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班级管理中的几种心理效应
如何运用心理效应进行班级管理
——班主任心理培训
崇明县东门中学 朱慧
一、什么是心理效应
心理效应指大多数人在相同的情境之下或对某种相同的刺激,产生相同或相似的心理反应的现象。通俗地讲就是大家普遍存在的心理规律。它具有三个特点:一是普遍性。心理效应普遍地存在于每个人身上,普遍地存在于各种场合。二是微妙性,心理效应尽管很普遍,但是它也很微妙,很难觉察,对于大多数人来讲是很难觉察到自己已经受到心理学效应的影响。第三是客观性。它虽然很奇妙,但它确实对一个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产生影响或发生作用,它具有客观性。生活中有很多心理效应,只要有人群的地方,就一定有心理学效应在起作用。心理效应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要会恰当地运用它。对咱们班主任来说,在建设和管理班级的过程中,如果学会有意识地自觉地运用心理效应,就能掌握同学们普遍存在的心理规律。那么班级管理就会收到事半功倍之效,使班级管理充满艺术魅力和人本气息。
一、破窗效应:将不良现象消灭在萌芽状态
首先请大家看一个有趣的生活现象,并试图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寻找切入点并解释它。现象:在课堂上,起初同学们十分安静地听老师讲解,突然有手机的短信铃声响起。因为是非常搞笑的铃声,所以大家都笑了。老师没说什么,接下来的五分钟里又有两三次其他同学的手机铃声响起。后来老师发现竟然有同学故意调出铃声。
问题:其他同学是因为觉得自己的铃声也很有趣要让大家听一听,笑一笑,还是因为老师没有责备提醒第一名同学,其他同学认为无所谓,而出现了这样的情况?
解释:这是一种有趣的生活现象,在心理学上称之为”破窗理论”。政治学家威尔逊和犯罪学家凯琳共同提出。这个理论认为:如果有人打坏了一个建筑物的窗户玻璃,而这扇窗户又得不到及时的维修,别人就可能受到某些暗示性的纵容去打烂更多的窗户玻璃。久而久之,这些破窗户就给人造成一种无序的感觉。结果在这种公众麻木不仁的氛围中,犯罪、不良现象就会滋生、繁荣。在刚才提到的现象中当第一位同学无意中发出手机铃声,而没有受到老师责备或制止时,其他同学就会得到这样一种暗示:老师对该行为不会责备或制止;再加上人天生的破坏欲,佛洛依德说人天生有生的本能和死的本能,死的本能并不单是求死,而是体现在人的破环性、攻击性上。对于学生来说,叛逆挑战老师的权威就是一种死本能的体现,他们一挑战肯定有分不清是非的同学就会报以笑声表示欣赏,这样他们的死本能就得到充分的满足。于是便会效仿。
心理机制:那么从刚才所讲我们可以得出破窗效应的心理机制有两点:
一、人是容易受环境的暗示的,包括物质的和人文的;好的环境能诱导人积极上进的好的一面,消极的环境
能诱发人的消极坏的一面。
二、人有天生的破坏欲。平常只是受道德规范和社会公德的约束,不表现出来而已,只要时机合适,破坏欲就会钻出来。
实例:破窗效应在班级管理中经常会发挥其效应。当第一个学生没有交作业,老师又没有及时教育时,班级的不交作业的学生会越来越多;当自习课开始有学生小声讲话,老师又没有及时管理时,讲话的声音会越来越大;当有学生不遵守班规时,老师又没有及时处罚,班级不守班规的学生就会越来越多„„
启示:(因此,了解了破窗效应我们就能得到以下启示)如果想制止某种现象,当其第一次出现时,应给予制止或惩戒。
应用:这是我为大家讲的第一个心理学效应:破窗效应。在班级管理中如何避免破窗效应的消极影响呢,总结起来一句话:利用破窗效应将不良现象消灭在萌芽状态。
二、登门槛效应:提要求要先得尺再进丈,循序渐进才能笑到最后
现象:2005年暑假我们到西安去旅游,有一次参观完一天的景点后,导游对我们讲还有一个免费的景点送给我们,有一座新建的寺庙,如果大家信佛的话可前去拜访。我们想既然已经到了此地不妨一探虚实。入庙后,有一个很年轻的和尚很严肃地对我们提出了一些要求,如这里是佛教圣地,不得大声说话、嬉戏、不能戴帽子,拜佛的时候按秩序排成两队等,因为寺庙的确很庄严,再加上年轻和尚的提醒,大家果然变得很安静,很有秩序。快参观完的时候,和尚对我们说在偏侧的内室里有高僧免费为我们诵经求签。我们进去以后一排排盘腿而坐,并闭上眼睛听高僧为我们诵经。每过两三分钟,就有人被叫道前面并送被送上一只签文还被小和尚带去解签,解签的人分别单独安排在不同的小隔间里。到我解签的时候,那个和尚首先和我拉家常,当我说是上海人的时候,他说他在上海呆了几年,我顿时有了他乡遇故人的感觉。接着又将我恭维了一番,说什么看面相女士是大富大贵之人之类的话,最后说寺庙要为金佛镀金,如果能慷慨解囊的话,将来的福气会越来越好。我说一般要捐多少好呢?他说3000钱不少,6000、9000不多,一下子我被他的狮子大开口惊醒了(有上当的感觉),故意说我没带那么多现钱,他说没带钱不要紧,可以刷卡。我又说,我的钱包放在车上了,没有随身带„„(这时我感觉不留下一些钱是不行了),后来经过一番周旋,我将身上的十几钱零钱捐给他了。后来大家回车上一交流,几乎所有的人都捐了钱,多则三五百,少则十来元。
问题:我们明知其中有诈,为何还看似顺其自然的上了当?为什么我们会不好意思拒绝所谓的免费签,有什么办法可以不入圈套呢?
