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查令十字街84号》读后感:原来你就在那里
原来你就在那里
——《查令十字街84号》读后感
Angelauncle 咖啡夜愿
来自陌生世界的善意,请随我同行,我将再次拥抱你——题记
初次捧起这本书,蓝白相间的封面格外清晰,一张简易且略带模糊的图片印在正中,充满了年代感和文艺气息,我想这该是符合作者往常写作剧本时的独特品味,而对于阅读完整本书的读者们来说,这样的设计别具一格且充满画面感和故事带入感,而内容上,作者用书信独白来阐述和描绘故事,更是本书的另一精彩看点。
我带着些许疑问,开启这场书海之旅。我起初对于查令十字街84号这个地方仅仅局限于认为只是一个为海芙小姐提供精良书籍的地方,能够提供精神粮食的地方,并未被吸引,但从整个写作的背景来看,美国和英国之间的故事,国家之间的战士和政治历来都会和本国人民息息相关,永远也摆脱不了现实下枪林弹雨和冷热交替的残酷。但从1949年10月的第一封信到1969年4月最后一封信,主人公海芙小姐与查令十字街84号一家书店的各工作人员之间的这根情感纽带,整整坚持了20年之久,从一个普通购书者(简单书信的往来)到相互帮助的好心人(实际利益上的相互关切)再到已深念心底的陌生人角色,都是背后最走心的相互对待。也正是在那样的社会背景下,才会有如此难得且值得珍惜的情感,然我们也不难想象,最后的结局注定是充满遗憾的,一直到书店里的工作人员相继离开、到其他的人的去世(因战争或饥饿或疾病),弗兰克和他的同伴们始终未能见到海芙小姐,最终也只是一个留在脑海、从书信中想象的美好人物形象,这也是本书最遗憾的地方,作者如此写,我想也是为隐射那个时代的果感与现实。反倒如果最终作者将结束改为偏美好的氛围,我倒觉得与自身也与现实情境不符,相对比较不合理,也就没什么值得读者们思考和总结的地方了。最后一封信里说道:即便人都离开了,可书店还在,永远在那里,作者依旧可以回味这份美好的记忆,从心底,就像最初的那份善意永远埋藏在心底,美好如初。
读完整本书,让我最感动当属海芙小姐与查令十字街84号工作人员之间20年之久写的书信往来到最后的彼此相互取暖的真切情感,我在想在那个战争且充满愤恨的年代,怎么会有人能做到如此般将心比心,真切往来,将自我心中善意给予到那么多人,并不带有任何目的性,而至始至终用行动在证明他们的善意,这个时代下仿佛其它人性的光辉不受任何负能量所影响,人们进行着他们最本真的行为和使命。本书让发印象最深刻一句话,她写道:“你们若恰好经查令十字街84号,请带我献上一吻,我亏欠她良多……”.看完整本书我才明白,亏欠二字属实,情感上的亏欠是致命的、不好受的,对于未能见到查令十字街的伙伴们永远是遗憾的,对于只能用书信来表达情感永远是无奈的,对于无法弗兰克等人在心里永远的情感累积到最后消散,是痛苦的。这句话深深表达出了作者对于他们个人的深深思念以及情感的亏欠与内疚之情,也反映出作者对于这个时代无限的感慨与悲哀。
反观中国社会,从国共相争再到闭关锁国~等等事件,其实在那样的时代下,人们的生存及生活并不是那么容易,我们中国人大多是自私的,在到如今的老人摔倒讹人、保健品买卖等事件,都说明时代需要进步,需要人们坦诚相待,善意先行,太利益化的世界永远不会绚烂多彩。像书中如此的善意与真情值得我们为创造美好的世界努力学习,本书将人性的光辉也体现到了极致,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与坦诚及人与社会如何正确相处都是值得我们深深去思考和学习的。
第二篇:查令十字街84号读后感
查令十字街84号读后感
