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班主任怎样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班主任工作心得
班主任怎样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学校是育人的场所,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已成为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班主任是学校工作最直接的执行者,对于学生各种行为习惯的养成,究竟怎样做才更为有效呢?根据自己多年来的班主任工作经验,我认为要从以下几方面去做:
一、小处着眼,制定计划,分步培养
良好的行为习惯所涵盖的内容是极为广泛的。工作中,不少教师认识到了习惯的重要性,巴不得让自己的学生一下子就能拥有所有的好习惯,于是,什么都想去训练,最终什么都没有得到。这种急于求成的做法不可取。要想真正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我们不妨从小处着眼,每周确定一至两项习惯,脚踏实地地训练。如,第一周,我们集中训练学生养成课桌摆放整齐的好习惯;第二周,在巩固第一周习惯的同时,再提出一个新的要求。如此一来,工作变得轻松,学生也容易接受。
二、亲历而为,耐心细致,示范引路
教师是学生的一面镜子,学生是教师的影子。每一个习惯的养成,即使是最简单的习惯,也需要教师耐心细致地做好示范。就拿课前准备好文具一事来说。在提出这一要求后,我一边讲解一边示范:“同学们,下节课是数学课,我们一起来准备学习用具。请把你的数学书和练习本掏出来,大的放在下面,小的放在上面,然后把它们放在自己课桌的左上角,最后,把文具盒放在上面。准备好了吗?”同学们都放好了,我又认真地一一检查纠正。经过这一次示范,学生很快知道了怎样准备文具,以后的工作中,只需简单的一句提醒,一切就都ok了。
三、留心观察,树立榜样,激励养成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这句话对于充满竞争意识的小学生来说非常管用。工作中,每每要求学生养成一种习惯时,我总不忘给他们找一个身边的同学作榜样。这学期,我接到了一个新的班级,教室值日成了我最为头疼的事。每次值日,不是没有擦黑板,就是忘了排桌椅……虽然几次三番地提醒,均不见效。这周周一,当我迎着朝霞步入教室的时候,竟意外地发现今天教室的黑板擦得格外干净,我激不能自已,随即称赞道:“今天的值日生真负责,黑板擦得真干净!”只此简单的一句话,没料到,第二天的值日生更加用心,他们不仅擦净了黑板,还把地拖得一干二净。我知道:这就是榜样的作用,同学们已经在暗地里较上劲了。我暗自高兴,因为一个整洁的学习环境将永远伴随着我们。
四、严格要求,制约训练,促进养成养成教育要重视行为习惯的训练,没有训练就没有习惯。训练要强调一个“严”字,突出一个“爱”字,不见实效不收兵。比如班上一名同学在周一早上升国旗时,站没站相﹑左右摇晃,还小声和别人讲话。回到教室后,我利用其他同学自由活动的时间找这位同学谈话。我首先向他讲道理:升国旗时要站直,千万不能和别人讲话,凝视着国旗,表达自己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在本周内,我利用课外时间反复训练他站的姿势:立正时,五指并拢,中指指向裤缝。并要求他行队礼望着教室黑板上面的国旗,高唱国歌,每天坚持训练,一直到下周一升国旗礼仪、行为规范、标准为止,否则,还要继续练习。从此,这位同学在升旗时表现得非常好,其他同学也从中受到了教育。
五、不怕反复,持之以恒,训练养成在教育中,出现反复的现象在所难免,教师应对学生充满信心,要有打持久战的准备。课间活动是孩子们最快乐的时间,然而,不少学生喜欢利用这段时间彼此追逐打闹,这不仅是一种不文明的行为,而且存在着极大的安全隐患。为了让学生玩得开心点,我组织学生经过讨论,达成了协议,共创“文明课间”。大家集思广益,讨论出几种健康的课间活动:打乒乓球、下棋、踢毽子、跳绳、跳皮筋、阅读、做手工……我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分成了几个兴趣小组安排出课间活动表。每逢下课时,我就会不断提醒大家,课间按计划活动,不要追逐打闹。为了使工作落到实处,我还指定了专人负责,互相监督。经过反复抓、抓反复,坚持不懈的引导教育,现在,我班学生的课间活动文明有序,再也看不到相互追逐的现象。
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良好习惯的养成绝非一朝一夕的事情,只要我们能做到心中有计划,行动中规范,训连严要求,这样持之以恒,学生的良好习惯就能逐渐形成。
第二篇:班主任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班主任工作心得
班主任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播种行为,就收获习惯;播种习惯,就收获性格;播种性格,就收获命运。”这一育人哲理道出了培养行为习惯的重要性。叶圣陶先生十分重视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他认为,“我们在学校里受教育,目的在养成习惯,增强能力。我们离开了学校,仍然要从多方面受教育,并且要自我教育,其目的还是在养成习惯,增强能力”;“习惯越自然越好,能力越增强越好”。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促进一个人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是健全人格形成的基础。
那么,作为班主任在平常的班级管理中,应该怎样培养学生的习惯呢?
