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程颢《定性书》有感

时间:2019-05-15 16:02:3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读程颢《定性书》有感》,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读程颢《定性书》有感》。

第一篇:读程颢《定性书》有感

读程颢《定性书》有感

张文超

“所谓定者,动亦定,静亦定,无将迎,无内外。”

“夫天地之常,以其心普万物而无心;圣人之常,以其情顺万物而无情。故君子之学,莫若廓然而大公,物来而顺应。”

“与其非外而是内,不若内外之两忘也。两忘,则澄然无事矣。无事则定,定则明,明则尚何应物之为累哉!圣人之喜,以物之当喜;圣人之怒,以物之当怒。是圣人之喜怒,不系与心而系于物也。”(摘自《定性书》)

《定性书》原名《答横渠先生定性书》,是程颢回答张载问如何定性的一封回信,是程颢哲学最为重要的代表作之一。

张载问程颢“定性未能不动,犹累于外物,何如?”意思是说,他希望能达到定性,可总是受到外物的牵绊和迁累,从而影响自己定性,不能不动。在张载看来,“性”本来是静止不动的,但是由于受到外物的迁累,从而使得“性”动而不能“静”。按照张载的说法,内心平静的主要障碍来自外部事物的干扰和侵袭,从而导致自我意念的动荡,而根绝外物的干扰又十分困难,因而不能够实现内心的平和、安宁。

针对张载所说的不能“定性”问题,程颢给出自己的见解。他认为,所谓“定”,并不是要割除内心世界的种种思虑,也不是将心灵活动完全集中于虚灵的自我意识之上,更不是面对外物变迁而无所于动、不作反应。要想达到“定性”,需要做到“廓然而大公,物来而顺应”。所谓“廓然大公”是指泯灭个人的私心,消除内心的杂念。人既应当接触事物,也应该有情感,但情感应完全顺应事物的自然状态,也就是老子所谓的“顺应物性”,遵循事物的自然属性,不过多地进行干扰。正是因为圣人的情感是从没有私我利害的角度出发,因而能够顺应事物的来去,也只有顺应物性、遵循天理,才能将因个人私心而产生的失望、不安、烦恼、苦闷、怨恨等不良心境免除掉,重新获得内心世界的清静,这就是“定性”的境界。所以,“定”不是只静不动或隔绝外物,“所谓定者,动亦定,静亦定,无将迎,无内外”。也就是说,只要能够循物理而动,动便是定,顺物理而静,静亦是定。世间不存在超脱于“性”外之物,因而对于事物的发展不用迎来送往,顺应而为即可。程颢指出,一旦达到“内外两忘”,“则澄然无事矣。无事则定,定则明,明则尚何应物之为累哉!”如果内外两忘,张载所担忧的那些麻烦自然都没有了。但这并不是说,人应该与社会隔绝,“形如槁木,心如死灰”。在程颢看来,人的心本来有一种自然的明觉,遇见问题时,什么事情应该做,什么事情不应该做,他能自发地作出反应。人只要顺着这种自发的反应去做,自然就不会有错。

程颢对张载的回答让我不禁思考了很多。现代人一大通病即是浮躁,不少人埋怨外界的诱惑和干扰太多而导致心不静,做什么都沉不下心,缺乏耐心,缺乏长性,我想,他们的问题大概和张载的烦恼相似,按照程颢的说法,解决此问题的办法,并不在于纠结外部干扰,而应该寻求由内而外的“心静自然凉”的境界。人们只要管住自己的内心,使得内心真的平静下来,外物任其纷繁嘈杂,也扰乱不了内心,外因毕竟还是要通过内因起作用的,所以,不要总是向外埋怨外物烦扰,多向内关注,关注自己的内心。工作后不读书不学习,不要找理由说工作繁忙、家务琐碎、环境不合适,认为非得在安静的咖啡厅、图书馆才能读的了书,那些外在的都是借口,真正阻碍你没法读书的是你自己那颗浮躁的心。所以,调整心态,让心沉静,练就即使在闹市也能充耳不闻、专心读书的状态,其实很多问题的解决办法并不在你之外,认真反省,你会发现很多问题的原因在你自己,解决办法也在于自身。

