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读《走进经典案例教学》有感
读《走进经典案例教学》有感
经朋友推荐,今天一口气读完了慕凤丽老师的《走进经典案例教学》,可以说这是一本简约但不简单的书,它通过两个管理案例全真模拟的讲解能够让你快速了解以哈佛商学院和毅伟商学院(位于加拿大安大略省伦敦,是世界一流的商学院,创立于1922年,商业管理领域有着巨大的影响力,其案例教学方式与哈佛商学院齐名)为代表的经典案例教学的模式。
通读完该书后,我认为一次成功的案例教学,对于老师和学生,需要注意以下方面要点:
对于老师来说:
1.案例教材:首先是要有一个真实但又有虚化的精彩案例,其次是准备跟案例及案例研讨所用方法相关的资料;
2.课堂环境:国内案例教学多以是排排座或阶梯教室为主,国外案例教学多数以马蹄形教室为主,任何一个座位都能非常容易地看到教室里其他每个人,而且大多数能看到对方的脸,而不是排排坐的那种教室只能看到其他人的后脑勺;
3.课堂纪律:设计发言积分,并落实专人记录,回答情况直接决定了学员的课堂成绩;
4.教学引导:提前准备案例分析的好方法论或分析步骤,准备好简短的开场白,让学员迅速进入角色,鼓励学员发言,多问、多追问,引导学员互相补充,少用“对”或“错”来评价学员的答案,真实记录学员的发言,形成便于阅读和讨论的板书,同时,在学员发言间隙适时地以理论知识、点评或其他案例进行补充讲解,升华学员的收获及启发;
5.内功深厚:不仅要对案例要了熟于心,而且要知道容易对案例中的管理决策形成影响的文化差异等因素。同时,在第一次讲解时,最好是能邀请到案例中的主角(在结束前介绍给学员,并邀请案例主角与学员进行交流,更能促进激发学习收获);
6.时间控制:案例教学是在一定的时间内开展的,要让学员有紧张感,同时又要让学员有充分的思考、讨论和交流。
对于学员来说:
1.教材预习:提前足够量时间,阅读所有教材内容及教材中涉及的知识点,并提前思考教材中需要进行的决策;
2.全情参与:课堂上全神贯注、集中精力,紧跟老师的节奏和步伐,积极发言,最好把自己想象成案例中的主角,进入角色中。
第二篇:读《走进海洋》有感
地球,按理说应该是一个黄色、混沌的星球。但恰恰相反,地球其实是一个湛蓝色、晶莹剔透的球体,如果用语言来表达,准确的说,“地球”应该叫“水球”才更合适。
万物起源于海洋,海洋是孕育生命的母亲,我们都是她的孩子。海洋池是文明的起源。海洋,蕴藏着丰富的生物资源,占地球生物资源的80%,素有“富绕的第六大洲”之称。海洋中的石油、天然气可以说在矿产资源中独占鳌头。到目前为止,探明的海洋石油可开采储量为300亿吨,海洋中的可燃冰被科学誉为“未来”能满足人类使用1000年的新能源。
记的,我所知道的中国是由960万平方公里组成的宽阔疆域,曾经几次去海边旅游,也感受过大海的宽广和博大,还在海边戏水,游泳。但属于中国的海疆有多少的确不知道。当我读完《走向海洋》这本书后,才知道地球上的海洋面积是3.6亿平方公里,为地球表面积的70.8%,中国有300万平方公里的海洋国土,18000公里长的海岸线。世界海洋日是每年的7月18日。
但是,这片人民海军用生命去打拼出来的海洋疆域,却被很多人所遗忘掉了,有关方面曾经对北京、沈阳、大连等地10所中、小学校进行调查,结果发现,几乎100%的学生都把960万平方公里作为国土面积来回答,甚至有的高校竟然98%的学生不知道中国还有300万平方公里的海洋国土!