一、教师要正确面对学生存在的不良习惯
作为教育者要认识到每个学生都追求上进,都希望获得别人(尤其是老师)的肯定和赞扬,他们不想犯错更不想故意与老师作对,他们之所以犯错是因为他们已有的习惯。这样,作为教师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就会减少一些情绪化的语言和手段,多一些理智的思考。既有利于对学生的教育,又有利于教师的心理健康。
二、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在班主任工作中我们应该十分注重班集体的建设,努力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学生的良好的行为习惯与优良班风的形成之间具有密切的联系。一个个具有良好行为习惯的学生就会组成一个优秀的班集体。
当一个班级具有了良好的班风,那些个别的行为习惯差的学生由于从众心理的作用自然就会向好的方面发展。如果班级风气不正,习惯好的学生也会在从众心理的影响下向坏的方面发展。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就必须注重班集体的建设,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三、习惯训练无小事
“学校无小事,件件需认真。” 对于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更是没有小事可言。习惯的养成正是一件件小事中情绪体验的积累。正因为如此,我们要十分注重学校规章制度的执行,学校的规定对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具有促进的作用,我们坚持不懈去做。
四、榜样的力量(教师、家长要做好表率)
首先要从教师开始,身体力行,身教重于言教,教师自觉拾起一片废纸,扶正课桌椅等,学生受到这种行为的影响也都会自觉坚持学习。长期坚持,学生会逐步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凡是学生行为习惯好的,有进步的,改正缺点快的给予及时奖励,上光荣榜,促进其互相模仿行为。最重要的是老师必须事事处处以身作则,以自己的行动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如要求学生守纪律、有礼貌。教师自己就要守纪律、懂礼貌,否则学生就不听你的。
五、持之以恒
养成良好习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师生都应作长远打算。教师,须允许学生习惯形成有个过程;学生,须一步一个脚印,不要图快。师生须密切配合,老师督促学生认真练、经常练,学生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这样必有成效。
六、协调学生的“知”与“行”
学生知道了要做什么,也知道了为什么要这样做,但做起来时往往会因为主观的或者客观的原因而不能顺利地进行,这时就很有必要对“知”与“行”进行协调,注意调查、了解情况,及时给予指导,或与学生一道寻求方法解决问题。
七、鼓励上进,巩固习惯
为了使学生尽快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班级可以建立一整套评比制度,开展文明小组、爱学小组、卫生小组的评比活动,组织班干部互相督促检查,每月做好总评一次。(班主任工作心得)那个小组做得最好,给予鼓励或奖励,一步一个脚印,扣紧每一阶段,利用每一件事,用规范行为教育,每一位学生的言行举止,衣着打扮也十分注意。
对一些差生,教师只能关怀鼓励教育他们,不能疏远打击、冷淡他们,特别要注意从小事中发现学生的细微变化和刚冒出来的不良习惯,一旦发现就竭尽全力将其消灭在萌芽状态中,不给学生重复不良行为习惯的机会。
大教育家孔子云:“少年居性,习惯之为常。”而培根在《论人生》中便明确指出:“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因此人自幼年就应通过教育,去建立一种良好的习惯。”因此,在班主任工作中应该十分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这也是具有良好师德的具体表现之一。
第三篇: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
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