这本书是羊小佳佳在研究生毕业之际送给我的,当时并不知道具体是关于什么的,只听说是一些书信。到工作单位报到后的这几天不是很忙,就偷闲读完了它。
这本书是美国作家海莲·汉芙的作品。我本来不爱读外国文学,总觉得翻译后的作品没有原味,也没有意思。但这本书读起来却很有味道。这是台湾古书爱好者陈建铭译本,只是因为由本书改变的电影《迷阵血影》的片名太过荒唐,忍无可忍之后,他没有联系出版社也没有购买版权便独自译出了全书。不得不说他译得非常棒,虽然没读过原着,但我相信译本的味道绝对够品尝。
这是一个娇蛮趣致的美国女人与古板有礼的英国绅士之间的通信。海莲·汉芙极爱读书,尤其爱读古书,但是纽约的古书不但少而且贵,贫穷的海莲只得将目光投向海外。一次,她在《星期六文学评论》上看到一则古书店的广告,便于1949年10月5日寄信给位于伦敦查令十字街84号的马克思与科恩书店订书,没想到真的买到了物美价廉的古书。往来书信由此开始。
这本是普通的买卖事件,但是海莲的直率真诚却让她成了书店所有员工的好朋友。写第一封信时,她已经三十三岁,但是结尾的署名却特意标注了“小姐”一词,书店经理弗兰克·德尔在回信中用了尊称“夫人”,海莲马上不高兴地在回信中写道“我希望在你们那边,‘夫人’的意思和我们这边指的是两码事”。如此斤斤计较的人一开始就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在她写出的第三封信的开头,她便破口大呼“这是哪门子的新约圣经啊!”然后洋洋洒洒地写了半封信表达自己的不满。不得不佩服翻译,这虽然是陈建铭的第一部译着,但语言运用得恰到好处,海莲直率的个性通过语言展现得淋漓尽致。
海莲之所以深受喜爱,还因为她对朋友的真诚。当时英国处于战后经济困难期,不少物资都实行配给制。海莲得知这一境况后,虽然自己也不富裕,却源源不断地向书店寄鸡蛋、火腿等稀缺物资。书店的员工亦是对其感恩戴德,无数次地邀请她来英国,并竭力为海莲做力所能力的事。在别人需要帮忙的时候,无论对方是贫是富,只要自己有能力就果断去帮助别人,这样的人一定会得到真正的朋友!而最让我感动的是,海莲的真诚甚至打动了弗兰克的妻子。同为女人,我能理解自己丈夫与别人的女人密切联系时的心理,海莲要做到多好才能与弗兰克的妻子都成为朋友?其中艰难只能个人体会。
书中另一主人公弗兰克亦是招人喜欢之人。弗兰克是典型的英国绅士,对人彬彬有礼,做事一丝不苟。与海莲的通信中,他一直保有着极至的礼貌,比如在第二年九月的信中,他仍这样写道“自前封信以来,许久未向您报告,盼您不致认为我们因驰废店务而忘却了您交代我们该找的书。”这么有礼貌的人,很难想象会做出出格的事。而保持着距离也是我喜欢弗兰克的原因。其实海莲与弗兰克之间早已不是简单的顾客与店员的关系。海莲在信中常会有撒娇语,而弗兰克的妻子诺拉最后也说“不瞒您说,我过去一直对您心存妒忌,因为弗兰克生前如此爱读您的来信……”,毫无疑问,弗兰克对海莲亦有好感。但有妻女的弗兰克从未越线一步。这样的男人,即便不能成为终身伴侣也会被祝福!
我曾因为海莲与弗兰克之间付出的不平衡而抱怨弗兰克,海莲无私地为弗兰克及其家人和同事寄了无数的礼物,但是弗兰克连一次书价都没有为其免过,大多数只是口头上感谢,偶尔送些小回礼罢了。读到后面就慢慢理解了,书店不是弗兰克的,人做事要有原则。弗兰克只是书店的店员,他若随意的免单只会被老板炒鱿鱼,而自己垫付亦不符合他有家之夫的身份。唯有努力为海莲挑选她需要的书才是对海莲以及对书店的最好选择。性情中人的海莲固然可爱,做事有原则的弗兰克亦值得效仿。归结来说,海莲的处事方式适合对待朋友,弗兰克的适合对待工作。
完全不同的两个人,却能互相通信20年,虽然不曾谋面,却是一生的挚友。有幸认识两位可爱的人!