中华民族很早就有航海的经历,尤其唐朝中叶以后,“海上丝绸之路”的兴起,海运贸易迅速增长,逐渐超越了传统的陆上丝绸之路,至宋代的海外贸易已成为国家财政的支撑。然而,海洋贸易带来的巨大繁荣没能延续下去,明清两代的禁海锁国政策决定了国家的走向,终于导致丧权辱国。近代中国所遭受的侵略大都来自海上,有海无防,国家必亡。
进入21世纪,人类迎来了海洋意识大发展的时代,随着科技的进步,国际社会对海洋的认识和利用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航运、捕捞等活动,而是把海洋作为人类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最后空间,我们要珍惜和捍卫中国的海洋国土,海洋意识和提高是中华民族崛起的划时代的象征。
读《走向海洋》有感
第三篇:读《走进新课程》有感
读《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有感
我拜读了朱慕菊教授的有关新课程改革的《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一书,这是一本对新课程进行全面解读的书。新的教育形式迫使我要更新教育理念,将课改精神渗透到我的课堂中。读完这本书以后,我的脑海里不断闪现出书中的点点滴滴,它们震撼了我的思想,使我对教学,对新课程有了更清醒的认识。真是受益匪浅。
它告诉我们,对于教师而言,要学的东西太多。教师应该有足够的知识储备来帮助学生解惑、答疑,而且在这个储备里知识还应该有一个不断更新的过程。这说明教师要不断的学习。“教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应该有一桶水”。这话固然有道理,但一桶水如不再添,也有用尽的时候。教师不仅要有一桶水,而且也要有“水源”。《新课程》要求我们身为教师,必须成为学习者。教师只有再度成为学生,才能不断以全新的观点来观察和指导整个教育过程。教学不再是简单的知识灌输、移植的过程。学生将不再是知识的容器,而是自主知识的识得者。
它还告诉我们,作为一名教师,要拥有足够的知识,但比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有好的学习方式,《走进新课程》中指出:“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本次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在这里,学习方式不是指具体的学习策略和方法,而是学生在自主、合作和探究方面的基本特点。传统的学习,学生以被动的、接受式的学习方式为主,缺少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等其他生动活泼的学习方式;教师以讲授为主,很少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自主学习获得知识、发展能力。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社会发展的迅速以及知识获得途径的增多迫使我们不得不改变原有的教学模式,现代教师最重要的不是教给学生知识,而是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因此课堂中的学习方式也必然转变为以学生为主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过去教师们认为自己的任务只是教书育人,把书本上的知识教给学生,规范好学生的行为,就是很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就是一名好老师,学生考试成绩好,行为规范好,就是好学生。教育科研被认为是“教育专家”的事情,不主动参与,不愿参与,甚至不想参与,造成教育与研究的脱节,这些皆是片面的错误的做法。今天看来,那种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老是“重复昨天的故事”,凭自己固有的经验办事,虽然工作起来“轻松无忧”,但缺乏一定的理论指导,却完全是“事倍功半”,等着“专家们”把研究成果送上门来,简单机械地照搬运用确实是不行了。因为这不能适应新课程的要求,新课程所蕴含的新理念、新方法以及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所出现和遇到的各种各样的新问题,都是过去的经验和理论都难于解释和应付的。因此,站在教育第一线的基础教育工作者,尤其是我们青年教师更应该在教学实践活动中进行“行动研究”,把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与教育科研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由“教书匠”成为“教育家”。
新课程要求我们做一个 “社区型”开放的教师。随着社会的发展,学校渐渐地不再只是社区中的一座“象牙塔”而与社区生活毫无联系,而是越来越广泛地同社区发生各种各样的内在联系。一方面,学校的教育资源向社区开放,引导和参与社区的一些社会活动,尤其是教育活动。另一方面,社区也向学校开放自己的可供利用的教育资源,参与学校的教育活动。学校教育与社区生活正在走向终身教育要求的“一体化”,学校教育社区化,社区生活教育化。新课程特别强调学校与社区的互动,重视挖掘社区的教育资源。在这种情况下,相应地,教师的角色也要求变革。教师的教育工作不能仅仅局限于学校、课堂了。教师角色是开放型的,教师要特别注重利用社区资源来丰富学校教育的内容和意义。
《走进新课程》要求我们教师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教育目标由原来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强调让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其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他们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教师教学要以人为本,呼唤人的主体精神,教学的重点要由重传授向重发展转变;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需要我们研究学生的差异,以便找到因材施教的科学依据;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教师在教学中把教学的重点放在过程中,放在揭示知识如何形成的规律上,从而使学生在教学进程中思维得到训练,既长了知识,又增了才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采用以探究、研讨为主的综合交流方式,师生共同讨论、研究,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突破传统教学模式,勇于创新,形成教学特色
读《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有感
我有幸拜读了朱慕菊教授的有关新课程改革的《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一书,受益匪浅,我更新了教育理念,领会新课改精神,对我的课堂教学是有很大帮助的。
一.新课改改变传统的应试教育,使素质教育能真正得到落实,体现时代的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教育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这是时代发展需要。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为培养一代新人服务,现在,我们要改变过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要把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使学生成为全能发展的一代新人。
