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从个体意识看世界风云杂文随笔(定稿)
世界是复杂的,小到一个人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大到一个群体的利益纠葛,进而再上升到国家间的博弈竞争,变幻莫测的谜局,出人意料的破题,就像浩淼无垠的宇宙,神秘莫测。世界也是简单的,简单到只用几个原理和定义就可以解释它。简单的世界何以变得复杂?究其根源是人的思想行为的复杂性导致了这个世界的纷繁多变。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认为,物质存在的方式是时间和空间。做为高级智能型生物的人类,其思想意识在不同的时空会展现出不一样的灵动,从而推动人类社会展开波澜壮阔的变革。从战天斗地的生产改造,到朝代更迭的人文运动,无一不是在特定的时空中,矛盾无法调和的情景下,首先由人类思想的突破,从而引领时代打破桎梏,迈向崭新的阶段。所以时代的进步是人类思想意识突破的结果。为什么说哲学家和思想家是时代的引航者,原因正基于此。
变幻莫测的世界风云,归根到底是人类思想活动的产物。人是社会性生物,人单一的个体意识必然会上升到族群意识,进而升华成国家意识,最终国家意识间形成交融碰撞。在浩瀚的人类历史长河中,战争与和平,动荡与安宁交错更迭。从绚烂的历史画卷中我们可以触摸到人性推动历史的脉络。
哲学家在解释世界,思想家在探索世界。不管他们的研究方向如何,有一点不可不提,那就是不能忽视单一个体的人的思想意识研究。在这一点上我更看重思想家,因为思想家更随性自由,触角延展性更广,涉猎范畴更大。相比哲学家更具亲民性,也更有可能触及单一个体的人性研究。
《易经》中关于太极的说法就很具哲理性。大到宇宙,小到个体,都可以作为一个太极点。一物一太极,以小见大。佛语亦云: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也是同样道理。大世界是小个体的集合,但不是简单的集合,而是高度统一后的群体意识的映射。这种高度统一后的群体意识是概括了群体内绝大多数个体意识的共性点,并将其作为群体的纲领性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尺。所以国家意识就是国人群体意识的集中反映与诉求。研究人类个体思想意识,进而拓展到整个群体意识的概括总结,就能够把握整个世界的脉络。
那么由众多单一个体意识集合成群体意识怎么升华到国家意识?这是由国家意志的强制力促成的。国家意志就是群体的纲领性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尺,它具有强制力。它的表现形式就是国家机器和法律,其执行者就是代表国家的政府。政府首脑是群体的代表,其性格属于代表性的个体意识。他的个体意识也要遵从于国家的群体意识。他的性格决定了国格,通过一个处于特定时空的首脑的个体意识,可以透视出这个时期整体国民的群体意识。所以研究国家行为这样复杂的课题将变得非常简单,只要研究其首脑和首脑小群体的个体意识就可以基本洞察这个国家群体的整体行为方式及方向。
第二篇:从《实践论》看今朝风云
从《实践论》看今朝风云
姓名:童飞飞学号:2011201879院系:社会与人口学院社会学
摘要:《实践论》是毛泽东在教条主义、经验主义盛行的历史背景下创造的,以马克思唯物史观,科学地论证了实践决定认识,认识指导实践的循环理论,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从而推演出理论必须与时俱进,才能真正促进实践的发展的论断。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一切正确决策的必由之路与现实依据。实践论作为一种科学理论,无论是在昨天还是今天,在资本主义社会还是社会主义社会,都无疑具有永恒的价值与指导意义。当今世界风云变幻,很多成功失败的背后都可以在《实践论》中找到依据。尊重实际,则成;反之,则败。
关键词:实践认识指导发展成败世界形势
