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心理效应-班级管理

时间:2019-05-15 16:24:3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巧用心理效应-班级管理》,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巧用心理效应-班级管理》。

第一篇:巧用心理效应-班级管理

巧用心理效应

班级管理从本质上说也是一个师生“合作”和“交流”的过程。“作为班级管理首要责任人的班主任,应从学生的心理需要出发,认真分析心理效应,根据学生心理变化、发展的规律进行班级管理。”市14中副校长、国家级家庭教育指导师李瑞全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班主任可以巧妙运用几种心理效应,使班级管理更轻松。

晕轮效应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遇到这样一种现象:当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某些品质有了好的印象之后,就会认为这个人一切都好;反之,若先发现了某个人的某些缺点后,就可能认为他什么都不好。这种现象在社会心理学中被称为“晕轮效应”或“光环效应”。

学习不好就什么都不好吗?学习好就一切都好吗?李瑞全建议班主任和家长一定要认真思考这个问题,不要把孩子“一棒打死”,要积极发现孩子的优点。

南风效应

法国作家拉封丹写过一则寓言,讲的是北风和南风比威力,看谁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脱掉。北风大发威力,寒气逼人,结果行人把大衣裹得更紧;南风徐徐吹拂,春暖花开,于是行人就脱下了身上的大衣。

教师教育学生要讲究方法,你怒对学生,拍桌打椅甚至体罚,会使你的学生“将大衣裹得更紧”;采用和风细雨“南风”式的教育方法,你会轻而易举地让学生“脱掉大衣”,达到你的教育目的,收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超限效应

剌激过多、过强或作用时间过久,从而引起心理极不耐烦或逆反的心理现象,在心理学中称作超级限效应。作家马克·吐温一次听牧师演讲,起初觉得牧师讲得很好,掏出所有的钱准备捐款,但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他不耐烦了,决定只捐一些零钱。又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他决定一分钱也不捐。到牧师终于结束冗长的演讲开始募捐时,马克·吐温不仅未捐钱,反而从盘子里偷走了两元。

李瑞全建议班主任老师在对学生说教时要牢记“超级限效应”。

木桶效应

在管理学上有一个着名的“木桶理论”,指一个木桶用来装水时,它所盛水的容量不是由围成木桶最长的那块木板来决定,而是由最短的那块木板决定,所以它又被称为“短板效应”。由此可见,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短板”的长度决定其整体发展程度。该现象通常被称为“木桶效应”。

班主任应认真研究“木桶效应”的启示,不要只关注拔尖的学生,后进的学生管理好了,班级才能和谐发展。

破窗效应

“破窗效应”是美国一位心理学家提出的心理课题。这位心理学家指出,一辆新轿车停在街边,如果有一块车玻璃被打碎,那么别的车玻璃很快也会被打碎。以致于很短时间之后,这辆新轿车的大多数玻璃都会被打碎。这种心理被命名为“破窗效应”。

班主任老师在面对学生第一次犯错误、班级第一次出现违纪现象时,“破窗效应”也许会给您带来启发。

罗森塔尔效应

罗森塔尔在1966年的一项研究中,要求教师对所教学生进行智力测验。他对教师说,班上有些学生属于大器晚成者,并把这些学生的名字念给教师听。事实上,这些名字都是从一个班级的学生中随机挑选的,他们与班上其他学生没有显着不同。可是学期末再对这些学生进行智力测验时,他们的成绩显着优于第一次测试的结果。

罗森塔尔认为,这可能是因为教师们认为这些大器晚成的学生开始崭露头角并予以特别照顾和关怀,致使他们的成绩得以改善。这就是着名的“罗森塔尔效应”。

这个心理效应告诉我们,教师对学生的关注与期望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学业情况。它的神奇是教师对学生的信任、赞扬和爱所创造的,积极的心理暗示能带来积极的生活态度。希望通过了解以上几种心理效应,老师们能有所悟、有所启发,更好地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

第二篇:巧用心理效应 促进班级管理

巧用心理效应 促进班级管理

肃州区总寨学区

田丽霞

什么是心理效应呢?心理效应是指由于社会心理规律的作用,使人在认识过程中,对人或事所持有的一些特殊的反映效果。心理效应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有着重要的作用。班主任应研究和发挥心理效应的积极作用,提高班级管理的实效。

一、正确运用“门槛效应”,制定合理的教育目标

门槛效应是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弗里德与弗雷瑟于1966年在做无压力屈从——登门技巧试验中提出的,指的是一个人接受了低层次的要求后,适当引导,往往会逐步接受更高层次的要求。

门槛效应给我们的启示是:在班级管理中,应该给学生制定合理的奋斗目标,并把目标分解成若干个呈阶梯状的子目标。一旦学生实现了第一级子目标,就通过了一级门槛。此时班主任要给予学生足够的鼓励和引导,使学生体味到成功的喜悦,然后逐步提高目标层次,就有如上台阶一样,一步一步最终达到预期目标。我在制定班级目标时,特别注意三个原则。

1.目标的合理性。在制定目标时,我能全面分析学生各方面的情况,考虑学生的现有发展水平和心理承受能力,在此基础上提出目标,使学生只要努力就可以达到,让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

2.目标的层次性和具体性。为了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我常常分析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发展水平,预计他们可能达到的水平,常常针对学优生、中等生、学困生的知识基础与表现,制定不同层次的、具体的目标,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

3.教育者的主导性。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我不仅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也积极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在学生迈“门槛”的过程中,我则积极引导,一旦学生达到某个阶段的子目标时,我便及时加以鼓励,使学生产生兴趣与动力,获得满足感,从而激励学生实现更高的目标。

二、正确运用“瓦拉赫效应”,寻找学生智能发展的“最佳点”

