇报者方法规范的引领。

环节 5 分析总结,理解“能量转化”。

此环节教师和学生从实验方法入手,回顾整个过程,教师不失时机的进行追问,学生就会发现摩擦生热的原理,通过教师的追问,引发了学生对动能方式的深入思考和认识。

动能和热能学生很容易找到,更重要的事要让学生认识到两种能量的转化。

环节 6 生活应用,指导生活。

在学生解释的过程中,“能量转化”的理论和具体的生活实例,得以紧密地结合。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能量转化”的思想潜移默化地进入学生的头脑中。这些生活中的例子有些对我们是有利的,有些是有害的,教师引导学生学会正确对待。

环节7 现场操作,点燃兴趣。

通过现场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钻木取火。理解钻木取火不是什么条件都能成功的,它需要满足两个条件,易燃物和充足的氧气,这样本节课首尾兼顾,内容得得以升华提升。

最后教师通过让学生阅读取火方式的资料让学生再一次了解钻木取火,设计课后问题更是激发孩子对钻木取火的更深层次探究,这也是科学课的终极目标!

我的教学设计环节到此结束,不当之处请指正,谢谢

第二篇:钻木取火教学设计

《钻木取火》教学设计

案例背景分析:

活动准备提示了课堂交流所需要的资料:有关古人利用火的资料和钻木取火的方法的资料。活动准备还提示了课堂探究所必备的典型的实验材料:木板、砂纸、铁丝、手钻、火柴等。

本课有两个活动。

活动一:试用能量转化的观点解释古人钻木取火的道理。

活动二:说说生活中机械能转化成热能的现象,将科学知识与生活相联系。自由活动的两个指向:一是以“摩擦生热现象有时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不利影响,怎么办呢?”为主题,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列举事实,阐述观点,提出合理化建议。二是以“我们来说一说,机械能还能转化成什么能”为引领,将研究机械能与热能的转化延伸到机械能与其他能量间的转化。

拓展活动中提示了一个建议性活动内容:查阅资料,详细了解古代人用火的方法和历史。因这部分内容与课前搜集的资料异曲同工,而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学生产生的新问题又是多方面的。因此,根据授课安排和学生的兴趣,我将本课的拓展活动建议内容改为“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查阅资料,进一步探究:(1)机械能除了可以转化成热能,还能转化成什么能?(2)机械能为什么能转化成其他多种能量?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将课堂探究继续进行下去。教学目标:

1、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钻木取火的原理作假设性解释;能提出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并能用简单的器材做简单的模拟实验。

2、大胆想象,尊重证据,愿意合作交流;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意识到科学技术会给人类带来好处,也可能产生负面影响。

3、知道钻木取火的道理,了解人类用火的历史;认识到机械能可以转化为热能。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钻木取火的道理,认识机械能与其他能的转化。教学准备:

1、教师课前让学生搜集有关钻木取火的资料。

2、砂纸、铁丝、绳子、火柴、有关钻木取火的图片或文字资料等。

教学过程描述:

一、导入新课:

据资料记载,古人吃的各种食物都是生的。因此,人的寿命都比较短,一般在二十岁左右,在一次偶然的机会发生了一次特殊的现象。大约6000多年以前,那时候,人们还没有学会取火的方法,传说,有一个国家叫做燧明国,他们国家的人偶然发现啄木鸟用又长又尖的嘴,在树木身上找虫子吃,由于虫子钻的深,啄木鸟嘴巴够不上,只好用坚硬的嘴去钻,不料却钻出浓烟火种。燧人氏受到这个启发,就把坚硬而尖锐的木头在另一块硬木头上使劲的钻,并钻出火星来。为此,人类就掌握了一种取火的方法。大家知道是什么方法吗?

对,钻木取火!(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活动一:猜想和验证钻木取火道理 1.提出问题。

为什么“钻木”就能“取火”?你能用能量转化的观点加以解释吗?

2.引导学生进行猜想与假设。

请大家先在小组内将自己课前搜集的资料进行交流、汇总,对钻木取火的道理进行大胆猜想,提出自己的见解。

(组内交流,集体交流)

通过分析实验现象,你们发现了什么?