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农村小学五年级学生行为习惯培养的经常被忽视,作为五年级班主任一定要把好关,积极采取切实有效的方式把学生的行为习惯抓细、抓实、抓紧、抓好。下面我就从学生的思想、学习、卫生几个方面来谈谈自己在班主任工作中的一点做法。
一、加强良好思想品德的养成。
现在社会,由于受金钱至上思想的影响,大部分学生自私自利的思想比较严重。就拿我们班的班干部史文斌同学来说做为班干部只是关心自己的学习,对自己的工作总是不能认真负责。作为班主任当我发现这种现象就主动找史文斌同学进行谈心,向他讲作为班干部是一种光荣,是全班学生对你的信任。同时班干部的工作不但不会影响自己的学习,还会促进自己的快速成长,可以培养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在我多次的指导和耐心的说教下。史文斌同学的思想有了巨大的变化,现在工作积极主动了,像变了一个人似的。还有一部分学生心里只是装着自己,从不为别人着想,拾到了别人的物品就归为己有。针对这种情况我就及时利用班会、思品课,选取学校、班里的好人好事,先进典型人物和事迹。如五年级的李亚鹏同学每天主动关好学校的门窗,主动帮助低年级的同学回家并靠右行。我们班的包素乐同学能把拾到的钱主动交给老师。我利用这些同学们身边活生生的事例教育感染他们。让他们深深感到关心别人,为别人、为班级、为集体做好事是一件无比快乐的事情。让他们知道哪些是光荣的,哪些是可耻的事。
每周评选班里的规范标兵、安全标兵。通过长期的行为教育,全班同学都能讲文明,守纪律,很好的规范自己的行为。班里基本没有说脏话,吃零食,不讲卫生的现象。
二、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
良好的书写习惯对小学生是十分重要的,这对于学生一生的学习成长都是非常有必要的。书写不认真,会造成学习质量的直接下降,也让学生对语文产生厌烦的心理。如我班的包国鹏同学写字能力非常差,写的字歪歪扭扭,错别字特别多,家长也感到非常头疼,对孩子几乎失去了信心,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于是就主动进行谈话,耐心的给他说:“你不要着急,要有足够的耐心。首先要养成良好的坐姿习惯,让学生时腰要挺直,胸离课桌一拳的距离。其次要抓好学生握笔姿势、运笔的方法。看清字的笔顺一笔一画地练习,每次不要写得太多,但一定要写的精,写的端。”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包国鹏的字现在渐渐有了明显的起色,加上老师的鼓励,有时他尽超过了写字好的同学。在平时的写字教学中我也是一笔一画的严格要求,特别是写字姿势和握笔方法更是一丝不苟,不要怕花时间,给学生留有足够的写字时间,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本班的写字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三、培养学生的卫生习惯,搞好班务卫生工作。
作为老师要时时处处为学生做出表率,因为老师就是学生的一面镜子,你的一举一动都将给学生以巨大的影响。因此平时我时刻提醒自己从小处着手,从小事做起。我每天走进教室的第一件事就是清理讲台和周围的卫生,看到地上的纸片就亲自把他捡起来。这样经过长
时间对学生的熏陶和影响,学生的卫生习惯也渐渐养成了。平时我注重对值日生进行培训,注重值日方法的指导,教会他们扫地、拖地、清理讲桌,收拾垃圾等,加强卫生工具的使用和管理,使本班卫生干净整洁。
以上只是我培养学生行为习惯中的几个方面,其实培养学生的行为习惯还有很多,需要我们老师长期,持之以恒地抓下去。只要我们抱着热爱学生的态度,坚持不懈得抓紧、抓好,相信学生的行为习惯是不难养成的。
小组建设
一、优化组合,构建团队
小组成员的搭配主要采用互补式组合。先给学生讲原则:将学科成绩、行为习惯优秀的同学、中等同学与暂时处于落后的同学搭配组合,每组6至8人,并且男女搭配也要合理。如,将调皮、自制力差的同学与稳重、自制力强的同学组合;将班干部与非班干部组合;将性格内向、胆小的与性格外向活泼的组合。让学生自己先进行初步的分组,老师再全面的调节,尽量做到每个小组各方面能力均衡。这样就构成了强弱搭配,性格互补,基本情况相近的同质小组。一方面使不同层次的同学相互影响,互相帮助,团结协作,共同进步;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小组间平等地展开竞争。
然后让学生商量自己小组的组名及口号,要求组名要有内涵,口号要有特色。这是小组内的第一次合作,通过小组内所有成员的共同商议,有了自己独特的组名及富有鼓动性的口号。充分调动学生的内驱力,激发参与的热情。
二、选举组长,竞聘上岗