解释:这是社会心理学的一个有名的现象,叫“登门槛效应”。“登门槛效应”本意是指推销员一旦能够将脚踏入客户的门槛,那么他就有非常大的机会推销成功。后来心理学运用这一说法来泛指在提出一个比较大的要求之前,现提出一个小的要求,从而加大让他人接
受大的要求的可能性的一种现象。在上述的现象中:导游若一开始就告诉我们,进寺庙是可能被要求捐香火钱,估计多数人就不会进去了。和尚一开始若要求我们捐香火钱,估计没几人会捐。但他们一开始告诉你是免费的,你就很容易放松警惕。因此在免费幌子的掩护下,我们先被骗进了是庙门,接着又被骗进了封闭而又神秘的诵经房。再加上环境的暗示,和尚语言的诱导,什么在你家乡呆过,是半个老乡,赞赏你是富贵之人,捐了香火会更有福气等,俗话说:拿人的手短,吃人的嘴软。受了人家这么多恩惠,再不捐点钱,好像有点不近人情。于是在明知上当的清况下,不得不捐了香火钱。
心理机制:
1、避免给人留下不通人情的坏印象,一般人对他人提出的非常简单的要求时,通常不会拒绝。但是,一旦接受了一个小小的请求或者邀请,就好像跨过一道心理门槛,让人心里失去戒备。
2、同时为了避免认知上的不协调或者想给人留下前后一致的印象,只要人们接受了别人一个微不足道的要求,或许就会接受更大的要求。
实例:等门槛效应除了经常被精明的商家运用诱导顾客购买商品外。在生活中的也经常发挥效应。心理学家查尔迪尼1975年为慈善机构募捐时,只不过多说了一句话“哪怕是一分钱也好”,便多募捐到了一倍的钱物。
在班级管理中,若能善于运用登门槛效应,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在参加心里咨询师培训的时候,曾经听过一个运用登门槛效应”的精彩案例。这是一个初中班主任讲的。她说班级里有个学生老是不交作业,她苦口婆心跟他讲了很多次不作作业的危害,甚至为此惩罚他很多次,但是学生就是屡教不改。后来跟培训班的老师讨教经验,老师告诉了一个方法,结果一试很有效,后来那个学生不但按时交作业,而且作业的质量也挺高的。
那个方法就是运用了登门槛效应。先跟学生讲:你看你不交作业让老师很为难,老师也知道你不是故意不交作业,你是有实际困难,作业很多时候都不会做。但是你不交作业,老师又不管你的话,其他同学也会慢慢地都不交作业,到时候我就很为难了。这样你帮老师一个忙,你每天都按时交作业,你做不做,做多少,对错如何,我都不管,哪怕空本子,只要交上来就可以了,好不好?这么低的要求,学生很容易就答应了。一般来说,学生开始是有点试探性的,还有点兴奋。他开始交空本子了。只要交本子,老师就鼓励他,在他的本子上画一个笑脸,平常看到他也微笑。这个过程是7——10天,通常学生试探了三四天后,会不好意思,自己会主动做一些会做的题目。这个时候,老师就进一步提要求了:这一段时间我们合作真愉快,因为你的配合我的工作轻松多了。你是一个善于合作的人。而且老师还发现你还是一个有上进心的人。虽然老师没有要求你做作业,但是我发现你会做的题目都做了,非常不错。以后你若天天都这样,那该多好!并且在遇到他的时候拍拍他的肩,摸摸他的头。得到了老师的一些肯定和鼓励!学生在做作业的过程中也的确不痛苦,他就真的每天做作业
了。这个过程也是7—10天;在这样20来天的培养中,学生基本上形成了做作业,按时交作业的的习惯,心理学研究发现一个习惯的培养通常要21天。随着学生态度的认真,他的成绩也得到了提升。因此到第二阶段末期,学生基本能按时完成所有的作业。这个时候老师就又提出第三阶段的要求,即提高正确率。这个过程15——20天,并且每次都很认真详细地跟他分析他的作业。得到老师的重视和鼓励,并且在做作业的过程中,他也体验到了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到第三阶段完成后,老师就基本上不用管这个学生了,他已经能按时完成作业,并且质量还不错。
启示:因此从这个案例可以看出对学生的提要求不能一下子太高,要像登门槛一样,慢慢地一步一个台阶而上。这样才能更好地达到我们预期的目标。
注意:我们高年级生叛逆心很强,有时候你太顺着他,他反而不听,对这样的学生运用登门槛效应可能要变一种形式。那就是先提出一个比较高的要求,在遭到拒绝后,你再把你本来想要他们达到的要求抛出来,往往学生会同意。比方十一期间,你本要求他们做2套英语模拟卷.可以先说要求做4套,这个时候学生会抗议太多,那就3套吧,这个时候还会有学生抗议,先得他们周旋一番,最后装成屈服的样子,最后2套。都减半了,该满意了吧。往往这个时候学生会很开心,很得意。通过自己的争取居然少做一半的作业,很有成就感。至于作业完成起来心态也会不一样。
应用:这是为大家讲的第二个心理效应登门槛效应:即提要求要先得尺再进丈,循序渐进才能笑到最后。
三、禁果效应:禁止常常会激发更强烈的探究欲望
“禁果”一词源于《圣经》 ,它讲的是夏娃被神秘的智慧树上的禁果所吸引 ,去偷吃禁果 ,而被贬到人间。这种禁果所引起的逆反效应 ,称之为“禁果效应”。
在希腊神话里,有一个女神名叫潘多拉,宙斯给了她一个盒子,里面装有人类一切的罪恶,吩咐她千万别打开那个盒子。但是在“禁果效应”的作用下,潘多拉非常好奇地打开了那个盒子,结果所有的灾难、瘟疫与祸害都飞了出来,此后人类就饱受灾难、瘟疫、祸害的折磨。
实例:事实上,所有的孩子都如潘多拉一样有着无比强烈的好奇心,特别是我们青春期的孩子,除了好奇心外,还有强烈的逆反心理。因此常出现禁果效应。平日里,班主任在做班级工作时,总会苦口婆心地讲解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可是往往越是强调,做出来的成果却总是是事与愿违。老师越强调孩子不要早恋,孩子越容易早恋;老师越强调不要玩游戏,看黄色小说,浏览黄色网站等,学生越是容易玩电脑游戏,看不健康的东西等。老师越是想隐瞒什么信息或东西,学生就越想打听等„„。
(过渡语)那么为什么会形成这种奇怪的心理效应,它的心理机制是是什么呢?
心理机制:心理学认为人与生俱来就有这样一种逆反心理:无法知晓的“神秘’事物,总比已知的事物更具有诱惑力,也更加能够促进与强化人们渴望接近与了解的欲望,结果就促使人们去偷食”禁果“以求得心理平衡。就是人们常说的越是得不到的东西就越想得到,越是难以得到的东西,得到后就愈发显得珍贵。
因此,在孩子的成长过程当中,不管是老师也好,还是家长也好,必须重视“禁果效应”的影响。千万不要让孩子变成那个打开魔盒的潘多拉。
那我们要不想让学生做什么事情,那该怎么办呢?禁止可能带来禁果效应的消极影响。其实,潘多拉之所以打开魔盒,是因为宙斯没有告诉他魔盒里面是灾难、瘟疫、祸害等。如果潘多拉知道的话,她肯定不会打开魔盒了。因此,我们不想让“禁果效应’左右我们的话,就应该告诉学生为什么禁止或不让他做什么事情。也就是要疏通而不是强行堵塞。
有没有明确理由的禁止,结果就会大相径庭。比如在两棵路边苹果树上分别挂两个牌子一个写“禁止采摘”,另外一个写“苹果喷有农药,不能吃!”,不用说,结果大家都是知道会怎么样。
以上所讲是禁果效应的消极作用。当然禁果效应也有积极的作用,巧妙地运用它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结果。
宋朝的著名的文学家苏洵有两个儿子,也就是苏轼和苏辙(zhe).在小的时候,他们很顽皮,任何说服教育都无济于事。但是,苏洵并没有采用“棍棒”的办法强制教育,而是巧妙地运用了禁果效应。
每当孩子玩耍的时候,苏洵就躲到旮旯内读书,看到孩子一来,他就把书“藏”起来。两个孩子发现这个问题后,就以为父亲瞒着他们看什么好书,于是趁父亲外出时,把书“偷”出来,慢慢地,他们就将读书当成了一种乐趣,从而步入成才的正轨。后来苏洵和儿子都被纳入“唐宋八大家之列”,被人称为“三苏”。
