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班级管理中的十种心理效应
班级管理中的十种心理效应
一、自己人效应——走进心灵
苏霍姆林斯基说:“请你记住,教育——首先是关怀备至地、深思熟虑地、小心翼翼地去触及年轻的心灵。”德育是触及灵魂、动人心魄的教育过程。
自己人效应能够有效缩短教师与学生间的心理距离,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收到较好的效果。教师必须蹲下身子,升起爱心,关注学生的心灵,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去体验学生的感觉,真正把学生当成自己人,做学生的知心朋友,要杜绝居高临下的说教,充分运用平行语言,使学生能正确认识自己,评价自己,建立合理适当的自我同一性。做到以心灵感受心灵,以感情赢得感情,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从而最终达到“师生成为亲密的朋友,学校成为成长的乐园”的最高教育境界。
二、瓦拉赫效应——发现亮点
奥托·瓦拉赫是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在他开始读中学时,父母为他选择的是一条文学之路,不料一个学期下来,老师为他写下了这样的评语:“瓦拉赫很用功,但过分拘泥,这样的人即使有着完善的品德,也决不可能在文学上发挥出来。”此时,父母只好尊重儿子的意见,让他改学油画。可瓦拉赫既不善于构图,又不会润色,对艺术的理解力也不强,成绩在班上是倒数第一,学校的评语更是令人难以接受:“你是绘画艺术方面的不可造就之才”。面对如此“笨拙”的学生,绝大部分老师认为他已成才无望,只有化学老师认为他做事一丝不苟,具备做好化学实验应有的品格,建议他试学化学。父母接受了化学老师的建议。这下,瓦拉赫智慧的火花一下被点着了。文学艺术的“不可造就之才”一下子就变成了公认的化学方面的“前程远大的高材生”。
瓦拉赫效应告诉我们:学生的发展是不均衡的,都有弱点和强点,如果我们打破另类学生“朽木不可雕也”的思维定势,像那位化学老师那样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为学生提供展示特长、个性的场所,必能收到“铁树开花”的显着成效。因此,在德育过程中,我们应该关心每个学生,设计多种形式的活动,指出个体的闪光点,让学生充满自信,为学生发现自己的智慧潜能和特长搭建舞台。比如:就本班学生和学校的实际情况设计辩论、演讲、主持主题班会等多种形式的活动,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为学生展示特长和个性提供场所,能讲的讲,能写的写,能画的的画,能动手的动手„„鼓励每个学生勇敢地亮出自己的闪光点,全班交流。使每个学生在这里都可以找到自己的位置,都能找到自己智能的“最佳点”,为每一个学生特别是后进生提供建立自信和多元发展的机会。进而促使学生形成健康的心态,克服自卑,帮学生在自信中树立新的目标和理想。
没有一种草儿不开花,没有一个孩子不完美。每一个人都是一张充满个性色彩的生命画卷,这张画卷并非缺少值得欣赏的东西,真正缺少的倒是欣赏的目光。但愿我们的老师面对一张张生命的画卷,不是一味地去挑剔、埋怨、责备,而是要更多地去发现,去欣赏,以欣赏的心态体会学生生命的最大丰富性和主动性,关注学生成长与发展的每一点进步,帮助学生发现自己、肯定自己,使更多的孩子陶醉在成功的喜悦中,让更多的学生拥有健康的心态、健全的人格和自信的人生。
三、亨利效应——暗示期望
多年前的一个傍晚,一个叫亨利的青年移民,站在河边发呆。这天是他30岁生日,可他不知道自己是否还有活下去的勇气。因为亨利从小在福利院长大,身材矮小,长相也不漂亮,讲话又带着浓重的乡土口音,所以一直自卑,连最普通的工作都不敢去应聘,没有工作也没有家。就在亨利徘徊于生死之间的时候,他的好友约翰兴冲冲地跑过来对他说:“亨利,告诉你一个好消息!我刚从收音机里听到一则消息,拿破仑曾经丢失了一个孙子。播音员描述的特征,与你毫不相差!”“真的吗?我竟然是拿破仑的孙子!”亨利一下子精神大振,联想到爷爷曾经以矮小的身材指挥着千军万马,用带着泥土芳香的法语发出威严的命令,他顿感自己矮小的凶狠才同样充满力量,讲话时的法国口音也带着几高贵和威严。就这样,凭着他是拿破仑的孙子这一“美丽的谎言”,30年后,他竟然成了议价大公司的总裁。后来,他请人查证了自己并非拿破仑的孙子,但这早已不重要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含而不露的期望具有无穷的教育力量。它是一种含蓄的期待,是一种信念的点燃,是一种“自我诱导”。心理学研究表明:每个人都具有暗示性,而且儿童比成人更容易接受暗示。真正的道德教育,不是把社会现存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灌输给学生,使学生成为一个个“美德的集合体”,而是启发和唤醒学生的道德自觉和道德良心,使学生树立道德理想,领悟人生真义。而“启发”和“唤醒”的方法就是暗示期待。教师用含蓄、抽象诱导的间接方法对学生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能够有效诱导学生按照一定的方式去行动或接受一定的意见,使其思想、行为与教师期望的目标相符合,这正是“亨利效应”的神奇之处。如有的老师在集体场合对好的行为进行表扬,就对其他同学起到了良好的暗示作用;有的老师常常针对学生的某一缺点和错误,选择适当的电影、电视、文学作品等同学生边看边议论,或给学生讲一些有针对性的故事等等,都能产生较好的效果。
有位哲人说过,当我们觉得这个世界是美好的,它便在很大程度上折射出我们内心世界的美好;当我们觉得这个世界是丑陋的,它便在很大程度上折射出我们内心的阴暗。相信德育中的“亨利效应”一定能产生更多的惊奇!