是呀,钻木取火就是应用了摩擦生热的原理。燃烧需要两个条件:一是足够的氧气;二是达到可燃物燃点的温度。

钻木的时候因为摩擦会产生热量,当这种热量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达到木屑的燃点。因为大气中本来就有足够的氧气。所以就形成火苗了。因此,钻木取火的实质就是摩擦生热。从热量转化的角度来说,钻木取火的过程就是机械能转化为热能的过程。(板书:机械能→热能)

3、实验验证猜想。(1)实验指导。

教科书为我们提供了四幅实验情景图,第一幅图是两个同学合作,一人压住木板,另一人用手钻钻木板;第二幅是一个学生正在搓手;第三幅是一个学生用砂纸打磨铁条;第四幅是在黑板上摩擦火柴。你们可以任选一个实验去做,如果时间允许,也可以把每个实验都做一遍。如果你们还有其他可行的实验方法,不妨也试一试。老师为同学们准备了木板、砂纸、铁条、手钻、火柴等实验器材,你们可按照本组所选的实验,到老师这儿领取实验器材。

请各组同学先确定好实验方案,分好工,然后再开始实验。

操作方法:

1)、把报纸等易燃物放在桌子上或者地上,钻板放在报纸上

2)、把钻杆的一端顶在钻板的孔里,钻杆的上端放竹筒,它对手起保护作用。

3)、用绳子在钻杆上缠绕一圈,一人按住钻板、一人按住杯子,另外两人用力向两端来回的拉。4)、待到报纸上留下一些灰时,停止拉动。想办法吹着。

5)、时间5分钟、到点停止,注意观察现象,并思考现象出现的原因。(2)学生分组进行观察实验活动。

(学生实验时,提醒学生注意安全,注意观察实验现象。)(3)学生汇报与交流。

(简单评价学生的实验情况)现在各小组来交流一下你们的实验现象。活动二:分析实验现象,归纳总结

通过分析实验现象,你们发现了什么?这与钻木取火有什么关系? 学生汇报)

小结:钻木取火的道理(出示课件)

燃烧需要两个条件:

一、足够的氧气;

二、达到燃点的温度。

钻木的时候因为摩擦会产生热量,当这种热量积累到一定温度,就会达到木屑的燃点,因为大气中本来就有足够的氧气,所以就点着火苗了„„因此,钻木取火的实质是摩擦生热,从能量转化的角度来说,钻木取火的过程是机械能转化为热能的过程。

【本活动主要运用交流与思考、猜想与验证、表达与交流的方式展开探究活动,从而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体验科学探究中证据、逻辑推理及运用想象建立假设和理解的重要性,使学生初步养成想知道、爱提问、喜欢大胆想象、尊重证据、愿意合作交流的情感态度。】

三、生活中机械能转化成热能的现象

钻木取火的道理是摩擦生热或者机械能转化为热能。生活中机械能转化成热能的现象有很多(引导学生看课本插图)。除此之外,你还知道生活中有哪些机械能转化成热能的现象?(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自由汇报)

【从生活经验出发,用能量转化的观点解释生活现象,引导学生学科学、用科学。】

学生回答,教师图片补充说明。

结合课本54页的图片。

小结:古人利用机械能转化成热能,取到了火,为人类作出了贡献。可是,现在看来,机械能转成为热能,也有许多不好的一面。

四、自由活动,放飞想象 1.提出问题。

我们已经知道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地方会出现摩擦生热现象。那么,摩擦生热现象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怎样不利的影响呢?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

2.学生分组展开讨论与交流。

(引导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资料,也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探索摩擦生热现象给人们生活带来的负面影响,并讨论、思考解决的办法,提出自己的设想和建议,阐述观点,做出合理解释。)

3.(对学生的汇报交流给予适当的评价)小结:科学技术是把双刃剑,人们在利用科学技术服务生活的同时,还要注意科学技术带来的负面影响。如何消除这些负面影响,是值得每一个同学思考的问题。

【本环节强调每个学生都应是学习的主人、问题的主人,给学生充足的、开放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提出问题、发现问题,甚至于解决问题,找到答案,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保护儿童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五、课后拓展活动

1.引导课下探究的问题。

学习这节课之后同学们想做些什么?

