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这个规矩不能有》的教学反思
【1】《“这个规矩不能有”》讲的是彭总在逛公园时发现公园闭园专门接待他,教育工作人员不能搞特殊化的事,赞扬了彭总以身作则,不搞特殊化,与人民群众平等的好品质。“彭德怀”这个名字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比较陌生,我在课前让学生先收集有关彭德怀其人其事的资料,由于学生收集到的资料有限,我也准备了一些有关彭总的资料,与学生进行交流。这样,学生对彭总这个人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为体会彭总的人物性格奠定了基础。教学时,我让学生先根据课题质疑:这句话是谁说的?他为什么说这句话?接着引导学生去找一些含有彭总动作、语言、神态的句子,想想彭总在说这些话时,心情是怎样的,试着读出来。学生读得非常生动,然后我再采用多种形式的读。我认为阅读的实质是一个动态的感悟过程,教师只有给予学生独立的与文本对话的机会,使他们边读边思,以思促悟,学生才有可能在文本的内容获取自我的东西,即学生的独特体验。本节课,觉得前松后紧,给学生充足时间潜心读,深入思考还是欠缺,很遗憾。只好留下这样一个作业:在清明节之际你想对九泉之下的彭爷爷说什么……
【2】本课讲述了彭总在逛公园时发现公园闭园专门接待他,教育工作人员不能搞特殊化的事,赞扬了彭总以身作则,不搞特殊化,与人民群众平等的好品质。
本文的课题是学生需要重点理解的地方,在教学时应运用多种形式的朗读课文,如分角色朗读,男女生对读,师生对读等,通过抓住彭总的动作、语言、神态来理解人物品质。通过人物的语言及行为重点理解课题,体会人物的思想品质。
本课所面对的是小学三年级第二学期的学生,他们已能够阅读浅显的童话、寓言、故事,并在阅读中初步理解文章内容,向往美好的情境,懂得文章蕴含的浅显的道理。并且能够通过各种途径查找、搜集自己所需要的资料。
在本课教学中我始终贯穿以学生的读为本,在读中感悟,体验情感,通过分角色读、男女生对读、师生对读等多种形式进行人物对话训练,深入体会彭总不搞特殊化,与人民群众平等的高尚品质。
注重学生语文能力、创新能力、探究能力的培养,针对本节课教学内容的特点,采用“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设计教学主线,以生为本,放手让他们自己去阅读、思考、想象,在读、悟、讨论等学习活动中,培养朗读、创新、想象能力。
重视学生查找、处理信息资料的能力,组织好合作学习活动,在重点、难点上给学生一些必要点拨,当好引导者。本节课,我能够较为准确地把握住了本文的编写意图和教学目的,确立了“以读为本,引导感悟”的教学思路。
1、以读促悟,以悟促读。整个课堂教学中,给学生充足的朗读课文的时间,从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指名读课文,到默读、有感情的朗读重点句子边读边谈体会,再到分角色读,师生对读,挑战读对读等,这一系列的读,读出了层次,学生在读中感悟到了彭德怀同志的高尚品质,悟出之后再通过感情朗读表达出对伟人的敬佩之情。充分的读书有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感悟。
第二篇:这个规矩不能有三下第十课教案
这个规矩不能有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认识本课9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引导学生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了解课文通过彭总逛公园发现公园闭园接待他,教育工作人员不能搞特殊化的事例。过程与方法:
1、重点理解课题,通过人物的语言及行为体会人物的思想品质,提高理解能力。
2、鼓励学生通过多种方式收集有关彭德怀其人其事的资料,提高收集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通过阅读课文内容,体会彭总以身作则,不搞特殊化,与人民群众平等的好品质。教育学生在任何时候不能搞特殊,要和大家一样。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课题,通过人物的语言及行为体会人物的思想品质,提高理解能力。
教具准备:学生通过多种方式收集有关彭德怀其人其事的资料;生字卡片;彭德怀的有关照片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认识本课9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引导学生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新的课文(教师板书课题:“10这个规矩不能有”),请大家一起来读课题。
2、你第一次读这个课题时有什么疑问?