组长是小组的核心,一个好的组长就能带出一个好的小组,组长必须有能力、有爱心、有耐心、有责任心。让学生自己报名参加竞聘,先演讲谈设想,然后全体同学投票确定人选,教师适时提出相应的意见。每个小组设一名组长和两名副组长,同时还设有科课代表。组长管学习,副组长分别管纪律和卫生,课代表负责组织该科目的活动。组长们各负其责,将当天的小组情况登记在小组自评本上。然后总结,评选出当天的优秀组员,需要改进的组员,并对组内当日工作进行反思。组长既能挑起重担,有一定的组织力、号召力和榜样示范作用,又能清楚表达自己心中的想法,形成一个团结向上、积极进取的集体。
三、培训提高,边扶边放
课改搞得好不好,关键在培训,组长和组员的培训这是一个长期而又真正体现新课改的过程。因为在合作学习中,小组长是小组活动的灵魂,既是小组活动的领导者,又是小组活动的组织者,同时又是教师的小助手,小组长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班主任必须要有耐心,而且做到细心。要随时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发现问题要及时解决。
第四篇:班主任工作中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班主任工作中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思想决定行为;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俗话说:一个良好的习惯,受益终身。这说明一个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多么重要,作为教师,是学生成长的引路人,不仅要给学生传授知识,还要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他们的健康成长打下扎实的基础。那么,如何才能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呢?下面谈谈我在班主任工作中的点滴体会。
一、明确要求,加强训练
要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出具体的要求和明确的目标非常重要。我在班主任工作中,根据学校要求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结合本班的实际提出具体的要求,和学生一起制定了班级管理规章制度,内容详细,从学习、纪律、卫生方面进行严格要求。如结合学校规定制定了十二字方针:“主动问好、见纸弯腰、不追不闹”;集会时一定要做到“有序、安静、整齐”;上学放学时要自觉遵守交通规则,不得在路上追逐玩耍,注意交通安全。又如在学习上,做作业时要做到四点:①书写规范;②格式正确;③正确率高;④先完成作业,再考虑玩耍;朗读时要做到手到、眼到、口到、心到、有感情。总之,我会根据不同阶段或不同情况,及时地向学生提出各方面的具体要求,使学生明确并认真落实。
学生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后是非常愉快的,可养成的过程却是一个“痛苦”的过程,需要战胜许多困难,经过许多练习。特别是对已形成不良习惯的学生,要矫正就更需要有坚强的意志,不断地同坏习惯作斗争才能形成,在训练中要强调“反复”、“严格”四个字,不怕麻烦。如:要求学生集合站队做到“快、静、齐”,要经过多次严格训练,反反复复,循环往复。听到口令,教师数三下,“声落、动止、队形成”。慢了,提出问题,解散重做,做好了表扬,反复训练。
二、优化环境,潜移默化
在养成教育中,班主任要十分重视班级育人环境的建设。因为班
级育人环境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健康成长,影响学生文明行为的养成。良好的班集体犹如一个大熔炉,能把生铁炼成钢。因此,我们十分重视每个教室的布置,充分利用现有的环境条件,因地制宜,美化班级,办好班级黑板报和学习园地,设置图书角,卫生角、行为规范栏等等。搞好班级环境卫生,充分利用教室的四周,教育学生,随时随刻让学生注意自己的行为。“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学生在舒适、安静、优美的班级环境中学习,情操得以陶冶,心灵得以净化,使班级环境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起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作用。
三、教育疏导,晓之于理