第三篇:《查令十字街84号》读后感
《查令十字街84号》读后感
网上得知《查令十字街84号》是2016年十本最畅销书之一,有幸从阿彬那借来读之。它让我度过了两个“青春洋溢”的下午,非常感谢阿彬。
这本被誉为“爱书人圣经”的书信集里面,大多数文字朴实无华,其中记录了美国纽约女剧作家海莲与英国伦敦的一家旧书店之间的书缘与情缘。它被译成数十种文字传播,广播、舞台、和银幕也钟情于它,那家书店的地址——“查令十字街84号”已成为全球爱书人的一个暗号。三十多年里,人们读它、写它、演它,在这段传奇里彼此问候,互相取暖。
一切开始于穷困的海莲对古旧版书的喜爱以及她囊中的羞涩。由于受不了纽约昂贵庸俗的古旧书店,海莲便按《书评周刊》上的地址,给位于伦敦查令十字街84号的马克思与恩波书店写了封信,求购旧版图书。很快,回信和书都寄到了。在书店员工弗兰克的努力下,海莲家里是“架上罗列多善本,箧中广纳皆美卷”。双方的信任由此搭成,温暖的相知借助娓娓道来的书信,很快使远隔重洋的两个人从陌生人变成知己。彼此之间的友谊、情感或许还有心思,也随一桩桩原本单纯的买卖自由流窜漫溢开来。
五十年代的英国百废待兴,物资实行配给制。海莲给书店员工寄来火腿、鸡蛋、香肠、丝袜等,作为回报,弗兰克在英国各地奔波,为海莲觅书。日子一天天过去,书信成为他们平静流淌生活中无时不在的旁白。就这样持续了20年,直到1968年12月22号弗兰克去世的那一天。弗兰克永远地走了,他与海莲的书信戛然而止。一切似乎已经结束,却又好像重新开始。
海莲接到弗兰克离世的噩耗时,迅速赶到查令十字街84号,当她走进即将被拆迁的也是她魂牵梦萦的书店时,距离她第一次给这里写信,时间已整整过去20年。她就像怀春20年之久才得已见到梦中情人,手足无措地想告诉书店的主人:“我来了,弗兰克,我终于来了”。她信守了承诺,可店里只有冷风拂过挂满泪珠的面颊。究竟是什么让纽约这位单身女子千里迢迢为了伦敦小衔上一个破败的小书店如此伤心?是书缘,还是情缘?她到底想了却一个什么样的心愿?
我们可以想像,20年从未见面,却一直为对方着想,为对方奔波,彼此的模样也一直只能出现在对方的想象中,没有丝毫金钱与权利的污染,只因为他们都爱书,我想书中一定有他们无法抹去的青涩记忆吧。
初读此书,感觉最多的是海莲爱书的激情。回翻此书,却能触摸到书中流淌出来的美好情感。透二十年的往来书信,除了索书、找书、寄书、寄物品、表达谢意,我找不到一个“爱”字,但细心品读,还是能通过称呼的变化和不失优雅的调侃感受到一些情感的羁绊。由于距离,更由于弗兰克是一位拘谨的中规中矩的有家室的英国绅士,我更愿意把这种羁绊理解为高尚的友谊或者精神之恋。原来,看似平淡真实的书信,如你不去细细琢磨,根本品不出书外的味道。你听,海莲在1969年4月11号的信中写道:“卖这些好书给我的那个好心人已经在数月前去世了,书店老板马克思先生也不在人间了,但是书店还在那儿,你们若恰好路经查令十字街84号,请代我献上一吻,我亏欠她良多。”
英国玄学诗人、散文家多恩有一句话“全体人类就是一本书。当一个人死去,这并非有一章被从书中撕去,而是被翻译成另一种更好的语言。”可以套用一下,当爱情以另一种方式展现铺陈时,她也并非被撕去,而是被翻译成了另一种语言。上帝派来的那几个译者,名叫机缘,叫责任,叫蕴藉,叫沉思,还有一位,叫怀恋。