(学生自由谈想法)2.激发学生课下探究。

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查阅资料,进一步探究:

(1)机械能除了可以转化成热能,还能转化成什么能?

(2)机械能为什么能转化成其他多种能量?

(3)对于机械能转化为热能,其不利的一面,我们该如何克服呢? 比如说:航天飞机在空中飞行的时候,与大气摩擦产生很多热量,要是不能很快的散发出去,会损坏飞机的。

公路上高速行驶的汽车,由于和地面之间的摩擦,也会产生很多热量,容易爆胎。

机器的部件之间相互摩擦也会产生很多热量,损坏部件 „„„„„„„.面对这些不利的影响,你有什么好的解决办法吗? 讨论解决。汇报。

小结:同学们真是非常善于动脑筋思考,能想到这么多办法。机械能转化为热能对我们的生活既有有力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在今后的生活中,我们一定要想办法把不利变为有利。

其实,机械能不仅仅能转化为热能。还能变成很多其他形式的能量。大家有知道的吗?如电能、声能、光能等。(引导学生对每一种转化形式要举例说明)摩擦起点:机械能转化成热能。拍手掌:机械能转化成声能。划火柴:机械能转化成热能和光能。

【本拓展活动主要是对课堂探究活动的一个延伸,目的是进一步拓展探究空间,解决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并以此引领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生活,走进大自然,激发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第三篇:《钻木取火》教学反思

尊敬的各位领导、专家、老师们:

大家好!

下面我将就我所执教的青岛版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科学课——《钻木取火》,谈谈我的所思、所想。

《钻木取火》是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二课时的内容,要求学生通过了解“钻木取火”使学生能够对“钻木取火”的道理进行解释,进而认识动能与热能的转化。使学生会用简单的器材设计、操作“摩擦生热”的模拟实验;激发学生用学到的科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此在教学中,为了突破难点,我运用了三种方法,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

1、资料收集法。学生通过查阅、交流、整理资料,了解钻木取火的方式方法,能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述研究过程和结果,知道可以通过不同的途径搜集资料。教师通过了解学生组内交流,既评价学生搜集资料、整理资料的情况,还评价学生团结协作精神。不但鼓励学生资料整理的全面,还注重了对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态度和创新方法等多方面的评价。使评价在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中,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其中,生活中的实例更需要学生认真准备,仔细搜集,交流。

2、视频演示法。在教学钻木取火时,我播放了钻木取火的视频,让学学说说了解到了什么?这是一个钻木取火演示视频,学生可以清晰地看到钻木取火的全过程,给学生以直观的视觉冲击,使其在脑海里有一整体认知。

3、实验操作法。整体来看,本节科学课有两个直观的小组实验操作,一个是小组合作实验摩擦可以生热,另一个是学生动手操作钻木取火,对五年级的孩子来说都非常有兴趣,激发了学生对科学课学习的热情。教师教得生动有趣,学生学得轻松愉快,所以此环节是本节课的亮点。

以上三法可以在其他课堂中运用。当然,教无定法,任何一种方法都需要和教学内容、学生认知水平相匹配。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学生实际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纵观一节课的教学效果,我认为还算流畅,学生的学习劲头也很足,可以说,看似轻松的课堂,功夫就在课外,无论是学生的能力,还是教师的素质,都是在默默无闻的过程中,逐渐提高的。相信学生,相信自己,克服困难,转变观念,学生会给你一个又一个惊喜,老师的脸上也会出现一个又一个会心的微笑。

上完这节课后我有种如释重负的感觉,但我的心还是不能平静下来:这节课成功与否对我来说已没有多大的意义了,重要的是我能不能从中获得什么——既这节课的得与失。说一下本节课的不足之处吧。