教育疏导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激发他们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热情。高年级小学生,已基本上由他律转为自律。此时,老师会发现他们越来越难管,也越来越难沟通。他们似乎已经习惯于学校的条条框框,习惯于老师的唠叨不休。对于行为习惯,他们很少违反,但也不会主动,看到不好的现象也常常事不管己,高高挂起。我采用多种方法结合。班级里开展“班级荣誉,我的责任”活动,以加强每个学生的班级荣誉感,同时把所有责任,让每个学生承担。中国有句名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但是这种思想,让人觉得仿佛好坏是所有人的责任,就可以减轻自身的责任,恰恰让每个人都觉得自己没有责任了。所以我们班级奉行“班级荣誉,我的责任”,谁犯了错误,就要承担一切责任。班级得到了荣誉,也是你的荣誉。有了责任,才有动力,才会严格要求自己,才能养成自我良好的行为习惯。我常常利用正面引导、表扬典型事例、找个别谈心等形式进行教育疏导,让学生明白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这样,有效地促进了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四、榜样示范,促进养成示范是儿童最初和最基本的学习行为的方式。在班级工作中,班主任的示范作用,使养成教育能“可见、可学、可仿、可行”,班主任的行为、形象乃至人格对于学生具有重要影响。班主任的示范作用
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影响深远,许多走出校门步入社会的成年人仍会在聚会中或在家庭对子女的教育中想到自己的班主任,想到班主任与他们间发生的故事的细枝末节,等等,无不表明班主任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影响的深刻与深远。在培养学生行为习惯的时候,榜样尤其是老师的示范教育是无声的力量。所以,我平时总是以身作则,言行一致,做学生的楷模。如:课间有事我向班委禀报、请假;见到地上有纸屑果皮就弯腰去捡,有时看到学生在旁边就故意慢慢地去捡,看看那学生是否会主动跑来帮捡;课间看到桌子摆歪了赶紧整理整齐,自己的课桌随时整理整齐,让学生看看老师是怎样的说到做到,久而久之,学生养成了课间课桌、课本、作业摆放整齐,有事有病就请假,卫生清洁等良好的行为习惯。除了老师的示范作用,也要注重发挥“小助手”的能动作用,抓住一两个典型在学生中进行宣传,号召大家向他(她)学习,明确指出学习谁的哪些方面。并在实施过程中,充分发挥“小助手”的作用,让他们代替老师进行监督、实施目标要求。就拿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来说吧,值日班委必须来得早,站在门口进行检查,要求进到教室的每一个学生都要拿出课本进行早读,不读的由值日班委进行监督批评。值日班委如果来的晚了就失去当值日班委的资格,也就没有资格管理其他同学。早读铃一响,值日班委就指导、带领全班进行早读,边读边巡视谁认真读,谁不认真读。然后,全班每周进行一次“学习认真”同学的评比,通过榜样的树立,促使了大部分同学学习的积极性与自主性。
五、持之以恒、金石为开
做任何事情贵在坚持,正如一句古话说的:做一件好事简单,做一辈子好事难。学生的养成性习惯的培养不是一两天就能够形成的,它需要一个过程一段时间才能形成。不然就不称之为“行为习惯”了。那么,如何才能使学生把这些良好的行为变成习惯呢?一句话:贵在坚持!说来容易做起难。那么,又怎样克服这“做起难”呢?我个人是
这样做的,每日的检查要认真、坚持,不能半途而废。下课时不厌其烦的提醒学生摆好桌子、学习用品,卫生随时检查监督,哪怕有点滴的行为过错都要接受其他同学的监督。这样的坚持,日子一久,学生的良好行为就变成了一种习惯。另外,我经常抓住邻班学习认真的时机让我班学生们去参观、学习,和邻班同学比学习,比纪律。这样更有利于学生们的自觉、自律、自主地学习生活。使他们在不断的对比、竞争中逐步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最后,我想用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老先生的一句话与大家共勉:"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有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