应该说,这也是一本哀悼伤逝的书——纪念心灵在20年书籍时光中的一场奇遇。万事万物都在持续流变,珍爱的人或物都不可能永恒,如朝霞,如春花,如爱情,海莲通过这本书信集把这场奇遇写成书,一定是为了让这场奇遇有更加坚强的抵御时间冲刷的力量,查令十字街84号书店也不会因奇遇的消失而消失。
云中谁寄锦书来,相知何必曾相见,用此话来表达这些书信所蕴含的海莲与弗兰克之间的感情是再合适不过了。从一开始,我就期待两个主人公能见面,可读到最后,弗兰克却永远地走了,心中满是遗憾与伤感。
这,是一段书缘,也是一段情缘,我为之动容。现实生活中实现不了的东西也许只有通过文学作品来演绎,我猜想,这也许就是海莲为什么把这些书信结集成书的根本原因——她想在书缘和情缘之间牵上一根红丝线,使二者成为永恒。
从此书的最后一封弗兰克女儿希拉写给海莲的信,我们可以愉快地猜出,由于有了这本《查令十字街84号》,英国伦敦和美国纽约之间还会“缘”来“缘”去。书缘,情缘,不了之缘,有缘真好„„
第四篇:《查令十字街84号》读后感
刚刚看完了《查令十字街84号》,趁热打铁写下读中和读后的想法和感想。因为太了解自己的德行,如果告诉自己“好晚了快睡觉吧,明天起来再写”,那我明天一定不会再写,即使写也可能不会像及时写下来一样让自己读起来比较舒服。(我曾有过多次在夜晚思考后感慨横生,但是没有及时记录以至于以后不记得自己当时到底什么心情的“灾难”,所以后来有任何想法,总是会不管多晚都掏出手机记在备忘录里)
我们重新来说这本书,在看这本书之前,我隐约中貌似听到过好几次这本书,但真正让我去买来看,是在看完《不二情书》之后。这部电影我不做评价,但是这部电影让我认为,这本书讲述了一位在纽约的作家因为偶然,和一位英国书店店员相互通信,从而成为了笔友。多年的通信中,两人能够放下防备,向“陌生人”倾诉烦恼和人生的感慨,并一起寻找答案的故事。当然,这两人深深地爱着对方,二十几年的相互通信却不见面,简直是伟大的柏拉图。
我是一个很喜欢看爱情小说的人,虽然我不追求爱情,但我追求美。所以我看完电影对书的潜意识描述后,深深地被迷住了,本来写信就是一件很有韵味的事。我记得我第一次写信收信,就是和老杨一起给当时远在天津卫的Higholy写信,一封信有六七页。她也会回信,并且在我们的信上用红笔“朱批”上自己的吐槽。一封信总是好几天的事情拼凑起来的。那时候拿到牛皮纸信封的感觉真的太奇妙了。
但是看书的时候,我发现我真的是图样图森破。
实际上,这本书六成的内容都是极其平淡的内容。海莲写信给弗兰克告诉他她想要什么书,弗兰克写信告诉她是否有以及书的保存情况以及价格。另外两成是海莲得知当时英国物资紧张并给书店的店员们邮过去了鸡蛋和罐头,以及店员们的感谢。最后两成是店员们和弗拉克的家人、邻居给海莲的通信,表示感谢和欢迎她来英国。读了书,我才知道,这些书信里,并没有提及爱情。才知道,海莲一直想要去英国,但是总因为工作而无法去。我在读这本书之前,一直以为她和弗兰克是因为认为精神上的交流与陪伴更重要于真实生活中的接触,才选择二十多年通信却不见面的。所以,我读完之后,不能否认我的失望。
但是(ALWAYS),我不能否认的是,这些书信本身的存在意义是充满感情的。虽然这些书信内容对我来说够不到我的沸点,可是还是有几个十分触动的地方。比如海莲因为听说英国物资短缺,从而一直坚持给弗兰克和书店的店员邮食品,因此与他们结成了深厚的友谊。在海莲写给弗兰克的信中,曾经提到过数次自己对新书的厌恶(弗兰克工作的书店卖二手书)。她认为旧书读起来更加让人感到由内而外的愉悦,并且假如书上留有上一任主人的笔记,那就更好了。我不能更赞同,读一本旧书,就好像读的东西不仅仅是纸张上的铅字,更是与书上一任主人跨越时空的接触——我们可能因为同一段话陷入沉思,因为同一段话变得兴高采烈或者黯然神伤。所以我想这就是为什么读书能使人摆脱心灵的孤独。