奥托·瓦拉赫是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他成功的过程极富传奇色彩。瓦拉赫开始读中学时,父亲为他选择了一条文学之路。不料一学期下来,老师这样评价:“瓦拉赫很用功,但过分拘泥,这样的人决不可能在文学上有所成就。”此后,父母又让他改学油画,可瓦拉赫既不善于构图,又不会润色,成绩名列全班倒数第一。面对如此“笨拙”的学生,绝大多数老师认为他成才无望,只有化学老师觉得他做事一丝不苟,具备从事化学研究的素质,建议他改学化学。此后,瓦拉赫的智慧之火一下子被点燃了,终于在化学领域获得了成功。瓦拉赫的成功说明这样一个道理:人的智能发展是不均衡的,有强项也有弱项。只要学生找到自己智慧发展的最佳点。并付出努力,便可取得惊人的成绩。班主任应主动运用“瓦拉赫效应”,积极帮助学生寻找智能发展的“最佳点”。在我的班主任工作中,我特别注意从多个角度看待学生,发现每个学生的不同优势。我常常对自己说,十个手指头伸出来还不一样长呢!更何况这么一群充满生命活力的孩子。学生的智力发展是不均衡的,我们应该正确认识这种差异,不能搞“一刀切”,不能用“一把尺子”去量不同的学生,应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优势并将其发扬光大。另外,我还特别注意在班级内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各异的活动,为学生展示自己的智慧潜能搭建平台。我常常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举行演讲、朗诵、手抄报比赛、普通话比赛、小小书法家,小画家评选、简单的社会调查,社会实践等活动,为学生展示特长和个性提供平台,让他们能讲的讲,能写的写,能画的画,能动手的动手,让每个学生都能找到自己智能的“最佳点”。

三、正确运用“共生效应”,建立互帮互助的学习“共生圈”

自然界中有这样一种现象:当一株植物单独生长时,植株十分矮小;而与众多同类植物一同生长时,则根深叶茂,生机盎然。人们把这种现象称为“共生效应”。其实这种现象在人类当中也是存在的。英国“卡迪文实验室”从1901年到1982年先后产生了2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是“共生效应”的杰出典范。

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应当充分利用“共生效应”,发挥优等生的带头作用,帮助学生建立一个互帮互助的学习“共生圈”。我所带班级共有18名同学,我根据每个学生的情况,按优良搭配,把他们分成了3个组,每组由6个人组成。每组包括2名学优生,1名学困生,3名中等生。我要求他们互相帮助,取长补短,并且以小组的总成绩作为衡量学生学习的依据。这样一来每组的优等生都很自觉地为学困生辅导作业,而学困生也觉得自己千万不能拖了小组的后腿。小组的每个成员都有了紧迫感,他们意识到自己不仅要对自己的学习负责,还要为小组的其他成员负责。同时,我还引导各个小组“共生圈”之间互相学习、良性竞争,结果形成了一个更大的“共生圈”。在我和全班同学的共同努力下,互相帮助、你追我赶的学习氛围在班级中便不知不觉形成了。

四、正确运用“南风效应”,激发学生心灵的感悟

法国作家拉封丹曾写过一则寓言,讲的是北风和南风相约比武,看谁能把路上行人身上的大衣脱掉。北风呼啸大作、寒冷刺骨,结果行人为了抵御寒冷,便把大衣裹得紧紧的。南风则徐徐吹动、风和日丽,行人觉得春暖上身,始而解开纽扣,继而脱掉大衣。北风和南风都是要使行人脱掉大衣,但由于态度和方法不同,结果大相径庭。

“南风效应”给我们的启示是:在开展班级工作时,要特别注意消解学生的心理防范。学生有本能的自我保护意识,教育者应采用和风细雨“南风式”的教育方法,消除被教育者的对立情绪,创造心理相容的条件,从而开启学生的心理围城,让他们敞开心扉,与教师“心有灵犀一点通”,从而达到教育目的。下面,我就和大家共同分享我的班主任经历中的一个小故事。我班有一个男生叫孔春鑫,人长得特别帅气,脑瓜也相当聪明,学习成绩也不错,可不知为什么,这学期他养成了不做作业的坏毛病。说真的,刚开始,我拿他一点办法也没有。我找他训话,与他谈心;我批评他,在全班同学面前让他难堪;甚至打电话告诉家长,可这些一点用都没有,他依然是老样子。每天早晨,我检查家庭作业的时候,他要么就装模作样的在书包里找,要么就说没带上,忘家里了。而我对这种说谎的学生最为生气。结果是我更严厉的批评他一顿,我自己也很生气,可效果却是微乎其微。后来,我改变了做法,只要他写了,哪怕是一点点,我也在班级内对他给予表扬。你别说,这个方法还真管用,他一天比一天完成得好。我又乘热打铁,在全班同学面前对他说,老师觉得你越来越帅气了,越来越懂事了,老师也越来越喜欢你了。这一招,效果出奇的好,他听到我的话,脸上绽放出了灿烂的笑容。也就是从那天起,他彻底改掉了不做作业的坏毛病。每天早晨,我一进教室,他都会喊我:“老师,检查家庭作业。”每每听到这句话时,我心里都特别舒服。我真庆幸,幸亏我及时改变了教育的策略,才让他消除了与老师的对立情绪,改掉了坏毛病,养成了好习惯。所以,教育学生时不应用训斥、苛责、打骂等伤人自尊的方式,而应平心静气,换位思考,多表扬,多鼓励。很多时候,微笑比严酷更有力量,赏识比批评更具激励。滴水穿石,胜过暴雨,和言良意,默化潜移。