四、美即好效应——走出错觉,正确评价
对一个外表英俊漂亮的人,人们很容易误认为他或她的其他方面也很不错。这是美国心理学家丹尼尔麦克尼尔曾提出着名的美即好效应。它告诉我们:印象一旦以情绪为基础,这一印象常会偏离事实。在学校经常可以看到这种现象,老师对学习成绩好的学生,脸上往往流露出喜爱的神色,并器重和青睐他们。而对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却往往歧视,并表现出讨厌的情绪。这就是美即好效应在教育中的具体体现。实践证明,这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片面看法使部分优秀学生产生心理错觉,无法正确对待自己;而另外一些学生仅仅因为分数不高,就会长期处在被老师的关爱遗忘的角落,这种人为造成的恶劣的心理环境,将会使他们情绪偏激、行为带有触发性和冲动性,这样必然导致学生个性的畸形发展,引发学生的心理障碍,使学生丧失积极向上的愿望,失去自信,产生逆反心理。
“美即好效应”对德育的启示是“尺短寸长”,每个学生身上都有特长,也有不足,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用发展的、辩证的、全面的眼光看待学生,对每一个学生都要全面了解。不能让成绩“一俊遮百丑”,只了解优生的优点而忽视优生的缺点;也不能让成绩“一票否决”,只了解差生缺点的一面,忽视了差生优点的一面。应努力做到尊重每一位学生,保持在教育过程中一切学生的平等,避免部分学生滋生优越感,另一部分学生形成自卑感,让学生健康成长。
五、“温水效应”——防微杜渐
美国康乃尔大学的研究人员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在锅里加满冷水后,把一只青蛙放进去,然后慢慢加热。水开始是凉的,变温的速度很慢,青蛙觉得比较适应和舒服,并不想跳。随着水温逐渐升高,感受到危险的青蛙决心努力跳出热锅,但为时晚矣。最后,活蹦乱跳的青蛙被烫死。与此相对照,把青蛙扔进一口沸水锅里,受到强烈刺激的青蛙奋力一跳,成功地保住了性命。
温水效应对德育的启示是,对于学生身上表现出来的微小缺点和错误,都不可姑息。在教育过程中,大多数老师由于认识上的不足和护犊心态,对成绩较好,平时比较守纪的学生总有一种偏袒心理,这些学生在班里学生总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学校领导称赞他,任课老师宠爱他,班主任更是把他捧为掌上明珠。三好学生是他,优秀团员是他,优秀学生干部还是他。即使这些学生犯了这样或那样的错误,教师也总是以宽容的心理对待,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让学生含糊过关;即使是批评,也是轻描淡写,点到为止。有的老师甚至是看不到这类学生存在的问题,对这些学生的不足表现得非常迟钝,这样便筑构了教育的盲点,使“过剩”爱自动贬值,其负效应是使得这部分优秀生产生错觉,他们对表扬麻木不仁,认为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因而不能正确评价自己、他人和周围事物,导致其心理异化,失去对逆境的承受力和自身的受挫力,使他们在成长中变得非常脆弱,缺乏持续发展的后劲,社会适应力极差。当有些尖子生自杀或犯罪时,我们方才醒悟是自己的温水煮死了锅里的“青蛙”,只是悔时已晚。所以,有效的德育是从每一个细节抓起,防微杜渐,把错误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中。
六、保龄球效应——多褒少贬
两名保龄球教练分别训练各自的队员。他们的队员都是一球打倒了7只瓶。教练甲对自己的队员说:“很好!打到了7只。”他的队员听了教练的赞扬很受鼓舞,心里想,下次一定再加把劲,把剩下的3只也打倒。教练乙则对他的队员说:“怎么搞的!还有3只没打倒。”队员听了教练的指责,心里很不服气,暗想,你咋就看不见我已经打倒的那7只。结果,教练甲训练的队员成绩不断上升,教练乙训练的队员打得一次不如一次。保龄球效应告诉我们,赞赏和批评其收效有多么大的差异。其实,希望得到他人的肯定、赞赏,是每一个人的正常心理需要。而面对指责时,不自觉的为自己辩护,也是正常的心理防卫机制。
美国钢铁大王安祖·卡耐基选拔的第一任总裁查尔斯·史考伯说,“再也没有比上司的批评更能抹杀一个人的雄心。„„我赞成鼓励别人工作。因此我急于称赞,而讨厌挑错。如果我喜欢什么的话,就是我诚于嘉许,宽于称道。”这就是史考伯做法。心理学家研究证明,积极鼓励和消极鼓励之间具有不对称性。受过处罚的人不会简单地减少做坏事的心思,充其量,不过是学会了如何逃避处罚而已。所以,德育工作者要善于运用好赞赏的技巧,把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到“被球击倒的那7只瓶”上,而不是忘不了“没击倒的那3只”。比如,有的学生做错了事,向教师坦白承认错误,教师不必再为学生的错误而责罚学生;而应看到学生对教师的信任,愿意听取教师意见来改正错误的一面,对学生的举动表示赞赏;当一个学生第一天迟到30分钟。第二天,又迟到了28分钟时,老师如果因为他的迟到比昨天少2分钟而肯定他的进步,相信微不足道的2分钟一定会促进学生的转变,第三天他必然不会让老师失望。只要换一个角度,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长处和优点,“诚于嘉许,宽于称道”,德育就会收到神奇的效力。
七、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变堵为疏
对爱情展开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发现,就是确认了当出现干扰恋爱双方爱情关系的外在力量时,恋爱的双方的情感反而会加强,恋爱关系也因此更加牢固。心理学上,借名于莎士比亚悲剧名着《罗密欧与朱丽叶》,称这种现象为“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
生活中常常发现这种现象:如果人们的选择是自愿的,人们会倾向于增加对所选择对象的喜欢程度。而当选择是强迫的时候,人们会降低对所选择对象的好感。因此,当强迫人们做出某种选择时,人们对这种选择会产生高度的心理抗拒,而这种心态会促使人们做出相反的选择,并实际上增加对自己所选择的对象的喜欢。比如,一个小孩子把手停在一张画上,他的妈妈大声喊到:千万不要把画撕坏了!结果,妈妈话音刚落,画便应声而坏。
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对德育的启示是,变堵为疏,才能避免学生产生逆反心理,收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善疏则通,能导必安。克服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当孩子把手放到画上时,微笑着对他说:“瞧,宝宝能帮妈妈贴画了。”结果,你会惊奇地发现孩子如你所愿的把画贴到了墙上。
八、“篮球架效应”——适度要求
如果篮球架有两层楼那样高,那么对着两层楼高的篮球架子,几乎谁也别想把球投进篮圈,也就不会有人犯傻了;如果篮球架跟一个人差不多高,随便谁不费多少力气便能“百发百中”,大家也会觉得没啥意思。正是由于现在这个跳一跳,够得着的高度,才使得篮球成为一个世界性的体育项目,引得无数体育健儿奋争不已,也让许许多多的爱好者乐此不疲。篮球架子的高度启示我们,一个“跳一跳,够得着”的目标最有吸引力,对于这样的目标,人们才会以高度的热情去追求。
篮球架效应对德育的启示是,我们给学生树立的目标一要让学生力所能及;二是要不断提高。也就是说,既要让学生有机会体验到成功的欣慰,不至于望着高不可攀的“果子”而失望,又不要让学生毫不费力地轻易摘到“果子”。只有不断给学生定出一个“篮球架子”那么高的目标,让大家都能“跳一跳,够得着”,才能收到好的效果。具体地说,要做到以下两点:
第一、我们必须要全面分析学生的各个方面的情况,注意教育目标的可行性、合理性。在制定目标时,一定要考虑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和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提出的子目标要与学生心理发展水平处于同一层次,使学生通过努力就可以达到,让学生“跳一跳,摘到苹果”。
第二、我们要注意教育目标的层次性和具体性。学生之间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德育也要落实因材施教的原则,必须分析不同层次学生现有的发展水平,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制定不同层次的、具体的目标。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喜悦,进一步增强前进的信心。如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教师一下子不宜对他们提出过高的要求,而是先提出一个只要比过去有进步的小要求,当学生达到这个要求后再通过鼓励逐步向其提出更高的要求,学生往往更容易接受并力求达到。
九、米格25效应——整体优化
前苏联研制的米格-25喷气式战斗机的许多零部件与美国的相比都落后,但因设计者考虑了整体性能,故能在升降、速度、应急反应等方面成为当时世界一流。米格-25效应说明所谓最佳整体,乃是个体的最佳组合。