(学生:这句话是谁说的?他对谁说这句话?他为什么说这句话?“这个规矩”指的是什么规矩?„„)教师选择较为简单的问题,让学生根据预习情况互相解答。
3、谁能介绍一下你所了解的彭德怀?(出示彭德怀的图片)(学生根据自己搜集的资料介绍彭德怀,使学生能对彭德怀做初步了解,也为下一步课文的学习打好基础。)
二、初步感知
1、“这个规矩”是什么规矩?彭德怀总司令为什么要对那些工作人员说这句话?下面我们就带着这些的问题读读课文,从文中找答案。
2、请大家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争取把课文读正确、流利。并思考课文写了什么事?
3、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三、学习生字
1、课文中的生字、词语你们都能读准吗?咱们一起来读一读吧!
2、老师出示生字词语,学生开火车读。
3、用自己熟悉的方法识记字形。重点提示:“德”不要丢掉中间一横,“鬼”注意字形,指导书写。
4、学生书写生字。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课文,了解课文通过彭总逛公园发现公园闭园接待他,教育工作人员不能搞特殊化的事例。重点理解课题,通过人物的语言及行为体会人物的思想品质,提高理解能力。分角色朗读课文。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认读生字。
2、回顾上节课学习内容。
二、细读感悟
1、再读读课文,你认为“这个规矩”是什么规矩?彭总为什么说“这个规矩不能有”?(全班集体交流)
2、你认为彭德怀是怎样的人?你从哪些语句中感受到的?画出来和小组同学交流一下。
集体交流:学生先读自己找到的句子,再谈理解、体会。
(1)“„„很多人亲切的称呼他‘彭总’。”
(彭德怀担任国家的多种职务,可以说是位高权重,可很多人却亲切的称他为“彭总”,这说明他与大家的关系很好。)
(2)“傍晚,彭总穿着便衣,叫汽车停在离公园还有一条街的地方。”(出示句子)
(彭总穿着便衣,还在离公园比较远的地方就下车了,这说明她不想搞特殊。)读一读,体会彭总的好品质。
(3)根据回答出示课文第7自然段,彭总说话时语气怎样?为什么生气?谁来读一读?(指导朗读)
(4)出示课文第9、10自然段,彭总说这句话时,是怎样的态度?(十分坚定)他为什么走出了公园?(出示课文插图,观察彭总的表情)
谁能读出彭总坚定的语气?(练习朗读)
3、彭德怀就是这么一个以身作则,一切都与民群众平等的好领导。我们再来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彭总的好品质。
(先同位,或小组合作朗读,在进行全班朗读汇报。师生共同对朗读情况进行评价。)
二、总结延伸
1、学过这篇课文后,你从中学习到了什么?
2、你还想了解彭德怀的其他事情吗?请大家再收集有关彭德怀的故事。三:板书设计
“这个规矩不能有”
彭德怀
“规矩”?——闭园接待首长
为什么?——不搞特殊化
11一条大鱼
教学目的: 知识与技能: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汤姆为什么必须把钓到的大鱼放掉,并教育学生要严格要求自己,时时处处遵守社会公德。
3、练习用“允许、必须”造句。
4、学会7个字,认识7个字,注意多音字“扎”的读音。过程与方法:
1、以读代讲,通过读体会汤姆心情的变化。
2、通过辩论的形式,使学生明白为什么必须放掉这条鱼,从而使学生知道人人都必须遵守社会公德。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遵守社会公德、社会规定是人人必须做到的,应该成为自觉自愿的行为。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汤姆心情的变化。
2、通过辩论的形式,使学生明白为什么必须放掉这条鱼,从而使学生知道人人都必须遵守社会公德。
教学难点:
1、通过辩论,使学生知道为什么必须放掉这条鱼。
2、理解课文最后一句话。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学会7个字,认识7个字,注意多音字“扎”的读音。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知道死海吸引游人的地方。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查找有关死海的资料,帮助学生加深对死海的了解。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课文,感受大自然的神奇,领略世界不同的自然风光,激发学生热爱自然,探索自然的兴趣。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知道死海吸引游人的地方。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查找有关死海的资料,帮助学生加深对死海的了解。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课文,感受大自然的神奇,领略世界不同的自然风光,激发学生热爱自然,探索自然的兴趣。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一、揭题质疑
1、读题,你有什么问题要提出吗?