二.新课改要求我们身为教师,必须成为学习者,在实施过程中教师只有再度成为学生,才能不断以全新的观点来观察和指导整个教育过程。教学不再是简单的知识灌输、移植的过程。学生将不再是知识的容器,而是自主知识的识得者。
三.新课改体现出学习方式的转变。新课改倡导学习方式多元化。传统的学习,学生都是被动的、在教学中我们教师忽视对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引导,在做法上大多习惯于“我说你听”的理论指导,学生缺少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等其他生动活泼的学习方式;教师以讲授为主,很少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自主学习获得知识、发展能力。我们教师最重要的应是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而不是教给学生知识,因此课堂中的学习方式也必然转变为以学生为主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只有这样才符合每个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四.新课程所蕴含的新理念、新方法以及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所出现和遇到的各种各样的新问题,都是过去的经验和理论都难于解释和应付的。因此,作为一名基础教育工作者,尤其是我们青年教师更应该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把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与教育科研有机地结合起来,改变过去那种片面的错误认识,认为自己的任务只是教书育人,把书本上的知识教给学生,规范好学生的行为,就是很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从不参与教育科研,造成教育与研究的脱节。
五.新课程十分重视实践活动。要求我们做一个 “社区型”开放的教师,新课程特别强调学校与社区的互动,重视挖掘社区的教育资源。教师要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参与社区的一些社会活动,尤其是教育活动。我们教师的教育工作不能仅仅局限于学校、课堂了。
读《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有感
高尔基说过:“书籍是人们不可分离的伴侣和导师。”暑假中,我阅读了《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这本书,体会很多。现在,我仅就“致力于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这个话题来谈谈自己的感受。
学习方式较之于学习方法是更为上位的东西,它不仅包括相对的学习方法,而且涉及学习习惯、学习意识、学习态度、学习品质等心理因素和心灵力量。所以,学习方式的转变对促进学生发展更具有战略性的意义。
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在当前推进素质教育的形势下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单
一、被动和陈旧的学习方式,已经成为影响素质教育在课堂教学中推进的一大障碍。试想,如果一个在学校中度过九年或十二年学习生活的孩子,整天处于被动应付、机械训练、死记硬背、简单重复之中,对于所学内容总是一知半解、似懂非懂,那么,我们怎么能够想象和指望他成为一个高素质的人呢?在他的一生中,如何能够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所以,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方式显得尤为重要。
那么,转变学习方式究竟意味着什么呢?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理解。
首先,传统的学习方式是把学习建立在人的客体性、受动性、依赖性上,从而导致人的主动性、能动性、独立性的不断销蚀。转变学习方式就是要转变这种他主性、被动性的学习状态,把学习变成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生成、张扬、发展、提升的过程。
其次,学生的学习方式一般有接受和发现两种。它们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彼此也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但传统的学习方式过分强调接受与掌握,冷落和忽视发现与探究。这种学习窒息人的思维和智力,摧残人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它不仅不能促进学生发展,反而成为学生发展的阻力。转变学习方式就是要改变这种状态,把学习过程之中的发现、探究、研究等认识活动突显出来,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再次,转变学习方式要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要目的。在平时教学中,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和怀疑精神,鼓励学生对书本的质疑和对教师的超越,赞赏学生独特性和富有个性化的理解和表达。要积极引导学生从事实验活动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乐于动手、勤于实践的意识和习惯,切实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
然而,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为了每一位孩子的发展”,需要我们全体教师携起手来共同努力!
第四篇:读《走进宁波》有感
当我第一次打开书本的时候,就被书上的内容深深地吸引住了,从以前对宁波的了解都是表象的,看了之后了解了宁波这个城市的深层的文化底蕴.邓小平说:“宁波的优势有两个,一个是宁波港,一个是宁波帮.”包玉刚、邵逸夫等老宁波帮,把故乡深情这篇文章做得浩浩荡荡.薪火相传,新宁波人又把民营企业混合经济的篇章领先一步做得飘漂亮亮了.
宁
波有七千年的河姆渡文化,有王阳明、黄宗羲为代表的明清浙东文化,有古代的2342名进士、12名状元、数万名举人和数十万名秀才童生,有当代的路甬祥、童第周、谈家桢等86位两院院士(现在是93位),有周信芳、潘天寿、沙孟海,有冯骥才、余秋雨、陈逸飞,有丁磊、柯受良、贝贝龙,有国内唯一引进的国际一流大学:英国诺丁汉大学宁波分校.宁波,经济与文化齐飞,活力共潜力一色.今日宁波,已经难找“纯种”的国企,连接沪甬投资118亿的大桥,资本金里民间资本占一半以上,在国内尚属首次.从个体私营经济,联户企业,股份合作企业,到较规范的股份公司,有限责任公司等,有多种经济成分多种血缘的新兴混合经济好比调和的鸡尾酒.鸡尾酒经济的企业,的宁波外贸的基石.宁波有114个产品成为全国"单打冠军".宁波已经连续5年成为参加境外展览最多的城市,宁波拥有15个重点出口品牌,是全国出口品牌产品最多的城市.