有位老师了解到班里潜伏着一股对卫生值日劳动厌恶和抵触的情绪,个别学生甚至当值时缺勤、早退。同时,教师也接受到来自班组学生群体对这种不良行为的不满和批评的信息反馈。于是,教师通过班会课与学生一起明确值日劳动的职责及其意义,引导学生在班墙报和班会课上开展“劳动观念和集体主义精神”专题讨论,从人格品德和人生价值观的层面去看待值日劳动的思想意义,使“劳动光荣”的心理追求成为班级教育活动中的一种主流心理状态;使群体舆论趋向对不良行为的排斥与抵制,原来曾逃避值日劳动的学生厌恶和抵触劳动的情绪受到了群体的批评和制约,在教师的正面导向和群体意识的的压力下,这些同学轻视值日劳动的行为得到了及时的修正。他们一改从前的懒散作风,积极主动做好值日劳动,精神面貌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由此可见,对学生个体某些不良行为、不恰当的情绪宣泄,仅靠教师简单的“金刚怒目”式的警示和惩罚,其效果是很有限的,而且容易流于表面化而失去教育意义,甚或由于处理不当,会造成师生间的隔阂和摩擦。若教师能从心理认识的角度掌握教育的“火候”,充分发挥班集体的教育功能,那么,教育效果就一定会大很多。
心理学理论认为,在一个集体中,每个人都不愿意自己被孤立,而会尽力使自己趋同于群体融合于群体。集体共同目标和集体荣誉对个体起着制约和规范作用。学生群体给自己提出的生活方向和学习目标,会激发学生个体对集体荣誉和集体行为模式的归属的愿望。对群体中个体成员的心理和行为起着微妙的感染陶冶作用,形成对学生个体的心理激励。而学生个体的心理体验和情绪宣泄,也会受到群体行为模式的影响和同化。学生个体间的交流、模仿又能唤起各自积极的思想震动,因而促使学生个体对自身思想与行为的自觉监督、调节。所以说,建设一个优秀的班集体,开展健康有益的集体活动对德育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这就是米格-25效应给我们的启示。
十、责任分散效应——唤醒自我
心理学家通过大量的实验和调查发现:在不同场合下,人们对责任的意识导致他的行为是不同的。当一个人面对任务时,他会清醒认识到他的责任并勇于承担,而如果有许多人面对的话,责任就由大家分担,造成责任分散,产生一种“我不去做,由别人去做”的心理或“看别人会不会做”的观望心理。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具有主动性,人在改造客观世界中不断改造自己。长期以来,我们的德育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一切从社会出发,从教育者的主观愿望出发。因此,学生作为接受教育的客体,实际上是处于被动的、受教育的地位,而不是被当作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人来对待,因而没有自我,没有主体意识,没有完整的精神。
现代建构主义教育理论认为:一切教育活动的前提,是学生必须进入、存在于教育的世界中,并让教育世界成为人创造有意义的“生活世界”。根据这一理论,我们应改变用抽象的、无生命的规章、教条教育学生的方式,让学生主体从形式上的参与变为实质上的参与,使他们“获得”、“反思”、“设计”,不断地进行自我否定与自我生成,锻炼他们自辨是非善恶、自主正确选择价值和行为的能力;在生活里学会自我修养,在思想道德上不断调控自我、完善自我、超越和创新自我,从而提升自己的人格境界。所以,在德育过程中,教师应该切忌事事包办,而要大胆放权,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唤醒学生的自我教育意识,使学生在自我约制、自我激励和自我调节中达到自我教育、自我改善的目的,让学生成为自我教育的主人。比如:打破班干部任用终身制,采用班干部轮换制,聘用一日班长和一日班主任的方法,为每个学生提供均等的机会,增强每个学生的责任感、使命感,避免“责任分散效应”产生的后果,做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人人明责任,个个担风险。或者在开展集体活动时,采用一人为主,多人协作的专项任务承包制,做到分工协作、责任上肩和风险共担等等。
第二篇:德育中的十种心理效应
德育中的十种心理效应
当我们觉得这个世界是美好的,它便在很大程度上折射出我们内心世界的美好;当我们觉得这个世界是丑陋的,它便在很大程度上折射出我们内心的阴暗。
一、自己人效应——走进心灵
苏霍姆林斯基说:“请你记住,教育--首先是关怀备至地、深思熟虑地、小心翼翼地去触及年轻的心灵。”德育是触及灵魂、动人心魄的教育过程。自己人效应能够有效缩短教师与学生间的心理距离,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收到较好的效果。如:有位教师为矫正班中学生早恋倾向,对学生说了这样一段话:“记得自己上中学时,班里有位可爱的女孩,不知怎么搞的,我心里老是会想到她,在上课时也会禁不住看她一眼。”这位教师指出这是青春期性萌动的正常反应,再接着谈自己对早恋的看法。这样的效果就比较好,让学生们觉得亲切可信,从而对这位教师的建议愿意听取采纳。
所以教师必须蹲下身子,升起爱心,关注学生的心灵,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去体验学生的感觉,真正把学生当成自己人,做学生的知心朋友,要杜绝居高临下的说教,充分运用平行语言,使学生能正确认识自己,评价自己,建立合理适当的自我同一性。做到以心灵感受心灵,以感情赢得感情,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从而最终达到“师生成为亲密的朋友,学校成为成长的乐园” 的最高教育境界。
二、瓦拉赫效应——发现亮点
奥托·瓦拉赫是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在他开始读中学时,父母为他选择的是一条文学之路,不料一个学期下来,老师为他写下了这样的评语:“瓦拉赫很用功,但过分拘泥,这样的人即使有着完善的品德,也决不可能在文学上发挥出来。”此时,父母只好尊重儿子的意见,让他改学油画。可瓦拉赫既不善于构图,又不会润色,对艺术的理解力也不强,成绩在班上是倒数第一,学校的评语更是令人难以接受:“你是绘画艺术方面的不可造就之才”。面对如此“笨拙”的学生,绝大部分老师认为他已成才无望,只有化学老师认为他做事一丝不苟,具备做好化学实验应有的品格,建议他试学化学。父母接受了化学老师的建议。这下,瓦拉赫智慧的火花一下被点着了。文学艺术的“不可造就之才”一下子就变成了公认的化学方面的“前程远大的高材生”。
瓦拉赫效应告诉我们:学生的发展是不均衡的,都有弱点和强点,如果我们打破另类学生“朽木不可雕也”的思维定势,像那位化学老师那样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为学生提供展示特长、个性的场所,必能收到“铁树开花”的显著成效。因此,在德育过程中,我们应该关心每个学生,设计多种形式的活动,指出个体的闪光点,让学生充满自信,为学生发现自己的智慧潜能和特长搭建舞台。比如:就本班学生和学校的实际情况设计辩论、演讲、主持主题班会等多种形式的活动,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为学生展示特长和个性提供场所,能讲的讲,能写的写,能画的的画,能动手的动手……鼓励每个学生勇敢地亮出自己的闪光点,全班交流。使每个学生在这里都可以找到自己的位置,都能找到自己智能的“最佳点”,为每一个学生特别是后进生提供建立自信和多元发展的机会。进而促使学生形成健康的心态,克服自卑,帮学生在自信中树立新的目标和理想。
没有一种草儿不开花,没有一个孩子不完美。每一个人都是一张充满个性色彩的生命画卷,这张画卷并非缺少值得欣赏的东西,真正缺少的倒是欣赏的目光。但愿我们的老师面对一张张生命的画卷,不是一味地去挑剔、埋怨、责备,而是要更多地去发现,去欣赏,以欣赏的心态体会学生生命的最大丰富性和主动性,关注学生成长与发展的每一点进步,帮助学生发现自己、肯定自己,使更多的孩子陶醉在成功的喜悦中,让更多的学生拥有健康的心态、健全的人格和自信的人生。
三、亨利效应——暗示期望
多年前的一个傍晚,一个叫亨利的青年移民,站在河边发呆。这天是他30岁生日,可他不知道自己是否还有活下去的勇气。因为亨利从小在福利院长大,身材矮小,长相也不漂亮,讲话又带着浓重的乡土口音,所以一直自卑,连最普通的工作都不敢去应聘,没有工作也没有家。就在亨利徘徊于生死之间的时候,他的好友约翰兴冲冲地跑过来对他说:“亨利,告诉你一个好消息!我刚从收音机里听到一则消息,拿破仑曾经丢失了一个孙子。播音员描述的特征,与你毫不相差!”“真的吗?我竟然是拿破仑的孙子!“亨利一下子精神大振,联想到爷爷曾经以矮小的身材指挥着千军万马,用带着泥土芳香的法语发出威严的命令,他顿感自己矮小的凶狠才同样充满力量,讲话时的法国口音也带着几高贵和威严。就这样,凭着他是拿破仑的孙子这一“美丽的谎言”,30年后,他竟然成了议价大公司的总裁。后来,他请人查证了自己并非拿破仑的孙子,但这早已不重要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含而不露的期望具有无穷的教育力量。它是一种含蓄的期待,是一种信念的点燃,是一种“自我诱导”。心理学研究表明:每个人都具有暗示性,而且儿童比成人更容易接受暗示。真正的道德教育,不是把社会现存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灌输给学生,使学生成为一个个“美德的集合体”,而是启发和唤醒学生的道德自觉和道德良心,使学生树立道德理想,领悟人生真义。而“启发”和“唤醒”的方法就是暗示期待。教师用含蓄、抽象诱导的间接方法对学生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能够有效诱导学生按照一定的方式去行动或接受一定的意见,使其思想、行为与教师期望的目标相符合,这正是“亨利效应”的神奇之处。如有的老师在集体场合对好的行为进行表扬,就对其他同学起到了良好的暗示作用;有的老师常常针对学生的某一缺点和错误,选择适当的电影、电视、文学作品等同学生边看边议论,或给学生讲一些有针对性的故事等等,都能产生较好的效果。
有位哲人说过,当我们觉得这个世界是美好的,它便在很大程度上折射出我们内心世界的美好;当我们觉得这个世界是丑陋的,它便在很大程度上折射出我们内心的阴暗。相信德育中的“亨利效应”一定能产生更多的惊奇!