第二篇:书读有感

在世俗的尘埃中混混沌沌,时间久了,自然就心生倦意。无意中又一次读到陶渊明的《归园田居》,顿觉神清气明。忍不住反复吟读,并粗浅解读,希望没有误解五柳先生。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这千古一唱,耐人寻味,生命智慧,尽在其中。“归隐”可能曾经是许多人的梦想。但是很多人只是在不得意的时候暂时逃避,真正能够像陶渊明一样,饱含深情并坚决地喊出“归去”的,“四海之大,有几人欤?”从《归园田居》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他的归隐不是逃避,不是矫情,不是无奈,不是无路可走时唯一的选择。

“归去来兮!”一个“归去”,富含着对故乡、对心灵归属地的确认,“有四方之事”和“**未静”的官场对诗人来说只是“异地”,是“异乡”,是个人精神无法生根的“漂泊地”。在漂泊中,牵挂心灵的永远是故土田园。“田园将芜”,自己的精神又何尝不是近乎荒芜呢?庭院中的松菊似乎也在思念着诗人吧?否则,如何会与诗人一样在思念中日渐憔悴?

“实迷途之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这表明作者的归隐不是一时的感情冲动,不是源于外界的“仕途不意”,而是一种深刻的反思,是对前途和命运的理性抉择,是源于对自己本性的思考和保持。在这里,陶氏的“归去”源于“知止”和“自知”的智慧,他的归田之喜是一种智者的喜悦,正是这种智慧,使陶渊明显示出与当时及后世诸多“隐士”的不同。

看,无论是庭中孤松,还是山间闲云,田园的一草一木都值得他留恋往返。亲戚晤谈,弹琴读书可以乐其心;参加春耕,登山巡壑可以快其意。或登高舒啸,临流赋诗。从此,孤寂、惆怅与他绝缘。虽然人生有限,但他既不要求富贵,更不期望仙境,所以只愿眼下时光美妙,自己融入其中,孤往独游,无忧无虑,了此一生。

他已经确认官场的生活是耗费生命,完全应该抛弃。因为“饥冻虽切,违己交病”啊。

所以说,他的归隐是对官场的主动放弃之归,是执著人生寻找真我之归。他不狂放,不沉沦,岁生命和自然满怀真挚和热爱,他所做的是追求内在的生命自由,将心灵寄托与田园,在平凡的现实中将主观情感与自然万物合一,在耕读觞咏中咀嚼人生的真正价值,从而获得精神上的大解脱。

任世事变迁,世态炎凉,唯我不变,所求不变,就是顺应天性,放浪于自然大化之中。这一刻,他感到分裂的人格终于弥合,自我在多年艰难的寻求和痛苦徘徊之后蝉蜕而出。人生因此而圆满。

能够找到心灵归属的人都是幸福的,陶渊明也是幸福的。陶渊明的幸福还在于他有个温柔可人的妻子。《归园田居》中并没有刻意写到那个可爱的女人,但是,她的形象却在陶渊明的文字中清晰的凸现。想想,会有多少人对“不争气”、不求上进、不能把官做得更大进行讥讽、抱怨、责备、甚至怨恨,可是这个女人却一声没出,尊重和理解了丈夫的选择,善解人意的安排家里人欢迎辞官归来的陶渊明,让他感到轻松;温酒让陶渊明尽兴,让他感到温暖;处理好家里的各种事务让他无忧无虑……这些事情说起来好像很简单,真正要做到,却又是那么不容易。

滚滚红尘中,不知道有多少人能够找到寄托自己身心的真正的归属地,找到最适宜自己的生活方式,也不找到有多少人可以像陶渊明一样,有一个熨贴的,知心的伴侣。

“归去来兮!”只是,你找到了自己的家园吗?

第三篇:读《书颠》有感

读报用刊征文

爱书、惜书、做个读书人

河南省济源市邵原镇实验小学 刘芳 联系电话:*** 看到《书颠》一文,我一下子就喜欢上了。

手捧美文,吟诵许久,还觉得不过瘾,干脆将之摘抄下来,背诵下来。我喜欢白老师写自己买书一段。他老人家平时衣食住行不舍得花钱,出差时坐火车乘火车坐硬座,坐轮船买散席,住旅馆睡加床。一次出差,自己花5角钱买一箱子烂梨吃了一路,归途中却买了500多元的教育教学用书,而且为了省钱,既没有邮寄,也没有托运,自己上车下车应抗回哈尔滨的。这与我自己是何其的相似。想起我买的第一本书,什么名字已经记不起了,只记得是一本作文书,是小学毕业还没有升初中的时候。为了它,我明确地告诉妈妈:我不要新衣服。后来上了师范,正值豆蔻年华的我舍不得买好饭,舍不得买新衣服,更舍不得买化妆品,不多的生活费被我挤之又挤拿来买书。当时买了大量的传世名作,拜读之余,自己也信笔涂鸦,偶有短文发表,其幸福无可言状。