虽然这本书没有我想象的那样使人激动,但这些书信所代表的超越载体的意义,才是这本书真正的宝贵之处。至于这本书里是否是爱情,个人认为不是,但是又难以用友情去定义。所以只能见仁见智了。
第五篇:查令十字街84号读后感3篇
查令十字街84号读后感
(一)文:Carisa
得益于《不二情书》这部电影,这本书在亚马逊的推荐书单里一直名列前茅,不巧,我偏偏又是个经不住劝说、喜欢凑热闹、随大流的人,非常好奇这本被热炒上来的书究竟有多么好看,所以才有了这篇读后感。
(书商们一定很喜欢我这样没文化还非得装有学问的伪书迷,几句广告词就能吊住我的胃口。)
这本书给我的总体感觉,像一滴水落在平静的湖面,开始平淡无奇,后来浅浅的涟漪一圈一圈慢慢地回荡在脑中,每一次回想都有不同的惊喜。比如HH小姐的性格,仔细回想起来也是很可爱。
白羊女热情直接,行动力强,她会想尽一切办法去做自己想做的事。
HH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她爱书,为了搜集到自己想要的绝版书籍——原版、译本等,她甚至“舍远求近”,不去几个街区外的书店,而特意从大洋彼岸的英国求购。这种痴迷程度跟一些人抢购限量版的心态是不是有些相似?
(原谅我没有她那么爱书,所以部分心情还是不能感同身受。)
她的直接还体现在对书的态度上——爱憎分明。对于珍爱的书,“我捧着它,生怕污损它那细致的皮装封面和米黄色的厚实内页”;
对于不好的的书,她直言“这算哪门子新约圣经啊…是哪个家伙出馊主意把通俗拉丁文圣经整成这幅德行?他们活该都下十八层地狱…”艾玛,好一个火爆脾气,这很白羊,我喜欢!
相比之下,弗兰克先生就显得尤为平和谦逊,恭恭敬敬,客客气气,典型的英国绅士作风,边向HH小姐道歉,边努力寻找她想买的书籍。
想必二人的阅读品位是一致的,不然弗兰克先生推荐的书籍怎么能准确无误地打到HH小姐的心坎里呢?思想有共鸣,不服不行。
直觉告诉我,内敛的弗兰克先生对来信的期盼会比HH小姐多。
脑海中总是闪现出一位黑色礼服的老人坐在书店的桌前阅读来自大洋彼岸的书信,阳光穿过树叶的缝隙一缕一缕地打在他的脸上,挺拔的鼻梁上反出金黄色的光泽,深邃的眼里凝满笑意,矜持的嘴角微微上扬。
而此刻的HH小姐呢,在沙发上、地毯上、书桌上哪儿哪儿都是书的房间里,扒出一小块儿地儿,盘腿而坐,靠着书柜津津有味地读着弗兰克寄来的书。
除了期盼来信,弗兰克先生应该也是期盼见面的。他在信中不止一次表达了邀请HH小姐来伦敦做客的意愿,并表示“在37号永远有一间房的位置”.而HH小姐也是希望去伦敦寻找古典文学并探访84号的,但时间和钱似乎不能并存,直到弗兰克先生去世,二位也没有见上一面,遗憾归遗憾,仍然很美好。
从书信中可以看出,两位都是很善良的人。HH小姐知道战后的英国物资紧张,便不断寄去牛肉、鸡蛋等食物,还让朋友女店员和弗兰克的妻子捎过去长统丝袜。
白羊就是这样,想到什么就去做了,一点都不墨迹。弗兰克先生开始还很客气的感谢,并表示政府发的物资够吃的,不用费心了。后来两人渐渐熟悉,当HH小姐问寄鲜鸡蛋还是熟鸡蛋的时候,他回答那还是鲜鸡蛋吧。哈哈。看到这的时候,我笑了,这不就是老朋友才有的套路嘛:“哎,你过生日我送你啥呀?香水还是鞋子啊?”“香水太多了,你送鞋吧。”哈哈哈,好亲切。