四、美即好效应——走出错觉,正确评价
对一个外表英俊漂亮的人,人们很容易误认为他或她的其他方面也很不错。这是 美国心理学家丹尼尔麦克尼尔曾提出著名的美即好效应。它告诉我们:印象一旦以情绪为基础,这一印象常会偏离事实。在学校经常可以看到这种现象,老师对学习成绩好的学生,脸上往往流露出喜爱的神色,并器重和青睐他们。而对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却往往歧视,并表现出讨厌的情绪。这就是美即好效应在教育中的具体体现。实践证明,这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片面看法使部分优秀学生产生心理错觉,无法正确对待自己;而另外一些学生仅仅因为分数不高,就会长期处在被老师的关爱遗忘的角落,这种人为造成的恶劣的心理环境,将会使他们情绪偏激、行为带有触发性和冲动性,这样必然导致学生个性的畸形发展,引发学生的心理障碍,使学生丧失积极向上的愿望,失去自信,产生逆反心理。
“美即好效应”对德育的启示是“尺短寸长”,每个学生身上都有特长,也有不足,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用发展的、辩证的、全面的眼光看待学生,对每一个学生都要全面了解。不能让成绩“一俊遮百丑”,只了解优生的优点而忽视优生的缺点;也不能让成绩“一票否决”,只了解差生缺点的一面,忽视了差生优点的一面。应努力做到尊重每一位学生,保持在教育过程中一切学生的平等,避免部分学生滋生优越感,另一部分学生形成自卑感,让学生健康成长。
五、“温水效应”——防微杜渐
美国康乃尔大学的研究人员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在锅里加满冷水后,把一只青蛙放进去,然后慢慢加热。水开始是凉的,变温的速度很慢,青蛙觉得比较适应和舒服,并不想跳。随着水温逐渐升高,感受到危险的青蛙决心努力跳出热锅,但为时晚矣。最后,活蹦乱跳的青蛙被烫死。与此相对照,把青蛙扔进一口沸水锅里,受到强烈刺激的青蛙奋力一跳,成功地保住了性命。
温水效应对德育的启示是,对于学生身上表现出来的微小缺点和错误,都不可姑息。在教育过程中,大多数老师 由于认识上的不足和护犊心态,对成绩较好,平时比较守纪的学生总有一种偏袒心理,这些学生在班里学生总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学校领导称赞他,任课老师宠爱他,班主任更是把他捧为掌上明珠。三好学生是他,优秀团员是他,优秀学生干部还是他。即使这些学生犯了这样或那样的错误,教师也总是以宽容的心理对待,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让学生含糊过关;即使是批评,也是轻描淡写,点到为止。有的老师甚至是看不到这类学生存在的问题,对这些学生的不足表现得非常迟钝,这样便筑构了教育的盲点,使“过剩”爱自动贬值,其负效应是使得这部分优秀生产生错觉,他们对表扬麻木不仁,认为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因而不能正确评价自己、他人和周围事物,导致其心理异化,失去对逆境的承受力和自身的受挫力,使他们在成长中变得非常脆弱,缺乏持续发展的后劲,社会适应力极差。当有些尖子生自杀或犯罪时,我们方才醒悟是自己的温水煮死了锅里的“青蛙”,只是悔时已晚。所以,有效的德育是从每一个细节抓起,防微杜渐,把错误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中。
六、保龄球效应——多褒少贬
两名保龄球教练分别训练各自的队员。他们的队员都是一球打倒了7只瓶。教练甲对自己的队员说:“很好!打到了7只。”他的队员听了教练的赞扬很受鼓舞,心里想,下次一定再加把劲,把剩下的3只也打倒。教练乙则对他的队员说:“怎么搞的!还有3只没打倒。”队员听了教练的指责,心里很不服气,暗想,你咋就看不见我已经打倒的那7只。结果,教练甲训练的队员成绩不断上升,教练乙训练的队员打得一次不如一次。保龄球效应告诉我们,赞赏和批评其收效有多么大的差异。其实,希望得到他人的肯定、赞赏,是每一个人的正常心理需要。而面对指责时,不自觉的为自己辩护,也是正常的心理防卫机制。
美国钢铁大王安祖·卡耐基选拔的第一任总裁查尔斯·史考伯说,“再也没有比上司的批评更能抹杀一个人的雄心。……我赞成鼓励别人工作。因此我急于称赞,而讨厌挑错。如果我喜欢什么的话,就是我诚于嘉许,宽于称道。”这就是史考伯做法。心理学家研究证明,积极鼓励和消极鼓励之间具有不对称性。受过处罚的人不会简单地减少做坏事的心思,充其量,不过是学会了如何逃避处罚而已。所以,德育工作者要善于运用好赞赏的技巧,把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到“被球击倒的那7只瓶”上,而不是忘不了“没击倒的那3只”。比如,有的学生做错了事,向教师坦白承认错误,教师不必再为学生的错误而责罚学生;而应看到学生对教师的信任,愿意听取教师意见来改正错误的一面,对学生的举动表示赞赏;当一个学生第一天迟到30分钟。第二天,又迟到了28分钟时,老师如果因为他的迟到比昨天少2分钟而肯定他的进步,相信微不足道的2分钟一定会促进学生的转变,第三天他必然不会让老师失望。只要换一个角度,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长处和优点,“诚于嘉许,宽于称道”,德育就会收到神奇的效力。
七、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变堵为疏
对爱情展开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发现,就是确认了当出现干扰恋爱双方爱情关系的外在力量时,恋爱的双方的情感反而会加强,恋爱关系也因此更加牢固。心理学上,借名于莎士比亚悲剧名著《罗密欧与朱丽叶》,称这种现象为“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
生活中常常发现这种现象: 如果人们的选择是自愿的,人们会倾向于增加对所选择对象的喜欢程度。而当选择是强迫的时候,人们会降低对所选择对象的好感。因此,当强迫人们做出某种选择时,人们对这种选择会产生高度的心理抗拒,而这种心态会促使人们做出相反的选择,并实际上增加对自己所选择的对象的喜欢。比如,一个小孩子把手停在一张画上,他的妈妈大声喊到:千万不要把画撕坏了!结果,妈妈话音刚落,画便应声而坏。
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对德育的启示是,变堵为疏,才能避免学生产生逆反心理,收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比如,当一位母亲从女儿日记中发现女儿早恋时,没有视为洪水猛兽而大惊小怪和横加指责,而是装成若无其事的样子,非常细心地关心女儿的学习和生活,与女儿进行谈心,告诉女儿青春期产生对异性的好感是很正常的,但必须把握好分寸。因为在这个朦胧的年龄很容易干出糊涂事,将会因此抱憾终身。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谈心使女儿心悦诚服,幡然醒悟,收到了预期的效果。
善疏则通,能导必安。克服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当孩子把手放到画上时,微笑着对他说:“瞧,宝宝能帮妈妈贴画了。”结果,你会惊奇地发现孩子如你所愿的把画贴到了墙上。
八、“篮球架效应”——适度要求
如果篮球架有两层楼那样高,那么对着两层楼高的篮球架子,几乎谁也别想把球投进篮圈,也就不会有人犯傻了;如果篮球架跟一个人差不多高,随便谁不费多少力气便能“百发百中”,大家也会觉得没啥意思。正是由于现在这个跳一跳,够得着的高度,才使得篮球成为一个世界性的体育项目,引得无数体育健儿奋争不已,也让许许多多的爱好者乐此不疲。篮球架子的高度启示我们,一个“跳一跳,够得着”的目标最有吸引力,对于这样的目标,人们才会以高度的热情去追求。
篮球架效应对德育的启示是,我们给学生树立的目标一要让学生力所能及;二是要不断提高。也就是说,既要让学生有机会体验到成功的欣慰,不至于望着高不可攀的“果子”而失望,又不要让学生毫不费力地轻易摘到“果子”。只有不断给学生定出一个“篮球架子”那么高的目标,让大家都能“跳一跳,够得着”,才能收到好的效果。具体地说,我们要做到以下两点:
第一、我们必须要全面分析学生的各个方面的情况,注意教育目标的可行性、合理性。在 制定目标时,一定要考虑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和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提出的子目标要与学生心理发展水平处于同一层次,使学生通过努力就可以达到,让学生“跳一跳,摘到苹果”。