五、正确运用皮格马利翁效应,激发学生无限的潜能

这是一则希腊神话故事。皮格马利翁是一位雕刻师,他耗尽心血雕刻了一位美丽的姑娘,并倾注了全部的爱给他。上帝被雕刻师的真诚打动,使姑娘的雕像获得了生命。是的,爱总能创造奇迹,尤其在学生身上。皮格马利翁效应告诉我们:教师的期望对学生有巨大影响力。

在我的班主任经历中,曾有过这样一个学生,他叫妥玉新,个子不高,性格内向,不爱说话,成绩平平。在班里属于中间靠后的那种。有一次,学校要举行演讲比赛,我悄悄的把他叫到办公室,用非常信任的口气对他说:老师很希望你能代表班级参加比赛,并相信你一定能讲好。这是老师为你准备的稿子,你看看,行吗?他迟疑了一下,接过了稿子。临出门前,我又轻轻拍着他的肩说,相信自己你能行。结果,在那次的演讲比赛中他与另外两个女生搭档,使我班获得了演讲比赛一等奖。而他个人也获得了演讲比赛二等奖。从此,他就跟换了一个人似的,话也多起来啦,性格也开朗了,更令我没想到的是他的成绩就像芝麻开花节节高,一次比一次好,有一次期中考试,他竟然考了第一名,后来,他的成绩一直保持在班级前五名。

“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这不能不说明暗示的伟大力量,对此适当加以运用,就会成为教育者育人的魔棒。班主任老师们请想一想,在教学和班级管理的过程中,我们是否从多方面为学生制造了积极暗示的条件?教室是否整洁、干净、舒适、温馨?墙上是否有促人上进的标语?是否制定了具体、合理的班训和规则?是否在集体场合对好的行为进行表扬?是否鼓励学生相信他们能够做得更好?是否以身作则给学生树立榜样?是否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教会学生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其实,有时候,一个眼神、一个抚摸、一句鼓励、一条规则、一个口号,不用多讲,就足以让一个学生甚至全班学生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期待和关心,就会成为他们进步的动力。

以上是我在几年的班主任工作经历中总结的一点经验,不到之处还望大家能够批评指正。我的交流完毕,谢谢大家。

第三篇:巧用心理效应

巧用心理效应,让教育变得平和亲切

甘垛镇中心幼儿园王丽琴

今天美术活动主题是《我的妈妈》,我给每个孩子一张白纸并告诉孩子,可以画自己心目中的妈妈的样子,孩子们立刻开心的画起来,我也开始根据幼儿的个体差异,对个别幼儿进行个别帮助和引导,突然一架纸飞机撞到我的身上,我抬头环顾四周,孩子们都在认真的画着,只有徐张程正面色惊慌,不知所措,摆在位置上的画纸已经边角褶皱,躺在一边。于是我轻轻的漫不经心的问:这是谁的飞机呀?没人理我,于是我轻轻摆弄着手中的飞机,故作惊讶的说:“这飞机折得好漂亮,谁会折得这么好呢?”刚说完,程程忽地从位置上蹦起来:“老师,是我折的。”话语间满是自豪,眉宇间尽是得意。面对可爱的孩子,我抑制住想要大笑的冲动说道:“呀,是你折的。你真的很棒,折得太好了,下次教教别的小朋友好吗?”他开心地用力地点点头。“可现在是绘画活动,你应该认真绘画,是不是?”程程不好意思的点了点头。

我们都知道人喜欢听好话,害怕被批评,更何况是孩子,因此,孩子在犯错后总是不愿承认,所以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不要总是用严厉的语言。严肃的面孔,让教育冷若冰霜,容易刺伤孩子的心灵。不妨巧用心理效应,用表扬让幼儿放松警惕,引导孩子承认错误,指出不足之处,并且提出希望。表扬可以使孩子心情愉快,信心倍增;而批评则可以使孩子保持清醒的头脑,从而使孩子充分地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二者巧妙的结合起来,才能收到更好的效果,才能让教育变得平和亲切,容易接受。

第四篇:巧用心理效应优化班级管理(范文模版)

巧用心理效应优化班级管理 泰州市苏陈中学

吴粉才

有效的班级管理需要什么技巧?这是一个较难回答的问题。二十多年来我见到许多优秀的老师,他们班级管理风格尽管各异确有一些共同之处。本文作者通过亲身经历和对周围老师的观察以及对班级管理理论学习,对班级管理的方法进行了一些研究,认为优化班级管理除了需要老师的强烈责任心外还需要有科学的理论指导。本文试图通过一些巧用心理学效应来优化班级管理的实例说明:班级管理是一门艺术。

破窗效应与行为习惯养成《 中学生守则》具体化是行为习惯养成的第一步,首先根据中学守则制订具体可行的班级制度,要让学生明白应该做什么,绝不可以做什么,否则会有什么后果。应该从小事抓起,小事抓好了,大事就容易解决。小到笤帚的摆放、站坐的姿势都有明确的规定,如果有人破坏某一规定应及时纠正,绝不要认为事小而产生破窗效应。在行为习惯养成中不让一扇破窗存在 : 一块窗户玻璃被人打破,如果不及时更换,其他的玻璃很快也会被人打破;清洁的墙面被人乱画几笔,如果不及时粉刷,很快就会一塌糊涂;教室一角有人丢了垃圾,如果不及时清除,很快就会垃圾成堆„„这也许是很多人认为司空见惯的现象,却被美国心理学家詹巴斗称为。“破窗效应”。当然,破窗效应并不是他的什么发明创造,我国早就流传许多类似的说法,比如“小洞不补,大洞一尺五”,“破罐子破摔”,“一日新,二日旧,三日扔进废纸篓”,“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等等。有了好的行为习惯就会有好的班风。现在流行一句话:“习惯成就未来。”