正文:1937年,毛泽东在《实践论》中提出,人们的生产活动最基本的是实践活动,是决定其他一切活动的东西。认识产生于实践,并经历一个由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的过程,最终回到实践中去,指导实践。又因为实践是不断发展的,因此认识也是反复地、无限发展的。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全部认识论,也是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毛泽东站在历史的前沿,创造性地总结出了实践论,并由此提出了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使中国人民从此站了起来。而后邓小平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科学发展观无不坚持实践论的观点,一切从国情出发,一切从特定的历史条件出发,使理论符合实践,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注入鲜活的血液。
放眼世界,小到个人决定,大到国际政治,都无一不遵循这一原理。以近期频频成为各大报刊头版的利比亚事件为例,卡扎菲被西方国家成为“中东疯狗”,甚至将其与恐怖主义相提并论,尤其在本拉丹死后,更是成为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各国的头号目标。纵观其一生,卡扎菲于1969年9月1日,领导“自由军官组织”,推翻伊德里斯王朝,建立了阿拉伯利比亚共和国,任革命指挥委员会主席兼武装部队总司令。年轻的卡扎菲是个脑袋里装满了革命和解放念头的理想主义者,他试图在利比亚推行以社会主义为基础的民主,实施国有化和私营结合的经济模式。而在当时,利比亚或是整个中东北非地区,仍处于落后的农业文明时期,有的还是列强的殖民地,在这样的贫瘠时期实行社会主义无疑是天方夜谭,也就是违背了认识源于实践的原理。这一错误的决定不仅使卡扎菲本人在错误的方向上越走越远,也使利比亚从此进入一个更为动荡的年代。21世纪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而卡扎菲再次忽视了这一事实,不间断地涉足敏感领域。他称安理会为“恐怖理事会”,将利比亚置于与世界各国敌对的阵地,以争取民族独立富强为由,在一个民主盛行的年代里一意孤行地推行独裁专政,更在西方最在意的石油问题上大做文章,最终使他的政治生涯在42年后被迫终止,还搭上了自己和家人的生命,给自己的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卡扎菲的政治才能是不可否认的,他成功地带领600万人口的利比亚摆脱贫穷,成为非洲最富裕的国家之一。但他恃才傲物,使这种才能走进政治的乌托邦,被一己私欲利用,忽视现实与实践,用一套冠冕堂皇的理由哄骗群众,企图不可为而为之,最终一败涂地。
再看美国,这个世界头号经济强国,曾一度实行严格的移民政策,尤其针对入境的亚非人民。但从2008年次贷危机开始,这一政策已逐渐放宽。近日为刺激一蹶不振的楼市,更是有美国国会两名参议员提起一项跨党派议案,为在美国购买总价50万美元以上住房的外国人发放居留签证。议案中的措施如果获国会通过,将成为现行美国签证项目的补充。舒默说:“这是不花联邦政府一个子儿就能刺激更多需求的办法。”为了解决民众对政府的不满,奥巴马政府不断出台有利于民生建设的措施,如推行医改,改善福利,促进就业,鼓励投资,缩减政府开支等。这些政策的制定,正体现了美国当局实事求是的态度,一个国家的政策不是一尘不变的,只有适时调整,才能有利于稳定政局,安定民心。疲软的经济状况,不得不使“山姆大叔”收敛一点。但与此同时,美国“世界霸主”的势头仍未消停,这在对中国的态度上表现得尤为明显。2011年以来,美国不断逼迫人民币升值,并多次将自身经济危机归咎于中国,频繁涉足中国台湾问题与南海问题,组织军演,挑衅中国主权。这看似是为了维护其自身利益,实则是霸权主义与强权政治的体现,这就脱离了实践论的正确观点,因为转嫁危机的最终结果是扩大危机,到头来危及自身利益,得不偿失。随着中国综合实力的日渐增长,以及华资在美的巨大比重,美国不得不考虑惹怒中国的严重后果。
当今世界,各国竞争愈演愈烈。各国政府都应当深刻学习并贯彻实践论的正确观点,一切以事实为依据,走出教条主义,也要避免走进政治幻想,在和平中走向繁荣。实践,归根到底是人民的生产活动,忠于实践在本质上就是要坚定地维护人民的利益,人民的呼声是最大的实际。不管是资本主义还是社会主义,都只有民主和务实这一条道路。这是《实践论》留给世界的最真的教义。
第三篇:世界,怎么啦杂文随笔
转瞬之间,网店抢走了实体店的生意,
“滴滴”拉走了出租车的客人,微信和支付宝,分别革了移动和银行的命……