第二、我们要注意教育目标的层次性和具体性。学生之间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德育也要落实因材施教的原则,必须分析不同层次学生现有的发展水平,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制定不同层次的、具体的目标。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喜悦,进一步增强前进的信心。如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教师一下子不宜对他们提出过高的要求,而是先提出一个只要比过去有进步的小要求,当学生达到这个要求后再通过鼓励逐步向其提出更高的要求,学生往往更容易接受并力求达到。
九、米格-25效应 ——整体优化
前苏联研制的米格-25喷气式战斗机的许多零部件与美国的相比都落后,但因设计者考虑了整体性能,故能在升降、速度、应急反应等方面成为当时世界一流。米格-25效应说明所谓最佳整体,乃是个体的最佳组合。
有位老师了解到班里潜伏着一股对卫生值日劳动厌恶和抵触的情绪,个别学生甚至当值时缺勤、早退。同时,教师也接受到来自班组学生群体对这种不良行为的不满和批评的信息反馈。于是,教师通过班会课与学生一起明确值日劳动的职责及其意义,引导学生在班墙报和班会课上开展“劳动观念和集体主义精神”专题讨论,从人格品德和人生价值观的层面去看待值日劳动的思想意义,使“劳动光荣”的心理追求成为班级教育活动中的一种主流心理状态;使群体舆论趋向对不良行为的排斥与抵制,原来曾逃避值日劳动的学生厌恶和抵触劳动的情绪受到了群体的批评和制约,在教师的正面导向和群体意识的的压力下,这些同学轻视值日劳动的行为得到了及时的修正。他们一改从前的懒散作风,积极主动做好值日劳动,精神面貌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由此可见,对学生个体某些不良行为、不恰当的情绪宣泄,仅靠教师简单的“金刚怒目”式的警示和惩罚,其效果是很有限的,而且容易流于表面化而失去教育意义,甚或由于处理不当,会造成师生间的隔阂和摩擦。若教师能从心理认识的角度掌握教育的“火候”,充分发挥班集体的教育功能,那么,教育效果就一定会大很多。
心理学理论认为,在一个集体中,每个人都不愿意自己被孤立,而会尽力使自己趋同于群体融合于群体。集体共同目标和集体荣誉对个体起着制约和规范作用。学生群体给自己提出的生活方向和学习目标,会激发学生个体对集体荣誉和集体行为模式的归属的愿望。对群体中个体成员的心理和行为起着微妙的感染陶冶作用,形成对学生个体的心理激励。而学生个体的心理体验和情绪宣泄,也会受到群体行为模式的影响和同化。学生个体间的交流、模仿又能唤起各自积极的思想震动,因而促使学生个体对自身思想与行为的自觉监督、调节。所以说,建设一个优秀的班集体,开展健康有益的集体活动对德育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这就是米格-25效应 给我们的启示。
十、责任分散效应——唤醒自我心理学家通过大量的实验和调查发现:在不同场合下,人们对责任的意识导致他的行为是不同的。当一个人面对任务时,他会清醒认识到他的责任并勇于承担,而如果有许多人面对的话,责任就由大家分担,造成责任分散,产生一种“我不去做,由别人去做”的心理或“看别人会不会做”的观望心理。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具有主动性,人在改造客观世界中不断改造自己。长期以来,我们的德育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一切从社会出发,从教育者的主观愿望出发。因此,学生作为接受教育的客体,实际上是处于被动的、受教育的地位,而不是被当作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人来对待,因而没有自我,没有主体意识,没有完整的精神。
现代建构主义教育理论认为:一切教育活动的前提,是学生必须进入、存在于教育的世界中,并让教育世界成为人创造有意义的"生活世界"。根据这一理论,我们应改变用抽象的、无生命的规章、教条教育学生的方式,让学生主体从形式上的参与变为实质上的参与,使他们"获得"、"反思"、"设计",不断地进行自我否定与自我生成,锻炼他们自辨是非善恶、自主正确选择价值和行为的能力;在生活里学会自我修养,在思想道德上不断调控自我、完善自我、超越和创新自我,从而提升自己的人格境界。所以,在德育过程中,教师应该切忌事事包办,而要大胆放权,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唤醒学生的自我教育意识,使学生在自我约制、自我激励和自我调节中达到自我教育、自我改善的目的,让学生成为自我教育的主人。比如:打破班干部任用终身制,采用班干部轮换制,聘用一日班长和一日班主任的方法,为每个学生提供均等的机会,增强每个学生的责任感、使命感,避免“责任分散效应”产生的后果,做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人人明责任,个个担风险。或者在开展集体活动时,采用一人为主,多人协作的专项任务承包制,做到分工协作、责任上肩和风险共担等等。
最美的惩罚
英国某小学。学校里有一名叫做迈克劳德的学生,调皮淘气,无法无天,有一天竟然把校长的爱犬给杀了。这位校长很有意思,他没有大发雷霆,也没有全校点名批评,甚至没有通知家长,只是作出如下惩罚:责令迈克劳德画两张解剖图,一是狗的血液循环,二是狗的骨骼结构图。事实证明,这位校长的决定非常英明,因为这一次惩罚使迈克劳德对生物学产生了兴趣。后来,迈克劳德在医学上作出了重大贡献,他发现了胰岛素可以治疗糖尿病,并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奖。他的发现过程还被拍成了电影,成为科学造福人类的典范。
对于这位有“杀狗之仇”的学生,这位校长想必一生都引以为傲。
我还听说过一位老师对学生进行的“惩罚”。由于家庭原因,他个性粗鲁,常常欺负同学,老师决定罚他去照顾办公楼前的几盆菊花。他很高兴,他没有想到老师不但不轻视自己是个有名的“坏学生”,还如此信任重用自己。每个周末,他都坚持去学校给花浇水、捉虫、松土……终于秋风乍起,菊花绽放。看着美丽的花,他明白了老师真诚的用意。老师让他看见了美,看见了爱的结果。后来,他成了一个成功的生意人,而且在当地是个有名的慈善家,救助了300名失学儿童。在谈到自己的少年时代时,他深情地回忆起,那次老师对自己“最美的惩罚”。
是的,惩罚不是目的,它更多的时候是一种提醒,一种尊重,一种信任,更是一种美好的深刻的爱。
记得班级里刚成立“图书角”不久,书架上的一本《安徒生童话》“不翼而飞”了。孩子们互相猜疑,甚至还有孩子向我提议搜查书包。我知道,如果我按照常规思维去处理这件事情,弄得不好,墙倒众人推,会使这个孩子以后再也没有勇气见人,再也无法做人。考虑片刻,我赶去了新华书店,重新买回了《安徒生童话》。语文课上,我给孩子们讲《安徒生童话》,讲丑小鸭,讲美丽善良的小人鱼:“小人鱼把刀子远远地扔进了大海,大海掀起的浪花顿时发出一道红光,好象鲜血溅出了海面。小人鱼再一次回头看了一眼王子,纵身跳入了大海——她变成了海上的泡沫。”当我读完这个故事,我发现孩子们的眼里闪着泪花,他们被深深地感动了。我说:“小人鱼没有伤害王子,她牺牲了自己去保全王子,这故事多么感人啊!《安徒生童话》向我们讲述了一个又一个真善美的故事,所以老师相信,喜欢看安徒生童话的孩子也一定是个纯洁善良的好孩子。美好的东西需要大家一起分享,老师相信他看完以后一定会把书放回书架的,因为我们都像他一样喜欢小人鱼,喜欢安徒生。”第二天一大早,书奇迹般地回到了书架上。并且,他找到了我,向我承认了错误。我微笑着,递给他我买的《安徒生童话》。他惊讶的目光渐渐湿润了,我说:“我想„罚‟你当班上的图书管理员,行吗?”他抬起头来,坚定地说:“老师,您放心吧!”……
如果说,一次最美的“惩罚”如同接受一次阳光的洗礼与照耀,那么我想,这样的“惩罚”可以让一个人受益一生感谢一辈子。
怎样做到与学生心灵的沟通
与学生接触的时候,脸上要有微笑,要和颜悦色,不要老是扳着面孔,微笑能使我们与学生产生亲近感,从而才能更好的听到学生的心声,也才能够做好我们应该做的本职工作。
今天,我们在教学中基本上做到了以学生为主体,但是在做学生思想工作时又往往犯了“满堂灌”的毛病,大多数情况下,老师苦口婆心,滔滔不绝,学生站在那儿一动不动,一言不发。我们还在抱怨,我说了多少话,做了多少工作,学生为什么就是不听呢?这种单相思型的思想教育效果肯定不佳,严格来讲,这不是心灵的沟通,这只是一种早已过时的说教。对今天的学生而言,简单的说教几乎是没有什么实际效果的。
说实在的,我们教师最主要的工作就是做人的工作,而人的工作室最难做的,我们只有不断的了解学生的心声、思想变化、情感变化,才能产生默契,这样,一切工作都会迎刃而解。
一、要分清谈话交流的对象。不管哪个学生,不管什么事,我们总是用同样的方式、雷同的语言、类似的态度来对待,怎么会让学生动心?学生又怎么会听呢?