我也喜欢白老师写自己读书一段。他认为,人生的光辉,不是光芒四射的显赫,也不是一掷千金的阔绰,而是因读书而晶莹剔透的灵性,融会贯通的悟性。几句话简直说到了我的心坎里。不由不使我感叹:实在是知心!我更喜欢白老师描写的他读书的感觉“每当落日余晖消失,白天的嘈杂、纷乱退去的时候,四周静谧而美好。沏一杯清香的绿茶,要么慵懒地席地而坐,要么靠在床头,在灯光的笼罩下,手秉一卷好书,鼻翼微微翕动,呼进一缕淡淡的油墨芳香,然后在轻柔的音乐声中,让躁动的心归于沉寂,静静地沉到书中去,沉到哪些美好的文字火深邃的思想中去。在翻开书页的那一瞬间,就开始启动每一个细胞的快感。每每这时,我便远离了尘世的喧嚣,心里充溢着浓浓的喜悦和满足。一书在手,万事皆忘。”多美啊,简直写尽了爱书人的骄傲和自豪!

白老师真是写尽了读书人爱书惜书的感觉。但是有一点我觉得还是没有写出来,那就是书被借走不换的懊丧。相信每个读书人都特别爱惜书,我觉得我尤甚。上师范的时候,我定了一份《语文报》,每一期我都精心保存,到了年终的时候我就把他们装订成了一份厚厚的大书,不擅丹青的我还认真描绘了一张漂亮的牡丹国画作为封皮。可惜的是被我班一个同学借走之后再无踪影,10余年过去了,我仍耿耿于怀。我喜欢中国的古典小说,尤爱红楼梦,但是我买的《红楼梦》被人弄丢多次,害的我光这套书就买了5次。最令人可恨的是有些人爱在书上乱写自己的感受。我爱书,最爱干干净净的书。每当别人来还书的时候,看着书上这儿一行那儿一行的字,我是心疼之极,有苦难言。

爱买书,爱惜书,爱读书,应该是每一个爱读书的人习惯吧!

第四篇:读传道书有感

读传道书有感

整个诗歌智慧书充满着人们对上帝、天地万物、人、魔鬼等诸多事物的由感性到理性,再由理性到感性,以至于回归于对上帝的认识,所凝聚而成的人生经验精华。

整个传道书从一章二节开始,到最后十二章八节同样提出一个信息,就是虚空,似乎贯穿整个传道书,因此人们很容易就把“虚空”当成是传道书的主题,其实不然,传道书是所罗门的忏悔录,是将所罗门终其一生所有的经验,所罗门是太平王,他的一生刚开始在没有一点经历之时,就蒙上帝祝福有聪明智慧。整个传道书似乎是以所罗门的理性出发,在边经历边思索的过程中,认识自己,认识世界,认识他人,从而认识上帝。在经历的过程中思索,在思索的过程中经历,在回顾中总结,在总结中教训。似乎是一卷消极的宣言,是一个无奈的告白,其实不然传道书在不断的回顾总结中揭示了人在世上的劳苦愁烦,以至使人明白敬畏上帝的真意---生命平安!