世界,怎么啦!这一声惊叹,是因为世界的急速变化,是一些人对这种变化的不安、不适和恐惧。当今世界变化真的太快了,快得异乎寻常,快得不可思议,快得连跨国公司的巨头们都反应不及,君不见柯达、诺基亚一夜间轰然倒下,索尼、松下瞬间在市场上就销声匿迹,更别说我们这些老人觉得眼花缭乱、头晕目眩跟不上趟了。
我们小的时候,住的是秦砖汉瓦盖成的住屋,穿的是老祖母照黄道婆的技术纺成的纱、织成的布、缝制成的粗布衣服,晚上读书写字点的是早在孔夫子之前的时代就有了的豆油灯,田里耕作的器具,还是铁器时代就发明了的犁耙……因了“天不变,道亦不变”惯性思维的影响,人们因循守旧、陈陈因袭,过去的时代,数千年来几无变化。
这种状态下,我们似乎更习惯于继承和适应,而不是创新和改变。
铁锅、瓦缸,我们适应;柴灶、煤炉,我们适应;毛笔、算盘,我们适应;自行车、缝纫机、机械手表我们高高兴兴地去适应;写信、拍电报、打电话——由分机转总机,总机再,还不见得每次都能接通受话人,我们也无可奈何地去适应……而且一一适应,就是大几十年的时光,一直到改革开放前后,它们连模样都不曾有过什么大的改变。
如今,一切都在急速变化。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各行各业、老百姓的衣食住行和通讯、娱乐等各个方面,都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科技改变生产和生活,其改变的速度远远超乎了我们的想象力。
从第一台计算机诞生到互联网的发明,用了44年;
从站到电子商务的崛起,不过用了5年;
从智能手机的广泛普及到如今遍地都是微商,仅用了短短的一年,也就是种一茬小麦、高粱和包谷的时间。
如今,买东西可以不用逛店了;付款不用刷银行卡、也不用带现金了;医院看病,不用排队挂号,只需在网上预约了;老人想给远在国外和外地工作的孩子们说个事、讲个话,无须再花钱打越洋、长途电话,只需打开微信,点击一下视频通话的小图标,就可以隔着千山万水“面对面”地聊天说地了。瞧瞧,如今连路边上卖煎饼果子的大爷、卖水果的小贩和卖冰糕的老太太都接受顾客的手机支付、甚至连乞丐都在用二维码接受施与了。
科学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世界。
这个世界,还在迅猛地变化下去。汽车,也不用人开了,无人驾驶共享汽车将像共享单车一样在城市里出现,不仅方便,且安全可靠,它的智能系统可确保事故率远远低于传统汽车。今日的互联网正方兴未艾,但有人预言:互联网即将消失,一个高度个性化、互动化的有趣世界——物联网即将诞生。预言者不是别人,此君正是互联网谷歌公司的执行董事长埃里克?施密特先生。作为互联网的延伸,物联网利用通信技术把传感器、控制器、机器、人员和物等通过新的方式联在一起,形成人与物、物与物相联的网络。说不准那时候的智能冰箱发现你爱吃的某种食品快没了,它会自动下单购买呢。计算机科学家、谷歌首席未来学家雷?库兹韦尔称,正在通过对人体23000个基因的重新编程,将帮助人类远离疾病。他预言2020年左右,纳米机器人将接管人体的免疫系统。之后十年,血液中的纳米机器人将可以摧毁病原体,清除杂物、血栓以及肿瘤,甚至逆转人的衰老过程,最终实现永生。人不死,我不信,但科技将使人们延年益寿,我笃信无疑,相信库兹韦尔的预言会比道家炼仙丹和徐福寻长生不老之药要靠谱。
科学界预言2030年左右,人们将可利用纳米机器人,通过毛细血管以无害的方式进入人的大脑,并将大脑皮层与云端联系起来,随着人工智能的深入开发,机器人取代蓝领,人工智能取代白领,将是铁板钉钉也是很快的事了。到时候,会不会有下岗的烦扰、失业的忧虑、丢饭碗的恐惧呢?未来,生命科学、人工智能、量子技术和计算机和材料等科学,都将有更大的突破,我们要面对的仍然是一个发展变化极快的世界,一定要未雨绸缪,有思想准备,可不能措手不及,临渴掘井啊!
高科技的发展,将让我们变得更聪明能干、更健康长寿、更幸福愉快,我们有幸处在这样一个时代,要想很好地适应它,唯一的办法,就是努力学习新知识,适应新变化,迎接更加科学的新世界。不管是年轻的还是年长的,哪怕是耄耋老人也一样,只有学习、学习再学习,面对急速发展变化的世界,我们才不会有“世界,怎么啦”的惊叹、不安和恐惧,我们才能跟上趟不掉队。
第四篇:从人工智能看意识觉醒
从人工智能看意识觉醒 ——观电影《人工智能》有感
看电影《人工智能》真是思维上莫大的享受。在我看来,影片生动地呈现了机器人大卫意识觉醒的过程——开始大卫虽形似真人,但也只能做出程序预设的反应;后来启动了“爱”模式(姑且这么叫吧)之后,表现出了与人类情感几乎别无二致的特征,如对“妈妈”的依赖,对“真儿子”马丁的妒忌,被抛弃后的恐惧等;再后来,大卫通过自主思考产生了“愿望”——找到蓝湖仙女,把自己变成“真人”。在机器运算结果(大卫做出的判断)与外界实际情况的比对过程中,大卫发现了自己是异于外界的存在(类似于确认了自我),对所处的情境做出能动的判断,并且强有力地去执行判断所指向的活动——在这个意义上,我觉得可以认为大卫产生了自我意识,并且这也许会是机器人产生意识的一个可行机制。