班级管理中,我们也可以像苏洵一样巧妙地利用禁果效应。在准备这个讲稿时,我就回想起来我弟弟读书时他的高三班主任就是这样一位妙用禁果效应的高手。首先说一说他们那一年高考的成绩,他们是一个普通高中,在他们那一届之前,他们学校每年考上本科的学生每个班平均不到5人,最好的班级一个班也考不到10人。但是他们那一届就他们班一个班就考了20人,50%的本科上线率,全是文化课上线的,那时候他们学校没有体育生和艺术生。现在回想起来他们当时之所以考得那么好,跟他们班主任的英明管理分不开的。一般来说,学生都是恐惧班主任找他到办公室谈话的,但他们高三那一年都很期待班主任找他们谈话。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过后,他们班主任在晚自修的时候开始断断续续找同学谈话了,每次找的要么是学习成绩一直好的,那么是学习进步很大的,还要么是看起来很有潜力和爆发力的学生,每次被找去谈话的学生谈完话回来,总是显得很开心的样子,但同学问他老师跟他谈
了些什么,他们总是笑而不语。后来终于又精通消息的人士知道了老师跟他们谈话的大致内容,即是凡是被找去谈话的同学都是老师们共同认为可以考上大学的人,班主任嘱咐他们再加把劲,谈谈话。但老师的节奏也把握得很好,他并不是每次都会找人谈话,大约三周才找2个人。基本上是大家等得快失望的时候,他才又找一个人出去谈话。后来,我弟弟有幸被他找去谈话了。谈完话回来,倍感自己在班级的地位得到了迅速的上升,同学都很高看自己了。为此他们班级还有一个同学写了一篇让所有人一辈子都无法忘怀的周记。她是一个各个方面都很平凡的人,同时也是最不要老师操心的那种学生:长相一般、成绩一般,但学习很努力,遵纪守法。她是这样写的:某天,班主任晚自修慢慢地踱步到她面前,她心理激动得砰砰直跳,以为自己将会被找去谈话,正当她充满者期待的时候,听到班主任问他:某某,你的同桌今天怎么没来。她说她的心一下子从云端跌倒谷底,感到冷极了。当语文老师将周记读给我们听得时候,开始大家笑,笑着笑着大家都没有声音,都感觉特别同情她。到今天,高中很多同学他都记不起名字了,但我一直很清楚地记得她的名字。当然这是一个极致,可能也是他们班主任运用“禁果效应”用得太炉火纯青了。但当年他的这一招大大地激发了他们学习的欲望和热情,最后创下了他们母校高考历史以来最好的战果。
(那么从以上所讲,我们可以从禁果效应的影响得到两点启示)启示:
1、不要把不好的东西当成禁果,人为地增加对学生的吸引力,教育学生不要做某事,不要强行禁止,要学会疏导。
2、要把学生不喜欢而又有价值的事情人为地变成禁果以提高其吸引力。
应用:这是为大家讲的第三个心理效应:禁果效应,即禁止常常会激发更强烈的探究欲望
四、超限效应:过犹不及,做任何事情都要讲究一个度
什么是超限效应呢,先给大家讲一段有关著名作家马克.吐温的轶事,听完了大家就会明白什么是超限效应。
著名作家马克·吐温有一次在教堂听牧师演讲。最初,他觉得牧师讲得很好,使人感动,就准备捐款,并掏出自己所有的钱。过了十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他就不耐烦了,决定只捐一些零钱。又过了十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他于是决定,一分钱也不捐。到了牧师终于结束了长篇的演讲开始募捐时,马克·吐温由于气愤,不仅未捐钱,相反,还从盘子里偷了二元钱。
解释(含义):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刺激过多、过强或作用时间过久,会引起心理极不耐烦或逆反,在心理学上称之为“超限效应”。一种由刺激过多、过强、或作用时间过久而引起的心理不耐烦甚至逆反的心理现象。
实例:在班级管理中我们时常可见超限的出现。例如:在批评学生时,有时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批评完后,过了一会,又觉得意犹未尽,又重复批评一次,接着碰到家长时,有忍不住再将孩子批评一遍,这样一而再,再而三地重复批评,使学生极为不耐烦,讨厌至极。其实第一次挨批评时学生可能已经接受了老师正确的观点,并下决心进行改正,但是在第二次,学生的厌烦心理就会出现,如果再来第三次,那么厌烦心理就会以几何级数增加,说不定因而演变成反抗心理。这样,我们教师是好心人办了坏事情。于是就出现了诲人不倦的老师以及屡教不改的学生。在我心理咨询的实践经历中,有很多个案都是由于与父母或者老师关系处不好而引起的,当我引导学生宣泄他们的不满情绪时问他们,父母或老师最让你恼火的一点是什么:几乎大部分的学生都说是“翻旧帐’,就是以前犯的错误总是会被老师或者家长反复翻出来批评他们,而且很多时候还在亲朋好友面前批评。他们说,第一次说实际他们已经意识到错误,并有点内疚感。但第二次、第三次说,他们不但没有内疚感,而且变得理直气壮了,因为犯的错误已经受到惩罚,心里反而释然了。
由此可见我们教师对于批评不能过度超量,应恰到好处,点到为止,这一点对于高年级生尤为重要。
对学生的批评应注意“度”,对学生的表扬其实也需要一个度。俄国作家克雷诺夫曾经谢了一篇著名的寓言,叫《杰米扬的鱼汤》:杰米扬是一个十分好客的人,有一次他请朋友喝鲜美的鱼汤。朋友喝了一碗,觉得很满意;杰米扬请他喝第二碗,朋友感到有点撑;可杰米扬又热情地要朋友喝第三、第四碗,朋友碍于情面,只能假装津津有味将汤吃光。可是受到这样过于热情的款待,杰米扬后来再怎么热情邀请,朋友也不要到他家去了。这正如哲学家德谟克利特所言,当人过度时,最适宜的东西也会变成最不适宜的东西。在教育学生中对学生的表扬不能太“廉价”。如果对一个调皮的学生总是用表扬的方法,一开始他可能会很有改进,但时间久了他会觉得老师在哄他,甚至是变相批评他,这样难免有抵触心理。
另外,很多老师都喜欢布置大量的作业,认为只有反复练习才能掌握所学的知识。(过渡语)根据超限效应的心理机制:
人接受任务、信息和刺激时,存在一个主观的容量,超过这一容量,人就不愿意认真对待这些任务了——过量的作业,不仅达不到教学的目的,而且还会适得其反,让学生产生厌学情绪。
超限效应对我们教师的启示是:教育学生,需要给学生留点空白,需要有一个“度”,只有掌握好“火候、分寸、尺度”,才能“恰到好处”,才能避免“物极必反”、“欲速则不达”。
应用:以上是为大家讲的第四个心理效应:超限效应,即过犹不及,做任何事情都有讲究一个“度”。
五、旁观者效应:布置任务时要具体化,否则就会出现责任扩散
前几年经常有这样的报道:说某个小偷偷东西时,被某个好心人发现,结果他见义勇为,反过来被小偷毒打一顿,身负重伤,当时周围有很多围观者但没有一个人出来帮他,甚至那个被偷钱者也只是默默站在一旁,不敢出来帮他。最后这样的报道引起了人们的强烈不满。很多人都写评论来抨击这种不良的社会现象,认为现在都市人都越来越冷漠,世态越来越炎凉等。
其实用心理学的观点来讲,这种说法有失偏颇。的确有世态炎凉的一面,但是围观者中肯定有大批的人其实是善良的、与人为善的,愿意帮助他人的。那么为什么最后没有出现呢? 这里其实还存在着一个“旁观者效应”,即“不用我操心,自然有人会去做”的想法。解释:旁观者心理效应是以色列心理学家格雷特.巴荣最先发现的。它是指个体对紧急事态的反应,在单个人时和同别人在一起时是不一样的。因为有别人在场,个体会抑制自己的利他行为。
实例:心理学曾经做过一个经典的心理学试验来验证旁观者效应的存在。
心理学家把一群大学生分成人数不同的几个小组,分别给他们一个题目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突然有一个参加者急病发作,十分痛苦,心理学家通过观察其他学生的行为来进行试验。
结果显示,小组人数越多,去报告求救的人反而越少。如果一个小组包括发病的学生在内只有两个人,那么另外一个人几乎肯定会去求救。如果小组中有人和发病者相识,其结果与只有两个人的小组相同,相识者肯定会伸出援助之手。
因此,心理学家得出这样的结论,一个人的利他行为,与当时情况下的相关人数有很大的关系,往往是人数越多,利他行为越不太会出现。如果周围自己只有一个人或是只有自己一个人是熟人时,就是产生“只有自己能帮他,一定会帮忙才对。否则就感到内疚,良心会受到谴责等。
那为什么会产生旁观者效应呢?其心理机制是什么?