现就一些领受和亮光做如下分享:

一、虚空的宣告

当我们看到刚一开始,作者就告之凡事都是虚空,这不是畅销小说卷首的话语,不是为了应和人而写的,似乎根本就没有吸引力。无论是年青人或是长者一般很有可能认为这是一个失败者的言语,那么首先,我们来看这个宣告者是谁,从传道书中我们就可以看到,作者是大卫的儿子,是在耶路撒冷作王的,是传道者,从以上我们可以看出论身份他是大卫的儿子,论地位他是王,论职业他是传道者。大多数研经者认为是所罗门本人,从圣经中我们得知所罗门是以色列第三代君王,拥有超世的智慧,令当时代的人赞不决口,甚至于不远万里来到以色列,他的财富多不胜收,妻妾成群(1000),享尽荣华富贵,几乎天天奢华宴乐。他在位期间可所谓国泰民安。这样的人生,这样的生活和虚空一词不说是风马牛不相及,只少很难牵扯到一块。这样的生活不正是人人在地上追求的目标吗?所罗门是不是唱高调啊?那么让我们接下来看看,所罗门宣告虚空的原因吧,就在本书前两章,所罗门先是以智慧查究天下所作的一切事,但在查究中发现一切所谓的至善,不过是极重的劳苦,都是捕风,因为多有智慧就多有愁烦。之后他以喜乐试试,眼看不饱,耳听不足,等等一切皆为虚空。从三到五章他发现凡事都有定期,人尽乎是徒劳无益。接着在六到八章中,他感受到过多的追求和贪欲,只有把自己陷入一种劳苦,而实际当中的享用却被人忽略了,在世上享受生活中劳碌所得来的便是人生的意义。最后从九到十二章中作者再一次的回顾和结论,即便是人会享受也没有任何益处,最终的结局都是一样的,死是人人都要必须面对的。而且所罗门也谈到了人们对死亡为什么如此害怕,因为死后要面对的是上帝的审判。究其以上种种原因,实在是所罗门对生命与生活的历年经验,是所罗门究其一生的生命精华。这就是他在书中之所以宣告虚空的所在。

看到这里,你的疑问就会多了,既然如此,那么人生的意义究竟是什么呢?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分享第二点。

二、人生的意义 在第一点我们看到所罗门所说的虚空是因为他把自己当成天地之间的主所造成的原因,一个想自主的人生是虚空的,天地之间的主不是人类,是上帝!如果本未倒置,主次不明,那是因为灵耳没有开通,灵眼未曾显明。所罗门首先把自己放在中心去体验人生,后来他发现人生是一场戏,人充其量只是主角,人只多是天地间的主角,忘了真正的导演是上帝,祂以权能的命令托付着万有。而且人要为自己所做的负责,这是人的份。(其实犯罪后的人们实难负起这一责任)。人是有限的,不是自有永有的。虚空是因为人过多或是全心投入到了日光之下的原因,想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创造或改变一些什么,忘记了仰望日光之上,其实阳光雨露及人间所需要的恩典都是从上面来的,是众光之父那里来的,专注地上的人就会迷茫,受伤,虚空,我们的帮助从创造天地的耶和华而来,地上有试探,天上有赦免。这就是人生的意义,这就是传道书的目的。所罗门在第三章已经告诉我们神造万物,各按其时成为美好,又将永生安置在人心里。然而神从始至终的作为,人不能参透。十二章又告诉我们,人们后来的结局都要面对审判。且不说人专注地上虚空有益与否,单单结局的面对,实在值得人们深思。更何况圣经不至一次用种种例证告诉我们没有义人,连一个都没有。人陷入罪中的挣扎无非象人进入沼泽地的挣扎,会越陷越深,又象鸟落入捕鸟人的手中,越挣越紧。只能谦卑的求助、呼求,求助谁呢?眼目向上仰望,聆听上帝的声音----道成肉身的主耶稣的救赎!祂是安排你生命的主!

综上所述,传道书让我们看到一个最聪明,最有学问,同时又有极多的财富,万人之上的地位为一身的人(所罗门),若把神摒弃心门之外专注于日光之下,看到的是极重的劳苦,凡事的虚空。以便以谢的上帝在整日向你招手,把你的眼目向上仰望,支取上帝给你一切丰盛!

遇见耶稣的祷告

祷告是每个基督徒都要有的生命反应,是基督徒的属灵呼吸,是与主耶稣,圣父、圣灵有密切关系的所在,是基督徒在世界上生活的前提条件。关系着我们的动静起坐,言行举止,关系着我们身体和灵命(人格)的健康与否,关系着我们每天的人际交往、待人接物、处事为人,关系着我们对周遭环境的态度和反应是否正常,更关系着我们的生命在上帝的祝福中健康长进---尽心、尽意、尽性、尽力爱上帝,竭力进入完全,象天父一样完全。如此的重要,绝不容忽视!