第五篇:班主任工作中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班主任工作中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双桥小学二年八班李宏霞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播种行为,就收获习惯;播种习惯,就收获性格;播种性格,就收获命运。”这一育人哲理道出了培养行为习惯的重要性。叶圣陶先生十分重视少年儿童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他认为,“我们在学校里受教育,目的在养成习惯,增强能力。我们离开了学校,仍然要从多方面受教育,并且要自我教育,其目的还是在养成习惯,增强能力。”习惯越自然越好,能力越增强越好。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促进一个人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是健全人格形成的基础。习惯有好坏之分,好习惯终身受其益,坏习惯终身受其累“。生活中有两种习惯养成不得,一种是不养成习惯的习惯,另一种是妨害他人的习惯(所谓不养成习惯的习惯就是指一个人做事没有强制与警觉,今天东,明天西,今儿这样,明儿又那样,这就可能什么习惯也养不成。久而久之,就成为一种不养成习惯的习惯)”。陶行知先生在改造中国教育的实践中提出了“生活教育理论”。他非常重视在做中学,主张在做中养成习惯,即实践中养成习惯。“生活即教育”。到处是生活,即到处是教育。整个社会是生活的场所,亦即教育之场所。教育无处不在。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充分挖掘各自现有教育资源,结合各种教学活动,把“做人、做事、学习”的正确习惯的培养融入平常的教学活动中。持之以恒,自然成习惯。班主任是学生接触最多的老师,也是给学生影响最大的人,培养学生形成好的行为习惯对于班主任来说至关重要。那么作为班主任应该怎样培养学生地习惯呢?下面谈谈我的观点:
一、教师要正确面对学生存在的不良习惯
先贤哲人孔子曾说:“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充分说明人在自然状态下,不假思索,不必费什么心思,更不用意志去控制而形成的某种行为,就是一种习惯。所谓习惯也可以理解成人的一种自动化的行为,坏习惯也是一种自动化行为。作为教育者要认识到每个学生都追求上进,都希望获得别人(尤其是老师)的肯定和赞扬,他们不想犯错更不想故意与老师作对,他们之所以犯错是因为他们已有的习惯。这样,作为教师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就会减少一些情绪化的语言和手段,多一些理智的思考。既有利于对学生的教育,又有利于教师的心理健康。因为当教师在面对学生坏习惯的时候首先表现出的不能是生气和发脾气,当你用理解,用爱心去面对时问题就会变的简单化,处理起来也会更顺畅一些。所以用平
和的心态,正确的面对学生的不良习惯是关健。作为班主任经常会遇到学生各种各样的突发事件,他们出现的一些坏习惯坏行为的确让人头痛,那么一定要先让自己心平气和,通过思考冷静的去处理。这样的效果肯定比发怒更管用。我们班有一位男生,进校时行为习惯特别差,经常给我带来麻烦事,起初我也很生气,认为他是朽木一个,总是以责备为主,但后来冷静思考后觉的自己处理的不好,因为责骂的效果并不好。于是我改变了方法,当他犯错时自己先保持平和心态然后让他讲原因,和他讲道理并且从学生角度想问题,处理问题。慢慢的他有了一些变化,虽然还是会有一些小毛病但己经有了很大进步,这学期当了校卫生督察后经常受到老师的表扬,在班里的表现也改进了很多。这件事让我明白一个好班主任首先应该是学生的朋友而不是他惧怕的对象。
二、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我们的祖辈十分注重学习环境对行为习惯的影响,“昔孟母,择邻处”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在班主任工作中我们应该十分注重班集体的建设,努力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学生的良好的行为习惯与优良班风的形成之间具有密切的联系。一个个具有良好行为习惯的学生就会组成一个优秀的班集体。当一个班级具有了良好的班风,那些个别的行为习惯差的学生由于从众心理的作用自然就会向好的方面发展。如果班级风气不正,习惯好的学生也会在从众心理的影响下向坏的方面发展。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就必须注重班集体的建设,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这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过程,它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和良好有效的方法。班主任在建设班风班貌时一定要用心思,花功夫,基础打好了,对后面的班级管理有很好的帮助。