1、教学环节的链接不够流畅自然。能否用简短的几句话,生动而又自然地转接到各环节的教学?自拿到课题以来,这个一直是我比较头疼的问题。而本堂课的教学内容对于我而言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小学科学应该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只是一个引路者,带领他们共同探索、求知,而不是直白的阐述观念。在处理各环节知识时,需铺垫设疑引导学生产生一定的求知欲,进而共同探索去解决这一问题,层层递进式进行。

2、准备不够充分。尽管教学之前,我查阅了很多的资料,对于钻木取火有了大致了解。但是,这方面的知识延伸还是很广的。但是课堂小学生的头脑里总不时得冒出许多新奇的问题,尤其是在科学课堂上,这就要求我广泛地阅读,开阔自己的视野。

3、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只看学生表面参与的情况,忽略了学生的具体表现情况,有的表达的不太好,我也给予了表扬。有些学生在小组活动中不能规范自己的实验活动步骤,还有极个别的学生配合不好。

4、小组合作过程中,未将学生的差异考虑到位,应更强调小组中优生对差生的提携,并在交流过程中,加强对学生认真倾听的习惯,使课堂上更加有序。

5、整节课的语言很多不够精炼,废话比较多,普通话不够标准,在上课过程中,很多语言没有经过深思熟虑,语言不严谨,语言方面还应该多思考。

6、整节课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还欠缺,有些学生的动手操作、语言交流都没有培养出来。

通过本次课堂教学,我深刻感受到在科学教学中,我们的科学教师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又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设计生动活泼、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科学活动中来,享受科学带来的快乐。

总之,这节课给了我很多的收获,给我的感触启发也颇深,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努力吸收、借鉴,不断完善自己的课堂,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第四篇:教学设计说明

教 案 说 明

一、授课内容的数学本质与教学目标定位 教学内容:

本节课是北师大版教材七年级(下)第七章《生活中的轴对称》第二节“简单的轴对称图形”的第一课时.主要内容是经历探索简单图形轴对称性的过程,进一步体验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并由此探索了解角平分线的有关性质,应用角平分线的性质解决一些简单问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的特点,认识角是轴对称图形;

(2)探索并了解角平分线的有关性质;

(3)能应用角平分线的性质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过程与方法:

(1)在探索角平分线性质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和概括的能力;(2)在动手操作的活动中,通过说理,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语言进行表述的能力;

(3)通过学习进一步理解由“特殊”到“ 一般”的数学思想.●情感与态度:

(1)通过轴对称图形的教学进行审美教育,让学生充分感受数学美,从而激发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

(2)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二、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本节教材是在学生对轴对称现象有了一定认识,能够识别简单的轴对称图形及其对称轴的基础上,经历探索的过程,掌握角平分线的有关性质,为以后学习其他轴对称图形(矩形、正方形、菱形等)知识奠定必要的基础.

三、教学诊断分析

1.在学习有关角的对称轴是角平分线所在直线的时候,学生常常将角平分线理解成角的对称轴,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作了特别强调;

2.运用角平分线的性质解决问题时,学生常常会运用全等将角平分线的性质再证明一次,而没有直接使用角平分线的性质,简化证明过程,因此,在本节课通过例题及巩固练习,加深学生对角平分线性质的运用.四、教学设计说明

1.根据新课程课堂教学理念“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本节课的设计遵循了这一理念,注意通过折纸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的积极性,注意让学生动手操作实践,在操作中进行自主探索和生生、师生互动交流,从而使学生能很好地掌握角平分线的性质,并获得用折纸这样的操作发现法探究图形性质的活动经验.

2.在本节课的教材内容处理上,既注意了教材是最基本的课程资源,它是满足所有七年级学生最基本的知识内容,又注意了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学生比较优秀),因此,本节课突出了课程资源的开发,即对原有例题作了补充(如例2),又增加了反馈练习活动,让学生在议练中学会运用角平分线性质解决问题,同时还进行了思维拓展,这样充分体现了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数学课程基本理念.