当我们被圣灵感动,被耶稣基督拯救,被天父接纳的那一时刻,我们已经开始认识到自己何等的需要上帝的引导,眷顾,怀抱。当我们由此认识到自己的卑微无用,我们会更加强烈的需要上帝的同在(以马内利)。就在此时你我需要面向上帝祷告,也必须在此时,若不在此时你我不会来到上帝面前,或者说是不会主动来到上帝面前祷告。若不在此时即便是你来了,也只不过是敷衍了事,应付而已。如此的重要,绝不容忽视!

现就本人从上帝那里来的感动分享如下,希望借此也触及你在上帝面前的领受与亮光,通过学习新约圣经马太福音六章九到十三节和路加福音十一章一到四节的经文,我做如下五方面的分享:

一、留心敬听的寻求:

我们看到门徒在主耶稣教导祷告之前有着何等迫切需要,而且路加福音让我们看到,在记载祷告之前,路加有意的将马利亚的安静听道写在前面,这就告诉我们祷告之前需要有一颗安静、委身上帝的心。当门徒跟从耶稣,发现耶稣的祷告之后,他们看到了耶稣的祷告态度,听到的祷告言语以及自身的感受,和自己以往不一样,以往他们是犹太人也祷告,甚至他们转而发现主耶稣的祷告和法利赛人的祷告有明显区别,否则他们不会说求耶稣教祷告,如果说主耶稣的祷告和他们无异,他们根本就不用求耶稣教导,因为他们从小就见就听,可以说是祷告对他们是耳濡目染,至此肯定他们确信不一样,实在不一样,他们就谦卑求!爱我们,当然也爱当时门徒的主耶稣基督就没有半点迟延的开始教导,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主教导我们说,在这里有个最为关键的就是祷告的教导,是的,祷告需要教导,在这里主耶稣并没有说,祷告不需要教导,你们为什么明知故问呢?祷告就是向神说话,自己去祷告吧,是的祷告需要学习,需要教导。是的祷告是向神说话,可是说的真正是什么呢?如何才能讨上帝喜悦,如何才能祷告到上帝的心意上呢?他们平常也祷告,但有几次是上帝所悦纳的呢?他们没有把握,于是他们开始留心敬听。

二、神为中心的三愿 首先,主耶稣教导他们,祷告不是自私的,不是专为自己的,告诉他们“我们”做为祷告的首语,要心系众人,以爱开头,并非自言自语或诉说,因为上帝是众人的上帝,并非个人的专利!神爱世人!因着主耶稣的救赎,上帝是所有蒙救赎之人的父。“在天上”就在这时主耶稣把众人的眼光从日光之下挪到了日光之上,日光之下无盼望,日光之下一切虚空。人们的喜怒忧思悲恐惊情绪的多变,对自己,对他人,对环境的种种不满,乃是由于人们的眼光过分的关注日光之下所致,把头抑起来,我们的好处不在上帝之外。“父”这是多么亲切的称呼,这是我们与上帝亲密无间的关系所在,这种关系正常化,才能开始如下的祷告。接下来就是三愿,这三愿完全表明我们的祷告心态,是以神为中心的,而非以已为中心,也非以所需所要为中心,象以色列人在旷野他们何常是把上帝放到中心呢?因为这才是祷告的意义所在,以爱开始,以爱的源头上帝为中心,恩典自然就流露出来。这三愿是上帝的旨意,是人们向上帝所应有的信心,是人们对上帝的颂赞。“神的名为圣”非同平常,不敢妄为,象何弗尼、非尼哈,象扫罗,象乌撒,象拿答、亚比户,如此的灭亡。“上帝的国度”充满着怜悯、慈爱、公义,信实,威严、能力,“上帝的旨意”是美善的,平安的,“如同行在天上”在天上无法拦阻,绝对成全。在地上有拦阻:鬼意、人意、己意,鬼意即抵挡上帝的旨意,人意即他人的私意,己意即自己所怀的私欲。天上没有闲站的,也更没有妄行的。