一、责任扩散。对于处在困境中的人提供帮助,个体必须感到自己有责任才会采取行动。但是,很多人在场时,就是产生责任扩散效应。大家都等着其他人去帮助或者是相互推诿。
二、对举止失措的害怕。在紧急状况下,去做某种不寻常、没有预料到的超常规行为,个体会感到恐惧、不安。担心自己做不好,会引来别人的嘲笑或者给自己带来很大的损失。因此,人多的时候,他会比较冷静,观察其他人的反应,他人不动的话,他也不会行动。但是一个人的时候,他因为责任就没有时间思考,让自己冷静,人的向善性会促使他行动。
启示:
1、因此,巴荣就说了,如果你想得到一个群体对你的支持,你就必须让他们感到你是单独向他们每一个人求助的。他举了一个例子:当你想用电子邮件征询某一个答案时,你最好逐一发放,这样会更有效,而用邮件群发的话,效果通常会很差。因为当他们收到你邮件的时候,发现你的信是同时发给很多人的。他们也许都会认为别人会答复你,这样就会忽视这封信。他曾经想某个学院的240人发了一封电子邮件,询问该学院有没有生物系。给其中一般人是单独发的,另一半人是群发的。结果发现,前面一半人中有64%回信了,其中又有1/3的人给出了详尽的回答;而后一半人中只有50%的人回信,其中只有16%的人给出了详尽的回答。
在我们日常的班级管理中,旁观者效应经常会出现。班主任如果布置一个任务没有具体化分工到每个人头上的话,就是发现这个任务要么完成效果不好,要买到截至日期还没有完成。比方让5个同学值日,一般来说没有让2个同学值日的效果好。
2、布置团体任务时,一定要具体化。否则就是责任分散。
3、另外处罚团体学生犯错时,也容易出现责任分散,法不责众。因此处罚最好一个个分别进行。否则学生不会愿意承担过失处罚的。
第二篇:发挥班级整体效应
发挥班级整体效应加强“三自”能力培养
——班主任工作心得体会
初二(3)班王建明
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是什么,简单方面说,只有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在教育实践中,我清醒地认识到青少年阶段是人成长的关键阶段,是人的意志、品质、兴趣等人的基础素养形成的关键阶段。而作为学校,各种良好素养培养的一个主阵地就是班级。作为班主任,是担负“万丈高楼平地起”的奠基人,应该如何把握这个关键时期?我认为,应充分发挥班集体的整体效应,应以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的培养为突破口,努力加强学生的“三自”能力的培养,创建一条提高学生思想品德铸造的有效渠道。因为青少年时期是学生一生一个重要的转折和适应时期,随着学业的加深,学习会成为其主要活动。这必然会给学生的心理和行为带来巨大的冲击和深远的影响。而且,学习行为又同生活行为、习惯和价值取向有着密切的关联。它不仅对学生的学习本身,而且对学生的道德品质及心理素质的和谐发展都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因此,作为班主任,注重学生日常行为的教育和引导,对学生的学习、思想、品德的发展都具有极深远的影响。在班级工作中,我为了发挥班级的群体效应,加强学生“三自”能力培养,做了以下工作:
一、为人师表,率先垂范。
古语云:“其身正,不令而行。”班级是学校德育、教学工作的最基层的组织单位,而班主任则是这个单位的领导者,组织者和管理者。班主任工作是塑造学生灵魂的工作,班主任对创造良好的班集体,全面提高学生素质,陶冶学生情操,塑造学生完善的人格是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和地位。而且,在学校,班主任接触学生时间最长,接触学生的面最广,开展的教育活动最多。因此,班主任对学生的影响最大。自然,班主任的言行在学生面前就犹如一面镜子、一本书,是学生学习和对照的对象。可以说,要规范学生的行为,首先要规范自己的行为,要提高学生的素质,首先要提高自身的素质。在教育教学中,必须清醒认识到自己的为人师表,率先垂范功能:要求学生讲文明礼貌,首先要自己尊重每一个学生,不挖苦讽刺;教育学生热爱劳动,首先要自己讲卫生,爱洁净;教育学生搞好团结,首先要和科任教师团结协作,齐抓共管。这样,使自己的一言一行成为无声的教育,赢得学生的信任、爱戴,使自己成为学生学习的楷模,那么其教育效果就不言而喻!
二、强化日常行为的规范教育,加强“三自”能力培养。
学校教育不仅是知识的教育,而且是对学生进行行为习惯和思想品质的教育的主阵地,而一个人行为思品的教育形成关键时期,是青少年时期。因此,中学教育不仅要讲究智育的教育,而且要注重德育教育,切实引导学生反思自身的言行,思品的塑造过程,不断完善自我修养。俗话说:“不积小流无以至江海,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学生的思品素养的养成并一朝一夕之功,而是在每一件事、每一项活动中积,长期熏陶和不断修复中塑造成功的。为此,为营造良好的班风、学风,强化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我以班级生活为主体、以常规训练为主线,加强纪律、礼仪、卫生、劳动等多方面的教育,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自理、自控“三自”能力的培养。
1、重视常规教育,培养学生的自控能力。
学生的行为规范教育千头万绪,而且学生的个性差异截然不同但是作为新世纪青年,学生视野的开拓及思维能力的提高,使他们有一个共同特点:崇尚个性,追求自由,作为教育的工作者,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这种思维能力有助于学生潜能发挥的同时,也会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如:无纪律观念,集体荣誉感谈泊,合作意论差等,因此,在尊重学生个性的基础上,重视对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为此,每学期伊始,我都要组织学习重温《日常行为规范》等中学生行为条例,并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契机加强日常行为,规范专项教育。如:在参加集体活动时,注重学生的校服穿着率、佩带校徽率的教育;在冬夏雨季时,注重提醒学生不迟到,不早退,以此让学生增强学生的班级荣誉感,不断提高对自身行为的反思和纠错,以增强学生自控能力。
2、增强实践意识,培养自育能力。
“言教不如身教”。同样,他育不如自育。当青少年时期长期处于被动状态,其对生活的观察和感知能力会削弱,同样,社会责任意识也会渐渐淡泊。在教育中也同样如此,当一个学生被老师指出某种错误,并责令其改正;其他纠错的效
果不会太显著,如果当把在生活、学习中能通过自己的观察感知自身的不足,其纠错动力自不言而喻。因此,在对学生进行教育的同时,必须重视不断拓展学生实践的空间,让学生在实践中观察思考、比较分析,自觉查找、分析自身的不足及原因,以增强学生的自育能力。为此,我在班级管理中实行轮流当班制,无论是班会课,还是卫生督查,都注重让每一个学生充分参与,让学生们提出不良现象,分析原因、商讨对策,让学生在管理实践中不仅能发现他人的不足,也增强了他们对自身行为的反省意识,其自育效果颇为显著。
3、健全班级公约,培养学生自理能力。
自控,自育是为自理。当学生在意识到自身不足,学会自我教育时,其自理能力也随之增强,但学生的自理能力的提高,必须建立在有比较、有激励的基础上才能取得长足发展。因此,为了进一步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我在学期伊始之际,精心准备,积极发动,让全班同学针对班级实际情况认真分析,查找需纠正和提高之处,有针对性的制定相应的班级公约。并且制定切实可行,操作性强的考核,评分细则,以有利于学生在日常行为,思想品德等方面自觉查找自身不足,以达到查漏补缺,自我提高的目的,同时进行“学习之星”、“勤奋之星”等评选活动,以激发学生热情,增强学生自理能力。
通过班级“三自”教育活动,使学生成为了生活的主人,学习的主人。班级上也营造了一种积极向上,团结友爱的新风尚。学生们能相互监督,相互帮助,齐心协力,共创文明班级,收到了明显收效。叶圣陶曾说“教是为了不教,学上为了会学”,就充分强调了习惯对青少年成长的重要性。作为一个班主任,一定要切实紧扣班级工作,充分发挥班级群体效应,努力提高学生“三自”能力,使学生能获得更长足的发展!