上海人聪明,宁波人精明.上海人更灵性,宁波人更坚定.上海人更多散装,宁波人更多组装.上海人更天马行空,宁波人更百发百中.原先的上海人里,有三分之一祖籍宁波,或者有宁波亲戚.上海人过去管宁波人叫“乡下人”,这里的“乡下人”,指的是老家的人,宁波人听起来是不会计较的,现在么,上海大了,宁波也大了.上海移民多了,宁波移民也多了.上海人还是叫自己阿拉上海人,宁波人也是叫自己阿拉宁波人.你也阿拉,我也阿拉.
到2008年,一桥飞架宁波和上海,宁波进入上海的两小时经济圈.于是,孙中山在1916年的预言,更清晰起来:“宁波不难成为吾国之第二上海”。
第五篇:读《走进毛泽东》有感
读《走进毛泽东》有感
“他是诗人,又是革命家;他是战士,又是统帅;他指挥千军万马,自己未曾开过一枪;他缔造人民共和国,自己不当大元帅”-----《走进毛泽东》
《走进毛泽东》这部影片向我们展现了一个不一样的,真是的毛泽东。对已90后的我们而言,毛泽东是教科书上的人物,是我们祖辈口中神一样的存在。我们所知道的是来自书上的文字,或是那些朗朗上口的歌唱毛泽东的歌曲。而这部影片介绍了少年时的毛泽东,革命战争时期的毛泽东,新中国成立后的毛泽东。在影片中我们可以看到毛泽东的说话方式,衣着谈吐是那么的充满本色自然,充满了亲和力。
在影片的开端,祭出一段这样的文字:他是诗人,又是革命家,他是战士,又是统帅,他指挥千军万马,自己未曾开过一枪,他缔造了人民共和国,自己不当大元帅。毛泽东,对于那个年代的人么而言,他是一个神话般存在的人,他带领着中国人民打赢了抗日战争,打赢了人民战争,建立起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当他站在天安门城楼上,通过无线电广播向全世界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中国人民站起来来了。那一刻,或许全国人民的心都沸腾了,这是一个属于自己的国,一个属于自己的家,重新翻看当时的录影时,我的心也跟着一起沸腾起来了,那是同属于中国人民的一份骄傲,那是华夏子孙血浓于水的共鸣。
对于毛泽东最深刻的印象始于语文课文上的《沁园春 雪》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一句“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我们可以看出毛泽东作为一个诗人的文学素养,也看到了作为一个领导者的雄心壮志。
在影片中,我们看到了一个走下神坛的毛泽东,他其实跟其他人也是一样的。在他在与基辛格会面时,看到比基辛格还要高的基辛格夫人感到非常的吃惊,还问了一下基辛格,去一个个子高的女人感觉怎样?真是一个非常有趣的问题,其实我们可以看到毛泽东天真的一面。还有毛泽东在乘坐列车时,有时会停下来去参观,以至于常常会有人们去围观,造成堵塞的情况,有鉴于此,工作人员要求毛泽东外出时带上口罩,尽管不愿意,毛泽东还是妥协了。站在今天我们其实可以用一个字来形容,就是“萌”啊。
毛泽东最令人敬佩的还是他的淡泊名利,在新中国成立后,中央参照苏联想要授予毛泽东大元帅的称号,但是毛泽东拒绝了这一称号。在与蒙哥利马会面时,蒙哥利马非常吃惊毛泽东竟然没有军衔,而毛泽东也十分的明确的表明将,帅,军都不要。就是一个淡泊名利的毛泽东缔造了人民共和国。
毛泽东的一生可以说都奉献了给中国人民,而到了晚年,他经常说起自己的理想,就是成为一名教员,但是由于当时的时局把他推上了风口浪尖,成就了今天的毛泽东。毛泽东的一生有着说不完的故事,短短的九十多分钟的影片中,我们所看的不过就是沧海一粟,冰山一角,这个传奇般的伟人的定位有很多,诗人,革命家,战士,一国领导,但是我觉得他先是一个热爱人民,热爱民族的中国人,一个值得所有人去尊重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