2、小结:‘学贵有疑’,问题是思考的产物。你们的问题提得很好,很有质
量,这是善于思考的结果。
二、初读课文。
1、读准生字新词,努力读得正确、流利。
2、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3、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4、读课文,提出问题。
三、巩固生字,进行书写。
1、出示本课生字认读,读准音,认清形。
2、用自己熟悉的方式记生字。
3、交流识字方法。
4、师范写“旋”
5、学生书写。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汤姆为什么必须把钓到的大鱼放掉,并教育学生要严格要求自己,时时处处遵守社会公德。
3、练习用“允许、必须”造句。教学过程:
一、围绕课题设疑
1、师: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20课“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
2、指名朗读课题 :
讨论:课题为什么加引号?“你”指谁?
3、师: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同学们提了很多问题,老师归纳了一下,共有以下三个:
(1)这是一条什么样的鱼?
(2)为什么必须把这条鱼放掉?
(3)结果怎么样?
4、师:下面,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来学习课文。
二、围绕以上问题,学生自学课文,一边读课文,一边画出有关问题的答案。
三、交流自学情况
1、交流第一个问题
(1)这是一条什么样的鱼?从哪里可以看出鲈鱼的大?
出示:“从未见过、鱼竿弯成弧形、大家伙”
指导学生读好句子,体会汤姆的“惊喜”。板书:“汤姆”“惊喜”
(2)看到儿子钓到这么大的鱼,爸爸的表现怎么样?
板书:“爸爸”“赞赏”
(3)你能不能从爸爸赞赏的目光中,想象一下他当时心里是怎么想的? 出示:“我的儿子真聪明、真能干,钓鱼技术这么熟练。”
(4)从哪里看出汤姆钓鱼技术熟练?
学生自读第2自然段,画出有关动词。
指导学生读好这几句话
2、交流第二个问题
(1)为什么必须把这条鱼放掉?
同桌学生讨论,理解这是公园的规定。
(2)比较句子:
a 你要把这条鱼放掉!
b 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
说说这两句话有什么不同,你认为哪句话比较好,为什么?
指导学生同“低沉、严肃”的语气读好第二句话。
(3)对爸爸的这个决定,汤姆的表现怎么样?
板书:不情愿
理解词语“允许、必须”,练习造句。
指导读好这句话
3、交流第三个问题
(1)既然汤姆这么不情愿,那么能不能不放这条鱼呢?下面,我们要举行一个辩论会。哪些同学同意爸爸的做法的,请你们尽量找出理由来说服汤姆放掉鱼;哪些同学同情汤姆的,也要尽量找出理由来说服爸爸不要放掉鱼。(四人小组讨论)
(2)全班同学自由组合进行辩论
提示 :
汤姆:a 这条鱼很大,很难钓到,如果放了,以后可能再也钓不到了。b 离允许钓鲈鱼的季节只有两个小时了,这么短的时间,能不能通融一下。
c 没有人看见我钓到鲈鱼,不放也没关系。
爸爸:a 虽然鱼很大,时间也很短,但规定必须遵守,不能随意改动。b 在有人看见的情况下要遵守规定,在没有人看见的情况下更要遵守规定。
c 做人要诚实、自觉,要严格要求自己。
(3)通过刚才的辩论,我想大家都已经明白了为什么必须把鱼放掉。现在让我们来读读课文5-12自然段,看看汤姆是怎么做的?