第三篇:小学班级管理中心理健康教育的运用论文
摘要:小学班级管理中要积极的做好心理健康教育来提升班级管理效率,提升学生学习状态与成绩,帮助学生建立良好健康的心理,有助于培养人格健全、综合素养更高的未来人才。具体操作上要充分的依据学生实际情况展开,做好心理引导,提供多种心理培养与体验的机会,从而达到更优质的心理健康教育效果。
关键词:小学班级管理;心理健康教育;应用
心理健康教育随着现代化教育理念的不断升级而越来越受到重视,通过学生心理层面的干预与调整,可以有效改善学生不良心理问题,提升学习效率与优化师生、同学之间的人际交往状态,促进学生对自身与社会有更为积极健康的认识,对于学生未来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价值。
一、当下小学班级管理中常见的学生心理问题
(一)缺乏自我控制力
小学生相较于其他年龄阶段人群而言,其自控能力相对更弱,这种情况与学生自身智力与生理发育尚未成熟,社会经验缺乏有密切联系。该年龄段的学生在意识层面上还缺乏完善健全的逻辑思维能力,无法有效的对自身的表达与行为进行有效的管控,自身在心理调控上也缺乏应有的理性状态,更多情况下会受到感性认识与模仿他人来展开自身的外在行为表现,没有自主性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容易受到他人影响与干扰,性格冲动缺乏冷静,不能很好的管理自身的情绪与行为。在学校生活中,学生在与老师与同学的日常交往中会不可避免产生的矛盾与摩擦,甚至会引发相关心理问题,例如情绪躁动、孤独、孤僻等,如果不能有效的干预纠正,甚至因此形成不利于学生日后生活发展的负面心理问题。
(二)心理承受日益增大的学习压力
在当下的小学教育中,家属与社会对小学生学习附加了较多的压力。学校教育在试图展开减负性教学,但是家属会在一定程度上为学生安排更多的学习内容,学生承受着较大的学习压力,甚至因此而出现焦虑、厌学、躁动、注意力不集中等情况。压力过大会不仅会影响学生学习成绩,同时也会导致学生不健康心理的出现。面对较大的学习压力,小学生自身在心理层面上难以有效承受,缺乏较好的心理调适能力,应对学习任务的学习能力相对较弱,进而导致不良的心理问题。
(三)缺乏对自我的合理认识
小学生在自我认识上缺乏理性全面的把控能力,更多的情况下是在模仿他人来形成自身的意识形态。对于自我的认识缺乏客观理性的评价与自我督促管理,甚至引发自卑、自负、孤僻与小团体意识,如果不能有效的干预纠正,会形成不良的心理状态。
二、小学班级管理中运用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
小学生拥有健康的心理状态可以有效的提升学习效率,构建和谐的师生与同学人际交往关系,建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为学生今后性格的形成做好基础构建,能够有效的避开心理误区,促进学生整体心理与生理的健康发展。对于教师而言,可以有效的提升班级管理效率,避免不良的班级不良事件,减少学生与师生间的不良摩擦,有效的做好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三、小学班级管理中运用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
(一)注重学生心理特点的心理引导
在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上,要充分的掌握学生心理特点情况,而后针对具体情况做对应的心理引导。心理健康教育一般通过语言、行为等方式做有效的示范与引导,要了解学生认知水平能力,投其所好的运用趣味生动的方式以及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不同年龄、不同性格、不同家庭状况、不同学习状态的学生,要采用针对性的心理引导处理办法,对于心理问题要有充分的预见性,能够及时将不良问题抑制在萌芽状态。对于心理偏差问题较为突出的学生,要做好重点性的关注,尽可能的降低学生的心理压力,从而有效的避免不良心理问题的滋生。
(二)提供心理健康辅导渠道
要积极的展开心理健康辅导的实用性渠道,例如可以展开定期的心理辅导性的主题班会,依据班级突出的心理问题做合理主题讨论,让学生能够充分的表达自己与发泄压力,同时针对学生实际情况,教师做出专业性的心理引导。也可以积极展开学生之间的心理沟通问题,让班级学生干部做好对应的学生心理为状态反馈工作,而后由教师做一对一性的心理沟通,或者由教师与家属做对应网络社交平台沟通或者面对面沟通,让家属配合教师展开相关工作。要积极的开展班级娱乐活动,让学生能够感受到和谐的人际交往乐趣与愉悦的生活学习环境,减轻心理压力,有效融入到集体生活与他人交往中。
(三)多样性体验性心理成长活动
可以依据不同学生情况做一定体验性的心理成长活动,例如每天安排一名学生做值日生,让值日生学生体验班级管理与各项事务的操作,有效的融入与他人的人际交往沟通中,让每个学生能够有与他人沟通交流的机会,同时体会他人的难处,能够达到学生之间的互相体谅。不仅仅可以让值日生做每天的轮换,其他班级干部也可以定期做轮换,让学生有更多的生活体验,有利于学生健康心理状态的培养。不同的体验可以让学生做好日记的记录,学会文字表达也是培养良好心理状态的有效途径,通过书写可以有效的排解学生的心理压力,鼓励学生将自身的心理想法有效的表达处理,这样才能有效释放压力,同时也让教师更好的了解学生实际心理状态与生活状态,从而提供更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方式。结语小学班级管理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需要在一定规划、方法下开展,要对日常学校生活做一定的渗透性心理教育工作,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从而培养心理更为健全的学生。
参考文献:
[1]曲坤.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中旬刊),2015,11.
[2]马宝云.试论小学班级管理中的心理健康教育[J].中国校外教育(上旬刊),2014,03.
[3]李春华.简述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的运用[J].现代妇女(理论版),2015,04.
第四篇:班级管理的心理效应
班级管理中的25种心理效应
心理效应作为一种特殊的心理现象,班主任如果能在班级管理中充分利用其积极作用,避免消极作用,就能够提高班级管理的质量,从而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角色效应。
现实生活中,人们以不同的社会角色参加活动。这种因角色不同而引起的心理或行为变化被称为角色效应。人的角色的形成首先是建立在社会和他人对角色的期待上的,由于很多班主任普遍存在着对学生社会角色期望的偏差,比如“好学生”的标准就是学习好,而学习好的标准就是成绩好,对学生的成长和角色发展都带来了消极的影响,学生出现了角色概念的偏差。一些学生常以“我的爸爸是经理”、“我的爷爷是高干”等为炫耀,把自己与长辈的角色等同起来,颠倒了角色概念的关系,致使这类学生养成狂妄自大、目中无人的畸形心态。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合理地确定学生的角色,通过采取角色扮演、角色创造等形式实现学生的角色行为。
暗示效应。
暗示效应是指在无对抗的条件下,用含蓄、抽象诱导的间接方法对人们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从而诱导人们按照一定的方式去行动或接受一定的意见,使其思想、行为与暗示者期望的目标相符合。一般说来儿童比成人更容易接受暗示。管理中常用的是语言暗示,如班主任在集体场合对好的行为进行表扬,就是对其他同学起到暗示作用。也可以使用手势、眼色、击桌、停顿、提高音量或放低音量等等。有经验的班主任还常常针对学生的某一缺点和错误,选择适当的电影、电视、文学作品等同学生边看边议论或给学生讲一些有针对性的故事,能产生较好的效果。