二、必须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学生的心理状况以及学生结交朋友的范围,只有具备了这样的前提,才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才能实实在在的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我们才能有针对性的做学生的工作。
三、平等的对待学生。我也深受传统的“师道尊严”的影响。我自认为,平等的对待他们,我听到了学生的心声,了解了学生的想法,也基本上能够掌握学生的各种动向。
四、对学生不能有偏向,要公平的对待每一位学生。我们经常犯的一个错误就是对学习好的就偏爱,对学习差的就不管不问。我们不能以学习成绩的好坏来论英雄,只要他们违反规则,不管什么人,都公平公正的对待,要做到“对事不对人”,这样才能赢得学生的爱戴,学生才能敢说真话。
五、身正为范。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也要做到,或者说,我们想怎样要求学生,我们就先自己做到。只有这样要求自己,我们才能赢得学生的信任与尊重,学生才会与我们真心的交流。比如,我们要求学生不能乱扔垃圾,结果我们在上课的时候,把粉笔丢在地上却视而不见,学生怎么会做好?班主任与学生接触的最多,已经成为学生学习的一个榜样,有什么样的班主任就会有什么样的班级和学生,这句话一点都不假。
六、更多的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让学生体会到老师都是有爱心的。当然,与学生接触的时候,脸上要有微笑,要和颜悦色,不要老是扳着面孔,微笑能使我们与学生产生亲近感,从而才能更好的听到学生的心声,也才能够做好我们应该做的本职工作。
只有深度的心灵交融,只有真正的深入到学生的心里,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第三篇:班级管理中的“心理效应”
班级管理中的“心理效应”
班级管理中的“心理效应”
在心理学中有很多“效应”,这些效应为班主任工作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启示。一个出色的班主任应该善于揣摩并抓住学生的心理,这样才能做到循循善诱,因材施教,游刃有余。
认识学生要防止“晕轮效应”
所谓“晕轮效应”是指由于对人的某种品质或特点有清晰的知觉,印象较深刻、突出,从而掩盖了这个人的其他品质或特点的现象。这种强烈知觉的品质或特点,就像月亮的光环一样,向周围弥漫、扩散,从而掩盖了其他品质或特点,所以就形象地称之为“晕轮效应”。
这种效应可能是因为一个人某方面优秀而使人忽视了他并不优秀甚至恶劣的方面,也可能是因为一个人某方面极差而使人忽视了他在其他方面潜在的闪光点。
所以,班主任在平时的工作中,要用客观、公正的态度和发展的眼光去认识和对待学生,防止“晕轮效应”的产生。首先不要过早地对新认识的学生做出评价,要尽可能地与他们进行多方面的交往,促进相互间的深入了解。其次注意自己是否全面地看待了学生,特别是对有突出优点或缺点的学生。最后,就是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学生,“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
良好班风形成靠“期望效应”
美国心理学家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研究人员提供给一个学校一些学生名单,并告诉校方,他们通过一项测试发现,该校有几名天才学生,只不过尚未在学习中表现出来。其实,这是从学生的名单中随意抽取出来的几个人。有
趣的是,在学年末的测试中,这些学生的学习成绩的确比其他学生要高出很多。其实,这就是由于教师期望影响的。
所以,班主任在工作中,应该多利用“期望效应”,把班级中的每一个学生都看成天才,在教育过程中时常给学生一些期望,在上课时给予每一个学生更多的关注,通过各种方式向他们传递“你很优秀”的信息。当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注,就会产生一种激励作用,在学习时就会加倍努力,从而形成良好的班风,促进学生成绩的提高。
批评学生要避免“超限效应”
美国着名幽默作家马克·吐温有一次在教堂听牧师演讲,最初,他觉得牧师讲得很好,使人感动,准备捐款。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他有些不耐烦了,决定只捐一些零钱。又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于是他决定,1分钱也不捐。到牧师终于结束了冗长的演讲,开始募捐时,马克·吐温由于气愤,不仅未捐钱,还从盘子里偷了2元钱。
这种刺激过多、过强和作用时间过久而引起心理极不耐烦或反抗的心理现象,称之为“超限效应”。
当学生不用心而没考好时,若班主任一次、两次,甚至三次、四次重复对一件事作同样的批评时,学生就会从心理感到内疚不安到不耐烦到最后反感讨厌。被“逼急”了,就会出现“我偏要这样”的反抗心理和行为。
所以,班主任对学生的批评不能超过限度,应对学生“犯一次错,只批评一次”。如果非要再次批评,那也不应简单地重复,要换个角度,换种说法。
班级环境莫生“破窗效应”
“破窗效应”是说,一个房子如果窗户破了,没有人去修补,隔不久,其他的窗户也会莫名其妙地被人打破;一面墙,如果出现一些涂鸦没有清洗掉,很快的,墙上就布满了乱七八糟,不堪入目的东西。
所以,班主任要积极地营造良好班级环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日常行为习
惯和卫生习惯,切莫产生“破窗效应”。
总之,班主任多了解并掌握一些“心理效应”,有助于班主任提高业务水平,避免在工作中陷入心理误区,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
第四篇:班级管理中的心理效应
班级管理中的心理效应
有些家长,总是以过来人的身份对孩子提出这样那样的要求,若孩子不能完成,就一味指责或批评;若孩子出现失误,就拿其他孩子与自己的孩子进行比较。时间久了,他们的孩子不再听从父母的教导,甚至故意顶撞父母。可以想象,这样的孩子,在父母眼中,永远一无是处,而孩子本身,也生活在没有希望、没有自信的环境中,丧失了追求和理想,造成“两败俱伤”的局面。究其原因,是因为家长没有给孩子鼓励,没有让孩子独立,没有给孩子平等。其实,班主任也是几十个学生的班级“家长”,面对几十个性格不一的孩子,尤其是一些行为习惯有问题、学习进步不大的学生,切记不能像这类家长那样粗暴对待,而要对症下药、因材施教,包容他们,关心他们,用一些积极的心理效应去艺术化地转化和帮助他们,促使其全面发展。
一要有“门槛效应”。心理学家查尔迪尼在替慈善机构募捐时,仅仅是附加了一句话“哪怕是一分钱也好”就多募捐到一倍的钱物,这就是著名的门槛效应。这一效应的基本内容就是由低要求开始,逐渐提出更高的要求。
鉴于此,班主任在对学生提出要求时,要考虑学生的心理接受能力,从小到大,从多到少,逐渐提高要求,这样才会取得好的教育效果。我班上有个学生,喜欢上课讲话,在班干部的记录中,一天至少讲十几次。我先要求他把讲话的次数降到10次以下,过一段时间后,又要求他降到5次以下,一个月以后,他几乎改掉了上课讲话的坏毛病,很少被班干部记名字了,成绩也不断进步。
二要有“自己人效应”。这就是说要使对方接受你的观点、态度,就要把对方与自己视为一体。管理心理学中有句名言:“如果你想要人们相信你是对的,并按照你的意见行事,那就首先需要人们喜欢你,否则,你的尝试就会失败。”