板书:斩钉截铁
(4)从汤姆的行动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5)当爸爸看到汤姆钓到一条大鱼时,投去了赞赏的目光。我想,当爸爸看到汤姆把鱼放了时,心里会为汤姆感到更加自豪。他会想些什么呢?(6)再读课文5-12自然段,同桌练读,男女生分角色朗读。
4、学习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1)从那以后,汤姆再也没有钓到过这么大的鱼,他后悔了吗?
出示最后一句话,指名朗读。
“那晚的情景”指什么?为什么那晚的情景一直铭刻在他的记忆里? “爸爸坚定的话语”指什么?一直回响在他的耳边说明什么?
(2)齐读最后一段
四、总结课文
1、学了这篇课文,你觉得爸爸是个怎样的人?汤姆又是个怎样的人?
2、你从这篇课文中得到什么收获?
板书:必须自觉遵守规定
五、作业
1、练习复述课文 板书
11、一条大鱼 爸爸 赞赏 不情愿 汤姆 惊喜 斩钉截铁
必须自觉遵守规定
12、诚实和信任
学习目标:
1.学会8个字,会认6个字,注意多音字尽“的读音。2.正确流利得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打电话”部分。
3.通过朗读,复述或讨论,搜集名人名言、名人故事等方式,帮助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诚实比金钱更重要。教学重点、难点:
作者与红色小车的主人三次对话是阅读的重点,让学生理解“人与人之间还有比金钱更重要的东西,你给我留下了诚实和信任,这比金钱更重要”这句话。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学会8个字,会认6个字,注意多音字尽“的读音。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学习课文1—3自然段。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给大家讲一个生活中的小故事:深夜里,有一个人开车回来。哪天,天非常黑,又有点雾,看东西特别模糊,快到家时,他不小心把停在路边的一辆小轿车给撞了,四下无人,这时,如果是你会怎样做呢?他又是怎么做的呢?(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读准生字词读音。
2、再读课文,说说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三读课文,这篇课文主要写了我和被撞车的车主的几次对话,用“ ”画下来。
三、学习课文1-3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1-3自然段。思考:①这部分主要讲了什么?事故发生的原因是什么? ②责任在谁?作者是怎么做的? ③你怎么看待作者的做法?
2、学生用喜欢的方式来思考。(可独立思考,也可与同桌或四人小组讨论。)
3、指名学生谈想法。(抓住课文中的句子回答)
4、指导朗读。
四、教师总结。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正确流利得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打电话”部分。
2.通过朗读,复述或讨论,搜集名人名言、名人故事等方式,帮助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诚实比金钱更重要。教学过程:
一、回顾上一节课学习的主要内容。
二、学习三次对话(1-9自然段)第一次对话
1、指名分角色朗读。
2、从他们的对话中,你知道了什么?
3、从他们的这次对话中,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4、出示学生提出的问题:反光镜坏了是谁的责任?
5、作者在双方都有责任的情况下,主动承担了所有的责任,对作者的这一举动,你怎么看?
6、学生回答后,指导朗读。
7、面对作者的坦诚,车主专门打电话向他表示感谢,到底谢作者什么? 学生练读有关句子。第二对话
1、指名读对话。
2、“无人知晓的情况“是指当时是一种什么情况?
3、对作者的这一举动,你又怎么看?(作者在无人知晓的情况下能坦然
面对自己的过失,显得多么的难能可贵)
4、当车主发现这一字条时,心里会怎么想?(他会想:对方多么诚实,对我多么信任!)
5、教师小结:正是由于作者的诚实和对他的信任,使车主的心灵受到震撼,他深深地被感动了!
6、学生练习浪粗这一对话。第三次对话 出示第三次对话。
1、指名朗读对话。
2、听写这次对话,你想说什么?
3、出示:人与人之间还有比金钱更重要的东西,你给我留下了诚实和信任,这比金钱更重要。对于这句话,你怎么理解?