门槛效应。
心理学家查尔迪尼在替慈善机构募捐时,仅仅是附加了一句话“哪怕是一分钱也好”就多募捐到一倍的钱物,这就是著名的门槛效应。这一效应的基本内容就是由低要求开始,逐渐提出更高的要求。查尔迪尼分析认为,对人们提出一个很简单的要求时,人们很难拒绝,否则怕别人认为自己不通人情;当人们接受了简单的要求后,再提出较高的要求,人们为了保持认识上的统一和给外界留下前后一致的印象,心理上就倾向于接受较高要求。这一效应告诉我们,在对学生提出要求时要考虑学生心理接受能力,应少一些,小一些,这样才会取得好的教育效果。
奖惩效应。
奖励和惩罚是对学生行为的外部强化或弱化的手段,它通过影响学生的自身评价,能对学生的心理产生重大影响,由奖惩所带来的行为的强化或弱化就叫做奖惩效应。心理学实验证明,表扬、鼓励和信任,往往能激发一个人的自尊心和上进心。但奖励学生的原则应是精神奖励重于物质奖励,否则易造成“为钱而学”、“为班主任而学’的心态。同时奖励要抓住时机,掌握分寸,不断开化。当然“没有惩罚就没有教育”,必要的惩罚是控制学生行为的有效信号。惩罚时用语要得体、适度,就事论事,使学生明白为什么受罚和怎样改过。同时还应注意的是奖惩的频率,从心理学的研究结果看,当奖惩的比例为5:1时往往效果最好。
拆屋效应。
鲁迅先生曾于1927年在《无声的中国》,文中写下了这样一段文字:“中国人的性情总是喜欢调和、折中的,譬如你说,这屋子太暗,说在这里开一个天窗,大家一定是不允许的。但如果你主张拆掉屋顶,他们就会来调和,愿意开天窗了。”这种先提出很大的要来.接着提出较小较少的要求,在心理学上被称为“拆屋效应”。虽然这一效应在成人生人活中多见,但也有不少学生学会了这些。如有的学生犯了错误后离家出走,班主任很着急,过几天学生安全回来后。班主任反倒不再过多地去追究学生的错误了。实际上在这里,离家出走相当于“拆屋”,犯了错误相当于“开天窗”,用的就是拆屋效应。因此,班主任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教育方法一定恰当,能被学生所接受,同时对学生的不合理要求或不良的行为绝不能迁就。特别要注意不能让学生在这些方面养成与班主任讨价还价的习惯。
链状效应。
有一句俗话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在心理学上这种现象被称为链状效应,它是指人在成长中的相互影响作用。这种效应在年龄低的学生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就学生的链状效应看不是单方面的,既表现在思想品德方面的互相感染,也在个性、情绪、兴趣、能力等方面发生综合影响。利用学生的链状效应,让不同性格的学生在一起可以取长补短。因此作为班主任,应有意识地优化学生周围的环境,如让娇生惯养的学生与独立性较强的朋友做伴,胆小畏法的学生应和勇敢坚强的学生交友。
禁果效应。
“禁果”一词源于《圣经》,它讲的是夏娃被神秘智慧树上的禁果所吸引去偷吃被贬到人间,这种被禁果所吸引的逆反心理现象,称之为“禁果”效应。由于青少年处在特殊的发育期,好奇心强,逆反心理重,因此常出现禁果效应。它给我们的启示有两个;
1、不要把不好的东西当成禁果,人为地增加对学生的吸引力。
2、要把学生不喜欢而又有价值的事情人为地变成禁果以提高其吸引力。
名人效应。
美国心理学家曾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在给大学心理系学生讲课时,向学生介绍说聘请到举世闻名的化学家。然后这位化学家说,他发现了一种新的化学物质。这种物质具有强烈的气味,但对人体无害。在这里只是想测一下大家的嗅觉。接着打开瓶盖,过了一会儿,他要求闻到气味的同学举手,不少同学举了手,其实这只瓶子里只不过是蒸馏水,化学家是从外校请来的德语教师。这种由于接受名人的暗示所产生的信服和盲从现象被称为名人效应。名人效应的产生依赖于名人的权威和知名度。名人之所以成为名人,在他们那一领域必然有其过人之处,所以名人更能引起人们的好感、关注、议论和记忆。由于青少年的认识特点及心理发展,他们所希望的名人多为形式化、表面性的形象所吸引。他们喜欢的名人多为歌星、影星一类,出现追星现象。这就要求班主任要为学生选择好“名人”,以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刻板效应。
生活中常可见到这样的例子:青年人往往认为老年人墨守成规;而老年人又往往认为青年人举止轻浮。教授总是白发苍苍、文质彬彬,工人则是身强力壮、举止豪爽等。人们头脑存在的关于某一类人的固定印象的心理现象被称为刻板效应。虽然这一效应在群体心理中比较多见,但在不少班主任心中也存在。曾经有位平时学习不好的学生有一阶段学习特别刻苦,在期末考试时成绩特别突出。知逍考试成绩后,一些班主任说的是“成绩是不错,作弊了吗?”由于平时班主任已对学生有了刻板印象,在学生进步后还是以原来的标准去评价学生,很容易造成偏见、成见,既伤了学生的自尊,也影响了班主任形象。
鲍鱼效应。
沙丁鱼捕捞后如果没有刺激和活动就会很快地死去,挪威渔民每次从海上归来,为了不让鱼在途中死去,在鱼舱室放几条鲶鱼,以挑起它们和沙丁鱼之间的摩擦和争端,使大量的沙丁鱼在紧张中不断地游动。其结果不但避免了沙丁鱼因窒息而死亡,而且还能保证它们活蹦乱跳地抵达港口。这种现象后来被人们称之为“鲶鱼效应”。它给我们的启示是:
1、在适度的紧张中才能更好地发挥能力。因此,班主任要给学生创造一个适度的紧张氛围,并引导学生在紧张中学会适应。当然我们也不否认过度的紧张应该避免,以防止对学生身心造成不可逆转的伤害。
2、要充分利用好班级中的“鲶鱼”,班级中常常有这样一些学生,这些学生学习成绩一般,但“能量”很大,特别活跃,在学生中有一定的号召力,他们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班级的纪律和学习。如果不好好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则常常会起相反的作用。在班干部的设置上若能将这些人提拔到适当的领导岗位,就会产生鲶鱼效应,班级活动容易开展,班集体建设更为顺利。
自己人效应。
有一种效应叫自己人效应,就是说要使对方接受你的观点、态度,你就不惜同对方保持同体观的关系,也就是说,要把对方与自己视为一体。管理心理学中有句名言:“如果你想要人们相信你是对的,并按照你的意见行事.那就首先需要人们喜欢你,否则,你的尝试就会失败。”因此,班主任要真正把学生当成自己人——做学生的知朋友。
超限效应。
著名作家马克•吐温有一次在教堂里听牧师演讲。最初,他觉得牧师讲得很使人感动,就准备捐款,并掏出自己的所有钱。过了十分钟后,牧师还没有讲完,他有些不耐烦了,决定只捐一些零钱;又过了十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他于是决定一分钱也不捐。到牧师终于结束了长篇的演讲开始募捐时,马克•吐温由于气愤,不仅未捐钱,相反,还从盘子里偷了二元钱。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刺激过多、过强或作用时间过久,会引起极不耐烦或逆反的心理现象,心理学上称之为“超限效应”’。这个效应启示我们,在批评或表扬学时,应掌握一个“度”。“不及”固然达不到既定的目标,但“过度”又会产生超限效应,非但起不到应有的效果,甚至会出现一些反作用。
配套效应。
18世纪。法国有个哲学家叫丹尼斯•耿德罗,一天,朋友送他一件质地精良、做工考究、图案高雅的酒红色睡袍。狄德罗非常喜欢,可他穿着华贵的睡袍在家里寻找感觉,总觉得家具颜色不对,地毯的针脚也粗得吓人。于是为了与睡袍配套,旧的东西先后更新,书房终于跟上了睡袍的档次,可他却觉得很不舒服,因为“自己居然被一件睡袍胁迫了”。两百年后,美国哈佛大经济学家朱丽叶•施罗尔在《过度消费的美国人》一书中,把这种现象称作为“狄德罗效应”.亦称作为“配套效应”,也就是人们在拥有了一件新的物品后不断配置与其相适应的物品以达到心理平衡的现象。从学生的成长过程看,无论是好的行为还是不良的习惯,都可以找到引起这一行为的一件“睡袍”。在这里笔者想提醒班主任,应为学生准备几件有价值的“睡袍”。
首因效应。