三、习惯训练无小事
“学校无小事,件件需认真。” 对于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更是没有小事可言。习惯的养成正是一件件小事中情绪体验的积累。正因为如此,我们要十分注重学校规章制度的执行,学校的规定对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具有促进的作用,我们坚持不懈去做。譬如,下课时关电灯,可以使学生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学生离校时到家电话通知老师,可以使学生养成按时离校,遵守纪律的好习惯。
四、榜样的力量(教师、家长要做好表率)
首先从家庭教育来说,家长应该多和孩子沟通,自己做好榜样,比如我们职高生,很多家长在外打工,那么家长要经常和孩子联系,请老家的长辈给予关注,时常关心孩子,而不是一味给钱,其他不管。另外家长也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如自己不赌博,教导孩子不能参于,自己不讲究吃穿,教导孩子要节约,自己尊敬老人,教育孩子也要尊敬老人,等等家长的一言一行直接影响孩子,所以家庭教育十分重要。
其次要从教师开始,身体力行,身教重于言教,教师自觉拾起一片废纸,扶正课桌椅,学生受到这种行为的影响也都会自觉坚持学习。如要求学生守纪律、有礼貌。教师自己就要守纪律、懂礼貌,否则学生就不听你的。又如专业班女生喜欢打扮,那么班主任在批评教育后自己也要以朴素大方,干净整洁的仪容仪表给学生以榜样。所以最重要的是老师必须事事处处以身作则,以自己的行动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学生才会逐步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另外凡是学生行为习惯好的,有进步的,改正缺点快的在班内进行表扬,促进其互相模仿行为。并且对于屡教不改的学生要与家长多进行沟通,一起想办法来解决。
五、持之以恒
养成良好习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师生都应作长远打算。教师,须允许学生习惯形成有个过程;学生,须一步一个脚印,不要图快。师生须密切配合,老师督促学生认真练、经常练,学生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这样必有成效。
六、协调学生的“知”与“行”
学生知道了要做什么,也知道了为什么要这样做,但做起来时往往会因为主观的或者客观的原因而不能顺利地进行,这时就很有必要对“知”与“行”进行协调,注意调查、了解情况,及时给予指导,或与学生一道寻求方法解决问题。
七、鼓励上进,巩固习惯
为了使学生尽快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班级可以建立一整套评比制度,开展文明小组、爱学小组、卫生小组的评比活动,组织班干部互相督促检查,每月做好总评一次。那个小组做得最好,给予鼓励或奖励,一步一个脚印,扣紧每一阶段,利用每一件事,用规范行为教育,每一位学生的言行举止,衣着打扮也十分注意。对一些差生,教师只能关怀鼓励教育他们,不能疏远打击、冷淡他们,特别是后进生要注意从小事中发现学生的细微变化和刚冒出来的不良习惯,一旦发现就竭尽全力将其消灭在萌芽状态中,不给学生重复不良行为习惯的机会。
常言道,三岁定八十。大教育家孔子云:“少年居性,习惯之为常。”而培根在《论人生》中便明确指出:“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
生。因此人自幼年就应通过教育,去建立一种良好的习惯。”可见,年少养成习惯的好坏对人的一生有直接影响。因此,在班主任工作中应该十分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这也是具有良好师德的具体表现之一。以上 是我对如何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一点体会,可能还不是很全面或是还有一些需要改正的地方,但我会继续努力,不断进步。