4、用一句话说说自己对诚实和信任的理解。
三、教师总结。
第三篇:鄂教版三年级下册《这个规矩不能有》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人物的语言及行为体会人物的思想品质,提高理解能力。
2、鼓励学生通过多种形式收集有关彭德怀其人其事的资料,让学生对彭总有更多的了解。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通过人物的语言及行为体会人物的思想品质,提高理解能力。
教学准备:CAI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明确学习目标。
1、播放课件,进一步了解彭德怀。
2、生活中的彭总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二、自读感悟,体会彭总的心情及语意。
1、自由读课文2——10自然段,找出彭总说的话。
2、指名回答,课件出示相关语句。
三、精读课文,读中感悟。
1、联系上下文,将下列句子补充完整。
2、课件出示句子,引导学生精读品味。
3、全班交流反馈,相机指导朗读。
(1)彭总()地说:“好,今天我们也去看看。去看看……”
(2)彭总()地说:“你们搞的什么鬼?怎么……”
(3)彭总()地说:“休息?休息为什么叫我们进来?休息……”
(4)彭总()地说:“这个规矩不能有!如果有……”
①看图体会彭总的心情。
②“这个规矩”是指什么规矩?为什么彭总说“这个规矩不能有”?
③指导朗读。
④理解“返身”,表演读。
4、你明白了生活中的彭总是个怎样的人吗?
四、分角色朗读课文,进一步感受彭总的高尚品质。
1、小组练读。
2、全班展示。
五、课外拓展,深化对课文的理解。
1、写一写:读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想?
2、读一读:收集彭总的资料。
板书设计:
10、这个规矩不能有
规矩 ? —— 闭园接待首长
彭总 ? —— 与民平等不搞特殊化
第四篇:安全质量管理不能有短板
安全质量管理不能有“短板”
白太亮
一个水桶的容量,不取决于桶壁上最长的木板,而取决于桶壁上最短的木板。这就是“短板理论”又称“木桶原理”、“水桶效应”。
安全质量管理不能有“短板”。因为安全质量这个“木桶”里装的,有社会财富,还有人的生命。安全质量管理的各个环节都不能有“短板”,任何一个环节的疏漏,都有可能导致不该出现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
目前公司正在开展“大反思、大整改”活动,就是让我们查短板,除隐患,抓整改,防反复,把我们的质量安全管理引向深入,形成质量安全管理的长效机制,开创质量安全管理工作的新局面。
短板理论告诉我们,要找到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关键或薄弱环节,并加以克服,才能获得最大限度的成功。那么,我们安全质量管理最大的“短板”在那里呢?
通过最近各级各部门检查,以及施工、监理单位的自查情况发现一个共同特点,就是问题最多的工地往往是架子队管理不到位的工地。架子队管理成了我们安全质量管理最大的“短板”。从某种意义上讲,架子队的安全质量管理水平就代表了我们公司的安全质量管理水平。那么,如何搞好架子队管理呢?以下是我的管窥之见,向各位请教。
一、施工单位如何搞好架子队管理
以推进标准化管理为抓手,坚持“优选队伍、加强培训、监管到位、过程控制、运作高效”的原则,实现施工企业管理层与作业层的有机衔接和有效运行
1、加强管理人员培训,提高现场管控能力
架子队的专职队长、技术负责人、技术、质量安全、试验、材料领工员、工班长等九大员是架子队的核心,是直接带领劳务人员操作,把设计蓝图转化为工程实体的关键,在整个工程建设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因此,施工单位项目经理部要结合施工现场、针对中南铁路施工技术进行专项培训,使架子队主要组成人员具备现场实际指挥能力、组织能力、安全质量控制能力,带领架子队劳务人员进行施工。
2、精挑细选,实现劳务作业人员配备标准化