心理学家曾经做了这样的实验:让学生评价一个人,把学生分成两组,第一组先看介绍这个人内向的材料,然后再看介绍这个人外向的材料;第二组恰恰相反。结果是第一组大部分评价他为内向,第二组评价的多为外向,这象被称为首因效应,又称第一印象。它是指第一次接触陌生人或事物形成的印象,起到了先入为主的作用。它给我们的启示是:
1、班主任在刚接班后要全面了解学生,尽量避免受第一印象的影响对学生产生偏见,影响到以后的班级管理。
2、在与学生初次接触时,力争给学生一个好的第一印象。这样能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得到学生的信任,形成融洽的师生关系,为以后实施有效的教育奠定基础。
半途效应。
半途效应是指在激励过程中到半途时,由于心理因素及环境因累的交互作导致的对于目标行为的一种负面影响。大量的事实表明,人的目标行为的中止期多发生在“半途”附近,在人的目标行为过程的中点附近是一个极其敏感和极其脆弱的活跃区域。导致半途效应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目标选择的合理性,目标选择的越不合理越容易出现半途效应。二是个人的意志力,意志力越弱的人越容易出现半途效应。这就要求班主任在平时教育学生时多注意学习各方面的知识,培养多方面的能力,同时多注意进行意志磨练。行为学家提出了“大目标、小步子”的方法,对于防止半途效应的发生具有积极的意义。
光环效应。
又称晕轮效应、是指在观察某个人时,对于他的某种品质或特征有鲜明的知觉,从而掩盖了其他特征。美国心理学家戴恩等人有个研究,让被试者看一些照片。照片上的人分别是有魅力的、无魅力的和魅力中等的,然后让被试者从与魅力无关的方面去评价这些人,如他们的职业、婚姻、能力等。结果发现,有魅力的人在各方面得到的评分都是最高的。无魅力者得分最低,这种漂亮的人各方面都好,实际上就是光环效应的典型表现。很多班主任都有这样的观点,学生成绩好,就样样都好;学生成绩差,就觉得他一无是处。这就要求班主任既要充分注意学生特长的发展和能力的提高,使学生的闪光点得到别人的认可,受到别人的尊重,增强学生的自信。同时也应注意,虽然对学生偏爱一些是人之常情,但过分的偏爱或溺爱都会导致感情用事,对错不分,有的还会一俊遮百丑,实际上对学生的成长是很不利的。
近因效应。
由于最近了解的东西掩盖了对某人一贯了解的心理现象叫做近因效应。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对陌生人的知觉,第一印象有更大的作用;而对于熟悉的人,对他们的新异表现容易产生近因效应。近因效应在学生交往中也是常见的,例如两个学生本来相处得很好,甲对乙堪称关怀备至,可是却因最近一次“得罪”了乙,就遭到乙的痛恨,这就属于近因效应的作用。同样,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大部分人都不可能始终给人留下很好的第一印象,这就要求班主任一是要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增强自身的吸引力;二是要不断鼓励学生进步,让学生能以新的姿态展现在外人面前,不断激励学生进步。
齐加尼克效应。
法国心理学家齐加尼克经做过一个实验:将一批学生分成两组,让他们同时完成20项工作。结果一组顺利完成了任务,而另一组却未完成。试验表明,虽然受训者在接受任务时均呈现出一种紧张状态,但顺利完成任务者,其紧张情绪逐渐消失;而未完成任务者,紧张情绪却持续存在,且呈加剧倾向。后一种现象被称为“齐加尼克”效应。这种效应启示我们:学习负担重,学生长期处于紧张状态,学习效果就会越来越差。作为班主任,必须重视这一效应,采取有效措施,一是不要对学生提出过多、过高的要,二是班主任要设法帮助学生按时完成任务,以适当缓解学生的紧张情绪,让学生学得愉快。
从众效应。
有一个成语叫做三人成虎。意思是说,有三个人谎报市上有老虎听者就信以为真。这种人在社会群体中容易不加分析地接受大多数人认同的观点或行为的心理倾向被称为从众效应。这一效应的启示是。班主任要善于发挥从众效应的积极作用。首先要有意识地通过班会、黑板报等舆论阵地大张旗鼓地进行宣传;其次,要抓好班团干部和积极分子等基本队伍的建设,组成坚强的堡垒,要及时发现班上的不良倾向,对症下药,将其遏制在萌芽状态,以防止产生从众效应的负作用。
马太效应。
《圣经》中“马太福音”里有一句名言:“凡是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美国著名哲学家罗帕特•默顿发现了同样的现象,即荣誉越多的科学家,授予他的荣誉就越多;而对那些默默无闻的科学家,对其做出的成绩往往不予承认。他于1973年把这种现象命名为“马太效应”。在班级管理中,就是好学生好对待,差学生差对待;而好与差的标准主要还是学习成绩。对于一些班主任心中的好学生来说,爱“过剩”的时候,就会贬值,他们对表扬就会变得麻木不仁,认为一切都是理所当然。这种优越的社会心理环境会使他们在成长中变得非常脆弱,经不起挫折。而对另外一些学生仅仅因为分数不高,就会长期处在被班主任的关爱遗忘的角落,这种人为造成的恶劣的心理环境,将会使他们情绪偏激、行为带有触发性和冲动性,这样必然导致学生个性的畸形发展,引发学生的心理障碍。
期望效应。
有一次,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到一个学校里做完调查后,划了一部分名单告诉班主任,这些学生很有发展潜力。但要求班主任不要告诉学生、一个学期后发现这些学生进步很快。其实这些学生都是随便划出的,这就是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又叫期望效应。它告诉我们,真诚的期待和不懈的努力,终会结出预期的果实。平时,班主任要对学生充满信心,寄予厚望,使这种真诚的期待成为学生发展的动力和方向。
情绪效应。
古希腊有个杰出的哲学家叫德漠克利特,他总是笑脸迎人,不摆架子,被人美称为“含笑哲学家”。现在的商店、宾馆的服务员都开展了“微笑服务”,目的是取得良好的情绪效应。同样,如果我们在平时,特别是在班主任工作不顺利或情绪不好的时候能注意调整,多给学生以笑脸,给学生以信任,为学生的成长创造一个宽松的心理环境,那么,在学生犯错误时,即使我们严厉地批评他,他也会认为这是为他好,从而能虚心地接受我们的批评。
空白效应。
心理实验表明,在演讲的过程中,适当地留一些空白,会取得良好的演讲效果,这就是空白效应。它给我们的启示是,班主任要善于留白,如在表达方面留白,针对某些问题,班主任不妨先不说出自己的观点,让学生去想、去说,让学生有表达自己意见的机会。在实践方面留日,给学生一个锻炼和实践的机会,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在思考方面留白,班主任应给学生思考分析的机会。让学生独立地思考、判断和面对,学生的分析能力就会逐渐提高。在批评方面留日,批评之后,留有学生自己去思考、自己去责备的时间。这样学生就不会有一种被“究追不舍’之感,反抗心理就会锐减。南风效应。
有一则寓言,讲北风南风打赌,看谁能把行人的大衣脱掉。北风劲,可越刮,行人把大衣裹得越紧;南风徐徐,轻柔温柔,使人自觉地把大衣脱下。南风之所以能达到目的,就是因为他顺应了人的内在需要,使人的行为变为自觉。这种以启发自我反省、满足自我需要而产生的心理反应,我们称之为“南风效应”。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一是要了解学生的特点,采取符合学生实际和需要的管理方式。二是管理措施要人性化。班主任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和自信心,相信学生都有一颗向上、向善的心,在情感上尊重人、关心人。在行为上激励人、焕发人,容忍学生的缺点,客观、理智、科学地处理教育教学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贝尔纳效应。
英国学者贝尔纳勤奋刻苦,同时又有很高的天赋。如果他毕生研究晶体学或生物化学,很有可能获得诺贝尔奖。但他却心甘情愿地走另一条路——为他人去做一架云梯,把一个富有开拓性的课题提出来,指引别人登上科学的高峰,这一举动被科学家们称为“贝尔纳效应”。作为班主任,不一定有贝尔纳的天赋,也不一定是某学科的专家学者,但与学生相比,总在一些方面占有一定的优势。班主任只要认真地把自己的优势加以发挥和利用,就能逐步培养学生广泛的兴趣爱好,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促使学生更快地进步,产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效果。