洛克忠告与班干建设

洛克忠告:没有有效的监督,就不会有满意的工作绩效。明智的管理者会利用监督这把利剑,促使员工们既心有紧迫感,又满怀热情地投入到工作中去。班级管理与企业管理同理,有效的监督是班级管理的保证。俗话说:“不依规矩不成方圆”。规定应该少定,一旦定下之后,便得严格遵守。班主任不可能总是呆在班上或事必躬亲。班级规章制度建立后就要有强有力的班干监督执行。班主任应选择思想过硬,学习优良,工作负责的学生充当班干。这样,班级一切情况都在自己的掌控之下。每周利用班会让班干就班上违规违纪现象进行通报,作出处理决定。班主任要处处维护班干威信。班主任还有经常组织班干开会,传授管理方法,提高他们的管理水平。一个强有力的班级领导班子可以省去班主任很多麻烦。

第一印象效应与班主任的威信

第一印象效应是指最初接触到的信息所形成的印象对我们以后的行为活动和评价的影响,实际上指的就是“第一印象”的影响。第一印象效应是一个妇孺皆知的道理,为官者总是很注意烧好上任之初的“三把火”,平民百姓也深知“下马威”的妙用,每个人都力图给别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班主任新接到一个班后,从第一次“起立、敬礼、坐下”就要学生规规矩矩,声音响亮,让他们知道你不是一个可以马虎的老师。晨读之前到班巡视,晚自习之后到宿舍检查,让学生知道你时时在关注他们,不给行为不良者以可乘之机。让学生知道你是一个要求严格,遇事顶真的班主任,使学生有敬畏之心。

从众效应与学风

有一个成语叫做三人成虎,意思是说,有三个人谎报市上有老虎,听者就信以为真。这种人在社会群体中容易不加分析地接受大多数人认同的观点或行为的心理倾向被称为从众效应。这一效应的启示是:班主任要善于发挥从众效应的积极作用,首先要有意识地通过班会、黑板报等舆论阵地大张旗鼓地进行宣传;其次,要抓好班团干部和积极分子等基本队伍的建设,组成坚强的堡垒,要及时发现班上的不良倾向,对症下药,将其遏制在萌芽状态,以防止产生从众效应的负作用。一个班级如果形成了积极向上的学风,即使有少数人不求上进也感到孤立。如果负面的从众效应产生他们就会以不求上进为荣,就会是非颠倒。

皮格玛利翁效应与自信心

1968年,美国心理学家罗塔尔森和雅各布森做了一个有趣的试验,他们对一所小学的6个班的学生成绩发展进行预测,并把他们认为有发展潜力的学生名单用赞赏的口吻通知学校的校长和有关教师,并再三叮嘱对名单保密。实际上,这些名单上的人名是他们任意选取的。然而让人出乎意料的是,8个月以后竟出现了令人惊喜的奇迹:名单上的学生个个学习进步、性格开朗活泼、求知欲强、与老师感情甚笃。为什么8个月之后竟会有如此显著的差异呢?这就是期望心理中的共鸣现象。原来,这些教师得到权威性的预测暗示后,便开始对这些学生投以赞美和信任的目光,态度亲切温和,即使他们犯了错误也没有严厉地指责他们,而且通过赞美他们的优点来表示信任他们能改正,实际上他们扮演着皮格马利翁的角色。正是这种暗含的期待和赞美使学生增强了进取心,使他们更加自尊、自爱、自信和自强,奋发向上,故而出现了“奇迹”。这种由于教师的赞美、信任和爱而产生的效应,他们把命名为“皮格马利翁效应”。

“皮格玛利翁效应”留给我们这样一个启示:赞美、信任和期待具有一种能量,它能改变人的行为,当一个人获得另一个人的信任、赞美时,他便感觉获得了社会支持,从而增强了自我价值,变得自信、自尊,获得一种积极向上的动力,并尽力达到对方的期待,以避免对方失望,从而维持这种社会支持的连续性。班主任应巧用皮格玛利翁效应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禁果效应与激发兴趣

理由不充分的禁止反而会激发人们更强烈的探究欲望。记得有一小故事,说的是一酒馆在门前放了一个酒桶。上面贴了“请不要向里面看”的标签,结果很多人出于好奇都纷纷朝里面看。

一次上新课的时候,老师对学生说:“我这里有一道难题,本想让你们做一做,可连我都没做出来,看来你们就更难了。”好几个学生立刻请求老师把题写在黑板上。老师装作无可奈何的样子写了题,全班同学都忙碌起来,不一会儿,一半同学举起了手。当学生清晰地说出解题思路时,老师故意装出甘拜下风的样子说:“同学们,你们真了不起,看来这堂新课你们自己就能学会,有没有信心?”学生的回答当然是“有”!

超限效应与思想工作

美国著名幽默作家马克•吐温有一次在教堂听牧师演讲。最初,他觉得牧师讲得很好,使人感动,准备捐款。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他有些不耐烦了,决定只捐一些零钱。又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于是他决定,1分钱也不捐。到牧师终于结束了冗长的演讲,开始募捐时,马克•吐温由于气愤,不仅未捐钱,还从盘子里偷了2元钱。这种刺激过多、过强和作用时间过久而引起心理极不耐烦或反抗的心理现象,称之为“超限效应”。超限效应在思想教育中时常发生。如:当学生不用心学习或屡教不改时,有的老师会一次、两次、三次,甚至四次、五次重复对一件事作同样的批评,使学生从内疚不安到不耐烦最后反感讨厌。被“逼急”了,就会出现“我偏要这样”的反抗心理和行为。因为学生一旦受到批评,总需要一段时间才能恢复心理平衡,受到重复批评时,他心里会嘀咕:“怎么老这样对我?”孩子挨批评的心情就无法复归平静,反抗心理就高亢起来。可见,老师对学生的批评不能超过限度,应对学生“犯一次错,只批评一次”。如果非要再次批评,那也不应简单地重复,要换个角度,换种说法。这样,学生才不会觉得同样的错误被“揪住不放”,厌烦心理、逆反心理也会随之减低 三明治效应与批评