弗兰克有个幸福的家庭,他对自己的家庭坚守忠贞,言辞之间没有越雷池一秒。当他的妻子诺拉开始给HH小姐写信的时候,我就知道,这个女人其实是有点吃醋的,最后也证实了这一点,但她并没有小肚鸡肠阻止两人不再通信,而是同自己的丈夫一样,把她当成远方的好友,甚至在邻居和女儿面前也对HH小姐夸赞不已。这样的女人实属难得。
对此,我想贸然做个结论:真正热爱书籍的人有着高尚的情操。不知道日后会不会被打脸,至少HH小姐和弗兰克先生身上是这样的。
他们书信来往二十年,在现在微信邮件满天飞的时代里看起来如此浪漫。等待的日子里有期盼有遐想有欣喜有回味,一旦交流变得太有效率,不再需要翘首引领、两两相望,某些情意也将因而迅速贬值而不被察觉。我喜欢因不能立即传达而必须沉静耐心,句句寻思、字字落笔的过程;亦珍惜读着对方的前一封信、想着几日后对方读信时的景状和情绪。(引自《关乎书写,更关乎距离》陈建铭)
从前的日色变得慢
车,马,邮件都慢
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写这篇读后感的时候,不免要重新阅读某些段落,这时,很多细节纷纷跳入眼前。比如HH小姐爱书的种种表现,再现在看来是那么真切。
第一遍看的是情节,第二遍看的是细节。
建议像我这样的初级阅读者,看完一本书后写一篇读后感,就像你吃完饭,要食物在胃里好好消化一番,直到营养被吸收,再去读下一本书。否则,急功近利走马观花的看了很多本书,也只是看过而已,真正理解的东西太少太少。
如果写读后感时,对这本书的印象还不错,可以在未来的某个点重读一遍,到时再回头看自己这篇读后感,肯定有新的想法出现。
查令十字街84号读后感
(二)曾经有人把海莲·汉芙的《查令十字街84号》比做“爱书人的圣经”.于是没读过几本书却自诩为爱书人的我,便附庸风雅的淘了回来。但淘回来之后便被束之高阁一直也没有读。前几天整理书柜时发现了,便抽空读了读!
《查令十字街84号》是本书信集,是一名叫海莲·汉芙的纽约爱书人通过书信往来在伦敦一家古旧书店(书名即是这家书店的地址)淘书并与书店经理人建立深厚友谊的故事。伦敦的查令十字街84号,对于身在纽约的海莲·汉芙来说,最初是遥远而陌生的,这家旧书店甚至让她怀疑和不自信过:“自己想要的那些旧书,也许会贵得让人难以承受吧?”然而当售价适中的精美图书寄来后,她打消了顾虑。书接连寄来,海莲·汉芙本来对英国传统文化已十分着迷,如今又因为这些书,对遥不可及的查令十字街84号也生出些许的亲近感:“既然我可以寸步不离书桌,就能向你们买到既干净又漂亮的书,我干吗跑到十七大街去买那些又脏又丑的?从我坐着的地方,伦敦可近得太多啦。”
从书中的文字我们也知道,海莲·汉芙也深知一本称心的书来之的不易,其间自然少不了书店经理人的劳苦奔波。所以当善良的她得知伦敦物资供给不足时,连忙寄去食品。从此以后,她与书店的关系,不再限于买书。查令十字街84号,也成了“我的书店”.自然,书店里所有的人也成了她的朋友,她的书信也就率性起来,开始随心的批评书的内容,不乏亲切地“评价”经理人的服务和称谓。经年累月之后,查令十字街84号渐渐化作一个圣地,造访伦敦这家书店,成了海莲·汉芙心里的一个结,()但是忙于生计的她一直无法成行,只好委托好友代为前往,并且对好友心生羡慕。在与书店20年的交往里,海莲·汉芙始终未能亲临“自己的书店”.书店经理弗兰克的去世让她警醒:“造访查令十字街84号,大概只能是永远的遗憾了!”