3.本节课在教法上选用了“探究——发现”教学模式,这是基于本节课的知识内容,有实践背景,适用于让学生动手操作探究.因此本节课在教学活动设计中,注意突出学生活动,设置了四个活动:①动手活动:通过动手度量、折纸等活动,探索角平分线的性质;②表述活动:用文字语言、图形语言、符号语言表述角平分线的性质,并互动说理证明;③应用活动:角平分线的性质的认识及应用;④拓展活动:结合本节课的知识,对线段的轴对称性进行探索.

4.教材中只给出了角平分线的性质的文字语言叙述,并没有给出符号语言的表述,由于我校的学生在第二章、第五章学习时,已经接触了符号语言的叙述,并且能够进行简单的说理,因此在这里,我引导学生将文字语言结合图形语言转化为符号语言,并且对性质进行了说理,同时在对性质说理以及例1的解答中,教师都给出了规范的说理过程,这样既符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又为后面学习证明

(一)、(二)、(三)打下基础.5.评价方式

根据课标的评价理念,教学中我关注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否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是否能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说理,是否能应用所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并注意在教学过程中给予学生适当的评价和鼓励.指导老师点评

任何数学老师都想上一堂优秀的数学课,优秀的数学老师想自己上的每一堂课都是优秀的,我们都想成为智慧型的数学老师。我们高兴的看到,郭老师给了我们很好的示范。

一、学生的发现

数学家乔治·伯利亚:“学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省,也最容易了解其中的规律,性质和联系”。这里的发现就是在教师设定的在原有的知识的基础上产生新的问题,由学生去发现、去再创造。郭老师从学生最熟悉的工具(两个全等的30°的三角板)设置的拼图活动出发,从学生拼出的图形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好地呈现了探索问题的情景,又为后边的学习新的轴对称和中心对称,做好了铺垫,起到了很好地承上启下作用,学生遵循着老师设置的问题,通过测量、折纸等活动去发现去探索,随着七个问题的提出与解决,知识在学生脑海中已基本形成,郭老师的情景和问题串的设置真是匠心独运。

二、知识的产生

发现结论是定理的初级阶段,如何让定理在学生头脑中形成可迁移的印记呢?郭老师通过“最大限度地给予学生表演的机会”、“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引”,引导学生用普通数学语言、几何语言、符号语言进行表述和转换,让我们看到了知识的产生其实就是数学语言的产生,三种数学语言的互化形成数学知识内化,在这个环节表现的生生互动,让我们感受到了知识就是在这样的交流,试错中完成的,什么叫水到渠成,由此可见一斑。

三、知识的运用

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形成其实就是这个定理(基本模式)在较为复杂的图形中的识别与分离(例题1)、组合与补全(例题2),几何定理的运用就是基本图形的识别与补全,例题的选择是为了学生形成能力、能够迁移所必须具备的基本要素,郭老师在这两个例题的设置上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优秀的数学老师的深厚功底,这里的精彩是看不见的,但思维的链条在学生头脑中已成雏形,我们从反馈练习的顺利完成就可以清楚看到这一点。

四、方法的拓展

最有价值的知识是方法,形成知识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知识是形成方法的载体,知识的灵魂是方法,学生从前五个环节中学到了知识,形成了初步的方法(从操作中发现,在特殊中探索),但这种方法需要老师有意识地深化、延伸,探索线段轴对称性以及对称轴上一点到两端距离的关系,这个问题的设置看似简单,其实把握捉了本节的精华“从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方法,使学生从单纯的解题方法的模仿发展到思维过程的模仿,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质量。

数学课从本质上讲是简洁的:设置什么情景,怎样操作检验,讨论什么问题,明确什么结论,形成什么知识和方法。本节从操作中探索,探索中操作,在探索中深化,在操作中明辨,从操作开始到操作中拓展,把握住了核心,使数学的课堂教学真正落实到了学生的发展上——这就是我们每一位数学老师追求的优秀的数学课,也是每一节数学课都是优秀的标准。

成都市七中育才学校

陈英

第五篇:教学设计说明

教学设计说明

1. 设计理念:

1.1以学为主。本节课教学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学习,教学的主线是学生的“学”。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主动学习为教学的主线,使“课时”成为“学时”,而不是“教时”。