在班主任工作中对学生的批评是常有的事,不善于批评的班主任常常与学生闹僵甚至不可收拾;善于批评的班主任简单几句话就使问题迎刃而解,这就是巧用了三明治效应。在批评心理学中,人们把批评的内容夹在两个表扬之中从而使受批评者愉快地接受批评的现象,称之为三明治效应。这种现象就如三明治,第一层总是认同、赏识、肯定、关爱对方的优点或积极面,中间这一层夹着建议、批评或不同观点,第三层总是鼓励、希望、信任、支持和帮助,使之后味无穷。这种批评法,不仅不会挫伤受批评者的自尊心和积极性,而且还会积极地接受批评,并改正自己的不足方面。例如批评某生上课迟到,三明治式的批评会如此进行:你一向表现不错的,最近是否身体不佳?要不然你是不会迟到的。迟到按班级规定是要给你一点惩罚的,你说对不?身体不好的话要早点去看的,如果家里有事,你可以跟我打个招呼,我们大家都可以帮助你的。你很聪明,好好干吧!而破坏性的批评就会从头到尾都是火药味,同样是上课迟到,这种破坏性的批评就会如此进行批评:你看看现在是几点了,就你迟到,你是不是要回家,请你给我记住,以后别再给我碰着,要不然,你就别再来上学了!这样的批评怎能不使对方大失面子呢?

当然,各种方法的运用应因人因时因地而异,切不可生搬硬套。心理学上还有很多效应值得研究,作为一教育工作者对工作要有热心,对学生要有爱心,对班级要有责任心,对学问要留心,处理问题要细心,遇到难题要耐心,平时要虚心,向有经验的班主任学习,向书本学习,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把班级工作做好。

参考书目 智库百科 张大均,《教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第五篇:班级管理的心理效应

班级管理中的25种心理效应

心理效应作为一种特殊的心理现象,班主任如果能在班级管理中充分利用其积极作用,避免消极作用,就能够提高班级管理的质量,从而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角色效应。

现实生活中,人们以不同的社会角色参加活动。这种因角色不同而引起的心理或行为变化被称为角色效应。人的角色的形成首先是建立在社会和他人对角色的期待上的,由于很多班主任普遍存在着对学生社会角色期望的偏差,比如“好学生”的标准就是学习好,而学习好的标准就是成绩好,对学生的成长和角色发展都带来了消极的影响,学生出现了角色概念的偏差。一些学生常以“我的爸爸是经理”、“我的爷爷是高干”等为炫耀,把自己与长辈的角色等同起来,颠倒了角色概念的关系,致使这类学生养成狂妄自大、目中无人的畸形心态。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合理地确定学生的角色,通过采取角色扮演、角色创造等形式实现学生的角色行为。

暗示效应。

暗示效应是指在无对抗的条件下,用含蓄、抽象诱导的间接方法对人们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从而诱导人们按照一定的方式去行动或接受一定的意见,使其思想、行为与暗示者期望的目标相符合。一般说来儿童比成人更容易接受暗示。管理中常用的是语言暗示,如班主任在集体场合对好的行为进行表扬,就是对其他同学起到暗示作用。也可以使用手势、眼色、击桌、停顿、提高音量或放低音量等等。有经验的班主任还常常针对学生的某一缺点和错误,选择适当的电影、电视、文学作品等同学生边看边议论或给学生讲一些有针对性的故事,能产生较好的效果。

门槛效应。

心理学家查尔迪尼在替慈善机构募捐时,仅仅是附加了一句话“哪怕是一分钱也好”就多募捐到一倍的钱物,这就是著名的门槛效应。这一效应的基本内容就是由低要求开始,逐渐提出更高的要求。查尔迪尼分析认为,对人们提出一个很简单的要求时,人们很难拒绝,否则怕别人认为自己不通人情;当人们接受了简单的要求后,再提出较高的要求,人们为了保持认识上的统一和给外界留下前后一致的印象,心理上就倾向于接受较高要求。这一效应告诉我们,在对学生提出要求时要考虑学生心理接受能力,应少一些,小一些,这样才会取得好的教育效果。

奖惩效应。

奖励和惩罚是对学生行为的外部强化或弱化的手段,它通过影响学生的自身评价,能对学生的心理产生重大影响,由奖惩所带来的行为的强化或弱化就叫做奖惩效应。心理学实验证明,表扬、鼓励和信任,往往能激发一个人的自尊心和上进心。但奖励学生的原则应是精神奖励重于物质奖励,否则易造成“为钱而学”、“为班主任而学’的心态。同时奖励要抓住时机,掌握分寸,不断开化。当然“没有惩罚就没有教育”,必要的惩罚是控制学生行为的有效信号。惩罚时用语要得体、适度,就事论事,使学生明白为什么受罚和怎样改过。同时还应注意的是奖惩的频率,从心理学的研究结果看,当奖惩的比例为5:1时往往效果最好。

拆屋效应。

鲁迅先生曾于1927年在《无声的中国》,文中写下了这样一段文字:“中国人的性情总是喜欢调和、折中的,譬如你说,这屋子太暗,说在这里开一个天窗,大家一定是不允许的。但如果你主张拆掉屋顶,他们就会来调和,愿意开天窗了。”这种先提出很大的要来.接着提出较小较少的要求,在心理学上被称为“拆屋效应”。虽然这一效应在成人生人活中多见,但也有不少学生学会了这些。如有的学生犯了错误后离家出走,班主任很着急,过几天学生安全回来后。班主任反倒不再过多地去追究学生的错误了。实际上在这里,离家出走相当于“拆屋”,犯了错误相当于“开天窗”,用的就是拆屋效应。因此,班主任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教育方法一定恰当,能被学生所接受,同时对学生的不合理要求或不良的行为绝不能迁就。特别要注意不能让学生在这些方面养成与班主任讨价还价的习惯。