劳务人员的素质,决定了操作工艺水平,从而影响工程质量的好坏。因此,在挑选劳务队伍时,经过严格的资格审查,并对劳务人员进行审查,优选具备相应施工业绩的劳务企业,优选具备一定技能的青壮年劳务人员组建架子队,从源头上控制劳务人员的素质。
3、加强劳务人员培训,提高实际操作水平
进场劳务人员必须先培训,经培训考试合格后持证上岗,架子队组织以熟练工在现场进行工艺指导,边带边帮,提高整体素质。加强安全文明、质量方面的宣传,提高劳务人员的履约意识、责任意识、纪律意识、合作意识。
4、加强现场过程控制,注重工程质量过程管理
由架子队主要组成人员按照施工组织安排统筹劳务作业任务,负责现场施工的全过程管理;工程技术人员负责进行详细的施工技术交底,技术、安全、质检人员实地进行安全质量检查指导,对施工中出现的问题及时给予纠正和解决。通过加强“过程预控、过程控制、过程监督”,提高工程质量。
过程预控主要是施工组织设计,方案,交底等准备工作的提前完成,过程控制主要表现在测量、放线、监督,验收等方面;
突出工序质量的研究,编制施工工艺,操作规程,不断改进操作技能,用操作质量来实现工程质量;
突出预控和过程控制,生产控制、合格控制到位,突出过程精品,提倡一次成优,一次成精品,达到质量、效益、进度控制;
突出整体质量,达到道道工序成精品,每个工序的环节、过程都是精品,用过程精品来达到整个工程创精品和优质工程。
二、监理单位如何对架子队管理进行监控
监理单位除了按照监理职责进行现场安全质量监控外,针对架子队的管理模式和特点,还应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监控:
1、监控九大员配备,杜绝以包代管。
架子队的组织结构按“1152N”配置,其中“1152”为管理人员,“1”是架子队队长,,第2个“1”技术负责人,“5”是架子队技术员、质检员、安全员、试验员和材料员,“2”是架子队工班长和领工员,由施工单位的管理人员来组成,对作业层的劳务人员进行管理和监控,保证施工安全、质量和工期。“N”是每个小工班组的具体操作人员,可以由劳务公司的劳务人员、与施工单位签订劳动合同的社会劳动者、专业承包单位的劳务人员组成。各岗位职责明确,责任落实到人
2、监控劳务合同的签订,杜绝违法分包。
有些施工单位对工程进行违法分包和以包代管,为逃避检查,签订阴阳合同,对外示人的是劳务合同,实际签订的是分包合同,通常查结算和资金流向可以查出来。
3、监控特殊工种上岗
特殊工种是架子队劳务层的核心操作人员,也是在关键工序进行操作的人员。一定要严格持证上岗制度,制订特种作业操作规程,按规定配置劳动保护用品,对特种作业人员进行严格管理,并结合工程
项目特点,建立特殊工种用工名录,加强安全教育、培训和安全技术交底。
三、建设单位如何对架子队管理进行管控
除了按照公司管理办法做好各项管理工作外,还应从以下两个方面加强管控。
1、管控施工单位资金流向,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
如监督施工单位建立农民工专用账户,管控农民工的工资发放等,切实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和谐。
2、检查和培训相结合,提高架子队管理水平。
通过检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进一步落实和完善各项管理制度,落实安全质量责任制,强化源头治理,加强监管,提高管理水平,推进安全质量长效机制的健全和完善。
检查可采用多种形式,如施工单位的自查自纠,监理单位的旁站、工序验收、实验检测、定期核查等,以及建设单位的随机抽查、专题检查等,通过整改,强化认识,提高素质和依法守规的自觉性。
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活动。通过培训,培养和提高架子队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的安全文明意识、质量意识,将中南铁路通道建设理念灌输到每一个参建者心中,让每一个参建员工做到“安全质量在心中,标准规范在脑中,工艺技能在手中”,提高架子队自身的管理能力和整体素质,变被动管理为主动管理。
第五篇:思想汇报:解放思想不能有一阵风思维
思想汇报:解放思想不能有一阵风思维
(1)
编辑推荐更多文章:
地方大学生从入伍到干部转变历程思想汇报
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思想汇报模版
信工专业大学生转正思想汇报
XX年预备党员思想汇报模版
最新大学生党校学习思想汇报
时下,很多地方都在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大家自揭不足、相互争鸣、敢说真话、集思广益,在既有成就上抛弃自满自足思想,抛弃不敢再闯再冒的顾虑,呈现出思想解放焕然一新的可喜局面。
但是,也有一些人在解放思想上有“一阵风”思维。表现在讨论告一段落后,或媒体的集中宣传转入常态后,就以为“解放思想可以歇口气了”,“这项工作可以不再抓了”,好像解放思想只不过是一场讨论的事,一场纸上谈兵的事。其实,展开讨论也好,进行集中宣传也好,都是为解放思想营造舆论氛围和促其形成声势的一种方式。运用这种方式可以有告一段落的时候,解放思想却不能有停歇的时候。因为解放思想是贯穿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始终的一种过程,其伸展的时间与空间是在长期而无限的实践活动之中。解放思想既无穷期也永远没有止境。
18日温家宝总理在全国两会闭幕后会见中外记者时讲道:“有人可能会问解放思想和改革开放还要进行多久,我可以明确告诉大家,将永不停止,一直到中国现代化成功,到那时也还需要解放思想。”
显然,以为解放思想在讨论告一段落后就不用再抓了,这是没有领会解放思想之真谛的表现。这种“一阵风”思维,可以说是导致以往解放思想时兴时息的一个重要原因。事实上,只要存在着这样的思维,就容易将解放思想纳入形式主义的范畴,从而出现“开会解放,会后反弹”的现象,出现将解放思想当作纸上谈兵的空喊,而不是为了给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活力源泉的现象等。
我们要明确,解放思想是对鲜活思想的持续性渴求,是对放开手脚勇往直前大胆干的远景性追求,它不是为了搞一次、两次活动,办一件、两件事情,而是要贯穿到改革开放进程的每一个环节之中;解放思想不是一劳永逸的歼灭战,而是不断攻克阻碍思想前进路障的持久战。总之,解放思想就是要永为“头脑进步”提供鲜活的智慧源泉,要在广度深度、立体全景上,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动力。
所以,我们要说,解放思想,不单单是集中讨论一番和开了几次会就完事了,而最重要的是应看持久的促进发展的行动。我们必须始终将解放思想作为与时俱进谋发展的一根红线贯穿到底,让解放思想不断产出先进的生产力,产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巨大效益。范
思想解放:经济发展的核心引擎。
引领经济的思想力量
对经典教条的顶礼膜拜,对他国模式的盲从跟风,30年前的中国经济发展道路几乎完全失去了自我,但贫穷的折磨和落后的煎熬又强烈地逼迫着中国作出自省与检讨。于是,一场颠覆传统的变革与维新运动从思想领域迸发而出。
以彻底抛弃“两个凡是”为要旨的第一次思想解放不仅确立了“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的伟大命题,而且实现了全党工作重心向“经济建设”的明确回归。从此农村诞生了承包制的崭新经营方式,并被很快植入城市国有企业的机体之中。而在扬弃了承包制的基础上,国有企业完成了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等一个又一个漂亮的转身。
然而,改革进入到“深水”地带之后,思想观念的碰撞也许会更加激烈。围绕着中国经济改革的方向选择和猜疑,围绕着姓“资”姓“社”的纠葛与追问,中国经济的前行脚步在上世纪80年代末悄然放慢,并出现了停滞三年的消沉局面。不进则退,不改则废。引领思想解放大潮的邓小平再一次来到中国经济的试验田——深圳。站在自己亲手圈点的经济特区之上,这位世纪老人发表的“南方谈话”廓清和赶跑了人们头脑中的所有困惑与迷茫。从此,市场经济的血液开始真正穿透和武装中国经济的身躯,并最终实现了与中国社会制度的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