因此,班主任要真正把学生当成自己人,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在与学生的交往中,可以微笑着摸摸孩子的头,与学生聊聊自己的私事或者谈他们喜欢的话题,也可以与学生一起唱歌、下棋、打球等,缩小与学生的距离,给学生一种亲近感,使学生把老师当哥们、姐们来看,这样,学生就会听老师的,会好好配合老师的教育教学工作,积极参与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
三要有“南风效应”。有一则寓言,讲北风南风打赌,看谁能把行人的大衣脱掉。北风劲,可越刮,行人把大衣裹得越紧;南风徐徐,轻柔地吹着,使人自觉地把大衣脱下。南风之所以能达到目的,就是因为他顺应了人的内在需要,使人的行为变为自觉。这种以启发自我反省、满足自我需要而产生的心理反应,我们称之为“南风效应”。
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一是要了解学生的特点,采取符合学生实际需要的管理方式。二是管理措施要人性化。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和自信心,相信学生都有一颗向上、向善的心,在情感上尊重人、关心人,在行为上激励人、焕发人,容忍学生的缺点,客观、理智、科学地处理教育教学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这样,才能使学生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自觉地内化为自我需要。
四要利用“配套效应”。18世纪,法国有个哲学家叫丹尼斯?耿德罗,一天,朋友送他一件质地精良、做工考究、图案高雅的酒红色睡袍。狄德罗非常喜欢,可他穿着华贵的睡袍在家里寻找感觉,总觉得家具颜色不对,地毯的针脚也粗得吓人。于是为了与睡袍配套,旧的东西先后更新,书房终于跟上了睡袍的档次,可他却觉得很不舒服,因为“自己居然被一件睡袍胁迫了”。两百年后,朱丽叶?施罗尔在《过度消费的美国人》一书中,把这种现象称为“狄德罗效应”,亦称为“配套效应”,是指人们在拥有了一件新的物品后不断配置与其相适应的物品以达到心理平衡的现象。(下转第94页)
从学生的成长过程看,无论是好的行为还是不良的习惯,都可以找到引起这一行为的一件“睡袍”。在这里笔者想提醒班主任,应为学生准备几件有价值的“睡袍”,让学生不断产生新的需要和追求,并把自己的需要付诸积极的行动。
五要避免“超限效应”。著名作家马克?吐温有一次在教堂里听牧师演讲。最初,他觉得牧师讲得很使人感动,就准备捐款,并掏出自己所有的钱;10分钟后,牧师还没有讲完,他有些不耐烦了,决定只捐一些零钱;又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他于是决定一分钱也不捐。到牧师终于结束了长篇的演讲开始募捐时,马克吐温由于气愤,不仅未捐钱,相反,还从盘子里偷了2元钱。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刺激过多、过强或作用时间过久,会引起极不耐烦或逆反的心理,心理学上称之为“超限效应”。因此,班主任在批评或表扬学生时,应掌握一个“度”。“不及”固然达不到既定的目标,但“过度”又会产生超限效应,非但达不到应有的效果,甚至会出现一些反作用。尤其是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过程中,我们要尽量少讲,讲得简洁、干脆利落。
六要用好“禁果效应”。“禁果”一词源于《圣经》,它讲的是夏娃因偷吃神秘智慧树上的禁果而被贬到人间,这种被禁果所吸引的逆反心理现象,称之为“禁果效应”。由于青少年处在特殊的发育期,好奇心强,逆反心理重,因此常出现禁果效应。
这个效应,提醒我们班主任要在以下两方面多动些脑筋。首先,我们不要把不好的东西当成禁果,人为地增加对学生的吸引力。其次,要把学生不喜欢而又有价值的事情人为地变成禁果以提高其吸引力。比如,在布置作业时,规定一些习题必须是考试成绩在80分以上的学生才能够做,这样反而会刺激一些学生的好胜心,促使他们主动去做,比硬性规定的效果要好很多。
七要用好“空白效应”。心理实验表明,在演讲的过程中,适当地留些空白,会取得良好的演讲效果,这就是“空白效应”。空白效应在批评时的合理运用会取得较好的效果。如批评之后最好留有时间让学生自我反思,这样,学生就不会觉得被“穷追不舍”,反抗心理就会锐减;相反如果喋喋不休地批评学生,会使学生心扉紧闭,效果极差。留空白,就是让学生思考,给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让学生自己去“填空”,而不是老师包办代替,“填鸭”、“强塞”。
班主任是学生成长航向的舵手,是人际关系的协调者,是学生进步的润滑剂。要成为优秀的班主任,在日常生活和工作、学习中,就要善于运用一些心理效应,这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和自己教育艺术的提高,将大有帮助。
作者单位分别系江苏省金坛市直溪初级中学,江苏省金坛市第二中学
(责任编辑 田欣欣)
第五篇:班级管理中的心理效应
班级管理中的心理效应
1.利用皮格马利翁效应
皮格马利翁效应又叫罗森塔尔效应,罗森塔尔曾做过一个实验,对小学各年级的学生进行“预测未来发展的测验”,他随机抽取样品,然后告诉老师说:这几十名学生将来有发展前途。八个月以后再来调查,结果发现,这几十名学生的成绩明显提高。事实上,这几十名学生当初和别人并没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大的变化呢?因为他们获得了这样的信息:我是有前途的,我是与众不同的,所以更加自信,也更加用功。这说明,不管是什么样的人,只要对他倾注心血,唤醒他内在的信心和动力,每个人都会有显著的进步。皮格马利翁效应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针对班级整体而言,教师的经常鼓励、期待会增强班级凝聚力、向心力,增加学生对教师的信赖感和亲近感;针对学生个体而言,教师善于发现、褒扬每个学生的长处,能促使学生更求上进,更愿意公开展现个人才华,更能大胆标新立异表现个性,同时自觉克服自己的缺陷。尤其对差生,教师热情洋溢地肯定其某方面的优点,能鼓起其积极进步的信心和勇气,使他们也尝受到被人承认的喜悦,获得成功的感情体验
2.利用鲶鱼效应,营造良好的班级竞争氛围
沙丁鱼捕捞后,如果没有刺激和活动,就会很快地死去,挪威渔民每次从海上归来,为了不使鱼在途中死去,都在鱼船里放几条鲶鱼,以挑起它们和沙丁鱼之间的摩擦和争端,使大量的沙丁鱼在紧张中不断地游动,其结果不但避免了沙丁鱼因窒息而死亡,而且还能保证它们一条条活蹦乱跳地抵达港口。这种现象被人们称为鲶鱼效应。它给教师的启示是:在适度的紧张中才能更好地发挥能力,教师要给学生创造一个适度的紧张氛围,引导学生在紧张中学会适应,提高生存能力。也就是说,要营造良好的竞争氛围,形成你追我赶的良好局面。此外,要充分利用好班级中的“鲶鱼”,班级中常常有这样一些学生,他们学习成绩一般,但“能量”很大,特别活跃,在学生中有较大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班级的纪律和学习。教师要充分发挥这些学生的作用,可让他们充当干部的角色,使他们既以干部角色要求自己,又以模范行为带动他人。
3.利用过门坎效应,确立和实现班级目标
研究表明,人们倾向于拒绝难以做到的或违反意愿的请求,但是他一旦对于较小的请求找不到拒绝的理由,就会倾向于接受这种请求,为避免给他人留下前后不一的印象,他对随后提出的较大要求也会倾向于接受。简单地说:一个人若一旦接受别人某一方面的一个小要求,也往往容易接受这方面更大的要求。这就是过门坎效应。班级管理中应用门坎效应, 主要用于新接手班级,初接手一个班,班主任应在尽量短的时间内摸清学生情况,然后针对实际分层分级按阶段设“门”,使班级工作有计划、有目标,形成系统的优化整体。这样,班级工作的各项指标就会呈螺旋式上升。相反,如果目标遥不可及,要求学生一蹴而就,学生就会体验挫折和失败感,最后倾向于放弃。过门坎效应还用在对后进生的教育转化上。针对学生个体的具体情况,班主任可建立差生档案,分别制定不同的“门”(即要求学生阶段时间内应达到的指标)。让学生从最易做起,逐步逐项克服自己的缺点,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人格、品质的渐次完善,最终达到教育目的。