链状效应。

有一句俗话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在心理学上这种现象被称为链状效应,它是指人在成长中的相互影响作用。这种效应在年龄低的学生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就学生的链状效应看不是单方面的,既表现在思想品德方面的互相感染,也在个性、情绪、兴趣、能力等方面发生综合影响。利用学生的链状效应,让不同性格的学生在一起可以取长补短。因此作为班主任,应有意识地优化学生周围的环境,如让娇生惯养的学生与独立性较强的朋友做伴,胆小畏法的学生应和勇敢坚强的学生交友。

禁果效应。

“禁果”一词源于《圣经》,它讲的是夏娃被神秘智慧树上的禁果所吸引去偷吃被贬到人间,这种被禁果所吸引的逆反心理现象,称之为“禁果”效应。由于青少年处在特殊的发育期,好奇心强,逆反心理重,因此常出现禁果效应。它给我们的启示有两个;

1、不要把不好的东西当成禁果,人为地增加对学生的吸引力。

2、要把学生不喜欢而又有价值的事情人为地变成禁果以提高其吸引力。

名人效应。

美国心理学家曾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在给大学心理系学生讲课时,向学生介绍说聘请到举世闻名的化学家。然后这位化学家说,他发现了一种新的化学物质。这种物质具有强烈的气味,但对人体无害。在这里只是想测一下大家的嗅觉。接着打开瓶盖,过了一会儿,他要求闻到气味的同学举手,不少同学举了手,其实这只瓶子里只不过是蒸馏水,化学家是从外校请来的德语教师。这种由于接受名人的暗示所产生的信服和盲从现象被称为名人效应。名人效应的产生依赖于名人的权威和知名度。名人之所以成为名人,在他们那一领域必然有其过人之处,所以名人更能引起人们的好感、关注、议论和记忆。由于青少年的认识特点及心理发展,他们所希望的名人多为形式化、表面性的形象所吸引。他们喜欢的名人多为歌星、影星一类,出现追星现象。这就要求班主任要为学生选择好“名人”,以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刻板效应。

生活中常可见到这样的例子:青年人往往认为老年人墨守成规;而老年人又往往认为青年人举止轻浮。教授总是白发苍苍、文质彬彬,工人则是身强力壮、举止豪爽等。人们头脑存在的关于某一类人的固定印象的心理现象被称为刻板效应。虽然这一效应在群体心理中比较多见,但在不少班主任心中也存在。曾经有位平时学习不好的学生有一阶段学习特别刻苦,在期末考试时成绩特别突出。知逍考试成绩后,一些班主任说的是“成绩是不错,作弊了吗?”由于平时班主任已对学生有了刻板印象,在学生进步后还是以原来的标准去评价学生,很容易造成偏见、成见,既伤了学生的自尊,也影响了班主任形象。

鲍鱼效应。

沙丁鱼捕捞后如果没有刺激和活动就会很快地死去,挪威渔民每次从海上归来,为了不让鱼在途中死去,在鱼舱室放几条鲶鱼,以挑起它们和沙丁鱼之间的摩擦和争端,使大量的沙丁鱼在紧张中不断地游动。其结果不但避免了沙丁鱼因窒息而死亡,而且还能保证它们活蹦乱跳地抵达港口。这种现象后来被人们称之为“鲶鱼效应”。它给我们的启示是:

1、在适度的紧张中才能更好地发挥能力。因此,班主任要给学生创造一个适度的紧张氛围,并引导学生在紧张中学会适应。当然我们也不否认过度的紧张应该避免,以防止对学生身心造成不可逆转的伤害。

2、要充分利用好班级中的“鲶鱼”,班级中常常有这样一些学生,这些学生学习成绩一般,但“能量”很大,特别活跃,在学生中有一定的号召力,他们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班级的纪律和学习。如果不好好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则常常会起相反的作用。在班干部的设置上若能将这些人提拔到适当的领导岗位,就会产生鲶鱼效应,班级活动容易开展,班集体建设更为顺利。

自己人效应。

有一种效应叫自己人效应,就是说要使对方接受你的观点、态度,你就不惜同对方保持同体观的关系,也就是说,要把对方与自己视为一体。管理心理学中有句名言:“如果你想要人们相信你是对的,并按照你的意见行事.那就首先需要人们喜欢你,否则,你的尝试就会失败。”因此,班主任要真正把学生当成自己人——做学生的知朋友。

超限效应。

著名作家马克•吐温有一次在教堂里听牧师演讲。最初,他觉得牧师讲得很使人感动,就准备捐款,并掏出自己的所有钱。过了十分钟后,牧师还没有讲完,他有些不耐烦了,决定只捐一些零钱;又过了十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他于是决定一分钱也不捐。到牧师终于结束了长篇的演讲开始募捐时,马克•吐温由于气愤,不仅未捐钱,相反,还从盘子里偷了二元钱。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刺激过多、过强或作用时间过久,会引起极不耐烦或逆反的心理现象,心理学上称之为“超限效应”’。这个效应启示我们,在批评或表扬学时,应掌握一个“度”。“不及”固然达不到既定的目标,但“过度”又会产生超限效应,非但起不到应有的效果,甚至会出现一些反作用。