当然这些效应的启示远不上这些,还需要“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同样。在现实生活中也有很多心理效应和现象,需要班主任不断地探索。
第五篇:班级管理与“木桶效应”
班级管理与“木桶效应”
理学院物理091本27号杨艳
摘要:管理好一个班级很重要,管理班级不仅是一项系统的德育工程,更是学校管理中的重要环节,它将直接影响班风、学风和校风的形成和好坏。同时,班级管理的效果也关系到每位老师,班级是学校工作的一个基本单位,也是学生学习生活的基本单位,管理好班级有助于实现教学目标、提高学习效率;有助于维持班级秩序、形成良好的班风;有助于锻炼学生的能力,学会自治自理。本文简要谈谈班级管理中的“木桶效应”。
关键词:班级管理;木桶效应;学生;老师
一个班级,总是由几十个学生组成的,正如一只由若干块参差不齐的木板组成木桶,组成木桶的木板有长有短,而组成班级的学生也是有“长”有“短”,因此,要建立一个优秀的班集体,达到整体优化的目的,作为班级管理的主导者班主任,必须要做到分清学生群体中的“长板”和“短板”,加强对“短板”优化,从而使班级这个“木桶”的“存水量”达到最大值。
在正常情况下,一只口沿不齐的木桶,其存水量的多少,不取决于最长的那块木板,而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这就是管理学中的“木桶效应”。对于“木桶效应”,初听时你会觉得怀疑,最长的怎么反而不如最短的?继而就会是理解和赞同了,确实!木桶盛水的多少,起决定性作用的不是那块最长的木板,而是那块最短的木板。因为长的板子再长也没有用,水的界面是与最短的木板平齐的。“决定木桶容量大小的竟然不是其中最长的那块木板,而是其中最短的木板!”这似乎与常规思维格格不入,然而却被证明为正确的论断。根据这一核心内容,“木桶理论”还有两个推论:其一,只有桶壁上的所有木板都足够高,那木桶才能盛满水。其二,只要这个木桶里有一块不够高度,木桶里的水就不可能是满的。这一理论,对于班主任做好管理工作,很有启迪作用。
此次实习中我深有体会,八年级七班有四十个学生,这是一个成绩不十分优异的班级,他们班有各种各样的学生,有的温文而优雅,爱于学习,各科成绩都很优异,属于思想进步,积极向上的好学生,但只有那么一两个;有的是上课时常捣乱,好像学习根本就与他无关,得过且过,有一次上课,时老师转过身写板书时一个男生就开始捣乱,他用打火机点燃书本,让整个教室乌烟瘴气,他还有很多不良行为。其他一部分也是,整个班级的学习风气都不好,上课总是爱讲话。而这个班的学生好些都是单亲家庭,也有许多是父母在外打工,她们的脾气十分怪异,但是这个班级很团结,校运会上看出了这个班的学生关心集体,热爱劳动。而
且他们都很聪明,他们有很多爱好,他们活泼好动。
除了他们班我还带了另一个班,八年级八班,八年级八班的班主任很严格,所有的学生都畏惧三分,只要听到他的脚步声,学生们就鸦雀无声,两个班有很大的区别,八班的学生大多都是学习刻苦,成绩优良的好学生。他们是乖乖学生,一个个都文静优雅,但也偶那么些调皮的,八班相对七班的学习风气要好,但八班缺少集体荣誉感,他们在校运会上很少拿奖,而七班在这方面比他们好。
两个班都有成绩好的,也有成绩差的,成绩差的也有“短处”,比如:不爱运动,不爱参加课外活动,或者其它方面不好,总之,一个人总有它的长处,也总有缺点。而我们作为老师,我们如何管理好一个班级呢?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论如何管好一个班级。
一、要善于认识“长短”。
班主任在日常管理中、对每个学生要仔细观察,周密调查,认真研究,发现一个学生的“长”与“短”。由于每一个学生的先天素质、家庭环境和自身努力程度等的不同,导致他们的性格爱好、思想状况及学习成绩等也不一样。比如我实习时带的两个班级的学生就是例子,她们有的思想进步,积极向上,有的则得过且过,不思进取;有的关心集体,热爱劳动,有的则对集体漠不关心,做事怕苦畏难;有的学习刻苦,成绩优良,有的则懒于学习,虚度光阴;有的性情开朗,兴趣广泛,有的则沉默寡言,很少活动;等等。作为班主任老师,只有认识了学生中的“长”与“短”,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对症下药”,才能更好的管理学生,管好班级。
二、要善于“短中见长”。
在几十个人的班级中,免不了会有少数的后进生,班主任应该全面正确地看待他们。如果我们了解学生的话,我们会知道其实他们中的大多数也想拿好成绩,也想做一名好学生。我们不能仅看到学生的“短”处而见不到学生的“长”处,从而以偏概全,形成“晕轮效应”。要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比如有的遵守纪律的自觉性不够高,但能见义勇为,乐于助人;有的文化成绩不够理想,但文体方面有一定的特长;有的外表沉默寡言,却能独立思考,对有些问题常有独到的见解;有的虽然一时落后于人,但内心也有争上游、争荣誉的欲望;等等。这就需要班主任老师全面了解、善于观察,从“短”中发现“长”处,进而做到扬“长”避“短”。
三、要善于弥补“短”处。
班主任在认清学生的“长短”之后,要寻求补“短”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对于常常违反纪律、上课爱捣乱的学生,要开展个别谈心活动,进行耐心说服和引导,要多了解学生的家
庭状况和个体因素,多与家长联系,从学生、自身、家庭等方面找因素,进而帮助学生健康成长;对文化学习方面有困难的学生,老师应降低要求,循序渐进,多做个别辅导;对性格内向、沉默寡言的学生,班主任要经常组织各种活动,多给他们锻炼的机会,而且要多了解他们、教导他们;对暂时落后,尚有进取欲望的学生,要多加鼓励和指导,让学生找回信心,再努力学习并取得进步。这里我们特别要注意对有“短”处的学生,我们不能只看到他的短处而揭短,这样好比在伤疤上撒盐,作为老师,我们要多增加感情投资,给点“偏爱”,倾注爱心、热情和期望,对他们取得的点滴成绩都要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这样,在他们身上就会产生“罗森塔尔效应”,他们就会由“短板”逐渐变成“长板”,从而增大班级“木桶”的存水量。
四、要善于创设“取长补短”的环境。
班级是一个由几十个学生组成的大家庭,它是一个群体,我们应注意发挥群体之间的相互影响和感染作用。在班级这个群体中,常常会出现这种现象:先进的学生容易踌躇满志,看不起后进的学生,后进的学生一方面常有自卑感,不愿同先进的学生接近,而且常常出现先进的学生和先进的学生做朋友,后进的和后进的一起。另一方面,对先进的学生抱有戒备和嫉妒心理,彼此之间存在严重的心理隔阂。面对这种情况,班主任要善于在他们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连起友谊的纽带,针对双方的心理,抓住契机,消除他们之间的误解和隔阂。在这个过程中,要劝说先进的学生伸出热情的手,真诚地帮助和关心后进的学生,同时,也要引导后进的学生主动地向先进的学生学习,向先进的学生看齐。从而达到在班级中逐步形成一种相互尊重,和谐一致,取长补短,共同进步的氛围,从而形成群体合力,发挥班级的整体功能。
总之,学生是需要我们教育的;他的出生家庭、接触的人、性格、爱好都不同,不要期望所有的学生都是一个模子印出来的,都是清一色的绵羊。大人都会有“长”有“短”,我们用先进的教学理念来帮助学生,我们要用慈母之爱来感化她们。只要我们正确地看待和对待学生中的“长”和“短”,善于“短中见长”,切实做好补“短”工作,班级这个“木桶”才会增大容量,对于建立优秀班集体的目标才会实现。
参考文献:
[1]《学校管理》20061第53页《树立班级管理新历年》邱启国
[2]《给教师的100个建议》 苏霍姆林斯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