1.2以学定教。即以学生的学习状态确定教师的教学行为。凡是学生已会的或通过学生讨论等活动能学会教师不教。创造条件尽可能地让学生“有为”,让学生由被动的接受变为主动的建构,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1.3分层教学,分类指导。由于开放题具有结果开放、方法开放、思路开放等特点,能有效地反映高层次思维,为高层次思维创造条件,因而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探索精神,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与能力。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学不同层次的数学。2. 教学方法:

根据新课程标准,为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面向全体学生,结合本课的教学目标及重、难点,本节课我主要采用了: 自主探究式教学法、合作式教学、观察法、分组讨论法等教学方法,3. 教学过程

本课例的设计,探究活动是课堂教学的“主旋律”。由于恰到好处的问题,不仅能巩固知识,形成技能,而且能启发思维,培养 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我运用了多向型开放题,这类题,可以给学生最大的思维空间,使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分析问题,探究数量间或位置的相互关系,并能从不 同的解法中找出最简捷的方法,提高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和灵活性。

问题1是由课本例题改造而成的开放题,这样做的目的有二:一是由于问题的灵活性,不同水平层次的学生均有机会获得成功的体验;二是在探求结论的过程中,促使学生对基本图形在解题中的重要作用加深了认识,同时在将复杂图形化归为简单图形中,进行了化归数学思想的渗透。体现了因材施教,面向全体的教学原则,使分层教学与统一教学得到和谐、完美的统一。

问题2是问题1的变式,通过图形的变化和发展,使学生体会几何问题的形成过程,体 1

会运动与静止的关系,感受特殊与一般的区别与联系。课堂中逐步设置疑问,让学生动手、动脑、动口,积极参与知识学习的全过程,渗透多观察、多动脑、大胆猜想、勤钻研的研讨式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活动机会和空间,使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得到充足的体验和发展。

在这节课的最后,对本节所学知识进行了总结,它使学生对本节所学知识更加条理化,同时还便于学生掌握、记忆和应用。

下载钻木取火教学设计说明(含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钻木取火教学设计说明(含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教学设计说明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 1、学生能用欢快、活泼、兴奋地情绪,有感情地、自信地,完整地演唱歌曲。 2、能用废旧物品自制沙锤等无固定音高的简易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3、......

    园林景观设计说明(含五篇)

    园林景观设计说明 一、设计理念 1、本案景观设计理念以“绿化健身”为主,在现今提倡健康养生的大环境中,找寻一种积极乐观的生活环境,设计不拘泥于形式,返璞归真,致力打造一个健......

    《钻木取火》(5篇范文)

    课题:《钻木取火》课型:新课课时:2 撰写:王永刚审核:理化生组使用时间:第四周 学习目标: 1.能应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钻木取火的原理作假设性解释; 2.意识到科学技术会给人类与社会发......

    钻木取火教学设计教案(5篇模版)

    《钻木取火》 执教人:莘县樱桃园镇中心小学 刘传新 教学目标: 1.能应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钻木取火的原理作假设性解释;能提出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并能用简单的器材作简单的模拟......

    景观建筑设计说明(含五篇)

    1、平面构图: 总体上,运用对称的、和谐的民族布局风格。整体以南北中轴线为中心,进行布局,主要景点世纪大道、主题雕塑、长安史话雕塑景墙布置其上,形成一个完整的中心主题。在广......

    (等腰三角形)教学设计说明

    第七届全国初中青年数学教师优秀课观摩与评比 12.3.1等腰三角形(第1课时)教学设计说明 重庆市渝北区实验中学 任 伟 一、本课数学内容的本质、地位和作用 《等腰三角形》是人......

    等腰三角形教学设计说明

    《等腰三角形》教学设计说明 河南省新乡市第十中学 程宏 《等腰三角形》是人教版八年级上第十二章第三节的内容,它是在学生学习了轴对称的基础上来探索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及......

    《江南》 教学设计说明

    《江南》设计说明 大丰市万盈镇中心小学课题组 孙加艳 一年级上册《江南》是一首选自《汉乐府》的古诗,描绘的是江南水乡人们采莲的情景。前两行写了江南水乡的美,是采莲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