配套效应。

18世纪。法国有个哲学家叫丹尼斯•耿德罗,一天,朋友送他一件质地精良、做工考究、图案高雅的酒红色睡袍。狄德罗非常喜欢,可他穿着华贵的睡袍在家里寻找感觉,总觉得家具颜色不对,地毯的针脚也粗得吓人。于是为了与睡袍配套,旧的东西先后更新,书房终于跟上了睡袍的档次,可他却觉得很不舒服,因为“自己居然被一件睡袍胁迫了”。两百年后,美国哈佛大经济学家朱丽叶•施罗尔在《过度消费的美国人》一书中,把这种现象称作为“狄德罗效应”.亦称作为“配套效应”,也就是人们在拥有了一件新的物品后不断配置与其相适应的物品以达到心理平衡的现象。从学生的成长过程看,无论是好的行为还是不良的习惯,都可以找到引起这一行为的一件“睡袍”。在这里笔者想提醒班主任,应为学生准备几件有价值的“睡袍”。

首因效应。

心理学家曾经做了这样的实验:让学生评价一个人,把学生分成两组,第一组先看介绍这个人内向的材料,然后再看介绍这个人外向的材料;第二组恰恰相反。结果是第一组大部分评价他为内向,第二组评价的多为外向,这象被称为首因效应,又称第一印象。它是指第一次接触陌生人或事物形成的印象,起到了先入为主的作用。它给我们的启示是:

1、班主任在刚接班后要全面了解学生,尽量避免受第一印象的影响对学生产生偏见,影响到以后的班级管理。

2、在与学生初次接触时,力争给学生一个好的第一印象。这样能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得到学生的信任,形成融洽的师生关系,为以后实施有效的教育奠定基础。

半途效应。

半途效应是指在激励过程中到半途时,由于心理因素及环境因累的交互作导致的对于目标行为的一种负面影响。大量的事实表明,人的目标行为的中止期多发生在“半途”附近,在人的目标行为过程的中点附近是一个极其敏感和极其脆弱的活跃区域。导致半途效应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目标选择的合理性,目标选择的越不合理越容易出现半途效应。二是个人的意志力,意志力越弱的人越容易出现半途效应。这就要求班主任在平时教育学生时多注意学习各方面的知识,培养多方面的能力,同时多注意进行意志磨练。行为学家提出了“大目标、小步子”的方法,对于防止半途效应的发生具有积极的意义。

光环效应。

又称晕轮效应、是指在观察某个人时,对于他的某种品质或特征有鲜明的知觉,从而掩盖了其他特征。美国心理学家戴恩等人有个研究,让被试者看一些照片。照片上的人分别是有魅力的、无魅力的和魅力中等的,然后让被试者从与魅力无关的方面去评价这些人,如他们的职业、婚姻、能力等。结果发现,有魅力的人在各方面得到的评分都是最高的。无魅力者得分最低,这种漂亮的人各方面都好,实际上就是光环效应的典型表现。很多班主任都有这样的观点,学生成绩好,就样样都好;学生成绩差,就觉得他一无是处。这就要求班主任既要充分注意学生特长的发展和能力的提高,使学生的闪光点得到别人的认可,受到别人的尊重,增强学生的自信。同时也应注意,虽然对学生偏爱一些是人之常情,但过分的偏爱或溺爱都会导致感情用事,对错不分,有的还会一俊遮百丑,实际上对学生的成长是很不利的。

近因效应。

由于最近了解的东西掩盖了对某人一贯了解的心理现象叫做近因效应。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对陌生人的知觉,第一印象有更大的作用;而对于熟悉的人,对他们的新异表现容易产生近因效应。近因效应在学生交往中也是常见的,例如两个学生本来相处得很好,甲对乙堪称关怀备至,可是却因最近一次“得罪”了乙,就遭到乙的痛恨,这就属于近因效应的作用。同样,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大部分人都不可能始终给人留下很好的第一印象,这就要求班主任一是要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增强自身的吸引力;二是要不断鼓励学生进步,让学生能以新的姿态展现在外人面前,不断激励学生进步。

齐加尼克效应。

法国心理学家齐加尼克经做过一个实验:将一批学生分成两组,让他们同时完成20项工作。结果一组顺利完成了任务,而另一组却未完成。试验表明,虽然受训者在接受任务时均呈现出一种紧张状态,但顺利完成任务者,其紧张情绪逐渐消失;而未完成任务者,紧张情绪却持续存在,且呈加剧倾向。后一种现象被称为“齐加尼克”效应。这种效应启示我们:学习负担重,学生长期处于紧张状态,学习效果就会越来越差。作为班主任,必须重视这一效应,采取有效措施,一是不要对学生提出过多、过高的要,二是班主任要设法帮助学生按时完成任务,以适当缓解学生的紧张情绪,让学生学得愉快。

从众效应。

有一个成语叫做三人成虎。意思是说,有三个人谎报市上有老虎听者就信以为真。这种人在社会群体中容易不加分析地接受大多数人认同的观点或行为的心理倾向被称为从众效应。这一效应的启示是。班主任要善于发挥从众效应的积极作用。首先要有意识地通过班会、黑板报等舆论阵地大张旗鼓地进行宣传;其次,要抓好班团干部和积极分子等基本队伍的建设,组成坚强的堡垒,要及时发现班上的不良倾向,对症下药,将其遏制在萌芽状态,以防止产生从众效应的负作用。

马太效应。

《圣经》中“马太福音”里有一句名言:“凡是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美国著名哲学家罗帕特•默顿发现了同样的现象,即荣誉越多的科学家,授予他的荣誉就越多;而对那些默默无闻的科学家,对其做出的成绩往往不予承认。他于1973年把这种现象命名为“马太效应”。在班级管理中,就是好学生好对待,差学生差对待;而好与差的标准主要还是学习成绩。对于一些班主任心中的好学生来说,爱“过剩”的时候,就会贬值,他们对表扬就会变得麻木不仁,认为一切都是理所当然。这种优越的社会心理环境会使他们在成长中变得非常脆弱,经不起挫折。而对另外一些学生仅仅因为分数不高,就会长期处在被班主任的关爱遗忘的角落,这种人为造成的恶劣的心理环境,将会使他们情绪偏激、行为带有触发性和冲动性,这样必然导致学生个性的畸形发展,引发学生的心理障碍。