三、身体灵魂的饱足

其实上帝爱人是比人还实际的,让我们回想上帝起初造人是先造了亚当的身体,后将灵魂放置在人的心中(对人的鼻孔吹气),并将永生安置在人心里,我们的身体是圣灵的殿,唯有犯奸婬是干犯自己的身体(在身体之内),种种话语,我只是想说,上帝爱人是全人的爱,又有祝福的话说:愿你们身体强壮、灵魂兴盛,是的,日用的饮食可以理解为上帝对身体和灵魂的双重供应,可就我个人理解偏重上帝对身体的供应,甚至于我认为上帝就是单指身体而言,因为上帝对人的祝福不是空洞的,对人的要求不会过于苛刻的,因为上帝并非不能体恤我们的软弱,神也凡事都受过试探,对我们的爱是超过我们所求所想的,不仅是全天的饮食(日用),更是天天赐给我们,上帝不仅是天地万物的创造者,更是昔在今在以后永在的全能者。天天赐给我们证明上帝对我们的关怀是无微不至的。我们知道有一处祷告说不要让我过于富足,以免忘记神,没有一个义人,上帝不仅要把我们领到青草地和可安歇的水边-吃饱喝足,还要让我们的灵魂苏醒,造成灵魂空虚的重要原因就是罪,垃圾是一个美丽城市规划的障碍,病毒影响身体健康,罪是阻挡上帝恩典赐予的拦阻。人是有限的,有罪了,人这一生的生命质量将会因而变质,生命影响生活,进而生活也就碌碌无为。继续下去不过就是伤害别人和伤害自己,因为即便是一点儿罪,也使你整个生命受影响,一点癌细胞,也会使机体至终癌变,只有提前清除癌细胞,可是如何彻底的清除呢?就目前医学来看,仍然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耶稣知道人类需要的是什么?祂带来了救赎和完全的赦免,让我经历被饶恕的平安和喜乐,让我们享受上帝爱的丰盛恩典。一个经历恩典的人才能饶恕别人,这是一个经历过被伤害和伤害他人所需要的生命。你经历过吗?主耶稣是我们唯一的盼望,让我们的心灵不再空虚迷茫。经历饶恕的人是一个饥渴慕义的人,他们必得饱足!上帝对我们是供应身体的所需,赦免灵魂的亏欠!

四、随时随在的眷顾

有了健康的身体和丰盛的生命,不代表已经行了,无需耶稣了。绝对不是的,而是刚刚开始,重新生活。一个时时有主耶稣同在的生活(以马内利),一个时时蒙主耶稣祝福的生命。这世界处处充满着诱惑和试探,若离开主我们什么也不会做,一不小心又会陷入试探,上帝不叫我们陷入试探,人生不遇见试探很难,除非离开这个世界,主耶稣也凡事都遇见过试探,但是主没有犯罪,祂也同样应许我们不陷入试探中,无论何时何地,只要仰望上帝,向试探说不!得胜试探!否则会陷进去,试探就好象沼泽地一样,面对沼泽不是挣扎,而是求助,此时你越是挣扎就会越深的陷入。这时你需要的是求助!求助谁?是在沼泽中无用的人吗?是求助第三天从死亡中复活的救主耶稣基督,死亡拘禁不了祂,阴间的权柄无法胜过祂!可你如果忘记了主耶稣的这一应许,陷入试探了怎么办?陷入试探的结果是多而又多的凶恶,无法逃脱,上帝丢弃你了吗?没有!救我们脱离凶恶的上帝,祂仍然做我们坚固保障!不要任意妄为,不要随意往来,对你生命的主耶稣说求祢救我!你的生命将充满多而又多的恩典,你的生活将满有上帝多而又多的祝福,因为主耶稣在随时随在的眷顾!

五、天地之间的宣告

因为国度、权柄、荣耀全是上帝的直到永远!这是对上帝正确的回应,这是对上帝一生所持定的信心!这是对上帝该有的敬拜!这样在天地之间,在众天使和人面前,在魔鬼上面的坚定有力的宣告!这样的宣告充满着感恩和称颂,是得胜的回应!

整个主祷文,以爱为开始祷告,以神为中心进入,以经历上帝的祝福为内容,以对上帝爱的感恩称颂的回应为结朿。完全显明了上帝的对世人的真切关爱!这是天父对儿女的表白,这是儿女对天父的敬爱!

以马内利!哈利路亚!阿们!