书中收录的书信,大多是弗兰克与海莲·汉芙的交流,这些亲切的文字读来会让人会心一笑,也会让人怅然若失。他们之间,交织着书缘与情缘,那份情感,比友情多一点,但又比爱情少一点。20年的交流,满篇没有爱但却充满情。
多年以前在天涯上看到过一个调查,主题是:为什么要读书?具体的选项早已经忘记了。但这个问题却有着持久的生命力,特别是在这个视读书为另类的时代里更有着别样的意义。“一个人,只拥有今生今世的周遭,而这是远远不够的。幸好,人类发明了文字,以及记载生命经验的书,这是对记忆的保存,同时又是对不断流逝的时间的超越。打开一本书,犹如推开一扇门,我们穿过时间与空间的阻隔,面见丰盛的心灵世界,拓展着自己的视域,仿佛经历了几生几世。很多时候,我们是靠书籍来抵御风雨、相互取暖的。”不知何时摘录在记事本上的这段话,也许是对这个问题最好的回答吧!
而海莲·汉芙自然是懂这一点的,她对作者心存感激,对好书甚至有点敬畏,对书的价值也有着深入的理解:“我把它端端正正地摆在桌前,整天陪着我。我不时停下打字,伸手过去,无限爱怜地抚摸它。拥有这样的书,竟让我油然而生莫名的罪恶感”;“我寄给你们的东西(食物),你们顶多一个星期就吃光抹净,根本休想指望还能留着过年;而你们送给我的礼物(书),却能和我朝夕相处,至死方休,我甚至还能将它遗爱人间而含笑以终”.说实话,海莲·汉芙在书中提到的那些书和作者,我大多都没有听说过,更谈不上读过了。不过,这并不妨碍我对她这种见解的认同。
仅记于2012年03月11日22时30分。
查令十字街84号读后感
(三)知音之遇的浪漫
windy
《查令十字街84号》因《北京遇上西亚图二》而热,一直对电影的二三四没兴趣,反而被《查令十字街84号》吸引,因为我也对英国文学很着迷。当然我没有海莲的格调高,与之对小说的鄙视相反,我只喜好小说,特别是简·奥斯汀。如同海莲一样,我也希望有一天能赴英国来一场朝圣之旅。
书中有很多共鸣的地方。同样居住在一个文化相对匮乏的国度,我对书本有同样的渴求。每当看到外国那恢弘的图书馆,那一排排高至天花装满几世纪各类书籍的书架就艳羡不已。幸而,我对书的要求没有海莲那么严格,所从高中开始,学校和市立图书馆基本能满足我的需求。到现在有了稳定的居所,我就像海莲说的那些“俗人”一样总会有购书的欲望,结果买了一堆并不值得收藏而又舍不得丢弃的书。看完此书,觉得有必要提升自己对书的鉴赏力,只买真正值得收藏的书。
虽然海莲对书的喜爱令人敬佩,但我认为真正让《查令十字街84号》风靡全球的是书中海莲和弗兰克浪漫的书信情缘。很多人将这个情理解成爱情,而我有不同的理解。海莲信中率直热情的性格跃然于纸,弗兰克的信中从彬彬有礼的事务化到流露丰富学识和幽默感的确体现了二人在信件交流过程中产生了一种相知相识的情感。但这种情感应该是超越于爱情之上,是一种因在遇到有共同兴趣相互欣赏的一种知己之情。想想海莲所生活的环境连想要的书都难以得到,一个对古书有兴趣的人更是难以遇到。而弗兰克所在的英国虽然文化底蕴深厚,但在二战前后的英国也迎来她破旧迎新的年代,他所热爱的古书行业正在萎缩。所以当二人志趣相投,相隔万里的人用书信连接起来心里会是怎样的喜悦。海莲为弗兰克及其同事的慷慨赠予是出于真心的同情与感激,弗兰克也因为有了知音之遇,在乡间采购二手书的时候也更加留心,希望找到爱莲的心头之好。这种相知互动的喜悦我认为比爱情更加让人动容。
在相隔大洋两岸依然遇到知音,在茫茫书海中可觅得心爱之书,海莲和弗兰克都是幸运的。虽然二人最终不能相见而留下遗憾,但正是这个遗憾使故事更加动人。书缘,情缘,我也希望自己终生能体验到书本的乐趣,并能遇到纯粹的知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