期望效应。

有一次,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到一个学校里做完调查后,划了一部分名单告诉班主任,这些学生很有发展潜力。但要求班主任不要告诉学生、一个学期后发现这些学生进步很快。其实这些学生都是随便划出的,这就是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又叫期望效应。它告诉我们,真诚的期待和不懈的努力,终会结出预期的果实。平时,班主任要对学生充满信心,寄予厚望,使这种真诚的期待成为学生发展的动力和方向。

情绪效应。

古希腊有个杰出的哲学家叫德漠克利特,他总是笑脸迎人,不摆架子,被人美称为“含笑哲学家”。现在的商店、宾馆的服务员都开展了“微笑服务”,目的是取得良好的情绪效应。同样,如果我们在平时,特别是在班主任工作不顺利或情绪不好的时候能注意调整,多给学生以笑脸,给学生以信任,为学生的成长创造一个宽松的心理环境,那么,在学生犯错误时,即使我们严厉地批评他,他也会认为这是为他好,从而能虚心地接受我们的批评。

空白效应。

心理实验表明,在演讲的过程中,适当地留一些空白,会取得良好的演讲效果,这就是空白效应。它给我们的启示是,班主任要善于留白,如在表达方面留白,针对某些问题,班主任不妨先不说出自己的观点,让学生去想、去说,让学生有表达自己意见的机会。在实践方面留日,给学生一个锻炼和实践的机会,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在思考方面留白,班主任应给学生思考分析的机会。让学生独立地思考、判断和面对,学生的分析能力就会逐渐提高。在批评方面留日,批评之后,留有学生自己去思考、自己去责备的时间。这样学生就不会有一种被“究追不舍’之感,反抗心理就会锐减。南风效应。

有一则寓言,讲北风南风打赌,看谁能把行人的大衣脱掉。北风劲,可越刮,行人把大衣裹得越紧;南风徐徐,轻柔温柔,使人自觉地把大衣脱下。南风之所以能达到目的,就是因为他顺应了人的内在需要,使人的行为变为自觉。这种以启发自我反省、满足自我需要而产生的心理反应,我们称之为“南风效应”。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一是要了解学生的特点,采取符合学生实际和需要的管理方式。二是管理措施要人性化。班主任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和自信心,相信学生都有一颗向上、向善的心,在情感上尊重人、关心人。在行为上激励人、焕发人,容忍学生的缺点,客观、理智、科学地处理教育教学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贝尔纳效应。

英国学者贝尔纳勤奋刻苦,同时又有很高的天赋。如果他毕生研究晶体学或生物化学,很有可能获得诺贝尔奖。但他却心甘情愿地走另一条路——为他人去做一架云梯,把一个富有开拓性的课题提出来,指引别人登上科学的高峰,这一举动被科学家们称为“贝尔纳效应”。作为班主任,不一定有贝尔纳的天赋,也不一定是某学科的专家学者,但与学生相比,总在一些方面占有一定的优势。班主任只要认真地把自己的优势加以发挥和利用,就能逐步培养学生广泛的兴趣爱好,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促使学生更快地进步,产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效果。

当然这些效应的启示远不上这些,还需要“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同样。在现实生活中也有很多心理效应和现象,需要班主任不断地探索。

下载巧用心理效应-班级管理word格式文档
下载巧用心理效应-班级管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班级管理中的“心理效应”

    班级管理中的“心理效应” 李正强(山东省肥城市桃园镇中心小学) 在心理学中有很多“效应”,这些效应为班主任工作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启示。一个出色的班主任应该善于揣摩并抓住学......

    班级管理中的心理效应

    班级管理中的心理效应 1.利用皮格马利翁效应 皮格马利翁效应又叫罗森塔尔效应,罗森塔尔曾做过一个实验,对小学各年级的学生进行“预测未来发展的测验”,他随机抽取样品,然后......

    班级管理中的“心理效应”

    班级管理中的“心理效应” 班级管理中的“心理效应” 在心理学中有很多“效应”,这些效应为班主任工作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启示。一个出色的班主任应该善于揣摩并抓住学生的心理......

    班级管理中的心理效应

    班级管理中的心理效应 有些家长,总是以过来人的身份对孩子提出这样那样的要求,若孩子不能完成,就一味指责或批评;若孩子出现失误,就拿其他孩子与自己的孩子进行比较。时间久了,他......

    巧用心理效应,提高演讲效果

    在演讲活动中,听众对演讲信息有着自己独特的心理需要。一般地说,如果听众对演讲内容有极大兴趣,便会采取积极、热情的合作态度;反之,则会采取冷漠甚至排斥的态度,演讲就不会成功,因......

    巧用心理效应(精选多篇)

    巧用心理效应,优化思想品德课堂 姓名:李太忠 性别:男 年龄:37岁 学历:本科 职务:教师 职称:中教一级 工作单位:濉溪县新城初级中学 邮政编码:235100 联系电话:***;***......

    班级管理中遇到的心理效应

    班级管理中遇到的心理效应 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老师往往苦口婆心,和学生斗智斗勇,却管理不好班级,究竟问题出现在哪里呢?以下整理的一些在班级管理中遇到的心理效应或许能帮你拨......

    用心理效应的方法管理班级

    用心理效应的方法管理班级 什么是心理效应? 心理效应是指由于社会心理、心理规律的作用,使人在社会认识过程中,对人或事所持有的一些特殊的反应效果。心理效应在教育教学活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