那么机器人能否具有意识,或者说能否被赋予意识,再或者,能否实现意识的觉醒?此处的“意识”不局限于“人类意识”,而泛指一种能动的判断力(区别于基于预设程序的被动判断),基本上包括认知外界与判断主体(或者说,自我)。目前主流的并广泛应用的是“弱人工智能”,即人造机器表现出智能的行为特点。其智能的实现依赖于预设的程序以及庞大的经验数据,面对外界刺激(给定一个输入值),它只能做出确定的判断,而不夹带随机性的成分。换句话说,这样的机器只能给出人类预设的(或者依照程序所得到的)答案,不会给出能动的、个性化的判断,也就是不会像真正的人那样思考。如果要造出“真正能够推理并采取理性行动”的机器人(即“强人工智能”意义下的智能),那么我觉得要引进一些随机性的因素,允许机器人在既定法则之外有选择判断的空间,产生不确定的结果,用来模拟人能动的、个性化的思维。(这方面可以利用量子效应的随机性提供技术支持)
如何定义并实现人工智能,我想最终都要归结为探索人类意识产生的机制,这个问题迷雾重重却又充满魅力。在这里我们姑且把意识限定为对外界的认知以及对认知主体的认识。到此我不禁发问,我们对于外界与自己的认知是被赋予的呢,还是我们进行自主思考的结果呢?我们的所谓的“意识”是不是已有观点在个体上的投射或者再现呢?这样的问题是会让人恐慌的,因为它毫不留情地直接指向了自我的身份确认。如果我所谓的认知并不是我自主思考的结果,甚至我根本没有自主思考的能力,那么我完全可以成为一个既有观点的载体,我的“意识”也仅仅是一个副本。这样的话,其实可以有千千万万个“我”,或者说“我”这个称呼已经没有意义了,身份识别也失去了意义。我想,片末大卫在看到许许多多个跟自己长得一模一样并且有可能产生一样的意识的机器人的场景,可以很好地展示这种自我身份确认的危机及其带来的恐惧。
我相信我们确实有自主思考的能力,而我们对于世界与自己的认知是既有观点与自主思考共同作用的结果,问题在于这个认知当中我们的主体性有多突出?如果思考的主体性被既有观点淹没,那么这样的人的心灵是缺乏生机的。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这个问题的意义是毋庸置疑的,在信息的洪流中谈“意识觉醒”是合理的。这里的意识觉醒不是指从无到有的意识产生的过程,而是指认知主体被重新认识和重视、认知的主体性不断突出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重新审视过去的认知,运用独立思考的能力对其进行重构,产生新的认知,我们的主体性被推到一个空前突出的位置,精神上也获得更广泛的自由。假如人工智能能够模拟这样的思维活动,那么我想机器产生意识应该是可能的。
第五篇:私奔看日落杂文随笔
我很少临时起意去做某件事情
如果有 也会选择一个人去做这件事情
如果有某件事情是我突然想去做的那么这件事对于我的意义既不是一同前往的人
也不是这件事本身
就是单纯地想要逃跑了
既然也不是私奔 想不到要叫上其他人的理由
因为别人并没有逃亡的理由啊
所以如果别人出现了想要逃亡的想法
问我要不要一起去 我内心都会是拒绝的因为这样的逃跑会使我逃出了日常生活轨迹
甚至还会有脱轨的可能
而一个不想逃亡的人如果愿意和你去逃跑
只可能是因为他在乎你的感受
这种临时起意的事情包括什么呢
包括突然想去某家餐厅吃饭
想去公园散步
想看一部电影
比起费尽心思地思考和谁去
会不会因此毁掉对某个地方的期待或者欢喜
总是选择一个人前往
评价的人只剩下自己 只要自己不去毁掉 就不会毁掉
其实这是不是也是玻璃心的一种体现呢?
但是想要寻找答案 想要和自然对话的时候
就真的只适合自己去了
我喜欢和广袤的天空 太阳 云彩对话
也喜欢和波浪 海风 树荫对视
感谢她们在这个时刻停留在此处
这种时刻 不说话就很美好 或者说 美好到不需要说话
无论和谁前来 最后和它们对话的都是自己
但是如果有同伴在 我可能草草地打个招呼就走了
但是这不是逃跑最后应该要收获的心情
所以今天朋友问我要不要一起私奔去看日落的时候
我拒绝了
寻求同伴的私奔不是逃跑
也不能收获什么生活积极的暗示
更不会知道
逃跑之后 其实是自愿回到自我设置的桎梏之中
习惯逃跑之后 他就会变成一种生活习惯
也会成为一种想要慢慢戒除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