第五篇:读《煮书》有感

读《煮书》有感

裕华小学

五年级

241班

曹紫萱

今天我看作文书的时候,看到了《煮书》这篇文章,令我深有感触。仔细揣摩小作者的言语,我明白了:读书要反复诵读品味,把书读熟读透,写作文的时候就能得心应手了。

文章主要讲了:小作者爷爷的书房里挂着“煮书”两个字,他不明白书为什么要“煮”呢?就去问爷爷,爷爷笑着说:“书是精神粮食,‘煮’熟了,吃下去才好消化吸收呀!”接着爷爷又说“读书就是要反复诵读,把书读熟读透,这样就能‘下笔如有神’了。我们学习语文,就是要‘煮’好的文章啊!”小作者又问爷爷自己该怎样“煮书”?爷爷告诉他可以从“煮”语文书入手,每天清晨起床,放声读几遍,仔细品味,多有意思呀!还可以体会文章情感,牢记妙词佳句······好处多啦!

读完文章,我不由得联想到自己。我也爱读书,总是叫妈妈给我买一些《实用文摘》、《意林》、《笑猫日记》等儿童读物。我一回家,饭也顾不上吃,捧起书就看了起来。可是,我看书从来都是“走马观花”、“囫囵吞枣”,只注重故事情节,却从不“理会”那些好词、好句、好段······为此,我可吃了不少苦头。记得有一次,语文小测验,刚发下卷子,我就傻了眼,才九十四分呀!仔细看看,原来是阅读题上丢了分。就一个找中心句,我都给找错了!还有一次,我作文写好交上去,老师说我作文写得不生动,不会运用优美的词句来美化语言。这同样也是没有好好品读书本,“煮”书“煮”得不到位。唉,这都是我平时读书不认真,没有仔细地去“品”,没有把文章“煮”熟。从此以后,我看书都会一字一句地品读,仔细去体会文章的内容,遇到好的词、句就把它积累下来。这样过了一段时间,我的作文水平果然有了很大的进步!

从今天起,我要像文中的爷爷说的那样:“把书读熟读透,反复诵读品味,牢记文中妙词佳句······”这样我肚子里的“墨水”就会越来越多,写作文、做阅读题再也不发愁了!

下载读程颢《定性书》有感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读程颢《定性书》有感.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读尼采书有感

    读尼采书有感 ‚瞧,这个人,快乐的智慧,偶像的黄昏,道德的谱系,恶的彼岸,人性的,太任性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 此段话是尼采所述哲学书中封面部分前的言语。我想用其作为此篇文章......

    读红书有感

    读红书有感 丰禾路小学二年级二班付嘉康琪指导教师:刘丹红 今天我读了一本红书,里面有一段是这样的:在抗日战争中,毛主席到延安,他很节省,当时二年就会发一套棉衣裤,而毛主席是补一......

    读红书有感

    读红书有感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红军们走了很多的地方,也留下了很多的足迹,比如说;爱打黑骡子,但更爱红军们的彭德怀,不打麻醉酒,治眼睛的刘伯承,忍痛治伤口的陈毅 我读了《红军......

    读《幸福书》有感

    读《幸福书》有感 六(2)班罗瑶涵 幸福是什么?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回答。在饥饿的人心里,一餐美食就是幸福;在寒冷的人心里,一身棉衣就是幸福;在疾病的人心里,恢复健康就是幸福……读......

    读《书语者》有感

    读《书语者——教你激发孩子的阅读潜能》有感 王家铺小学 卢贵和 在2017年的暑假,我有幸亲自阅读了美国唐娜琳·米勒的《书语者——教你激发孩子的阅读潜能》,读罢我心里对作......

    读人生自律书有感

    “人生之品,唯德芳馨”,对此话已仰慕许久!一直在心里珍藏至今。 儿时的爱书,是那种手不释卷,或为书里的主人公而泣,而笑,或为故事的精髓而彻夜难眠的少年似的情怀,书如花香,时而涤荡......

    读科普书有感10篇

    读科普书有感(一): 读一本科普书有感 我读过一本科普书,名叫《科学好好玩,火山和地震》。书里我最喜欢的人是罗天才,他本来是上小学的年龄,但已经提前完成所有的教育过程,是一位天......

    读红书有感(推荐)

    表三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表 课题名称 叉架加工夹具设计 开题日期学生姓名学 号专 业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开题报告内容调研资料的准备设计目的、要求、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