4.近因效应
由于最近了解的东西掩盖了对某人一贯了解的心理现象叫做近因效应。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对陌生人的知觉,第一印象有更大的作用;而对于熟悉的人,对他们的新异表现容易产生近因效应。
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对陌生人的知觉,第一印象有更大的作用;而对于熟悉的人,对他们的新异表现容易产生近因效应。近因效应在学生交往中也是常见的,例如两个学生本来相处得很好,甲对乙堪称关怀备至,可是却因最近一次“得罪”了乙,就遭到乙的痛恨,这就属于近因效应的作用。同样,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大部分人都不可能始终给人留下很好的第一印象,这就要求班主任一是要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增强自身的吸引力;二是要不断鼓励学生进步,让学生能以新的姿态展现在外人面前,不断激励学生进步。
5.光环效应
是指在观察某个人时,对于他的某种品质或特征有鲜明的知觉,从而掩盖了其他特征,又称晕轮效应。美国心理学家戴恩等人有个研究,让被试者看一些照片。照片上的人分别是有魅力的、无魅力的和魅力中等的,然后让被试者从与魅力无关的方面去评价这些人,如他们的职业、婚姻、能力等。结果发现,有魅力的人在各方面得到的评分都是最高的。无魅力者得分最低,这种漂亮的人各方面都好,实际上就是光环效应的典型表现。很多班主任都有这样的观点,学生成绩好,就样样都好;学生成绩差,就觉得他一无是处。这就要求班主任既要充分注意学生特长的发展和能力的提高,使学生的闪光点得到别人的认可,受到别人的尊重,增强学生的自信。同时也应注意,虽然对学生偏爱一些是人之常情,但过分的偏爱或溺爱都会导致感情用事,对错不分,有的还会一俊遮百丑,实际上对学生的成长是很不利的。
6.刻板效应
生活中常可见到这样的例子:青年人往往认为老年人墨守成规;而老年人又往往认为青年人举止轻浮。教授总是白发苍苍、文质彬彬,工人则是身强力壮、举止豪爽等。人们头脑存在的关于某一类人的固定印象的心理现象被称为刻板效应。虽然这一效应在群体心理中比较多见,但在不少班主任心中也存在。曾经有位平时学习不好的学生有一阶段学习特别刻苦,在期末考试时成绩特别突出。知逍考试成绩后,一些班主任说的是“成绩是不错,作弊了吗?”由于平时班主任已对学生有了刻板印象,在学生进步后还是以原来的标准去评价学生,很容易造成偏见、成见,既伤了学生的自尊,也影响了班主任形象。
7.蝴蝶效应
指在一个动力系统中,初始条件下微小的变化能带动整个系统的长期的巨大的连锁反应。即一个坏的微笑的机制,如果不加以及时地引导、调节,会给社会带来很大的危害,戏称为“龙卷风”或“风暴”;一个好的微小的机制,只要正确的指引,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将会产生轰动效应,或称为革命”。8.晕轮效应
你对人或事留下的最初印象,将会影响到你对此人或此事其他方面的判断。在20世纪20年代,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爱德华〃桑戴克最早提出了晕轮效应。所谓晕轮效应,指的是当认知者对一个人的某种特征形成好或坏的印象之后,他还倾向于由此推论这个人别的方面的特征。桑戴克指出,人们对他人的认知与判断,常常只从局部出发,就如同日晕一样,从一个中心点逐步向扩散成愈来愈大的圆圈,并据此得出整体的印象。由此,桑戴克为这种心理现象起了一个恰如其分的名称,即“晕轮效应”。其特点可以总结为四个字:以偏概全。
9.南风效应
有一则寓言,讲北风南风打赌,看谁能把行人的大衣脱掉。北风劲,可越刮,行人把大衣裹得越紧;南风徐徐,轻柔温柔,使人自觉地把大衣脱下。南风之所以能达到目的,就是因为他顺应了人的内在需要,使人的行为变为自觉。这种以启发自我反省、满足自我需要而产生的心理反应,我们称之为“南风效应”。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一是要了解学生的特点,采取符合学生实际和需要的管理方式。二是管理措施要人性化。班主任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和自信心,相信学生都有一颗向上、向善的心,在情感上尊重人、关心人。在行为上激励人、焕发人,容忍学生的缺点,客观、理智、科学地处理教育教学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大学心理学家菲利普.辛巴杜于1969年进行了一项实验,他找来两辆一模一样的汽
10破窗效应
美国斯坦福车,把其中的一辆停在加州帕洛阿尔托的中产阶级社区,而另 一辆停在相对杂乱的纽约布朗克斯区。停在布朗克斯的那辆,他把车牌摘掉,把顶棚打开,结果当天就被了。而放在帕洛阿尔托的那一辆,一个星期也无人理睬。后来,辛巴杜用锤子把那辆车的玻璃敲了个大洞,结果仅仅过了几个小时,它就不见了。从“破窗效应”中,我们可以得到这样一个道理:任何一种不良现象的存在,都在传递着一种信息,这种信息会导致不良现象的无限扩展,同时必须高度警觉那些看起来是偶然的、个别的、轻微的“过错”,如果对这种行为不闻不问、熟视无睹、反应迟钝或纠正不力,就会纵容更多的人“去打烂更多的窗户玻璃”。
11.登门槛效应
是指一旦接受了他人的一个微不足道的要求,为了避免认知上的不协调,或想给他人以前后一致的印象,就有可能接受更大的要求。这种现象,犹如登门坎时要一级台阶一级台阶地登,这样能更容易更顺利地登上高处。当个体先接受了一个小的要求后,为保持形象的一致,他可能接受一项重大、更不合意的要求,这叫做登门坎效应,又称得寸进尺效应。心理学家认为,在一般情况下,人们都不愿接受较高较难的要求,因为它费时费力又难以成功,相反,人们却乐于接受较小的、较易完成的要求,在实现了较小的要求后,人们才慢慢地接受较大的要求,这就是“登门坎效应”对人的影响。“登门坎效应”对我们的启示很多,在教育工作上也有应用和借鉴。如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教师一下子不宜对他们提出过高的要求,而是先提出一个只要比过去有进步的小要求,当学生达到这个要求后再通过鼓励逐步向其提出更高的要求,学生往往更容易接受并力求达到。“登门坎效应”蕴涵的是一种教育的理性、教育的智慧。“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不经意处见匠心。
12.青蛙效应
安于现状可能就是死路一条,无论你现在的境况多么令人满意,现在的工作多么令人满意,现在的工作多么让人羡慕。有时灾难的降临是渐进的,我们不能一味地享受和依赖已有的好环境,而应培养一种具有远见性的洞察力。
案例:“温水煮青蛙”来源于19世纪末美国康奈尔大学科学家做过的著名“青蛙实验”。科学家将青蛙投入已经煮沸的开水中时,青蛙因受不了突而其来的的高温刺激立即奋力从开水中跳出来得以成功逃生。同样是水煮青蛙实验。当科研人员把青蛙先放入装着冷水的容器中,然后再加热。结果就不一样了。青蛙反倒因为开始时水温的舒适而水中中悠然自得。直至发现无法忍高温时,已经心有余而力不足了。被活生生的在热水中热死。“青蛙效应”实验与班集体的管理有密切的相似之处。教师好比实验者,实验的池子好比班集体,青蛙好比受教育的学生,水池中的水就好比班集体中的常规制度。加强素质教育过程管理,培养高素质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